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標準建構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標準建構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5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育行政組博士論文. 指導教授:湯志民 博士.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 y. Nat. n. sit. er. io. 標準建構之研究 a iv l C n hengchi U. 研究生:武曉霞 中華民國一零三年六月.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謝. 誌. 真的到了寫謝詞的這一天;雖然在我心中已排練多遍,真到了此時, 反而顯得很不真實。一回首在政大度過了充實的修業階段,從入學到畢 業,是許多的貴人一路提攜,才能走到這裡。 能進入政大開啟這一段求學之路,在此要感謝國教院洪啟昌主任當 年的提點與協助;是他指點了這一條方向,開啟了我與政大的緣分。. 治 政 在求學歷程中最要感謝的是指導教授湯志民院長的耐心教導,從論 大 立 文內容到邏輯論述,不厭其煩的給予指點,老師對學術及工作上的嚴謹 ‧ 國. 學. 態度是言教也是身教;實令學生永銘在心。而論文口試委員陳益興次長. ‧. 對我的職涯及論文都有關鍵性的引導與影響;秦夢群教授、吳清山教授 及林邦傑教授也都給予細心的斧正與提示,給予了論文更加清晰的方. y. Nat. io. sit. 向,也使論文更為完備。. er. 而在博士班的修學過程中,吳政達所長、陳木金教授、余民寧教. n. a. v. l C 授、鄭同僚教授等在學術上的啟迪及薰陶,也使我能領略學術之仞至 ni 高之美。. hengchi U. 在論文完成的歷程中,感謝長官及好友的協助,才能使論文完成, 特別是潘文忠副院長對我的關心與支持,林文律老師對我的殷殷提醒及 典藏文獻提供;最令曉霞感佩於心.而黃嘉莉教授及張民杰教授給予文獻 及統計方法的協助;張明文司長、郭副司長淑芳在工作上的典範影響以 及好友德田校長、志仁校長、珮瑜校長、善美校長、雯玲校長、仲平校 長以及邦敏老師、欣姿、國生老師、佾其;感謝您們無論在論文撰寫經 驗的傳遞或是精神上給予鼓勵及關心,都是論文完成的關鍵因素。也要.

(4) 特別感謝全國校長協會薛春光理事長、全國家長協會吳福濱理事長以及 全國教師會劉欽旭理事長惠允協助問卷填寫,增加了論文的嚴謹與多面 向關注。 感謝同窗顯榮、淑萍、功賓、金淑、國庭、啟森的互相激勵,也感 謝教育學院莊姐及闕助教的多方協助、學妹珮青擔任院長秘書給予的貼 心支援。 家人是我最大及永遠的奧援,謝謝媽媽總給我安心的支持力量、妹. 政 治 大. 妹曉筠、曉潔在生活上相互支持,外子忠華的體諒關懷,還有犬子謙謙、. 立. 阿諾的配合;還記得謙謙念幼稚園時我也同時開啟了博士求學之路,而. ‧ 國. 學. 到論文完成時,他也要國小畢業了!. 最後,要把本文獻給我的慈父,相信在天上的他一定也為我開心,. ‧. 展開笑顏。爸爸對我的期待總是我努力往前的原動力!!愛您、懷念您!. n. er. io. sit. y. Nat. al. 武 曉 霞 謹誌. Ch. engchi. i n U. v. 2014 年 5 月 30 日.

(5) 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標準建構之研究 摘. 要. 本研究目的在於建構我國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標準,以期提供校長 自培育到導入及在職之專業發展之參考,以增進國中小校長的專業提 升。所採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獻分析、模糊德懷術及層級分析法。在 文獻分析方面,針對校長專業標準的理論探討、各國校長專業標準之研. 政 治 大 針對教育行政代表、學者專家、國中小校長、家長及教師等,進行相關 立 究以及我國國中小校長專業標準之初步建構加以探討。在實證研究方面. ‧ 國. 學. 模糊德懷術問卷及層級分析法問卷之調查。完成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標 準之建構。本研究獲得以下結論:. ‧. 一、衡量我國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標準體系,包括:課程與教學、. er. io. 13 個標準及 36 個指標,皆具適切性。. sit. y. Nat. 組織經營、願景與文化、專業發展、夥伴關係及道德倫理等 6 個層面、. n. 二、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標準整體權重分配由高而低依序為「組織 a v. i l C n h e n g、「道德倫理」 經營」 、 「課程與教學」 、 「願景與文化」 c h i U 、「夥伴關係」及「專 業發展」。 三、 「課程與教學」層面以標準「1-2.校長積極參與課程規劃設計及 教學相關活動,並聚焦於學生的學習。」之權重較高,以指標「1-1-2 校長不斷精進課程與教學領導專業,帶領教師致力縮短學生學習落差。」 權重最高。 四、 「組織經營」層面以標準「2-3.校長領導學校使其有效能的運作。」 權重最高,以指標指標為「2-1-2 校長依據教師專長、能力安排課程,以 提升學習成效。」權重最高。 I.

(6) 五、「願景與文化」層面以標準「3-1.校長引導成員彼此分享承諾, 以建立願景及目標,形塑學校優質文化。」權重較高,而指標部分則以 「3-1-1 校長整合不同的組織成員意見以形塑學校願景及目標。」權重最 高。 六、 「專業發展」層面以標準「4-1.校長協助教師組成專業學習社群, 在合作中增進教學能力。」權重較高,指標則以「4-1-1 校長積極營造一 個對每個學生具有適性期許的文化。」最高。 七、 「夥伴關係」層面以標準「5-1.校長與同仁及主管機關建立夥伴. 政 治 大 他教育專家維持良好專業互動。」權重最高。 立. 關係,以增進學生學習。」權重較高,指標則以「5-1-2 校長與同仁及其. 八、 「道德倫理」層面以標準「6-2.校長透過行動實踐平等正義及尊. ‧ 國. 學. 重差異的價值。」權重較高;指標則以「6-2-1 校長面對壓力團體時,仍. ‧. 堅持教育理念,維護學生獲益。」最高。. y. Nat. 最後,根據文獻分析、就研究結果與討論,分別就教育部及國家教. n. al. er. io. 以供其參酌。. sit. 育研究院、直轄市政府教育局及地方政府、校長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Ch. engchi. i n U. v. 關鍵字:校長專業標準、校長專業發展、模糊德懷術、層級分析法. II.

(7) A Study of Construction the Professional Standards of Nation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Principals Abstract. 政 治 大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立 professional standards in order to provide a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nstruct national elementary and. ‧ 國. 學. reference for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rom cultivation to work and the enhancement of such professionalism. Research methods include literature. ‧. analysis, fuzzy Delphi technique and AHP. In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this. sit. y. Nat. study discussed the theory of principals’ professional standards, studied. er. io. principals’ professional standards of each country and explored the initial. n. construction of the elementary professional a and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v. i l C n h e nfuzzy standards. In the empirical research, i U questionnaire and AHP g c hDelphi 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representatives, scholars, experts,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parents and teachers. The construction of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professional standards was completed with conclusions below obtained: I. The system of measuring the national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professional standards includes 6 levels, namely,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vision and culture, III.

(8)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artnerships and ethics, 13 criteria and 36 indicators, all of which are with appropriateness. II. The overall weight distribution of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rom high to low are “organizational operation” ,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 “vision and culture”, “ethics”, “partnership”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 III.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has higher weight in the standard of “1-2.. Principals.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curriculum. planning. 政 治 大 of “1-1-2.Principals keep improving 立. and. teaching-related activities and focus on student learning” and the highest weight in the index.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and lead teachers to be committed to. ‧ 國. 學. reducing learning gap among students”.. ‧. IV. “Organizational operation” has higher weight in the standard of “2-3.. sit. y. Nat. Principals lead school to operate with effective capacity” and has the highest. io. er. weight in the index of “2-1-2.Principals arrange courses based on teachers’ expertise and ability to enhanc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al. n. v i n culture”Chas higher weightUin the hengchi. V. “Vision and. standard of “3-1.. Principals guide members to share and promise to each other in order to establish vision and goals and shape the excellent culture of school” and has the highest weight in the index of “3-1-1. Principals integrate the views of members of different organization in order to shape the vision and goals of the school”. VI.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has higher weight in the standard of “4-1. Principals assist teachers in constituting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and enhancing teaching ability in cooperation” and has the IV.

(9) highest weight in the index of “4-1-1.Principals positively create a culture with appropriate expects on each student”. VII.“Partnership” has higher weight in the standard of “5-1. Principals and colleagues and competent authorities establish partnerships to enhance students’ learning” and has the highest weight in the index of “5-1-2. Principals and colleagues and other education experts maintain good professional interaction”. VIII. “Ethics” has higher weight in the standard of “6-2.Principals. 政 治 大 and has the highest weight in the index of “6-2-1.Principals still adhere to 立. practice equality and justice through actions and respect for different value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maintain students’ benefits in the face of. ‧ 國. 學. pressure groups”.. ‧. Finally, the study made recommendations to serve as references for the. sit. y. Nat.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Municipal. io. er.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local governments as well as future researches according to literature review, study findings and discussion.. n. al. Ch. engchi. i n U. v. Keywords: principals’ professional standards; principal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uzzy Delphi techniqu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V.

(1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 i n U. v.

(11) 目 摘. 次. 要 .................................................................................................................. I. ABSTRACT ..................................................................................................... III 目. 次 .............................................................................................................. VII. 表. 次 ............................................................................................................... IX. 圖. 次 ............................................................................................................... XI. 政 治 大. 第一章 緒論 ...................................................................................................... 1. 立.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 國. 學.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名詞釋義 ..................................................................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 6. ‧.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15. y. Nat. er. io. sit.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7 第一節 校長專業標準之理論探討 ........................................................ 17. al. n. v i n Ch 各國校長專業標準之研究 38 e n g c........................................................ hi U. 第二節. 第三節 我國國中小校長專業標準之初步建構 .................................... 7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10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103 第二節 研究工具 .................................................................................. 104 第三節 研究調查對象 .......................................................................... 119 第四節 實施程序 .................................................................................. 120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121. VII.

(12)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131 第一節 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標準模糊德懷術專家問卷結果分析 .. 131 第二節 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標準指標權重分配結果與分析 .......... 152 第三節 研究結果之綜合討論 .............................................................. 16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75 第一節 結 論 ....................................................................................... 175 第二節 建 議 ....................................................................................... 183 參考文獻 .................................................................................................. 189. 政 治 大. 附錄一 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標準調查問卷 ...................................... 201. 立. 附錄二 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標準建構─模糊德懷術問卷 .............. 211. ‧ 國. 學. 附錄三 「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標準建構之研究」層級分析法. ‧. 問卷 .......................................................................................... 221.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I. i n U. v.

(13) 表. 次. 表 2-1 美國「證聯會」六大準則三大內涵之指標數一覽表 ............ 41 表 2-2 英國蘇格蘭 SHS 標準之內涵 ................................................... 56 表 2-3 蘇格蘭發展校長認證制度(SQHP)課程 .............................. 57 表 2-4 紐西蘭國小校長專業標準 ........................................................ 62 表 2-5 紐西蘭國中校長專業標準 ........................................................ 63. 政 治 大 中國大陸、美、英、紐西蘭、澳洲校長專業標準比較 ........ 68 立. 表 2-6 中國大陸校長專業標準的內容框架 ........................................ 66 表 2-7. 表 2-8 國民小學校長專業發展核心能力向度、指標 ........................ 79. ‧ 國. 學. 表 2-9 國小校長競值領導效能指標內涵 ............................................ 81. ‧. 表 2-10 我國學者有關校長專業標準研究之比較 ................................ 87. y. Nat. 表 3-1 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標準指標建構之專家內容效度問卷. er. io. sit. (示例)................................................................................. 106 表 3-2 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標準層面專家意見分析 ...................... 107. al. n. v i n Ch 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標準原始層面與經專家效度檢視後 engchi U. 表 3-3. 修正之對照............................................................................. 108. 表 3-4 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標準內容專家效度問卷調查結果 摘要表 ..................................................................................... 108 表 3-5 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指標內容專家效度問卷調查結果 摘要表 ..................................................................................... 109 表 3-6 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標準內容修正情形 .............................. 110 表 3-7 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標準指標內容修正情形 ...................... 112 表 3-8 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標準指標權重體系問卷」 (示例) .... 117 IX.

(14) 表 3-9 層級分析法評估尺度及其意義 .............................................. 117 表 3-10 專家效度成員名單 .................................................................. 118 表 3-11 德懷術小組成員名單 .............................................................. 119 表 3-12 AHP 方法隨機指標與階層數關係表 .................................... 127 表 3-13 本研究層級一致性檢定值對照表 .......................................... 128 表 4-1 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標準指標之三角模糊數 ...................... 133 表 4-2 課程與教學層面下指標之解模糊化值 .................................. 137 表 4-3 組織與經營層面下指標之解模糊化值 .................................. 139. 政 治 大 專業發展層面下指標之解模糊化值 ...................................... 142 立. 表 4-4 願景與文化層面下指標之解模糊化值 .................................. 141 表 4-5. 表 4-6 夥伴關係層面下指標之解模糊化值 ...................................... 144. ‧ 國. 學. 表 4-7 道德倫理層面下指標之解模糊化值 ...................................... 145. ‧. 表 4-8 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標準指標之解模糊化值 ...................... 146. y. Nat. 表 4-9 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標準指標體系建構表 .......................... 149. er. io. sit. 表 4-10 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標準層面間之權重與排序表 .............. 153 表 4-11 「課程與教學」層面內標準之權重與排序表 ...................... 155. al. n. v i n Ch 「組織經營」層面內標準之權重與排序表 .......................... 156 engchi U. 表 4-12. 表 4-13 「願景與文化」層面內標準之權重與排序表 ...................... 157 表 4-14 「專業發展」層面內標準之權重與排序表 .......................... 158 表 4-15 「夥伴關係」層面內標準之權重與排序表 .......................... 160 表 4-16 「道德倫理」層面內標準之權重與排序 .............................. 161 表 4-17 「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標準體系」整體權重分配與排序 一覽表 ..................................................................................... 162. X.

(15) 圖. 次. 圖 1-1 研究步驟圖 ................................................................................ 14 圖 2-1 以校長專業標準為核心所建構之校長專業發展歷程 ............ 24 圖 2-2 美國 ISLLC 校長專業標準概念圖 ........................................... 44 圖 2-3 澳洲校長專業標準之整合模式 ................................................ 59 圖 2-4 國民中小學校長辦學績效的層面與指標 ................................ 73. 政 治 大 初擬之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標準架構 .................................... 94 立. 圖 2-5 中小學校長能力指標 ................................................................ 83 圖 2-6.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104. ‧ 國. 學. 圖 3-2 評估值重要程度量值 .............................................................. 115. ‧. 圖 3-4 本研究層級分析之實施步驟 .................................................. 123. n. al. er. io. sit. y. Nat. 圖 4-1 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標準權重架構圖 .................................. 174. Ch. engchi. XI. i n U. v.

(1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XII. i n U. v.

(17)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新世代的國民中小學校長之專業標準應如何建構,以利引導校長 之專業化及職涯之專業發展。本章為緒論,將分別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問題、 名詞釋義、研究方法與步驟、研究範圍與限制等詳細說明。.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立. 壹、研究動機. 政 治 大. ‧ 國. 學. 進入二十一世紀, 「專業」在各行各業不斷的被要求提升與重視;日本作家大前研. ‧. 一(2009)的暢銷書「專業 你唯一的生存之道」熱銷,揭示了各領域對專業的要求。. sit. y. Nat. 「學校行政專業化」是學校行政學界與實務界,均致力達成之重要目標(陳文彥,. io. er. 2009) 。在中小學教育領域,教育改革自推動以來,也不斷在追求教師及行政的專業能 力;教師教學專業發展評鑑的試辦與推動,近年有愈來愈多的中小學校教師的加入;. al. n. v i n Ch 教育部近年推動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也強調教師藉由社群提升教學專業。民國 99 年 8 engchi U 月 28、29 日所召開的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中心議題七、師資培育與專業發展子議題五 之建議事項便列有建議研擬校長專業證照制度,落實校長專業成長及建立品保機制. (教育部,2012)。而在民國 102 年教育部所公佈的人才培育白皮書也揭示,將考量 訂定全國一致性的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標準與培育制度,俾藉由系統性的校長培育課 程、實習及相關配套措施培育符應現代社會與學校教育需求的國中小校長(教育部, 2013) 。可見校長的專業能力應該建立標準並持續受到重視,是各界的共識也是未來教 育行政的趨勢。然而在文獻中,校長專業發展一向是被認為是「待墾區」、 「最貧乏的 地區」 、「受忽略的領域」 (張德銳,2003),其中校長的專業圖像的建立上缺乏共識;. 1.

(18) 校長的專業標準尚未建立,影響專業發展制度之建立甚鉅;台灣如果要邁向校長專業 化,首要之務就是藉著釐清稱職校長的真正意涵與具體作法,來作為建構校長專業化 的一種途徑(林文律,2011) 。 Hallinger 和 Murphy(1990)認為:校長的領導行為深深的影響學校的辦學品質, 亦即要辦好學校教育,除需要優秀的師資,健全的組織,充實的建築設備及經費等相 關條件配合之外,最重要的關鍵因素在於校長的領導。Edwards(引自潘文忠,2003) 則指出,世界上沒有比校長職務更要負責任的工作,不但充滿高度複雜性,並且深具. 政 治 大. 挑戰性。Daresh(引自潘文忠,2003)更指出,在近四分之ㄧ的世紀中,已經有許多. 立. 證據顯示校長和各階層的行政人員是學校效能是否發揮的關鍵,更進一步提到,在美. ‧ 國. 學. 國,校長的角色在學校效能上承擔最多的批評因素(引自潘文忠,2003)。 校長的角色,無論中外,過去十幾年來均歷經重大改變,國內外許多有關校長的. ‧. 研究指出,在這些改變的角色中,最重要的應該是領導角色的加強,希望校長能超越. Nat. sit. y. 過去的管理模式,促使學校發生變革,並提高學校效能(蔡宗河,2009) 。從我國近三. er. io. 十年來有關校長領導的實證研究發現,校長面對越來越多的衝擊,使得校長專業發展. n. al 的必要性大大提高。校長於職前訓練所學到的知識技能,以及本身特質,隨著外在環 iv n U engchi 境的不斷改變,必須持續更新。當校長面對持續變動的外在環境,及漸漸升高的要求. Ch. 時,傳統零碎、無計劃、以及急就章式的在職訓練,必須由持續專業發展所取代(林 明地,2000) 。以香港教育署為例,其認為校長是推動優質教育的關鍵人物。只有透過 持續專業發展,才能進一步提高校長的領導才能及專業水平,故於 2002 年開始推動校 長持續專業發展計畫,要求擬任校長需有證照,新入職的校長也必須強化導入課程而 在職校長每年須參加約 50 小時的持續專業發展活動,而在三年間,應至少參加 150 小時的活動(香港教育署,2010)。 校長一職,在英文作為 principal,帶有「主要」之意,然而我們對校長的專業圖 像卻不明確也不一致。因缺乏國家統一的校長專業標準,所以校長的專業發展缺乏引 2.

(19) 導,校長的培育也缺乏一貫的方向;在我國欲擔任國民小學校長者必須參加校長甄選, 通過校長甄選後參加校長職前儲訓課程,儲訓成績合格即取得候用校長資格,有候用 校長資格者可參加各縣市政府舉辦的校長遴選,通過遴選即具有正式校長資格並接受 縣市教育局分發作業。簡言之,我國是採「先選後訓」模式儲訓校長,對於校長的養 成是以儲訓為主而非培育(林冠良,2010) 。校長為學校的領導者,在國民教育法中雖 早已明訂,校長績效評鑑的法源基礎,但對於校長的評鑑制度,目前從中央到地方, 均缺乏完整的規劃與制度;在相關學者的調查中,各縣市政府實施現況上,於 23 個縣. 政 治 大. 市中,尚未實施國中小校長辦學績效評鑑者有 7 個縣市;有實施者為 16 個縣市,約佔. 立. 三分之二;仍有近三分之ㄧ縣市未落實(鄭新輝,2009) 。校長證照制度雖然早已被認. ‧ 國. 學. 為有推動的必要(潘文忠,2003) ,但迄今仍缺乏整體的規劃。雖然根據許多研究者的 調查,校長證照制度在我國是被高度認同的,絕大多數的國小校長、主任與教師贊成. ‧. 國小校長專業證照制度的實施,認為有其必要性(林明宏,2003;陳芝筠,2002;潘. Nat. sit. y. 文忠,2003) ;也多認為藉由校長專業證照制度,可以提升校長的專業能力(歐秀文,. er. io. 2002;陳明娟,2002;潘文忠,2003) 。而相關研究也曾針對我國的校長證照制度提出. n. al 建議,認為應先發展本土性學校領導者準則及指標,並建立領導者實作測驗題庫(林 iv. n U engchi 文律,2000) ;校長們認為在不同生涯階段,教育專業知能領域,會各有專精與不同需. Ch. 求,故應規劃系列性的校長專業發展課程。並建議行政單位明確訂定校長生涯專業發 展辦法,激勵與規範校長參與專業成長的任用資格,以提升校長專業水準和社會形象 (戴振浩,2005) ,然上述專業發展制度均需有一明晰之校長專業標準以為依歸。學者 也提出,教育行政機關或校長培訓單位應明定校長專業標準,學術單位也應加速研究 校長專業標準,以提升校長的專業知識、能力、智慧與表現(林志成,2012)。 近年來,英、美、紐西蘭、澳洲及中國大陸等國家,近年均致力於校長專業標準 的研發;在 1994 年,美國的州教育官員聯合會(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 CCSSO ) 與 國 家 教 育 行 政 政 策 委 員 會 ( National Policy Board for Educational 3.

(20) Administration, NPBEA)共同合作,倡議了發展校長專業標準的運動。在當時有十個 教育領導的專業機構組成國家教育行政政策委員會,而發展校長專業的標準是他們的 共同目標。這些教育機構認為校長的表現,應建立一個共同的標準,以建立起領導的 專業。因此建立了 ISLLC 校長專業標準(林文律,2000) 。英國「教育與就業部」為 使教育邁向專業化與現代化,並培育學校優秀領導人才,在 1999 年於 Nottingham 大 學設置「英國學校領導學院 NCSL」扮演國內外學校領導議題的角色(DfEE, 1999)。 NCSL 為營造高品質學校具專業能力之校長,在 2000 年規畫「校長專業資格培育方案. 政 治 大. (National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for Headship) ,簡稱 NPQH 之課程設計根據全國校. 立. 長標準(National Standards of Headteachers,簡稱 NSH)之五項管理與領導能力而設. ‧ 國. 學. 計(蔡金田,2009) 。澳洲與紐西蘭也分別在近年更新其校長專業標準,以作為校長工 作的重點引導;中國大陸也在 2010 年由教育部人事司發文表示: 「…〈中國中小學校. ‧. 長專業基本標準〉課題研究成果已通過專家組評審,教育部將組織發展中小學校長專. Nat. sit. y. 業標準試點工作,已進一步驗證和逐步完善中小學校長專業基本標準的相關內容。」. n. 以引導校長職涯的專業發展。a l. er. io. (陳永明,2011) 。各國均了解校長專業標準的重要,均建立共識後提出校長專業標準. i n U. Ch. v. engchi 反觀我國,雖然我國多位學者建議,應透過法令、文件、方案或計劃清楚而明確. 的表述國中小校長之專業發展目標並研擬適合國情、有利專業發展的校長職責、素養 和學習的標準(林勝結,2004) 。然目前卻尚未有一套校長專業標準來引導校長的相關 培育、評鑑、遴選及專業發展制度。校長專業標準和指標的建立,對校長培育、證照 和專業發展,及初任校長導入均有深遠的影響。校長專業標準除了直接決定校長應該 扮演的角色外,亦可提供規劃校長的培育課程、專業發展方案、認證檢定考試、及績 效評鑑的基礎(張志明,2011) 。我國雖業已有建立校長證照制度的呼聲甚久,然談到 落實,卻仍有一段待實踐的距離;校長培育制度雖有國家教育研究院及各地方政府進 行,但也缺乏統整明確之體系;校長評鑑除尚未為各縣市落實外,也缺乏統一的評鑑 4.

(21) 歸準。上述原因均來自於我們對於校長的角色與專業標準,缺乏共識與規範。踏出校 長專業的第一步便是建構我國之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標準。我國對於校長的標準圖像 為何?用何工具可以來驗證校長是否達到專業標準?都還有待我們去建構。 國民中小學在現今各界要求績效責任聲浪中,如何建構出合適我國的校長專業標 準,來面對愈趨專業的要求挑戰,是本研究動機之ㄧ。校長專業標準,決定了我們對 校長標準圖像的認知,在台灣國中小來說,校長的專業標準為何?是否與其他國家有 所不同?是本研究動機之二。校長專業標準如何提升校長專業發展?是本研究動機之 三。. 立. 學. ‧ 國. 貳、研究目的. 政 治 大.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本論文之研究目的有以下四項. ‧. 一、瞭解國中小校長專業標準的意義、理論並探究各國校長專業標準建構之情形。. sit. y. Nat. 二、建構我國國中小校長專業標準。. io. n. al. er. 三、根據研究結論,提出建議供相關機關及人員參考。. i n U. Ch. v. engchi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名詞釋義 壹、研究問題 一、我國國中小校長專業標準應包含哪些層面及內容? 二、國民中小校長專業標準之層面之權重為何? 三、國民中小校長專業標準之標準之權重為何? 四、國民中小校長專業標準之指標之權重為何?. 5.

(22) 貳、名詞釋義 一、國民中小學 就概念性定義而言, 「國民中小學」係指依國民教育法第二條「凡六歲至十五歲之 國民,應受國民教育」 ,第三條「國民教育分為二階段;前六年為國民小學教育;後三 年為國民中學教育」 ,及第四條「國民教育以由政府辦理為原則」所設立之學校。 就操作型定義而言,本研究所稱「國民中小學」是指教育部統計處網站所公布之 各級學校名錄中「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名單中所臚列之學校。 二、校長專業標準.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就概念性定義而言,「校長專業標準」是指依據校長的核心工作、角色定位,所 發展出來的專業表現依據,而此標準將可運用於校長培育、校長遴選、校長評鑑、校. ‧. 長專業發展等配套及規劃校長專業證照制度,並以提升學生學習權益為目標。. sit. y. Nat. 就操作型定義而言,本研究所稱「校長專業標準」則為參考國際校長專業標準及. io. er. 國內相關研究,並綜整相關利害關係人之意見,於「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標準模糊德 懷術問卷」中,所篩選出來之指標,包含課程與教學、組織經營、願景與文化、專業. n. al. Ch 發展、夥伴關係及道德倫理等六層面。. engchi. i n U. v.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壹、研究方法 一、模糊德懷術 (一)模糊理論是 Zadch 教授在 1965 年所提出,此理論改變了過去傳統數學只有 0 與 1 的值,以數學方式表達模糊語意的方法,目的在解決現實環境中的不確定性與 模糊性的資料(程榮凱,2008) 。模糊理論與傳統古典理論之間,最大差異在於模糊理. 6.

(23) 論以多值函數之觀點,描述其研究對象,不設定明確之區隔界線,且容許模糊和不確 定性的存在,尤其在處理與人有關之事物上,更能突顯出其優於古典數學之精準明確 的處理方式。鴻欽銘教授(1993)認為模糊性數學會更貼切。也就是說模糊數學將普 通(傳統)集合重新擴張定義為可傳達模糊概念之集合(fuzzy set) ,基本精神即是接 受模糊性現象存在事實,並以處理糢糊不定事務為研究目標(程榮凱,2008)。 (二)模糊德懷術(Fuzzy Delphy Technique)係 Murray 於 1985 年整合德懷術與 模糊理論之ㄧ種研究方法,應用模糊理論之三角模糊數於德懷術的一種改良傳統德懷. 政 治 大. 術缺點的多人決策模式(辜敏郎,2008) ;捨棄平均數的算法而改採用幾何平均數加以. 立. 計算,以避免在統計上產生授極端值影響的情形發生,如此可使評估準則的選取效果. ‧ 國. 學. 更佳。並藉以減少因實施傳統德懷術至少需要經由三回問卷調查及修正所產生費時、 意見收斂效果不大,以及重複調查所需高成本支出的問題。此方法乃是利用每位參與. ‧. 的偏好判斷來建構每位參與者個人的模糊偏好關係,進而求得團體的偏好關係,並利. Nat. sit. y. 用團體的偏好關係進行最佳方案的選擇,也使的研究進行更有效率。相關研究指出模. er. io. 糊德懷術可針對語意模糊的問題進行意見的表達;且具有較佳的訊息保留程度;此外,. n. al 可較快的達成專家共識(業晉嘉、翁興利、吳濟華,2007) i v。模糊理論是以人類解決問. n U engchi 題的思考模式為其基本出發點,許多主觀意思之表達,並非二元邏輯所能夠明確說明. Ch. 的,因此 Zadeh 教授便對模糊所定義之集合,引進隸屬函數(membership function), 以表示元素與集合之。 以下就模糊德懷術之主要理論基礎以及資料處理關係方式做一概要說明。 1.模糊集合 有別於古典集合(classical set)以兩值邏輯(非 a 即及 b)來描述元素和集合的關 係,針對人類思維、語言或決策中的不確定性與模糊性,模糊集合允許元素χ的隸屬 程度可介於 0 到 1 之間的連續任意值,且用隸屬函數(Membership function)來表示 期間的從屬關係,以達到適應真實世界中模糊多元之特質(張鈿富,1996;湯家偉, 7.

(24) 2006)。在普通集合論中,一般把被討論對象的全體稱為論域(universe ofdiscourse), 也稱為全域,常用大寫字母 U, V,...,X,Y 等來表示,論域中的每個對象稱做元素, 通常用小寫字母 a, b,...x,等來表示。給定一個論域 U,U 中某一部分元素的全體,稱 做 U 中的一個集合,常用 A, B, C…等表示。 例如以“學生"作為一個論域,“大學生"、“中學生"等就是該論域中的集合。 對於論域 U 中的一個普通集合 A, U 中的任一元素 X 與集合 A 的從屬關係只有兩 種,要麼屬於,記用 X∈A,要麼不屬於,記作 X ∉ A,此兩種情況只能存在一種。. 政 治 大. 這一性質實際上確定了從 U 到{0, 1}上的一個映射μA (X)。μA (X):x→ {0, 1}. 立. 無確定邊界的集合,我們稱之為模糊集合。模糊集合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它把原. ‧ 國. 學. 來普通集合對類屬、狀態的“非此即彼的絕對屬於或不屬於的判定,轉化為對事物的 類屬或狀態從 0 到 1 不同程度的相對判定。為了將模糊集合與普通集合加以區別,把. ‧. 模糊集合的特徵函數稱為隸屬函數,一般記作μA (X),它表示元素 x 屬於模糊集合 A. Nat. sit er. io. 2.隸屬函數. y. 的程度,μA (X) 可在[0, 1]閉區間內連續取值(程榮凱,2008) 。. n. al 隸屬函數用來表達元素對集合的隸屬度(membership i v grade),其範圍介於 0 與 1. n U engchi 之間;若一個元素屬於某一個集合的程度越大,則其隸屬度值越接近於. Ch. 1,反之則越. 接近於 0。利用隸屬函數可以描述模糊集合的性質,並對模糊集合進行量化,也才有 可能利用精確的數學方式,去分析和處理模糊性的資訊。而透過隸屬函數將觀察值轉 換為模糊資料集,這各轉換的過程就稱為模糊化。若以數學符號可說明舉例如下(阮 亨中、吳柏林,2000;湯家偉,2006):設 U 為論域,U 上的模糊集合 A,是指利用 隸屬函數μ說明 U 上的元素屬 A 的程度,μ為一個從 U 對映到﹝0, 1﹞的函數。μA: χ→﹝0,1﹞,χ│AμA:表示集合中元素χ屬於模糊集合 A 的隸屬程度,其值介於 0 到 1。當μA(χ)接近於 1 時,表示χ隸屬於 A 的程度越大;若μA(χ)趨近於 0 時, 表示χ隸屬於 A 的程度越小。 8.

(25) 3.三角模糊數 Dubois 與 Prade(1980)對三角模糊數定義如下(吳政達,2008): 模糊數 A~ 為一模糊集,其隸屬函數為μΑ~ (X):R→﹝0, 1﹞ (1)μA~(X)為區段連續。 (2)μA~(X)為一凸模糊子集(convex fuzzy subset). 政 治 大. (3)μA~(X)為正規化模糊子集(normality of a fuzzy subset),即存在一實數. 立. X0,使μΑ( X 0 ) = 1。. ‧. ‧ 國. 學. 滿足上述三條件者稱為三角模糊數,如下所示:. n. er. io. sit. y. Nat. al. L. Ch. engchi. M. i n U. v. U. 圖中 L 點表示專家們共識最小點,U 點表示專家們共識的最大點,此兩點乃是極 端值,所以訂定其隸屬函數為 0。而 U 至 L 點之間則包括任何形式的共識性,因此分 別給予不同的隸屬度。另外,吳政達(2008)認為幾何平均數較不受極端值影響,因 此採取該幾何平均數 M 點為隸屬度 1 之代表。此模糊數的總值(total score)採取 Chen. 9.

(26) 和 Hwang(1992)所提之模糊集合反模糊化(defuzzify)的方法,再由專家給定一門 檻值γ,以篩選出適合的指標。有關 Chen-Hwang 法係先假設最大集與最小集的隸屬 函數概念,求出實際受測指標的總隸屬值。 (x − )/(µ − ),  ≤ x ≤ µ  µA ( X ) = (x − u )/(µ − u), µ ≤ x ≤ u    ~ 0, otherwise . 4.解模糊化. 政 治 大. 立. 續以 Chen & Hwang(1992)提出之模糊集合反模糊化(defuzzify)的方法,運用. ‧ 國. 學. 最大集與最小集隸屬函數,計算模糊般的總值(total score)。其步驟說明如下:. ‧. (1)建立三角模糊數 A=(L,M,U)L-R。 (2)建立最大集、最小集隸屬函數,定義如下:. sit. y. Nat.  x,0 ≤ x ≤ 1 0, otherwise. n. al. C1 h - x,0 ≤ x ≤ 1 engchi 0, otherwise. 最小集隸屬函數: υ mix (X) = . er. io. 最大集隸屬函數: υ MAX (X) = . i n U. v. 最大集、最小集隸屬函數將分別與三角模糊數 A 之右界與左界產生交集。已知 、 (M,1) 、 (U,0) ,透過(L,0) 、 (M,1)兩點可 A=(L,M,U)L-R 代表三個點座標(L,0) 建立模糊函數 y=x-1/m-1,而透過(M ,1)、(U,0)兩點可建立模糊函數 y=x-u/m-u。 (3)求出右界值: 1 - x - ι / m - ι x - u / m - u. 將 A 的模糊函數 y = . 與最大集隸屬函數 y=x 產生交集,可得兩點. ( ι /1+ ι -m, ι /1+ ι -m)與(u/1+u-m, u/1+u-m),其中取 y 座標值較大者的 y 值代表右 界值 µ R(A)。 10.

(27) 5.求出左界值 同理,將 A 的模糊函數與最小集隸屬函數 y=l-x 產生交集,可得兩點 (m/1+m- ι , 1- ι ,其中取 y 座標值較大者的 y 值代表左界值μL(A)。 /1+m- ι )與(m/1+m-u, l-u/1+m-u) 6.計算模糊數 A 的總值μT (A),即為模糊數之明確值(白育綺,2003)。 μT (A)= [μR(A)+1-μL(A)] / 2. 二、層級分析法. 立. 政 治 大. 層級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為 1971 年 Thomas L. Saaty(匹茲. ‧ 國. 學. 堡大學教授)所發展出來,主要應用在不確定情況下及具有多數個評估準則的決策問 題上。現代社會是一個『問題複合體』 (Problematigue)的結構,這些問題又由一些交. ‧. 互影響的要素所組成,包括有形的與無形的、質的與量的。最近十餘年來,系統方法. sit. y. Nat. 的發展,在社會及行為科學上已經廣泛的被應用,使得複雜的問題能夠簡化,同時建. er. io. 立具有相互影響關係的階層結構。應用 AHP 方法的前提,乃是將評比方案所根據的準. n. a 則(要素)相互比較後的重要程度,均賦予等級不同的數值,以便進行一連串的數值 iv 運算,求出最終參考值。. l C hengchi Un. AHP 最大的特色為利用層級結構將影響因素間的複雜關係有系統地連結,且兩兩 因素間成對比較方式,可以減輕決策者負擔,使決策者意向能更清楚地被反應,再則 其集體決策特性可以將個別專家意見,進行層次分明的層級系統整合分析,增加評估 的有效性與可靠性,AHP 法的主要功能在於決定多個變項間的相對重要性(即權 重) ,而且除了可以求得同級各個變項的權重分配數值外,並可測出所求得結果的一 致性。 AHP 進行決策問題時,主要包含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建立層級結構,將影響 系統的要素分解成數個群體,每個群體再區分為數個相對應的子群體,藉由逐次分層 11.

(28) 建立全部的層級結構。第二階段是計算各層級要素的權重,首先建立成對比較矩陣, 某一層級要素以上一層級某一要素作為評估基準,進行要素間之成對比較,所使用之 數值分別是 1/9,1/8…,1/2,1,2,3,…,8,9。另外再計算特徵值與特徵向量, 檢定成對比較矩陣是否具有一致性。第三階段是計算整體層級權重,計算各層級要素 間的權重後,再計算整體層級權重與整個層級結構一致性之檢定,最後依據各替代方 案的權重,決定最終方案的最適替代方案。 AHP 的基本假設主要包括下列九項(Saaty, 1980;羅應浮,2006):. 政 治 大. (一)系統可被拆解成許多種類(Classes)或成份(Components),形成層級結. 立. 構。. ‧ 國. 學. (二)層級架構中,每一層級的要素均具有獨立性(Independence) 。 (三)每一層級中的要素,可以用上一層級中某些或所有的要素進行評估。. ‧. (四)進行比較評估時,可將絕對數值尺度轉換成比率尺度。. Nat. sit. y. (五)進行成對比較後,可以使用正倒數矩陣(Positive reciprocal matrix)處理。. er. io. (六)偏好關係滿足具遞移性(Transitivity),不僅優劣關係遞移性(A 優於 B,. n. a l C),同時強度關係也必須滿足遞移性(A B 優於 C,則 A 優於 優於 B 兩 iv n U e n gC 六倍) 倍,B 優於 C 三倍,則 A 優於 chi 。. Ch. (七)完全遞延性不易存在,所以容許些許不具遞延性的情況存在,但必須測試 其一致性(Consistency)的程度。 (八)要素的優先程度可以用加權法則(Weighting principle)求得。 (九)任何要素只要出現在層級架構中,不論優先程度如何,皆與整個評估架構 有關。. 12.

(29) 貳、研究步驟 本研究自引發研究者動機後,隨即開始蒐集國內外有關校長專業標準之相關文 獻,包括書籍、期刊、論文,並加以閱讀、分析、綜合與歸納。其次,將文獻分析所 得的初步構想,向指導教授請教與討論,並確定研究主題與方向,然後撰擬研究計畫, 並將於經指導教授同意後,依規定申請第一階段論文的口試。接著,將以口試委員的 意見修正研究計畫,再繼續閱讀與整理文獻資料、編製相關問卷,並在指導教授的指 導下,進行後續模糊德懷術及層級分析法的進行,並歸納研究結果,綜合提出本研究. 治 政 的結論與建議,並完成本論文的撰寫,申請第二階段論文口試; 大 立 研究步驟如圖 1-1。.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3. i n U. v.

(30) 確定研究題目. 準 備 階 段. 擬具研究計畫. 相關文獻探討與分析. 歸納初步指標. 問 卷 編 製 階 段.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初步指標檢視與修正. 編製指標相對權重問卷. n. al. er. io. sit. y. Nat 問 卷 調 查 階 段. 實施指標相對權重問卷調查. Ch. i n U. v. i e n g c h回收問卷. 資料處理與分析. 撰寫研究結果與討論. 完 成 階 段. 撰寫研究結論與建議. 圖 1-1. 研究步驟圖 14.

(31)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雖積極蒐集文獻,嚴謹規劃研究設計,然有研究方法、文獻收集及時間本 身的限制,分述如下:. 壹、研究方法的限制 本研究採文獻分析、模糊德懷術及層級分析法等方法,以突破單一方法的限制,. 政 治 大 見的情況發生,但也較缺乏傳統德懷術專家間意見交流,逐步達成共識的交流過程。 立. 然模糊德懷術以依次施測所得之資料整合為共識意見,雖能避免專家以他人意見為意. ‧ 國. 學. 貳、研究設計上的限制. ‧. 本研究所採用的校長專業標準,是以美國、英國、澳洲、紐西蘭及中國大陸所發. y. Nat. 展的校長專業標準為架構,再參考我國學者之相關對於校長專業能力相關研究,依據. er. io. sit. 我國之特性所修改。因各國之校長專業標準係以其國家文化為背景,雖已將相關標準 之定義明確化,但各國文化有其背景與脈絡,故以符合我國國情及多數國家共同關注. al. n. v i n Ch 之標準為選擇之參考依據;因此在應用於我國之教育環境中仍需循序漸進推動。 engchi U. 15.

(3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6. i n U. v.

(3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校長專業標準之理論探討;第二節為各國校長專業標 準之研究;第三節為我國校長專業標準之研究及建構。. 第一節 校長專業標準之理論探討 壹、校長專業標準的意義.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進入 20 世紀 80 年代以後,世界各國陸續推出國家或區域性的中小學校長專業標 準(魏志春,高耀明,2010) ;標準的確立與推行,除了可為教育當局遴選校長、培育. ‧. 校長所依循,也可為中小學校長履行自身的工作,有效提升學校效能,提供了專業衡. sit. y. Nat. 量的依據。校長專業標準與校長的核心工作目標有關,雖然各國的表述各有不同,但. io. er. 核心目標均為促進學生的發展,強調校長對學生成功的職責。. al. n. v i n Ch 「專業」所指為何?專業(professional)一詞的語源是 profsee,帶有「在神前發 engchi U. 一、專業的意義. 誓就職」的味道(大前研一,2009);Oxford 字典的解釋,專業是指一種專門職業的 涵養、特性及方法(郭淑芳,2013) 。而專業或稱為專門職業(professional occupation) 是一種需運用特定專門知識、技能與專業精神,才能完成其任務的專門職業(謝文全, 2012) 。但也有學者認為專業也可視為專業美德(林文律,2011;Gewirtz, 2009) ,Gewirt 等人(2009)認為「以專業為行業」及「視專業為專業美德」可以互相結合;也就是 一方面強調專業人員的性質,尤其是專門知能、可信度、同僚情誼與可性度等,但另 一方面,專業不可避免強調專屬性。林文律(2011)認為,專業是廣大社會對專業人 員之間的一種信賴關係。專業人員要有「本事」 ,在他們所專精的行業表現出一番特定 17.

(34) 領域的知識、心向與實做表現。而大前研一(2009)更認為真正的專業就是要求自己 登峰造極,永遠樂於接受挑戰而不疲倦。 最早有系統研究專業化議題的學者是 Carr-Saunders。Carr-Saunders 與 Wilson (1933)在《專門職業》 (The Professions)一書中指出,專業應具備的特徵包括:一、 有一段長時間且專門性的學科訓練,以培養專業技術;二、使用這套技術為社會提供 服務,並收取費用;三、技術的運用有其社會責任;四、成立專業組織,以評鑑從業 人員之專業能力;以及五、要求執業標準(謝富榮,2009) 。謝富榮(2009)曾歸納多. 政 治 大. 數學者所認可的專業特徵包括:需經專門訓練及具系統性知識、為社會提供服務、成. 立. 立專業組織、具有專業權威及專業自主、訂有專業倫理信條、以及強調在職進修等。. ‧ 國. 學. Brubeck(1987)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認為專業是一個富有歷史、文化涵義又遽 變化的概念。不同之社會脈絡,對於專業的解讀有其不同的意義;故許多學者採用. ‧. Nat. sit. 的概念,是社會架構的一部分(郭淑芳,2013) 。. y. Fredison(1983)的觀念,認為專業並不是一個中性及科學的概念;而是一個群眾(folk). er. io. 教育行政的專業化,是長久以來各界認為亟有需求但又尚未達成目標的一個範. n. al 疇;而校長身為學校的領導者,其專業化的需求不可言喻。許多研究確定校長在學校 iv n U engchi 的績效上是主要的影響因素校長影響學生的學習成就(Robert,. Ch. 2009; Leithwood,. Seashore-Louis, Anderson & Wahlstrom, 2004) ,而專業標準的訂定反映了中小學校長日 益專業化的要求,也代表了校長的個人素養及職業素養對學校的影響。 要成為專業,必須經過一定的檢核程序,在符號上提出可讓大眾信服認同的象徵 物,證照即為其一。證書是具有一定能力或技術程度的證明,而執照是可以執行業務 或進行特定行為的法律許可依據(張志明,2011) 。有關專業證照的法律性質,較多數 的學者專家主張證照具有法律效力,不但可以依法獲得保障,也是執業及升遷的依憑; 至於證照制度所涵蓋的主要核心要素,則包含辦理權責機關、建立標準、檢定作業及 專業憑證等四項,故亦需以建立標準為要為先。 18.

(35) 二、標準的作用與形式 所謂的標準,就其字根(standard)意義,共有兩種意義。首先,標準源自於軍隊 上的使用,意指傑出的君王或高尚的指揮官聚集軍隊,以插旗表示勝戰或戰敗。標準 意味著一種行動、一種對於某種行動的承諾,具有引導的效果。第二種意義,意指測 量或秤重的典範。Sykes 與 Plastrik 界定標準為「在共享的意義與價值之脈絡下,提供 進行適切且嚴謹地判斷與決定的工具」 (引自黃嘉莉,2013) 而標準具有下列特質(黃嘉莉,2008)標準是完成目的的工具;判斷與決定的嚴. 政 治 大. 謹程度,將因標準所陳述的內容與層面而定;標準協助進行判斷與決定,因而影響到. 立. 結果的運用;標準將會因為權威的來源而蘊含定的意義與價值;建立共同認同的標準. ‧ 國. 學. 之過程,具有政治性與技術性。在此特質下,標準是達到目的的條件,具有引導的效 果,而標準同時亦是測量,可作為判斷精熟程度之依據。. ‧. Ingvarson 與 Rowe(2008)在討論教師專業標準時主張,標準的特性包括四點(黃. Nat. sit. y. 嘉莉,2013) :1、標準是有意義而且重要的,是展現要達到的目的,而非能力。2、標. er. io. 準可適用各種教師工作或學校環境。3、標準並非闡述如何達到標準,而是良好教學中. n. al 的內涵要素。4、標準可以顯現出蒐集證據的測量方式或觀察方式。 iv. n U engchi 標準蘊含理想校長圖像,也包含校長擔任領導工作所需的專業知能與心態。標準. Ch. 的形式要件包括意義範疇較大的類型(domain)或層面(dimention)。其中,層面可 作為分析與詮釋教師表現的依據,屬於一般性的文字陳述,是可在脈絡中挑選出的表 。但為進行評量,類 現,並能展現其價值,以符應層面所陳述的內涵(黃嘉莉,2013) 型或層面項下又包括表現內涵,係指預期校長知道與能夠做什麼。 剖析 Ingvarson 與 Rove(2008)的觀點,標準的特質因其需跨脈絡性─使得標準 是普遍性的,且是為引導校長達到目的;而非詳盡陳述校長應展現的具體能力。故校 長專業標準,基本上不能過於詳盡,且不應以行為為單位。 標準通常有普遍性的特質,讓各細部有詮釋的空間,標準必須能夠讓理解與詮釋 19.

(36) 是有可能的,而且是開放而有價值的。如標準描述過多或過於詳盡,則可能使標準有 過於詳細及簡化的問題,如此將失去標準引導概念之功能(黃嘉莉,2008) 。 專業也需要訂定標準來加以維持,美國學者 Catano 與 Stronge 在 2007 年的一篇文 ,探討校長辦學績效標準與校長評鑑之連結時,提到了組織理論 章中(林文律,2011) 大師 Henry Mintzberg 的五種組織協調機制,其中三種機制如下(Mintzberg, 1979) :1、 工作標準化;2、產出標準化;3、技術標準化。 工作標準化及技術標準化的核心概念都是標準,而標準與專業兩者之間具有一定. 政 治 大. 的關聯性。Sykes(1999)提到:標準(Standards)有兩層意義:標準代表用來主張專. 立. 門知能的知識與技能,而且標準也可以篩選掉資格不符者(林文律,2011) 。. ‧ 國. 學. 在地方制度法推行後,中小學多縣市政府所管轄,然而各級教育主管單位對於校 長的職責要求並不明確,在國民教育法中僅臚列「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各置校長一人,. ‧. 綜理校務,應為專任,並採任期制,任期一任為四年。」 ,然何為綜理校務?往往隨人. Nat. sit. y. 解釋而各有不同因此在建立校長的考核,遴選、培育及專業發展上,均缺乏系統性的. er. io. 觀點,甚而受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的個別要求而隨時改變,與學校的核心工作並未完全. n. al 吻合,也並未全以學生學習為中心;校長這個專門職業要邁向專業化,其路途可能比 iv. n U e 。而中國大陸學者也認為制度建設停滯的原因 教師更加艱鉅(林新發,黃秋鑾,2012) ngchi. Ch. 之ㄧ為缺乏對校長工作績效進行衡量與評價的準繩(魏志春,高耀明,2010) ,由此可 見校長專業標準對於校長的核心工作具有領導之功能;也是亟待推動及建立的核心工 作。 三、校長專業標準之意義 本研究將「校長專業標準」定義如下, 「依據校長的核心工作、角色定位,所發展 出來的專業表現依據,而此標準將可運用於校長證照制度、校長培育、校長遴選、校 長評鑑、校長專業發展等配套,並以提升學生學習權益為目標。」 本定義主要包含下列三項要點: 20.

(37) (一)校長專業標準係以校長的角色為依據 校長專業標準的訂定,需要釐清校長的專業角色,以及社會大眾及教 育當局對校長的期待。 (二)校長專業標準應運用於校長遴選、校長培育、校長評鑑及校長專業發展透 過標準的制定,將可運用於校長之培育,校長之遴選,校長之評鑑以及校 長證照之檢核等校長專業發展制度。 校長的培育需要有專業標準來引導,使得候用校長具備未來擔任校長. 政 治 大. 的能力,而校長專業證照制度的實施,也需要依校長專業標準來辦理校長. 立. 檢定、授證及換證等工作;該證照具有法定的效力,可作為參加校長遴選. ‧ 國. 學. 的憑證,並可依法獲得保障。而校長在任內,可透過依據校長專業標準所 進行的校長評鑑來確認校長的表現是否符合學生權益並促進學生的成功。. ‧. (三)校長專業標準,須以每個學生之成功及權益為核心。. Nat. sit. y. 校長的角色雖因時代不同而有更迭,但近年各國之專業標準均以受教. n. al. er. io. 主體之學生為核心,校長專業標準更須以學每個學生的權益為核心。. 貳、校長專業標準的功能. Ch. engchi. i n U. v. 為了確保擔任校長職務的人,在終其校長任期內,都能具備有效經營學校的關鍵 能力,包括必備的知識、能力、正確的教育與領導理念、價值,的確有必要建立一套 客觀、公正、有效度與信度的校長專業標準。而此標準可貫穿校長證照制度、校長培 育、校長評鑑、校長專業發展。 林海清(2002)認為,校長專業証照的核發是建立對校長領導和主持校務能力的 評量。運用此種制度以建立教育行政專業的標準是一項重要的指標。他認為就校長培 育制度而言,建立一套客觀、公正的專業証照標準,以為教育行政人員生涯發展之努 力標竿,對教育人員素質之提昇,專業成長與專業發展之建立是相當具有正面助益。. 21.

(38) 校長專業標準的規劃,應與校長的專業發展連結,美國「州聯會」於 1996 年擬定 ISLLC 標準後,繼而又與全國教育行政政策委員會於 2000 年共同編寫了一份「以校 長專業標準為基礎的合作式校長專業發展綱要」 (林文律,2012);美國之專業標準在 規劃時,設計者便已經決定要將校長專業標準用於校長專業發展。此外,有關校長評 鑑,Reeves(2009)也強烈主張,有效的校長評鑑應該植基於清晰的標準,並從而發 展出一套非常明確的評鑑規準。林文律(2012)認為,校長專業標準引出校長績效評 鑑,而藉著績效評鑑可看出校長待改進之處,並擬定改進方向,故校長專業標準、校. 政 治 大. 長績效評鑑與校長專業發展,三者關係密切。. 立. 美國 The WallaceFoundation 長久以來以增進校長領導能力為宗旨,其於 2013 年 7. ‧ 國. 學. 月公佈將支持針對六個學區進行的校長能力增進管道方案(The WallaceFoundation, 2013),因為校長的能力將影響學生的學習;本方案中最重要的四個管道如下:. ‧. 1、領導者(校長)的專業標準. y. Nat. al. n. 2、職前訓練. Ch. engchi. er. io. 能,並將其融入校長的培育、遴用、評鑑及支持成長。. sit. 本方案之六學區將努力於將校長專業標準定義清楚,並將其轉換為需要的工作技. i n U. v. 學校將與學區大學緊密合作,以培育出學區所需要的人才;而大學所開設的校長 培育課程,必須依據學區的校長專業標準來做調整。 3、具鑑別度的遴選程序 更有系統的搜集校長候選人的資料,候選人並需為學校發展專業發展計畫,將給 予未獲遴選者許多建議,以使其改進。 4、校長評鑑與支持成長 六個學區均發展校長評鑑,並使督學及其他輔導者可後續提供協助。 我國政府目前尚未訂定國家層級的校長專業標準,因為缺乏標準,行政當局、學 22.

(39) 者專家、校長之間對於校長角色認知出現差異,導致校長候選人的任用資格課程、評 鑑等標準不一,產生了候選人無所適從,也無法確保培育出的校長可以勝任(陳怡如, 2012)。 綜合以上學者專家的看法,校長專業標準的功能應有五點:一、作為校長培育的 參照;二、作為校長遴選的基礎;三、引領校長專業發展;四、作為校長評鑑的依據; 五、確保辦學績效;以下分別加以說明之。 一、作為校長培育的參照. 政 治 大. 校長的培育,需要標準貫穿其中,成為培育課程安排的依據,方能有效培育具有. 立. 校長所需專業的候用校長,故校長專業標準可說是校長培育課程的參照。. ‧ 國. 學. 二、作為校長甄選的基礎. 目前國民中小學校長甄選制度,仍多由地方政府規劃,未有統一標準。而校長專. ‧. 業標準之制定,將可使校長甄選有所依循,並使具備校長專業能力者就任校長。. y. Nat. io. sit. 三、引領校長持續專業發展. n. al. er. 校長專業標準的訂定與實施,除可確認校長的專業能力,更可透過專業標準的引. iv. n 導,在培訓及實作的過程中,透過反省及各方的評估,持續的進行專業成長。 C 四、作為校長評鑑的依據. hengchi U. 校長評鑑推動多時,然缺乏統一的規準,校長專業標準能作為評鑑的內涵,使得 校長的核心能力被評鑑。 五、確保辦學績效 由於社會的快速變遷,各界對於各領域及各行業專業水準與能力的要求亦日漸提 昇。如能依據校長專業標準並推動專業證照制度,學校的發展將依據專業方向,學生 權益可獲保障。 校長專業標準為校長專業制度之核心(林文律,2012) ,如下圖 2-1 所示。建立大. 23.

(40) 家之共識後,可使校長的角色及任務更明確,確保以學生利益為核心工作目標。. 校長培訓 專業發展. 評. 證. 鑑. 照. 甄. 校長專業標準. 立. 政 治 大 儲. ‧ 國. 遴. 學. 導 入. 選. 訓. ‧. 以校長專業標準為核心所建構之校長專業發展歷程. y. Nat. 圖 2-1. 選. n. er. io. al. 參、校長角色與校長專業標準 C h. sit. 資料來源:修改自林文律(2012:18)。. engchi. i n U. v. 一、角色理論與校長專業標準的關係 角色理論(role theory)是現代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它 能用以解釋人類複雜的行為(陳浙雲,2004;Biddle & Thoman, 1966; Sarbin, 1968)。 角色是依身分而來的行為模式,有以下五個特徵(陳浙雲,2004;彭懷恩,1992;Linton, 1945):1. 角色是行為模式:行為模式多半是規律的,且代代相傳,個人經社會化的過 程而習得。2. 角色具體表現於規範:社會角色關係者規範的秩序,個人應如何行為? 由規範界定;行為是否得當?亦以規範衡量之。3. 角色是社會結構或人際互動的部 份,是構成社會體系的要素;一個角色如不與其他角色互補或互換關係,便無法存在。 24.

(41) 4.角色具有合法性:通常我們接受合法角色的行為模式。5. 角色含有義務的性質:義 務是社會中威權系統的一種履行,任何權威系統依賴角色而產生作用。個人所感受到 的義務,就是他對相關角色規範的種種認識,這使得許多社會關係得以維持。 社會學家將角色引論為描述或解釋個體的重要概念,而角色理論所涵蓋的觀念頗 多,而與校長專業標準最為有關者,包括:角色規範(role norms):個人或團體對於 某一種行為角色的要求;角色期望(role expectations) :個人或團體預期某一種角色可 能表現某類行為;角色演出(role enactment) :係指角色的實際行使,亦及個人行使其. 政 治 大. 角色權力與義務的行動,並可以適合性、合理性及信服性三項指標加以品評;角色技. 立. 術(role skill) :係指個人欲有效而逼真地演出其角色所需具備的特質,包括相近的性. ‧ 國. 學. 向、適合的經驗、特殊的訓練,並且大部分的角色技術來自學習,主要有認知的技術 及動作的技術兩部分;角色衝突(role conflict) :係指角色行使者面對複雜或不一致的. ‧. 期待,以致不能是當的扮演其所擔任之角色,而使個人產生不安和焦慮的心理,稱之. Nat. sit er. io. (陳浙雲,2004)。. y. 為「角色衝突」 。彼此衝突的合理角色期待,包含角色間的衝突與角色內在衝突兩方面. n. al 從角色理論的內涵概念與重要角色理論的探討,其與校長專業標準的關係,可以 iv. n U engchi 說校長角色之分析是校長專業標準的發展基礎。. Ch. 校長專業標準的制定,目的即在促使校長成為教育專業領導人,提昇學校效能, 達成教育目標。校長專業標準乃是以養成優良校長人才,使其能扮演好校長的角色為 最終的目標,而這個重要的歷程與目標,正是以角色理論為基礎而發展出來。 就角色期待、角色演出及角色技術的觀點而言,校長專業標準的建立,乃是以社 會大眾對於校長這個角色所應具備的目標、信念、態度、行為與價值觀的角色期待為 基準,經由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和教育專業組織共同擬定達成這個角色期待的專業知能 標準,透過培育機構的養成,再依標準予以審核檢定,通過者即授予校長專業證照, 成為合格的校長候選人,並依據校長專業標準來進行在職的專業發展。 25.

(42) 從角色理論的觀點來分析校長的角色職務,可從四個方向來進行研究:1.角色重 點的演變,係追溯校長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中,其所履行角色重點之變遷;2.工作領域 的釐清,係探討校長實際所處理的工作,及其所認為最重要的工作項目,列舉出校長 所做的或應做的各項工作;3.角色關係之分析,係分析校長與其基本參照團體間的關 係,進而釐清校長應履行的角色職務;4.職位功能的推論,係著眼於校長在學校組織 上的獨特地位,推論其所應具有的特殊功能(鄭進丁,1986)。 經由角色理論的四個研究方向來分析校長的角色職務,將能完整呈現校長角色的. 政 治 大. 多元層面,而這些層面都是一位優秀校長所必須具備的專業能力,以此作為校長專業. 立. 標準的參照,將可有效的規劃校長培育課程、檢定審核出適合扮演校長角色的人才以. ‧ 國. 學. 及協助校長專業發展以求角色的精進,為教育工作貢獻所長。 二、校長角色探討. ‧. 「角色」(role)一詞,依據張氏心理學辭典(張春興,1989)定義有兩種意義:. y. Nat. sit. 一指個人在社會團體中被賦予身分及該身分應發揮的功能,二指個人角色所具有的行. a. er. io. 為組型。社會上對每ㄧ種角色,均賦予某些期待性的行為特徵,在社會期待之下,個. n. v l 人在教育與社會化的歷程中,逐漸學到合於自己身份的角色。這個術語最早源自戲劇 ni Ch. i U. e. ngch 用語,強調了演員與所扮演人物的區別,一個被分配到扮演校長角色的人就和扮演任 何一個角色的演員一樣,應該有一種符合人們所期望的特定方式的行為。 角色就像是一場戲劇表演有許多演員扮演不同角色一樣,人類組織也是由許多角 色組合而成。每個人在組織中都扮演著特定的角色(role) ,個體在組織中所扮演的角 色相對較具持久性。組織角色並非固定,而且個體必須與其他角色合作,才能有效達 成組織目標與個人需求(林明地,2002)。Owen(1998)指出,角色指的是與他人互 動過程中所產生的行為規範,其來源有兩個:1.來自組織內、外其他人對處於該職位 之個人的期望;2.來自於個人對自己處於該職位的期望。林明地(2002)曾對角色下 以下定義:1.角色雖較偏重個體在組織中所處職位的功能發揮,但仍需注重個體的個 26.

(43) 人層面。2.角色具有組合現象,主要的角色扮演者與其他上級、平行、下屬角色具有 互動、互補的關係。3.角色比較著重組織內、外其他人對處於該職位之個人的期望, 但角色亦包括個體對自己位於該職位的期望。4.角色具變動性。 以下分就我國法規中國民中小學校長角色及學者所做相關校長角色之研究加以分 析。 (一)法規中的校長角色 我國相關法規中有關公立國民小學校長的職責角色的規定在《國民教育法》. 政 治 大. (2010)和《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 (2012)法規中有較具體的. 立. 規定:. ‧ 國. 學. 1. 國民教育法第九條: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各置校長一人, 「綜理校務,應為專任。」 所謂綜理校務即是凡與學校有關之任何大小事務,都是屬於校長的職責範圍,. ‧. 都有督導管理之責任。. sit. y. Nat. 2.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第五條:校長之成績考核,應就下列. er. io. 事項,綜合評定其分數:1.執行教育政策及法令;2.領導教職員改進教學之能力;. n. a 3.辦理行政事務之效果;4.言行操守及對人處事之態度;5.其他個案應列入考慮 iv 之項目。. l C hengchi Un. 以上之規定大致可以看出校長不僅是學校的行政首長,對上級長官要依法執行並 推動各項教育政策及行政事務,在校內要領導教職員改進教學,據以達成學校之教育 目標,還應注意個人的道德操守作為同仁表率等。 (二)國民中小學校長角色的分析 由於校長是學校的最高行政首長,負責推動校務經營學校;有效能學校的因素之 ㄧ,就是校長必須做好領導者的角色。而快速的教育變遷使得今日的校長承擔比過去 更多樣化的工作,角色的扮演也愈形複雜。因此,許多學者也投入校長角色的分析與 研究,茲摘述相關研究如下: 27.

(44) 鄭進丁(1986)研究指出:國小校長宜同時履行行政者與視導者雙重角色,亦即 行政主管與教學領導者。行政者角色著重在行政指揮權威上的行政管理,視導者角色 著重在專業權威上的提供教學領導。校長不僅要履行行政管理的功能,而且要輔導教 師改進教學,以促進專業的成長。 林志成(1994)認為教育行政工作者扮演卓越領導者的角色組合圖像包括以下八 種:人生理念的點傳師;優良組織文化的倡導者;法令政策的詮釋者;行政計畫的擘 劃者;成員工作動機的激勵者;解決學校問題的溝通者;學校革新發展的領航者;學 校效能的視導評鑑者。. 立. 政 治 大. 楊振昇(2000)認為學校領導者校長在學校教育改革中的角色,可區分為倡導型,. ‧ 國. 學. 經理型和反應型三種類型,尤應扮演倡導型領導者與經理型領導者,充分整合校內外 的人力、物力資源,使學校達成教育改革預定的成效。. ‧. 林明地(2002)從校長工作與角色的民族誌研究中分析,把校長在學校扮演的角. Nat. sit. y. 色區分為專業層面以及個人層面的角色兩大類,包括扮演教育者、行政管理者、文化. er. io. 領導者、專業社群的一分子及個人自己等五種主要角色。每種角色的主要內容如下:. n. al 1. 教育者:持續學習、反思;檢視並推廣研究與方案;協助行動研究;協助教師 iv. n U engchi 專業成長與發展;協助同僚專業互動;學習最新知識與技術;探索學生學習需. Ch. 求;關心學生進步情形。 2. 行政管理者:做好行政決定;塑造安全有秩序的環境;建立與運用多元溝通管 道;妥適的分工協調與合作;公平的衝突解決;做好評鑑工作;建立良好的學 校與社區關係;做好資源管理;妥善處理法律、行政命令等議題。 3. 文化領導者:瞭解並發揚學校的歷史傳統;服務;塑造並尊榮學校英雄;塑造 並闡述共同願景;注重日常應對進退;授權予能與建立目的感;塑造一個領導 者的社區。 4. 專業社群的一份子:遵守專業倫理信條規範;相互支援;觀察並分享專業實際; 28.

(45) 參與校長領導領域的專業研究;提攜後進。 5. 個人自己:校長的世界觀;校長的動機;校長的性別;校長的基本能力;校長 的壓力及其管理;校長的專業生涯規劃。 蔡進雄(2003)認為在面對社會的快速變遷,新世紀的校長角色有六種,亦即願 景推動者、教學領導者、道德模範者、教育革新者、問題解決者及溝通協調者。 蔡培村和武文瑛(2004)根據競值途徑、心理人格型態和人性基礎之領導者角色 分析中歸納出決策者、授權者、溝通者、關聯者、激勵者和評鑑者等六種領導者角色。. 政 治 大. 同時指出這六種角色宜交互運用以獲得最佳的領導效果。. 立. 吳金標(2006)在國小卓越校長領導作為之研究認為國小校長所應扮演角色大致. ‧. ‧ 國. 推動者及研究者。. 學. 包括以下幾大項:計畫擬定者、多向溝通者、協調促進者、教學領導者、領袖、改革. 鄭彩鳳(2007)在校長競值領導效能研究中引述 Quinn 和 Yukl 的論點提出最常出. Nat. sit. y. 現的四種領導模式和八種領導者的角色為:. er. io. 1. 理性目標模式:著重組織任務的決定,領導者具有成就的需求,採取合法的權. n. al 力來增加影響力,扮演「指導者」和「生產者」角色。 iv. n U engchi 2. 開放系統模式:訊息處理反應出發展的取向,作決定則具有彈性、創造與合法. Ch. 性的特徵,此時扮演「革新者」和「經紀人」的角色。 3. 人群關係模式:領導者權力基礎在人際關係,成員受團體價值的影響,常以「輔 助者」和「導師」的角色呈現。 4. 內部過程模式:領導者是一個階層的訊息處理者,權力的基礎在專家權及訊息 控制的影響,基本角色是「監督者」和「協調者」。 Murphy 和 Beck(1994)指出未來校長應扮演的角色有: 1. 校長是服務者:從執行者轉化為倡導者、從唯命是從的官僚者轉變為企業經營 的冒險者、從科層的管理者轉成為合作性的伙伴。 2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Literacy Development  Using Storytelling to Develop Students' Interest in Reading - A Resource Package for English Teachers 2015  Teaching Phonics at Primary Level 2017

• e‐Learning Series: Effective Use of Multimodal Materials in Language Art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English at the Junior Secondary Level. Language across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 reading skills and strategies necessary for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ng language use in English texts (e.g. text structures and

• e‐Learning Series: Effective Use of Multimodal Materials in Language Art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English at the Junior Secondary Level. Language across

The Secondary Education Curriculum Guide (SECG) is prepared by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uncil (CDC) to advise secondary schools on how to sustain the Learning to

A study on the spatial orientation ability for sixth grader students of elementary school― using three-dimensional views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