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期─太和元年至太和十五年(477-491)

第二章 北魏金銅佛的造像風格及其演變

第二節 第二期─太和元年至太和十五年(477-491)

從太和時期後的十四年間的歷史背景看來,此時早已遠離太武帝毀滅佛法的 陰霾,華北地區疆域又大抵底定,國勢正值穩定且興盛的年代。第二期之所以起 始於太和元年(477),主要是以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太和元年造金銅佛(圖 34;

附錄一﹝21﹞)為分期依據,此作品充分顯現出第一期至第二期在風格上的改易,

整體風格更臻至成熟、作工精良。以這尊太和元年造像為起始,其後又陸續出現 許多風格相仿的作品傳世,推測這一類金銅佛在當時應蔚成風尚,即本期類型 I。

248另外,根據筆者的統計資料,第二期時間僅 15 年,但蒐集到 51 件紀年金銅佛,

數量是將近 80 年的第一期兩倍有餘,這應該說明自太和時期以後,金銅佛開始漸 趨流行(見表三)。其次,皇興三年(469)山東納入北魏疆域,太和時期(477-499)

時,山東金銅佛的數量已與河北不相上下。

本節專論紀年於西元 477 至 491 年間的金銅佛,它的造像題材沿襲上一期第三 階段的模式,以佛像佔最大的比例,三尊像組合僅見於一件金銅佛版(見表四)。 在外觀上,有三種不同的風格取向,類型 I、II 為本期的新樣式,類型 III 是延襲上 一期的舊造型。

       

247 宿白,〈平城實力的集聚和“雲岡模式"的形成與發展〉,《中國石窟:雲岡石窟》第一卷(北京:

文物出版社,1991),頁180。

248 松原三郎於〈北魏太和金銅仏の諸問題〉一文,曾提及太和年間以後的金銅佛,與和平、皇興 至延興年間的金銅佛,兩個時期間的金銅像所存在時代風格上的差異。松原三郎,〈北魏太和金 銅仏の諸問題〉,收入松原三郎,《(增訂)中國佛教雕刻史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館,1966),

5-18。

表三:紀年金銅佛題材統計

題材 單尊佛像 單尊菩薩 釋迦多寶 三尊像 合計

件數 33 10 7 2 52

表四:紀年金銅佛流布範圍統計

地區 河北省 山東省 陝西省 甘肅省 內蒙古自

件數 11 14 1 1 1

類型I

類型 I 的造像特徵十分特出,普遍為單尊佛坐像,少數是二佛並坐像。手印上,

右手施無畏印,左手握袈裟衣踞。面形呈橢圓形,眼細長,表情溫和,身形壯碩,

上身呈倒梯形,腰肢略微拉長,具有充實的軀體量感,並穿著偏衫式佛衣。一般 而言,左臂普遍有 Y 字形紋,衣紋為陽刻凸紋,凸紋上佈有陰刻紋,胸前衣緣普 遍有波狀紋,裾攤於方座,腳底板或伸出衣外。背光呈舟形,台座由須彌座和四 腳座組成,須彌座兩旁有圓雕獅子。台座表面常會刻滿紋飾,底足普遍刻上供養 人像,少數鑴刻天人、菩薩像。類型 I 造像,基本上延用了和平至延興年間的形式,

尤其接近於延興三年(473)造金銅佛(圖 35;附錄一﹝13﹞),249但已擺脫上一期 形象上的樸拙感,人物軀體結構趨於合理,輪廓不再生硬,四肢較為纖細,造像 作工更精粹俐落,描摹日益優美洗鍊,足以代表其時金銅佛的工藝水平。如國立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太和元年(477)造金銅佛(圖 34)、日本根津美術館收藏的太 和十三年(489)寬法生造金銅多寶像(圖 36;附錄一﹝59﹞),即其中的傑出作 品。

第二期類型 I 金銅佛,不止映現了遷洛以前太和時期的工藝風尚,也與當時藝 術脈動契合,其具體例證是類型 I 造像須彌座上,經常可見綯紋、環形忍冬紋等紋 飾圖樣。如現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的太和元年(477)造金銅佛(圖 34)、250內蒙古

       

249 馮明珠、索文清主編,《聖地西藏:最接近天空的寶藏》(台北:聯合報出版,2010),圖10。

250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金銅佛造像特展圖錄》(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7),圖58。

托克托縣所發現的太和八年(484)造金銅佛(圖 37;附錄一﹝38﹞)、251現藏於美 國哈佛大學福格博物館的太和八年(484)造金銅佛(圖 38;附錄一﹝39﹞),252皆 可發現此類紋飾。除金銅佛外,西元 480 年代左右建造的雲岡石窟第九窟、第十窟,

就雕造有許多此類紋飾圖樣(圖 39)。253又,山西省大同市東南郊發現的瑯琊王司 馬金龍夫婦墓,造於太和八年(484)器物上的紋飾(圖 40),也發現類似圖案。254 又如,1965 年於敦煌莫高窟所發現的一件殘綉佛,也可見忍冬花邊飾紋(圖 41)。

據研究指出,這件刺繡品製作於太和十一年(487),推測可能原本來自於平城一帶。

255由上述的紋飾圖案,可以看到當時的工藝美術所展現的共通時代特性。

除了紋飾之外,現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的太和元年(477)造金銅佛背面浮雕 上鑴刻的維摩和文殊像(圖 34、42),也可做為參證。維摩和文殊像為中原首創題 材,根據唐代張彥遠著《歷代名畫記》記載,維摩詰畫像約為興寧年間(363-365)

東晉畫家顧愷之在建康瓦棺寺首創,現存最早實物為甘肅炳靈寺石窟第 169 窟北壁 11 號壁畫(圖 43)。256太和元年造金銅像所見的維摩和文殊像,在風格上不似東晉 清談之士的寫照,257也同於五世紀上半時所繪炳靈寺第 169 窟壁畫中的粗獷模樣,

或是如同年代較晚的龍門石窟中具精煉的繪畫性形式(圖 44),而是近似於雲岡第

       

251 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中國美術全集‧雕塑編3‧魏晉南北朝雕塑》(北京:人民美術出版 社,1988),圖92。

252 金申,《海外及港台藏歷代佛像─珍品紀年圖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頁410。

253 雲岡石窟第9窟前室北壁第3層西側、第10窟前室北壁中央、第10窟前室東壁第2層南側佛座上沿,

參見雲岡石窟文物保管所編,《中國石窟:雲岡石窟》第二卷,圖8、49、57。

254 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館、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馬金龍墓〉,《文物》,

1972年第3期,圖6;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寫作小組等編,《文化大革命期間出土文物》第一冊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頁116、頁146下。

255 敦煌文物研究所,〈新發現的北魏刺繡〉,《文物》,1972年第2期,頁54-60。

256 西秦甘肅永靖炳靈寺石窟第169窟北壁11號龕下方,請參見甘肅省文物工作隊、炳靈寺文物保管 所編,《中國石窟:永靖炳靈寺》,圖35、36。

257 《歷代名畫記》卷二云:「顧生首創維摩詰像,有清羸示病之容,隱死忘言之狀。」﹝唐﹞張彥 遠,《歷代名畫記》,卷二,收入﹝清﹞張海鵬輯,《學津討原33》(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

頁81。

二期窟(約於西元 471 迄 494 年)中所見的維摩和文殊像(圖 45),258造型魁梧,

具力量感的藝術表現。

圖 34 金銅釋迦佛坐像 北魏 太和元年(477)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258 雲岡石窟第6窟南壁中層中央佛龕,參見雲岡石窟文物保管所編,《中國石窟:雲岡石窟》第二 卷,圖111。

圖 35 比丘尼慧造金銅釋迦佛坐像 北魏 延興三年(473) 拉薩布達拉宮處理處藏

圖 36 寬法生造金銅多寶像 北魏 太和 十三年(489) 日本東京根津美術館藏

圖 37 比丘僧安造金銅釋迦佛坐像 北魏 太和八年(484) 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城 縣出土 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館藏

圖 38 楊僧昌造金銅佛坐像 北魏 太和 八年(484) 美國哈佛大學福格博物館藏

圖 39 浮雕忍冬花邊 北魏 五世紀後半 山西省大同市雲岡石窟第九窟

圖 40 石柱礎方座浮雕忍冬紋 北魏 五 世後半 山西省大同市東南郊瑯琊王司馬 金龍夫婦墓

圖 41 刺綉上部殘存橫幅花邊 北魏 太和十一年(487) 敦煌莫高窟石窟南區中段

圖 42 金銅佛背面浮雕維摩和文殊像 北 魏 太和元年(477)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圖 43 維摩和文殊像壁畫 西秦 五世紀 前半 甘肅省永靖縣炳靈寺石窟第 169 窟 北壁 11 號

圖 44 維摩像 北魏 六世紀前半 龍門 石窟賓陽中洞前壁遺存 美國華盛頓弗利 爾美術館藏

圖 45 維摩和文殊像 北魏 五世紀後半 雲岡石窟第六窟南壁中層中部

類型II

類型 II 多為 7 至 16 公分高的小型像,形體雄健,甚不在意形象揣摩,並盡可 能將佛、菩薩的圖樣作簡化。頭部橢圓,五官簡略,肩寬,胸部平坦,忽視軀體 結構。衣紋方面,僅鑴刻細密的平行線或曲線,線條質感粗獷有力度。背光與台 座方面,一般是簡單刻出頭光、身光和火焰紋。火焰紋或以 C 字形曲線平行重疊 而成,或以平行直線構成的光芒形。蓮台座、台座普遍為素面,部分台座頂部鑴 刻 1 至 2 條簡易的帶狀邊飾,而背光、台座的形狀,左右不對稱,紋樣也不甚規 整。

就佛像而論,肉髻碩大,穿著通肩袈裟,以刻線區分衣領、衣袖與連身袈裟 的幾個塊面,如太和八年(484)傅零度造青銅佛立像(圖 46;附錄一﹝46﹞),

就是類型 II 的典型作品。

在多寶像方面,皆雙手結禪定印,形象類同佛像,頂部華蓋圖案簡化。尊像 背面圖樣相當統一,有單尊佛坐佛,及坐佛三尊像兩種類型,如太和二年(478)

王上造金銅多寶像(圖 47;附錄一﹝24﹞),可供參證。

以菩薩像而言,皆為單手持長莖未敷蓮花,蓮花形式相當簡化,頭戴寶冠,

上身赤裸,部分菩薩像佩有素簡的項飾、瓔珞,有的肩上披掛天衣,而下身衣裙

緊貼雙腿,顯現出筆筒狀下肢。如太和六年(482)劉遺通遺利兄弟造金銅菩薩像

(圖 48;附錄一﹝32﹞),即為一例。

類型III

類型 III 沿襲自上一期第三階段的風格,改易部分較少,如太和二年(478)劉 敬造青銅佛像(圖 49;附錄一﹝23﹞)、太和六年(482)劉道隆造金銅佛(圖 50;

附錄一﹝31﹞)。不過,作風普遍有益趨簡括、制式化的跡象,背光後面所刻尊像 也是如此,如太和九年(485)李伯息造金銅佛(圖 51;附錄一﹝48﹞),以及太 和八年(484)趙某造金銅菩薩像(圖 52;附錄一﹝41﹞)。

圖 46 傅零度造彌勒青銅佛立像 北魏 太和八年(484)

圖 47 王上造金銅多寶像 北魏 太和二 年(478)山東省博興縣出土 中國博興縣 博物館藏

圖 48 劉遺通遺利兄弟造金銅觀世音菩薩 像 北魏 太和六年(482) 美國華盛頓 弗利爾美術館藏

圖 49 劉敬造青銅彌勒佛坐像 北魏 太 和二年(478)山東省惠民縣溝盤河發現 中 國山東省博物館

圖 50 劉道隆造金銅釋迦佛坐像 北魏 太和六年(482) 日本私人藏

圖 51 李伯息造金銅無量壽佛立像 北魏 太和九年(485) 日本東京新田氏私人藏

圖 51 李伯息造金銅無量壽佛立像 北魏 太和九年(485) 日本東京新田氏私人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