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東周楚國喪葬禮俗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東周楚國喪葬禮俗之研究"

Copied!
16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石蘭梅博士. 東周楚國喪葬禮俗之研究. 研究生:李立真 撰. 中華民國一○八年八月.

(2) 摘要 本文以文獻分析及考古實物為兩大主軸,使用三禮書與楚墓考古發現的史 料,聚焦於東周時期的楚國,分別為春秋時期、戰國前期、戰國後期三個階段, 依時序的推演來看楚國喪葬禮俗的流變。 在考古出土墓葬資料的運用上,本文以禮制的中心人物──貴族群體作為主 幹,以國家都城定位貴族權力核心,並以都城周邊墓葬群檢視不同時期楚國喪葬 禮俗的發展狀況。本文的研究希望能跳脫過去單純南北對立的物質文化研究窠 臼,擺脫一般認為楚國政治邊陲蠻夷、文化詭譎奇瑰的論述,回歸禮俗本身,分 析規範的條文與實際施用下產生的狀況與差異,探討在時局變動下,喪葬禮俗如 何隨時境而變遷,並由楚墓所見一手史料辯證古籍中談及或未談及的喪葬禮俗。 本研究的文獻分析以《儀禮》與《禮記》為主,《周禮》為輔。先秦喪葬禮 制記載最詳實見於《儀禮》一書,其內容主要記錄士階層的從初死到入殯,及其 後相對應的葬與祭。本文將以《儀禮》的相關紀載為基礎,配合《禮記》中對不 同身分與其對應喪葬制度的補充,來分析東周時楚國可能接觸到的禮制規範為 何。 繼文獻分析之後,再結合考古出土的實物,以楚都的地望為核心──春秋時 期以宜城為中心,戰國前期以紀南城為中心,戰國後期以陳城、壽春城為中心, 進一步以實際墓葬考古史料為線索,分由墓葬形式與隨葬器物兩大項申論之,觀 察不同階段的楚國喪葬禮俗變遷。. 關鍵詞:東周、楚國、喪禮、葬禮、《儀禮》.

(3) Abstract This essay takes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archaeological objects as the two main axes. Using the three ritual books and the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of the Chu Tomb, focusing on the Chu State in the Eastern Zhou Dynasty, and discussing the tombs in this period in the three stages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Early 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Funeral objects such as funerary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time series to see the evolution of the funeral customs of the Chu State. This article takes the central figure of the ritual, the aristocratic group as the mainstay, and locates the core of the aristocratic power with the national capital. The tombs around the capital city examin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uneral customs of the Chu State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first half of the article is a literature discussion, with " Rites and Ceremonies" (儀禮)and " Classic of Rites" (禮記)as the mainstay, and " Rites of Zhou"(周 禮) as a supplement. The latter part combines archaeological objects with the location of the Chu capital as the core.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is centered on Yicheng (宜城). In the early Warring States period, Ji Nan City(紀南城) was the center. In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Chencheng City(陳城) and Shouchun City (壽 春城)were the center, and the actual tomb archaeology was used as a clue. Dividing the form of tombs and the two major items of funeral objects, observing the changes in funeral customs of Chu in different stages.. Keywords: Chu Stage, the Eastern Zhou Dynasty, Funeral Customs.

(4) 目錄 目錄 ......................................................................................................................................... i 圖次 ........................................................................................................................................ ii 表次 .......................................................................................................................................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回顧...............................................................................................................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侷限 ................................................................................................. 11. 第二章. 三禮中的喪禮與葬禮 ............................................................................................. 14. 第一節. 喪禮 .................................................................................................................... 15. 第二節. 葬禮 .................................................................................................................... 27. 第三章. 春秋時期──以宜城楚皇城為中心 ...................................................................... 34. 第一節. 春秋時期楚都 ..................................................................................................... 34. 第二節. 宜城周邊墓葬 ..................................................................................................... 42. 第三節. 春秋時期楚墓所見喪葬禮俗 .............................................................................. 46. 第四章. 戰國前期──以江陵紀南城為中心 ...................................................................... 55. 第一節. 戰國前期楚都 ..................................................................................................... 55. 第二節. 紀南城周邊楚墓 ................................................................................................. 59. 第三節. 戰國前期楚墓所見喪葬禮俗 .............................................................................. 65. 第五章 戰國後期──以陳城、壽春城為中心..................................................................... 97 第一節. 戰國後期楚都 ..................................................................................................... 97. 第二節. 陳、壽都城周邊重要墓葬 .................................................................................. 99. 第三節. 戰國後期楚墓所見喪葬禮俗 ............................................................................ 105. 第六章 結論 ........................................................................................................................ 128 附表一:《儀禮》與《禮記》喪禮與葬禮相關條文列表 ................................................. 133 參考書目 .............................................................................................................................. 149. i.

(5) 圖次 圖 1- 1 東周楚國都城圖 ......................................................................................... 11 圖 3- 1 宜城楚皇城遺址平面圖.............................................................................. 37 圖 3- 2 宜城郭家崗遺址位置圖.............................................................................. 38 圖 3- 3. (左圖)二層台:襄樊山灣 M6 墓葬平、剖面圖、(右圖)半龕半台: 襄樊彭崗 M34 墓葬平、剖面圖 ................................................................ 49. 圖 4- 1 紀南城遺址位置圖 ..................................................................................... 56 圖 4- 2 紀南城內遺跡分布及功能說明圖 .............................................................. 58 圖 4- 3 包山二號墓墓坑全景圖.............................................................................. 67 圖 4- 4 天星觀一號墓墓坑平面圖 ..........................................................................67 圖 4- 5 包山二號墓腰坑平、剖面圖 ......................................................................69 圖 4- 6 包山二號墓內棺彩繪擋板(東、西)及鋪首銜環 ................................... 71 圖 4- 7 包山二號墓中棺衣物包裹情況 .................................................................. 72 圖 4- 8 天星觀一號墓槨室分布圖 ..........................................................................74 圖 4- 9 馬山一號墓出土草刀型竹編扇 .................................................................. 91 圖 5- 1 馬鞍塚楚墓及車馬坑平面圖 .................................................................... 100 圖 5- 2 安徽長豐楊公 M11 墓壙剖面圖 ............................................................... 106 圖 5- 3 胡家孜 M1 墓道兩側矛、盾布列圖 ......................................................... 106 圖 5- 4 馬鞍塚楚墓及車馬坑平面圖 .................................................................... 111 圖 5- 5 馬鞍塚二號車馬坑出土泥馬(圖左)、貝旗(圖右) ........................... 112 圖 5- 6 平糧台 M240 出土提鏈銅爐 .................................................................... 120 圖 5- 7 楊公 M11 出土錯銀獸型銅鑰戈 ............................................................... 125 圖 5- 8 楊公 M2 出土棺內玉器 ............................................................................ 127. ii.

(6) 表次 表 2- 1 襲衣服飾列表 ............................................................................................. 21 表 2- 2 小斂服飾列表 ............................................................................................. 23 表 2- 3 襲斂衣著稱數列表 ..................................................................................... 25 表 2- 4 大斂服飾列表 ............................................................................................. 25 表 3- 1 2006-2007 年宜城周代遺址調查表 ............................................................ 39 表 3- 2 襄宜平原周遭楚墓列表.............................................................................. 43 表 3- 3 襄宜平原春秋楚墓銅質祭器列表 .............................................................. 52 表 3- 4 襄宜平原春秋楚墓陶質祭器列表 .............................................................. 53 表 4- 1 紀南城周邊戰國中大型墓葬列表 .............................................................. 62 表 4- 2 雨台山和九店墓葬列表.............................................................................. 64 表 4- 3 紀南城周遭戰國前期楚墓銅質祭器列表................................................... 77 表 4- 4 紀南城周邊戰國前期楚墓陶質祭器列表................................................... 80 表 4- 5 紀南城周邊戰國前期楚墓出土動物類食物列表 ....................................... 82 表 4- 6 紀南城周邊戰國前期楚墓出土植物類食物列表 ....................................... 84 表 4- 7 雨台山出土木劍墓葬列表 ..........................................................................87 表 4- 8 馬山一號楚墓出土服飾與《儀禮》對照表 ............................................... 92 表 5- 1 陳城與壽春城周邊墓葬列表 .................................................................... 103 表 5- 2 戰國前期與戰國後期楚墓頭向、墓道一覽表 ......................................... 107 表 5- 3 壽縣李三孤堆出土青銅器列表 ................................................................ 117 表 5- 4 陳城、壽春城周遭戰國後期楚墓陶質祭器統計表 ................................. 121. iii.

(7)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喪禮是人一生的終結,廣泛地存在於世界各地的文化中,古今中外皆是生命 儀式裡重要的一環。在中國,喪禮屬五禮中凶禮之一,用以哀悼個體之死亡,自 臨終到招魂、襲斂、殯葬、居喪、祭祀,以死者為核心,於周代完成儀式的系統 化。但死者終究已逝,這套禮儀,更多是規範與死者親近的生者。由此擴大,喪 禮除了對個體的死亡表達哀悼與悲思,更是在社會脈絡下聯繫著死者與生者,代 表雙方相對關係的重要儀式。. 1. 依據中國的考古發現,距今約二萬年前的山頂洞人,就有埋葬死者屍體的行 為。2經歷夏、商、周三代,喪葬儀式逐漸轉化為「禮」,在社會上具有強制力的 規範,並限制了其行使的階級和範圍。先秦典籍多有論禮者,尤以儒家為最。東 周時,因時局變異,禮壞樂崩,禮的行使範圍與儀式亦產生改變,各諸侯國間, 有因環境、身分等因素改動而變者;亦有隨著國家征伐的腳步,受到不同地域風 俗影響而變者。若將周代形成的禮視為「制」,則因地制宜的狀況或不妨可稱為 「俗」。 考古學進入中國,約莫在 1920 年代,3地下墓葬往往比地面遺跡保存得更為 1. 《周禮》記載禮有吉、凶、軍、賓、嘉,後世稱五禮。 《周禮˙春官˙大宗伯之職》曰: 「以凶禮. 哀邦國之憂:以喪禮哀死亡,以荒禮哀凶札,以弔禮哀禍烖,以禬禮哀圍敗,以恤禮哀寇亂。」 鄭玄認為哀是「救患分烖」,即遇到憂患時所應行之事,喪禮是「親者服焉,疏者唅禭」 ,可看出 鄭玄強調禮是群體的連結及義務,而此義務為何則以親疏分。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彭林 整理, 《周禮注疏(下)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頁 663-665。 2. 中國現存最早的墓地是北京周口店山頂洞的山頂洞人,洞穴的上半部作為生者的居所,而下半. 部則埋葬死者。山頂洞人相關研究可參考裴文中,賈蘭坡, 《山頂洞人》 (上海:龍門聯合書局, 1951) 。中國史前的墓葬發掘狀況,詳參徐吉軍, 《中國喪葬史》 (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 1998) ,頁 11-20。 3. 考古學的引進,最早是 1921 年由中國政府聘請安特生(Johan Gunnar Andersson, 18741.

(8) 完整,也成為考古學主要研究材料。隨著中國考古工作的推進,中國各地發掘出 各樣的墓葬,在空間、時間上跨度極大,不斷翻新學界對於中國喪葬歷史的認知 與研究。然而,考古發掘的隨機性,使各地發掘呈現分布不均的狀況。東周諸侯 國並列,其中以楚國幅員最大,楚國東周墓的數量亦是東周諸國中最多者,截至 2004 年出版的《中國考古學˙兩周卷》統計,已發掘的楚墓有 6000 多座,站已 發掘東周墓葬總數的 75%左右。4楚墓多以白膏泥包裹棺槨,形成防水層,創造相 對良好的保存條件,因而留存有極其珍貴的織品材料,江陵馬山一號墓所出土的 衣衾包裹,更是今存少數保存完整的與斂尸禮俗相關的遺物。此外,已發掘楚墓 也有多數棺槨保存相對良好,出土大量青銅器、陶器、漆木器、玉石等陪葬器 物。隨著 1970 年代後楚墓的大量發掘,楚文化研究逐漸形成先秦歷史研究中的 一個重要分支,近年甚至有學者認為楚文化應整併週遭吳、越、徐、舒等地域文 化,形成在南方具有廣泛影響的楚文化圈。5考古為喪葬研究提供了實際考察的條 件,亦將禮的研究從「制」帶向「俗」。. 二、研究目的 民國以前的喪葬制度研究,多置於禮學的範疇之下,除章句訓詁外,特重喪 服之制,對喪、葬禮俗則少有專著。此蓋因儒者討論禮制之目的,非著眼於復原 儀式本身,而在藉由禮實現淑世濟人的理想。且三禮書在先秦至兩漢成型,距今 去日已久,多已與今人的生活相去甚遠,因而禮學對喪葬制度的討論,並不能完 整復原先秦社會之原貌。直到二十世紀初,西方考古進入中國,為中國喪葬制度. 1960)做為開端。1928 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隊的成立以及殷墟與甲骨文的發現,開 啟了現代中國考古的序幕。詳參張之恒、周裕興, 《夏商周考古》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5) ,頁 15-25。林原,〈建國前楚文化研究綜述〉 , 《江漢考古》1995 年第 3 期(武漢, 1995.09) ,頁 49-54。 4.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中國考古學˙兩周卷》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4) ,頁 348。 5. 此說主要是基於戰國時期的墓葬考古與文化研究。李學勤, 《東周與秦代文明》 (北京:文物出. 版社,1984),頁 11-14。陳珈貝,《東周楚系文化圈考察》 (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 博士論文,2010) 。 2.

(9) 的研究提供新素材,產生考古材料與傳世文獻互證的新方法。 迄今為止的先秦墓葬考古,以楚墓占大多數,累積相當程度的研究成果。而 東周乃先秦禮學形成與轉換之際,亦是楚國蓬勃發展之世,楚國以江漢流域為中 心,逐步向外擴張,學者亦提出「南漸」、「東漸」的發展歷程,顯示楚國邊境不 斷與周邊文化進行融合與互動,其流變亦印證在楚國相關考古遺存的分布上。 本研究欲結合楚國本身的歷史發展脈絡與傳世喪葬禮制的內容,以目前出土 的楚國都城遺址與其周邊墓葬群等史料為主要依據,分為春秋時期、戰國前期、 戰國後期分別論述該時期的墓葬狀況與隨葬品等喪葬禮俗。從權力核心圈與墓葬 群的角度,結合三禮書的紀載,探討東周時楚國的喪葬禮俗。希望跳脫過去單純 南北對立的物質文化研究,擺脫過去學者認為楚國政治邊陲蠻夷、文化詭譎奇瑰 的論述,回歸禮俗本身,分析規範的條文與實際施用下產生的狀況與差異,探討 在時局變動下,喪葬禮俗如何隨時境而變遷,並由楚墓辯證古籍中談及或未談及 的喪葬禮俗。. 3.

(10) 第二節. 研究回顧. 本研究係以楚國都城與墓葬考古材料出發,結合傳世文獻,探討東周時楚國 的喪葬制度,因而以下將就楚墓發掘與喪葬制度研究兩大面向的研究歷程與近期 概況分論之:. 一、楚墓考古發現與研究概況 中國考古史上,楚國器物首次大規模出現,是 1933 年壽縣東鄉四十五里的 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此為現今唯一確定的楚國國王墓,出土器物多達八百餘 件,可惜多數因竊賣流失。二十世紀前半葉,最具影響力的楚墓出土文物,要屬 1942 年前後因盜掘而發現的長沙子彈庫楚帛書,以及 1949 年長沙陳家大山楚帛 畫。此期因考古學初傳入中國,樣本與技術有限,僅有器型識別與文字考釋的零 星成果。6 1951 年至 1952 年,由夏鼐主持的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長沙工作隊,在湖 南長沙發掘了七十三座戰國楚墓,後復在長沙、衡陽、常德等地,發現大量楚 墓。1957 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寫的《長沙發掘報告》,開啟中國史學界對 楚墓分期的研究,但由於早期發掘的墓葬有限,尚無法建立系統性的年代分期。7 同時期,還有如河南信陽長臺關一號、二號墓出土大量漆器、銅器,以及反映墨 家思想之竹簡。8 1960 年代圍繞長沙北方的江陵荊州城及紀南城周邊,進行了大規模的發掘, 諸如拍馬山、太暉觀、望山、沙塚等楚墓群,出土大量戰國時期的文物。91970. 6. 關於 1950 年代以前的楚墓考古發現,可參見林原, 〈建國前楚文化研究綜述〉 , 《江漢考古》. 1995 年第 3 期,頁 49-50。 7.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長沙發掘報告》 (北京:科學出版社,1957) 。. 8.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第一隊,〈我國考古史上的空前發現:信陽長台關發掘一座戰國大. 墓〉 , 《文物參考資料》1957 年第 9 期,頁 31-32。 9. 湖北省博物館、荊州地區博物館、江陵縣文物工作組發掘小組, 〈湖北江陵拍馬山楚墓發掘簡. 報〉 , 《考古》1973 年第 3 期,頁 151-161。湖北省博物館, 〈湖北江陵太暉觀墓清理簡報〉 , 《考 古》1973 年第 6 期,頁 336-344。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江陵望山沙塚楚墓》 (北京:文物出 版社,1996) 。 4.

(11) 年代,都城方面有紀南城大規模的探勘,重要成果有古城垣、宮殿基址等。楚墓 方面有湖北江陵縣雨台山、河南淅川縣下寺、湖北隨州市曾侯乙墓等墓葬的出 土,約莫累積了上千座楚墓的考古資料。依據雨台山楚墓群近六百座楚墓,完成 以出土器形分類作為基準的楚墓年代學,但材料多集中於春秋晚期至戰國中期, 因而西周時期,春秋早、中期,以及戰國晚期的楚國墓葬,仍未完整建立其判別 依準。 1970 年代,奠基於三代考古文化研究,與楚墓、楚國都城的大量發掘,楚文 化研究逐漸形成先秦歷史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分支。此時期研究多從器物型態和紋 飾,諸如對漆木器的大量運用,鳳鳥圖騰的大量運用出發,以江漢流域的楚文化 與黃河流域的中原文化相對,形成中國南北兩大文化圈,探討楚文化與中原文化 的差異,凸顯「楚蠻」的特色。 1980 年代,墓葬如九店、當陽趙家湖、江陵雨台山楚墓等將近有八百多座自 西周晚期到白起拔郢前的楚墓,為楚墓年代學的建立提供充足的樣本,能補之前 不足。10都城有如江陵紀南城、當陽季家湖楚城、宜城楚皇城、雲夢楚王城等都 城遺址的大量發掘。江陵紀南城時間不早於春秋晚期,應是楚國在戰國時的主要 都城,考古學者認為是文王所遷的郢都。11當陽季家湖楚城時間較早,主要是春 秋時期,論者推測應為楚都丹陽或早期的郢都。12宜城楚皇城的城牆於戰國開始 修築,城內則有屈家嶺文化、春秋中期至東漢的文化堆積,跨度較大,也可能是 春秋時期的郢都。13. 10.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江陵縣九店東周墓發掘紀要〉 , 《考古》1995 年第 7 期,頁 589-. 605。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江陵九店東周墓》 (北京:科學出版社,1995) 。湖北省宜昌地 區博物館、北京大學考古系編,《當陽趙家湖楚墓》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年) 。湖北省荊州 地區博物館編, 《江陵雨台山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 11. 湖北省博物館,〈楚都紀南城的勘查與發掘(上) 〉 , 《考古學報》1982 年第 3 期(北京,. 1982.07) ,頁 325-350。湖北省博物館, 〈楚都紀南城的勘查與發掘(下) 〉 , 《考古學報》1982 年 第 4 期(北京,1982.10),頁 477-507。 12. 湖北省博物館,〈當陽季家湖楚城遺址〉 , 《文物》1980 年第 10 期(北京,1980.10) ,頁 31-. 41。 13. 楚皇城考古發掘隊,〈湖北省宜城楚皇城勘查簡報〉 , 《考古》1980 年第 2 期(1980.02) ,頁 5.

(12) 1980 至 1990 年代,伴隨著楚國都城遺址及其周邊大量楚墓考古簡報的發 表,刺激學者對楚國相關政治、文化、經濟等制度的探索,此期是楚學研究的巔 峰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乃張正明主編的《楚學文庫》,囊括十八本楚學專書,從 政治史、文化史、哲學史、經濟史、文學史、藝術史,到青銅器、城市建築、紡 織服飾、貨幣、髹漆、墓葬、簡帛等,是截至 1990 年代為止,楚文化研究的階 段性總結。14此外,先秦考古的綜合性論述,亦有楚國相關研究,較多是物質性 的介紹,尤其著重楚墓中關於墓穴大小和等級的分類、器物類型的比較。或以技 術史的角度復原古物製程,反映出土文物的農業、手工業發展進程。內容多集中 在器物的形式和花紋裝飾的對比,試圖以類型學建構分期方法,這也是今日考古 簡報中用以辨認墓葬年代的主要方式。且已有部分注意到考古研究與精神領域、 社會關係的連結。15 進入二十一世紀,上個世紀末對楚國的探討,因考古而蓬勃,但也陷入不斷 堆砌資料的困境,是故學者希望突破這層阻礙,在現有研究上尋求理論、研究方 法的突破。16就都城而言,提出都城與文化核心區的研究,透過對丹陽與郢都地 望的討論,以區域性的討論,透過確認不同時期核心區來定義楚都所在。17就楚. 108-114、134。 14. 《楚學文庫》由張正明主編,武漢市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共 18 部,因出版社皆相同,以下書. 目省略出版社一項,僅標注出版年份。政治史相關有張正明, 《楚史》 (1995) 。文化史相關有馬世 之, 《中原楚文化研究》 (1995)。宋公文、張君, 《楚國風俗志》 (1995) 。以區域史角度出發的有 劉和惠, 《楚文化的東漸》(1995)。高至喜, 《楚文化的南漸》 (1996) 。經濟史相關有劉玉堂, 《楚 國經濟史》(1996)。趙德馨, 《楚國的貨幣》 (1996) 。文學思想史相關有涂又光, 《楚國哲學史》 (1995) 。蔡靖泉,《楚文學史》(1995) 。趙輝, 《楚辭文化背景研究》 (1995) 。滕壬生, 《楚系簡 帛文字編》(1995)。藝術史相關有皮道堅, 《楚藝術史》 (1995) 。楊匡民、李幼平, 《荊楚歌樂 舞》 (1997)。技術史相關有彭浩,《楚人的紡織與服飾》 (1995) 。后德俊, 《楚國的礦冶髹漆和玻 璃製造》 (1995) 。都城與墓葬相關研究有劉彬徽, 《楚系青銅器研究》 (1995) 。高介華、劉玉堂, 《楚國的城市與建築》 (1996) 。郭德維, 《楚系墓葬研究》 (1996) 。 15. 俞偉超,〈考古學理論的進步與楚文化研究的歷史前景〉 ,收入楚文化研究會編, 《楚文化研究論. 集(第四集)》(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頁 1-9。 16. 尹弘兵,《楚國都城與核心區探索》 (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頁 1-3。. 17. 尹弘兵,《楚國都城與核心區探索》 (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6.

(13) 墓而言,將楚墓更細作區域探討,置入歷史發展脈絡,做分區研究。18 而此期較 具代表性的叢書乃劉玉堂主編《世紀楚學》共十二部,針對先前《楚學文庫》未 曾涉及或討論尚淺的項目深入探討。學術潮流的整合,使研究者跳脫過去單一學 門的討論,注重學科間的連結,提出較多理論性質的研究。. 二、喪葬禮俗研究 喪葬制度相關研究牽涉甚廣,傳統的中國學術將之置於禮學的脈絡。而近代 則加入了考古學、人類學、社會學等跨學科的合作。究其根本,即文獻研究與考 古實物互證之法。以下將就傳統禮學以及現代喪葬研究兩條路線分論之: (一)三禮學的內容與相關研究 考先秦之喪禮,則主要內容應觀三禮,即《儀禮》、《禮記》、《周禮》三書, 這三本典籍被合稱為三禮,始自東漢鄭玄。 《儀禮》原稱《禮》,論者認為即是孔子所授六藝中的《禮》,漢武帝立五經 博士時立於五經之一,尊為《禮經》,漢人亦稱《士禮》、《禮記》等。19秦皇焚書 後,漢代所傳本有三,分別為戴德本、戴聖本、劉向《別錄》本,是為今文經, 鄭玄所注為劉向《別錄本》。魯恭王從孔子宅壁內所得五十六篇,是為古文經。 鄭玄注參閱兩本。今存《儀禮》十七篇,內容講述儒者所傳的西周禮儀制度。20 《禮記》為孔子及其弟子、再傳弟子與儒家後學傳習《儀禮》之所得,因此稱為 「記」,其內容能補《儀禮》之不足。《禮記》各篇章並非一人一時所作,大致成 書於西漢初,西漢末有戴德依據劉向本簡化,是為《大戴禮記》,凡八十五篇。 後其侄戴聖又刪減之,得四十六篇,是為《小戴禮記》,鄭玄所注的即為《小戴 禮記》,成為後世《禮記》定本,而《大戴禮記》則因缺乏大儒作注,內容今存 不足半數,逐漸喪失學術地位。21 18. 丁蘭,《湖北地區楚墓分區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高至喜, 《湖南楚墓與楚文化》. (長沙:岳麓書社,2012) 。 19. 《儀禮》成書年代與作者的討論,詳參丁鼎, 《 《儀禮˙喪服》考論》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 社,2003),頁 54-84。 20. 漢鄭玄註,唐賈公彥疏, 《儀禮注疏》, 〈四庫全書總目儀禮注疏題要〉 ,頁 1589-1590。. 21. 林素英,《從古代的生命禮儀透視其生死觀:以《禮記》為主的現代詮釋》 (台北:花木蘭文化 7.

(14) 《周禮》出於西漢景帝、武帝之時,舊題《周官》,王莽時更名為《周禮》, 觀《周禮》文字,並未見其內容乃何朝何代,22劉歆以為「周公致太平之跡」,23 鄭玄以為「周公居攝而作六典之職,謂之《周禮》。」後世學者大多宗於此說, 認為其主要內容是西周官制。24但究其根本,應為當世儒者雜揉儒家、法家、陰 陽五行思想,形成的理想官職,不能全以周公所作認定。三禮書皆屬儒家經典, 成書自春秋晚期至漢初,後經東漢鄭玄整理,開啟後世禮學研究,至唐則由孔穎 達、賈公彥等作疏,乃形成今日所見之經典。 鄭玄作《三禮注》,奠定中國禮學的研究基礎。歷代禮學所重各有不同,大 抵西漢講《儀禮》,東漢兼論《周禮》,唐初孔穎達《五經正義》將《禮記》列於 經書,至宋代逐漸取代《儀禮》在儒家禮經中的地位。25歷代討論禮學,時盛時 衰,多不脫以下幾個層次:一為禮之儀式,也就是制度本身;二為禮之意涵,從 儒家道德教化討論情義與制度之關聯;三為禮之章句,就文字訓詁的層面解經。 論喪葬制度,中國哲學史等相關學者,以儒家禮學的發展脈絡,從文獻分析起 手,著重思想史的建構,與成書年代的探討。26從歷史學出發,則應重在儀式本 身,並進一步結合社會脈絡,體察時代變遷與群體關係。 (二)喪葬禮俗相關研究概況 當代對喪葬制度的討論,因新學科的加入,研究方法與論述多有變化。基本. 出版社,2009 年),頁 4-5。 22. 《周禮》六卷,分別為〈天官冢宰〉 、 〈地官司徒〉 、 〈春官宗伯〉 、 〈夏官司馬〉 、 〈秋官司寇〉 、. 〈冬官考工記〉 ,前五卷開頭皆為「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設官分職,以為民極。」 〈冬官考工記〉開頭言「國有六職,百工與居一焉。」皆未言及何朝何代。 23. 唐‧賈公彥等撰,〈周禮正義序〉,漢˙鄭玄註,唐˙賈公彥疏, 《周禮注疏(上) 》 (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2010),頁 5。 24. 詳可參彭林,《 《周禮》主體思想與成書年代研究》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頁 1-. 14。 25. 關於三禮學自東漢到清代的發展脈絡已超出本文的時代,故略,詳可參林存陽, 《清初三禮學》.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頁 44-90。 26. 成書年代研究可參彭林,《《周禮》主體思想與成書年代研究》 、王鍔, 《 《禮記》成書考》 (北. 京:中華書局,2007) 。 8.

(15) 路線有三。 其一,承襲經學傳統,從文獻解經方式出發,做章句的考據與名物的復原, 尤其以「喪服」討論為多。台灣早期有系列論著,針對《儀禮》進行復原,並出 版了一系列著作,如《先秦喪服制度考》、《儀禮士喪禮墓葬研究》、《儀禮士喪禮 器物研究》等。27中國學界諸如《《儀禮˙喪服》考論》考證服制、喪期原則,並 比較歷代儒者的研究成果和其他先秦文獻的紀載。28《中國喪服制度史》研究方 法大略與前者相同,但前者討論社會關係,後者探討在法律上的應用。29 其二是加入人類學、民俗學、心理學等研究,以原始宗教、靈魂崇拜、生死 禁忌、人倫情感等議題切入,原始宗教說尤其多用在討論喪禮起源時,如《先秦 喪葬制度研究》、《周代禮俗研究》多宗此說。30《周代社會生活述論》亦結合民 俗學與人類學研究。林素英有數篇文章亦從此切入,《喪服制度的文化意義:以 《儀禮.喪服》為討論中心》挖掘儀式、服飾、居喪等行為的精神價值,認為喪 禮是從切身之痛到超脫悲傷的過程。31 其三是重視考古,《先秦喪葬制度研究》章節安排即是本於先秦墓葬考古成 果,從舊石器時代至夏、商、周三代,尤以兩周著墨最多,除結合三禮書與考古 成果,兼論兩周時東北、西北、西南、閩粵等區的墓葬文化。 至於楚國禮制研究的開展多基於考古研究,以單篇論文為主,最早將考古發 現與三禮文獻對照討論是 1956 年陳公柔發表〈士喪禮、既夕禮中所紀載的喪葬 制度〉一文,1958 年沈文倬提出質疑。32後世基本因襲此套研究方法,結合新出. 27. 章景明,《先秦喪服制度考》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6) 。鄭良樹, 《儀禮士喪禮墓葬研究》.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6)。沈其麗, 《儀禮士喪禮器物研究》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1986) 。 28. 丁鼎,《 《儀禮˙喪服》考論》 。. 29. 丁凌華,《中國喪服制度史》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0. 李玉潔,《先秦喪葬制度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15) 。常金倉, 《周代禮俗研究》 (台北:. 文津出版社,1993) 。 31. 林素英,《喪服制度的文化意義:以《儀禮‧喪服》為討論中心》 (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 32. 陳公柔,〈士喪禮、既夕禮中所紀載的喪葬制度〉 , 《考古學報》1956 年第 4 期,頁 67-84。沈文. 倬, 〈對〈士喪禮、既夕禮中所紀載的喪葬制度〉幾點意見〉 , 《考古學報》1958 年第 2 期,頁 299.

(16) 史料與簡帛,探討楚人的生活足跡,亦形成今所見的考古報告主要分析形式。專 書仍不多見,多散見於喪葬史中的楚國或長江流域相關章節,如《先秦喪葬制度 33. 研究》、《中國喪葬史》等。 近期有《楚國禮儀制度研究》,內容依據傳統禮學分 類,分為冠禮、婚禮、喪禮、祭禮、賓禮、軍禮、燕饗禮,喪禮一章以《儀禮》 為本,《禮記》補充,由初死到下葬,結合出土材料,與中原禮制進行對比。34. 38。 33. 徐吉軍,《中國喪葬史》。. 34. 楊華等著,《楚國禮儀制度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10.

(17)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侷限.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據王國維二重證據法,35以考古實物及文獻分析為兩大主軸,時間上 分為春秋時期、戰國前期、戰國後期三個階段,依時序推演看楚國喪禮的流變。 楚墓分布散且廣,本文重心為喪葬禮俗,而禮制為貴族階層所特有,因而以貴族 聚居地的楚國都城為核心,聚焦於該時期的都城周邊墓葬,由春秋郢都、戰國郢 都到白起拔郢後東遷陳壽,探討楚國在東周崛起、鼎盛到衰微三個時段中,喪葬 禮俗的變異。惟考古遺跡斷代方法,考古報告多承器物學標準,以陶器、青銅器 的外型特徵作為斷代依據,此法並非絕對定年,而是學者依據器物類型分類統整 後的結果,因而若該考古報告有採用科學測定絕對定年,則以此為主。. 圖 1- 1 東周楚國都城圖 資料來源:筆者自繪,底圖取自譚其驤主編, 《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一冊(北京:中國地圖出版 社,1982) 。文字部分為筆者所加。. 喪葬制度相關材料集中於墓葬遺址,因此本文著重於楚墓,以葬式、隨葬物 品、棺內物品做三大分類,葬式包括封土、墓坑結構、棺槨,以及棺飾物,傳統. 35. 王國維,《古史新證──王國維最後的講義》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 ,頁 1-3。 11.

(18) 喪葬禮俗的討論多集中於此類。隨葬物品有銅器、仿銅陶器、漆器、食品類、衣 物類等,除器物組合與人鬼器討論外,亦處理楚地特有之鎮墓獸、銅鏡、虎座鳳 鼓等,另就食品類、衣物類及日常用品類,觀察及隨葬品選擇的習慣。棺內物品 有三,一為鋪墊竹蓆、苓床,屬於棺槨結構,將歸於葬式的棺槨部分討論;二為 墓主身邊玉石、劍等零散物件,應為蓋棺前特意放置在墓主身邊,其意義將於後 文分析;三為墓主身上包裹的衣衾、繩結,為喪葬制度中的斂屍階段。都城遺址 則主要作用在定位都城核心區,賦予周邊墓葬區域連結,將點狀分布的墓葬,整 合成以都城為中心的網狀結構,因取材關係,部分不在本文定義的都城區的楚 墓,將略論。 本研究所參考的喪葬制度相關文獻,以《儀禮》為核心,《禮記》、《周禮》 為輔,加上各代注疏與後世經學研究,以喪、葬二個面向分別討論。完整的喪禮 儀式應包含喪、葬、祭三向,因考古材料呈現的是死者的喪與葬,祭祀內容屬生 者對死者的供奉,並無呈現在考古材料中,則略論。. 二、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時代限定為東周,具體區分成春秋、戰國兩大時期,而戰國時期又以 白起拔郢為轉折點,拆分為戰國前期與戰國後期。除了在考古史料上楚墓主要集 中在東周,尤其戰國時期的現實考量外,楚國強盛與衰頹也是在東周,熊通自號 楚武王,伐隨、權、州等國,後文王承其志,《史記》載:「(文王)十一年,齊 桓公始霸,楚亦始大」,足見楚國奮起,乃至莊王稱霸。東周也是階級重整、世 道紛亂的時期,提供先秦諸子學發揚的契機,除了考古材料豐富,三禮書的儒學 思想起源亦從此這邊開展。 廣義的喪禮包含喪、葬、祭等儀式,《禮記.曲禮下》有言:「居喪,未葬, 讀喪禮;既葬,讀祭禮。」喪為人初死到出葬前的過程;葬為入葬封土相關的葬 式;祭為葬以後的祭祀行為。施展在死者本身的禮儀,到入葬後即告終結,祭乃 後代子孫表達敬祖孝思的儀式,確切行為無法從墓葬考古中觀察,因而本文所探 討的內容,從喪、葬禮俗出發,祭禮較略。楚國禮制與歷史的探悉,因先秦典籍 的亡佚,並無直接典章制度可供參考。本文所用文獻集中在《儀禮》以及相關儒 12.

(19) 家經典,亦因長期戰亂與秦始皇焚書坑儒等因,現今所能獲得最早版本多輯於兩 漢,難免受到當代經學影響。尤其《禮記》作為解釋《儀禮》的主要經典,但其 篇章多輯於兩漢。因此在寫作中,將盡量擺脫經學家的道德論斷和附會的言詞, 回歸歷史脈絡,透過楚國政治與文化輻射的角度,重新檢視楚墓中所展現的喪葬 禮俗。 楚國立國於西周成王,亡於秦(西元前 223 年),因考古在時間與空間上的 隨機性,考古成果多集中於東周,西周直接史料也較缺乏,因而本文將焦點集中 在東周,西周的情況則略論,關於楚國起源、丹陽地望等問題,多有爭議,目前 學界尚無定論,無論是在都城的規模、數量、確定性,或者在楚墓的數量、等級 與材料豐富度上來說,西周目前的楚國相關考古成果,皆無法與東周相比,因而 本文將斷代從東周切入,除去東周時局的特殊性,楚國的崛起的歷史背景外,最 重要的因素實乃學力有限且考古材料的不足。相關議題,期許未來新出史料補 足。 綜合上述因素,本文擬以東周楚國的出土文物為基礎,結合傳世文獻,跟隨 楚國發展的腳步,挑選文化中心區──都城,做區域性的討論。並透過禮的核心 人員貴族,及周邊楚國人民的墓葬情況,復原當代喪葬禮俗的樣貌。在章節設計 中,強調文獻與考古並重,以歷史學的脈絡整合上述兩種材料。以東周楚國的興 衰為縱軸,從楚國崛起的春秋時期,鼎盛的戰國前期,在到白起拔郢後的戰國後 期,考察不同時期的楚國權力核心,亦即都城區。另一方面,以文獻所述之喪葬 儀式與器物為縱軸,對東周都城遺址周邊墓葬進行考察,一探貴族核心區中,貴 族與平民的喪葬禮俗。 在都城的選擇上,以《史記˙楚世家》所述楚國都城為線索,並結合 2010 年出版的《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中〈楚居〉的內容,定位春秋時期、戰國前 期、戰國後期的楚國都城地望。春秋時期以宜城楚皇城作為春秋時期楚都代表, 擴及漢水西岸的襄宜平原,具體包含今宜城、襄樊、谷城等地。戰國前期以江陵 紀南城為中心,在現今江漢平原一帶,具體在沮漳之間,長江以北,周遭有望 山、沙塚、雨台山、九店、天星觀、塌冢等楚墓出土。戰國後期以河南省淮陽縣 陳城與安徽省壽縣壽春城遺址為核心探討,鄰近墓葬有平糧台、馬鞍塚、楊公墓 13.

(20) 葬群,以及著名的李三孤堆大墓。. 第二章. 三禮中的喪禮與葬禮. 喪葬禮俗具體可視為禮與俗的相互結合,禮是經由書寫傳鈔的儀式,在先秦 具備維繫社會關係的意義;而俗正如鄭玄所注,是「土地所生習也」,展現文字 之外,隨著時間與空間遷移,並雜揉當地風俗,在實際操作上所產生的變形。本 章先討論先秦禮俗中「禮」的部分,焦點放在儒家經典──三禮上。 其中《儀禮》和《禮記》兩書對喪葬制度均有詳盡的記載和闡述。《儀禮》 十七篇中,以〈喪服〉、〈士喪禮〉、〈既夕禮〉、〈士虞禮〉等四篇,規範死者從初 死、襲斂、停殯到下葬、祔廟、大小祥的過程,以及生者基於與死者身分的親 疏,而有相對應的喪期、喪服規定。《禮記》是對《儀禮》內容的討論,兩者關 聯甚密,對喪服制度的記載更為詳細,可補《儀禮》不足。在全書四十九篇中, 有〈曾子問〉、〈喪服小記〉、〈大傳〉、〈雜記上〉、〈雜記下〉、〈喪大記〉、〈奔 喪〉、〈問喪〉、〈服問〉、〈間傳〉、〈三年問〉、〈喪服四制〉等十二篇專論喪禮儀 注。《周禮》則主要記載周代官制。因而本文將以《儀禮》做為討論核心,《禮 記》、《周禮》作為補充。 《儀禮》中有關人死亡後當行的儀式,是一套完整的流程,從人初死到入 葬,到其後相對應的葬與祭。環繞個人的死亡,以「日」作為單位,順時序開 展。今之所謂喪禮乃是與人死後相關的所有禮儀的泛稱,但一套完整的喪禮應細 分為喪、葬、祭三項。36其中〈士喪禮〉為「士喪其父母,自始死至於既殯之 禮」,從鄭玄的說明大致可以了解,人死之後,其子是為喪主,負責處理死者死 後事宜,這套儀式從死亡到下葬之前,稱為喪禮。37〈既夕禮〉被視為〈士喪 禮〉下篇,後附有〈記〉,主要內容是葬前的請期、啟殯、助喪、出殯,與下. 36. 沈文倬,《宗周禮樂文明考論》(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90 年第一版,2001 年第二刷) ,頁. 24。 37. 漢‧鄭玄註,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下) 》,頁 1043。. 14.

(21) 葬、葬後返哭於廟的儀式,是為葬禮。〈士虞禮〉及其後附〈記〉則描述下葬以 後返回殯宮的安魂禮,有三虞、卒哭、祔廟、大小祥、禫禮等,應歸為祭禮。 〈喪服〉為人死後相喪之禮,主要規範喪期、服飾、親疏,即在宗法制度下,與 死者有血緣姻親關係的生者應行的儀式,說明不同親疏之下應有的禮節,亦歸於 祭禮。 本文以《儀禮》為本,結合考古實物,進行死者周邊相關喪葬禮俗的探討, 因而聚焦在喪與葬二大部份,則喪禮中的祭禮,主要是對生者進行規範,因而正 文中將省略不論。行文以《儀禮》中〈士喪禮〉、〈既夕禮〉為主,闡述士階層的 喪禮與葬禮,另有大夫、諸侯、天子等差別,則於文中另行說明。在本章主要討 論禮書記載,分為喪禮與葬禮兩個小節,章節內文則以儀式內容的論述為主,不 大量徵引原文。《儀禮》與《禮記》相關原文詳列於附表一。. 第一節. 喪禮. 《禮記.曲禮下》有言:「居喪,未葬,讀喪禮;既葬,讀祭禮。」喪禮是 從死者臨終到下葬前的儀式,主要文獻於《儀禮》的〈士喪禮〉、〈既夕禮.記〉 與《禮記》的〈喪大記〉,根據時間順序,每日皆有不同儀式。人臨終前,因對 生命的不捨,而有期許康復的儀式,並且反覆確認死亡未果後,才將生者轉化為 亡者,並開啟後續的屍體處理。. 一、臨終 臨終遷寢與死亡確認,以〈喪大記〉、〈既夕禮.記〉記載的較為詳實。當人. 15.

(22) 有疾,38則會移居正寢,39頭朝東方躺在北牆之下。40賈公彥疏「云東首者,鄉生 氣之所」,意欲著希望疾者能涵養東方生氣,期待痊癒的心情,若死當死於正 寢。另需打掃內外環境,換除衣服,周圍之人則撤除弦樂,改變服裝。. 41. 臨終時以棉絮放在鼻孔上,確認死者斷氣,謂之「屬纊」,並規定若病者為 婦人,則不得死於男子之手,反之亦然,應為同性。有論者解「男子不絕於婦人 之手,婦人不絕於男子之手」二句是指屬纊一事,但觀其上文,應是〈既夕禮. 記〉所謂「持體」,〈喪大記〉所謂「體一人」,賈公彥疏「疾時使御者持體,并 死于其手;若婦人則內御者持體,還死于其手。」體指手足,死者手腳由同性之 人抓住,是在斷氣前的步驟。42 確認死亡後,喪主率領族中兄弟啼哭,並設床遷尸,床有枕有席,下層蒲草 席、上層竹席,並遷到南面窗下。之後除病時舊衣,改以大斂時的衾被覆蓋。然 「幠用斂衾」的順序,〈士喪禮〉、〈既夕禮.記〉在斷氣遷尸後、招魂前,〈喪大 記〉在招魂後。但〈喪大記〉又有說道死者斷氣後、招魂前要有「主人啼,兄弟 哭,婦人哭踊」,此時「凡哭尸於室者,主人二手承衾而哭」,疾者遷於正寢是著. 38. 此處「有疾」多有論者做「病」解,在〈喪大記〉裡沒有紀錄,主要引自〈既夕禮‧記〉賈公. 彥疏「疾甚曰病」,但又在移居正寢的條目說道「 《士喪禮》論其死事,故不云疾,此記人記其不 備。反人死皆因疾,故記其疾之所在也。」因而此處的疾,不一定是指疾病,可視為人之將死前 虛弱的狀態,或者生病,兩種狀況都有可能,或可解作命危之際。 39. 〈士喪禮〉言「適室」 ,鄭玄說明適室即為正寢,賈公彥補疏道: 「對天子、諸侯,謂之路寢,. 卿大夫、士謂之適室,亦謂之適寢。」又〈喪大記〉討論到婦人之死,則婦人的正寢則基本從 夫: 「君夫人卒於路寢,大夫世婦卒於適寢,內子未命,則死於下室。遷尸於寢,士之妻皆死於 寢。」因而本文中用「正寢」指稱此空間。漢‧鄭玄註,唐‧賈公彥疏, 《儀禮注疏(下) 》 ,頁 1044。 40. 在正寢中的方位面向,〈喪大記〉言: 「寢東首於北牖下」 ,跟〈既夕禮‧記〉中「寢東首於北墉. 下」有一字之差。墉是牆,牖是窗,因而有北牆之下,或北窗之下二說。漢‧鄭玄註,唐‧賈公 彥疏, 《儀禮注疏(下) 》,頁 1217-1221。王夢鷗註譯, 《禮記今註今譯(下) 》 (台北:臺灣商務 印書館,1984) ,頁 706-707。 41. 改服飾是改穿何種服飾,鄭玄認為改服朝服,庶人深衣。孫希旦認為男子笄深衣,婦人斬衰者. 去笄深衣,齊衰者骨笄深衣。 42. 漢‧鄭玄註,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下) 》 ,頁 1219-1220。 16.

(23) 新衣,死後遷尸才「幠用斂衾」,用「大斂之衾」,〈喪大記〉在復禮最後說道: 「唯哭先復,復而後行死事。」則以此判定,「幠用斂衾」應是在認為在招魂前 除舊衣,改覆斂衾較正確,而〈喪大記〉不同,則約莫《禮記》為記,在次序安 排上較為隨意,對屍體的處理,招魂前的改覆斂衾,到招魂後的楔齒、綴足、沐 尸、襲衣等,是放在一起講的,且安插在小斂的說明之中。 也會有出行在外死亡的情況,因非在家中,可能無法有遷寢,則是否有屬纊 不清楚。諸侯、大夫、士基本都要在死亡時立即進行招魂儀式,後以靈柩送屍體 回家。到家後換成輲車,將屍體從阼階抬至停屍之所後再行大斂。43若出行是為 國君當使者,死於公館則招魂,死於私館不招魂,因不可在他人家中招魂。44而 婦人喪儀基本從其夫之爵位。45. 二、招魂 確認死亡有兩個步驟,一為物理上的死亡,以屬纊確認肉身失去呼吸;二為 靈魂上的死亡,透過招魂,企圖替死者續命。而等復禮後,確認此人已由生者真 正轉化為死者的身分,才進行喪事。 死者生理上斷氣後,靈魂也會離開肉體,親人欲將魂魄招回肉體,招魂儀式 也稱復禮。若死於家中,招魂者從東南面的簷角上屋頂,站在屋脊的正中,以竹 竿揭起死者的禮服,大呼三次死者名字招喚魂魄歸來,再將衣服捲起投擲于下 方,下面掌管該衣的人員以竹籃接住衣服,覆蓋在屍體上。這裡所謂禮服,是平 時與死者身體最接近的物件,也是其身分的象徵,在招魂儀式上,變成承載靈魂 的載體。 若非死於家中,則《禮記.雜記上》也有說明此情況。諸侯、大夫、士的復 禮基本相同,若死於房屋,則如國內之禮或家中之禮;若死於道路上,則就當時 所乘的車輛進行招魂,因事出緊急,將死者過世乘輿比照宮室,登上車輛左毂,. 43. 王夢鷗註譯,《禮記今註今譯(下) 》 ,頁 653-655。. 44. 王夢鷗註譯,《禮記今註今譯(下) 》 ,頁 669。. 45. 據《禮記‧雜記上》: 「凡婦人,從其夫之爵位。小斂、大斂、啟,皆辯拜。朝夕哭,不帷。無. 柩者不帷。」王夢鷗註譯,《禮記今註今譯(下) 》 ,頁 665。 17.

(24) 一如正寢宮室的「東榮」,進行招魂。 依據〈士喪禮〉,招魂結束後,進行屍體的初步處理、設奠祭祀與赴告親朋 等步驟,三者時序大抵相同,其後接續小斂與大斂,因而本文將先說明設奠與訃 告等祭儀,再說明尸身處理,以與下階段的斂禮相承。. 三、設始死奠 招魂後,設始死奠,上祭品如脯、醢、醴、酒,並設立供奉之所。這是喪禮 中首次以飲食祭祀死者。鄭玄認為「鬼神無象,設奠以馮依之。」46生者無法透 過肉眼確認死者亡靈所在,因而以奠的儀式確定供奉之所,希望透過飲食吸引亡 靈,作為生者可見的具體依托。帷堂則是因尸身尚未襲斂,仍維持去世前的衣 著,因而先以布帷圍繞該空間,賈公彥認為是因「鬼神尚幽闇故也」。47可視為招 魂後,亡者身分由人正式向「鬼神」過度的象徵。 在帷堂外西階上,立有一銘,〈士喪禮〉云: 為銘,各以其物。亡則以緇,長半幅,䞓末,長終幅,廣三寸。書銘於 末,曰:「某氏某之柩。」竹杠長三尺,置于宇,西階上。48 銘是死者用的旗旌,所謂旗旌乃貴族身分象徵,生時有,死亦有,以此象徵 下葬前的柩。由旗布和竹竿兩個部分組成,旗布由兩布拼合,上面黑布長一尺, 下面紅布長二尺,皆寬三寸,紅布上書亡者姓名。49竹竿長三尺,〈士喪禮〉只記 士的規制,其他階級依《儀禮注疏》所引《禮緯》:「天子之旗九刃,諸侯七刃, 大夫五刃,士三刃」,死後以尺易刃,大抵天子銘杠長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 尺,士三尺。50襲尸結束後,取木刊鑿之,是為「重木」,如銘杠制,天子長九 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立於中庭南部,商祝取銘掛其上。《儀禮注. 46. 漢‧鄭玄註,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下) 》 ,頁 1048。. 47. 漢‧鄭玄註,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下) 》 ,頁 1049。. 48. 漢‧鄭玄註,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下) 》 ,頁 1055-1056。. 49. 此處書銘之名與招魂時同,據鄭玄注〈喪服小記〉 ,除天子崩,復曰: 「皋,天子復!」諸侯. 甍,復曰:「皋,某甫復!」以下皆稱姓名。漢‧鄭玄註,唐‧賈公彥疏, 《儀禮注疏(下) 》 ,頁 1056。 50. 漢‧鄭玄註,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下) 》 ,頁 1055-1056。 18.

(25) 疏》曰:「重與主皆是錄神之物故。」因而此旌旗在未葬前可視為對死者祭祀的 神位,直到初虞後方能埋於廟前。51. 四、赴告、贈禭 設奠後,喪主會向外赴告死訊,使國君、尊者與親朋前來弔喪、致禭。至此 則喪禮由私人事務,轉化為面向外界的禮俗,亦開始走出家門,承載社會結構與 階級關係。透過儀式化的象徵行為,在道德情義上表達對死者的哀念、親近與孝 思,在社會階級上則以禮儀隆殺再次確認身分的親疏。與此同時,喪主連同其親 屬要進入帷堂內,就各自哭位進行哭泣,這是整場喪禮中的第二次哭泣儀式。 赴為赴告,喪主在設奠後、小斂前,應將死者過世的消息向外傳達,以便相 關人士進行弔唁、助喪。在〈喪大記〉中較細緻的分別了身分與迎接方式,若來 弔喪者身分較死者高,則喪主都要出門迎接,「徒跣扱衽拊心,降自西階」,並撤 帷以供來者弔喪,若是親朋則不必出門。弔喪者常以贈禭方式助喪,禭是贈與死 人的衣被,在後續的襲尸、小斂與大斂中使用。往往身分尊貴者所贈的衣物更被 重視,反之,若是庶兄弟所贈,則襲尸時「庶襚繼陳,不用」,小斂時也「不必 盡用」,直到大斂時才有可能被使用到。52處理致襚有專門的人,稱之為徹衣。. 五、尸身處理 (一)沐尸、飯含 尸身處理的步驟包含:「楔齒用角柶。綴足用燕几。」楔齒與綴足是為了防 止屍體死後僵化,地點皆是斷氣後遷尸時的床位。之後進行尸身的清洗,由甸人 在兩階之間,偏西處挖坎,作為沐浴用品棄置區。西牆之下做「垼」,也就是另 起一個新灶,這個灶除了用於沐尸外,其後如飯含、襲衣等儀式也都會使用,這 顯然是與生者所用的灶進行區別與隔離。另置五竹容器放置沐浴、襲衣、飯含的 用品,詳細如下: 貝三,實於笲。稻米一豆,實於筐。沐巾一,浴巾二,皆用綌,於笲。. 51. 漢‧鄭玄註,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下) 》 ,頁 1056。. 52. 大功以上兄弟同財,因而不需致禭,此所謂兄弟是小功以下的庶兄弟。 19.

(26) 櫛,於簞。浴衣,於篋。皆饌於西序下,南上。 清洗屍體時喪主應離開,由近侍沐身、以洗米水洗頭,再修剪指甲、鬍鬚。 沐浴後國君、大夫床下放冰,士則並列兩瓦盤裝水。 沐尸後由商祝主持飯含和襲衣。商祝在尸首北面,沐尸後,將遷尸時的枕拿 掉,以巾覆面,避免飯含時撒到臉上,並將楔齒用的角柶取出。喪主在尸體洗 淨,近侍為尸體束髮、設明衣蔽體方入室,將此前置於笲內的貝重新洗淨後入 室。貝交給商祝奠於尸西,米交由商祝奠於貝北,喪主在尸左(尸東),以三口 米、一口貝的比例,分別在尸體口腔右、左、中部填入,若還不滿,則填米到充 盈其口為止。53至於剩下的飯,於襲尸完成後,由夏祝煮成粥,用二鬲裝盛,放 於西牆之下。鬲的數量因地位高低有變動,士二、大夫四、諸侯六、天子八,與 簋同差。以布封鬲口,繫以竹靲,懸掛在木架上,並以葦席覆蓋包裹,繫以竹 靲。此二鬲中的於米會煮成粥,供居喪孝子食用。54 (二)襲衣 完成後,為方便後續動作,則撤始死奠,喪主站到尸體東邊,尸首面西,由 商祝進行後續襲衣步驟。此步驟包含首服到鞋屨等生前日用服飾,亦包含死者獨 有的掩、瑱、幎目等。因細節較多,茲據商祝襲衣次序整理成表格如下:. 53. 飯含所使用的米,是沐尸時洗米水所餘下的,據〈喪大記〉 ,天子之士用梁,大夫用稷,諸侯用. 梁。據《儀禮注疏》則天子沐、飯所用應為黍。飯含之貝則鄭玄注為水中所出之物,古代曾當作 貨幣。根據〈雜記下〉 :「天子飯,九貝;諸侯七,大夫五,士三。」鄭玄注: 「此蓋夏時禮也。周 禮天子飯含用玉。」到底是貝是玉,目前較關鍵是《儀禮注疏》引何休注《左傳》文公五年「王 使榮叔歸含,且賵」一事,云「天子以珠,諸侯以玉,大夫以璧,士以貝,春秋之制也。」漢‧ 鄭玄註,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下) 》 ,頁 1065。實施飯含者,士為其親子,大夫以上由賓 為之含,此處的賓指大夫、諸侯、天子等之臣。漢‧鄭玄註,唐‧賈公彥疏, 《儀禮注疏(下) 》, 頁 1059。 54. 漢‧鄭玄註,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下) 》 ,頁 1083-1084。 20.

(27) 表 2- 1 襲衣服飾列表 名稱. 部位. 材質. 明衣裳. 身. 用帷幕之布. 鬠笄. 頭. 桑. 布巾. 規格. 顏色. 備注 近侍穿戴,飯含前. 長四寸,兩頭. 近侍穿戴,飯含前。僅安. 闊,中間狹. 髮,不冠. 面. 商祝飯含覆面用,襲後除, 埋於坎. 掩. 面. 練帛. 寬二尺,長五. 其末結頤下,待瑱、幎目後. 尺,析其末. 還結項。掩及以下物件皆為 商祝穿戴. 幎目. 眼. 方一尺二寸,充 外緇里䞓 之以絮,四角有 繫帶. 屨. 足. 鞋面夏葛冬. 鞋面夏葛冬 綦于腳跟後,兩端象前,與. 白,皆有絲帶. 白,皆黑繶 絇相連後在踵合結,繫帶. (繶)與鞋頭. 純絇. 的部分連兩足使其不離. 裝飾(絇) 純衣. 體. 下裳. 纁. 皮弁服. 體. 天子與諸侯同十 白布衣,素 以上爵弁服、純衣為襲三稱 五升布. 裳. 褖衣(表 體. 袍(衣裳相連為 黑,赤緣. 袍). 袍). 韎韐. 蔽膝. 合韋而為之,. 赤. 用舊絮(緼) 緇帶. 腰帶. 因袍襌無裏不成稱 上述三服原各有蔽膝,今以 爵弁服韎韐代表. 繒. 黑. 上述三服在生時不會同時穿 著,此時疊穿,故共用一帶. 竹笏. 插於帶 天子以球玉, 二尺有六寸。其 之右. 諸侯以象,大 中博三寸,其殺 夫以下須文. 六分而去其一. 竹,是以竹 本,象可也 決. 手. 用王棘,若無 組系,纊極二. 施於右手,環內紐套於大拇. 則檡棘. 指,橫帶穿紐反繞到手表結 之. 握手. 雙手. 玄. 長一尺二寸,寬 外玄里纁. 繫帶繞手一圈,象上鉤於中. 五寸,牢中旁. 指後反繞,與決在手表剩餘. 寸,中填棉絮,. 橫帶結之。左手無決則直接. 有繫帶. 繫結. 21.

(28) 冒. 全身. 型如直囊,上曰 上緇下䞓. 先由足往上套「䞓殺」 ,後由. 質下曰殺,質長. 頭往下齊手套「緇質」. 度為首到齊手, 殺長三尺 衾. 體. 延用始死時「大 斂之衾」. 資料來源:整理自漢.鄭玄註,唐.賈公彥疏, 《儀禮注疏(下) 》 ,頁 1058-1064、1079-1082。. 另,此前沐、襲所用的巾、柶、鬊、蚤則埋於院中挖掘的坎。至此屍體處理 的工作告一段落,並恢復此前所撤之奠,鄭玄所謂:「將襲辟奠,既則反之。」 此為第二次奠,稱襲奠,此後小斂、大斂亦撤前奠,待儀式完後上新奠。55 以上為士階級之襲,若諸侯、大夫可參〈雜記上〉,諸侯襲「卷衣一,玄端 一,朝服一,素積一,纁裳一,爵弁二,玄冕一,褒衣一。朱綠帶,申加大帶於 上。」大夫以子羔例:「繭衣裳與稅衣纁袡為一,素端一,皮弁一,爵弁一,玄 冕一。」56. 六、斂尸 (一)小斂 始死之日後的第二天早晨,同樣於正寢進行小斂,這是死者第二次包裹衣 物。以衣物的數量而言,士襲尸三稱,小斂十九稱,大斂三十稱。〈喪大記〉 曰:「袍必有表,不禪,衣必有裳,謂之一稱。」若上衣下裳,則為一稱,若衣 裳連袍,也為一稱,皆要有內裏,單層不算稱。則其他階級的小斂之數,因十九 為天地極數,天子至士皆同十九稱。57小斂主要包含陳放小斂衣物祭器、著衣兩 步驟,後有小斂奠。以下就陳衣次序,整理說明如下:58. 55. 漢‧鄭玄註,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下) 》 ,頁 1082-1083。. 56. 子羔為孔子弟子,衛國人,曾為郈宰,孔穎達《禮記正義》云子羔之襲: 「此明大夫死者襲衣稱. 數也。」孫華,曹大志,〈壽縣楚故城考古的回顧與展望〉 , 《古代文明研究通訊》11(北京, 2001.12) ,頁 24-31。 57. 58. 賈公彥據〈喪大記〉鄭注云。漢‧鄭玄註,唐‧賈公彥疏, 《儀禮注疏(下) 》 ,頁 1086。 陳衣次序之推測,見賈公彥云:「但小斂美者在內,大斂美者在外,故小斂先布散衣,後布祭 22.

(29) 表 2- 2 小斂服飾列表 名稱. 部位. 材質. 規格. 顏色. 備注. 絞. 綁帶. 比照朝服. 橫三縱一,寬終幅. 以下衣物陳列和取. (二尺) ,析其. 用皆摺疊於篋內. 末,長度因人而異 緇衾. 體. 衿. 五幅,無紞(被. 外緇裏䞓. 因無紞,不別頭尾. 識) 爵弁服. 體. 爵弁服與皮弁服並 稱祭服. 皮弁服. 體. 散衣. 體. 褖衣以下袍繭皆稱 散衣. 庶禭. 體. 朋友兄弟來禭者。 若不足十九稱則 用,足則不用. 資料來源:整理自漢.鄭玄註,唐.賈公彥疏, 《儀禮注疏(下) 》 ,頁 1085-1086、1092。. 陳列小斂衣物後,設脯、醢、醴、酒等祭品於東堂下,兼有盥洗之盆巾,孝 子和婦人之喪服等,並設牀笫,夷衾。小斂時,覆蓋屍體的衾由夷衾取代之前始 死之時用的大斂之衾。蓋因第二日,大斂之衾當陳因而更換之,夷衾會持續使用 到啟殯,不入棺,用於將葬覆棺使用。材質與襲衣時套尸的冒同,上緇下䞓,相 連使用。 小斂開始前要除襲奠,設一鼎在寢門外,內裝「特豚,四鬄,去蹄,兩胉, 脊、肺。…素俎在鼎西,西順,覆匕,東柄。」後喪主盥洗,二人舉尸於西階 下,鋪下莞上簟的竹席在戶內地上,開始由商祝進行小斂衣著的布置。59商祝將 小斂衣著以陳放的次序鋪於地上,絞、衾最先,祭服最後,因而祭服會最貼近尸 身,後由士舉尸放到服上。因小斂衣物眾多,為了顧及方正,有些會位置顛倒不. 服,大斂則先布祭服,後布散衣,…襲則美者在外,是三者相變也。」因陳列衣裳與穿著次序相 反,故云。漢‧鄭玄註,唐‧賈公彥疏, 《儀禮注疏(下) 》 ,頁 1085。 59. 小斂、大斂不在床而在地上舖席進行,因衣裳眾多無法在床上執行。因而〈喪大記〉云: 「含一. 床,襲一床遷尸於堂又一床,皆有枕席。」飯含、襲衣、遷尸皆有床,但小斂、大斂則無。漢‧ 鄭玄註,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下) 》 ,頁 1080。 23.

(30) 正,只有祭服(爵弁服、皮弁服)以其尊而不可倒置,且祭服要置於正中。完成 後,設牀笫在兩柱之間,鋪席設枕,放小斂後的屍體包裹於其上,小斂完成即可 撤除帷堂之布,並為屍體蓋上此前所設的夷衾。 小斂結束後,喪主會拜賓、設小斂奠,上祭品,踊。小斂奠後,先送賓於寢 門外,後以有親疏血緣者更替哭,不可斷絕,若大夫以上則以臣更替哭,而非以 親疏。喪主、喪婦應換上喪服(非全套,僅首絰、腰絰)。若身分較高者要致 襚,迎接賓客的擯者出去請入內會喚:「孤某,使某請事。」告知喪主,並喚: 「孤某須矣。」引賓進入中庭,喪主會出去中庭接受賓客親自致襚。此處亦可參 考《禮記˙雜記上》諸侯使人弔鄰國諸侯之喪。60若為親朋,則一如始死時,庶 兄弟、朋友則親自贈於室內。禭衣以帛為褶,褶有內裡無填絮,雖有內裡但與襌 同,必有裳方能成稱。徹衣收下致禭後放在屋東,以待大斂使用。 晚上則在中庭點火燋以為燭,也稱為庭燎,是用布纏繞葦稈後,以蠟灌之, 有別於手持的蠟燭。據〈郊特牲〉所說,庭燎之數因身分而有別,天子庭燎百, 公五十,侯、伯、子、男皆三十,則大夫、士沒有具文。又說齊桓公庭燎之百僭 天子,大抵春秋以後就有僭越之事。61放到隔天早上後熄滅,接著進行大斂。 (二)大斂 死亡第三日的早晨,62滅昨晚所點的火燎,準備進行大斂,這是死後第三次 著裝,也是最後一次,因大斂後即入棺。大斂程序與小斂基本相同,首先陳列大 斂衣物、大斂奠祭品、布巾,大斂衣物一樣摺疊於竹篋內備用,士應有三十稱, 大夫五十稱,諸侯百稱,天子宜百二十稱。63據上文,將三次襲斂衣著稱數整理. 60. 漢‧鄭玄註,唐‧孔穎達正義,《禮記正義(下) 》 ,頁 1621-1630。. 61. 漢‧鄭玄註,唐‧孔穎達正義,《禮記正義(中) 》 ,頁 1044-1046。. 62. 《禮記˙王制》中提及殯、葬之期,隨身分高低而有差異: 「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諸侯五. 日而殯,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殯,三月而葬。」孔穎達又引《春秋公羊傳》云: 「天子五日小斂,七日大斂。諸侯三日小斂,五日大斂。卿大夫二日小斂,三日大斂。」大斂與 入殯同天,所以庶人、士、大夫應皆為二日小斂,三日大斂。諸侯三日小斂,五日大斂。天子五 日小斂,七日大斂。漢‧鄭玄註,唐‧孔穎達正義, 《禮記正義(上) 》 ,頁 512-516。 63. 漢‧鄭玄註,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下) 》 ,頁 1107。 24.

(31) 如下表: 表 2- 3 襲斂衣著稱數列表 程序. 士之稱. 大夫之稱. 諸侯之稱. 天子之稱. 襲. 3. 5. 9. 12. 小斂. 19. 19. 19. 19. 大斂. 30. 50. 100. 120. 資料來源:整理自漢.鄭玄註,唐.賈公彥疏, 《儀禮注疏(下) 》 ,頁 1086、1107-1108。. 大斂後要下棺入殯,因而大斂前要在西階挖埋棺的坎穴,與棺口齊平略低, 要看到棺身用以與蓋扣合的「衽」。棺入時主人不哭,煮兩筐黍、稷放在西牆, 並陳三鼎於門外,內裝豬、魚等,點燭於東。此時一切就緒,徹小斂奠,帷堂, 主人及親者升自西階,出於足,二士盥洗後立於西階,以待遷尸,布席於東階之 上,商祝在席上鋪設大斂衣物如下表:. 表 2- 4 大斂服飾列表 名稱. 部位. 材質. 規格. 顏色. 備注. 絞. 綁帶. 比照朝服. 橫三縱三,布. 以下衣物陳列和取用皆摺疊. 一幅分成三條. 於篋內. 用 紟. 體. 單被,五幅, 無紞. 衾. 體. 是始死覆尸之衾,取代夷衾. 君禭. 體. 尊者贈禭,不倒置,放到大 斂才使用,小斂先用自家服 飾,不足以庶禭補之. 祭服. 體. 士助祭爵弁服,自家祭玄端 服. 散衣. 體. 分祭服、朝服之等. 庶禭. 體. 朋友兄弟贈禭,若數量夠則 不用. 資料來源:整理自漢.鄭玄註,唐.賈公彥疏, 《儀禮注疏(下) 》 ,頁 1107-1108、1113。. 25.

(32) 大斂中較重要服裝是祭服和君禭,祭服是死者最尊貴的禮服,而君禭又在祭 服之上,更顯尊貴,此乃尊者所贈的助喪衣物,只留待大斂使用,且祭服和君禭 皆不可倒置。. 七、入殯 大斂完成後,由二士舉尸復位,徹帷,喪家的主人、主婦要如小斂一般扶尸 哭泣。後由喪主奉尸入棺,此稱入殯。64尸入棺後加棺蓋,上加木板覆蓋,以泥 塗封,再取始死時的銘旌覆蓋置塗封的木板之上。65完成即可進行大斂奠。大斂 奠時尸已入棺,因此不再如襲奠、小斂奠一般奠於尸旁,而是由祝執巾,領執席 者在室內西南角設神位。此後朝夕奠、朔月奠、新奠,皆不再尸旁。後續祝領 醴、酒、栗、豚、魚等祭祀,弔喪者可來拜,兄弟親朋哭踊,若有尊者則喪主亦 拜送門外。 至此則尸體的處理大致完成,隔日,也就是死亡第四日,死者五服以內親人 則可依親疏穿戴正式的喪服,此謂「成服」。每日早晚都要設朝夕奠,先哭,不 避時辰,婦人、丈夫、異姓有服者等皆有哭位,一般兄弟齊衰大功者,隨喪主哭 則哭,小功緦麻就位則哭。哭完拜賓客,後盥洗、設鼎、奠酒食,比較特別的是 此時開始奠黍、稷,此為生者朝夕常食,自入殯後始有奠。若逢每月初一另有朔 月奠,用特豚、魚、腊三鼎,如大斂奠,哭與拜賓如朝夕奠。若大夫以上則又有 月半奠,每逢月中也奠。期間也做入葬的準備。. 64. 棺會先進大斂前所挖之坎穴,但並無說明何時放棺入坎,結合大斂後應立即將尸首放入棺內,. 因而放棺入坎穴的時機,大抵是大斂開始後,由另一組人分頭進行。 65. 棺與蓋的相合不靠釘而靠楔,棺身與棺蓋有凹槽(衽) ,可互相楔合,且可用皮繩沿著凹槽束. 之,再用漆或泥塗封。君蓋用漆,三衽三束;大夫亦用漆,二衽二束;士無漆,二衽二束。漢‧ 鄭玄註,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下) 》 ,頁 1109。棺身與棺蓋之外,還有木板, 〈喪大記〉 云: 「君殯用輴,欑至於上,畢塗屋。大夫殯以幬,欑置於西序,塗不暨於棺。士殯見衽,塗上帷 之。」天子之殯參〈檀弓上〉 :「天子之殯也,菆塗龍輴以椁,加斧於椁上,畢塗屋。」 26.

(33) 第二節. 葬禮. 殯與葬的間隔期,依據身分不同而長短不一,《禮記.王制》云:「天子七日 而殯,七月而葬。諸侯五日而殯,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殯,三月 而葬。」66. 一、啓殯前 1. 筮陰宅 入葬前要做的準備,主要是占卜葬地與葬期。《周禮》有冢人管理墓地兆 域,此亦由冢人安排埋葬之所。67過程需要喪主跟隨,與筮者占卜。首先挖掘坑 穴,土堆於四隅和南面,因棺入葬後死者頭向北首,因而土堆於南面即在足部。 當日早晨朝哭結束,不穿絰,筮者在喪主之右,手執占卜用的韇,命曰:「哀子 某,為其父某甫筮宅,度茲幽宅,兆基,無有後艱。」位此喪居占卜可否,得命 則寫卦以示主人,曰:「占之曰從。」主人得命則穿絰哭,不踊。歸宅在殯前北 面哭,不踊。筮陰宅後,確認槨材與明器之材: 既井槨,主人西面拜工,左還槨,反位,哭,不踴。婦人哭於堂。獻材於 殯門外,西面北上,綪。主人遍視之,如哭槨。獻素、獻成亦如之。 鄭玄云:「形法定為素,飾治畢為成。」故素為未加飾的明器。68 2. 卜葬期 朝哭後,喪家各復外位,由卜人持龜殼火烤鑽鑿占卜,跟筮宅一樣並未明言 何日進行。卜日被視為較隆重的儀式,因而族長與掌禮的宗人皆會在場,占卜 前,卜人會先將龜殼交由宗人,舉高龜腹甲應該燒灼處示人,並曰:「哀子某, 來日某,卜葬其父某甫,考降,無有近悔。」喪主許諾後,即交由卜人燒灼龜 殼,燒灼完畢卜人再交由宗人宣讀:「占曰:『某日從。』」並告知其他賓客親 朋,便可完事,入哭,送賓。. 66. 漢‧鄭玄註,唐‧孔穎達正義,《禮記正義(上) 》 ,頁 512。. 67. 漢‧鄭玄註,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下) 》 ,頁 817-823。. 68. 漢‧鄭玄註,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下) 》 ,頁 1130-1133。 27.

(34) 3. 請啓期 入葬以前,要遷將棺柩從西階的坎穴中遷出,應當將此日期告於賓,因而有 請啓期的儀式。時間是葬前二日,於當日夕哭以後。身分不同則葬期不同,因而 請啓期時間亦不同。鄭玄認為若為諸侯下士一廟,請啓期與葬間一日,因而是葬 前二日。若諸侯上士二廟,請啓期與葬間二日,因而是葬前三日。以此類推,大 夫三廟葬前四日,諸侯五廟葬前六日,天子七廟葬前八日。69. 二、啓殯 請啓期隔日,葬前一日天明後,須遷棺至祖廟,名曰「啓殯」。於一早設 盥、陳三鼎於祖廟外,其制比照大斂奠。先於殯門外點二燭,就朝夕哭門外位, 主人拜賓後入內即位,由商祝主持啓殯儀式。商祝執功布入,用以扶柩,喊三聲 (噫歆),又喊三聲啓殯,用以告神,後命喪主家人哭。門外二燭入,其一在室 中照耀祭奠之所,其二在坑旁照耀將啓之殯。後夏祝復將棺上的銘旌取下掛於室 外重木上。 上述完成後,則商祝開棺柩。商祝以功布拂柩,並以夷衾覆棺,從此夷衾便 不再取下,做以覆蓋棺蓋之用,會隨棺柩入葬。棺柩抬起後,士以輁軸遷於祖 廟,而大夫、諸侯以輴,天子以龍輴,上繪轅為龍。棺木所乘之車是為馬車,與 生前一樣,出行前要先備車馬在堂外等候,此處為避免馬踐汙儀式,因而將進車 與進馬分開,先進車,在設奠後才進馬,方能出發至祖廟。70依序為銘旌出,後 奠儀、燭一、棺柩、燭二,主人及眾親屬賓客在後跟隨,以五服親疏為先後,從 其左右昭穆,男賓在前,女賓在後。. 69. 漢‧鄭玄註,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下) 》 ,頁 1148。. 70. 此有乘車、道車、槀車三車,士每車二馬,故共六馬,而又每馬各有左右二僕。除車的形制與. 身分高低有關外,馬的數量與配纓亦隨身分改變。士纓三就,指由朱、白、蒼三色縧絲組成纓 繩。大夫同三就,子男纓五就,侯伯纓七就,公纓九就。漢‧鄭玄註,唐‧賈公彥疏, 《儀禮注疏 (下) 》,頁 1158-1159。 2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first row shows the eyespot with white inner ring, black middle ring, and yellow outer ring in Bicyclus anynana.. The second row provides the eyespot with black inner ring

After students have had ample practice with developing characters, describing a setting and writing realistic dialogue, they will need to go back to the Short Story Writing Task

• helps teachers collect learning evidence to provide timely feedback & refine teaching strategies.. AaL • engages students in reflecting on & monitoring their progress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

Strategy 3: Offer descriptive feedback dur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enabling strategy). Where the

How does drama help to develop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In Forms 2-6, students develop their self-expression by participating in a wide range of activities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