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文獻回顧與研究目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問題,首先先針對農業地理的相關文獻進行回顧,以對農業地理的 相關研究與其研究方法有一更深入地理解。再以農業土地利用變遷為主軸,對臺 灣各地區農業土地利用變遷—特別是戰後與全球化影響下的農業土地利用變遷,

以瞭解本論文之研究方法。最後,則是對彰化平原內各地區農業或單一產品進行 相關資料搜集,從平原內各個地區的細部探討著手,以釐清整個彰化平原的外 貌。

一、 農業地理

農業地理學者應關注地區變遷中的農業投入、農業大小結構、農業所得、農 業市場。(Bowler and Ilbery,1987:327)

而國內學者陳正祥(1959)將臺灣的土地利用分為耕地、林地、其他土地三 種類型。而在農業區域上,先依據地形與氣候等自然環境,將臺灣分為平原與沖 積扇區——農田區(又可分為水稻區及水稻甘蔗區兩個小分區);丘陵區——農 林混合區(又可分為茶與柑桔區、香蕉鳳梨區、混作區三個小分區);山地區——

森林、離島區——農漁兼營區之四大區。另外以自然與作物並加上行政區作為界 線考量之因子,共可劃為 28 個農業區,納入四大分區之中。

另外,陳憲明、吳信政(1977)曾以臺灣農業生產力1與作物組合為基礎,

對臺灣 324 個鄉鎮市進行其農業生產力與作物組合型的計算。在農業生產力方面,

以算術平均數與標準差將二種生產力各分為高度、中度、低度三級,互相組合為 七種類型2。而在作物組合方面,則是採用 K. Doi 於 1957 年改良 J. C. Weaver 的 作物組合類型。利用「作物組合判定表」,以作物生產值的比率和,依照限界數 字進行判斷,得出全臺作物組合型,並加以分析與農業生產力間之關係。

1 在該文中,農業生產力又可分為土地生產力與勞動生產力二種。前者指每一公頃耕地一年的粗 生產價值;後者則是每一農業勞工一天所得的農作物粗生產價值(陳憲明、吳信政,1977:31)。

2 其實應為九種類型,但因為高度土地生產力與低度勞動生產力、低度土地生產力與高度勞動生 產力二種類型實際上並不存在,故為七種類型。

在此之後,陳憲明(1979)則是透過一套完整的統計方法,利用 34 種不同 變數,將臺灣分為 324 個研究單位,以 324*34 的地理資料矩陣進行農業區劃分,

得出 9 個因子,再將其因子與區域間的類似性做均質性劃分,共分為 10 個農業 區域。後根據其共同特性,些微的修正農業區域為都市影響農業區、中北部農業 區、嘉南農業區、屏東農業區、茶樹農業區、果樹農業區、山地農業區、離島農 業區八區。從中,也可看出自然環境對農業活動的影響。

陳國川(1985)利用區位商數、精雜異指數兩技術分析臺灣(五大都會區除 外)的作物集中與雜異化程度。其集中度結果顯示:水稻種植之高度集中地區有 些微向外擴張;茶與甘蔗的集中地區,呈現穩定的狀態;嘉南平原的甘藷、花生 種植集中度大量縮減,而中央與東部山地則是穩定發展。另外,關於雜異度之結 論為:臺灣耕地雜異度高;北部丘陵平原區雜異度較臺灣其他地區低;中南部平 原區交通樞紐地區,近幾年之雜異度亦有降低。

陳憲明(1994)則是以民國 79 年(1990)農業普查中的 37 項變數,經篩選 後,轉為 12 個農業的共通因子,包括:農家專兼業程度、農村都市化程度、稻 作對旱作、農家家庭人數之多寡、農作衰微、從農者的年齡層、未來三年營農意 願、家畜禽分布、耕地規模、茶與特用作物栽培、花卉與種苗栽培、果樹對雜糧 的栽培。再以此作為群落分析法的分類指標,將台灣的 359 個鄉鎮劃分為:稻作 優越區、多種經營區、花卉苗木區、特用作物區、果樹農作區、邊際農業區、都 市影響稻作區、都市影響旱作區、農作衰微區,此 9 個農業類型區,並繪製成圖。

而後,又考慮到行政區當作農業區界缺乏其實際的農業空間及地形特徵,故進行 區界的修訂。(陳憲明,1994)透過本文,得以釐清 1990 年代臺灣的農業土地利 用之概況,並可用以對照今日臺灣農業之發展情形。

透過上述農業地理的文章,使筆者對農業地理之研究核心及其常用的研究方 法有更深入地理解。在研究取向上,除了陳正祥以自然環境與作物等因子進行分 析外,其餘多採取統計分析的方式,對地表的農業土地利用進行農業區的劃分。

其中,常使用的方式包括區位商數、因子分析、Weaver 指數…等等。其中,大

部份的統計方法皆需要與其他統計方法搭配使用(例如:區位商數與精雜異度指 數合併使用)。唯有 Weaver 指數可單獨操作,且亦有多人採用此一方法進行分析。

因此,筆者在本文中亦選用 Weaver 指數作為劃分彰化平原農業土地利用之依 據。

二、 農業土地利用與變遷

在臺灣進行土地利用的相關研究,經搜尋共有二百多筆資料。由於本文著重 在「農業」土地利用以及農業土地利用變遷上,因此,本文獻回顧強調農業土地 利用及其變遷。

林俊全(1986)以苗栗後龍沖積扇為例,比較不同地形、土壤特性之自然 環境對農業土地利用的影響。本區土壤多為搬運土,變化程度較小;而自然環境 對農業土地利用的影響則可採用「地形完整」評量。(林俊全,1986)

黃瓊慧(2000)從比較利益的觀點看戰後屏東平原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與 其所種植作物差異及其機制。其研究結果發現:沿海地區傾向種植蓮霧;內陸地 區則較傾向種植檳榔,與其自然環境和農家勞動力有關。(黃瓊慧,2000)

趙珮儀(2001)以八卦臺地作為其探討對象,分別探討清代、日本、戰後,

不同政府治理下,所產生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而整個八卦臺地隨著其坡度的差 異,而分成不同的區域形態:坡度0-10%0間是以水稻為主的土地利用方式;10%

以上則是以果園、墓地等利用方式為主。且其土地利用方式,亦隨著不同時期而 產生差異極大的變革。(趙珮儀,2001)

黃淑潔(2006)探討桃園縣大園鄉在民國 58 年到 85 年間的變化。這段期 間中,耕地面積大幅度地縮小,主要為機場、工廠、設施用地為主,但農業仍是 本區居民賴以維生的重要產業。在全球化的衝擊下,大園鄉由於國際機場欲發展 為空運中心,成為預期的都市化地區,得以擺脫農業上的困境。(黃淑潔,2006)

王燕只(2006)研究《戰後莿桐地區的農業土地利用變遷》中發現:民國 50 年代以前的雜作到 50 年代中期以後高雜異度的七種作物組合,而後在 60 年

代中期由於外部環境的影響下,改種植高經濟價值的蔬菜。(王燕只,2006)

王婉婷(2008)以臺南縣東山鄉為研究區,探討其在戰後農業土地利用變 遷。受到地形的影響,本區分為平原區與丘陵區。平原區主要種植作物從早期的 雜糧水稻種後期的水稻蔬菜;丘陵區則是受到農民耕作習慣的影響,使得丘陵區 內部又可分為淺山與內山地區。前者以種植龍眼和柳橙為主,後者則是龍眼椪柑 以及咖啡。足以顯現其不同環境與不同人群下,人地互動的不同樣貌。(王婉婷,

2008)

徐立峰(2010)以彰化縣花壇鄉為研究區,分為平原區與八卦臺地區。平 原區種植面積從民國50 年代提升到 70 年代縮減,種植種類趨向單一化;臺地 區的土地利用則是從50 年代多樣化到 70 年代改種及「拋荒」。(徐立峰,2010)

以上文章多為探討農業土地利用之相關資料。當中,除了林俊全(1986)

是從環境的觀點出發,採用土壤分析等量化研究方法外,其他文章多採用具有時 間深度(橫跨長時間)的統計資料進行相關的農業土地利用分析。也因為其資料 具有時間深度,故亦可明顯看出該地區的農業土地利用方式與變遷。而本研究除 了針對彰化平原農業土地利用進行分析外,其利用方式的變遷亦是本研究之一大 重點。因此,本研究立足於前人研究基礎上,兼具兩者之取向。運用「以環境為 本」之方式,同時並考慮其他土地利用變遷研究具備的「時間深度」之分析。故 本文企圖以原始環境作為先民開墾要項,後探討土地利用,再到土地利用之變遷。

除了採取具有時間深度的歷史資料分析外,亦考量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重要性。

透過以上方式,企圖建構出本地之農業土地利用與變遷。

三、 彰化平原農業之相關文獻

農民會根據其所在地的自然環境與人文條件,選擇適合栽種的作物。因此,

即使同樣為彰化平原,但區域內卻是即為多元、差異極大。除了不同地區所造成 的區域差異外,不同時期的影響下,亦會對某一地區產生變化,使得該區與前期 產生差異。故以下就針對前人研究的彰化平原各個地區以及不同時期的特殊農產

品進行相關文獻探討,以期理解本地內不同地區或是不同時期彰化平原的各個樣 貌。

美國人類學者 Bernars Gallin 於 1957 年至 1958 年在彰化進行為期 16 個月的 參與觀察法式的民族誌研究,內記錄了作者在彰化縣西海鄉小龍村內所觀察的現 象。作者在當時就指出臺灣農村的問題為「土地缺乏、耕地破碎、距離遙遠」。 因此在土地不足的情況下,本區的青壯年村民許多外移到臺北工作。在人口外移 下,也使得當地的社會逐漸開始變遷。另外,本地的種植作物從原本的稻米轉為 蔬菜,因其經濟價值較高。(Gallin 著,蘇兆堂譯,1979)

陳憲明(1981)曾透過研究彰化蔬菜的集貨圈及生產者的空間行為,繪製出 產地與三個主要市場的希求線圖。藉此圖,得以理解距離與菜農的空間行為,其

陳憲明(1981)曾透過研究彰化蔬菜的集貨圈及生產者的空間行為,繪製出 產地與三個主要市場的希求線圖。藉此圖,得以理解距離與菜農的空間行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