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 華 大 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 華 大 學"

Copied!
9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高職進修學校學生生涯發展之研究

The Research of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al Advanced High School Students

系所別:應 用 數 學 學 系 碩 士 班

學號姓名: E09809016 胡 俊 偉

指導教授: 楊 錦 章 博 士

(2)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職進修學校學生之生涯成熟,因此本研究以中部地區公私立高職 附設進修學校學生為研究對象,並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研究工具為自編之「生涯成 熟度量表」,同時採用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二元邏輯斯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 理後,研究結果發現:

一、「工作認識」與「自我概念」構面愈高之學生,愈傾向選擇「升學」。

二、「生涯技能認知」與「工作抉擇」構面愈高之學生,愈傾向選擇「先工作」。

三、進修學校學生不同個人屬性變項在「生涯發展認知」領域上,達顯著差異。

四、進修學校學生在不同個人屬性變項生涯規劃態度領域上,達顯著差異。

五、進修學校學生在不同家庭背景變項生涯發展認知領域上,達顯著差異。

六、進修學校學生在不同家庭背景變項生涯規劃態度領域上,達顯著差異。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建議:

一、進修學校教師應依據學生生涯成熟來關照學生。

二、進修學校學生應根據自己的生涯成熟來規劃生涯發展。

關鍵詞:進修學校、生涯成熟、生涯發展

(3)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Industrial Advanced High School students’ career mature. This study is established by public and private Industrial Advanced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conduct research using questionnaires. The instrument, titled the "career maturity scale", while using t test, one way ANOVA and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methods to conduct data processing.

The study found:

First, the "Knowledge of Work" and "Self Concept" higher dimensions of students, the more inclined to choose "continue studies."

Second, "Career Skills, cognitive" and "Work Choice" higher dimensions of students, the more inclined to choose the “job first."

Third, Industrial Advanced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personal attributes, the "Cognitive Career Development" field, are reaching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ourth, Industrial Advanced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different personal attributes, the “Career Planning Approach” areas, are reaching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ifth, Industrial Advanced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different family backgrounds, the "Cognitive Career Development" field, are reaching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Sixth, Industrial Advanced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different family backgrounds, fields of career planning approach, are reaching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ased on these results, there are some suggestions as follow:

First, the teachers of Industrial Advanced High School should take care students with the knowledge of career maturity.

Second, the students of Advanced High School should be consistent with self’s career maturity, and develop self’s career.

Keywords: College of Technology, career maturity, career development

(4)

誌 謝

時序轉移,轉眼間兩年的碩士生涯即將要劃下完美的句點,為了能順利取得碩士學 位,在就讀碩士這兩年期間,除了自己的努力學習之外,更要感謝許多人的協助,才得以 完稿付梓,最感謝的人應是指導教授楊錦章

其次,在這兩年的重拾書本期間,要感謝清海國中的前輔導主任胡主任石明,胡主任 每每在我工作與課業無法兼顧的情況下,適時給予我指導與鼓勵,與胡主任的相處是亦友 亦師。

老師,不論是專精的課業,或者是待人接物方 面,都讓我獲益良多,在此,深深向您表達感謝與尊重之意。

同時,我要感謝家人們,尤其是內人對我的支持與鼓勵,讓我在就讀研究所期間,能 夠心無旁鶩堅持到最後,尤其是看到兩個可愛女兒的笑容,更堅定了我研究的決心。我感 恩每一位在學習路上幫助我的人,有您們的協助,讓我在學習的路上走得更平穩,就算跌 倒了,也有您們隨時支持著,在此獻上最誠摯的謝意。

胡俊偉

九十九年六月

(5)

目 錄

中 文 摘 要 ... II 英 文 摘 要 ... III 誌 謝 ... IV 目 錄 ... Ⅴ 表目錄 ... VII 圖目錄 ... VI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緣起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 ...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8

第五節 重要名詞解釋 ...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1

第一節 高中職附設進修學校 ... 11

第二節 進修學校學生特質 ... 13

第三節 進修學校學生的生涯成熟 ... 15

第四節 高職學生生涯成熟量表 ... 1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21

(6)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21

第二節 研究假設 ... 25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 26

第四節 研究工具編製 ... 27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方法 ... 3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32

第一節 樣本描述 ... 32

第二節 高職進修學校學生生涯發展認知與生涯發展規劃之差異比較 40 第三節 高職進修學校學生不同背景生涯發展認知領域之差異比較 ... 50

第四節 高職進修學校學生不同背景生涯規畫態度領域之差異比較 .. 6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78

第一節 結論 ... 78

第二節 建議 ... 80

參考文獻 ... 83

壹、中文部分 ... 83

貳、英文部分 ... 85

(7)

表 目 錄

表 1-3-1

研究方法說明表……… ……… …7

表 3-1-1

台中縣市預試問卷數量表 ... 26

表 3-4-1

生涯發展認知領域驗證性因素分析適配摘要表 ... 28

表 3-4-2 生涯規劃態度領域驗證性因素分析適配摘要表 ... 29

表 3-4-3 C

RONBACH Α

信度分析表 ... 30

表 4-1-1 各學校就讀個案學校別人數及百分比分布情形 ... 32

表 4-1-2 個案就讀各縣市學校人數及百分比分布情形 ... 33

表 4-1-3 個案就讀公私立學校人數及百分比分布情形 ... 33

表 4-1-5 個案不同性別人數及百分比分布情形 ... 34

表 4-1-5 各學校就讀個案學校別人數及百分比分布情形 ... 34

表 4-1-6 各學校就讀個案學校別人數及百分比分布情形 ... 35

表 4-1-7 就讀個案父親教育程度人數及百分比分布情形 ... 36

表 4-1-8 就讀個案母親教育程度人數及百分比分布情形 ... 37

表 4-1-9 就讀個案父親職業人數及百分比分布情形 ... 37

表 4-1-10 就讀個案母親職業人數及百分比分布情形 ... 38

表 4-1-11 就讀個案打工人數及百分比分布情形 ... 39

表 4-1-12 就讀個案打工是否與科別有關人數及百分比分布情形 ... 39

表 4-1-13 就讀個案打工時數人數及百分比分布情形 ... 39

(8)

表 4-1-14 就讀個案家庭經濟影響升學意願人數及百分比分布情形 ... 40 表 4-2-1 不同性別生涯發展認知領域各構面差異顯著性

T

考驗分析摘要表 41 表 4-2-2 公私立進修學校生涯發展認知領域各構面差異顯著性

T

考驗分析摘要

表 ... 42 表 4-2-3 是否打工在生涯發展認知領域各構面差異顯著性

T

考驗分析摘要表

... 43 表 4-2-4 科別有關在生涯發展認知領域各構面差異顯著性

T

考驗分析摘要表

... 44 表 4-2-5 不同性別生涯規劃態度領域各構面差異顯著性

T

考驗分析摘要表 45 表 4-2-6 公私立進修學校生涯發展認知領域各構面差異顯著性

T

考驗分析摘要

表 ... 47 表 4-2-7 是否打工在生涯規劃態度領域各構面差異顯著性

T

考驗分析摘要表

... 48 表 4-2-8 科別有關在生涯規劃態度領域各構面差異顯著性

T

考驗分析摘要表

... 49 表 4-3-1 進修學校不同年級生涯發展認知領域比較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1 表 4-3-2 父親不同教育背景生涯發展認知領域比較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2

(9)

表 4-3-3 母親不同教育背景生涯發展認知領域比較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4 表 4-3-4 父親職業背景生涯發展認知領域比較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6 表 4-3-5 母親職業背景生涯發展認知領域比較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8 表 4-3-6 不同打工時數生涯發展認知領域比較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0 表 4-3-7 升學就業不同選擇之生涯發展認知領域比較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

表……… 62 表 4-4-1 進修學校不同年級生涯規劃態度領域比較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

表……… 64 表 4-4-2 父親不同教育背景生涯規劃態度領域比較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66 表 4-4-3 母親不同教育背景生涯規劃態度領域比較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

表……… …68 表 4-4-4 父親職業背景生涯規劃態度領域比較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9 表 4-4-5 母親職業背景生涯規劃態度領域比較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1 表 4-4-6 不同打工時數生涯規劃態度領域比較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3 表 4-4-7 升學就業不同選擇之生涯規劃態度領域比較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

表………75

表 4-5-1 二元邏輯斯迴歸分析表 ... 77

(10)

圖 次

圖 1-5-1 研究流程圖 ... 10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 22

(11)

第一章 緒 論

本章節第一章緒論內容小節有研究背景、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範圍與限 制、研究方法與研究流程,每一小節都針對其內容加以說明解釋其主題,以提供閱讀 者對於本研究論文的認識及瞭解,同時提供閱讀者對於本研究的初步概念想法。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緣起

職業學校法第一條(立法依據)職業學校,依中華民國憲法第一百五十八條之 規定,以教授青年職業智能,培養職業道德,養成健全之基層技術人員為宗旨。技職 教育系統的高職階段主要是養成健全之基層技術人才(吳天方、張訓臣、陳鎮潦,

2003)。林騰蛟(民 84,45)也認為我國技職教育課程發展的首要趨勢為「教育目 標應兼顧國家社會的需要與學生個人生涯的發展」, 希望將生涯發展列為國家教育 的目標之一,使生涯教育能融入技職教育的課程當中。國內技職體系一為職業學校教 育,培養國家經濟建設所需之基層技術人才,提昇國家的競爭力;另一為職訓局所屬 的職業訓練機構,提供國民就業安置、轉業輔導、技能檢定、技能競賽及在職第二專 長訓練外,更重要的是建立高級技術人才的養成制度。這些體系創造了台灣的「經濟 奇蹟」,讓世界對台灣刮目相看。

無奈今日國內外經濟衰退、投資不振及產業結構變遷的影響,國內就業市場景氣 持續低迷,高職畢業生就業情形、就業競爭力與生涯成熟度是否足夠,有著密不可分 的關係。但在缺乏目標的情形下,高職畢業生對未來要從事的行業感到茫然徬徨,影 響自身職業生涯的發展,且對於整體就業市場產生不穩定的現象。

職業教育所追求的目標在於協助職業學校畢業學生得以順利就業及穩定適性的 就業,然而若以高職畢業學生就業情形來看,高職畢業學生之就業競爭能力如何?企 業界是否樂於僱用?值得深思。現今台灣社會發展變遷快速,高職教育早期以培育基 層技術人才為宗旨,以實務技術為導向,目的在於提昇國家的競爭力。所以職業學校 的學生畢業之後,先要面對的問題是就業問題。高職進修學校是目前台灣地區實施技

(12)

職教育的一個重要機構,有助於個人的就業、轉業、陞遷、或增加工作能力。在經濟 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扮演積極的角色,提供進修機會的良好途徑,促使個人向上流動,

改進與提高人力素質,學生在畢業後的將來,也會成為台灣勞動市場上重要的人力資 源。

每年大批高職進修學校畢業生投入就業市場,面對科技更新、產業結構調整,學 校課程內容未必與企業需求及職業工作相配合。但技職教育應重視職業道德、人文素 養與工作態度的教養,要培育學生技術,要培育學生職涯規劃能力,讓學生於進入職 場前,能建立正確觀念與態度,使學生在職場更具競爭能力,因為高職學生進入職場 的時間較普通科學生早,必須在生涯發展階段中,一方面學習成人社會所需具備的知 識、技能與行為,二方面也要做好生涯規劃,以期能順利適應社會。人自出生到死亡 得為自己將來的工作做準備,工作的準備是為了未來的生涯選擇,而個人的生涯選擇 則決定其後續的生涯發展(Marland, 1974)。面對生涯選擇不知所措下,缺乏生涯規 劃的青少年,可能做出不當抉擇的錯誤結果。錯誤的生涯瞭解與規劃,以個人角度而 言,是埋沒其才能;以社會的角度而言,會造成無法人盡其才的缺憾。因此生涯成熟 度關係高職教育階段中追求成長與健全發展的關鍵課題,這是本研究動機之一。

『生涯成熟』這個概念肇始於Super(1957)的Career Pattern Study,最初是 以職業成熟〈vocational maturity〉來表示生涯發展的情況,直到Crites(1973)以

『生涯成熟』一詞取代而統稱此概念。是個人面對生涯發展任務時準備程度的指標(林 幸台,民82),換句話說,它可指出個人生涯發展水準與其同年齡者相同、超前或是 落後的程度。Super 以生涯成熟的程度作為評估個人內在準備度的依據,指出生涯成 熟度愈高的人,對於自身的生涯發展方向愈能做出明確的決定;換言之,生涯成熟代 表個人職業選擇的準備程度與職業生涯發展的狀況,生涯成熟度愈高,則個人的職業 生涯發展愈佳,而職業準備度愈好(黃淑芬,1982;白秀玲,1985;Super,1990)。

青少年時期是一生生涯發展的關鍵時期;生涯發展也是青少年時期的關鍵議題 (Krieshok, 1987),隨著年齡或年級的增長而增加,家庭及學校環境配合不同年級提

(13)

供相關的刺激能促進學生的生涯成熟,而後期的生涯選擇,大部份是早期經驗所累積 的結果(引自高玉蓉,民83,p29)。中學階段是青少年處理生涯發展任務並預測未來 職業生活的關鍵期,Herr及Cramer〈1979〉認為青少年階段生涯成熟程度比學業成就 或年級更能有效預測日後的職業生活,同時King〈1990a〉指出這個時期生涯不成熟 者,成人時期很有可能是生活、工作不滿意者〈引自高玉蓉,民83〉。

要瞭解高職進修學校學生的生涯發展,就必須從其生涯成熟著手。國內研究針對 學生的生涯成熟之研究雖不少(黃淑芬,民71;吳秀碧,民73;白秀玲,民74;毛國 楠,民74;侯月端,民75;袁志晃,民77;陳麗娟,民78;江福清,民82;牛格正、

張德榮、許淑穗,民83;牛文菡,民88),但是對於高職進修學校學生生涯成熟的研 究卻相當有限,相關研究僅有江福清(民82)以高職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其性別、生活 角色與生涯成熟之相關;牛格正等人(民83)以高職應屆畢業生為對象,探討其工作角 色認定與生涯成熟的關係。

由上可知,國內對於青少年階段生涯成熟為主題之研究雖有些許篇幅提出,但對 於高職進修學校學生生涯成熟重要性之相關研究甚少,促使本研究針對此題目與對象 做進一步之研究,期盼得到更多瞭解與發現。職業概念愈清楚,生涯成熟度亦愈高;

生涯成熟度愈高,愈能積極投入其職業角色中,以實現職業自我概念。所以,生涯成 熟與關於青少年生涯成熟重要性相關研究者有少數幾篇,國內有江福清(民82)、牛格 正等人(民83),國外有Super & Nevill(1984),都以高中職學生為對象,普遍發現其 生涯成熟中的生涯計劃、生涯試探與學習、工作、家庭有相關,與生涯決策、認識工 作世界無關。

目前,國內針對高職進修學校學生生涯成熟重要性之相關研究相當有限,因此對 整體高職進修學校學生生涯發展全貌之瞭解,及其生涯成熟與生涯選擇是否相關,不 同背景變項的學生都是值得研究探討,由於社會期望、發展速度或所處教育環境的不 同,在職業行為上的發展也會有所差異(江福清,民82)。國內外學者對於生涯成熟作 研究時,也多從性別、年級、職業類科等背景變項來研究生涯成熟的重要性。從實際

(14)

觀點來看,瞭解不同性別、年級、職業類科的高職進修學校學生,在生涯成熟及生涯 選擇方面的發展情形,將有助學生在生涯輔導上的掌握與推動。

Super(1957)認為職業生涯發展依年齡或生命歷程可分為成長、試探、建立、

維持、衰退等五個階段,且有秩序的發展。依年齡區分,高職進修學校學生目前正處 於人生成長階段中的「試探期」(exploration stage),普遍缺乏對自我的認識與 瞭解,對外在的工作世界亦無實際接觸,但高職進修學校學生屬夜間進修學制,學生 日間可能投入就業市場或短暫工讀環境,可以透過打工獲得經驗,進行自我檢視、職 業探索,尋找目標與方向進而形成自我概念與職業概念。所以本研究對於高職進修學 校學生加入就業狀況之有打工或無打工為變項加以研究探討。究竟,對於不同性別、

年級、職業類科、打工狀況的高職進修學校學生在生涯成熟及生涯選擇是否有顯著差 異。或許透過自身的需求、興趣、能力、價值與機會嘗試去做試探性的選擇,探索職 業興趣,產生職業偏好,進而對自己、對工作、對未來具備相當程度的瞭解,以便對 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發展做出最適切的決定(吳貽誠,2002)。進而 發展個人的職業 自我概念,確定職業偏好,選定一實際適當的職業範圍,因應生涯發展任務,生涯成 熟就是個人因應生涯發展任務時,須具備能力、知識、態度及自我瞭解等多向度之有 效行為。

國外有多位學者針對職業生涯發展等提出許多相關理論學說,包括Ginaberg

(1951)職業選擇論,強調職業發展的過程,首先以發展性的觀點來探討職業選擇;

Super(1957)生涯發展理論,探討職業的發展需透過自我觀念或人格的結構予以整 合,同時以職業成熟的概念說明個人發展的程度;Crites(1961)生涯成熟論,認為 職業成熟度可透過程度與速率來測量,即是指個體在職業事件方面的發展程度與速 率;Hall(1986)職業生涯發展理論,將職業生涯分為早、中、晚期三階段,且可透 過兩個具有互動的功能來探討;一是個人生涯規劃,一是組織生涯管理。

個人的生涯選擇決定其後續的生涯發展(Marland, 1974)。生涯發展的歷程由出 生到死亡,兼及個人心理上、職業上及社會上的平衡與成熟的發展〈Super,Crites,

(15)

Hummel,Moser,Overstreet & Warnath,1957,引自高玉蓉,民83〉。研究者服務於 高職進修學校,多年工作經驗,發現學生最為困擾的問題有身為高職進修學校學生,

將來有何打算?畢業後要何去何從?如果先就業,要從事何種工作?將來的抱負與願 望是什麼?個人的理想是否可以實現?諸如此類問題皆與個人生涯發展有關,亦顯示 出高職進修學校學生的問題應受到更多的關切。

因此,掌握青少年的發展狀況,進而提昇學生之生涯成熟度,使學生對自己、對 工作世界、對未來生活具備相當程度的瞭解,方能在抉擇時刻,作適切的決定(江福 清,民82)。生涯發展可謂是終其一生、持續不斷選擇與適應的過程,高職進修學校 學生此值生涯試探階段,其職業發展任務維繫著青年期工作技能的發展和成年期的職 業穩定,是生涯發展的重要時期(金樹人,民77;Supper, Crites,Hummel, Moser, Overstreet & Warnath, 1957; Kenneke,Nystrom & Stadt, 1973)。學校教育不僅 肩負職業技能之傳授,更擔當生涯輔導與教育之責任,而瞭解學生生涯成熟度,不僅 可掌握學生發展狀況,並配合學校輔導措施,必能促進學生生涯成熟,完成高職進修 學校現階段生涯發展任務,讓自己的生涯獲得開展,順利進入下一階段。

上述可知生涯成熟度與職業生涯發展具有互為影響之關聯性,探究高職進修學校 學生其自身的內在準備度是否完備,職業成熟度之程度是否足以投入就業市場,並瞭 解其生涯成熟度與生涯發展之關係,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在學校方面,能提供作為學生就業輔導及培育基層技術人才之參考;進而提昇人 力的穩定度使人力資源得以有效運用及規劃。研究者卻發現近年來僅有少數研究顯示 台灣高職學生的生涯發展各面向表現不太理想,甚至 有倒退的傾向(趙志揚、邱紹一、

杜博生、王銘煜,2006;溫崑明,2005;蘇鈺婷,2002;孫仲山、劉金泉、田福連,

2001;薛宗煌,1996)。也就是說,高職生的生涯發展在認知和感受上似乎沒有隨著 年齡而成熟,對於生涯議題的敏感度從高一進去到高三畢業並沒有提升的現象。反而 隨著台灣經濟發展而逐年下降,面臨技專院校快速擴張,高職生升學比率年年提高,

從以前技藝為主升學為輔的目標,轉為普遍以升學為主技藝為輔的目標,現今的高職

(16)

學生畢業後有包括科技大學、技術學院、一般大學、二專和就業等 不同的選擇。在這 樣多元的氛圍中自然產生許多轉變,積極一點的學生會視為選擇的機會增多,消極一 點的學生可能覺得生涯選擇的困惑更大。特別是部份高職進修學校學生在學科較不好 的劣勢之下選擇高職就讀,想要繼續升學的,可能又會對自己的學科能力感到懷疑與 缺乏信心;想選擇就業的,卻又 不甘於當低學歷的廉價勞工。也有可能有高職生在國 中畢業後沒有按自己的興趣、性向作決定,而在 不熟悉職業類科學習內容之下被迫或 者妥協進入職業類科的分化教育中,校內或升學轉變科別不易而窄化將來的生涯選 擇。高職進修學校學生若是為了逃避就業選擇升學,由於決定過程粗糙,造成學習結 果未必精緻,是否能提昇就業競爭力也就令人質疑。研究者企圖建立一份具有信效度 支持的「高職進修學校學生生涯成熟量表」。

瞭解青少年的生涯成熟及其相關因素,有助於教師或輔導人員設計生涯輔導課 程,以協助高職進修學校學生進入社會後能表現成熟的生涯行為。進修學校利用學 校原有師資及設備,幫助個人在工作,進行有內涵的學習,發展自我特色,建立技 職教育的定位,就業與升學二者兼備 , 協助個人未來的生涯規劃,強化個人未來 的生涯發展,應付異質多樣化的社會,這個是高職階段的教育重要的課題。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 研究目的:

一、分析高職進修學校學生生涯選擇與就業的現況。

二、 分析高職進修學校學生之背景與屬性。

三、 瞭解高職進修學校學生生涯成熟度與生涯選擇之關係。

四、了解不同的家庭因素影響其生涯成熟度之差異性。

五、 探討高職進修學校畢業生其生涯成熟度、生涯選擇、生涯發展之關係。

 待答問題:

一、高職進修學校學生的生涯成熟狀況如何?

二、高職進修學校學生的生涯成熟度因不同學校、年級、科別、

(17)

性別、家庭背景、打工經驗是否有顯著差異性?

三、高職進修學校學生的生涯成熟與生涯選擇相關情形如何?

四、高職進修學校學生的生涯選擇之現況為何?

五、不同背景變項的高職進修學校學生在生涯選擇,是否有顯著差異?

第三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論文採文獻探討、問卷調查、資料分析以下幾種研究方法來達到最終研 究目的。

表1-3-1 研究方法說明表

過程 方法

文獻探討 中華大學圖書館、國家市立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台灣 大學圖書館以及網路資源部份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服務、

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中華大學期刊論文電子服務網、台 灣大學電子書服務、思博網中文電子期刊服務網等…。

問卷調查 收集整理有關致用高中、沙鹿高工、霧峰農工、東勢高 工、明台高中、彰化商職之問卷,編制問卷,問卷編制發放 期間為2009年10月~2010年01月之間,一共花費四個月,寄發 問卷總數量3000份,回收問卷2435份,有效問卷2379份,無 效問卷56份,回收率81%,有效問卷率97.7%。

資料分析 將問卷調查所收集得來的資料加以編號,以利事後作確 認動作,編號完成後將資料採用統計套裝軟體 SPSS 15.0來 執行資料的敘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卡方自動互動檢視法(CHAID)等…多種統計分析。

(1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所有的實行研究步驟是根據下圖1-1所示流程來圖進行,剛開始是確定研 究動機背景與研究對象,接著 訂定研究主題,第三步驟文獻探討,第四步驟編制問卷,

第五步驟問卷調查,第六步驟問卷資料回收並編號,第七步驟資料統計分析,最後完 成步驟是結論與建議。本研究在研究方法、過程及研究體系上雖力求完整,但受限於 個人時間、經濟與能力及其他客觀因素之影響,仍有未盡周詳之處。僅就研範圍與研 究限制分述如下:

(一)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為主,公私立高職進修學校在校生為研究對象,以沙鹿高 工、致用高中、彰化高商、東勢高工、明台高中、水里商工,共計 六所高職進修學校 為對象進行分析討論,日間部未列為研究對象在研究結果之解釋與推論上受到研究對 象的限制。

(二) 本研究以探討中部海線地區為主部分山線為輔,未能涵蓋全國其他高職進修學 校學生,因此在研究結果解釋及推論上受到區域範圍的限制。

(三) 本研究工具以問卷為主,使用「高職進修學校學生生涯成熟及生涯選擇問卷」

進行資料的收集,本問卷的內容包含二個部分,分別是「生涯成熟問卷」及「生涯選 擇問卷」。

「高職進修學校學生生涯成熟問卷」「高職進修學校學生生涯選擇問卷」的內容 限定於高職學生教育選擇與職業選擇兩個層面上。因此,研究結果僅能就上述層面進 行探討,未包含其他的項目。

第五節 重要名詞解釋

本節將本研究引用之重要名詞界定如下︰

一、高職進修學校學生

民國93 年修訂公佈之《職業學校法》第一條中即說明職業學校的教育宗旨為:

「職業學校,依中華民國憲法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定,以教授青年職業智能,培養職

(19)

業道德,養成健全之基層技術人員為宗旨。」所以職業學校係招收國中畢業生,課程 設計以職業導向學科為主的學校,其課程細分為工業、商業、農業、家事、海事水產、

藝術及醫護等類科。依現行《職業學校法》,已無「高級」與「初級」之分,但現行 公私立職業學校校名均延用民國57 年實施九年國教之前的習慣,有「高級」兩字,

所以對這些學校仍簡稱為「高職」。根據新修正公佈「補習及進修教育法」(民88) 之規定,原高中、職附設「進修補習學校」更名為「進修學校」,所以本研究之研究 對象為中部地區公私立高級職業學校附設進修學校、公私立高級中學附設職業類科進 修學校之學生。

二、生涯成熟

生涯成熟這個概念是指個人在生涯發展過程中,自成長、探索、建立、維持至 衰退五時期所達到的程度,或是個人面對生涯發展任務所需之能力及行為準備度,當 中不只包括個人所完成的發展任務,亦能反應個人在不同發展階段時,因應各項發展 任務時,所顯現之行為特徵。

三、 生涯選擇

生涯選擇(career choice)係指個人在一生中有關於工作、職業、事業、休閒、

婚姻、家庭等層面所做的選擇。本研究所指的生涯選擇乃以自編之「高職學生生涯選 擇問卷」上的分數而言。問卷內容分為兩個層面:教育選擇和職業選擇。

在教育選擇(educational choice)方面,探討畢業後繼續升學與否、最高教育階段 的選擇、就讀科系的選擇、父母期望對科系及升學計畫(最高教育階段)的影響、自 身性別因素對科系及升學計畫的影響。在職業選擇(occupational choice)方面,

考量對高職學生合宜的職業分類,將職業選擇區分為五種類型,分別為實用型、藝術 型、社會型、企業型與事務型。得分較高,表示越有可能選擇這類型的職業,得分較 低,則表示越不可能選擇這類型的職業。

(20)

確定研究動機背景與研究對象

資料統計分析 問卷調查

問卷資料回收整理編號 編制問卷

文獻探討

結論與建議

圖 1-5-1 研究流程圖

訂定主題

(21)

第二章 文 獻 探 討

本章節第二章是文獻探討,因此第二章將針對生涯成熟的相關文獻加以研究討 論,為了對研究主題有更深入的了解,作為實證研究的理論依據,本章根據研究動機 與目的,蒐集相關的文獻,並加以歸納、分析與比較,藉以探討研究主要變項:高職 附設進修學校、進修學校學生特質、進修學校學生生涯成熟,共分為三小節進行探討 與分析,節次依序分別為:第一節為高職附設進修學校相關理論與研究;第二節為進 修學校學生特質相關理論與研究;第三節為進修學校學生生涯成熟相關理論與研究。

第一節 高中職附設進修學校

進修學校(industrial advanced high school)依據補習及進修教育法第五條明 文規定:「進修補習教育,由高級中等以上學校依需要附設進修學校實施之。進修學 校分高級中學及及職業進修學校、專科進修學校、大學進修學校三級。各級進修學校,

由同級、同類以上學校附設為限」。故以前所稱進修補習學校,已於中華民國八十八 年六月十六日起正式更名為進修學校。又第十五條明文規定:「進修學校學生修業期 滿學業成績及格者,准予畢業,並由學校給予畢業證書,具有同級、同類學校之畢業 資格」。

「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於八十五年十二月二日發表的《教育改革總諮議報 告書》,提出『教育鬆綁』、『提昇教育品質』、『暢通升學管道』、『帶好每位學生』、『建 立終身學習社會』等五大教改方向。而高職進修學校的學生來自社會各個階層,年齡 分佈從十五、六歲到四、五十歲不等,當他們回到學校接受補習教育時,學校應提供 一套適合他們生活情境、需求、教材及學習環境,幫助他們學習。而教室是大部份課 程及教學實施的場所,班級是教學主要的單位,所以班級學習環境的好壞對課程的實 施及教學的品質有直接的影響。但目前高職進修學校的課程規劃,仍沿用正規教育的 課程,任課教師大多由白天正規教育的高級職業學校教師兼任,其對進修學校的目 標、功能及成人學生的學習特性是否清楚瞭解,且在教學時是否針對不同背景經驗的 學生,調整其教學方法, 皆是值得重視的問題。

(22)

高職進修學校教育係針對已受完九年義務教育之國民或失學名眾接受高中職程 度之進修補習教育機會,其教育目標為職業學校教育,以充實職業知能、涵養職業道 德、加強繼續進修能力、促進生涯發展、培育健全之基層技術人員為目的。高職進修 學校利用日校現有的設備 、師資等既有資源,提供失學就業的青年繼續進修的機會,

現有編制班、自給自足班、員工進修班、建教合作班、實用技能班等類型,為不能就 讀一般學校者,提供基本教育、技職教育、休閒教育、專業訓練、、、等等, 對落 實終身教育的理想、配合國家經濟發展、提高國家文化水準等,自是功不可沒。自四 一O教育改革運動以來,教育改革已蔚為風氣,國內教育朝多元、民主與開放的發展 及改革方向已是勢所必行,職是之故,「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於八十五年十 二月二日發表『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提出『教育鬆綁』、『帶好每位學生』、『暢 通升學管道』、『提升教育品質』、『建立終身學習社會』等五大教改方向, 以作為未 來教育改革之依循。

民國八十七年三月教育部頒佈「邁向學習社會」教育部白皮書,其中有一項「推 動補習學校轉型」的政策(教育部,1998)。根據教育部的構想,應循三個方向推動補 校的轉型:其一是重視國民中小學補校,提供適合成人學習的課程、教材、師資、設 備及輔導措施;其二是高中職及專科「進修補習學校」更名為「進修學校」;其三是 成人基本教育通往高中職以上的學校管道應銜接暢通。一年之後,該政策之推動有了 一項具體的成果,就是原先的「補習教育法」,已於八十八年六月立法院三讀通過,

修正為「補習及進修教育法」。後者與前者最大之不同,在於高中職以上的補習學校 改名為進修學校,進修學校提供的是進修教育,而非補習教育。高職進修學校設立的 宗旨是在於提供在職青年進修之機會,並可有效利用高中職學校原有師資及設備,以 提高人力素質。根據民國九十八年教育部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我國高職進修學校共有 班級數 2591 班,學生有 93939 人(教育部,2009)。基本上,高職進修學校採取完全 到校上課方式辦理,且為了配合在職人員進修,目前均於夜間上課,僅有少數獨立進 修學校,與工廠或企業機構建教合作,配合該機構員工三班制作息,而有利用上午或

(23)

下午上課之情形(黃富順,1981)。進修學校的學生在國民中學階段學業成就普遍偏 低,且較不具學術傾向。根據相關學者的研究發現:這些學生普遍「無心向學」、「求 學力有未逮」、「價值觀念扭曲」、「對現實環境不滿足」、「缺乏信心」….等等 (楊國 樞、吳英璋、鍾思嘉、張本聖,1989;王文漢,1995;林恭煌,1995;劉永水,2001;

郭永順,2004)。教育改革風潮方興未艾,無論「促進技職教育多元化與精緻化」、

「推動終身教育及資訊網路教育」、抑或「暢通升學管道」等有關教改作為,在在都 對高職進修學校之經營產生質與量的根本影響。

第二節 進修學校學生特質

進修學校招收的學生來源有四種:

1.國中剛畢業,因家庭經濟因素,致使升學不易,或是不想念書的學生。

2.因求職需要關係,必須一張資格證或高職學歷的青年。

3.服完兵役,想再繼續升學。

4.早年失學,全心全意要求知的社會民眾(周家幹,1998)。

這些學生在國民中學階段學業成就普遍偏低,較不具學術傾向是其基本的特徵 (楊國樞、吳英璋、鍾思嘉、張本聖,1989;王文漢,1995;林恭煌,1995;劉永水,

2001)。高職進修學校學生現今大部分是國中學習較差的學生,大多是無心向學的,

不過也有一些是有心學習,卻讀書成效欠佳。在這樣的情況下,常會造成大多學生自 暴自棄,缺乏信心,因此,得到一張高中文憑便成為最主要的學習目標,懷有這種想 法的學生,其學習態度自然欠佳。

高職進修學校學生,尤其年齡在 16 歲至 20 歲之間者,對其所擁有的身體或多 或少均有困擾存在,尤其是身高、體重,大多不甚滿意,更常因為臉上青春痘的戰鬥 而「氣餒」。由於生理方面的不當處置,反而對「自我形象」產生不良影響。

傳統「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影響下,國民中學教育只專注於智育成 績,造成這些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摧殘和打擊。由於曾遭升學競爭的挫折,而 只好淪落學習職校課程內容,但職校課程其實相當專業,不但須有一般基礎能力,更

(24)

需要有強烈學習技能動機、勞力付出,才會事半功倍;絕不可存「混一混」或「臨時 抱佛腳」的學習觀念、態度,因此他們經常自我懷疑其學習能力。另外,對於其授課 的課程、教材之適切性也應注意,因為進修學校的的課程標準可說是日校的濃縮版。

教材上較簡化,造成教師只好採用「跳躍」式的教學法,以致教材內容不易連貫,難 以循序漸進的講解課程,學生的學習成效自然也就大打折扣。

高中職階段是生涯發展的關鍵時期,此階段之發展重心為自我統合、自我定位、

對生涯與職業世界的試探(吳芝儀,2000;張春興,1992;黃惠惠 ,1998;Super,1974),

高中職學生透過各項學習活動和生活經驗,以尋得自我定位,覺察自己的興趣與價值 體系,進行對職業的探索及認識(張添洲,民87)。依Erikson心理社會期理論,若 沒有順利度過此階段任務,恐導致自我角色混淆,亦恐影響成年後進入工作世界及自 我概念的心理危機。林幸台(民96)指出高中職輔導人員自學生高一開始,會提供諸 多生涯輔導措施(例如心理測驗與評量、個別或班級輔導、升學輔導等),及開設「生 涯規劃」科目,增進學生對高中職學校教育的適應及對未來升學、就業的準備,現代 高職進修學校學生對現實環境並不滿足,故心靈上亦不十分快活,高職進修學校學生 白天從事工讀的比率高達 87%。這些學生有些是希望獲得工作的經驗,有些是為了分 擔家計;但不容諱言的,有些學生是向「錢」看,把白天工作當作「正業」,而把學 校的功課當成「副業」,整個價值觀念扭曲了。

「生涯規劃=知己+知彼+抉擇」是簡單的公式,進修學校學生如何依據自己的性 向、興趣和能力,擬定自己未來藍圖,並適時地作彈性的決擇,是為重要的人生發展 任務。然而社會人士及父母,在「升學主義」掛帥、「文憑主義」當道的環境下,進 修學校學生須半工半讀在學校期間學習以技能為主,兼顧課業為輔的前題下,重新為 自己定位,為己找回信心,為適應半工半讀的生活而自我肯定,實為不可疏忽的前題。

綜合上述學者所歸納進修學校學生的特質,除了少數較為積極、正面外,大部分 屬於負面的特質,因此,在進修學校學生實施的過程中,應尊重個體既已存在的差異,

安排合適的教材及進度,以更多的愛心和耐心來重建學生的自信心,並加強學生的生

(25)

活、心理、學業及技能輔導工作。再者,這些孩子們絕不是問題少年,他們可能只是 少了自信和人生目標,他們可能只是少了自信和人生目標,但仍保有一顆純真善良的 心,甚至更多了率性和義氣;只要身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能以愛心、耐心、信心來對 待他們,以誠意、創意來引導他們,將使進修學校的孩子們活出生命的光彩和自我的 未來。

學生學業成就低落的因素很多,其中有智力的因素,也有非智力的因素。在非智 力的因素中,教育心理學者認為,個體的人格特質如:自我觀念、成就動機、焦慮、

人格適應等,會影響個體的學習成就;教育社會學者則較注意個體家庭成長的背景及 學校中的人際互動,認為個體的學習成就與其家庭社經地位、文化處境、生活經驗、

學校中師生互動、同伴群體及學學校班級氣氛有關(孫中欣,1999)。

第三節 進修學校學生的生涯成熟

生涯就其英文 career 之字意如:事業、職業、工作、前程等。在 1970 年代以前,

學者們對於生涯的定義多偏向於:生涯為一 連串的工作順序。其中多不含個人在此過 程中所受到的影響,而僅是客觀面的工作歷程描述。1970 年以後學者們對於生涯的 定義則偏向為生涯包括一個人的生活經驗,及生涯代表一 歷程給人種種的影響,生涯 會隨著時代而轉變,從單純個人終生所從事的工作,擴展為個人一生的發展 歷程(辛 秋菊,1993)。

Super最早於1955年的一篇期刊文章中提到「職業成熟」,是最早具體提出生涯 成熟概念的學者,根據Ginzberg的看法,職業成熟乃青少年處理職業之方式,Super 將其定義加以延伸,界定為個人在自探索到衰退生涯發展的連續歷程中,所達到的進 展程度,或是個人在面對生涯發展任務時的準備程度,直到Crites於1973年編製「生 涯成熟量表」時,才正式改稱為「生涯成熟」一詞(張佳晏,民93;鍾宜玲,民93)。

生涯成熟指個人對於工作和社會約束方面,具有足夠的知識、能做出適齡的生涯決 策,生涯成熟在生涯諮商中也可用來預測職業結果(Naidoo, 1998)。生涯夠成熟的 人對於自我生涯目標,會有較現實、適切的興趣和期待(Farrell &Horvoth, 1999)。

(26)

因此生涯成熟是常被用來檢視個體能否作出適當生涯決定的重要指標

(Ohier,Levinson& Hays, 1996),Blustein(1998)也證實生涯成熟度與能否作出 適切的生涯決策具有相關性。Vivian(1990)認為Super的生涯階段理論,代表生涯 隨著各個階段,不斷促進個體能力和興趣的逐漸成熟,以因應現實生活的考驗和發展 自我概念。生涯成熟能夠用來瞭解個體的生涯行為,是根據個體的生涯發展任務來評 估其生涯進展程度(Crites, 1976)。

Ohler和 Levinson(1994)提到評估生涯成熟度,能夠用來做為青少年諮商和教育方 案的改善。Farrell等(1999)針對美國110名大學生所做的研究中,顯示生涯成熟對 於用來預測生涯定向(careercertainty)是相當重要的一環,職業的未定向在青少 年族群當中是一普遍現象,瞭解其生涯成熟狀況有助其堅定工作價值觀、興趣及性 向。生涯成熟愈高者對自我能力具有較合乎現實的觀點,通常會比生涯成熟低者有更 為成功的生涯(Savickas, 1990轉引自Ohier,Levinson & Hays, 1996)。

Super之外,對生涯成熟有卓越貢獻的是Crites,他將Super的生涯成熟向度加以 擴充跟修改,將生涯成熟的內涵分為認知和態度兩個部分,並包含四個向度:職業選 擇能力、職業選擇態度、職業選擇一致性和職業選擇的明智性(洪聖陽,民91)。Crites

(1971)認為生涯成熟包含了認知層面與態度層面,認知面的生涯成熟是指作生涯決 策的技巧,而情感面的生涯成熟則指對於生涯決策過程中的態度。生涯發展學者常以

「生涯成熟」作為個人面對生涯發展任務時準備程度的指標。Crites(1976)指出「生 涯成熟」能夠用來瞭解個人的生涯行為,生涯成熟是根據個人的生涯發展任務來評估 其生涯進展程度。「生涯成熟」可用來預測個體的職業結果、判斷其能否做出適當的 生涯決策、瞭解其生涯行為、改善青少年諮商和教育方案、預測其生涯定向情形

(Blustein, 1998; Farrell & Horvoth, 1999;Naidoo,1998; Ohler &

Levinson,1994; Ohier,Levinson,& Hays, 1996)。生涯成熟度愈高,表示個人的 生涯發展程度愈好,並對於生涯選擇有更充分、更好的準備狀態,所以生涯成熟對於 個人的生涯發展具很大的重要性指標。Super(1974)從六個向度來定義生涯成熟,

(27)

包括:職業選擇的取向、資訊和計劃、職業偏好的一致性、個人特質的具體化、職業 獨立,以及職業偏好的睿智。Crites(1971)指出生涯成熟包含了認知層面,即做生 涯決策的技巧,以及情感層面,即對於生涯決策過程中的態度。

國內對於生涯成熟相關因素研究依對象分國小學童、國中生、高中、高職學生與 專科生、大學生都有相關研究,背景變項有性別、年級、社經地位、家庭排行、科系 類別、居住地等因素,以及個人變項的自我概念、制握信念、焦慮、性別角色、生活 角色、家庭功能、依附關係、成就動機、自尊等變項之探討(蕭雅雲,民92)。而針 對高中職階段一般學生的生涯成熟相關研究,則包括了探討生涯成熟(李文仰,民85;

李錫津,民82;吳貽誠,民91;高毓玲,民94;張添洲,民87;蕭雅雲,民92;

Post-Kammer,1987;Patton & Creed, 2001;Powell &Luzzo, 1998)、生涯信念(邱 秀玲,民88)、以及生涯發展等議題(薛宗煌,民85)。

至於高職進修學校學生之生涯成熟方面的研究,由於大環境的變革,高職生升學 制度不斷修正與就業市場競爭壓力大的關係,使得此相關研究之重要性日增。高職進 修學校學生正處於Super 的試探階段,此一階段主要是在學校、休閒及各種學習、工 作經驗中,不斷的進行自我檢討、角色試探、對職業的探索即自我應驗,藉以尋找生 涯目標。Super(1974)認為當個體能在這些不同的階段中完成其獨特的生涯發展任 務,即是生涯成熟的表現,他指出處於生涯探索階段的青少年達成生涯成熟所應具備 的六項條件:

1.職業選擇的定向性:能關心未來職業選擇的問題。

2.職業的資訊和規劃:對偏好的職業蒐集相關資訊及做計畫。

3.職業偏好的一致性:對所偏好的職業具有持續的一致性。

4.個人特質的具體化:自我概念更具體明確。

5.職業選擇的獨立性:能依據自己意願作出職業選擇的決定。

6.職業偏好上的智慧:個人選擇、能力、活動、興趣之間有一定程度的關連性。

Ginzberg也將人的生涯發展根據不同年齡的特性區分為三個階段。

(28)

1.幻想期兒童(出生至11歲):此階段是遊戲導向,隨後,遊戲便成為幻想未來工 作的依據。

2.試驗期青少年初期(11~17歲):逐漸認識到工作所要求的條件,體認到興趣、能 力、工作報酬、價值觀等。

3.實際期青少年晚期(17歲至成人初期):能力和興趣的整合,價值觀進一步發展,

促使職業選擇的特定化,職業型態的具體化。

資料來源:「生涯輔導與諮商-理論與實務」,吳芝儀,民89,嘉義市:濤石文 化,頁35。蕭雅雲(民92)歸納相關文獻指出,高中職學生(15~18歲)正處於試驗 期的後期,剛要跨入實際期,而試驗又可分為四個時期:

1.興趣發展期:開始對特定領域的工作感興趣。

2.能力發展期:覺察個人的能力狀況。

3.價值發展期:覺察個人的價值觀,並能與個人的能力統合。

4.轉型期:逐漸由生涯的探索轉換為實際的選擇。

由Ginzberg的劃分方式來看,此階段覺察自己的興趣與能力、考慮個人與社會的需 要,並逐漸瞭解自己的職業興趣,充分蒐集相關資訊,確定生涯發展或職業的方向,

是高中職青少年的生涯發展重心(引自林蔚芳,民79)。高中職學生正處於青少年初 期,也就是人生的「試驗期」,在此階段中青少年著重發展興趣、能力、價值觀,並 將這些探索與習得的經驗化為實際行動,以確立未來邁入成人的生涯方向。

高中職青少年即將邁入工作者角色,除了追尋職業定向、自我定位,也開始在家 庭、同儕、兩性及社會關係中擔任起不同的角色和責任,情緒獨立、重視外表,逐漸 建立自己的價值體系,這些都是青少年很重要的發展重心,也是往後奠定自我成人角 色的一關鍵時期。就高中職學生的生涯發展歷程而言,亦經歷此兩階段,先做一番試 探而後才進入實踐階段,高中職學生在所處環境中為自己尋找合適的定位,以形成明 確具體的自我概念,先學習認識自我、認識所處的外在世界與資源,才能作出適當的 抉擇和行動。

(29)

由前述理論來看,青少年的生涯發展主要仍處於試探期,需要多方覺察及培養自 己的興趣、能力、價值觀等,對職業也正處在探索與準備定向的時期,宜從各項學習 活動、生活經驗中發展適切的自我定位和價值體系,以因應其往後的生涯發展歷程。

綜合以上文獻可知,「生涯成熟」可用來:

1.預測個體的職業結果;

2.判斷個體能否做出適當的生涯決策;

3.瞭解個體的生涯行為;

4.改善青少年諮商和教育方案;

5.預測個體的生涯定向情形。生涯成

熟度較高者,可能會有較佳的生涯決策能力、對自我概念較具現實感、擁有適切 的生涯目標、較佳的生涯定向及較佳的職業結果。簡言之,生涯成熟可用來代表個人 生涯發展的程度和對生涯選擇的準備度,生涯成熟度愈高,表示個人的生涯發展程度 愈好,並對於生涯選擇有更充分、更好的準備狀態。

綜觀上述眾家學者生涯發展相關理論,其中點出了職業成熟度與職業生涯發展間 重要的連結,代表著高職學生在就學期間,應逐步完成並漸趨成熟的職業準備項目;

包括有職業偏好逐漸具體化、職業偏好的特定化、實現職業偏好、發展合於現實的自 我概念及學習開創較多的學習機會。生涯成熟不但對於個體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且 對於之後的生涯發展及適應關係密切,若能將生涯成熟理論運用於學生就業前的生涯 輔導中,將有助於個體的生涯發展。

第四節 高職學生生涯成熟量表

此量表由張添洲(民87)所編製,參考了生涯發展、生涯規劃、生涯成熟與職業 選擇等相關理論與量表資料,並分析國內外多篇文獻編製而成,其間經歷預試、題目 分析、考驗信效度及建立百分等級常模,歷時二年餘完成,此量表目的是協助高職學 生瞭解自己的生涯成熟度。內容分為兩大領域:生涯發展認知、生涯規劃態度;細分 為八個分量表:生涯認知、生涯準備、生涯技能、工作認識、自我概念、生涯探索、

(30)

生涯計畫及生涯抉擇。此量表共有50題,施測時間約15-20分鐘,量表的內部一致性 Cronbachα值為.94,折半係數介於.85-.89之間,間隔三週之重測信度係數平均值 為.82,效度方面具有專家內容效度,同時效度根據三個量表為效標,包括夏林清、

林黛蒂(民72)編定的「生涯成熟量表」,陳沁怡(民86)編定的「技職學生自我概 念量表」,及李文仰、孫仲山(民86)「高職學生職業成熟量表」,同時效度介於.62-.85 之間,建構效度達.05以上顯著水準,各分量表與總量表的相關介於.50-.80之間(張 添洲,民87、民88)。綜上所述,國內外早已有完整的青少年生涯發展量表,但本研 究的研究對象包括高中及高職附設進修學校學生,且本國國情與國外有所不同,加上 社會變遷快速,高中職學生的生涯發展狀況和學習環境均與早年不同,研究者在蒐集 閱讀了生涯成熟、生涯發展等相關量表資料後,考量進修學校學生其獨特之學習和生 活經驗,並顧及量表題目的適切性,參考張添洲(民87)所編製的「高職學生生涯成 熟量表」及蕭雅雲(民92)所發展的「高中學生生涯成熟量表」,進行題目修編,研 究者根據現今高中職學生的學習經驗和型態,將兩份量表修訂整合成「高中職進修學 校學生生涯成熟量表」

(31)

第三章 研 究 設 計 與 實 施

本研究主要係探高職進修學校學生生涯成熟與生涯選擇之相關;除蒐集彙整並分 析相關文獻資料外,乃兼採問卷調查方式與蒐集相關實徵資料。依據前述,本章茲分 成五節分別陳述之:第一節為研究架構:說明架構中的各個變項並根據研究所欲探討 的問題,提出本研究之研究假設;第二節為研究假設;第三節針對研究對象與取樣方 法作詳細說明;第四節為研究工具:問卷設計之過程與依據;第五節為資料處理與統 計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職進修學校學生生涯成熟與生涯選擇之關係。在進行調查研 究之前,為配合本研究的動機及達成研究之目的,本節根據上述文獻探討,規劃本研 究架構,以圖3-1-1 扼要表示,藉以了解各研究變項的內涵及其相互關係,茲將圖3-1-1 所示的研究架構及相關變項說明如下頁。

(32)

壹、研究架構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背景變項

學校、公私立、

年級、性別、父 母教育程度、父 母職業、打工。

生涯發展認知領

生涯發展認知、

生涯準備、

生涯技能認知、

工作認識

生涯規劃態 度領域 自我概念、

生涯探索、

生涯計畫、

工作抉擇

生涯選擇

升學、考慮中、就業 生涯成熟

(33)

貳、背景變項

本 研 究 的 研 究 變 項 分 四 部 分 , 背 景 變 項 、 生涯成熟、工作壓力適應、領導 行為, 簡 述 如 下 :

一、個人與情境變項

(一)就讀學校:公立、私立。

(二)就讀年級: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

(三)性別:男、女。

(四)科別: 自填

(五)父母的教育程度:

1.研究所畢(肄)(或以上)、 2.大學(五專)畢業、

3.高中;高職畢業或大專肄業、

4.國小、國中畢(肄)業、

5.未受教育(不識字)。

(六) 父母的職業:

1.高級專業人員或高級行政人員。例如:大專校院教師;醫生;法官;特任或簡 任級公務員;中央民意代表;董事長;總經理;將級軍官等。

2.專業人員或中級行政人員。例如:中小學教師;會計師;律師;薦任級公務員;

工程師;經(副)理;襄(協)理;科長;校級軍官;記者等。

3.半專業或一般技術人員。例如:技術員;技佐;委任級公務員;秘書;代書;

警察;小型企業負責人;船員;尉級軍官等。

4.技術性員工。例如:各行業技工;水電匠;店員;業務員;司機;廚師等。

5.半技術性員工。例如:工廠作業員;學徒;小販;雜工;佃農:臨時工;傭工;

侍應生;家管;無業等。

(七)是否打工:是: 與科別有關、與科別無關; 平均打工時數(每週):10 小

(34)

時以下、10-20 小時、20 小時以上。

否。

(八)學校地域:分為市區、鄉鎮兩類。

二、生涯成熟:

本研究生涯成熟包含兩個構面,且各含四個次構面,分別為:生涯發展認知領域:

生涯發展認知、生涯準備、生涯技能認知、工作認識;生涯規劃態度領域:自我概念、

生涯探索、生涯計畫、工作抉擇。

三、生涯選擇:

分為:升學 、考慮中 、先工作。

(35)

第二節 研究假設

假設一:目前進修學校學生之生涯成熟與生涯選擇之傾向及現況。

1-1:目前進修學校學生之生涯成熟傾向於成熟度高。

1-2:目前進修學校學生之生涯選擇傾向於升學。

假設二:不同背景變項之進修學校學生之生涯成熟具有顯著差異。

2-1:不同性別之進修學校學生之生涯成熟具有顯著差異。

2-2:不同學校背景(公、私立)之進修學校學生之生涯成熟具有顯著差異。

2-3:不同年級之進修學校學生之生涯成熟具有顯著差異。

2-4:不同父母教育程度之進修學校學生之生涯成熟具有顯著差異。

2-5:不同父母職業之進修學校學生之生涯成熟具有顯著差異。

2-6:是否打工之進修學校學生之生涯成熟具有顯著差異。

假設三:進修學校學生之生涯成熟與生涯選擇之間有顯著相關。

(36)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壹、研究對象

本研究乃選取願意參與之進修學校之學生為研究對象,計有:致用高中、沙鹿高 工、霧峰農工、東勢高工、明台高中、彰化商職敘述如下:

貳、抽樣方法

一、預試樣本

本研究預試採立意抽樣方式,自研究母群體選取受測樣本。預試取樣學校與學 生分配如表3-3-1所示。

表 3-3-1 台中縣市預試問卷數量表

學校名稱 發出問卷數 回收問卷數 無效問卷 有效問卷 有效卷回收率 致用 45 45 0 45 100.00%

東工 50 50 4 46 92.00%

水里 55 55 3 52 95.00%

明台 50 50 1 49 98.00%

沙工 45 45 0 45 100.00%

彰商 40 40 7 33 83.00%

總 計 285 285 15 270 97.00%

二、正式樣本

正式問卷採立意抽樣方式進行樣本之選取,共選取6所學校與學生2350人為研 究對象。

(37)

第四節 研究工具編製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實證研究資料之收集,施測對象為進修學校之學生,本 研究量表包含受訪者基本資料、生涯成熟量表、生涯選擇,並將以上三種研究工具統 稱為「進修學校學生生涯成熟與生涯選擇調 查 問 卷 」。本研究各量表之調查項目、

構面衡量項目與操作型定義,乃參考國內外學者之研究,並參酌本研究之目的而決 定。本問卷是以進修學校學生為依據,問卷由各學生自行填寫,以下逐一說明各量表。

壹、問卷編製依據:

一、基本資料部分

本研究的受試者基本資料設定為性別、年級、父母教育程度、父母職業、打工 與否、學校背景(公、私立)共六題。

二、生涯成熟量表部分:

本研究「生涯成熟」之操作型定義,係指學生在「生涯成熟問卷」各構面上得分。

得分愈高,表示受試者對該項領導行為傾向愈高。

本量表的編製乃依據張添洲(1998)之界定,內容分為兩大領域:生涯發展認知、生 涯規劃態度;細分為八個分量表:生涯認知、生涯準備、生涯技能、工作認識、自我 概念、生涯探索、生涯計畫及生涯抉擇。依此架構,並參考王貞雯(2005)、朱勗慈

(2006)、吳欣華(2007)、李靜宇(2008)等人之研究調查問卷編製而成。本研究除 了作文字及部分內容之修正,操作性定義與構面並未改變。

本 量 表 採 Likert type計 分 , 依 受 試 者 所 回 答 之 符 合 程 度 分 別 給 予 計 分 , 依 [完 全 同 意 ]給 6分 ; 至 [完 全 不 同 意 ]給 1分 。 依 得 分 高 低 , 區 別 受 試 者 生涯成熟之 傾 向 。

(38)

貳、預試問卷的資料分析

分析預試問卷的目的是做為編製正式問卷時的選題依據。分析預試問卷資料的統 計方法茲說明如下:

一 、

效度分析

本研究量表之效度,係藉由驗證性因素分析以建構之。

生涯發展認知領域構面:如表 3-4-1 所示,顯示適配良好,亦即具有建構效度。

表 3-4-1 生涯發展認知領域驗證性因素分析適配摘要表

指標 適配標準 本研究結果 是否適配

Chi-square p>.05 47.222 適配 Chi-square/df <3 1.523 適配

GFI >.90 .966 適配

AGFI >.80 .941 適配 RMSEA <.08 .044 適配

RFI >.90 .939 適配

IFI >.90 .985 適配

CFI >.90 .997 適配

生涯規劃態度領域構面:如表 3-4-2 所示,顯示適配良好,亦即具有建構效度。

(39)

表 3-4-2 生涯規劃態度領域驗證性因素分析適配摘要表

指標 適配標準 本研究結果 是否適配

Chi-square p>.05 47.521 適配 Chi-square/df <3 1.533 適配

GFI >.90 .966 適配

AGFI >.80 .940 適配 RMSEA <.08 .045 適配

RFI >.90 .959 適配

IFI >.90 .990 適配

CFI >.90 .990 適配

二 、 信 度 分 析

本研究採用Cronbach α 信度分析檢測內部一致性係數之高低,以測量本問卷 進修學校學生生涯成熟與生涯選擇量表之內部一致性。Cronbach α係數大於0.7者 為高信度,小於0.35者信度過低,則須加以拒絕,以此標準作量表來源之依據。因 此,α值愈大,顯示該因素內各題項之間的相關係數愈大,內部一致性愈高。表3-4-3 顯示,本研究量表之信度良好。

(40)

表3-4-3 Cronbach α 信度分析表

主構面 次構面 Cronbach α係數

生涯發展認知領域 .869

生涯發展認知 .706

生涯準備 .806

生涯技能認知 .708

工作認識 .545

生涯規劃態度領域 .900

自我概念 .787

生涯探索 .655

生涯計畫 .793

工作抉擇 .780

三 、

二 階 驗 證 性 因 素 分 析

Marsh 與 Hocevar(1985)提出的目標係數(Target Coefficient)為判斷準則目 標係數 T=一階模式卡方值/二階模式卡方值當目標係數 T 接近 1.0,表二階 CFA 可以 取代一階 CFA。

本 研 究 生涯發展認知領域構面之一階驗證性因素分析之卡方值為36.6;二階 驗證性因素分析之卡方值為47.2,36.6/47.2=.78目標係數接近於1.0,表示生涯發展 認知領域構面可以取代生涯發展認知、 生涯準備、 生涯技能認知、 工作認識各構 面。亦即生涯發展認知領域構面已統整代表整個構面之意涵。

本 研 究 生涯規劃態度領域構面之一階驗證性因素分析之卡方值為44.1;二階驗 證性因素分析之卡方值為47.5,44.1/47.5=.93目標係數亦接近於1.0,表示生涯規劃 態度領域可以取代自我概念、 生涯探索、 生涯計畫、 工作抉擇各構面。亦即生涯

(41)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方法

在正式問卷回收後,以 SPSS For Windows 15.0 及 Amos 7.0 版軟體進 行問卷資料分析,所使用的統計方法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描述統計分析(descriptive statistics)

用 以 了 解 各 選 項 填 答 之 程 度 傾 向 及 現 況 。 二、t 考驗(t-test)

本 研 究 以 t考 驗 分 析 探 討 不 同 學 生 性 別、學 校 背 景、是 否 打 工 即 打 工 是 否 與 科 有 關 在 生 涯 成 熟 的 差 異 情 形 。

三、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

本 研 究 以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探 討 不 同 進 修 學 校 學 生 背 景 變 項 ( 年 級 、 父 母 教 育 程 度 、 父 母 職 業 、 科 別 、 打 工 時 數 、 生 涯 選 擇 ) 在 生 涯 成 熟 的 差 異 情 形 。 若 F值 達 到 .05顯 著 水 準 , 則 進 行 最 小 顯 著 差 異 法 ( LSD) 做 事 後 比 較 。

四、二元邏輯斯迴歸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二元邏輯斯迴歸之目的在於建立二元反應變數與多個預測變數之 關連性。本研究以「升學」與「先工作」為依變項,並以「生涯

成熟」各構面為自變項,進行相關預測統計。

(42)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本章主要依據文獻探討、問卷調查等方式收集相關資料後,再根據本論文第三章 第二節「研究假設」及第五節「資料處理與統計方法」之內容順序進行析論,探討目 前高職附設進修學校之領導行為、工作動機與工作壓力適應之相關影響。主要內容分 成二節,包括:第一節為樣本描述;第二節為不同背景高職進修學校學生生涯發展認 知與生涯發展規劃之差異比較

第一節 樣本描述

一、 個人屬性資料分布狀況

本研究對象為中部公私立高職附設進修學校就讀之高一至高三學生,有效樣本 為2379份,所有的資料進行編碼後,SPSS For Windows 15.0版軟體進行問卷資料分 析處理,以次數分配與百分比來描述受試者背景資料分布情形。

本研究之進修學校學生個人屬性基本資料共分為學校、學校縣市、公私立、年級 性別、科別、共五項背景資 料,作為本研究主要之分析依據,有效樣本為2379份,如 表4-1-1 所示,學校變項包括致用高中、東勢高工、水里商工、明台高中、沙鹿高工、

彰化商職六校。如表4-1-1 所示,致用高中有481 人,佔20.2%;東勢高工有301 人,

佔12.7%;水里商工有74 人,佔3.1%;明台高中有565 人,佔23.7%;沙鹿高工有821 人,佔34.5%;彰化商工有135 人,佔5.7%。

表 4-1-1 各學校就讀個案學校別人數及百分比分布情形

學校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 Percent

未填答 2 .1 .1 .1

致用 481 20.2 20.2 20.3 東勢 301 12.7 12.7 33.0 水里 74 3.1 3.1 36.1 明台 565 23.7 23.7 59.8

(43)

沙工 821 34.5 34.5 94.3 彰商 135 5.7 5.7 100.0 Total 2379 100.0 100.0

本研究調查統計顯示,就讀學校縣市包括台中縣、彰化縣、南投縣,依就讀學校 縣市排序,如表4-1-2所示,其順序為台中縣有2169 人(91.2 %)、南投縣有75 人

(3.2%)、彰化縣有135 人(5.7 %)

表 4-1-2 個案就讀各縣市學校人數及百分比分布情形

縣市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 Percent 台中縣 2169 91.2 91.2 91.2

南投縣 75 3.2 3.2 94.3 彰化縣 135 5.7 5.7 100.0

Total 2379 100.0 100.0

本研究調查統計顯示,公私立學校變項,如表4-1-2所示,私立有1046 人,佔 44.0%;公立有1333人,佔56.0%。

表4-1-3個案就讀公私立學校人數及百分比分布情形

公私立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 Percent 私立 1046 44.0 44.0 44.0

公立 1333 56.0 56.0 100.0 Total 2379 100.0 100.0

本研究調查統計顯示性別變項包括男生和女生兩類。如表4-1-5所示,受試者中 男性有1551 人,佔65.2%;女性有823人,佔34.6%,顯示男生約為女生的2.5 倍。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Based on a sample of 98 sixth-grade students from a primary school in Changhua County, this study applies the K-means cluster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index factors of the

(1) Parents in different ages, education backgrounds, vocations, and numbers of children in school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acher’s changes dimension related to

In order to serve the fore-mentioned purpose,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a related questionnaire that extracts 525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the object for the study, and carries ou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ehaviors of a low-carbon diet among with different mother’s occupations.A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gained among knowledge attitudes

In different gender、time for study、time for cram、the parents education level and household incom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 some aspects of the academic stress were

In addition, the way that students deal with homework is different: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used to handwriting, while college student are asked to typing. Moreover, though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interchanging impact on mathematics learning achiev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s in terms of different teaching pedagogies.. There is a

It aims to understand the authentic English learning adjust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remote area an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amily background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