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北魏小金銅佛風格與圖像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北魏小金銅佛風格與圖像研究"

Copied!
26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藝術史研究所 碩士論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Art History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北魏小金銅佛風格與圖像研究

A Study of Style & Iconography of Small Bronze Buddhist Sculptures in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of China

張秩瑋 Chih-Wei Chang

指導教授:李玉珉 教授 Advisor: Yu-Min Lee, Professor

中華民國 100 年 7 月

July, 2011

(2)
(3)

誌謝

本論文最終可以完成,最至為感謝的是李玉珉老師。直到研究所二年級時,

方才修習佛教美術的課程,該授課教師李玉珉先生後來願意成為自己的指導教 授,實是整個求學生涯中至為幸福之事。在整本論文寫作中,由於李玉珉老師一 路上悉心戮力的支持和關照,孜孜矻矻期望學生能在研究上有所進展,因此我才 能硬著頭皮完成論文。

在修課期間,曾修習過本研究所石守謙、陳芳妹、陳葆真、傅申、劉巧楣等 諸位老師的課程,全是我學習生涯中甚為寶貴的經驗,而本校歷史系陳弱水老師 所開設的幾門中古史課程,給我拓展了廣大的知識空間。其間,還曾旁聽過本校 人類學系陳伯楨、陳瑪玲、胡家瑜等老師的課程,始對考古與物質研究有基礎的 認知。另外,在論文大綱考試時,有陳葆真、謝明良老師,而在論文學位考試時,

則有顏娟英、黃蘭翔老師,諸位老師皆在其時提供了意見,矯正我文章的錯誤。

尤其是專攻中國佛教美術的顏娟英老師,她對本論文給予的建議,對我思考問題 有很大的助益。

至於構築起我碩士修業期間愉悅回憶的最大功臣,即為同一屆的李宜蓁、林 宛儒、夏亞拿、簡慈坊等同學,個個資賦優異、品格端方,她們全是才能凡庸的 我學習仿傚的對象;在學期間,經常受到她們的策勵與照應,全都是自己學術及 生活上的指導教授。在藝史所的學長姐中,感謝許多學長姐的鼓勵與支持,如博 士班的盧宣妃、黃琪惠,以及碩士班的吳瑞真、林以珞、陳萍……等學姐,不遑 枚舉。此外,也感謝長年處理本研究所行政事務的鄭玉華助教,以及經常陪伴同 學左右的張貴美女士。

最後,一路撐持我完成碩士學業的原動力,正是父親和母親。由於他們無私 的支持和體諒,永無止盡地縱容自己任意而為,永遠鼓勵自己向前邁進,絶口不 提喪氣話,碌碌無能的我才能走完這歷時多年的碩士研習生涯。

(4)

摘要

北魏時期金銅佛更大為風行,廣泛流行於城市和村落間,它在經歷疆土異動、徙民政 策、太武帝毀佛行動、文成帝復興佛法,並受到政治、社會、經濟等各方面的影響,而有 一番流轉遷化的過程。本文係以小金銅佛實物為主要資料,探討其流行背景、時代風格、

區域風格、圖像特色,及其上所刻的發願內容等。現存北魏小金銅佛的造像者多為個人,

也有具血親或配偶關係的親屬,而大部分是在家的俗人信徒,其功德迴向對象以具血緣關 係的家庭為核心,因此它的作用是比較個人的;與置於寺院或公共場所的金銅佛,或被請 出巡行的金銅佛的作用不同,規格通常不大,普遍是安置於家中,供己身或家人供養禮拜 之用。

以造像的時代風格而論,金銅佛的風格發展可以分成四個階段,自第一期第三階段

(452-476)開始,金銅佛開始展現出北魏自身獨有的風貌。至第二期(477-491)以後,金 銅佛迅速流行,風格愈益多樣,藝術水平達到第一個頂峰。第三期(492-512)中國樣式的 金銅佛逐漸增多,至第四期(513-534)典型漢式金銅佛成為主流,工藝成就又臻至另一高 峰。以造像的區域性發展而言,河北地區金銅佛的藝術特色,即在造型、紋飾上有崇尚精 緻瑰麗的趨向,第二期、第四期為其最具代表性的二個階段。山東地區或因地理位置特殊,

造像藝術時有獨創新格的表現;晚至第四期時,區域特色始得確立,為最具代表性的一個 時期。除河北、山東外的其它地區遺存很少,但陝甘寧地區仍可以發現一些具濃厚地方特 色的小銅像。此外,有關金銅佛的圖像研究,以觀世音像、多寶佛像佔最高的比例,彌勒 像亦不少,作為佛教中心人物的釋迦像反而不多,無量壽佛像最少,這可能也反映受北魏 個人或家中歡迎程度的排列次序;各類尊像題材的圖像特色皆相當多樣、混雜,尊像題材 的認定應經常受到出資者的好尚左右,使其佛教圖像儀軌看來似乎不受嚴格規範。至於在 金銅佛上所刊刻的發願文,多內容扼要、用詞概括,有與現世利益相關的祈願,也有具佛 教內容的期望,以後者為多,但幾乎不見深奧的佛教義理,多載述簡單的信仰概念,部分 內容則反映信徒對佛教內涵不全洞悉明白,這可能與金銅佛的作用及造像者的社會背景有 關。

值得一提的是,金銅佛應需要仰賴手工作坊製作,通常以商品買賣方式流通;隨著小 金銅佛的流行,它便開始出現了明顯的造像商品化的現象,如粗製濫造的情形、大量複製 生產的跡象。另外,部分金銅像或許是經由手工作坊屯積了一段時間以後,才經出資者購 買,繼而刊刻簡短記文;因此,金銅佛上所刻載的年代是否可以全都等同於造像完成時間,

可能存有疑慮。

關鍵字:金銅佛、北魏、個人造像、風格、圖像、造像記、商品化

(5)

Abstract

During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A.D. 386-534), Chinese bronze Buddhist sculpture is extremely prevalent. Both city people and country people may preserve or pay obeisance in the bronze Buddhist sculptures at their home. Its distribution and production are affected by the political situations,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As a background for the following study it is necessary to remember some events, especially of the unification of northern China in 439, deporting craftsmen from Hebei(河北) to Datong(大同), Emperor Tai-Wu’s (太武帝, 424-452) destroying Buddhism, Emperor Wen-Cheng’s (文成帝, 440–465) restoring Buddhism, and moving the capital from Datong to Luoyang (洛陽). These events occur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tremendous religious developments that take place in Chinese Buddhism art during the fifth century.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of my thesis is the “small” bronze Buddhist sculpture in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The task of establishing the most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its art during this period necessarily depends upon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hat utilizes historical conditions, stylistic analysis, spatial analysis, iconography analysis, and inscription research. Most of its sponsors are just a single common person, and a few other sponsors are the close relatives, monks, and nuns. It is mostly smaller than 30 centimeters high. Therefore, 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bronze sculptures that set in some temples or other public place, and it might be for personal use. It is the pourpose of my thesis to demonstrate what a high popularity for small Buddhist sculptures among personal sponsors are.

According to bronze sculpture’s style analysis, its development is presented in four periods: Stage I, ca. A.D. 386- ca. 476; Stage II, ca. 477- ca. 491; Stage III, ca. 492- ca.

512; and Stage IV, ca. 513- ca. 534. The period from around 452 until 476, there are some sculptures which appear to have developed stylistically beyond the previous modes. Stage II is probably the first fully developed period. Stage III is transitional period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Han-style bronze sculpture. The next major achievement i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innovative depiction after Stage II is Stage IV. The sculptures during Stage IV is fully cross the boundary and can be set squarely within traditional Han-style lineage.

In regard to its spatial analysis, the sculptures from Hebei province (河北省) reflect elaborate and sophisticated taste. Its Stage II and Stage IV both deserve to be recognized as major representative. Otherwise, the sculptures from Shantung province

(6)

(山東省) during the Taihe period (太和, 477-499) become alive in its development, and owing to Shantung’s distinctive regional position, there are some sculptures which appear the innovative characteristics. During the Stage IV, some sculptures from Shantung have developed into a genuinely mature regional style. Shantung’s Stage IV can rightly be called the major typical period. Exclusive of Hebei and Shantung, bronze sculptures during this period are seldom left in northern China. Even so, we still can collect and identify a few bronze sculptures from Xingshi (陝西), Gansu (甘肅), and Ningxia (寧夏) and the sculptures represent the vivially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Furthermore, in regard to iconography analysis, according to my statistics, the two most popular figures are Avalokiteśvara (觀世音) and Prabhūtaratna (多寶佛).

Maitreya (彌勒) is a kind of the influential Buddhism figure. However, few bronze sculptures are inscribed with Śākyamuni (釋迦牟尼) and Amitāyus (無量壽佛). A study of these sculptures reveals the complex variations within the iconography and iconology of small bronze sculptures themselves. The principles of Buddhist iconography for bronze sculptures are not extremely rigid. The brief inscriptions on the bronze sculptures seldom contain profound Buddhist doctione and deep truth.

Besides, because of its complicated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technology, the production of bronze sculptures may depend on skilled craftmen to employ a number of distinct casting processes. Therefore, if people prefer to a bronze sculpture, the handmake store will trade at them. The bronze sculptures gett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during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it seems that these riligious stuff increasingly becomes marketed commodities. The bronze sculptures themselves become commodities to be sold and bought and we can be considered this subject to commodification in context. Otherwise, because some bronze sculptures during this period are sold after an indefinitely long period of time, we can not be completely convinced that the time on its inscription can be seem as the time that bronze sculptures have been manufactured.

Keyword: bronze Buddhist sculpture, personal Buddhist sculpture, the Northern Wei, style, icongraphy, inscription, commodification.

(7)

目錄

誌謝 ... I 摘要 ... II ABSTRACT ... III 目錄 ... V

緒論 ... - 1 -

前言 ... - 1-

第一節 研究回顧 ... - 2-

第二節 研究課題與架構 ... - 8-

第一章 北魏金銅佛的造像風氣及其緣起 ... - 11 -

前言 ... - 11 -

第一節 拓跋鮮卑建國以前至建國初期 ... - 15 -

第二節 北魏太武帝統治時期及其滅佛 ... - 22 -

第三節 北魏王朝復興佛法以後 ... - 28 -

第四節 金銅佛的實物考察 ... - 33 -

小結 ... - 40 -

第二章 北魏金銅佛的造像風格及其演變 ... - 42 -

前言 ... - 42 -

第一節 第一期─北魏建國至延興年間(386-476) ... - 43 -

第二節 第二期─太和元年至太和十五年(477-491) ... - 59 -

第三節 第三期─太和十六年至永平年間(492-512) ... - 69 -

第四節 第四期─延昌二年至北魏亡(513-534) ... - 78 -

小結 ... - 88 -

第三章 北魏金銅佛的區域研究 ... - 89 -

前言 ... - 89 -

(8)

第一節 第一期─北魏建國至延興年間(386-476) ... - 90 -

第二節 第二期─太和元年至太和十五年(477-491) ... - 104-

第三節 第三期─太和十六年至永平年間(492-512) ... - 123-

第四節 第四期─延昌二年至北魏亡(513-534) ... - 135-

小結 ... - 142-

第四章 北魏金銅佛的圖像研究 ... - 144 -

前言 ... - 144-

第一節 釋迦牟尼佛 ... - 146-

第二節 彌勒 ... - 151-

第三節 無量壽佛 ... - 156-

第四節 多寶佛 ... - 159-

第五節 觀世音 ... - 163-

小結 ... - 169-

第五章 北魏金銅佛的發願內容研究 ... - 171 -

前言 ... - 171-

第一節 造像迴向對象 ... - 171-

第二節 發願內容 ... - 173-

小結 ... - 179-

餘論... - 181 -

附錄一:北魏金銅佛像資料 ... - 187 -

附錄二:北魏金銅佛造像題記資料 ... - 217 -

附錄出處縮寫 ... - 228-

參考書目 ... - 231 -

一、 古籍文獻 ... - 231-

二、 中日文論著 ... - 232-

三、 英文論著 ... - 243-

圖版出處 ... - 245 -

(9)

緒論

前言

北魏鮮卑族拓跋珪,結束十六國時期北方紛亂局面,統治華北,建立北魏政 權(386-534)。北魏建國之初,對佛教所知甚少,當時華北佛教已大為盛行,北魏 君主入境隨俗,對佛教僧侶寺廟皆施以禮敬。北魏道武帝定都平城,遵奉佛教為 國教,在皇都平城境內,大興土木,營造寺院。經太武帝黜廢佛教,至其子文成 帝繼位,立即宣佈恢復佛法,和平年間(460-465),命曇曜於京西武州,鑿窟造像,

即今日著名的雲岡石窟。自文成帝後,獻文帝、孝文帝、宣武帝諸帝,無不信仰 佛教。《魏書》〈釋老志〉言:「自魏有天下,至於禪讓,佛經流通,大集中國,凡 四百一十五部,合一千九百一十九卷……略計僧尼二百餘萬,其寺三萬有餘。」1又 據《洛陽伽藍記》記載,北魏末期僅在洛陽城內,就有伽藍一千三百六十七所。2在 皇室的支持下,北魏佛教已發展到一巔峰狀態,寺宇遍佈各處。北魏時,石窟造 像愈益蓬勃展開,分佈地區範圍廣大,西起甘肅,東到河北,北至遼寧;當時的 造像活動還深入社會各個階層,除了皇室貴族之外,平民百姓也紛紛皈依佛教,

庶民造像急遽增加。北魏佛教藝術的發展,興隆昌盛,一直是學界所關注的重要 課題。

       

1 ﹝北朝北齊﹞魏收,《魏書》,卷一一四,〈釋老志〉(北京:中華書局,1974),頁3048。

2 ﹝北朝北齊﹞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卷五,《大正新修大藏經》(以下簡稱《大正藏》)(台北:

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3),第51冊,頁1022上。

(10)

回顧北魏佛教藝術研究史,自二十世紀初迄今,北魏石窟的考古與藝術研究 成果豐碩。西元 1932 年至 1945 年考古美術學家水野清一和長廣敏雄,率領京都帝 國大學東方文化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先後調查了雲岡和龍門兩大石窟群。經過數 年研究之後,兩位學者聯合出版《雲岡石窟》3十六卷三十二巨冊考古研究報告和

《龍門石窟の研究》。4這段期間日本東京大學松本榮一投注於敦煌佛教圖像研究,

撰有《燉煌畫の研究》5一書。自二十世紀八○年代以來,中國各石窟考古研究所 紛紛對佛教石窟進行勘察和探究,陸續出版《中國石窟》、《中國美術全集》等大 套書籍,奠定北魏佛教石窟藝術研究的基石。

相較於石窟研究,迄今學界對北魏時期金銅佛像藝術的專門研究仍然非常有 限。在現存的北魏造像中,大部分的金銅佛尺寸不大,高度多為三十公分以下的 小型造像,普遍受到個人或家庭的供養禮拜。筆者擬以「北魏小金銅佛風格與圖 像研究」為題目,探討金銅像的風格演變、金銅佛的區域研究、金銅像的圖像特 色,以及金銅佛的信仰內涵等方面的問題。藉由這個研究,希望能對北魏小金銅 佛像藝術及其信仰內容.都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第一節 研究回顧

二十世紀上半葉,有兩部早期中國佛教雕刻史論著問世。其一,為西元 1915 年大村西崖(1868-1927)所編著的《支那美術史彫塑篇》出版。6此書涵蓋面向極 廣,概述了從遠古至五代中國雕塑史的發展,書中紀錄不少北魏金銅佛的題記、

尺寸等基本資料,並刊載數尊金銅佛的圖版。另一為西元 1925 年出版的

Chinese Sculpture: from the Fifth to the Fourteenth Century

,本書為喜龍仁(Osvald Sirén,

       

3 水野清一、長廣敏雄,《雲岡石窟》,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研究所,1951-1954。

4 水野清一、長廣敏雄,《龍門石窟の研究》,京都:同朋舍,1941。

5 松本榮一,《燉煌畫の研究》,東京:東京文化學院東京研究所,1937。

6 大村西崖,《支那美術史彫塑篇》(東京:佛書刊行會圖像部,1915),頁172-246。

(11)

1879-1966)編撰。7書中主要統整中國雕刻的發展,當中選取了二十餘尊美日收藏 的北魏金銅佛列入研究的討論。上述的兩本論著,皆將金銅佛歸入到佛教雕刻品 中一併做介紹,尚未將它視為一個獨立的研究對象。

至西元 1950 年代以後,日本學者松原三郎陸續發表數篇關於金銅佛的論述,

是他搜集、研究金銅像的心得,極為精簡深闢,他堪稱是早期北魏金銅佛研究的 一位重要開拓者。松原三郎將金銅佛做為一個單獨的論題外,更留意到它在各個 時代、區域方面有不同的特色和發展,以及各類尊像題材延續時間長短等方面的 問題。8西元 1966 年,松原三郎編撰的《(增訂)中國佛教彫刻史研究》出版,9其 後又再版,10書中收錄了約莫百餘尊北魏金銅佛像的圖版和題記等資料外,還編撰 有數篇關於金銅佛的研究。然而,松原三郎雖注意到金銅佛在北魏造像研究上的 學術價值,但對各項研究課題僅作大略的分析,缺乏較細膩而深入的討論。

從二十世紀五○年代以來迄今,中國新發現的金銅佛已有不少報告發表,為 金銅佛研究提供許多重要資料,同時也為本研究帶來新的契機。新發現的金銅佛 像,包括經地下挖掘、國家管理單位徵集、廢品回收站蒐集等途徑蒐集而來的金 銅像。在山東方面,山東省博興、11諸城、12泰安、13鄒縣14等地,皆出土有北魏時期

       

7 Osvald Sirén, Chinese Sculpture: From the Fifth to the Fourteenth Centurey, London: Ernest Benn Ltd., 1925.

8 可參見以下數篇文章:松原三郎,〈中國の金銅佛─その二、三の問題について〉,《ミュージァ ム》,第56期(1955年),頁13-15;松原三郎,〈北魏金銅佛立像〉,《國華》,第758期(1955年),

頁134-137;松原三郎,〈魏齊樣の金銅觀音菩薩立像に就─特に御物辛亥銘菩薩像の樣式考と して〉,《國華》,第801期(1958年),頁345-354;松原三郎,〈中國の金銅二佛並坐像に就て〉,

《佛教藝術》,第38期(1959年),頁42-61;松原三郎,〈北魏正光期河北派金銅佛の一典型─メ トロポリタン美術館藏正光五年銘金銅彌勒佛について〉,《美術研究》,第198期(1958年),頁 11-33。

9 松原三郎,《(增訂)中國佛教雕刻史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館,1966。

10 松原三郎,《中国仏教彫刻史論》,東京:吉川弘文館,1995。

11 李少南,〈山東博興出土百餘件北魏至隋代銅造像〉,《文物》,1984年第5期,頁21-31;山東省博 興縣文物管理所,〈山東博興龍華寺遺址調查簡報〉,《考古》,1986年第9期,頁813-821;李少南,

〈山東博興的一處銅佛像窖藏〉,《文物》,1984年第5期,頁95-96。

12 韓崗,〈山東諸城出土北朝銅造像〉,《文物》,1986年第11期,頁95-96。

13 吉愛琴,〈泰安大汶口出土北朝銅鎏金蓮花座等文物〉,《考古》,1989年第6期,頁568-569。

14 胡新立,〈山東省鄒縣發現的北朝銅佛造像〉,《考古》,1994年第6期,頁569-570,564。

(12)

的金銅像,還有山東省萊州市博物館也徵集到 1 尊金銅像。15此其中,西元 1983 年山東省博興縣出土的大批造像,即目前出土北魏時期金銅佛像數量最多的一次 紀錄。16在河北方面,河北省石家莊、17承德、18北京、19寬城、20靈壽、21易縣、河間、

景縣、衡水22等地,也陸續地發現到北魏的金銅像。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於西 元 1956 年迄西元 1960 年期間,又在廢銅中採集到 6 尊北魏金銅像。23河北省文物 研究所於西元 1980 年石家莊新華經營處,以及西元 1970 年於保定地區土產經理 部,各揀選到 1 尊銅佛像。24在陝西方面,西安市出土有北魏銅佛像,25長武縣徵集 到 2 尊北魏銅造像,26在岐山縣收購站則揀選到 1 尊北魏銅佛像。27另外,寧夏回族 自治區固原縣出土有 1 尊北魏銅造像。28以上列舉的金銅佛像,主要以簡報形式發 表,而沒有深入的研究;有些簡報並未附上清晰的造像圖版,有些簡報載述造像 基本資料不甚完備,這都造成研究上不少的困擾。

二十世紀七○至八○年代,陸續出版專門的金銅佛展覽圖錄,以及金銅佛收 藏圖錄。歐美方面,有梭柏(Alexander C. Soper)教授編纂的

Chinese, Korean and

       

15 崔天勇,〈山東萊州市出土北魏銅造像〉,《考古》,1994年第10期,頁957。

16 MIHO MUSEUM編輯,《中國‧山東省の仏像─飛鳥仏の面影》,東京:MIHO MUSEUM友の会,

2007。

17 河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石家莊市北宋村清理了兩座漢墓〉,《文物》,1959年第1期,頁53-56。

18 鄭紹宗,〈北魏太和十三年銅造觀音像〉,《文物》,1966年第2期,頁62。

19 齊心、呼玉衡,〈大代鎏金銅造像〉,《考古》,1980年第3期,頁92-93。

20 唐學凱,〈河北寬城出土北魏銅造像〉,《文物》,1990年第10期,頁47。

21 樊子林、劉友恒,〈河北正定收藏的一批早期銅造像〉,《文物》,1993年第12期,頁36-43。

22 裴淑蘭、冀豔坤,〈河北省徵集的部分十六國北朝佛教銅造像〉,《文物》,1998年第7期,頁67-72。

23 河北省文物局文物工作隊,〈河北省幾年來在廢銅中發現的文物〉,《文物》,1960年第2期,頁59-62,

67。

24 裴淑蘭、冀豔坤,〈河北省徵集的部分十六國北朝佛教銅造像〉,頁67-72。

25 朱元捷,〈「神平三年」楊伏生造鎏金彌勒銅像〉,《文物》,1979年第7期,頁80-81;趙康民,〈臨 潼發現二百多尊銅佛像〉,《文博》,1984年第1期,頁52。

26 張燕,〈長武縣發現兩件紀年銅造像〉,《文物》,1986年第3期,頁96。

27 龐文龍,〈岐山縣博物館藏銅造像〉,《文博》,1989年第3期,頁84-87。

28 固原縣文物站,〈固原縣新集公社出土一批北魏佛教造像〉,《考古與文物》,1984年第6期,頁34-35,

55。

(13)

Japanese Bronzes

,此書收錄的造像以義大利公、私家收藏為主。29另外,還有 Hugo Munsterberg 所撰的

Chinese Buddhist Bronzes

,此書收錄的造像以歐美諸國公、私家 收藏為主。30日本方面,有《金銅佛》、31《六朝時代の金銅仏》、32《中國の金銅仏》、

33《中囯の金銅仏‧石仏》34等重要圖錄。中國方面,有金申編著的《中國歷代紀 年佛像圖典》、35《海外及港台藏歷代佛像─珍品紀年圖鑑》36和李靜杰主編的《中 國金銅佛》。37台灣方面,有《金銅佛造像特展圖錄》、38《法象威儀─彭楷棟先生 捐贈文物特展圖錄》。39但這些圖錄,有的共同羅列了中、日、韓諸國作品,有的 還包括印度、東南亞等地區的金銅像,或是石雕、木雕造像。即使有專門收錄中 國金銅佛的出版圖錄,也多僅止於簡單地介紹展覽作品,或敘述歷代代表作品。

就連與本論文研究關係最密切的《六朝時代の金銅仏》一書,也僅個別簡述造像 形式和斷代。大體而言,這一類圖錄書籍對金銅像的研究,普遍不夠深入。

近二十年來,有關北魏金銅佛的專門研究愈益增多,但大部分研究仍有許多 稍嫌不足之處,主要的問題在於研究論題往往較為狹獈。如李靜杰在〈關於金銅 佛的幾個問題〉一文中,論及北魏金銅佛的部分,僅概略敘述金銅像組成類型及 青州造像風格。40又,李靜杰撰寫的〈金銅佛的文獻考察〉一文,特別專注於文獻 中關於金銅佛的記載。又如,有的學者專門討論金銅像上的某個構件,如張總撰

       

29 Alexander C. Soper, Chinese, Korean and Japanese Bronzes, Roma: Istituto Italiano peril Medio ed Estremo Oriente, 1966.

30 Hugo Munsterberg, Chinese Buddhist Bronzes, Rutland, Vermont & Tokyo: Charles E. Tuttle Company, Inc., 1967.

31 東京國立博物館,《金銅佛》,東京:東京國立博物館,1987。

32 和泉市久保惣紀念美術館,《六朝時代の金銅仏》,和泉市:和泉市久保惣紀念美術館,1991。

33 大和文華館,《中國の金銅仏》,奈良:大和文華館,1992。

34 町田市立博物館編集,《中囯の金銅仏‧石仏》,東京:町田市立博物館,1994。

35 金申,《中國歷代紀年佛像圖典》,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

36 金申,《海外及港台藏歷代佛像—珍品紀年圖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37 李靜杰主編,《中國金銅佛》,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

3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金銅佛造像特展圖錄》,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7。

39 林柏亭主編,《法象威儀—彭楷棟先生捐贈文物特展圖錄》,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4。

40 李靜杰,〈關於金銅佛的幾個問題〉,收入李靜杰主編《中國金銅佛》,頁278-286。

(14)

〈北朝金銅佛像背光飛天分析〉一文中,特別針對金銅像的背光、飛天進行研究。

41尚有部分學者,以某種特定尊像題材為研究對象,如田軍、42季崇建43等,皆曾撰 寫有關金銅多寶佛的專門研究。又如,王全力於〈北朝、隋附光背式金銅菩薩像 的分期〉一文,研究焦點是附有背光的金銅菩薩像。44有的學者則特別針對某件重 要作品為論題,如村田靖子、45矢代幸雄46等學者,皆曾以日本根津美術館收藏的 太和十三年(485)銘金銅多寶佛為主題,繼而討論到同時期二佛造像風格和法華 信仰的流傳。綜觀上述的這類文章,雖全是專門討論金銅佛像的論著,但研究題 目都僅限於一隅,大多對某一形制、題材,或是某件重要作品進行分析,考慮面 向不夠全面。

近年來有關金銅像的區域研究,特別受到佛教造像史學界的關注,而其中最 受到矚目的論題,即為 1983 年山東省博興縣出土金銅像的相關研究。年代較早的 專文為丁明夷撰寫的〈談山東博興出土的銅佛造像〉,以類型學的方法整理了大批 博興和無棣出土的銅造像,主張在山東、河北地區的北朝造像應有一定的交流關 係,還指出博興造像在風格上帶有保守特色。47張淑敏撰的《山東博興銅佛像藝術》

一書,對博興出土的銅造像進行分期,分析金銅佛題材和金銅佛興起的社會背景。

48張淑敏、田茂亨合撰的〈淺談山東博興出土的北朝銅佛像〉,文中為博興出土造 像做出分期和研究。49其它還有金申〈博興出土的太和年間金銅觀音立像的樣式和

       

41 張總,〈北朝金銅佛像背光飛天分析〉,《文物》,1994年第12期,頁47-53,83。

42 田軍,〈釋迦、多寶佛並坐金銅像的分期與分布〉,收入李靜杰主編《中國金銅佛》,頁256-265。

43 季崇建,〈金銅多寶佛像考〉,《中國文物世界》,第163期(1999年3月),頁42-71。

44 王全力,〈北朝、隋附光背式金銅菩薩像的分期〉,收入李靜杰主編《中國金銅佛》,頁266-270。

45 村田靖子,〈二佛並坐像の二佛同形と異形—根津美術館所藏の北魏金銅佛を中心に〉,《大和文 華》,第94期(1995年),頁9-27。

46 矢代幸雄,〈太和十三年造金銅釋迦多寶二佛並坐像〉,《美術研究》,第33期(1934年),頁1-9。

47 丁明夷,〈談山東博興出土的銅佛造像〉,《文物》,1984年第5期,頁32-43。

48 張淑敏等,《山東博興銅佛像藝術》,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5。

49 張淑敏、田茂亨,〈淺談山東博興出土的北朝銅佛像〉,《中原文物》,2005年第2期,頁85-90。

(15)

源流〉一文,特別針對太和年間造金銅觀音立像的樣式及其源流進行分析。50另外,

有關北魏河北、山東造像的研究中,金銅佛像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由於經出 土地或造像記等資料,推定為河北、山東地區所鑄造的北朝金銅像數量頗多,兼 之皆沒有延續長久的北朝石窟造像,實仰賴單尊造像,尤其是金銅佛像,以構築 這兩地佛教造像的發展脈絡。以河北而論,李玉珉〈河北早期的佛教造像—十六 國和北魏時期〉一文為代表,充分運用金銅造像資料,作者對金銅像的風格、圖 像都有深入的討論。51在山東方面,劉鳯君、52李清泉、53李玉珉、54李靜杰55等學者,

都曾撰寫有關北朝山東造像研究的專文,而在這方面的論著,金銅佛像都被列為 重要的資料。上述關於區域研究的撰文,研究目標以瞭解某個特定區域造像為要 旨,撰文大多將石雕造像一併做討論;我們無法經由這類文章,對金銅佛的風格 演變、金銅佛的圖像發展、金銅佛的信仰內容等方面有完整的認知。

除了藝術史研究以外,就歷史、佛教史而言,也經常將金銅佛上鑴刻題記作 為研究材料,其中以佐藤智水、侯旭東對題記資料的蒐集和分析較為全面。早期 研究可以參見日本學者佐藤智水〈北朝造像銘考〉一文,總共蒐集到北朝石像 1088 件、金銅像 272 件,他分別就金銅像的造像年代、地域分佈、造像者身份、尊像種 類、皇帝崇拜、發願內容等方面,做出了詳細的分類和統計。56另外,佐藤智水認 定金銅佛的造像者身份幾乎都是庶民,其中又絶少屬邑義團體的造像,他也察覺 到現存金銅像遺品大多是小像,發願內容以家族為中心,主要是作為放置家庭內 供養禮拜之用。近年來,中國學者侯旭東撰的《五、六世紀北方民眾佛教信仰》

       

50 金申,〈博興出土的太和年間金銅觀音立像的樣式和源流〉,《中原文物》,2005年第2期,頁85-90。

51 李玉珉,〈河北早期的佛教造像—十六國和北魏時期〉,《故宮學術季刊》,第11卷4期(2004年夏 季),頁1-80。

52 劉鳯君,〈山東地區北朝佛教造像藝術〉,《考古學報》,1993年第3期,頁281-309。

53 李清泉,〈對北朝時期山東地區佛教造像的初步認識〉,《藝術史研究》,第1期(1999年),頁231-249。

54 李玉珉,〈山東早期佛教造像考—劉宋至北魏時期〉,《故宮學術季刊》,第 21卷3期(2004年春季), 頁1-80。

55 李靜杰,〈青州風格佛教造像的形成與發展〉,《敦煌研究》,2007年第3期(總102),頁5-13。

56 佐藤智水,〈北朝造像銘考〉,《史學雜誌》,第86編第10卷(1977年),頁1-47。

(16)

中篇〈造像記所見民眾信仰研究〉,奠基於佐藤智水在北朝造像記的考察下,更加 完整而詳盡地進行統計和分析。侯旭東將所有蒐集到的造像記,依造像者身份區 分成平民、官吏、僧尼等三大類型做各別的討論,進一步考察北朝民眾佛教信仰 的實況,但他較不著意於金銅造像與石窟造像、單體石雕間的分別。57總括而言,

歷史學者分析北朝造像記,不乏運用金銅像的題記資料,但他們主要是利用金銅 像上鑴刻文字來探討北朝佛教信仰的情形。就藝術史來說,除了造像記資料以外,

從造像實物本身在造型、風格、圖像等方面的研究,皆可以讓我們對其時的金銅 佛像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第二節 研究課題與架構

回顧過去有關北魏金銅佛的研究,還尚未出現全面性的專門論著。本論文的 研究目標,首先盡可能廣泛地網羅當前已發表北魏時期金銅造像資料,翻閱與本 議題有關的佛教藝術著作、圖錄、考古報告等,抄錄每件北魏金銅佛造像的基礎 資料,如年代、材質、尺寸、造像記、出土地、收藏地等資料,並收集相關的圖 版,以供後續研究分析之用。其次,為求對北魏金銅佛能有更完整的認識,本論 文將運用風格分析、區域研究、圖像研究、佛教史學、宗教社會學等方法,全面 地分析金銅佛的時代風格、區域特質、圖像特徵、庶民信仰等課題。本論文除了 緒言與結論以外,計分五章,各章節架構擬安排如下:

第一章先從史料記載,瞭解北魏金銅佛造像風氣的發展背景,筆者依北魏歷 史的發展,將其劃分成拓跋鮮卑建國以前至建國初期、北魏太武帝統治時期及其 滅佛、北魏王朝復興佛法以後等三個時期進行分析。其次,再就現存的金銅像實 物來談,分別針對其基本形制、造像者、流行情形作統計和探討。經過文獻史料

       

57 侯旭東,《五、六世紀北方民眾佛教信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頁87-248。

(17)

和造像實物相互參照,希望對北魏金銅佛造像發展的大勢能有更為全面的瞭解。

第二章探究北魏金銅佛風格演變的序列,並釐清各時期造像風格特徵。筆者 目前收集到三百餘尊有年款和無紀年的北魏金銅佛,根據它們的風格特徵,分成 北魏建國至延興年間(386-476)、太和元年至太和十五年(477-491)、太和十六年 至永平年間(492-512)、延昌至北魏滅亡(513-534)四個時期,加以說明。筆者以 紀年明確的金銅像為標準品,期望對造像年代不明的金銅像,做出清楚的時間定 位,增添這類未紀年造像的研究效益。

第三章旨在考察北魏金銅佛的區域特色,以及區域性發展的軌跡。筆者按照 第二章所界定的四期,依序探究北魏幾個地區金銅佛的地域特色。本章對北魏四 期各地區金銅佛的造像數量進行統計,獲悉金銅佛在各地區的流行情況。筆者分 析不同區域的造像風格,進而瞭解北魏金銅佛的區域特色,並探討不同區域之間 的金銅佛在風格上是否有相互交流的情形。依本章的研究成果,希望可以為部分 造像產地不明的金銅像,做出較可靠的空間定位。

第四章討論的是北魏金銅佛所呈現的圖像特徵及圖像發展。這方面的分析,

主要是根據金銅佛上鑴刻有明確尊像名稱者,諸如釋迦、彌勒、觀世音、多寶佛、

無量壽佛等造像題材;歸納同類題材的尊像,探看各類尊像圖像特徵有何不同的 表現,及其發展情形為何。

第五章是從北魏金銅佛上鑴刻的發願內容進行分析,主要先就造像迴向對象 來瞭解,再對造像記祈願內容進行分類和討論。就發願內容而論,可分成與現世 利益攸關的世俗祈願,以及具佛教內涵的宗教祈願等兩種類型,其中與佛教內涵 有關的祈願,又主要有生天、值佛聞法、龍華會首、成佛、離苦等內容。

以藝術史研究來說,北魏時期金銅佛有其獨特的重要地位。迄今的研究大都 從較具規模的石窟造像、石雕造像來討論北魏佛教造像的發展,而它們載述的作 品,絶大多數是偏重上層階級的貴族、官僚、高級僧人等所出資或指導下的佛教 造像,或邑義團體捐資建造的佛教碑像和石窟造像,卻往往忽視了屬於個人或家

(18)

庭所供奉的小造像。在這方面,現存的北魏小金銅佛往往是由造像者為其親人所 造,通常由個人,或由一家一族或少數僧人出資鑄造,主要是供己身或家人禮拜 供養,它可稱得上是更貼近人們平常生活的宗教產物。北魏小金銅佛像的風格和 圖像,乃至鑴刻其上的銘記等研究,足以補充現今北魏佛教造像史對專屬個人的 小造像,與對家庭中成員所供奉的小造像等方面論述的不足。

(19)

第一章 北魏金銅佛的造像風氣及其緣起

前言

自佛教在漢代傳入中國以後,出現各種材質的佛教造像,有金、銀、金銅、

青銅、鐵、石、木、陶瓷、象牙、夾紵、泥、磚等,其中石窟、摩崖、造像碑等 石刻像,數量龐大。然而,金銅佛是金屬造像的主流,最值得我們特別關注。金 銅佛一般是指青銅鎏金的佛像,但未鎏金的青銅佛通常也被學術界納入討論範圍 中。在文獻史料或造像銘記中,多載記為「金像」,有時也稱作「金銅像」。另外,

有學者從工藝角度進行討論,認為金銅佛可分為鑄像、鎚鍱像、金鏤像、織成像 四類,58鑄像即一般金銅佛的主流形式,本文將以此作為主要的探討方向。

從佛教傳入中國後,便有佛像的造作,如近年考古出土的漢代器物、孔望山 摩崖造像等。59至於中國金銅佛的濫觴階段,約莫在後漢(25-220)至西晉(265-316)

時期。在此時期的遺存中,已發現具有佛教化內容的銅製品,如銅鏡、60銅熏、61錢 樹殘片(圖 1)、62青銅鍍金板飾63等,但尚未出現以佛像為主體的金銅佛。不過,

我們仍然可以從史料中看到有關金銅佛的記載。如《三國志》卷四十九〈劉繇傳〉

       

58 李靜杰,〈金銅佛的文獻考察〉,《故宮博物院院刊》,1995年第1期,頁52。

59 楊泓,〈國內現存最古的幾尊佛教造像實物〉,收入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台北:大 乘文化,1980),第20冊,頁253-260。

60 水野清一,《中國の佛教美術》(東京:平凡社,1968),頁20-27。

61 賀雲翱等編,《佛教初傳南方之路文物圖錄》(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圖7。

62 宿白,〈四川錢樹和長江中下游部分器物上的佛像─中國南方發現的早期佛像札記〉,《文物》,2004 年第10期,頁61-71。

63 王仲殊,〈關於日本的三角緣佛獸鏡〉,《考古》,1982年第6期,圖3。

(20)

有較具體的敘述:

笮融者,丹陽人……乃大起浮圖祠,以銅為人,黃金塗身,衣以錦采,

垂銅盤九重,下為重樓閣道,可容三千餘人。64

文中描述到笮融營建的一所龐大佛寺,寺院上有九重銅盤,下有重樓閣道。據學 者推定,笮融營造佛寺時間是東漢中平六年(189)迄初平四年(193)。65寺內有身 披錦鍛帛衣的鎏金銅佛,小杉一雄認為這尊金銅佛因裸身而穿上錦衣,很可能是 誕生佛。66

圖 1 搖錢樹 東漢 三世紀初 美國舊金山亞洲美術館藏

關於西晉時期(265-316)金銅佛,迄今所知最早的紀年金銅佛是西晉太康二 年(285)張揚刺造像,但實物已下落不明。67然而,據《洛陽伽藍記》卷一提及,

在洛陽城內宜壽里的光明寺,以苞信縣令段暉於住宅內所挖到的一尊西晉金銅佛 聞名。《洛陽伽藍記》中,不止對這尊金銅佛的外觀略有敘述,還將其簡短的銘刻 文字紀錄了下來:

       

64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卷四十九,〈劉繇傳〉(台北:鼎文書局,1976),頁751。

65 藤田豐八著,池內宏編,〈仏教伝來に関する魏略の本文につきて〉,《東西交涉史の研究》(東京:

國書刊行會,1974),頁389-406。

66 小杉一雄,《中國美術史》(東京:南雲堂,1986),頁83。

67 佐藤智水,〈北朝造像銘考〉,《史學雜誌》,第86編第10卷(1977年),頁36之註2。

(21)

寺(願會寺)南有宜壽裏,內有苞信縣令段暉宅。地下常聞鍾聲,時見 五色光明,照於堂宇。暉甚異之,遂掘光所,得金像一軀,可高三尺,並有 二菩薩,趺坐上銘云:「晉泰始二年(266)五月十五日侍中中書監荀勖造。」

暉遂舍宅為光明寺。68

松本伸之〈中國古式金銅佛の形式について〉一文,對段暉挖得的泰始二年荀勖 造金銅像的基本資料、來源、風格有扼要的論述,茲略述其大要:這尊紀年佛像 高度約 80 公分,為一佛二菩薩三尊像組合,它的造像者可能是漢人。又據《洛陽 伽藍記》卷四,西晉竺法護(約 228-306)曾經在洛陽建立法雲寺,這所寺院自竺 法護時代以來,便陸續滙集來自西域的佛教造像和相關文物,外國造像自西晉已 源源輸入洛陽法雲寺,其中可能包括荀勖造像。69據此,松本伸之認為這尊泰始二 年荀勖造金銅佛或許是從印度或西域傳入中國,這尊佛像的風格類型可能與西晉 銅鏡、磁器上的佛像一樣,同樣屬於源自印度犍陀羅的雕刻樣式。70

西晉滅亡(317)後,南方有司馬氏重建政權,而北方處於眾多政權分裂割據 的局面,即五胡十六國時期(304-439)。流傳至今的實物遺存中,最早的紀年金銅 佛是後趙建武四年(338)造金銅佛(圖 2),現藏於美國舊金山亞洲美術館,該佛 像已不是附屬的裝飾圖樣,而是信眾敬奉禮拜的主體。71以本文專論的北魏時期

(386-534)看來,金銅佛更大為風行,不管在城市,或在村落,都可見其流傳散佈。

另外,目前發現的北魏金銅佛遺存數量可觀,連同它們的題材和造型也都變化多 端。72

       

68 ﹝北朝北齊﹞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卷一,《大正藏》(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3), 第51冊,頁1003下。

69《洛陽伽藍記》提到:法雲寺 「西域所齎舍利骨及佛牙經像皆在此寺。」﹝北朝北齊﹞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卷四,《大正藏》,第51冊,頁1015上。

70 松本伸之,〈中國古式金銅佛の形式について─付中央アジアと東南アジアの青銅鍍金佛〉,《和 泉市久保惣記念美術館久保惣記念文化財團東洋美術研究所紀要》,第1期(1988),頁9-10。

71 松原三郎,《中国仏教彫刻史論》(東京:吉川弘文館,1995),圖6、7a‧b。

72 李玉珉,《中國佛教美術史》(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頁11-13。

(22)

圖 2 比丘竺某造金銅佛坐像 後趙 建武四年(338) 美國舊金山亞洲美術館藏

何以金銅佛在北魏會如此興盛流行,與五、六世紀之際中國造作佛像的風氣 大盛有關。王昶在〈北朝造像總論〉文中提到,因經過西晉永嘉之亂,政治社會 持續動盪不安,使得人們從而傾心信奉佛教,殫心竭力建造佛像。73此外,望月信 亨、74谷響75等,均已提出此與大乘佛教的隆盛有關。在近年研究中,劉淑芬〈五 至六世紀華北鄉村的佛教信仰〉一文,經佛教的教義及儀式,探討促成此風氣的 內在因素,列出幾項要因,如:佛教經典鼓勵造像、觀佛修行的方法、以佛像為 中心佈置道場和舉行儀式的用途、浴佛行像行道等佛教儀式的需要等。76侯旭東又 於〈南北朝時期造像風氣產生的原因〉文中,補充上述的說法,他提到如:上層 佛教徒普遍支持、遊化民間的僧侶傾力宣傳造像意義、有關佛教傳聞的鼓動、統 治者對「靈像」的渲染、本土偶像崇拜傳統等因素,也都是促成南北朝造像迅速

       

73 王昶,〈北朝造像總論〉,收入於《金石萃編》(北京:中國書店,1985)(石刻史料新編第一輯第 一冊),卷39,頁16-17。

74 望月信亨,〈佛像造立起源大乘佛教〉,《佛教史諸研究》(東京:東京佛教研究所,1927),頁53-59。

75 谷響,〈談造像〉,《現代佛學》,總72期(1956年8月),頁14。

76 劉淑芬,〈五至六世紀華北鄉村的佛教信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3本第3分

(1993年7月),頁501-506。

(23)

風行的原因。77

有關金銅佛的流行情形和原因,上述各種說法與金銅佛何以在北魏盛起,或 有關連,不過卻略顯簡括。事實上,則經歷疆土異動、徙民政策、太武帝毀滅佛 法、文成帝復興佛法,並受到政治、社會、經濟等各方面的影響,而有一番流變 遷化的過程;因此本章首先探討金銅佛像興起和流行的背景。其次,為數甚多的 金銅佛實物遺存,它們更是金銅佛在北魏廣為流佈最顯著的證明之一;本章也嘗 試就其時的金銅佛實物的基本形制、造像者,乃至流行情形等方面做進一步釐清 和探討。

第一節 拓跋鮮卑建國以前至建國初期

拓跋鮮卑,是創建北魏政權和統一華北的部族。拓跋部族的遠祖發源地,即 今黑龍江省嫩江大興安嶺東北、額爾古納河東南,此期間主要的社會經濟型態,

正如《魏書》〈序言〉所說「畜牧遷徙,射獵為業」的維生方式。78二世紀中期,

拓跋部落向南遷入「匈奴故地」,79位在今內蒙古自治區灤河上游和閃河流域之間 的牧草地,80游牧為主要的生活形態。81四世紀初,拓跋部族的活動範圍,集中在

       

77 侯旭東,〈論南北朝時期造像風氣產生的原因〉,《文史哲》,1997年第5期,頁60-64。

78 1979至1980年之間共經過四次探索後,證實拓跋鮮卑的遠祖最早生活在嘎仙洞一帶,與《魏書》

〈序紀〉的記載相符。參見田剛,〈嘎仙洞與拓跋鮮卑的歷史發展〉,《黑龍江民族叢刊》,2004 年第4期(總第81期),頁63-67;米文平,〈鮮卑石室的發現與初步研究〉,《文物》,1981年第2 期,頁1-7,99;米文平,〈大興安嶺鮮卑石室是怎樣發現的?〉,《北方文物》,1981年第1期,頁 84-88。

79 《魏書》〈序記〉云:「聖武皇帝諱詰汾。獻帝命南移,山谷高深,九難八阻……歷年乃出。始居 匈奴之故地。」﹝北朝北齊﹞魏收,《魏書》,卷一,〈序記〉(北京:中華書局,1974),頁2。

80 有關「匈奴故地」之位置,可參見金榮煥,《拓跋鮮卑早期歷史研究─以《魏書》〈序紀〉之分析 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頁109-116。

81 逯耀東認為,拓跋鮮卑族當時農業尚停留在萌芽階段。請參見逯耀東,〈北魏前期的文化與政治 形態〉,收入於《從平城到洛陽─拓跋魏文化傳變的歷程》(北京:中華書局,2006),頁25-70。

(24)

今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涼城和山西大同一帶,仍然沒有固定城郭。82四世紀中 期,盛樂(今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北)成為拓跋鮮卑第一個政治中心,農業生 產佔總經濟比重日益增加,生活漸次穩定下來。83

北魏建國(386)以前,拓跋鮮卑部落主要過著在草原上騎馬奔馳、捕捉畋獵,

而四處遷徙的生活型態。根據《魏書》卷一一四〈釋老志〉的記載:

魏先建國於玄朔,風俗淳一,無為以自守,與西域殊絶,莫能往來。故 浮圖之教,未之得聞,或聞而未信也。及神元與魏晉通聘,文帝久在洛陽,

昭成又至襄陽,乃備究南夏佛法之事。84

北魏建國前,佛教信仰尚不流行,而與佛教有少數幾次的接觸,如始祖神元帝拓 跋力微(174-277)曾經派遣其子沙漠汗到洛陽當人質。沙漠汗在洛陽期間有修習 佛法的機會,可是他在咸寧三年(277)歸國途中被殺,以致未有下文。又如,昭 成帝什翼犍(320-377)在太和二年(329)遣至後趙(319-351)作為質子,此時佛 圖澄(232-348)正活躍於後趙,什翼犍滯留鄴都的九年間習取當地制度和文化,

也應該與當地佛法有所接觸。85就實物遺存而論,至今發掘到的拓跋鮮卑族在北魏 以前所建立的墓葬和遺迹中,尚未發現佛教造像及其相關物品,但可見若干的金 屬製品。這些金屬製品,除了生活所需的鐵製馬具、武器之外,部分是具動物圖 樣的金屬物件,如動物造型的金牌(圖 3)、金指環等等。這些金屬物件上的動物 圖樣,長久以來一直存在於廣遠的北方草原地帶,體現出北方草原的文化特質。86 在北魏建立以前,拓跋鮮卑族所鑄造的金屬製品,充分表現了拓跋部落原始的鑄

       

82 宿白,〈盛樂、平城一帶的拓跋鮮卑─北魏遺迹─鮮卑遺迹輯錄之二〉,《文物》,1977年第11期,

頁38-46。

83 宿白,〈盛樂、平城一帶的拓跋鮮卑─北魏遺迹─鮮卑遺迹輯錄之二〉,頁38-46。

84 ﹝北朝北齊﹞魏收,《魏書》,卷一一四,〈釋老志〉,頁3030。

85 塚本善隆,〈北魏建國時代の佛教政策と河北の佛教〉,《東方學報》,第10冊(1939年),頁52-53。

塚文善隆譯注,《魏書釋老志》(東京:平凡社,1990),頁170-171。

86 趙豐主編,《絲綢之路美術考古概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頁174-176;宿白,〈東北、內 蒙古地區的鮮卑遺迹─鮮卑遺迹輯錄之一〉,《文物》,1977年第5期,頁42-54;宿白,〈盛樂、平 城一帶的拓跋鮮卑─北魏遺迹─鮮卑遺迹輯錄之二〉,頁38-46。

(25)

造技術及其鑄造文化,此時的製作技術可能正是往後金銅佛鑄造工法的基礎。87

圖 3 獸紋金飾牌 西晉 四世紀初 內蒙古自治區涼城縣出土 內蒙古博物館藏

反觀華北地區佛教信仰的流行情形,卻與拓跋鮮卑部族有相當程度的差異。

四世紀以後,因受到北方幾個政權的大力提倡,使得佛教日益隆盛,尤其是河北 和關中。以河北地區而言,後趙佛教已盛,石勒(274-333)、石虎(295-349)皆篤 信佛教,石虎曾受佛圖澄感化。佛圖澄對人們施以教化,使人民多信佛教,88還出 現「中州胡晉略皆奉佛」、「民多奉佛,皆營造寺廟,相競出家」的景象。89迄今所 知有幾件造於後趙時期的金銅佛傳世,如後趙建武四年(338)造金銅佛(圖 2), 現藏於美國舊金山亞洲美術館,即為一例。又如,幾尊在河北發現的金銅佛(圖 4), 風格皆與後趙建武四年造像相同,也可能是後趙遺存。90因此,四世紀中期已有金 銅佛流傳河北。另外,1965 年在遼寧省北票縣西官營子發現的馮素弗夫婦墓,馮 素弗死於北燕太平六年(414)或太平七年(415),可知是十六國北燕(409-436)

的墓葬遺迹。在馮氏的隨葬品中,有一件金飾片上可見帶有火焰身光的坐像(圖

       

87 中野徹指出,鮮卑族運用匈奴合鑄車馬具的技術鑄造佛像。中野徹,〈青銅鍍金佛の素技と技法〉,

《和泉市久保惣記念美術館久保惣記念文化財團東洋美術研究所紀要》,第1期(1988年),頁48-79。

88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增訂本)》,頁173-175。

89 ﹝梁﹞慧皎,《高僧傳》,卷九,〈神異上‧佛圖澄傳〉,《大正藏》,第50冊,頁383下。

90 李玉珉,〈河北早期的佛教造像-十六國和北魏時期〉,《故宮學術季刊》,第11卷4期(2004年夏 季),頁1-80。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中國美術全集‧雕塑編3‧魏晉南北朝雕塑》(北京:

人民美術出版社,1988),圖35、86;河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石家莊市北宋村清理了兩座漢 墓〉,《文物》,1959年第1期,圖4。

(26)

5),兩側有人像,這很可能是佛教圖像。91由此可見,五世紀初以前,遼寧一帶也 有金銅佛像的發現。其次,《鄴中記》中又描述到後趙時期舉行浴佛、行像時的盛 大場景:

石虎性好佞佛,巧奢靡不可紀也,嘗作檀車,廣丈餘,長二丈,四輪,

作金佛像坐車上,九龍吐水灌之。又作木道人,恒以手摩佛心腹之間。又十 餘木道人,長二尺餘,皆披袈裟繞佛行,當佛前輒揖禮佛,又以手撮香投爐 中,與人無異,車行則木人行,龍吐水,車止則止。92

上文敘述著行像時金銅佛放置在國主專製的四輪檀車上,作為巡行主像而受到眾 人的瞻仰和禮拜的實況。

圖 4 金銅佛坐像 四世紀 河北省博物館藏 圖 5 金飾 北燕 五世紀前半 遼寧省北 票縣馮素弗墓出土 遼寧省博物館藏

關中是另一個十六國佛教首要繁盛的區域。前秦統治時期(350-394),長安佛 教甚為流行,前秦君主苻堅(338-385)受到道安(312-385)等高僧的影響而篤信 佛教,風行草偃,佛教因此昌盛。時至後秦(384-417),關中在君主姚興(366-416)

       

91 黎瑤渤,〈遼寧北票縣西官營子北燕馮素弗墓〉,《文物》,1973年第3期,頁2-25;宿白,〈東北、

內蒙古地區的鮮卑遺迹─鮮卑遺迹輯錄之一〉,頁44-45。

92 ﹝晉﹞陸歲羽,《鄴中記》(台北:台灣商務,1975),頁11。

(27)

的鼓勵和支持下,已有五千多名外地僧人集聚長安,整個後秦領地更是「州郡化 之,事佛者十室而九矣」,93可見當時關中居民也多信仰佛教。前秦、後秦時,有 不少高僧在長安譯經,其中最著名的僧人即道安、鳩摩羅什(344-413)。道安在西 元 379 年至長安後,在長安停留的七年時間,與趙文業傾力翻譯佛經,長安遂成為 譯經重鎮。94其後,居於涼州的鳩摩羅什(344-413),在西元 401 年由後秦姚興親 自迎入長安以後,開始長達七年的譯經事業,譯出多達三十餘部佛教經典,其中 包括不少對中國佛教史影響頗巨的大乘經文。95以前秦、後秦金銅佛而論,據學者 推定,有幾件流傳關中一帶的十六國金銅像遺存,如一尊金銅菩薩像,傳為陝西 省三原縣出土,現藏於日本京都藤井有鄰館,風格近似印度犍陀羅式的雕刻樣式

(圖 6)。96另有一件風格相同的作品,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圖 7)。97這類金銅菩 薩像,當代不少日本學者曾撰文討論,到底它們是中國工匠對西域造像忠實的仿 製品,或是直接從西域輸入中國的造像。98不論如何,它們很可能是十六國時期流 傳於關中一帶的菩薩像,證實其時與西域的交流情形。在前秦時,金銅佛還曾經 做為國君贈予其時名僧的饋贈物。《高僧傳》卷五〈道安傳〉稱:

苻堅遣使送外國金倚像高七尺,又金坐像、結珠彌勒像、金鏤綉像、織 成像各一張。每講會法聚,輒羅列尊像,布置幢幡,珠佩迭暉,烟華亂發,

使夫升階履闥者,莫不肅焉盡敬矣。99

       

93 ﹝唐﹞房玄齡,《晉書》,卷一一七,〈姚興載記〉(台北:鼎文書局,1976),頁13。

94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增訂本)》,頁178-206。

95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增訂本)》,頁250-300。

96 東京國立博物館,《金銅佛》(東京:東京國立博物館,1987),圖2。

97 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中國美術全集‧雕塑編3‧魏晉南北朝雕塑》,圖27。

98 十六國時期金銅佛與犍陀羅雕刻藝術的關係,最早提出者為矢代幸雄和水野清一。矢代幸雄,〈健 駄羅式の金銅仏〉,《美術研究》,117號(1941年),頁9-10;水野清一,〈中國仏像の源流〉,《史 林》,46卷4號(1963年),頁682-693。基本上,過去學界認為這類金銅坐像為中國製品,但近年 來中野徹和松本伸之日本學者,將其視為中國以外製造的造像。中野徹,〈青銅鍍金佛の素技と 技法〉,頁73;松本伸之,〈中國古式金銅佛の形式について─付中央アジアと東南アジアの青 銅鍍金佛〉,頁29。

99 ﹝梁﹞慧皎,《高僧傳》,卷五,〈道安傳〉,《大正藏》,第50冊,頁352中。

(28)

如上所述,前秦苻堅贈送道安的各式佛像中,包括來自西域的七尺高金銅倚像及 金銅坐佛。每次法會進行時,會場內便陳設各式尊像,另還布置有幢幡,其中置 於會場內的金銅倚像,想必是遠至信徒致敬禮拜的重要對象之一。

圖 6 金銅菩薩立像 三至四世紀 傳陝西 省三原縣出土 日本京都藤井有鄰館藏

圖 7 金銅菩薩立像 三至四世紀 北京故 宮博物館藏

至於原本佛教不甚發達的北魏政權,佛教又何以興盛,實則經歷一段發展過 程。首先,道武帝拓跋珪(371-409 在位)曾經以質子的身份,到佛教興盛的後趙 都城襄國,以及前秦都城長安,北魏於建國初年可能已浸染佛教的教化。100西元 397 年至 399 年,北魏相繼攻下佛教昌隆興盛的河北、山西等地,隨即開始藉由佛教做 為懷柔政策,撫綏征服地的民心。101《魏書》卷一一四〈釋老志〉云:

太祖平中山,經略燕趙,所逕郡國佛寺,見諸沙門、道士,皆致精敬,

禁軍旅無有所犯。帝好黃老,頗覽佛經,但天下初定,戎車屢動,庶事草創,

       

100 塚本善隆,〈北魏建國時代の佛教政策と河北の佛教〉,頁57。

101 塚本善隆,〈北魏建國時代の佛教政策と河北の佛教〉,頁59-69。

(29)

未建圖宇。招延僧眾也,然時時旁求。102

皇始二年(397),道武帝攻下後燕都城中山(今河北定縣),便令其軍隊不得侵犯 寺院,對所遇僧人加以禮敬。道武帝曾對佛圖澄的弟子僧朗,遣使致書,贈予厚 禮,103並任用趙郡(今河北趙縣)沙門法果,作為統領僧徒的道人統。至明元帝拓 跋嗣之世開始(409-423 在位),領土向南擴展至河南,也仍然繼續此前的佛教政策。

自北魏疆域擴及河北,道武帝在天興元年(398)遷徙山東六州(幽州、冀州、平 州、營州、兖州、豫州)的「民吏」及徒河、高麗雜夷三十六萬,包括百工伎巧 十萬餘口。104從外郡遷至平城的百工伎巧遽增,北魏都城、宮殿、廟宇便得以建立 修造。《魏書》卷一百五〈天象志〉稱天賜三年(406)道武帝:「發八部人自五百 里繕修都城,魏於是始有邑居之制度。」105北魏部民開始繕修都城,有了邑居之制,

自此以後漸趨脫離了過去的帷幕生活。

綜上所述,可知隨著北魏領地擴張,逐步佔領佛教昌隆地區,吸收征服地的 佛教文化;不僅如此,以造像實物看來,北魏時因襲了十六國金銅佛的造像傳統。

如河北出土的泰常五年(420)劉惠造銅佛像(圖 8),106即上承後趙建武四年(338)

造像的風格,為最佳明證。107另外,這個時期也可能有大量生產製造金銅佛像的情 況。如《法苑珠林》即言:「虜地造十五級塔,又立開泰、定國二寺,寫一切藏經,

造千金像。」 108

       

102 ﹝北朝北齊﹞魏收,《魏書》,卷一一四,〈釋老志〉,頁3030。

103 ﹝北朝北齊﹞魏收,《魏書》,卷一一四,〈釋老志〉,頁3030。

104 唐長孺,〈拓跋國家的建立及其封建化〉,《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三聯書店,1955),頁221。

唐長孺認為「六州」是指後燕故地,即河北一帶。﹝北朝北齊﹞魏收,《魏書》,卷二,〈太祖記〉,

頁32。

105 ﹝北朝北齊﹞魏收,《魏書》,卷一百五之三,〈天象志〉,頁2392。

106 劉建華,《義縣萬佛堂石窟》(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頁140-141;李正曉,《中國早期佛教 造像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頁100-101。

107 參見第二章第一節。

108 [唐]道世,《法苑珠林》卷一○○,〈傳記篇‧興福部〉,《大正藏》,頁1025下。

(30)

圖 8 劉惠造銅彌勒佛坐像 北魏 泰常五年(420) 河北省隆化縣出土 河北隆化文管所藏

第二節 北魏太武帝統治時期及其滅佛

北魏太武帝統治時期(424-452)發生兩個事件,對金銅佛發展造成相當程度 的衝擊。首先,太延五年(439),太武帝攻佔姑臧(即涼州,今甘肅武威),統一 黃河流域,北魏政權深入河西一帶,對金銅佛發展造成深切的影響。其次,因發 生中國歷史上首次「三武一宗」滅佛事件,造像活動因此受到箝制,金銅佛亦難 以幸免,遭受嚴重波及。

北魏佛教的興起,與十六國北涼佛教的風行有密切的關係。回顧中國佛教發 展史,可以發現河西地區曾經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河西和佛教的淵源甚早,自 魏晉以來,河西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即涼州。西元 412 年,北涼入據以前,涼 州佛教已相當流行。四世紀時,涼州出現眾多高僧和一般僧徒,交織著東來傳教 的西域僧人,及西行求法的中土僧人,而這些僧侶對涼州一地的佛教發展都有或

(31)

大或小的影響。109五世紀以前,涼州出現不少著名譯經高僧、弘法大師,這些僧人 們還翻譯有許多佛教經典。110

《魏書》卷一一四〈釋老志〉云:「涼州自張軌後,世信佛教。」111這說明涼州 從漢人建立的前涼(317-376)開始,到北魏征討的北涼政權(401-421),各政權領 主和統治者多崇信佛教、獎勵佛教。前涼時期,國主張天錫崇奉佛教,他在位的 第三年(365),災異屢見,看到「姑臧北山楊樹生松葉,西苑牝鹿生角,東苑銅佛 生毛。」112文中指出有銅佛像的設置。另外,前涼時期官府鑄銅作坊可能有勞動分 工的情形。如升平十三年(369)的「金錯泥筩」是前涼張天錫執政期間官府製造,

現藏於中國陝西省博物館,銘記中刻有「鑄匠」、「錯匠」及其姓名,說明當時官 府作坊鑄器的匠工各有專司。113西元 376 年,前秦攻陷涼州,涼州刺史楊弘忠、武 威太守趙正皆篤信佛法。114涼州刺史楊弘忠又曾經贈予道安銅萬斤,以鑄造金銅 像。115至北涼時期,沮渠家族對佛教的推展和鼓勵,使河西佛教更加盛行,如湯用 彤所言:「北涼沮渠氏,本可謂為佛法之國家」。116西元 401 年,北涼以張掖為都城,

開始獎勵譯經活動。西元 412 年,北涼遷都涼州(即姑臧),涼州成為北方僅次長

       

109 關於通過涼州東來傳教的西域僧人,途經涼州西行求法的中土僧人,以及五涼僧人的活動,可 參見陸慶夫,〈五涼佛教及其東傳〉,《敦煌學輯刊》,1994年第1期,頁10-15,表1至表3。

110 張學榮、何靜珍,〈論涼州佛教及沮渠蒙遜的崇佛尊儒〉,《敦煌研究》,1994年第2期,頁98-101。

111 ﹝北朝北齊﹞魏收,《魏書》,卷一一四,〈釋老志〉,頁3032。

112 ﹝北朝北魏﹞崔鴻,《十六國春秋輯補》,卷七十三,〈前涼錄七〉(濟南:齊魯書社出版社,2000), 頁521。

113 中國歷史博物館編,《中國古代史參考圖錄‧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頁48。

114 《高僧傳》〈曇摩難提傳附趙正傳〉云:「正字文業。為偽秦著作郎,後遷至黃門侍郎、武威太 守……後因關中佛法之盛,乃願出家,(苻)堅惜而未許。及堅死後,方遂其志,更名道整。」

﹝梁﹞慧皎,《高僧傳》,卷一,《大正藏》,第50冊,頁328下。

115 《高僧傳》〈釋道安傳〉云:「既達襄陽,復宣佛法……四方學士競往師之。時征西將軍桓朗子 鎮江陵,要安暫住……涼州刺史楊弘忠送銅萬斤,擬為承露盤。安曰,露盤已託汰公營造,欲 迴此銅鑄像,事可然乎。忠欣而敬諾。」﹝梁﹞慧皎,《高僧傳》,卷五,《大正藏》,第50冊,

頁352中。

116 湯用彤,《魏晉南北朝史(增訂本)》,頁432。

數據

圖 18  菀申造金銅彌勒佛立像  北魏  太平 真君四年(443)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圖 19  耿崇等人造金銅彌勒佛立像  北魏 太平真君五年(444)  義大利私人藏  圖 20  石雕佛立像  笈多王朝  五世紀中期 印度秣菟羅北方邦賈馬爾普爾出土  秣菟羅 博物館藏  圖 21  塑造佛立像  西秦  五世紀前半  甘肅永靖炳靈寺石窟第 169 窟北壁第 7 號龕
圖 22  蓋姜造金銅無量壽佛坐像  北魏  和平五年(464)
圖 27  主尊坐佛和左脇侍佛立像  北魏  五世紀後半  山西省大同市雲岡石窟第二十窟  這個階段的菩薩像,有單尊主像,也有脇侍像。以單尊菩薩像而言,都是單 手執長莖未敷蓮花,這個造型在北魏金銅佛中獨具一格,有學者稱之為「蓮花手 (Padmapāni)菩薩」 。 234 在風格上,除面相、五官、身材與佛像相仿外,衣飾方面, 皆採用源自於印度和中亞的菩薩裝扮,如頭戴三珠寶冠,冠上繒帶,上身袒露, 天衣披於肩上,呈 S 型纏繞兩肘,身上掛有交叉 X 字形瓔珞,下身穿羊腸裙。一 般而言,下肢輪廓交待清楚,衣紋普
圖 48  劉遺通遺利兄弟造金銅觀世音菩薩 像  北魏  太和六年(482)  美國華盛頓 弗利爾美術館藏   圖 49  劉敬造青銅彌勒佛坐像  北魏  太和二年(478)山東省惠民縣溝盤河發現  中國山東省博物館       圖 50  劉道隆造金銅釋迦佛坐像  北魏  太和六年(482)  日本私人藏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Shang-Yu Su, Chao-Wei Huang, and Yun-Nung Chen, “Dual Supervised Learning for 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and Generation,” in Proceedings of The 57th Annual Meeting of

Work Flow Analysis: Since the compound appears in only 2% of the text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wo glyphs is less than half of 1% of the times when the single glyphs occur, it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paper, we will examine the formation of the early Buddhist scribal workshop in Liangzhou during the Northern Liang period based on the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of

Miroslav Fiedler, Praha, Algebraic connectivity of graphs, Czechoslovak Mathematical Journal 23 (98) 1973,

Master Taixu has always thought of Buddhist arts as important, the need to protect Buddhist arts, and using different forms of method to propagate the Buddha's teachings.. However,

Through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some Chinese Christian intellectuals’ discussion on the indigenization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how that Chinese

During the period of Jin Dynasty and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minorities migrated into Central Plain and established different regimes in north China. With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