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家長對教師滿意度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家長對教師滿意度之研究"

Copied!
10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教育研究碩士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鄭燿男 博士

臺東縣國小親師溝通、家長對親師溝通滿意度、

家長對教師滿意度之研究

研 究 生:李佳凌 撰

中華民國一O二年一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教育研究碩士班

碩士論文

臺東縣國小親師溝通、家長對親師溝通滿意度、

家長對教師滿意度之研究

研 究 生: 李佳凌 撰 指導教授: 鄭燿男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一 ○ 二 年 一 月

(4)
(5)
(6)

謝誌

論文得以順利完成,感謝許多人的協助與指導。首先感謝我的指 導教授鄭燿男老師悉心的指導,從字句的琢磨,到整體論文的排版,

鄭燿男老師嚴謹的態度如一盞明燈般,指引我往正確的方向。感謝我 的口委,梁忠銘教授與林乃恵教授給與我的意見,讓我看見自己論文 的不足之處,在討論過程中有很多的啟發,獲益良多。

感謝我的父母親,在論文上給我的支持與鼓勵,感謝啾啾在我寫 論文時的陪伴與鼓勵,感謝我碩班的同學芯羽、呼呼、小小、育辰、

宗輝、子雯、家慧、毅芬…等同學在寫論文時彼此互相的討論與鼓勵,

讓我在遇到瓶頸時更順利的度過。

謝謝曾經幫助過我的每一位校長、主任與老師,要感謝的人太多,

在此無法一一列出,因為你們,讓我的論文更臻完美,在此誌上最真 摯的感謝與敬意。

李佳凌 謹誌

2013 年 1 月

(7)

i

臺東縣國小親師溝通、家長對親師溝通滿意度、

家長對教師滿意度之研究

作者:李佳凌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東縣國小親師溝通;家長對親師溝通滿意度,以及家長對 教師滿意度現況,並分析不同背景變項家長在親師溝通方式、親師溝通內容、家 長對親師溝通滿意度及家長對教師滿意度之差異,以及家長對親師溝通滿意度是 否會影響家長對教師的滿意度。

本研究抽取臺東縣 16 所國小,共 470 位國小家長為樣本,回收有效問卷共 計 394 份;問卷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多元迴歸分析等方法,檢驗 上述研究結果;根據分析結果,本研究初步獲致以下結論:

一、臺東縣國民小學教師最常使用的溝通方式為聯絡簿與電話聯繫。

二、臺東縣國民小學家長覺得較好的溝通方式為聯絡簿與電話聯繫。

三、臺東縣國小家長最常與教師溝通的內容為孩子的行為教育表現。

四、不同性別之國小家長認為較好之溝通方式為「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時候進行面 談」、「班親會」以及「通知單」,性別上有顯著差異。

五、不同教育程度國小家長認為較好之溝通方式為「班親會」及「請孩子口頭代 為轉達」,且達到顯著差異。

六、不同性別國小家長在「與教師討論彼此教育理念」的溝通內容上,有顯著差 異。

七、不同教育程度國小家長在「常與教師討論孩子的進退步情形」以及「彼此的 教育方式」的溝通內容上,有顯著差異。

八、臺東縣國小家長的親師溝通滿意度屬於「中上」程度。

九、臺東縣國小家長對教師滿意度屬於「中上」程度。

十、不同性別、教育程度的國小家長在親師溝通滿意度與教師滿意度無顯著差 異。

十一、臺東縣國小家長之「親師溝通滿意度」對「家長滿意度」有顯著的預測力。

關鍵詞:親師溝通、親師溝通滿意度、家長滿意度

(8)

ii

A study of parent-teacher communication, as well as parental satisfaction with teachers in Taitung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s

Chia-Ling Lee

Abstract

This study assesses parent-teacher communication, as well as parental satisfaction with teachers in Taitung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s. Additionally it looks at how different parental demographic variables (i.e. gender and highest level of education) affect the mode and content of parent-teacher communication and parental satisfaction with teachers. Lastly, it analyzes whether parental satisfaction with parent-teacher communication affects parental satisfaction with teachers.

Parents from across sixteen Taitung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s were surveyed.

Three hundred and ninety-four (N = 394) out of the 470 surveys administered were considered valid and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e-way ANOVA, multiple regression, etc. were used in the analysis.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aitung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most frequently communicate by phone and by contact book

2. Taitung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 parents favor communication by phone and by contact book

3. Taitung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 parents most frequently communicate with teachers regarding their children’s conduct and class performance

4. There i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arents of either gender in rating as more favorable communication via ‘face-to-face interview at drop-off or pick-up before and after school,’ parent-teacher conference, and paper notice

5. There i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parents of different levels of education in rating as more favorable communication via parent-teacher conference and ‘having their children deliver the information verbally’

6. There i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arents of either gender in the content of communication with teachers regarding expectations for education

7. There i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parents of different levels of education in the content of communication with teachers regarding their children’s academic progress and teaching methods

8. Parental satisfaction with parent-teacher communication is rated as above average

9. Parental satisfaction with teachers is rated as above average

10.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arental satisfaction with teachers and with parent-teacher communication with parents of either gender or different levels of education

11. Parental satisfaction with parent-teacher communication is highly predicative of parental satisfaction with teachers

Key words: parent-teacher communication, parent-teacher satisfaction with

communication, parental satisfaction

(9)

iii

目次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次... iii

表次... v

圖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名詞解釋... 3

第四節 研究限制...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親師溝通之探討... 7

第二節 家長滿意度的相關研究... 14

第三節 親師溝通與家長滿意度之研究... 1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2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3

第二節 研究假設... 24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25

第四節 研究工具... 2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31

第一節 臺東縣國小家長之親師溝通、親師溝通滿意度與家長對教師滿意度 現況分析... 31

第二節 不同國小家長背景變項對親師溝通各面項及類別分佈... 37

第三節 不同國小家長背景變項與其他變項之變異數分析與討論... 73

(10)

iv

第四節 親師溝通滿意度與家長對導師滿意度之迴歸分析與討論... 7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7

第一節 結論... 77

第二節 建議... 81

參考文獻... 85

壹、中文部分... 85

貳、英文部分... 89

附錄... 90

(11)

v

表次

表 2 - 1 親師溝通意涵一覽表 ... 10

表 2 - 2 國內外學者對滿意度定義 ... 15

表 2 - 3 家長滿意度相關研究一覽表 ... 17

表 2 - 3 家長滿意度相關研究一覽表(續) ... 18

表 3 - 1 親師溝通滿意度因素分析及信度摘要表 ... 28

表 3 - 2 家長對導師滿意度因素分析及信度摘要表 ... 29

表 4 - 1 研究對象背景分析摘要表 ... 32

表 4 - 2 家長知覺教師常用溝通方式現況分析表 ... 33

表 4 - 3 家長知覺較好之溝通方式現況分析表 ... 33

表 4 - 4 家長知覺常與教師溝通之內容現況分析表 ... 34

表 4 - 5 親師溝通滿意度之平均數與標準差情形表 ... 35

表 4 - 6 教師滿意度之平均數與標準差情形表 ... 36

表 4 - 7 不同性別國小家長知覺電話聯繫之溝通方式交叉表 ... 38

表 4 - 8 不同性別國小家長知覺家庭訪問之溝通方式交叉表 ... 38

表 4 - 9 不同性別國小家長知覺聯絡簿(字條)之溝通方式交叉表 ... 39

表 4 - 10 不同性別國小家長知覺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時候進行面談之溝通方式 交叉表 ... 40

表 4 - 11 不同性別國小家長知覺班親會時面談之溝通方式交叉表 ... 40

表 4 - 12 不同性別國小家長知覺請孩子口頭代為轉達之溝通方式交叉表 ... 41

表 4 - 13 不同性別國小家長知覺通知單之溝通方式交叉表 ... 41

表 4 - 14 不同性別國小家長知覺班級網頁之溝通方式交叉表 ... 42

表 4 - 15 不同教育程度國小家長知覺電話聯繫之溝通方式交叉表 ... 43

表 4 - 16 不同教育程度國小家長知覺家庭訪問之溝通方式交叉表 ... 44

表 4 - 17 不同教育程度國小家長知覺聯絡簿(字條)之溝通方式交叉表 ... 45

表 4 - 18 不同教育程度國小家長知覺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時候進行面談之溝通 方式交叉表 ... 46

表 4 - 19 不同教育程度國小家長知覺班親會時面談之溝通方式交叉表 ... 47

表 4 - 20 不同教育程度國小家長知覺請孩子口頭代為轉達之溝通方式交叉表 ... 48

表 4 - 21 不同教育程度國小家長知覺通知單之溝通方式交叉表 ... 49

(12)

vi

表 4 - 22 不同教育程度國小家長知覺班級網頁之溝通方式交叉表 ... 50

表 4 - 23 不同性別國小家長知覺電話連繫之溝通方式交叉表 ... 51

表 4 - 24 不同性別國小家長知覺家庭訪問之溝通方式交叉表 ... 51

表 4 - 25 不同性別國小家長知覺聯絡簿(字條)之溝通方式交叉表 ... 52

表 4 - 26 不同性別國小家長知覺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時候進行面談之溝通方式 交叉表 ... 52

表 4 - 27 不同性別國小家長知覺班親會時面談之溝通方式交叉表 ... 53

表 4 - 28 不同性別國小家長知覺請孩子口頭代為轉達之溝通方式交叉表 ... 54

表 4 - 29 不同性別國小家長知覺通知單之溝通方式交叉表 ... 54

表 4 - 30 不同性別國小家長知覺班級網頁之溝通方式交叉表 ... 55

表 4 - 31 不同教育程度國小家長知覺電話聯繫之溝通方式交叉表 ... 56

表 4 - 32 不同教育程度國小家長知覺家庭訪問之溝通方式交叉表 ... 57

表 4 - 33 不同教育程度國小家長知覺聯絡簿(字條)之溝通方式交叉表 ... 58

表 4 - 34 不同教育程度國小家長知覺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時候進行面談之溝通 方式交叉表 ... 59

表 4 - 35 不同教育程度國小家長知覺班親會時面談之溝通方式交叉表 ... 60

表 4 - 36 不同教育程度國小家長知覺請孩子口頭代為轉達之溝通方式交叉表 ... 61

表 4 - 37 不同教育程度國小家長知覺通知單之溝通方式交叉表 ... 62

表 4 - 38 不同教育程度國小家長知覺班級網頁之溝通方式交叉表 ... 63

表 4 - 39 不同性別國小家長常與教師溝通孩子進退步之溝通內容交叉表 ... 64

表 4 - 40 不同性別國小家長常與教師溝通孩子行為教育表現之溝通內容交叉 表 ... 64

表 4 - 41 不同性別國小家長常與教師溝通彼此教育理念之溝通內容交叉表 . 65 表 4 - 42 不同性別國小家長常與教師溝通彼此教育方式之溝通內容交叉表 . 66 表 4 - 43 不同性別國小家長常與教師溝通如何協助孩子學習之溝通內容交叉 表 ... 66

表 4 - 44 不同性別國小家長常與教師溝通學校政策或活動之溝通內容交叉表 ... 67

表 4 - 45 不同教育程度國小家長常與教師討論孩子學習進退步之溝通內容交 叉表 ... 68

表 4 - 46 不同教育程度國小家長常與教師討論孩子行為教育表現之溝通內容 交叉表 ... 69

(13)

vii

表 4 - 47 不同教育程度國小家長常與教師討論彼此的教育理念之溝通內容交

叉表 ... 70

表 4 - 48 不同教育程度國小家長常與教師討論彼此的教育方式之溝通內容交 叉表 ... 71

表 4 - 49 不同教育程度國小家長常與教師討論如何協助孩子學習之溝通內容 交叉表 ... 72

表 4 - 50 不同教育程度國小家長常與教師討論學校的政策或活動之溝通內容 交叉表 ... 73

表 4 - 51 不同性別對溝通滿意度之差異分析 ... 74

表 4 - 52 不同教育程度對溝通滿意度之差異分析表 ... 74

表 4 - 53 不同性別對家長滿意總分之差異分析 ... 75

表 4 - 54 不同教育程度對家長滿意總分之差異分析表 ... 75

表 4 - 55 溝通滿意度與教師滿意度總分之迴歸分析表 ... 76

(14)

viii

圖次

圖 2 - 1 溝通程序 ... 8 圖 3 - 1 研究架構圖 ... 24

(15)

1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四節,第一節敘述研究的動機,第二節說明本研究的目的,第三節 為本研究的重要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限制。茲分別說明如下:

第一節 研究動機

自由時報 12 月 20 日一則報導,桃園國中一名女生因遭導師突然調換座位,

回家向父母反應,家長到學校罵老師,老師一氣之下告家長公然侮辱(2011)。 11 月 17 日的一則報導:一位情緒障礙及過動傾向的國一學生要請假,遭班導師 無理要求,家長向議員投訴(2011)。近年,家長與學校及老師因溝通不良,意 見不合引起衝突的新聞時有所聞,校園不再如以往寧靜。

古人談天地萬物以「天、地、君、親、師」為最重要,五者之中涵蓋了教師,

足見古人對教師的尊敬程度,而在傳統的社會中,人民趨於保守,家長對於學校 是採信賴的態度,教育子女完全委於教師,並且希望老師嚴厲的管教,好讓兒女 日後能出人頭地。對於學校教育也多採取不干涉、被動的態度,兒女在學校被老 師處罰總認為是兒女的錯,對老師心存感激。但時代變遷,在社會民主漸漸開放,

媒體傳播的進步,一般家長教育水平不斷的提升,受教育的程度越來越接近教師 的教育程度,甚至超越一般老師的教育程度,家長開始會主動關心兒女學校教育,

積極參與學校的活動,教師傳統的地位與專業角色開始面臨挑戰,家長不再完全 信任教師,親師之間常有溝通不良,甚至衝突的情形。

當家長開始參與學校與班級事務時,家長與教師的接觸增加,早期老師教導 學生,學生將學校狀況告知家長的形式,逐漸變為家長與教師直接的溝通,而這 種狀況為一種社會趨勢,雖然有負面消息(如:怪獸家長),但也有研究指出,有 效的親師溝通對於老師的班級經營是有利的,在溝通之中除了瞭解學生家庭背景 外,還在教育某些家長,教導何種教育方式能更有利於子女的教養方式,而教育 家長對於學校教育,在某些方面成效遠超過於對學生直接教育。倘若親師發生衝

(16)

2

突,教師不但失去有力的支持,更使其教學陷入孤立無援的狀態(江麗莉、鍾梅 菁,1997)。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天下父母普世的價值信念,家長投注許多的心血,

希望在學校能受到老師的青睞,給予更多的照顧;但在老師的角度,每一個學生 各有不同的家庭背景,老師大多運用自己具備的專業知識,來去教導學生,給予 他們適切的教育與輔導管教。但在面對眾多家長期待之下,有時因為溝通不良,

造成家長與教師的期望不一致,因而產生誤解(吳宗立,2001)。

親師溝通是教師與家長間的相互溝通交流的歷程,在親師合作時,教師與家 長間良好關係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當家長與教師的看法不一致時,可能因為不 當的態度、語氣,造成親師間的誤會,而引發家長與教師的負面情緒,造成親師 間的隔閡、對立、不滿、甚至發生衝突,間接的會影響到學生。Dodd 與 Konzal

(1999)說明親師溝通已成為一個僅要課題,只要任何一方出現不信任,或對方 利益遭受損害,都將造成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的不利,而學生知覺親師意見不合 時,無論在課業學習、身心發展皆造成嚴重的影響。Umansky, Diane(2011)也 說到,教師與家長有良好的溝通與交流,對於增進學生的成績與積極的態度有所 幫助。所以,在學生的利益為前提下,教師和家長彼此的意見、想法以及對於教 育不同的觀點與理念,該如何適當的傳達給對方,成為我們日後親師合作重要的 一環。

從上述我們可知親師溝通的重要性,也有許多學者去探討親師溝通的管道與 目前親師溝通的方式,但甚少有學者研究親師溝通方式與家長滿意度的關係,目 前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方式家長是否滿意?而不同親師溝通的方式是否會影響到 家長對於教師的滿意度,為本研究所要探討之重點。

(17)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國民小學學生家長對於親師溝通之相關文獻為基礎,藉由問卷調查 方式進行研究,以了解臺東縣國民小學之學生家長對於親師溝通的滿意度與看法,

並探討親師溝通是否會影響家長對教師滿意度。在上一節所述的研究動機下,研 究者對本研究設定之研究目的為:

一、瞭解台東縣國民小學學生家長對於親師溝通的滿意度以及教師滿意度現 況。

二、探究不同背景變項之學生家長在親師溝通方式與親師溝通內容之差異情 形。

三、探究不同背景變項之學生家長在親師溝通方式的滿意度差異情形。

四、探究親師溝通、家長對親師溝通滿意度與家長對教師滿意度之關係。

第三節 名詞解釋

壹、 親師溝通

親師溝通為教師與家長透過口語和非口語的方式,互相傳遞學生在校、在家 的狀況,也就是親師透過不斷的溝通、協調,以達成彼此對小孩教育的共識,親 師雙方透過訊息的傳遞,讓雙方對教育的理念更為接近,學生的學習效果有效的 提昇,家長與教師透過各種親師溝通的管道,將個人的意見、想法傳遞對對方的 互動過程。親師溝通方式分為口語進行溝通,書面資料進行溝通與透過組織進行 溝通三種,再依各種溝通方式將其分類在這三項之中。

本研究的親師溝通是指研究對象在「國小家長親師溝通問卷」上的得分,以 得分來代表親師溝通的內容與家長在親師溝通的方式。

(18)

4

貳、 家長對親師溝通滿意度

家長滿意度的定義為:家長在親師溝通的溝通方式滿意程度,當學生家長對 於教師溝通越具有正面積極的評價時,表示家長對於親師溝通的滿意度越高。而 本研究的家長對親師溝通滿意度則是針對家長在「國小家長親師溝通問卷」上對 於目前的親師溝通內容與親師溝通方式的滿意程度,得分越高代表其滿意度越 高。

参、 家長對教師滿意度

滿意度為消費者接受服務前的期望與實際接受服務後的感受,經由主觀評估 所產生愉悅或失望的成度(李翠齡,2003),本研究家長對於教師的滿意程度則是 家長對於教師的期望,其愉悅及失望的程度,我們將許育禎、蘇美芳(2007)編 制的家對教師滿意度問卷為基礎,經由研究者編制之「國小家長親師溝通問卷」,

得分越高者代表對教師滿意度越高。

第四節 研究限制

受限於研究時間、經費與研究者本身之能力問題,故本研究有以下限制。

壹、 研究樣本

本研究樣本是以台東縣國小家長為研究對象,樣本選取部分,僅能就臺東縣 國民小學隨機抽取樣本,無法對所有學校的家長進行普查,因此,可能產生抽樣 誤差。

貳、 研究內容

本研究主要探討國小家長親師溝通的方式、內容,與期滿意度,以問卷調查

(19)

5

分析,所蒐集之資料僅能瞭解各研究變項在表象上的解讀,內容上雖力求完善參 考相關理論及研究,但仍無法對各變項做更深層之探討與研究,故不宜過度推 論。

參、 研究工具

本研究在資料蒐集方面是採量化方式,均以受試者對於題意之實際感受,但 部分題目趨於敏感,可能國小家長在填答時會有所保留,未能反映真實情形。此 外,填答者也可能因當時的情緒、認知與過去經驗等因素,其傳達的訊息與實際 狀況可能有所差異。

(20)

6

(21)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分為三節,第一節為親師溝通之探討,第二節為家長滿意度的相關研究,

第三節為學生在學校適應過去文獻之探討。

第一節 親師溝通之探討

本節分為四個部分,首先是了解親師溝通的意涵,再來瞭解親師在溝通時的 內容,第三部分為親師溝通的方式,最後一部分則是探討過去研究者對於親師溝 通之研究結果。

壹、 溝通的意涵

在談親師溝通之前,先瞭解親師溝通的起源—溝通。溝通,「communication」

原為拉丁文 communis,含有分享、建立共識的意思(王淑俐,2001)。然而,溝 通是一種極為複雜的情境,溝通起於意圖(intent),起始者因某一理由與對方進 行互動,經過編碼後,透過溝通管道來傳送訊息,並經過解碼,而訊息接收者在 接收訊息,並經過解碼了解對方的意圖後,回饋訊息給對方。簡單的來說,溝通 的過程便是在兩方傳送及回饋的過程中一來一往的動態運作(丁興祥,1991)。 溝通是一種複雜的人與人的進行溝通時,除了要具備基本語言能力外,更應該傾 聽尊重對方,並且持互相信賴的態度,才能正確解讀對方語意(傅和彥,1999)。

如下圖 2-1 溝通程序:

(22)

8

圖 2-1 溝通程序

資料來源: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2005)。管理學整合觀點與創新思維(頁 335)。臺北:前程。

從上圖推論到親師溝通,我們可知,親師溝通也是透過其中一方在與對方進 行互動之後,透過不同的管道將訊息傳給另一方的一個過程。進一步的來說,親 師溝通是指教師與父母針對兒童的課業學習、身心發展、品格行為各方面進行意 見交流,互相提供訊息,使父母、教師能完全了解學生的情況(陳嘉芬,2003),

也就是說,親師溝通是指教師和家長為了幫助兒童能有效學習,在教養態度上取 得協調,達到一致做法而進行的雙向互動。

Habermas(1979)認為在進行溝通的行動時,必須力求言辭能被理解、內容具 真實性、溝通行動正當得體、溝通雙方的態度真誠,在這樣的四項前提之下,溝 通互動才能順暢無阻,彼此相互了解達成共識(黃瑞琪,1996)。所以,若要與 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教師應先對溝通的本質、目的及歷程有所認識,掌握其中 的要領,預先了解對方的背景、教育信念,便可有利進行理性的溝通。簡言之,

教師如有豐富的溝通知能,便可使親師溝通不致造成嚴重的誤解、衝突或對立,

而且能適時解決親師間的嫌隙(曾瑞真,1996)。

訊息傳送者 訊息接收者

溝通管道

溝通管道 回饋

(23)

9

貳、親師溝通的意涵

良好的班級經營需要家長與教師相互的配合,想要提昇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只 依賴教師,也需要家長的協助和配合,若家長在家能多花點心思教導自己的孩子,

導正孩子的思想與行為,孩子到學校的學習也會事半功倍。但目前國內學者對於

「親師溝通」一詞的意涵不一,以下列舉部分學者論述:

吳春住、林淑女(1992)研究發現,親師溝通有助於建立並維持雙方的友誼 及良好關係、澄清並改進雙方的教育觀念、使家長了解學校的教育措施,並給予 支持、使教師能了解學生家庭狀況,以有效輔導學生、溝通教師與家長雙方的意 見,相互協調合作、發現學生在學習上和行為上及適應上的困難原因,並給予有 效的解決。

王紹先(2000)認為親師溝通的性質是訊息的傳達,互動的歷程,意見的交 流,彼此理念相符,覺得影響學生最大的原因是來自家庭,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影 響是較小的,所以,若能將家長納入教學計畫中,與家長在教養學生的過程中,

取得某種程度的信任,對學生的學習將更為深廣。

吳宗立(2001)認為親師溝通是一種訊息的傳達,經由互動的歷程中,進行 彼此觀念的交流,促成雙方良好的共識,以發揮合作互助、進而提升親師輔導的 功能。

朱珊妮(2002)認為親師溝通是會因為親師的人格特質不同、親師的期望、

家長的職業、過去的經驗及個人生活環境等,親師不同的人格特質會影響他們選 擇自己喜歡、適合的溝通對象及方式,過去的經驗以及個人生活環境也會影響親 師溝通的態度與頻率,親師的期望如同溝通的隱形指標,期望一致時彼此較容易 溝通,意見不相同時,親師多半傾向以避重就輕、避免衝突的方式應對。

郭素文(2004)則認為學校教師與家長雙方利用各種溝通方式(如聯絡簿、

通知單、電話…等),將雙方的意見、想法和自己的教養態度傳達給對方的一種 過程。

(24)

10

親師溝通的內涵甚多,研究者將親師溝通定義整理如下表 2-1:

表 2-1

親師溝通意涵一覽表

研究者 年代 意涵

吳 春 住 、

林淑女 1992 親師溝通有助於建立親師間的良好關係,透過相互協調合作,發 現學生在學校生活上的困難原因,並給予有效的解決。

王紹先 2000

1. 親師溝通的性質是訊息的傳達,互動的歷程,意見的交流。

2. 影響學生最大的原因是來自家庭,如能將家長納入教學,取 得家長某種程度的信任,對學生的學習將更為深廣。

吳宗立 2001 親師溝通是一種訊息的傳達,經由互動的歷程,促成雙方良好的 共識。

陳靜音 2001 親師溝通主要指的是親師雙方,彼此透過正式或非正式的聯絡方 式,共同對於孩子教育方面的問題意見交流,取得共識。

朱珊妮 2002

親師溝通是會因為親師的人格特質不同、親師的期望、家長的職 業、過去的經驗及個人生活環境,影響他們選擇自己喜歡、適合 的溝通對象及方式。

郭素文 2004

學校教師與家長雙方利用各種溝通方式,如聯絡簿、通知單、電 話、書信、親師座談…等,將雙方的意見、想法和自己的教養態 度傳達給對方的一種過程。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從以上學者論述可知,親師溝通是一種經由雙方互動的歷程,透過正式或非 正式的方式進行彼此觀念的交流,而在溝通的過程是否取得共識與彼此信任,對 學生會有深遠的影響。

参、親師溝通的內容

家長與教師主要的溝通內容為彼此交換有關教育或有關孩子的訊息(鍾美英,

2001),那家長與教師彼此較關心哪些溝通內容呢?

Holahan 針對小學到高中的家長及教師,對於六個溝通主題,依其重要性來 排序,研究發現,家長與教師認為親師溝通中較為重要的主題是「學生的學業情 形」、「學生的態度及價值觀」,以及「學生的行為表現」。在此研究當中,中小學

(25)

11

教師認為最重要的前三項為「學生學業進步情形」、「學生的態度及價值觀」,以 及「家長、教師與學生的關係」;而家長認為最重要的前三項為「學生學業進步 情形」、「學生的態度及價值觀」,以及「學生的行為表現」(引自鍾美英,2001:

31)。

國內學者也曾針對家長與教師的溝通內容做研究與討論,以下列舉幾位學者 研究結果:

吳春助、林淑女(1992)的研究指出,在家長及教師認為親師溝通的內容中,

超過 80%的受試者認為「學生的行為表現」最重要;而填選「學生或子女的行為 問題」超過 70%;選填比率最低的為「學生或子女班級的管教方式」和「教師的 教學方法」。

趙聖秋(1998)研究結果發現,家長與教師認為最重要的溝通內容為「學生 的行為表現」、「學生的學習情形」及「學生的態度與價值觀」;且較常談論學生 學業的「不良表現」。

從以上學者研究可發現,無論是國內或國外之研究,親師溝通的內容大都與 孩子的行為表現及學習情形有關,而親師溝通的良好與否,是否會影響家長對教 師滿意度,是本研究要探討的問題之一。

肆、親師溝通的方式

親師溝通方式跟溝通一樣能以多種管道呈現,為了讓雙方溝通更完善,教師 應利用各種不同的管道跟家長作接觸與連繫。

陳龍安(1993)研究指出,親師溝通有以下途徑:家庭訪問、教學觀摩、母 姐會、面談、家庭聯絡簿等。

林明地(1996)將溝通的方式分為兩類:第一類為面對面的溝通,包括家庭 訪問、親師懇談等。第二類為藉由文件進行的溝通,此方式利用家庭聯絡簿、信 函、通知、成績單、調查等非面對面的溝通。

(26)

12

陳熔釧(1996)歸納研究結果,認為親師互動的方式為六種,「面對面的晤 談」是最容易產生互動的溝通方式;如家庭訪問。「電話聯繫」此種方式是最快 也最方便的溝通媒介。「文書聯繫」則是親師間利用書信來往幫助溝通;最常見 的便是成績單、聯絡簿、通知單等。「座談會議」則透過懇親會、家長會或親師 座談等正式會議進行溝通。「典禮活動」是透過家長與教師活動過程中的共同參 與,親師間彼此了解的方式;如畢業典禮、運動會。「他人傳達」顧名思義便是 透過第三者傳達對方欲溝通的訊息。此第三者是指學生、其他家長或學校人員。

邱麗娃(1997)則認為教師與家長之間要取得良好的互動,學生是最好的橋 樑,而親師的態度「誠懇」是最好的通行證。其中包括的溝通方式為:主動出擊、

掌握時機、邀請家長參與班及活動、感恩教育、親師專刊、善用家庭聯絡簿。

趙聖秋(1998)則綜合學者的研究,歸納出親師溝通的三大類型:

1. 以口語進行溝通:

口語訊息的交流是最直接且普遍的溝通方式,親師間主要的口語溝通方 式有親師座談會、家庭訪問與電話訪問三種。

2. 以書面資料進行的溝通:

書面溝通大多為單向溝通,意指接受者沒有對於訊息作及時的批評或提 出問題的機會。親師兼主要的書面溝通方式有學生成績單、家庭聯絡簿、

信件、便條、通知、班級或學校刊物…等。

3. 透過組織進行的溝通:

家長成立家長會組織,以支援學校校務或協助溝通家長與學校間的意見。

例如:家長會、母姐會。

除了以上三種溝通方式外,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科技的發達,網路也成為親師 間交流、互動的媒介之一,親師雙方可利用電子郵件、班級或學校網頁、部落格 等管道進行連絡。但此種方式會因每個家庭的背景或其他因素而有所落差,雖然 不普遍,但在時代的趨勢之下仍有許多發展空間。

(27)

13

林吟霞,林欣怡(2009)針對各個學者的論點,歸納出親師溝通具體作法,可 用以下五項面向來談:「在建立親師之間的多元溝通管道方面」、「在善用家庭聯 絡簿方面」、「在組織班級家長會,適切運用家長資源方面」、「在辦理親師懇談會 與親職教育講座方面」、「在有效面對家長的批評質疑方面」。並用以上論點訪談 三位有經驗之教師,結果發現,經驗教師平日會誠心邀約家長參與學校與班級的 活動,並認為聯絡簿是增進親師生感情很重要的管道;而在初次班級的家長會時,

會深入了解家長的背景,並在會談後將資料整理給家長;在家長對於經驗教師的 班級經營有所質疑時,經驗教師會先了解質疑的原因,再盡速與家長溝通協調。

以上許多的溝通方式,無所謂哪種方式較好或是較差,在親師在溝通時應該 要依據溝通的目的選擇溝通的媒體,且多元化使用溝通媒體是確保親師溝通實效 的必要策略(謝靜蕙,2001)。若親師溝通運用得宜,家長的力量會是教師與學 生間的助力;反之,則為阻力與壓力(張譯嚴等,2004)。

伍、親師溝通相關研究

親師溝通的重要性我們也可從國內家庭和學校相關的研究看出端倪。陳麗欣

(1997)以台灣北、中、南區 2501 所小學家長及教師為樣本,透過問卷調查發 現,教師對於家長參與校務與發展成功失敗的因素當中,溝通被認為是最重要的 因素之一。

蘇福壽(1998)針對位國小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後,國小教師在親師衝突後最 常反省親師溝通上的問題,並認為親師溝通不良是造成親師衝突最大的因素。

陳嘉芬(2003)研究發現不同性別教師在親師溝通上並無顯著差異,而高達 87%的家長使用「聯絡簿」與教師溝通 ,而且使用百分比上有職業家長高於無職 業家長。在溝通時機上面,有 58.2%得家長最常利用「接送孩子上下學時」與教 師做溝通。溝通內容方面,84.3%的家長最常與教師談及有關「孩子的行為表現」。

林鳳婷(2010)研究發現親師溝通管道主要為電話訪談或家庭聯絡簿、家庭

(28)

14

訪問及班親會等三種。而親師溝通的內容主要是瞭解學生的特質、與家長保持良 好關係、學生偏差行為等三種。並在訪談結果發現,良好的溝通管道可以協助家 長解決問題、及學生因為家庭因素所造成的偏差行為。

石育倫(2011)研究結果發現親師溝通的內涵包括學生學習、學生行為、學 校教育與偶發事件處理四個面向。親師溝通的方式則分「口語方式進行溝通」和

「以書面資料進行的溝通」兩種,在口語方式進行溝通方面,是利用學生上下學 接送時間、電話聯絡、請家長到校面談、教師家庭訪問、與透過第三者的溝通;

以書面資料進行的溝通最常使用的則為家庭聯絡簿與學校、班級行事通知單。在 教師方面,教學年資的高低會影響教師與家長溝通的看法與做法,年資較高的老 師因為經驗的累積,對於親師溝通擁有較高的信心;而已婚的教師因為其角色關 係更能同理家長的處境,也較未婚教師溝通具有成效;多數老師皆認為兼任行政 職務這項因素會分散自己對學生的心力並壓縮與親師溝通的時間。

從過去研究者對於親師溝通的研究結果可發現,多數家長通常透過書面資料 作溝通,以聯絡簿和電話溝通為最多,其次才是口語溝通,利用班親會或接送小 孩上下課的時間作親師溝通,而溝通內容大多與學生在校之行為表現有關,而在 親師溝通中,書面資料溝通是否為目前家長滿意的溝通方式?還是家長因為個人 因素而只能選擇此種方式?又或者家長有心目中更好的溝通方式,為本研究所要 探討之問題。

第二節 家長滿意度的相關研究

本節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滿意度的定義,第二部分則是探討過去家長 滿意度的相關研究。

壹、滿意度的定義

過去對於家長滿意度的研究並不多見,不過在企業管理研究領域中,有關於

(29)

15

滿意度的闡述卻已有比較成熟的理論基礎與相關實證成果。Locke(1969)認為 滿意度是發生於個體對一些經驗的評估反應而產生主觀的情緒,這個情緒會隨著 個人評估的結果而決定(引自張燕紅,2007:42)。現代行銷學之父 Philip Kotler

(2000)將滿意度定義為「一個人對於產品性能的知覺與個人對產品期望,兩者 比較後所感覺的愉悅或失望的程度」。以下研究者將國內外學者對滿意度之定義 整理成下表 2-2:

表 2-2

國內外學者對滿意度定義

研究者 年代 定義

Kotler 1996 滿意度乃一個人所感覺的程度高低,是源自其對產品功能特性或 結果的知覺與個人對產品的期望,兩者所比較之後所形成。

張春興 2000 認為滿意的定義有二:一是個體動機在生理的或心理的促動下的 行為,在達到所追求目標時產生的一種內在狀態;另一個是個體 慾望實現時的一種心理感受。

李翠齡 2003 認為滿意度是消費者接受服務前的期望,與實際接受服務的過程 或結果,經主觀評估後所產生正向或負向的感受。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隨著研究者研究的焦點、領域、研究對象的不同,對於滿意度的論述也會有 所不一樣,而大多學者研究主題多在於產品、服務、人員,對教育現場中「家長 滿意度」研究甚少。何宣甫(2002)其研究中提及在學校教育環境中,雖然顧客主 觀的滿意度並非教育本質的全部,但若將其忽略,則教育品質的提升終究是空談。

以下將從家長滿意度的角度切入,對家長滿意度的相關研究來作探討。

貳、家長滿意度的相關研究

從過去研究資料皆顯示家長的背景變項對家長滿意度具有影響力,以下分別 以家長的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四個背景變項來作探討。

(30)

16

一、 家長的性別對家長滿意度之影響

在許多研究學者的結果發現,女性家長較男性家長關心校務,整體參與學校 活動意願也較高,而且在學校事務的參與上,女性也較男性積極,相較於母親,

父親的參與度低(方慧琴,1997;郭明科,1997;郭耀隆,1999;簡加妮,2001)。

研究者推測,可能因為女性多為家庭主婦的關係或是中國傳統「女主內」的觀念,

婦女必須擔負子女的教養責任,因此在校務的參與上女性會高於男性。

二、 家長的年齡對家長滿意度之影響

從過去的研究發現,在不同的研究有不同的結果,鍾美英(2002)在國小學 生家長參與班及親師合作的研究發現在整體滿意度上,年紀輕的家長滿意度高於 年紀較長的家長;但在林瓊惠(2004)台東縣國民小學家長對學校行銷策略與學 校滿意度的研究則是家長年齡越大者則滿意度越高,因此我們將探討,家長對於 親師溝通的滿意度,是不是會受到家長年齡的影響,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

三、 家長職業對家長滿意度之影響

過去研究將家長社經地位和家長職業來去探討對於家長滿意度的關係,李明 昌(1997)研究結果顯示,高社經地位家長的參與,明顯的高於中社經地位的家 長;中社經地位的家長,其參與也明顯的高過於低社經地位的家長。親師溝通中 是否如過去學者對於家長滿意度之研究結果,有待我們進一步的研究。

四、 家長教育程度對家長滿意度之影響

在過去的研究指出,學歷在研究所、大專、高中職的家長,較常參與學校的 活動,是否師生互動越頻繁則滿意度越高,其實不然;研究發現專科以上學歷的 家長參與滿意度是最低的,反觀參與度較低的國中以下學歷家長,其參與滿意度

(31)

17

卻是所有教育程度家長中最高的,而家長態度最積極的為高中職學歷的家長,但 也有學者研究結果指出,家長教育程度對於滿意度並無顯著的影響(方慧琴,1997;

林佑璐,2006;陳良益,1996;陳秀江,2004;陳琍芬,2007;曹忠成;2007;

簡加妮,2001;錢得龍,2003),從這之中可看出,家長越常與教師和學校接觸,

滿意度並不會隨之增加,在教育程度方面,反而學歷越高,滿意度越低;態度積 極的家長也並非學歷較高、常參與親師活動的家長,而是高中職學歷的家長。

以下就國內外家長滿意度相關之研究對象與研究結果,整理如下表 2-3 家長 滿意度相關研究:

表 2-3

家長滿意度相關研究一覽表

研究者/年代 研究對象 研究結論

陳良益(1996) 國小家長 國中以下教育程度的家長在參與現況的滿意度最高;而專 科以上的家長滿意度則最低。

郭明科(1997) 國小家長 不同性別及教育程度的家長,則對參與學校教育角色的態 度無顯著差異。

方慧琴(1997) 國小家長 1. 女性家長在關心校務、參與校務意願和參與校務行動上 均高於男性家長。

2. 教育程度為高中職以上的家長在參與校務意願與參與 校務行動上高於教育程度為國中以下的家長意願高。但 在關心校務上,研究所以上的家長優於高中程度的家 長。

李明昌(1997) 國小六年 級學生

1. 家長參與成度越高,其子女學習態度越積極。

2. 家長參與漢家庭社經地位有關,家庭社經地位高者,顯 著優於低家庭社經地位者。

洪麗玲(1999) 國小家長 1. 在「家長最適合參與的層級」與「家長參與全國性教育 政策會議」方面,男性家長比女性家長積極。

2. 不同教育背景的家長,對於家長參與的看法並沒有差異 存在。

郭耀隆(1999) 國小家長 參與親師合作的家長以「媽媽」居多。

簡加妮(2001) 國小家長 1. 女性家長要比男性家長積極,在學校事務參與上希望有 較高層級的參與。

2. 家長教育程度以高中職的家長態度最積極,其次是國中 以下專科、大學以上學歷者。

鍾美英(2002) 國小家長 1. 在整體滿意度上,年紀輕的家長高於年紀大的家長,子 女就讀低年級的家長高於高年級的家長。

2. 子女就讀低年級的家長在親師溝通的滿意度上,高於高 年級的家長。

錢得龍(2003) 國小資源 1. 家長學歷方面,高中職學歷比大專學歷家長有較高的滿

續下頁

(32)

18

研究者/年代 研究對象 研究結論

班家長 意度。

2. 學校區位、學生性別及就讀年級三個變項在各層面都無 顯著差異。

陳秀江(2004) 國小家長 1. 家長對學校整體服務品質滿意度都持正向感受。

2. 家長對學校服務品質滿意度不會因不同性別而有所差 異。

3. 家長教育程度越低,對學校整體、環境與設備構面服務 品質越滿意;反之則越不滿意。

林瓊惠(2004) 國小家長 1. 家長對整體學校滿意度及行政服務層面上,年齡愈大者 較滿意。

2. 國民小學家長知覺得學校滿意度現況屬於中上程度。

3. 學校行銷策略與學校滿意度呈現正相關。

賴正忠(2006) 國小家長 國小學生家長的學校滿意度,在家庭型態、子女數方面無 顯著差異。

簡梅英(2006) 安親班家

家長對安親班的滿意度,較滿意的為保證性及方便性較 高,但成績性、體貼性及有形性的滿意度較低

林佑璐(2006) 台北市公 立國小低 年級家長

1. 在整體滿意度顯示家長對兒童課後照顧服務滿意度看 法傾向於「很滿意」之認知。

2. 家庭月總收入與教育程度較低的家長對收費的金額比 較重視。

3. 家長年齡在 30~40 之間在「溝通與關懷」構面有別於其 他年齡組距的家長。

陳琍芬(2007) 國小家長 就家長滿意度整體而言,教育程度並不會造成家長間的差 異情形。

曹忠成(2007) 國小家長 家長教育程度不同的學校滿意度具有顯著差異。

黃惠雯(2010) 國小家長 子女就讀低年級的家長在親師溝通滿意度上高於高年級的 家長。

資料來源:林惠齡,2009;黃惠雯,2010;研究者整理。

從以上資料可發現,家長年紀越長則其滿意度會隨之降低,而低年級的家長 滿意度高於高年級家長;在學歷方面,相較於學歷高的家長,學歷低的家長滿意 度較高。而研究者在探討文獻發現,家長滿意度研究大多採問卷調查法,研究者 認為,可能是滿意度較偏向不易具像化的心理層面表徵,且每個人對於事、物或 人的滿意程度也不盡相同,因此,研究者為得到具體量化資料,也採行問卷調查 法,來獲得家長滿意度的具體資料。

表 2-4 家長滿意度相關研究一覽表(續)

(33)

19

第三節 親師溝通與家長滿意度之研究

本節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探討過去親師溝通對於家長溝通滿意度相關研 究,第二部分則探討親師溝通與家長對教師滿意度之研究。

壹、親師溝通與家長溝通滿意度相關研究

過去親師溝通研究大多著重於親師溝通的內涵、內容與目前所遇到的障礙,

但在親師溝通和家長滿意度相關之研究甚少,以下列舉幾位學者對於親師溝通與 家長對於溝通滿意度的研究結果。

趙聖秋(1998)研究國民小學家長與教師親師溝通發現,大部分的家長與教 師對目前的親師溝通狀況感到「大致滿意」;不同年齡家長在親師溝通「不愉快 程度」上有顯著差異。而小型學校的教師對親師溝通滿意度有較大型學校教師高 的趨勢。

郭耀隆(1999)以某國小二年級學為研究對象,透過參與觀察、訪談及問卷,

發現班級中親師溝通頻繁的家長,則參與班級事務活動的態度也較積極,對於親 師雙方的合作關係也較滿意;其中也有家長表示,親師若不溝通易造成誤會,親 師關係會較緊張,且較為敵對。

鐘英美(2001)國小學生家長參與班級親師合作研究結果發現,家長的性別 對親師溝通滿意度並無顯著差異,但不同年齡的家長在親師溝通上具有顯著差異,

且 30 歲以上的家長滿意度大於 41 歲以上的家長。而子女就讀年級不同的家長在 親師溝通的滿意上也具有顯著差異,低年級家長的滿意度大於高年級家長的滿意 度。在家長教育程度方面,其研究結果顯示,教育程度不同的家長在親師溝通上 並無顯著差異;而越常與教師進行互動的家長,親師溝通滿意度大於偶而參加的 家長。

石育倫(2011)在彰化縣偏遠地區小學教師與隔代教養家長之親師溝通研究

(34)

20

中,使用質性研究的方式蒐集相關資料,發現在隔代教養家長對於親師溝通現況 是感到滿意的,對他們來說,感覺親師溝通最困難的是「雙方沒有時間溝通」與

「不知道如何和老師談話」。

從過去研究可發現,家長年齡與子女的年級會影響家長對親師溝通滿意度,

但家長教育程度方面,錢得龍(2003)和陳秀江(2004)研究結果顯示,教育程 度對家長滿意度具有影響力,與鐘英美(2001)研究結果顯示家長教育程度在親 師溝通滿意度上無顯著差異不同,值得本研究作進一步之探討。

貳、親師溝通與家長對教師滿意度相關研究

在過去直接探討親師溝通與家長對教師滿意度的研究不多,研究者針對過去 相關資料作探討:

陳麗欣(1997)的研究中,發現家長參與校務發展成功或失敗,親師溝通是 很重要的因素,而溝通教師和家長對家長組織及家長參與校務在認知層面的差異,

來調整彼此的期待。

林俊瑩(2008)在家長對學校滿意度因果模型之建構與檢驗研究結果顯示,

學校具有開放民主的氣氛,能夠提升家長對於學校之滿意度,而「學校本位參與」

對於家長對學校滿意度的影響並不顯著,也就是說,鼓吹家長參與親師會和家長 委員會在滿意度的提升並沒有太大的作用。但學校若能多鼓勵家長參與子女在學 校的學習活動,以及多跟老師作教學上的溝通和參與,對提升滿意度是有幫助 的。

黃惠雯(2010)研究發現,國民小學親師互動對高低年級學生家長之滿意度 有不同程度的影響。親師互動對低年級家長滿意度的影響大於對高年級家長滿意 度。

上述資料可知,在過去研究中雖然發現親師溝通在家長滿意度普遍都能達到 滿意的程度,但是當教師鼓吹家長參與學校活動時,家長滿意度便不顯著,研究

(35)

21

者推斷,親師溝通時家長與教師的溝通內容大多在於學生身上,也就是說,家長 大多較關心能直接觸及學生學習或適應的事物,但對於學校校務的推展對於學生 並無直接影響,家長對此便較不關心,滿意度相對低落。

(36)

22

(37)

2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東縣國民小學家長對親師溝通、家長對親師溝通滿意度與 家長對教師滿意度之關係,研究者根據相關文獻加以探討,並進行現況的實際調 查,希望理論與實際調查能相互佐證。本章共分四節,分別為研究架構、研究假 設、研究對象與抽樣與研究工具等加以說明。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欲瞭解親師溝通,對於家長滿意度之間的關係;並試圖從親師溝通內 容與親師溝通方式來了解親師溝通對於家長對親師溝通滿意度與家長對教師滿 意度之關係,以供日後國民小學教師提升家長對親師溝通滿意度之參考。

本研究根據研究目的、代答問題與文獻探討,設計研究架構如圖 3-1:

(38)

24

圖 3-1 研究架構圖

第二節 研究假設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東縣國民小學家長對親師溝通的滿意度,以及家長背景變 項對於親師溝通內容、親師溝通方式與家長滿意度之間的關係,根據前述研究架 構,提出下列研究假設,茲分述如下:

研究假設一:不同背景變項的家長在親師溝通上有顯著差異。

1-1:不同性別的家長在教師常用溝通方式有顯著差異。

1-2:不同教育程度的家長在教師常用溝通方式有顯著差異。

1-3:不同性別的家長在家長覺得有效之溝通方式有顯著差異。

1-4:不同教育程度的家長在家長覺得有效之溝通方式有顯著差異。

H1

H

H 家長背景變項

1. 性別 2. 教育程度

親師溝通內容 1. 孩子學習的進退部情形 2. 孩子的行為教育表現 3. 彼此的教育理念 4. 彼此的教育方式 5. 我如何協助孩子學習 6. 學校的政策或活動

教師常用溝通方式 1. 電話聯繫

2. 家庭訪問 3. 聯絡簿(字條)

4. 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時候進行面談 5. 班親會時面談

6. 請孩子口頭代為轉達 7. 通知單

8. 班級網頁

家長覺得較好的溝通方式 1. 電話聯繫

2. 家庭訪問 3. 聯絡簿(字條)

4. 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時候進行面談 5. 班親會時面談

6. 請孩子口頭代為轉達 7. 通知單

8. 班級網頁

H4

家長對於親師溝通的 滿意程度

家長對教師的滿意度

(39)

25

1-5:不同性別的家長在親師溝通內容認知上有顯著差異。

1-6:不同教育程度的家長在親師溝通內容認知上有顯著差異。

研究假設二:不同背景變項的家長在親師溝通滿意度有顯著差異。

2-1:不同性別的家長在親師溝通滿意度有顯著差異。

2-2:不同教育程度的家長在親師溝通滿意度有顯著差異。

研究假設三:不同背景變項的家長在教師滿意度有顯著差異。

3-1:不同性別的家長在教師滿意度上有顯著差異。

3-2:不同教育程度的家長在教師滿意度上有顯著差異。

研究假設四:親師溝通滿意度在家長對教師滿意度具有預測力。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本研究對象以台東縣公立國小學生家長為主,依據教育部統計處九十九年的 調查,臺東縣國小數總共有 92 所,學生數總共 14854 人,由於無法取得臺東縣 之普查家長數,所以研究者粗估以一個學生代表一個家長。

在研究對象抽取的部分,研究者先至台東縣教育處網站列出所有台東縣的國 民小學,並依照教育處依地理位置劃分四區,分別為:臺東區、關山區、成功區、

大武區,四區之學校依學生數比率抽取學校,以教育處提供學校名稱,利用 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 隨機抽樣,臺東區 7 所,關山區 4 所,成功區 3 所,大武區 2 所,抽取出研究學校後,致電至各學校主任,由於考量中高年級對 於親師溝通方面家長參與度較不如低年級的家長參與度高,因此請教師協助隨機 請該校ㄧ至二年級的家長填寫,總共抽取 470 位學生家長作為樣本。

研究者為提高回收率,在問卷中有附贈小禮物,發放給負責發放問卷之主任 及教師,答謝他們的協助與幫忙。受試者問卷回收後,扣除未回收與遺漏值過高 的無效問卷後,本問卷共計發放 470 份,回收問卷 375 份,回收率為 79.78%,

(40)

26

而剔除無效問卷 26 份後,剩餘有效問卷為 349 份,可用率為 74.25%。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問卷內容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包含「家長個人基本資料」;「親師溝通」與

「家長對親師溝通滿意度」及「家長對教師滿意度」調查問卷,家長基本資料與 親師溝通部分為研究者以文獻為基礎自行編制,而家長對教師滿意度則參考許育 禎、蘇美芳(2007)家長對教師滿意度問卷,加以修定改編而成。以下將問卷發 展的過程逐一敘述。

壹、問卷的內容與編制 一、家長基本資料

本研究問卷的基本資料方面,共計兩個變項,分述如下。

(一)性別:分為女性(33.5%)及男性(66.5%)。

(二)教育程度:分為國中畢業或以下(9.5%)、國中畢業(20.3%)、高中畢 業(47.3%)、專科畢業(10.6%)、大學畢業(8.3%)、研究所以上(4.0%)

等六個選項。

二、親師溝通問卷內容與編制

(一)導師最常使用的親師溝通方式:電話聯繫、聯絡簿、班親會、通知單、

家庭訪問、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時候進行面談、請孩子代為轉達、班級網 頁,並在最後多一個其他選項,讓家長選填過去研究未發現或研究者未 提及之親師溝通方式。

(二)家長認為最有效的溝通方式:電話聯繫、聯絡簿、班親會、通知單、家 庭訪問、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時候進行面談、請孩子代為轉達、班級網頁,

並在最後多一個其他選項,讓家長填寫選項沒有但家長認為較有效的親 師溝通方式。

(41)

27

(三)導師與家長最常討論的事情:孩子學習的進退步情形、孩子的行為教育 表現、彼此的教育理念、彼此的教育方式、我如何協助孩子學習,最後 再多出一個其他選項,讓家長能夠自行填寫選項中沒有之親師溝通內 容。

三、家長對親師溝通滿意度問卷內容與編制

針對以上親師溝通的方式,詢問家長對於親師溝通的方式是否滿意,分為六 個題項發問:對於電話聯繫方式的滿意度,對於聯絡簿溝通方式的滿意度,對於 教師透過班親會溝通的滿意度,對於透過通知單溝通方式的滿意度,對於教師用 家庭訪問方式溝通的滿意度,教師用家長接送孩子上下學時進行溝通方式的滿意 度,或是教師請孩子代為轉達的溝通方式滿意度與在班級網頁溝通的滿意度。

四、家長對教師滿意度問卷內容與編制

在家長對教師滿意度問卷的部分,研究者參考許育禎、蘇美芳(2007)家長 對教師滿意度問卷加以編制及修改而成。

貳、 問卷計分方式

問卷第一部分為填答者基本資料,第二部分則根據填答者之經驗勾選教師平 時使用之親師溝通方式、家長覺得較有效之親師溝通方式與和導師最常溝通的內 容。第三部分與第四部分採四等量表計分,由受試者就其既有實際經驗,選擇一 個最適切的答案。選「非常滿意」得 4 分,「滿意」得 3 分,「不滿意」得 2 分,

「非常不滿意」得 1 分,「沒意見」得 0 分。

參、 量表因素分析及信度分析

本問卷在 349 份有效問卷因素分析後,接著以 Cronbach Alpha 係數考驗各 量表內部的一致性,係數越高,表示該份量表之性質與整個分量表越一致。問卷

(42)

28

初步的因素分析與信度檢測結果如下:

一、親師溝通滿意度量表部分

親師溝通滿意度的部分,經專家效度建構後保留 9 題,總共一個構面,施測 後經因素分析及信度檢測的結果如表 3-1 所示。

親師溝通因素解釋變異量為 51.881%,而內部一致性檢驗的結果,親師溝通 滿意度構面α值為.862,顯示此量表信度良好。

表 3 - 1

親師溝通滿意度因素分析及信度摘要表

因素一 親師溝通滿意度

我孩子導師用電話方式與我溝通我感到 .502

我孩子導師用聯絡簿與我溝通我感到 .458

我孩子導師在班親會與我溝通的方式我感到 .488

我孩子導師用通知單與我溝通的方式我感到 .511

我孩子導師家庭訪問與我溝通的方式我感到 .515

我對導師在接送孩子上下學時與我溝通我感到 .544

我對導師將所要傳達訊息透過孩子告知感到 .562

我與導師的相處情形,我感到 .570

特徵值 4.150

佔總變異之百分比 51.881

累積百分比 51.881

α值 .862

二、家長對導師滿意度

家長對導師滿意度的部分,經由專家效度建構後保留 12 題,總共一個構面,

施測後經因素分析及信度檢測的結果如表 3-2 所示。

家長對導師滿意度因素解釋變異量為 60.421%,而內部一致性檢驗的結果,

家長對導師滿意度構面α值為.933,顯示此量表信度良好。

(43)

29

表 3 - 2

家長對導師滿意度因素分析及信度摘要表

因素一 家長對導師滿意度

我孩子的導師能營造愉悅的學習氣氛。 .496

我孩子的導師能立即處理班級中學生的衝突事件。 .559

我孩子的導師的獎懲方式運用適當。 .590

我孩子的導師對於學生的背景資料相當熟悉。 .547

我孩子的導師能傾聽學生的意見。 .642

我孩子的導師會關心學生所遇到的問題。 .621

我孩子的導師會根據學生反應調整上課進度。 .591

我孩子的導師能熟練各種教學媒體的操作。 .641

我孩子的導師具備基本的資訊素養。 .683

我孩子的導師能掌握所教導單元的學習目標。 .621

我孩子的導師能適當補充課程教材與相關資料。 .655

特徵值 6.646

佔總變異之百分比 60.421

累積百分比 60.421

α值 .933

肆、 專家內容效度的建立

本研究問卷完成初稿後,請指導教授及臺東縣現任校長一人、現任主任兩人 及現任導師一人,共五人協助評鑑此問卷題目的適切性,提供研究者寶貴的修正 意見,以作為修正問卷與專家內容效度的重要依據。

(44)

30

(45)

3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本章依據研究問卷所得資料,呈現結果並進行分析討論,共分三節:第一節 分析台東縣國小家長之親師溝通現況;第二節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臺東縣國小家 長對親師溝通的方式及溝通內容的百分比分佈情形;第三節探討不同國小家長背 景變項與親師溝通滿意度和家長對教師滿意度之變異數分析與討論;第四節為親 師溝通滿意度與家長對導師滿意度之迴歸分析與討論。透過以上的分析與討論,

希望了解目前臺東縣地區國小家長對於親師溝通的各面向及類別分佈與差異情 形。

第一節 臺東縣國小家長之親師溝通、親師溝通滿意度 與家長對教師滿意度現況分析

本節將分析研究對象的背景變項各類的人數與百分比與教師常用親師溝通 方式、家長知覺較好之溝通方式與教師常與家長溝通之內容,列出各變項的次數 與百分比,方便作不同層面間的比較。

壹、 研究對象的背景

研究者初步統計正式的有效樣本,並將所有的樣本依據研究對象的背景分布 情形整理如表 4-1:

(46)

32

表 4 - 1

研究對象背景分析摘要表

背景變項 變項水準 人數 百分比

性別 (1)男性 117 33.5%

(2)女性 232 66.5%

總和 349 100%

教育程度 (1)國小畢業或以下 33 9.5%

(2)國中畢業 71 20.3%

(3)高中畢業 165 47.3%

(4)專科畢業 37 10.6%

(5)大學畢業 29 8.3%

(6)研究所以上 14 4.0%

總和 349 100.0%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本研究有效樣本為 349 份,從表 4-1 可看出,女性的比率為 66.5%,明顯高 過於男性比率 33.5%,顯示研究對象男女性別比例嚴重不均,也可從此處發現,

填答問卷者多為女性家長。

在教育程度上,比率由高至低分別為高中畢業 47.3%、國中畢業 20.3%、專 科畢業 10.6%、國小畢業或以下 9.5%、大學畢業 8.3%、研究所以上佔 4.0%,由 此可知填答家長教育程度多半分布在高中畢業。

貳、 親師溝通現況分析與討論

本研究問卷回收分析後,根據家長勾選之教師常用溝通方式、家長覺得最有 效之溝通方式整理成表 4-2 和表 4-3,家長常與教師溝通的內容整理成表 4-4。

從表 4-2 和表 4-3 可看出,教師常用的溝通方式為聯絡簿(92.3%)、電話聯 繫(76.8%)與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時候進行面談(36.7%),而家長覺得較好之溝 通方式依序為聯絡簿(83.4%)、電話聯繫(79.9%)與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時候進 行面談(43.8%)。從排序中可發現,教師常用之溝通方式與家長知覺較好之溝通 方式並無太大的差異性。

(47)

33

表 4-4 家長知覺常與教師溝通之內容現況分析表中可發現,家長最常討論的 內容依序為孩子的行為教育表現(85.7%)、孩子學習的進退步情形(77.9%)、我 如何協助孩子學習(54.7%)、學校的政策或活動(20.3%)、彼此的教育方式(20.1%)、 彼此的教育理念(13.5%)。從數據中我們可發現,孩子平時在學校行為是家長所 最先關注的,其次才是孩子的學習狀況與如何協助孩子學習,與以往人們認為現 在的家長都以成績取勝的觀感有所差別。

表 4 - 2

家長知覺教師常用溝通方式現況分析表

親師溝通方式 次數 百分比

(1)電話聯繫 268 76.8

(2)家庭訪問 36 10.3

(3)聯絡簿(字條) 322 92.3

(4)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時候進行面談 128 36.7

(5)班親會時面談 69 19.8

(6)請孩子口頭代為轉達 49 14.0

(7)通知單 104 29.8

(8)班級網頁 2 0.6

n=349

表 4 - 3

家長知覺較好之溝通方式現況分析表

親師溝通方式 次數 百分比

(1)電話聯繫 279 79.9

(2)家庭訪問 65 18.6

(3)聯絡簿(字條) 291 83.4

(4)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時候進行面談 153 43.8

(5)班親會時面談 81 23.2

(6)請孩子口頭代為轉達 23 6.6

(7)通知單 89 25.5

(8)班級網頁 5 1.4

n=349

(48)

34

表 4 - 4

家長知覺常與教師溝通之內容現況分析表

親師溝通內容 次數 百分比

(1)孩子學習的進退步情形 272 77.9

(2)孩子的行為教育表現 299 85.7

(3)彼此的教育理念 47 13.5

(4)彼此的教育方式 70 20.1

(5)我如何協助孩子學習 191 54.7

(6)學校的政策或活動 71 20.3

n=349

參、 親師溝通滿意度與家長對教師滿意度分析與討論

在「家長滿意度調查問卷」中,共分為兩個大項,研究者採四點量表,從「非 常滿意」到「非常不滿意」分成四個等份。選「非常滿意」得 4 分,「滿意」得 3 分,「不滿意」得 2 分,「非常不滿意」得 1 分,「沒意見」得 0 分。得分越高 表示填答家長認為該提敘述內容的滿意程度越高,反之則越低。

一、家長對「親師溝通滿意度」分析與討論

表 4-5 為全體受試家長在親師溝通滿意度層面的平均數與標準差統計結 果。

數據

圖 2 - 1 溝通程序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Contact with both parents is generally said to be the right of the child, as opposed to the right of the parent. • In other words the child has the right to see and to have a

Do you agree with the proposed changes for the Compulsory Part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Agree Disagree

• Learn strategies to answer different types of questions.. • Manage the use of time

With each teaching strategies, students should be involved in reading different text types for a variety of purposes. Teacher should

To help students achieve the curriculum aims and objectives, schools should feel free to vary the organization and teaching sequence of learning elements. In practice, most

Effective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school affairs may be linked to parent educational programs which is central to high quality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of the children. The

A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solve 3D differentiated WSN deployment problems with the objectives of the coverage of sensors, satisfaction of detection

(3)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regarding out of school traffic guidance staff with different gender, job title, guidance counselors seniority and age in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