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北部水稻單一作物組合區的區域特色與原因

第三章 日本時代彰化帄原的農業土地利用與分區

第二節 北部水稻單一作物組合區的區域特色與原因

前文根據其作物組合將日本時代的彰化平原進行作物組合的分區,本節就其 最大面積的北部水稻單一作物組合區進行深入的探討。另外,又可細分為:其區 域特色與原因、區域內部的變遷兩個部分。先論述其成為一區域之原因與特色,

後再論述整個日本時代,其區域內部的變遷情形。

壹、區域特色與原因

整個北部水稻單一作物組合區以水稻作為主要作物,其水稻種植面積比例高 達80%(見附錄),顯示出水稻對本區的影響力。本區的自然環境,主要位於和 美沖積扇與彰化隆起海岸平原之中,地形平坦,水利設施充足。

而關於彰化平原的水稻,自清政府時期即有記載,特別是關於鹿港的「天庾 正供」與「鹿港飛帆」其含義為雍正年間,鹿港米市街西畔建有儲存正供米的倉 廒,門首有匾約:「天庾正供」;嘉、道年間,鹿仔港,煙火萬家,舟車服奏,為 北路一大市鎮。西望重洋,風帆爭飛,萬幅在目,波瀾壯闊,接天無際,真巨觀 也。故被選為邑中八景之一,並名之曰:「鹿港飛帆」。(轉引自施添福,2000:

240)從中不難見到鹿港的繁華,與米穀倉儲、運輸業在本地之興盛,也不難推 敲當時水稻種植與本地之經濟發展盛況。當時的鹿港作為臺灣第二大港口,其位 置優越,為兩岸米穀貿易的主要渡口。也帶動彰化地區的水稻種植與繁榮,即使 後來鹿港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逐漸喪失,(施添福,2000:277-281)但仍不影響 本區的水稻種植。在明治 39 年(1906)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出版的《臺灣重 要農作物調查:普通作物》中,繪有臺灣重要農作物分布圖(如圖 3-7)。在此圖 中,可明顯的發現大部分彰化平原的農業土地利用是以水稻為主。僅有少部分是 以小麥、鳳梨、柑橘等作物為主,足以顯示出水稻之重要性。本區之所以會有如 此眾多的水稻栽培,主要原因為:本區自清代初期即為施厝圳之灌溉地。作為施 厝圳延伸的八堡圳,合併了一圳、二圳,灌溉了更多彰化平原的農田,使得水田

化的情形更為劇烈。因此,本區作為八堡圳的灌溉區,灌溉水源的充足性自然不 在話下,也使得本區具有較多水稻的栽種。

水稻在本區的蓬勃發展,與日本政府對臺灣的殖民有極密切的關聯性。日本 政府先透過土地調查、交通建設、行政改革等基礎工作,奠定農業發展的基礎。

之後,不斷的以農業試驗、品種引進等進行農作物品種的改良,終於在大正 11 年(1922)成功改良水稻品種後,大量推廣「蓬萊種」水稻的種植,使得臺灣的 水稻種植面積與產量大幅提升。有研究即曾指出:「若在來種從大正 13 年(1924)

至昭和 18 年(1943)的每甲平均產量為 100 的情況下,蓬萊種則是 133.5」。(彬 如,1957:59)從上述中可清楚地發現:此一技術的突破,導致種植面積與產量 的大幅提升,使得農民種植水稻的意願大為提升。除此之外,日本政府亦於大正 12 年(1923)設立「水利組合」,將彰化平原公共埤圳、官設埤圳皆納入,由官 方統一管控,並劃歸為:溪頭圳、彰化、頭汴圳、八堡、北斗五大水利組合,以 確保水源供應的穩定性(林達雄,2000:124;145)。由於水源的充足與穩定,

使得農民得以種植水稻。在上述相關政策的配合下,使得水利設施較為完善且地 形較平坦的彰化平原農民更加投入水稻的種植行列之中,而使得彰化平原的水稻 種植面積比例漸漸提升。

在各方面政策的配合下,彰化平原的水田化逐漸更為劇烈,甚至有:「北部 之茶、中部之米、南部之蔗」之稱,(彬如,1957:50)由此可見水稻在臺灣中 部地區的種植盛況。水稻作為種植的主要作物,與漢人社會習慣種植穀類作物有 極大的關係。Bray(1994)即曾提及關於中國的耕作制度的描述:「大部分的可 耕地皆種植穀類作物」。並根據相關統計資料,得到以下結論:「約 70%農地種植 穀物,10%為豆類,3.6%則是油料作物,1%的果樹,而另外 1%則是蔬菜」。(Bray 著,李學勇譯,1994:545)由此不難發現穀類在中國傳統社會中,扮演重要的 角色。因此,臺灣作為漢人社會的一部分,自然而然的選擇種植適合當地環境的 穀類作物——水稻,也就是合情合理的。

此時的水稻可分為蓬萊種與在來種,兩種的特性俱有極大的差異。就蓬萊種

水稻而言,在此時並非屬於糧食作物,而是作為商品。主要用來銷往日本,以滿 足日本市場之需求。而在來種水稻則是作為此時人民真正的糧食作物,主要用以 滿足臺灣人民之日常需求。

另外,甘藷亦在不少地區中出現,但是受到水稻二穫與其龐大的利益的影響 下,其種植面積與重要性對本區而言相較輕微。

圖3- 7 明治 39 年(1906)臺灣重要農作物分布圖。

資料來源:直接引自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1906,《臺灣重要農作物調查:普 通作物》,頁 iii,取自臺灣大學圖書館。

貳、區域內部變遷

本區在此時幾乎少有變動,除了昭和10 年(1935)的花壇與和美二庄以外,

其餘多為以水稻為主的單一作物組合。此二庄在昭和10 年(1935)時,由於和 美庄該年度的蔬菜種植面積提升、花壇庄則是園藝作物的提升,使得二庄的水稻 種植面積比例微幅下降至百分之70 多,導致整個雜異度提高。

不過,筆者仍將其劃分為同一區域,主要原因為其水稻種植面積比例仍在 70%以上——表示水稻依舊是和美、花壇二庄的最重要作物,雖然在作物組合的 計算上有些偏差,但仍不減水稻在昭和10 年(1935)對此二地之影響,這也與 本區以水稻作為主要作物之劃分原則相符,故筆者仍將其劃入水稻單一作物組合 區中。

昭和10 年(1935)的水稻種植面積下滑,有可能與昭和 4 年(1929)始 的世界經濟大恐慌有關。由於經濟大恐慌,使得日本於昭和5 年(1930)發生 農業恐慌,農產品價格一落千丈,日本政府於昭和8 年(1933)制定了米穀統 制法,其政策主要有三項內容:第一,上市季節的調整;第二。獎勵水田轉作;

第三,禁止新設或改修水利設施。(潘志奇,1957:41;吳育臻,2003:109-112)

後雖經歷多次修訂,但限制米穀輸入的原則基本上無太大的變革,這套法令也使 得屬於日本殖民地的臺灣農民將在來種水稻田改種其他作物。而在此影響之下,

本地的農民主要轉投入具有時效性且可進一步加工而成工業製品的生鮮蔬果作 為其選擇依據。由於這些生鮮蔬果具有時效性,可滿足臺灣當地市場的消費需求。

而在農產品達到飽和時,這些農產品可做為原料進一步投入工業生產之中,做為 最初級的食品加工業的一環,不僅外形整齊便於運送,可供外銷。另外,在製成 工業產品後,便可有效的延長其保存期限。這些產品透過加工再製的過程後,開 始不受到其原料特性的影響,亦成為開拓海外其他市場的相關產品。不過,這個 統制法隨著戰爭的到來(1937),因應戰時儲糧的需求,其影響與重要性也跟著 降低。

和美做為日本時代末期的紡織業重鎮,亦逐漸發展成「街」。這可能是昭和 10 年(1935)和美的水稻種植開始下滑,蔬菜大幅的提升的主要原因。

另外,花壇庄的作物變化,可以說是整個園藝作物的大幅增加——主要為鳳 梨栽培的提升。由於昭和6 年(1931)在南郭庄(位於今彰化市內)設立專門 製造用來生產鳳梨罐頭的鐵罐工廠,(夏鑄九,1988:281)在鳳梨加工製造業 的外銷利潤吸引下,使得鄰近的花壇庄之鳳梨栽培大幅增加也不足為奇了。

第三節 中部水稻高雜異度作物組合區的區域特色與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