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啟記憶二題──啟得天下與上賓天

二、 四代觀:禪讓脈絡中的啟得天下記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5

比〈厚父〉更無意凸顯啟的負面形象,或許周初的啟尚未出現像後世那樣淫佚康 樂的形象。而後代亦有類似〈嘗麥〉的觀點,如《國語‧楚語》曰:

堯有丹朱,舜有商均,啟有五觀,湯有大甲,文王有管、蔡,是五王者,

皆有元德也,而有姦子。

同樣罪在「五子(五觀)」而不在啟,〈楚語〉的啟甚至與其他聖王並列而有「元 德」。而《墨子‧非樂上》所引〈武觀〉曰:「啟乃淫溢康樂,野于飲食,將將 銘,莧磬以力,湛濁于酒,渝食于野,萬舞翼翼,章聞於天,天用弗式。」郭永 秉將〈厚父〉與之比較,以為啟之「經德少」及〈厚父〉文末談到的「酒誥」內 容與〈武觀〉中啟之無德與湛酒有密切關聯。1我們同意〈厚父〉與〈武觀〉的 內容有關,並且〈武觀〉的內容也可能受到西周天命觀的影響,不過我們認為〈武 觀〉的啟形象可能是為了解釋夏初之亂而用啟賓天傳說進一步塑造的,此一問題 我們在下文談啟賓天傳說的部分再進一步討論。

二、 四代觀:禪讓脈絡中的啟得天下記憶

(一) 啟終結禪讓傳統而得天下──兼談「禹德衰」的問題 1. 啟攻益而得天下

隨著禪讓傳說的流行及虞代觀的確立,舜禹禪讓之說也成為主流記憶,至於 禹如何將政權移交給下一位領導者,傳世先秦文獻中的一般說法是禹禪讓給益,

而後啟與益之間又有一次政權轉移,啟於是終結了禪讓傳統。然而,終結禪攘的 啟何時開始取代不在禪讓框架中的啟成為記憶的主流,由於材料不足,很難進一 不討論,不過戰國時代兩種說法曾經並存,可知當時早期的記憶仍有遺留。而啟 如何終結禪讓在戰國時代存在諸多異說,反映了啟的此種形象確立之後歷史詮釋 權的爭奪,最後儒家的記憶成為主流。

目前所見最早的禹禪讓之說見於〈容成氏〉:

(禹)又(有)子五人,不 (以)亓(其)子爲 (後),見【33】

(皋)咎〈陶〉之 (賢)也,而欲 (以)爲 (後)。 (皋)秀(陶)

乃五壤(讓) (以)天下之 (賢)者,述(遂)爯(稱)疾不出而死。

(禹)於是 (乎)壤(讓)嗌(益),啓於是 (乎)攻嗌(益)自 取。【34】2

1 參郭永秉:〈論清華簡《厚父》應為《夏書》之一篇〉,《出土文獻》第 7 輯,頁 130。

2 釋文參單育辰:《新出楚簡《容成氏》研究》,頁 194-20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6

先秦文獻一般只提到禹讓益,並無禹讓皋陶的說法,原釋文指出《史記‧夏本紀》

中有類似的說法,即「帝禹立而舉皋陶薦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後 於英、六,或在許。而后舉益,任之政。十年,帝禹東巡狩,至於會稽而崩。以 天下授益」,1可見當時存在此類說法仍存,並被司馬遷認可而保留下來,而在 啟、益關係上《史記》承繼的是《孟子》之說。不過同為戰國文獻的〈厚父〉則 曰「啟惟后,帝亦弗恐啟之經德少,命皋繇下為之卿事」,啟並未與益爭天下,

皋陶亦未死亡,二說顯然不能相容,我們認為〈厚父〉反映的是三代觀的記憶,

此種差別為應該是時代不同所致,當時並未強調啟「終結禪讓」的形象。

〈容成氏〉中的啟則是禪讓的終結者,從作者之推崇禪讓來看,似乎啟的行 為很難被認可,李銳便認為〈容成氏〉夏代為十六世是以啟為開國之君,以別於 行禪讓之禹,或有頌禹而抑啟之意,2不過〈容成氏〉也說「[啟]王天下十有 六年〈世〉而桀作」(簡 35 中),還是以啟為「王天下」者,而「禹於是乎讓 益,啟於是乎攻益自取」的表述也比較平實,沒有對啟多作討論或批判,3其區 隔禹、啟的目的或許更多是為了反映時代的轉變而非批判啟。當然,在作者的觀 念中啟開啟的新時代仍代表著一種歷史的「退化」。4

戰國文獻中還有不少關於啟、益相爭的內容,學者都已提倒,相關說法的立 場多有不同,如古本《竹書紀年》有三條佚文如下:

益干啟位,啟殺之。(《晉書‧束皙傳》)

益為啟所誅。(《史通‧疑古》)

后啟殺益。(《史通‧雜說》)5

李存山認為「益干啟位」說明權力的合法性在啟,在《竹書紀年》中啟殺益是歷 史事實,而「益干啟位」則有作者的價值判斷,〈容成氏〉的說法可能才是「較 早的對當時『傳說』的一種『原始』記述」。6不過林錦榮認為「『干』字似意

1 馬承源:《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頁 277。

2 參李銳:〈上博館藏楚簡(二)初札〉,發表於「簡帛研究」網站(http://www.jianbo.org/Wssf/

2003/lirui01.htm),2003 年 1 月 6 日。

3 簡 35 中上下皆殘,單育辰指出「作」字上有編繩痕跡,應是中間的編繩(《新出楚簡《容成氏》

研究》,頁 201),則「啟」上有缺文而上接「攻益自取」(簡 34),單先生估計可能有九字,因 此中間若確有缺文,也有可能是以簡單一句話敘述啟終結禪讓的意義或作批判。

4 關於先秦歷史觀的問題,王建文的《戰國諸子的古聖王傳說及其思想史意義》與王樹民的〈戰 國時人對於上古史的總結〉都有詳細的研究,前者指出了歷史觀的模式又線性與循環二種,線性 又分為進化與退化兩類,後者整理出戰國時代流傳的六種古史觀,林錦榮引述二說並進一步探討 了〈容成氏〉中退化的古史觀。參林錦榮:《上博楚竹書〈容成氏〉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 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 年 7 月),頁 184-204。

5 方詩銘,王修齡:《古本竹書紀年輯證(修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2005 年 10 月),頁 2。

6 李存山:〈反思經史關係:從「啟攻益」說起〉,《中國社會科學》2003 年第 3 期,頁 7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7

味著帝位原為啟所有,而非益。所以,禹究竟有沒有禪讓帝位予益?此間不無疑 問。但從戰國當時已定型的世襲制來看,啟承禹即位,是理所當然耳,而益之求,

則顯然是『干帝位』了」,1則《竹書紀年》的記載也可能是啟繼禹位而益與啟 爭天下的記憶,或者在政治立場上不接受禪讓而對啟攻益之事做的詮釋。

不過戰國時代的主流觀點還是禹讓益,而在啟、益關係上另有幾種與〈容成 氏〉不同的說法,如《楚辭‧天問》曰:「啟代益作后,卒然離蠥,何啟惟憂,

而能拘是達?」游國恩對此句的解釋為「禹本禪益而啟奪之」,「啟雖正位,益 或仍謀攻奪」。2又如《韓非子‧外儲說右下》記燕王讓子之之事時提到潘壽之 言(《戰國策‧燕策一》類似內容為鹿毛壽所說)曰:

古者禹死,將傳天下於益,啟之人因相與攻益而立啟。

禹愛益而任天下於益。已而以啟人為吏。及老,而以啟為不足任天下,故 傳天下於益,而勢重盡在啟也。已而啟與友黨攻益而奪之天下,是禹名傳 天下於益而實令啟自取之也。(《韓非子‧外儲說右下》)

禹授益而以啟為吏,及老,而以啟為不足任天下,傳之益也。啟與支黨委 攻益而奪之天下,是禹名傳天下於益,其實令啟自取之。(《戰國策‧燕 策一》)

此類說法以陰謀論的角度詮釋禹讓益,則終結禪讓之罪在禹不在啟。

另外,孟子承認禹讓益而啟、益之間並無爭天下之事。《孟子‧萬章上》曰:

萬章問曰:「人有言:『至於禹而德衰,不傳於賢而傳於子。』有諸?」

孟子曰:「否,不然也。天與賢,則與賢;天與子,則與子。昔者,舜薦 禹於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喪畢,禹避舜之子於陽城,天下之民從 之,若堯崩之後不從堯之子而從舜也。禹薦益於天,七年,禹崩。三年之 喪畢,益避禹之子於箕山之陰。朝覲訟獄者不之益而之啟,曰:『吾君之 子也。』謳歌者不謳歌益而謳歌啟,曰:『吾君之子也。』丹朱之不肖,

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堯,禹之相舜也,歷年多,施澤於民久。啟賢,能 敬承繼禹之道。益之相禹也,歷年少,施澤於民未久。

本文第二章第二節談到孔子對「讓國」者十分推崇,如吳太伯、伯夷、叔齊之 類不願繼位而避居遠方者,而阮芝生進一步指出「禪讓」與「讓國」是不同的 概念,3這段話很明顯是以「讓國」解釋啟、益關係,由於時人將禪讓美化為理

1 林錦榮:《上博楚竹書〈容成氏〉研究》,頁 187。

2 游國恩:《天問纂義》,《游國恩楚辭論著集》,(北京:中華書局, 2008 年 4 月),頁 194。

3 阮芝生:〈論禪讓與讓國〉,《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與考古組》,頁 490-50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8

想時代的理想制度,而明明禹讓益而終結禪讓的是啟,時人卻仍將終結禪讓的

「罪」歸於禹,因此孟子用儒家向來稱許的「讓國」,即用益避讓啟來解決啟

「不義」的疑慮,也因此將啟塑造為天下歸心的賢者。1最後司馬遷選擇了〈容 成氏〉立場的禹禪讓說與《孟子》立場的啟、益關係,《史記‧夏本紀》曰:

帝禹立而舉皋陶薦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後於英、六,或在 許。而后舉益,任之政。十年,帝禹東巡狩,至于會稽而崩。以天下授益。

三年之喪畢,益讓帝禹之子啟,而辟居箕山之陽。禹子啟賢,天下屬意焉。

及禹崩,雖授益,益之佐禹日淺,天下未洽。故諸侯皆去益而朝啟,曰:

「吾君帝禹之子也」。於是啟遂即天子之位,是為夏后帝啟。

此一記憶也因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與《史記》的史學經典地位而成為主流記憶。

顧頡剛便曾談過此類啟記憶此消彼長的狀況,認為「一場征誅的慘劇變成了揖讓,

我們真不能不佩服儒家改造古史的聰明手段!到了漢代,儒家的古史說統一了人 們的信仰」,「自此以後,益讓啟,天下歸啟的說法便成為世人所公認的夏代史,

大家看見了反儒家的益干啟位,啟殺益等話,就無不認為異端邪說了」。2誠如 李存山所說:

從經史關係上說,史的「損益」往往受到經的影響。《唐虞之道》、《子 羔》篇的「禪而不傳」,《容成氏》的「啟攻益」、「湯攻桀」等等,這 些都是被以往的經、史所「損」(「減」)掉的東西。當我們從「禪而不 傳」或「至於禹而德衰」的思想中發現早期儒家還有一種比肯定「湯武革 命」、「王道政治」更具理想性和批判性的意識時,就可以說這些新出土 的、曾經被「損」掉的「邊角廢料」不僅在它們的那個時代有其正當性,

而且在我們的這個時代也會啟發新知。3

進一步看,被儒家立場記憶取代的啟攻益之說很可能曾經是主流記憶,但此

進一步看,被儒家立場記憶取代的啟攻益之說很可能曾經是主流記憶,但此

Outline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