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期─太和十六年至永平年間(492-512)

第二章 北魏金銅佛的造像風格及其演變

第三節 第三期─太和十六年至永平年間(492-512)

在北魏漢化政策的積極軀動下,佛教藝術逐漸與中國文化融合,使五世紀末 佛像樣式漸次從西方樣式向中國樣式迅速轉換。這樣的時代氛圍下,也陸續出現 了一些具明顯漢式特徵的金銅佛。此一轉變的契機,可從紀年太和十六年(492)

和太和十七年(493)兩件金銅佛來談起。太和十六年王虎造金銅佛(圖 53;附錄 一﹝74﹞)雖仍沿襲上一期的造型,如頭手比例,穿著通肩式袈裟,寬肩,身軀 雄健,但與此前不同的是,表情秀雅,服裝質地厚重,褶痕立體,衣褶間距寬疏,

衣下身體結構不明,顯現出第二期向第三期的過渡形式。比王虎造像晚一年造的 曹黨生造金銅佛(圖 54;附錄一﹝77﹞),更清楚呈現漢式作風,穿著褒衣博帶 式的袈裟,五官面容、身軀結構,均符合典型的秀骨清像樣貌,屬於本期類型 I。

第三期金銅佛持續流行,主要集中在今河北、山東一帶(見表七)。以造像題材看 來,佛像、菩薩像、多寶像都十分流行,尤其多寶像較此前急遽增長(見表六)。 第三期紀年金銅佛在風格上可分成四種類型,唯類型 I 為新樣式,其它三種類型為 舊樣式的延用:

表六:紀年金銅佛題材統計

題材 單尊佛像 單尊菩薩像 多寶像 立佛三尊像 頂光 合計

件數 27 15 20 1 1 64

表七:紀年金銅佛流布範圍統計 地區 河北省 山東省

件數 13 14

圖 53 王虎造金銅彌勒佛立像 北魏 太和十六年(492)

圖 54 曹黨生造金銅彌勒佛立像 北魏 太和十七年(493) 日本私人藏

類型I

這個類型造像體現了漢式作風,其特徵如面容瘦削、表情傳神、體形修長,

整體上具飄逸感,具有典型的秀骨清像的形象,而金銅像的裝飾效果、線條表現 趣味也漸趨增強。類型 I 佛像,穿著中國式褒衣博帶的佛衣,袈裟厚重,軀體結構 不明,雙臂衣紋稀疏,身前衣紋呈 U 字形,褶襞刻成深深的階梯狀樣式,兩袖與 下襬呈八字形向外張揚。如太和十七年(493)曹黨生造金銅佛(圖 54)、永平五 年(512)造道仙老妻造像(圖 55;附錄一﹝134﹞),皆為例證。第三期也開始可 見袈裟垂覆台座前的垂衣表現,以筆者所知最早的例證,為永安三年(510)尚元 吉可造青銅佛(圖 56;附錄一﹝129﹞),可是在北魏金銅像中,這一類裳懸座形 式並不多見,漢裝形式金銅佛以立像居多。背光和台座方面,背光頂端日益尖凸,

背光紋飾更具裝飾趣味,四腳台座愈益細長,台座上紋飾有日趨素樸的傾向。

在北魏的金銅佛中,現存年代最早的中國化菩薩像,即為 1952 年山西太原姑 姑庵採集到的太和十九年(495)左興造青銅菩薩像(圖 57;附錄一﹝81﹞)。259從 第二期漢式打扮的菩薩像看來,面相、身軀結構都同於佛像,大多頭戴寶冠,身 上的披帛或瓔珞在腹前呈 X 形交叉,衣褶間距寬疏,下身穿著厚重長裙,天衣和 衣裙呈階梯式直條帶狀褶紋,下襬作銳角外展;背光、台座的新轉變,亦與佛像 相同。這類菩薩像的手印,皆為一手施無畏印,另一手作與願印,而非單手持長 莖蓮花的形式。另外,紀年太和(477-499)的成僧造金銅像(圖 58;附錄一﹝92﹞), 是本期唯一的一尊立佛三尊像,主尊佛像與脇侍菩薩皆為漢式裝扮,亦即此類造 像的代表。

圖 55 道仙造青銅彌勒佛立像 北魏 永 平五年(512)

圖 56 尚元吉可造青銅彌勒佛坐像 北魏 永安三年(510) 中國新鄉市博物館藏

       

259 參見西武美術館、朝日新閒社編集,《大黃河文明の流れ》(東京 : 西武美術館,朝日新聞社,,

1986),圖112。

圖 57 左興造青銅觀世音菩薩立像 北魏 太和十九年(495) 中國首都博物館藏

圖 58 成僧造金銅釋迦立佛三尊像 北魏 太和年間(477-499) 日本藤田美術館藏

類型II

這個類型沿襲第二期類型 I 的風格,可是已不如此前製作精巧,總體工藝水平 已遠遜於前,如正始三年(506)高阿興造金銅佛(圖 59;附錄一﹝116﹞)。部 分造像有些許變化,如太和廿□年(496-499)陳法花造佛坐像(圖 60;附錄一

﹝91﹞),略具秀骨清像的形象,面貌秀氣,肩略削斜,量感減弱。

至第三期,此類型數量已迅速減少,到第四期幾乎已消失滅跡,如比利時私 人收藏的神龜二年(519)年金銅多寶像(圖 61;附錄一﹝162﹞),即為少數例 證。

類型III

類型 III 是承續第二期類型 II,為作工樸拙的小型像,如太和十九年(495)造 金銅佛(圖 62;附錄一﹝80﹞)、太和十七年(493)趙僧安兄弟造金銅佛(圖 63;

附錄一﹝76﹞)、正始二年(505)造金銅菩薩像(圖 64;附錄一﹝112﹞)。

類型IV

這個類型的金銅像,有的沿襲第二期類型 III 的風格傳統,無明顯變化,如太 和二十二年(498)吳道興造金銅菩薩像(圖 65;附錄一﹝86﹞)等;有的金銅像 可能在某個局部,出現了一些屬於這個時代的新作風,諸如五官略顯清秀、身軀 較瘦消細長、天衣和下裙褶痕變得寬疏、背光火焰紋轉趨精巧細緻等等,但從整 體風格觀之,仍為西域樣式,而屬本期類型 IV。諸如,太和十六年王虎造金銅佛

(圖 53)、太和二十二年(498)比丘僧某造金銅佛(圖 66;附錄一﹝87﹞)等。

據筆者的統計資料,紀年於西元 492 至 512 年間的 64 件金銅佛中,僅 7 件屬 於類型 I,可知漢式金銅佛在第三期尚未廣泛流行,大多仍延用第二期的造像傳統

(見表八)。回顧中國佛教雕刻發展史,自五世紀八○年代開始,先後就出現了穿 上褒衣博帶式袈裟的佛像,並呈現漢式造型。諸如,華北地區較早將佛像雕成褒 衣博帶式袈裟,具體的例證為雲岡石窟第二期末期的第五窟和第六窟,其中第六 窟的大型佛像全已雕成褒衣博帶式的佛衣樣式。260對照於都邑平城一帶漢式造像的 普及程度,民間雕造的小型金銅像,漢化風格發展的步調,似乎顯得有點遲緩。

不過,早在第二期的金銅佛中,太和六年(482)范壽造金銅佛(圖 67;附錄一﹝34﹞)

已為漢式裝扮,是筆者所知北魏年代最早的一尊漢化造像,它的鑄造年代比四川 茂縣出土的南齊永明元年(483)造像碑更早,261卻又表現出這些小金銅像在風格

       

260 關於第五、六窟的營建時間,中日學者歧見紛出,但基本上不離五世紀八○至九○年代間,其 中第五窟建造時間稍晚。水野清一、長廣敏雄,《雲岡石窟》第十六冊(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 學研究所,1951-1954),頁1-5;宿白,〈雲岡石窟分期試論〉,頁25-38;吉村怜,〈論雲岡石窟編 年─批評宿白、長廣學說〉,《國華》, 1140號(1990年),頁13-29;蔡宛霖,《雲岡石窟第六窟 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頁22-38。

261 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中國美術全集‧雕塑編3‧魏晉南北朝雕塑》,圖版44。

上有其創新進展。262

此處特別提出的是,從屬第三期的 20 件多寶像看來,造像高度全都介於 11 至 15 公分的類型 III 小型像,作風甚至比前一期更粗略素樸,如佛像形體完全只用 劃線作區隔,有的甚至忽略雙腿只見到上半身。紋飾方面,一般僅僅使用細密的 平行線條,頂部華蓋皆簡化成幾何形圖樣,如太和二十年(496)劉偏但造金銅多 寶像(圖 68;附錄一﹝82﹞)、景明元年(500)石景之造金銅多寶像(圖 69;附 錄一﹝95﹞)。根據近來的研究指出,隨《法華經》信仰的廣泛流傳、受到法華 思想的風行,263或「二聖」政治局面影響,264北方漸次建造出不少體形龐大、作工 精妙的多寶像;有的多寶像,還與交腳彌勒菩薩像或千佛像組合在一起,表現三 世佛思想。265如雲岡第一期(約始於西元 460 年)多寶像開始日益流行,至雲岡第 二期(約於西元 471 迄 494 年)更趨興盛,甚至成為大窟中的主尊造像,266而遷洛 以後的龍門石窟中,便不再如此風行。267特別的是,在多寶像開始漸趨沒落的五世 紀末年至六世紀初期,小型的金銅多寶像反倒大為風行,但卻多是製作粗糙、工 藝水平欠佳的作品,精麗者極為罕見。

       

262 范壽造像的紀年時間,在學界有些爭議。中野徹認為此作當為東魏作品,但李玉珉認為此作台 座上的造像記無誤。根據范壽造像的風格特徵,筆者採用後者的說法。和泉市久保惣紀念美術 館,《六朝時代の金銅仏》,頁96;李玉珉,〈山東早期佛教造像考-劉宋至北魏時期〉,《故宮學 術季刊》第 21卷3期(2004年春季),頁15。

263 張寶璽,〈《法華經》的翻譯與釋迦多寶佛造像〉,《佛學研究》,1994年第3期,頁142-143;于向 東,〈五世紀二佛並坐像在敦煌與雲岡石窟的表現〉,《圓光佛學學報》,2007年第11期,頁1-23。

264 宿白,〈平城實力的集聚和“雲岡模式"的形成與發展〉,頁191。

265 如雲岡第17窟南壁明窗東側,上層龕內造交腳彌勒菩薩,下層龕內造釋迦多寶二佛並坐像。又 如,雲岡第15窟北壁下部開一圓拱龕,龕內造釋迦多寶二佛並坐,上部開一帳形龕,龕內造一 交腳彌勒菩薩,龕外左右兩側各造一身脇侍菩薩像,均立,其餘崖面全部造千佛像,大約有三 千餘身。賀世哲著,敦煌研究院編,《敦煌圖像研究:十六國北朝卷》(蘭州市:甘肅教育,2006), 頁87-88。

266 宿白,〈雲岡石窟分期試論〉,頁25-38。

267 佐藤智水,〈北朝造像銘考〉,《史學雜誌》,1977年第86編第10卷,頁43(1463)、表5;塚本善隆 著,林保堯、顏娟英譯,《龍門石窟北魏佛教研究》第三章:龍門造像的盛衰與尊像變化(新竹:

覺風出版社,2005),頁19。

表八:第三期類型 I、II、III、IV 流行與分佈狀況 地區 總件數 河北省 山東省 分佈地

點不詳 類型I 12 0 6 7 類型II 4 0 0 4 類型III 57 8 13 36 類型IV 32 4 3 24

圖 60 陳法花造金銅釋迦佛坐像 北魏 太 和廿□年(496-499)

圖 59 高阿興造金銅佛坐像 北魏 正始三 年(506) 中國西藏自治區文物管理委員會 藏

圖 61 金銅多寶像 北魏 神龜二年(519)

年 比利時私人收藏

圖 62 金 銅 佛 立 像 北 魏 太 和 十 九 年

(495)

圖 63 趙僧安兄弟造金銅釋迦佛坐像 北魏 太和十七年(493) 日本私人藏

圖 64 金銅觀世音菩薩像 北魏 正始二年

(505)

圖 65 吳道興造金銅觀世音菩薩像 北魏 太和二十二年(498) 日本東京新田氏藏

圖 66 比丘僧某造金銅彌勒佛立像 北魏

圖 66 比丘僧某造金銅彌勒佛立像 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