• 沒有找到結果。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Item 310901800/37011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Item 310901800/37011"

Copied!
17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朝陽科技大學 社會工作系. 碩士論文. 旗艦計畫組際競合之探究-以馬興社區發展協會為例 The Inter-Organizational Co-opetition for the Community-Based Service Program: A Case Study of Maxin Community. 指導教授:謝儒賢 博士 研究生:鄭 鈺. 樺. 中華民國 108 年 7 月.

(2) 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 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碩士論文 Thesi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旗艦計畫組際競合之探究-以馬興社區發展協會為例 The Inter-Organizational Co-opetition for the Community-Based Service Program: A Case Study of Maxin Community. 指導教授:謝儒賢 博士(Ru-Shian Hsieh) 研究生:鄭 鈺. 樺 (Yu-Hua Cheng). 中華民國 108 年 7 月 July , 2019.

(3) 中文摘要 社區發展協會是推動社區發展工作最主要的社區組織,在政府越來越 重視社區政策的環境下,社區發展協會也從過去單一社區慢慢走向聯合社 區的趨勢,逐漸轉型中;福利化社區旗艦計畫是以聯合社區為主軸,用培力 的工作方式,向有經驗社區學習,彼此分享資源並相互協力。但是過去社區 一直存在濃厚的本位主義,該如何推動社區從本位社區走向社群社區呢?而 在聯合社區模式下社區發展協會是否真正的為社區發展帶來新的動力?因 此本研究想探尋社區組織間在聯合下的組際學習及競合互動關係。 本研究透過半結構的深度訪談,訪問 8 位參與旗艦計畫的社區幹部, 並與旗艦計畫相關文件作為資料依據,進行旗艦計畫組際學習與競合的研 究分析。本研究發現 1.協會能力互異,培力成效不同 2.勉為其難還是心甘 情願的參與動機 3.從組際學習培力走到夥伴關係 4.組際學習中競合的關係 讓社區向上還是向下 5.聯合社區運作需要多元的培力工作及輔導模式 6.續 航計畫網絡關係沒能正式推動與續航力有關 7.建立社區專業人力的情感性 專業工作能力。 根據本研究發現,提出建議旗艦團隊適合運用組際學習模式及競合策 略,提高社區的創新服務,讓社區間在聯合運作中有期待、有效率、有彈性 的協同執行模式中,找出社區的活化創新服務。. 關鍵字:社區發展、旗艦計畫、組際學習、競合 I.

(4) Abstract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community organization to promote community development work. In the context of the government's increasing emphasis oncommunity policy.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from the past single community trend towards the joint community. Gradual transformation. The welfare community's flagship program is based on the joint community. Learn from an experienced community, share resources and work together with each other. Community has always had a strong parochialism, how to promotefrom the standard community to the group community? And is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really a new impetus for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the joint community model? Therefore, this study wants to explore the Interorganizational learning Co-opetition interaction between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under the joint.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semi-structure, the study interviewed eight community cadre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flagship program, and with the flagship program related documents as a basis for data,Conduct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flagship program Inter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Co-opetition. This research found 1.The association's capabilities are different,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raining is different.2.Awkward or willing to participate in motivation.3.From Inter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training to partnership.4.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opetition in nterorganizational learning makes the community up or down.5.Joint community operations require multiple training and coaching models.6.Endurance planning network relationship failed to formally promote the relationship with endurance.7.Establish the emotional professional work ability of the community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flagship team should be suitable for applying the inter-group learning model and the competition strategy. Suggest that the flagship team is suitable for the use of Interorganizational learning modelands and Co-opetition strategies,Improving innovative services in the community.Let the community have a cooperative, efficient, and flexible collaborative execution model in the joint operation, Find out the activation innovation service of the community. Key Word: Community Development、Flagship Welfare Community Project、Interorganizational learning、Co-opetition II.

(5) 致謝辭 研究所生涯一走就是 5 年的光陰,回首看看,發現這一路上有時走的快,有 時就向龜速一般,甚至曾經停擺過,但無論如何,終於走到這最後一哩路。能夠 走到這,完成這本論文,感謝. 上天讓有我學習一切的機會。感謝曾經幫助過我、. 教導過我、成就我一切人事物境,因為這一切都是讓我成長的老師。 感謝我的指導教授-謝儒賢老師,感謝您當初很帥氣的把碩士簡章丟在我的 辦公桌上,留下:「把資料填一填,計畫寫一寫,去報名。」這句話後,就開起我 學無止境的研究學涯;由衷的感謝您讓我能夠將實務經驗與學術學習相結合,盡 管在這當中我一直膽怯的不想去面對專業與實務間的挑戰,但您很有耐性的等待 我自己去覺察而後開拓我不一樣的專業視角,讓我又有前進的動力,同時又為我 的職涯發展作鋪路,鼓勵著我如何走這條艱辛又乏人問津的社區工作路,感謝您 是我那把開啟專業的鑰匙。 感謝兩位口試委員-張英陣老師、黃志忠老師,在忙碌的教學日子,細心的、 溫柔的點出我的盲點,除了在學術上的指點外,還願意跟我做實務經驗的對話, 讓我在社區工作的實務領域裡能夠作自我反思,增加這本論文在實務經驗上的實 用價值。 感謝朝陽社工系慧琦主任以及所有老師們,因為有主任及老師們的教導,才 能讓我再次學習社會工作不同專業素養,並檢視自己社會工作的專業職能,且在 每次課堂上對於我在社區工作的肯定,因為您們知道社區工作難為之處,唯透過 不斷鼓舞才能支持我繼續走下去。感謝系辦的貞慧、芷瑩助教,協助我在研究所 的一切行政。 感謝我的研究所學長姐-峻豪、湉聆,因為有你們的經驗傳承及我們彼此間在 論文分析的天馬行空激盪下,讓我可以聚焦找出重點。謝謝朝陽研究所第一屆在 職專班的同學們-雅崴、明生、璽鈞、燕芬、佰崧、于瑄、迪萱,這一路有你們的 同行,讓我不這麼孤單,還記得香港觀摩行,豐富了我的學習之旅。感謝學弟妹 們-秀羽、小蔣、小新、邵萱、潔如、素菁、宜鋒、宏庭、人懿、宗彥,一起與你 們在課堂上學習,讓我看見追求理想的熱情,我們的日本觀摩行,使我開拓對於 國際社會工作的專業認知。 感謝 8 位受訪社區幹部,因為有您們對於社區無私的付出,持續堅守在社區 III.

(6) 服務上,才有機會讓我們彼此成為夥伴,為社區共同努力著,更願意成為我的訪 談對象,使我完成論文。 感謝馬興社區發展協會-周家茂理事長、陳明灶執行長,因為有您們的支持, 才讓我可以在社區工作裡暫時卸下職務,專心完成學業;感謝永遠撐住我的范鎱 禎總幹事,當初就是有您的信任,我才能夠在社區工作一展長才,有您的相挺, 我才能夠有韌性的撐下來;感謝馬興社區的同仁們-雅菁、郁芳、沛真、佳伶、淑 珠姐,我們曾經同甘共苦、一起奮鬥的日子,是我最痛苦但也是我最懷念的歲月, 因為有你們才成就了我主任的責任。馬興的孩子們,感謝你們一直都在,因為有 你們成為我留下來的意義,看著你們的成長,使我不後悔選擇社區工作這條路, 你們一句的小玉老師,是我繼續向前的力量。 感謝我的父母及妹妹、弟弟,有你們的支持,我們互相關心和彼此的打鬧中, 讓我在撰寫論文期間,有不停筆的動力,並且無條件的相信我可以完成論文,並 期待著我這一天的到來,感謝你們對於我一切的包容,感謝你們是我的家人。而 我最愛的錢錢,雖然祢離開了,但想起祢的一切是我幸福但也遺憾的記憶,錢錢 ~我們好想祢。 感謝我的摯友們-珮寧、雅婷、冠伶、崇亨、信裕、柏憲、奇穎、昇宏,你們 是我回到學習的這幾年中,在心靈的成長或是活動的共事上,成全我的最重要同 伴,遇見你們是我最快樂的事;感謝我心裡的他,因為曾經的無話不談,讓我有 機會分享喜怒哀樂,雖然不知道能不能走到我希望的美好,但謝謝你幾次深夜的 陪伴和傾聽,那曾經的默契和悸動我將深藏在心中。 站在巨人的肩膀學習,讓我體悟到渺小的自己,學習是永無止境的,雖然碩 士學涯劃下句點了,但我心中學習的清單卻不斷的增加,願. 上天賜我有能力保. 持學習的信念、動力、態度,並有回饋的能力,讓我有持續服務的機會。 感謝. 上天一切美意的安排. 鈺樺謹致 2019.07. IV.

(7) 旗艦計畫組際競合之探究 -以馬興社區發展協會為例目錄 中文摘要 ................................................................................................................ I Abstract .................................................................................................................. II 致謝辭 .................................................................................................................. III 表目錄 ................................................................................................................. VII 圖目錄 ................................................................................................................ VI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研究目的 ............................................................................................................................ 4 第三節、解釋名詞 ............................................................................................................................ 5. 第二章、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旗艦計畫之夥伴關係 ........................................................................................................ 9 第二節、組際學習 .......................................................................................................................... 15 第三節、社區能力建構 .................................................................................................................. 24 第四節、競合關係 .......................................................................................................................... 28 第五節、福利化社區旗艦計畫相關實證研究 .............................................................................. 38 第六節、社區簡介(發展、執行歷程)............................................................................................. 40. 第三章、研究方法與設計 ................................................................................... 44 第一節 研究邏輯概念 .................................................................................................................. 44 第二節 研究方法設計與對象 ...................................................................................................... 49 V.

(8) 第三節 資料分析 .......................................................................................................................... 55 第四節 研究嚴謹度 ...................................................................................................................... 58 第五節 研究倫理考量 .................................................................................................................. 61. 第四章. 研究分析 .............................................................................................. 62. 第一節. 旗艦啟航:「幸福三部曲」 ......................................................................................... 63. 第二節. 旗艦計畫幸福的實踐期 ................................................................................................ 78. 第三節. 旗艦計畫幸福的深耕期 .............................................................................................. 101. 第四節. 總結-異中求同到同中存異的永續 ............................................................................. 117. 第五章. 研究發現、討論與建議 .......................................................................131.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 13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140. 第三節. 研究限制 ...................................................................................................................... 146. 參考文獻 ............................................................................................................147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152. 附錄二. 福利化社區旗艦計畫相關文獻整理表 ................................................153. VI.

(9) 表目錄 表 2- 1 夥伴關係的成敗因素整理 ........................................ 13 表 2- 2 組際學習與組織學習的差異 ................................... 17 表 2-3 單位之間互動關係的層次 ....................................... 21 表 2-4 組際協調的助力與阻力 .......................................... 22 表 2-5 競合策略相關定義 ................................................... 29 表 2-6 旗艦計畫相關實證研究整理表 ................................. 39 表 2-7 彰化縣旗艦計畫團隊社區簡介 ................................. 41 表 2-8 彰化縣旗艦計畫執行內容彙整表 ............................. 42. 表 3- 1 訪談大綱 ..................................................................52 表 3- 2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分析 ...........................................54 表 3- 3 訪談編碼表 ..............................................................56. 表 4- 1 旗艦計畫幸福三部曲期程主題 ................................65 表 4-2 參加旗艦計畫的動機與期待 .....................................66 表 4-3 各社區參與旗艦計畫初期發展狀態 ........................76 表 4-4 旗艦計畫執行中協力歷程分析項目 .........................80 表 4-5 各社區成長表 ............................................................82 VII.

(10) 表 4-6 各社區共同及特色發展 ............................................87 表 4-7 輔導團隊功能 ............................................................92 表 4-8 各社區參與旗艦計畫第二年(期中)發展狀態 .....99 表 4-9 旗艦計畫執行上的問題因應之道 ...........................102 表 4-10 三年社區成長數 .................................................... 103 表 4-11 各社區參與旗艦計畫第三年發展狀態 ................114 表 4-12 旗艦計畫歷程期 .................................................... 120 表 4-13 各社區參與旗艦計畫三年綜合發展狀態 ............121 表 4-14 各社區能力成長表 ................................................ 128. 圖目錄 圖 1 3E 協同模式 .................................................................33 圖 2 研究概念架構圖 ...........................................................44 圖 3 多元彈性輔導方式 ..................................................... 107 圖 4 關懷據點服務網絡示意圖 ..........................................127. VIII.

(1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近年來有感公部門頻推出許多以社區為基礎的社會政策,期待社區能 夠預防社會問題及解決社會福利的困境,尤其在現在公民參與日益成熟的 社會,讓社區更成為政府推動各項服務的重要場域或平台,因此社區儼然成 為各單位(公、私部門)在政令宣導或活動辦理爭相結合的「熱門景點」 ,這些 推動政策包含社區產業、社區教育、社區治安、環境景觀、環保生態、衛生 福利等六大政策面向。社區發展工作逐漸受到政府施政的重視,社區組織成 為政府推動相關政策的重要夥伴。 1968年內政部頒行「社區發展工作綱要」後,全台的社區發展協會如雨 後春筍相繼成立,並以推動社區公共設施、生產福利和精神倫理等三大建設 為發展主軸,台灣社區發展工作由此開始。1998年開始推出社會福利社區化 實驗方案,試圖在社區中建立福利網絡,以落實服務於基層;社政單位大力 輔導社區發展協會推動社區工作,並希望推動福利社區化;從行政院到內政 部福利社區化都已成為社政單位社區工作的重點(賴兩陽,2004)。福利社區 化成為各社區未來發展的方向,衛福部於2005年起推動福利化社區旗艦型 計畫,其以競爭型、計畫性的經費補助,來鼓勵地方政府進行社區培力。以. 1.

(12) 聯合社區方式,運用績優社區發展協會帶領其他社區,共同推動福利社區化 工作(簡慧娟、王燕琴,2012)。 102 年彰化縣秀水鄉 M 社區向衛福部申請「福利社區化旗艦競爭型計 畫」 ,以母雞帶小雞、大手牽小手的方式,指導周邊社區一同參與此計畫, 透過旗艦社區與協力社區共同推動方案的方式,彼此學習社區工作理念與 技術,使社區間的學習從「陪伴社區」進而成為「伙伴社區」 。藉由參與旗 艦計畫,讓各社區為了同一目標繼續努力,一同打造社區的社會福利及社區 多元化的宗旨。 研究者自 99 年進入 M 社區執行兒少課後照顧方案擔任社工員,102 年 轉任旗艦計畫專案經理人,長期蹲點在 M 社區,從撰寫旗艦計畫到執行旗 艦計畫,看見有些社區從無到有、從蚊子館到每天運作的逐漸發展,但也遇 到有些社區在旗艦計畫執行過程中途放棄。旗艦計畫經過三年的執行,從 「培力」到「自力」再到「深耕」 ,見證了社區間的蛻變,看見社區幹部們 的成長,感受到居民的認同,慢慢能夠接受聯合社區推動的模式,各社區在 福利社區化基礎下找到自己發展主軸,社區間成為彼此發展道路上的夥伴。 過去社區一直存在濃厚的本位主義,而旗艦計畫打破這籓籬,以 M 社 區旗艦計畫的成效來看,的確讓原本沒在推展的社區成功動起來並且積極 發展以人為本的服務軸線發展社區福利,並重視社區組織間的參與和互相 的合作,讓社區從單打獨鬥變成團體戰,使社區能力逐漸成長,社區幹部看 2.

(13) 見更多元的福利領域,並發展出自己社區服務主軸。但也有社區認為資源並 未走向社區,只是增加業務量,只想趕快把計畫走完,可見仍有社區不願成 長只想依賴補助、協助等心態。 旗艦計畫對於各社區來說,磨合是必經的互動歷程,過程中是需要不斷 的溝通及凝聚共識;但若是社區各持己見,整合並不易,如同賴兩陽、吳明 儒(2011)指出社區組織結盟最大的困難在於各社區是否願意放棄本位主義, 以「共同合作」的方式來促進社區能力及推動社區工作發展。然旗艦計畫過 於仰賴政府經費挹注,在執行過程中,因為各子計畫所需經費不一,且各社 區領袖對於經費分配的理念並不一致,使旗艦計畫在執行過程中,資源的競 爭不斷發生,甚至因此出現社區的進退場,造成結盟關係的持續試煉,又或 者是在執行過中以領航社區主導,形成一種眾星拱月型的權力結構,連帶在 其合作的過程中各有一些著力,既競爭又合作,其中隱含權力與利益的流動, 各組織間其實非為均分的參與或獲得(紀孟君、鄭夙芬、鄭期緯,2011)。 因此旗艦計畫社區組織間競爭與合作的關係,到底是合作無間還是走 向分歧,這非常耐人尋味。. 3.

(14) 第二節、研究目的 社區發展協會是推動社區發展工作最主要的社區組織,在政府越來越 重視社區政策的環境下,社區發展協會也從過去單一社區慢慢走向聯合社 區的趨勢,逐漸轉型中;衛福部以聯合社區為主軸,推動福利化社區旗艦計 畫,以協力、培力的工作方式,向有經驗社區學習,彼此分享資源並相互協 力。但是過去社區一直存在濃厚的本位主義,該如何推動社區從本位社區走 向社群社區呢?而社區在合作過程中,彼此之間協力模式為何?在聯合社區 推動模式下為何有些社區持續留在團隊中,為何有些社區選擇退出?而在聯 合社區模式下社區發展協會是否真正的為社區發展帶來新的動力? 因此本研究想探尋社區組織間在聯合下的競合互動關係。目的茲分述 如下: 一、 探究旗艦計畫參與社區之參與動機及考量因素 二、 探討影響旗艦計畫執行的相關競合因素 三、 瞭解旗艦計畫的協力模式與參與社區的社區能力建構概況 四、 建構台灣社區協力與組際競合的實務工作模式. 4.

(15) 第三節、解釋名詞 針對研究中幾個關鍵詞及概念作簡單的介紹及界定,以便掌握研究相 關名詞的基本概念,茲分述如下:. 一、社區發展協會. 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至104年度為止,共計有六千八百六十個,在目 前台灣地區的社區發展中,各社區多以社區發展協會為主要推動組織。社區 發展協會在屬性上是以非營利性質的人民團體(李易駿,2012)。 依據社區工作綱要所稱社區,係指經鄉 (鎮、市、區) 社區發展主管機 關劃定,供為依法設立社區發展協會,推動社區發展工作之組織與活動區域。 社區發展係社區居民基於共同需要,循自動與互助精神,配合政府行政支援、 技術指導,有效運用各種資源,從事綜合建設,以改進社區居民生活品質。 社區居民係指設戶籍並居住本社區之居民。社區發展協會應根據社區實際 狀況,建立下列社區資料:1、歷史、地理、環境、人文資料。2、人口資料 及社區資源資料。3、社區各項問題之個案資料。4、其他與社區發展有關資 料。社區發展協會應針對社區特性、居民需要、配合政府政策及社區自創項 目,訂定社區發展計畫及編訂經費預算,並積極推動。. 5.

(16) 二、福利化社區旗艦計畫. 衛福部於 2005 年起推動福利化社區旗艦型計畫,其以競爭型、計畫性 的經費補助,來鼓勵地方政府進行社區培力。以聯合社區方式,運用績優社 區發展協會帶領其他社區,共同推動福利社區化工作。藉由地方政府、專家 學者與績優社區實務工作者,以及專業社工人員的陪伴與培力,培植社區發 展自主、互助機制,讓福利服務工作能深化於基層社區,以求社區的永續發 展(簡慧娟、王燕琴,2012)。 衛福部旗艦計畫的特色,包含以下幾點:(吳明儒、林欣蓓,2011) 1.. 在服務內容上,強調「整合性、永續性」。. 2.. 在工作方法上,發揮「母雞帶有服務體系分工狀況與網絡聯結情形、 專業輔導團隊架構、計畫預期效益與計畫評估指標。. 3.. 小雞的陪伴、培力功能。. 4.. 在服務精神上,強調「在地人關懷在地人、以在地人服務在地人」 的精神,展現社區互助、溫暖、關懷的力量。. 5.. 以協力、培力的工作方式,向有經驗社區學習,彼此分享資源並相 互協力,藉由做中學來提升社區能力,並邁向社區自主自立。. 6.

(17) 三、聯合社區. 旗艦計畫是以「聯合社區」的方式加以推動,其構想源於內政部從2005 年開始改變以往社區工作單打獨鬥方式,鼓勵社區結盟,以團隊的力量,共 同推動社區工作(賴兩陽,2015)。 所謂「聯合社區」係指:聯合數個社區發展協會,針對社區的共同或個 別需求,研擬共同合作推動的方案,並在推動的過程中,彼此相互學習,以 提升社區能力,滿足社區需求,達到社區自主自立的目標。聯合社區的組成 即是一個工作的團隊,團隊從互動中會建立彼此的關係;如果能引領團隊相 互學習就具有學習型組織的功能;透過學習的功能,社區可以自我培力,不 必事事依賴外部的協助。據此,聯合社區重要的理念包括:團隊建立、學習 型組織與社區培力(賴兩陽,2012)。 福利社區的推動,應破除以單一社區為福利社區化推動的單位,至少應 建立在數個相互連結或具生命共同體的社區,形成推動福利社區化的聯合 社區(黃源協,1999) ;抑或以「鄉鎮」行政轄區為「社區」 ,將比期待單一 社區更為務實。由於台灣多以村里為社區認定的習慣,某種程度侷限社區工 作的作用力(羅秀華2007:3)。 「聯合社區」被視為推動社區工作可能的另一種機會,主要的著眼點在 具有較為豐富的社區資源,包括福利機構、社團、學校、寺廟、教會等,這 7.

(18) 些資源建構起推動福利社區化的支持網絡,使社區民眾多元的福利需求,可 以得到滿足(李易駿、賴兩陽,2014)。當單一社區無法獨自面對欲解決的難 題、或又是社區彼此間有共同需求未被滿足時,即可藉由多個社區共同發展 協力關係的組織行動(蔡宗翰,2012)。近年來在「社區重整」之社區工作模 式概念下,有些專家學者開始倡導,結合地緣性、資源互補之兩個以上社區, 在形成合作共識後服務方案需求或工作策略聯合起來,共組所謂策略聯盟 之聯合社區,共同推動福利社區化的工作(詹秀員,2002)。 綜合以上學者所提出的想法,原單一社區的資源以及發展能力有限,因 此聯合社區透過方案或是策略,讓數個社區共組一個工作團隊,推動社區發 展事務;社區間協調合作、共同努力以達成共同的目標與個別的目標,建立 一個社區資源(支援)網絡,增強社區能力,滿足社區需求,藉此提升社區整 體發展。. 8.

(19) 第二章、文獻探討. 本章首先探討旗艦計畫聯合社區之夥伴關係的應用,以瞭解夥伴關係 成敗因素;其次蒐集組際學習相關文獻,分析組織間相互學習互動層次及阻 力及助力;最後整理競合相關理論,藉由競合策略觀點建立本研究的研究架 構,探討福利化社區旗艦計畫持行的相關競合因素。. 第一節、旗艦計畫之夥伴關係. 旗艦計畫聯合社區模式近幾年,越受實務界運用及學術上關注,此節探 討賴兩陽與桃園縣政府社會局共同研擬推動「旗艦社區領航計畫」研究,提 出聯合社區係屬學習型組織觀點;而聯合社區夥伴關係的運作需要長期的 經營,在過程中不斷溝通協調,互相學習及互助,而夥伴間的信任機制、團 體規範、資源公正分配以及任務分工、訊息的公開等都是讓夥伴團隊得以持 續的重要因素。此節以聯合社區的應用及夥伴關係作為探討如下:. 一、. 聯合社區的應用. 賴兩陽 2007 年與桃園縣政府社會局共同研擬推動「旗艦社區領航計畫」 , 旗艦計畫須由績優社區為提案單位,招集 4 個以上的社區共同提案,因此 9.

(20) 是以聯合社區的模式進行方案,讓成熟型的社區擔任領航者,引領其他的社 區一起共同推動方案,藉由實際推動的過程,瞭解「聯合社區」的工作模式。 在歷經兩年的執行後,賴教授認為觀音聯合社區的實施經驗,提供其他有意 願想發展聯合社區參考的模式。從觀音鄉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從「單一社 區」要轉變成「聯合社區」 ,社區領導者需要觀念上的轉變,放下成見,願 意重新學習,彼此分享經驗,才能縮短剛開始適應不良、協調不佳的情況。 聯合社區的團隊也要發展出固定的協調整合機制,透過服務方案的設 計、推動,形成一個相互學習的有機體。聯合社區的組成與運作無法一蹴可 及,需要一段磨合的過程,組成社區要具有耐性與決心。地方政府如要發展 出聯合社區的計畫,不能要求立竿見影,急功近利,應該規劃較為長期的計 畫,讓社區逐步孳長出能力。每個縣(市)政府、鄉(鎮市區)公所與社區 都有其特定的條件,在觀音聯合社區的參考模式下,希望能夠發展出屬於自 己的協力結盟方式,讓台灣的社區工作更具活力與創意,呈現出多采多姿的 風貌。並且更進一步的提出從桃園的實踐經驗中,可以歸納聯合社區的基本 原則包括:團隊建立(Team building)、學習型組織(Learning organization)、優 勢觀點(Strengths perspective)、社區培力(Community empowerment)、專業協 助(Professional assistant)與公私部門夥伴關係(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6 個 重點(賴兩陽,2012)。 2015 年 10 月份衛福部辦理旗艦社區領航未來研討會暨成果展,賴兩 10.

(21) 陽於會中發表,聯合社區係屬學習型組織,希望透過優勢觀點培力社區能力。 歸納聯合社區發展經驗發現,聯合社區可以成長進步的主要關鍵為:主事者 有強烈企圖心、熱心與使命感、社區民眾有強烈求進步的意願、社區民眾願 意參與、具有向心力強的團隊/志工隊、與里辦公處互動良好、能夠發展社 區產業 (賴兩陽,2015) 。 因此社區發展工作重點在於人為,有對的人、有意願的人、有熱誠的 人,將這些人的組織聚集在一起,給予目標、方法,從本位社區走向社群社 區,聯合一起為社區共識、共事、共同推動福利社區化方案是為旗艦計畫聯 合社區模式最主要精神。. 二、. 社區間夥伴關係. 每一個社區都是一個獨立運作的組織,以旗艦計畫的聯合社區運作模 式下來看,是組織與組織間透過共同執行計畫或行動策略的協力合作,建立 社區組織間的夥伴關係。基本上,夥伴關係均是基於人群或地域利害相關者 因發展出社群意識,進而建立起協力合作關係(林育筠,2014)。建立夥伴關 係的好處在於創造更多附加價值、促使創新,預防重複、可解決複雜的需求、 提升永續經營的能力、更容易回應地方的問題以及促成社會凝聚(張英陣、 謝儒賢,2001)。 合作夥伴關係定義為夥伴關係是基於雙方協議的目標,在不同行動者 11.

(22) 之間建立的一種動態關係,透過各自比較出最合理的分工以及共同理解每 位合作夥伴的優勢。夥伴關係包括相互影響,在團隊之間謹慎平衡協同各自 的自主權,包括相互尊重,平等參與決策,共同負責和透明化(Brinkerhoff, 2002)。Edwards 等人(2000:2)則將夥伴關係視為一種安排,刻意地將資源及 特定的夥伴關係結合起來,以創造完成既定目標的行動能力(簡俊發,2012)。 組織之間的協力不必然是一種層級式的組織,但必然是一種相當組織性的 關係或網絡,彼此之間雖然沒有主從關係的約束,但是互動仍講究高度效率 和分工,是相當任務導向或目標導向的組織性關係,使協力者同享協力過程 與結果(吳英明,2000)。夥伴關係係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並透過制度性的 溝通、協調機制或管道,來共同獲取彼此分享的願景(張英陣;謝儒賢,2001)。 社區夥伴關係的建立是一個磨合的過程,在運作中有許多的因素會導 致成功或失敗;因此合作夥伴間的領導氛圍並非是由政府或工作團隊所驅 使,而是集體領導,從而獲得充足的資源(林育筠,2014)。整理其他學者夥 伴關係成敗因素相關觀點如表 2-1 所示:.. 12.

(23) 表 2- 1 夥伴關係的成敗因素整理 學者. 因素. Osborne(2000). 1.清楚的目標. 研 究 背 景 : 英 格 蘭 的 政 府 與 Non-. 2.互相信任與尊重. GovernmentDevelopmentOrganization(N. 3.承諾投入時間與資源. GDOs)合作經驗的研究,發現五個有. 4.事先協調好關係中的角色與責任. 益於夥伴關係的關鍵因子。. 5.組織規劃長期的支援與經營夥伴關係的發展. NCVO(2000);引自張英陣、謝儒賢(2001) 1.建立夥伴關係中的信任 研究背景:英國的志願服務組織在跟英國 2.發展共同願景 政府多年的互動經驗後,提出部門之間建 3.需要時間建立願景 立夥伴關係必須要有九項前提. 4.接納不同意見 5.強化夥伴的能力 6.建立處理危機的模式 7.夥伴關係的過程與結果並重 8.了解徵信對象以及如何建立公信力 9.開放資訊給對方. Jonathan Greer(2001). 1.系絡條件. 每一夥伴關係都有不同的系絡,因此不能 2.利害關係人與組織條件 僅將焦點置於步驟和程序,也必須了解夥 3.決策條件 伴關係的情況和條件. 4.運作條件. Brinkerhoff(2002). 1.信任. 研究背景:從公共行政管理的範疇,包含 2.對合作程序的自信 深度訪談、觀察與評估以及問卷調查的文 3.資深管理者的支持 獻當中歸納了夥伴關係的七點成功因素。 4.有能力達成績效的期待 5.明確的目標 6.夥伴的相容性 7.衝突的處理 方世榮、江淑娟、方世杰 (2002 ). 1.夥伴的信任、承諾與溝通. 研究背景:歸納諸多組織之間合作關係相 2.衝突的解決方式 關文獻,提出組織間合作有三個重點有助 3.夥伴間的權力關係 於夥伴關係成功的因素。. 資料來源:鄭杰榆,2004;王建華,2006;引自李長晏,2014。. 13.

(24) 從以上學者觀點,綜合以下六點:1.社區間夥伴關係是為平等、互惠、信 任、包容的原則;2.是溝通、合作協力的關係;3.追求整體共同任務或目標; 4. 資源整合及共享;5. 共同承擔責任及分享成果;6.衝突的處理模式。 夥伴關係並非毫無缺點,例如 1.非所有的公民及社區都有能力或資源 來承擔夥伴關係伴隨而來的責任。2.增加地方層次之新的夥伴關係安排,將 會產生整合的複雜性問題。3.包括缺乏適當的溝通設施,距離或分離造成網 絡建立困難,進而影響到關係的發展、維持及信任。4.短期的資金安排,需 要不斷的改變、追蹤及報告等(Murdoch and Abram,1998:42,Halseth and Ryser,2007:248;引自簡俊發,2012)。面對這些夥伴關係運作的挑戰,集 體行動理論則建議三個方式加以解決:1.對自利的當事人訴諸誘因及道德約 束力,包括工具理性;2.培育夥伴關係運作的價值基礎及提供道德誘因;3. 謹慎的結合正式與非正式結構及程序(Brinkerhoff,2002,引自簡俊發,2012)。 聯合社區夥伴關係的運作需要長期的經營,在過程中不斷溝通協調,互相學 習及互助,而夥伴間的信任機制、團體規範、資源公正分配以及任務分工、 訊息的公開等都是讓夥伴團隊得以持續的重要因素。. 14.

(25) 第二節、組際學習. 聯合社區的運作是為組織與組織間的團隊合作模式,是組織間互相學 習的夥伴關係,本節將於探討組織間的互動關係及協調意涵。. 一、組織間學習. 多數的組織與組織間因為目標觀念偏好及信仰上的差異,彼此互動衝 突的潛在性很高,而組際間的衝突或阻礙彼此的合作與消耗時間、精力,使 其組際間的活動無法平順,甚至讓組織間的合作令人望而生畏或卻步。最好 的方法就是彼此學習與調整,從學習與調整的過程中,了解彼此間的差異, 尊重彼此的特性與學習對方的長處,進而融合一新的協力體,以達成共同的 目標(夏學理、沈中元、劉美芝、劉佳琦、黃淑晶,2005)。 過去社區都有本位主義,但進入聯合模式,要有共同的目標,共同推動 一項方案或計畫,實屬困難,對社區來說,每個社區都是攜手合作的對象, 但同時也是資源的競爭者,因此讓所有社區成為相互支援和協助關係,必須 要經過一翻磨合及學習。斯陶克(Stoker,G,1998;引自夏學理等人著,2005) 在形成協力基本條件上提出以下看法: 1.. 介於參與者間共同的特定目標是否存在互惠之利益。. 15.

(26) 2.. 夥伴之間能否進行交換。. 3.. 在協力過程是否仍能維持沒有更佳知備選方案出現。. 4.. 結盟各造是否能有獲得領導階層之認同與支持。. 5.. 地方政府是否擁有充足協商之代表權與足夠能力進行合夥。 以協力後的新組織作為學習主體所進行之學習行動,主要是透過共同. 行動結果的認知,或共同對外界變遷進行集體回應、分享資訊、調整腳步及 分派行動(鄭錫鍇,1999)。因此組織之間應重視”學習”,尊重彼此之間的差 異,來促進彼此之間的信任與相互學習。學習是種持續性、策略性運用的過 程,並與工作相結合。學習的結果將導致知識、信念及行為的改變,並可強 化組織創新與成長的能力。顯見在協力關係下的組際學習,首先將面對的便 是「文化與價值」的衝突與調和問題。這又不同於單一型的學習型組織模式。 異質部門間之夥伴關係,不同於同質部門間之「組內管理」 (intraorganization management) ,需要透過「組際學習」 (interorganization learning)瞭解彼此 需求,並從中體會到關鍵不在分工多寡,而在合作聯盟是否奠基於厚實的信 任基礎上(李宗勳,2007)。兩者之間的比較分析表如下:. 16.

(27) 表2- 2 組際學習與組織學習的差異 組際學習. 組織學習. 學習主體. 二個或二個以上的主體. 以單一組織為主體. 學習目的. 達成共同目標. 偏重生存與適應. 主要智識基礎. 文化社會學. 教育心理學、知識應用、生態 學. 學習導向. 以合作夥伴為學習導向. 以環境變化為學習導向. 學習機制. 協商、相互調適、對話. 對環境的認知. 訊息的了解. 溝通. 對外訊息的詮釋. 學習動機. 合作. 組織問題. 學習根源. 社會活動. 如生物之刺激反應機能. 學習時程. 特定時期. 終生學習. 學習標的. 合作夥伴的文化. 環境資訊、知識. 資料來源:鄭錫鍇(1999)「政府再造的省思-社會資本的觀點,民主行政與政府再造」學術 研討會。. 此種組際學習的觀點,不是去異,也不是求同,而是異中求同的視野, 有助於在異質文化中調和及建構共同的生活願景,共同承擔的行動分工(夏 學理、沈中元、劉美芝、劉佳琦、黃淑晶,2005)。組際學習重視的是合作 的優勢,透過合作的模式,產生加倍的服務成效,強調夥伴的關係,彼此之 間為平行,並沒有上下之分在合作中保有不同處是為和而不同。放下競爭、 比較的心態,來面對了解、合作、接納,累積彼此間的互信基礎,才能達到 資源整合共享的機會。 一個組織不可能擁有所有的資源,因此為了能夠有連結不同的資源,因 此「交換」行動乃成為資源連結的基礎(陸宛蘋,2000)。資源合作的動機就 是要讓不同組織間的服務性質作一結合,避免資源的浪費,因此,協力提供 17.

(28) 服務,所以不需要單打獨鬥、也不要重複作相同的工作,讓彼此的功能互補, 可以發揮更大的力量,服務更多的人群。不同的資源有著不同的特長,資源 網絡可以是互通、互補的,而不要互斥(朱美珍,1999) 。資源連結為是提 供更好的服務,因此結合不同特質或屬性的資源進入,應為達到服務的互補 及組織間的永續經營。 陸宛蘋(2000)進一步提出建立組織間資源網絡連結的功能有下列幾點: 1. 減少不確定性:如果組織處在資訊真空狀態下,組織領導者、管理者 就會傾向尋求外在組織的資訊支援,以幫助完成決策目標的訂定。 所以與其他組織建立資訊網絡得以連結,可以降低組織決策環境不 確定性所帶來的困擾。 2. 服務創新與新知的獲取:資源網絡是獲取新理念的重要來源,能使不 同組織間學習到最新的服務策略和專門知識與技能。 3. 拓展權力網絡:levine&White(1961)認為,組織間建立資源關係是為了 交換資源,但是交換關係卻未必平等。因此資源較豐富且專業技術 較佳的組織,往往比其他組織更常成為合作的對象,且較易取得優 越的談判位置,因而更能進一步擴張組織的權力網絡。 4. 服務的經濟規模,減少服務遞送的成本:經濟規模的意涵是指,當引 進新技術的固定成本被分配到廣大多數量上時,會導致單位成本的 18.

(29) 降低。 5. 整合社區資源,提昇服務輸送的品質:組織間網絡的建立有助於整合 社區中既存的服務資源,促進各類型服務供給者相互聯繫、協調、 交換資訊與資源,並進而建立互助支援網絡。 劉麗雯(2004)探究組織間協調合作關係的內涵時,指出組織間的互動 聯結行為是以資源交換為基礎,透過決策過程,達到相互理解、包容成長、 及提升效能等之心理與實質層面的組織目標。將「社區」視為另一種治理工 具時,由於社區對成員的承諾較高、較了解自己的問題、有較多的合作驅動 力、與較緊密的信任關懷可作為強化與落實網絡社會的治理工具(李宗勳, 2007)。因此在資源聯結裡需以信任為基礎,建立平等及相互依存的觀念, 也才能提供持續及持久的合作關係。. 二、組際學習互動關係的相關影響因素. 組織間的學習是外部知識的獲取管道,因此雙方之間的關係必須是穩 定而互信的,才有可能透過緊密的關係互動來獲取、分享並且理解彼此重要 的知識;因此組織間學習基於雙方的意願與合作的關係基礎,將組織學習由 單一組織擴及組織之間的範疇,它將有別於傳統的組織學習,而此時雙方關 係的發展將帶予夥伴組織之間產生特殊的記憶性,因此這類的學習往往具. 19.

(30) 有共享性與長期累積性(謝宜君、方世榮,2006)。 組際學習在於各組織之間運用其與合作夥伴的關係,獲得互助、互補的 能力與資源,則有助於組織學習與與技術等服務品質的提升。聯合社區著重 各 社 區 的 互 動 關 係 , 單 位 之 間 的 互 動 關 係 , 依 據 Netting, Kettner and McMurtry(2008:201-204;引自賴兩陽,2012)的說法有五個層次:溝通 ( Communication )、 合 作 ( Cooperation )、 協 調 ( Coordination )、 協 力 (Collaboration)與合併(Consolidation) 。溝通的關係是友善與誠懇的,單 位之間彼此分享理念,自主性是高的;合作的關係也許帶有附屬的性質,雖 然是獨立的方案但可以一起計畫及執行,自主性也是高的;協調關係可以是 聯盟、協會、同盟關係,共事時避免複製、彼此分享資訊、宣揚同夥並且相 互轉介,自主性中等;協力可以是聯營、網絡或共同合夥組織,彼此共同結 合以提供單一方案或服務,並分享資源,其自主性中等;合併則是完全納入 另一個組織,放棄自主性(賴兩陽,2012)。因此組織間關係隨著互動層次改 變,也會影響彼此間的合作,如圖2-3所示。. 20.

(31) 表 2-3 單位之間互動關係的層次 互動層次. 關係類型. 特性. 自主程度. 溝通. 友善與誠懇. 單位之間彼此分享理念. 高. 合作. 也許帶有附屬的性質. 雖然獨立的方案但可以一起 高 計畫及執行. 協調. 可以是聯盟、協會、同盟、 共事時避免複製、彼此分享 中 關係 資訊;宣揚同夥伴並且相互 轉介. 協力. 可以是聯營、網絡或共同 彼此共同結合以提供單一方 中 合夥組織 案或服務,並分享資源. 合併. 納入一個主要組織,被納 完全納入另一個組織 放棄自主性 入的單位消失 資料來源:Netting, Kettner and McMurtry,(2008:202。引自賴兩陽,2012). 組織間學習過程中需要不斷協調與溝通,以利雙方持續合作夥伴關係; 而且組際協調一種互相影響的動態適應過程,參與協調的組織會依組織生 存的關鍵因素而作策略性選擇。然而影響組織參與協調活動與做策略選擇 的因素可區隔分二種,一為認知性因素:包括態度價值觀及組織成員的認知; 另一是情境脈絡因素:是指組織的內外環境結構,包括規模、科技、授權、 經濟、人口等(江岷欽,1995;張苙雲,1998b;引自謝儒賢,2006)。在表24中可看出,組織間的協調源自於組織存續的動機,但當組織間因資源互依 而開始互動時,卻發生機構自主性與權力的衝突,組織為維護自身的自主性 與生存空間將積極地動員資源有利於自己外在環境(謝儒賢,2006)。影響協 調的助力與阻力因素歸納如表2-4所示:. 21.

(32) 表 2-4 組際協調的助力與阻力 認知因素. 情境脈絡因素. 助. 1.. 知覺到有協調需要. 1.. 資源不足. 力. 2.. 利益大於成本. 2.. 不穩定的政治、經濟環境. 3.. 高階主管的支持與認同. 3.. 組織與環境有創新與協調的規範. 4.. 專業人員的信念與風氣. 4.. 專業化. 5.. 採取以團體為中心的解決策略. 5.. 領導者的特質. 6.. 對參與協調的組織及成員給予正面 6.. 非正式的互換資源與資訊. 評價. 7.. 地理上的接近. 7.. 相似的資源、目標及需要. 8.. 組織界限的可參透性. 8.. 共同的承絡. 9.. 互補的組織角色與個人角色. 9.. 確認問題與目標. 10. 組織的供給能力、需求及服務項. 10. 澄清價值. 目類似 11. 志願的成員組合. 11. 良好的合作歷史 12. 政府的法規命令及協調 阻. 1.. 成本高於利益. 1.. 內部溝通及容忍度不足. 力. 2.. 知覺到威脅與競爭. 2.. 本位主義. 3.. 缺乏合作歷史. 3.. 過度專業化發展. 4.. 組織形象欠佳. 4.. 缺乏協調訓練. 5.. 專業訓練互異,缺乏共同語言. 5.. 組織界限與成員角色缺乏參透性. 6.. 不同專業對同一問題作互異的判斷. 6.. 外部溝通不頻繁或不足. 7.. 對目標的優先排比互異. 7.. 組織間管理結構互異. 8.. 組織目標與價值觀的差異. 8.. 組織目標、職能及作業的優先順. 9.. 非組織目標的服務對象. 位不同 9.. 片面的交換而非整體的協調. 10. 環境與各級政府間的分割斷裂 11. 承辦人員的遷轉 12. 政府的介入與干預 資料來源:謝儒賢(2006),福利混合供給模式部門互動關係之研究:以老人安養機構為例。 國立暨南國暨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 22.

(33) 三、小結. 組際學習的互動關係,於不同互動層次,將影響彼此的合作、資源交換 與整合;組際協調的助力與阻力也考驗組織間的學習,是否因阻力使得組織 間面臨到目標及態度上的差異,不進行友善的溝通協調,讓組際學習結果大 失所望。或者是因助力使組織發揮共同學習的影響力,而建構出具有創新、 價值的服務品質。組際學習互動中,應減少組織的界限,增加組織間合作關 係,但組織間原本是資源的競爭者,會因為合作,競爭就消失了嗎?實務上 社區與社區間的聯合運作下,社區間雖在同一方案執行計畫,但彼此間對於 資源的爭取仍然是相互的競爭者,卻因彼此學習合作的優勢又在競爭時獲 勝了,此時社區間是合作也競爭的對象,這樣的競合關係對於駔際學習是助 力還是阻力,此議題在下一節持續探討。. 23.

(34) 第三節、社區能力建構 組織間聯盟或合作的網絡關係對於社區的能力建構與社區發展有相當 的幫助及重要性,因透過組織的協合來增強組織的能力並促進獲取資源能 力的發展,因此社區能力的建構,被視為社區是否順利運作的重要一環。 Craig (2007)認為「社區能力建構」是一個相當模糊的概念,每個政 府部門或不同的學者可能有其不同的定義(賴兩陽,2016)。Banks & Shenton (2001)社區能力建構與社區工作中常提到的「培力」 (empowerment)和 「參與」 (participation)等概念類似,都有見仁見智的定義。不過,Banks & Shenton 認 為 基 本 上 有 兩 種 取 向 來 界 定 社 區 能 力 建 構 , 一 種 是 發 展 (developmental)取向,另一種則稱為策略(strategic)取向(謝儒賢、張英 陣,2017)。而社區能力建構與社區發展是否又等同於呢? Banks & Shenton(2001)指出社區能力建構經常被認為與社區發展同義, 意指「任何社區居民共同合作促成社會變遷的過程」 。社區發展也就是居民 積極參與他們自己生活的各項議題,是基於權力、技能、知識與經驗共享的 過程。許多的社區實務工作者,認為社區能力建構與社區發展沒有甚麼區別, 社區能力建構只不過是社區發展的新詞彙(謝儒賢、張英陣,2017)。但在於 策略面向又是如何呢? 從策略取向的角度來看,Schuftan (1996)認為: 24.

(35) 「能力建構」被視為是社區發展的一部分,它可以提升民眾的知識、認 知與技能用來提供支持體系與改善問題。能力建構有助於深入了解決策過 程,各層級間有效溝通,同時能採取適當的決策。能力建構可以強化社區中 的「評估-分析-行動」,因此有利於永續發展。(謝儒賢、張英陣,2017) Banks & Shenton( 2001)而將能力建構定義為是一種「策略」 ,有兩項 特徵可加以區別,一是特別強調能力建構是一種達到某些目的的手段,另一 個特徵則是強調能力建構是有系統、有規劃的,不像社區發展是比較非正式 且開放式的(謝儒賢、張英陣,2017)。 社區能力特色主要展現在四個面向(Chaskin等,2001;黃源協,2009): (一) 社區意識:係指反映出成員之間的連結程度,以及對環境相互關係 的認知,包括:集體持有的共同價值、規範和願景之程度。 (二)成員彼此之間承諾的程度:承諾在此指的是責任(responsibility),特別 是個人、團體、組織為社區所發生的事負起責任,同時願意協助社區 中需要幫助的人。 (三) 解決問題的能力:將承諾化為行動是社區能力的表現,在規劃和執 行改變的策略時,社區必須扮演最關鍵的角色。 (四) 獲取資源的能力:除了瞭解既有社區的內部資源外,也要有能力連結 並取得外部資源。 因此由上述可以得知社區能力的基礎要素可由社區意識的凝聚力、社 25.

(36) 區居民或組織成員間對於社區公共事務的議題及需求是否有意願付諸行動 力及執行力來解決,並且更能運用內部的資源以及開發外部的資源等要素 來檢視是否社區都具足最基礎的能力,因此社區能力的建構就顯得重要並 且也是讓社區永續發展的一環。 能力建構可藉由成功行動的經驗予以強化,社區成員初次參與的活動 或方案,若能獲得滿意的結果,將可使其得他們對未來的工作更具信心;亦 即,藉由成功的行動來創造社區的能力(劉素珍,2013)。 因此社區能力建構的組成要素應具備哪些能力?Glickman and Servon (1998)在其研究中將社區發展的能力要素具體界定為: (1) 資源能力 ( resource capability ) 、(2) 組織能力(organizational capacity) 、(3) 方案規 劃能力(programmatic capacity) 、(4) 網絡能力(networking capacity )及(5)政 治上的能力(political capacity) 。 細究其內涵,則「資源能力」意指社區有能力吸引、經營及募集滿足社 區需求與發展所需的資源;「組織能力」指與社區有關的組織在服務輸送、 需求反映與組織管理運作的能力; 「方案規劃能力」則是對於社區發展、需 求及滿足需求方案規劃與創新的能力; 「網絡能力」意指與社區有關之組織 間的互信、互賴與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再者, 「政治上的能力」則是反映 在促進社區居民參與、具有衝突管理與協調功能、教育利害關係人、議題倡 導等層面的能力(Glickman and Servon, 1998: 503-504;吳明儒、呂朝賢、陳 26.

(37) 昭榮;2008,引自劉素珍,2013)。而賴兩陽(2016)又加上社區發展的永續性, 亦即永續能力,即使少了政府的補助,社區仍可以有想法、有計畫地持續完 成其目標,逐步讓社區更趨成熟。 綜合上述文獻,社區能力的建構在台灣或許被歸為社區發展的一部份, 但是就實務面當要檢視或評鑑社區時,社區意識、社區承諾、社區行動、社 區計畫會在社區的會務、財務、業務裡被呈現出來而被評以分數來鑑定社區 發展的能力程度。在旗艦計畫裡的聯合社區模式中,社區間的學習及運作中, 更是需要社區透過培力組織能力、培養資源能力及方案規劃與執行能力、學 習政治倡導能力及建立社區永續發展來建構自己社區的能力。. 27.

(38) 第四節、競合關係. 由上列文獻可知合作結盟可使組織、組織、單位從原本單打獨鬥成為團 隊夥伴關係,再經過知識及技術轉移而達成學習,而在結盟團隊成員既是合 作也是競爭的對象,這種模式稱為競合關係,除了合作學習外,也要彼此力 爭上進,自發性不斷改善競爭力,若是只靠合作過度依賴對方就會產生鬆懈, 所以有競、有合才能使組織不斷進化、提升。聯合社區模式在組際學習的夥 伴關係中,是分享也是競爭的氛圍,因此以競合關係的觀點理論、模式作下 列探討。. 一、競合理論觀點. (一)、競合的意涵 網威(Novell)前 CEO Ray Noorda(1993)提出將合作(cooperation)與 競爭(competition)兩字結合,遂提出競合(Co-opetition)這新創的名詞。 主要論點是如何藉由競合創造不同以往的嶄新價值,但建立新價值的過程 中,卻往往必須透過競爭與合作兩股力量來達成(薛文蔚、徐世昌,2009)。 此外,從 Brandenburger & Nalebuff(1996)於「Co-opetition」一書中,該 作者也是引用競合(Co-opetition)這新名詞作為書名,並運用賽局理論的 觀點套用於組織競合關係,作者認為市場並不是只有競爭,也不是只有合 28.

(39) 作,甚至不是競爭與合作交替出現,而是競爭與合作同時存在;因為競合 關係有著雙面性質,建構於雙贏與有輸有贏的互動模式上,以證實所謂的 「競合策略」 (Co-opetition)(許毓芬,2010)。 Brandenburger & Nalebuff(1996)著作 Co-opetition 出版後,受組織界、 學者們關注。但在 Brandenburger & Nalebuff 之前,也有類競合論點提出, 根據文獻歸納整理攸關「競合策略」之相關定義,見如表 2-5 所示。 表 2-5競合策略相關定義 學者. 定義 相依關係存在於兩個社會行為者(social actors)之間,其關係不一定是 Pfeffer & Salancik,1978 非競爭者即為共生,事實上常常是,兩個行為者間的關係為同時是競 爭與共生的組合關係。 組織要從合作關係中獲益之四原則:1、合作在不同情況下就是戰 爭;2、和諧不是成功最重要的測量指標;3、有限制合作;4、向競 爭者學習。 主張組織在制定策略之時,首先應界定出公司的持續性競爭優勢及 Burton,1995 持續性合作優勢兩部份,公司必須在同時顧及這兩種情況下,擬定出 又競又合的組合策略,以便使公司整體的競爭優勢達到極大化。 運用賽局理論的觀點套用於組織競合關係,作者認為市場並不是只 Brandenburger&Nalebu 有競爭,也不是只有合作,甚至不是競爭與合作交替出現,而是競爭 ff,1996 與合作同時存在;因為競合關係有著雙面性質,建構於雙贏與有輸有 贏的互動模式上,以證實所謂的「競合策略」(Co-opetition) 過去,競爭與合作一直被視為一個連續帶的兩個極端,然而,處在今 Lado,Boyd and Hanlon, 日的時代環境中,成功組織通常是同時既競爭又合作的策略,有時策 略聯盟群中的最佳夥伴也同時是強勁的競爭對手,因此合作有助於 1997 提升公司的競爭地位。 從合作的角度出發,公司有所掌握所需資源的需要,因此會透過合作 取得所要的知識及資源;另外從競爭的角度出發,公司可能在聯盟中 Khanna,Gulatiand Nohria,1998 互相爭取資源或利益的分配,同時亦可能從夥伴身上得到的資源移 作私用。 將競合關係定義為兩家廠商在某一活動中合作,如策略聯盟,卻又 Bengtsson and Kock , 同時在其它活動中競爭,而產生的關係,並將其分成三種不同的競 2000 合關係:合作為主的關係、平等關係與競爭與主的關係。 組織間存在彼此競賽與合作關係,而如何平衡這樣矛盾的關係,將 Das and Teng(2000) 影響策略聯盟之成敗。 資料來源:彭朱如,2004;許毓芬,2010,莊淑惠等,2013;研究者自行整理。 Hamel.Doz&Prahalad (1989). 29.

(40) (二)、理論觀點 1.合作網絡觀點 合作網絡觀點是一種資源依賴理論的新論點。組織間透過合作聯盟方 式,分攤風險與增加報酬,達到更加的效果及資源利用。此模式以在信任 夥伴能力為基礎下,發展出正確方法,解決不可避免的衝突,而並非彼此 猜疑與競爭。組織間共同朝向公平的利潤而努力,並不只是自身的利潤。 因此最大的特徵是大量的分享資訊,提供所需正確的資訊回饋與解決問題, 而建構出電子連結,使彼此密切的合作(李再長,1999)。 此觀點認為組織合作目的在於互補互惠。除了經濟上的獲利,更重視 關係的建立及永續發展。最常見的就是借重外部組織的強項與本身能力互 補,以追求組織共同利益。至於互惠通常是指合作夥伴雙方利益的分享及 分配。由合作所創造的經濟價值,如適度的互相依賴與組織流程分工,將 可創造超乎想像的成效(薛文蔚、徐世昌,2009)。 2.交易成本理論 此理論主張行為者或組織會在所有可能的交換中,選擇利益最大而成 本最小的交換形式,以為組織獲取最佳生存資源(Abramson & Rosenthal, 1995;沈慶盈,2000;引自謝儒賢,2006)。成本交易理論認為,由於無形 知識不易在不同組織間正式化地傳播,所以導致市場機制失靈,因此該理論 30.

(41) 主張合作關係有利於組織間無形知識之移轉。 不過,當夥伴公司是直接的競爭者時,由於競爭者企圖最大化市場占有 率, 合作活動將會產生功能障礙,終歸導致失敗收場( Kogut,1988) 。因此, 交易成本理論預測這樣的關係有較高的失敗率(Park & Russo,1996) , 尤其 考量到專用知識可能的外溢風險( Kale, Singh, & Perlmutter,2000),以及會 降低合作成功的可能性。小結來說,由於組織保護關鍵專業知識不被競爭者 取得,是困難且高成本的,所以,交易成本理論視競合為風險性商業活動, 這解釋了合作組織間的競爭行為(簡俊成,2013)。 3. 動態能力觀點 動態能力,可分為「動態」 (dynamic)與「能力」 (capability)兩部分: 「動態」指組織能更新自身能力以與變動的環境一致。當及時上市、時效、 技術的改變快速、未來的競爭市場與競爭是難以決定時,需要以特定的創新 回應。 「能力」則指組織適應、整合、重新建構組織內外的技能、資源、能 力,以配合變動環境。(雍惟畬、洪世章,2006)。 動態能力觀點認為,組織可以隨著時間學習、自我調適、改變和更新 (Teece et al., 1997),這個觀點可提供一個理論基礎來檢視組織藉由競爭與 合作關係以累積資源庫存(Lado et al., 1997)。在聯盟中,組織透過學習及 內部化夥伴公司的無形知識和技能,可以得到卓越的績效(Hamel, 1991), 31.

(42) 而透過競合管理,組織與成功競合者所建立之無形、不可模仿的合作關係, 可為組織建立起競爭優勢,這些包括供應商、顧客、互補者的競合者,在創 新期間扮演著關鍵角色,它們於產品改良、創意產生及商業化階段提供組織 重要的資訊來源(Afuah, 2000)。因此,動態能力觀點視競合關係為組織能 力更新的途徑,說明組織採取競合的動機(簡俊成,2013)。. 二、3E協同競合模式 薛文蔚、徐世昌(2009)在實務經驗與觀察後,整理3E協同模式來解釋競 合的協同行為,3E是指期望(Expectation)、執行(Execution)、異常(Exception)。 3E是協同中充分且必要的三元件所共同建構的協同商務基本架構,少了一 元件,便不能構成協同。 3E協同模式會形成一個動態的循環,從三項基本元件的循環互動中達 到組織公平協同的目標如圖-1所示。以下運用薛文蔚、徐世昌(2009)贏在競 合一書所提出3E協同模式,作為本研究的競合模式論述。. 32.

(43) 圖 1 3E 協同模式 資料來源: 薛文蔚、徐世昌(2009)。贏再競合-快速脈動下的產業協同策略。. (一) 公平的期待:. 要達成公平協同,首先要做好公平期望。也就是指組織站在雙方永續發 展的期望基礎上做好規劃,這個階段稱為協同規劃(Collaborative Planning)。 協同規劃的精神是從了解彼此什麼到共同規劃如何做、做什麼、不做什麼, 在到彼此承諾如何做。要達到一個成功的協同規劃,必須滿足三個步驟: 1.. 環境(Context)了解參與者的背景、文化、社會脈絡及期望。一個成功的協同作 業,通常包括客觀的環境,和主觀的信任基礎兩個要件。組織要達成 互利的合作目標,所有參與者必須在人和環境之間找到對彼此最有利 的平衡點。這樣一來,當客觀的條件產生共識,並進一步建立彼此的 33.

(44) 信任,才能創造一種良性的循環,持續合作。 2.. 共同期望(Mutual Expectation)其次建立合作夥伴的共同期望,已訂定完整的合作規劃。在協同 支出參與者必須就雙方的期待確實做好溝通,包括訂定達成目標、方 法、異常狀況、需交換的訊息及協同準則,以利後續的執行。並可深 入介期望程度及執行滿意度,訂定關鍵績效指標KPI,以及異常狀況管 理準則。. 3.. 承諾(Commitment)最後建立彼此的承諾,參與者承諾將共同努力執行以達成協同目 標,接下來才會真正的執行階段。 在協同規劃時,合作夥伴要考量到這個規劃是否不只讓自己獲利、也能. 對方獲利,是否在獲得對方支援的同時,自己也要提供對方相當的協助。這 種互相強化的關係,才能不斷提升彼此的競爭力達成雙贏、保持永續的合作。. (二) 有效率的執行. 協同規劃之後雙方依照約定進入執行階段,交換訊息,展開分工。協同 執行看似容易了解但卻是最不容易做好的。協同執行要落實,必須要掌握三. 34.

(45) 個重點:可被測量、有競爭力與有秩序。 1.. 可測量的執行(Measurement) 一個有效的執行必須是要被記錄、追蹤與測量的。想要有效的執 行,必須要讓數字來顯示出問題所在,才有機會去解決問題。. 2.. 各保有競爭力的執行(Competitiveness) 協同雙方依協同規則分工互動,但彼此都展現出競爭力,在不 斷成長中,隨著合作時間的持續,彼此會追求更高的績效。. 3.. 有秩序的執行(Order) 合作的核心在於言行一致,意即誠信,競合的的基準並在於如何 以一種有秩序地的互動,讓參與者達成共識,進行對各自組織最有 利的協同,使得目標的執行與達成更有效率,更有機會突破困境。. (三) 異常管理. 異常狀況管理的協同,其目的在於使合作夥伴盡量避免因突發況況所 帶來的負面效應,或可能危及協同關係持續進行的任何因素。. 1.. 傲慢的異常管理 35.

(46) 對於異常事件的敏銳度不夠、心態上的輕忽、傲慢態度、視而 不見,通常並不會使狀況消失,這種連鎖的反應後果往往會遠超 出我們的預期。異常狀況在實務上必然發生,但面對異常時要在 乎的是如何解決問題的根本。 2.. 預留彈性空間 協同雙方溝通好彼此的期待、互相探觸容忍的底線,在異常 狀況發生前,最好就能訂出控管及處理方式;但須保留適度的彈 性是必要的。因為實際的執行過程多少會跟規劃目標產生些許不 同,在了解雙方所能容忍的比例下,為組織的協同預留彈性空間。 在最後的時間點,如產生任何不再規劃中的突發狀況,預留彈性 可使執行有最佳化的自主決定權。. 三、小結 上述的文獻,可以看出組織在競合策略的夥伴關係,既是競爭又是合作 的身分;競合策略除了經濟上的獲利,更重視關係的建立及永續發展;在合 作聯盟中,組織透過學習及內部化夥伴公司的無形知識和技能,可以得到卓 越的績效尋找共創新價值的機會。但同時也有相對的競合風險,如:機會主 義者的投機誘因產生,知識外流及技術降低(何嘉惠、陳寬裕、林純純,2005)、 本位主義的期待、非對稱的競合關係、過度依賴等。競合關係是互動但多元 36.

(47) 及複雜的,因此透過規範及檢視,適時地調整及強化彼此的關係,並提升彼 此組織的競爭力,才能保持永續的合作。. 37.

(48) 第五節、福利化社區旗艦計畫相關實證研究 分析國內學者及學位論文相關社區旗艦計畫文獻,大致可分為 5 面向 如表 2-8(詳細內容請見附錄二)所示。針對福利社區化面向有(曾琪,2007; 施丞貴等,2008;鄧淳軒,2010),分析建構並落實社區照顧模式達到「在 地關懷、在地服務、資源整合與永續經營」之社會福利服務網絡。 在聯合社區結盟、培力面向(鄭煥群,2009;張家菖,2008;林欣蓓, 2010;吳明儒、林欣蓓,2011;紀孟君、鄭夙芬、鄭期緯,2011;賴兩陽, 2012 蔡宗翰,2012;黃靖芬,2012)強調從單一到聯合的合作模式,這個歷 程的確能讓社區能力提升,但社區的自立及永續能力需持續進一步計劃與 加強。而社區培力過程需要磨合及耐性等待,非短時間就有所長。 在協力治理、網絡分析中(何榮松,2011;林寶琴,2011;朱檢榕,2012; 黃靖芬,2012;郭麗寬,2013)提出社區結盟推動方式能夠帶動公私協力, 資源共享、合作機制之夥伴關係,林育筠(2014)認為夥伴關係五個構面(委任、 結構、資源、活動、影響)在旗艦計畫運行過程中有著相互影響的關連。李 易駿、賴兩陽(2014)指出參與旗艦計畫的確能夠讓社區能力發展,但僅有少 數旗艦團隊在後續有持續運作。 綜合上述 19 篇文獻分析,大部分以社區結盟互動以及社區培力探討, 近年逐以協力網絡及夥伴關係觀點深入研究,卻少見以組際學習及競合觀 38.

(49) 點作為探討。因此本研究認為組織間的學習以及彼此互動中的競合關係相 關因素值得深入探討。 表 2-6 旗艦計畫相關實證研究整理表 主題. 篇數. 摘. 要. 福利社區化. 3. 分析建構並落實社區照顧模式達到「在地關懷、在地服務、資 源整合與永續經營」之社會福利服務網絡。. 社區結盟. 7. 強調從單一到聯合的合作模式,這個歷程的確能讓社區能力提 升,但社區的自立及永續能力需持續進一步計劃與加強. 社區培力. 2. 社區培力過程需要磨合及耐性等待,非短時間就有所長。. 社會網絡 協力治理. 5. 社區結盟推動方式能夠帶動公私協力,資源共享、合作機制之 夥伴關係。. 夥伴關係. 1. 夥伴關係五個構面(委任、結構、資源、活動、影響)在旗艦計 畫運行過程中有著相互影響的關連。. 旗艦後研究. 1. 參與旗艦計畫的確能夠讓社區能力發展,但僅有少數旗艦團隊 在後續有持續運作。.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詳細內容請見附錄二). 39.

(50) 第六節、社區簡介(發展、執行歷程). 福利化社區旗艦計畫帶動聯合社區模式,讓社區間成為夥伴關係,102 年-104 年,彰化縣 M 社區發展協會為旗艦計畫提案單位(以下簡稱母雞社 區),本節針對 M 社區旗鑑計畫簡介及概述計畫執行內容。. 一、彰化縣福利化社區旗艦計畫簡介. (一)、旗艦團隊介紹. 102 年由秀水鄉 M 社區擔任領航社區,協同 Y 社區、H 社區、T 社區、 B 社區、C 社區六個社區;透過彰化縣政府、秀水鄉公所指導以及邀請專家 學者進駐輔導,形成旗艦計畫聯合社區團隊。103 年除了上述六個社區外另 加入秀水鄉 E 社區及埔鹽鄉 P 社區共計八個社區。另加入四位專業社工人 力進入協助團隊。104 年 E 社區退出旗艦計畫,此時團隊有七個社區執行計 畫。各社區簡介如表 2-6:. 40.

(51) 表 2-7 彰化縣旗艦計畫團隊社區簡介 社區 M社 區. 簡介 屬於小型農業社區,共有 11 鄰,目前總人口 1,698 人,男生 972 人 、女生 726 人, 居民生活勤儉樸實,農產品以水稻為主。98 年榮獲全國社區工作評鑑-優等獎,102 年全國社區工作評鑑-卓越獎。落實長者關懷據點及兒少課後照顧服務及相關福利 服務發展,除福利發展外,也積極推展社區產業及環境保護等業務,是個多元發 展及活躍的社區協會。於此團隊擔任領航社區角色,提案單位。 Y 社 一共有九鄰,總戶數有為 264 戶,男生有 630 人,女生有 569 人,總人口數有 1199 區 人。與 M 社區同屬一個村。社區已成立關懷據點及樂活食堂,平時推動老人歌唱 班,中年婦女家政班,以長者服務為主軸,落實長者關懷據點,讓社區的長者, 建構在地社區服務及在地社區老化活絡。104 年代表秀水鄉參加彰化縣社區評鑑單項特色。 T 社 共有 10 鄰,總人口數約有 1200 人。與 H 社區同屬一村。目前班隊薩克斯風班、 區 土風舞班、歌唱班、拉筋班、環保志工隊 、廚房志工、關懷據點志工。啟動照顧 關懷據點的功能,辦理社區健康活動,成立土風舞班隊、健康操課程、定期量測 血壓、心跳,不定期舉辦健康講座、手工藝品製作課程等,建立長者們正確的健 康觀念,提升自主活動能力,使其減緩老化從活動中肯定自我價值。 H 社 H 社區總戶數約 500 戶,人口數 2000 人,目前協會會員 250 人,於 86 年成立長 區 青俱樂部,87 年成立環保志工隊,88 年組成守望相助巡守隊,89 年組成媽媽土 風舞隊,100 年成立河川巡守隊,102 年加入社會福利化社區旗艦計畫,執行重點 為社區幹部、志工培力,長者健康促進服務,104 年申請社區關懷據點,期望建構 社區老幼福利心,永續秀水新動力,H 樂齡一家親。 C 社 社區為傳統農業社會,目前仍以「清淨家園」及「守望相助」為主,社區有豐沛 的歷史文化、閩式三合院、退休公教人員、陶藝家、美術、書法老師及農特產品, 區 目前已整合『文創產業及農業特色』 ,規劃並行銷社區創意遊程,迄今已推行第二 年(103 年),成功吸引全國各地遊客來訪,有效帶動社區經濟發展。目前班隊有環 保義工隊、守望相助隊、長壽俱樂部會員、守望相助隊、長壽俱樂部、書法班、 陶藝班、美術班、烹飪志工。 B 社 88 年 2 月成立環保義工服務隊,102 年 12 月成立祥和志工服務隊,每月定期做社 區 區清潔環保工作,固定隊員 70 多人,100 年成立照顧社區關懷據點,讓社區長者 能走出家庭,鼓勵多參與社區活動,達到活力老化、健康老化之目標。目前班隊 有守望相助隊、民俗漢樂團、協元堂金獅陣、國術陣、長壽俱樂部、土風舞、社 區排舞社。辦理黃金花季結合一系列的民俗推廣活動及本鄉社區來逗陣,藉以喚 起新一代生命對此地傳統文化的認知,進而共同創造社區的和諧、進步。 P 社 P 社區位於埔鹽鄉最北邊,100 年成立關懷據點,同年獲彰化縣及衛福部評鑑為績 區 優社區之殊榮。100 年成功完成糯米麵的研發及量產,目前均可以在其他社區來 訪時,有屬於社區產業可以銷售。社區班隊:歌唱班、舞蹈班、歌仔戲研習班。 志工隊:關懷志工;廚房志工;環保志工;導覽志工-;巡守志工。將社區福利服務 與社區產業結合,推動強化農村農家生產及生活經營能力暨高齡者生活改善計畫, 讓長者們不僅達到體適能律動,強健體魄之目的,更能演出自己在地的故事,展 現社區存在價值,共同推廣地方文化特色。 資料來源:104 年彰化縣旗艦計畫成果展手冊;研究者自行整理 4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Schools can administer APASO-II scales/subscales at diff erent times of the school year to achieve different purpose s, e.g.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an intervention progra m

 Schools can administer APASO-II scales/subscales at diff erent times of the school year to achieve different purpose s, e.g..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an intervention progra

• Children from this parenting style are more responsive, able to recover quickly from stress; they also have better emotional responsiveness and self- control; they can notice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Seeking to depart from Zheng Xuan and Zhu Xi’s different takes on the theory: “The paintwork is executed on top of the white backgroun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reexamine

The aims of this study are: (1) to provide a repository for collecting ECG files, (2) to decode SCP-ECG files and store the results in a database for data management and further

(2) The difference from the test can take place to assess the potential value of the river, showing different section of the river showing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Based on the different recreational choices of tourists, we obtain that under different fame effects the benefits of firms and tourists are different that result from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