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彰化平原農業土地利用變遷與地區差異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彰化平原農業土地利用變遷與地區差異"

Copied!
15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第四十二屆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吳進喜 研 究 生:毛嬿媖. 中華民國一Ο二年六月.

(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摘要 研究所別:地理學研究所碩士班 論文名稱:彰化帄原農業土地利用變遷與地區差異 The Change of Changhua Plain’s Agricultural Land-use and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Regions 指導教授:吳進喜 研 究 生:毛嬿媖 論文內容:共一冊,文約八萬餘字,分五章二十二節,約以七百餘字扼要說明。 摘要 彰化帄原作為台灣的農業重鎮,其農業土地利用方式亦隨著不同時期而有所 差異。因此,本文透過 Weaver 的作物組合指數,並採用 1925 年、1930 年、1935 年的《台中州統計書》以還原日本時代彰化帄原的農業土地利用概況;而戰後則 是以 1950 年始至 2010 年終,每隔 10 年的《彰化縣統計要覽》作為該時期的農 業土地利用概況之展現。 彰化的帄原地形、氣溫高、雨量充足等,皆為本區的農業發展提供了一個相 當優越的發展背景。不過,降水集中卻是本區農業開發之一大限制。因此,早期 的帄埔族聚落,多在取水方便之高地,農業發展較為緩慢。這種情形一直持續到 康熙年間,以施士榜為首的開墾下,第一座大型的水利設施——施厝圳完工。亦 帶動整個彰化帄原的土地墾殖,使得彰化帄原的土地開發達到第一波的飽和期。 在清代末期,呈現極高度的水田化地景。 而後,日本政府開始治理臺灣,透過一系列的政策使得彰化帄原的農業土地 利用呈現三個不同的發展脈絡:北部以水稻為主的單一作物組合、中部以水稻為 主、蔬果為輔的複雜作物組合形態、南部則同時具有多種作物組合類型的形態。 到了戰後,再次經歷政權的移轉,此時的農業土地利用亦產生極大的變革。 戰後初期,整個彰化帄原呈現極為複雜的土地利用形態,區域化不明顯。直到 1990 年始,帄原內部開始轉向以水稻為主的農業土地利用方式,農業土地利用 分區亦大抵出現。此時則呈現四個不同的區域發展:北部水稻單一作物組合、中 部水稻複合區、南部水稻單一作物組合、西南部高雜異度作物組合。 ii.

(3) 從彰化帄原的個案中可發現:本區的農業土地利用,與不同時期、不同人群 使用下,所產生不同的農業地景,也使得整個彰化帄原的農業區劃有所差異。另 外,即使至今日,整個彰化帄原的農業土地利用仍深受自然環境與其過去發展脈 絡的影響,且本區的作物種類有明顯朝向專業化發展之趨勢。. 關鍵字:彰化、農業、土地利用變遷、區域差異、作物組合。. iii.

(4)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avyweight in Taiwan, Changhua Plain’s land-use has changed over time. This paper intends to discuss the agricultural land-use of Changhua Plain during the Japanese rule and after WWII. This paper uses John C. Weaver Crop-combination Index, the Taichū Prefecture’s Statistics in 1925, 1930, and 1935, and Changhua County’s Statistics Overview from 1950 to 2010, which was published every ten years. The terrain, high temperature, and abundant rainfall make Changhua Plain a suitable place for agriculture, but concentrated rainfall is a restriction on it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revious Taiwanese plains aborigines had no other choice but to live in high lands where water was easily accessible, and agriculture developed slowly. The situation did not change until the Kangxi Dynasty, when Shi Shi Bang led the land development and built the first large-scale water conservancy facilities— Shi Cuo Zun(施厝圳). The construction accelerated the land reclamation of Changhua Plain, so paddy fields gradually became prevalent by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During the Japanese rule,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adopted a series of measures and changed the agricultural land-use in Changhua Plain: the northern plain grew paddy rice; the central plain mostly grew rice, supplemented with fruits and vegetables; whereas the southern plain grew diverse crops. After the WWII, Taiwan was under the rule of a new government, and the land-use changed drastically accordingly. During the early post-war period, the agricultural land-use of Changhua Plain was diverse with no specific regionalized plans. In the 1990s, regionalized cultivation started to occur, and Changhua Plain iv.

(5) started to grow mostly paddy rice. The land-use at this time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categories: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plain was a simple monoculture (paddy rice); the central plain had combinations of crops, with paddy rice as the main crop; the southwestern plain had highly diverse combinations of crops. From the case study of Changhua Plain, this study shows that different land-use at different times contributes to different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Even until now, the agricultural land-use of Changhua Plain is still influenced by its history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it is on its way towards crop specialization.. Keywords: Changhua, agriculture, land-use change, regional differences, crop-combinations. v.

(6)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研究目的 .......................................... 5 第三節 研究概念與研究方法 ......................................... 13 第四節 研究範圍界定 ............................................... 16. 第二章 彰化帄原的環境背景 ............................... 18 第一節 自然環境 ................................................... 18 第二節 原民生活 ................................................... 28 第三節 漢人墾殖與水利設施 ......................................... 31 第四節 清末的農業土地利用 ......................................... 36 第五節 小結 ....................................................... 38. 第三章 日本時代彰化帄原的農業土地利用與分區 .............. 40 第一節 農業土地利用的區域差異 ..................................... 46 第二節 北部水稻單一作物組合區的區域特色與原因 ..................... 54 第三節 中部水稻高雜異度作物組合區的區域特色與原因 ................. 59 第四節 南部水稻多種作物組合區的區域特色與原因 ..................... 62 第五節 小結 ....................................................... 68. 第四章 戰後的農業土地利用與變遷 ......................... 71 第一節 農業土地利用的分區變化 ..................................... 79 第二節 北部水稻單一作物組合區之區域特色與原因 ..................... 83 第三節 中部水稻多種作物組合區之區域特色與原因 ..................... 90 第四節 南部水稻單一作物組合區之區域特色與原因 ..................... 95 第五節 西南部水稻高雜異度作物組合區之區域特色與原因 .............. 100 第六節 小結 ...................................................... 10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08 第一節 結論 ...................................................... 108 第二節 建議 ...................................................... 113. vi.

(7) 參考文獻 .............................................. 114 附錄一 各測站氣候資料 ................................. 121 附錄二 各年度作物百分比與作物組合計算結果 ............. 124. vii.

(8) 圖次 圖 1- 1. 研究範圍 .......................................... 17. 圖 2- 1. 彰化縣環境概況 .................................... 19. 圖 2- 2. 彰化帄原自然環境分區 .............................. 20. 圖 2- 3. 彰化市氣候圖 ...................................... 22. 圖 2- 4. 員林氣候圖 ........................................ 23. 圖 2- 5. 溪州氣候圖 ........................................ 23. 圖 2- 6. 鹿港氣候圖 ........................................ 24. 圖 2- 7. 大城氣候圖 ........................................ 24. 圖 2- 8. 濁水溪河道變遷示意圖 .............................. 25. 圖 2- 9. 彰化帄原的自然環境與帄埔族分布 .................... 30. 圖 2- 10. 施厝圳灌溉區域 ................................... 33. 圖 2- 11. 清代彰化帄原埤圳分布 ............................. 35. 圖 2- 12. 濁水溪兩岸的農業土地利用方式 ..................... 37. 圖 3- 1. 彰化帄原四大製糖會社原料採取區 .................... 51. 圖 3- 2. 大正 14 年(1925)彰化地區作物組合 ................. 51. 圖 3- 3. 昭和 5 年(1930)彰化地區作物組合 .................. 52. 圖 3- 4. 昭和 10 年(1935)彰化地區作物組合 ................. 52. 圖 3- 5. 日本時代作物組合分區 .............................. 53. 圖 3- 6. 日本時代鳳梨種植區 ................................ 53. 圖 3- 7. 明治 39 年(1906)臺灣重要農作物分布圖。 ........... 56. 圖 3- 8. 日本時代初期彰化帄原的原野地分布 .................. 64. 圖 3- 9. 日本時代彰化帄原的土地墾殖 ........................ 65. 圖 3- 10. 臺灣堡圖中的竹塘庄樣貌(外蘆竹塘庄) ............. 65. 圖 4- 1. 民國 39 年(1950)彰化作物組合類型 ................. 74. 圖 4- 2. 民國 49 年(1960)彰化作物組合類型 ................. 74. 圖 4- 3. 民國 59 年(1970)彰化作物組合類型 ................. 75. 圖 4- 4. 民國 69 年(1980)彰化作物組合類型 ................. 75. 圖 4- 5. 民國 79 年(1990)彰化作物組合類型 ................. 76. 圖 4- 6. 民國 89 年(2000)彰化作物組合類型 ................. 76. 圖 4- 7. 民國 99 年(2010)彰化作物組合類型 ................. 77. 圖 4- 8. 彰化帄原作物組合分區 .............................. 77. viii.

(9) 表次 表 1- 1. 民國 99 年(2010)農業相關統計資料.................. 3. 表 2- 1. 臺中、梧棲測站日照時數............................ 22. 表 2- 2. 清代水利設施的開發情形............................ 34. 表 3- 1. 日本時代各年度作物組合類型........................ 43. 表 3- 2. 昭和 10 年(1935)彰化地區製糖廠原料採取區收取概況. 45. 表 4- 1. 戰後各年度各區作物組合數.......................... 73. 表 4- 2. 彰化縣各年度耕地面積.............................. 78. 附表 1- 1. 彰化市自動測站氣候資料 ......................... 121. 附表 1- 2. 員林自動測站氣候資料 ........................... 121. 附表 1- 3. 溪州自動測站氣候資料 ........................... 122. 附表 1- 4. 鹿港自動測站氣候資料 ........................... 122. 附表 1- 5. 臺西自動測站氣候資料(位於彰化縣大城鄉) ....... 123. 附表 2- 1. 大正 14 年(1925)作物百分比與作物組合.......... 124. 附表 2- 2. 昭和 5 年(1930)作物百分比與作物組合........... 125. 附表 2- 3. 昭和 10 年(1935)作物百分比與作物組合.......... 127. 附表 2- 4. 民國 39 年(1950)作物百分比與作物組合.......... 129. 附表 2- 5. 民國 49 年(1960)作物百分比與作物組合.......... 132. 附表 2- 6. 民國 59 年(1970)作物百分比與作物組合.......... 135. 附表 2- 7. 民國 69 年(1980)作物百分比與作物組合.......... 138. 附表 2- 8. 民國 79 年(1990)作物百分比與作物組合.......... 141. 附表 2- 9. 民國 89 年(2000)作物百分比與作物組合.......... 144. 附表 2- 10. 民國 99 年(2010)作物百分比與作物組合......... 146. ix.

(10) 照片次 照片 1. 種植水稻前,農民會先將土地整理好以適合使用機械..... 85. 照片 2. 和美整地完成的田地與旁邊水圳污染情形,後面為訪談中所提. 及三棟樓............................................... 85 照片 3. 農民正運用機械輔助其犁地........................... 86. 照片 4. 農民於冬季種植荷蘭豆,拍照時農民正在收成........... 86. 照片 5. 彰化水稻地景....................................... 91. 照片 6. 蔬菜間作情形....................................... 92. 照片 7. 星辰花種植網室..................................... 96. 照片 8. 溪州鄉番石榴果園與芭樂場........................... 97. 照片 9. 溪州種植樟樹之地................................... 97. 照片 10. 農民在冬季時種植多種蔬菜與綠肥,蔬菜主要供自家食用. ...................................................... 100. x.

(11)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動機. 農業,係指土地、勞力、資本的投入以轉換為食物生產的形式。 (Bowler and Ilbery,1987:324)自新石革命以來,農業始出現於人類舞臺之中,且逐漸成 為人類生活不可或缺之一。若無農業,可能就沒有人類數千年來輝煌的成就與文 明。因此,要了解一地之發展,農業便成為重要的立足點。 而土地利用(land-use)則是指透過人類活動,轉變自然地景;抑或是將土 地改變為受人類控制的方式。 (Foley 等,2005:570)在早期的土地利用中,農 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因此,透過一地的農業土地利用情形與其變遷,得以重 建出該地原始的樣貌,與其今日為此地景之因。國內學者陳國川曾云:「一區域 的當代景觀,是過去某一景觀的連續變化過程反映;故只有透過過去及其變遷過 程的探究,才能真正獲得目前景觀的理解」 。 (陳國川,2006:175)根據以上所 述,欲探究今日農業土地利用情形時,須從過去農業土地利用著手。 就整個彰化平原而言,在有文字記載以來,一直扮演臺灣重要的農業生產重 鎮。例如從民國 99 年(2010)中的農業相關統計資料可以發現(如表 1-1) :彰 化縣從事農業的人口數為各縣市之冠;除此之外,其耕地佔總土地面積的百分比 更是達到了 59.04%(99 年),在全臺各縣市之中,僅次於雲林縣。由此可看出 農業對此地之重要性——是此地大部份人所從事的就業活動。另外,在各項農產 品種植面積方面,首先,從稻米種植面積來看,本區的稻米種植面積為全臺之首, 是臺灣該年度極為重要的稻米生產地。而在其他作物方面(雜糧、特用作物、蔬 菜、園藝作物)本區的種植面積雖不如全臺其他縣市(例如:雲林縣、臺南縣… 等地),但其種植面積亦占全臺不可或缺之一部分。由此可明顯看出:彰化縣是 臺灣一個相當重要的農產品供應地。更特別的是,本區的花卉種植面積不僅為全 臺首位,更遠遠超過其他縣市,佔臺灣花卉供應量的 37%。也就是說,臺灣約有 將近四成的花卉,是種植在彰化平原之中。 由以上諸點皆足以顯現彰化的農業在臺灣農產品生產中的重要性。因此,本 1.

(12) 文以彰化平原作為論述之對象,針對彰化平原的農業土地利用變遷與地區差異進 行一系列的調查。其中,令筆者好奇的是:彰化平原的環境有何優越之處,得以 種植如此大規模且各式各樣的作物?彰化平原除了稻米的種植外,亦有其他作物 的栽培,這些作物間又是呈現什麼樣的分布情形?以及其產生的土地利用方式又 為何?為了釐清上述問題,以下針對相關問題進行相關文獻探討,並提出具體研 究目的。. 2.

(13) 表 1- 1 民國 99 年(2010)農業相關統計資料 單位:人/公頃 耕地占總土地 稻米種植面 務農人口數. 雜糧種植面. 特用作物種. 蔬菜種植面. 園藝作物種. 花卉種植面. 積. 植面積. 積. 植面積. 積. 耕地面積 面積百分比. 積. 臺北市. 22,245. 3,221.15. 11.85%. 505.35. 85.00. 159.18. 1,985.28. 284.41. 118.30. 高雄市. 27,166. 532.99. 3.47%. 60.02. 5.00. 0.40. 43.79. 175.19. 0.13. 臺北縣. 106,598. 31,093.72. 15.15%. 196.77. 576.55. 2,043.00. 6,386.99. 1,865.65. 325.28. 宜蘭縣. 112,956. 27,140.49. 12.66%. 9,381.64. 201.29. 306.85. 3,854.72. 2,761.68. 267.28. 桃園縣. 184,312. 37,187.81. 30.46%. 11,085.55. 129.90. 920.10. 4,752.45. 609.49. 334.10. 新竹縣. 121,328. 28,655.92. 20.07%. 7,113.14. 303.76. 616.67. 1,771.77. 4,310.98. 114.92. 苗栗縣. 167,355. 33,351.75. 18.32%. 9,605.32. 910.67. 801.05. 3,573.65. 7,437.30. 197.07. 臺中縣. 243,711. 48,250.89. 23.52%. 26,211.19. 1,431.22. 643.48. 4,103.13. 19,773.26. 957.88. 彰化縣. 374,517. 63,427.43. 59.04%. 47,161.67. 4643.40. 2,237.47. 13,095.05. 6,284.77. 4,884.25. 南投縣. 181,731. 65,507.73. 15.95%. 4,855.97. 405.09. 8,562.88. 9,270.24. 27,722.73. 1,225.83. 雲林縣. 271,535. 80,849.60. 62.63%. 43,734.54. 2,3617.59. 3,552.61. 38,311.31. 5864.95. 339.21. 嘉義縣. 190,711. 74,209.74. 38.98%. 25,463.47. 7,112.75. 5,848.15. 16,052.44. 19,376.50. 1,352.06. 臺南縣. 284,794. 91,553.01. 45.41%. 14,401.57. 4,356.56. 3,378.25. 13,236.03. 25,741.44. 776.80. 高雄縣. 206,794. 47,604.46. 17.05%. 4,555.85. 1,881.01. 1,038.91. 9,037.37. 18,507.33. 824.21. 3.

(14) 屏東縣. 240,934. 71,093.29. 25.61%. 6,650.91. 5,002.57. 423.26. 14,709.40. 36,035.39. 1,056.57. 臺東縣. 55,029. 47,292.51. 13.45%. 12,417.88. 878.84. 2,806.41. 2,350.56. 13,440.88. 41.91. 花蓮縣. 61,998. 45,389.69. 9.81%. 15,818.45. 1422.7. 850.10. 6,251.79. 7,986.46. 100.70. 澎湖縣. 23,637. 5,682.91. 44.80%. 0.00. 313.55. 9.31. 348.10. 24.12. 0.00. 基隆市. 2,349. 735.30. 5.54%. 0.00. 12.27. 1.90. 145.93. 21.38. 4.91. 新竹市. 21,529. 2,482.62. 23.84%. 1,259.19. 39.59. 1.90. 119.24. 155.43. 7.81. 臺中市. 31,691. 2,890.21. 17.68%. 1,614.77. 60.08. 3.85. 392.95. 501.77. 53.75. 嘉義市. 17,353. 2,049.19. 34.14%. 1,414.05. 8.01. 12.00. 200.30. 599.65. 139.67. 臺南市. 33,287. 2,923.12. 16.64%. 354.98. 364.45. 285.51. 1,506.72. 176.94. 58.07. 2,983,560. 813,125.53. 24.61%. 243,862.28. 53,761.85. 34,503.24. 151,499.21. 199,657.7. 13,180.71. 合計. 資料來源:《99 年統計年報》,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23771,行政院農委會,下載日期:2012.09.19。. 4.

(15) 第二節 壹、. 文獻回顧與研究目的. 文獻回顧. 根據上述問題,首先先針對農業地理的相關文獻進行回顧,以對農業地理的 相關研究與其研究方法有一更深入地理解。再以農業土地利用變遷為主軸,對臺 灣各地區農業土地利用變遷—特別是戰後與全球化影響下的農業土地利用變遷, 以瞭解本論文之研究方法。最後,則是對彰化平原內各地區農業或單一產品進行 相關資料搜集,從平原內各個地區的細部探討著手,以釐清整個彰化平原的外 貌。. 一、 農業地理 農業地理學者應關注地區變遷中的農業投入、農業大小結構、農業所得、農 業市場。(Bowler and Ilbery,1987:327) 而國內學者陳正祥(1959)將臺灣的土地利用分為耕地、林地、其他土地三 種類型。而在農業區域上,先依據地形與氣候等自然環境,將臺灣分為平原與沖 積扇區——農田區(又可分為水稻區及水稻甘蔗區兩個小分區);丘陵區——農 林混合區(又可分為茶與柑桔區、香蕉鳳梨區、混作區三個小分區) ;山地區—— 森林、離島區——農漁兼營區之四大區。另外以自然與作物並加上行政區作為界 線考量之因子,共可劃為 28 個農業區,納入四大分區之中。 另外,陳憲明、吳信政(1977)曾以臺灣農業生產力1與作物組合為基礎, 對臺灣 324 個鄉鎮市進行其農業生產力與作物組合型的計算。在農業生產力方面, 以算術平均數與標準差將二種生產力各分為高度、中度、低度三級,互相組合為 七種類型2。而在作物組合方面,則是採用 K. Doi 於 1957 年改良 J. C. Weaver 的 作物組合類型。利用「作物組合判定表」,以作物生產值的比率和,依照限界數 字進行判斷,得出全臺作物組合型,並加以分析與農業生產力間之關係。 1. 在該文中,農業生產力又可分為土地生產力與勞動生產力二種。前者指每一公頃耕地一年的粗 生產價值;後者則是每一農業勞工一天所得的農作物粗生產價值(陳憲明、吳信政,1977:31) 。 2 其實應為九種類型,但因為高度土地生產力與低度勞動生產力、低度土地生產力與高度勞動生 產力二種類型實際上並不存在,故為七種類型。 5.

(16) 在此之後,陳憲明(1979)則是透過一套完整的統計方法,利用 34 種不同 變數,將臺灣分為 324 個研究單位,以 324*34 的地理資料矩陣進行農業區劃分, 得出 9 個因子,再將其因子與區域間的類似性做均質性劃分,共分為 10 個農業 區域。後根據其共同特性,些微的修正農業區域為都市影響農業區、中北部農業 區、嘉南農業區、屏東農業區、茶樹農業區、果樹農業區、山地農業區、離島農 業區八區。從中,也可看出自然環境對農業活動的影響。 陳國川(1985)利用區位商數、精雜異指數兩技術分析臺灣(五大都會區除 外)的作物集中與雜異化程度。其集中度結果顯示:水稻種植之高度集中地區有 些微向外擴張;茶與甘蔗的集中地區,呈現穩定的狀態;嘉南平原的甘藷、花生 種植集中度大量縮減,而中央與東部山地則是穩定發展。另外,關於雜異度之結 論為:臺灣耕地雜異度高;北部丘陵平原區雜異度較臺灣其他地區低;中南部平 原區交通樞紐地區,近幾年之雜異度亦有降低。 陳憲明(1994)則是以民國 79 年(1990)農業普查中的 37 項變數,經篩選 後,轉為 12 個農業的共通因子,包括:農家專兼業程度、農村都市化程度、稻 作對旱作、農家家庭人數之多寡、農作衰微、從農者的年齡層、未來三年營農意 願、家畜禽分布、耕地規模、茶與特用作物栽培、花卉與種苗栽培、果樹對雜糧 的栽培。再以此作為群落分析法的分類指標,將台灣的 359 個鄉鎮劃分為:稻作 優越區、多種經營區、花卉苗木區、特用作物區、果樹農作區、邊際農業區、都 市影響稻作區、都市影響旱作區、農作衰微區,此 9 個農業類型區,並繪製成圖。 而後,又考慮到行政區當作農業區界缺乏其實際的農業空間及地形特徵,故進行 區界的修訂。 (陳憲明,1994)透過本文,得以釐清 1990 年代臺灣的農業土地利 用之概況,並可用以對照今日臺灣農業之發展情形。 透過上述農業地理的文章,使筆者對農業地理之研究核心及其常用的研究方 法有更深入地理解。在研究取向上,除了陳正祥以自然環境與作物等因子進行分 析外,其餘多採取統計分析的方式,對地表的農業土地利用進行農業區的劃分。 其中,常使用的方式包括區位商數、因子分析、Weaver 指數…等等。其中,大 6.

(17) 部份的統計方法皆需要與其他統計方法搭配使用(例如:區位商數與精雜異度指 數合併使用) 。唯有 Weaver 指數可單獨操作,且亦有多人採用此一方法進行分析。 因此,筆者在本文中亦選用 Weaver 指數作為劃分彰化平原農業土地利用之依 據。. 二、 農業土地利用與變遷 在臺灣進行土地利用的相關研究,經搜尋共有二百多筆資料。由於本文著重 在「農業」土地利用以及農業土地利用變遷上,因此,本文獻回顧強調農業土地 利用及其變遷。 林俊全(1986)以苗栗後龍沖積扇為例,比較不同地形、土壤特性之自然 環境對農業土地利用的影響。本區土壤多為搬運土,變化程度較小;而自然環境 對農業土地利用的影響則可採用「地形完整」評量。(林俊全,1986) 黃瓊慧(2000)從比較利益的觀點看戰後屏東平原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與 其所種植作物差異及其機制。其研究結果發現:沿海地區傾向種植蓮霧;內陸地 區則較傾向種植檳榔,與其自然環境和農家勞動力有關。(黃瓊慧,2000) 趙珮儀(2001)以八卦臺地作為其探討對象,分別探討清代、日本、戰後, 不同政府治理下,所產生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而整個八卦臺地隨著其坡度的差 異,而分成不同的區域形態:坡度 0-10%0 間是以水稻為主的土地利用方式;10% 以上則是以果園、墓地等利用方式為主。且其土地利用方式,亦隨著不同時期而 產生差異極大的變革。(趙珮儀,2001) 黃淑潔(2006)探討桃園縣大園鄉在民國 58 年到 85 年間的變化。這段期 間中,耕地面積大幅度地縮小,主要為機場、工廠、設施用地為主,但農業仍是 本區居民賴以維生的重要產業。在全球化的衝擊下,大園鄉由於國際機場欲發展 為空運中心,成為預期的都市化地區,得以擺脫農業上的困境。 (黃淑潔,2006) 王燕只(2006)研究《戰後莿桐地區的農業土地利用變遷》中發現:民國 50 年代以前的雜作到 50 年代中期以後高雜異度的七種作物組合,而後在 60 年 7.

(18) 代中期由於外部環境的影響下,改種植高經濟價值的蔬菜。(王燕只,2006) 王婉婷(2008)以臺南縣東山鄉為研究區,探討其在戰後農業土地利用變 遷。受到地形的影響,本區分為平原區與丘陵區。平原區主要種植作物從早期的 雜糧水稻種後期的水稻蔬菜;丘陵區則是受到農民耕作習慣的影響,使得丘陵區 內部又可分為淺山與內山地區。前者以種植龍眼和柳橙為主,後者則是龍眼椪柑 以及咖啡。足以顯現其不同環境與不同人群下,人地互動的不同樣貌。 (王婉婷, 2008) 徐立峰(2010)以彰化縣花壇鄉為研究區,分為平原區與八卦臺地區。平 原區種植面積從民國 50 年代提升到 70 年代縮減,種植種類趨向單一化;臺地 區的土地利用則是從 50 年代多樣化到 70 年代改種及「拋荒」 。 (徐立峰,2010) 以上文章多為探討農業土地利用之相關資料。當中,除了林俊全(1986) 是從環境的觀點出發,採用土壤分析等量化研究方法外,其他文章多採用具有時 間深度(橫跨長時間)的統計資料進行相關的農業土地利用分析。也因為其資料 具有時間深度,故亦可明顯看出該地區的農業土地利用方式與變遷。而本研究除 了針對彰化平原農業土地利用進行分析外,其利用方式的變遷亦是本研究之一大 重點。因此,本研究立足於前人研究基礎上,兼具兩者之取向。運用「以環境為 本」之方式,同時並考慮其他土地利用變遷研究具備的「時間深度」之分析。故 本文企圖以原始環境作為先民開墾要項,後探討土地利用,再到土地利用之變遷。 除了採取具有時間深度的歷史資料分析外,亦考量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重要性。 透過以上方式,企圖建構出本地之農業土地利用與變遷。. 三、 彰化平原農業之相關文獻 農民會根據其所在地的自然環境與人文條件,選擇適合栽種的作物。因此, 即使同樣為彰化平原,但區域內卻是即為多元、差異極大。除了不同地區所造成 的區域差異外,不同時期的影響下,亦會對某一地區產生變化,使得該區與前期 產生差異。故以下就針對前人研究的彰化平原各個地區以及不同時期的特殊農產 8.

(19) 品進行相關文獻探討,以期理解本地內不同地區或是不同時期彰化平原的各個樣 貌。. 美國人類學者 Bernars Gallin 於 1957 年至 1958 年在彰化進行為期 16 個月的 參與觀察法式的民族誌研究,內記錄了作者在彰化縣西海鄉小龍村內所觀察的現 象。作者在當時就指出臺灣農村的問題為「土地缺乏、耕地破碎、距離遙遠」。 因此在土地不足的情況下,本區的青壯年村民許多外移到臺北工作。在人口外移 下,也使得當地的社會逐漸開始變遷。另外,本地的種植作物從原本的稻米轉為 蔬菜,因其經濟價值較高。(Gallin 著,蘇兆堂譯,1979) 陳憲明(1981)曾透過研究彰化蔬菜的集貨圈及生產者的空間行為,繪製出 產地與三個主要市場的希求線圖。藉此圖,得以理解距離與菜農的空間行為,其 受到中地等級及市場空間競爭的影響。(陳憲明,1981) 夏黎明(1985;1986)在彰化縣西南隅的大城鄉的四股進行了三個月的參與 觀察法;另外根據鄉人的描述,與尤厝做比較。在臺灣位置較偏遠的大城鄉的兩 個村莊內,由於地點的不同,使得兩個村莊的命運截然不同。(夏黎明,1985; 1986)。作者透過一系列的論述,闡明地點對於本區兩地的發展,扮演重要的角 色。 陳秀芬(1986) ,透過訪談農民與問卷調查,並搭配 1980 年的農業普查資料, 對彰化葡萄業進行擴散理論的分析,企圖重建 1960 年至 1983 年間彰化平原鮮食 葡萄栽培的資料。作者將本區的擴散過程分為:原始期(1960 年-1962 年,大村 鄉出現五個擴散中心) 、擴散期(1963 年-1973 年,員林、溪湖、埔心相繼出現新 的擴散中心) 、凝聚期(1974 年-1980 年,已種植的地區,葡萄栽培農戶及栽培面 積大幅增加) 、飽和期(1981 年-1982 年,內部達到飽和,成長率低,但空間分布 差異極大)四期。 (陳秀芬,1986) 陳其南在其《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一書內的附綠收錄了〈清末的鹿港〉一 文,內記載了明治 29 年(西元 1896 年)時鹿港的樣貌,共分為:官衙、錢糧與 9.

(20) 地價、線東與線西兩堡戶口資料、學校與鄉紳、港口與貿易、物產與物價、樟腦 的生產和製造與規費、商郊與商賈、當舖、鴉片、醫師與藥商、旅店與飲食業、 下層社會、寺廟、節慶等十五部分,對當時的鹿港作一精實的記錄,並在文末附 上清末的鹿港市街一圖,以幫助吾人理解清末時鹿港的樣貌。(陳其南,1987) 陳昭甫(2005)以大城鄉農業、養殖漁業之土地利用變遷為主題,在農業部 分從早期的旱作到二戰後的水利設施開發的水田。但在近年,由於市場需求的減 少,導致水田面積的減少。(陳昭甫,2005) 洪郁青(2005)將清代漢人入墾分為三期:康熙年間的北部平原區、雍正時 期的濁水溪沖積扇平原區、乾隆以後的彰化平原各地理區之邊際土地。透過族群 間不同的生活方式與互動關係,再輔以政治力量的介入,使得清代彰化平原的聚 落與市街發展成階層關係。此外,作者在該文中根據自然環境與居民生活方式將 彰化平原劃分為四個人文生態區:北部平原——水稻區、沖積扇扇央平原——旱 作優先區、八卦山麓——產業多種區、沿海與低濕潮汐帶——農漁混合區(洪郁 青,2005) 許崢琬(2006)在《彰化地區番石榴產業分布特性與運銷通路之研究》一文 中,指出臺灣番石榴產量最多的地方之變化:從民國 50 年代的臺北縣(今新北 市)到 70 年代的彰化縣,再到 80 年代的高雄縣(今高雄市),一直至今日,高 雄與臺南地區仍為臺灣最主要的番石榴產地,彰化平原僅居於第二位。另外,彰 化縣番石榴是從社頭向南進行「工商業發展」式的擴散,容易受到市場價格影響 農民栽種意願。(許崢琬,2006) 吳俊龍(2010)運用日本時代的相關資料,還原當時的四大生產網絡:米、 糖、鹽、青果如何受到日本政府的奪取,並反映至 Lefebvre 的空間三元辯證中。 整個日本時代的空間結構,經歷了重大的變革,由鐵路、中產階級與知識份子等 所構成的殖民空間。(吳俊龍,2010). 上述文章皆為彰化平原農業或是單一產業的相關探討,讓筆者對彰化平原的 10.

(21) 內部有更深入的理解。且透過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文章,可使筆者瞭解不同時 期、地區的彰化平原面貌,並得以窺見其全貌。而洪郁青(2005)該文雖以土地 拓墾與聚落發展為題,內文實為描述清代彰化平原之土地利用,並透過自然環境 與居民生活方式二種指標加以分區,可作為筆者探討農業土地利用與變遷之參 考。. 總結上述三種類型文獻,發現仍有一些問題值得進一步討論。首先,關於整 個彰化平原的農業地理至今仍未有人著手調查,特別是關於整個彰化平原的農業 土地利用與變遷。再者,彰化平原在不同時期的農業發展下,有著不同的樣貌, 這些外貌卻少有人提及——尤其是關於日本時代對於整個彰化平原的農業區之 描述。雖然洪郁青的《清代彰化平原之漢人土地拓墾與聚落發展》一文中,以清 代到日本時代初期較長時間的觀點切入外,Bernars Gallin、夏黎明等人在彰化平 原所進行的研究,大多僅侷限於較小地區(例如:沿海某鄉某村) 、較短時間(為 期一年左右)的研究,少有長時間的整個彰化平原農業土地利用與變遷。最後, 近年來,關於戰後彰化地區農業亦僅有單一作物或是單一地區之探討,未有關於 整個彰化平原的長時間、大尺度探討。. 貳、. 研究目的. 由以上文獻回顧可得知:過去關於整個彰化平原農業或是土地利用的文獻多 屬較片段式的時期或是僅侷限與某一地區之探討,少有大尺度的關於整個彰化平 原的研究。但透過小區域農業墾殖的相關文獻,得以了解彰化平原內各個區域的 不同樣貌,並對其內部有一更細緻、深入的理解。 據此,本研究的具體目的主要有: 1.. 瞭解彰化平原的環境背景。. 2.. 分析日本時代彰化平原的農業土地利用與分區。. 3.. 探究戰後本區內不同區域的農業土地利用與變遷。 11.

(22) 因此,本研究根據研究目的,首先探討彰化平原的環境背景,又分為自然環 境與人文環境,人文環境包括:原民生活、漢人墾殖等部分;其次,探討日本時 代彰化平原的農業發展情形,將本區做一基本的農業區劃分,後根據其分區作進 一步論述;最後則是瞭解本區內戰後不同地區的農業土地利用與變遷,先依照戰 後的農業發展情形,做農業區劃的修正後,再針對其分區特色與原因作進一步的 探討。. 12.

(23) 第三節 壹、. 研究概念與研究方法. 研究概念. 根據前文所述,本研究之主要概念有二,分別為:人地觀點(人地關係)與 作物組合指數,以下分述之。 一、人地關係(人地觀點) 本研究主要以土地利用(land-use)為核心,特別是農業活動與土地利用。 關於土地利用,在前文已有提及,是一地人與環境長期互動下的產物——特別是 依靠「天」吃飯的農業活動,更是深受環境的影響,環境的一舉一動皆會影響本 區農民的日常作息,這種人與地之互動方式與地理學中的「人地觀點」不謀而合。 人地觀點主要探討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間的關係。其研究也隨著不同時期而有不 同的取向,自環境決定論始,經歷可能論、機率論到景觀研究後。再到文化生態 學、人類生態學及環境識覺研究取向。這種變革,反映了不同時代學術的發展脈 動。而人地關係亦與區域、空間二者合為地理學三大傳統之一。 (施添福,1980: 203-242) 因此本文以地理學觀點中的人地關係,作為本研究的主要概念。透過自然環 境與人類活動間的互動與影響下,所產生地方特殊的樣貌。而其樣貌,隨著時間 的推進,會帶來新的政策、技術與市場…等變化,使得原有的農業土地利用產生 變革。故本文從環境的背景著手,再進行日本時代彰化平原的農業活動,到戰後 之土地利用變遷,最後面臨全球化所做的轉型與調適。本文企圖透過彰化平原長 時間人與地之間的互動——土地利用所遺留下的痕跡,進行一系列的研究。. 二、作物組合指數 另外,為了釐清農業土地利用的變化,陳憲明、吳信政(1977) 、黃瓊慧(2000)、 王燕只(2006)等人曾使用了(或使用修正後的)Weaver 於 1954 年提出,用 以計算美國中西部的「作物組合指數」 。而本文與黃瓊慧(2000)與王燕只(2006) 等人相同,亦選擇採用 Weaver 作物組合指數。此一指數以變異數作為核心,公 13.

(24) 𝑠=. 式如下:. ∑ 𝑑2 𝑛. ,透過「變異數」之值,計算出實際作物面積的百分率與. 理論百分比3的差異。此種做法可將作物組合區域的構造有效地建立在面積上, 可同時考慮面積與作物二種類型的影響(Weaver 著,陳震東譯,1975:185)。 此一計算方法與本研究的農業土地利用與變遷相符,故本研究亦選擇使用 Weaver 指數作為本研究的主要概念。 而不採用前文所提及陳憲明、吳信政(1977)所使用之 K. Doi 於 1957 年改 良的作物組合指數主要原因為:K Doi 是將 Weaver 指數之標準差法簡化為「作物 組合判定表」 ,以各個作物種植面積百分比之和,再搭配查表的方式得到該地區 作物組合類型。此種方式在計算上固然較為便利,但在同時展現作物類型與面積 時,較容易忽略實際的面積之值,而得到另一種作物組合類型。. 貳、. 研究方法. 為釐清上述問題,本研究採取的研究方法為文獻歸納與分析、田野調查。 首先,在文獻歸納與分析部分,首先,蒐集相關文獻資料,包括文字資料與 地圖資料。本文探討內容從清代直至今日,因此所採用的資料依照各個時期而有 所差異。在清領時期所使用的文獻,以周璽《彰化縣志》…等地方方志,作為清 代的文獻依據。而在日本時代,則是以大正 14 年(1925) 、昭和 5 年(1930)、 昭和 10 年(1935)出版的《臺中州統計書》…等統計資料為主。而僅選用此三 個統計年度代表整個日本時代的主要原因為:日本時代曾多次進行行政區劃的調 整,且整個內部變動極大,故缺乏相對應之行政區。另外,在日本時代初期,日 本政府仍在進行調查的階段,亦缺乏相關統計資料;而在昭和 12 年(1937)時, 發生七七盧溝橋事件,進入戰爭時期,日本政府採取不同的治理方式。因此,筆 者所採用的年份,為政局相對穩定,行政區亦較固定,且資料取得較容易之時期。. 理論百分比為 n 種作物之生產價值占全部作物之生產價值之百分比。其計算方式=全部作物之 生產價值(100%)/n 種作物;也就是說,單一作物區為一種作物之生產價值占所有生產價值 之 100%,二種作物則是各占 50%(陳憲明、吳信政,1977) ,以此類推。 3. 14.

(25) 而本文戰後所需的農業統計資料主要使用自民國 39 年(1950)始,每隔十 年的《彰化縣統計要覽》4,直至民國 99 年(2010)止,作為本研究主要使用 之官方資料。再輔以《臺灣地區農村經濟概況》中的《農作物生產統計》5與政 府網站資料中的農委會「農情報告資源網」與《農業統計年報》6…等政府所出 版或是公告之文字資料。透過上述之統計資料,再運用前文所述之 Weaver 作物 組合指數作為計算方式,進行相關資料分析。另外,在地圖類資料方面,則有: 明治 37 年(1904 年)臺灣堡圖7、經建版地形圖、衛星影像…等等。其中以臺 灣堡圖最為重要,透過此一地圖,可還原清末至日治初期彰化平原土地利用之概 況。可與史料併用,相互佐證。 再者,依照各章節所欲探討的問題,將所蒐集到的文獻進行整理、歸納、分 析後,繪製成表格或是地圖。最後進行問題的討論與分析。 為了補足部分文獻缺漏或是延伸文獻的說明,本研究亦採用田野調查之方式。 田野調查的時間自民國 101 年(2012)8 月起,對彰化平原內部各鄉鎮進行隨 機式的訪談,主要針對戰後其農業土地利用方式與近年來農業變化下的因應之道 等問題進行調查。另外,從中篩選較重要的對象,進行較深入的訪談。. 39 年(1950) 、民國 49 年(1960) 、民國 59 年(1970) 、 民國 69 年(1980) 、民國 79 年(1990) 、民國 89 年(2000)、民國 99 年(2010),共 7 冊, 彰化縣政府主計處。 5 《臺灣地區農村經濟概況》係由臺灣省政府糧食局(農委會前身)出版,根據其內文分為《農 作物生產統計》 、 《農業家庭收支》…等,本文以《農作物生產統計》為主。然而,由於其年度資 料取得較不完整,故僅用以輔助《彰化縣統計要覽》 ,實際仍以上述各年度之《彰化縣統計要覽》 為主。 6「農情報告資源網」以及《農業統計年報》皆用於全臺各縣市之比較,兩者在近十年(1997 年— 2013)的資料取得方面,皆有線上版可供下載。 7 臺灣堡圖於明治 37 年(1904 年)完成,內依照劉銘傳清丈土地時所使用的地方行政區劃,並 記載日本政府於明治 31 年(1898)始,為期六年的土地調查事業成果。除此之外,亦採用三角 測量法…等現代製圖方法製成,為研究日治初期臺灣社會經濟狀況的重要史料(施添福,1996)。 4本文所使用之 《彰化縣統計要覽》為:民國. 15.

(26) 第四節. 研究範圍界定. 本研究根據研究動機與目的,旨在探討長時間、大尺度的彰化平原農業土地 利用的變遷。不過,仍有其空間與時間上的範圍限制,以下分述之:. 壹、. 空間範圍. 本研究所稱彰化平原係指民國 39 年(1950)所訂定的彰化縣全境(葉爾建, 2004:4),包括 1 市、7 鎮、18 鄉,分別為:彰化市、鹿港鎮、和美鎮、員林 鎮、溪湖鎮、田中鎮、北斗鎮、二林鎮、線西鄉、伸港鄉8、福興鄉、秀水鄉、 花壇鄉、芬園鄉、大村鄉、埔鹽鄉、埔心鄉、永靖鄉、社頭鄉、二水鄉、田尾鄉、 埤頭鄉、芳苑鄉、大城鄉、竹塘鄉、溪州鄉,共 26 個行政單位(如圖 1-1)。. 39 年(1950)自線西鄉獨立出來,名為新港。但因 與嘉義縣新港鄉同名,而於民國 48 年(1959)7 月 1 日改名為伸港鄉,直至今日(葉韻翠,2004) 。 本文所使用之資料,按照取得資料上之記載,於民國 48 年(1959)以前,稱為新港鄉;以後則 以伸港鄉為名。 8彰化縣伸港鄉舊稱「新港鄉」 。本區於民國. 16.

(27) 圖 1- 1 研究範圍. 貳、. 時間範圍. 本研究除了探討大空間尺度之彰化平原農業土地利用外,亦希望透過具有時 間深度之方式,理解今日彰化平原為何為此之樣貌,因此本研究根據各章節之目 的有不同的時間範圍。第二章旨在探討彰化平原的自然環境背景,時間範圍界定 在清代以前,也就是臺灣的史前時代直至日本時代(1895 年) 。再者,第三章主 要探討日本時代的農業發展情形,因此時間主要為乙未割臺(1895 年)至日本 宣布無條件投降撤出臺灣(1945 年) 。最後第四章則以戰後農業土地利用與變遷 為主軸,其時間範圍則是中國國民黨接收臺灣後(1945 年)至今日(2013 年)。. 17.

(28) 第二章 彰化帄原的環境背景 要釐清一地的農業土地利用,須先對其環境背景有一基礎的理解。因此,本 章先就彰化平原的自然環境做一基本的認識,再針對其人文概況做一描述,依照 時序可分為:原民生活、漢人墾殖與水利設施、清末的農業土地利用三部分,以 期能對此地有一基本的認識,並理解其農業發展基礎。. 第一節. 自然環境. 彰化縣地處臺灣中部,位於東經 120015’53”~120037’56”,北緯 23047’30”~ 24011’40”間,總面積約 1074.40km2。(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http://ebas1.ebas.gov.tw/pxweb/Dialog/Saveshow.asp,下載日期:2013.06.21) 東臨八卦臺地,西濱臺灣海峽,北為烏溪,南依濁水溪。為一自然環境所切割出 的行政區,而筆者從地理學的觀點出發,可將自然環境劃分為: 「地形、氣候、水 文、土壤、生物」五種類型。扣除掉與農業土地利用關係較小的生物後,仍有四 種類型,以下分述之:. 壹、. 地形 彰化縣境內可分為彰化平原區與八卦臺地區(如圖 2-1)。整個平原區其分. 別大肚溪、濁水溪沖積而成,境內可再細分為和美沖積扇、彰化隆起海岸平原、 濁水溪沖積扇(北翼)三部分(如圖 2-2) 。 (林朝棨,1957:355;楊萬全,1989: 61;葉爾建,2004:6;楊貴三、沈淑敏,2010:345-358),整個海拔高度在 100 公尺以下,由東向西緩降;坡度多在 40 以下,部分坡度在 40 以上為沙丘所 在地。(張瑞津,1985:204) 另外,其境內仍有一部分屬八卦山丘陵臺地(如圖 2-1)。整個八卦臺地長 約 32 公里(南北) 、寬約 4~10 公里(東西) ,海拔高度在 10~443 公尺間, (林 朝棨,1957:298-300;陳正祥,1993:834;楊貴三、沈淑敏,2010:277-281) 坡度差異極大,從 0%0 到 40%0 以上皆有之。(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1985) 18.

(29) 而坡度的差異使得作物選擇較平原區來得少,造成本區的土地利用較為複雜。. 圖 2- 1 彰化縣環境概況 資料來源:Arc GIS Taiwan DTM;內政部行政區域圖成果紙圖, http://taiwanarmap.moi.gov.tw/moi/run.htm,下載日期:2013.01.16。. 19.

(30) 圖 2- 2 彰化平原自然環境分區 資料來源:重繪自葉爾建,2004,〈縣名緣起與地區特色〉 ,收於《彰化縣地名辭書》 ,頁 6。. 貳、. 氣候 彰化縣地處臺灣中部,全境屬於副熱帶季風區。而整個彰化平原境內雖無. 中央氣象局所設立之大型測站,但仍有不少自動測站,因此筆者選擇大氣研究 資料庫(http://dbar.ttfri.narl.org.tw/,下載日期:2013.05.17)中的鹿港、員 林、臺西(位於彰化縣大城鄉) 、溪州、彰化市五個自動測站所觀測結果作為本 研究之氣候資料。不過,由於每個測站設立的時間有所差異,且部分測站亦已 裁撤,故筆者選用其觀測之始,至今所有的資料進行計算,所得結果如附表(附 20.

(31) 表 1-1、附表 1-2、附表 1-3、附表 1-4、附表 1-5)。再根據上表,繪製成氣候 圖(如圖 2-3、圖 2-4、圖 2-5、圖 2-6、圖 2-7)。 整個彰化平原內部差異頗大,將測站分為內陸地區與沿海地區二種性質, 內陸地區的測站以彰化市、員林、溪州三者為主,其 7 月溫度(最暖月)在 25.4 ℃~33.3℃間,1 月溫度(最冷月)則是 10.6℃~22.1℃之間。而年雨量則在 1,339mm~1,889mm 間,雨量充足。不過,其降水主要集中在 4~9 月間,冬 季為乾旱期。因此,在開發本區時,須仰賴水利設施,方可提供冬季灌溉水源。 在沿海地區方面,則以鹿港、臺西(位於大城鄉)為代表,7 月溫度在 25.9 ℃~32.7℃間,1 月溫度介於 13.3℃~20.0℃間,溫差相對內陸地區而言較小。 雨量方面,年雨量約 1,800mm(如表 2-4、表 2-5) ,降水季節不若內陸區集中。 不過,仍可明顯看到 4~5 月為乾旱期,此時正好為農作物生長期,需要灌溉水 源。因此,水利設施的興建格外重要。另外,沿海地區風大,亦較容易影響作 物的生長。不過,受限於本區未有大型觀測站,風速及風向等資料亦無法獲得, 故缺乏風向與風速的描述。 而由於彰化地區的自動測站僅有氣溫、降水等資料,缺乏其他農業相關資 料(如日照時數等) ,故筆者以中央氣象局內的臺中、梧棲測站之觀測結果作為 彰化平原內陸與沿海地區日照時數依據(如表 2-6)。總日照時數以沿海地區較 內陸區多,但沿海區的日照時數分布極為不均,最少的 2 月僅 113.5 小時,遠 較其他地區短少許多,會影響作物在此地的生長。因此,本區的春耕通常至 2 月底至 3 月初間方始進行。 整體而言,彰化平原的夏天溫度多在 25℃以上,冬天溫度則在 10℃以上, 積溫高,生長季長。但是整個彰化平原內部溫度略有差異,大約在 2℃左右。也 因為其溫差,而導致其春耕時間有微幅的不同。而這種較細緻的變化,無法從 其外貌中發現,僅能透過內部的氣候資料加以佐證。另外,整個彰化平原之年 雨量皆在 1000mm 以上,降水充足。不過,受到其降水季節分布不均的影響, 使得此地的開發,亟需依賴水利設施的興建。 21.

(32) 表 2- 1 臺中、梧棲測站日照時數 單位:小時 月份 測站.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總計. 臺中. 176.6. 140.6. 149.9. 137.8. 158.7. 160.1. 199.6. 178.7. 175.8. 203.7. 179.4. 182.3. 2,043.2. 梧棲. 150.7. 113.5. 132.3. 142.5. 172.5. 183.5. 238.7. 213.2. 194.0. 206.5. 167.0. 165.5. 2,079.9. 資料來源: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氣候統計: http://www.cwb.gov.tw/V7/climate/monthlyMean/Taiwan_tx.htm,下載日期:2013.03.13。. 攝 35 氏 溫. 250 公 釐. 30. 200. 度 25 20. 150. 15. 100. 最低溫度 最高溫度. 10 50. 5 0. 雨量. 平均溫度. 0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 月份 圖 2- 3 彰化市氣候圖. 資料來源:大氣研究資料庫,測站代碼:C1G630,http://dbar.ttfri.narl.org.tw/, 使用時間:1993.01.01-2010.12.31,測站高度:15m,下載日期:2013.05.17。. 22.

(33) 攝40. 200公 180釐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月份. 氏35 溫30 度 25 20 15 10. 5 0 1. 3. 5. 7. 9. 11. 雨量 最低溫度 最高溫度 平均溫度. 圖 2- 4 員林氣候圖 資料來源:大氣研究資料庫,測站代碼:C0G650,http://dbar.ttfri.narl.org.tw/, 使用時間:1993.01.01-2010.12.31,測站高度:25m,下載日期:2013.05.17。. 攝 35 氏. 300 公. 30. 250. 度 25. 200. 溫. 20. 150. 15. 100. 10 5. 50. 0. 0 月份. 1. 3. 5. 7. 9. 11. 釐. 雨量 最低溫度 最高溫度 平均溫度. 圖 2- 5 溪州氣候圖 資料來源:大氣研究資料庫,測站代碼:C1G670,http://dbar.ttfri.narl.org.tw/, 使用時間:1993.01.01-2012.12.31,測站高度:14m,下載日期:2013.05.17。. 23.

(34) 攝 35. 250 公. 氏 30. 釐. 溫 度. 200. 25 20. 150. 15. 100. 雨量 最低溫度 最高溫度. 10. 平均溫度 50. 5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 月份 圖 2- 6 鹿港氣候圖. 資料來源:大氣研究資料庫,測站代碼:C0G640,http://dbar.ttfri.narl.org.tw/, 使用時間:1993.01.01-2010.12.31,測站高度:17m,下載日期:2013.05.17。. 攝35. 250公. 氏30 溫 25 度. 釐 200. 20. 150. 15. 100. 10. 雨量 最低溫度 最高溫度 平均溫度. 50. 5 0 1. 3. 5. 7. 9. 11. 0 月份. 圖 2- 7 大城氣候圖 資料來源:大氣研究資料庫,測站代碼:C0G710,http://dbar.ttfri.narl.org.tw/, 使用時間:1993.01.01-2012.12.31,測站高度:64m,下載日期:2013.05.17。. 24.

(35) 參、. 水文 彰化平原境內河川多,由北而南為:洋子厝溪、鹿港溪、舊濁水溪、二林. 溪、濁水溪。(吳建民等,2000:95)其中,整個平原為烏溪、濁水溪沖積而 成。濁水溪以二水為界,以西之部分為彰化平原,屬河川下游。位於北方的烏 溪流域面積約 2,025km2,年平均降水量為 2,087mm,平均流量 114.43cms,豐 水期為 4 至 10 月,流量約占全年 70%,以 6 月份最多,逕流率 89%,1 月 份最少,豐枯分明。(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2005:3-1—3-11)整個 濁水溪的流域面積約為 3,156.9 km2,年逕流量約 6,095 百萬立方公尺。 (經濟部 水利署,http://www.wra.gov.tw/ct.asp?xItem=20004&ctNode=4547,下載日期: 2013.06.21)整個濁水溪流域的年平均降水量約在 1,200~1,250mm 間,年平 均蒸發散量約 850mm,其剩水的月份在 5~8 月間;缺水則是 9 月~隔年 1 月, 此時嚴重缺水須仰賴灌溉系統;水分不足為 2~4 月,但由於春耕需要大量用水, 亦靠須靠灌溉用水。(楊萬全,1986:38) 除此之外,濁水溪的河道十分不穩,曾發生數次河道變遷,也影響砂丘與 海岸平原,亦使其產生變遷。 (張瑞津,1985:210-223)關於日本時代以前濁 水溪的河道變遷,有不少學者提出不同的看法,而其中以張瑞津(1985)最為 完善(如圖 2-8) 。而這些變化,造成人民極大的損失。直到大正 10 年(1921) 濁水溪堤坊完工後,才較為穩定。(張素玢,2002:169-172). 圖 2- 8 濁水溪河道變遷示意圖 資料來源:直接引自張瑞津,1985,濁水溪平原的地勢分析與地形變遷,頁 210。 25.

(36) 肆、. 土壤 在平原區的土壤方面,可分為烏溪沖積物與濁水溪沖積物二種,烏溪沖積. 物主要來源為砂頁岩風化物,參雜少量粘板岩風化物。其堆積所產生之土壤, 底土顏色略呈棕色,酸鹼值呈弱酸性,不具明顯構造,排水情形較佳。而濁水 溪沖積物則源於粘板岩風化物,坋粒含量較高,其堆積所產生之土壤,底土顏 色略呈灰色,酸鹼值介於微鹼性至中鹼性間,排水情形較差。不過,由於其堆 積年代不同,使得土壤剖面分為老沖積土與新沖積土二種。老沖積土呈橄欖灰 色,有不明顯的小鈍角塊構造,分布在洋子厝溪以南至濁水溪北岸之間;新沖 積土則呈暗灰色,無土壤構造而相當緊密,分布在老河床地。 (彰化縣土壤調查 報告,1969: 9-11) 另外,八卦臺地區的土壤,則是以紅壤與黃壤為主,紅壤呈紅棕色,淋洗 作用旺盛,為酸性土。黃壤呈紅棕色至黃棕色間,視淋洗程度而異,酸鹼值介 於酸性至中性間。兩者土層皆較為深厚,質地黏重,透水性較差。除此之外, 八卦臺地還有崩積土等發育較不完全的土壤,其性質較不穩定。 (臺灣省農林廳 山地農牧局,1984:32-39) 不過,由於近年來「混土」的技術極為普遍,即使本身土壤不適合種植該 作物,仍可向其他地方購買較適宜之土壤,並運用「怪手」等機械進行大規模 且深度的混合。另外,在化學肥料的普及後,即使土壤肥沃度不足,仍可透過 化肥解決此一問題。因此,土壤對於環境的影響力,隨著技術的提升,相對而 言較為低。. 以彰化縣的自然環境而言,境內以平原地形為主體,可進一步細分為:和美 沖積扇、彰化隆起海岸平原、濁水溪沖積扇三區;另有部分地區為八卦臺地區, 雖然高度、坡度起伏不一,但大部份地區仍可進行農耕。而在氣候方面,氣溫高、 雨量充足、日照時數長亦為本區一大特點,但是由於降水季節集中,使得水利設 26.

(37) 施的興建格外重要。而本區為濁水溪與烏溪兩大河川所沖積而成,水量充沛、流 域面積廣,但受到降水季節分不不均的影響,使得洪枯流量變化大,這也考驗著 當地農民。此外,本區之土壤多為沖積土或是發育較早的土壤,營養含量較低, 須仰賴肥料。儘管如此,彰化平原比起臺灣許多地方,仍為相當適合農耕的地區。 境內也依附其自然環境,發展出其獨特的生活方式。. 27.

(38) 第二節. 原民生活. 彰化地區的史前時代文化,目前已挖掘 32 處,發現到最早為新石器時代早期。 包括:牛罵頭文化、營埔文化、番仔園文化,其文化多位於臺地等地勢較高地區, (何傳坤:2000:5-28)與後來的平埔族是否有相關,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彰化平原原為平埔族的生活領域,為洪雅族(Hoanya)與巴布薩族(BAbuza) 的生活領域。 (翁佳音,1992:145-188)而在清政府治臺初期,從漢人的相關記 載中,可得知這些平埔番社為:東螺、柴仔坑社、半線社、二林社、梅裏社、馬 芝遴社、大武郡、大突社九社(如圖 2-9),另外有一貓羅社位於八卦臺地地區, 與其他位於彰化平原的九社合計,共十社。(周璽,1957:49;施添福,2000: 246-254;劉俊龍,1993:7;程士毅,1999:59-64;顧雅文,2000:24-33; 賴志彰,2001:77-79;蔡泰彬,2003:187-210;葉爾建,2004:6-15) 從圖 2-9 中可發現:早期原住民多選擇居住在近水高地,而在「濁大計劃」 的相關研究成果中亦指出:早期平埔族之聚落多位於河階、沖積扇、臺地等地區 (石再添等,1977:80),這些地方不僅離水源近,但又不容易發生災害。從中, 可以顯見早期原住民在聚落的選擇上,對環境的敏感度。 而其生活方式主要從事農耕與漁獵二種類型。由於彰化平原的降雨季節分布 不均,在因此早期技術尚不足時,僅能在夏季從事農業活動。以耐旱作物為主(例 如小米),耕作方式較為粗放,如以下所述:. 「種禾之法,種於園。先於秋八九月,誅茅帄覆其埔,使草不沾露,自枯而 朽。土鬆且肥,俟明歲三四月而播。場功畢,仍荒其地,隔年再種,法如之。禾 秸高而柔,慮為風雨催折,植薏苡。薏秸粗硬,又差高於禾,如藩籬然。一畦之 中,二種並獲」(周璽,1957:143). 由上引文中可發現,原住民在平時未投入相關生產工作中,例如:除草等活 動,相對而言,土地利用較為粗放。另外,為了分散風險,而選擇二種不同的作 28.

(39) 物進行間作。 另外,原住民會隨著時間的發展而遷移整個耕地與「番社」,如以下所述:. 「番社歲久,或以為不利,則更擇地而立新社以居。將立社,先除草栽竹, 開附近草地為田園。竹既茂,仍伐木誅茅,室成而徙,醉舞酣歌,互相勞苦。先 時舊社,多棄置為穢墟。近則鬻之漢人。」(周璽,1957:146). 這種遷移形態,有可能是因為地力下滑所致。因此,本區的原住民之生活如 同遊牧民族般不斷的遷徙,而形成其特殊的生活方式——游耕。不過,與傳統的 游耕不相同的是:本區的原住民並不「火種」。 由於乾季時,無法耕種,因此平埔族在此一時期會轉以漁獵為生。在漁獵部 分,分為捕魚、獵鹿二種方式,捕魚有射魚、堰魚二種方式,後受到漢人的影響, 亦採用撒網捕魚。而獵鹿才是其乾季時的最主要食物來源,族人通常在 8 月起集 體獵鹿,至隔年 4 月。(劉俊龍,1993:6-11;顧雅文,2000:24-33;蔡泰彬, 2003:187-203;葉爾建,2004:6-15;洪郁青,2005:35-38) 由於其生活需要不斷的遷徙,使其聚落較為小型、集村、非固定, (石再添等, 1977:86-87)房屋通常用茅草、竹子建成,且會在自宅旁種植竹子。而其社會組 織和一般日常生活,也與大部份的平埔族無異,屬於母系社會。不過在部落組織 上,則是以男性為主的長老會議作為主要的政治組織,但此決策並不具有絕對的 權威性。日常生活除了農耕漁獵外,音樂舞蹈亦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各社甚至 有其歌謠(例如:大武郡社的捕鹿歌…) ,為其文化之一。 (蔡泰彬,2003:187-210) 從上述文中可發現,在漢人尚未入墾的彰化平原,平埔族們在此過著相當傳 統、自給自足的生活——特別是其生活方式:漁獵與農耕,這二種相當粗放的維 生方式。對自然環境的改造力較小,也較依賴自然環境的變化,過著與自然和平 共處的日常生活。. 29.

(40) 圖 2- 9 彰化平原的自然環境與平埔族分布 資料來源:重繪自葉爾建,2004,〈縣名緣起與地區特色〉 ,收於《彰化縣地名辭書》 ,頁 6。. 30.

(41) 第三節. 漢人墾殖與水利設施. 在清政府領有臺灣後,並未開始積極治理臺灣,反而以消極方式治理臺灣。 之後,清政府頒佈了渡臺禁令,對移民來臺的漢人進行相關限制。不過,在經濟 力的誘惑與原鄉的推力下,使得此時仍有大量漢人移臺。在漢人大量移入後,原 本的自然環境就成為一大限制——特別是水資源的限制,極度影響了漢人在彰化 平原的開墾。漢人要在彰化平原開墾,須先克服此地河川洪枯流量變化大的限制, 因此,水利設施的修築,就成為開發此地的重要設備。. 「彰化陂大約有四,其由北而南者曰清水圳,…。其由南而北者曰濁水圳, (即 八保圳。言灌溉八保之田也。亦曰施厝圳,言施家所開也。)引濁水溪水而導之。 凡東西螺、大武郡、燕霧、馬芝數保之田,俱資灌溉。…濁水之田,其稻粟皮厚, 而米較重。」 (周璽,1957:50). 而在上述引文中,亦可發現整個八保(堡)圳對彰化平原的重要性,也使得 其生產之穀物具有皮較厚、米較重之特性。 而整個八保(堡)圳作為彰化平原第一個大型的水利設施,其興建之沿革為: 在以施世榜為首的士紳階級的領導下,歷時 10 年,於康熙 58 年(1719)竣工, 名為施厝圳。其灌溉範圍包括:東螺東堡、東螺西堡、武東堡、武西堡、燕霧上 堡、燕霧下堡、馬芝上堡、線東堡9(如圖 2-10)。(顧雅文,2000:34-42;林達 雄,2000:125-138;吳建民,2000:102) 而在整個施厝圳的修築中,面臨最大的問題便是無法成功導水,這時出現了 一位傳奇人物——林先生。運用古法,改良、設計出以石笱的導水工法10,將多個 石笱攔堵水流使其導入圳內,而擺放石笱必須由諳水性且專業的工人負責,此法. 9. 此八堡為乾隆以後出現的名稱,因此八保(堡)圳之名,應不可能在施世榜修築時即出現。應 為之後出現,逐漸取代前名。 10 石笱:一種以籐或木或桂竹所編成的上寬下窄的臨時性攔水結構物。隨著其編成形狀的不同 而有不同的名稱,例如:方型為角笱;圓錐型為原笱。而施厝圳使用時,在中間填有石塊,故名 為石笱。(顧雅文,2000:45;林達雄等,2000:132) 31.

(42) 亦影響臺灣之後的水利設施(周璽,1957:50;顧雅文,2000:44-50;林達雄, 2000:132;吳建民等,2000:368-390) 。在克服此一困難後,施厝圳得以完工, 也帶動彰化平原其他水圳的修築。例如:康熙 60 年(1721)由黃仕卿倡導開設 的十五庄圳(後又稱為八堡二圳) 、乾隆 8 年(1743)竣工的埔鹽圳…等。這些水 利設施多為私人財產,若想獲得水圳使用權,以「割地換水」或者繳納實物(稻 穀)…等的方式都是常見的。而管理人員(施家)除了負責收取「水租」以外,也 必須保證水頭與水尾的居民皆有水可以使用——也就是水利設施的維修與水資源 的分配。透過水圳的興建,讓施家得以同時身兼墾首(大租戶)與圳主二種身份, 亦強化其對地方的影響力。 此時,取得土地主要有二種方式:向清政府申請墾照,在一定時間內開墾完 畢「陞科」後即可取得土地所有權;或者向番人納租(番大租) 。而除了這二種「正 規」取得土地的方式外,亦有採取巧取豪奪原住民的方式11取得土地。(張勝彥, 1981:53-114)在大批漢民族的移入下,使得原本較不善農耕的平埔族,不是逐 漸被漢化或是遠走他鄉。(蔡泰彬,2003:203-208;洪麗完,1997:86-87) 而從清代水利設施的開發情形中(如表 2-3),可發現:大型水圳的開發至嘉 慶以後便無相關記載,顯示出漢人在彰化平原的土地墾殖在此時達到第一期的飽 和。 (顧雅文,2000:61-68)另外,透過彰化平原的埤圳分布(如圖 2-11)可以 顯見彰化平原土地的開拓過程。以施厝圳的灌溉區域(如圖 2-10)為起點,自和 美沖積扇、彰化隆起海岸平原開始,至嘉慶以後才發展至濁水溪沖積扇北翼。 水利設施的興建,對當地的人文條件亦產生極大的變化,尤其是地表的水田 化,直接影響了土地的贍養力及其價值,並使得土地的生產力有所提升——彰化 平原從平埔族時,僅 4 月到 8 月的農耕生活,拓展到年可二穫。從中,亦創造出 「天庾正供12」與「鹿港飛帆13」的繁榮景象。(施添福,2000:204). 11. 巧取豪奪的方式有三:其一為利用平埔族為母系社會,漢人男子入贅後,再運用漢人社會男 子繼承的習俗向官府登記土地所有權;其二為利用平埔族善良、不識漢字,誘騙其簽下契約後, 以相當低的價格(或實物)出售其土地;其三則是以暴力奪取。(張勝彥,1981:53-114) 12雍正年間,鹿港米市街西畔建有儲存正供米的倉廒,門首有匾約: 「天庾正供」 。 (施添福,2000: 204) 32.

(43) 圖 2- 10 施厝圳灌溉區域 資料來源:顧雅文,2000,八堡圳與彰化平原人文、自然環境變遷之互動過程, 頁 58;施添福,2000,天庾正供與鹿港飛帆:鹿港古蹟的歷史地理意義,頁 247。. 13. 嘉、道年間,鹿仔港,煙火萬家,舟車服奏,為北路一大市鎮。西望重洋,風帆爭飛,萬幅在 目,波瀾壯闊,接天無際,真巨觀也。故被選為邑中八景之一,並名之約:「鹿港飛帆」。 (施添 福,2000:204) 33.

(44) 表 2- 2 清代水利設施的開發情形 名稱. 水源. 名稱. 水源. 打簾莊陂. 涸死陂. 三汴埤. 八堡圳末流草港溪. 燕霧莊陂. 涸死陂. 新埤. 東西圳餘水番雅溝. 深耕仔圳. 濁水溪. 施厝圳(即八堡 濁水溪 圳) 三條圳. 濁水溪. 莿仔埤圳. 舊濁水溪. 十五庄圳. 濁水溪. 三分圳. 舊濁水溪. 二八水圳. 八堡圳水. 七分圳. 舊濁水溪. 八粉陂圳. 大肚溪. 大義圳. 濁水溪分流北斗溪. 二八圳. 大肚溪之支流貓羅溪 慶豐圳. 濁水溪分流北斗溪. 永基圳. 濁水溪. 和興圳. 濁水溪分流北斗溪. 鹿寮圳. 永基圳餘水. 義和順圳. 濁水溪分流北斗溪. 下溪墘圳. 濁水溪. 廣興圳. 濁水溪. 糧粉埤課圳. 貓羅溪上游. 新興圳. 濁水溪. 快官圳. 大肚溪之支流貓羅溪 新耕圳. 濁水溪. 福口厝圳. 快官圳餘水. 信義圳. 濁水溪. 貓兒高圳. 快官圳餘水. 舊耕圳. 濁水溪. 大突圳. 不詳. 永豐圳. 濁水溪. 埔鹽埤. 施厝圳餘水. 資料來源:葉爾建等,2004,彰化縣地名辭書,頁 27;周璽,1957,彰化縣誌, 頁 50。. 34.

(45) 圖 2- 11 清代彰化平原埤圳分布 資料來源:重繪自葉爾建,2004,〈縣名緣起與地區特色〉,收於《彰化縣地名辭 書》,頁 28。. 漢人進入彰化平原拓墾,首要面臨的挑戰就是水資源的問題。因此,透過水 利設施的修築,使得彰化平原從原始的聚落地景,逐漸形成水田片片的農村地景。 在此一轉變過程中,漢人也逐步的蠶食鯨吞掉原住民的傳統生活空間,使得原本 生活在此地的平埔族,面臨不是被同化就是遷移至他處的難題。 而漢人也透過水利設施,讓彰化平原的土地墾殖逐漸達到第一波的飽和。其 拓墾自康熙年間的和美沖積扇、彰化海岸平原始,終於嘉慶以降的濁水溪沖積扇 (北翼) 。這些大大小小的埤圳,亦創造出清代彰化平原的水稻生產與鹿港的繁榮 盛況。 35.

(46) 第四節. 清末的農業土地利用. 清政府初期,彰化平原除了半線庄以外,皆為平埔族的社。不過,發展至清 末時,彰化平原有半線、燕霧、馬芝遴、東螺、二林、深耕、鹿仔港、大武郡、 貓羅(大武郡、貓羅僅有部分屬於今日彰化平原之範圍內)九保,一直到日本時 代初期仍維持此一行政區劃。因此,本節企圖透過日本時代初期所測量、繪製的 臺灣堡圖,以釐清清末的農業土地利用情形。 使用臺灣堡圖的主要原因有:臺灣堡圖於明治 37 年(1904 年)完成,內依 照劉銘傳清丈土地時所使用的地方行政區劃,並記載日本政府於明治 31 年(1898) 始,為期六年的土地調查事業成果,為最接近清領末期且最完整的史料。再者, 臺灣堡圖在繪製時,採用三角測量法…等現代製圖方法製成,比對今日地圖誤差 小且準確性高,為研究清朝末期至日本時代初期臺灣社會經濟狀況的重要史料 (施添福,1996) 。因此,臺灣堡圖做為最接近清末、且最為詳盡、誤差小的第 二手資料,筆者以其做為還原當時環境的基本素材。 透過臺灣堡圖,發現清末日本時代初期,彰化地區共有:彰化、鹿港、北斗、 員林、和美、北斗、番挖、二林、沙崙、大城厝、田中央、小埔心…等市街。這 些地方在此時的發展,相較於其他地區來的優越。(賴志彰,2001:85-86)而 這些地方會發展成市街,不是沒有原因的。以規模最大的彰化街為例,由於早期 為半線社社址,後為清政府初期唯一漢人的庄,發展較其他地區早。後清政府又 將此地設為行政中心,並在此地築城,使得彰化的發展較迅速。由於清代發展的 中心多為行政、軍事中心,(施添福,1989:3-33;1990:61-62)因此彰化平 原境內其他地區的發展,也類似彰化的發展,僅差別在政治的介入程度,而使其 發展有層次之別。整個清代彰化平原的都市體系以彰化做為臺灣中部的核心,下 有鹿港、北斗、員林等第二級中地,再接其他第三級中地、及一般街庄,如此構 成整個彰化平原的聚落體系。 從發展較佳的聚落多位於和美沖積扇與彰化隆起海岸平原二區,較少在濁水 36.

(47) 溪沖積扇(北翼)。若有,其發展規模也不似前二大自然環境區大,且其聚落發 展亦多僅侷限在水利設施開發較密集之地(如圖 2-11) ,仍有相當多的土地尚未 開發。 而整個彰化平原在清末日初的農業土地利用,則呈現相當高度的水田化,以 濁水溪的南北兩岸做對照更為明顯——北岸多為水田遍佈的水稻符號,而南岸則 呈現草地…等較原始的地景(如圖 2-12)。除此之外,亦可從清代彰化平原水利 設施的開發情形(如圖 2-11) ,做一對照。水利設施極為密集的彰化平原,相較 於其他地區的原始環境,本區的水稻地景,亦為合理之情況。. 圖 2- 12 濁水溪兩岸的農業土地利用方式 資料來源:臺灣百年歷史地圖,臺灣堡圖明治版, 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aspx,下載日期:2013.04.10。. 37.

(48) 第五節. 小結. 本章以彰化平原的環境做為背景,分為自然環境、原民生活、漢人墾殖與水 利設施、清末的農業土地利用四部分。 在自然環境方面,將彰化平原分為四大自然地理區:八卦臺地、和美沖積扇、 彰化隆起海岸平原、濁水溪沖積扇北翼。相較於其他地區,地勢平坦利於開發。 而整個彰化溫度高、溫差小,生長季長,但受到降水季節分布不均的影響下,河 川洪枯變化大。僅夏天雨季來臨時,可供耕作。因此,水利設施的興建就成為開 發本區的一大挑戰。 而本區的原住民以平埔族為主,分為:東螺、柴仔坑社、半線社、二林社、 梅裏社、馬芝遴社、大武郡、大突社、貓羅社,共十社,過著游耕、漁獵、採集 的簡樸生活。對環境的破壞力較低,也相當依賴自然環境。 不過,隨著漢人的入墾,這種情形有了極大的變化。傳統水稻農耕的漢人在 本區開發時,最需克服水源不足的問題。因此,在施世榜為首的地方士紳領導下, 施厝圳於康熙 48 年(1709)動工,歷時 10 年,終於在康熙 58 年(1719)完 工。而在此之後,陸陸續續有水利設施的興建與使用,使得整個彰化平原的土地 墾殖如火如荼般展開。隨著水利設施至嘉慶年間達到第一階段的飽和,也讓本區 的拓墾達到第一期的飽和。不過,即使如此,亦創造出清政府時期水田密布且富 庶的彰化平原。 至清末日本初期時,整個彰化平原有多個市街發展,其中以彰化、鹿港、北 斗、番挖、員林…等市街最為重要。而其鄰近地區的農業土地利用亦多為水田, 種植水稻,與濁水溪南岸的草原地景形成強烈的對比。不過,即使如此,整個彰 化平原的內部仍有極大的差異與變化,除了自然環境上的差異外,亦有許多人文 條件上的不同。 因此,彰化平原做為人類活動的舞臺,從早期的平埔族到後來的漢人,其農 業土地利用在不同族群、不同的使用方式下,亦產生不同的變化。尤其在後來的 38.

(49) 日本政府積極的經營之下,透過相關農業政策,使得彰化平原的農業土地利用產 生一系列的變革。而在此之後,經歷了政權的更迭,使得日本人來到此地,對此 地的農業土地利用產生一系列的變革。關於日本時代彰化平原的農業發展之情形, 有賴下一章進行深入探討。. 3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Notice that Theorem 3 has one term for each intermediate variable and each of these terms resembles the one-dimensional Chain Rule in Equation 1.. To remember the Chain

[This function is named after the electrical engineer Oliver Heaviside (1850–1925) and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an electric current that is switched on at time t = 0.] Its graph

• A knock-in (KI) option comes into existence if a certain barrier is reached.. • A down-and-in option is a call knock-in option that comes into existence only when the barrier

• The XYZ.com bonds are equivalent to a default-free zero-coupon bond with $X par value plus n written European puts on Merck at a strike price of $30.. – By the

A Pioneer of the New Buddhist Movement in Taiwan during the Period of Japanese Occupation - Lin Te-lin: the “Martin Luther of Taiwanese Buddhism”.

Basing off the Sheng-yu Canon manuscript as well as the Nian Chapter included in the block-printed canons of the Central Plain lineage and the Southern lineage, this article uses

In our Fudoki myth, the third, sociological, “code” predominates (= the jealous wife/greedy mistress), while the first, alimentary, code is alluded to (= fish, entrails), and

了⼀一個方案,用以尋找滿足 Calabi 方程的空 間,這些空間現在通稱為 Calabi-Yau 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