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論文
Department of History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Doctoral Dissertation
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
清代至戰後的追索
Exploring the Shaping Progress of Taiwan-Hakka:
Since the Ching Dynasty
林正慧 Cheng-hui Lin
指導教授:黃富三 博士 Advisor: Fu-san Huang, Ph.D.
中華民國 102 年 1 月
January, 2013
──清代至戰後的追索
林正慧
摘 要
華南客家的形塑過程,有一個文化共性的形成時期,之後才有第二階段的 客方言群意識覺醒期。約於宋元之際,閩粵贛邊區已形成有共同方言與地域文 化的一群人,但當時並未被以「客」名之。
明清時期,閩粵贛邊區人口飽合,加上清初遷海復界之後,大量客方言人 群向粵東沿海或珠江三角洲一帶流徙,在這些客方言人群外移的邊緣,由於客 方言人群的流寓與耕佃身分,加上人數漸增,方音殊異,遂逐漸與當地以廣府 方言為主的「本地人」關係緊張,進而在十九世紀以降,頻頻發生「土客衝突」,
且在廣府人書寫的志書當中,多被指為「非漢」之種族。
發生於十九世紀初以後華南的土客衝突,以及當地土著屢屢以非漢污蔑客 方言移民的情形,引起客方言士子加以關注,並以強調客方言人群乃中原衣冠 舊族,方言亦為中原古音的方式為「客」(客方言人群)溯源。在此過程中,恰 適西教東傳,於是以客方言地域為傳教重心的巴色會傳教士們也共同參與為
「客」溯源的行列,就約在 18 世紀中葉,中文的「客家」與西文的 Hakka 有了 指涉相同人群的意涵。
客方言士子與西方傳教士為「邊緣客域」的客方言人群溯源美名之後,為
「客家」意識回流「中心客區」(嘉應州)舖好了溫床,到了光緒末年的《嘉應 州志》,我們已可看出「中心客區」如何思索由文獻中找出「中心客區」為「客」
名所出的各種可能,於是「客家」與宋元文獻中的「客戶」增盛說牽扯上關係,
也於是之後許多的「客家」溯源,都免不了要在文獻中找「客」蹤。
「客家」意識回流「中心客區」之後,開始讓由「中心客區」向外離散的 客家有了認同的媒介,清末民初客家人士積極參與城市活動與革命建國等行 動,逐漸累積政經實力的同時,面對一次又一次的「非漢」污衊,更讓「客家」
的意識與認同得以抬頭,也讓海內外客屬有了清楚的以方言認同的媒介。然而,
能有所不同,即如清代臺灣的客方言人群。
臺灣客家的形塑,與華南的客家形塑呈雙軌並行的狀況。且臺灣客家的形 塑歷程,前面有很長一段時期並不稱為「客家」。就已有的文獻加以了解,清代 臺灣漢人的認同模式,就廣東省嘉應州與福建省汀州府等純客住區的移民,以 及福建省漳泉與廣東省潮州府等閩南方言移民而言,常採取跨省的方言認同;
而漳州客方言與潮州府饒平縣、惠州府海豐、陸豐等縣移民,由於原籍地即處 於客方言與閩南方言接觸地帶,來臺移民的方言與嘉應州等地移民的方音有 別,加上清代臺灣「閩主粵客」的制度性框架,故多採取「省籍認同」,即漳州 客方言人群多認同於閩籍,潮州府饒平縣或惠州府陸豐、海豐等縣客方言人群 多認同於粵籍。
雖然清代文獻多以行政界線分類人群,但我們仍能從中文文獻的蛛絲馬 跡,及十九世紀西人的記述資料中發現,早在康熙末年,下淡水地區的客方言 人群已採取方言認同,自稱「客民」,之後臺灣民間社會逐漸形成「客人」與「福 佬」以方言為界的分類樣態。民間社會以方言分別彼此,與雖官方以行政界線 劃分人群不同,但卻實際且持續存在於臺灣的民間社會,且在清代的文獻中若 隱若現,終於到了光緒末年修志時,出現了《新竹縣采訪冊》中的「客人(ke-lang=)
論述」。
乙未之役後,臺灣島民面臨了一個異族的統治者,這個殖民政府一開始就 從西方知識體系中了解臺灣有一群說客方言的人為「哈喀」、「喀家」或「客家」,
但之後基於對臺島舊慣的調查,及清代文獻的了解,殖民政府以原先認知的有 種族意涵的「客家」,與清代的省籍界線疊合,將臺灣漢人分為廣東人與福建人,
且各自對應一種方言,即客方言與閩南方言。此一分類,讓日治時期的人群認 同清楚地以方言為界線。但也可能讓閩籍客方言人群與粵籍閩南方言人群面臨 如何自我定位的難題。
因此,我們必須了解,1905 年以來的臨時戶口調查或國勢調查,統計的數 字顯現的是當時說客方言的人,而 1926 年的鄉貫調查的標的則是漢移民的原籍 地,二種調查的標的不同,統計數字背後各有其特殊意涵,這是日後研究者在 使用或解釋數字時,需要特別留意的部分。
日治臺灣的客方言人群就這樣從清代的粵人、客人,變成日治的粵族、廣 東族。日治期間,臺灣的客方言人群可能會從各種不同管道了解華南有與自己 同方言的人叫「客家」,但終日治,「客家」對臺灣的客方言人群而言,尚屬外 來詞的概念。從一些日記或檔案資料,我們可以看出臺灣客人在戰後初期面臨 了從「客人」到「客家」的轉折及適應過程。亦即戰後臺灣的客方言人群,不
稱為客家人,也開始嫁接起中原南遷的族群歷史。
由戰後本省外客家的相處情形來看,多少可以看出方言的認同力量,而初 步歸納戰後省內外客家彼此能容易產生族群親親感的原因可能有三。其一是由 於所屬方言是特殊,且在臺灣是居於少數的,使得彼此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拉 近陌生的距離。其二,許多臺灣客家雖經歷次兩次改朝換代,卻仍保有對原鄉 及原鄉宗族的認同觀念,這也是戰後省內外客家容易跨越長期隔離的時間作 用,而輕易拉近彼此距離的因素之一。其三,由於客家在臺灣是相對的少數,
自易接納省外的同方言群的成分,尤其,他們舉著客家是中原正統的旗幟而來。
戰後以來在臺灣進行的「中原客家」論述,以及外省客家與本省客家的互 動,經數十年來,對臺灣及客家的研究皆造成深刻的影響。諸如造成客家誤解 的層累堆積、中原客家文化質素的雜揉融合及客家族群處境的劣勢化與客語的 隱形化等等。由於中原客家在戰後臺灣的宣揚,其實是鑲嵌在符合國家政策的 脈絡底下,於是雖言是中原客家論述,重的是中原,是中國,而非客家,遑論 臺灣。此一隱伏的矛盾,日後即成為臺灣客家人意識的發軔。
關鍵詞:客家、臺灣、客人、粵人、土客衝突、閩粵關係
Cheng-hui Lin
Abstract
The shaping progress of Hakka in Southern China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one is the period of the formation of common culture, the other is the period of awakening of Hakka consciousness. Nearly in the 13th century, a group of people who had the same dialect and culture gathered together in the border area of Fujian, Guangdong, and Jiangxi provinces, however; they didn’t be called “Hakka” at that time.
From the 14th to 18th century, there was excess population in the border area of Fujian, Guangdong, and Jiangxi, so the Qing government opened up coastal areas for people to live in. As a result, a great number of the people who spoke Hakka dialect moved to the east coastal areas of Guangdong or the Pearl River Delta.
Consequently, they lived away from home and rented out others’ lands that they had conflicts gradually with the local residents, who spoke Standard Cantonese. From the 19th century, local residents-Hakka conflicts broke out frequently. Moreover, in the history written by the people who spoke Standard Cantonese, the immigrants who spoke Hakka dialect were described as “fei-han” (not the Han people).
The mentioned local residents-Hakka conflicts and discrimination caused the literati among the people who spoke Hakka dialect to be concerned about that and to trace back to the source of their history. Hakka elites vigorously asserted that their ancestors were from the Central Plain, the core birthplace of China’s civilization.
They emphasized that their dialect was inherited from the ancient language of the Central Plain, too. At the same time, the western missionaries of Basel Missionaries were preaching in the area which the people who spoke Hakka dialect lived in, and they took part in the shaping progress. From then on, the missionaries started to call them “Hakka”.
The tracing back to the source of Hakka history for the east coastal areas of Guangdong encouraged the people who spoke Hakka and lived in Jiayingzhou (a prefecture of Guangdong) to take the same action. For example, in the chorography of Jiayingzhou written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many written accounts of tracing back to the source of Hakka history were found. Thereafter, researchers could not trace back to the source of Hakka history without studying the historical records in advance.
The new ethnic concept of Hakka made Hakka people who spreaded in Southern China identify themselves.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Hakka people actively joined the activities of the coastal cities and the building of Republic of
groups continued discriminating them as “fei-han”, that reinforced their ethnic concept. Meanwhile, the Hakka people who lived in other areas started to identify themselves as an ethnic group by means of Hakka dialect. Yet, the shaping progresses of Hakka ethnic concept were different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outhern China. The immigration of Hakka people to Taiwan in the Qing dynasty was an example.
The shaping progress of Hakka history carried on in parallel in Sothern China and in Taiwan. Initially, Taiwan Hakka immigrant didn’t claim to be “Hakka”.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historical documents, among the Hans who immigrated to Taiwan in Qing dynasty, some people were identified themselves by means of dialects they spoke instead of the provinces they were born in. They were people from Jiayingzhou and Dingzhoufu (a prefecture of Fujian), where people only spoke Hakka dialect; people from Zhangzhou and Quanzhou (prefectures of Fujian) and Chaozhou (a prefecture of Guangdong), where people only spoke Minnan (southern Fujian province) dialect. However, some people were identified themselves by the provinces they were born in instead of dialects they spoke. They were people who spoke Hakka dialect from Zhangzhou, Raoping, Huizhou (prefectures of Guangdong).
They identified themselves by the provinces they were born because of two reasons.
First, people who spoke Hakka and Minnan dialect lived together in the mentioned places, so their Hakka accent was different from the one of the Hakka people from Jiayingzhou and Dingzhoufu. Second, Taiwan authority in Qing dynasty implemented many official systems which regarded the immigrants from Fujian as primary; the immigrants from Guangdong as secondary.
Taiwan historical documents of Qing dynasty commented that people in Taiwan were identified by provinces where one was born. Nevertheless, in other historical record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languages in the same period of time wrote down that people who spoke Hakka dialect claimed to be “ke-min” in southern Taiwan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18th century. That indicated that people in Taiwan society at that time divided themselves into two ethnic groups, Hakka people and Holo people, according to dialects they spoke instead of the provinces where they were born,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view of the government. Until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term “Ke-lang” appeared formally to identify Hakka people in the history of Hsinchu, which was revised by the government.
Qing government ceded Taiwan to Japan in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1895, and Taiwan became a colonial rule. Japanese authority perceived that a group of people who spoke Hakka dialect and were called Hakka existed in Taiwan through reading the historical records in western languages. Later, the authority did the research on Taiwan tradition and historical records of Qing dynasty. At last, Japan regarded all the immigrants from Guangdong as people who spoke Hakka language, and all the immigrants from Fujian as people who spoke Minnan dialect. Thus, Taiwan people were forced to identify themselves by following the authority’s standard. Two kinds of people faced the problems to identify themselves. Some
It was worth noting in two kinds of investigations conducted by the authority.
One was the Hakka population investigation since 1905, and the other was the investigation in 1926 on provinces where Han people living in Taiwan were born.
The objects in the investigations were different, and the results were different consequently. Resear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at.
During Taiwan’s colonial period, people who spoke Hakka dialect might learn from every channel that there was a group of people who spoke Hakka dialect in Southern China, and they were called Hakka. Yet, the term of “Hakka” was a loanword to them before the end of WWII when Taiwan returned to China in 1945.
Through some diaries and historical records at that time, the people who spoke Hakka in Taiwan adapted themselves from the identity of Japanese to Chinese, and from the title of Cantonese to Hakka. That is to say, people who spoke Hakka dialect in Taiwan accepted the standard of Hakka in Southern China to identify themselves, to claim to be Hakka, to trace back to the source of their history, and to admit their ancestors who were from the ancient Central Plain. Taiwan-Hakka grafted Hakka history, which described that Hakka people started from the Central Plain and then immigrated to Southern China.
The Hakka people who emigrated from China to Taiwan after 1945 got along very well with the Hakka people who were born in Taiwan. There were three possible reasons. First, that Hakka dialect was special among all ethnic dialects made Hakka people draw close to each other. Second, many Hakka people who were born in Taiwan more or less approve of the ancestors’ hometown and relatives there in spite of their changing nationalities twice during the past ten years. Third, the Hakka people were minority of the population in Taiwan, thereupon they naturally accepted their siblings from other provinces--especially when their siblings proposed that Hakka people were from the Central Plain.
After 1945, the thesis that Hakka people were from the Central Plain and the intimate interaction between Taiwan-Hakka and Hakka people who moved to Taiwan from the continent after WWII brought about deep effect (e.g.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term “Hakka”, diversity of Hakka culture, weak situation on politics of Hakka ethnic, and fading away of Hakka dialect) on the research on Taiwan and Hakka history during the past ten years. The point that Hakka people were from the Central Plain was proclaimed and emphasized in Taiwan in accordance with Taiwan government’s ethnic policy. As a result, the research on Hakka people’s history in Taiwan was neglected. This unbalanced hidden problem might provoke Taiwan-Hakka to strengthen their local identity.
Keywords: Hakka, Taiwan, ke-lang, Cantonese, local residents-Hakka conflicts, The Relation of Fujian and Guangdong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成果回顧………3
第三節 研究方法………9
第四節 章節架構………9
第二章 華南客家的形塑歷程………11
第一節 客家探源的兩個階段………..…11
第二節 邊緣客域的土客衝突與客家的形塑………18
一、外移廣、惠二府的土客衝突與徐旭曾的〈豐湖雜記〉…………20
二、遷徙廣西─太平天國與「客家」………26
三、廣肇二府─咸同大械鬥與「客家」………34
第三節 客家意識回流「中心客區」………48
一、從無到有──「中心客區」的客家論述………48
二、「中心客區」以客自我定位的時空環境………54
第四節 客家意識的散播與學術化………65
一、離散又團結的客家………65
二、邁入學術殿堂的客家………72
第三章 清代臺灣:閩粵移民與客方言人群………81
第一節 清帝國視角下的人民:閩粵移民與方言………81
一、漳泉移民:福建省閩南方言………81
二、汀州移民:福建省客方言………..………83
三、潮州府沿海移民:廣東省閩南方言………83
四、潮惠嘉移民:廣東省客方言………..………85
五、閩省兩省雙方言混雜區……..……..………87
第二節 由客民到客人………..…91
二、由客民到粵民………99
三、粵人與客人………106
第三節 省籍與方言界線交錯下的認同可能………125
一、由分類情形看閩粵移民的認同模式………125
二、閩粵客方言移民的認同可能………139
第四章 日治臺灣的廣東人………..…157
第一節 國家的認識:由喀家到廣東人………157
一、「喀家」的記載及緣由………157
二、認識舊慣:「喀家人」變成「廣東人」………173
三、戶口調查:有方言人群意涵的「廣東人」………178
四、不同於華南的「廣東人」………185
第二節 殖民地的廣東人………191
一、乙未抗日與殖民接觸………191
二、殖民地的處境………199
三、「廣東人」的邊緣處境………203
第三節 統計數字後的意涵………213
一、殖民政府對閩客方言層次的認識………213
二、鄉貫調查的意涵………217
三、鄉貫調查與戶口調查的差異……….………224
第五章 戰後臺灣的客家人………231
第一節 新的「客家」成分與本省客家………231
一、半山客家………..…231
二、外省客家………..……232
三、本外省客家的互動………238
第二節 由「廣東人」、「客人」到「客家」………242
第三節 戰後「中原客家」的形塑及影響………249
二、1960 年代………..………250
三、1970 年代末至 1980 年代………256
四、戰後「中原客家」論述的影響………259
第四節 戰後臺灣的國家與客家………271
一、地方自治下的客家………271
二、連繫世界客屬的客家………274
三、客家族群處境的劣勢化與客語的隱形化………276
第六章 結論………281
參考文獻………287
表 2-2-1 1661-1767 年福建、廣東二省人丁數升降百分比………18
表 2-4-1 同光年間海外遊記中對華人的描述………68
表 2-4-2 純客住縣與非純客住縣………76
表 3-2-1 臺灣府各學廩生、增生定員數變遷………..………102
表 3-3-1 1787-1788 年林爽文事件起事者與天地會員原籍………130
表 3-3-2 閩粵贛邊區客方言人群參與天地會情形………132
表 3-3-3 參與林爽文天地會之客方言人群………132
表 3-3-4 嘉慶 14 年(1809)參與械鬥之各籍聚落…………..………134
表 3-3-5 汀州移民淡北三芝祖籍列表……….……..………140
表 3-3-6 清代罩蘭地區主要姓氏的原鄉祖籍…………..……….………147
表 3-3-7 東勢地區合股開墾地區………..………153
表 3-3-8 頭前溪中上游三庄祖籍別……….……….………154
表 4-1-1 1897 年臺灣「喀家族」之戶數人口表…………..………160
表 4-1-2 1897 年臺灣「喀家族」之種類與分布………..………161
表 4-1-3 1897 年六堆戶數人口表………..………166
表 4-1-4 1897 年六堆「附堆」戶數人口表……..………166
表 4-1-5 1897 年伊能嘉矩走訪廣東聚落之記錄……..………169
表 4-1-6 1897 年〈新竹地方巡迴日誌〉中之廣東部落………172
表 4-1-7 1901 年日人對漢人原籍地之了解………174
表 4-1-8 1902 年日人土地調查時記錄的廣東人……….………175
表 4-1-9 1904 年臺灣民族人數統計………178
表 4-1-10 日本殖民政府在臺灣人口普查的「種族」區分(1905-1935)………179
表 4-1-11 1920 年臨時戶口調查項目一覽表………180
表 4-1-12 1907 年臺灣方言統計………183
表 4-2-2 1897 年六堆分屬五辨務署之規劃………192
表 4-2-2 1897 年六堆分屬五辨務署之規劃……….………198
表 4-3-1 廣東人與祖籍廣東之比較………224
表 4-3-2 福建人與祖籍汀州府之比較(福老優勢區)………226
表 4-3-3 福建人與祖籍汀州府之比較(客人優勢區)………227
表 5-1-1 戰後初期來臺之外省籍人口………233
表 5-1-2 1956 年在臺之外省籍人口………234
表 5-1-3 戰後以來外省客家所組之同鄉會………236
表 5-2-1 《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中「種族別」與「籍貫」的轉換情況…242 表 5-2-2 清至戰後閩粵之人群意涵變化……….……….……243
表 5-4-1 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271
圖 2-2-1 明清時期閩粵贛邊區居民向北遷移示意圖………19
圖 2-2-2 明清時期客方言人群向廣、惠二府遷移地點………….………21
圖 2-2-3 清嘉慶年間徐旭曾眼中的客方言分布區……….………24
圖 2-2-4 客方言人群入墾廣西示意圖………27
圖 2-2-5 咸同年間土客大械鬥相關區域………37
圖 2-3-1 《嘉應州志》中之客方言分布區……….…...………51
圖 2-4-1 客家分布地圖………74
圖 3-1-1 福建省方言分區圖………82
圖 3-1-2 廣東文化區劃圖………84
圖 3-1-3 閩粵省界與方言界劃出的四大區塊………86
圖 3-1-4 閩粵兩省雙方言交界地帶………88
圖 3-2-1 康熙五十年代臺灣方志中的島內界域……….…...………93
圖 3-2-2 《六堆忠義文獻》中之客民論述………107
圖 3-2-3 道光年間民間古文書中之「客人」與「粵人」論述…….……….113
圖 3-2-4 1873 年的臺灣南部………...………..………….116
圖 3-3-1 道光 6 年分類械鬥聚落分布圖………136
圖 3-3-2 道光 12 年分類械鬥聚落分布圖………138
圖 4-1-1 1897 年臺灣「喀家族」之人口………161
圖 4-1-2 明治 30 年認識六堆為「喀家族」………167
圖 4-1-3 臺灣人種分布圖(明治 31 年)………168
圖 4-1-4 伊能嘉矩臺灣踏查行程略圖………..………170
圖 4-1-5 1904 年臺灣民族分布圖………177
圖 4-1-6 戶口調查種族欄內記錄須知…………..………182
圖 4-1-7 1907 年臺灣言語分布圖………184
圖 4-1-8 「客人話」之意涵………186
圖 4-2-2 1897 年 10 月六堆分屬五辨務署管轄………198
圖 4-2-3 日治時期戲謔「客人」的童謠………208
圖 4-3-1 1926 年福建省漳州府籍人分布圖………218
圖 4-3-2 1926 年福建省汀州府籍人分布圖………219
圖 4-3-3 1926 年廣東省潮州府籍人分布圖………220
圖 4-3-4 1926 年廣東省嘉應州籍人分布圖………221
圖 4-3-5 1926 年廣東省惠州府籍人分布圖………222
圖 4-3-6 1926 年廣東省籍人分布圖………223
圖 4-3-7 胡氏系統圖………228
圖 5-2-1 1956 年臺灣「閩南人」分布圖……….………245
圖 5-2-2 1956 年臺灣「客家人」分布圖……….………246
圖 5-3-1 1945-1998 年客家關係書目統計圖………….….………249
圖 5-3-2 《苗友》、《中原》封面題詞….………..………250
圖 5-3-3 《苗友》創辦人謝樹新………..………251
圖 5-3-4 《苗友(中原)》雜誌客家資料統計圖………255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客家」是什麼?戴國煇先生曾如此自我提問,但他發現,「即使是客家出 身的我,在被問到『客家是什麼』這一問題時,說實在的,很多時候感到的是 困惑,因為不容易回答」。後來戴國煇的作法是,具體的把客家出身的名人一一 列出。1
「客家」是什麼?劉鎮發先生認為「客家」從一個歷史的誤會開始,接著 又是一系列的誤會,在短短的三百年間,這些誤會的總和構築了一個近代民系 的神話。將本來是「非粵非漢」的「野蠻人」的身份,變成了相對純正的中原 移民後裔。劉鎮發因此認為「客家」的歷史,即是多重的誤會構成了一個誤會 的歷史,而一個歷史的誤會又將這個標籤鞏固和傳播,且更影響了其他學科的 發展。2
「客家」作為一個研究對象,在過去經常被視為是一個基本的、不變的與 不可置疑的標記,因而客家語言、宗教與社群結構的研究者較少從批判的角度 來檢視「客家」究竟是什麼?「客家」如何形塑而來,以及「客家」的形塑是 華南與臺灣皆同,還是存在不同的歷史脈絡?
參與客家的相關研究,會發現這塊研究領域似乎存在許多大家難解的謎 題,以下試舉數例說明:
其一,如施正鋒曾言:
羅香林立論的基礎是客家各氏的族譜,歸納出客家人的起源地,在 中原與原鄉之間的中繼寄居地,中間有將近千年的逗留,除了後期的 回溯性遷徙外,為何在這段漫長的旅次過程裡,竟然沒有留下明顯 的文化器物?合理的解釋是,或許客家人與其他漢族在文化上相 較,並無明顯的差異。然而,為何連客語也在這些中繼地憑空消失?
或許客家人長期在中國不斷地作遷徙,一直到抵達原鄉為止,而少
1 戴國煇著,林彩美譯,〈何謂「客家」?〉,戴國煇全集 1,《史學與臺灣研究》,卷一.境界人 的獨白(臺北:遠流,2011 年),頁 227。
2 〈 劉 鎮 發 :「 客 家 」 ─ ─ 誤 會 的 歷 史 、 歷 史 的 誤 會 ( 以 及 相 關 討 論 )〉, 客 家 風 情 : http://www.hakkaonline.com/forum/thread-48194-1-1.html(2012/11/25 點閱)。
數選擇駐留的就被同化了。更令人困惑的是,為何歷史未載?3 又如尹章義也曾表示:
同治十年的《淡水廳志》,日治時代的《臺北廳志》和光復以後的《臺 北縣志》完全看不到客家人活躍在新莊平原上痕跡。就一個歷史學者 而言,這是相當令我驚訝的。……,對於臺北客家史幾乎被全面抹滅 的現象,終於產生「余欲無言」的感覺。……客家人在臺北史上一片 空白固然令人遺憾,但是在仍居多數的地區,地方志中找不到客家人 就太不可思議了。以客家居民超過百分之六十的新竹縣為例,清同治 十年刊行的《淡水廳志》敘及客家人和客家地區的篇幅極少,寫新竹 地區志書的人,似乎沒有覺察客家人的存在。4
其實類似的疑惑,早在 1930 年代的中國,陳公博即在某刊物中,發表了 一篇找不出「客家」歷史線索的文章,5 陳公博如何陳述,目前因尚未找到該文,
無法得知,只能由一則 1936 年發表於《中央日報》的短文中知道,陳公博發表 之後,接著就有許多人加以評論,展開了一場文戰。顯然同樣的疑惑由來已久,
尚待釐清。
其二,如陳板言:
我的叔公陳漢有和祖父陳漢台,是陳家來臺第六代,在陳家來臺兩 百年後編了一本族譜。在族譜中唯一能夠閱讀到陳家社會處境的就 是〈編修族譜略序〉,其中花了將近一半的篇幅,記載來臺祖陳東 浩個人在北臺灣落腳定居的奮鬥過程。雖然從陳東浩的個人奮鬥史 中可以隱約感受一種單身移民向上謀生的積極性,卻完全沒有提及 客家精神或客家定義。6
「客家定義」與「客家精神」是一直都存在的嗎?一直存在於清代渡海 來臺的客方言人群的想法之中嗎?就臺灣的歷史而言,客方言人群究竟何時 有「客家」意識?在有「客家」意識之前,他們如何自我定位,或如何與「他 群」互動?
諸如上述所舉對於「客家」形塑過程與意涵的疑惑,其主要由來在於,目 前對「客家」的認知實有太多近現代族群意涵的注入,而對於研究臺灣歷史上
3 施正鋒,〈客家人由中國遷徙臺灣──臺灣客家族群認同的打造〉,收入氏著,《臺灣人的民族 認同》(臺北:前衛出版社,2000 年),頁 142。
4 尹章義,〈臺灣客家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灣文獻》,第 48 卷第 2 期(1997 年 6 月),頁 2-3。
5 蔗,〈從「客家」問題,談到中原民族的南徙〉,《中央日報》,1936 年 3 月 3 日,版 12。
6 陳板,〈族群與地域:臺灣客家在地化的文化觀察〉,收入徐正光主編,《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 討會論文集: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頁 310。
的「客家」的我而言,必需時常提醒自己不要掉入以今非古的陷阱之中。因此,
如果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可以釐清,而得以更明白由古至今,本地外來,文獻 書寫與民間社會中的「客家」,或許我們能以更正確的理解來研究臺灣歷史上的
「客家」,這是本文以〈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為題的發想之一。
筆者之前曾為文〈從客家族群之形塑看清代臺灣史志中之「客」──「客」
之書寫與「客家」關係之探究〉,其中對於清代文獻上書寫的「客」,我原本的 解讀是等同於「粵」,亦即因粵為「隔省流寓」,以「閩主粵客」而言。然而這 樣的一個理解,似乎與今日臺灣人群以方言為界的現狀存在落差,顯示這其中 有哪一個轉折過程或某一個重要的面向被忽略了,想了解這個轉折過程,是本 文的發想之二。
本文主要的目的即在於了解,在臺灣,客家意識是一開始就有的嗎?客家 一詞是橫貫臺灣歷史皆可一以貫之的使用嗎?換言之,本文想處理的重點在 於,臺灣的客方言群面對改朝換代如何肆應?此對其認同內涵與立場有無影 響?他們是如何歷經不同朝代,形成當今的客家意識?
第二節 研究成果回顧
由於客家族群作為一個研究對象,對於如何定義「客家」,一直存在不同 的理解與看法,早期多從語言、血統與文化等各方面來界定「客家」,近年來 的研究傾向,則多跳脫鑽研誰是客家人的研究題旨,而改以探析「客家如何形 成」的方式來理解「客家」。研究取向改變的主要原因,可能在於學界愈來愈 清楚原本被認為是同質的華南、臺灣或海外的「客家」,其實存在複雜的殊異 性。客家意識在不同地域的形成發展,各有不同的歷史時空環境,因此若仍如 過往僅以單一的定義去理解客家,則「客家」就侷限於片面的、單一的,有標 準答案的名詞,不僅無助於我們理解「客家」在不同環境中的歷史脈絡,及其 可能存在的文化多樣性;也讓我們無法進一步去比較遷徙各地的「客家」在不 同環境在地化之後,彼此仍存在哪些一致性,或已產生哪些差異性。
對於客家的形成,一直是學者相當疑惑,且亟思解決的課題。如羅烈師言 確如羅氏所言,客家族性之產生有其不可忽略的歷史性,因此我們無法只憑近 二十年的客家現象討論臺灣客家,勢必將視野一方面往歷史延伸,一方面聚焦 點於特定的客家地區,以求理解臺灣客家及其形成過程。7
7 羅烈師,〈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清華大學人類所博士論文,2006 年),頁 27。
目前臺灣學界以「客家形成」為題旨的研究成果不少,略說明如下。就題 旨而言,本文與羅烈師的博士論文〈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 察〉(新竹:清華大學人類所博士論文,2006 年)較為相近。羅氏之論文,係依 據二十世紀初臺灣總督府的人口統計資料,以河流模式解釋,竹塹地區在清代 如何藉由義民信仰,逐步確立「粵人」認同,並在 20 世紀初進一步以粵人為界 限,將粵人認同轉化為「客人論述」。
本文雖與羅烈師論文題為「客家的形成」相似,但取徑有所不同。說明如 下:
其一,本文與羅氏一樣,認為「這一客家總稱的形成過程具有十分豐富的 內涵,自然值得研究,也必須研究,不過筆者認為應階段性地先處理臺灣本島 客家形成的過程」。8 本文採取相反的取徑,由於華南是客家概念的源起,客家 在華南的形成傳播有其特殊的歷史脈絡,意即若未先究明「客家」為何,我們 可能也很難進一步討論臺灣的「客家」。因此,即本文將先釐清華南客家的形塑 歷程,以作為追索臺灣客家形塑歷程的參考座標。
其二,在空間上,羅文雖包含臺灣全島,但是以頭前─鳳山兩溪流域及部 份中港溪及紅毛溪流域為觀察核心,並且以「以竹塹地區」為觀察重點,文中 可以看出作者欲以竹塹模式類推臺灣的「粵人認同」或「客人論述」等題旨。
但本文認為臺灣各地有其殊異性,不能一概而論,因此將就各地共同性、殊異 性加以歸納分析,以解其要。
其三,在時間上,羅文雖然從清初開始一路寫到現代,但是觀察的重點在 十九世紀。而本文在時序上採貫時性的分析方式。由清代、日治,到戰後,因 為每一個朝代對臺灣客家的形塑而言,都有其不同的國家力量及其他不同的主 客觀環境,唯有究明每一個轉折,每一個可能的變化,或者才有可能對臺灣客 家的形塑歷程有較清楚而正確的理解。
除羅烈師外,施添福也以〈清代臺灣新苗地區的粵人與粵莊〉為題進行相 關研究,在已發表的〈從「客家」到客家:一個族群稱謂的歷史性與地域性分 析〉、〈從「客家」到客家(二):客家稱謂的出現、傳播與蛻變〉二文中提及,
將以分類學、發生學和地域社會的角度,探討從「客家」到客家的歷史演變過 程,以期釐清客家名稱的歷史性和地域性。並表示論證將分三個階段進行,首 先討論中國歷代,特別是唐宋以降戶籍制度中本貫主義下出現的「客家」及其 名稱的含義;其次,探討西歐傳教士鑄造「Hakka 客家」標記及其傳播的過程;
最後,則以臺灣為例,究明自清代,經日本時代到民國時代,從「客家」到客
8 羅烈師,〈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清華大學人類所博士論文,2006 年),頁 26。
家的發展過程。9
在〈清代臺灣新苗地區的粵人與粵莊〉的研究報告中,施添福曾表示,羅 烈師以單姓散村為起點,逐步分析祭祀圈的發展,以及義民、粵人和客人的身 份認同和轉化的歷史過程,基本上具有一定程度的說服力,但是施添福進一步 提醒,在特定地域內粵籍單姓散村的發生和粵籍祭祀圈的設立,實係植基於省 籍以下的「縣、鄉貫認同」,以及以拓墾和維生所建立的社會關係,因此表示在 解明省籍概念的「粵籍」如何蛻化轉變成「粵人」、「客人」或「客家」等族群 概念的機制和歷史過程時,將採取和羅烈師不同的研究進路。將引用「地域社 會」作為分析的概念架構。該分析架構包含四組「客家」漢人在日常生活中最 為重視的事項(或價值觀),即屬地緣關係之維生領域、信仰領域,與屬血緣關 係之宗族領域、親戚領域,並注意到國家力量與環境因素的干擾與制約。10
由其敘述的脈絡看來,與本文題旨幾乎相同,意即欲先究明華南客家的形 塑,再回頭了解臺灣客家形塑的歷程。其中如施添福所言,清代臺灣的歷史文 獻,大多以粵人和粵莊指稱今日通稱的客家人及其所建立的村落──客家莊。
此一現象,充分顯示臺灣歷史上的粵人和粵莊是今日臺灣客家的直接源頭。因 此,不論從那一角度研究臺灣客家,既不可忽視從粵人、粵莊到客家人、客家 莊轉變過程所蘊含的歷史意義。11 然而,本文則認為,我們可能也不能忽視非 粵籍的客方言人群在清代的分類情形。
此外,施添福已觀察到清代「粵人→客人」的過程可能存在區域差異性。
他指出,在臺灣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由於地域性的差異,如南臺灣即在特定的 歷史情況下,兩種認同指標(閩與粵、福佬與客家)曾出現交差混用的現象;
在北臺灣,這兩種人群認同或分類概念則呈現清楚的交替歷史,亦即從清代的
「閩與粵」,經日治時代的「閩(福)與粵(廣)」,而後向「福佬與客家」
過渡。12 而這個區域差異性為何,南北兩大客區完成「粵人→客人」的過程有 何不同,也是本文想進一步了解的部分。而施先生對臺灣客家形成過程的研究 結果,目前尚未得見,但希望彼此能有所觸發,以期豐富相關研究。
陳麗華〈談泛臺灣客家認同──1860-1980 年代臺灣「客家」族群的塑 造〉,13 一文,與本文的題旨亦相接近。該文緣於懷疑當代社會學家指出臺灣
9 施添福,〈從「客家」到客家(二):客家稱謂的出現、傳播與蛻變〉,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 所主辦,「第三屆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研究會」,2011 年 9 月 23-24 日,頁 3。
10 施添福主持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子計畫二十五:清代臺 灣新苗地區的粵人與粵莊,頁 1253。
11 施添福主持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子計畫二十五:清代臺 灣新苗地區的粵人與粵莊。
12 施添福主持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子計畫二十五:清代臺 灣新苗地區的粵人與粵莊。
13 陳麗華,〈談泛臺灣客家認同──1860-1980 年代臺灣「客家」族群的塑造〉,《臺大歷史學報》,
客家認同之興起是 1980 年代以後一系列客家運動的產物,是現代政治環境下嶄 新的族群想像,陳麗華認為這個想法不僅忽視「泛臺灣客家認同」和現代族群 想像之間可能存在的關聯機制,也混淆了前近代至當代人群分類觀念的差異。
該文認為 1980 年代之前「泛臺灣客家認同」的形塑過程,與 1980 年代以後的 文化範式雖有斷裂,但也有連續,即「客家」族群觀念在臺灣社會並不完全是 新興的,從 19 世紀下半葉開始,西方、日本及中國知識階層即試圖認知與想像 在臺灣的「客家」,而臺灣的知識階層也對此觀念並不陌生。因而表示,唯有明 白此一知識型的轉換,才能理解二十世紀後期臺灣社會客家的想像並不是憑空 產生。
該文在究明日治時期日本及臺灣知識階層在身分、文化與社會結構上,對 客家族群的塑造有深遠影響一節,有非常深刻的論述與發揮,頗值參考。然而,
該文表示清代的臺灣,雖在南北地區各自形成小範圍的我群認同,彼此之間卻 缺乏聯結的平臺,他們表達認同的詞彙,往往以籍貫為別,清代文獻找不到「客 家」的說法。14 誠如陳麗華所言,「客家」詞彙進入臺灣,係以 19 世紀以來帶 有種族觀念的西方和日本殖民者為主要媒介角色,但該文卻無形中忽略了清代 臺灣漢人在以籍分類表象下,可能存在的方言人群認同,即已存在之「客人」
與「福老」的分類現象。因此,我們很難理解,清代的以籍為別的人群分類,
為何到了日治能成為方言的分類,除了殖民政府的強制力量之外,民間社會的 人群分類是連續還是斷裂的現象?以及殖民政府以省籍與方言為一對一的對應 關係將臺灣漢人加以分類的政策施行下,民間社會可能產生的適應難題。
此外,該文從兩個面向說明「客家」概念由日治到戰後的連續面向,其一,
儘管日治時期的理解的是「廣東種族」而非「客家」,但由於日本殖民政府從戶 口登記制度對種族觀念的傳播,到對「廣東種族」語言、拜祭、女性等文化特 徵的關注,殖民政府及知識分子對於客家族群的塑造,已多方滲透,為「泛客 家認同」奠定基礎。其二,由於日治時期中國大陸之民族主義與殖民主義交織 的影響,促使兩岸客家菁英接觸交流,也促使南北客家菁英強化其語言與鄉貫 意識的聯結。雖在戰前尚未以「客家」之稱表達自我認同,但在戰後成為傳播 客家自覺意識的主力。15
該文所欲表達的是「客家」意涵與概念在日治與戰後的臺灣有其連續的面 向,但我們可能不能忽略了,「客家」一詞除了源於華南土客之爭,與臺灣歷史 脈絡有別之外,它還帶有祖溯中原,強調漢人身分的意涵,此一概念對日治臺
第 48 期(2011 年 12 月),頁 1-49。
14 陳麗華,〈談泛臺灣客家認同──1860-1980 年代臺灣「客家」族群的塑造〉,《臺大歷史學報》, 第 48 期(2011 年 12 月),頁 6。
15 陳麗華,〈談泛臺灣客家認同──1860-1980 年代臺灣「客家」族群的塑造〉,《臺大歷史學報》, 第 48 期(2011 年 12 月),頁 1、22、28。
灣的客方言人群無疑是陌生且突兀的,因為自清至日治時期,相對於臺灣的原 住民族,他們從未被島內另一優勢的閩南方言人群,甚至國家認為「非漢」。
再者,華南的「客家」另一重要意涵為以方言為號召認同之標誌。日治臺 灣有否形成跨區域的方言認同值得進一步思考。許多研究日治時期北客南遷的 相關論著都明白表示,南遷的北客雖然方言與南部客方言分布地區相仿,但彼 此仍相互歧視,互不通婚,如林秀昭表示,日治時期南遷美濃的北客仍與新竹 原鄉者聯姻較多,這種現象直到戰後才逐漸消失。16 王和安研究北客南移甲仙、
六龜的情形也顯示,至少在日治時期,北客移民彼此之間,及移民與本籍之間,
在婚姻和收養關係上相當頻繁,顯示移民在當時地方社會的互動並不密切。17 甚 至雖然在清代,南北客區同以義民作為族群號召,但是到了日治時期,對於北 客南遷帶來的義民信仰,南客仍是視為外來的信仰。18 以上的研究或可讓我們 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日治時期雖已對「廣東種族」有方言人群之認知,臺灣 客方言群可能因中國經驗而對華南的「客家」所有理解,但日治與戰後,「客家」
意涵對臺灣客方言人群而言,可能存在相當大的差異,可否視為連續現象,值 得進一步探討。
如前所述,王甫昌在《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一書中對客家的相關論 述,是陳麗華為文了解臺灣「客家」族群的塑造歷程的主要因素。在該書中,
王甫昌認為「客家」族群認同是一種現代性的「想像」,是 1980 年代後期開始 的客家社會運動動員的結果,這種想像所預設的人群之間的關係,是以現代國 家的公民權利為前提,而一些客家文化運動的訴求背後,是針對臺灣走向民主 化與本土化之後,來自強勢閩南文化的壓力。19 王甫昌並認為在此之前,客家 認同已建立某種程度的歷史基礎,可稱為「泛臺灣客家認同」,指的是三百年前 左右移入臺灣的客家人之後代,在臺灣社會中的歷史經驗,以及當代的特殊需 求與壓力之下,發展出來的新的族群想像,它不僅與現代中國大陸原鄉的客家 人的認同不同,也和戰後由大陸各省移入臺灣的「大陸客家人」不同。20
王甫昌在該書中,主要想要表達的是,以「族群想像」的角度去理解族群 現象,是相當晚近的發展。「族群」一詞在臺灣社會的使用,始於 1980 年代末 期,到了 1990 年代才成為一般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詞彙。並表示,「族群」有 三個主要特性,其一,在於是以強調成員之間的「共同來源」或「共同祖先」,
16 林秀昭,〈北客南遷高雄地區的開發與義民爺信仰之研究〉(臺南: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化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7 年 6 月),頁 173。
17 王和安,〈日治時期南臺灣的山區開發與人口結構:以甲仙六龜為例〉(桃園:中央大學歷史 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年 1 月),頁 163、172。
18 劉正元,〈福佬客的歷史變遷及族群認同(1900 年迄今):以高雄六龜里、甲仙埔之北客為主 的調查分析〉,《高雄師大學報》,第 28 期(2010 年),頁 106。
19 王甫昌,《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3 年),頁 133-145。
20 王甫昌,《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頁 121-122。
做為區分「我群」與「他群」的標準;其二,是一種相對性的認同,即先有他 者,才有我群的認知;其三,通常是弱勢者的人群分類想像。21
由於認為當代社會中被動員起來的族群意識與族群認同,雖然通常會宣稱 是依附在一個舊有的認同上,但論述多是因為涉及當代的需要,與過去有相當 大的差異。即認為族群意識的建構是族群運動的結果,即由於區分人群的需要,
才使人們去追溯歷史,去強調某些歷史細節與文化內容。因此認為清代臺灣強 調祖籍的分類衝突,與今日的族群想像不同。22
王甫昌的論點無疑是我們研究客家形塑歷程一個很好的提醒,首先,我們 必須了解,族群一詞的現代性,在歷史研究的使用上需小心斟酌。其次,我們 或許也可以更細緻地去釐清,臺灣客方言人群以過往歷史去動員族群認同之 前,究竟採取怎樣的認同機制,與社會學或人類學對族群理論的討論有無契合 或歧異之處。但如陳麗華所言,王甫昌對臺灣客家的形塑的理解可能失於片面。
王甫昌曾表示,客家人相對於福佬人的區分,大概是在 1980 年代中期以後才產 生,1980 年代客家文化運動出現以後,所產生的客家認同與想像,和過去的「客 家認同」在社會意義及實際對比的類屬上,有極大的差異。23 這個論點基本上 無誤,但也忽略了清至日治時期臺灣福客兩大方言人群一直以來的互動歷程。
此外,王甫昌對「客家」的理解,比較是從戰後的角度出發,沒有從臺灣 的歷史發展脈絡去理解「客家」。如其一,仍本羅香林之論說,言清代移民臺灣 的客家屬客家人第四次的遷徙;其二,認為日本殖民政府因清代分類械鬥,而 在人口統計上以籍為別,以利分而治之;其三,認為義民的祭祀圈才是過去客 家人所認可的社會範圍,忽略了南北客區忠義亭與義民廟之差異;其四,忽略 了戰後以來「中原客家」的形塑過程,即戰後很長一段時間本省客家可說完全 地接納了外省客家帶來的中原歷史。
薛雲峰在博士論文〈臺灣客家史觀:以義民與 1895 乙未抗日戰爭為例〉中,
也對王甫昌主張「客家」族群認同是一種現代性的「想像」的說法提出質疑,
因此在文中表示,「臺灣客家族群」是一個在臺灣社會上早已存在的事實,並非 是現代為了爭取政治或經濟資源的分配特意去「建構」或「想像」而來;它對 內部成員有一定的集體約束力,也與其它族群有著清楚的界限,且從客家人移 民臺灣之初到可預見的未來一直都是如此。24 然而薛雲峰持論的依據僅是漢文 文獻上蒐尋到的三則描述華南「客家」的書寫,以及 19 世紀西人的 Hakka 論
21 王甫昌,《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頁 3、10-19。
22 王甫昌,《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頁 26、36-37、52。
23 王甫昌,《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頁 121。
24 薛雲峰,〈臺灣客家史觀:以義民與 1895 乙未抗日戰爭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 學院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年 7 月),頁 77。
述。25 這樣的理解,忽略了臺灣與華南的「客家」形塑有不同的發展歷程,也 忽略了清至日治的臺灣,各客方言分布其實只是個別在地化的方言認同,難說 有全島以客方言為認同的情形存在。
以上前行研究,皆是本文立論的重要參考指標,文中將對不同的主張與意 見深入探析,以期讓許多歷史上、文獻上模糊的詮釋地帶,能有更清楚的呈現,
也進一步了解臺灣客家形塑有何歷程,以及是哪些力量在形塑臺灣的客方言人 群。
第三節 研究方法
本文採取傳統的文獻分析法,主要參酌相關檔案、志書、報紙、回憶錄、
日記等等相關資料,進一步以歸納比較的方式,釐清及究明華南客家的形塑歷 程,以及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
由於研究地域遍及中國華南及臺灣,時序由清至戰後,因此相關資料量頗 為龐雜。幸拜科技之賜,許多資料已經數位化處理,如「漢籍電子文獻」、臺大
「歷史數位圖書館」、國立臺灣圖書館的「日治時期期刊全文影像系統」、「日治 時期圖書全文影像系統」,及「臺灣日日新報」、「申報」、「晚清民國時期期刊全 文數據庫」等,不一而足,讓本研究的進行減少許多查找的時間。
由於「客家」並非華南與臺灣使用客方言人群一致通用的稱謂,且有其特 殊的形成過程,在「客家」一詞被確定使用之前,一些與歷史上客方言人群相 關的名詞主要是如粵人、客人、客民、廣東人、Hakka、客家等,且這些名詞皆 有其不同的時空脈絡,故本文在使用時會儘量依文獻原有的論述方式,或參考 當時的時空背景,不逕以「客家」稱之。此外,雖然客方言以「客」為名晚於 方言之形成,但為論述方便起見,本文將以「客方言人群」指稱說客話的人群。
第四節 章節架構
由於臺灣歷史的特殊性,至清至今,歷經三個不同的統治體,即清朝、日 治與戰後。本文主要的架構,將先從了解華南客家的形塑歷程開始,之後分三 章進一步解析清、日治、戰後,各不同國家力量統治之下,臺灣的「客家」形
25 薛雲峰,〈臺灣客家史觀:以義民與 1895 乙未抗日戰爭為例〉,頁 177-180。
塑歷程究竟為何?此外,文中在各個朝代的分析當中,希望都能觀照到三個觀 察面向,即國家的力量,華南客家形塑的影響,及人群如何依時依勢互動調整 等。除緒論、結論外,以下簡述各章重點。
第二章先處理華南客家的形塑歷程,原因之一,是若客之名,客之形塑 歷程不明,臺灣的客家形塑歷程也難以釐清。其二,華南客家的形塑,在不 同階段,曾以不同形式與媒介,或多或少影響臺灣客家的形塑,是臺灣客家 形塑過程的一個重要變數及參照座標。
第三章為清代臺灣,主要重點有三,其一為希望究明清代移墾臺灣閩粵移 民與客方言人群的關係;其二嘗試釐清清代臺灣客民、粵人、客人等之意涵,
進一步了解清代臺灣的客方言人群究竟係採省籍抑或是方言認同;其三,嘗試 分析清代臺灣省籍與方言交錯下客方言人群的認同可能。
第四章為日治臺灣,主要重點有三,其一為嘗試了解殖民政府對臺島客方 言人群的認識過程,以及這個認識的過程如何影響之後對臺灣漢人的分類;其 二在了解殖民統治下被定義為「廣東人」的客方言人群的處境;其三,試圖解 明日治歷史戶口調查或國勢調查與 1926 年鄉貫調查數字背後的涵意,以及人民 針對殖民政府對漢人以省籍與方言一對一對應之分類政策如何肆應。
第五章為戰後臺灣,主要重點有四,其一先了解戰後初期新加入的客家成 分,及其與本省客家的互動情形;其二嘗試說明戰後本省客家如何由「廣東人」、
「客人」轉而變為「客家人」;其三在了解戰後「中原客家」在臺的形塑歷程及 其可能的影響;其四在了解戰後客家與國家的關係。
何謂客家?這似乎是客家相關研究中常被問到也常難以被真正解決的問 題。「客家學」自 1930 年代羅香林提出其客家界說、客家源流及遷移等見解以 來,客家做為一個研究單位,常被視為是一個基本的、不變的範疇。自此而後 的客家研究,多接受其說法,如客家一系形成於趙宋、客家基本分佈地域為閩 贛粵三地、客家方言傳承中原漢音等等。然而,回顧歷史發展軌跡,羅香林的 客家研究在華南客家的形塑歷程中,已屬接近完成階段,因此,若只就其客家 論說來看客家,難以充分了解客家形成之始末。本章的重點在釐清華南客家的 形塑歷程,以作為之後討論臺灣客家形塑歷程的參照座標。
第一節 客家探源的兩個階段
目前學界大多已經同意華南方言與地域文化的差異,是由於歷代北方漢人 向南方遷徙,在特定區域內,與特定的土著民族經過一定時間的融合演變的 結果。1 換言之,大多數的漢語方言是隨著歷次北方漢人的南下,多源流、多 層次整合的結果。方言分化和融合的內容不同、過程不同、方式不同,就會 造成方言和地域文化的差異。2 客文化的形成也是這樣一種「地方化」的過程,
而客方言即為這樣一種「地方化」的「合成語言」,它可能含括北方漢語、南方 漢語、土著語言的成分。3
客方言人群究竟形成於何時?至今仍眾說紛紜。問題的癥結可能在於將有 文化共性之客方言人群之形成,與有客家意識之「客家」之名出現混為一談有 關。這裡,我們可以採借梁肇庭的說法,他認為,在 16 世紀大規模的移民運動 發生以前,生活在贛閩粵毗鄰山區的客家人,應該是一個「文化群」(方言群), 無論是生活在贛南、閩西,還是生活在粵東北,都具有共同的文化特質,而且
1 黃金文,《方言接觸與閩北方言演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1 年),頁 13;
戴昭銘,《文化語言學導論》(北京:語文出版社,1996 年),頁 238-242;沈錫倫,〈表現 民族文化的語言形式──文化語言學初探〉,收於邵敬敏主編,《文化語言學中國潮》(北京:
語文出版社,1995 年),頁 63。
2 周振鶴、游汝杰,《方言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年),頁 37;李如龍,
《福建方言》,頁 311、315。
3 鄧曉華,〈論閩客族群的方言文化研究中的幾個問題〉,收於莊英章主編,《華南農村社會文 化研究論文集》(臺北:中研院民族所,1998 年),頁 55。
這些文化特質都是客觀存在的,4 亦即本文所稱之「文化共性」。
所謂文化共性,即指共同的祖源、方言、生聚地,及文化內涵等等。有學 者持論,若文化共性既已出現,即可宣告客家民系之形成。如汪毅夫表示,經 過長期的大規模的,遍及贛閩粵邊,特別是汀、贛二州城鄉每一個角落的反抗 鬥爭的衝擊和鍛煉,經濟文化都發生深刻變化,遲至南宋,贛閩粵交界地區各 片之間,特別是贛南、閩西二片區,已形成了以稻作農耕為主,包括礦冶在內 的山林經濟,以苧麻紡績為輔的山區農業經濟,有別於相鄰地區的經濟生活,
以及已形成一種新的方言,於是無論在生計方式、風俗習慣、語言和社會文化 心理方面都形成了更多的共同點。尤其方言是某一地區文化面貌的重要內容,
也是區分不同文化區域、不同族群的根本標誌。客家方言的最終形成,標誌著 客家民系的最終形成。5
謝重光也認為,南宋時期客家人已有穩固的共同生活地域,內部文化一致,
且已形成與相鄰地區明顯差異的經濟形式、語言風俗、社會心理,故可說客家 民系在南宋時已經形成。6
吳松弟則表示在唐中葉以前,即使有北方移民來到汀贛地區,其人數必不 會很多,不可能將北方語言風俗長期保持下來,尤其南宋時期遷入的北方移民 幾乎都是直接自北方遷入早期客區,由族譜資料記載的集體遷移,也多發生在 宋代。因此他認為約在宋末,中國歷史上即已形成具有北方語言和風俗特點的 客家民系,且強調北方移民帶入的影響是其所附載的北方文化,而非移民本身 的血統。7
與客家民系形成於南宋的說法不同的是,王東認為客家民系的形成,是一 個動態的歷史過程,以不同形態的客家先民遷入閩粵贛三省邊區大本營地區為 基本前提。此過程的開端應是以北方人民大規模南遷運動中止為標誌,其完成 以由大本營地區遷出之居民能在總體上保留其語言文化特色為標誌。自此角度
4 Sow-Theng Leong, Migration and Ethnicity in Chinese History: Hakks, Pengmin,and Their Neighbors,轉引自王東,〈客家研究的新視野──讀《中國歷史上的移民與族群性》〉,《客 家文化研究通訊》,第 7 期(2005 年 4 月),頁 181。
5 汪毅夫,《臺灣社會與文化》(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4 年),頁 155-158、170。
6 謝重光亦指出,雖然南宋以後,客家方言本身仍在持續發展變化,但不能以客家方言在南宋以 後的變化,否定南宋時客家方言的形成。至於南宋時贛閩粵邊區誕生的新民系是否已被稱為「客 家」,其方言是否已稱為「客話」、「客語」,仍需進一步研究。此外,雖說客家民系在南宋 已經形成,但並不意味著南宋時的贛南、閩西、粵東三片區都已完全成為客家住域。粵東客家 人多數是宋元之際才從閩、贛遷去,南宋時,粵東客家人還很稀少,還未完全成為客家住區,
更談不上是形成客家的中心地域。因此,討論客家民系形成時期的中心地域,著眼點應是贛南、
閩西。參見謝重光,《客家形成發展史綱》(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170、
179。
7 參見吳松弟,《中國移民史》,第四卷,遼宋金元時期(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頁 354-357、362。
來看,客家民系的形成,時間上限應在南宋末年至元代初年,下限則在明代中 後期。8 蔣炳釗則認為客家形成的過程是入遷華南的漢人與當地畬族融合的過 程。由元代閩東、浙南畬族新的聚居點的出現,反映部分畬族已從原住區向新 地區遷移,以及明代畬民大規模反抗鬥爭相對減弱的情形來看,客家的形成可 能始於元代,明清時期是客家發展壯大的歷史時期。9
以上各家的說法,對於客家民系形成的確切時間看法不一,歸納起來約在 宋元明時期。此外,他們所論述的重點多放在客家文化共性的形成上,如共同 的地域、生業方式、語言風俗等。持論者多認為只要文化共性形成,即可宣告 客家民系即已形成。如認為「按方言與民系的形成同步的原理,當一種共同交 際工具客家話在華南山區悄然誕生時,即標誌著客家民系已最終形成」。10 這樣 的說法,係將焦點放在客家文化的特色及內涵,採取一種先入為主的方式,把
「客家」作為一個基本不變的研究單位,從靜態的角度來談客家源流、歷史文 化,較少以批判的角度檢視「客家」並非一個由來已有的概念,忽略了「客家」
的形成其實經歷了一個從「他覺」到「自覺」的發展過程。11
根據梁肇庭的研究,客家人於宋元之際來到閩粵贛交界,因為定居在閉塞 山地,之後約有兩百多年是處於經濟孤立的狀態,形成客家人適應高地環境生 存與客家文化的相對安定時期,即醞釀期的過程。客家民系經過明代醞釀期的 蟄居後,十六世紀以降,由於人地矛盾的進一步加劇,生活在贛閩粵邊的客方 言人群,開始大規模地向嶺南、東南沿海等地遷移。梁肇庭根據 Fredrik Barth 的族群形成理論,12 認為作為族群意義上的客家,就是在這種大規模的移民過
8 王東指出,自南宋末至元代初年開始,中國歷史上大規模北方漢人南遷運動基本中止,明代中 葉以後,由大本營遷入其他地區的客家人,無論內地或海外,皆能在總體上保留客家民系的語 言和文化特徵。只有當贛南、閩西、粵東北三區居民在總體上已達相當認同,贛南居民已基本 上與湘贛系居民區分,閩西居民已基本上與閩南居民區分,粵東北居民基本上與潮州人和惠州 人(廣府人)相區分,才能說客家民系已形成。即大本營地區居民有一個內部相互認同的過程,
與周邊其他民系亦有一總體相區別的過程。王東,《客家學導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年),頁 144-145。
9 蔣炳釗,〈試論客家的形成及其與畬族的關係〉,《閩臺社會文化比較研究工作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中研院民族所,1994 年),頁 289。
10 何國強,《圍屋裡的宗族社會:廣東客家族群生計模式研究》(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02 年),頁 2。
11 宋德釗,《民間文化與鄉土社會》(梅縣:花城出版社,2002 年),頁 5-12,〈序言〉。
12 Fredrik Barth 將族群視為人類群體組織的一種形式,認為在區辨不同的族群時,「邊界」
(boundary)是一個更好的分析概念。正因為族群疆界是在不同族群互動關係中產生,族群疆 界的主要特徵之一,即具有一種可變性。所謂的「邊界」(boundary)是一種社會邊界,也是 一種文化差異來維持的邊界。所謂的族群邊界,似乎是一種受許多客觀因素影響的主觀「異族 意識」,也說明族群認同只存在於族群關係之中。如 Fredrik Barth 等學者所言,許多社會與經 濟生態因素造成族群邊界,這種邊界對內的根本感情連繫與對外的異族感來維持。鍾幼蘭,〈臺 灣民間社會人群結合方式的構成與發展──以臺中縣神岡鄉大社村為例〉,《閩臺社會文化比 較研究工作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研院民族所,1994 年),頁 109-144;王明珂,〈漢族
程中,客方言文化群與周邊的其他「文化群」開始了接觸與互動,在此過程中,
由於種種人我殊異或資源競爭,身處衝突前沿的成員就會形成一種越來越強固 的自我認同意識,隨著這種自我認同意識的不斷強化,「我族」與「他族」之間 的無形邊界也會越來越清晰,將移民與土著社會明確地區分開來,並最終形成 所謂的「族群邊界」。隨著「邊界」的形成與劃分,一個具有社會學意義的「族 群」便正式形成了。13
部分學者對於梁肇庭以 Fredrik Barth 的族群邊界理論推斷客家形成的說法 有所質疑,如謝重光認為,某一人群或種族集團是否形成一套共同社會和文化 特點,只取決於是否有共同的經歷、環境和生產、生活方式,與是否和別的人 群發生矛盾無關,與其他人群的矛盾,可以增強人群內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例如福佬人是主要分布在福建泉州、漳州至廣東潮州一帶的一支漢族南方民 系。福佬人與相鄰的客家、廣府人大量接觸並產生矛盾是較晚的事。福佬人此 一名稱正式見諸文獻記載,約也是明以後,但不能依此認為福佬民系是明朝後 才正式成立。早在唐宋時,福佬民系內部共同且有別於其他民系的社會、文化 特點已形成,包括特殊的風習,較注重財富的追求,較濃郁的海洋色彩,閩南 方言等。閩南方言的形成是六朝以來泉州土著與中原江淮移民長期交流的融合 結果,自唐中葉已初步形成,鞏固發展在北宋時期完成。如此,應該認為福佬 人在唐宋時期已形成一套共同的社會和文化特點及價值觀念,不能認為是明代 以後與其他人群發生矛盾後才形成。14
汪毅夫也表示種族集團自覺意識本身存有缺陷,以之判定客家民系的形成 更有矛盾,因此,以客家「族群自覺意識」作為客家民系成立的標誌,不能令 人贊同。因此主張某一人群或種族集團是否形成一套共同社會和文化特點,只 取決於是否有共同的經歷、環境和生產、生活方式,與是否和別的人群發生矛 盾無關,與其他人群的矛盾,可以增強人群內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判斷一個 民系是否形成,以構成民系之四要素是否形成比較合理。即南宋時客家人已形 成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共同社會心理素質,共同語言,可肯定客家民系 至遲至南宋已形成。15
本文認為,由於客方言人群最終選擇以「客」為我群自稱,且這個方言群 的最後型態是跨省的族群認同,因此梁肇庭引族群邊界理論對於理解華南客家 之形塑,無疑是十分敏銳的觀察。因為,若僅言文化共性之形成即可宣告客家
邊緣的羌族記憶與羌族本質〉,頁 155-159。
13 Sow-Theng Leong, Migration and Ethnicity in Chinese History: Hakks, Pengmin,and Their
Neighbors, p. 19-21.轉引自王東,〈客家研究的新視野──讀《中國歷史上的移民與族群性》〉,
《客家文化研究通訊》,第 7 期(2005 年 4 月),頁 170-171、181。
14 參見謝重光,《客家形成發展史綱》(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172-177。
15 汪毅夫,《臺灣社會與文化》(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4 年),頁 172、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