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春秋時期──以宜城楚皇城為中心
第二節 宜城周邊墓葬
楚皇城周遭出土東周墓葬並不多,其中雷家坡與魏崗墓地確定是戰國或秦漢 墓,羅崗墓地為戰國時期,皆暫且不論。99可能為春秋時期的墓葬有駱家山、鳳 凰山。
駱家山M1 係因挖掘水渠時意外發現青銅器,才引起考古工作者注意,出土 時大部分的葬式已被破壞,較特別的是人骨之下鋪墊一層硃砂,並出土有銅鼎、
銅盞、銅戈各一。周遭還有另外五、六座的小型墓,但查無相關資料。100
鳳凰山在楚皇城南方10 公里處,已發掘有 15 座楚墓,時間從春秋中期至戰 國早期,多為貴族墓。皆無封土、墓道或台階,多為南北並列的夫妻合葬墓,兩 墓相距2 公尺左右,南方的均為男性。頭均西向,有些有殉葬坑,或直接殉葬在 墓主坑內。棺槨多腐朽,勉強能看出有單棺墓或一槨一棺墓,應是中、低級貴族 的墓葬。出土有銅或陶質祭器、兵器、車馬器等。101
襄樊市附近的春秋楚墓有彭崗、王家坡、山灣墓地,以及谷城的新店墓地。
王家坡墓地在山灣墓地西邊4.5 公里處,2001 年至 2002 年進行探勘,發掘東周 至秦漢墓140 多座,其中有 4 座春秋墓。多中、小型豎穴土坑墓,葬具為單棺或 一槨一棺墓。目前仍未有詳細資料公布,因而暫不錄入列表。102彭崗墓群第三次 發掘42 座墓葬,其中春秋墓 12 座。基本上以一槨一棺墓與單棺墓為主,有大量 壁龕。103襄陽山灣墓地總共整理出34 座墓葬,其中春秋時期墓葬 11 座。規制最 高為一槨重棺,以一槨一棺最多,且出土大量陪葬品,整體墓葬等級較彭崗墓區
99 楚皇城考古發掘隊,〈湖北宜城楚皇城戰國秦漢墓〉,《考古》1980 年第 2 期,頁 114-122。
100 張吟午、李福新,〈湖北宜城駱家山一號墓出土青銅器〉,《江漢考古》1983 年第 1 期,頁 84。
為行文及閱覽之便利,本文中的墓葬編號皆以英文簡寫與阿拉伯數字代稱,如駱家山一號墓,將 簡稱為駱家山 M1。以下其他墓葬編號書寫皆同此例,後文不再另行說明。
101 此墓不見於考古報告,資料來自郭德維,《楚系墓葬研究》,頁 43。因而細節較難判定。
102 韓楚文,〈湖北襄陽王家坡墓地考古發掘主要收獲〉,《江漢考古》2002 年第 2 期,頁 94。
103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襄樊市博物館,〈湖北襄樊市彭崗東周墓群第三次發掘〉,《考古》
1997 年第 8 期,頁 61-77。
43
106 東向 45∘-134∘,南向 135∘-224∘,西向 225∘-314∘,北向 1∘-44∘、315∘-360∘。表 格以度數表示,其對應方位特此說明。若原引資料無載明度數,僅有方位,則以方位表示。
107 此處皆長方形豎穴土坑木槨墓,故略。
108 墓壙尺寸主要以墓底尺寸為主,因多數墓穴自墓口到墓底有一段距離,會有墓口較寬的狀況。
墓坑深度以墓道底的墓口到墓底深度來算,不含墓口以上的墓道、封土。
44
45 彭崗 M38 春秋晚
期
不 明
不明 144 無 無 無 228 92 110 壁龕
資料來源:整理自張吟午、李福新,〈湖北宜城駱家山一號墓出土青銅器〉,《江漢考古》1983 年 第 1 期,頁 84。郭德維,《楚系墓葬研究》,頁 43。韓楚文,〈湖北襄陽王家坡墓地考古發掘主要 收獲〉,《江漢考古》2002 年第 2 期,頁 94。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襄樊市博物館,〈湖北襄樊 市彭崗東周墓群第三次發掘〉,《考古》1997 年第 8 期,頁 61-77。湖北省博物館,〈襄陽山灣東周 墓葬發掘報告〉,《江漢考古》1983 年第 2 期,頁 1-35。陳千萬,〈谷城新店出土的春秋銅器〉,
《江漢考古》1986 年第 3 期,頁 13-16。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