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外籍配偶子女學校適應之個案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外籍配偶子女學校適應之個案研究"

Copied!
1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所)

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梁忠銘 先生

外籍配偶子女學校適應之個案研究

研 究 生: 王怡萱 撰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七 年 八 月

(2)
(3)
(4)

謝誌

本研究的順利完成,首先要感謝指導教授梁忠銘老師在研究路上專業地引 領,從言教、身教的學習中,如沐春風。感謝口試委員張志明教授、施孟隆教授 能在繁忙中撥冗指導研究內容的補強與修訂,促使本論文得以更加完整。對於所 有授課師長們的提攜與鞭策,滿滿的感激,常存於心。

在研究的過程中,感謝接受訪談的參與者,由於你們的協助與配合才能讓本 研究得以順利完成;感謝僑勇國小江國樑校長及同事們對我研究進修的包容與支 持,你們的勉勵與關懷是我精進的動力。還有一同在研究路上並肩作戰的同學 們,因緣促成我們的相遇,有你真好!特別感謝湘梅,妳的鼓勵與照顧,讓我感 恩與珍惜這親如姐妹的情誼。

感謝始終支持我的家人,讓我生命中每一次的出航,都有心靈的港口可以回 歸,因著你們溫暖的包容,收穫的喜悅加倍。謝謝我勞苦功高的母親,您的欣慰 是我所有成就的理由。謝謝寶霆在最後關頭的體貼與協助,讓我安心的享受專屬 於我,奢華的幸福!

謹以最謙卑的心,歡喜本研究的順利完成。以最誠摯的心,感謝曾經協助過 本研究的每一個人!

王怡萱 謹誌 2008 年 8 月

(5)

外 籍 配 偶 子 女 學 校 適 應 之 個 案 研 究

王怡萱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所)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

摘要

本研究採個案研究的方式,透過訪談法,就外籍配偶子女個人心理適應、在 學校的人際關係適應及課業學習適應等相關因素深入瞭解外籍配偶子女在學校 適應的情形。

本研究之重要結論為:一、外籍配偶子女在自我概念上的評價與一般同儕無 明顯差異。二、外籍配偶子女在同儕互動方面並無明顯因族群不同而有影響。三、

外籍配偶子女在師生互動上有良性之關懷與信任。四、家庭社經地位低落仍是影 響外籍配偶子女學校適應的重要因素。五、父母對子女教育的積極參與將能提升 子女學習動機。六、外籍配偶家庭對教師特別信任及依賴,但溝通仍須加強。

教育工作者在協助外籍配偶子女學校適應時應以一般性看待外籍配偶子女 的學校適應問題,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進行多元的教學輔導。多元文化教學信 念須積極建立與向下紮根,建立人文關懷、尊重與包容的友善校園。教師們應進 行定期性的教學檢視,並進行深度會談,精進教學能力,發展學生的優勢智能,

培養身心均衡發展的學生,教育單位在開設外籍配偶子女課後輔導班的同時應避 免標籤作用。

關鍵詞:外籍配偶、外籍配偶子女、學校適應

(6)

A Case Study on School Adaptation of the Children of Foreign Spouses

I-Hsuan Wang

Abstract

Case study method and interviews were utilized in this study to find out the adaptation situations of children of foreign spouses in aspects including mentality, on-campu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learning.

The key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1.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elf-concept evaluations between the children of foreign spouses and their peer. 2. Peer interaction of the children of foreign spouses doe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 from each ethnic group. 3. Care and trust exist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the children of foreign spouses. 4. Family’s low socio-economic status is the key factor effecting school adaptation of the children of foreign spouses. 5. Parents’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education raises children’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6.

Families of foreign spouses have more trust and dependence upon teachers, but the communication in-between needs to be improved.

Education workers need to treat the children of foreign spouses with impartiality when helping them on school adaptation issues, and respect student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when adopting different teaching and mentoring strategie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notions have to be

positively established and rooted in order to build friendly campuses with humanistic care, respect and tolerance. Teachers have to undertake

periodic teaching inspection, hold in-depth conferences, refine teaching skills, develop students’ potential advantages, and nurture students to obtain well-balanced physique and mentality. Education departments should avoid labeling when setting up after-school programs for the children of foreign spouses.

Key words: foreign spouse, children of foreign spouses,

school adaptation

(7)

目 次

學位論文考試委員審定書 博碩士論文授權書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iii

目次……… iv

表次………vi

圖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4

第四節 研究的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學校適應的意涵………8

第二節 影響學童學校適應之相關因素………17

第三節 外籍配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2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31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3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37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42

第五節 研究者角色………43

第六節 研究倫理………48

第四章 結果與分析 第一節 個案一………49

第二節 個案二………56

第三節 個案三………61

第四節 個案四……… ………68

第五節 四名個案學校適應情形之比較………73

第六節 影響個案學校適應之因素………74

(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85 第二節 建議………89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91 網路部份………96 英文部分………97 附錄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98 附錄二 訪談大綱………99

(9)

表 次

表 1-1-1 2004 年外籍配偶教育程度一覽表……….………2

表 2-3-1 歷年外籍配偶結婚登記人數表………26

表 3-2-1 個案資料………35

表 3-2-2 訪談對象資料(一)………36

表 3-2-3 訪談對象資料(二)………36

表 3-3-1 專家效度名單………40

表 3-4-1 訪談資料代碼意義說明表………43

表 4-1-1 個案 S1 歷年平均成績……….….54

表 4-2-1 個案 S2 歷年平均成績………..…60

表 4-3-1 個案 S3 歷年平均成績……….……….…65

表 4-4-1 個案 S4 歷年平均成績………..…71

表 4-5-1 四位個案學校適應情形比較表………..………..73

表 4-6-1 個案對教師的看法………78

表 4-6-2 教師對個案的看法………79

表 4-6-3 父母管教態度與參與情形………80

表 4-6-4 個案家庭狀況………81

表 4-6-5 個案家庭結構………82

(10)

圖 次

圖 3-1-1 研究架構圖………...31 圖 3-1-2 研究流程圖………..…….33

(11)

第一章 緒 論

本章主要針對研究的背景與動機做介紹,闡明研究主要的動機與目的以及研究限 制等。全章共分為五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第三節為相 關的名詞解釋;第四節為研究的限制,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近年來,擁有外籍配偶的家庭數目明顯成長,這些台灣的新移民潮正逐漸改變台 灣的人口結構。隨著「傳宗接代」的階段性任務達成,外籍配偶所生的孩子即將進入 學校就讀,外籍配偶家庭除了必須面對經濟、文化方面的問題之外,當孩子漸漸長大,

孩子的教養問題對他們而言也許更是一項艱辛的挑戰。根據周美珍(2001)研究發現,

許多娶外籍配偶的男子其平均年齡大約為 30- 40 歲,已過了生物學基因遺傳上較佳的 年齡(20-30 歲),且有些部分還包括離婚、喪偶、身心殘障等弱勢族群,本身在生 活上就較易遭遇困境,再加上嫁來到台灣的外籍配偶大都不會說、不會寫中文,對於 子女的教育難免產生一些問題。夏曉鵑(1997)指出,對於身處異國的外籍配偶而言,

語言及文字所造成的障礙,使其無法運用原先具有的讀寫能力於所處的社會中從事各 項活動,除了造成生活上的不便之外,更常造成教育第二代的一大障礙。再根據內政 部(2004)統計通報顯示外籍配偶教育程度,學歷在大專以上約佔 5.25 %,高中以上 20.86 %,國中約佔 45.01 %,國小以下約佔 28.88 %,其中尤以東南亞外籍配偶的學歷 有偏低的情形(詳見表 1-1-1)。由於這群外籍配偶在本國所受的文化及教育並不完整,

又來到不同文化和語言的地方,先生又是在社經、身心處於弱勢的狀態,隨著子女的 出生,這樣的家庭組合會不會產生教養問題?經過時間的遞增,這些外籍配偶子女跨 出家庭進入學校後,會不會如其父母般變成學校的另一群弱勢學生?抑或只是台灣社 會大眾將外籍配偶當成社會問題、社會包袱製造者之代罪替身?這些疑問引發研究者 想走進外配偶子女的學校學習世界,並進而瞭解其真實的生活狀況。

(12)

表 1-1-1 2004 年外籍配偶教育程度一覽表 (單位:%)

新娘教育程度 國別

大學畢業

以上 專科畢業 高中畢業 國中畢業 國小畢業

以下 總計 本國 14.47 17.32 33.81 23.01 11.13 100.00 大陸地區 19.34 23.09 37.50 14.85 5.22 100.00 東南亞 1.65 3.44 26.13 43.70 25.08 100.00 其他國家 22.60 5.37 23.94 27.74 20.06 100.00 資料來源:內政部(2004) 註:大陸地區含港澳

隨著台灣社會的變遷,依據教育部(2005)針對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中小學人數 調查統計,93 學年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中小學生人數為 46,411 人,占全部國中小學生 數之 1.63 %,其中國中 5,504 人,占國中學生總人數之 0.58 %;國小 40,907 人,占國 小學生總人數之 2.17 %。如與 92 學年比較,在國中小就學總人數均呈現下降情形下,

國中小外籍配偶子女人數卻分別增加 2,091 人及 14,280 人,所占比率則分別提高 0.22 個及 0.78 個百分點。校園中出現越來越多的外籍配偶子女—「新台灣之子」,他們是 未來台灣的主人翁,在知識經濟與全球化經濟的前提下,如果依靠其多元文化的成長 背景,給予良好的教育環境,他們可能是未來台灣競爭力的主軸。但如果他們多元文 化的背景使其成為弱勢族群,我們將必須付出更大的社會成本來承擔今日輕忽的後 果。

台灣是個族群豐富、文化多元的移民社會,李遠哲(2004)在「教改省思」中曾 提到:「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在於肯定人的價值,重視個人潛能的發展,使每一個 人不但能珍惜自己族群的文化,也能欣賞並重視各族群文化與世界不同的文化。在社 會正義的原則下,對於不同性別、弱勢族群、或是身心障礙者的教育需求,應予以特 別的考量,協助其發展。」教育部從 92 學年度起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將「外籍 配偶」列為因為家庭結構、語言文化而導致學習不利的因素,視其子女為教育上的「社 會弱勢者」,希望「健全社會弱勢者的教育政策,落實教育機會均等」,可知政府部門 已察覺到此一問題的重要性。因此學校在輔導工作的規劃上,也將與外籍配偶子女相 關的教育及輔導工作列為重要、優先的項目。92 年舉行的全國教育發展會議,也將外

(13)

籍配偶子女的教育問題納入會議議題(教育部,2004)。外籍配偶子女入學後的教育 問題受到重視的程度可見一斑。

根據研究者與具有現場教學經驗教師的對話中發現,大部份教師對「外籍配偶子 女」在校學習狀況及日常表現持有較負面的印象,但是對其學校適應不良的原因並未 深究或提出協助之措施。研究者身為學校行政人員,在處理親師溝通或學校行政、教 學業務時,也經常發現外籍配偶子女在生活及學習上比較需要輔導和協助,例如經濟 問題、學習障礙、家庭問題等等。但是也有表現出色的外籍配偶子女,讓人好奇他們 的家庭背景是不是有比較特殊?這些個案的差異性何在,讓研究者產生深入瞭解其家 庭生活的興趣。但是由於家庭生活的隱私部分較難介入,資料蒐集不易,於是研究者 把焦點改為放在外籍配偶子女的學校生活。學校是孩子除了家庭之外,活動時間最長 的場所,可說是是孩子第二個家。學校的人、事、物自然也影響著孩子的發展。外籍 配偶家庭由於組成的因素特殊,可能無法提供子女適當的發展。在學校,老師自然有 義務幫孩子佈置一個利於孩子發展的環境,讓孩子能獲得最佳的發展。孩子是國家未 來的主人翁,孩子素質的高低關係著國家未來的競爭力,好好教育這一群孩子,更是 站在教育第一線的老師應盡的責任。因此身處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必需拋開成見或誤 解,真實的瞭解外籍配偶子女目前在學校的學習狀況,其學習或生活上有無任何適應 問題?唯有蒐集到真實的資料,才能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案。進入外籍配偶子女的學 習情境,瞭解他們在個人心理、人際關係及課業學習各方面的資料,分析並深入探討,

提供有意義的資訊及具體建議,作為一般教師面對未來不能避免的學生族群的參考資 料,即是本研究最主要的動機。

(14)

第二節 研究目的

依據研究動機,研究者把研究的焦點放在外籍配偶子女身上,希望能對外籍配偶 子女學校適應情形有進一步的瞭解,具體言之,本研究的目的有以下幾點:

(一)瞭解外籍配偶子女個人心理適應情形。

(二)瞭解外籍配偶子女在學校人際關係適應情形。

1. 瞭解外籍配偶子女在學校與同儕的互動。

2. 瞭解外籍配偶子女在學校與教師的互動。

(三)瞭解外籍配偶子女課業學習適應情形。

(四)歸納研究結論並提出建議,以供外籍配偶子女教育之參考。

第三節 名詞解釋

一、外籍配偶

本國籍人士不論男女,凡經由與非本國籍人士通婚,其婚姻的對象都泛稱「外籍 配偶」。然而台灣這幾年來所關注的「外籍配偶」現象,並非指廣義的外籍配偶,而 是俗稱的「外籍新娘」。在資本主義的詮釋下,是指經濟較低度發展國家的婦女嫁往 較高度發展國家的全球性現象。台灣的「外籍新娘」則是透過婚姻仲介或其他婚姻媒 介的管道而進入台灣地區的東南亞國家女子,主要來自越南、印尼、泰國與菲律賓等 地(李瑛,2006)。

近來在媒體的報導用詞上常出現「新住民」一詞,是參考美國近三十年來處理外 國移民的模式,對於這些經由婚姻關係而進入台灣社會的新移民有更中性的稱呼。

(15)

邱琡雯(2003)於「性別與移動」一書中提及「外籍新娘」在台灣媒體、仲介、

政府多重塑造下,「她」代表兩種意涵:「外籍」,所以非我族類;「新娘」,似乎把她 們當作剛進門的新娘,而非定居台灣的自己人。另外在鄭雅雯(2000)的研究中指出,

一般而言,大陸地區人民歸屬「同胞」,並不視之外國人;因此「外籍新娘」之稱,

並不包含大陸新娘。為表尊重這些外籍女性,自民國92年8月6日起,內政部發函通令 各機關更名為「外籍與大陸配偶」。但是透過婦女新知基金會(2004)為「外籍配偶—

外籍新娘」主辦的更名活動,讓她們投票決定自己的稱謂,最後以「新移民女性」為 正式名稱。

本研究為表示尊重與接納,也為了敘述的便利性與統一性,故採用「外籍配偶」

取代「外籍新娘」及其他類似的名詞。本研究個案中所指的「外籍配偶」係指來自東 南亞地區(越南、印尼、菲律賓、緬甸等),與台灣籍男子結婚的女子。

二、學校適應

學校適應又可名為「學校生活適應」,為生活適應的一部分(楊俊媛,1995),也 是指學生在學校環境中,與之產生一連串的交互作用後,一連串適應的過程。因此,

任何學校中的人、事、物、地,都會影響兒童的在學生活與適應情形,而本研究正秉 持著此一較廣泛的觀點,期望藉由探究兒童在學校生活中的社會互動與活動參與,以 瞭解兒童在學校中的適應情形。

學校是個體生活經驗中所長期接觸的一種環境,因此學校適應可以說是學生與學 校環境交互作用的過程。其中包括:

(一)心理適應:指個體在學校生活中,獲得心理的動機與需求滿足,自我概念 澄清,情緒表達控制的情形。

(二)人際關係適應:指個體在學校生活中的同儕關係以及師生關係的互動情形。

(三)課業學習適應:指個體學習課程,對課程內容的理解,以及個體在課業學 習上獲得有效學習的情形。

本研究所指之學校適應,即是指學生在學校環境中,與學校人、事、物所產生的 交互關係。除就其表現出的外顯行為加以觀察,更進一步探索其心理狀態。

(16)

第四節 研究的限制

本研究的限制主要有三點:

一、研究者的身分:受訪個案及家長在面對學校老師的情況下難免會有壓力出現,受 訪個案及家長對於問題的回答可能會避重就輕或有所推託,甚至會有霍桑效應的 產生。

二、由於本研究涉及家庭環境領域,屬於私密性的家庭生活被提出來討論,有些家人 可能會有所保留或隱瞞,以致造成資料蒐集的不足。所以研究者盡可能在訪談之 前先與受訪者建立密切的關係,並取得其信任,在訪談過程中,研究者專注的傾 聽、適時的同理,讓受訪者感覺到被尊重與理解,希望藉此將有助於真實資料的 蒐集。

三、研究成果的代表性:由於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研究成果乃經由研究者詮釋分析 而成,研究者的觀點無法代表相關全體,因此,本研究結果僅說明本研究的發現 若欲進行相關推論,宜特別謹慎。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在林璣萍(2003)研究中提到,外籍配偶對於台灣社會究竟是屬於多元文化的輸 入者,還是因為經濟關係形成了異文化間不平等的位階與對待,可以由子女的教養現 況中看出端倪。若是外籍配偶子女承襲母系及父系的不同語言及文化,則他們在學習 成就上應該會有異文化的雙優勢;反之,若在學校的學習上呈現某種特質的弱勢,而 這些弱勢是由於生活、語言、文化、遺傳等因素所造成的,則異文化間不平等的位階 與對待可得驗證。研究者認為台灣社會對於外籍配偶子女,若能抱持正面的多元文化 觀並加以尊重,則外籍配偶子女將能承襲母系及父系的不同語言及文化,並在學習上 出現雙優勢;反之,若社會缺乏多元文化的包容力,對外籍配偶子女加以歧視與不平 等的對待,則外籍配偶子女先天上的弱勢會被更加放大,因而造成社會的負擔。

隨著台灣經濟高度發展,躋身至世界經濟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台灣社會結構呈現 開發國家的特徵,傳統的農業及工業成為夕陽產業,服務業躍升為主要的經濟活動,

農業的勞動者及基層的藍領階級則淪為社會的低階層人力。長久以來,中國傳統社會 對婚姻存著在年齡上要男大女小,教育及經濟能力上要男高女低的迷思,即使新人類 標榜身高不是距離、年齡不是問題,但仍存在著社會學家Jessie Bernard 所提出的婚姻 坡度(marriage gradient)的概念,意指在教育及職業地位上,男性結婚傾向於向下配 對,女性結婚則是向上配對(引自蔡雅玉,2001)。根據天下雜誌報導(楊艾俐,2003),

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台灣女性受過高等教育的每千人中有 55.8人,高於男性的 52.5人,

向上流動機會比男性高。居住於鄉間偏僻及都市邊陲的農工階級的台灣男性,則因較 低的社經水準與封閉的社交圈,面臨在適婚年齡卻無適當結婚對象,以及傳宗接代的 雙重壓力下,只好選擇跨海至東南亞與外籍女子婚配。台灣的外僑人數在十年間(民 國81年至91年)從4萬多人暴增至近40萬人,這當中外籍女性配偶人數佔了一半,引起 內政部的重視(賴建達,2002)。根據內政部統計,91年和92年國內平均每八對結婚 者中有一對為中外聯姻,其中以外籍女性配偶較多。自民國87年至92年底由台灣與東 南亞國家所形成的跨國婚姻家庭就有10萬多個(內政部主計處,2004),這些跨國婚 姻家庭所生的第二代將改變未來台灣人種。根據天下雜誌報導:衛生署統計每100個

(18)

新生兒就有8個是由外籍配偶所生的混血兒,日益增多的「新台灣之子」為台灣種族 注入新血,卻也浮現一些問題。新生命的誕生引起醫界高度關懷,高雄長庚醫學院一 項研究指出,來長庚就診的東南亞配偶早產機率比本地配偶多10 %,胎兒體重也比本 地配偶所產輕100公克(楊艾俐,2003),加上外籍配偶普遍年齡很輕就懷孕生子,缺 乏照顧嬰兒常識,所生兒童63.6 %有發展遲緩的現象,除語言發展遲緩外,在學習上 易受情緒因素干擾(賴建達,2002;楊艾俐,2003)。與一般家庭相似,跨國婚姻家 庭中女性擔負大部分的兒童照護及教養工作,但因大部分外籍母親在語言及文字的障 礙下,無法適度地參與子女受教育系統的活動,亦無從提供子女相關的協助,導致兒 童在語言發展及學習上出現延緩情形(陳源湖,2002)。此外,外籍母親的容貌、語 言腔調與別人的媽媽不同,屬於外籍母親的文化不被台灣社會認同,以及存在於跨國 婚姻家庭的暴力事件時有所聞,都會使兒童在自我認同上產生問題。

外籍配偶帶著異於台灣文化之文化背景進入家庭,她們肩負著為人媳、為人妻、

為人母之多重角色,又沒有養兒育女的經驗,再加上置身異國,她們的子女在進入正 規教育時可能會面臨到一些適應問題。本章即針對外籍配偶子女學校適應問題進行相 關文獻之探討。首先探討學校適應之意涵,接著探討影響一般國小學生及外籍配偶子 女學校適應之相關因素,最後探討外籍配偶子女進入國小就讀後所面臨之相關問題。

第一節 學校適應的意涵

一、何謂適應

吳新華(1996)試著從不同學者的角度觀點來詮釋適應,他指出:

(一)Freud 認為適應是個體能在愛和工作中得到快樂,是三我(自我、本我、

超我)間的和諧融合。

(二)Adler 認為個體能夠充分的社會化,且具有創造力,追求卓越,以真實的 角度關注生活,即是適應的表徵。

(19)

(三) Roger 認為個體能夠具有自我意識,向經驗開放,信任自己,接納自己,

有穩定的自我同一感,將個人的功能充分的發揮,即是良好的適應。

(四) Maslow 認為一個能夠自我實現的個體,能接納自己也能接納別人,不以 自我為中心,能夠建立較久遠和諧的人際關係,亦即能達到較高層次的適應水準。

(五) Allport 認為個體具有良心與意向系統的完美的、自我核心(core of self),

必能善用其認知功能,符應環境的變化,不斷的調適自己,具有成熟的人格和不 斷成長的特質。

(六)Piaget 認為個體將新經驗納入舊經驗的結構中,形成一種新經驗結構,是 為同化,而改變原有的結構,以迎合環境的要求,即是調適,當同化與調適達到 一個暫時平衡的狀態時即是適應。

(七) Arkoff 認為個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是為適應,是一種雙向的互動過程。

而國內學者對適應的意義也有不同的解釋,朱敬先(1992)認為適應是個體想要 滿足自己的需求,而與環境發生調和的作用的雙向的過程。從社會教育學的角度來 看,適應是指個人在團體中能夠適應團體的安排,在社會中是以文化的適應為主,但 由於文化是根深蒂固的思想行為,較無法於一時之間改變。Powell指出被某特定文化 認為正常之行為,有時會被另一文化視為行為偏差,這實為文化差異影響之故,因而 當少數族群生存於優勢族群的社會環境中,勢必要面臨文化上的適應問題(引自朱敬 先,1992)。

朱敬先(1992)更進一步指出適應的方式可分為下列五種:

(一)忘卻現實(forgetting reality):幻想或認同。

(二)歪曲事實(distorting reality):即以一種表面合理化的藉口,來減輕內心緊 張的方法,像是投射、酸葡萄、甜檸檬等心理狀態。

(三)補償現實(atoning reality):亦即替代作用(substitution),像是補償昇華 消解作用。

(四)從現實退卻(retreating from reality):個體會出現壓抑、反向作用、冷漠 無情、佯裝、退化、退卻、屈從等狀態。

(五)攻擊現實(attacking reality):以攻擊或是固著等方式來對現實採取反抗的 姿態。

(20)

因此,個體一但遭遇心理上的失衡狀態時,會依循著不同的方式進行調適的工 作,但不同調適方式的採用會導致不同的行為結果,是以,少數族群在面對社會強勢 文化的壓迫下,所採取的適應方式除了認同之外,也有可能以反向作用的方式進行無 聲的、消極的反抗,反應在學習上的結果,採取認同策略的,便能獲得較多的成功機 會,採取反抗策略的,多半於學業成就上無法有較好的表現。

Arkoff 將適應定義為「個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指出個人不斷的尋求滿足自 身的需要,以達成目的,同時也承受環境中的壓力,適應包含個人與環境雙方要求達 到和諧的狀態(引自陳金蓮,2004)。也就是說在成長過程中,人會改變,環境也會 改變,因而環境與個體之間是不停的適應再適應。因此,適應是雙向的,也是動態的。

對進入國民小學就讀的學生而言,學校生活佔了其一天活動時間的大部分,在學校裡 與師長、同學一起學習、一起生活。而學校中存在著許多錯綜複雜的因素,如:學生 個人、同儕、老師、學校活動、學校文化、班級風氣,這許許多多的因素形成的交互 作用,都直接或間接影響著學生,有形的就是學生表現於外的行為,這些行為中可能 是適應行為,也有可能是不適應行為,這其中都蘊含特殊的意義,無形中也影響學生 的人格發展。

二、學校適應

Perry 將學校適應的內涵分為:學業適應(包括技能獲得、動機)、人際關係(包 括同儕關係、與成人的關係)和合宜行為(包括角色行為、注意力與情緒的自我調節)

(1998)。余思靜(1999)運用深度訪談的方式,研究國小一年級新生的同儕關係與 學校適應的相關,發現孩子與人互動的策略會隨著他們所處的情境而改變,同時指出 良好的學校適應的指標為:孩子能適應學校情境、對學校有正面的肯定、對新教室不 會感到焦慮、能夠參與學校的活動跟的上學習且課業表現良好。孫良誠(1995)以國 小一年級學生為觀察對象,經由觀察後的歸納分類,將學校適應分為學習適應、常規 適應、人際關係等三類。其中學習適應是指在學校學習習慣的優劣及學業成績的高 低;常規適應是指教師為了約束學生行為所做的規定以及學生遵守的情形;人際關係 是指教師與學生互動而達成教學目標,可分為師生關係與同儕關係兩種。

(21)

而林進材(1996)更進一步指出學校適應是學生與學校環境交互作用的過程,因 此,他認為良好的學校適應加入個人適應的層面,分為三方面來探討:

(一)個人心理適應層面

1. 個體動機和需求的滿足:在學校生活中,個體的動機與需求能夠獲得滿 足,且是經由大家所認可的方式。張春興(1998)將各種心理性動機主要區 分為三大類型:

(1)成就動機(achievement motive):是指個人追求成就或成功的內在 動力,而在不順利的環境中,能夠突破障礙,奮力達成目標,追求成功,

避免失敗的心理傾向。

(2)親和動機(affiliation motive):是指個體在社會情境中,對他人的 存在有與之親近的內在需要,需要別人的關心、友誼、愛情、社會認可 與支持,也就是表現在人與人之間親近行為的內在動力。

(3)權力動機(power motive):意指個體在行為上的所作所為,其背後 隱藏著一股內在力量,深受一種強烈的影響別人或是支配別人的慾望所 促動。

在需求方面,Maslow 將人類的基本需求主要區分為三大類,包括動力 的(dynamic)、認知的(cognitive)和審美的(aesthetic)。所謂動力的需求 是與身體的維護、社會關係、渴望成功和受人尊敬、個人的才華抱負有關。

認知的需求則與我們對所觀察到的事物賦予意義有關。審美的需求則與美、

規律和感官經驗等的欣賞有關。其中又以人類之動力性需求描述的最為詳 盡。他認為人類的動力性需求可以排列成五個層次,而五個層次具有階級關 係,亦即生理的需求(physiological need)、安全的需求(safety need)、愛 和歸屬的需求(love andbelongingness need)、自尊需求(self-esteem need ) 和自我實現需求(self-actualization need),當較低層次的需求獲得滿足後,

較高一層的需求才可能產生。

2. 明確的自我概念:學生能夠瞭解自己、尊重他人、確定個人目標與價值、

智能成熟、情緒穩定、有滿意的心理效能。兒童時期的自我概念(self-concept)

和自我辨識(self-identity)較不成熟。自我概念係指個體對自己的理念(idea)、

(22)

情感與態度的總和亦即對自己的整體看法。而自我概念具有三個特性(黃德 祥,1994):

(1)具有他人取向(other-oriented),從他人的評價與回饋中累積對自 己的看法。

(2)自我建構(self-constructed system)的體系,以個人的主觀意識,

認知以及人生經驗,形構一個基模為參照體。

(3)個人對自己的描述(self-description)。

(4)自我界定(self-definition)。

而兒童時期面臨生理上及認知上的初步發展,傾向於尋求從外在他者的 觀點來界定自己,因此他者的觀點對於學齡兒童的自我概念具有相當大的影 響力,特別是剛由親密度高的幼稚園階段轉換到陌生的國小階段,學習環境 完全改變,很容易導致學生短暫的自我意象低落與適應的困難(李惠加,

1997)。是以,能否在學校中獲得他者對自己的肯定,便會影響到青少年的 個體動機和需求的滿足、自我觀念以及情緒的表達。

3. 適度的情緒表達:學生的自身情緒表達和情緒控制適當。情緒表達是一種 個體受到某種刺激作用所獲致的主觀情感(黃德祥,1994),而情緒的表達,

則是個體將其情緒經驗經由行為活動表現於外,藉由表現其心理感受,達到 與外在溝通的目的。情緒的表達有很多種方式,包括語文的(文字書寫)、

非語文的(面部表情或是肢體語言)(張春興,1998)。黃德祥(1994)提 出兒童的情緒類別上可分為:

(1)喜悅狀態(joyous states):是屬於積極的情緒,如情感、愛、快樂 等。

(2)抑制狀態(inhibitory states):是屬於負向的情緒,如擔憂、恐懼、

焦慮、悲傷、害羞、遺憾、罪惡、厭惡等。

(3)敵意狀態(hostitle states):也是屬於負向情緒,如憤怒、憎恨與 忌妒。

(23)

(二)社會關係層面:指與學校的重要他人間的互動關係,重點在師生關係和同 儕關係。

1. 師生關係:學生能夠與老師相處融洽,認同老師角色。老師是傳遞有關教 育價值與對學生成功期望的一個角色,不論是透過直接的或是潛在的行為表 達,因此師生之間不同的關係會影響到青少年的動機與學校適應。Gordon認 為良好的師生關係應具有下列特性(歐申談譯,1993):

(1)坦白或明朗:彼此誠實無欺。

(2)關心:彼此都知道自己受對方重視。

(3)獨立性:一方不依賴另一方。

(4)個體性:一方允許另一方發展其獨特的個性與創造力。

(5)彼此適應對方的需求:一方需求的滿足不以另一方需求的犧牲為 代價。

互動既為雙方面所共同進行的行為,而老師卻又位處於結構體系中為較 權威的一方,兩者之間便存在一種社會距離,是以,老師的觀念行為與價值 觀都會對學生造成一定的影響。老師對學生的態度通常與「先見」和「成見」

有關,先見來自於老師對學生的外表、學業成績、遵從性與合作態度的判斷,

成見則來自於對學生家庭環境的層級、性別或種族的差異有關。而絕大部分 的老師是來自於中產階級的背景,已有固定的價值觀判斷的篩選,亦會影響 老師對學生的期望效應。老師對學生行為所形成的期望,會直接或是間接的 傳達給學生,讓學生去達到老師的標準,會增加學生發生該行為的可能性,

而成為自行應驗的預言或者比馬龍效應。孫敏芝(1989)在對教師期望與師 生交互作用的研究中指出,學生的行為表現、反應能力、學業成就與家庭背 景都會影響老師的期望,老師對於行為表現良好、成績優異、來自中上階層 的學生給予較高的期望,而對於行為表現不佳、學業成就低落、來自下階層 的學生給予較低的期望,而具有高動機的學生通常會得到老師較多的支持和 鼓勵。張世平(1984)於研究中發現,高中生的學業成就與家長期望和教師 期望的關係密切,期望高者成績越高,期望低者學業成績較低。從研究者的 教學經驗中亦發現,當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們抱持較高的期望時,學生將會

(24)

更用心專注於學業上。教師對學生所表現的關懷尊敬與關注會影響學生的學 業成長,因此,積極的師生互動是一種溫情的傳達與溝通,甚至會影響學生 的學業成就,師生間的互動也是瞭解疏遠關係的一個重要關鍵,淺薄的師生 關係,或是老師帶有輕蔑或是不公平的時候,學生會因為在老師或是學校之 間得不到他想要的溫暖,而導致輟學的發生。教師不僅需要傳達出對學生的 尊敬與關心,同時瞭解與學生之間的文化差異也是非常重要的。

2. 同儕關係:學生能與同學維繫良好的人際調適,保持良好的互動關係。同 儕關係也會對學生的教育價值與學業成就產生影響。進入學校之後,個體逐 漸脫離父母而獨立,與同儕的相處時間增加,在國小階段同儕取向的比例逐 漸升高,與父母的影響力各有其重要性, 隨著年齡增長,越高年級越傾向 於選擇同儕的觀點。同儕之間會相互影響學業動機,他們會尋求與自己相似 的人,產生一致的認同,也因此有積極動機的同儕團體便比較容易產生良好 的學業成就與學校適應,而比較消極的同儕團體較易導致問題行為產生,學 校適應不良而導致輟學的情形。朱敬先(1992)認為會出現的人際基本關係 的類型可分為以下幾種:

(1)順服型的人際關係:在與人相處的時候傾向居於服從的地位,表 現出謙恭的態度,以弱者的姿態取得同儕友誼。

(2)對立型的人際關係:認為人際關係就是一種競爭,因此在與人相 處的模式便是對立與不妥協,喜歡領導與支配別人。

(3)功利型的人際關係:重視功利得失,認為人與人之間是利害關係 的相互結合,以利害關係來取決人際交往的對象。

(4)退縮型的人際關係:與人僅維持表面化、形式化的人際關係,不 願深交,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5)均衡型的人際關係:於交友的情況是可進可退,能深能淺,樂於 與人交往,也可以保持獨立。

陳奎憙(1991)指出,學生來自不同的社會背景,進入學校之後不免在團體 間產生衝突,經過彼此的交互作用之後,使得個人趨向於隱藏多數族群所不容許 的特質,進而尋求妥協,產生所謂的次級文化。從社會團體的角度出發,團體的

(25)

類型可以形成的過程、成員身分、歸屬感、加入及退出之選擇權與否或是規模大 小來分類,而以成員的身分和歸屬感的標準又可劃分成內團體(inner group)和 外團體(outer group),內團體意指團體的成員彼此產生同類的意識(consciousness of kind)和我群的感覺(We-feeling),而非自己所屬的另一群人就是外團體(徐 光國,1996)。內團體為了保護群體間的關係以及防止衝突的發生會與外團體自 訂界限,產生偏見與區別待遇,而偏見與區別待遇會因文化社會結構個人等因素 所影響(李美枝,1983)。是以,對少數族群而言,因與主流社會的文化背景不 同,在行為與觀念上亦有差距,妥協的情形要比其他學生來得明顯。學生在同儕 團體中的互動關係是社會適應的重要關鍵,若能為同輩接受,沒有心理上的挫折 與困擾,較能致力於學習(林生傳,1985)。而少數族群的學生在學校情境中,

面對來自主流社會的刻板印象與偏見,遭遇挫折與困擾的可能性增加,而形成適 應上的困難。

在學校之中與學生互動最密切的莫過於老師與同儕,因此,教師的態度與同 儕之間的人際關係對於學習具有極大的影響。外籍配偶子女經由與週遭人際的互 動關係發展出所謂的「鏡中自我」,意即透過他人的觀點來發展自我概念(黃順 利,1998),因此,若存有不當的偏見,便會影響到外籍配偶子女學生自我概念 的發展,而形成所謂的污名的認同。是以,老師若存有刻板印象或是偏見,以其 教師權威,不但會影響外籍配偶子女本身,同時也會因為教師對族群意象不當的 再現,間接影響其他學生對外籍配偶子女的觀點。而同儕間的互動,尋求同儕的 認同,對於自我信心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進入學校學習之後,隨著年歲增長的 人格發展是「認同對角色混淆」(identity vs. role confusion)階段,是建立人格發 展上的持續感(a sense of continuity),建立自我的感覺(譚光鼎,1998)。因此,

當外籍配偶子女進入一個價值體系不同的群體時,其與此優勢族群的互動,對於 在自我角色的認同上便具有影響力,若是同儕間的互動產生了族群的偏見或是歧 視,可能會影響其自信與認同。

(26)

(三)學習適應層面

1. 學業成績: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得到優秀成績的回饋,達成自我滿足。

2. 課業學習:學生在學校生活中透過課業學習,學習到各種知識,並達有效 學習。

3. 課程適應:學生滿意學校課程內容與安排,學習所產生的困擾少,對於學 習抱持積極態度。

Bower 指出,學業成績、基本學科技能的學習和學校適應之間是一種回饋的 相互消長的關係,學生有好成績則受到鼓勵,而增加其參與學校活動的意願,反 之,若是學生無法得到好成績,或感受不到任何的鼓勵,學校就變成其心中不安 全、不友善的地方,使得學生無法獲得他所需要的滿足(引自吳新華,1996)。

而學生在面臨課業挑戰時有兩種對應的策略:

1. 成就策略(Achievement Strategies)

(1)當個體面對一個挑戰的時候通常會引發一些經驗,這些經驗是基 於個體的自我概念以及舊經驗。

(2)個體希望成功,因此專注於訂定計劃,並且投入較高的努力,如 果個體傾向於期望失敗,便會逃避挑戰,產生退縮的行為。

(3)當個體獲得成功時,便會去思考並歸因成功的因素。

2. 失敗的策略

經常被歸因為學習障礙,缺乏工作方針和逃避的行為。這些策略的特徵 是缺乏自我控制的自信、失敗的期望、被動和逃避。自我障礙是因為個體不 相信自己的能力,因而對自己產生失敗的期望,不斷的為自己辯解而勝於去 努力,因而擴大失敗的可能性。而青少年的內在化的問題行為,例如沮喪或 焦慮;或是具體化的問題行為,例如有侵犯性或是形成青少年犯罪的問題,

這些都與低學業成就有關,不良的適應策略,會導致學業成就與學校適應的 困難。個體的自尊也是學習策略的基礎,有較高自尊的人對自己的能力較有 自信也較勇於挑戰;低自尊的人較易自我讓步,產生學習障礙。是以,自我 概念和自尊亦能視為是學校成就與學校適應的一種前兆與指標。

而學生的制握信念也是影響學習成就的因素之一。Rotter指出,制握信念

(27)

可分為內控信念與外控信念,而內控信念的人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掌握自己和 命運,他們比較能夠自我肯定,將學業成就歸因於是自己努力與表現的結果,

有較多、較好的受教經驗;外控信念的人則認為他們的命運是掌握在別人手 中的棋子,而比較傾向於馴服或是將學習的成效歸因於外在環境的因素(引 自吳新華,1996)。一個相信成敗操之在我的學生(內控者),較能採取主 動的學習態度,克服困難,追求成功;相反的,一個相信成敗在於運氣或是 命運的學生(外控者),較難努力去追求成就。

從以上資料的呈現,我們可以瞭解,學校適應的內涵是多元的,學校適應的意涵 大致可以分為兩大意涵:一為學業成就部分,一為生活適應部分。研究者從事國民教 育多年深切體認到:學生在學校生活中,必須透過經由大家認可的方式以滿足動機與 需求,明確的自我概念亦是不可或缺的,更重要的是能夠適度的表達情緒。所以本研 究採用較完整的學校適應,即分為三大意涵:一為個人心理適應層面,一為社會關係 層面,一為學習適應層面。

第二節 影響學生學校適應之相關因素

學生的個人特質與其所處的生活環境都會影響學生學校生活。各研究的發現雖然 有差異之處,然其所得的結論大致相同,本節將針對國內外研究影響學生學校適應的 相關因素進行探究。

一、學生個人層面

(一)性別:羅婉麗(2000)的研究發現不同性別國中小學生在整體生活適應、

學校適應及人際適應有顯著差異,且女生優於男生。楊俊媛(1995)的研究指出,

女生在學校適應的表現比男生好。另外周意茹(1995)的研究也發現,國小男生 的「學校生活困擾」顯著多於女生。男女之間除了生理上的差異外,其性向、自 我概念和人格特質也有所差異,因而造成不同性別學生在學校生活適應上有不同

(28)

的表現。多數的研究指出,女生在學校生活適應上優於男生,根據研究者的教學 實務經驗發現,男女生的學校適應情形,也可能受到其他因素影響而有不同的結 果,例如:性別刻板印象,家庭教養模式等。

(二)年級、年齡:李坤崇(1992)發現,隨著年級之增加學生的學習適應則是 退步的情形;羅婉麗(2000)亦發現不同年級的國中小學生在整體生活適應、家 庭適應及學校適應有顯著差異,其中國小五年級的學生優於國中二、三年級的學 生。同樣的周意茹(1995)的研究指出,國小六年級的「學校生活困擾」顯著多 於四年級。洪智倫(1994)的研究也指出,不同年級的國小學生在行為困擾上有 顯著差異,中年級之困擾少於高年級。但吳新華(1993)以「國小學生生活適應 量表」研究,發現不同年級的國小學生其生活適應不同。其中「功課與遊戲」是 國小四年級學生優於五、六年級;「社會適應」則以六年級為最佳;「情緒不穩 定」也以六年級表現最佳。以上大部分研究均指出隨著年級、年齡的增加,學生 的學校適應愈差。但王蓁蓁(2000)的研究認為年級並非是影響因素。國小學生 隨著年齡的增加,不僅身心特質日漸發展,就是知識、技能及社會經驗等方面也 日趨成熟,當個體在日趨發展成熟之際,身心兩方面必然會產生變化,而衍生出 新的問題,也可能同時增加舊有問題的嚴重性,於是產生學校適應的問題,但如 果個體能夠順利克服各階段所產生的問題,個體自然能順利發展。

(三)學業成就:學業成就是衡量學生學校適應情形的一個指標,而本身也會影 響學生友伴關係與學校生活適應。何秀珠(1994)指出,學生學業成就主要受其 學校適應之影響,學生生活愉快、適應良好,學業表現亦優異。可知學業成就與 學校適應之間有密切的關係,兩者是交互影響的。也就是說,學業成就高的學生 其學校適應良好,而一個學校生活適應良好的學生其學業成就亦高。然造成其學 業成就高低的因素可能與個人、家庭、社區、學校還有文化有關係,其真正有關 的因素待本研究進一步探究。

二、學校層面

學校軟、硬體的安排對學生學校適應有相當的影響,因為學校教育提供公平入學 機會及相同的資源與課程,希望藉此達到「教育機會均等」的理想,然影響孩子學校 生活適應的因素與孩子學校生活中人、事、物、情境的熟悉度有關(孫良誠,1995)。

(29)

(一)學校規模:學校所處的地區,反映出當地人口數的多少。人口數較少的地 區,可能地處偏僻、交通不便,文化衝擊少、家長社經地位低、教師任教此地的 意願低,學習適應可能較人口數較多地區的學生差(李坤崇,1992)。至於在「學 習安排」的層面,學校規模不同的國小學生除所知覺的「課程廣度」一項,是大 型學校優於小型學校外,其他在學習資源、學習參與、學習情境、以及學習滿意 各項,都以小型學校的反應較佳。學校類型或規模愈大或所在地愈近都市國小學 生的學習適應、學習行為愈佳(李坤崇,1990)。

(二)教師:教師是學生學校適應的靈魂人物,教師性別與性別化特質,對學生 學校適應、學業成就均有直接影響(何秀珠,1994),教師性別差異對學生課業 適應、人際適應、努力與動機及班級適應上均有顯著影響,而且不同的教師領導 類型在藝能表現、課業適應、實作與活動,及班級適應上的差異達到顯著程度(張 慧文,1985)。另外,教師養成的經驗背景的不同,對教師個人的教室行為產生 不同的影響,不同的教育背景,對教育所抱持的理念、教育方式,有其差異性存 在,有無接受輔導專業知能訓練,在處理學生適應問題上,也會採取不同的措施

(黃保勝,1995)。可見在師生關係中,教師對學生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尤其 是導師的功能之一就是在幫助學生適應學校的生活,如果導師的更換率高,反而 會成了學生學校生活適應的不利因素,導師異動後,導師的差異會影響學生的學 習適應與常規適應(劉佳玫,2001)。學者郭為藩曾指出,教師對學生的態度通 常與「先見」和「成見」有關,他認為先見來自於老師對學生的外表、學業成績、

遵從性與合作態度的判斷;成見則來自於對學生家庭環境的層級、性別或種族的 差異有關,而絕大部分的老師是來自於中產階級的背景,已有固定的價值觀進而 做先行判斷的篩選,亦會影響老師對學生的期望效應。教師的態度及期望對學生 之知覺、傳統行為、自我觀念及信仰的形成有極深的影響,當學生感受到老師對 他們抱持較高的期待時,學生會更用心專注於學業上,老師對學生所表現的關 懷、尊敬與關注會影響學生的學業成長,積極的師生互動是一種溫情的傳達與溝 通,甚至會影響學生的學業成就(引自王齡慶,1992)。在研究者的教學現場和 同事的討論中,認為學生的行為表現、反應能力、學業成就與家庭背景都會影響 到老師的期望;而老師對於行為良好、成績優異、來自中上階層的學生給予較高

(30)

的期望。可見教師的關心在學生學校適應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教師對學生 所表現出的關懷、尊敬會影響學生的學業成長,教師對學生的學業成就期望,會 直接或間接的傳達給學生,讓學生去達到老師的標準,而老師通常會對學業成就 高的學生關注較多,對學業成就低的學生關注較少,學生得不到老師的關注,也 會降低其學習動機和自我期望,因而對課業缺乏興趣,只有當學生知覺到他們的 努力會有好的回饋時,他們的參與度才會增加(Gill&Reynold,1999)。

由以上研究結果,我們可以歸納出教師在學校教學過程中的影響力是無所不 在的,身為一名教師必須體認到自己是文化傳遞者,在教學過程中應隨時隨地檢 視自己的態度、教學方式與信念;身為一名教師亦應體認到自己是學生學習的引 導者,在教學過程中應隨時隨地發揮自己的關懷、尊敬與關注,如此學生們才能 有良好適應的學校生活。

(三)同儕關係:對兒童而言,由於同儕與師長是不同的關係與地位,兒童與同 儕之間的關係是平行的、對等的,這是有別於權力地位不同的親子關係、師生關 係。如顏秀真(1999)指出,當兒童與具平行地位的同儕互動時,可以自由自在 的嘗試各種新的角色、觀念和行為,並因此而學習瞭解及欣賞別人的觀點。所以 兒童同儕關係的發展是其進行社會化之重要的一環。另外,在學習方面,雖然同 儕之間有競爭與合作的現象,並可能有利與不利,但學生在面對學校學習歷程 時,同儕卻是同時扮演著施壓者與社會支持的提供者(林銘宗,1998)。對兒童 個人而言,同儕是除了家人及教師以外極具影響力的重要他人,在次級文化的影 響上甚至高於教師的地位。由此可知,同儕在學生的學校生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 的角色。同儕關係良好的學生能夠得到情緒上的支持,並具有歸屬感;相反的,

同儕關係不佳的學生能夠得到的情緒上支持自然減少,歸屬感也降低。學校生活 佔了學生一天活動的大部分,學校中的人、事、物交互著一連串的複雜關係,彼 此交互影響著,學生若能主動且有效的運用環境資源,以解決適應問題,則在學 校適應上的挫折將會大大的減少。

(31)

三、家庭層面

家庭是親子所結合而成的社會性群體,也是兒童在成長發展的過程中,提供並滿 足關懷、愛護、支持等心理需求的重要單位(黃德祥,2000)。因此,在許多的研究 中發現家庭是影響國中小學生生活適應情形的一個重要因素。

(一)父母管教態度與參與情形:從過去的研究中,我們發現父母管教態度若偏 向於關愛者,其子女在學校的表現較佳;反之,過於權威的家庭,其子女之學校 適應則較差。洪智倫(1994)的研究也指出,國小學生的行為困擾與父母管教方 式有顯著相關。父母親如採用民主開放的方式教養,則對子女的學習有利。在民 主開放及關懷的教養方式下,子女受到較多的關懷、親子間有良好的溝通、親密 的親子關係,因而得以專注學習,發展其潛能。在針對低收入家庭學齡前兒童讀 寫能力發展與父母在家中所提供學習支持環境的研究發現,父母在子女學齡前提 供書籍、陪同讀書的時間投入、運用社區資源增進孩子的讀書廣度的機會多寡,

與老師評價子女入小學一年級的學業成就表現之間有正相關(劉明松,1988)。

由以上研究可大略窺見,父母的關愛、積極的教養方式以及父母對孩子課業 的參與對學生的學校適應有正面的影響,尤其父母對孩子課業的積極參與,可以 彌補原本文化資本、財物資本不足家庭之先天缺憾,讓學生能有較佳的學校適應。

(二)家庭社經地位:家庭社經地位指標,一般以父母親的學歷與工作性質、類 別為評定標準,是瞭解兒童成長環境的指標之一,不同社經地位,學生能力及學 業成就有差異存在(鄭淵全,1997)。如父親社經地位較高者其子女的學業成就 也較高(林璣萍,2003)、家庭地位高的學生,其教育資源越多,且學習態度與 學業成就都是一樣成正比,家庭資源多,學業成就越高,而學習態度也會越正向

(陳正昌,1994)。此外,洪智倫(1994)在研究國小學生行為困擾指出,不同 家庭社經水準之國小學生在行為困擾上有顯著差異,高家庭社經水準者之行為困 擾少於低家庭社經水準者。更有研究指出,家庭社經地位差異所造成的學業成就 差異並未經學校教育而改善,反而隨時間的增加而加大其作用力(陳建州、劉正,

2001)。

(32)

國內學者林清江(1991)將家庭影響學校教育之相關的研究結論整理歸納,

臚列如下:1.家庭社經地位影響學生的教育及職業意願。如貧民區的小孩升學意 願較低。2.家庭父母職業、教育程度及鼓勵影響學生接受教育的程度。如父母親 從事專業或半專業工作者子女的教育年期比其他人為長。3.家庭背景影響兒童的 學業成就。如兒童的自我概念,家庭背景差者對本身能力估計也較低而直接影響 其學習成效。4.家庭社會階層影響學生在教室之中的行為。如來自低社會階層家 庭的兒童容易產生行為失調,常常是讓老師困擾的學生。由來以上的研究,我們 可以瞭解到家庭社經地位的重要性;家庭社經地位愈高,其子女的學校適應情形 愈佳。因為,不同社經階級之中具有不同的次級文化,學生在不同的次級文化中 就形成不同的行為方式、家庭文化、價值觀及生活型態,低社經地位的學生由於 受限於以上的因素,自然較易產生學校適應上的問題,當然影響學生學校適應的 因素不只是家庭社經地位,還有家庭的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參與情形等。

孩子的價值觀念、成就動機、奮發意志、升學與就業意願及行為型態外,家 庭社經地位影響學生學校適應是深且遠的,因為父母的經濟、教育程度等因素,

多半會影響提供給孩子教育資源的質與量,然只要家長積極的參與孩子學校的學 習,即可帶來正向的教育效果。所以,低社經地位的孩子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才能有向上流動的機會。誠如現實社會的情況,一個生長在不利社經環境的兒 童,可以因為良好的親子關係及父母的適度教養,而有適當的價值觀念及卓越的 行為表現。良好的父母協助兒童培養堅定的意志力,抗拒不良環境的影響,並以 卓越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形成向上流動的現象。

(三)家庭結構:家庭是最基本亦是最重要的社會組織,具有生育、經濟、教育、

宗教等功能,一般來說家庭氣氛不良,在家得不到溫暖,學生會在外謀求同伴的 補償,此時若因交友不慎,極易誤入歧途,將對學生產生負面的影響。研究發現 單親家庭的學生在學校適應表現不如雙親家庭兒童,如單親家庭的學生其生活適 應情形不如來自完整家庭學生(高明珠,1998)、單親家庭及破碎家庭對子女的 學業成就有不利的影響,其學業成績較差(劉明松,1988)、不同家庭結構的國 中小學生在整體生活適應、家庭適應、學校適應及人際適應有顯著的差異,且來 自完整家庭的學生優於來自不完整家庭的學生(羅婉麗,2000)和雙親家庭兒童

(33)

的學校適應表現顯著較單親家庭兒童好(楊俊媛,1995)。除此以外,親子關係 不良或父母負面的教養態度對兒童的學校適應亦將產生不良的影響,如余思靜

(1999)的實徵研究中發現,生長在不穩定的家庭(例如:父母不合,經濟壓力 大)的孩子較有可能有學校適應不良的問題。

由以上研究可知,能夠同時擁有父母完整關愛的孩子,在其成長過程中自然 得到充分的支持,才能獲得最佳的發展;反之,則容易出現發展危機,進而影其 學校適應情形。

四、文化層面

(一)種族:陳貴龍(1987)研究發現族別會影響學生的學校生活適應。其研究 乃以台灣地區七所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比較高山族原住民學生與平 地學生的生活適應情況的差異,結果發現高山族原住民學生比較不能接納自我或 是接納他人,而且在生活適應上比平地學生消極。其現象或可由林清標(1998)

的家庭結構的多面向研究得到瞭解,他比較原、漢家庭結構不同所造成的影響,

研究中發現:1. 原住民學業成就比漢族低很多;2. 原住民在父母教育、父親職 業、家庭收入、家庭完整性、家庭子女數等家庭結構變項比起漢族明顯處於不利 地位。此外,王柏元(1999)探究原住民學生家庭因素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中 發現:不同家庭社經地位之國小學生在心理適應、學習適應及總適應有交互作用 存在,在心理適應層面,漢族低社經地位學生優於原住民低社經地位學生。在林 璣萍(2003)研究中亦發現到種族文化是有其歷史淵源的,外籍配偶子女華裔母 親不論其生長的國籍對子女的學習成就均有影響,外籍配偶子女華裔母親其子女 的學業成就比非華裔好。在國內葉郁菁(2002)針對兒童對不同種族的「外籍人 士」意象之訪談研究中,可見種族的偏見是存在的,此研究發現如下:學生對於 不同種族的意象仍存在差異,在身體意象方面,多數學生認為東南亞人或黑人比 較窮,像工人、醜、笨、像壞人,而在心理意象方面,多數學生認為東南亞人或 黑人則擁有較多的負面特徵。謝慶皇(2004)研究更明白指出,少數族群學生偏 低的教育成就,其實是教學活動建構出來的結果,是教師及輔導諮商人員等「評 量者」與學生「被評量者」之間,日常互動所產生的。由以上的研究可以瞭解,

過去以白人的價值主導美國社會,容易將少數族群(特別指黑人)視為:貧窮、

(34)

高危險群、不利於兒童發展的環境、單親母親家庭。台灣目前對待外籍配偶家庭 的的情況,似乎有類似的傾向,如王光宗(2003)的研究發現,外籍配偶子女多 半會在入學適應上發生問題,有部分因素是來自老師對多元文化的不瞭解、誤解 及偏見,在學習環境上,教師沒能適度處理外籍配偶子女適應不良的情況,導致 這些子女淪為被貼標籤者。其實,不同族別或國籍的學生,其文化資本是不一樣 的,文化更是沒有孰優孰劣之分,更可以提醒學校老師勿將種族偏見投射在某些 少數弱勢族群身上,因為有些少數族群學生的學校適應不良,可能不是生來能力 不足,而是學校制度所使然。

(二)文化的差異:文化是生活經驗的累積,更是民族智慧的結晶。在「跨文化 家庭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其學習適應之研究」中,張秋慧(2004)指出不同 文化背景的學生,初入學的適應較一般學生困難外,因文化差異而產生的矛盾心 理,也會延遲跨文化家庭子女們的學習適應。此外,張建成(1994)認為家庭文 化條件與家長的教養態度,可視為家中傳遞的文化資本與教育氣質,若與學校文 化的同質性愈高,教育向心力愈強,學習動機愈高。同樣的,許誌庭(2000)亦 指出,文化資本是指人們對於上階層文化所能掌握的程度,以文化的無意識性來 概念化學生自家庭環境中所培養的文化能力,這種文化能力,影響兒童在學校中 接收與學習中上階層所控制的課程知識。日常生活中的不同經驗構成了個體特有 的習性,這些經驗來自兒童幼小的逐步教化和訓練,使個體在無意識中形成對事 物反應的基模,因此,他認為出身於上層家庭的學生,較容易被老師認同,有助 於成績提昇及升學之順利。張善楠、黃毅志(1999)研究更指出文化資本較高的 學生,由於有品味、有氣質,容易在老師心目中維持良好的形象、提升師生關係,

並有利於學業成績的提昇。

在李怡慧(2004)的研究中,特別提出外籍配偶子女在我國之所以被視為弱 勢的理由,在於母親的地位低、學歷低,以孩子的長期競爭來看,可能已經是先 天立足點的不平等,而「教育」被認為是可能可以消除這個不平等的途徑之一,

文化再製論也認為學校教育的確是下層階級可以向上流動的管道之一,但文化的 同化就是必然會面臨到的問題。所以外籍配偶家庭對主流與非主流文化的相容問 題,如能處理得好,對其下一代的學校適應將有正面的影響。翁毓秀(2004)的

(35)

研究中指出:文化背景的不同,自然在兒童的教養觀念上也會不同,外籍配偶常 會用她原生家庭的標準來教導子女,和先生或公婆的意見不同,而引起意見不合 的衝突,對教養態度的不一致不但容易引起衝突,也可能造成子女的矛盾,對子 女是不利的。譚光鼎(1998)及陳枝烈(2001)在分析原住民教育的良窳時,均 強調文化差異會影響原住民兒童的學校適應,且可能造成其學習上的不利影響。

此外,紀惠英(2000)以花蓮某山地國小數學教室為對象所進行的田野研究中亦 發現,影響原住民兒童數學學習的真正關鍵因素,在於「文化差異」,一般認為 的家庭背景因素、師資與教學資源等學校因素,以及原住民兒童本身的特質,都 無法充分解釋原住民兒童數學學習困難的原因。

由以上研究可以看見,對原住民、外籍配偶子女等少數族群而言,在學校學 習適應過程中,常因其不同的文化背景因素或因其獨特的家庭文化而與學校文化 產生衝擊。然一致的發現是:家庭文化與學校文化愈一致,其在學校的學習適應 愈好;相反的,愈不一致,愈容易產生學校適應的困擾。以原住民的處境為外籍 配偶子女的處境做借鏡,在傳統教育中,以主流文化為中心,主流族群學生所接 觸的是自己的文化,而少數民族(外籍配偶子女)學生所接觸的卻是異族文化,

故來自異文化的學生,要在以主流文化為軸心的教育體制下學習,勢必增加其學 校適應的困難度和挑戰性。

第三節 外籍配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台灣的外籍配偶愈來愈多,從十多年前台灣出現第一位印尼外籍配偶開始,緊接 著大陸、越南等東南亞的年輕女子大量快速的進入,根據內政部(2006)調查 94 年嫁 入台灣的外籍配偶有 28,427 人,佔全國結婚數的 20.14 %(詳見表 2-3-1)。外籍配偶 國籍,女性以越南最多占 57.5 %,其次為印尼占 23.2 %,再次為泰國及菲律賓均占 5.3%;男性以泰國最多占 32.7 %,其次為日本占 12.1 %,再次為馬來西亞占 7.2 %。

(36)

受訪外籍配偶近七成與國人配偶生育子女,大陸配偶則僅有五成生育子女,有生育者 平均每人生育 1.5 個子女。上述情況對台灣的社會結構將是重大的衝擊。因為這些跨 國聯姻的家庭,有 95 %以上於婚後的第一、二年便有下一代(夏曉鵑,2000),外籍 配偶的家庭似乎傾向多生育子女,這樣的狀況反映出台灣的人口失衡可能將會由這群 外籍配偶所生之子女來平衡。這種狀況的優點可能是外籍配偶所生之子女剛好彌補我 們社會人口結構上的空缺,減緩少子化之後的社會問題。但更可能的隱憂是由於外籍 配偶來台後,因語言、文化及生活習慣差異,而衍生出許多適應上的困擾,而對於下 一代的教育也有著諸多的潛在問題,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對這些孩子的教養照顧問 題,將成為社會不得不關注的重點。

表 2-3-1 歷年外籍配偶結婚登記人數表

年 別 我國總結婚登記數(對) 外籍配偶人數 大陸及港澳地區 配偶人數

外籍與大陸配偶 所佔比率(%)

2001 年 170,515 19,405 26,797 27.10 2002 年 172,655 20,107 28,906 28.39 2003 年 171,483 19,643 34,991 31.86 2004 年 131,453 20,338 10,972 23.82 2005 年 141,140 13,808 14,619 20.14 較上年增

減(%) 7.73 -32.11 33.24 -3.68

資料來源:內政部(2006)註:外籍配偶不含大陸港澳人士

台灣跨國婚姻中,男性屬於晚婚者的情形為多,夫妻年齡差距10歲以上非常普 遍。一般台籍夫婦,新郎平均年齡比新娘大2.9歲,但在跨國婚姻中,新郎平均比新娘 大12.5歲(楊艾俐,2003)。由此可見,這些屬於都會區邊陲地帶的男性,通常過了 適婚年齡且又背負「傳宗接代」的雙重壓力下,帶著結婚的目的,卻又受限於男女雙 方兩地時空距離及婚姻仲介業求績效的現實條件,通常在極短的時間內組織家庭。而 且多數的外籍配偶在一、二年內完成生子的任務,其在台灣所擔任的角色及功能是生 殖、生產、勞務,所承受的文化、家庭、婚姻、親子照護的壓力之重可想而知。國內 一些醫學研究發現,外籍配偶在孕育第二代時平均只做七次產前檢查,低於本地婦女 的10到13次,所生育的第二代早產機率比本地配偶多了10 %,胎兒體重平均也比本地 配偶所產輕100公克,成長過程較本地婦女所生兒童有體重過輕、發展遲緩的現象。

(37)

此外,中國醫藥學院外科教授林國瑞發現,自己的小兒科重大病患十分之七都來自東 南亞或大陸混血家庭(楊艾俐,2003)。從上述醫學實證資料顯示,跨國婚姻家庭的 第二代從在母體孕育的那一刻起,即面臨家庭社經水準較一般家庭低,母子接受的醫 療照護較少,以及生長過程中罹患重大疾病及發育遲緩的機會較高等不利的先天與後 天環境因素。家庭因素方面,兩項主要的教育問題是:外籍母親因不識字、語言無法 溝通,導致無法配合學校指導子女課業;因文化觀不同,導致管教子女方式與一般家 庭不同。此外,單親及隔代教養也凸顯跨國婚姻家庭的不穩定。在學生個人因素方面,

文化刺激少、語言能力欠佳或發展遲緩、人際關係欠佳為主要問題。0至6歲是兒童智 能與語言發展的關鍵期,由於父親忙於工作,而多數外籍母親在原生國家所受教育的 水準不高,又不能讀寫中文,無法提供兒童適當的學前啟發教育,致兒童有發展延緩 情形,尤其以語言障礙問題最多。當這群兒童進入幼稚園或小學校園時,除了面對智 能或語言發展遲緩的困難,還面臨外籍母親因不識字無法提供適當的文化刺激與豐富 的教育資源,也無法透過家庭聯絡簿與教師密切聯繫,協助兒童的學業與行為的學 習;更無法經由學校的宣傳品接收親職教育的訊息。此外,父母親或婆媳因國籍文化 的差異,導致管教孩子的觀念與方式不同,形成孩子無所適從(熊淑君,2004)。家 庭教育功能低落,使得兒童處於學習不利的地位,成為社會的教育弱勢者,直接或間 接影響自我概念發展與人際關係的建立。此外,「認同問題」也是跨國婚姻家庭的第 二代所要面臨的重要課題。外籍母親和別人長的不一樣,講國語、台語夾雜著奇怪的 腔調;甚至媒體普遍將跨國婚姻市場化、外籍配偶商品化,凸顯台灣社會對外籍配偶 歧視與不友善的潛在反應(陳建甫,2003),這些因素促使外籍配偶處於被壓抑、不 能認同台灣的情況。孩童與母親臍帶相連,也透過母親認同社會,面對被社會壓抑的 母親、不能認同台灣的母親,跨國婚姻家庭的子女將來對台灣也可能產生認同問題,

對自我概念發展形成負面影響。許多研究指出,不論兒童或成人,其自我概念低者,

在團體中往往會有自卑感,易於隱藏自我態度,表現出較多的焦慮行為,在團體中常 為他人所排斥,人際關係較差,缺乏人緣,進而影響他對自己的評價(王柏壽,1985)。

所以,外籍配偶子女的自我概念的高低,實為決定其人際關係優劣的重要因素之一。

這些來自東南亞的外籍配偶所生的第二代,他們在學校除了面對本身生理發展、個人 的自我認同、學習不利的問題外,可能還需面對同儕的排擠拒絕。部分人士就這些不

數據

圖  次
圖  3-1-2  研究流程圖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order to apply for a permit to employ Class B Foreign Worker(s), an Employer shall provide reasonable employment terms and register for such employment demands with local

Should an employer find it necessary to continue the employment of the Class A Foreign Worker(s), the employer shall, within four (4) months prior to the expiration of the

When the ship clearing from alongside, the crews who retract safety net, gangway, and check the ship's forward and aft draft need to comply with following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 Diversified parent education programmes for parents of NCS students starting from the 2020/21 school year to help them support their children’s learning and encourage their

Creative approach for counseling individual children in the school setting... Creative approach for counseling individual children in the

educational needs (SEN) of students that teachers in the mainstream English classroom need to address and the role of e-learning in helping to address these needs;.. O To

educational needs (SEN) of students that teachers in the mainstream English classroom need to address and the role of e-learning in helping to address these needs;.. O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