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成功大學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規劃與融入推動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成功大學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規劃與融入推動研究"

Copied!
10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成功大學行政業務研究發展補助計畫期末報告

計畫名稱:

成功大學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規劃與融入推動研究

執行期限:

民國

102 年 1 月 1 日 至 民國 102 年 11 月 30 日

計畫主持人:呂秋玉

共同主持人:董旭英、彭女玲、劉青欣

執行單位:國立成功大學教務處課務組

研究助理:林玫君、張添淵、陳名嬋

執行單位:國立成功大學教務處課務組

中華民國 103 年 1 月 23 日

(2)

目錄

第一章 背 景分 析 … …… …… … … …… … … …… …… …… … … …… …… 1 第二章 研 究目 的 … …… … … …… … … …… … … …… …… …… … … …… 3 第三章 研 究方 法 … … … …… … … …… … … …… …… …… … … …… 4 第四章 已 執行 相 關 方案 探 討 … … …… … … …… … … …… …… …… … … 5 第五章 資料分析與結 果… ……… ……… ……… ……… …22 第六章 結 論 與 建 議 … … … 7 2 參考文獻………80 附錄一、大一至大四母群暨抽樣描述統計………82 附錄二、碩一-碩二母群暨抽樣描述統計………87 附錄三、國立成功大學性別問卷調查………95 附錄四、國立東華大學參訪資料………… ………99 附錄五、專家諮詢座談逐字稿………102 附錄六、臺灣大學「婦女與性別研究學程」 設置辦法………103 附錄七、中央大學「性別教育」學分學程選修辦法………105 附錄八、性別行政案經費核銷報告………106

(3)

計畫摘要

民國86 年我國教育部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爾後針對相關法規進行 研擬與頒布,其中《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 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為落實目標,為 大學性別平等教育參考指標。 為發展多元化性別議題,並且引發學生對社會的關懷。本研究目的為:(1) 瞭 解本校學生對於性別議題探索的需求;(2)瞭解本校學生對性別議題的認知與態 度;(3)針對本校學生之需求建立系統、多元性別課程;(4)提供性別議題融入不 同專業課程的方式與技巧。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進行方式如下:(1)問卷調查;(2)校際行政業務、性別 課程交流;(3)性別專家諮詢。本學期已執行相關方案有:文獻探討、問卷編製、 成功大學性別教育課程開授概況報告、國立東華大學校外參訪、抽樣人數擬定推 算、舉辦性別平權創意標語競賽及結果、教學反應調查問卷統計分析、國立成功 大學性別問卷調查統計分析與專家諮詢內容分析。 針對性別課程推動之歸納八項研究結論,分別為:(1)本校性別課程須兼顧 性別教育七大目標,以滿足學生需求;(2)根據教育部性別教育七大目標訂定系 統性課程;(3)本校性別課程應多元融入專業領域;(4)師培中心為教育的搖籃, 建立系統性別學程以提升師培生知能;(5)教學反應調查表問項設計不盡相同, 宜協調統一;(6)學生性別課程教學調查反應正向,並樂見系所專業課程融入性 別議題;(7)不同學院學生對性別課程期待與喜好不同;(8)不同性別、學院別、 年級之角色態度具差異性。歸納四大建議,包含性別課程建構之階段性建議。

(4)

第一章 背景分析

民國86 年我國教育部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爾後針對相關法規 進行研擬與頒布,其中《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 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為 落實目標,亦為大專院校性別教育之重要法源依據。教育部將性別議題分為 七大類:(1)權力、決策與影響力;(2)就業、經濟與福利;(3)人口、婚姻與家 庭;(4)教育、文化與媒體;(5)人身安全與司法;(6)健康、醫療與照顧;(7) 環境、能源與照顧。 查詢本校 101 學年度通識中心之課程,與性別議題較相關的課程有:與 婦產科醫師的對話、兩性關係、女性與運動、家庭關係、女性文學選讀與幸 福學,其中「兩性關係」課程重複開課。可見本校有關性別之課程,多圍繞 在人口、婚姻與家庭之類別,性別議題廣度稍嫌狹隘,培養大專生的多元學 習較無法加以落實。 因此,性別議題不僅止於「自身」,通識課程領域應包含「人-我」,即公 共議題的部分,例如:因政府廢除公娼法條後,發起日日春協會為公娼發聲; 兩性工作平等問題新聞不斷,雇方藉故將懷孕或擬請育嬰假之員工資遣等, 雖然政府近年逐通過性別相關條款保障勞工權益,但實際私人工作環境並非 如此親民;乃至於同志婚姻合法化議題等等,將有助於學生對自身、他人權 益的瞭解,也能客觀、同理地看待性別相關的社會現況,乃至於近月來被熱 烈討論的「多元成家法案」,可見性別議題隨著時間的巨輪一直產生新的時代 論點。 除通識課程外,專業課程則從「融入式教學」著手,即在系所的專業課 程領域中適時融入性別議題,性別議題不僅關乎自身,應更廣羅的引導學生 關懷社會文化造成的性別差異、壓迫與權力。例如:從化學結構式或藥理學 了解RU486 對女性的影響、建築設計合乎不同性別使用的需求、從社會學瞭

(5)

解性別的解放與壓力、現行法律對性別的保障與缺失等等,將性別議題跨入 不同專業領域之融入式教學,增加學生對性別議題之感知,特別是修習「教 育學程」的學生,未來更是推動基礎教育的推手,對於性別議題的知識與自 我覺醒不可不知。 本校學術風氣多元開放,適合推動多元化性別議題課程,透過課程,讓 學生從中了解自身權益外,並引發學生對社會性別議題的關懷,並且使成大 校務發展更臻完善。

(6)

第二章 研究目的

根據第一章的背景分析,可知本校開授性別相關課程之領域較偏向社會 人文方面,學生在獲得性別方面議題的思考範疇較為受限,因此,為了推動 本校性別和諧,增進學生對性別社會之關注,擬在幾個部分著手進行推動: (1)首先須先了解學生對於性別議題探求的需要,除了滿足學生期待的開授主 題,並藉以了解哪些性別議題仍須開發;(2)為使本校學生性別觀與國際接軌, 進一步調查本校學生在性別角色認知與態度的程度,作為授課教師、行政單 位等教學目標或性別推動之定錨;(3)依據上述兩項調查結果,提供課務單位 或系所擬定開授課程規劃一套系統性的課程;(4)依據上述兩項調查結果,擬 邀請校內性別委員會作為專家,以進一步討論性別議題如何具技巧性的融入 系所專業課程。因此,研究目的條列如下: 一、瞭解本校學生對於性別議題探索的需求。 二、瞭解本校學生對性別角色的認知與態度。 三、針對本校學生之需求建立系統、多元性別課程。 四、提供性別議題融入不同專業課程的方式與技巧。

(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對象以成功大學大學生(大一-大四)、研究生(碩一-碩二)為母群, 以分層抽樣方式進行問卷調查,抽取母群的 10%人數,大學部預計抽取 1057 人,研究所預計抽取 525 人,共發 1582 份問卷,設定最低有效抽樣 1070 位 學生為目標(回收率 7 成),於期初瞭解本校學生對哪些性別議題感興趣,並 且對哪些議題較缺乏動機瞭解。根據 101 學年下學期註冊學生人數統計,母 群及各系所抽樣分配見附錄一與附錄二,預計 102 學年度上學期期初開始施 測。 另外,課程相關行政人員亦參與本研究,以確認課務推動上如何彈性調 整以配合學生需求,並且合乎本研究目的三,根據研究目的所對應之研究方 法以圖一所示。 圖 1 研究方法步驟 研究目的一 瞭解本校學生對於性 別議題探索的需求 研究目的二 瞭解本校學生對性別 角色的認知與態度 研究目的三 針對本校學生之需求 建立系統、多元性別 課程 研究目的四 提供性別議題融入不 同專業課程的方式與 技巧 問卷調查與分析 1.教學反應調查分析 2.成功大學性別問卷調查 校際參訪 (國立東華大學) 性別專家諮詢

(8)

第四章 已執行相關方案之探討

壹、文獻探討

「性」從生物及社會心理學的不同角度有不同定義。從生物學的角度來 看,性別的定義在於性徵與基因而定,是先天所賦予的生物特徵;然而,社 會心理對性別的定義卻有後天演化的影響,「性別」是每個人對於自己或他人 所具有的男性或女性特質或行為的一種評價,這個性別角色是後天形成的。 一、以社會、心理學為基礎之性別理論 性別應從社會和心理觀點著手,依恃理論我們才能更透徹性別議題, 性別理論可從多樣角度來看,以社會學角度來看,「性別」是一種社會互動的 過程,此互動分為四種方式進行:(1)交換型互動:當互動雙方獲得等值酬賞, 就是一種交換型互動;(2)合作型互動:即一群人同心協力達到共同目標;(3) 競爭型互動:在一套共同遵守規則中,爭取利己酬賞的模式;(4)衝突型互動: 在漠視規則狀況下奪取有利自己的酬賞。社會互動中,我們都期待不同性別 間是一種合作互惠的關係。「社會學」的角度看待性別,一般多用四種理論取 向,分述如下: (一)功能學派 其旨強調「功能」,它是指對維持社會平衡的活動,主要去解釋社會結構 某個行動所造成的效果,又稱結構功能學派。社會結構告訴我們社會現象, 功能則告訴我們社會現象對整個體系造成什麼影響。 功能學派主要有四個假定:(1)體系中的各部門在功能上是互相關聯;(2) 體系內的組成單位應有助於體制運作;(3)體系與體系互相關連影響,各體系 可視為社會結構中的附屬體系;(4)社會結構應該是穩定、和諧及整合的。

(9)

(二)衝突理論 該論強調對社會變遷的解釋,從上述功能學派的第四個假定延伸,理論 基調為:(1)社會變遷無可避免;(2)社會總有分歧,衝突在所難免;(3)每個單 位都會間接或直接地影響社會變遷;(4)社會各單位間,是一種權力分配關 係。 (三)符號互動論 符號互動論認為「觀點」和「互動」是人類行為重要變項,通常個人參 考觀點來自於參考團體,採用的參考團體具各人不同,「符號」則扮演推動社 會發展的重要角色,符號有語言及非語言,人們互動則需依靠符號來傳遞特 定訊息。 (四)交換理論 該理論主要解釋個人間的互動以及團體結構,因此交換行為是維持社會 秩序的主要活動,也因此「酬賞」是該理論中交換行為最重要的因素,且尋 求酬賞種類與方式是因人而異,該理論亦為四大取向中較弱的一支。 社會的性別角色的形成係經過上述社會化過程而來,使社會文化中對性 別的印象隨之而生,而社會文化透過社會的基本單位--家庭傳承某些性別角 色意象,而形成所謂的性別刻板印象,下列為心理學提出幾個重要的理論來 說明性別角色的形成。 (一)社會學習論 行為學派強調藉由觀察、模仿或制約行為是形塑個人社會化的重要歷程 與學習,該理論認為孩子會經由觀察和模仿察覺性別角色差異,進而在語言 及非語言產生不同性別分野,為一種替代性的學習效果;一般來說,孩子會

(10)

模仿同性別的角色,媽媽是女孩模仿的對象,爸爸是男孩模仿的對象。而觀 察學習有四個階段: 1.注意歷程:注意到性別角色的楷模之行為與特徵。 2.保留歷程:將所觀察到的性別角色楷模之行為與特質,透過意象與語文保 留在記憶中。 3.動作再現歷程:將保留的行為與特質加以重組及修正,化為自身的表現。 4.動機歷程:若動作再現的自身表現能獲得正向回饋或酬賞,則該性別角色 行為將被增強,被表現出來的機率越高。 (二)認知發展理論 皮亞傑認為人會隨年齡增長發展出不同社會角色的學習,小孩與成人對 性別的認知就有所不同,孩子最早二歲就能以簡單的條件辨識男女,大約等 到 12 歲之後,男孩和女孩對性別才會有更彈性的看法。 性別角色學習在同輩中容易受到增強,加上傳播媒體強調性別特質,女 生就是要瘦、要化妝,男生就是要強壯、有權力等等,強調性別上某個特點, 對個人性別角色發展會有很大的影響。 相應於認知學派的性別理論為「性別恆定性」,為個人 2-7 歲間了解自己 與他人的性別是不變的定律,大約是小學入學時期人格發展即可達到性別恆 定的認知程度,分為三階段(見圖 2): 1.性別認定:開始了解自己是男生或女生,也能區分他人的性別。 2.性別固定:個人已認知性別不會改變,只到自己長大了仍舊是男生或女生。 3.性別一致性:個人已認知性別不能隨意改變,因而接受自己的性別,扮演 男生或女生。

(11)

圖 2 性別角色與性別刻板印象之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陳定金,兩性關係與教育,2004,頁 19。

(三)精神分析理論

(12)

個人的人格發展是以不同階段的性需求而影響,若未得滿足則會產生後續階 段發展的障礙(固著現象),分為五個階段: 1.口腔期(0-1 歲): 最早期來自口腔的滿足,從口腔得到性慾的滿足,若口腔期未得滿足的 孩童,未來長大會產生口腔期特有的症狀:咬指甲、抽菸、喝酒、過度的食 慾等來滿足早期未成熟的口腔期,性格上偏向悲觀、依賴、被動、推縮、潔 癖,甚至對人仇恨。 2.肛門期(1-3 歲): 幼兒從排泄糞便、解除壓力中得到滿足,是學習獨立的重要時期,藉著 獨力完成排泄而形成對自我的肯定。若訓練大小便過於嚴格,會造成幼兒對 自我的信心低落,長大後性格偏向冷酷、固執、吝嗇;反之,幼兒在此時期 養成獨立排泄的習慣,家長給予讚美與鼓勵,對其創造力、信自心發展較為 有利。 3.性器期(3-6 歲): 此時期幼兒開始有性別之分,並且對自己的性器官開始產生興趣,在行 為上會模仿同性別的父母親,女孩會有戀父情結,男孩會有戀母情結,為人 格發展的過度期,此時男孩對父親產生忌妒情緒會出現閹割恐懼,女孩可能 羨慕父親的權威而出現陽具崇拜;若幼兒在此時期為單親子女,可能會失去 性別認同,而產生性別混淆。 4.性潛伏期(7 歲-青春期): 此時期為超我的發展,孩子的生活圈擴大,把性器期的衝動轉移注意力 在其他事務上。但參與活動的對象多為同性同儕,主要建立自我性別的角色。 5.兩性期(青春期之後): 這時進入青春期後的青少年第二性徵已發展成熟,開始有了兩性生活的 想法,兩性期初開始男女生多以自身為愛慕對象,即自戀;最後會發展成以 異性為正常的交往對象,並從此獲得心理的滿足與適應,為人格形成的最後

(13)

階段。 不論從社會、心理角度來看,近年性別角色逐漸轉化,請育嬰假不只是 女性的權力,而是「父母」的權力,父代母職照顧孩子,或是「男主內,女 主外」的家庭情況,因此,過去窠臼的性別概念,應先從理論著手進行性別 解放。 (四)性別基模理論 Bem 利用認知基模的觀點,建立性別形成的概念,為符合文化對男子氣 概或女性氣質的定義,選擇適合的人格特質或行為表現過程。該理論包含社 會學習論及認知發展論之特色,並強調文化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一般性 別基模從幼兒期開始形成,孩子會依據性別基模發展符合個人的行為表現, 該理論被用於解釋性別刻板印象的形成,為性別基模與社會文化交互作用下 的產物。 二、性別平等相關研究 許多文化造成性別對待上的不平等,其中一大因素是來自「性別刻板印 象」,此刻板印象普遍存在各國家、區域與社會文化中(Williams, Satterwhite, & Best, 1999),且男性文化的評價一般皆高於女性(Beyer, 1999;Glick, Wilk, & Perreault, 1995),社會所認可的性別刻板文化,箝制個人發展的可能(Beyer, 1999;Walsh, Hickey, & Duffy, 1999),可見對性別觀念的偏頗已廣泛影響世人 的生活,但許多根植人心的性別刻板印象,其實是無根據的假說。 Shaffer(1996)提出青少年最為常見的性別概念迷思,並針對迷思破解說 明:(1)女生擅長交際:不論男女,凡外來的社會刺激人都會感到興趣;一樣 受學習和社會環境的影響,男性在特定的時期反而比女性花更多時間與同伴 相處;(2)女生容易接受他人建議:事實上,沒有差異。男性有時比女性更容 易接受同儕的意見,甚至是有違原意的建議;(3)女生自尊心較低:男、女性

(14)

在自我滿意度與自信程度相當雷同,在自尊上兩性並無不同;(4)女生適合重 複性工作,男生適合決策性工作:男女性在背誦、學習計算機率的能力和組 織概念的能力並無差異;(5)男生擅長分析:所有分析能力測驗上皆顯示無性 別差異;(6)女生缺乏成就動機:沒有性別差異存在,但男女在不同方面的成 就有些許不同。 早年學者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兩性平等態度與「女性化特質/表達 性特質」及「男性化特質/工具性特質」正相關存在,且女性性別角色意識形 態(gender role ideology)與兩性平等態度間具顯著高相關,即個人愈不被性別 刻板印象約束,愈能對性別抱持平等的態度(King & King, 1990;King, King, Carter, Surface & Stepanski, 1994; King, 1997),國內一般大學生判斷適合一性 而較不適合另一性的人格特質如下(李美枝、鍾邱玉,1996):(1)適男特質: 剛強的、個人主義的、靠自己的、冒險的、獨立的、有主見的、深沉的、競 爭的、膽大的、豪放的、穩健的、自立更生的、善謀的、有雄心的、幹練的、 嚴肅的、主動的、行動像領袖的、有領導才能的、好支配的;(2)適女特質: 溫暖的、整潔的、純潔的、心細的、伶俐的、動人的、富同情心的、文靜的、 親切的、愛美的、慈善的、溫柔的、端莊的、文雅的、純情的、輕聲細語的、 天真的、矜持的、愛小孩的、善感的。 性別的不同導致文化、社會及教育上的次文化,或在能力表現上形成性 別認知上的分野,推動性別平等實在刻不容緩,除此,性別平等觀念應該融 入多元性別的觀點,對性別多樣化予以尊重(畢恆達,2004),亦有建議將性 別平等觀念分為幾個區塊:傳統女性角色反省、兩性公平和諧相處、角色與 職業反省及男性社會角色反省(陳信峰,2002)。 三、性別平等與融入式教學相關研究 國內性別平等的融入式教學多以國小、國中的學生為對象,一般皆針對 性別的主軸議題為大宗,對於大專院校的性別融入課程相關研究則無幾,要

(15)

達到性別平等的國際觀,不應只停留在國民教育打地基的狀態下。李之敏與 劉淑瀅(2009)以高一學生為準實驗研究設計,結果發現以讀物為媒材之性別 平等教育課程對實驗組學生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具顯著的改善成效,其中以 「能力特質與表現」正向改變最為顯著,大專教育應該做性別教育的突破者, 透過課程適當的設計引發師生對性別議題的討論,是雙向的鷹架知識建構, 而非停留在單向的給予性別平等知識。 針對教師部分,建議教師在性別平等教育過程中,需秉持非批判性的態 度接納學生不同觀點,以建立互信的師生關係,才能使師生在互賴的平台上 分享性別的體驗或觀點,另外,在教學策略上應保持彈性調整的態度,相信 學生能具備正確的性別觀,並且能有效解決問題(引自紀媛,2012)。 對於性別議題的觸及,最初須從基本的「認識身體」開始。當代身體議 題在哲學、性別論述、視覺意象、醫療健康領域都佔有重要地位,對身體的 重視與尊重被視為社會實踐的一部分。因此建立對性別議題的敏覺性,如何 設計課程引導學生體察自我、建構性別知覺,並強化與之的情感聯繫,過去 基礎教育對性教育的避重就輕,經年累月後要將性別議題帶入大學教育的教 學中,不甚容易。 教師從事性別研究的理論書寫容易,但在教學上較窒礙難行的主因,在 於對於性別議題如何陳述的困難度,必須觸及教師本身對性別的價值觀、教 師自身對性別的自我意識,考驗教師對不同時代的性別觀念與趨勢的掌握與 了解程度。為此,在大學課堂上,學生不僅是知識的接受體,而是在課室、 校園乃至生活上反映的性別意象,能否具更多的反思與辯論空間。 四、國內大專院校性別相關課程近況 國內設置性別學程較具規模、結構與明確規範的國立大專院校為台灣大 學及中央大學。首先,台灣大學設置「婦女與性別研究學程」,學程之設置辦 法於 1997 年 4 月 30 日通過,修訂版為 2012 年 4 月 14 日,學程設置宗旨為:

(16)

藉由對婦女與性別相關議題的系統化研習,開拓學生視野,並培養學習研究 能力,以期達到下列目標:(1)加強性別平等觀念;(2)訓練婦女與性別研究人 才;(3)培育性別平等教育所需師資以及婦女與性別議題所需實務人才;其課 程規畫包含理論、研究方法、經典導讀、議題探討、性別實踐、專題研究/ 討論、跨學科的設計等課程,特別是跨學科的性別課程規劃主要促進學科間 的對話,顧及實務應用。婦女與性別研究學程需要至少 20 學分,包含必修課 5-6 學分、選修課 14-16 學分,學、碩、博士班學生皆可修讀,且碩、博士班 學生如有意願修習本學程,可選修本學程大學部課程,學生在選修課程上具 有較多彈性空間(詳見附錄七)。 中央大學為「性別學分學程」,其課程選修辦法於 2007 年 6 月 17 日通過, 2008 年 1 月 6 日修正通過新版辦法,學程目的在於增加學生對於性別多元與 相關研究領域的瞭解與深化,開拓學生視野,增加多元學習之機會,透過學 程課程之研修,能使學生具備與掌握性別研究領域的知識與認識,並成為擁 有性別核心價值之社會行動者。凡為該校學生均可選修性別學分學程,學程 應修最低學分數為 18 學分,包含必修核心課程 6 學分(性別社會學、性別與 公共政策)及選修至少修滿 12 學分,且可選修台灣聯大四校所開其他與本學 程課程名稱或內容相似之科目,但不得超過本學程選修科目學分數之二分之 一(詳見附錄八)。 本校學術風氣開放、自由,除了汲取專業研究知識,融入與專業知識相 關之性別議題能有助學生未來面對專業之態度,深化、奠定正確的性別觀, 對於教師亦能提供教學相長之功能。此外,國內幾所大專院校針對性別相關 課程較具完整的規劃,為高等教育之性別平等教育之範本,本校教學資源豐 富,在未來性別課程規畫上可更具系統性規畫。

(17)

貳、問卷編製

本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性別問卷調查」問卷編製包含:基本資料、對課 程期待、性別角色的態度三個部分(問卷內容詳見附錄三),課程期待的量表 編製係根據性別平等政策綱領所提出之性別教育七大目標政策內涵所編製 (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2011)。各領域應採取的政策內涵為: 一、權力、決策與影響力方面 1. 權力的平等:縮小職位上的性別差距 2. 決策的平等:降低參與上的性別區隔 3. 影響力的平等:使決策具備性別敏感度 4. 建立性別間的平等,也建立性別內的平等 5. 亞洲標竿,接軌國際 二、就業、經濟與福利方面 1. 結合就業與福利政策思維 2. 促進工作與家庭平衡 3. 落實尊嚴及平等勞動價值 4. 建構友善的就業與創業環境 三、人口、婚姻與家庭方面 1. 正視人口結構的失衡,落實性別正義的人口政策 2. 提倡平價、優質及可近性的托育服務,建立完整的兒童照顧服務體 系 3. 破除性別歧視,促進婚姻制度中的性別平權 4. 尊重多元文化差異,打造婚姻移民的友善環境 5. 正視多元化的家庭型態,建構全人的家庭照顧機制 四、教育、文化與媒體方面 1. 積極落實性別平等教育與性別平等教育白皮書之規劃 2. 檢討研修相關法律、推動媒體自律及公民團體與學界對媒體進行他

(18)

律 3. 建立女性及各種性別弱勢族群在公共領域中的可見性和主體性 4. 積極突破父權文化的束縛,建構無性別歧視的文化禮俗儀典 五、人身安全與司法方面 1. 消除對婦女的暴力行為與歧視 2. 消除任何形式之人口販運 3. 建構安全的生活空間 4. 建立具性別意識之司法環境 六、健康、醫療與照顧方面 1. 強化具性別意識與健康公平之政策 2. 積極推動性別友善之醫療與照顧環境 3. 消弭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對身心健康的影響 4. 提升健康/醫療/照顧過程中之自主性,特別是健康弱勢群體 5. 發展各生命週期階段以女性為主體之整合式健康照顧服務與健康資 訊 七、環境、能源與科技方面 1. 讓各政策領域內的性別隔離降到最小 2. 不同性別與弱勢處境者的基本需求均可獲得滿足 3. 女性與弱勢的多元價值與知識得以成為主流或改變主流 4. 結合民間力量,提高治理效能 問卷第三部分則引用羅瑞玉、郭明堂、張麗麗(1999)編製「性別角色態 度量表」共 50 題,該量表著重社會/文化之建構,全量表分為:社會權利與 義務、職業興趣與工作、能力特質與表現及兩性互動與關係,茲說明如下: 一、社會權利與義務 指兩性所應負擔之社會/文化中之性別角色的權利與義務關係,為量表中

(19)

涵蓋廣且最主要的因素,經由因素分析由家庭權利、家務分工、社會參與等 三大因素組成,尚包含男、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權利、角色義務,例如對婚 姻、親職、家庭關係等層面看法,以及男女兩性對社會公領域的權利義務, 例如社會參與、工作職務升遷與貢獻等看法。 二、職業興趣與工作 指男性與女性適合的職業或工作的看法。以職業現代性與多元性為指標, 特別是兩性職業與反傳統、反性別刻板的看法。例如男性適合護理、社會服 務;女性適合外科醫師、操作機械之工作為測量題項。 三、能力特質與表現 指對男女性在學校或社會中的學習能力、處事特質與表現看法。由求學、 社交相關題項組成,包含男性與女性的典型特質、在學校中學習與表現的看 法,譬如:男性邏輯思考較好、女性容易小心眼等等。 四、兩性互動與關係 指男、女性對兩性交往及互動關係模式之看法。由兩性交往與部分經濟 金錢範疇所組合,主要了解男女交往中的兩性角色互動的看法。譬如:約會 時應由男生付賬、女生應受保護、女性必須生育和男性交往條件應較女性為 佳等方面的看法。 各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於.76-.92 之間,總量表內部一致性為.94,其計分 方式均為反向題。另外,該量表為考慮傳統性別角色以性別男性化、女性化 之區分,該量表亦可分為男性性別角色態度、女性性別角色態度與兩性性別 角色態度,施測結果亦可作為對於男女兩性的性別角色態度之比較,詳細計 分結果見下表。

(20)

表 1 性別角色態度量表題向與性別區分表 男性性別 角色態度 女性性別 角色態度 兩性性別 角色態度 題向 社 會 權 利 與義 務 1.4.5.7.13.15 2.3.9.11.16.18. 20 6.8.10.12.14. 17.19 皆反向 職 業 興 趣 與工 作 22.25.26.28.29 21.23.24.27.30 皆反向 能 力 特 質 與表 現 33 34.38.40 31.32.35.36.37 39.41.42 皆反向 兩 性 互 動 與關 係 44.46 47 43.45.48.49.50 皆反向

參、成功大學性別教育課程開授概況

分析本校 100 學年度下學期至 101 學年度上學期性別教育課程開授情況, 粗略以性別教育七大目標範疇來看(表 2),開授課程數依序為:(1)教育、文 化與媒體(11 門);(2)權力、決策與影響力(4 門);(3)人口、婚姻與家庭(3 門) 以及健康、醫療與照顧(3 門)。人身安全與司法;環境、能源與科技;就業、 經濟與福利則無相關課程。 表 2 100 學年度(下)~101 學年度(上)性別平等相關課程領域一覽表 性別教育七大目標 課程名稱 權力、決策與影響力 1. 公民社會 2. 倫理學 3. 婦女與政治 4. 性別政治 教育、文化與媒體 1. 性別與童話 2. 女性文學選讀 3. 客家文化導論 4. 社會與電影

(21)

性別教育七大目標 課程名稱 5. 婦女史 6. 女性與運動 7. 西洋婦女史 8. 近代中國婦女運動史 9. 性別與教育 10. 文學與性別研究 11. 性別與童話 人口、婚姻與家庭 1. 兩性關係 2. 家庭關係 3. 人際互動與溝通 人身安全與司法 無 健康、醫療與照顧 1. 醫學與健康 2. 與婦產科醫師的對話 3. 家庭與健康 環境、能源與科技 無 就業、經濟與福利 無 從表 3 可知,若以專業課程融入性別的系所則以人文學院(中文系、外文 系、台文系、歷史系)、社會科學院(法律系、政治系、教育研究所)居多,醫 學系則開授一門,其他單位處室則為通識中心(7 門)、體育室(1 門)、學輔組 (2 門)及師培中心(1 門)開授性別平等相關課程,經分析所發現目前的現況, 將於第五章結論與建議做進一步探討。 表 3 100 學年度(下)~101 學年度(上)單位系所開授之性別平等相關課程一覽 單位系所 課程名稱 通識中心 1. 客家文化導論 2. 醫學與健康 3. 倫理學 4. 與婦產科醫師的對話 5. 兩性關係 6. 婦女史 7. 婦女與政治 體育室 女性與運動 學輔組 1. 家庭關係 2. 人際互動與溝通

(22)

單位系所 課程名稱 師培中心 性別與教育 中文系 1. 女性文學選讀 2. 禮儀與性別研究 外文系 文學與性別研究 台文系 性別與童話 全球化下第三世界的性別政治 歷史系 1. 西洋婦女史 2. 近代中國婦女運動史 3. 英國婦女運動專題 4. 美國婦女與性別史專題 法律系 公民社會 政治系 1. 公民社會 2. 社會與電影 3. 婦女與政治 4. 性別政治 教育研究所 性別議題專題研究 醫學系 家庭與健康

肆、外校參訪

本學期假 102 年 11 月 5 日前往國立東華大學進行性別平等課程參訪行程, 相關資料請見附錄四,並參照臺灣大學「婦女與性別研究學程」設置辦法(附 錄六)與中央大學「性別教育」學分學程選修辦法(附錄七),以做多方性別課 程建構參考。

伍、抽樣人數擬定推算

依據母群擬抽出 10%為本研究樣本,大學部預計抽取 1057 人,研究所 預計抽取 525 人,共發 1582 份問卷,表 6 為研究所抽樣推算結果之節錄,標 記為底線為按照比例應抽樣之人數,例如:中國文學系碩士班一、二年級合 計抽 4 人,男生需抽 1 人、女生需抽 3 人,以此類推,詳細樣本推算結果請 見附錄一及附錄二。

(23)

表 4 樣本人數推算結果(節錄) 合計 一年級 二年級 院別 碩士班 文學院 中國文學系碩士班 39 14 25 23 7 16 16 7 9 4 1 3 2 1 2 2 1 1 外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44 15 29 20 5 15 24 10 14 4 2 3 2 1 2 2 1 1 歷史學系碩士班 36 21 15 19 12 7 17 9 8 4 2 2 2 1 1 2 1 1 藝術研究所碩士班 33 1 32 16 0 16 17 1 16 3 0 3 2 0 2 2 0 2 台灣文學系碩士班 24 8 16 15 5 10 9 3 6 2 1 2 2 1 1 1 0 1 中國文學系現代文學碩士班 13 3 10 7 1 6 6 2 4 1 0 1 1 0 1 1 0 0 小計 189 62 127 100 30 70 89 32 57 19 6 13 10 3 7 9 3 6

陸、問卷調查與分析

一、教學反應調查 逕向本校相關單位申請 101 學年度所有性別相關課程之調查結果,進行 描述性統計及單一樣本 t-test 以考驗學生反應之課程結果是否達顯著,分析結 果詳見第五章。 二、國立成功大學性別問卷調查 依分層抽樣計算結果為原則(附錄一、附錄二)進行全校性問卷調查,最 後回收 426 份問卷,進行描述性統計、積差相關、t-test 及變異數分析,詳細 分析結果請第五章。

柒、性別融入課程專家諮詢

假 102 年 11 月 27 日邀請本校副教務長暨通識中心主任陸偉明特聘教授,

協同教育所所長董旭英教授及本研究研究助理進行專家諮詢,進行性別融入

(24)

課程座談,討論的大綱如下: 1.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性別平等教育以性別的「自我了解」、「人我關 係」與「自我突破」為三大核心能力,大學的性別教育適合沿用嗎?可做 那些層面的調整或深化? 2. 課程設計方面,建議性別議題融入專業課程的原則要點? 3. 教學上,教師面臨性別議題融入課程常見的困難有哪些? 4. 性別課程教學上,您嘗試有哪些方法您認為成效不錯? 5. 性別課程教學上,您認為那些議題學生較感興趣? 6. 目前校內性別相關課程以文、學院居多,理、工學院較弱,突顯性 別議題融入某些專業課程的困難度,針對此部分,可能需要突破的點在 於?推動建議或配套措施? 7. 在《反思身體》的序,您提出教學在地化的理念,應用在性別議題 融入課程有那些要點? 8. 課程系統方面,跨領域的性別相關課程整合,以本校狀況,未來適 合性別領域學程的成立? 座談內容以逐字稿紀錄內容(節錄於附錄五),將節錄於附錄,並於分析 與結果呈現專家座談內容分析結果。

(25)

第五章 資料分析與結果

壹、教學反應調查分析結果

問卷與分析結果以 101 學年度之教學反應調查單科統計表做初步分析, 分析結果見表 5。蒐集 43 門性別相關課程之教學反應調查表,共計 1671 份 問卷,發現文學院與一般課程設計之教學反應調查題項有出入,一般課程的 教學反應單元為 9 題,文學院之教學反應單元則為 10 題,經歸納配合一般課 程的教學反應單元 9 個題項為分析主軸,未能歸類之部分則以完全排除觀察 值方式分析之。反應量尺為:非常同意,得 5 分;同意,得 4 分;尚可,得 3 分;不同意,得 2 分;非常不同意,得 1 分;無法作答為 0 分;以單一樣 本 t 檢定做分析,以瞭解各題學生反應是否達顯著。 表 5 101 學年性別相關課程教學反應調查分析 題項 平均數 標準差 t 1. 授課準備充分、內容充實、合宜 4.40 .29 98.56** 2. 教學態度認真、負責、並按時上課 4.47 .27 110.16** 3. 授課的表達與說明非常清楚 4.33 .26 92.97** 4. 講授章節份量及進度都掌握得宜 4.33 .30 94.39** 5. 能注意學生的學習反應,而適當的調 整教學 4.27 .34 81.61** 6. 在課堂內外樂於與學生討論課業,並 能解說清楚 4.42 .32 89.79** 7. 考核與評分的方式(考試、作業、實 驗、報告等),公平合理 4.35 .34 84.02** 8. 所用之教材有助於該科的學習 4.28 .27 90.82** 9. 授課教師無論在教學面或評分面皆 能符合性別平等的認知 4.47 .28 104.39**

(26)

從表 5 可知,教師授課的各項表現上,修課學生平均給予 4 至 5 分,代 表學生對教師授課之準備、相關知能、教學態度、授課表達、講授份量、調 整教學、樂於與學生討論、評分方式、教材選用及具備之相關性別知識皆給 予正向肯定,介於同意到非常同意之間。 各題分析結果,「授課準備充分、內容充實、合宜」平均數為 4.40、準差 為.29;「教學態度認真、負責、並按時上課」平均數為 4.47、準差為.27;「授 課的表達與說明非常清楚」平均數為 4.33、準差為.26;「講授章節份量及進 度都掌握得宜」平均數為 4.33、準差為.30;「能注意學生的學習反應,而適 當的調整教學」平均數為 4.27、準差為.34;「在課堂內外樂於與學生討論課 業,並能解說清楚」平均數為 4.42、準差為.32;「考核與評分的方式(考試、 作業、實驗、報告等),公平合理」平均數為 4.35、準差為.34;「所用之教材 有助於該科的學習」平均數為 4.28、準差為.27;「授課教師無論在教學面或 評分面皆能符合性別平等的認知」平均數為 4.47、準差為.28;從基中量數的 特質來看,平均數均集中在 4.27-4.47 之間,各題平均數得分相當接近,另從 分散量數的分布特質來看,各題標準差分布介於.27-.34 之間,學生於各題給 予之反應調查落點相當接近,可知學生對 101 學年度共 43 門性別相關課程之 教學反應評價意見頗為一致,以統計資料分配型態近似為負偏態之高峡峰。 此外,關於教學反應調查表分析結果之相關建議,於下一章結論與建議中呈 現。

(27)

貳、成功大學性別態度調查分析結果

一、樣本背景描述統計 共 426 位大學生與研究生參與本次研究,女生 189 位(44.4%),男生 237 位(55.6%),平均年齡 22.2 歲;各學院人數為:文學院 50 位(11.7%)、理學院 28 位(6.6%)、醫學院 85 位(20.0%)、工學院 155 位(36.4%)、電機資訊學院 7 位(1.6%)、規劃與設計學院 3 位(.7%)、管理學院 40 位(9.5%)、社會科學院 40 位(9.5%)和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 1 位(.2%);年級人數為:大一 49 位(11.5%)、 大二 97 位(22.8%)、大三 74 位(17.4%)、大四 58 位(13.6%)、碩一 80 位(18.8%) 和碩二以上 59 位(13.8%),各背景變項累積百分比見表 6。 表 6 樣本描述統計(N=426) 變項 人數 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性別 女 189 44.4 44.4 男 237 55.6 100 學院別 文學院 50 11.7 11.7 理學院 28 6.6 18.3 醫學院 85 20.0 38.3 工學院 155 36.4 74.7 電機資訊學院 7 1.6 76.3 規劃與設計學院 3 .7 77.0 管理學院 40 9.5 86.5 社會科學院 56 13.1 99.6

(28)

變項 人數 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 1 .2 99.8 遺漏值 1 .2 100 年級 大一 49 11.5 11.5 大二 97 22.8 34.3 大三 74 17.4 51.6 大四 58 13.6 65.3 碩一 80 18.8 84.0 碩二(含以上) 59 13.8 97.9 遺漏值 9 2.1 100.0 二、對性別課程的期待與喜好分析 (一)本校學生對性別課程之期待 針對本校性別課程的調查,修過性別相關課程的人數為 124 位(29.1%), 未修過的人數為 298 位(70.0%),沒有上過性別課程的人數占了抽樣人數的 7 成,比例頗高;分析未曾修過性別課程者,男生占超過 5 成,女生約占 4 成, 學院別的部分,需參照各學院的抽樣人數為基準較為客觀,整體來說,未曾 修過性別相關課程的人數皆超過 5 成,工學院、醫學院及管理學院則超過 7 成學生位曾修過性別相關課程,規劃與設計學院之結果可能是抽樣人數較少 所造成;以年級來看,以大一為修過性別相關課程的比例最高(88%),其餘年 級未修過者約占 6-7 成。 本校學生對專業課程融入自己感興趣的性別議題之意願部分,發現期待 性別能融入專業課程的學生有 334 位(78.4%),不期待者為 87 位(20.4%);分 析期待性別議題融入專業課程者,女生 148 位,男生 186 位,以學院別來看, 將同意的人數除以各院抽樣的總人數,可知各學院贊成性別議題融入專業課

(29)

程的學生數大多占 7 成以上;再以年級來看,大一到大四的學生期待性別相 關議題融合專業課程占 8 成以上,研究所的學生則略低,約占 6-7 成。 表 7 性別課程調查描述統計 變項 人數 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1.是否修過性別相關課程 298 70.0 70.0 是 124 29.1 99.1 遺漏值 4 .9 100.0 1.1 未修過性別相關課程者(N=298) 性別 女 124 41.6 41.6 男 174 58.4 100.0 學院別 文學院 27 (27/50=54%) 9.1 9.1 理學院 15 (15/28=54%) 5.0 14.1 醫學院 64 (64/85=75%) 21.5 35.6 工學院 121 (121/155=78%) 40.6 76.2 電機資訊學院 4 (4/7=57%) 1.3 77.5 規劃與設計學院 3 1.0 78.5

(30)

變項 人數 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3/3=100%) 管理學院 28 (28/40=70%) 9.4 87.9 社會科學院 36 (36/56=64%) 12.1 100.0 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 0 (0/1=0%) 0 100.0 年級 大一 43 (43/49=88%) 14.4 14.4 大二 73 (73/97=75%) 24.5 38.9 大三 48 (48/74=65%) 16.1 55.0 大四 35 (35/58=60%) 11.7 66.8 碩一 53 (53/80=66%) 17.8 84.6 碩二(含以上) 42 (42/59=71%) 14.1 98.7 遺漏值 4 1.3 100.0 2.是否希望系所的專業課程融入感興趣的性別議題 非常不希望 11 2.6 2.6 不希望 76 17.8 20.4

(31)

變項 人數 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希望 282 66.2 86.6 非常希望 52 12.2 98.8 遺漏值 5 1.2 100.0 2.1 希望系所的專業課程融入感興趣的性別議題者(N=334) 性別 148 44.3 44.3 男 186 55.7 100.0 學院別 文學院 46 (46/50=92%) 13.8 13.8 理學院 25 (25/28=89%) 7.5 21.3 醫學院 60 (60/85=71%) 18.0 39.3 工學院 118 (118/155=76%) 35.3 74.6 電機資訊學院 4 (4/7=57%) 1.2 75.8 規劃與設計學院 3 (3/3=100%) .9 76.7 管理學院 29 (29/40=73%) 8.7 85.4 社會科學院 48 (48/56=86%) 14.4 99.8

(32)

變項 人數 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 0 (0/1=0%) 0 99.8 遺漏值 1 .2 100.0 年級 大一 42 (42/49=86%) 12.6 12.6 大二 83 (83/97=86%) 24.9 37.4 大三 59 (59/74=80%) 17.7 55.1 大四 50 (50/58=86%) 15.0 70.1 碩一 56 (56/80=70%) 16.8 86.8 碩二(含以上) 37 (37/59=63%) 11.1 97.9 遺漏值 7 2.1 100.0 (二)本校學生對性別議題之喜好 1.整體樣本對性別議題之喜好概況 本次調查問卷設計,原定的七大領域縮編為六大領域,肇因「環境、能 源與科技」一領域於資料蒐集過程中並參考教育部針對該性別教育領域目標 定義上不甚清楚,且與性別之相關性不及其他領域明確,故避免造成受試者 填寫問卷有所疑慮,故環境、能源與科技該領域未編入調查問卷中。

(33)

本校學生對性別議題之喜好可做複選,可看出學生對哪些性別相關議題 有興趣,統計勾選次數超過 200 之議題為:探討職業上的性別差、工作與家 庭的性別平衡、針對多元型態家庭建構家庭照顧機制、突破父權文化,建構 無性別歧視的文化禮俗、消除性別暴力與歧視、安全生活空間的性別平等、 友善醫療照護環境以及提升弱勢族群健康照顧過程,等 8 項;統計次數較低 之後三者為:性別正義的人口政策、幼兒照顧服務及具性別意識的司法環境, 等 3 項。詳細性別、各學院及年級上對各項議題的需求喜好進一步做下列描 述分析。 表 8 本校學生對性別議題之喜好次數統計 性別教育 領域目標 領域相關議題 次數 權力、決策 與影響力 1. 探討職業上的性別差距 200 2. 探討社會參與上的性別區隔 172 3. 探討決策具備的性別敏感度 177 4. 國際性別議題 193 5. 性別間與性別內平等 165 就業、經濟 與福利 6. 探討就業福利政策之性別差異 180 7. 工作與家庭的性別平衡 239 8. 性別平等勞動力價值 167 9. 友善就業或創業環境之性別差異 198 人口、婚姻 與家庭 10. 性別正義的人口政策 135 11. 幼兒照顧服務 143 12. 跨國婚姻移民的友善環境 179 13. 針對多元型態家庭建構家庭照顧機制 211 14. 促進婚姻制度中性別平權 189

(34)

性別教育 領域目標 領域相關議題 次數 教育、文化 與媒體 15. 性別平等教育 176 16. 性別相關法律對傳播媒體的他律 172 17. 突破父權文化,建構無性別歧視的文化禮俗 203 18. 建立性別弱勢族群在公領域的可見性與主體性 189 人身安全 與司法 19. 消除性別暴力與歧視 261 20. 消除人口販運之性別平等 170 21. 安全生活空間的性別平等 225 22. 具性別意識的司法環境 157 健康、醫療 與照顧 23. 健康公平與性別意識之政策 203 24. 友善醫療照護環境 223 25. 提升弱勢族群健康照顧過程 217 26. 發展以女性為主體的整合式健康照顧與資訊 160 2.權力、決策與影響力領域之分析 詳細分析各項議題之狀況,「探討職業上的性別差距」超過 5 成的女性學 生有興趣,學院部分,電機資訊學院、管理學院與社會科學院有超過 5 成的 學生感到興趣,年級部分,高過 5 成的大三、大四與碩二的學生較關注此議 題。 「探討社會參與上的性別區隔」的性別議題上,僅有超過 5 成的文學院 學生對此議題產生喜好;「探討決策具備的性別敏感度」則以理學院、電機資 訊學院、管理學院與社會科學院的學生較為關注。「國際性別議題」部分,超 過 5 成的女學生對此議題產生興趣,學院部分,則超過 5 成的文學院與社會 科學院學生勾選之,年級部分,超過 5 成的大一和大二學生有興趣了解。「性 別間與性別內平等」一項,以理學院以及大三學生較多人關切(見表 9)。

(35)

表 9 權力、決策與影響力領域之分析 領域相關議題 次 數 ( 占 該 群 樣 本 百 分 比) 1.探討職業上的性別差距 性別 女 男 96(51) 104(44) 學院別 文學院 22(44) 理學院 10(36) 醫學院 37(44) 工學院 70(45) 電機資訊學院 4(57) 規劃與設計學院 0(0) 管理學院 22(55) 社會科學院 34(61) 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 0(0) 遺漏值 1 年級 大一 21(43) 大二 41(42) 大三 37(50) 大四 29(50) 碩一 34(43) 碩二(含以上) 34(58) 遺漏值 4

(36)

領域相關議題 次 數 ( 占 該 群 樣 本 百 分 比) 2.探討社會參與上的性別區隔 性別 女 男 76(40) 96(41) 學院別 文學院 31(62) 理學院 12(43) 醫學院 24(28) 工學院 65(42) 電機資訊學院 1(14) 規劃與設計學院 1(33) 管理學院 13(33) 社會科學院 25(44) 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 0(0) 年級 大一 18(37) 大二 47(48) 大三 32(43) 大四 27(47) 碩一 26(33) 碩二(含以上) 19(32) 遺漏值 3 3.探討決策具備的性別敏感度 性別

(37)

領域相關議題 次 數 ( 占 該 群 樣 本 百 分 比) 女 男 76(40) 101(42) 學院別 文學院 19(38) 理學院 15(54) 醫學院 27(32) 工學院 61(39) 電機資訊學院 6(86) 規劃與設計學院 0(0) 管理學院 20(50) 社會科學院 29(52) 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 0(0) 年級 大一 12(24) 大二 45(46) 大三 45(61) 大四 21(36) 碩一 27(34) 碩二(含以上) 22(37) 遺漏值 5 4.國際性別議題 性別 女 男 97(51) 96(41)

(38)

領域相關議題 次 數 ( 占 該 群 樣 本 百 分 比) 學院別 文學院 27(54) 理學院 10(36) 醫學院 36(42) 工學院 70(45) 電機資訊學院 2(28) 規劃與設計學院 0(0) 管理學院 19(48) 社會科學院 28(50) 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 1(100) 年級 大一 27(55) 大二 51(53) 大三 30(41) 大四 25(43) 碩一 35(44) 碩二(含以上) 22(37) 遺漏值 3 5.性別間與性別內平等 性別 女 男 81(43) 84(35) 學院別 文學院 22(45)

(39)

領域相關議題 次 數 ( 占 該 群 樣 本 百 分 比) 理學院 14(50) 醫學院 30(35) 工學院 51(33) 電機資訊學院 3(43) 規劃與設計學院 1(33) 管理學院 16(40) 社會科學院 27(48) 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 1(100) 年級 大一 21(43) 大二 36(37) 大三 37(50) 大四 19(33) 碩一 29(36) 碩二(含以上) 19(32) 遺漏值 4 3.就業、經濟與福利領域之分析 針對就業、經濟與福利領域分析部分,發現「探討就業福利政策之性別 差異」在學院別部分,超過 5 成的文學院、理學院及電機資訊學院的學生勾 選之,年級以大三的學生選擇人次最多。「工作與家庭的性別平衡」議題則有 6 成女性學生感到興趣,學院部分,超過 5 成的文學院、醫學院、工學院、 管理學院及社會科學院學生勾選,年級部分,大一至大四與碩二的學生所占 比例為高。「性別平等勞動力價值」部分,不論性別、年級、學院勾選的學生

(40)

皆未超過 5 成。最後,「友善就業或創業環境之性別差異」以女性學生較為有 興趣,另以文學院及社會科學院的學生勾選較多,年級的部分,則以大二的 學生較為有興趣(見表 10)。 表 10 就業、經濟與福利領域之分析 領域相關議題 次 數 ( 占 該 群 樣 本 百 分 比) 1. 探討就業福利政策之性別差異 性別 女 男 79(42) 101(43) 學院別 文學院 25(50) 理學院 18(64) 醫學院 29(34) 工學院 61(39) 電機資訊學院 4(57) 規劃與設計學院 0(0) 管理學院 19(48) 社會科學院 23(41) 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 0(0) 遺漏值 1 年級 大一 11(22) 大二 41(45) 大三 40(54)

(41)

領域相關議題 次 數 ( 占 該 群 樣 本 百 分 比) 大四 26(45) 碩一 31(39) 碩二(含以上) 24(41) 遺漏值 7 2. 工作與家庭的性別平衡 性別 女 男 113(60) 126(53) 學院別 文學院 31(62) 理學院 12(43) 醫學院 46(54) 工學院 87(56) 電機資訊學院 3(43) 規劃與設計學院 1(33) 管理學院 20(50) 社會科學院 38(68) 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 0(0) 遺漏值 1 年級 大一 29(59) 大二 66(68) 大三 40(54) 大四 36(62)

(42)

領域相關議題 次 數 ( 占 該 群 樣 本 百 分 比) 碩一 34(43) 碩二(含以上) 31(53) 遺漏值 3 3. 性別平等勞動力價值 性別 女 男 76(40) 91(38) 學院別 文學院 23(46) 理學院 6(21) 醫學院 28(33) 工學院 66(43) 電機資訊學院 4(57) 規劃與設計學院 0(0) 管理學院 18(45) 社會科學院 21(38) 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 1(100) 年級 大一 15(31) 大二 45(46) 大三 32(43) 大四 25(43) 碩一 24(30) 碩二(含以上) 23(39)

(43)

領域相關議題 次 數 ( 占 該 群 樣 本 百 分 比) 遺漏值 3 4. 友善就業或創業環境之性別差異 性別 女 男 98(52) 100(42) 學院別 文學院 26(52) 理學院 11(39) 醫學院 37(43) 工學院 65(42) 電機資訊學院 5(71) 規劃與設計學院 2(29) 管理學院 19(48) 社會科學院 33(59) 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 0(0) 年級 大一 21(43) 大二 50(52) 大三 35(47) 大四 25(43) 碩一 37(46) 碩二(含以上) 25(42) 遺漏值 5

(44)

4.人口、婚姻與家庭領域之分析 人口、婚姻與家庭領域之議題,「性別正義的人口政策」一項無論性別、 學院或年級部分未超過 5 成,「幼兒照顧服務」則僅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學生 勾選所占比例最高;「跨國婚姻移民的友善環境」一項,以文學院及社會科學 院勾選的學生為超過 5 成;「針對多元型態家庭建構家庭照顧機制」一項,為 女性學生較關懷議題,學院別部分,則超過 5 成的文學院、電機資訊學院、 管理學院、社會科學院及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較多學生感到關切的議題。「促 進婚姻制度中性別平權」一項,以女性學生較為關切,學院別部分,以文學 院、理學院、電機資訊學院、規劃與設計學院、管理學院及生物科學與科技 學院的學生較為關懷之議題,年級則以大二、大三的學生較為有興趣(見表 11)。 表 11 人口、婚姻與家庭領域之分析 領域相關議題 次 數 ( 占 該 群 樣 本 百 分 比) 1. 性別正義的人口政策 性別 女 男 55(29) 80(34) 學院別 文學院 20(40) 理學院 7(25) 醫學院 24(28) 工學院 55(35) 電機資訊學院 1(14) 規劃與設計學院 1(33)

(45)

領域相關議題 次 數 ( 占 該 群 樣 本 百 分 比) 管理學院 10(25) 社會科學院 16(29) 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 1(100) 年級 大一 13(27) 大二 31(32) 大三 27(36) 大四 20(34) 碩一 23(29) 碩二(含以上) 19(32) 遺漏值 2 2. 幼兒照顧服務 性別 女 男 72(38) 71(30) 學院別 文學院 20(40) 理學院 9(32) 醫學院 25(29) 工學院 53(34) 電機資訊學院 2(29) 規劃與設計學院 0(0) 管理學院 13(33) 社會科學院 20(36)

(46)

領域相關議題 次 數 ( 占 該 群 樣 本 百 分 比) 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 1(100) 年級 大一 16(33) 大二 34(35) 大三 27(36) 大四 24(41) 碩一 18(23) 碩二(含以上) 21(36) 遺漏值 3 3. 跨國婚姻移民的友善環境 性別 女 男 85(45) 94(40) 學院別 文學院 25(50) 理學院 12(43) 醫學院 35(41) 工學院 57(37) 電機資訊學院 3(43) 規劃與設計學院 1(33) 管理學院 16(40) 社會科學院 28(50) 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 1(100) 年級

(47)

領域相關議題 次 數 ( 占 該 群 樣 本 百 分 比) 大一 18(37) 大二 41(42) 大三 34(46) 大四 26(45) 碩一 34(43) 碩二(含以上) 23(39) 遺漏值 3 4. 針對多元型態家庭建構家庭照顧機制 性別 女 男 96(51) 115(49) 學院別 文學院 28(56) 理學院 11(39) 醫學院 32(38) 工學院 72(46) 電機資訊學院 6(86) 規劃與設計學院 0(0) 管理學院 22(55) 社會科學院 39(70) 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 1(100) 年級 大一 20(41) 大二 57(59)

(48)

領域相關議題 次 數 ( 占 該 群 樣 本 百 分 比) 大三 46(62) 大四 27(47) 碩一 38(48) 碩二(含以上) 18(31) 遺漏值 5 5. 促進婚姻制度中性別平權 性別 女 男 100(53) 89(38) 學院別 文學院 26(52) 理學院 15(54) 醫學院 32(38) 工學院 60(39) 電機資訊學院 4(57) 規劃與設計學院 2(67) 管理學院 21(53) 社會科學院 29(52) 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 0(0) 年級 大一 23(47) 大二 49(51) 大三 42(57) 大四 25(43)

(49)

領域相關議題 次 數 ( 占 該 群 樣 本 百 分 比) 碩一 28(35) 碩二(含以上) 17(29) 遺漏值 5 5.教育、文化與媒體領域之分析 針對教育、文化與媒體領域部分的分析,「性別平等教育」一議題在性別、 學院與年級統計上皆未超過 5 成;「性別相關法律對傳播媒體的他律」一項, 以文學院及大三學生勾選者較多;「突破父權文化,建構無性別歧視的文化禮 俗」一項,以女性學生較為關注,學院別部分則以文學院、管理學院與社會 科學院的學生較為有興趣,以年級來看,大二、大三的學生對此議題感興趣 者較多;「建立性別弱勢族群在公領域的可見性與主體性」一項,以文學院的 學生較為關注,性別與年級各項未超過 5 成(見表 12)。 表 12 教育、文化與媒體領域之分析 領域相關議題 次 數 ( 占 該 群 樣 本 百 分 比) 1. 性別平等教育 性別 女 男 80(42) 96(41) 學院別 文學院 22(44) 理學院 8(29) 醫學院 35(41)

(50)

領域相關議題 次 數 ( 占 該 群 樣 本 百 分 比) 工學院 64(41) 電機資訊學院 3(42) 規劃與設計學院 0(0) 管理學院 19(48) 社會科學院 25(45) 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 0(0) 年級 大一 15(31) 大二 42(43) 大三 32(43) 大四 21(36) 碩一 32(40) 碩二(含以上) 29(49) 遺漏值 5 2. 性別相關法律對傳播媒體的他律 性別 女 男 77(41) 95(40) 學院別 文學院 26(52) 理學院 13(46) 醫學院 32(38) 工學院 59(38) 電機資訊學院 3(42)

(51)

領域相關議題 次 數 ( 占 該 群 樣 本 百 分 比) 規劃與設計學院 0(0) 管理學院 13(43) 社會科學院 26(46) 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 0(0) 年級 大一 19(39) 大二 39(40) 大三 40(54) 大四 21(36) 碩一 31(39) 碩二(含以上) 18(31) 遺漏值 4 3. 突破父權文化,建構無性別歧視的文化禮俗 性別 女 男 101(53) 102(43) 學院別 文學院 33(66) 理學院 8(29) 醫學院 34(40) 工學院 68(44) 電機資訊學院 3(42) 規劃與設計學院 0(0) 管理學院 22(55)

(52)

領域相關議題 次 數 ( 占 該 群 樣 本 百 分 比) 社會科學院 34(61) 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 0(0) 遺漏值 1 年級 大一 21(43) 大二 52(54) 大三 40(54) 大四 24(41) 碩一 35(44) 碩二(含以上) 27(46) 遺漏值 4 4. 建立性別弱勢族群在公領域的可見性與主體性 性別 女 男 90(48) 99(42) 學院別 文學院 25(50) 理學院 13(46) 醫學院 32(38) 工學院 66(43) 電機資訊學院 3(42) 規劃與設計學院 2(29) 管理學院 18(45) 社會科學院 29(52)

(53)

領域相關議題 次 數 ( 占 該 群 樣 本 百 分 比) 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 0(0) 遺漏值 1 年級 大一 21(43) 大二 48(49) 大三 36(49) 大四 26(45) 碩一 31(39) 碩二(含以上) 22(37) 遺漏值 5 6.人身安全與司法領域之分析 從人身安全與司法領域之分析來看,「消除性別暴力與歧視」一項,男女 學生皆較感興趣,學院別部分,以文學院、理學院、醫學院、工學院、電機 資訊學院、管理學院、社會科學院及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的學生較為關切, 從年級來看,大一至大四以及碩一至碩二以上的學生皆超過半數顯示對此議 題之關懷。「消除人口販運之性別平等」一項,僅以社會科學院的學生勾選次 數較多;「安全生活空間的性別平等」一項,男女學生皆感興趣,就學院來看, 以文學院、理學院、工學院、電機資訊學院、管理學院、社會科學院及生物 科學與科技學院的學生較偏好,以大二到大四的學生較感興趣;「具性別意識 的司法環境」一項,在性別、學院和年級各項上未超過 5 成(見表 13)。

(54)

表 13 人身安全與司法領域之分析 領域相關議題 次 數 ( 占 該 群 樣 本 百 分 比) 1. 消除性別暴力與歧視 性別 女 男 128(68) 133(56) 學院別 文學院 35(70) 理學院 14(60) 醫學院 52(61) 工學院 82(53) 電機資訊學院 4(57) 規劃與設計學院 1(33) 管理學院 27(68) 社會科學院 45(80) 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 1(100) 年級 大一 29(59) 大二 62(64) 大三 48(65) 大四 31(53) 碩一 51(64) 碩二(含以上) 34(58) 遺漏值 6 2. 消除人口販運之性別平等

(55)

領域相關議題 次 數 ( 占 該 群 樣 本 百 分 比) 性別 女 男 70(37) 100(42) 學院別 文學院 20(40) 理學院 8(29) 醫學院 29(34) 工學院 67(43) 電機資訊學院 3(43) 規劃與設計學院 0(0) 管理學院 14(35) 社會科學院 28(50) 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 1(100) 年級 大一 18(37) 大二 35(36) 大三 35(47) 大四 26(45) 碩一 25(31) 碩二(含以上) 25(42) 遺漏值 6 3. 安全生活空間的性別平等 性別 女 107(57)

(56)

領域相關議題 次 數 ( 占 該 群 樣 本 百 分 比) 男 118(50) 學院別 文學院 27(54) 理學院 18(64) 醫學院 40(47) 工學院 80(52) 電機資訊學院 4(57) 規劃與設計學院 1(33) 管理學院 24(60) 社會科學院 30(54) 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 1(100) 年級 大一 19(39) 大二 60(62) 大三 42(56) 大四 36(62) 碩一 36(45) 碩二(含以上) 28(47) 遺漏值 4 4. 具性別意識的司法環境 性別 女 男 75(40) 82(35) 學院別

(57)

領域相關議題 次 數 ( 占 該 群 樣 本 百 分 比) 文學院 22(44) 理學院 11(39) 醫學院 28(33) 工學院 54(35) 電機資訊學院 2(29) 規劃與設計學院 0(0) 管理學院 15(38) 社會科學院 24(43) 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 1(100) 年級 大一 22(45) 大二 36(37) 大三 32(43) 大四 21(36) 碩一 23(29) 碩二(含以上) 18(31) 遺漏值 5 7. 健康、醫療與照顧領域之分析 以健康、醫療與照顧領域各項議題分析來看,「健康公平與性別意識之政 策」以男性學生較為關注,學院部分以文學院、理學院、規劃與設計學院、 社會科學院及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的學生較感興趣,年級則較多大三學生選 擇之;「友善醫療照護環境」一項,以女性學生較為關切,學院則以理學院、 醫學院、電機資訊學院、管理學院和社會科學院的有較多學生勾選,年級部

(58)

分以大一、大三、大四與碩一的學生較感興趣;「提升弱勢族群健康照顧過程」 以女性學生勾選者較多,文學院、工學院、電機資訊學院、管理學院及社會 科學院的學生較感興趣,年級則以大二到大四的學生較為關切;「發展以女性 為主體的整合式健康照顧與資訊」在性別、學院和年級各項上皆未超過半數 (見表 14)。 表 14 健康、醫療與照顧領域之分析 領域相關議題 次 數 ( 占 該 群 樣 本 百 分 比) 1. 健康公平與性別意識之政策 性別 女 男 82(43) 121(51) 學院別 文學院 26(52) 理學院 17(61) 醫學院 34(40) 工學院 71(46) 電機資訊學院 2(29) 規劃與設計學院 2(67) 管理學院 20(36) 社會科學院 29(52) 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 1(100) 遺漏值 1 年級 大一 19(39)

(59)

領域相關議題 次 數 ( 占 該 群 樣 本 百 分 比) 大二 48(49) 大三 44(59) 大四 27(47) 碩一 32(40) 碩二(含以上) 29(49) 遺漏值 4 2. 友善醫療照護環境 性別 女 男 108(57) 115(49) 學院別 文學院 21(42) 理學院 17(61) 醫學院 50(59) 工學院 72(46) 電機資訊學院 6(86) 規劃與設計學院 0(0) 管理學院 25(63) 社會科學院 31(55) 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 0(0) 遺漏值 1 年級 大一 30(61) 大二 48(49)

(60)

領域相關議題 次 數 ( 占 該 群 樣 本 百 分 比) 大三 38(51) 大四 32(55) 碩一 42(53) 碩二(含以上) 28(47) 遺漏值 5 3. 提升弱勢族群健康照顧過程 性別 女 男 106(56) 111(47) 學院別 文學院 33(66) 理學院 8(29) 醫學院 37(44) 工學院 83(54) 電機資訊學院 4(57) 規劃與設計學院 0(0) 管理學院 22(55) 社會科學院 29(52) 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 1(100) 遺漏值 0 年級 大一 21(43) 大二 53(55) 大三 37(50)

(61)

領域相關議題 次 數 ( 占 該 群 樣 本 百 分 比) 大四 35(60) 碩一 37(46) 碩二(含以上) 29(49) 遺漏值 5 4. 發展以女性為主體的整合式健康照顧與資訊 性別 女 男 90(48) 69(29) 學院別 文學院 23(46) 理學院 8(29) 醫學院 36(42) 工學院 46(30) 電機資訊學院 3(43) 規劃與設計學院 0(0) 管理學院 18(45) 社會科學院 24(43) 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 0(0) 遺漏值 1 年級 大一 17(35) 大二 34(35) 大三 33(45) 大四 17(29)

(62)

領域相關議題 次 數 ( 占 該 群 樣 本 百 分 比) 碩一 29(36) 碩二(含以上) 23(39) 遺漏值 6 三、大學生與性別角色態度之相關性 性別部分,統計虛擬變項男生編碼為 1,女生編碼為 0。表 15 可知, 性別在性別角色態度各變項皆達顯著相關,也就是說,本校女性學生在社會 權利與義務、能力特質與表現、兩性互動與關係、男性性別角色態度、女性 性別角色態度與兩性性別角色態度等項目得分達顯著;本校男學生則在職業 興趣與工作得分達顯著相關。年齡則與社會權利與義務、兩性性別角色態度 呈現顯著負相關,亦即本校年齡越低的學生,在社會權利與義務、兩性性別 角色態度的得分越高。 表 15 性別、年齡與性別角色態度之相關 變項 社會權 利與義 務 職業興 趣與工 作 能力特 質與表 現 兩性互 動與關 係 男性性 別角色 態度 女性性 別角色 態度 兩性性 別角色 態度 性別 -.40** .23** -.31** -.24** -.21** -.20** -.36** 年齡 -.11* .04 -.09 -.07 -.04 -.08 -.10* **p<.01 四、性別於性別角色態度之差異 表 16 為性別於性別角色態度的差異考驗結果,發現社會權利與義務、職 業性去與工作以及兩性性別角色態度在性別上達顯著差異,以平均數來看,

(63)

社會權利與義務以及兩性性別角色態度二項為女生的分數顯著高於男生,職 業興趣與工作則是男生的得分顯著高於女生。 表 16 性別與性別角色態度之差異 變項 平均數 標準差 t 值 社會權利與義務 男 女 109.45 124.89 19.90 14.43 -8.96** 職業興趣與工作 男 女 40.84 35.41 9.07 14.25 4.78** 能力特質與表現 男 女 55.81 64.58 13.24 13.77 -6.67 兩性互動與關係 男 女 36.86 41.66 9.46 10.25 -5.01 男性性別角色態度 男 女 65.87 70.04 9.76 9.57 -4.42 女性性別角色態度 男 女 77.31 82.11 12.12 11.34 -4.18 兩性性別角色態度 男 女 99.77 114.38 19.70 17.42 -8.00** **p<.01 五、學院別於性別角色態度之差異 表 17 為各學院於性別角色態度之描述統計,社會權利與義務以生物科學 與科技學院得分較高,工學院得分較低;職業興趣與工作以規劃與設計學院 較高,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得分較低;能力特質與表現以生物科學與科技學 院得分較高,工學院得分較低;兩性互動與關係以電機資訊學院較高,生物

(64)

科學與科技學院得分較低。 男性性別角色態度以醫學院得分較高,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得分較低; 女性性別角色態度以;兩性性別角色態度以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得分較高, 管理學院得分較低,學院別於得分上是否具顯著差異,則需進一步進行變異 數分析才能確知。 表 17 不同學院別與性別角色態度之描述統計 社會權 利與義 務 職業興 趣與工 作 能力特 質與表 現 兩性互 動與關 係 男性性 別角色 態度 女性性 別角色 態度 兩性性 別角色 態度 文學院 M SD 118.00 16.20 35.72 11.06 60.76 12.93 39.26 11.10 67.44 8.14 78.10 10.61 108.20 17.23 理學院 M SD 115.54 20.03 40.21 10.88 59.89 14.27 37.93 8.37 67.46 10.63 79.86 12.84 106.25 18.84 醫學院 M SD 122.55 18.30 38.15 14.34 64.71 15.80 41.25 10.84 70.31 10.82 83.05 12.36 113.30 21.43 工學院 M SD 112.43 20.16 39.40 10.45 56.85 13.35 38.08 9.70 66.39 10.04 77.95 12.01 102.41 19.58 電 機 資 訊學院 M SD 120.86 19.33 32.86 17.85 67.43 15.15 41.86 9.21 68.14 9.04 79.57 10.94 115.29 22.22 規 劃 與 設 計 學 院 M SD 113.33 20.65 42.33 2.08 58.67 15.31 41.67 13.58 68.00 9.85 84.00 13.11 104.00 27.62 管 理 學 院 M SD 114.15 23.46 37.80 14.11 57.30 16.45 38.33 12.19 67.60 11.52 77.60 14.79 102.38 25.11

(65)

社會權 利與義 務 職業興 趣與工 作 能力特 質與表 現 兩性互 動與關 係 男性性 別角色 態度 女性性 別角色 態度 兩性性 別角色 態度 社 會 科 學院 M SD 117.26 15.00 38.52 10.66 59.18 10.38 38.29 7.95 67.75 7.15 79.86 9.29 105.64 14.64 生 物 科 學 與 科 技學院 M SD 123.00 - 24.00 - 82.00 - 32.00 - 59.00 - 80.00 - 122 - 表 18 結果發現,學院別在社會權利與義務、能力特質與表現及兩性性別 角色態度上具顯著差異。 表 18 不同學院別與性別角色態度之變異數分析 SS df MS F 事後比較 社會權利與義 務 組間 組內 總和 6309.66 1513149.48 157629.14 9 416 425 701.07 363.75 1.93* - 職業興趣與工 作 組間 組內 總和 1519.48 59204.91 60724.39 9 416 425 168.83 142.32 1.19 能力特質與表 現 組間 組內 總和 4720.82 80442.73 85163.54 9 416 425 524.54 193.37 2.71** - 兩性互動與關 係 組間 組內 總和 832.99 42442.73 85163.54 9 416 425 92.55 102.00 .91

數據

表 1    性別角色態度量表題向與性別區分表  男性性別  角色態度  女性性別 角色態度  兩性性別 角色態度  題向  社 會 權 利 與義 務  1.4.5.7.13.15  2.3.9.11.16.18
表 4  樣本人數推算結果(節錄)          合計  一年級  二年級  院別    碩士班  計  男  女  計  男  女  計  男  女  文學院  中國文學系碩士班  39  14  25  23  7  16  16  7  9 4 1 3 2 1 2 2 1 1 外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44 15 29 20 5 15 24 10  14 4 2 3 2 1 2 2 1 1 歷史學系碩士班 36 21 15 19 12 7 17 9 8  4  2  2  2  1  1  2  1
表 9  權力、決策與影響力領域之分析  領域相關議題  次 數 ( 占 該 群 樣 本 百 分 比)  1.探討職業上的性別差距  性別  女  男  96(51)  104(44)  學院別  文學院  22(44)  理學院  10(36)  醫學院  37(44)  工學院  70(45)  電機資訊學院  4(57)  規劃與設計學院  0(0)  管理學院  22(55)  社會科學院  34(61)  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  0(0)  遺漏值  1  年級  大一  21(43)  大二  4
表 13  人身安全與司法領域之分析  領域相關議題  次 數 ( 占 該 群 樣 本 百 分 比)  1.   消除性別暴力與歧視  性別  女  男  128(68)  133(56)  學院別  文學院  35(70)  理學院  14(60)  醫學院  52(61)  工學院  82(53)  電機資訊學院  4(57)  規劃與設計學院  1(33)  管理學院  27(68)  社會科學院  45(80)  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  1(100)  年級  大一  29(59)  大二  62(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1-1參照課程綱要 與學生特質明定教 學目標,並研擬課 程與教學計畫或個

料表 專家社群 或研究對 象訪談表 研究問題

一、 依據性平法第 17 條第 2 項規定:

十一、知悉服務學校發生疑似校園性侵害事件,未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規定通報,致再

為此,國立中正大學防制藥物濫用教育中心與台灣藥物濫用防治研究學會,在教育部學生事 務及特殊教育司之支持下,將於 2019 年 10 月

督導考核各學 校及機構推展 性別平等教育 情形,以建立 性別平等教育 氛圍,提升本 市市民及學校 教職員工生性 別平等教育觀

資源和支援 學與教資源 社區資源 學校設施 和支援 研究與 發展計劃 學校領導與

配合小學數學科課程的推行,與參與的學校 協作研究及發展 推動 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