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Copied!
3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本章旨在根據研究目的、待答問題與假設,將問卷調查所得之資料進行統計 考驗,並對結果加以分析、討論。本研究之各項統計分析均使用SPSS for Windows 13.0統計套裝軟體。

本章共分為六節。第一節為樣本描述,分析受試者之基本資料;第二節為國 中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分析;第三節為國中教師個人背景變項對教師資訊 科技融入教學現況之變異數分析;第四節為影響國中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 及創新教學能力之相關因素分析(相關因素包含:教師資訊知能、教師資訊科技態 度、學校環境);第五節為背景變項、相關因素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及教師創 新教學能力之預測;第六節為綜合討論。

第一節 樣本描述

本研究是以九十三年度臺灣地區臺北縣、市一百七十八所國民中學教師為研 究母群體,依其學校規模大小,分為大、中及小型學校規模等三層,再以比率取 樣方式抽取三十九所公、私立國民中學,各校以學校規模分別寄發二十份、十五 份及十份問卷,並請各校隨機抽選該校國中任課各領域教師填答。刪除無問卷 後,共計 545 位臺北縣、市國民中學教師為研究樣本,其樣本基本資料如表 4-1-1。

其中,任教年資 30 年以上樣本數為 14,小於 30,將此變項層級刪除,略而不計。

(2)

表 4-1-1 臺北縣、市國民中學教師個人背景資料摘要表

基本資料名稱 選項 人數 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大型學校 352 64.6 64.6

中型學校 143 26.2 90.8

學校規模

小型學校 50 9.2 100.0

公立 523 96.0 96.0

學校性質

私立 22 4.0 100.0

女 343 62.9 62.9

性別

男 202 37.1 100.0

30歲以下 197 36.1 36.1

31歲至40歲 198 36.3 72.5

41歲至50歲 109 20.0 92.5

年齡

51歲以上 41 7.5 100.0

未滿5年 184 33.8 33.8

5至10年 141 25.9 59.6

11至20年 138 25.3 85.0

21至30年 68 12.5 97.4

任教年資

30年以上

14

2.6 100.0

主任 33 6.1 6.1

組長 118 21.7 26.6

導師 175 32.1 58.7

職務

專任教師 225 41.3 100.0

語文_國文 71 13.0 13.0

語文_英文 67 12.3 25.3

數學 76 13.9 39.3

社會 63 11.6 50.8

自然 145 26.6 77.4

健康與體育 35 6.4 83.9

藝術與人文 31 5.7 89.5

任教領域

綜合活動 57 10.5 100.0

5小時以下 116 21.3 21.3

6-10小時 152 27.9 49.2

11-15小時 64 11.7 60.9

16-20小時 52 9.5 70.5

每週使用 電腦時數

(3)

第二節 國中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分析

依據本研究調查問卷臺北縣、市國民中學教師填答資料,統計方法採用平 均數及標準差,以了解目前臺北縣、市國中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分析結 果如表 4-2-1。

依表 4-2-1 所示,在融入現況「採用階層」分量表中,各背景變項的平均數 在 2.0 至 3.1 分之間,整體平均數為 2.6521,標準差為.815。在融入現況「適應階 層」分量表中,各背景變項的平均數在 2.4 至 3.5 分之間,整體平均數為 2.9268,

標準差為.8318。在融入現況「熟練階層」分量表中,各背景變項的平均數在 2.4 至 3.3 分之間,整體平均數為 2.8905,標準差為.8281。在融入現況「創造階層」

分量表中,各背景變項的平均數在 1.5 至 2.4 分之間,整體平均數為 1.9221,標 準差為.8746;就整體來看以「適應階層」平均數為最高。

(4)

表 4-2-1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各層面平均數、標準差分析摘要表

融入現況_採用 融入現況_適應 融入現況_熟練 融入現況_創造

基本資料 選項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2.7820 .96308 3.1337 .98373 3.0408 .96287 2.1960 1.0170 性別

2.6105 .78889 2.8857 .83882 2.8353 .77423 1.7994 .82568 公立 2.6987 .86024 3.0011 .91010 2.9192 .84789 1.9480 .92146 學校性質

私立 2.0818 .62840 2.4182 .40431 2.7273 .99226 1.9091 .92113 大型學校 2.6705 .88651 2.9438 .92605 2.8935 .85455 1.9176 .93146 中型學校 2.7149 .79794 3.0615 .85653 2.9921 .86669 2.1021 .91740 學校規模

小型學校 2.5800 .85069 2.9760 .86155 2.8075 .81018 1.7040 .78687 30歲以下 2.7482 .83493 3.1604 .87006 3.1529 .83147 2.0355 .91949 31歲至40歲 2.7306 .81302 3.0394 .90046 2.8927 .84122 1.9848 .98268 41歲至50歲 2.5817 1.0127 2.7174 .88452 2.6846 .85351 1.8642 .85716 年齡

51歲以上 2.2878 .63411 2.4927 .80635 2.4451 .65315 1.5512 .64774 主任 3.0364 1.0682 3.1818 .99670 3.2765 .99988 2.0909 1.0840 組長 2.8763 .84930 3.3068 .91509 3.1621 .86035 2.1983 .88501 導師 2.4393 .75256 2.6834 .77646 2.6886 .74530 1.7966 .87611 職務

專任教師 2.6950 .86741 3.0046 .90573 2.8995 .85924 1.9087 .92333 未滿5年 2.6791 .82950 3.1261 .85480 3.1087 .86990 2.0326 .97478 5至10年 2.8340 .77899 3.0709 .90653 2.9441 .80143 2.0043 .88365 11至20年 2.7217 .98082 2.9681 .94991 2.8542 .88486 1.9478 .95606 任教年資

21至30年 2.2294 .75490 2.4412 .75434 2.4357 .69798 1.6529 .69679 語文_國文 2.3944 .61502 2.5577 .74521 2.8398 .76857 1.6563 .74923 語文_英文 2.5343 .68701 2.7104 .60531 2.6642 .71517 1.5970 .59543 數學 2.0842 .66954 2.7026 .77252 2.6941 .85669 1.8000 .78926 社會 2.5460 .63368 2.7968 .79311 2.7361 .75673 1.8381 .89936 自然 2.8839 .91910 3.4276 1.0248 3.1112 .89657 2.3214 1.0398 健康與體育 2.8971 .88964 2.9714 .88137 3.0143 .88532 1.8914 .93222 藝術與人文 3.2581 1.0213 3.1032 .91049 3.2056 .96315 2.1871 1.0118 任教領域

綜合活動 3.1298 .86643 3.1719 .80750 3.0439 .85581 1.9825 .91283 5小時以下 2.3293 .72724 2.5310 .79569 2.4450 .68213 1.5914 .74338 6-10小時 2.5263 .89700 2.7987 .84712 2.8133 .83970 1.7579 .84654 11-15小時 2.3839 .61383 2.6125 .52599 2.7520 .66908 1.6250 .78599 16-20小時 2.7538 .76862 3.0808 .73592 3.0625 .73868 2.1846 .67429 使用電腦

平均時數 (每週)

21小時以上 3.1466 .81816 3.5801 .87040 3.3548 .86443 2.4311 .99939

(5)

表 4-2-2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樣本使用頻率分析

使用頻率 從未使用 很少使用 偶爾使用 經常使用 完全使用 人數 117 262 127 39 0

就樣本使用頻率分析(如表 4-2-2),如表 4-2-2 平均分數為「從未使用」共計 117 人,平均分數為「很少使用」為共計 262 人,平均分數為「偶爾使用」共計 127 人,平均分數為「經常使用」共計 39 人,平均分數為「完全使用」共計 0 人。

發現目前臺北縣、市國中教師融入教學現況使用頻率有近半數教師屬於「很少使 用」至使用頻率為「偶爾使用」之間。

王秋錳(民 92)針對高職教師進行相關研究,分為採用、整合、進階、創造層 級,研究結果為 48%教師為採用層級,頻率為偶爾使用。此研究結果與本研究比 較,國中教師為進入適應層級平均數最高,國中教師比高職教師更進一層級,在 頻率方面皆為「很少使用」至「偶爾使用」之間。顯示教師在應用上仍需加強。

第三節 國中教師個人背景變項對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現況之變異數分析

本節從臺北縣、市國中教師個人背景變項與四個層面進行單因子多變項變 異數分析,以了解臺北縣、市國中教師個人背景變項,對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現況進行差異性分析,以考驗假設1至8。

根據回收樣本進行分析,分別以臺北縣、市國中教師的學校規模、性質、

性別、年齡、任教年資、職務、任教領域及每週使用電腦平均時數等變項為自變 項,並以國中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四個層面為依變項,採單因子多變項變 異數分析。若F值達到顯著水準之後,代表變項間有顯著差異存在,至於哪些組 間存有顯著差異,則利用事後比較方式,進行分析組與組之間差異(徐昊杲,民 91)。茲將分析結果呈現如下:

(6)

壹、學校規模變項變異數分析

就學校規模變項而言,如表4-3-1、2摘要表分析所示,臺北縣、市「大 型學校」國中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平均數為2.227,標準差為.62;

「中型學校」平均數為2.294,標準差為.573;「小型學校」平均數為2.184,

標準差為.574。F=.862,P=.423> .05,所以接受虛無假設,學校規模大小 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之表現無顯著差異存在。

表4-3-1 學校規模變項次數、平均數、標準差一覽表

學校規模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大型學校 352 2.227 .62 中型學校 143 2,294 .573 小型學校 50 2.184 .574

表4-3-2 學校規模變項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離均差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組間 .629 2 .314

組內 197.075 540 .365 全體 197.704 542

.862

*P<.05

貳、學校性質變項獨立樣本t考驗分析

就學校性質變項而言,如表4-3-3所示,臺北縣、市「公立」國中教師 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平均數為2.537、標準差為.606;「私立」國中教 師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平均數為1.927、標準差為.472。t值為2.498,

(7)

現況之表現有顯著差異存在。

表4-3-3 學校性質變項次數、平均數、標準差及t考驗分析摘要表

學校性質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t值 公立 523 2.537 .606 私立 22 1.927 .472

2.498*

*P<.05

進一步進行各層面獨立樣本t考驗及事後比較,如表4-3-4,依平均數進行 事後比較,得知,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之採用層面P=.001<.05及適應層面 P=.000<.05,拒絕虛無假設,表示公立學校教師在採用及適應層面表現皆優 於私立學校教師;在熟練層面P=.302>.05及創造層面P=.846>.05,接受虛無假 設,表示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在熟練及創造層面無顯著差異。由於私立學校 與公立學校性質不同,於私立學校任教教師承受家長期待、課程進度,故缺 乏時間、心思應用於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且公立學校各項資源亦比私立學校 充足。

表4-3-4 學校性質變項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獨立樣本t考驗分析摘要表

變項名稱 性別 平均數 標準差 t值 事後比較結果

公立 2.6987 .86024

採用層面

私立 2.0818 .62840

3.325* 公立>私立

公立 3.0011 .91010

適應層面

私立 2.4182 .40431

6.14* 公立>私立

公立 2.9192 .84789

熟練層面

私立 2.7273 .99226

1.033

公立 1.9480 .92146

創造層面

私立 1.9091 .92113

0.194

*P<.05

(8)

參、性別變項獨立樣本t考驗分析

就性別變項而言,如表4-3-5所示,臺北縣、市國中「男」教師在資 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平均數為2.342、標準差為.705;國中「女」教師在資 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平均數為2.181、標準差為.528。如表4-3-5所示,t值為 2.809,P=.005 < .05,所以拒絕虛無假設,男女教師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 況之表現有顯著差異存在。

表4-3-5 性別變項次數、平均數、標準差及獨立樣本t考驗分析摘要

性別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t值 男 202 2.342 .705 女 343 2.181 .528

2.809*

*P<.05

進一步進行各層面獨立樣本t考驗及事後比較,如表4-3-6,依平均數進 行事後比較,得知,採面層面t值為2.315,P=.033<.05、適應層面t值為2.998,

P=.003<.05 、 熟 練 層 面 t 值 為 2.582 , P=.01<.05 、 創 造 層 面 t 值 為 4.704 , P=.00<.05,拒絕虛無假設,表示男教師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各層面表 現皆優於女教師。

表4-3-6 性別變項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獨立樣本t考驗分析摘要表

變項名稱 性別 平均數 標準差 t值 事後比較結果

2.7820 .96308

採用層面

2.6105 .78889

2.135* 男>女

3.1337 .98373

適應層面

2.8857 .83882

2.998* 男>女

3.0408 .96287

熟練層面

2.8353 .77423

2.582* 男>女 男 2.1960 1.01706

創造層面 4.704* 男>女

(9)

*P<.05

肆、年齡變項變異數分析

就年齡變項而言,如表4-3-7、8變異數分析所示,臺北縣、市「30歲以 下」國中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平均數為2.318,標準差為.565;「31 歲至40歲」平均數為2.584,標準差為.589;「41歲至50歲」平均數為2.085,

標準差為.66;「51歲以上」平均數為1.8897,標準差為.472。F=11.214,

P=.000< .05,所以拒絕虛無假設,年齡變項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之表 現有顯著差異存在。

表4-3-7 年齡變項次數、平均數、標準差一覽表

年齡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30歲以下 197 2.3812 .565

31歲至40歲 198 2.584 .589

41歲至50歲 109 2.085 .66

51歲以上 41 1.8897 .472

表4-3-8 年齡變項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離均差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事後比較 組間 11.615 3 3.872

組內 186.088 539 .345 全體 197.704 542

11.214*

30歲以下>41歲至50歲 30歲以下> 51歲以上 31歲至40歲> 41歲至50歲 31歲至40歲> 51歲以上

*P<.05

詳細的差異情形研究者進行事後比較分析,進行各層面「Scheffe」事後 比較得知,年齡在「30歲以下」優於「41歲至50歲」、「51歲以上」,兩 組之間有顯著差異,及「31歲至40歲」優於「41歲至50歲」、「51歲以上」,

兩組之間有顯著差異。台北縣教育局(民90)於台北縣中小學教師資訊素養之

(10)

研究中,在「三大類中小學資訊素養」方面,20-30歲的教師認同度均較40-50 歲的教師來的高,可能因為20-30歲的教師在學階段均已接觸電腦,多多少 少均已接受部分電腦訓練,對於電腦的整體排斥性會比40-50歲教師來得小。

伍、任教年資變項變異數分析

就任教年資變項而言,如表4-3-9、10變異數分析所示,臺北縣、市任 教年資「未滿5年」國中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平均數為2.3421,標準 差為.57287;「5-10年」平均數為2.3077,標準差為.564;「11-20年」平均 數為2.2297,標準差為.6704;「21-30年」平均數為1.8625,標準差為.50757。

F=8.917,P=.000< .05,所以拒絕虛無假設,任教年資變項在資訊科技融入 教學現況之表現有顯著差異存在。

表4-3-9 任教年資變項次數、平均數、標準差一覽表

任教年資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未滿5年 182 2.3421 .57287 5-10年 141 2.3077 .56400 11-20年 138 2.2297 .67040 21-30年 68 1.8625 .50757

表4-3-10 任教年資變項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離均差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事後比較 組間 12.292 4 3.073

組內 185.411 538 .345 全體 197.704 542

8.917*

未滿5年>21至30年 5至10年>21至30年 11至20年>21至30年

*P<.05

(11)

詳細的差異情形研究者進行事後比較分析,進行各層面「Scheffe」事後 比較,得知,任教年資「未滿5年」優於「21至30年」、「5至10年」與「21至

30年」及「11至20年」優於「21至30年」,顯示,年資較資淺者優於年資較資

深者,各組之間仍有顯著差異。

陸、職務變項變異數分析

就職務變項而言,如表4-3-11、12變異數分析所示,臺北縣、市職務 為「主任」之國中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平均數為2.4914,標準差 為.7566;「組長」平均數為2.444,標準差為.6181;「導師」平均數為2.0447,

標準差為.5135;「專任教師」平均數為2.2476,標準差為.5894。F=13.278,

P=.000< .05,所以拒絕虛無假設,職務變項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之表 現有顯著差異存在。

表4-3-11 職務變項次數、平均數、標準差一覽表

職務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主任 33 2.4914 .7566 組長 118 2.444 .6181 導師 173 2.0447 .5135 專任教師 219 2.2476 .5894

表4-3-12 職變項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離均差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事後比較 組間 13.605 3 4.535

組內 184.098 539 .342 全體 197.704 542

13.278*

主任>導師 組長>導師 組長>專任教師 專任教師>導師

*P<.05

(12)

詳細的差異情形研究者進行事後比較分析,進行各層面「Scheffe」事 後比較,得知,職務為「主任」優於「導師」、「組長」優於「導師」、

「組長」優於「專任教師」及「專任教師」優於「導師」,顯示各組之間 有顯著差異存在。

柒、任教領域變項變異數分析

就任教領域變項而言,如表4-3-13、14變異數分析所示,臺北縣、市 任教領域為「語文_國文」之國中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平均數為 2.0643,標準差為.50490;「組長」平均數為2.444,標準差為.6181;「語 文_英文」平均數為2.0668,標準差為. 42823;「數學」平均數為1.9777,標 準差為.54557;「社會」平均數為2.1132,標準差為.45295;「自然」平均 數為2.4536,標準差為.68336;「健康與體育」平均數為2.3242,標準差 為.64440;「藝術與人文」平均數為2.4979,標準差為. 42823;「綜合活動」 平均數為2.0668,標準差為.58738。F=9.233,P=.000< .05,所以拒絕虛無 假設,任教領域變項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之表現有顯著差異存在。

表4-3-13 任教領域變項次數、平均數、標準差一覽表

任教領域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語文─國文 71 2.0643 .50409

語文─英文 67 2.0668 .42823

數學 76 1.9777 .54557 社會 63 2.1132 .45295 自然 143 2.4536 .68336

健康與體育 35 2.3242 .64440

藝術與人文 31 2.4979 .62472

綜合活動 57 2.4287 .58738

(13)

表4-3-14 任教領域變項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離均差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事後比較 組間 21.309 7 3.044

組內 176.395 535 .330

全體 197.704 542

9.233*

自然>語文_國文 自然>語文_英文

自然>數學 自然>社會 藝術與人文>數學

綜合活動>數學

*P<.05

詳細的差異情形研究者進行事後比較分析,進行各層面「Scheffe」事 後比較,得知,任教領域為「自然」與「語文--國文」、「語文--英文」、「數 學」、「社會」之間有顯著差異;「藝術與人文」、「綜合活動」與「數學」

之間有顯著差異。在林佳蓁(民93)針對雲林縣國小資訊教育推動調查結論顯 示,教師最常使用資訊融入教學前五大領域是自然與生活科技、語文、社會、

綜合及藝術與人文,數學領域不在前五位中。

捌、 每週使用電腦平均時數變項變異數分析

就每週使用電腦平均時數變項而言,如表4-3-15、16變異數分析所 示,臺北縣、市每週使用電腦平均時數為「5小時以下」之國中教師資訊 科技融入教學現況平均數為1.9079,標準差為.4989;「6-10小時」平均數 為2.1362,標準差為.59016;「11-15小時」平均數為2.0447,標準差為.5135;

「16-20小時」平均數為2.0323,標準差為.40442;「21小時以上」平均數 為2.6292,標準差為.57748。F=36.303,P=.000< .05,所以拒絕虛無假設,

每週使用電腦平均時數變項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之表現有顯著差異 存在。

(14)

表4-3-15 每週使用電腦平均時數變項次數、平均數、標準差一覽表 職務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5小時以下 116 1.9070 .49890 6-10小時 152 2.1362 .59016 11-15小時 62 2.0323 .40442 16-20小時 52 2.3336 .46722 21小時以上 161 2.6292 .57748

表4--3-16 每週使用電腦平均時數變項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離均差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事後比較 組間 42.020 4 10.505

組內 155.684 538 .289

全體 197.704 542

36.303*

6-10小時>5小時以下 16-20小時>5小時以下 21小時以上>5小時以下 21小時以上>6-10小時 21小時以上>11-15小時 21小時以上>16-20小時

*P<.05

詳細的差異情形研究者進行事後比較分析,進行各層面「Scheffe」事後比較,

得知,每週平均使用電腦時數為「21小時以上」優於其它各組、「6-10小時」、

「16-20小時」兩組優於「5小時以下」,顯示使用電腦時數愈多者優於使用電腦 時數較少者,各組間有顯著差異。

(15)

第四節 影響國中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及創新教學能力之相關因素 分析

本研究為了解影響國中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及創新教學能力之相關因 素對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及創新教學能力的相關性,用以考驗假設 9 至假 設 14 , 並 驗 證 其 值 是 否 達 顯 著 水 準 (p<.01) , 以 皮 爾 森 積 差 相 關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分析,求預測變項(相關因素:資訊知能、資訊科技 態度、學校環境)與效標變項(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創新教學能力)之相關性。

壹、資訊知能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教師創新教學能力相關因素分析

Brown(1992)認為資訊知能素養連續體定義應包括「用電腦學習、從電 腦中學習、藉由電腦來學習」三方面。其界定之電腦素養包括下列四方面:

「 電 腦 應 用 」 (computer application) 、 「 電 腦 程 式 設 計 」 (computer programming)、「一般的電腦知能」(general computer)及「電腦的社會意義」

(societal implication)。本研究即針對一般資訊知能、應用、程式設計等進行國 中教師資訊知能與其融入現況、創新教學能力考驗是否有相關性。

對於資訊科技與教學是否相關方面,學者 Ehley(1992)建議有效統整科技 與課程必須發展出一套整合的實務,以作為教師教學及應用的參考,顯示科 技與課程教學的相關性。

「教師資訊知能」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兩者之間的相關係數 R=.560,達到顯著水準,所以兩者之間存有正相關,如表 4-4-1。

(16)

表4-4-1 資訊知能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相關係數表 資訊知能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相關係數表

資訊知能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 資訊知能 1 .560(**)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 .560(**) 1

**P<.01

「教師資訊知能」與「教師創新教學能力」之「資訊科技創新教學

能力」此構面兩者之間的相關係數R=.490,達到顯著水準,所以兩者之間 存有正相關,如表4-4-2。

表4-4-2 資訊知能與資訊科技創新教學能力相關係數表

資訊知能與資訊科技創新教學能力相關係數表

資訊知能 資訊科技創新教學能力 資訊知能 1 .490(**)

教師資訊科技創新教學能力 .490(**) 1

**P<.01

「教師資訊知能」與「教師創新教學能力」之「教師創新教學態度」

此構面兩者之間的相關係數R=.396,達到顯著水準,所以兩者之間存有 正相關,如表4-4-3。

(17)

表4-4-3 資訊知能與教師創新教學態度相關係數表 資訊知能與教師創新教學態度相關係數表

資訊知能 教師創新教學態度

資訊知能 1 .396(**)

教師創新教學態度 .396(**) 1

**P<.01

「教師資訊知能」與「教師創新教學能力」之「一般教學創新教學 能力」此構面兩者之間的相關係數R=.377,達到顯著水準,所以兩者之 間存有正相關,如表4-4-4。

表4-4-4 資訊知能與一般教學創新教學能力相關係數表 資訊知能與一般教學創新教學能力相關係數表

資訊知能 一般教學創新教學能力

資訊知能 1 .377(**)

一般教學創新教學能力 .377(**) 1

**P<.01

「教師資訊知能」與「教師創新教學能力」整體兩者之間的相關 係數 R=.490,達到顯著水準,所以兩者之間存有正相關,如表 4-4-5。

表 4-4-5 資訊知能與教師創新教學能力相關係數表

資訊知能與教師創新教學能力相關係數表

資訊知能 教師創新教學能力 資訊知能 1 .490(**) 教師創新教學能力 .490(**) 1

**P<.01

(18)

貳、資訊科技態度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及教師創新教學能力之 相關因素分析

Hignite(1990)認為對資訊科技的態度是「個體對個人及社會使用資 訊科技的一般感覺」,如接納、害怕或抗拒行為等(吳明隆,民86b)。

Sutton(1991)認為,當資訊科技迅速變遷之際,就使用特殊機器而言,對 資訊科技所持的態度與科技能力同樣重要,沒有焦慮感的個體對資訊科 技有正向觀點,對使用資訊科技較具信心,較有可能學習新的技巧與接 受創新的想法。

「教師資訊科技態度」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兩者之間的相 關係數R=.507,達到顯著水準,所以兩者之間存有正相關,如表4-4-6。

表4-4-6 資訊科技態度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相關係數表

資訊科技態度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相關係數表

資訊科技態度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 資訊科技態度 1 .507(**)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 .507(**) 1

**P<.01

「資訊科技態度」與「教師創新教學能力」之「資訊科技創新教學能力」

此構面兩者之間的相關係數R=.585,達到顯著水準,所以兩者之間存有正相 關,如表4-4-7。

(19)

表4-4-7 資訊科技態度與資訊科技創新教學能力相關係數表 資訊科技態度與資訊科技創新教學能力相關係數表

資訊科技態度 資訊科技創新教學能力 資訊科技態度 1 .585(**)

資訊科技創新教學能力 .585(**) 1

**P<.01

「資訊科技態度」與「教師創新教學能力」之「教師創新教學態度」此 構面兩者之間的相關係數R=.436,達到顯著水準,所以兩者之間存有正相關,

如表4-4-8。

表4-4-8 資訊科技態度與教師創新教學態度相關係數表 資訊科技態度與教師創新教學態度相關係數表

資訊科技態度 教師創新教學態度 資訊科技態度 1 .436 (**) 教師創新教學態度 . 436(**) 1

**P<.01

「資訊科技態度」與「教師創新教學能力」--「一般教學創新教學能力」

此構面兩者之間的相關係數R=.439,達到顯著水準,所以兩者之間存有正相 關,如表4-4-9。

(20)

表4-4-9 資訊科技態度與一般教學創新教學能力相關係數表 資訊科技態度與一般教學創新教學能力相關係數表

資訊科技態度 一般教學創新教學能力 資訊科技態度 1 .439 (**)

一般教學創新教學能力 .439 (**) 1

**P<.01

「資訊科技態度」與「教師創新教學能力」整體之間的相關係數R=.570,

達到顯著水準,所以兩者之間存有正相關,如表4-4-10。

表4-4-10 資訊科技態度與教師創新教學能力相關係數表 資訊科技態度與教師創新教學能力相關係數表

資訊科技態度 教師創新教學能力 資訊科技態度 1 .570(**) 教師創新教學能力 .570(**) 1

**P<.01

參、學校環境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及教師創新教學能力之相關 因素分析

王秋錳(民92) 針對高職教師進行資訊融入教學創新教學行為與影 響因素研究結果指出,學校環境(包含主管之支持、行政支援、同儕支援、

教學環境、軟硬體設備、獎勵措施…等)愈佳,高職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 學創新行為頻率愈高,是有顯著影響。本研究結果「學校環境」與「資

(21)

以兩者之間存有正相關,如表4-4-11。

表4-4-11 學校環境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相關係數表 學校環境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相關係數表

學校環境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 學校環境 1 .411(**)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 .411(**) 1

**P<.01

「學校環境」與「教師創新教學能力」之「資訊科技創新教學能力」

此構面兩者之間的相關係數R=.489,達到顯著水準,所以兩者之間存有正 相關,如表4-4-12。

表4-4-12 學校環境與資訊科技創新教學能力相關係數表 學校環境與資訊科技創新教學能力相關係數表

學校環境 資訊科技創新教學能力 學校環境 1 .489 (**)

資訊科技創新教學能力 .489 (**) 1

**P<.01

「學校環境」與「教師創新教學能力」之「教師創新教學態度」此構 面兩者之間的相關係數R=.373,達到顯著水準,所以兩者之間存有正相 關,如表4-4-13。

(22)

表4-4-13 學校環境與教師創新教學態度相關係數表 學校環境與教師創新教學態度相關係數表

學校環境 教師創新教學態度

學校環境 1 .373 (**)

教師創新教學態度 .373 (**) 1

**P<.01

「學校環境」與「教師創新教學能力」之「一般教學創新教學能力」

此構面兩者之間的相關係數R=.396,達到顯著水準,所以兩者之間存有正 相關,如表4-4-14。

表4-4-14 學校環境與一般教學創新教學能力相關係數表 學校環境與一般教學創新教學能力相關係數表

學校環境 一般教學創新教學能力

學校環境 1 .396 (**)

一般教學創新教學能力 .396 (**) 1

**P<.01

「學校環境」與「教師創新教學能力」整體之間的相關係數R=.489,

達到顯著水準,所以兩者之間存有正相關,如表4-4-15。

(23)

表4-4-15 學校環境與教師創新教學能力相關係數表 學校環境與教師創新教學能力相關係數表

學校環境 教師創新教學能力 學校環境 1 .489(**) 教師創新教學能力 .489(**) 1

**P<.01

第五節 背景變項與相關因素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及教師創新教學能 力之預測

由上節分析結果得知,各預測變項相關因素與效標變項「資訊科技融入教 學現況」及「教師創新教學能力」皆有正相關,其預測力於本節中探討,利用逐 步多元迴歸分析(Stepwise Multiple Rgeression)方法,探討教師個人背景變項、資 訊知能、資訊科技態度及學校環境等十一個變項是否能有效預測教師資訊科技融 入教現況及教師創新教學能力,茲針對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現況及教師創新教學 能力分為兩部分分析說明。

壹、逐步多元迴歸分析表各數據的意義說明(林清山,民81):

一、 預測變項順序:指對效標變項具有預測功能的預測變項被選入的 順序。

二、 多元相關係數( R ):指預測變項與效標變項之間關係是否有相關 程度。

三、 決定係數( R2 ):指多個預測變項對效標變項所能解 釋的變異百 比,即多個預測變項對效標變項的聯合預測力。

四、 增加解釋量( ÌR2 ):指相鄰的兩個決定係數(R2)的差值,單一預 測變項對效標變項所能解釋的變異百分比,亦即單一變項對效

(24)

標變項的預測力。

五、 F值:指預測變項對累積解釋變異量的顯著性差異考驗。

六、 淨F值:指加入某一特定變項於迴歸方程式中標準化迴歸係數的 顯著性考驗,表示此預測變項進入迴歸模式之後對預測效標變項 是否有所幫助之程度。

七、 標準化迴歸係數Beta:指分析表中有預測變項進入迴歸方程式 時,各變項在方程式中所擁有的係數。

八、 t值:係假設偏迴歸系數為0的t統計量的數值,以考驗偏迴歸係數 的顯著性。

貳、資訊科技相關因素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之預測分析

研究者以個人背景變項及影響之相關因素等11個預測變項進行 資訊科技相關因素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之預測分析,其中自變項 包括計量變項與間斷變項。首先建立各間斷變項之虛擬變項,如表 4-5-1所示。

(25)

表4-5-1 間斷變項建立虛擬變項一覽表

虛 擬 變 項 名 稱 代 表 意 義

V 0 0 0 1 大 型 與 小 型 的 對 比 V 0 0 0 2 中 型 與 小 型 的 對 比 V 0 0 1 公 立 對 私 立 的 對 比

V 1 1 男 與 女 的 對 比

V 2 1 3 0 歲 以 下 與 5 1 歲 以 上 的 對 比 V 2 2 3 1 - 4 0 歲 與 5 1 歲 以 上 的 對 比 V 2 3 4 1 - 5 0 歲 與 5 1 歲 以 上 的 對 比 V 3 1 未 滿 5 年 與 2 1 - 3 0 年 的 對 比 V 3 2 5 - 1 0 年 與 2 1 - 3 0 年 的 對 比 V 3 3 1 1 - 2 0 年 與 2 1 - 3 0 年 的 對 比 V 4 1 主 任 與 專 任 教 師 的 對 比 V 4 2 組 長 與 專 任 教 師 的 對 比 V 4 3 導 師 與 專 任 教 師 的 對 比 V 5 1 國 文 與 綜 合 活 動 的 對 比 V 5 2 英 語 與 綜 合 活 動 的 對 比 V 5 3 數 學 與 綜 合 活 動 的 對 比 V 5 4 社 會 與 綜 合 活 動 的 對 比 V 5 5 自 然 與 綜 合 活 動 的 對 比

V 5 6 健 康 與 體 育 與 綜 合 活 動 的 對 比 V 5 7 藝 術 與 人 文 與 綜 合 活 動 的 對 比 V 6 1 5 小 時 以 下 與 2 1 小 時 以 上 的 對 比 V 6 2 6 - 1 0 小 時 與 2 1 小 時 以 上 的 對 比 V 6 3 1 1 - 1 5 小 時 與 2 1 小 時 以 上 的 對 比 V 6 4 1 6 - 2 0 小 時 與 2 1 小 時 以 上 的 對 比

其次將各建立之虛擬變項及三個相關因素連續變項投入逐步多 元迴歸方程式,產生顯著變項共有11個。標準化迴歸方程式為: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560*「教師資訊知能」-.215*「數學-綜合活 動」+.224*「資訊科技態度」-.126*「5小時以下-21小時以上」-.122*

「11-15小時-21小時以上」-.145*「6-10小時-21小時以上」-.098*「社 會-綜合活動」+.080*「30歲以下-51歲以上」+.084「主任-專任教師」

+.124*「31-40歲-51歲以上」+.069*「公立-私立」

此 迴 歸 方 程 式 建 立 的 預 測 模 式 已 達 顯 著 水 準 (F=42.415 , P=.000),顯示上述11個預測變項做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的預測

(26)

模式是適合的,亦即如果透過此11個預測變項來預測國中教師資訊科 技融入教學現況是合理的。從上述標準化迴歸係數來看,除「數學- 綜合活動」、「5小時以下-21小時以上」、「11-15小時-21小時以上」、

「6-10小時-21小時以上」、「社會-綜合活動」等變項的Beta係數為 負值外,其餘的Beta係數均為正,可見「資訊知能」、「資訊科技態 度」愈積極正向者,其資訊融入教學現況愈佳;其中30歲以下、主任 30-40歲、公立學校之樣本之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較高、51歲以上、

專任教師及私立學校之樣本之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較低。

就個別變項的解釋量來看,以「教師資訊知能」的預測力最佳,

其 單 獨 預 測 力 ( 解 釋 力 ) 為 31.4% 且 達 顯 著 水 準 ( 淨 F=247.406 , P=.000);其次為「數學-綜合活動」單獨預測力為4.6%(淨F=38.671,

P=.000)、「資訊科技態度」單獨預測力為2.9%(淨F=25.228,P=.000)、

「5小時以下-21小時以上」單獨預測力為1.4%(淨F=13.004,P=.000)、

「11-15小時-21小時以上」單獨預測力為1.4%(淨F=13.027,P=.000);

「6-10小時-21小時以上」單獨預測力為1.5%(淨F=14.573,P=.000);

「社會-綜合活動」單獨預測力為0.9%(淨F=8.737,P=.003);「30歲 以下-51歲以上」單獨預測力為0.6%(淨F=5.739,P=.017);「主任-專 任教師」單獨預測力為0.6%(淨F=6.179,P=.013);「30 -40歲-51歲以 上」單獨預測力為0.9%(淨F=9.315,P=.002);「公立-私立」單獨預 測力為最低0.5%(淨F=4.584,P=.033)。上述11個變項的聯合預測力(即 聯合解釋變異量R2)達46.8%,且達顯著水準(F=42.415,P=.000)。分 析結果如表4-5-2。

(27)

表4-5-2 資訊科技相關因素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預測變項 順序

多元相 關係數

(R)

決定係 數(R2)

增加解釋 量(ÌR2)

F 值 淨 F 值

標準化 迴歸係 數 Beta

t 值

資訊知能 . 5 6 0 ( a ) . 3 1 4 . 3 1 4 2 4 7 . 4 0 6 2 4 7 . 4 0 6 . 5 6 0 1 5 . 7 2 9

數學-綜合活動 . 6 0 0 ( b ) . 3 6 0 . 0 4 6 1 5 1 . 6 5 2 3 8 . 6 7 1 - . 2 1 5 - 6 . 2 1 9

資訊科技態度 . 6 2 3 ( c ) . 3 8 8 . 0 2 9 1 1 4 . 0 4 7 2 5 . 2 2 8 . 2 2 4 5 . 0 2 3

5 小時以下-21 小時以上

. 6 3 5 ( d ) . 4 0 3 . 0 1 4 9 0 . 6 9 2 1 3 . 0 0 4 - . 1 2 6 - 3 . 6 0 6

11-15 小時-21 小 時以上

. 6 4 6 ( e ) . 4 1 7 . 0 1 4 7 6 . 7 8 1 1 3 . 0 2 7 - . 1 2 2 - 3 . 6 0 9

6-10 小時-21 小 時以上

. 6 5 8 ( f ) . 4 3 2 . 0 1 5 6 8 . 0 3 0 1 4 . 5 7 3 - . 1 4 5 - 3 . 8 1 8

社會-綜合活動 . 6 6 4 ( g ) . 4 4 1 . 0 0 9 6 0 . 4 0 1 8 . 7 3 7 - . 0 9 8 -2 . 9 5 6

30 歲以下-51 歲 以上

. 6 6 9 ( h ) . 4 4 7 . 0 0 6 5 4 . 0 3 7 5 . 7 3 9 . 0 8 0 2 . 3 9 6

主任-專任教師 . 6 7 4 ( i ) . 4 5 4 . 0 0 6 4 9 . 1 8 5 6 . 1 7 9 . 0 8 4 2 . 4 8 6

30 -40 歲-51 歲 以上

. 6 8 1 ( j ) . 4 6 3 . 0 0 9 4 5 . 8 8 9 9 . 3 1 5 . 1 2 4 3 . 0 5 2

公立-私立 . 6 8 4 ( k ) . 4 6 8 . 0 0 5 4 2 . 4 1 5 4 . 5 8 4 . 0 6 9 2 . 1 4 1

(28)

參、資訊科技相關因素對創新教學能力之預測分析

資訊科技相關因素對創新教學能力之預測分析如表4-5-3所示,

投入個人背景變項已建立之虛擬變項及影響之相關因素等預測變項 中,進入迴歸方程式的顯著變項共有7個。標準化迴歸方程式為:

創新教學能力=.570*「教師資訊科技態度」+.2079*「教師資訊知能」

-.137*「導師-專任教師」+.122*「藝文-綜合活動」+.149*「學校環境」

-.086*「11-20 年-21-30 年」+.077*「國文-綜合活動」

此 迴 歸 方 程 式 建 立 的 預 測 模 式 已 達 顯 著 水 準 (F=52.333 , P=.000),顯示上述7個預測變項做為教師創新教學能力的預測模式是 適合的,亦即如果透過此4個預測變項來預測國中教師創新教學能力 是合理的。從上述標準化迴歸係數來看,除「導師-專任教師」、「11-20 年-21-30年」等變項的Beta係數為負值外,其餘的Beta係數均為正,

可見「教師資訊科技態度」、「教師資訊知能」、「學校環境」愈積 極正向者,其創新教學能力愈佳。

就個別變項的解釋量來看,以「教師資訊科技態度」的預測力 最佳,其單獨預測力(解釋力)為32.5%且達顯著水準(淨F=261.506,

P=.000) ; 其 次 為 「 資 訊 知 能 」 單 獨 預 測 力 為 2.5%( 淨 F=20.529 , P=.000)、「導師-專任教師」單獨預測力為1.8%(淨F=15.204,P=.000);

「藝文-綜合活動」單獨預測力為1.5%(淨F=12.962,P=.000);「學校 環境」單獨預測力為1.1%(淨F=9.630,P=.002) ;「11-20年-21-30年」

單獨預測力為0.7%(淨F=6.371,P=.012) ;「國文-綜合活動」單獨預 測力為最低0.6%(淨F=5.0921,P=.024)。上述7個變項的聯合預測力(即 聯合解釋變異量R2)達40.6%,且達顯著水準(F=52.333,P=.000)。分 析結果如表4-5-3。

(29)

表4-5-3 資訊科技相關因素對創新教學能力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預測變項順序

多元相 關係數

(R)

決定係 數(R2)

增加解 釋量 (ÌR2)

F 值 淨 F 值

標準化 迴歸係 數 Beta

t 值

資訊科技態度 . 5 7 0 ( a ) . 3 2 5 . 3 2 5 2 6 1 . 0 5 6 2 6 1 . 0 5 6 . 5 7 0 1 6 . 1 5 7

資訊知能 . 5 9 1 ( b ) . 3 4 9 . 0 2 5 1 4 5 . 4 8 7 2 0 . 5 2 9 . 2 0 7 4 . 5 3 1

導師-專任教師 . 6 0 6 ( c ) . 3 6 7 . 0 1 8 1 0 4 . 6 0 1 1 5 . 2 0 4

- . 1 3 7

- 3 . 8 9 9

藝文-綜合活動 . 6 1 8 ( d ) . 3 8 2 . 0 1 5 8 3 . 4 2 5 1 2 . 9 6 2

. 1 2 2

3 . 6 0 0

學校環境 . 6 2 7 ( e ) . 3 9 3 . 0 1 1 6 9 . 7 3 3 9 . 6 3 0

. 1 4 9

3 . 1 0 3

11-20 年-21-30 年 . 6 3 2 ( f ) . 4 0 0 . 0 0 7 5 9 . 7 5 2 6 . 3 7 1

- . 0 8 6

- 2 . 5 2 4

國文-綜合活動 . 6 3 7 ( g ) . 4 0 6 . 0 0 6 5 2 . 3 3 3 5 . 0 9 2 . 0 7 7 2 . 2 5 7

(30)

第六節 綜合討論

本節根據待答問題與研究結果進行綜合討論。本節共分為五個部分:壹、

國中教師國中教師背景分析;貳、國中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分析;叄、國 中教師背景變項對教師效能感變異數分析;肆、影響國中教師資訊科融入教學現 況及創新教學能力之相關因素分析;伍、背景變項、相關因素對資訊科技融入教 學現況及教師創新教學能力之預測。綜合討論如下:

壹、國中教師國中教師背景分析

茲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分析,將本研究之國中教師—以臺北縣、市為例之 樣本背景資料做以下分析:

一、在學校規模分層方面:依各層樣本數取5%,大型學校(佔64.6%),中型 學校(佔26.2%),小型學校(佔9.2%)。

二、在學校性質方面:公立學校(佔96%),私立學校(佔4%)。

三、在性別方面:男教師(佔37.1%),女教師(佔62.9%)。

四、在年齡方面:以「30歲以下」(佔36.1%)和「31歲至40歲」(佔36.3%) 為最多。

五、在任教年資方面:以「未滿5年」(佔33.8%)和「5至10年」(佔25.9%) 及「11至20年」(佔25.3%)為最多。

六、在職務方面:以擔任「專任教師」(佔41.3%)和「導師」(佔32.1%)為最 多。

七、在任教領域方面:以任教「自然領域」(佔26.6%)為最多。

八、在每週使用電腦平均時數方面:以每週平均使用「21小時以上」(佔 29.5%)為最多。

(31)

貳、國中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分析

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分析,解答本研究所提出之待答問題1:【待 答問題1】:目前國中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為何?

比較臺北縣、市國中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四個層面的平均 數結果,如表 4-6-1,於融入現況_適應層面平均數最高,顯示其使用 文書處理、資料庫、繪圓程式或電腦輔助教學等軟體於教學中從「很 少使用」接近「偶爾使用」的狀況;其次為熟練層面、採用層面,創 造層面平均數為最低,顯示其使用網站設計、遠距教學、程式語言等 方式於教學中從「從未使用」接近「從少使用」的狀況。就標準差分 析,結果為融入現況_採用層面較集中,融入現況_創造層面較分散,

熟練層面及適應層面在兩者之間。

王秋錳(民 92)針對高職教師進行資訊融入教學創新教學行為與影 響因素研究結果指出,有半數以上高職教師有應用資訊融入教學創新 行為,頻率為偶爾使用具屬「採用」層級;而本研究針對國中教師進 行相關研究結果為將近半數國中教師進入「適應」層級,頻率亦為偶 爾使用。所以教師在使用頻率即教學的應用上仍有待提升。

表4-6-1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四層面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

融入層級 採用 適應 熟練 創造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數值 2.6521 .815 2.9268 .8318 2.8905 .8281 1.9221 .8746 就採用軟體方面來說,國中教師在融入「適應層面」的使用頻率

較高,此層面使用的工具包括:文書處理工具(例:Word 製作試題、

PowerPoint 簡報投影片教學)、資料庫的運用(例:Access 建立學生通 訊錄)、繪圖軟體(例:Photoimpact 教學活動照片的編修)及電腦教室 廣播教學的使用等;其次為「熟練層面」及「採用層面」此層面使用 的工具包括:電子郵件的使用(例:收發學生作業)、網路資源的運用 (例:使用網路資源準備教學相關資料、讓學生學會運用網路資源製

(32)

作報告…等)、使用電腦輔助教學軟體(CAI)於教學中及數位攝影機、

相機、單槍投影影等硬體的使用;使用頻率最低為「創造層面」,此 層面使用的工具包括:教師個人網頁的製作、架設檔案傳輸站台供學 生下載教材或上傳作業及各種軟體、程式語言的運用建置教材資源 網…等。

參、 國中教師背景變項對教師效能感變異數分析

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分析,解答本研究所提出之待答問題2:【待 答問題2】:國中教師個人背景變項與其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是否 有差異?

國中教師的任教學校規模、性質、性別、年齡、任教年資、擔 任職務、任教領域及每週使用電腦平均時數等8個背景變項中,對教 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進行單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析,結果只有 學校規模一個變項未達顯著水準(P>.05),其餘7個變項皆達顯著水準 (P<.05)結果整理分析如下:

一、在學校性質方面:公、私立學校教師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之 表現是有顯著差異。其中採用層面和適應層面中公立學校教師優於 私立學校教師。

二、在性別方面:男、女教師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之表現是有顯 著差異,且採用、適應、熟練、創造四個層面中,男教師皆優於女 教師。

三、在年齡方面:年齡不同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之表現是有顯著 差異。其中30歲以下者優於41至50歲及51歲以上者;31歲至40歲者 亦優於41至50歲及51歲以上者。

(33)

是有顯著差異。其中未滿5年、5至10年及11至20年三組皆優於任教 21年至30年此組。

五、在職務方面:擔任職務不同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之表現是有 顯著差異。其中擔任主任、組長及專任教師三組皆優於導師,而擔 任組長此組又優於專任教師。

六、在任教領域方面:任教領域不同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之表現 是有顯著差異。其中任教自然領域此組優於任教國文、英文、數學 及社會此四組;任教藝術與人文、綜合活動此兩組優於任教數學此 組。

七、在每週使用電腦平均時數方面:每週使用電腦平均時數不同在資 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之表現是有顯著差異。其中每週使用電腦平均 時數21小時以上者優於5小時以下、6-10小時、11-15小時及16-20 小時此四組,另外每週使用電腦平均時數6-10小時及16-20小時者 亦明顯優於5小時以下者。

林煌凱(民91)針對國中教師教學創新接受度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關注階層之相關研究結果,不同的擔任職務、任教年資、任教科目 與資訊相關研習時數對國中教師在教學創新接受度具有顯著差 異;王秋錳(民92) 針對高職教師進行資訊融入教學創新教學行為 與影響因素研究結果指出個人背景的性別、年齡、任教年資、職務 及任教科目等因素對高職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行為有顯著 差異;本研究結果為國中教師任教學校性質、性別、年齡、任教年 資、擔任職務、任教領域及每週使用電腦平均時數等7個背景變項 對於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有顯著差異,唯學校規模是無差異。

(34)

肆、 影響國中教師資訊科融入教學現況及創新教學能力之相關因素 分析

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分析,解答本研究所提出之待答問題3、4:

【待答問題3】:國中教師資訊知能、資訊科技態度及學校環境等三 個相關因素是否影響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本研究提出影響國中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之因素包 含:教師資訊知能、資訊科技態度及學校環境三個構面,其與資訊 科技融入教學現況整體總分及各四個融入層面分量表之相關性,如 表4-6-2所示。皆達顯著相關。因此,國中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 況與教師資訊知能、教師對資訊科技態度及學校環境有關。

表4-6-2 相關因素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四層面及總分之相關係數表

採用層面 適應層面 熟練層面 創造層面

融入現況 總分 資訊知能 .364** .550** .541** .462** .560**

資訊科技態度 .395** .454** .480** .426** .507**

學校環境 .363** .343** .380** .338** .411**

就相關因素變項而言,國中教師之教師資訊知能、教師資訊科 技態度及學校環境等 3 個變項皆與國中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 有正相關。相關分析結果如下:

一、教師資訊知能,即教師資訊科技能力,包含「一般應用能力」(例:

文書、簡報軟體的操作、作業系統環境簡單操作…等)與「專業 應用能力」(例:能善用電腦特性、網路通訊、程式撰寫能力…

等)(溫嘉榮,民 88)。本研究教師資訊知能愈佳者其融入教學現 況使用頻率愈高,兩者具正相關性。

二、教師資訊科技態度,Brown,Brown 與 Baack(1998)認為資訊科

(35)

行動;情感方面,個人對電腦所顯現的內在感覺;認知方面,

個體對資訊科技所持的認識與信念。資訊科技態度即資訊科技 的意願、動機、信念、興趣、接受度…等(王秋錳,民 92),本 研究教師資訊科技態度愈佳,其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使用頻率愈 高,兩者具正相關性。

三、學校環境,即行政支援、同儕之支援、激勵、軟硬體設備…等(王 秋錳,民 92)。本研究學校環境愈佳,其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使用 頻率愈高,兩者具正相關性。

【待答問題4】:國中教師資訊知能、資訊科技態度及學校環境等 三個相關因素是否教師創新教學能力?

本研究針對三項與資訊相關因素包含:教師資訊知能、資訊 科技態度及學校環境三個構面,探討其與教師創新教學能力三構 面及教師創新教學能力整體之相關性,如表4-6-3所示。皆達顯著 相關。因此,教師創新教學能力與教師資訊知能、教師對資訊科 技態度及學校環境有關。

表4-6-3相關因素與教師創新教學能力之相關係數表 資訊科技創

新教學能力

教師創新教學 態度

一般教學創新 教學能力

教師創新教學能 力總分

資訊知能 .490** .585** .489** .490**

資訊科技態度 .396** .436** .373** .570**

學校環境 .377** .439** .396** .489**

(36)

伍、 背景變項、相關因素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及教師創新教學 能力之預測

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分析,解答本研究所提出之待答問題5、6:

【待答問題5】:教師個人背景變項、國中教師資訊知能、資訊科技 態度及學校環境等三個相關因素對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能否 有效預測?

本研究針對教師個背景變項(包含學校規模、性質、性別、年 齡、年資、職務、任教領域及每週使用電腦平均時數等八項)與資訊 相關因素三個構面(包含教師資訊知能、資訊科技態度及學校環境三 個構面)共十一項因素為預測變項,採用多元逐步迴歸之分析方式,

預測國中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之效標變項,結果計有「教師 資訊知能」、「數學-綜合活動」、「資訊科技態度」、「5小時以 下-21小時以上」、「11-15小時-21小時以上」、「6-10小時-21小時 以上」、「社會-綜合活動」、「30歲以下-51歲以上」、「主任-專 任教師」、「31-40歲-51歲以上」、「公立-私立」等11個變項F值達 顯著水準(P<.05),而其中以教師資訊知能最具有預測力,總預測力 為46.8%。

【待答問題6】:教師個人背景變項、國中教師資訊知能、資訊科技 態度及學校環境等三個相關因素對教師創新教學能力能否有效預 測?

本研究針對教師個背景變項(包含學校規模、性質、性別、年齡、

年資、職務、任教領域及每週使用電腦平均時數等八項)與資訊相關 因素三個構面(包含教師資訊知能、資訊科技態度及學校環境三個構 面)共十一項因素為預測變項,採用多元逐步迴歸之分析方式,預測 國中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之效標變項,結果計有「教師資訊 科技態度」、「教師資訊知能」、「導師-專任教師」、「藝文-綜

(37)

合活動」、「學校環境」、「11-20年-21-30年」、「國文-綜合活動」

等7個變項F值達顯著水準(P<.05),而其中以教師資訊科技態度最具 有預測力,總預測力為40.6%。

根據上述預測分析結果,欲提出增進國中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以提 升其創新教學能力之方法,可從教師資訊知能、教師資訊科技態度及學 校環境三方面著手,詳細說明如下:

一、提升教師資訊知能:教師對於資訊課程的理解大於會使用套裝 軟體及應用,故教師在資訊的相關觀念上已經具有,但無法順 利的應用相關軟體作為教學的協助,為教學作一些知識、教材 上的管理,故在應用的技能上則仍待提高。故教育行政機關可 多辦理資訊應用的活動,例如:多媒體教學觀摩、競賽,使教 師有動機去將所學的資訊能力實際的應用。

二、增進教師對資訊科技的正向態度:梁恆正(民 89)指出以冷漠 態度或迴避去接觸新科技的教師,學校中並不乏其人,也是推 動資訊教學應用最需著力的地方。本研究結果發現,教師對資 訊科技的態度亦為預測教師創新教學能力的一項指標,態度為 正向者,其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狀況較佳,且創新教學能力亦較 高,為減少與避免教師對資訊科技負向態度的產生,教育行政 機關應以鼓勵及要求的態度,持續的針對資訊創新的設計與軟 體,教師教學所需的資訊素養、技能…等,鼓勵教師不斷的接 觸,擬定獎勵政策,要求教師須達到一定的水準,已使教師的 資訊態度能不斷的提升,以正向的態度面對資訊科技的變化。

三、改善學校資訊科技環境:王秋錳(民 92)指出「同儕支援」或「同 儕教師的激勵」對於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行為頻率有顯 著影響,學校獎勵制度的建立,專業技術人員的支援也是影響

(38)

教學研究會、進行創新教學示範或觀摩,營造同儕間相互激 勵、學習及充份行政專業資訊人員的支援之環境為學校當局的 一大責任。

數據

表 4-1-1 臺北縣、市國民中學教師個人背景資料摘要表  基本資料名稱  選項  人數  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大型學校  352  64.6  64.6  中型學校  143  26.2  90.8 學校規模  小型學校  50  9.2  100.0  公立  523  96.0  96.0  學校性質  私立  22  4.0  100.0  女  343  62.9  62.9 性別  男  202  37.1  100.0  30歲以下  197  36.1  36.1  31歲至40歲  1
表 4-2-1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各層面平均數、標準差分析摘要表  融入現況_採用  融入現況_適應  融入現況_熟練  融入現況_創造  基本資料  選項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男  2.7820  .96308 3.1337 .98373 3.0408 .96287 2.1960 1.0170  性別  女  2.6105  .78889 2.8857 .83882 2.8353 .77423 1.7994 .82568  公立  2.6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在學校行之有年的培育實習教師優良傳統風氣之下,我以擔任教育實 習輔導教師為榮,透過 開放自己的教室 (擔任校內輔導教師、集中實習輔導教 師) 、

C7 國立台中護理專科學校護理科 台中市 主任 C8 中臺科技大學老人照顧系 台中市 助理教授 C9 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 台中市 助理教授 C10

 具有計畫主持人資格,且於國內外擔任教學、研究職務在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資源和支援 學與教資源 社區資源 學校設施 和支援 研究與 發展計劃 學校領導與

近年,各地政府都不斷提出相同問題:究竟資訊科技教育的投資能否真正 改善學生的學習成果?這個問題引發很多研究,嘗試評估資訊科技對學習成果 的影響,歐盟執行委員會聘請顧問撰寫的

名教師完成教育局認可的基礎課程。若受訓教 師已離職,或幼稚園首次獲批 支援非華語學童 的資助,請有關的學校安排教師接受相關的培

例如,參閱:黃啟江,《因果、淨土與往生:透視中國佛教史上的幾個面 相》〈第六章·從佛教研究法談佛教史研究書目資料庫之建立〉,(台北:臺 灣學生書局,2004 年),頁 237-252; Yasuhi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