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回顧
第二節 研究回顧
本研究係以楚國都城與墓葬考古材料出發,結合傳世文獻,探討東周時楚國 的喪葬制度,因而以下將就楚墓發掘與喪葬制度研究兩大面向的研究歷程與近期 概況分論之:
一、楚墓考古發現與研究概況
中國考古史上,楚國器物首次大規模出現,是 1933 年壽縣東鄉四十五里的 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此為現今唯一確定的楚國國王墓,出土器物多達八百餘 件,可惜多數因竊賣流失。二十世紀前半葉,最具影響力的楚墓出土文物,要屬 1942 年前後因盜掘而發現的長沙子彈庫楚帛書,以及 1949 年長沙陳家大山楚帛 畫。此期因考古學初傳入中國,樣本與技術有限,僅有器型識別與文字考釋的零 星成果。6
1951 年至 1952 年,由夏鼐主持的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長沙工作隊,在湖 南長沙發掘了七十三座戰國楚墓,後復在長沙、衡陽、常德等地,發現大量楚 墓。1957 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寫的《長沙發掘報告》,開啟中國史學界對 楚墓分期的研究,但由於早期發掘的墓葬有限,尚無法建立系統性的年代分期。7 同時期,還有如河南信陽長臺關一號、二號墓出土大量漆器、銅器,以及反映墨 家思想之竹簡。8
1960 年代圍繞長沙北方的江陵荊州城及紀南城周邊,進行了大規模的發掘,
諸如拍馬山、太暉觀、望山、沙塚等楚墓群,出土大量戰國時期的文物。91970
6 關於 1950 年代以前的楚墓考古發現,可參見林原,〈建國前楚文化研究綜述〉,《江漢考古》
1995 年第 3 期,頁 49-50。
7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長沙發掘報告》(北京:科學出版社,1957)。
8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第一隊,〈我國考古史上的空前發現:信陽長台關發掘一座戰國大 墓〉,《文物參考資料》1957 年第 9 期,頁 31-32。
9 湖北省博物館、荊州地區博物館、江陵縣文物工作組發掘小組,〈湖北江陵拍馬山楚墓發掘簡 報〉,《考古》1973 年第 3 期,頁 151-161。湖北省博物館,〈湖北江陵太暉觀墓清理簡報〉,《考 古》1973 年第 6 期,頁 336-344。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塚楚墓》(北京:文物出 版社,1996)。
5
年代,都城方面有紀南城大規模的探勘,重要成果有古城垣、宮殿基址等。楚墓 方面有湖北江陵縣雨台山、河南淅川縣下寺、湖北隨州市曾侯乙墓等墓葬的出 土,約莫累積了上千座楚墓的考古資料。依據雨台山楚墓群近六百座楚墓,完成 以出土器形分類作為基準的楚墓年代學,但材料多集中於春秋晚期至戰國中期,
因而西周時期,春秋早、中期,以及戰國晚期的楚國墓葬,仍未完整建立其判別 依準。
1970 年代,奠基於三代考古文化研究,與楚墓、楚國都城的大量發掘,楚文 化研究逐漸形成先秦歷史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分支。此時期研究多從器物型態和紋 飾,諸如對漆木器的大量運用,鳳鳥圖騰的大量運用出發,以江漢流域的楚文化 與黃河流域的中原文化相對,形成中國南北兩大文化圈,探討楚文化與中原文化 的差異,凸顯「楚蠻」的特色。
1980 年代,墓葬如九店、當陽趙家湖、江陵雨台山楚墓等將近有八百多座自 西周晚期到白起拔郢前的楚墓,為楚墓年代學的建立提供充足的樣本,能補之前 不足。10都城有如江陵紀南城、當陽季家湖楚城、宜城楚皇城、雲夢楚王城等都 城遺址的大量發掘。江陵紀南城時間不早於春秋晚期,應是楚國在戰國時的主要 都城,考古學者認為是文王所遷的郢都。11當陽季家湖楚城時間較早,主要是春 秋時期,論者推測應為楚都丹陽或早期的郢都。12宜城楚皇城的城牆於戰國開始 修築,城內則有屈家嶺文化、春秋中期至東漢的文化堆積,跨度較大,也可能是 春秋時期的郢都。13
10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江陵縣九店東周墓發掘紀要〉,《考古》1995 年第 7 期,頁 589-605。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江陵九店東周墓》(北京:科學出版社,1995)。湖北省宜昌地 區博物館、北京大學考古系編,《當陽趙家湖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年)。湖北省荊州 地區博物館編,《江陵雨台山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11 湖北省博物館,〈楚都紀南城的勘查與發掘(上)〉,《考古學報》1982 年第 3 期(北京,
1982.07),頁 325-350。湖北省博物館,〈楚都紀南城的勘查與發掘(下)〉,《考古學報》1982 年 第 4 期(北京,1982.10),頁 477-507。
12 湖北省博物館,〈當陽季家湖楚城遺址〉,《文物》1980 年第 10 期(北京,1980.10),頁 31-41。
13 楚皇城考古發掘隊,〈湖北省宜城楚皇城勘查簡報〉,《考古》1980 年第 2 期(1980.02),頁
6
1980 至 1990 年代,伴隨著楚國都城遺址及其周邊大量楚墓考古簡報的發 表,刺激學者對楚國相關政治、文化、經濟等制度的探索,此期是楚學研究的巔 峰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乃張正明主編的《楚學文庫》,囊括十八本楚學專書,從 政治史、文化史、哲學史、經濟史、文學史、藝術史,到青銅器、城市建築、紡 織服飾、貨幣、髹漆、墓葬、簡帛等,是截至 1990 年代為止,楚文化研究的階 段性總結。14此外,先秦考古的綜合性論述,亦有楚國相關研究,較多是物質性 的介紹,尤其著重楚墓中關於墓穴大小和等級的分類、器物類型的比較。或以技 術史的角度復原古物製程,反映出土文物的農業、手工業發展進程。內容多集中 在器物的形式和花紋裝飾的對比,試圖以類型學建構分期方法,這也是今日考古 簡報中用以辨認墓葬年代的主要方式。且已有部分注意到考古研究與精神領域、
社會關係的連結。15
進入二十一世紀,上個世紀末對楚國的探討,因考古而蓬勃,但也陷入不斷 堆砌資料的困境,是故學者希望突破這層阻礙,在現有研究上尋求理論、研究方 法的突破。16就都城而言,提出都城與文化核心區的研究,透過對丹陽與郢都地 望的討論,以區域性的討論,透過確認不同時期核心區來定義楚都所在。17就楚
108-114、134。
14 《楚學文庫》由張正明主編,武漢市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共 18 部,因出版社皆相同,以下書 目省略出版社一項,僅標注出版年份。政治史相關有張正明,《楚史》(1995)。文化史相關有馬世 之,《中原楚文化研究》(1995)。宋公文、張君,《楚國風俗志》(1995)。以區域史角度出發的有 劉和惠,《楚文化的東漸》(1995)。高至喜,《楚文化的南漸》(1996)。經濟史相關有劉玉堂,《楚 國經濟史》(1996)。趙德馨,《楚國的貨幣》(1996)。文學思想史相關有涂又光,《楚國哲學史》
(1995)。蔡靖泉,《楚文學史》(1995)。趙輝,《楚辭文化背景研究》(1995)。滕壬生,《楚系簡 帛文字編》(1995)。藝術史相關有皮道堅,《楚藝術史》(1995)。楊匡民、李幼平,《荊楚歌樂 舞》(1997)。技術史相關有彭浩,《楚人的紡織與服飾》(1995)。后德俊,《楚國的礦冶髹漆和玻 璃製造》(1995)。都城與墓葬相關研究有劉彬徽,《楚系青銅器研究》(1995)。高介華、劉玉堂,
《楚國的城市與建築》(1996)。郭德維,《楚系墓葬研究》(1996)。
15 俞偉超,〈考古學理論的進步與楚文化研究的歷史前景〉,收入楚文化研究會編,《楚文化研究論 集(第四集)》(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頁 1-9。
16 尹弘兵,《楚國都城與核心區探索》(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頁 1-3。
17 尹弘兵,《楚國都城與核心區探索》(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7
墓而言,將楚墓更細作區域探討,置入歷史發展脈絡,做分區研究。18 而此期較 具代表性的叢書乃劉玉堂主編《世紀楚學》共十二部,針對先前《楚學文庫》未 曾涉及或討論尚淺的項目深入探討。學術潮流的整合,使研究者跳脫過去單一學 門的討論,注重學科間的連結,提出較多理論性質的研究。
二、喪葬禮俗研究
喪葬制度相關研究牽涉甚廣,傳統的中國學術將之置於禮學的脈絡。而近代 則加入了考古學、人類學、社會學等跨學科的合作。究其根本,即文獻研究與考 古實物互證之法。以下將就傳統禮學以及現代喪葬研究兩條路線分論之:
(一)三禮學的內容與相關研究
考先秦之喪禮,則主要內容應觀三禮,即《儀禮》、《禮記》、《周禮》三書,
這三本典籍被合稱為三禮,始自東漢鄭玄。
《儀禮》原稱《禮》,論者認為即是孔子所授六藝中的《禮》,漢武帝立五經 博士時立於五經之一,尊為《禮經》,漢人亦稱《士禮》、《禮記》等。19秦皇焚書 後,漢代所傳本有三,分別為戴德本、戴聖本、劉向《別錄》本,是為今文經,
鄭玄所注為劉向《別錄本》。魯恭王從孔子宅壁內所得五十六篇,是為古文經。
鄭玄注參閱兩本。今存《儀禮》十七篇,內容講述儒者所傳的西周禮儀制度。20
《禮記》為孔子及其弟子、再傳弟子與儒家後學傳習《儀禮》之所得,因此稱為
「記」,其內容能補《儀禮》之不足。《禮記》各篇章並非一人一時所作,大致成 書於西漢初,西漢末有戴德依據劉向本簡化,是為《大戴禮記》,凡八十五篇。
後其侄戴聖又刪減之,得四十六篇,是為《小戴禮記》,鄭玄所注的即為《小戴 禮記》,成為後世《禮記》定本,而《大戴禮記》則因缺乏大儒作注,內容今存 不足半數,逐漸喪失學術地位。21
18 丁蘭,《湖北地區楚墓分區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高至喜,《湖南楚墓與楚文化》
(長沙:岳麓書社,2012)。
19 《儀禮》成書年代與作者的討論,詳參丁鼎,《《儀禮˙喪服》考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 社,2003),頁 54-84。
20 漢鄭玄註,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四庫全書總目儀禮注疏題要〉,頁 1589-1590。
21 林素英,《從古代的生命禮儀透視其生死觀:以《禮記》為主的現代詮釋》(台北:花木蘭文化
8
《周禮》出於西漢景帝、武帝之時,舊題《周官》,王莽時更名為《周禮》,
觀《周禮》文字,並未見其內容乃何朝何代,22劉歆以為「周公致太平之跡」,23 鄭玄以為「周公居攝而作六典之職,謂之《周禮》。」後世學者大多宗於此說,
認為其主要內容是西周官制。24但究其根本,應為當世儒者雜揉儒家、法家、陰 陽五行思想,形成的理想官職,不能全以周公所作認定。三禮書皆屬儒家經典,
認為其主要內容是西周官制。24但究其根本,應為當世儒者雜揉儒家、法家、陰 陽五行思想,形成的理想官職,不能全以周公所作認定。三禮書皆屬儒家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