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春秋時期──以宜城楚皇城為中心
第一節 春秋時期楚都
一、春秋郢都地望
楚國始封於周成王時,初都丹陽。在東周逐步強盛,先後為春秋五霸、戰國 七雄之一,並在戰國與秦國並為天下兩大強國。楚國崛起在熊通,自立為楚王,
開春秋時期諸侯稱王之先聲。其子文王承其志,《史記》載:「(文王)十一年,
齊桓公始霸,楚亦始大。」再二傳至成王時,已是「楚地千里」,足見此時楚國 已崛起,為後來楚莊王稱霸奠定嚴實的基礎。張正明因而將其稱呼為楚國的「茁 壯期」,此說應能說明此時楚國國勢的特色。86
春秋的楚都地望為何,現今學界尚無定論。《史記》載文王元年始都郢(西 元前690 年),古今有多位學者討論過郢都所在,唐以前的文獻,諸如《史記.
貨殖列傳》、《漢書.地理志》都載明郢都在江陵,西晉的杜預也曾注《左傳.桓 公二年》:「楚,楚國,南郡江陵縣北紀南城也。」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也支 持以上說法,云:「江陵西北有紀南城,楚文王自丹陽徙此,班固言楚之郢都 也。」可見漢以後有文王自丹陽徙郢都,而郢都即為今江陵紀南城的說法。隨著 考古發掘的進展,當代學者對郢都地望基本分兩派:一派認為江陵紀南城是戰國 楚國都城,春秋郢都另有所在,諸如童書業、郭德維等學者持此看法。87另一派 則認為春秋到戰國的郢都都在江陵,此說法以石泉為主。88江陵紀南城曾針對城 垣下木構建築、城內井圈、井底木料等四件材料,進行碳十四測定,去除極端 值,基本坐落在西元前455 年前後。結合周邊墓葬,判斷紀南城築城之際,應不 早於春秋晚期。因而江陵紀南城為文王所都郢的可能性不高。89
86 張正明,《楚文化史》,頁 33-37。
87 詳可參童書業,《春秋左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頁 231-233。郭德維,〈楚 郢都辨疑〉,《江漢考古》1997 年第 4 期,頁 38-48。
88 石泉,《古代荊楚地理初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8),頁 5。
89 郭德維,〈楚郢都辨疑〉,《江漢考古》1997 年第 4 期,頁 38-48。
35
《史記》以後的文獻,基本延續其觀點,即熊繹都丹陽至文王初都郢,乃至 白起拔郢後東遷陳、壽。若以此說對應江陵紀南城即郢都的觀點,則春秋早、中 期間有空窗期。《史記》成書於西漢,去春秋之時也甚遠。2010 年《清華大學藏 戰國竹簡》(後文簡稱「清華簡」)第一冊出版,其中〈楚居〉一篇講述楚人自季 連至楚悼王間的王居的多次遷徙,有助於補足《史記》以降,傳世文獻的空白。
「清華簡」目前普遍認為此為楚人所作,為春秋時期的楚都遷徙提供新的材料。
依據〈楚居〉內容,可看到春秋時楚王的王居有多次變動,簡文內容經釋讀補漏 如下:
文王時曾自疆郢徙居 郢(獻惠王改名為肥遺), 郢徙居 (隸定為 樊)郢, 郢徙居為郢,為郢復徙居免郢,此處改名曰福丘,後在堵敖遷 鄀郢。成王自鄀郢徙 郢, 郢徙為郢,為郢徙睽郢。至莊王徙樊郢,樊 郢徙居同宮之北。若敖起禍,焉徙居烝之野,烝之野徙居鄢,鄢徙為郢。
至共王、康王、嗣子王皆居爲郢。至靈王自為郢徙居乾溪之上,以為處於 章華之臺。景平王即位,猶居乾溪之上。90
當中有個頻繁出現的地名「為郢」,楚文王始居,成王、穆王、莊王、共 王、康王、郟敖、靈王、昭王都曾居此郢,吳師所破之郢即為此(楚昭王十年,
西元前506 年)。顯然「為郢」是文王以後的重要都城,因而以「為郢」作為紀 南城以前,春秋時代楚國的重要都城,應當是恰當的。91
90 簡文原文參見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
(壹)(上海:中西書局,2010),頁 181-190。簡文內容經釋讀參見陳民鎮集釋、按語,〈清華簡
《楚居》集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路論文」,網頁連結: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663(擷取自 2019 年 4 月 13 日),頁 98-115。
91 清華簡的真偽在學界中依然頗具爭議,其一是其來歷,清華簡並非考古出土,而是從香港購入 後捐贈予清華大學,源頭與購入途徑都不甚清晰。其二是文字問題,質疑者認為用字遣詞不古。
其三是內容問題,清華簡主要的內容爭議集中在與《尚書》有關的篇章,諸如〈尹誥〉、〈保訓〉,
主要是姜廣輝、丁進等學者,詳可參姜廣輝,〈《保訓》疑偽新證五則〉,《中國哲學史》2010 年第 3 期,頁 30-34。丁進,〈清華簡《保訓》獻疑〉,《中國哲學史》2010 年第 3 期,頁 39-44。張
36
為郢作為春秋時期多位楚王曾居住的城邑,此地應為春秋楚國的核心都市,
近年亦有多位學者對其地望進行考察,目前主要的說法有三說:宜城楚皇城、宜 城郭家崗遺址、或季家湖古城三處。要考察為郢的地望,則據〈楚居〉的紀錄,
而〈楚居〉主要記楚王的遷居,因此要從居為郢較久的幾位楚王探討,其重點可 能在最後一任昭王。楚昭王十年冬(西元前506 年),吳師伐楚,昭王出逃至隨 國,十二年棄郢徙鄀。由此看來,吳軍入楚的路線會是「為郢」地望的關鍵線 索。
支持季家湖古城說的學者,認為宜城不可能是吳軍入楚之地,更南端的沮、
漳二水與荊山之間才是關鍵,則沮漳流域較相近的楚都城遺址為江陵紀南城與當 陽季家湖古城,就建城年代而言,應為季家湖古城。92但據莊王、共王、康王、
昭王事蹟,考察「乾溪之上」的位置,與《左傳定公四年》吳師入郢的紀載,吳 楚之間在楚昭王十年,先後從小別打到大別,雙方交鋒前曾「夾漢而陳」,楚師
「濟漢」後便與吳師開戰。從這裡說來,戰場應都在漢水附近,吳師所入之郢,
則不會是季家湖古城。再結合戰國紀南城遺址的位置,大致可以總結出,春秋到 戰國時期,楚國都城核心區雖會隨著楚王遷居而略有改變,但應大抵有沿著漢水 遷居的狀況。春秋楚國核心區應從漢水西岸的宜城周邊出發,因此選定宜城楚皇 城與周邊相關遺址作為春秋時期,楚國貴族的主要發展區域,也是春秋時期喪葬 禮制較為盛行的區域。
巖,〈清華簡《咸有一德》《說命》真偽考辨〉,《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5 年第 1 期,頁 119-137。但支持者也不在少數,主要提倡者以李學勤為首。本文在爭議下仍使用〈楚居〉做為材料,
主要是〈楚居〉在學界討論中較不具爭議,學界目前對〈楚居〉的真偽基本採肯定態度。綜合其 他文獻,能發現《史記》對楚王都的描述確有簡略,最後,清華大學曾委託北京大學加速器質譜 實驗室第四紀年代測定實驗室對清華簡無字殘片進行 AMS 碳十四年代測定,結果為西元前 305±30 年,假設此樣品有普遍性,則清華簡年代應在楚肅王至楚懷王之際。綜合上述,在無明確偽造證 據之下,本文傾向〈楚居〉應為楚人所做,能補傳世文獻之不足,不妨大膽用之。
92 笪浩波,〈從清華簡《楚居》看"為"郢之所在〉,《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第 31 卷第 4 輯
(2016.10),頁 27-33。
37
二、宜城楚都遺址
宜城周遭最有可能為楚都的遺址,當屬宜城楚皇城。該都城遺址自1961 年 見報以來,陸續有石泉、黃盛璋等人對此遺址的歸屬進行調查,並撰文各抒己 見。931965 年湖北省博物館的文物管理委員會利用 1961、1963 年的田野調查資 料,發表了考古簡報。94楚皇城位於今宜城東南方7.5 公里處,東距漢水 6 公里,
南距赤湖4 公里。城址南北長約 2 公里,東西寬約 1.5 公里。四面城垣皆尚存,
皆夯築而成。大體是南北向的長方形城市,因建在崗地上,為配合崗地邊緣地 形,城垣東北角有凹陷。城內西南角有名為「白龍池」的古塘堰,可能供應過去 城內用水。現名為「紫禁城」的小平台西北角有豎立整齊石塊堆,可能為建築遺 址。周邊城垣外有疑似護城河的古河道痕跡。城外西北面約250 公尺處有一小崗 地,散布有不少陶片,與城內發現的類似,可能為城市的附屬區。城址內外都平 坦廣闊,是良好的農業種植區。
圖3- 1 宜城楚皇城遺址平面圖
資料來源: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湖北宜城楚皇城遺址調查〉,《考古》1965 年第 8 期,頁 378。
93 石泉,〈湖北宜城楚皇城遺址初考〉,《江漢學報》1963 年第 2 期,頁 50、54-61。黃盛璋,〈關 於湖北宜城楚皇城遺址及其相關問題〉,《江漢學報》1963 年第 9 期,頁 62-67。
94 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湖北宜城楚皇城遺址調查〉,《考古》1965 年第 8 期,頁 377-382。
38
楚皇城遺址往西十二公里有宜城郭家崗遺址,位於宜城市西邊約七公里處,
西距蠻河二公里。1990 年正式發掘,此區的人類活動時間可能較長,年代自周代 到六朝時期皆有,周代遺存跨越了西周晚期到戰國晚期,出土有時代連續且種類 豐富的陶器,從春秋早期到戰國晚期皆有明顯的楚文化特徵。95郭家崗的面積頗 大,考古隊僅探查了零星探方,集中在崗地的中部偏北。就目前可見的發掘結 果,建築部分並不多,但可在地層中見到長期使用的痕跡,且水井分布的較為密 集。並有各種遺物,從石器、陶器、青銅器、鐵器皆有之。主要都是陶器,出土 最多的是鬲,足足有83 件,另外豆、盂各 49 件,盆 33 件,數量龐大。相較之 下,青銅器很少,僅有箭簇1 件、削刀 5 件、帶鈎 1 件、蟻鼻錢 1 件,大部分是 用具,不具備身分象徵的條件。陶器中較為特別的是有七件陶豆柄、三件陶盤上 刻有符號,5 樣是王,另外 5 件是其他壓紋。均是入窯燒製前便預先刻好。此區 應該是一個大型的居住區,且就目前探勘的郭家崗中北部來看,居民應當是以平 民為主,可能有陶作坊或繁榮的交易市集。
圖3- 2 宜城郭家崗遺址位置圖
資料來源:武漢大學歷史系考古教研室、湖北省宜城市博物館,〈湖北宜城郭家崗遺址發掘〉,《考 古學報》1997 年第 4 期,頁 515。
95 武漢大學歷史系考古教研室、湖北省宜城市博物館,〈湖北宜城郭家崗遺址發掘〉,《考古學報》
1997 年第 4 期,頁 515-551。
39
40
41
的陶器與楚皇城內所發掘的有共通之處。從楚簡所述文獻,與出土遺物兩方面論
的陶器與楚皇城內所發掘的有共通之處。從楚簡所述文獻,與出土遺物兩方面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