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戰國後期楚墓所見喪葬禮俗

在文檔中 東周楚國喪葬禮俗之研究 (頁 111-134)

第五章 戰國後期──以陳城、壽春城為中心

第三節 戰國後期楚墓所見喪葬禮俗

本節結合《儀禮》、《禮記》所描述的喪葬禮制,分析白起拔郢後,東遷陳、

壽的楚國喪葬的概況。楚國末年對秦戰爭的連連失利,乃至棄郢東遷,勢不可免 地會對衝擊到楚人的日常生活,尤其對原居郢都,倉促逃難而來的楚國貴族。陳 城、壽春雖早已成為楚國治下的重要城邑,但仍與國都有所差距,外來與本地的 文化撞擊,是否對楚國後期的喪葬禮俗有所影響。以下將考察周邊墓葬,釐清東 遷陳壽階段的楚人喪葬禮俗,是否與定都紀南城時有所差異。

一、墓壙與葬式

由楚墓可觀察到的喪葬相關禮俗,大抵可分為墓壙、棺槨葬式與陪葬器物,

則本文將墓壙與棺槨葬式化為一個條目討論,主要因為墓壙的大小基本是依據棺 槨大小而挖掘,其規制自然也與棺槨相關。而墓壙與棺槨等牽涉到葬禮的多個層 面,以下由外至內,從地表到地底的方向進行討論。

(一)封土、墓道與台階

壽縣附近的地面上可見到許多大型土堆,但大多數都尚未進行探勘與發掘,

部分被取土破壞,因而在封土的觀察上可能不足以還原該墓的原貌。就《儀禮》

的紀錄,士以上才有封土,庶人以下不封不樹。而墓道的存在是為了讓柩車載棺 到墓底,〈士喪禮〉有之,則棺槨更多重、柩車更華美的大夫、諸侯乃至天子應 當也會有。從戰國前期紀南城周邊墓葬,士以上的墓葬皆同時有墓道跟封土,不 一定會有台階。相較之下,戰國後期的墓葬,封土、墓道與台階幾乎同時出現,

所有一槨一棺以上的墓葬都有,台階的普遍度較高。換言之,士以上的階級似乎 都同時擁有封土、墓道與台階。其中平糧台M16、M4 是例外,這兩個墓葬都經 歷不同程度的破壞,平糧台M16 是墓坑東面有墓道,且有六級台階,墓底寬達 566 公分,長達 380 公分的中型墓葬,照理說應該不可能無封土,推測應該是早 期被破壞。

壽縣周邊的墓道出現以往楚墓都未見到的現象,普遍有兵器放置在墓道中。

楊公墓區11 座墓鐘,有 7 座墓墓道皆有擺放兵器。如 M11 東邊斜坡墓道中有 10 件帶獸頭鑰的銅戈,斜靠在墓壁兩側,戈頭指向墓道口,尾端有銅鐏插在墓道底

106

部。淮南毛集胡台孜M1,此墓墓道也有擺放兵器,墓道兩邊各放置了三根矛與 兩面盾牌,對稱豎立靠在墓道壁面,矛頭皆指向墓道口。198

圖5- 2 安徽長豐楊公 M11 墓壙剖面圖

資料來源: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長豐戰國晚期楚墓〉,《考古》第 2 期(北京,

1994.02),頁 122。

圖5- 3 胡家孜 M1 墓道兩側矛、盾布列圖

資料來源: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淮南毛集胡台孜戰國楚墓發掘簡報〉,《東南文化》2015 年第 3 期,頁 53。

此區墓道幾乎都設在墓坑東面,而墓道中擺放的兵器,有矛或戈,偶爾有配 套的盾,矛與戈皆對稱地擺設在墓道兩旁,直立靠牆,尖頭指向墓口。這些共同 點代表楚人是特意擺放,而非隨意為之。有論者認為原本墓中可能有兵俑持兵 器,但兵俑與兵器的木質柄都已腐朽,只存現今立在牆面的樣子。199矛、戈與 盾,作為隨葬品,在過去的墓葬中多與兵器類的物件放在槨室內,在此之前的春

198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淮南毛集胡台孜戰國楚墓發掘簡報〉,《東南文化》2015 年第 3 期,頁 49-57。

199 劉和惠,《楚文化的東漸》,頁 203。

107

秋時期與戰國前期,從未見過有兵器擺放在墓室。《儀禮》中也並未提到矛在喪 禮中的作用,此處亦無發現遣策可茲說明。長豐墓地在今壽縣東南約16 公里 處,胡家孜墓地在今壽縣西北11 公里處,也並非同一墓群,那麼何以戰國後期 有此特殊現象出現在壽春城周邊墓葬,猶未可知。另馬鞍塚北塚東墓壁有墓道,

墓道兩壁鑲有壺形銅片,上插旗桿,且只有較寬的東墓道有,西墓道則無,不知 是否與壽縣周邊墓道中的兵器有關。

墓道的方向,似乎與墓主頭向有關。《儀禮》裡面只提到柩車北出城門後,

到墓壙要「陳器於道東西,北上」。從這裡可以確定,在車上的死者與棺的方向 是南北向,然後下墓道進入墓坑中。中間都沒有提到移動,若陳器完畢便下墓 道,那可推測墓道方向與墓主頭向基本平行,但問題就在《儀禮》中沒有說明死 者上柩車是頭向車轅,還是腳向車轅。由此推想,形成頭向與墓道關係的兩種可 能,如果頭向車轅,則頭向與墓道呈現南北相對的關係;若腳向車轅,則頭向與 墓道方向一致。至於是否有可能下墓道後再掉頭轉換棺的方位,以現今所見的墓 葬來看,應是比較困難且不符合常理的。現今出現的墓道,會有上下近乎同寬 的,也會有上寬下窄的,墓道下口不比棺墓的長邊更寬,因而沒有辦法使柩車調 頭,只能透過如垂吊,或下壙後再移動棺木方向等方式來解決。

以下將戰國前期與戰國後期墓葬整理成表,一覽有墓道的墓葬與墓主頭向的 關聯:

表5- 2 戰國前期與戰國後期楚墓頭向、墓道一覽表

戰國前期楚 墓

墓主頭向 墓道位置 戰國後期楚墓 墓主頭向 墓道位置

望山 M1 100 東 馬鞍塚北塚 104 東

望山 M2 94 東 馬鞍塚南塚 100 東、西各一,

東較大

望山 M3 70 東 平糧台 M16 107 東

天星觀 M1 185 南 平糧台 M4 向東偏南 26 度

天星觀 M2 192 南 李三古堆大墓 正東 有

108 資料來源:表格整理自前述考古資料,不再贅述。

戰國前期所統計的14 個墓葬皆為頭向與墓道方向相同,多數向東,少數朝 向南或北。戰國後期的墓道較有變化,不再只是單一的長斜坡墓道,有出現兩個 斜坡墓道,也有出現一斜坡一階梯狀墓道。若基於《儀禮》對墓道的描述,以斜 坡式的墓道作為討論的話,陳壽都城周遭的17 個墓葬中,有 15 個符合墓主頭向 與斜坡位置一致,僅有兩座墓不符合。朱家集李三孤堆是由於墓道資料不明確,

無法判定。因此真的不符合的只有楊公M2,其墓主頭向偏北,但墓道設在東 方。該墓因棺槨全部腐朽,無法瞭解內棺的實際尺寸,若以同一墓葬群中墓坑規 模稍大的M8 內棺尺寸為基準,其內棺長 210 公分,寬 68 公分,高 60 公分,M2 墓道僅長710 公分,寬 240 公分,若裝在柩車上迴轉可能也相當勉強。

綜合上述,可以發現《儀禮》雖未特別說明,但墓主的柩車載棺入壙,應該 基本上是窄邊在車首。且根據本文考察的結果,墓主頭向往往與墓道方向一致,

因而死者在柩車上應是腳向車轅,頭後入才對。此外,《儀禮》當中入墓壙前出 殯時向北方的城郊移動,下墓壙之前放隨葬品在東西兩旁,柩車依然「北上」,

馬山 M1 110 東 楊公 M1 5 偏東 5 度

包山 M2 92 東 楊公 M2 9 東

包山 M5 100 東 楊公 M3 0 北

沙塚 M1 98 東 楊公 M4 88 東

沙塚 M3 4 北 楊公 M5 86 東

雨台山 M198 183 南 楊公 M6 82 東

雨台山 M554 12 北 楊公 M7 85 東

雨台山 M159 185 南 楊公 M8 85 東 雨台山 M169 169 南 楊公 M9 80 東 楊公 M10 100 東

楊公 M11 80 東面斜坡、西

面階梯 胡台孜 M1 102 東

109

這意味著墓主的頭像應在來時的方向。然而,觀察都城與墓向的關係,可以發現 並非如此。以壽縣周遭為例,無論是壽縣東南的楊公墓群,或者壽縣西北的胡家 孜M1,頭向與墓道方向普遍向東。紀南城周遭的墓葬也是有普遍向東的傾向,

且列表中的墓葬,在紀南城西、東、北面皆有之。綜而言之,墓葬的頭向與墓道 的位置有相關連,且戰國前期與戰國後期的墓道都有集中在墓坑東面的情況。

(二)墓坑

陳城與壽春城有不少大型墓葬,如馬鞍塚北塚、馬鞍塚南塚、朱家集李三孤 堆墓等。中型墓葬有平糧台M16、楊公 M9、楊公 M11 等,小型墓有平糧台 M4、平糧台 M222、平糧台 M236 等。整體看來墓坑規格大抵與戰國前期相似,

上寬下窄的斜坡墓坑較多,上下同寬的垂直坑壁變少,此與此區多台階可能較有 關連。生土二層台也發現的較前期多。

此處較特別的是楊公M11 墓坑西南角外圍有一條寬 20-25 公分,深 11 公 分,長19 公尺的小溝,兩端不通,不知是何用途,考古簡報推測是象徵性的水 溝。另墓坑外西南2 公尺處有一不規則圓坑,直徑 2-3 公尺,深 1.5 公尺,內有 燒焦的黑土層跟木炭顆粒,不知是否為祭祀用。這兩個發現並未在同期或此前的 東周楚墓中發現過。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車馬坑。陳城周遭有馬鞍塚的南塚與北塚,墓地西部都 各有一座車馬坑。平糧台十六號疑似有一車馬坑,同樣在墓的西部。壽縣東南方 長豐楊公墓地有一車馬坑,周遭墓葬眾多,不確定是何墓的車馬坑,此坑附近有 二個墓葬較有可能,M1 在車馬坑南方 20 多公尺,M4 在車馬坑東方 8 公尺,考 慮到距離與方位,則M4 較有可能為車馬坑從屬的墓葬。

馬鞍塚為大型合葬墓,考古簡報稱「南塚」和「北塚」,兩座墓葬都是長寬 超過10 公尺的大型墓葬,相對的車馬坑亦十分龐大,綜觀整個戰國楚墓配套的 車馬坑,僅次於棗陽九連墩M1 的大型車馬坑。200北塚西部的車馬坑編為一號車

200 棗陽九連墩 M1 為戰國中期楚墓,應為上大夫之墓。其西方 25.2 公尺有一車馬坑,坑口長 52.7 公尺,寬 9.5 公尺,因曾被破壞,殘高 2.3 公尺,出土車 33 輛,馬 72 匹,是現在所見的楚墓中 最大的車馬坑。九連墩 M1 楚墓東向,車馬坑在其西方。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襄陽市文物考古

110

馬坑,南北長35 公尺,東西寬 4.72 公尺,西部正中有二個斜坡通道,坑內隨葬 車八輛,馬二十四匹,狗二隻。坑內西南角還擺有各類陶器種類,包含鼎、敦、

壺、鈁、盒、簠、簋、豆、高足壺、匜、箕等,結構鬆軟易碎,部分表面有朱繪 或褐彩,依據外型判斷,應是仿銅的陶質祭器,但部分結構較為簡單,不若戰國 中期的紋飾繁多,可惜馬鞍塚的兩座墓葬都已被盜,幾乎無殘存的隨葬品,無法

壺、鈁、盒、簠、簋、豆、高足壺、匜、箕等,結構鬆軟易碎,部分表面有朱繪 或褐彩,依據外型判斷,應是仿銅的陶質祭器,但部分結構較為簡單,不若戰國 中期的紋飾繁多,可惜馬鞍塚的兩座墓葬都已被盜,幾乎無殘存的隨葬品,無法

在文檔中 東周楚國喪葬禮俗之研究 (頁 11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