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照片 6 蔬菜間作情形

資料來源:毛嬿媖,拍照日期:2013.01.31。

從上述訪談中也可看出本區的特色,以水稻為主、蔬果為輔的種植型態。不過,其 內部傾向種植的蔬果有所差異,也因此造成本區極為複雜的農業土地利用方式。而這種 區域專業化的分工情形在本區極為普遍,且不少地區在最近皆以蔬菜、園藝作物為其選 擇。在園藝作物中,本區以龍眼、荔枝、番石榴、葡萄為主,蔬菜則是以花椰菜、甘藍、

荷蘭豆等作物為主(如照片6)。而這種耕種形態自日本時代即有出現,且在戰後這種 專業化的情形更為劇烈,範圍亦較為寬廣。

透過訪談對象所種植的作物,不難理解本區作物之所以如此多樣之原因。由於國人 飲食習慣逐漸改變,從以前重視「吃飽25」到今日的「天天五蔬果,營養要均衡26」,使 得農民開始大量投入蔬菜、園藝作物的栽培,並在一鄉一特產的推波助瀾下,開始發展 地方性作物。

25 早期經濟環境不若現在富裕,從早期流傳的問候語:「你吃飽沒?」中可明顯發現,吃飽是當時極為 關注之事。

26 隨著國人的經濟條件越來越好,亦出現重視其他飲食的聲音,像是每日皆需攝取六大類食物、天天五 蔬果…等,使得大家開始重視每日所攝取之營養與食物種類。

另外,亦與本區在早期即有相當多的蔬果種植有極大的關係。以葡萄為例,本區的 葡萄從民國49 年(1960)即出現,並不斷向外圍擴散。(陳秀芬,1986:218)而也 產生了地方特產,如「大村葡萄」、「社頭芭樂」…等,此一以地方為名的園藝作物品牌 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出現,而本區作為蔬果的重要產地,品牌的出現自然不在話下,也影 響更多農民投入生產的行列中。以園藝作物而言,本區最普遍的作物即是葡萄、番石榴 二種作物,境內亦有多區之作物組合中有此二項作物。園藝作物通常種植於邊坡,而本 區境內的大村、員林、社頭位於八卦臺地地區,地勢較高,坡度較陡,較適合種植園藝 作物。而坡心則是自日本時代以來,便深受員林的影響,種植極高比例的園藝作物與蔬 菜。而同時種植不同類型的園藝作物與蔬菜的情況下,亦使得本區土地利用情形較為複 雜。

而這種情形,似乎不僅僅出現在園藝作物中,蔬菜亦極為普遍。且在地方農民投入 該產業的發展後,該區農會便會成立「共同運銷班」,幫助當地農民進行蔬果的銷售。

而在產銷班負責銷售之下,農民可確保市場之來源(儘管其對消費者的認知一無所有), 加強其種植意願,農民只需要透過網路,便可查知其蔬果販售情形與價格(參考農產品 行情交易站,http://amis.afa.gov.tw/coop/,下載日期:2012.04.30),再透過各個產銷 班的班長發放收益及推廣相關農業政策。而這一系列販售體系,也無形當中產生一股回 饋力量,讓農民願意投入到下一期的生產中,特別是園藝作物。由於園藝作物通常為多 年生,農民不會因為一期的價格不好而改種其他作物,在價格不佳時最常出現的情況為:

放棄採收,但下一期仍會繼續生產,因此隨著投入的農民增加,整個種植面積亦會跟著 增加。但是,屬於短期作物的蔬菜就不一樣了——蔬菜的變動性較為劇烈,且容易受到 天災…等因素影響,價格變動劇烈。因此農民可能因為某一期價格較佳或較差,而改種 植其他作物或者一窩蜂種植該作物,而造成損失。因此,以蔬菜作為該區特產之鄉鎮相 對而言亦較為稀少。且蔬菜種植的持久性,亦不若園藝作物般持久。

此外,本區亦有逐漸趨向以水稻為主的單一作物組合之趨勢。境內不少鄉鎮在民國 99 年(2010)時,轉變成以水稻為主的單一作物組合。這種現象,亦與農村人力不足、

人口老化有極大的關係。由於蔬菜、園藝作物雖然具有較高經濟價值,但是所需要的人 力亦較多。因此,在農民年齡偏高(多在50 歲以上)且多為獨立耕作的情況下,無法 負荷種植蔬果所需要的複雜工作(從果苗的移植,到施肥、除草,以及整個採收過程皆

使用人力),而過去曾種植又可以機械化的水稻就成為農民的選項之一。

貳、區域內部變遷

本區在戰後初期(1950)時呈現延續日本時代後期的發展,以員林為核心,朝向 高雜異度的土地利用方式。不過,本區並沒有向其他地區一般,有一明顯的發展脈絡,

而是呈現較複雜的發展形態。境內為多種作物組合類型所組成,且仍不斷變化中。不過 整體而言,與彰化平原相同的,是朝向雜異度降低的模式發展。在民國99 年(2010)

時,境內有多區為水稻單一作物組合區,亦有部分地方為水稻及其他蔬果的二種作物組 合。因此,筆者將這些地方劃歸為一區,因其可充分顯現區域專業化之特性。

而本區的蔬菜及園藝作物也經歷了極大的轉變。以園藝作物為例,戰後初期,由於 農場荒廢、工廠經歷戰爭而損毀,鳳梨罐頭事業蕭條。後在鳳梨罐頭工廠的復興計劃下,

使得以員林為中心的鳳梨罐頭產業逐漸復甦,甚至在民國41 年(1952)的統計資料中,

鳳梨罐頭佔出口總值之第七項產品,(張慕林,1957:38)這也使得鳳梨生產成為戰後 初期彰化平原園藝作物的主要核心。不過,隨著貿易政策的轉變,農產品、食品加工產 品在外銷的重要性逐漸下降,轉而出口其他工業產品,例如:紡織、電器產品。這也使 得鳳梨的栽培漸漸下滑,自民國69 年(1980),僅剩下彰化市、員林鎮、大村鄉、花 壇鄉四地有少量的鳳梨種植,多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因此其種植面積也大為萎縮。且 在此之後,亦逐漸降低。而在鳳梨的重要性開始下降之際,本區出現新流行的園藝作物:

葡萄與番石榴,作為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園藝作物,在本區極為迅速的擴張,此一影響 直至今日仍可從其作物組合中清楚發現葡萄與番石榴之蹤跡。另外,在蔬菜的種植上,

本區原本傾向種植蘿蔔、甘藍、荷蘭豆三種作物,與園藝作物相似的,至民國69 年(1980)

開始,花椰菜、葉菜類…等其他蔬菜開始於本區出現,且其重要性也逐漸提升,為本區 不少鄉鎮之組合中的作物。這種蔬菜的轉變模式,亦顯現出臺灣經濟條件的轉變,使得 蔬菜之供應上開始朝向市場發展之趨勢。且這些冬季裡作作物亦從原本用以固氮兼賺取 外快的性質,變為追求經濟利益為主的發展模式。

第四節 南部水稻單一作物組合區之區域特色與原因 壹、區域特色與原因

此區與北部水稻單一作物組合區一樣,皆是以水稻為主的單一作物組合區。不過,

本區的水稻種植面積比例相較於北部略低一些,多在80%以上,因此仍不影響其作物 組合類型。而本區南部原是濁水溪的浮覆地,環境條件較其他地區不佳。但經歷日本時 代相關設施的投入與戰後多年的努力下,水稻自民國79 年(1990)重新「突破」環境 之限制,成為主宰本區之作物。

除了水稻以外,本區還有極為普遍的作物:庭園或造景用的相關植物也常在本區出 現(如照片7)。不過,由於以鄉鎮層級為單位的統計資料的缺乏,故無法在作物組合 中顯現,僅能以筆者田野調查中所獲得的資料加以佐證:

「我跟我太太兩人在種,這個叫做『星辰花』,主要送到台北內湖的花市 去賣,我們溪州鄉有自己的產銷班,這是我那時候跟一群朋友一起成立的。而 我之前有種過菊花,因為菊花的門檻較低,比較容易種植。現在,我有自己的 實驗室,以無性生殖的方式培育花苗。另外,我們還有一塊田在種一些蔬菜、

水果。(如照片 7)」」——溪州鄉 黃先生

「我們家目前種 2 甲地,只有 5 分是我自己的,其他是河川地,跟政府申 請開墾許可並繳納租金。而裡面有 5 分地種馬拉巴栗,1.3 甲種草皮,就是學 校操場還有美化綠化用的草皮,另外 2 分則種其他的庭園作物。這個田主要是 我媽媽在種,我這幾年退休以後去幫他,有時候農忙的時候會花錢請工人幫忙。

因為我媽媽 73 歲了,種其他作物可能無法負荷,這些作物管理相對比較容易,

且利潤比水稻還好一些。我們跟一些專門接政府工作的廠商有合作,所以算是 契作,比較不用擔心草皮的市場,而馬拉巴栗主要都是外銷到中國大陸。在機 械使用上,我們這邊都算是分工合作的,像是犁地這個就一定要請人來弄,然 後再付錢給他們。然後,我們這 10 年來都是種這個,沒有太大的轉變。另外,

我們旁邊也有不少種這些庭園作物的,因為我們這邊是河川地的關係。而我們 溪州大部份都是種水稻跟番石榴,以水稻最多,大概 2000 公頃,而番石榴差

不多 1000 公頃。因為這兩個的利潤不錯,尤其是番石榴 1 年有 8 個月的產期,

每隔 2-3 天就會有收入,不過也因為工作量比較大,所以都是比較年輕的人種。

不過種久了,還是要換種別的作物,就會種水稻。(如照片 8)」——溪州鄉 鄭 先生

「我們在種樟樹,總共種了 5.8 分。已經種了快 30 年了,田是我們自己 的,而這些樟樹會用貨車載到田尾去賣。(如照片 9)」——溪州鄉 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