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戰國時代古史記憶的初步研究──以虞夏之際的古史記憶與秦吳二族的族源記憶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戰國時代古史記憶的初步研究──以虞夏之際的古史記憶與秦吳二族的族源記憶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40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一○六學年度 博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蔡哲茂教授.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戰國時代古史記憶的初步研究. ‧. ──以虞夏之際的古史記憶與秦吳二族的族源記憶為例.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研究生:古育安 中華民國一○七年一月. v.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謝. 辭. 延宕多年的論文終於完成,距離原先的規劃卻只完成了一半,因此這篇論文 名為「初步研究」,實為「初步研究的初步研究」。當然,對我而言還是一個好 的開始。既然開始了,便不希望草草結束,未來若現實條件允許,自當勉力完成 未竟之業,並朝既定的方向繼續開拓。 首先要感謝吾師蔡哲茂先生的指導,並容許我不按牌理出牌的嘗試,我沒有 忘記所學,只是想看的東西太多而時間太少,便先選了另一條路走。其次要感謝 家人對我的包容,尤其是內人依靜的無私奉獻,為我打理生活瑣事,讓我無後顧 之憂。再來要感謝五位口試委員對拙文的批評指正,以及鼓勵,我知道自己有太 多不足之處,非一朝一夕所能彌補,但我相信我有能力逐步修正這些問題,希望 未來能不負諸位老師的期許。另外要特別感謝顏世鉉先生與許名瑲先生,顏先生 平時對我十分照顧,不僅對我提出的問題不厭其煩悉心指導,也給我許多重要的 參考資料;而許先生在百忙之中還仔細地看完拙文,並指出諸多錯誤,也讓我注 意到很多平常容易疏忽的問題。最後還要感謝張惟捷學長、陳逸文學長、叢培凱 學長,友人馮先祥、夏克勤、江存孝平日對我的督促與關心,以及存孝在日文方.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面的協助,都是我能完成這篇論文最重要的推動力。 這篇論文是我研究構想的一個開端,在「走出疑古時代」已經成為一種常識. ‧. 的今天,我重新回頭溫習那個時代的想法與精神,不是為了「走回疑古時代」, 而是希望找尋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疑古」,找尋另一種認識古史的視角。.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4) 摘. 要. 本文的題目為「戰國時代古史記憶的初步研究」,研究對象是文獻記載的古 史,研究材料以能夠反映戰國時代觀念的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為主,並透過當代 「記憶研究」的視角,探討戰國時代的人對過去的記憶以及他們如何記憶過去等 問題。初步先針對「虞夏之際的古史記憶」及「秦、吳二族的族源記憶」兩個主 題進行研究,前者屬於屬於正統王朝的記憶,後主屬於多元族群的記憶,未來我 們將進一步擴及夏商之際、商周之際及楚、越等族的古史記憶。 這方面研究的先驅是顧頡剛。在第一章「緒論」中,我們將對顧頡剛史學觀 點中可與當代記憶研究接軌的「古史觀」研究概念與「移置」之說作一介紹,並 從「記憶」的角度對先秦古史研究中常被提到的「二重證據法」、「默證法」與 「傳說時代」概念作一反思,而後進入具體研究。. 政 治 大 題。我們認為從西周到戰國,古史觀念經歷了一個由「三代觀」到「四代觀」的 立. 本文的第一個主題為「虞夏之際的古史記憶」。第二章談虞代記憶的建構問. 轉變過程,前者只談夏、商、周三代,後者在夏代之前建構了虞代,而此一轉變. ‧ 國. 學. 的關鍵背景為西周末年周王室的衰微及東周時期禪讓說的興起。另外,在三代觀 的古史記憶中大禹治水及征三苗為夏代建立前的重要事件,後來成為虞代中的主. ‧. 要事件。第三章談兩個關於禹的問題:其一為戰國時代的大禹感生神話與鯀禹父 子傳說的記憶矛盾,及先秦的大禹感生神話在漢代被遺忘又在新的觀念背景中被. Nat. sit. y. 重新建構的演變;其二為傳世文獻中少見而在楚簡中有較完整記載的「禹政」問. io. er. 題,這些內容很可能是戰國人以當時的觀念建構的。第四章談兩個關於啟的問題: 其一為啟得天下的記憶演變,基本上在三代觀的記憶中啟並沒有禪讓終結者的負. n. al. i n U. v. 面形象,而在四代觀的記憶中啟成為禪讓的終結者,其後隨著禪讓說的沒落,啟. Ch. engchi. 的聖王形象成為主流;其二為啟上賓於天的神話傳說,我們從甲骨文的「賓于帝」 談起,看賓天觀念與啟賓天傳說的演變,以及此傳說如何成為夏初之亂的原因。 本文的第二個主題為「秦、吳二族的族源記憶」 。第五章談秦人東來的問題。 從秦人族源東來說與西來說的主要依據與論點談起,進一步探討《史記‧秦本紀》 與清華簡《繫年》關於秦人族源記憶的立場及其矛盾之處,最後嘗試從「封建」 的角度調和二說並對秦人東來說提出新的解釋。第六章談太伯奔吳的問題。從民 初以來關於太伯奔吳傳說的各家說法談起,進一步探討先秦文獻中不同立場的記 憶,以及吳為姬姓的記憶如何逐步確立而成為戰國時代的共同記憶;最後再談司 馬遷如何承繼與改造先秦儒家的太伯奔吳傳說而成為後代的主流記憶,並嘗試從 「吳出於虞」的角度對吳為姬姓的淵源提出新的解釋。最後於第七章總結全文。 關鍵詞:戰國時代,歷史記憶,出土文獻,古史辨,虞代,禹,啟,秦人東來, 太伯奔吳.

(5) 目 第一章. 次. 緒論──古史研究方法的反思.....................1. 第一節. 問題意識、研究範圍與研究取向 ....................1. 一、 文獻記載的古史反映了怎樣的過去 ........................1 二、 受戰國至西漢時期的簡帛文獻啟發重新思考幾個古史問題 .........9 三、 「記憶」的研究取向 ................................12. 治 政 大 26 四、 本文的章節架構與內容簡介............................ 立 古史記憶研究的先驅:顧頡剛 .....................28. ‧ 國. 學. 第二節. 一、 顧頡剛的「古史觀」研究構想 .......................... 28. ‧. sit. y. Nat. 二、 顧頡剛「古史觀」研究的當代意義........................36. a. 方法與方法論的反思 ............................ 49 iv l. n. 第三節. er. io. 三、 傅斯年早年對顧頡剛研究的批評及其啟發...................43. Ch. n U engchi. 一、 「二重證據法」的反思:「二重」概念再思考................49 二、 「默證法」的反思:「默」的意義不在「證」................56 三、 「傳說時代」概念的反思:探索多元的「傳說時代」...........60. 第二章. 禪讓制度與朝代典範──找回虞代記憶的過程......67. 第一節. 西周的「三代觀」古史記憶:夏代為朝代之始.........67. 一、 從「禹是否有神性」的問題發展出「三代觀」概念.............67 1.

(6) 二、 從《尚書‧呂刑》的「絕地天通」看西周人記憶中的禹及虞代......76. 第二節. 東周的「四代觀」古史記憶:虞代記憶的建構.........85. 一、 受到西周末年「時勢」的影響而重新發現有虞氏..............85 二、 東周時代因「禪讓說」的流行而建構虞代記憶................91. 第三節. 虞代記憶的主要事件:大禹治水與征三苗............121. 一、 「四代觀」古史記憶中的大禹治水 ...................... 121 二、 「四代觀」古史記憶中的禹征三苗 ......................132. 學. 第一節. ‧ 國. 第三章. 政 治 大 禹記憶二題──禹的出生及禹政................. 139 立 大禹感生神話及禹父為鯀的記憶................... 139. ‧. 一、 上博簡〈子羔〉所載禹無父感生的神話及其記憶脈絡...........139. y. sit. er. 大禹感生記憶的遺忘與再造 ......................154. io. 第二節. Nat. 二、 如何理解禹無父與禹父為鯀的記憶矛盾 ...................148. al. n. v i n 一、 漢初大禹感生記憶的遺忘 154 C h.............................. engchi U 二、 從漢代緯書看大禹感生記憶的再造與發展....................160. 第三節. 上博簡〈容成氏〉中的禹政記憶...................172. 一、 禹聽政三年近悅遠來、四海請貢而為號旗以定天下 ............172 二、 禹行儉為天下表率而建鼓於廷以平獄訟 ...................175. 第四章. 啟記憶二題──啟得天下與上賓於天.............181. 第一節 啟得天下的歷史傳說與記憶脈絡.....................181 2.

(7) 一、 三代觀:非禪讓脈絡中的啟得天下記憶....................181 二、 四代觀:禪讓脈絡中的啟得天下記憶.....................185. 第二節. 啟上賓於天的神話傳說與記憶軌跡 .................198. 一、 啟賓天傳說的演變:從甲骨文的「賓于帝」談起 .............198 二、 「賓天傳說」與「夢遊鈞天傳說」的關係 .................. 214. 三、 從〈厚父〉到〈武觀〉、〈離騷〉:夏初之亂的歷史解釋..........220. 第五章. 秦人的族源記憶與商周之際的秦先人.............227. 立. 秦人東來說與西來說............................227. 學. ‧ 國. 第一節. 政 治 大. 一、 秦人東來說的主要依據與論點.........................227. Nat. y. 戰國時代的秦人族源記憶與商周之際的秦先人........253. io. sit. 第二節. ‧. 二、 秦人西來說的主要依據與論點......................... 245. er. 一、 《史記‧秦本紀》所載秦人源自東方的世系記憶..............253. al. n. v i n Ch 二、 清華簡《繫年》的「商奄之民」與秦人東來的記憶 ............262 engchi U 第三節. 秦人東來說再思考 ............................. 273. 一、 學者透過《繫年》的「商奄之民」重新討論秦人東來說.........273. 二、 從「封建」的角度重新思考秦人的族群淵源 ................ 278. 第六章. 太伯奔吳傳說與商周之際的虞與吳...............283. 第一節. 民初以來學者對太伯奔吳傳說的反思 ...............283. 3.

(8) 一、 以疑古的態度對太伯奔吳傳說提出新解釋 ..................283 二、 透過新材料與新觀點對太伯奔吳傳說進行再思考 ............. 289. 第二節. 吳為姬姓是戰國時代的共同記憶 .................. 299. 一、 華夏立場與吳人立場的吳為姬姓記憶 .....................299 二、 楚人立場與儒家立場的吳為姬姓記憶 .....................309. 第三節. 商周之際的吳與虞及吳世系的建構 .................321. 一、 司馬遷建構的太伯奔吳傳說與武王封吳、虞之說..............321. 治 政 大 328 二、 重新思考吳、虞之封及吳世系的建構 ..................... 立 ‧ 國. 學. 第七章. 結論.........................................335 古史研究的新材料與新觀點...................... 335. ‧. 第一節. Nat. io. sit. y. 一、 以文獻為主體的古史研究 ............................ 335. er. 二、 古史研究方法與概念再思考 ...........................337. al. n. v i n Ch 虞代記憶的建構及禹、啟父子的記憶 e n g c h i U ................339. 第二節. 一、 從三代到四代:找回虞代記憶的過程......................339 二、 禪讓傳統的繼承者與終結者:關於禹、啟父子的記憶............342. 第三節 秦、吳二族族源記憶的建構、解構與重構............ 347 一、 關於秦人族群淵源的記憶 ............................ 347 二、 關於吳人族群淵源的記憶.............................349. 參考文獻............................................. 4. 351.

(9) 第一章. 緒論──古史研究方法的反思. 民國初年以來,先秦古史歷經疑古思潮的破壞及地下材料的重建,至今已有 百年。相較於過去,今天的考古學已有長足的進步,先秦文物、文獻大量出土, 使古史研究更加仰賴地下材料,其中戰國至西漢時時期的出土先秦文獻尤其值得 注意,本文要探討的便是這批出土文獻材料中的古史記載。透過這些材料,我們 將焦點放在文獻記載的古史究竟是否能反映真實發生的過去的問題上。 此一問題在古史辨運動中已受到關注,許多研究至今仍有參考價值,不過當 時的學者承繼前人「辨偽」的思惟而執著於古書、古史的「真偽」上,並且對傳 世文獻的懷疑往往帶有成見,故其研究成果不免多有偏頗。今天我們不僅有時代 明確的先秦出土文獻可以參考,也有不少跳脫「實證」思惟的史學觀點能幫助我. 政 治 大 以戰國至西漢時時期的出土先秦文獻為啟發,透過「記憶」研究的視角,重新思 立. 們從不同的角度檢視史料,因此更能在此一問題上開展進一步的研究。本文基本 考這段時期的文獻中的古史是否能反映真實發生的過去的問題,因此本文將題目. ‧ 國. 學. 定為「戰國時代的古史記憶」,而初步先針對戰國時代關於虞夏之際的古史記憶 及秦、吳二族的族源記憶兩個主題進行研究。. ‧. 在進入具體研究之前,本文將先對「古史記憶」研究的先驅顧頡剛的史學觀 點中,可與當代記憶研究接軌的「古史觀」與「移置」之說作一介紹,以說明本. Nat. sit. y. 文在此方面的繼承與開展。另外,還要對先秦古史研究中幾個較常被提到的研究 方法與研究概念作一反思,包括「二重證據法」、「默證法」與「傳說時代」概. io. n. al. er. 念,談談若以「記憶」的角度研究先秦古史,這些方法與概念有何侷限或啟發。. 第一節. i n U. Ch. v. engchi 問題意識、研究範圍與研究取向. 一、 文獻記載的古史反映的是何種過去 (一) 第二次古書反思與古書中的古史問題 李學勤在〈對古書的反思〉一文中定義了「對古書的第一次反思」,並指出: 在歷史上長遠的時期裡,書籍是認識古代的唯一渠道。……書籍的絕大多 數讀者是信息的接受者,對古籍中顯示的信息是信任的,只是對這些信息 作出不同的解釋說明,很少有人去考察信息本身的傳遞過程。直到近代, 當我們的傳統文化不得不變革的時候,才出現對信息的懷疑,要求對傳世 古籍重新系統估價,於是湧現了「疑古」或稱「辨偽」的思潮。大家都記 1.

(10) 得,這一思潮怎樣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心目中中國古代的形象,有著深遠 的影響。這可說是對古書的第一次大反思。1 而考古發掘與近年大量出土的戰國文獻,提供了「對古書的第二次反思」的有利 條件,因此李先生認為: 上面談到的對古書的反思,仍然是就書論書,一般只能揭示古書內容可能 存在的種種矛盾。考古學的成果則在書籍之外提出客觀依據,特別是近年, 從地下發掘出大量戰國秦漢的簡帛書籍,使人們親眼見到未經後世改動的 古書原貌,是前人所未曾見的。在這種條件下,我們將能進一步了解古籍 信息本身,知道如何去看待和解釋它們。這可說是對古書的新的、第二次 的反思,必將對古代文化的在認識產生重要的影響;同時,也能對上一次 反思的成果重加考察。2. 立. 政 治 大. 其後李先生歸納了「古書的產生和流傳的過程」的十種情況,提出了整體的研究. ‧ 國. 學. 框架,這方面的研究也是近年出土文獻最重要的研究主題之一。最後總結曰:. ‧. 對古書形成和傳流的新認識,使我們知道,大多數我國古代典籍是難用 「真」、「偽」二字來判斷的。在「辨偽」方面,清代學者作出了很大貢. y. Nat. 獻,但也有不足之處,其一些局限性延續到現在還有影響。今天要進一步. sit. 探究中國古代文化,應當從這局限中超脫出來。從這個角度看,對古書的. er. io. 第二次反思,在文化史研究上也有方法論的意義。3. al. n. v i n Ch 這篇文章指出「對古書的第二次反思」的研究重心在於「古書的產生和流傳 i U e h n c g 的過程」,不過從李先生敘述中我們也可以看出認識「人們心目中中國古代的形 象」、「中國古代文化」以及「文化史研究」或許是他更深層的關懷。在此關懷 下,對古書的反思成為中國古代文化研究的方法論基礎。若用歷史學作比喻, 「古 書的反思」如同「史料研究」,「中國古代文化」便如同「歷史研究」,歷史研 究的結果是否合理,得看史料處理的如何,中國古代文化的建構是否合理,也得 先釐清史料源流以確立可信的史料,而對古書成書與流傳的過程有正確的理解方 能釐清史料源流。另外,在李先生較早的文章〈重新估價中國古代文明〉中,我 們已經看到一些初步的觀點,即「辨偽有時會過了頭,每每是由於對古書的形成. 1. 李學勤:〈對古書的反思〉,《李學勤學術文化隨筆》(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1 年 1. 月),頁 79-80。原刊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再估計》(1987 年)。 2. 同上,,頁 80。. 3. 同上,頁 84。 2.

(11) 傳流沒有足夠的理解」、「用新眼光重新審查古籍,會使我們對古代文明研究的 憑借更為豐富和廣泛」、「極端的疑古,結果是所謂『東周以上無史』論」。1 在李先生著名的〈走出疑古時代〉2中,有許多想法來自這兩篇文章,3其中 最重要的便是延續〈對古書的反思〉中的觀點,李先生自述曰:「我曾經說過, 『疑古思潮是對古書的一次大反思,今天我們應該擺脫疑古的若干局限,對古書 進行第二次大反思。』這就是我大膽提出『走出疑古時代』的原因。」4文章中 提到的這段話也可說明其關懷依舊:「我們把文獻研究和考古研究結合起來,這 是「疑古」時代所不能做到的。充分運用這樣的方法,將能開拓出古代歷史、文 化研究的新局面,對整個中國古代文明作出重新估價。」5 李先生基於考古發現的古代文明研究是全面性的,並不拘於某種考古材料, 《中國古代文明十講》6可以具體而微的體現李先生宏觀的視野,不過〈走出疑 古時代〉通過出土文字資料進行「古書新證」研究,修正「疑古」時代造成的「冤、. 政 治 大 作出重新估價」計畫的「古代文獻」部分。若從傳統的觀點來看,其實被重新估 立 價的應該就是先秦「古史」,也就是透過古代文獻重新估價古代歷史,當然研究 錯、假案」,卻是專門針對「古代文獻」而發,可以說是「對整個中國古代文明. ‧ 國. 學. 的重心就得放在古代文獻留給我們的歷史信息。對此,李先生曾認為:. ‧. 古代的東西無論在空間還是時間上與我們都有一段距離。這個距離,必須 通過信息才可以越過。古代給我們的信息就是古書,除了這個沒有第二條. y. Nat. 路,可是考古學的東西不是這樣,那另外一條途徑。古書是歷代傳下來的. sit. 東西,它是曾經被歪曲和變化的。不管有意無意,總會有些歪曲,而考古. al. er. io. 獲得的東西就不一樣,我們是直接看見了古代的遺存。現在我們有了機會,. v. n. 可以直接看到古代的書,這就沒有辨偽的問題。7. 1. Ch. engchi. i n U. 李學勤:〈重新估價中國古代文明〉,《李學勤學術文化隨筆》,頁 13、14。原刊於《人文. 雜誌》增刊《先秦史論文集》(1982 年) 2. 李學勤:〈走出疑古時代〉,《走出疑古時代》(長春:長春出版社,2007 年 1 月)。原為. 作者 1992 年在學術座談會中的發言,後據錄音整理刊於《中國文化》第 7 期(1992 年)。 3. 李學勤:《走出疑古時代》,「新版書後」,頁 230。楊春梅對李先生學術研究的架構有如下. 看法:「綜觀李先生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的學術研究,主要有三大領域:一是古代文明研究,二 是古文獻研究,三是學術史研究。而在每一領域,他都提出一個相應的口號:一曰:『重新估價 中國古代文明』,二曰:『對古書的第二次反思』,三曰『重寫學術史』。這三個領域和與其相 應的三大主張互相關聯、彼此互動、相輔相成,形成一個有機整體,而其總體特色,一言以蔽之, 曰「走出疑古時代」。參楊春梅:〈去向堪憂的中國古典學-走出疑古時代評述〉,文史哲編輯 部編:《「疑古」與「走出疑古」》(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年 6 月),頁 21。 4. 李學勤:〈談「信古」、「疑古〉、「釋古」》,《走出疑古時代》,頁 221-222。. 5. 李學勤:〈走出疑古時代〉,《走出疑古時代》,頁 10。. 6. 李學勤:《中國古代文明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年 8 月)。. 7. 李學勤:〈走出疑古時代〉,《走出疑古時代》,頁 3。 3.

(12) 然而,出土古書若真無辨偽的問題,那麼從真的古書中我們能夠獲得什麼古代的 信息?這些真書中的古代信息是否直接指向「真實的過去」? 我們有幸生於今日,能見到大量出土文獻,有志從事古史研究者自然應該致 力於發掘其中的古代信息,以增進我們對古代歷史文化的認識。然而透過古書探 索古史,若真能順利跨越古書真偽問題,下一步便要面對涉及更多複雜史學問題 的古書內容,由於古書中的古史是古人書寫、傳鈔的,而書寫本身可能有諸如錯 訛、修改、缺漏、選擇、詮釋甚至改造、捏造等情況,因此文獻記載的古史內容 不會只有單純的真、偽問題,對「為何真」、「如何偽」的探討都會引發一連串 問題,這些都是古書留給我們的古代信息。近代以來西方史學界探討「歷史是什 麼?」問題時往往聚焦於「書寫的歷史與實際發生的過去之間的關係」這個主題, 古書中的古史是書寫的歷史,而其中的古代信息是否指向真實發生的過去?指向 的是怎樣的過去?或許都是需要更進一步思考的問題。從這個角度來看,深入的. 政 治 大 回應了「歷史是什麼?」這個大問題。 立. 探索古書留給我們的古代信息,不僅能增進我們對古代歷史文化的認識,也同時. ‧ 國. 學. (二) 如何看待文獻記載的古史與真實發生的古史. 李學勤在〈古史、考古學與炎、黃二帝〉一文中曾有如下說法:. ‧. 司馬遷的《史記》始於《五帝本紀》,而《五帝本紀》開端就是黃帝的史. y. Nat. 事,也提到炎黃二帝的關係。這樣重要的記載,我們是不能忽略否定了,. sit. 普遍認為是子虛烏有,屏之於歷史研究的視野之外。. al. er. io. 炎黃二帝的傳說作為中華文明的起源,並不是現代人創造的,乃是自古有. n. v i n Ch 我們在上面提到的小文中說過(引者按:即〈《帝繫》傳說與蜀文化〉): U i e h n c g 「《帝繫》這種三代統出一源的譜系,在近代備受學者的譏評,以為子虛 之的說法。. 烏有,不過既然各種古書都記有基本相合的傳說,意義是不容抹煞的。我 覺得如果細心推求,其中不乏啟示。」1 文中提到的炎、黃傳說與五帝系的問題是一個讓我們思考「如何看待文獻記載的 古史與真實發生的古史」很好的例子。究竟炎、黃傳說與五帝系統這些出現在後 代文獻中的內容,是否為真實的古代面貌?或其中是否有能夠反映真實古代面貌 的信息?實際上都因其「追述」性質而無法輕易得出結論。 林澐從古史辨的視角出發,認為黃帝「畢竟只是一個傳說中的超人的英雄, 而不是一個實際的歷史人物。是在『層累造成的中國古史』中逐步人化的」,並 且據裘錫圭以〈子羔〉驗證戰國中期大一統帝繫尚未形成的說法而認為: 1. 李學勤:〈古史、考古學與炎、黃二帝〉,《走出疑古時代》,頁 23、25、27。 4.

(13) 除非我們發現一本西周或商代的《帝繫姓》或《五帝德》,我們才能說古 史辨派說它的內容形成於戰國錯了。……即使我們將來真的發現了戰國時 的《帝繫姓》或《五帝德》,那也只是戰國時人對黃帝以來世系的看法。 對不對還是要審查的。《帝繫姓》、《五帝德》如作為反映戰國時人的思 想的作品,自然是「真」的。1 這樣的觀點正是顧頡剛面對先秦文獻的一個基本立場,也就是他所提出的「古史 觀」研究的構想,顧頡剛在〈與錢玄同先生論古史書〉中提出「層累地造成的中 國古史」的概念,而曰: 我們在這上,即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確的狀況,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 傳說中的最早狀況。我們即不能知道東周時的東周史,至少也能知道戰國. 政 治 大 的夏、商史。但這個題目的範圍太大了,像我這般沒法作專門研究的人, 立 簡直做不成功。因此,我想分了三個題目做去:一是《戰國以前的古史觀》, 時的東周史;我們即不能知道夏、商時的夏、商史,也至少能知到東周時. ‧ 國. 學. 二是《戰國時的古史觀》,三是《戰國以後的古史觀》。2. ‧. 林先生的評論也讓我們想起早期顧頡剛回應王國維有關「禹」的問題時的說法。 王國維在《古史新證》第二章談到「禹」時舉〈秦公簋〉與〈齊侯鎛〉、〈齊侯 」即《詩經‧大雅‧文王有聲》的「維禹之績」、. y. Nat. 鐘〉為例,指出前者的「禹. sit. 〈商頌‧殷武〉的「設都于禹之蹟」,後者的「處禹之堵」即〈魯頌‧閟宮〉的. er. io. 「纘禹之緒」,並認為:. al. n. v i n Ch 夫自〈堯典〉、〈皋陶謨〉、〈禹貢〉皆記禹事,下至〈周書〉、〈呂刑〉 i U e h n c g 亦以禹為三后之一,《詩》言禹者尤不可勝數,故不待藉他證據。然近人 乃復疑之,故舉此二器知春秋之世,東西二大國無不信禹為古之帝王,且 先湯而有天下也。3 王國維以地下材料證明紙上材料其目的在恢復禹傳說的可信度,顧頡剛卻說:. 1. 林澐:〈真該走出疑古時代嗎?──對當前中國古典學取向的看法〉,《林澐學術文集(二)》.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年 12 月),頁 283-284。 2. 顧頡剛:〈與錢玄同先生論古史書〉,《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 1,收於顧頡剛:《顧頡剛全. 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 年 12 月),第 1 冊,頁 181。 3. 王國維:《古史新證》,收於謝維揚,房鑫亮主編:《王國維全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9 年 12 月),第 11 卷,頁 244。 5.

(14) 讀此,知道春秋時齊秦二國的器銘中都說到禹,而所說的正與宋魯二國的 頌詩中所舉的詞意相同。他們都看禹為最古的人,都看自己所在的地方是 禹的地方,都看古代的名人(成湯與后稷)是承接著禹的。它們都不言堯 舜,髣髴不知道有堯舜似的。可見春秋時人對於禹的觀念,對於古史的觀 念,東自齊西至秦,中經魯宋,大部分很是一致。1 顧先生強調的是,春秋時代青銅器中的內容只能證明春秋時代的觀念。2 在這個例子中,顧頡剛反對以「追述」資料「證明」古史,而將焦點轉向「追 述」資料中「追述者」的古史觀念,已經觸及到文獻記載的古史與真實發生的古 史之間不必然相關的問題。當代史學在相對主義史學對實證主義史學的批判下深 刻反思「書寫的歷史與實際發生的過去之間的關係」,今天的後現代主義史學更 主張將二者之間的關係切斷。民國初年的學術環境基本以實證主義思惟為主,顧. 政 治 大 非研究古史本身的研究構想,無意間觸及了「書寫的歷史與真實發生的過去之間 立 的關係」這個問題。當然,當時的疑古派對古書時代的討論不夠嚴謹,未能注意. 頡剛亦受到影響,然而他卻因不信任古書記載,提出了研究各時代的古史觀,而. ‧ 國. 學. 古書產生、流傳等問題,正如李先生所說:. ‧. 從晚清以來的疑古思潮基本上是進步的,從思想來說是衝決網羅,有很大 的進步意義,是要肯定的。因為它把當時古史上的偶像一腳全都踢翻了,. y. Nat. 經書也沒有權威性了,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當然很好。可是它也有副作. al. er. io. sit. 用,在今天不能不平心而論,他對古書搞了很多「冤錯假案」。3. n. v i n Ch 而「對古書的第一次反思」帶來了對「古史」的反思,點出了書寫的歷史與真實 i U e h n c g 發生的過去之間不必然有關的問題,這樣的概念在當時的學術環境中或許未受重 此類問題今天已能夠透過出土文獻改善,也促成了「對古書的第二次反思」。然. 視,甚至未被察覺,卻是能與當代史學接軌的重要概念,仍值得繼承與開展。 1. 顧頡剛:〈(王國維)古史新證第一二章‧附跋〉,《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卷 1,《顧頡剛全. 集》第 1 冊,頁 331。 2. 李銳曾以此為例,說明王國維用卜辭證商王世系的〈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與〈續考〉受. 人推崇而用銅器證大禹為古帝卻適得其反的原因,在於前者是用商代的直接史料證明商代的間接 史料,證據與被證明者共時,而後者是用春秋的直接史料與間接史料證明時代遠在此前的史實, 二者異時,春秋時期的史料只能說明春秋時期的狀況,因此沒有說服力。參李銳:《新出簡帛的 學術探索》(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年 4 月),頁 425。 3. 李學勤:〈走出疑古時代〉,《走出疑古時代》,頁 5。關於當時的疑古學者對古書體例認識. 不足的問題,可參李零:〈出土發現與古書年代的再認識〉,《待兔軒文存(讀史卷)》(桂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年 4 月),張京華:〈一些足以破解疑古思想的論述──現代學者 關於古代書體書例的總結〉,《湘南學院學報》2006 年 12 月,又見張京華:《古史辨派與中國 現代學術走向》(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9 年 10 月),頁 80-88。 6.

(15) 最後,我們回到前面提到李學勤談到的「古代的東西無論在空間還是時間上 與我們都有一段距離。這個距離,必須通過信息才可以越過。古代給我們的信息 就是古書,除了這個沒有第二條路」這段話,他認為「現在我們有了機會,可以 直接看到古代的書,這就沒有辨偽的問題」,而林澐的回應是「即使我們將來真 的發現了戰國時的〈帝繫姓〉或〈五帝德〉,那也只是戰國時人對黃帝以來世系 的看法。對不對還是要審查的」。這就是說,古書真偽是一回事,古史真偽是另 一回事,林先生進一步說: 其實古書流變的複雜性,恰恰印證了以古書為載體的古史流變的複雜性, 所以顧先生的「層累造成的中國古史」在中國這樣史籍豐富的古國,自然 是顛撲不破的史學思想。1 楊春梅也有類似的看法,認為:. 立. 政 治 大. 熟悉古史辨派學說的人應該記得,古書在形成和傳流過程中其載體及所載. ‧ 國. 學. 信息發生的種種變化正是「層累說」成立的前提,也是「疑古派」對古書 古史的真實程度發生懷疑的根據,……李先生既已發現古書形成和傳播過. ‧. 程中發生的種種流變現象,甚至還以實例證明有些經過後人「修改」的古 書「不止是文字內容加多,而是在觀點上有了根本性的變化」,那就應該. y. Nat. 承認,起碼在窮其「流變」這一點上,他與「疑古」的「層累說」之間並. sit. 非隔若鴻溝。然而,李先生非但沒有在這一認識的基礎上與「疑古」進行. al. er. io. 有益的溝通,更是反其道而行,借助這個「新認識」去「走出疑古」。2. n. v i n Ch 二位學者提醒我們,由於認識到古書流變之複雜,才更應該注意古書所載古史內 i U e h n c g 容之複雜。古書真偽需詳考古書的成書、流傳諸問題,古史真偽也需要考慮種種 關於書寫脈絡方面的問題,這正是因為李先生所說「古代的東西無論在空間還是 時間上與我們都有一段距離」所致。而此段距離不僅是時空造成的,也受人為因 素影響。錢乘旦曾說: 在「我們」與「過去」之間,衡亙著一道時空之溝,由於我們的感官穿越 不了那道溝,歷史的真實性就受到阻攔。……首先,任何「事」,哪怕是 極小的事,它在發生時都會有許多層面、許多細節,任何一個身處其中的 人都不可能經歷全過程或者所有細節,因此他在講述或記敘這件事時,都 1. 林澐:〈真該走出疑古時代嗎?──對當前中國古典學取向的看法〉,《林澐學術文集(二)》,. 頁 284。 2. 楊春梅:〈去向堪憂的中國古典學-走出疑古時代評述〉,頁 26-27。 7.

(16) 只留下局部。這讓我們對任何「事」都只能得到「碎片」 ,而不是全部。…… 對於「碎片」 ,也就是局部的記敘,我們也無法知道它們有多大的真實性, 因為我們不能親歷其境,無法對它們進行檢驗。我們知道:有些人故意說 假話,有些人蓄意掩蓋真情;有些人想留下真相,卻因記憶的偏差而說錯 了事實;有些人記憶很好,卻因為表達不當而扭曲了事情。因此,我們對 所有「碎片」都要進行甄別,判斷它們的真實性。 從「求真」的角度說,歷史學的力量確實有限;可是寫歷史的目的要比這 豐富的多,寫歷史的過程也比這複雜得多。單單尋找事實和判別事實還不 是寫歷史,寫歷史是一種人類智慧的創造過程。因為這個特點,歷史學和 文學、哲學等等就有許多相通點。1 文獻記載的古史與真實發生的古史之間有很大的鴻溝,尤其是後人追述的古. 政 治 大 種種立場、成見,或者有可能受到記錄方法與工具的先天限制。基本上無論我們 立 是否企圖找到真實的過去,我們研究的主要對象都是人們對歷史的「敘述」,及 史;即便非後人追述,文獻記載的古史仍然可能帶有記錄者本身及其所處時代的. ‧ 國. 學. 其背後的「觀念」,而非真實的過去本身。這些歷史敘述中的觀念或可涵蓋在顧 頡剛提出的「古史觀」中,用新的觀點來看,這些「觀念」更涉及了種種「記憶」. ‧. 的動機與脈絡,因此從「古史觀」研究中或能開展出「古史記憶」的研究。王明 珂與廖宜方很早就在「記憶」研究的脈絡中提及顧頡剛的研究,而廖先生更認為. y. Nat. 「中國現代史學討論歷史記憶的第一人當為顧頡剛」。2我們同意他們的看法。. al. er. io. 們可以將文獻記載的古史用「記憶」的概念理解。. sit. 正因顧頡剛的研究從古史本身轉向古史觀,而觸及到「記憶」這個領域,提醒我. n. v i n Ch 映的是誰的記憶、甚麼族群的記憶、什麼時代的記憶等問題,進一步可以探索記 i U e h n c g 憶的時代性、可以建構記憶的軌跡、可以尋找記憶的源頭,並且從記憶中探索真. 在大量的簡帛出土的今天,面對其中的古史材料,我們或許可以先問它們反. 實存在的過去。而這些研究的先驅或可回溯至顧頡剛及其「古史觀」論述。相關 問題我們將在下一節重點介紹。. 1. 錢乘旦:〈發生過的是「過去」,寫出來的是「歷史」──關於「歷史」是什麼〉,《史學月. 刊〉2013 年第 7 期,頁 6-7。 2. 參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增訂本)》(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年 11 月),頁 169-170。廖宜方:《唐代的歷史記憶‧導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 年 5 月),頁 6-7。 8.

(17) 二、 受戰國至西漢時期的簡帛文獻啟發重新思考幾個古史問題 (一) 以虞夏之際的古史記憶與秦、吳二族的族源記憶為研究主題 承前文所述,本文旨在探索先秦文獻中的古代信息,並從「記憶」的角度切 入。然而先秦時代跨度甚大,涵蓋秦代之前至於遠古,而每個時代都會有關於自 己所處時代的記憶與對過去的記憶,此外不同族群對本族與他族也會有不同立場 的記憶,十分錯綜複雜;由於涉及層面甚廣,非本文所能處理,因此需劃定初步 的研究範圍作為進一步研究的基礎。 記憶研究的焦點在記憶的主體,也就是屬於誰的記憶,我們基本上順著顧頡 剛在其研究構想中作的區分──戰國以前的古史觀、戰國時的古史觀、戰國以後 的古史觀,配合本文的研究取向,初步先以「戰國時代的古史記憶」為大方向,. 治 政 大 當年也認為他定的題目範圍太大,因此先以書為單位 ,從某部書中的古史觀做起, 立 本文則以「記憶」的角度縮小研究範圍。對過去的記憶有遠近之分,隨著不同的 也就是探討戰國時代的人記憶中的古代。當然,這樣的範圍還是非常大,顧頡剛. ‧ 國. 學. 人、群體、地域、時代等會有不同的距離感,廖宜方談到唐代的歷史記憶時曾指 初:「當一個唐朝人回顧過去,歷史可區分成幾個較大的段落,比如『上古』、. ‧. 『中古』與近代;更細分則為三皇、五帝、三代、秦漢,魏晉南北朝與隋各個時 代。」1唐代去古已遠,歷經多次改朝換代,朝代觀念已經明確,或許較易區分,. y. Nat. 而戰國時代之前雖有夏、商、周三代或虞、夏、商、周四代的概念,但由於遠古. sit. 到戰國跨度甚大,不同立場追溯的過去分期不盡相同,很難找到一個記憶的共識。. er. io. 王樹民就曾整理出六種戰國人的古史觀,即:(1)「韓非的四世說」、(2)「風胡. al. v i n 「鄒衍的五德終始說」、(6)「無名氏的三皇五帝說」。 李學勤也指出《易經‧ Ch U i e h n gc 繫辭》中也有自己的古史觀, 是第七種。其中有些觀點是以自己的時代為參照 n. 子的四時說」、(3)「《禮運》的大同小康說」、(4)「孟子的傳賢傳子說」、(5) 2. 3. 點回溯古代,如《韓非子‧五蠹》有「上古」、「中古」、「近古」、「當今之 世」之分: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近古之世, 桀、紂暴亂,而湯、武征伐。今有搆木鑽燧於夏后氏之世者,必為鯀、禹 笑矣。有決瀆於殷、周之世者,必為湯、武笑矣。然則今有美堯、舜、湯、 武、禹之道於當今之世者,必為新聖笑矣。 1. 廖宜方:《唐代的歷史記憶‧上卷導言》,頁 49。. 2. 王樹民:〈戰國時人對于上古史的總結〉,《曙庵文史雜著》(北京:中華書局,1997 年 8. 月)。 3. 李學勤:〈深入探討遠古歷史研究的方法論問題〉,《文物中的古文明》(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8 年 10 月),頁 108。 9.

(18) 以及如《越絕書》以古帝代表時代: 軒轅、神農、赫胥之時,以石為兵,……黃帝之時,以玉為兵,……禹穴 之時,以銅為兵,……當此之時,作鐵兵,……。 這兩種說法是比較完整的古史觀,其中〈五蠹〉不僅可以代表戰國人的觀點,其 時代劃分大致為遠古、虞夏、商周、當代,也較為具體,因此本文參考〈五蠹〉 的古史觀,以其中古至近古為研究範圍,探討戰國時代對此一時期的古史記憶。 至於內容方面為避免龐雜瑣碎,進一步分為兩個主題:其一以古史辨時期最 主要的論辨內容,即虞夏之際的古史問題為主題,內容包括虞代記憶的建構及虞 夏之際重要人物、事件的記憶問題,此一主題屬於戰國時代古史記憶中正統王朝 的記憶;其二以秦、吳二族的族源問題為主題,內容包括商、周之際秦、吳二族. 政 治 大. 的族群狀況以及秦、吳族群記憶的建構問題,此一主題屬於戰國時代古史記憶中 多元族群的記憶。. 立. 另外,戰國時代關於商、周改朝換代的記憶與楚族群的族源記憶也是非常重. ‧ 國. 學. 要的內容,不過由於材料龐雜且不斷有新材料出土,涉及問題也較複雜,筆者將 另文研究。至於「上古之世」的材料較少且較為零碎,而「當今之世」包含了戰. ‧. 國人所處的時代及稍早的時代,材料豐富,既有追述的文字,也可能包含親見親 聞、口述流傳的資料,記憶性質複雜,需要花更多的篇幅討論,這兩部分日後若. y. Nat. 有機會亦當另文研究。. al. er. io. 李學勤曾指出:. sit. 最後,我們還要對「古史」一詞的概念與「追述」材料的意義作一些說明。. n. v i n Ch 秦代以前的歷史,中國學術界通稱為「先秦史」,是相當於 ancient China U i e h n gc 的歷史時期,我覺得還是稱之為「古史」或「上古史」,以區別於秦漢到 明清的「中古史」。當然,不管用上古史還是中古史,都可以再細分為若 干階段。在 20 世紀學術史上先後出現的「古史辨」、「古史新證」、「古 史重建」等等提法,所用的「古史」概念都是指先秦的上古史,所以將上 古史稱作「古史」是有理由的。1 而王明珂在談出土文獻中的記憶問題時提到顧頡剛古史辨的學術意義,提出了 「古史記憶」一詞。2我們贊同二位學者的觀點,本文用「古史」一詞的用意即 在於指出本文為先秦史領域的研究,而「古史」一詞也較能表現記憶的遠近之分, 1. 李學勤:〈古史研究的當前趨向〉,《通向文明之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年 4 月),. 頁 54。 2.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增訂本)》,頁 169。 10.

(19) 另一方面承襲顧頡剛「戰國時的古史觀」的研究構想,將「古史觀」轉化為「古 史記憶」。至於本文所用的材料主要為「追述」材料,其意義在於我們可以從這 些「對古史的追述」入手,梳理當時的記憶內容,並探討戰國時代的人對過去進 行了怎樣的整理、詮釋、想像、改造、甚至捏造,以及背後可能的因素。 綜上所述,本文以「戰國時代的古史記憶」為題,研究內容為對戰國時代的 人而言較早期的歷史,而為求聚焦,初步以虞夏之際的古史記憶以及秦、吳二族 的族源記憶為主題進行研究。 (二) 戰國至西漢時期的簡帛文獻對傳世文獻帶來啟發 關於傳世文獻方面的研究,歷來已累積了極其豐厚的成果,而出土文獻的研 究則方興未艾,出土簡帛中有許多古史記載或可與傳世文獻對應,或可補傳世文 獻之不足,因此本文關注於能夠啟發我們重新思考傳世文獻中的古史問題的出土. 政 治 大 從出土文獻入手最大的好處在於時代問題較易解決,也可釐清傳世文獻中相 立 關內容的時代問題。秦代對於圖書的管制造成許多先秦傳世典籍的保存或透過口 簡帛材料。. ‧ 國. 學. 傳、或由民間獻書、或藏於壁中、或藏於秘府,往往經過整理後才面世,加上歷 代都有作偽、增補古書的情況,以致先秦傳世典籍或其中的內容常有作偽的爭議,. ‧. 誠如李學勤所說:. y. Nat. 古書是歷代傳下來的東西,它是曾經被歪曲和變化的。不管有意無意,總. sit. 會有些歪曲,而考古獲得的東西就不一樣,我們是直接看見了古代的遺存。. al. er. io. 現在我們有了機會,可以直接看到古代的書,這就沒有辨偽的問題。1. n. v i n Ch 而出土文獻入手最大的意義在於可以找回已被遺忘的記憶,尤其是因人為因素而 U i e h n c g 被抹煞的記憶。戰國時代的學派對立以及秦、漢的坑儒與尊儒之間,意識形態也 為人們選擇了什麼該被記住、什麼必須遺忘,造成了記憶有核心與邊緣之分,當 然也有非人為而自然消亡的記憶。戰國出土文獻的意義便在於此,許多被有意忽 視、淘汰、消滅或無意間流失而被遺忘的記憶或見於其中,而記憶研究的重要的 目的之一在於呈現多元的記憶面貌,便需依賴出土文獻。任何新見的異本異說, 都可以讓我們找回一些被遺忘的記憶,並具有進一步探究的價值,這也是本文所 要強調的重點之一。西方的古文書學(palaeography)也有類似的情況,如早期 從「紙草(papyrus)卷」到「抄本(codex)」的演變,宋立宏在《閱讀紙草, 書寫歷史(Reading Papyri, Writing History)》的「譯後附言」中提到:. 1. 李學勤:〈走出疑古時代〉,《走出疑古時代》,頁 3。 11.

(20) 從卷到抄本的過程中,最引人矚目的文化現象是基督徒特別偏愛抄 本,……基督教的聖經堅持持採用抄本形式,而猶太教一直只認可卷軸形 式的聖經,這最初或許出自基督教刻意維持自身宗教認同的決心。到 4 世 紀末,新宗教最終勝利,也為卷軸作為書的標準形式正式敲響喪鐘,…… 抄本替代卷,意味著要把古代文獻典籍重新抄一遍。這對異教作品的傳世 影響最大,因為基督教的趣味決定了哪些希臘羅馬作家的作品值得抄,哪 些不值得抄。荷馬、維吉爾一直被奉為希臘拉丁文學的圭臬,為學校課本 所必選,是任何基督教文本無法取代的,自然沒有問題。相形之下,公元 前 3 世紀前半頁的海羅達斯則無此殊榮,長期以來,他的作品只能從歷代 作家的引文中窺得一斑,直到 1891 年,他較完整的七篇作品才首次出版, 而這七篇作品全部來自埃及出土的一卷紙草。它們模擬了市井閑談,盡管 維妙維肖,生動詼諧,但主角是鴇母、皮條客、逃學小孩、吃醋的婦人,. 政 治 大 許多著作從此湮沒無聞。 立. 且語涉猥褻,當然不入基督抄手的法眼。於是重抄的過程又成了審查過程, 1. ‧ 國. 學. 至於哪些簡帛材料可以體現戰國時代的思想觀念以及反映戰國時代的記憶 面貌?基本上戰國時代寫定或出於戰國墓中的材料,涉及古史內容的都可以算在. ‧. 取材範圍內,不論這些材料中是否有自古傳鈔而來的,或能夠反應更早記憶面貌 的內容,由於它們於戰國時代寫定或傳鈔而被閱讀,因此戰國時代可說是這些記. y. Nat. 憶的下限,這些記憶自然也屬於戰國時代古史記憶。當然,若能確定某些材料或. sit. 內容有更早的來源,則可以進一步探討記憶的傳承問題。至於有些秦代、西漢時. al. n. 納入取材範圍。. er. io. 期寫定、流傳的資料,多成書於戰國時代或有從戰國時代流傳下來的內容,也應. Ch. 三、 「記憶」的研究取向. engchi. i n U. v. (一) 現代西方記憶研究的發展與觀點概述 1. 介紹幾位西方學者的記憶研究觀點 二戰後的西方史學界有所謂「語言學的轉向」(linguistic turn)與「記憶的 轉向」(memory turn),前者發生於 20 世紀 70 年代,後者從 80 年代後開始流 行。「記憶的轉向」使記憶研究興起,其主要背景與戰後創傷記憶與族群認同的 解放有關,歷史參與者將自己的記憶留給世人,不僅是一種創傷的釋放,也彌補. 1. 羅杰‧巴格諾爾著(Roger S. Bagnall),宋立宏、鄭陽譯:《閱讀紙草,書寫歷史》(上海:. 上海三聯書店,2007 年 3 月),頁 163-164。 12.

(21) 了檔案史料的不足,而過去種種非主流的記憶,如女性、被殖民者、地方性、邊 緣群體……等,也都因世界秩序與社會觀念的轉變而躍上歷史舞臺。1 在研究的方法上,法國的社會學家莫理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 在 20 世紀初提出了「集體記憶」的概念,也使研究者「開始注意到記憶形成的 各個層面以及記憶形成這一過程在民族建構、族群構成和文化變遷等方面所扮演 的重要角色」,2深刻的啟發了後來的記憶研究者。戴麗娟將哈布瓦赫的觀點歸 納為以下三點: 一、記憶是過去在當下的存在,但過去在其中不是以一種被保存的型態出 現,而是從現在的觀點加以重組的結果。二、對於過去的記憶是在社會框 架所提供的參照座標下運作,而不是純粹個人心智作用或想像的產物;個 人記憶通常是在集體記憶的現實中產生意義。三、記憶通常具有某些社會. 政 治 大. 功能,例如為當下社會某些需求提供正當性。3. 立. 值得注意的是哈布瓦赫將歷史與記憶截然二分,認為「歷史是對已經發生的事件. ‧ 國. 學. 的記錄」 , 「這些過去的事件都是根據一定的必要性和規則篩選和編排而成的」, 而「集體記憶是一種連續的思潮」,「它從過去那裡只保留了存在於集體意識中. ‧. 的對它而言活躍並能夠存續的東西」,又認為「歷史是不可分割的,可以說只存 在一個歷史」,「集體記憶實際上有很多種」、「每個集體記憶都有時間和空間. y. Nat. 上受限制的群體作為承載者」。4他對歷史的定義多少受了到當時追求科學、客. sit. 觀的歷史此種觀念影響,不過更關鍵的區別在於過去是否與現在存在有機的聯繫,. er. io. 因此他認為「歷史通常始於傳統中止那一刻──始於社會記憶淡化和分崩離析的. al. n. v i n Ch 有確立的必要」。 因此他所說的集體記憶指現代觀點的過去,而現代的記憶動 i U e h n c g 機不是純粹主觀的,是在社會框架中形成的,並且具有提供某些社會需求正當性. 那一刻。只要回憶還存在,就沒有必要以文字的形式將其確立下來,甚至根本沒 5. 的功能。對哈布瓦赫而言,歷史不等於記憶,而記憶的主觀具有社會性。. 1. 參王晴佳:《新史學演講錄》(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年 9 月),第七講,「記. 憶、歷史和記憶史學」,頁 85、88-91;彭剛:〈歷此記憶與歷史書寫──史學理論視野下的「記 憶的轉向」〉,《史學史研究》2014 年第 2 期,頁 1-4。 2. 王晴佳:《新史學演講錄》,頁 93-94. 3. 戴麗娟:〈法國史家的記憶課題──近三十年的重要著作與討論〉,《思想史》第 3 期(2014. 年 9 月),頁 198-202。 4. 哈布瓦赫著,丁佳寧譯,曾祺明校:〈集體記憶與歷史記憶〉,收於阿斯特莉特‧埃爾(Astrid. Erll)、馮亞琳編,余傳玲等譯:《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年 1 月), 頁 86-87、90。 5. 哈布瓦赫著,丁佳寧譯,曾祺明校:〈集體記憶與歷史記憶〉,《文化記憶理論讀本》,頁. 87。 13.

(22) 同一時代,美國歷史學家卡爾‧貝克(Karl Becker)在〈人人都是他自己的 歷史學家〉中提出歷史即記憶的觀點,將歷史的定義從「歷史就是關於過去的知 識」推展到「歷史就是關於所說的話和所做的事的記憶」,1貝克將歷史等同記 憶的觀點聚焦於歷史研究的主觀性,源自對當時追求科學、客觀的史學觀念的批 判,認為史家會因各人現實目的與所處環境的不同而創造不同的過去,因此他提 出應該研究「人們相信的歷史事實為何」,而不是去徵驗它們的可信度」。2 當代記憶研究最具代表性的學者為法國的皮耶‧諾哈(Pierre Nora)及德國 的揚‧阿斯曼(Jan Assmann)與阿萊達‧阿斯曼(Aleida Assmann)夫婦,他們 都對哈布瓦赫的集體記憶理論有所承繼與開創。在法國史學界,「記憶」此一主 題自 1970 年代末開始受到關注並逐漸興盛,其中最重要的推動者就是諾哈及其 主編的《記憶所繫之處》。諾哈也將歷史與記憶二分,他認為:. 政 治 大 不同的方面它們都是反義詞。記憶是生活:它總是由鮮活的群體所承載, 立 因此一直在發展,辯證地對待回憶與遺忘,……而歷史始終是對不再存在 記憶,歷史:這二者絕非同義詞,而是如同我們今天所認識到的,在各個. ‧ 國. 學. 的事物的有問題的不完整的重構。記憶始終是一個當前的現象,一個永遠 經歷在當下的關係。相反,歷史代表著過去。……記憶使回憶神聖起來,. ‧. 而歷史卻相反,它去除了回憶的神祕。記憶產生於一個群體──借用莫理 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的話:記憶的數量和人類群體的數量. y. Nat. 一樣;記憶天生就是能擴大和倍增的,它是集體性的、大批量的,然而又. sit. 是個性化了的。相反,歷史屬於所有人同時又不屬於任何人;它是普遍的、. er. io. 一般的。記憶黏附於具體的事物,依附於空間、姿態、圖片和物體。歷史. al. n. v i n Ch 東西,歷史卻是相對的。……歷史總是對記憶質疑,歷史的真實使命是破 i U e h n c g 壞記憶,驅趕記憶。. 僅僅專注於時間上的連貫性、事物的發展情況和關係。記憶是一個絕對的 3. 至於諾哈記憶研究的觀點,戴麗娟指出他在 1978 年《新史學》這部史學辭典所 撰寫的「集體記憶」條目中提出了研究的基本方向: 在實際的作法上,他認為可以從記憶依存的空間、場域、事物入手,包括: 一、地理上的場所:即檔案館、圖書館、博物館;二、建築空間:例如墓 園、建築物;三、象徵性的場合:例如追思會、朝聖、週年紀念活動、紀. 1. 卡爾‧貝克著,馬萬利譯:〈人人都是他自己的歷史學家〉,《人人都是他自己的歷史學家》.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年 2 月)頁 196-197。 2. 參黃進興:《歷史主義與歷史理論》(臺北:允晨文化,1992 年 3 月),頁 176-180。. 3. 諾哈著,韓尚譯,楊欣校:〈歷史與記憶之間:記憶場〉,《文化記憶理論讀本》,頁 95-96。 14.

(23) 念性的標誌;四、功能性的事物:例如教科書、自傳或社團。諾哈繼而指 出,這些以空間活動和事物為引導而重建的記憶(la mémorie des lieux) 可以被想成是記憶依託的所在(lieux de la mémorie),而隨著國家、社會 群體、各個世代對於記憶的使用方式不同,各類的記憶檔案會被建立起來。 它們可以是社會以不自覺方式生活著的舊慣習俗、以歷史自覺方式經歷的 傳統,或是在檔案中保存的種種資料。1 諾哈也指出所謂「記憶所繫之處」,必須要有「記憶的意願」,如果缺乏記憶的 意圖,則與「歷史所繫之處」並無二致。2另外,諾哈在《記憶所繫之處》中也 指出了具體的研究方向: 我們探究的不是那些具有決定性的事物,而是它們造成的影響;不是那些. 政 治 大 是為了研究事件本身,而是為了瞭解事件在時間之流中如何被建構,瞭解 立 事件意義的消失與重現。我們不探究往事如何發生,而是瞭解它如何持續 被記憶或被記念的行動,而是它們留下的痕跡及相關紀念活動的安排;不. ‧ 國. 學. 地被利用,它的應用與誤用,以及它對於當下造成的影響。我們要追問的 不是傳統,而是它如何被建立、被傳承。總之,不是死後復活,不是重建,. ‧. 甚至不是再現,而是一種再記憶。是記憶,而不是回憶,是現在對過去的 全盤操作與支配管理。3. y. Nat. sit. 諾哈不僅帶起的法國記憶研究,也影響了其他國家,當代史學史大師格奧爾格‧. al. er. io. 伊格斯(Georg Gerson Iggers)在《全球史學史》中指出:. n. v i n Ch 一種新的研究重點開始出現了,那就是強調在再現過去的歷史時,記憶所 i U e h n c g 起的作用。來自年鑑學派的一大批著名的法國歷史學家為七卷本的《記憶 的場所》(Lieux de Mémorie)撰稿。它提出的問題是,要表現法國的民 族史,僅依據檔案中證據而寫作的敘事史是不夠的。還需要涉及法國人對 他們過去所做的想像。在民族意識的形成中,聖地、節日、神話、歌謠、 文學和字數都發揮了作用。因此,最重要的不再是過去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情,而是被記憶下來的過去,而這些記憶基本上無法用發生過的事情來檢. 1. 戴麗娟:〈法國史家的記憶課題──近三十年的重要著作與討論〉,《思想史》第 3 期(2014. 年 9 月),頁 202。關於諾拉學術的介紹還可參沈堅:〈記憶與歷史的博奕:法國記憶史的建構〉, 《中國社會科學》2010 年第 3 期,頁 214-219。 2. 諾哈著,戴麗娟譯:〈記憶所繫之處,另一種歷史〉,收於諾哈主編,戴麗娟譯:《記憶所繫. 之處》(臺北:行人出版社,2012 年 8 月),頁 27。 3. 諾哈著,戴麗娟譯:〈如何書寫法國史〉,《記憶所繫之處》,頁 27。 15.

(24) 驗。與此相應,有關德國記憶場所的著作也出版了,一份國際性的專門雜 誌《歷史與記憶》(History and Memory)在美國創刊。1 在德國,揚‧阿斯曼、阿萊達‧阿斯曼夫婦建構了完整的記憶理論,也極具 影響力。基本上他們將記憶分為「交往記憶」與「文化記憶」,前者是同時代的 人共有的記憶,以「代際記憶」為典型,後者是屬於過去的記憶,又分為「功能 記憶」與「存儲記憶」。「功能記憶」是主體有意識選擇的記憶,與身分認同有 關,還有對官方記憶合法或去合法化的功能,「存儲記憶」則是各種載體所載未 被主體選擇的記憶,與身分認同無關,不過可以作為未來功能記憶的保留地。2哈 拉爾德‧韋爾策(Harald Welzer)指出他們對記憶形式所作的界定可以理解為對 哈布瓦赫「集體記憶」概念的細化。不過他也指出揚‧阿斯曼的「文化記憶」、 「交往記憶」都是強調「有意圖」的與過去打交道,然而在許多非有意承載和傳. 政 治 大 的「過去」的領域稱為「社會記憶」,並且用彼得‧柏克(Petetr Burke)在〈作 立 為社會記憶的歷史〉中的概念進一步說明,使記憶研究的內容進一步擴充。 達過去的內容中仍體現了對過去的記憶,如日常生活點滴的遺存,他將這一龐大 3. ‧ 國. 學. 另外,阿萊達‧阿斯曼對於從哈布瓦赫到諾哈都將歷史與記憶二分的情況提 出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如今大家已經達到共識,任何一種歷史書寫同時也是一. ‧. 種記憶工作」,他建議「把歷史和記憶定位成回憶的兩種模式」,4英國歷史學 者彼得‧柏克也談到:. y. Nat. sit. 無論是記憶還是歷史似乎都不再是客觀的。這兩方面,歷史學家正在開始. n. al. er. io. 考慮其中有意或無意的選擇、解釋和歪曲。無論是追憶過去還是解釋歷史,. v. 他們逐漸看到了選擇、解釋和歪曲的過程並不單純地是個人的行為,而是. Ch. 受到了社會群體的制約或者至少是影響。. engchi. 5. i n U. 二位學者都強調歷史書寫與記憶行為在主觀性上的同質性。 1. 格奧爾格‧伊格斯、王晴佳著,楊豫譯:《全球史學史:從 18 世紀至當代:翻譯版》(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年 2 月),頁 295。 2. 參阿萊達‧阿斯曼、揚‧阿斯曼著,陳玲玲譯,丁佳寧校:〈昨日重現──媒介與社會記憶〉,. 《文化記憶理論讀本》;揚‧阿斯曼著,金壽福、黃曉晨譯:《文化記憶:早期高級文化中的文 字、回憶和政治身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年 5 月),第一章「回憶文化」;阿萊 達‧阿斯曼著,潘璐譯:《回憶空間:文化記憶的形式和變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年 3 月),第六章「功能記憶與存儲記憶──回憶的兩種模式」。 3. 韋爾策編,季斌等譯:《社會記憶:歷史、回憶、傳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年 5. 月),頁 4-10。 4. 阿萊達‧阿斯曼著,潘璐譯:《回憶空間:文化記憶的形式和變遷》,頁 146。. 5. 彼得‧柏克著,豐華琴、劉艷譯:〈作為社會記憶的歷史〉,《文化史的風景》(北京:北京. 大學出版社,2013 年 8 月),頁 49。 16.

(25) 就法國的記憶研究而言,除了諾哈之外,沈堅曾歸納法國記憶史研究的路徑, 其中「反思性」與「追尋痕跡」兩者較具普遍性,值得參考,沈先生指出: 反思性。記憶研究基本集中在兩個問題上:一是「人們記住了什麼?」二 是「這是誰的記憶?」……從「記住什麼」(記憶內容)入手,就可最終 認識「記憶屬於誰」(任是主體的身分和本質)。但是,通過「什麼」達 到認識「誰」的目的,還必須了解記憶的內容是如何表達出來的,即回憶 的方式問題。……因此,記憶史研究從記憶的具體內容出發,通過觀察它 們的呈現方式,最後去認識記憶主體的本質和屬性,即認識主體的身份 (identité)。這就是法國哲學家李科所稱反思性(réflexif)方式。 追尋痕跡。記憶史研究從凝聚著記憶的事件、地點、人物、儀式、群體入 手,重點考察這些對象在歷史上留下的痕跡,著眼點不是這些對象本身的. 政 治 大 被集體記憶操縱、調整和修改的過程。……這樣的方法決定了記憶史研究 立 主要集中在事件和人物史的研究方面,這是自法國年鑑學派之後法國史學. 真偽和意義,而是這些真偽和意義形成的歷史軌跡,尤其是研究歷史事件. ‧ 國. 學. 的重要轉向。1. ‧. 在研究方法上,這兩方面是記憶研究取向的重要基礎,前者從記憶的內容、記憶 的背景進入記憶主體的探索,將歷史研究的對象從「過去本身」轉移到「人們記. y. Nat. 憶中的過去」,是記憶研究的基本關懷。後者是研究視角與題材的全面開展,基. sit. 本上以心態史(history of mentalities)的研究為主流。雖然早期法國心態史的研. n. al. er. io. 究並未談到「記憶」主題,而對此主題的關注主要是由諾哈所喚起的,2但此類. v. 研究關注人類心靈、思想以及大眾心理、集體想像等方面,仍為後來興起的記憶 研究提供了重要研究基礎。. 3. Ch. engchi. i n U. 英國史家彼得‧柏克則特別關注記憶的社會性。他談到把記憶說成集體現象 是否合理的問題,指出「就字面意義和心理學意義而言,是個人在記憶,但是什 1. 沈堅:〈記憶與歷史的博奕:法國記憶史的建構〉,《中國社會科學》2010 年第 3 期,頁 216。. 2. 戴麗娟指出有關記憶的課題在 1970 年代初期未被排入議程,以 1974 年出版的《歷史之製作》. 為指標,其中以「心態史」與「事件的重返」為主題,而記憶問題的重要性要到四年後出版的《新 史學》中由諾哈撰寫的「集體記憶」條目中才被指出,並且提出了新的方向。參〈法國史家的記 憶課題──近三十年的重要著作與討論〉,《思想史》第 3 期(2014 年 9 月),頁 198-202。 3. 潘宗億追溯年鑑學派心態史研究的源流發展時,指出早期法國史學界之外也有類似於心態史取. 向的研究,也影響了當時年鑑學派的心態史研究的取向,其中哈布瓦赫的《論集體記憶》就是其 中之一[〈論心態史的歷史解釋──以布洛克《國王神跡》為中心探討〉,陳恒,耿相新主編: 《新史學》(鄭州:大象出版社,2005 年 7 月),頁 77-78]。王晴佳也指出「『心態史』的研 究對象與記憶研究或記憶史學的研究對象,有不少交合之處」(《新史學演講錄》,頁 92)。 另外,陳建也曾談到記憶史與心態史間的關係(參〈記憶史與心態史〉,《史學理論研究》2012 年第 3 期)。可見心態史與記憶研究之間早有類似的思路與關懷。 17.

(26) 麼是『值得記憶的』,將如何被記住,這是由社群來決定的」。也注意到「集體 遺忘」的問題,指出「這不是個體的記憶喪失問題,而是某些事件或某些重要人 物在公共話語中銷聲匿跡」。又提到「再記憶」的問題,認為「在民間記憶中, 有時會把一些英雄事蹟混在。一起這種加工近似於佛洛伊德在分析夢境時候所說 的『濃縮』」,「這種『再記憶』的過程受到了在回憶往昔事件時形勢變化的影 響」。1此外,他從宏觀的角度將記憶研究納入西方 20 世紀 70、80 年代後逐漸 流行的「新文化史」(或稱「社會文化史」)中,他將「新文化史」涉及的議題 分為七類,其中一類即「記憶社會史」,他也談到此議題雖頗有心態史研究的背 景,但產生世界性的影響是由諾哈等法國史家集體完成的《記憶所繫之處》所帶 起的。2而在〈作為社會記憶的歷史〉一文中,柏克詳細說明了「記憶社會史」 的內涵:. 政 治 大 他們需要把記憶當作史料來進行研究,按照考證歷史檔案的傳統方式對回 立 憶的可靠性作出批判性考察。……其次,歷史學家把記憶當作一種歷史現. 歷史學家是從兩個不同的觀察角度去關注記憶,或者至少應當如此。首先,. ‧ 國. 學. 象來加以關注;即關注於一種可以稱作記憶社會史的東西。既然事實證明 社會記憶像個人記憶一樣是經過選擇的,那麼,我們就需要把選擇的原則. ‧. 識別出來,並注意它們如何隨著地區的差異或是群別而有所不同,如何隨 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記憶有延展性,我們不僅需要了解這種延展性. y. Nat. 的限度,還需要認識到記憶是如何形成以及由什麼人形成的。. sit. 記憶社會史試圖回答三個重要問題。公眾記憶的傳承方式是什麼,這些方. al. er. io. 式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這些記憶有什麼用途,過去有什麼用途,. v. n. 以及這些用途發生了什麼變化?反過來,遺忘有什麼用途?3. Ch. engchi. i n U. 柏克將記憶研究納入史學領域,歸納出簡要並具有參考價值的研究原則。其主要 前提是「把記憶當作史料來進行研究」,對記憶的內容作批判性檢討,而透過記 憶文本的考察,研究者進一步關注社會記憶的主體,而此主體的記憶如何形成受 到地域與族群的影響,同時在不同的時代脈絡中發生變化,因此要探究的便是記 憶的建構與傳承,最後歸結到記憶在空間框架中有何用途、在時間框架中如何傳 承等問題。. 1. 彼得‧柏克著,姚朋等譯:《歷史學與社會理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年 1 月),. 頁 121-123。 2. 彼得‧柏克著,劉華譯、李宏圖校:〈西方新社會文化史〉,《歷史教學問題》2000 年第 4. 期,頁 26。 3. 彼得‧柏克著,豐華琴、劉艷譯:〈作為社會記憶的歷史〉,《文化史的風景》,頁 51、52。 18.

(27) 2. 記憶研究應具有批判性 由於記憶研究聚焦於歷史的主觀性,因此對於各種宣稱為「真實」、「客觀」 的歷史,甚至是將過去刻意扭曲、遺忘而建構出的歷史,無疑是嚴厲的批判,此 種批判目的在「去偽」,同時也是一種「求真」。誠如英國史學家艾力克‧霍布 斯邦(Eric John Ernest Hobsbawm)談到「認同感的歷史」時所說: 所有的人類,集體和機構都需要一種歷史,但它只不過是歷史研究偶爾揭 示的那種歷史而已。裝扮成歷史、以神話形式出現、扎根於歷史之中的認 同文化的一個標準事例,就是民族主義了。對此歐內斯特‧勒南在一個多 世紀前就指出:「忘記歷史、甚至把歷史搞錯,是一個民族形成中的關鍵 因素,這就是為什麼歷史研究的進展通常對民族性構成威脅的原因。」因. 政 治 大. 為民族是假裝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具有歷史新穎性的實體。他們的歷史 的民族主義的說法,不可避免地包括了時代誤植、斷章取義和移花接木之. 立. 事,在極端情況下還有謊言。在更小的範圍內,這也就是認同歷史的所有. ‧ 國. 學. 形式,無論是舊的,還是新的。……從現代人的願望想當然地推導過去, 或者從技術角度而言,時代錯誤是最普遍和最方便的技巧,人們以此創造 滿足班尼迪克‧安德森所說的「想像的群體」或集體的需要,這些群體或. ‧. 集體決不僅僅是民族的群體或集體。解構披著歷史外衣的政治和社會神話, 長期以來一直是史學家職業義務的一部分,是不依賴他們的同情心的。人. y. Nat. sit. 們希望英國史學家能向任何人一樣信仰英國的自由,但這並不能阻止他們. n. al. er. io. 對英國神話的批判。1. i n U. v. 此外,一般人容易信任歷史參與者的口述資料,也可能因各自的立場而對事實產. Ch. engchi. 生種種扭曲、選擇或遺忘,2對於這些資料,研究者亦當保持批判性。 反過來說,歷史學家若未能秉持去偽求真的批判精神,而服務於特定立場的 記憶,只會對其他立場的記憶造成壓迫,阿蘭‧梅吉爾(Allen Megil)因此認為: 如果歷史學家開始為記憶服務,那麼各人的、群體的有意識和無意識的自 私自利的記憶將會成為歷史真理的最終裁判,這是很危險的。歷史學家的 任務與其說是保存記憶,不如說是克服記憶,或至少是限制記憶。1. 1. 埃里克‧霍布斯邦:〈認同感的歷史是遠遠不夠的〉,收於埃里克‧霍布斯邦著,馬俊亞、郭. 英劍譯:《歷史家:歷史神話的終結者》(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 3 月),頁 313、 316-317。 2. 參王晴佳,古偉瀛:《後現代與歷史學》(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4 年 2 月),頁 219-221;. 彭剛:〈歷此記憶與歷史書寫──史學理論視野下的「記憶的轉向」〉,《史學史研究》2014 年第 2 期,頁 6-8。 19.

(28) 當然,記憶難免存在立場,記憶研究追溯、分析這些立場不必然為了批判,而自 然可以形成一種反思的力量。彼得‧柏克談到社會記憶與社會失憶的用途時指 出: 由於社會認同具有多重性,各種對立的記憶、不同層面的記憶(家庭的記 憶、地區的記憶、階級的記憶、民族的記憶等等)相互並存,因此,針對 不同的社會群體並從多元的角度來思考記憶的用途,是比較有效的做法。 這些不同的社會群體對哪些事件是重要的,或者是「值得記憶」的,會有 完全不同的看法。美國文學批評家史坦利‧費希(Stanley Fish)發明了一 個用語,稱作「解釋的共同體」(interpretative communities),用來分 析因文本的解釋而產生的爭論。同樣,在一個特定社會中也有不同的「記 憶共同體」(memory communities)。從這個角度來進行思考,也是很有. 政 治 大 哪些東西?原因何在?有關過去的種種被記錄和保存下來的究竟是哪些 立 人的版本?. 益的。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應當提出以下這些問題:是誰要什麼人記住 2. ‧ 國. 學. 不同「記憶共同體」各有其選擇過去、使用過去以建立認同或塑造現在的合法性. ‧. 的不同立場,往往形成絕對性、排他性的記憶,而記憶研究呈現多元的記憶版本, 剖析不同記憶背後的立場、觀念,可以將記憶的絕對性相對化,同時有助於消解. y. Nat. 強勢的、官方的、主流的記憶對其相對記憶的打壓,及此打壓所造成的「失憶」。. sit. 記憶不等於過去,歷史若是選擇性記憶與遺忘的結果,卻宣稱此結果為真實. al. er. io. 的過去,甚至要求他人「記住」,無疑是一種迫害。因此歷史學者不該服務於特. n. v i n Ch 記憶,我們認為這是面對歷史研究中的記憶課題時應該秉持的精神。 engchi U. 定立場並參與其記憶的「建構」,而應時時保持批判的態度「解構」特定立場的. (二) 兩岸史學界對西方記憶研究的引介及在先秦史方面的開拓. 90 年代後臺灣學界興起一股歷史記憶研究的潮流,在人類學、歷史學、文 學的領域中都非常流行,而研究對象多集中在臺灣、中國近現代的人、事、物, 涉及的問題很廣,黃瓊慧曾整理臺灣學界關於記憶研究的資料,包括「研究群」、 「學術活動」、「論文」、「專書」、「研究計畫」(至 2009 年),詳盡的介 紹了記憶研究在臺灣發展的梗概,此不贅述。3. 1. 阿蘭‧梅吉爾著,趙晗譯:〈記憶與歷史〉,《學術研究》2005 年第 8 期,頁 94。. 2. 彼得‧柏克著,豐華琴、劉艷譯:〈作為社會記憶的歷史〉,《文化史的風景》,頁 62。. 3. 黃瓊慧:《世變中的記憶與編寫──以丁耀亢為例的考察》(臺北:大安出版社,2009 年 12. 月),「附錄:記憶研究資訊舉要──以臺灣地區為主」。 2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此位址致能包括啟動代表列與行暫存器的 位址。兩階段的使用RAS與CAS設定可以

(A)《論語》 :由孔子群弟子編纂,詳記孔子周遊列國的言行事蹟 (B)《史記》 :司馬遷奉武帝之命修撰,以事為綱,推論歷代興亡

[r]

MOV reg,data reg ← data 轉移立即資料(data)到暫存器 reg 內 MOV dreg,sreg dreg ← sreg 轉移暫存器 sreg 的內容到暫存器 dreg MOV segreg,reg segreg ← reg

選自 李家同校長國際觀專欄(138) 108 年 12 月 31 日

選自 李家同校長國際觀專欄(138) 108 年 12 月 31 日

約千年的時間 二十世紀初及以後 約百多年的時間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世史 中國近現代史. 政治史 文化史

第二種為專門論述西方印刷字體發展史的著作,目前具代表性例如前節所 述,哈佛大學出版的 Daniel Berkeley Updike《Printing Type: Their History, Forms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