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與社區總體營造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與社區總體營造 "

Copied!
9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東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廖秋娥 教授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與社區總體營造

─以台東縣長光社區與新香蘭社區為例

研 究 生: 郭修延 撰

(2)
(3)
(4)

謝 誌

在台東,我看見了這美好的山與海,也看見了各式各樣的人,更看見了自己,

彷彿找回失去的孩子一般的高興,回想起種種經歷總覺得太不可思議,就好像從 南極和北極各丟一根針卻在赤道相遇一般。研究的路雖然不易,但如同農夫收成 時的喜悅,早已覆蓋了過去的辛勞,在這求學階段告一個段落的同時,我勉勵自 己,不要鬆懈緊張的腰帶,未來還要繼續展開一段屬於自己的大歷史!

論文的完成,首先要感謝上帝,因為沒有祂就沒有開始也沒有接下來的一 切。再來要感謝的除了父母以外,就是家裡的大姐頭了,家庭對我的愛是我的強 力後盾,一直以來感謝他們讓我得以在研究的路上無後顧之憂;信仰路程上,最 要感謝蘇哥、小松、杰哥、洺哥以及其他實踐教會所有的弟兄姐妹們,謝謝你們 的代禱,所有的話語與鼓勵都是使我重生復活的力量;也感謝社教系壘、美產系 壘、資訊系壘、數理系壘等等的球友們,我很珍惜與你們一起成長的日子,打球 的時間釋放了我不少壓力;工作方面,要感謝慈君助教以及所有社教系辦工讀 生,跟你們的相處是我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憶;在研究的路上,首先要感謝的就 是指導教授-娥媽媽了,除了在百忙當中仍仔細的給予研究上的建議,讓我得以 在論文撰寫上更臻完美,總是像媽媽一般對待學生的態度也一直讓我印象深刻;

也感謝系上黃老師、周老師、施老師、詹老師、施老師、陳老師、侯老師、章老 師的關心與教導;還有要感謝區域所的李玉芬老師,2010 年暑假 2 個月的東海 岸探訪讓我在訪談與考察能力上提升不少;也感謝社教所的奕翔、瓊玉、承浩、

怡菁…等研究生,讓我在研究路上不致孤單;也要感謝長光長老教會和新香蘭長 老教會的陳牧師與戴牧師以及社區其他訪談的對象,如果不是你們熱情的接待與 受訪,讓我這個突如其來的陌生人得以進入社區,這篇論文著實難以完成;還要 感謝我的夥伴:機車-小藍,我永遠不會忘記一起頂著東海岸的強風來回 80 公里 長光的那段回憶;也感謝長濱的張叔叔和圓如阿姨供我吃住,讓我得以在寒冷的 天氣中感受到一絲溫暖。在六年的求學生涯中,還有要感謝台東大學很多默默幫 助我、祝福我的學長姐、同學和學弟妹,感謝你們也成為我學習與成長的榜樣。

那麼多的恩惠該如何能夠報答的完呢?我想…唯有讓自己更加努力而已。

謝謝!我愛你們!

修延 謹誌

2011 年 1 月

(5)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與社區總體營造 -以台東縣長光社區與新香蘭社區為例

作者:郭修延

國立台東大學 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

摘 要

本文旨在探討社區營造與長老教會的關係,並以台東縣的長光 與新香蘭社區為例。台東大多數社區都至少擁有ㄧ座教堂或聚會所,

因此在以基督信仰為主的新香蘭與長光社區中,不論在心靈或是在物 質上,教會皆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長老教會在台灣發展已超過一 百多年,其發展與社區參與的歷程,以及「本土化」與「入世精神」

對於現今長老教會在參與社區營造事務上皆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自 1994 年以來,越來越多社區總體營造的案例在台灣各地出 現。然而,以原住民為大多數的長光與新香蘭社區,其社區營造是由 長老教會的牧師來主導,除了利用教會資源,也向政府部門申請補助 計畫來營造社區,讓社區復振自身文化外,也改善居民生活品質。本 文透過訪談二社區從事社區營造的相關人員,試圖形塑出其歷程與特 色。

研究者發現在長光社區中,長光長老教會的陳牧師透過爭取計畫

(6)

人及青少年完善的照顧,其主導的松年大學亦擴展到鄰近長濱鄉、成 功鎮等原住民社區;在新香蘭社區方面,長老教會的戴牧師則運用多 個組織為工具,依類型申請不同的計畫方案來營造社區,亦透過經費 的補助,致力於小米產業的經營,不但解決在地居民的就業問題,也 擴展營造範圍到金鋒鄉、達仁鄉等原住民社區。二個社區雖然同屬長 老教會體系,有其理念的相似性,但因其背景與領導者理念的不同,

也導致長光社區營造重點在老人關懷,而新香蘭社區則聚焦在小米產 業與文化復振上的差異。

關 鍵 詞 : 台 灣 基 督 長 老 教 會 、 社 區 總 體 營 造 、 長 光 、 新 香 蘭 。

(7)

The Influence from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aiwan on Integrated Community Development :

A case study on both Chang-guang Community and Xien Xiang-Lan Community of Taitung County, Taiwan

   

Hsiu-Yan Kuo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discuss how does Presbyterian Church influences its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n Taitung, Taiwan. The case study will cover the Chang-guang community and Xien Xiang-lan community in Tiatung County, Taiwan.

Most of the communities in Taitung County have at least one church or chapel. The church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both spiritual and physical level in its community. Chang-guang communities and Xien Xiang-lan communities’ main religion is Christianity, just like many other communities in the area.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has been existed in Taiwan more than a hundred years. Its development and experience of participating community’s growth has a deep influence on how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nvolved in integrated community development nowadays; that include their “Inculturation” and “Pragmatism”.

Since 1994, more and more cases of integrated community development have been established in Taiwan. The main dweller in Chang-guang community and Xien Xiang-lan community are indigenous people. So does the church pastor and most of the members in church.

Therefore, the integrated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the area was naturally led by their church pastor. They use the church resources and apply for government grant to fulfill the plan of improving the community situation. These activities will not only revive its community culture but improve its living quality. In this thesis, it will include interviews with the builders and its relevant people to find out their progress and features.

In the case study in this thesis, the church pastor in the Chang-guang

Community, Pastor Chan, enhanced their community environment and

(8)

living quality by applying government funds and grants. They also provide complete care for elders and teenagers in the community according to their needs. The main project of “Senior Community College” (Xong-nien Community College) also expended to their neighbor communities, such as Zhang-bin Hsiang and Chen-gong Town, which both are also indigenous communities.

As for Xien Xiang-lan community, Pastor Dai manipulated different organizations in the community to apply different project for their communities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ir needs. Through the funds they earned, they used on the millet industry products. These industry activities not only solved the job occupation problems, but also expended their business circle to Jing-feng Hsiang and Da-ren Hsiang which both are also indigenous communities.

Both Chang-guang community and Xien Xiang-lan community are communities focus on Presbyterian systems. They share the same religion and basic idea. However, consider the different ideas between the leaders;

it can lead the community fall into different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From these case studies, we can see that the main point for the Chang-guang community’s development is on the elders care, and the main point for the Xien Xiang-lan community’s development is on the millet industry and the culture prosperity.

Keywords:

Integrated Community Development,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aiwan,

Chang-Guang community, Xien Xiang-Lan community

(9)

目次

中文摘要---V 英文摘要---VI 目次---IX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4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研究限制

---9

第五節 文獻探討

---11

第二章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與社區發展---18

第一節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宣教歷程與實踐

---18

第二節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體制與宣教觀點

---21

第三節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社區總體營造上的參與

---23

第四節 小結

---26

第三章 長光長老教會的社區營造---27

第一節 長光長老教會的簡介與傳教史

---27

第二節 長光長老教會社區營造的動機與歷程

---28

第三節 長光長老教會在社區營造的立案組織與計畫

---40

第四節 小結

---47

第四章 新香蘭長老教會的社區營造---49

第一節 新香蘭長老教會的簡介與傳教史

---49

第二節 新香蘭長老教會社區營造的動機與歷程

---51

第三節 新香蘭長老教會在社區營造的立案組織與計畫

---59

第四節 小結

---67

第五章 結論---69

第一節 結論

---69

第二節 建議

---73

(10)

表目次

表 1-1 訪談時間、名單與背景---8

表 1-2 研究流程表---9

表 2-1 南、北部長老教會創設學校時間表---19

表 4-1 新香蘭長老教會歷年重大事件---50

表 5-1 新香蘭與長光社區營造的比較---71

圖目次

圖 1-1 長光與新香蘭社區位置圖---2

圖 1-2 長光的社區地圖---5

圖 1-3 新香蘭的社區地圖---7

圖 3-1 新希望廣場的傳統稻草屋---32

圖 3-2 圍繞岩棺的步道---32

圖 3-3 長光街道的告示牌---32

圖 3-4 長光街道兩旁的石牆---32

圖 3-5 長光的陶器作品之一---34

圖 3-6 長光的陶器作品之二---34

圖 3-7 長光社區旁的金剛山---34

圖 3-8 長光優美的梯田地形---34

圖 3-9 長濱鄉各主要聚落圖---37

圖 3-10 長光天主堂前的活動中心---39

圖 3-11 長光社區活動中心門口---39

圖 3-12 青少年文化成長班上課教室---42

圖 3-13 青少年文化成長班才藝作品---42

圖 3-14 新希望廣場一景---44

圖 3-15 新希望廣場前的草皮---44

圖 3-16 老人日間關懷站作品---45

圖 3-17 老人日間關懷站上課教室---45

圖 3-18 石坑文史館招牌---46

圖 3-19 石坑文史館外觀---46

圖 4-1 新香蘭長老教會外觀---50

圖 4-2 新香蘭長老教會內部禮拜堂---50

圖 4-3 家婦中心志工進行部落探訪 ---61

圖 4-4 家婦中心辦公室---61

圖 4-5 小米工藝坊的傳統手工藝---61

圖 4-6 小米工藝坊外觀---61

(11)

圖 4-7 新香蘭排灣族頭目家屋---62

圖 4-8 老人日間關懷站---62

圖 4-9 小米工藝坊的包裝小米與樹豆---63

圖 4-10 小米工藝坊內部(背景是小米田)---63

圖 4-11 2007 年的部落學習教室之一---65

圖 4-12 2007 的部落學習教室之二---65

圖 4-13 2008 年的課後輔導之一 ---65

圖 4-14 2008 的課後輔導之二---65

圖 4-15 拉勞蘭青年會所---66

圖 4-16 拉勞蘭青年會所二樓---66

圖 4-17 傳統排灣族的海祭---67

圖 4-18 新香蘭 2010 年的小米收穫祭---67

(12)

第一章 緒論

本章緒論共分為五節。第一節是本文的研究動機;第二節是研究目的;第三 節是研究的範圍與研究方法;第四節是研究流程與研究限制;第五節整理相關研 究論文,針對本研究主題進行文獻回顧。以下為本章內容:

第一節 研究動機

自從來到台東大學,就是我真正認識台東的開始。在此之前,印象中的台東 不外乎“後山"、“好山好水"、“原住民"與“山豬"等詞,實際來到之後,

的確這些都有,然而不同的是對這塊土地多了一份情感,這情感充滿了我對這個 地方的回憶。因此,在考上研究所之後,便開始尋找適合自己的研究領域,希望 讓自己在台東生活之中所看見的、所學習的,能結合論文的主題做更深一步的研 究,提供更豐富的在地經驗與對話。

社區營造一直是近幾年來火紅的話題之一,從 1994 年開始了社區總體營造計 畫之後,十幾年的社造經驗下來,社區發展協會已不再是社區的唯一推手,各式 各樣的團體皆可以扮演社區營造的火車頭。在台東,有從學校出發的新興國小1、 也有從教會出發的社區,如布農部落屋、長光社區、新香蘭社區等。台東擁有相 當高比例的原住民,族群也相當多元,而原住民信仰西方宗教是一大特色,教派 在台東也相當多元,有長老會、天主教2、真耶穌會、浸信會、耶和華見證人等,

幾乎每個村落至少會有一間教會或教堂聳立在其中,構成了原住民部落的特有景 致(林素珍,2007;20-21),人們的生活往往也與教會息息相關。其中,就數量而 言,又以長老教會的人數最多3,在爬梳長老教會在台灣的歷史文獻之後,發現其 發展至今的宣教歷程一直與台灣的社區發展息息相關。在現代的社會中,長老教 會對於社區事務的參與一直是扮演積極的角色,許多牧師或教會成員著手撰寫社 區營造計畫,教會的活動範圍不只侷限在教會的圍牆之中。在修習大學以及研究 所的社區營造課程中,開始認識以長老教會牧師帶領社區營造的長光與新香蘭社 區,其中長光的社區營造在台東生活美學館出版的《日出台東-東海岸文化景觀》4 一書中有概略的介紹;而新香蘭的社區營造則是在台東縣政府出版的《98 年度台

1 新興國小是台東少數以學校為出發主導社區營造的案例,可參考林俊源(2007)的《學校教育與社 區發展 -以台東縣新興國小為例》。國立台東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2 戰後天主教開始大量在東部傳教,天主教在台東的發展主要是來自瑞士的白冷外方傳教會,可參 考范毅舜(2008)的「海岸山脈的瑞士人」。積木文化出版社,台北。

3 根據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所調查的「2007 年台灣基督教教勢報告」中顯示,台灣基督長老教 會會友人數佔全體基督徒最多的31%左右。參考來源:http://www.ccea.org.tw/church/

4 此書是由長期在台東進行文史工作的趙川明等人編撰,書中以台東東海岸數個部落為背景,佐以 文化與歷史資料,讓讀者對當地的了解有更深刻的文化意涵。其中在38-39 頁有介紹長光長老教 會進行的社區營造。

(13)

東社區深度文化之旅導覽手冊》5中有所描述,可見這二社區有值得深入研究之處,

基於以上因素,成了本論文的研究動機。以下為長光與新香蘭社區位置圖。

圖1-1 長光與新香蘭社區位置圖

資料來源:修改自《台灣地名辭書卷三台東縣》。

5 此書以提供國人對台東深度旅遊的景點參考為目的,介紹台東數個著名景點與特殊文化的社區。

其中在86-87 頁有介紹新香蘭長老教會所進行的社區營造。

(14)

第二節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的研究動機,本文的研究目的在於探討長光與新香蘭長老教會的牧 師帶領社區營造的過程。長老教會在台灣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一世 紀中,教會經歷許多改變,不論是在教會的形態與神學的論述上,台灣的教會都 發展出獨特的經驗與成就(陳亮全,1997:1)。地處邊區地帶的台東更是如此,為 了適應大環境的變遷與資源不足的困境,必須更努力在掙扎中求生存。長老教會 往往藉由對社區弱勢群體的照顧與教育,對原住民有根深蒂固的影響力。另外,

台東原住民曾經歷荷蘭時代6、清代、日治時代、國民政府時代等極權政府的統治,

其社區(部落)必有一番轉變,所以本研究亦須了解其發展背景與歷史,以進行研究 的分析與對話。

另外,本研究欲探討長老教會來台灣的宣教與歷史進程,以了解長老教會對 於社區的策略及做法。在台東,長老教會參與社區的案例不少,如由總會發起的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社區發展中心」,以及由各地方教會牧師發起的如桃 源、長光與新香蘭社區等等,雖然他們各自有其目標和做法,但筆者認為既是同 一個體系出來,自然有其核心理念,故長老教會對於台灣的宣教歷史是本研究探 討的項目之一。

自從 1994 年文建會提出「社區總體營造」之後,各地社造工作如雨後春筍,

台東也不例外,達魯瑪克、卡地布、永安、萬安社區等等皆是著名的社造案例。

然而跟西部都市不同的是,台東縣除了台東市區外,其餘皆是小部落的社區形式,

在曾旭正的「台灣的社區營造」一書中,依都市化的程度,將社區分為「都市」、

「鄉鎮」與「農漁村落」三種類型,而長光與新香蘭社區又是農漁村落中的部落 類型,此類型的社區營造無可避免的要觸及部落自主權的覺醒問題,同時也必須 全面性地處理經濟、福利、學習、部落文化資源等主題(曾旭正,2007:63-68),

長光與新香蘭社區(部落)在做法與策略上就成了本文要探究的方向。再者,以目前 台灣社區營造的工作中,大多是由社區發展協會領導,那以宗教立場的教會為出 發的社區營造,所帶來的層面及做法是否有些許不同,例如解決上述部落中經濟、

福利、學習、部落文化資源等問題,教會的組織力量與作法是否能如曾旭正所期 待的能夠自力更生的社區,也是本文所要探討的面向,希望透過研究台東二個原 住民社區(部落)案例的發展,提供更豐富的社造內涵,作為相關領域的研究參考。

另外,桃源村的社區營造,雖然是台東原住民社區營造中名聲響亮、規模也 不小的案例,但實況是已由白光勝牧師獨立於社區之外,開發為「布農部落屋」

6 荷蘭世代雖未真正治理台灣東部,卻仍曾派兵前往後山探金與宣示主權等政治干預。詳細可參閱 康培德撰寫的《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至十九世紀的歷史變遷》,第四章殖民 接觸,稻香,台北。

(15)

園區,故不納入本研究範圍。根據上述,本研究的研究目的下:

一、探討基督長老教會在台灣的發展與宣教策略的改變,以了解長老教會參與社 區的方向與理念。

二、整理長光與新香蘭教會的背景與現況,讓同樣身處長老體系的二個教會,依 其不同的因素,分析二者的差異與成果。

三、歸納長光與新香蘭教會在社區營造上的做法與成果,並對照其他地區長老教 會在參與社區營造上的相異之處。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範圍

(一)長光社區

長光位於石坑溪南岸,海岸山脈東麓,其中大多為阿美族人,聚落成立大約 在一百多年以前,居民主要來自大港口、納納與奇美三社,其中以大港口來佔多 數,由Paciadal、Sadipongan、Monari’、Cilangasan 等氏族組成。初分二社,一稱 Takoliyaw,一稱 Ciwkangan(即石坑),在今馬稼海溪與石坑溪之上源,及上田組聚 落北方的山麓。在昭和3 年(1928),日人為便於管理,強迫族人遷至今海岸公路旁,

成立一社,取名叫Ciwkangan。移居後不久,屬於卑南阿美族系統的八里芒社人亦 遷來,另外也有來自太巴塱社的秀姑巒系統阿美族,但人數不多,村中仍以海岸 阿美占優勢。到了台灣光復初年,由長濱鄉鄉長陳光福改名為「長光」,取「長」

濱之「光」之意,現在屬長濱鄉長濱村管轄,屬於19-26 鄰,居民中以天主教與基 督長老教各佔一半人數,二座教堂皆豪華壯觀,具有觀光價值(黃宣衛、羅素玫,

2001:58-59)。

長光社區是東海岸中段最大的阿美族聚落,新社區被規劃為棋盤式,東西長約 700 公尺,南北寬約 600 公尺,由海邊往西排列成數條南北延伸的平行單位,分為 下村(海村)、中村、上村、上上村(山村),做為各種慶典分組比賽的基本單位。部 落建築井然有序,家屋一律背山面海,均為獨戶獨棟,邊緣種有檳榔樹,屋前都 有水泥空地供曬穀或親族聚會,後院則種有蔬菜或飼養家畜,家屋與道路間皆有 綠籬 (趙川明、林韻梅,2009:34)。

長光社區幾乎皆信仰基督宗教,其中長老教會信徒與天主教信徒各佔一半,

二個教派都設有互助會,對當地居民經濟頗有助益;二個教派的教堂亦各有特色,

具有觀光價值。在大約2000 年開始,長老教會的陳牧師開始接任牧師以來,便著 手進行一連串的社區營造計畫,對於當地的社區景觀改造、文化傳承、青少年教 育與老人關懷等方面都有所貢獻。雖然參與社區營造計畫的居民不全是長老教會 信徒,但主要參與者仍以長老教會信徒為主,故本論文主要參訪以長老教會為主 的社區營造員為對象,並聚焦在以長老教會為出發的社區營造。

(16)

圖1-2 長光的社區地圖

資料來源:取自張麗美(2005)《維繫與變遷-長光基督長老教會對傳統的態度》,東華大學族群關係 與文化研究所。未出版,花蓮,頁52。

(二)新香蘭社區

香蘭村地理位置位處南太麻里溪沖積扇南岸,東與太平洋相臨,西與中央山脈 之香蘭山相接。漢人於清咸豐年間開始移入墾荒,戰後初期行政轄區隸屬太麻里 鄉泰和村;在1968 年獨立設村。(吳宜瑾,2007:33)。香蘭村現分為新、舊香蘭、

山腳、松子澗、溪頭等聚落,居住在這裡的居民包含了台灣的四大族群-原住民族(排 灣族與阿美族)、客家人、閩南人、外省人,原住民族群則主要居住在新香蘭聚落(傅 君,2001:79)。

新香蘭在舊香蘭之南,日治時代猴仔蘭社的阿美族人從舊香蘭遷到現址,故稱 新香蘭,行政區含香蘭村8 到 15 鄰。阿美族人集中在第 10 到 13 鄰,分布在部落 中央。排灣族人口則集中居住在行政區屬12-15 鄰的上聚落,排灣族除了從猴仔蘭 舊社移入外,尚有在西元1941 年從屏東縣恆春移入者,分布於聚落西側近山處。

而閩南人則在西元 1961 年由屏東、雲林移入,集中在南迴公路兩側地 8、9 鄰,

以農維生。新香蘭社區位於濱海的南迴公路交通便利之處,依族群傳統的經商、

農耕、狩獵的不同生活方式逐次向中央山脈分布,充分顯現聚落的經濟功能。(趙 川明,1999:334)。

(17)

本文的研究對象主要是新香蘭社區的排灣族,係屬排灣亞族中之paqaluqalu

(巴卡羅卡羅)族群,這是一個含有puyuma(卑南族)及 Amis(阿美族)文化色 彩的排灣族。不論是在服飾上或是在歌曲舞蹈等等的文化表現上都與這兩個族群 有著相當密切的關係。就其名稱-「paqaluqalu(巴卡羅卡羅)」而論;就得以知曉 此典故。「qalu」,就是現今卑南族的「知本部落)」;「pa」有「屬於」的意思;「qaluqalu」

的疊字是排灣族語法中特有的用法,因此,paqaluqalu 表示此地之排灣族是屬於 qalu 這個地區的(戴明雄,2008:14)。

香蘭原名「拉勞蘭(Lalauran)」這是當地排灣族人的自稱,而日治時代大正 9 年(1920 年)日人改為與日語相近的「香蘭」,自此「香蘭」的地名就沿用至今。但 在「重修台灣省通志」一書中又有另一種的名稱為Qalinavet(加里那母奴) ,這是 源自於卑南族語,是卑南族自現今的三和及知本一帶的稱呼,有著人口眾多之意 思,在部落中流傳著兩個比喻形容Qalinavet 之意思,其一;此處人口多到有如在 地上竄動的螞蟻,尿可成河流向大海;其二,若有一顆長了幾十年高的黃藤被部 落族人一一用腳踩過去,黃藤的根部會被踩斷,以上兩則的比喻故事乃形容 Qalinavet 人口眾多的意思(戴明雄,2008:15)。

在部落意識逐漸被重視之時,新一波的部落文化運動在部落也被挑起,所以 平時部落族人在稱部落名時,就會以地名lalauran之諧音以漢字註解時為「拉勞 蘭」,也因為排灣族部落推動部落文化有成,使得部落小有名氣,常被周邊的部落 所提起,並常常在電視或平面媒體出現7

新香蘭長久以來一直以阿美族文化為主流,即使是排灣族人,豐年祭或重要 慶典的表演服飾大多以阿美族的服裝為主,日治時期政府將排灣與阿美二族混居 以後,便限制其傳統祭儀活動;至國民政府時期,鼓勵榮民移入並通婚,之後也 陸續有漢人移入,使得該部落社會結構與價值觀的改變,進而使本身文化逐漸沒 落(戴明雄,2008:19)。

社區在近年來有較大的轉變是,大約在2000 年出生於新香蘭的排灣族戴牧師 於神學院畢業後,有感族人自身文化的式微,便帶領族人以文化復興為核心,進 行新香蘭的社造工作,故現今新香蘭教會參與社區營造過程中,仍以排灣族為主 要參與對象,故本研究所關注的焦點放在排灣族於新香蘭村的社區營造,也為原 住民教會的社區營造做更適切的比較。

7 整理自戴明雄的《94 年度新香蘭社區發展協會社區發展工作簡報檔》,未出版。

(18)

圖1-3 新香蘭的社區地圖

資料來源:修改自吳宜瑾(2007)《部落集體認同的從新形塑:從拉勞蘭傳統青年會所振興歷程釋》,

國立台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森林暨環境資源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頁33-35。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透過口述訪談,希望可彌補文獻中資料不足之處。職是之故,本研究 擬以口述訪談為主,實物分析為輔,藉此了解當地教會、社區之間的關係。

(一)口述訪談

口述歷史是以錄音訪談(interview)的方式蒐集口傳記憶以及具有歷史意義的 個人觀點,可說是深度、開放式訪談,是由訪談者提供一組提綱挈領的問題,使 受訪者自由的在有限的時間內探索、調查與詢問 (許雪姬,2002:38) 。本論文以 口述訪談為主,文獻分析為輔,除了補充文獻資料之不足,也透過訪談,深入了 解教會參與社區營造的歷程,也藉此比較不同地區的差異性。訪談一般分為結構 是訪談與非結構式訪談。結構式訪談式訪問的程序和內容完全依造標準化的方式 進行,受訪者的問卷也依預定的表格逐一實施,受訪者只能依指示作答;而非結 構式訪談則是集中重點,安排情境並進行詳細分析以建立訪問的重點(林振春,

1992:87)。本論文採半結構式訪談,即在訪談前先設計好訪談大綱,再針對綱要 中的主題進行重點訪談。訪談方式主要採取面對面方式進行錄音訪談,以便整理

(19)

及建立訪談逐字稿,並配合蒐集文獻資料,建立教會在社區營造上的經歷。

本論文主要探討面向如下:

(1)教會的歷史與現況:透過訪談,詢問當地長老教會的發展歷史與教會的年度活 動,瞭解教會對信徒日常生活的影響力;另外也個別訪談牧師對於教會的宣教策 略與未來展望,試圖建構出教會參與社區營造的動機與策略。

(2)教會參與社區營造的歷程:透過相關社造員的訪談,了解社區營造的現況與居 民的參與程度;另外也個別訪談牧師,希望拼湊出社區營造的起因與成果。

以下為訪談名單及背景:

表 1-1 訪談時間、名單與背景 長光社區

陳牧師 (2010/1/29)

為長光社區營造計畫的發起者,也是領導人。神學院畢業後曾在花蓮牧會9 年,自2000 年以後開始任長光長老教會牧師,本身是台東利吉的阿美族人,

從小在高雄長大,在長老教會中有豐富的人脈,妻子是長光社區的人。

張幹事 (2010/7/29)

是長光長老教會的傳道師,亦是教會總幹事。70 年次,神學院畢業曾到長 濱南竹湖長老教會實習,2008 年來到長光幫忙教會以及社造工作,主要負 責青少年文化成長班,也在長濱國中教授得勝者課程。

高副牧 (2010/8/27)

除了長光長老教會的副牧師,亦任社區關懷牧師一職。目前是長光社區發 展協會總幹事。26 年次,已高齡 73 歲,在美國牧會 30 多年後退休,大約 10 年前回到台灣,在花蓮工作期間結識陳牧師,於 2006 年左右來到長光輔 助教會以及社造工作,妻子亦是長光人。

張長老 (2010/11/1)

是現任長光長老教會的長老,也是現任長濱鄉公所秘書與長光社區發展協 會理事長。起初欲找回自己祖先起源而著手族譜撰寫,成為後來長光一連 串社區營造計畫的起頭,因秘書身份爲長光爭取許多營造計畫的機會。

新香蘭社區 戴牧師 (2010/10/1)

為新香蘭社區營造團隊的發起者,從小在新香蘭長大。從1999 年擔任新 香蘭長老教會牧師至今,曾擔任長老教會東部落排灣中會第二、三屆議長 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第五十一、二屆原住民宣教委員會主任委員。

古幹事 (2010/10/14)

太麻里鄉原住民家庭暨婦女服務中心負責人。亦擔任香蘭社區發展協會理 事一職,在戴牧師推動社區營造以來,一直是戴牧師不論在教會或社區事 務上的得力助手。

利小姐 (2010/10/29)

小米工藝坊的負責人。2006 年從學校畢業隨即接受牧師邀請,回社區擔任 部落營造員及會計工作,現在主要負責小米工藝坊的銷售與執行原住民主 體發展協會之相關計畫。

林先生 (2010/11/15)

財團法人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文化大學地理系畢業,2005 年回到社區幫營造計畫的執行,當時社區正執行原民會的重點部落計劃。

(20)

(二)文獻分析與相關資料蒐集

由文獻和檔案資料中深入的了解所觀察到的事務,在進入田野之前,盡可能 的把資料收集齊全。包含各類書籍、學術期刊、相關研究計畫、博碩士論文、教 會內部的和會手冊與歷史檔案、社區發展協會資訊、活動傳單以及媒體關於幾次 動員事件的報導等等。收集資料後進行分類與分析,提供研究所需的理論與架構。

(三)實地觀察與實物分析

親自拜訪研究場域,透過觀察當地的環境設施與實物等,了解當地區域特色 與文化背景,提供本研究對問題的省思與探討。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研究限制

一、研究流程

本研究乃事先擬定研究主題,並蒐集與閱讀相關文獻資料,接著確定出研究 的問題與方向,根據研究問題撰寫研究計畫,在撰寫過程中同時持續蒐集可能需 要的專書、期刊、論文或相關資料,以提供論文所需的方法論與架構,並確立訪 談大綱,事先與相關人員聯絡並進行田野訪談,之後將訪談的語音檔與筆記進行 整理,與蒐集的文獻在比對之後進行資料的整理與分析,過程中也不斷的回顧問 論中的內容與架構進行檢討與反省,並且充分的與教授進行討論,以利整個研究 的完整性,使其內容更為豐富,以下為研究流程圖1-4:

表 1-2 研究流程表

擬定研究主題 相關文獻閱讀 撰寫研究計畫

檔案資料蒐集 確立訪談大綱 資料整理與分析 田野訪談 撰寫研究論文 整理訪談結果

(21)

二、研究限制 (一)預期困難

本計畫的預期困難有下列二點:

1.訪談的可能無法忠實呈現全面與實際現況,在不同的背景、年齡中,所呈現的角 度可能有所差異。

3.長光社區營造的主要人物-陳牧師,2010 年因病休養,較難更進一步的訪談。

(二)解決方法

1.針對不同背景、年齡的居民進行訪談,亦事先搜集相關歷史資料,並將訪談內容 進行交叉比對。

3.嘗試詢問其他參與社區營造的成員,並比對之前與陳牧師訪談的內容,使社區營 造歷程更加清晰明確。

(22)

第五節 文獻探討

在進入論文主題以前,本文藉由參考相關著作之論述並撰寫其內容大意,希 望能從其他過去研究者的經驗與觀點當中,輔助本研究在過程當中可以參考的方 向,也藉此互補不足之處。

在西部已經有不少教會參與社區營造的案例,本論文整理相關學位論文並依 造其參與的程度、方法與結果,來分析長老教會參與社區營造的面向,也參考其 相同與相異之處作為本文參考的方向。大致而言,以教會來申請社區營造計畫的 案例大多為長老教會體系;在發展層面上,也因為「本土化」與「入世精神」的 傳統,著手社區營造大多都跟教育、社會福利有所相關,大多也會將其社區的特 色進行發揮。以下整理為二部分:(一)教會領導社區營造的案例與論述;(二)台東 長老教會的社區營造案例。

一、教會領導社區營造的案例與論述

1、呂莉莉,1996,教會參與社區運動的過程分析─以和順教會與義光教會為例。

此研究根據社區參與和夥伴關係的觀點,以台南的和順教會與台北義光教會 為研究對象,說明教會參與社區運動的過程分析。

研究重點:

(1)教會的基礎在於其自治的實質性權力,且教會具有的神聖和世俗雙重身份。教 會作為一種特殊身份的社會群體組織,等於在國家(政權)與社會(民間)之間 打入了一個鍥子。

(2)教會為了組織本身的再生產,必須將這些個人多元的地方感加以整合,一方面 維持教會組織本身的凝聚力,一方面又作為對外發言與現身的基礎,這也取決於 教會內部文化霸權的爭奪以及由代理人所主導的詮釋過程。

(3)教會和社區不是兩個界線分明的物理空間,教會和社區共同形成了地方。而地 方作為一個歷史的不必然過程(地方的形成,所有組成地方的人造物及所有發生 於一個特定的地方事物)都和每個地方永遠開展的結構化過程不能分開。

此文是以長老會台南的和順教會和台北的義光教會參與社區的集體運動為 例,不論是透過爭取社區生存環境的抗爭行動、或是社區時直環境的營造與新人 際關係的重建,都說明近幾十年來教會逐漸把社區工作的焦點從「個人處境的改 善」脫離到「社區改善」當中,教會跟社區儼然成為一個共同體。此文是在 1996 年完成,可以看出在 1994 年才開始逐漸成型的社區總體營造概念沒有出現在作者 的探討範圍,但是可以看出教會逐漸積極的參與社區事務卻成了往後推動社區總 體營造很好的基礎與動力。

(23)

2、徐敏雄,1997,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社會服務事工的發展。

研究重點:

(1)臺灣參考西方福利國家危機後的走向,也期盼透過各種福利部門共同參與福利 提供的方式,免除政府財政與經濟危機,增加服務的可近性,減少政府科層的無 效率問題,由教會和各福利服務機構合作共同推動社區服務事工有助於服務社區 化理想的達成。

(2)長老教會的信仰一方面注重各地區的差異性和自主性,同時也強調社群的認 同,再加上遍及各鄉鎮的地方教會,若能夠結合教會本身甚至非教會的醫療與學 校資源,並由教會各福利機構和中會統籌各項服務事工方案,有利達成社區理想 目標。

(3)在檢討方面,長老教會的本土神學雖然強調關懷社會,但因為近來堂會和信徒 人數增加,教會科層日漸龐大,信徒參與總會決策的機會也因而減少。多數牧師 和信徒對於社會服務的神學意涵也缺乏省思,因而無論在社會服務事工的經費或 人力參與的支持度始終不高。

(4)研究者建議朝向社區化服務的方向發展,以對外具有代表性的總會扮演權利倡 導者的角色,以便於動員全省各地方教會信徒和結合其它社會運動團體。其次,

以各地區中會和福利機構扮演服務協調者和方案規畫者的角色,與政府社政單位 合作以獲取相關經費補助,並統籌運用地方教會內的社區人力、物力資源,針對 各地方教會所在地提供社區性服務。最後,建議教會所屬神學院發展社會服務神 學,在培養牧師的神學研究所中開設社會服務相關課程,並積極培育教會事工所 需之特殊社會服務人才。

此文是以長老教會為例,透過長老教會的神學、教會體制和組織結構以及社 會變遷等三個面向的分析所進行的教會進行社區服務之歷史社會學考察。他將自 1965 年以後的社會服務發展清楚的呈現,這樣釐清的工作更使我們瞭解到長老教 會當前社會服務困境的歷史性背景,進而能夠去思考未來在福利多元化的大環境 之下,教會的社會服務可能扮演的角色以及可能的限制所在。

3、王正彬,2006,鄉村教會的社區參與過程─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南庄教會為例。

研究重點:

(1)描述南庄基督長老教會社區服務事工轉型的狀況,並且在南庄基督長老教會 參與的社區相關工作中,探討教會與鄉村社區組織的夥伴關係。

(2)以南庄基督長老教會的木笛班為例,原本純屬單向式的服務提供,在過程中南

(24)

庄基督長老教會與社區家長的互動愈趨頻繁,進而開始合作,也因此成為社區服 務轉型的開始。教會不只扮演服務提供者的角色,也開始成為社區居民或組織的 夥伴。

(3)說明南庄基督長老教會與社區家長的夥伴關係,成為建立南庄基督長老教會與 南庄鄉愛鄉協進會之夥伴關係的基礎,此一夥伴關係產生顯著的互利結果,包括 在社區的發展上,以及在兩個組織的存續與發展上。

此文在 2006 年完成,內容已有提到社區總體營造的概念,並以苗栗的南庄長 老教會為例,探討其推動單向式社區服務的經驗,說明鄉村地區教會與當地社區 組織的夥伴關係。雖然對南庄社區來說,教會不是社區主導者的立場,但也讓我 們知道教會在社區事務的成長與運作上,皆足以扮演重要的角色。

4、朱家豪,2008,雙手營造上帝國以社會運動理論分析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社區 宣教。

研究重點:

(1)在長老教會的文化中,有兩股意識形態影響著堂會與牧師的宣教理念。其一,

是「教會增長」意識形態,近年來尤受跨國福音經驗的鼓舞,使各地許多堂會紛 紛檢討並複製該佈道策略。其二,是近年來本土神學的建構,偏受「社會關懷」

意識形態的影響,遂形成「可結合社會改革」的宣教思維。

(2)堂會作為推動社區宣教的「既有網絡」有時會面臨人力和資源的動員阻礙,此 時就需仰賴牧師的領導。而牧師主導「集體行動框架」的知識生產過程,而為獲 得社區共鳴,甚至「集體認同」,又運作了一些「創意戰術」或策略,如品牌認同、

空間詮釋、有機栽培、另類進香團和跑公祭等。

(3)社區宣教也為堂會打造了新的地方關係,他們還是可能面對既有社區勢力之間 的競爭,但也將使他們會彼此珍惜,或展開「宗教對話」。也因為這些關係的建立,

有可能讓堂會發展更積極的召募信徒的機制。

此文以「社會工作理論」為工具,來探討長老教會社區宣教的背景、組織領 導、知識生產、信徒動員、知識溝通以及所造成得結果,並且說明長老教會堂會 的「社區宣教」如何展現其公共性。讓我們了解對於教會參與社區互動的過程中,

可能擁有的立場與思維,使研究者可以有更豐富的題材。

5、顏素霞,2009,非營利組織參與社區總體營造策略之研究─以高雄縣路竹基督 長老教會為例。

(25)

研究重點:

(1)研究者認為,教會的服務理念是「愛」,所從事的各項活動也都是以關懷為出 發點。路竹教會超越傳統思考模式、主動參與社區活動,由教育切入社造,並進 而關懷社區的老人,也說明教會在觀念上應主動關懷社區、跳脫固有思考窠臼。

(2)從訪談中,研究者得知教會所辦理活動頗受居民認同,在品質上無論是經常性 的教育、關懷活動,或是不定期的其他活動,在居民評價中都有極高的口碑。

(3)從各項分析中得知教會的建築也是一重要課題,因教會為一新式建築,與居民 互動良好,形象、聲譽得以建立,不但贏得居民的認同,也為公部門所讚揚。

(4)在未來的期許上,居民對教會日後辦理的活動期待是從關懷弱勢出發、整合社 區資源並強化行銷策略。

(5)提醒教會如何運用本身的各項資源,在社區總體營造上,發揮更大的邊際效應。

此文以高雄縣路竹長老教會為例,以量化研究的方式針對其所處內外在環境作 一系列的評估。所發現的結果可以提供教會參與社區營造可行的做法與策略,然 而其研究主要以教會的活動內容來分析教會與社區互動的現況與成效,在主事者 與居民思維的探討略顯不足,因此較無法實際了解教會與其他社區成員以及教會 內部的互動關係。

6、林建榮,2009,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與社區互動之研究─以林子內長老教會為例。

研究重點:

(1)林子內教會回應自身所面臨的困境上,為了突破處境的困難,林子內教會反而 順其所處的環境,以更為積極的態度來宣教。

(2)林子內教會的小會為權力中心,而牧師是教會的靈魂、領袖。

(3)參與式規劃的社區宣教:林子內教會建構「心靈的故鄉」之理想與行動,並致 力於「社區關懷」營造工作,在欠缺一般民眾積極參與的情況下,似乎只能說是 一種集體消費代理人的業務。

(4)林子內教會以不計「教會增長」與否的社會關懷來從事社區宣教:當林子內教 會以「社會關懷」為主體的事工,在社區發熱發光時,因他們的不斷付出,讓教 會也隨之成長。

(26)

(5)在教會信徒在社區人口比例相對稀少的情況下,對社區事務的營造,林子內教 會扮演著積極的角色。

本研究首先探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對於台灣的醫療、教育文化、與社會服務 各方面的貢獻,並以台南縣白河鎮的林子內教會為研究對象,探討長老教會與社 區互動的情形,提供社區參與教會可行的做法。但由於林子內社區中,長老教會 的成員非佔社區的多數,因此在其規模和做法上有其限制,本研究則透過以同性 質族群或教派的長光與新香蘭長老教會為例,試圖尋找教會在主導社區營造上更 廣泛的做法與成效。

二、台東長老教會的社區營造案例

社區營造在台東的案例不少,然而,由教會主導又有相當成果者並不多,本 文引用二篇台東長老教會的牧師主導社區營造的案例研究論文。

1、蔡旻玠,2000,「部落發展」:去殖民?再殖民?─以布農文教基金會為例。

研究重點:

此研究以台東縣布農文教基金會為個案研究對象,探究其在「去殖民」的部 落發展運動中,所面臨的種種困境。研究結果如下:

(1)在殖民勢力的掠奪與侵略下,部落多呈現凋零樣貌。近年來,原住民部落積極 從事部落復振運動,以挽救面臨滅族的危機。這股部落發展的風潮,是從八十年 代後期的原住民族運動開始發展,歷經原運的轉型,以及社區總體營造政策的介 入,在現今被當作原住民部落抵抗殖民影響的重要工作。

(2)雖然「去殖民」運動要抵抗的是殖民勢力的影響,並徹底瓦解殖民統治的不平 等權力結構,但是在「去殖民」的過程中,往往因為沒有對於運動中權力作用的 分析,而進一步加深殖民統治的不平等權力結構。說明布農文教基金會在「去殖 民」過程中所面對的困境,最主要的就是不平等權力的作用,而無法達成去殖民 運動的目標。

(3)從「當事人-基金會員工」與「被動的當事人-桃源村民」的觀點,來理解基金會 的發展過程,同樣對於基金會發展過程,說明作為基金會前期的共同參與者,到 後來的對立,但他們仍然被當作是基金會的共同經營成員。研究者透過兩方的詮 釋,來釐清基金會發展過程中的內部衝突如何發生。

本文主要「去殖民」為核心論述,說明布農文教基金會成立的原因與轉變。

在教會參與社區營造事務中,在台東,桃源社區可算是最早、規模也最大,而領 導的白牧師從桃源社區的社區營造,發展到後來的布農文教基金會,其成員早已 從社區擴展到整個布農族,甚至其他族群。桃源社區雖然同樣由布農族人所組成、

(27)

亦同樣擁有多數的長老會信徒,然而本文二個社區與其對照卻有相當大的差異。

首先在對象方面,長光和新香蘭社區仍還是以社區內部成員為主要營造對象;範 圍方面,雖然長光和新香蘭社區皆有將其營造範圍擴展到鄰近社區,然而在規模 上仍不如布農文教基金會「全台皆會員」的營造範圍;在資金與設施上,布農文 教基金會亦遠大過於本文二個社區。蔡旻玠的研究論文使我們更深刻的思考,教 會在參與社區營造中,社區的背景、族群的特性、領導者的理念與做法、居民與 牧者的關係等等,皆對於往後社區發展的面向與結果都具有相當大的影響。

2、戴明雄,2008,從拉勞蘭部落總體營造探討社區宣教事工。

研究重點:

此研究以自身在台東縣拉勞蘭部落的社區營造歷程為例,探討社區宣教的事 工。研究重點如下:

(1)研究者從部落的歷史脈絡看部落發展,政策的執行帶給其部落相當的影響,導 致部落傳統文化的式微以及部落在營造上的困難。

(2)部落自覺意識的形成與覺醒,是部落在進行社區營造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3)從聖經中引出營造生命共同體的神學反省,建立社區營造的信仰精神、反思部 落宣教的意義,以及以「人」為中心的社造與宣教意義。

此文是戴明雄於台南神學院牧範學的博士論文,他清楚呈現了的新香蘭進行 社區總體營造的背景與動機,也因其在地觀點加上身為主要參與者的關係,對於 新香蘭的社區營造有其深刻的描述。他以神學的觀點說明原住民社區著手社區營 造應有的態度與認知,並反思教會在參與社區及宣教上的意義。本研究補足其 2008 年以後的營造內容,並以外來者的角度檢視其社區營造的成果,輔以長光社區為 對照,讓教會參與社區營造的範疇更形完整。

綜觀上述相關研究,本文整理以「教會參與社區營造」為主題,教會參與社 區營造可能的面向以及其困難與課題:

教會參與社區營造可能的面向:

1、由教會主動參與社區活動,經常以教育切入社造,亦關懷社區的老人福利。

2、牧師是教會的靈魂、領袖,也是教會參與社造的關鍵人物。

3、透過才藝班或社區關懷等行動,是增進教會與社區互動的方法之一。

4、教會內部的整合與主導人的對社區事工的詮釋是影響教會參與社造的關鍵。

5、受到跨國福音在宣教上的鼓舞與社區關懷意識形態的影響,使教會更願意參與 社區事務與社區宣教。

6、長老教會體系的信仰注重各地區的差異性和自主性,同時也強調社群的認同,

(28)

再加上遍及各鄉鎮的地方教會,是與社區建立關係性的有利因素。

7、信仰上的神學精神與宣教態度,是教會參與社區事務上的主要動力。

教會參與社區營造面對的困難與課題:

1、如果牧師和信徒對於社會服務的神學意涵缺乏省思,將導致無論在社會服務事 工的經費或人力參與上的支持度不高。

2、過去社區的歷史脈絡與居民自覺意識的覺醒,對教會與社區居民的互動有關鍵 性的影響。

3、教會內部成員對於社區宣教的觀念,將影響教會參與社造的廣度與深度。

三、小結

根據研究者所整理的相關教會參與社區營造之論述,藉由成功者的經驗來學 習、也藉由失敗者的經驗來了解,並以相關研究者的觀點輔助本論文的撰寫,亦 針對研究區域中可能面對的課題。

另外,研究者發現因為區域差異的關係,台東相較與其他的社區營造案例,

更偏重於原住民文化的復興、解決部落的經濟與教育等問題;在對象方面,教會 參與社區營造的案例大多屬於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體系,研究者認為主要因為其 會眾數量較多、族群較廣,亦跟其傳統的宣教背景與理念有關;在時間方面,大 約 2000 年以前,社區營造還未普及之前,長老教會參與社區事物主要是以“社區 運動"或“社區服務"為口號,直到社區總體營造的案例與經驗累積到一定程度 後,便開始有許多申請社區總體營造計畫的案例,以及透過社區總體營造來進行 社區宣教的方法。

(29)

第二章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與社區發展

本章試探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台灣的發展與宣教歷程,並配合社區發展的 轉變,進行相關的論述。第一節探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宣教歷程與實踐;第二 節探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體制與宣教觀點;第三節探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宣 教對社區參與上的影響;第四節為本章小結。

第一節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宣教歷程與實踐

一、日治及日治以前

在 1865 年馬雅各醫師來台宣教被認為是長老教會在台宣教之起始(蘇玉成,

1995:21),初期教會欲達到宣教目的,必須先融入居民生活,因此宣教士在台灣 宣教的初期,主要以醫療為接觸民眾的管道(劉正玲,2009:4-5)。在 1865 年,那 被稱為「洋教」或「番仔教」的基督教,隨著馬雅各醫師落土台灣,開始了醫療 關懷的宣教工作。英國長老會於1867 年派遣李庥牧師到台灣,1871 年又加派甘為 霖牧師,展開除醫療外的教育宣教事工,並於自宅內展開盲人教育,甘牧師可算 是台灣盲人教育的首創者。同年,馬偕醫生在北部加拿大長老教會的派遣下來到 台北淡水,進行前後30 年的「醫療傳教」。其中,1875 年來到台灣的巴克禮牧師,

他為了傳福音使用羅馬拼音將聖經要義翻成白話文,並同時推廣白話字、白話文,

使民眾的教育素質得以提高。在台灣中部也有1895 年來到台灣的蘭大衛醫生,在 台灣長達41 年的醫療宣教中,不但在台灣扎根,也創設了彰化基督教醫院,對台 灣中部人民有深遠的影響(吳學明,2007:39、51、61、75、93、111)。長老教會 在許多外國宣教師的熱心事奉,及本地傳道人積極參與,透過醫療、傳道、教育 等方式,一步步在台灣各地立下根深蒂固的基礎。

在原住民方面,長老教會與原住民接觸甚早,著墨甚深,原住民的傳教比漢 人容易,因此,教會擴展能取得較佳的成果,長老教會最初在台灣的數十年,力 量都是集中在西、北部原住民身上,尤其是以漢化的平埔族(白尚德,2004)。至於 東部的原住民,則是隨著1875 年清政府的廢除封山禁令後,長老教會的牧師和傳 道師才隨著平埔族的腳步,到台灣東部宣教(廖秋娥,2009:4-5)。

1894 年滿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慘敗給日本後,將台灣割讓給日本,自此台灣 進入了日本殖民時期,當時的教會認為將帶來較佳的宣教環境而充滿期待,日治 的前20 年,台灣教會的拓展極為迅速,地方治安的改善、教會得到法律的保護等,

皆提供了有利的宣教環境。醫院及學校在日治時期前半段也皆有相當不錯的發 展,例如1899 年的彰化基督教醫院、1900 年的新樓醫院等等, (吳明學,2001)。

1905 年「台灣府城教會報」更名為「台南教會報」,並獲得台灣總督府的發行

(30)

許可證,發行數量增至2,000 份。(鄭仰恩,2003)。

之後南北基督長老教會在日本殖民後期的高壓統治下,被迫合併為台灣基督 長老教會。1940 年日本政府將台灣的外國宣教士驅離台灣,台灣教會順利接手自 行管理,並未受到政治力的影響而瓦解。長老會擺脫了西方外國宣教室的主導,

漸漸形成了自己的組織運作系統。日本殖民政府為方便統治,於1944 年 4 月進一 步將全台各基督長老教會合併為「日本基督教台灣教團」,聽其指揮調度(鄭連明 等,2000)。二次大戰以後,政治色彩濃厚的「日本基督教台灣教團」隨日本殖民 統治的勢力節數而解散,分別來自英國、加拿大設立的南北長老教會仍各自分開 經營,直到1951 年 3 月才正式合併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在教育方面,為了培養本土宣教師,長老教會引進了西式教育體制,分別在 南北教會設立學校,南部有英國長老教會、北部有加拿大長老教會,時間表如2-1:

表 2-1 南、北部長老教會創設學校時間表 年代 創辦人 創辦學校

1882 馬偕(北部) 北部第一所神學院「牛津學堂」(位於淡水) 1885 余饒理(南部) 台灣首座中學「長榮中學」(位於台南) 1887 李庥夫婦(南部) 「長榮女校」(位於台南)

1907 馬偕(北部) 六年制的「淡水女學堂」(位於淡水) 1910 馬偕(北部) 「婦學堂」(位於淡水)

1914 馬偕(北部) 五年制的「淡水中學校」(位於淡水)

研究者整理

上述貢獻對台灣當時而言,都是現代化的啟蒙,而所需款項全部由外國母會 資助。後來國際景氣衰落導致資助銳減,台灣教會不得不自行籌款,以支援各地 教會的開銷,也因此開啟了教會的本土化。

二、國民政府來台後

1947 年,中國內戰局勢惡化,大量中國移民隨國民政府遷移來台,在中國的 外國基督宣教士也被迫退居台灣與港、澳地區。不少中國的基督徒隨著移民潮來 台,隨之來台的宣教師們大多受中國語言訓練,因此他們來台後所服務的對象,

大多也以「外省人」與「國語教會」居多,也有少數宣教師從新學習閩南語,投 入長老教會(黃欣怡,2005)。

台灣初期的宣教是由外國宣教師掌控於教會:南部屬英國母會的宣教師所支 配,北部由馬偕及其家族長期掌控教會行政支配權(吳學明,2003)。也因為日治初

(31)

期政教關係的改善,教勢得到良善的發展,到日本戰敗為止,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在台灣已有約 80 年的歷史,「醫療傳教」上已有相當的成績。直到日治後期外國 傳教士撤離以後,本地教會人才的培養與教會財政上便須自行肩負起來 (林治平,

1998:215)。

在戰後的 1950 年代,除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南北合併,成立總會及自 主運作外,台南神學校、傳道人員與信徒的教育也大為提升,對基督教的教義也 有更深的認識,本地牧師也陸續被封立。此時,台灣督長老教會可說已經完全擺 脫外國宣教士的主導,進入第二波的本土化運動。1951 年總會成立,隨即加入國 際教會組織,如普世教會協會、世界傳道會、世界歸正教會聯盟、亞洲基督教協 會等。並積極參與普世合一運動。這種普世教會組織的經驗,以及隨後所接受的 普世思潮洗禮,對後來長老教會積極關懷社會公義和台灣前途的信仰態度影響深 遠(鄭仰恩,1999)。

在政治方面,1971 年美國國務卿季辛吉密訪中國,同年中華民國被迫退出聯 合國;加上美國總統尼克森又計畫訪問中國,嚴重引發台灣社會的國際危機意識,

台灣的基督長老教會於該年年底發表「國是聲明」,懇請國際社會尊重台灣人民的 自決權力,並同時要求政府即刻進行政治改革。又於 1977 年發表「人權宣言」:

美國無權在與中國關係正常化的情況之下出賣台灣全體住民的權利。

從 1983 起,長老教會亦展開台灣原住民民族運動,以組織化來爭取自主權力 與文化發展,它是社會運動、政治運動,也是民族運動(林淑雅,2000)。在童工、

雛妓、從事高危險行業、都市原住民就業、居住問題、以及部落原住民教育、醫 療及原住民保留地非法買賣等,均要求國家給予平等權利與保護。

在文化方面的推動上,長老教會在 1985 年 1 月發表「內政部來函禁止使用方 言傳教」教會的決議文,認為國民黨政府以「推行國語運動」、「復興中華文化」

將台灣本土的語言與文化加以摧毀,以單一語言、文化思想來箝制與教育人民。

於是長老教會在公報發表,認為政府之「推行國語運動」政策違反憲法。

在戰後的 20 年間(1945-1964)是長老教會的大幅成長期,然而在 1965 年以後,

除了都市(如台北縣市和高雄市)教友人數持續增加,其他縣市的教會多呈現停滯狀 態,林素珍認為其原因為:(1)都市化的影響;(2)社會安定、生活水準提高,相對 使人民無暇顧及信仰;(3)傳道方法與傳道者的素質與訓練,均不足面對時代的需 要;(4)教會功能官僚化,教會變成功能僵化的機構;(5)福音上的限說,不易融合 中華文化與解決問題;(6)社區宣教上的落實不足(林素珍,2007)。

(32)

因上述原因,使教會開始試圖尋求轉變。1965~1970 年間,展開新世紀宣教運 動,運動中強調上帝關心世界的事實,部分教會也隨之響應,開始進行社區事工。

80 年代以後,許多教會各自在農村小鎮及山區從事完全不同形式的社區事工。90 年代以後,教會積極投入參與推動社區學苑、松年大學的社區教育工作,更進入 傳播界(如 GOOD TV 電視台、佳音電台、新眼光電視台等)成立各種基金會和協會,

以各種方式進入台灣社會。隨著福音多元化及社區化的腳步,許多教會開始跨足 社會工作中的社區工作,例如老人居家服務、送餐服務等,以提供服務的手段進 入社區(陳宗元,2007)。

至 1990 年代,台灣社會進入社區發展運動年代,長老教會已逐漸參與社區服 務宣教行列。例如1998 年所成立的「基督教救助協會」在次年的九二一大地震時,

協同教會參予救助與重建。又推動教會設立「1919」社區服務網絡,更強化了教 會的社區宣教行動(宋光宇,1994)。在 2009 年的八八風災以後,長老教會在台東 縣太麻里災區亦成立「八八希望文化創意園區」,不但協助在地區民災後重建的工 作,也提供多元的就業機會,從創立到2010 年 1 月為止,一年多的時間已提供近 百位原住民工作機會8。以長老教會的立場來看,他們認為一切的宣教運動,都是 出於一貫的「社會關懷」。因此,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除了宣揚福音外,也可說是關 懷社會和政治的教會(鄭連明,2000)。

第二節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體制與宣教觀點

一、長老教會的體制與特色

基督長老教會傳入台灣已一百多年,對台灣的歷史發展有相當的影響,欲認 識長老教會在台灣的發展,本文首先探討長老教會在台灣發展的體制,並了解其 轉變與經歷。其中,長老教會經常被提及的是其「本土化」與「入世精神」。

鄭仰恩認為「本土化」(indigenization)就是融入本土的過程,意指落地生根的 子民,經過幾代的傳承後,自然會產生共同的歷史記憶、生活經驗並形成命運共 同體,進而建立新的身分與國族認同(鄭仰恩,2005)。自從長老會傳入台灣以來,

便努力以現代化的宣教語言、醫療、教育、文字、社會服務來拓展其宣教工作,

實際關懷人的需要,並藉著「本土化」的做法來減輕台灣社會對長老教會的敵意。

為了因應當時環境,傳教師在台灣從事西式醫療也致力推廣文字宣教,例如聖經、

主日神糧、聖詩、教會報,與其他書刊及消息等,都以白話字發表(林秀容,2003)。

長老教會屬於加爾文改革宗教派,其神學高舉上帝的主權,重視「入世」的

8 在 2011 年 1 月 10 號的聯合報報導「八八希望文化創意園區」在 1 年多的營運以來,提供在地傳 統產業的行銷平台,也提供在地居民就業的機會。參閱聯合報B2,2011/11/10。

(33)

信仰精神,主張應在今世今生榮耀上帝。加爾文在肯定「人帶有相似於造物者(上 帝)的形象」觀點上,為推動「民主政治」運動注入了重視人權的理念(林鴻信,

2006)。長老教會是依照「長老制」來治理教會,其傳統中的「民主共和」是信仰 的精神所在,而且人必須在行動上回應上帝,將信仰與生活連結,進而關懷社會 問題,並維護社會公益等,以行動來榮耀上帝(陳迪暉,2002)。

綜觀台灣長老教會一百多年來的本土化歷程,不管是英、美、加宣教士的犧 牲奉獻,亦或是台灣本土信徒的信仰與努力,長老教會體制的變革演化,明確的 反映出基督宗教的信仰實踐與台灣社會轉變實況。從加爾文在「社會」方面所主 張的「共同正義」(common justice)原則來看,要建立一個在基督裡的人類社群,

就應該公平的對待所有人,並特別關照困苦與需要的人。其主張政府與教會應該 共同謀求「社區」在屬靈與物質層面的「福利」(鄭仰恩,1999)。因此,長老教會 積極參與民主改革的行動,乃深受所屬改革教派的「入世」精神和「共同正義」

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因為本土化信仰與生活的連結,即產生強而有力的行動回 應實踐(林建榮,2009:45)。

根據宗教與政治互動研究者林本炫所述:台灣的宗教與政治關係,大致上是 政教分離的架構,雖然大部分宗教團體宣稱不介入政治,但宗教與政治的關係依 舊密切,例如每當到了選舉期間,國民黨文工會、內政部等總是召開各種宗教座 談會,做為宗教動員的方式,而公開積極參與政治的只有長老教會(林本炫,1994)。

二、長老教會對於在地宣教的觀點

早在 1940 年代,黃彰輝就提出社會快速變遷將對宣教進行挑戰的觀點,他點 出宣教方法具有時代性,同時也把宣教事工的時代性一併表明出來。在1970 年代,

他再度提出「處境化神學」,認為當福音從一個差異大的文化環境,卻未能重新加 以詮釋時,就無法以適合新文化土地的面貌呈現,當然也就不易被此文化所認同。

教會的信徒在困苦的環境中應建立信心並自力管理、自行培養牧師與神學人才、

潛心專研神學教義,更培養民族共和的觀念,成為真正立足於台灣的本土宗教,

為本土信仰發展鋪路。(黃彰輝,2000)。

林鴻信則認為既然神學必須與民眾實況結合在一起,宣教也必須進入人民生 活中,而不是以另一國度的觀念進行「邀請人進入教會」的宣教;「服務」與「關 懷」是教會對周遭環境所提供的見證,教會不是為了自己而存在,而是為了周遭 環境而存在(林鴻信,1996)。

陳南州認為宣教必須以社區居民的需求為中心來思考。他認為社區的需要應 該比教會的需要更為優先,教會不應該以自己的觀點去替社區人民決定,而是跟

(34)

社區一起探索發掘社區的需要。讓社區居民參與決策,只有把社區的問題變成教 會的責任,才能獲得接納與認同成為社區的一份子。如此一來,教會宣揚的理念 才有可能被認同,進而成為上帝國的見證。他指出,從台灣的宣教歷史中可以發 現,當教會總是以自己的眼光來提供社區資源,而忽略社區需求時,儘管教會所 提供的恰巧適合居民所需,但還是無法進入人民的生活,當然也不可能去影響其 生活的價值。這樣的社區事工觀依然建立在以教會為中心的思考點上,並不是以 上帝為中心的宣教,教會因此容易被誤解為「釣餌」,而不是真正關心社區人民的 需要(陳南州,2003)。

而徐敏雄也提到社區事工的推動由牧師來統籌辦理,其他的信徒或教會同工 如果參與較少,牧師就必須身兼數職,這對於長期投入社區事工在時間和心力上 就會困難許多;加上參與的同工多半不具專業知識,無法適時提供受助群體的需 要也是推動社區事工上的困難之一,因此,團隊的組織與專業能力的栽培成了教 會參與社區事工重要的面向;另外,徐敏雄也提到經濟的缺乏與社區在教會知名 度太低也是亟需克服的問題。(徐敏雄,1998:84)

第三節 長老教會在社區營造上的角色

提到教會在社區營造上的角色,本文欲先了解社區總體營造的興起,再來談 長老教會對於社區營造的看法與作為。

一、社區營造的興起

社區總體營造概念的形成是陳其南於 1994 年就任文建會副主委時,赴日本時 吸收其「造街運動」和「地方產業活化」的經驗,回國後邀請學者前往日本考察,

加上宜蘭縣二結王公廟的舊廟保存和新廟重建計畫,以及與文建會一起工作的專 業團隊相互激盪,社區總體營造的觀念逐漸成型;同年十二月,文建會在新港舉 辦研討會,第一次將此觀念介紹給民眾;次年二月展開的全國文藝季,以「社區 總體營造」的概念將過去由中央執掌的節目規畫權力交給地方文化中心,並以「人 親、土親、文化親」做為活動主軸;三月,文建會將12 項計畫依「社區總體營造」

理念重新整理,分成核心計畫、輔助計畫及相關計畫,並在五月由省政府建設廳 手工業研究所舉辦「文化、產業研討會」,邀請日本千葉大學宮崎清教授來台演講 日本造町經驗(曾旭正,1995:5)。

在社區總體營造的政策醞釀過程中,有三項重要政策不容忽視:1.參與式設計 的精神。2.日本的造町經驗。3.產業文化和文化產業政策。其中參與式設計成為了 重建社區總體營造和共同體意識的策略,其強調的「由下而上」成為了政府和居 民互動中最明確的程序要求。而日本的造町經驗提供社區總體營造的構想和設計 理念,日本學者和民間社區工作者,也因此成為台灣各界往來頻繁的請教對象。「產

數據

圖 1-2  長光的社區地圖  資料來源:取自張麗美(2005)《維繫與變遷-長光基督長老教會對傳統的態度》,東華大學族群關係 與文化研究所。未出版,花蓮,頁 52。  (二)新香蘭社區                  香蘭村地理位置位處南太麻里溪沖積扇南岸,東與太平洋相臨,西與中央山脈 之香蘭山相接。漢人於清咸豐年間開始移入墾荒,戰後初期行政轄區隸屬太麻里 鄉泰和村;在 1968 年獨立設村。(吳宜瑾,2007:33)。香蘭村現分為新、舊香蘭、 山腳、松子澗、溪頭等聚落,居住在這裡的居民包含了台灣的四大
圖 1-3 新香蘭的社區地圖  資料來源:修改自吳宜瑾(2007)《部落集體認同的從新形塑:從拉勞蘭傳統青年會所振興歷程釋》, 國立台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森林暨環境資源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頁 33-35。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透過口述訪談,希望可彌補文獻中資料不足之處。職是之故,本研究 擬以口述訪談為主,實物分析為輔,藉此了解當地教會、社區之間的關係。  (一)口述訪談          口述歷史是以錄音訪談(interview)的方式蒐集口傳記憶以及具有歷史意義的 個人觀點,
圖 3-9 長濱鄉各主要聚落圖  資料來源:修改自《台灣地名辭書卷三台東縣》。  陳牧師最大的目標之一就是建立起海岸線的老人關懷中心,長光長老教會在 「新希望廣場」有將近一甲的地,可以蓋成關於老人關懷的綜合大樓,他就曾跟 台北的雙連教會、台北的馬偕醫院、彰化的基督教醫院洽談過,對那些單位來說 金錢不是太大問題,然而他們比較在意的是後續的營運問題,也會害怕蓋了之後 成為所謂的「蚊子館」 ,而長光在各方面都還沒有一定的規模而作罷。    七、內部的矛盾與紛爭          然而在一切都發展的很順利之際,社區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bstract -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applying TRIZ theory to construct the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GSCM) strategies for the international tourist hotel.. Based on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applying TRIZ theory to construct the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GSCM) strategies for the international tourist hotel1. Based on the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investigate the geometric design of curvic couplings and their formate grinding wheel selection, and discuss the geometric

Thu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termine the segments for wine consumers in Taiwan by product, brand decision, and purchasing involvement, and then determine the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compare how a traditional narrative teaching method and a GeoGebra-based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al method affec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use data mining method in semiconductor production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of engineering data and wafer accept test.. In this paper, we use two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of the food quality and service quality for the quantity foodservice of the high-tech industry in Taiwan;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work enthusiasm of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he attitude of the enthusiasm and the effect of the enthusiasm.. In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