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 華 大 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 華 大 學"

Copied!
10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影響國中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因素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系 所 別 : 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 學 號 姓 名 : E 0 9 9 0 3 0 4 1 詹 明 原 指 導 教 授 : 田 效 文 博士

中華民國 100 年 7 月

(2)

摘要

近年來,隨著資訊科技快速的發展,教師需要學習如何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中,

以提升教學與學習成效。

本研究旨在了解影響國中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關鍵因素。首先,透過文獻探 討與模糊德爾菲法(FDM)篩選出影響國中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六大構面及十六 項指標;其次,再利用分析網路程序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ANP)進行優先權重 分析。結果發現構面中以「教師因素」最重要;而在所有指標優先權重前五項為:「教 師個人意願、信念與自信」、「教學是否有達到課程目標」、「學生的學習成效與反 應」、「設備取得與使用的方便性」及「教師準備時間」。

關鍵字: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模糊德爾菲法(FDM)、分析網路程序法(ANP)

(3)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teachers need to learn how to integrate ICT into teach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is study intends to seek for the most critical and significant factors that influence ICT integrating into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A two-stage analysis design was adopted. First, literature review and Fuzzy Delphi Method (FDM) are used for sieve out the six aspects and sixteen indicators that influence the factors of integrating ICT into teaching. Later,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ANP) was employed to analysis the relative weight of each indicators.The result showed the most critical aspect is ‘teacher factors’.

The top 5 major influencing factors included: teachers’ will, beliefs and self-confidence, curricular objectives should be achieved, students’ learning achievement and responses, convenience acquiring and using the equipments, teachers’ preparation time.

Key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ing Into Teaching, Fuzzy Delphi Method

(FDM),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ANP)

(4)

誌謝辭

工作十多年後有機會與太太一起踏進校園進修,是一生中難得的經驗,回味一路 走過的點滴甘苦,心中滿是感恩!本論文能順利完成,首先感謝恩師田效文博士悉心 指導與教誨;同時,也要感謝呂英瑞博士及謝家祥博士在口試期間細心審閱及不吝指 正,使得本論文更加完備;另外,感謝同學們在學業上的互相幫忙、不吝惜的分享和 協助。人生旅程中,能遇到良師、益友,實在是萬分幸運!心中除了感激,還是感激!

最後,要感謝兩年來支持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父母親,平日幫我打點好許多事 情、照顧小孩…等,讓我無後顧之憂、專心讀書,寫論文。

(5)

目錄

摘要 ... i

ABSTRACT ... ii

誌謝辭 ... iii

目錄 ... iv

表目錄 ... vi

圖目錄 ... v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3

第三節 研究流程 ...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5

第一節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涵 ... 5

第二節 影響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因素 ... 1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29

第一節 模糊德爾菲法 ... 29

第二節 分析層級程序法 ... 34

第三節 分析網路程序法 ... 40

第四章 研究設計 ... 44

第一節 評估因素的篩選 ... 44

第二節 評估模式建構 ... 51

第五章 結論 ... 59

參考文獻 ... 61

附錄A 模糊德爾菲法專家問卷 ... 69

附錄B 模糊德爾菲法專家問卷結果 ... 78

(6)

附錄C 分析網路程序法(ANP)專家問卷 ... 80

(7)

表目錄

表1 國內研究學者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定義 ... 10

表2 國外研究學者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定義 ... 11

表3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關鍵成功因素 ... 21

表4 全球中學教師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障礙因素百分比 ... 22

表5 影響教師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重要因素 ... 23

表6 影響教師使用電腦科技的因素 ... 24

表7 影響教師決定使用資訊科技的因素 ... 25

表8 影響教師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障礙 ... 26

表9 國內、外相關因素、構面、指標研究 ... 27

表10 AHP 評估尺度內容與意義 ... 38

表11 隨機指標表 ... 40

表12 構面、影響指標與說明 ... 45

表13 模糊德爾菲法專家問卷專家列表 ... 47

表14 三角模糊函數 ... 48

15 16 項篩選因子之 Sj重要程度值排序表 ... 50

16 針對目標 G,各構面 A1

~A

6之間的成對比較矩陣與特徵向量(EV) ... 53

17 針對構面 A1,各構面

A

1

~A

6之間的成對比較矩陣與特徵向量(EV) ... 53

18 針對構面 A1,各指標

C

01

~C

03之間的成對比較矩陣與特徵向量(EV) ... 53

19 針對指標 C01,各指標

C

01

~C

03之間的成對比較矩陣與特徵向量(EV) ... 54

表20 所有指標權重與排序 ... 55

表21 初始超矩陣 ... 56

表22 加權超矩陣 ... 57

表23 極限化超矩陣 ... 58

(8)

圖目錄

圖1 研究流程圖 ... 4

圖2 研究架構圖 ... 29

圖3 模糊德爾菲法操作步驟 ... 33

圖4 操作流程圖 ... 37

圖5 AHP 與 ANP 層級結構 ... 41

圖6 評估架構圖 ... 52

(9)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分為三節,第一節說明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探討研究目的,第三節描述 研究流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在過去十幾年來,資訊科技最能代表教育環境的變遷(Baek, Jung, & Kim, 2008),

一直被視為教育現代化與質提昇的象徵。而且,有了資訊科技在教育上的應用發展、

整合,能有效引起學生興趣並樂於探索與學習(Wright, 2001),能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及 激發思考,適應未來環境的能力,資訊科技融入學校課程及教學已成為許多先進國家 教育發展的重點及潮流。因此,為迎接全球化發展的挑戰,各國政府在制定國家政策 和發展目標時,皆重視資訊教育的推動,以期能建構全方位終身學習的資訊環境,提 升全民的資訊素養,進而提高國家的生產力與競爭力(何榮桂、陳麗如,2001)。

台灣也在這波推動資訊教育發展趨勢中,推動多項與資訊教育有關的政策,1997 年推動為期十年的「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以充實資訊教學設備、教學資源、改 善教學模式、延伸台灣學術網路為目標,同時加強國小、國中、高中職在職教師資訊 應用訓練,使70%教師具資訊素養;推動高中職、國中小連線台灣學術網路;國小每 校有電腦教室、國中自1998 年開始實施電腦課及將資訊科技融入各學科教學活動中,

以期資訊教育向下扎根,普及全民資訊教育,使全民具備基本資訊素養,輕鬆邁入資 訊化社會(教育部,1997);2001 年推動「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以建設優質的資 訊教育環境、鼔勵師生善用電腦資源、增加設備使用率、建置網路資源共創共享之開 放教育平台、培訓與支援教師運用資訊科技於教學活動、設立種子學校發展教學特色、

鼓勵各校成立各領域資訊教學小組為策略(教育部,2001),期望學生的學習有更好的 吸收效果、學習素養能提昇及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習慣與態度;2008 年推動「中、

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訂定善用資訊科技、激發創意思考、共享數位資源和保障數 位機會等核心理念,期盼四年後,教師能善用資訊科技提昇教學品質、學生能運用資 訊科技增進學習與生活能力及教室能提供師生均等的數位機會(教育部,2008);2009

(10)

年提出「建置中小學優質化均等數位教育環境計畫」,建置國民中小學「多功能 e 化 專科教室」、「多功能e 化數位教室」、高中職「更新電腦教室」、「班級e 化教學設備」、

「建置多媒體互動教師學習中心」(教育部,2009)。經過這幾年的推動,E 化學習環 境,日益成為重要的基本設備,使教師能以不同的方式將知識呈現給學生,同時也提 高教師和學生之間或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

在教育上,資訊科技的影響顯然是一關鍵的議題(Webber, 2003),被認為是一種 支持教與學的重要工具,有研究指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對於中小學教師教學與學生學 習成效、學習態度確實有所幫助、有正向效果(王珀芬,2010;陳振榮,2002;鄭皓 元,2006;Mumtaz, 2000),有助於培養學生詢問(inquiry)、溝通(communication)、建 構(construction)以及表達(expression)的能力(Bruce & Levin, 2001);培養學生合作學習、

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增進人際關係、學術技能,並擴展學生視野(Flower & Wheeler, 1991)。另外 Sprague and Dede (1999)指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後確實改變教與學的型 態,教師不再是教學活動的主角、學生也不再是被動的學習,學生學會探索新事物及 建構自己想法;學生學會主動、積極及自我學習(Volman & Van Eck, 2001)。事實上,

資訊科技對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是有幫助的,資訊科技可視為學生將來就業適應及終 身學習的必要基本能力(Morgan & Kennewell, 2006)。因此,每位教師應有計畫性、有 效率的使用資訊科技來吸引學生學習,促進學生思考、決策、解決問題和推理能力。

雖然研究指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對教與學有幫助,但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並不是簡 單的將硬體及軟體設備組合即可,因此,當資訊科技進入校園之後,有著許多的障礙 與困難(蕭英勵,2009;Donnelly, McGarr, & O’Reilly, 2011),只有一些老師嘗試、應 用新的教學工具和教學方法,但仍有多數教師暨未利用資訊科技作為教育傳遞系統,

也未將資訊科技融入他們的教學活動中(邱羨嘉,2009;范瑞東,2006;梁素梅,2007)。

Spitzer (1998)指出任何一種科技要能應用成功,需要硬體、軟體與人三方面的配合;

也就是說老師必須事先有計畫性、周延地作準備才能順利的、有效率的融入課程中 (Wang, 2008);教師身為教育的靈魂人物,將深深地影響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成敗(尹

(11)

玫君,1995;Martin, 2000)。因此,探討影響國中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因素 為本研究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本研究的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目的在於透過文獻整合、歸納、分析影 響國中教師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因素,並應用分析網路程序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ANP)建立影響國中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評估架構,具體的研究說明如 下:

1. 透過文獻歸納整理可能影響國中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因子,進而客觀的篩選 出適切的評估因子。

2. 以評估因子為基礎,建立影響國中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整體評估架構,以了 解各個相關評估因子之影響狀況。

第三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流程說明如下,研究流程如圖1 所示:

1. 建立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確定研究主題的背景與動機,以達成研究之結果。

2. 相關文獻探討:蒐集與探討影響國中教師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相關文獻,進 行資料分類、彙整與歸納。

3. 建立研究架構:根據文獻探討及模糊德爾菲法,篩選出影響國中教師資訊科技融 入教學之影響因子,並建立分析網路程序法的評估架構。

4. 問卷設計與調查:依前述所建構之架構設計成對比較問卷並發放調查。

5. 資料處理與分析:針對有效問卷進行權重計算,並將各個構面及評估指標之權重 進行比較分析。

6. 結論:根據上述之研究發現提出本論文的研究結果。

(12)

1 研究流程圖

建立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

問卷設計與調查

資料處理與分析

結論 確定研究架構

文獻探討

確立影響因子權重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分為二節,第一節為探討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涵,第二節為探討影響資訊 科技融入教學之因素。

第一節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涵

我國教育部從1997年起推動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等一連串的教育政策,無非是 在建立一個適合教與學的資訊教育環境,教與學的觀念已由教師單向的知識灌輸,轉 成師生、同儕、與學習環境間雙向或多向互動的知識建構(徐新逸、楊昭儀,1997)。

在九年一貫課程網要五大基本理念中闡述教育的目在培養學生具備人本情懷、統 整能力、民主素養、鄉土與國際意識,以及能進行終身學習之健全國民,其中終身學 習方面更要培養學生主動探究、解決問題、資訊與語言之運用;十大基本能力中「生 涯規劃與終身學習」、「運用科技與資訊」、「主動探索與研究」及「獨立思考與解 決問題」也都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有關。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最終目的是在培養學生具 有「以資訊科技做為解決問題的工具」之能力,這與九年一貫課程強調的「培養學生 帶得走的能力」不謀而合,同時也能符合目前知識社會所要求的終身學習之需求(張 素貞,2007)。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在國內、外已行之多年,對於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一詞的意涵有 必要了解,因此,本節將從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理論、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義、資 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目的及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方式來了解其意涵。

一、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相關理論

(一)建構理論

建構式的學習理論融合知識理論(theory of knowledge)、認知理論(theory of knowing)、知識社會學(sociology of knowledge)和科學哲學(philosophy of science)的精 華。傳統上知識的傳授是由外界所灌輸,而建構主義強調學習的過程,學習者在學習 過程中,產生與人、事、物的互動或接觸,這樣互動是一種內化建構的過程(Sigel, 1978);

(14)

而Piaget (1970)認為學習者必須有假設、預測、操作、提出問題、追尋答案、想像、

發現和發明等經驗,以便產生新知識的建構。從這些觀點來看,教師就不能只用灌輸、

填鴨方式,讓學習者獲得知識,教師的角色是協調者、引導者。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的 起始行為,設計教學活動並提供學生生活化的教材與情境,與學生間共同討論而獲取 知識;也就是建立在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概念,使學生主動建構知識。

然而隨著資訊科技的日漸發達,教師在提供學生一個學習環境時,也應善加利用 科技教學工具促進教學品質的提升(黃珮斐,2003)。王全世(2000)認為實施資訊科技 融入教學後,教學的型態會有所改變,教師不再是教學活動的中心,也不再是教師教 什麼,學生就學什麼,教師是扮演引導者的角色,教學活動是建立在以學生為中心。

因此,教學活動過程中教材的選擇、課程的設計或教學策略將會有所改變,從以學科 為中心的分科課程到以學生為中心的統整課程;從講授式的教學策略到建構式的教學 策略。朱則剛(1994)指出建構主義的教學理念落實在教育科技上有幾項意義(引自黃珮 斐,2003):

1. 教育設計內涵應由教學活動設計的理念,轉向至學習活動設計的導向。

2. 強調教學設計轉向為「學習環境設計」(learning environment),且強調學習環境應 是真實化的學習環境,以利學習成果的遷移。

3. 教學設計由傳統注重知識分科式的教授,轉向注重學科整合的整體性知識導向。

4. 強調學習者的主動性,重視主動參與式的學習。

5. 教師角色由知識傳授者,轉為學習的促進者或教練的定位。

6. 強調「學習伙伴」的重要性,鼓勵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模式,經由同儕互動協商 的過程,達到意義分享,建立更客觀的學習效果。

7. 尊重學習者在學習成效上的個別差異,由成果導向的教學目的轉而為過程導向的 教學目的。

8. 在研究方法上,建構主義者主張應由傳統注重實證、量化的角度,轉向為注重詮 釋及質化的研究導向。

(15)

綜合上述幾位學者說法,建構主義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這改變了傳統以 教師為中心的知識傳授方式,建構主義其「學習觀」在於強調學習者先前的經驗及先 備知識、注重以學習者為中心、尊重學習者意見或原始想法及注重互動的學習方式(李 建億,2006);而其「教學觀」是建立在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主張,導致師生角色 的改變,學生成為知識與意義的詮釋者、創造者、發明者及問題的探究者,教師則轉 變為問題和情境的設計者、問題的引導者和協調者,以及學生知識建構的促進者(潘 文福,2010)。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就是希望營造建構主義式的學習環境,藉由資訊科技支援知識 建構、支援知識探索、支援做中學、支援合作學習、支援反思學習,使學生樂於主動 學習及知識的建構,以營造良好學習情境(李豐展,2006;Jonassen, 2000)。

(二)情境學習理論

情境學習,是指在一個「擬真」的環境中,由學習者透過主動參與,和環境中的 人、事互動學習的過程獲得知識,並且強調事實、熟悉、社會性及真實性(王文琦,

2000)。情境學習強調人有主動建構知識之能力,學習是人與情境雙向互動之歷程,

知識、技能與情意之建構,發生於學習者與情境間之互動,使學生能活用知識,以適 應社會,解決問題。

「情境學習」這個名詞的出現與受到重視,係由Brown, Collins, and Dugid (1989) 所提出,認為學習應是學習者與社會真實情境互動的歷程,藉由對實際情境的學習,

使學習者建立對知識合理化的詮釋,當學習與真實生活情境愈接近,學習效果愈佳;

亦即學習是在真實情境中對知識不斷建立意義,也就是說知識並不是由教師的頭腦傳 授予學生的頭腦,而是學生在習得知識活動過程中、身歷情境自行建構知識。情境學 習理論強調知識的學習應建構在真實的活動裡,學習活動應與文化、情境結合,學習 要能融入實際社會文化與脈絡情境中,才能建構有意義的知識(王春展,1996)。

Choi and Hannafin (1995)研究指出情境學習有四項特點:

1. 重視高層次的思考:情境學習環境可以培養學生認知、推理、解決問題技能及具

(16)

備處理生活中問題的經驗。

2. 注重認知的成長:透過情境學習探索,學生可以建構理解,而不是被教導的具體 知識。

3. 教師角色扮演的改變:教師角色由知識的傳播者轉變為學習的促進者。

4. 學習評量方式的改變:情境學習的重點在學習者認知進展和知識轉移,因此情境 學習的評量必需是動態的,而且必需隨時反應學習者知識、技能的變化。

王春展(1996)認為情境學習理論具有啟發性的優點,其應用的方式有:

1. 設計真實化的學習情境與課程。

2. 採用認知學徒制教學。

3. 進行鷹架協助式教學。

4. 重視合作學習與分組教學式教學。

5. 運用情境式電腦模擬互動多媒體輔助教學。

情境教學重視真實情境的學習、師生間共同參與、互助合作、認知學徒制反省、

訓練、練習等。資訊科技在情境學習也可以扮演許多的角色,為訓練與學習提供擬真 (reality)的畫面,如記錄的功能提供學習者檢視自己的表現,以便反省與修正(劉世雄,

2005)。資訊科技的進步與網際網路的普及,將使情境教學更具有發展的空間,教師 可善用投影機、電腦、電子白板、網際網路…等資訊科技進行情境式模擬教學,除可 使學生主動建構知識,達到更好的學習成效,更可以模擬真實生活的情況及問題,便 於學生探索(Hang & Lim, 2003)。

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義

「資訊」(information)是龐雜的「資料」(data)經過整理精簡後始成為「資訊」,

而「資訊」尚須學習者消化吸收後才能成為「知識」(knowledge),更進而變成「智慧」

(wisdom)(楊永芬,2005)。

資訊科技是運用電腦、投影機、電子白板、通訊電信、網際網路與傳播等軟、硬 體設備,用來處理文字、符號、圖形、影像、語音聲音與多媒體等資訊,而使資訊能

(17)

夠取得、儲存、顯示、使用、交換、傳輸與接收等種種技術(邱志忠,2002)。早期,

資訊科技一直被視為教學活動中的一項工具,輔助傳統教學工具的不足,用來幫助學 生解決問題(Plomp, Nieveen, & Pelgrum, 1996; Sprague & Dede, 1999)。現在,資訊科 技不僅是一項工具而已,更可以取代目前教學法,用以支持教與學以便用來發展學生 合作、溝通、解決問題及終身學習的技能(Morton, 1996; Voogt, 2003),使學生對知識 領域有更深入的了解,培養更高層次的學習成效。所以,資訊科技是包含了知識的產 生與發展解決問題及擴展人們能力的系統。

資訊教育泛指與資訊或網路科技有關之教育活動與措施,包括政策、設備、課程、

教材、教學、師資、學習、能力指標等,範圍甚廣。從其所包含的內涵看,目前推動 之資訊教育,實有別於傳統之電腦輔助教學(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CAI)或電腦 教育(computer education)(何榮桂,2001)。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在歐、美或東南亞國 家大抵用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或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ion,意謂 資訊科技在教育之應用(何榮桂,2002a)。integration包含有整合或融入的意思,在我 國大都以「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或「資訊融入教學」稱之。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是跨領域、跨學科的學習,而不是一門獨立的課程或只是一個 主題(Flanagan & Jacobsen, 2003)。Dias(1999)指出科技整合應該是在融入、整合無間 隙的方式下,使用科技來支援或延伸課程目標,使學生能夠從事有意義的學習活動。

也就是在教學活動中應用資訊科技,將資訊科技融入於課程、教材與教學中,讓資訊 科技成為師生一項不可或缺的教學工具與學習工具,使資訊科技的使用成為教室教學 活動的一部份,並且視資訊科技為一個方法、一種程序或一項技能,在任何時間任何 地點來尋找問題的解答(王全世,2000)。教學和資訊科技是相輔相成,在教學活動過 程中適時地、有效率地運用現今資訊科技的發展將它融入教學活動中,來啟發與輔導 學生的學習,以達成學習目標,讓教與學之成效都能獲得提升(徐新逸,2003;張國 恩,1999)。以下將部學者對於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意義的闡釋之定義整理歸納,如表1、

表2:

(18)

表1

國內研究學者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定義

學者 年代 定義

張國恩 1999 資 訊 融 入 教 學 源 自 於 電 腦 輔 助 教 學(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CAI),是運用現今學習科技的發 展,並在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基礎下,利用資訊科技 來啟發與輔導學生的學習方式。

邱志忠 2002 教師以資訊科技為教學輔助工具,充分運用資訊科技 的特性,使教學準備更快速、教學活動更活潑與教學 評量更多樣化,以順利達到教學目標。

王秋錳 2003 教師將資訊科技運用並整合於各學科教材與教法的 一種教學方式,使教學活動更加有意義且多元化,增 加教學的深度與廣度,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自 主學習與創新學習。

王文裕 2003 教師利用資訊科技的特性,將資訊科技與學習領域做 結合,適切的將資訊科技應用於教學活動中,同時提 昇學生的資訊能力,並鼓勵學生將資訊能力運用在各 學科領域中,以期能達成自我學習、解決問題,擴展 學習範圍的目標。

楊永芬 2005 教師因應教學與學習需求於教學前的準備、教學中的 實施以及教學後的評量,以電腦為中心結合相關軟、

硬體設備的應用,使教學活動更具優質、創新的過 程,透過此過程協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概念,達成 教學目標,讓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成效更為提升。

張素貞 2007 研究者在教學前的準備、教學時的活動與教學研究 中,運用資訊科技來協助英語閱讀理解的教學活動以 及學生課堂學習與課後練習,藉由資訊科技來引發學 生的學習動機,讓英語閱讀理解的學習課程更為活 潑,學生的學習更有效率。

林霈岑 2007 教師依據教學目標、學生特性,配合教學內容與環 境,有效率又有效能地將資訊科技應用於班級行政事 務上以及課程、教材組織、活動的設計、教學實施過 程、課後評量、教學回饋和親師分享溝通中,使資訊 科技成為師生不可或缺的教學與學習工具,即為資訊 科技融入教學。

(19)

表1 (續)

學者 年代 定義

林倍生 2007 教師運用電腦多媒體或網際網路等資訊科技工具於 教學前之教材編選、課程編排,教學中之教學活動實 施,與教學後之學習成效評量、成績處理。藉由資訊 科技工具與教學內容的結合,引導學習者於學習過程 中進行獨立思考、主動探索與問題解決的活動,進而 培養學習者於活動過程中獲得運用資訊科技的相關 知識與能力。

表2

國外研究學者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定義

學者 年代 定義

Plomp, Nieveen, and Pelgrum

1996 電腦融入教學包含兩種不同的意涵,一種是「工具導 向」,另一種則是「內容導向」。所謂「工具導向的 融入教學」是把電腦當成教與學的媒介(computer as a medium),將資訊科技運用於各學習領域的教學活動 中,以輔助傳統教學工具的不足。

Morton 1996 科技整合並不僅是將電腦視為一項工具而已,如此會 讓老師誤認為電腦只是教學的一項附屬品(Add-on),

使得電腦環境仍然停留在教學環境周圍,而無法真正 整合。

Sprague and Dede 1999 將資訊科技視為課程中的一項工具,用來幫助學生解 決問題,使學生對知識領域有更深入的了解,培養更 高層次的學習成效。

Dias 1999 科技整合應該是在融入、整合無間隙的方式下,使用 科技來支援或延伸課程目標,使學生能夠從事有意義 的學習活動。

Dockstader 1999 在一般的課程內容中有效率地使用科技,讓學生在有 意義的方法下學習如何應用電腦技術,課程和科技是 相輔相成。

Flanagan and Jacobsen

2003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是跨領域、跨學科的學習,而不是 一門獨立的課程或只是一個主題。

(20)

綜合上述學者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看法,「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是一門跨領 域、跨學科的課程;資訊科技除可作為教學輔助工具,來提昇教師的教學效能、學 生的學習效率或課程的延伸外,更可視為一項技能或一種方法,來進行教學活動,

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自我學習,使學生的學習活動更為寬廣、更有意義。

三、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目的

在西方先進國家,如美國,許多教師已經適著主動使用資訊科技與運用有效的 教學策略將資訊科技整合於課程中(Levine, 1998)。而適當的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可以幫 助教師在教室中佈置一個友善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發問,幫助溝通,建構教材,並 協助學生自我表現,且絕大多數的老師表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有相當大的潛力,讓 學生發現或建構自己的想法,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機會(Franklin, 2007)。

我國教育部在「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的預期成效中,指出了資訊科技融入 教學的目的:「使教材、教法及教學媒體多元化,改善傳統教學模式與制度,建立啟 發式、互動式學習環境,提升學習效益。」(教育部,1997)。何榮桂(2002b)認為資訊 科技融入教學可以改進教師的教學方法,增進學生的學習效果,並具多元化、互動性 高,能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也可以是一個生 動活潑、富有創意的教學,因此,對於教師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活動中的目的有必要 來了解,以下針對部份學者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目的說明如下:

王全世(2000)認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培養學生 運用科技與資訊的能力及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習成效,陳振榮(2002)也有相似看法,茲 將兩位學者對融入教學的目的敍述如下:

1. 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利用當時的課程與教學情境來教學生所需要而且會立即用 到的電腦知識與技能,有助於增加學生學習動機,且能做中學,學中做來增進學 習。

2. 培養學生運用科技與資訊的能力:讓學生平常上課都能接觸到資訊科技,使用資 訊科技來進行學習活動。

(21)

3. 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習成效:教師教學型態由講授式趨向為建構式,學生的學習由 被動的學習轉為主動利用資訊科技建構知識,且資訊科技使學習活動豐富,進而 增進學習成效。

尹玫君(2000)提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目的有六:

1. 使學生為未來生活作準備。

2. 可增進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自信。

3. 提供公平均等的學習。

4. 培養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 提供多元化的學習環境。

6. 提供教師多元的教學和評量的能力。

張文嘉(2003)認為教師應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義及目的要有所了解,才有助 於提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中。因此,其認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目的主畏分成對老師 及對學生兩部分:

1. 對教師而言,教學準備更快速,教學活動更生動活潑,教學評量更多樣化,促使 教學品質提升。

2. 對學生而言,可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主動探索學習,促進學生學習成效。

林霈岑(2007)認為在了解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目的後,才不致誤用資訊科技,而 無助於教師的教學及學生的學習。其認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目的在於:

1. 引導學生了解資訊科技與日常生活的關係。

2. 引導學生了解資訊與倫理及文化相關之議題。

3. 奠定學生使用資訊的知識與技能。

4. 增進學生利用各種資訊技能,利用資訊搜尋、處理、分析與應用的能力。

5. 培養學生以資訊技能作為擴展學習與溝通研究工具的習慣。

6. 啟發學生終身學習的態度。

Roblyer and Edwards (2000)認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有五項主要目的:

(22)

1. 資訊科技可增加學生學習動機 (1) 引起學生注意力。

(2) 使學生參與、投入教學活動。

(3) 增進學生自主性。

2. 提供獨特的教學特性

(1) 提供資訊、學習素材來源。

(2) 幫助學生親眼目睹問題與解決方式。

(3) 追蹤、記錄學生的學習歷程及成果。

(4) 提供學習的工具。

3. 資訊科技可支援不同的教學型態 (1) 合作學習。

(2) 問題解決。

(3) 創意學習及其他高層次思考。

4. 資訊科技可增加教師的工作績效 (1) 增加教師與學生的互動。

(2) 提供更精確、更新的學習素材。

(3) 使教師能提供更快、更好看、更易上手的教材給學生。

5. 資訊科技可培養學生資訊時代所必備的技能 (1) 資訊科技素養。

(2) 視覺素養。

Volman and Van Eck (2001)認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目的在於改善教學和學習,

有助於訓練和練習,其目的說明如下:

1. 可以有助於創造學習環境,讓學生能積極學習,使他們能夠親身感受或觀察到有 用的東西,激勵學習,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2. 資訊科技是學習過程及解決問題的工具,可以模擬,使學生們能想像複雜抽象的

(23)

概念和關係。

3. 學生能回饋並矯正自己的表現,激發學習、互助合作及反應,造就良好的學習環 境。

4. 能蒐集到大量的資訊,也增加和他人互動接觸的機會。

Drossos, Kiridis, and Tsakirudou (2006)提到資訊科技不只是培養學生具有資訊素 養,更可作為有價值的工具,發展其它技能。因此,Drossos, et al. (2006)認為資訊科 技融入教學的目的在於:

1. 幫助學生獲得自信和快樂地使用新資訊科技,熟悉資訊科技的應用,並能評估資 訊科技的潛力和限制

2. 豐富和擴展整個課程的合作學習和獨立研究。

綜合上述多位學者的看法,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在於提供學生主動學習環境、增加 學生學習動機、培養學生資訊素養及延伸課程學習,進而養成學生帶的走的終身學習、

獨立研究的能力。因此,本研究認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目的在於:

1. 增進學生學習動機、引起學生注意力。

2. 培養學生資訊素養、運用資訊科技的能力及終身學習的能力。

3. 培養學生合作學習、主動探索、獨立研究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4. 使教師教學型態多樣化、活潑化,提昇教學品質與學習成效。

四、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方式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方式是指教師使用何種方式、何種策略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活動過程中。當教師能事先規劃要融入的單元、融入教學的方式時,教師才能有計畫 的準備要使用哪些設備資源、需要哪些技術或人力支援、要在哪裡實施…等等事項,

以利於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實施,減少實施時所遇到的障礙,以期實施時能發揮其應 有的功效。

張國恩(1999)認為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方式有三:

1. 電腦簡報的展示: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與成效,教材以簡報的方式呈現,結

(24)

合科技多媒體的功能,但科技多媒體的展現必須蘊含著教育意義,而非只是為改 變教材呈現方式來增加趣味性而已。

2. 電腦輔助教學軟體的運用 (1) 結合認知理論的學習環境。

(2) 利用模擬軟體建立學習環境以協助學生操作練習。

(3) 將抽象化的概念以視覺化或情境化的方式來加以呈現。

(4) 診斷式的評量工具。

(5) 互動式(Interactive)而非反應式(Reactive)的電腦輔助教學軟體。

(6) 問題解決導向軟體。

3. 網際網路資源的使用 (1) 網頁化書本型態。

(2) 網路化電腦輔助教學軟體。

(3) 非同步論壇。

(4) 遠距教學。

何榮桂與顏永進(2001)提出了六種融入方式,包括資訊探索與整理、科技產品的 運用、心智工具的運用、透過網路的合作學習、問題導向的融入策略、資訊科技融入 學習評量等,說明如下:

1. 資訊探索與整理:老師提出一個問題或主題,然後由學生利用資訊或網路科技搜 尋與主題或問題有關的資料,完成主題或問題所要探索的相關課題。

2. 科技產品的運用:讓學生有機會運用或接觸科技產品進行學習,使學生有機會學 會使用科技產品及相關的知識。

3. 心智工具的運用:心智工具(mindtools)包括試算表、資料庫、專家系統、多媒體、

程式語言等軟體或工具,可以促進學習者主動建構知識,以反映其對知識概念的 理解程度。

4. 透過網路的合作學習:利用e-mail、web等網路溝通媒介,進行班際、校際甚至跨

(25)

越國界的學習活動。

5. 問題導向的融入策略:由教師提出一個模擬真實情境的問題,培養學生利用資訊 科技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也是以往傳統教學較欠缺的部分,頗值得提倡。

6.

資訊科技融入學習評量。

徐新逸與吳佩謹(2002)認為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時機可以分為五個階段,分 別為:課前準備、引起動機、上課講授、教學活動、課後評量等。因此,其融入方式 必須具體考慮到使用時機,方能有計畫、有系統設計教學活動及教學教材,其融入方 式分述如下:

1. 課前準備:

(1) 利用網路查詢教學相關資料。

(2) 利用文書處理軟體、繪圖軟體、展示軟體等,撰寫課程大綱、講義、規劃學習 內容、設計學習活動、製作教學投影片等。

(3) 建置教學網站內容供學生隨時隨地或於規定的時段中學習。

2. 上課時:

(1) 利用或改編現有課程資源、或自行製作的課程資源(投影片、網站內容等)在面 對面課堂教學中播放。

(2) 要求學生至指定的教學網站中進行學習。

3. 教學活動:

(1) 利用 e-mail、bbs、留言版等發佈課務、學術社群等相關訊息。

(2) 要求學生在網路上做作業。

(3) 舉辦網路教學競賽。

(4) 實施網路新型式學習活動(如合作式學習、探索式教學、主題式教學、問題導 向式學習等。

(5) 要求學生寫 e-mail 或在網路上討論,與教師、助教、其他學生、學術社群等聯 絡。

(26)

4. 教學評量:

(1) 利用文書處理軟體製作考卷等。

(2) 利用試算軟體處理學生成績。

(3) 舉行線上測驗。

(4) 要求學生在網路上交作業。

丁文峯(2003)認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方式有四:

1. 資訊的搜尋與整理:要求學生上網搜尋與教學主題相關的資料,以及對資訊的判 斷、分析與整理的能力。

2. 網際網路的應用:網路除了用來搜尋資料外,也是一項利於教學的工具。例如教 學資料的存取、網路化電腦輔助教學(CAI)軟體、討論區、留言板、電子郵件,以 及遠距教學等等。

3. 科技產品的運用:資訊科技的發展已是一股洪流,教師應學習如何將這些科技產 品應用在教育上。

4. 電腦軟硬體的融入:一般常用的電腦軟體,包括試算表(如Excel)、資料庫(如Access)、

語意網路工具(如TextVison、Inspiration)、電腦輔助教學軟體(CAI)、電腦教室網路 廣播系統、多媒體及超媒體等軟硬體工具。

林霈岑(2007)認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方式為:

1. 利用資訊科技軟硬體充實教材資源

2. 單元教學前資料整理歸納並製作成教學計畫或課程設計 3. 單元教材教具的製作

4. 網頁製作

5. 展示教學內容:結合視聽媒體器材(電視機、放影機、投影機、和錄音機)將個人事 先蒐集、彙整編輯的教材,透過電視、單槍投影機展示教學內容,進行教學。

6. 創新教學活動:包含指導學生從事網路學習或分享學習成果。

7. 教學活動後的運用方式

(27)

(1) 線上評量

(2) 將學生作品電子化以展示學習成果 (3) 網路出作業系統

(4) 製作專題、奠定其獨立研究技能 (5) 協助班級資料建檔管理

(6) 補救教學工具

(7) 多元溝通管道:以電子郵件、建置班級網站作為師生、親師交流互動網。

綜合上述學者的看法,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方式可作為教師上課前教材的蒐集、

編輯,上課的實施除可將教材呈現外,另可增加師生間互動、現場編輯,實施後還可 以透過網路作線上討論,促進師生及同學間的意見交流,研究者認為資訊科技融入教 學的方式為:

1. 上課前的教學準備:資料的蒐集、教材編輯與檔案存取…等教學前的準備工作。

2. 上課中教材的呈現:將教材內容視覺化具體的呈現,使教學活潑化、增進師生互 動機會。

3. 上課後課程的延伸:透過網際網路的使用,指導學生瀏覽線上教材、作線上討論 或資料搜尋、上傳,如利用 blog、facebook、e-mail…等方式建構教學討論平台、

成立學習社群,讓師生間的教與學不因時間或地點而受到限制,使課程得以延伸。

同時,透過網際網路可促進親師、師生及同學間交流。

第二節 影響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因素

我國教育部從1997年起推動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等一連串的教育政策,無非是 在建立一適合教與學的資訊教育環境(徐新逸、楊昭儀,1997),然而在推動資訊科技 融入教學十幾年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理應成為現代教師教學活動及學生學習中的一 部分,但實際上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推動一直受到許多因素干擾著。因此,對於影響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干擾因素有必要了解,以下將國內外學者專家對影響教師使用資 訊融入教學的因素分述如下:

(28)

張國恩(1999)提出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關鍵因素包括:學校軟硬體設置、行 政配合措施以及培養教師的資訊素養。

范瑞東(2006)分析文獻指出多數教師對於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皆持正向及支持的 態度,也認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會是未來教學活動重要的一環,同時列出影響教師在 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所面臨的因素,分別是:

1. 教師本身的資訊素養及實施意願:教師通常使用資訊科技來搜尋資料、文書處理 及教學評量等教學準備工作上,對於課堂中教學活動的進行及融入、新科技產品 的操作或新任務的推動,若因資訊能力差距太大而顯得力不從心時,教師會畏懼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2. 時間因素:教師在進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時,必須事先對教學內容、教材有相當 的準備。此外,科技產品的日新月異、發展變化快速,教師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 精力去摸索和學習資訊科技產品。

3. 硬體設備是否充足:在未達班班有電腦、投影機、大銀幕…等基本設備前提下,

教師只能輪流借用 e 化教室使用或借用設備在教室內裝設使用,造成教師在使用 上的不便。

4. 教師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概念是否清楚:電腦的使用幾乎是每位教師天天都在 進行,但對於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相關技能或策略不甚了解,更不可能將之實踐 於教學活動中。

5. 教學軟體是否充足:教師對於教材的編制需要花費很多時間,若有合適的教學軟 體可幫助教師減少教材的準備時間,對於教師將之融入教學中是有幫助的。

6. 及時的支援:在使用階段,若設備故障時能及時的排除,對教師的使用態度是有 正面的效果。

陳惠雪(2008)以問卷調查及訪談方式,針對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分析,

指出影響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相關因素主要分成二大部分,分別是:環境因 素及教師個人因素,詳細說明如下:

(29)

1. 環境因素:

(1) 學校行政支持方面。

(2) 同儕及學生方面。

(3) 軟硬體設備資源方面。

2. 教師個人因素:

(1) 教師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認知、信念與態度。

(2) 教師對創新教學的接受度。

(3) 時間因素。

楊麗香(2009)經由文獻探討及利用分析層級程序法(AHP)從教育政策、行政支援、

教師參與及資訊設備四個構面、十六個影響因素中,找出推動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關 鍵成功因素,其中以教師參與為最關鍵之構面,而前5 大影響因素分別為:參與提升 資訊素養的進修研習、參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觀摩、參加網路社群與網路教學網站、

提升設備取得與使用的方便性、充實軟硬體設備,其完整影響因素如表3。

表3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關鍵成功因素

構面 指標

教育政策 教科書列出資訊科技可融入之單元

教師資訊素養列入考績 降低教師授課時數

建立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評鑑標準

行政支援 建立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推動小組

校長的支持與鼓勵

建立明確之資訊融入教學願景並落實 減少行政工作

教師參與 參加資訊能力檢定考試

參與提昇資訊素養的進修研習 參加網路社群與網路教學網站 參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觀摩

(30)

表3 (續)

構面 指標

資訊設備 充實軟硬體設備

提升設備取得與使用的方便性 增加基礎建設的維修費用 建置數位教學資源資料庫

Pelgrum (2001)將 IEA(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於 1997 年對全球 26 個國家的中等學校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情況所作 調查結果進行分析,Pelgrum 整理列出會造成融入障礙的十大因素,依百分比方式排 列,如表4 所示。

表4

全球中學教師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障礙因素百分比

障礙因素 百分比(%)

電腦數量不足 70

教師缺乏專業資訊知能 66

難以融入課程 58

學生使用時間不足 58

週邊設備不足 57

軟體不足 54

教師時間不足 54

無法同時連線 53

監督與管理不足 52

缺乏技術支援 51

Chu, ChanLin, Chang, Hong, and Horng (2006)針對國內中小學八位不同任教領域 教師進行質性研究,藉以了解教師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情形,更進一步分析影響教 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因素。研究結果顯示教師大都有使用資訊科技,且認為資訊科 技有助於他們在教學上的應用。Chu, et al. (2006)提出影響教師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31)

的重要構面,分別是環境因素、個人因素、社會因素與課程因素,其影響指標如表5。

表5

影響教師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重要因素

構面 指標

環境因素 電腦設備(硬體、軟體與網路頻寬等)

學校對於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預算是否支持 師生家中電腦網路設備是否充足

校方對於電腦資源與人力資源上是否支援 師生能夠使用電腦教室的時間分配情況 教師進行在職進修的機會

校方對於教師進行整合資訊科技於創意教學的獎勵措施 教師個人因素 個人對於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信念

個人對於嘗試新科技或事物的經驗 個人生活風格與資訊科技間的整合 個人對於使用電腦是否有興趣 個人對於自身教學領域是否投入 家庭是否支援個人

個人對於自我成長是否有所需求 社會因素 同儕間是否支援

上級長官對於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是否支持 學生的學習成效、態度與反應是否有具體進步 來自學生家長的反應或學生家庭的行動支援 來自社群的資源支持

科技的新趨勢與社會變遷 使用資訊科技的社會價值觀 課程因素 教學是否有達到課程目標

教師使用科技的相關知能是否需要被提升 學生學習成效的評量方法

如何將資訊科技融入於現行教學策略之中 教師對於備課所需花費的時間與體力 學科的本質:科技與學科間的交互關係 教師對於資訊科技的掌握程度:易、中、難

資料來源:「中部地區資訊種子學校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態度之研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林倍生,2007。

(32)

Franklin (2007)研究指出多數教師認為他們已準備好或作好準備將電腦科技融入 他們的課程中,而且教師們認為電腦科技教學對學生確實有幫助,但教師們也不諱言 提出影響他們使用電腦科技融入教學的幾項要素,分別是主管的領導、設備是否可取 得和具有可用性、獎勵使用電腦科技的動機、個人因素、教師信念與備課及其他因素,

如表6。

表6

影響教師使用電腦科技的因素

構面 指標

主管的領導 缺乏準備時間

訓練機會不足 缺乏行政支持 缺乏技術支援

缺乏整合、融入支持 缺乏適用的軟體 設備是否可取得和具有可用性 電腦老舊

缺乏資金 電腦不足 上網連線不易 獎勵使用電腦科技的動機 學校提供時間訓練

提供訓練獎金 訓練費用已支付

個人因素 電腦輔助教學

網際網路輔助教學 科技融入教學 資訊素養

教師信念與備課 使用電腦融入教學是否有高風險性

如何做好融入課程的準備

其他因素 被過多的課程所覆蓋

具有風險 上課缺乏時間 學生只關心教材

(33)

Baek, et al. (2008)的研究是在探討教師決定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因素,其研 究分成二部分。第一部分,是由平均任教近十年經驗的六十四位中小學教師列出所有 會影響他們決定使用資訊科技的原因,若參與教師所列因素中,有三位以上參與教師 列出相同因素,則將該項因素列表,結果共列出八十八項因素;第二部分則是將第一 部分列表的八十八項因素設計成問卷並作調查,歸納分析出六項主要構面,其構面影 響重要性依序是適應外部要求和別人的期望、引起學生注意、使用基本功能的技術、

減輕身體疲勞、課程準備和管理及使用增強功能的技術,而每項構面下影響因子重要 性程度依序排列整理如下表7。

表7

影響教師決定使用資訊科技的因素

構面 因子

適應外部要求 和別人的期望

教育部要求在課堂上使用資訊科技

大家普遍認為良好的教師會使用資訊科技 每當我使用資訊科技,我的能力就提高

如果我不使用它,我可能會不舒服,因為大多數教師使用 使用資訊科技來作教學準備競賽是好的

引起注意 引起學生的動機和興趣

引起學生的好奇心

對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是有用的 學生的接受度

使用基本功能的技術 它很容易與學生共享圖片或電影剪輯 易與其他教師共享資訊

減輕身體疲勞 資訊科技可以代替教學講授,所以它可以讓我做日常工作 在課堂上播放影片短暫脫離教學

課程準備和管理 可透過網路連結資訊用於教學 允許調整大小的視覺呈現講課資料 尋找和準備主題教材

易於管理教學教材

使用增強功能的技術 它可以做課堂中很難做的試驗

它可以模擬在現實世界中很難做的實驗

(34)

Al-Senaidi, Lin, and Poirot (2009)針對教師所作調查結果顯示,教師知覺到資訊科 技融入教學障礙有五項主要要素,分別是缺乏設備、缺乏制度的支持、懷疑 ICT 帶 來的好處、缺乏自信及缺乏時間,進一步分析發現多數教師認為缺乏時間、缺乏制 度的支持為最主要影響融入教學的因素,有關Al-Senaidi, et al. (2009)研究影響教師 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障礙的因素如表8。

表8

影響教師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障礙

構面 指標

缺乏設備 缺乏硬體設備

缺乏軟體設備

軟體不適合學生需求

缺乏制度的支持 無法提供訓練時間

缺乏行政支持 缺乏足夠財政支持 懷疑ICT帶來的好處 認為ICT不可靠

缺乏時間採用科技教學

當使用時,教室變得較難管理 在教與學缺乏興趣

缺乏自信 缺乏資訊素養

害怕使用資訊科技 學生擔心使用資訊科技

缺乏時間 學生需要較多時間

缺乏網路教學實作時間 缺乏科技技術支援

Mumtaz (2000)認為影響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主要有三個構面,分別是教師、學校 及決策者;而Spitzer (1998)認為任何一種科技要能應用成功,需要硬體、軟體與人三 方面的配合。因此,本研究將以與二位學者所提關聯性較高的構面作為本研究的評估 構面。

綜合以上專家學者的研究及與教師、學校、決策者、硬體、軟體及人相關構面,

(35)

大致可歸納出影響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主要幾個構面為:學校環境因素或資訊設備的取 得、教師個人因素或背景、社會因素、課程準備與管理、教育政策或制度面的支持與 獎勵或行政主管支持、引起學生注意…等構面。再經與專家訪談及考慮語意敍述的重 疊或重覆性,歸納本研究的構面分別為:環境因素、教師因素、學生因素、社會因素、

課程因素及教育政策等六個構面作為本研究影響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主要構面。

最後將國內、外相關研究探討影響因素、構面與指標…等歸納彙整如下表 9。

表9

國內、外相關因素、構面、指標研究 學者/年代 因素/構面/指標

張國恩(1999) 1.學校軟硬體設置、2.教師資訊素養、3.行政配合措施

范瑞東(2006) 1.教師本身的資訊素養及實施意願、2.時間因素、3.硬體設備是否 充足、4.教師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概念是否清楚、5.教學軟體是 否充足、6.及時的支援

林霈岑(2007) 1.考量時間是否充裕、2.個人的資訊應用能力、3.同儕教師的合作 與分享、4.學校電腦及網路相關設備足夠並堪用、5.訊科技融入教 學研習課程的辦理與內容、6.學生的接受度、7.學校的支持與鼓 勵、8.個人心理因素、9.家長的支持度

楊麗香(2009) 1.教師參與、2.行政支援、3.教育政策、4.資訊設備 (四大構面、十六項指標)

Dias (1999) 1.時間因素、2.教師在職訓練、3.設備資源、4.學校支持(主管、預 算、技術)、5.教學型態改變

Lan (2001) 1.環境因素、2.獎賞制度、3.教師使用動機或個人信念、自信、4.

教師資訊素養與技能

Pelgrum (2001) 1.電腦數量不足、2.教師資訊素養與技能、3.難以融入課程、4.學 生使用時間不足、5.週邊設備不足、6.軟體不足、7.教師時間不足、

8.無法同時連線、9.監督與管理不足、10.缺乏技術支援 Bitner and Bitner

(2002)

1.害怕改變、2.提供資訊知能訓練、3.教師個人使用技能、4.提供 適合教室需求的軟體、5.學生學習的動力、6.環境因素、7.增加使 用動機、8.人力或技術的支援

Egbert, Nakamici and Paulus (2002)

1.缺乏時間、2.行政及課程的限制、3.缺乏資源、4.缺乏資訊知能、

(36)

表9 (續)

學者/年代 因素/構面/指標

Chu, et al. (2006) 1.環境因素、2.教師個人因素、3.社會因素、4.課程因素 (四大構面、二十八項因子)

Franklin (2007) 1.主管的領導、2.設備是否可取得和具有可用性、3.獎勵使用電腦 科技的動機、4.個人因素、5.教師信念與備課

(六項因素、二十三項指標)

Baek, et al. (2008) 1.適應外部要求和別人的期望、2.引起注意、3.使用基本功能的技 術、4.減輕身體疲勞、5.課程準備和管理、6.使用增強功能的技術 (六大構面、十九項指標)

Al-Senaidi, et al.

(2009)

1.缺乏設備、2.缺乏制度的支持、3.懷疑 ICT 帶來的好處、4.缺乏 自信、5.缺乏時間

(五大構面、十六項指標)

(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由於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所帶來的目的、正面效益,前有詳述,於此不在贅述,但 是在鼓勵推動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過程中,應詳加探討其可能存在的影響因素,才能 使其推動成功效益大增。

而在這些影響因素中,有不少影響因素具有「多準則」、「模糊不確定性」以及

「群體決策」的問題特性,所以本研究擬結合「模糊德爾菲法」與「分析網路程序法」,

進行影響因素之評估選擇,藉此提出影響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因素之評估架構,本研究 之研究架構如圖2。

2 研究架構圖

第一節 模糊德爾菲法

一、德爾菲法

德爾菲法是在1950年代早期由赫爾默(Helmer)和戈登(Gordon)首創,由藍德公司 (Rand Corporation)發展完成。德爾菲法早期用於解決軍事決策問題,在往後的幾十年 間,德爾菲法一直被修正,改善,以適用於各種情況之下,目前在工商、交通、教育、

蒐集可能的影響因子

篩選確定的評估因子

建立評估模式

影響因子權重排序

FDM

ANP

ANP

(38)

都市等的實例應用,都相當的多,且成效都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已為大家所接受並 廣泛被運用來蒐集、收斂受訪專家們的意見(Hsu & Sandford, 2007)。

「德爾菲法(Dephi Method)」為一種專家意見調查法,也是一種群體決策的方法,

運作的方式可分為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及結論階段。在準備階段需作問題的確定、問 卷設計、專家人數及專家選擇;在實施階段應向專家說明實施步驟及時間,其後將回 收問卷統整、分析及歸納以作為下一次問卷的基礎,直到獲得結論為止;最後根據研 究者需要決定統計方式分析結果。因此,在實施德爾菲法時應事先邀請與研究主題有 關的專家學者,在匿名、具有隱密性方式下,透過一連串的問卷,經過數回合的去蒐 集和回饋資訊,直到所有專家的意見達到一致性,此作法不但可收集思廣益之效,亦 可兼顧專家獨力判斷的品質。

德爾菲法的主要目的乃在於鼔勵真實的討論、不受個人影響、獲取專家共識,尋 求對特定對象一致性之意見。同時,德爾菲法基於三個臭皮匠勝於一個諸葛亮、多數 人的腦力激盪勝於少數人,而且透過反覆不斷的過程來找出什麼是可能發生的一個最 好方法(Dalkey, 1972; Duboff & Spaeth, 2000)。Linstone and Turoff (2002)認為德爾菲是 一用於團體溝通問題之結構化方法,在具有下列幾個情況時可以應用德爾菲法:

1. 問題的性質無法精確的分析,但卻可受益於以群體為基礎而取得群體的主觀判 斷。

2. 問題涵蓋範圍太大或過於複雜,需要許多個體共同解決,卻沒有適當的溝通方式,

且這些個體可能來自迥異的背景,並具有不同的經驗或專業知識。

3. 需要許多個體能有效的以面對面的方式取得有效互動。

4. 因時間及成本的限制,使得經常性的群組會議無法實行。

5. 可藉由增加群組溝通程序可增加面對面會議的效率。

6. 個人間意見衝突嚴重或是政策上的不滿,溝通方式必須能調停或確保匿名。

7. 需保護各個不同領域的參與者,以確保結果的正確;也就是要避免由於人數多寡 及個人優勢的因素而影響結果(從眾效應:Bandwagon Effect)。

(39)

Rowe and Wright (1999)描述傳統德爾菲具有隱匿性(anonymity),使專家能自主回 答、不受外界干擾,專家們在過程中一回又一回相互激盪,經由其他專家上一回統計 (statistic)資料、回饋(

feedback

)意見、反覆多次(

Iteration

)來修正自己的意見。張維容與 鍾信成(2009)綜合幾位專家學者的看法認為德爾菲法具有下列幾項特性:

1. 由專家小組提供意見:專家組成決定德爾菲法研究的結果,而專家的選擇是以品 質取代數量為考量,因此,專家的選定是以能反應研究主題所需解決的問題為主 要考量。

2. 匿名、隱密性:所有參與的專家學者均以匿名的問卷形式進行意見的交換,因此 可以免除人際間心理障礙,也可避免因地位高低、表達能力等因素之影響,每位 專家意見表達皆可依本身的價值觀來考量,給予其充分表達意見與修正意見之空 間。

3. 提供回饋及意見修正機會:德爾菲法不同於一般問卷的單向溝通,每次調查後,

均將專家意見統計資料回饋給專家,讓專家可再次檢視自己的意見,以及了解整 體專家意見的趨勢,並可以進行意見之修正。

從 吳 慧 儀(2000) 、 顏 志 宏 (2004) 、 黃 意 婷 (2006) 、 Ishikawa, Amagasa, Shiga, Tomizawa, Tatsuta, and Mieno (1993)等文獻歸納德爾菲法優缺點如下:

德爾菲法的優點:

1. 在匿名之保護下,可以獨立思考,且不受口語表達之限制。

2. 無法抽空參加會議者亦可參加。

3. 不同性質、領域之成員皆可在平等基礎上參與意見。

德爾菲法的缺點:

1. 為了使專家意見達到一致且收斂的效果,常需進行多次的問卷,不僅耗時、成本 高且回應率將逐漸遞減。

2. 專家意見一致性,只是專家的意見落於某一範圍中,而此範圍隱含了模糊性。

(40)

二、模糊德爾菲法

傳統德爾菲法可以有效歸納專家群體的意見,對於做群體決策時有很大的幫助,

然而,德爾菲法在實際運用時,常會因專家意見收斂效果不大而需作反覆性調查,才 可得到較佳收斂結果。且傳統德爾菲法存在著較無效率、回應率低且須花費較多時間、

人力成本及存在模糊性等問題。因此,便有模糊理論結合德爾菲法(Delphi Method)之 模糊德爾菲法(Fuzzy Delphi Method)的產生,模糊德爾菲法也是一種專家決策的方 法。

模糊理論是由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Zadeh於1965年在探討人類主觀或思考過 程中定量化處理的方法時提出「模糊集合(Fuzzy set)」,有別於過去集合理論。過去 的集合理論是0和1以二值作為判斷基礎,其中每一因素僅有「完全屬於」與「完全不 屬於」兩種絕對的集合情況產生,因此特徵值僅有0與1兩種可能。而模糊數學為英文 Fuzzy Mathematics翻譯而來;Fuzzy之意為「不分明」、「模糊」,所以模糊數學為 研究模糊現象之數學,將普通集合(Crisp set)重新擴張定義為可傳達模糊概念之集合 (Fuzzy set),基本精神即是接受模糊性現象存在(陳惠玲,2004)。

基本上,模糊理論是一種以數學方式表達模糊語意,用來解決某些無法明確定義 或具模糊性概念。模糊理論是依照大概的資訊對人類主觀表現的概念作大略的定量化 處理。因此,模糊理論的應用較偏重於人類經驗及對問題特性的掌握程度。

Murray, Pipino, and Gigch (1985)將模糊理論應用於德爾菲法,認為語意文字本身 便含有豐富的意涵,在不同的時空、場合及對象下,對同一字眼或同一詞便可能產生 不同的解釋意義,並且認為德爾菲法問卷本身的語意不但具有模糊性,且其問卷的答 案也具有模糊性。因此,提出可以用語意變數來解決德爾菲法模糊性的問題。而 Ishikawa, et al. (1993)認為模糊德爾菲法較傳統德爾菲法具有下優點:

1. 可降低調查次數、時間及成本的浪費 2. 專家意見可完整表達

3. 考量訪查過程中之無法避免之模糊性

(41)

本研究所運用之模糊德爾菲進行步驟如圖3所示:

3 模糊德爾菲法操作步驟

1. 建立評估因子

主要針對研究總目標--「影響國中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因素」,廣泛地蒐集 相關文獻資料,研擬出評估因子。

2. 蒐集專家決策群體意見

利用專家問卷的方式,蒐集專家決策群體的意見,以「影響國中教師資訊科技融 入教學之因素」為總目標(goal),並請專家學者針對步驟1之評估因子,給予重要性之 評分,以取得決策群體對各個評估因子之評估值。

3. 建立三角模糊數

找出專家們對各個評估因子之三角模糊數評估值。本研究以Klir and Yuan (1995) 所提出之平均數一般化模式來整合各個專家意見,計算出專家決策群體之共識,其公 式如下:

假設第 i 位專家對第 j 個因素之重要性評估值為

w ~

ij= (aij , bij , cij) 建立評估因子

蒐集專家決策群體意見

建立三角模糊數

解模糊化

篩選評估因子

門檻值確定

(42)

則第 j 個評估因子模糊權重為

w ~

j= (aj , bj , cj) 其中,i = 1, 2, 3, 4,… n;j = 1, 2, 3, 4,… m

a

j =

Min

i {aij} (1)

b

j =

n

1

n

i

b

ij (2)

c

j =

Max

i {cij} (3) 4. 解模糊化

運用簡易重心法的方式,將各個評估因子的模糊權重

w ~

j解模糊化成為明確值Sj

S

j =

3

j j

j

b c

a

+ +

(4)

j = 1, 2, 3, 4,… m

5. 篩選評估因子

最後選擇合適的門檻值α,並透過以下方式,從眾多的評估因子中,篩選出較適 當的評估指標。

(1) 若Sj ≧ α,則接受 j 影響因子為評估指標。

(2) 若Sj < α,則刪除 j 影響因子。

其中,Sj為決策群體對A影響因素之共識,α為門檻值。門檻值高低之設定將會直 接影響評估指標之數目,若發現影響因子數目太少,可將門檻值降低;反之,若發現 影響因子數目太多,則可以提高門檻值,至於如何決定出適當之門檻值基準,視決策 者之主觀認定。

第二節 分析層級程序法

一、理論介紹

分析層級程序法在1971年由Saaty提出,主要被設計在處理主觀問題的架構上,

無論是理性或非理性的,具有多目標、多準則或多名決策者等任何比較性的問題,皆 是分析層級程序法的應用範圍(Kim & Lee, 2000),以1、2、3、…9的比例尺度對各評

(43)

估指標間的權重進行成對比較,建立成對比較矩陣,並計算其特徵向量及最大特徵值,

最後由最大特徵值進行一致性檢定後,即可得到各評估準則間相對權重的大小。分析 層級程序法發展的目的,就是將複雜的問題系統化,由不同的層面給予層級分解,並 透過量化的方法,覓得脈落後加以綜合評估,以提供決策者選擇適當的方案。

而Saaty發展AHP方法的基本假設,主要包括下列幾項(鄧振源、曾國雄,1989)。

1. 一個系統可被分解成許多種類(Classes)或成份(Components),並形成有像網路的層 級結構。

2. 層級結構中每一層級的要素均假設具獨立性(Independence)。

3. 每一層級內的要素,可以用上一層級內某些或所有要素作為評準,進行評估。

4. 比較評估時,可將絕對數值尺度轉換成比例尺度(Ratio Scale)。

5. 各層級要素進行成對比較後,可使用正倒值矩陣(Positive Reciprocal Matrix)處理。

6. 偏好關係滿足遞移性(Transitivity);不僅優劣關係滿足遞移性(A優於B且B優於C,

則A優於C),同時強度關係也滿足遞移性(A優於B二倍,B優於C三倍,則A優於C 六倍)。

7. 完全具遞移性不容易,因此容許不具遞移性的存在,但需測試其一致性(Consistency) 的程度。

8. 要素的優勢程度,可經由加權法則(Weighted Principle)而求得。

9. 任何要素只要出現在階層結構中,不論其優勢程度是如何小,均被認為與整個評 估結構有關。

AHP主要應用在決策問題(Decision Making Problems),依Saaty的經驗,AHP可應 用在以下問題中:

1. 規劃(Planning)。

2. 決定優先順序(Setting Priorities)。

3. 產生方案(Generating a Set of Alternatives)。

4. 選擇最佳方案(Choosing a Best Alternatives)。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Keywords:Balanced scorecard (BSC), Collaborative desig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uzzy Delphi,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AHP)... 誌

Keywords: Green Building Social Indicators, Housing Community, Factor Analysis (FA), Fuzzy Extent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ethod

The students taught through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word clearing into Chinese Teaching showed much better learning attitudes than the

The research is firstly conducted in FDM (Fuzzy Delphi Method) to discuss the key items of evaluation influencing merit evaluation operation; then in FAHP (Fuzzy Analytic

Keywords:Long-distance Steep Turn Pipe Impelling Construction Metho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echnology transfer, Delphi Method, assessment standards... 誌

Keywords:International Meetings and Exhibitions, Service Quality,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ANP), 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DEMATEL),

Through traditional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DEMATEL) and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ANP) to evaluate

Keyword:Trade union, service performance, Fuzzy Delphi Method (FDM),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