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發現、討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一、 協會能力互異,培力成效不同

謝儒賢(2006)指出影響組織參與協調活動與做出策略選擇的因素,其一 就是情境脈絡,指組織的內外環境結構,包括規模、科技、授權;經濟、人 口等。從本研究結果看出此團隊母雞邀請小雞時未考量小雞各自規模發展 程度,第一年5 個社區裡,只有 2 個社區是穩定運作的基礎,3 個社區是沒 有運作或是會務不健全的狀況,因此對於參加大旗艦的動機也就不同而後 發展程度也就不一。未運作的社區,因加入旗艦計畫且具有企圖心,社區發 展從零開始,一步一腳印的跟著母雞的指導運作起來,再加上內部凝聚力強,

三年下來從蚊子館發展到社區長者據點、會務逐一健全。已發展穩定的社區,

在加入旗艦計畫後,一開始期待讓社區更好,但三年的運作下,似乎未能滿 足當時的期待,就只是把活動計畫執行完,促進了社區間的情感交流,也有 社區是因為加入計畫後,社區自身深感跟不上團隊的腳步,決定退出計畫。

132

因此旗艦計畫,母雞社區若能於團隊形成初期篩選成員時,先設定團隊 成員需要具備的先決條件,讓每個團隊成員的條件、基礎發展、規模程度相 近,爾後在規劃培力課程以及團隊凝聚共識與合作的情境條件才能有一致 性也才符合聯合社區運作模式;但,也需針對每個社區能夠作發展診斷,尋 找社區未來的發展機會與方向,透過集體的學習過程,在彼此交流下或許可 以找出社區發展計畫與行動,對於培力社區能力會有效的建構,才能形成組 際學習的效用;而母雞領導需保持彈性的調整,讓團隊成員都能夠站在同一 齊線的參與學習,滿足了參與成員的需求與期待,才會發揮組際間的學習與 交流,進而促使組織的學習而成長。

二、 勉為其難還是心甘情願的參與動機

民間組織參與夥伴關係有助於社區規畫、教育、志願合作、社區需求評 估、方案發展與教育等(李宗勳,2001)。回顧此研究團隊從開始到最終,雖 然台面下有抱怨的聲音出來,但團隊還是很和旋的一起走到最後,這或許因 為人情關係以及草根的特質有很大的影響,縱使不甘願但會顧及面子以及 人情,很認命的繼續走下去,勉為其難的把計畫執行完。這個狀況其實在這 個團隊只有 1 個社區有這樣的聲音出現,其餘社區或許在一開始不清楚計 畫內容就加入、自願性的及半推半就等諸多的參與動機,但在過程中的態度,

社區參與核心人員的學習意願參與度(消極、積極、觀望、主動)也影響社區

133

組織成長,進而決定了社區間的夥伴關係。若是社區無學習意願或未滿足到 社區需求,則社區的參與度不高,對於團隊的決策就會呈現不情願或是勉為 其難的配合態度。而社區學習動機強並且在參與中找到成就感以及組織的 歸屬感時,在於互助以及逐漸增強的信任感下,對於團隊的決策就會持續的 投入並全神貫注,形成心甘情願的配合態度。

此旗艦團隊成員以參與度來看執行過程,發現在配合度較高及緊密的 夥伴關係下,參與者之間的互相影響會逐漸增強,並透過互相學習而成為 持續參與計畫或行動的動力;但若是配合度低及緊張的夥伴關係下,對於 計畫或行動的信心逐漸降低,在學習上就不會投入且感覺無聊。

因此就旗艦計畫的夥伴關係在建立互信的原則下,組織之間應重視學 習參與度,尊重彼此之間的差異性,來促進彼此的信任與相互學習,強化 組織創信與成長的能力。

三、 從組際學習的培力走到夥伴關係

未加入旗艦計畫前,各社區如同本位主義所意,只會關注到自己,因此 社區間互動性並不高,但透過旗艦計畫的培力,讓社區間能夠如社群主義,

強化合作關係,對方案有共同的目標,對彼此間互相鼓勵及支持、資源分享。

在社區培力的過程中,母雞社區採用尊重、接納、等待的態度與協力社區相 處;如在執行的第三年,因社區內部因素(幹部不願意配合、對福利社區化

134

無法認同、社區場地受限等)退出計畫,但母雞社區用尊重的態度與社區相 處,用非正式的方式關懷,持續與其保持聯繫,並從該社區能夠做的範圍合 作,一起推動社區發展工作如:河川維護,或是連結該社區的企業共同解決 活動中心場地問題。

此旗艦團隊執行的在第一年方案執行過程中,社區幹部不斷質疑、挑戰 方案的成效,但母雞社區除了積極安排主題講座及靜動態觀摩、學習的方式 增強其信心,更用接納的態度,等待社區成長,而後社區幹部改選後,新的 團隊受到鼓勵及福利思潮的刺激後,整個社區充滿生命力,並找出社區發展 的主軸。第二年向聯合勸募協會申請方案,投入 4 位社工員協助發展長者 福利服務,讓整個旗艦團隊形成以長者福利為發展主軸,雖第三年社工員銳 減,但已讓社區走出自己的特色,也為旗艦計畫將結束的同時,也種下社區 服務網的夥伴關係。

社區參加旗艦計畫的動機大多是在學習、提昇,意謂著組織學習,但加 入了由二個主體以上組合的團隊後,首先要學習組際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要 先學習他人的優點及適應不同組織文化的習性,並配合整體團隊共同運作,

承諾投入計畫中,讓組織在彼此的組際信任關係來相互認同,因此組際學習 更助於旗艦的團隊協調的模式,強調夥伴關係,在合作中保有不同處是為和 而不同,才能發揮組際間的學習,最後組織間才會互利,有所收穫而慢慢走 向學習組織,讓自己社區能力被建構起來以及永續的學習發展。

135

從研究分析發現組際學習的培力工作上,有陪伴、引導、鼓勵、支持、

教育的功效,因此在歷程中母雞社區就成為亦師亦友的角色,但方案結束後 母雞社區也要能夠將領頭羊的身分轉換成夥伴合作的關係,在旗艦計畫結 束後,因為母雞社區的夥伴身份帶動下,可以持續成為相互支援和協助關係。

四、 組際學習中競合的關係讓社區向上還是向下?

黃松林(2012)研究指出「組際合作」時,不同性質組織間的合作性高 於競爭性,這意涵著組織間的網絡關係已在服務或活動過程中,逐漸編織出 網中有網的組際網絡關係。換言之社區除了建構內部能力發展之外,積極地 向外連結而借力使力亦是重要的,所以連結與開發資源與厚植能力是社區 開始轉動的基礎,學習是組織間合作的動機,社區藉以學習或保持能力持續 發展形成學習型組織。前述文獻討論指出因旗艦團隊的執行過程是以互利、

信任及承諾等三個構面建立夥伴關係,才能夠有效的完成三年計畫。

許毓芬(2010)提出競爭與合作同時存在的;社區互為的競爭者,競爭相 關因素,從訪談中整理如表 5-15 所示。因此可以知道社區是彼此間的競爭 者但也是合作的夥伴,競爭和合作是同時存在,但是在不同社區上就會呈現 不同的學習狀況,因為競爭所以讓社區持續向上努力,自發性的改善社區本 身不足的點,並不斷的努力學習社區應具備的能力,開始發展社區業務,社 區本身透過學習增加了內部的知識及技能,提升社區間的競爭力,因此找到

136

向上創造社區價值的優勢機會。但同時也有相對的競合風險,若是因為社區 還是存在本位主義的期待、過度的依賴,隨著團隊協同的內容、執行的效率 與完整性、彈性而改變了團隊互動結構,甚至對彼此的觀感產生了關係的變 化,而在不穩定的夥伴關係下,社區就會自我保護或是失去學習的動機,社 區就會產生裹足不前或是退縮、泡沫化的狀態而失去了競爭力。

表 5-15 社區競爭因素表

社區競爭項目 因素

社區資源 公部門(中央、縣市政府、鄉公所、中油、台電等等)經

費補助、第三部門經費補助、大眾捐款、企業贊助、物 資捐贈

發展規模 志工人數、活動排場、服務項目多寡、得獎次數、曝光

程度、公部門看重程度

因此「競合」是社區彼此間既合作又競爭的情境,同時包含著友誼和較 勁關係,合作並非總是順利的,合作學習更是如此,參與合作學習的社區組 織經常會面對高度的不確定性,而社區參與學習聯合運作的用意,往往是想 從夥伴間學習到社區經營知識面與發展能力,但在除了合作學習外,也要彼 此力爭上進,自發性不斷改善競爭力,若是只靠合作過度依賴對方就會產生 鬆懈,所以有競、有合才能使組織不斷進化、提升。

五、 聯合社區運作需要多元的培力工作及輔導模式

在培力工作模式中,看見社區的需求最為重要,社區的問題多如牛毛,

但有能力的社區就少如麟角,而社區最大的資本就是”人”,因此幹部的能力

137

建構就成為必修的課程;要符合各社區幹部的需求,安排的課程就要多元化,

每年針對社區發展議題安排績優社區、社會企業、非營利單位觀摩、學習、

成長;更透過行動成長營、共識營,有實作的機會讓社區幹部深度的集思廣 益、創新思維,真正面對社區的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策略和方法。每年更安 排不同社會福利的系列講座讓社區幹部接受不同文化及思潮刺激,同時透 過講座邀請民間單位(第三部門)交流,結合資源與非營利組織建立合作關係,

讓社區打破依靠公部門補助舊有觀念。而輔導模式也是相當有彈性,除了每 個月的聯繫會報外,也透過茶餅會,讓幹部在輕鬆、非正式的情境下,能提

讓社區打破依靠公部門補助舊有觀念。而輔導模式也是相當有彈性,除了每 個月的聯繫會報外,也透過茶餅會,讓幹部在輕鬆、非正式的情境下,能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