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南部水稻多種作物組合區的區域特色與原因

第三章 日本時代彰化帄原的農業土地利用與分區

第四節 南部水稻多種作物組合區的區域特色與原因

南部水稻多種作物組合區為本時期的北斗郡再加上員林郡的田中、二水兩庄。

而將此二庄劃入南部水稻多種作物組合區,因自大正14 年(1925)始,田中、

二水的發展便與周遭的埤頭、北斗相似。這二庄在此10 年間(1925-1935)發 展下來,相較其南、北兩方周圍的街庄而言,其發展脈絡與南方的街庄類似,故 將其歸類於南部水稻多種作物組合區。

即使名為多種作物組合區,「水稻」仍是本區相當重要的作物,多為第一種 作物,且約佔總種植面積的60%。而第二種作物則是甘藷,約佔 20%。不過,

這種種植面積比例會隨著不同的地方而有極大的差異。

而從「南部水稻多種作物組合區」之名稱中,便不難發現本區的特色——作 物組合呈現較為複雜的情形。在大正14 年(1925)時,本區的雜異化便為彰化 平原之冠。隨著時間的發展,到昭和5 年(1930),境內呈現更為多樣化的作物 組合類型,從單一作物組合到八種作物組合類型幾乎都有之。而至昭和10 年

(1935)時,雖然這種多樣化隨著不少地區朝向水稻單一化發展而減緩,但本 區仍屬彰化平原中,作物組合類型最為複雜的一區。

本區之所以如此複雜,主要與彰化平原的自然環境及開發史有密切的關係。

因為本區為濁水溪沖積扇北翼,早期為濁水溪氾濫原,易受洪水侵擾,故開發較 晚,至日本時代初期時,仍被劃歸為「原野」(如圖3-8)。而這種原野地除了氾 濫原以外,還有海埔地、沙山,不過海埔地多位於彰化郡的範圍內,在此就不贅 述。而沙山20則多集中在本區的二林庄、沙山庄一帶(如圖3-8)。(張素玢,2008:

389-392;葉爾建,2004:83-85)而這種需要技術方能開發的邊際土地,便成 為日本時代的開發主力。也因為本區土地的這種特殊性質,使得日本政府在此地

20 沙山指的是:「強烈的冬季風將裸露於乾涸河床上的河沙,吹送至河川南岸堆積,形成『飛沙 地』及沙害地」。(葉爾建,2004:84);而張素玢則是以「保安林解除地」稱之。(張素玢,2008)

本文主要採用「沙山」做為論述依據,因沙山可簡單明瞭的將其自然環境描述出,亦便於讀者閱 讀。

投入相當多的心力,從日本政府所頒佈的數條相關法令中便可略知一二。這些法 令包括:〈糖業獎勵規則〉與〈臺灣官有森林原野豫約賣渡規則〉等,便成為私 人能進入官有原野地進行開發之重要法源。除了法律上面的投入外,日本政府也 進行了相關的實體建設,以濁水溪治理計劃、防沙工事、濁水溪堤防影響最為深 遠。(葉爾建,2004:86-98;張素玢,2008:395-401)透過上述的律令與工 程,再加上移民村的設立,使得日本政府成功地將原本人煙稀少的原野地轉變為 可耕地(如圖3-9),這可以從水稻的種植面積比例不斷上升中得到應證。不過 整個轉變的過程需要極為冗長的時間,方可成功改造自然環境,這也使得本區的 農業土地利用不斷轉變,反映在作物組合類型的雜異化上。受限於自然環境,使 得本區的水稻一直無法像其他兩區一樣擁有70%以上的種植面積比例,最多僅 在昭和10 年(1935)的 65%左右。由水稻的種植情形,便可知道其他作物——

特別是甘藷、花生在本區的重要性,亦可瞭解本區的雜異化情形。

甘藷與花生具有較佳的環境適應力,且兩者皆為臺灣早期相當重要的作物。

甘藷為早期臺灣人主要的糧食作物,因此在臺灣各地幾乎隨處可見甘藷的種植,

但本區的種植又較其他地區多且集中。適合生長於高溫且雨量約470mm、砂質 壤土、排水較好的地區。(李良,1995:48-49)而花生則是早期重要的現金作 物,本身較耐旱,適合生長於高溫、砂壤土或壤土。(楊允聰,1995:96-97)甘 藷與花生此二者在環境的選擇上,不若其他作物嚴苛,故相當適合位於濁水溪河 川浮覆地的北斗郡境內及其周圍地區(例如:沙山、大城等地)耕種。

大體而言,本區的主要作物為:水稻、甘藷、花生,此三種作物佔了本區約 90%的種植面積。而此三種作物的消長,可作為本區農民與政府共同努力之下,

對環境的「克服」之反映。

圖3- 8 日本時代初期彰化平原的原野地分布

資料來源:直接引自葉爾建,2004,日治時代彰化平原的土地開發特色,頁 85。

圖3- 9 日本時代彰化平原的土地墾殖

資料來源:直接引自葉爾建,2004,日治時代彰化平原的土地開發特色,頁 102。

圖3- 10 臺灣堡圖中的竹塘庄樣貌(外蘆竹塘庄)

資料來源:直接引自臺灣百年歷史地圖,臺灣堡圖:

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aspx,下載日期:2013.04.15。

貳、區域內部變遷

在此期間內,本區經歷了極大的變革。從大正14 年(1925)的二種作物組 合類型為主,到了昭和5 年(1930),境內的北斗、溪州、田中、二林等地都發 生了變化,主要為作物組合類型的雜異度的微幅提升。而昭和10 年(1935)時,

本區的改變則是朝向以水稻為主的單一作物組合之發展。

本區的整體發展可以說是「克服」環境的過程。日本政府從大正元年(1912)

起,不斷進行濁水溪的護岸等相關工程,直至大正 9 年(1920),濁水溪堤防完 工,也使得絕大多數北斗郡境內成為河川新生地,加強土地開發(張素玢,2002:

172)。因此,本區的種植面積也從大正 14 年(1925)的 28670 甲,到昭和 5 年(1930)

的 31928 甲,再到昭和 10 年(1935)的 36745 甲,逐步升高。日本政府對此地進 行開發,建設堤防是第一步驟,在完工後,日本政府開始有計劃的進行土地拓墾。

但北斗之自然環境仍有待改善——不論是地力或是灌溉條件(張素玢,2002:174), 使得此地在堤防完工初期真正能種植水稻的地方仍屬有限,因而產生水稻與甘藷 為主的二種作物組合類型。至昭和 5 年(1930)時,僅二林、北斗、溪州、田中 有所改變。其中二林與田中出現了作物組合數增加的情形;北斗與溪州則是減少,

這種變化可以說是「水稻」種植的不穩定波動期。由於大正 14 年(1925)時,

水稻僅佔約 50%,在作物組合的計算上與二種作物的理論百分率——50%極為相 近。因此,計算結果會偏向二種作物組合類型。不過,至昭和 5 年(1930)時,

整個水稻的種植面積比例提高到將近 60%,也影響了整體的作物組合之計算。使 得本區的作物組合朝向兩端發展——趨向簡化、趨向多樣化發展。最後,到了昭 和 10 年(1935)時,即可發現本區呈現三小區的發展形態:田尾、田中、北斗 呈現高雜異度的發展,沙山、大城、二林則以水稻、甘藷、花生三種作物為主的 發展模式,其餘地區是以水稻為主的趨勢。沙山、大城、二林位於西南部,環境 相對惡劣(如圖 3-8),發展不易,故甘藷為其最主要作物,更甚水稻。其餘地方 環境相對而言較佳,故水稻擁有一定的種植面積比例,故易受到其他作物波動的

影響,呈現極化發展。

此外,本區雖經歷了不同時期的大小變革。不過,境內的竹塘庄為「變者」

中唯一「不變者」。即使其鄰近地區先後經過了多次改變,竹塘自始自終仍以水 稻為主的單一作物組合形態,且有強化的趨勢——其水稻種植面積也從原本的 80%左右,上升到 90%,使得水稻在竹塘之影響力又更甚前期。此一發展與日本 時代彰化平原的土地墾殖有極為密切的關係(如圖 3-9),竹塘在清代屬於深耕保 內有,開發較早,(高銘澤等,2004:927-930)且周圍除聚落外多為水稻田(如 圖 3-10)加上其在清代即有水利設施的開發(如圖 2-11),水源相對充足,使得 水田化比率高。至日本時代後,在日本政府積極發展下,對北斗郡的土地做了極 大地改變與使用,但竹塘仍屬本區中變化相對而言較少的土地(如圖 3-9),從豫 約賣度案的大字中極少位於竹塘中可發現,也因此造就了竹塘與眾不同的發展。

第五節 小結

在經歷日本政府的統治後,彰化平原的農業土地利用產生了不同以往的變革,

這些變化,皆可透過本區的作物組合類型得到印證。整體而言,本區的作物具有 四大特徵:其一,水稻一直是本區的主要作物;再者,甘藷種植面積比例不斷下 降,第三,園藝作物(含鳳梨)面積比例微幅上升,主要是鳳梨的種植面積提升 所致;最後,蔬菜(含蘿蔔)種植面積比例不斷上升,與本區的員林作為蔬果集 散中心、食品加工中心有極大的關係。

另外,整個彰化平原的甘蔗,可透過日本政府推行的「原料採取區」之一制 度,將彰化平原分為:林本源、源成、新高、明治四大製糖會社的原料採取區。

而其會社所在地的溪州、二林、和美、溪湖四地,也因此而產生如郁永河口中的:

「蔗田萬頃碧萋萋,一望蘢蔥路欲迷;綑載都來糖廍裡,只留蔗葉餉群犀」(郁 永河,1996:14)的農村地景。而鳳梨的種植,亦同樣具有很強烈的空間性,

大多分布於縱貫鐵路沿途所經的街庄,僅位於八卦臺地的芬園庄為一例外。由於 彰化平原的鳳梨,主要用以進一步加工後,製成鳳梨罐頭,運銷至臺灣島外。而 此時的鳳梨罐頭工廠多設置在員林、彰化市,也因為此二地具有交通易達性高之 優勢。此一優勢,亦帶動其周圍地區鳳梨的種植,特別是位於八卦臺地的芬園庄。

由於其土壤為紅壤,加上部分土地邊坡坡陡,不適合種植其他作物,故多種植園 藝作物,特別是鳳梨的生產。

除此之外,亦可根據本區的作物組合類型,將彰化平原劃分為:北部水稻單 一作物組合區、中部水稻高雜異度作物組合區、南部水稻多種作物組合區三區,

且每一區皆有其特性。

北部水稻單一作物組合區位於彰化平原北部,以水稻為主的單一作物組合區,

其水稻種植面積比例在80%以上。自清代始,水稻一直是本區的重要作物,當 時即有八堡一圳、二圳…等水利設施在此地發展。而後來的日本政府更進一步成

其水稻種植面積比例在80%以上。自清代始,水稻一直是本區的重要作物,當 時即有八堡一圳、二圳…等水利設施在此地發展。而後來的日本政府更進一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