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溪州種植樟樹之地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照片 9 溪州種植樟樹之地

照片 9 溪州種植樟樹之地 資料來源:毛嬿媖,2013.01.31。

而這也反映了本區的自然環境與其限制——位於濁水溪的河川浮覆地,易受洪泛影 響,雖然在日本時代興建了堤防,而將災害降至最低。即使如此,無法否認的是:本區 仍深受河川影響,處於一種不確定性。但這也造就了本區朝向發展花卉等庭園作物發展 之利基。除此之外,近年來由於國人飲食習慣改變、生活水準提高,使得傳統農作物的 市場變小,造景等庭園作物需求增加,也讓本地農民在河岸旁(高風險地區)從事較粗 放(低度)的土地利用。

另外,從當地農民的口中也得知該地的種植情形。以水稻、番石榴為其選擇作物。

由於水稻年可二穫,因此在一年計算二次的種植面積上佔有絕對的優勢。而園藝作物通 常都是多年生的植物,尤其是番石榴,其果期長且產量高。(王武彰,1995:55)為一 長期投入、生產的作物,較難在短期內有大幅度的面積變化。且這些園藝作物需要耗費 較多的人力(從栽種、培育到收成多使用人力,與水稻相對而言較少用機械),對於部 分獨立耕種的老農而言相對困難。因此,本區仍為以水稻為主的作物組合區。

不過,本區的水稻種植面積比例相較於北部地區而言低了不少,這些地方仍種植不 少的經濟作物,例如:番石榴、花椰菜…等。由於本區為濁水溪的洪泛平原,在濁水溪 的影響下,屬彰化平原開發較晚之地區。在清代、日本時代便常發生濁水溪改道、氾濫 之事,亦對人民、財產造成極大的損傷。後在大正年間修築濁水溪堤防,使得濁水溪河 道較為穩固,此地的開發亦隨之興盛。不過,本區原本不穩定的自然條件仍需要時間方 能克服。在長期努力下,終於在昭和10 年(1935)成為以水稻為主的單一作物組合區。

不過,到了戰後初期,本區的土地利用,又呈現極高的雜異度形態,但此時的作物內容,

與日本時代已有所差異——日本時代的多樣化作物,多為甘藷、花生等適應環境作物,

而戰後初期則為甘藍、荷蘭豆等經濟作物。本區作為彰化平原境內相對偏遠之地,種植 需要較多人力且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作物,自然亦成為農民的選擇依據。但是,隨著時 間的改變,本區農民亦有所變革——轉向花卉及庭園作物,這些更具高經濟價值之作物。

不過,由於統計資料的缺漏,故無法直接從作物組合中直接看出其變化,僅能以訪談中 佐證。

貳、區域內部變遷

本區之作物組合整體的變化與北部水稻單一作物組合區相同,呈現從高雜異度轉向 低雜異度的變化趨勢。不過,造成此一現象之因素與結果皆不盡相同。本區作為彰化平 原開發較晚之地區,由於濁水溪之不穩定性,便成為此地開發的一大阻礙。隨著治水到 治山(張素玢,)的政策實施,濁水溪亦有極大地改善,使得本區的開發如火如荼地進 行。不過,本區仍屬彰化平原中相對偏遠之地區。而在戰後初期,此一環境並未有太大 的改善。因此,在經濟考量下,本區農民選擇種植極為多樣的作物,以供市場之需求。

從其作物種類中便可略知一二,以民國39(1950)的社頭鄉為例,該年度為九種作物 組合類型,其作物為:水稻、甘藷、蔬菜、鳳梨、樹薯、蘿蔔、園藝作物、幼麻、甘藍。

除了水稻與甘藷外,作物即為蔬菜與鳳梨等經濟作物。在同一時期的北部水稻單一作物 組合區,則傾種植較多的糧食作物,以和美為例,該年度為十種作物組合,作物總類分 別為:水稻、甘藷、小麥、蔬菜、花生、荷蘭豆、普通作物、特用作物、甘藍、蘿蔔,

兩者間之作物選擇次序仍有所差別。

而隨著時間的推進,本區至民國79 年(1990)年時,全區大致上呈現以水稻為主 的單一作物組合形態。境內除了北斗鎮、田尾鄉二地外,其餘皆為水稻單一作物組合區。

而在該年度,北斗屬於即為複雜的九種作物組合類型,雖然如此,但是其主要的二種作 物:水稻與蔬菜即佔了約80%的種植面積,亦差點成為該區之組合類型27;另外,該年 度的田尾則呈現水稻、蔬菜二種作物組合類型。在該年度之後,全區即呈現水稻為主的 單一作物組合類型。

而這種變化,除了傾向上述的農業土地利用之粗放發展外,亦有朝向種植花卉及庭 園作物等趨勢。尤其以田尾鄉為核心,影響其附近的北斗、溪州等地。從民國73 年政 府所推行的「稻田轉作六年計劃」開始,便逐漸奠定田尾在彰化平原的花卉種植之發展 地位,也逐漸影響其周遭地區。(馮瑞菁,2009:24-58)這些變化,皆無法從作物組 合中得知,僅能以訪談與前人研究中加以佐證。

27 筆者在計算作物組合類型時,發現該年度的北斗鎮作物組合之數值從單一作物至九種作物分別為:

2125.21;295.85;418.69;412.01;380.48;350.64;328.18;305.90;285.32。由於九種作物組合之 和為全部最小值,故為九種作物組合。從中可明顯看出:二種作物組合與九種作物組合類型之值差距不 大,不過最終仍以實際計算結果為主。

第五節 西南部水稻高雜異度作物組合區之區域特色與原因 壹、區域特色與原因

雜異化程度遠較其他地區來的高。由於其自然環境的限制——位於海濱風沙大、土 壤含砂質成分較高、水尾灌溉較少,且地勢低窪,易淹水,較不適合種植水稻(水稻種 植面積比例在本區最高不超過60%,與其他地區相差甚遠),故從早期便輔以甘藷、花 生等作物,並行之多年。然而,隨著時間的推進,甘藷與花生也已不再是臺灣重要的糧 食、經濟作物,但本區依然有相當多的面積比例持續種植。除了種植甘藷、花生以外,

本區另有一部分的田地轉為種植其他蔬果,而使得本區的土地利用呈現極為複雜的情況。

根據筆者訪問到的結果如下:

「這塊田是我公公的,帄常也是他在種,我只是來幫他採的。這些蔬菜都 是他種的,不到 3 分地,有花椰菜、菜干、結菜…等」,另外還會種一些綠肥。

不過這些都是現在冬天的時候種的,主要是自己吃的,而且蔬菜比較耗人力,

所以種比較少。夏天主要都是種水稻,因為水稻可以用機械,所以大概種了 1 甲左右,收成之後就會交給農會。(如照片 10)」——福興鄉 施小姐

照片 10 農民在冬季時種植多種蔬菜與綠肥,蔬菜主要供自家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