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專新詩組 決審會議記實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大專新詩組 決審會議記實"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時間:2010年5月4日下午3點 地點:高雄‧余光中教授住處 評審委員:余光中、向 明、黃維樑 記錄:方秋停

〈兒童節禮物〉 5分(余:1  向:1 黃:3)

〈老師,我聽不見上課的鐘聲〉 7分(余:3  向:1 黃:3)

〈失業、夜班〉 15分(余:2  向:7 黃:6)

〈街〉 17分(余:8  向:5 黃:4)

〈匿名信到不了的店〉 18分(余:6  向:3 黃:9)

〈一條街之外〉 19分(余:5  向:6 黃:8)

〈急救室二十四小時〉 22分(余:10 向:4 黃:8)

〈沉默年代〉 22分(余:12 向:2 黃:8)

〈變性手術〉 22分(余:7  向:10 黃:5)

〈躺在距離妳最遠的秋日〉 24分(余:4 向:11 黃:9)

〈存活的水平〉 26分(余:9  向:8  黃:9)

〈沒人寫信給:〉 28分(余:11 向:9 黃:8)

〈充滿浮萍的年代〉 31分(余:11 向:12 黃:8)

本屆大專新詩 組 共 有1 8 0 篇 作 品 參 賽 , 初 審 選 出44 篇 進 入 複 審 , 複 審 再 選13篇進入最後 決 審 。 入 圍 決 審 的 各 篇 , 依 名 次 給 分

(第一名給1、第二 名給2……,依此類 推 ) , 各 篇 得 分 如 右:

第28屆全國學生文學獎

大專新詩組 決審會議記實

記實

(2)

評審先生先依照目前得分情形,一篇篇討論:

〈兒童節禮物〉

余光中(以下簡稱「余」):〈大風吹〉中「我的外婆」、「直到外婆過世後/大 風吹又將我吹給我的父母」及後面的「我的老師」、「一些政客」等句子太散 文化了,感覺不是詩。其中「我以友情之名闖下的禍」讓人不解!

黃維樑(以下簡稱「黃」):〈大風吹〉詩中,寫外婆枯瘦仍「奮力騎腳踏車載我 上學」,令人感動。風由首行「吹」到末行,作者知道脈絡貫串這樣的詩法,

只是「大風吹」這樣的比喻,尚未臻化境。

〈老師,我聽不見上課的鐘聲〉

余:這首詩寫八八水災中受難最深的村莊及國小,相當寫實,言語踏實樸素,雖然 也有散文化的毛病,但跟其他作品比起來,算是好的。

向 明(以下簡稱「向」):這首詩很感人,是我心中的首選。

黃:這詩富懸疑性,也有悲劇感,若能濃縮一些,精簡一些,感覺會更好。

〈失業、夜班〉

余:兩詩都能反映當前社會,主題不錯,也有技巧的呈現。但〈失業〉第一節「不 知道為什麼望著天空/從夏天到夏天/一直騎摩托車/繞著城市/像逐水草的 牛/不時仰天嗅著青草的氣味」寫得荒謬。〈夜班〉第二節中:「一股熱血隨 排氣管呼呼的煙/飄上天/雲變成切‧格瓦拉的臉」,有必要如此聯想嗎?

向:這裡的確讓人不懂。

黃:全詩感覺有句無篇!

向:〈失業〉詩中「像逐水草的牛」,按理「逐水草」是蒙古族的一種生活方式,

不應是「牛」。另外第二段中,「像造勢的熱氣球」也很奇怪,熱氣球應不致 於造勢。「鐘乳石滴滴答答的秒針累積薪水/青春噹啷落地」,鐘乳石是經長 時間的凝聚,不應是「滴滴答答」

黃:「失業」是個大好的題材,「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人失其業,詩人能

記實

(3)

逐得寫失業的好詩?篇中「投出的履歷,你說/像造勢的熱氣球/鬆手後就從 眼前漸漸消失/三不五時掏出手機/深怕像打瞌睡的捕手」等細節頗佳,但整 篇並不好,首行「我」出現了,以後消失了,缺少照應,詩藝不熟,「狗」、

「牛」混用,這樣的mixed metaphor也應避免;而「等明早,又像發傳單那 樣/在十字路口彎下腰/將自己的身世/遞給陌生人/並細聲說出:謝謝」,

現實生活中,好像沒有人如此做。〈夜班〉「青春噹啷落地」下接「曾經我也 是驪歌中的鳳凰花」很不錯,是全詩中最好的比喻。

〈街〉

余:〈賞街〉第一句「把計畫表用慵懶塗掉一下午」讓人不懂;「可以洗靜整座城 的晦澀」,整座城為何晦澀?感覺沒什麼道理。

向:整首詩看似豐富熱鬧,但抓不出主要意思。

黃:有些意象還不錯,如〈賞街〉末節倒數第二行的「潑墨水彩畫」之喻很好。

「走街」的意思是什麼?讓人不懂!這一首氣氛還不錯,如「譬如歲月如何在 廣場的雕像/留下斑斑淚漬」寫得也可以。但仍是通淺、擬人的演練。末節呼 應首節的「日記」、「文字」,但全篇的立意為何?並不爽朗。

〈匿名信到不了的店〉

余:很多地方讓人不了解:如「月光直接撞傷店的屋簷」後面接「發出甜美清 脆的鼾聲」感覺很怪!長句太長,讓人感覺很隨便。「事後證明那姿勢是一 場不謀」什麼是「不謀」?「晚照也跟我一樣容易憂愁」,「晚照」為何?

「(偶爾會光臨錯隔壁惡夢)/如同不確定我叛變的署名是否偷偷藏身在匿 名信上……」其中「光臨錯」、「我叛變的署名」讓人不解。

向:應是寫「夢」、「書店」和愛情,但主題不甚明晰。「信的傳遞則如同蒲公英 的綻放與流浪」這一句很不錯。像是三位一體的吸引人、折磨人,或成就一個 人。詩中的三種情境在交織跳躍出現,造成一種很迷人卻又不知何所措、何所 得的陶醉氣氛。

黃:應是一首情詩——但感覺寫得太隨便,沒什麼道理。

記實

(4)

〈一條街之外、在那個人人閱讀藏寶圖的國度〉

余:語言未能充分表達主題,形成晦澀。作者聲稱要正視現實,結果並不現實。用 語也有不少毛病!風格駁雜不美。〈一條街之外〉中「就在一條街之外,街燈 日漸消瘦」及「風中濡濕」不容易懂。第五節「想像就在一條街之外/什麼都 沒有變/我們也不需搬離/現在住的這條街」「搬離」讓人不解!

向:從備註上知道這首詩在寫網路發達,一切公開,偷窺別人,自己也在被偷窺的感 受。〈一條街之外〉寫出即使在鄰近,一切也不如往夕,已成了懷念的失樂園。

最後「這條,其實早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已被/密封的街」底下沒有交待。

余:語言沒有鍛鍊好。

黃:篇末的「備註」(作「附記」更合適)說目前社交網站多,人多用之,導致

「忽略了鄰近之人事物」這大概是這兩首詩的命意所在,可惜未能清楚呈現。

余:〈在那個人人閱讀藏寶圖的國度〉一首,題目太長,像「昔日造訪」這樣的句 子太文、太隔。第二節「遠方的一聲口哨/爬上了本地的舞臺中央/異星的一 粒塵埃/鑲在鄰家女孩的戒指上」不清楚意思是什麼?第三節「每個人的肖像 照都厚得像一本/百科全書/被許多陌生人借閱的同時/也被蛀滿了洞」,為 何「肖像照」會像「百科全書」?「被許多陌生人借閱的同時」「的同時」完 全多餘。

向:這一首寫「人人閱讀藏寶圖」但似乎壓根也沒有寶藏圖,人們挖掘的,只是在 找尋自己深埋的記憶。這樣的詩,由於聯想飛昇,反而讓主題難以掌握。

黃:這首裡面「早晨被油炸得酥黃/夜晚總是顯得肥胖」寫得頗有趣,但似乎幫不 了主題什麼忙。任意迴行,是個缺點。「備註」裡的文字也不好。

〈急救室二十四小時、失語症〉

余:〈急救室二十四小時〉分成中午、深夜、黎明來描寫,可惜細節太晦澀,比喻 不切題,實在不懂!

向:三個在急救時段所經歷的感受,用超感受且可梳理出的語言脈絡,娓娓說來,

雖然還是一些虛幻的概念,把它意象化以後,可以讀出其中的辛酸況味。

黃:這首詩很玄虛晦澀。從「道路」、「航線」、「光」、「明」、「滅」這些

記實

(5)

語詞看來,這首詩似乎有呼應,或有脈絡,作者也懂得擬人詩法,然而這二、

三十行的文字跟「急救室」有什麼明顯關係?所說的急救室是不是一般的急診 室、詩中「我們」、「妳」、「我」又是什麼人?從13:15至06:30哪有二十四 小時?標明2009.07.26至2009.07.27有何意義?讓人不解!

余:〈失語症〉三段話究竟是誰說給誰聽也不明確,可惜。

向:這首詩寫接觸「失語症」者所獲得的異類經驗,用詩表達出來,有意外的驚 悚,原來有口難言是這樣的艱難。

黃:這首不像前首的玄虛,仍頗費解,「妳」以前能教「我」唱童謠,後來「妳」失 語,是這樣嗎?末節「甫轉身竟與妳擦肩/而後,關於一切都變得模糊了/我杜 撰著每個白晝/僅能從別人口中蒐集自己曾說過的話/在夜裡拼湊,我與妳」最 難解。

〈沉默年代〉

余:主題嚴肅而有意義,可惜從頭到尾都只能算散文,而且不是暢順的散文,難分 段落,也太重複,詩句長的一口氣讀不完也讀不順。

向:以「詩」的方式為一位台灣文學先驅立傳,記述和敘述並重,文句完全散文化,

可以歸類為一首傳記散文詩。語言敘述順暢,但內容的虛無縹緲則令人失望。

黃:葉石濤對台灣文學自有他的貢獻,本篇對葉氏生平事蹟述說得相當詳細,但說 他隱居、孤獨、靜默,則頗不符事實。這篇只能算是分行的散文,而且是欠凝 鍊的散文,詩貴精鍊,以少言多,且應具相當的音樂性。

〈變性手術〉

向:這首所寫的是非共相且極私密的「變性手術」,所衍生的感受和描述實在非常 異類,難以沿著作者的文字尋得詩中情感起伏的脈絡。三段詩都是引用古代禮 儀來詮釋。註中言「冠、昏、喪」為最深沉的愛情,實也是正常的人生過程。

此詩以「士喪」為先,可能是手術危險,瀕臨生死交關的感受。「士昏」則指 人生大事婚禮,可能指手術中一種愛情的遐想吧?「士冠」則指一種成年禮,

弱冠加冠,也可能指手術成功的一種期待。

記實

(6)

黃:男性的「我」變成「娥」,與男性的「你」成為一對「親愛的」,本詩又寫 變性,又寫「同性戀」,作者似有頗大的企圖心,用了士喪、士昏、士冠諸種 古禮,卻又反其道而行。古代在人的一生中是先有士冠、士昏,然後才有士喪 之禮的,這樣的說法行得通嗎?妥貼嗎?有牽強之處嗎?詩中有若干佳句,如

「校園晦暗的角落種植出你深邃的眼眸」。

〈躺在距離妳最遠的秋日〉

余:〈秋季的最孤獨之海〉語言和意象都美,但細節之間的呼應似未能構成有機的 整體。也就是說意象跳得太快,接不上,甚至互相排斥。Logic也有問題,雲匯 集成暴雨,但「暴雨匯集成雲」卻倒逆了。如:「妳的呼吸是透明的莖脈/如 歌漫漫,滲入濕黑的土壤/像極了一片靛色的海芋的田/在無人知曉的山谷/

不驚擾任何精靈般開了/又落」,其中從「是」的暗喻到「像」的明喻及「開 落」的動作,「莖脈」與「海芋」之間欠缺連繫。第三節「妳是蹺蹺板另一頭 空缺的位子」為佳句,而後頭接以「我翻遍葉脈的交疊、鐵軌/雲的逆光以及 湖上的波紋/我循著妳歌聲的排沓」「排沓」讓人不解、後頭「來到了這無人 知曉的山谷/終於我在一片蟬蛻中/拔出了妳/閃閃發亮的名字」「妳/閃閃 發亮的名字」也不知何指?

向:純抒情的喃喃自語,似是有所托,實際也是在懷人或對人傾訴,卻難以找到理 性的通道進入。三首詩都在天高地遠的自我呻吟。表現主義的詩卻是這樣的在 掙脫客觀的束縛。一心表達內在的律動就像潛意識樣的不成秩序的湧現。

黃:〈秋季的最孤獨之海中〉「寫給妹妹」、「妳」有「閃閃發亮的名字」;本 篇用了很多比喻形容妹妹,簡直令人目眩,卻歸結不到「閃閃發亮的名字」上 面。內容混亂!

余:〈時盡〉這首是佳妙小品。

黃:〈時盡〉以恐龍、荒唐、隕石、妳……,意象的堆砌,卻看不出與「躺在距離 妳最遠的秋日」有什麼關連?

余:〈詩經〉這首寫得太任意。如「彷彿攤開一部鋪滿古文的經書/掉落陌生土壤 的果核或者/來不及發芽的植物、垂釣過的岩岸/夜市裡的玻璃彈珠仍不斷相

記實

(7)

撞/又譬如珊瑚噴湧漫生的卵/叢聚成新生的羽葉、發光的森林/神妙的目光 依舊尋覓著/垂天的河流」聯想又似乎太任性了!

黃:〈詩經〉括弧內的文字有十三行,正文只有「失去」兩個字。是否意謂著《詩 經》這本經典已經「失去」了,但未見證據。

〈存活的水平〉

余:這首詩寫對天災苦難的關懷,主題極有意義,但細節的意象失之零碎,未能充 分表達。語言也不夠緊湊。

向:整組詩意圖寫出存活的不同景況。〈地景之下〉取象怪異,如入洪荒,亂相畢 露,我們這些參訪者,真是如所言「總有什麼跟不上」。

黃:〈地景之下〉題目費解,寫的是自然災難如地震之類?以擬人、轉形換位的手 法。「他們」是受災的人,「你」又是誰呢?人稱有些混亂。

向:〈地震之後〉用幾個不頂合適的意象,似乎尚不足傳達毀滅後的景象,最後幾 行「誰先誰後已經無傷/他們用眼淚培養勇氣/站起來,拉開頹壞的屋瓦/眼 中的地平線再也/再也不是完整」,描寫受難者的心情很生動。

黃:〈地震之後〉「如同全身按摩/好好整理脊椎後 必然帶來疼痛/把書頁翻 過去/另一場故事開始/我分不清楚那些場景/這裡,夕陽似乎特別血紅/

旋轉旋轉地落下/灑開鋸齒/割痛這裡的子民/彷彿吸吮足夠的精血/上帝 發出飽嗝/就讓大地撼動了」其中「地震」是「按摩」嗎?「鋸齒」如何

「灑開」?地震是「上帝發出飽嗝」?而後面「眼淚」如何培養「勇氣」?

「我」是誰?「他」指的又是誰?篇名「存活的水平」又有何解?太多疑問 令人不解。

〈沒人寫信給:〉

余:三首題目「郵筒鈞啟」、「郵差道啟」、「信箱台啟」頗見創意,本可巧妙反映都 市或社會現實,但細節太雜太繁,語言文白夾雜,十分空洞、晦澀。讀了三遍,仍 不明所以,代名詞太多,破壞詩意,被動語氣使文句益加西化,實在不幸。

向:三封信的收信者都明朗昭彰,而信內的敘述卻各說各話,一點也不及物,似乎

記實

(8)

與主題無關,似此表達出別人無可感受的無形觀念,或者詩人一己的主觀私密 聯想,實在無法讓旁人進入。

黃:〈郵筒鈞啟〉詩中郵筒是「心理學家」,「長年阻街」,「阻街」卻又盛 開為「火燄木」;「你」的下一行突然殺出「他」來,一下是「琴弦」、一 下是「眼淚」……,是一篇「囈語」;〈郵差道啟〉以「拋擲」「糾結」、

「驚惶」、「傷痕」、「孤獨」、「屍土」、「疏離」……,又是另一堆「囈 語」;〈信箱台啟〉中類似「暮色如魚群嫻熟地游過冰川/瘋狂獵食殘存且虛 無的話題」實在讓人不懂。

〈充滿浮萍的年代〉

余:兩首主題均不明,語言也晦澀,讓人再三閱讀,仍不得要領。

向:既是在遣悲懷、追往惜,也是在惜當下,朦朧不清,意象交織,無法整理出一 條理性的思路,散漫與浪漫,虛擬與跳接,讓人的理解追蹤不上,而且文句頗 長,有些極像譯文,有些甚至非常抝口。

黃:〈夢回〉詩中「苦難」、「死亡」、「哭聲」、「蒼老」、「鄉愁」、「茫 然」、「困惑」、「浮萍無根」、「孤獨」……,真是「詩可以怨」,為賦新 詞強說仇「你」是誰?「我」是誰?似是「沒有臉的人」。回到晦澀和虛無的 老套。〈去日〉篇中堆砌「荒城」、「獨酌」、「淚水」、「煙硝」、「悶 熱」、「孤獨」、「命運」、「死去」、「毀掉」……,仍是悲哀悲苦的調 子,和〈夢回〉一樣,不外用的是通感、擬人的手法,而「你」、「我」、

「我們」仍然面目模糊。

經過全盤仔細討論之後,三位評審一致認為,今年的入圍作品流於晦澀難懂,

水準不如預期,讓人難以選出滿意作品,因此決定首獎從缺。評審們最後決定:

〈兒童節禮物〉在所有作品中毛病最少,得第二名;〈老師,我聽不見上課的鐘 聲〉內容深刻清楚,排名第三;〈失業、夜班〉、〈街〉、〈匿名信到不了的店〉

則為佳作。

記實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在第一次段考完後的下午,我們一起到了益品書屋,這一趟真的是挖

蕭:文章把對家族的繫掛聚焦在很小的一個焦點──屋頂上的瓦片上。久未回到

廖:我覺得它寫得深情款款,可是用筆用得很輕,用髮帶跟髮圈的那種意象,很細

〈致自殺者〉在題材上寫的是太宰治,但內容有些跳躍,對於不了解太宰治作品

不會創造新題 目, 也該有辦法用現有的題目更改數據。 早期大專聯考有人去抄襲日本的試題, 連數據也一成不 變, 這當然不能再發生, 但像這樣連高中老師都解不出的題目, 最好留著自己先研究研究, 待自

陳:〈秋之淡水〉是一篇很標準的小品,題目也很好,我對它充滿期待,也對它的 寫景、水岸風光沒有意見,只是有一段敗筆――把麥當勞扯出來,跟整篇文章 的基調不和,有點可惜,所以我就把名次挪後了!.

題,沒有辦法扣住一個核心,因為「流行病」本身會讓人家理解為一般的流行

簡媜(以下簡稱「簡」):若以小說發展,寫來會較自然。這篇與兩年前第二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