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課程領導如何推動中華文化的學習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課程領導如何推動中華文化的學習"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郁文華章─中華文化學與教資源套》:「文化集思」

1

課程領導如何推動中華文化的學習

胡志洪

課程領導,若從源頭說起,自然是設計課程的有關當局。但若只從一所學校 去考量,我們可以從學校層面、學科層面、班級層面三方面去看這個問題。第一 個層面,是由校長、副校長等領導,經學校課程發展小組、其他相關學科科主任、

圖書館主任、課外活動組等參與配合,以制訂政策,讓各科組按指示推行。第二 個層面,是由本科科主任領導,經全體科任老師商議籌劃,再按擬好的課程規劃 貫徹執行。第三個層面,則是由本科各級召集人領導,經有關科任老師一起編定 施行細則,以落實科務會議的決定。

中國語文科除了聽、說、讀、寫、文學、品德、思維、自學能力等之外,中 華文化亦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更是學生終身學習其中一個重要課題。身 為中國人,生長在中國的土地上,雖然天天都在接觸中華文化,但在東西文化交 匯的香港,年輕人所認識的中華文化往往比較片面,或者只是一知半解,在科技 新知不斷衝擊下,傳統文化所標榜的價值,更讓不少年輕一輩的香港學生感到迷 惑、徬徨。由此觀之,加強中華文化教學,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更是海 內外中國人當務之急。現在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文組,編印《郁文華章─中華文 化學與教資源套》,給予老師在教學上直接的支援與啟發,可謂意義深遠。我們 深信學習經典作品,有助學生認識傳統文化的精髓。而經常接觸優秀的中華文 化,更有助學生養成高尚的品格、通達的思想,而這亦是中國人生活價值之所繫。

要推動中華文化的學習,首先要給「中華文化」定位,在中國語文科眾多的 教學目標中,中華文化的涵蓋面最廣,聽、說、讀、寫、思維、自學等都是以能 力為主,都可借品德、文學、文化等為載體來施教;而品德、文學也可以歸入傳 統文化之中,所以有時按需要用文化來統攝其他教學目標亦無不可。此外,語文 與生活和社會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講中華文化也不能不緊扣現實生活。有了上 述的共識,在推動文化學習時,知所本末,自然可以左右逢源,得心應手了。

踏入廿一世紀,現代的課程領導觀已不再是由上而下,僅由一兩個人統領大 局的了。尤其中國語文科是個核心課程,學習時間長達六年,教學目標繁多,各

(2)

2

個階段都有具體而微的要求,真可謂千頭萬緒、錯縱複雜。加上,這是實施「三 三四」後的新課程,若非集思廣益,同心同德,分工合作,也難以有效推行。筆 者以為較為有效的課程領導,就是通過教師發展與行動研究去推行。同時,最好 是邀請一名教學顧問(可以是有相關經驗的大學講師、友好學校的科主任或退休 的資深語文科老師等),定期來校從旁提供意見,鼓勵教師開展同級備課與同儕 觀課,以協助科主任帶動全體科任老師,通過探索與學習,一起建立屬於自己學 生的校本課程。

至於從學科層面推動學生認真學習中華文化,到底可以怎樣做呢?中華文化 並非額外的教學內容,而是中國語文科課程的一部分,坊間的課本也必然有此環 節,甚至在初中階段,每級更另闢「文化」單元,供學校使用。教師們若認為有 必要認真看待,只要仔細審視課程和課本,必然找到一個適合本校學生的切入 點,以推動中華化的教與學。

筆者在此姑且舉一實例,談談某校的一些做法。筆者想介紹的是一所位於新 界區的中文中學,老師們認為學生多點學習中國文化,將有助改善他們的品德修 養,於是在新高中的課程選擇了「文化專題探討」作為全級的選修單元。老師們 為了讓學生學得更好,特別抽時間集體備課,並各自提供相關的短片、歌曲、文 章等作為教材庫,供大家使用;在學期中,又邀請了筆者前往觀課,並與老師們 一起探討各項教學問題,例如談談他們的教學重點、教學設計與教學理念,在施 教期間所遇到的困難,學生的反應,以及他們即時的教學反思等。在觀課期間,

沒有課的同級老師都來參與觀課,課後又參與討論。

這次不涉考評的觀課,筆者看到不少新的教學設計,也看到老師們各有獨特 的教學風格,有些教得精彩的老師,我鄭重向其他沒觀課的老師推薦其教學法,

有些經驗較淺的老師在施教時手法或嫌稚嫩,但教學的熱誠與學生的投入還是可 以感受到的,藉此筆者也表示欣賞。期間,科主任都有參與觀課與討論,相信這 對該校的科主任與老師們日後推動科務發展都是有好處的。

總之,筆者所主張的「課程領導」,就是由學校有關負責人帶領教師建構校 本課程的過程。而由規劃至落實課程期間,老師們難免要成立工作小組,召開或 大或小的會議,而最重要是建立團隊精神,給教師提供互相觀摩學習的平台,鼓 勵教師在本科甚或跨科合作,讓教師共同建構一個切合本校學生的校本課程。換

(3)

3

言之,課程領導之要訣在「催生」而非「指揮」,故此筆者以為下列幾點是值得 注意的:

一、在規劃課程時,要經醞釀,要懂借鑑,要有試驗,要取共識。

二、在組織課程時,要知取捨,要分輕重,要有分工,要講優次。

三、在推展課程時,要有對話,要定計劃,要有檢討,要給支援。

四、在實施課程時,要有準備,要有彈性,要重默契,要講成效。

在此還需要補充的是,邀請教學顧問的作用。在香港,科主任雖說統領學科 的發展和管理等工作,但擔當此職的老師也要兼顧繁重的教學工作,要時刻抽身 去關顧所有細節,難免掛一漏萬;同時,科主任與其他老師都是「局中人」,若 在評比、檢討或同儕觀課時,有「外人」居中給予意見,無疑可起緩衝作用。另 一方面,教學顧問也可以因應學科的需要,協助推動教師發展的工作,讓教師在 發展新試驗計劃時,對相關的問題有多點認識與反思,而團隊的協作互助,也可 減輕老師的壓力。以往,要發展校本課程,通常只是申請「學校發展津貼」,聘 請教學助理,以減輕相關老師的教學負擔,或者協助本科蒐集教學資料與設計課 業;而在落實課程方面,因缺乏支援,以及缺少互動和互勉,以致功虧一簣,這 是很可惜的。

推動中華文化固然有很多好處,但若學校在本科的課程發展方面已另有安 排,也沒有必要為此再加重教師的負擔。所謂殊途同歸,最重要還是前線老師對 中華文化教學應有足夠的重視,語文是生活的一部分,語文教材俯拾皆是,學生 若對生活沒有失去興趣,只要老師善加引導,他們也應該對學習中華文化有興 趣。語文、生活、文化,三者的關係密不可分。有時為使教學對焦,突出重點,

老師在教學時誠然不宜事事兼顧;但語文教學本來就是一體多貌,若教師沒有給 學生適時提點的警覺,往往就會令學生們錯失了學習文化、文學或思維的大好時 機,這就有如給課本(或教師們所自訂的課程)「畫地自限」,撕裂了一個全人的 教育。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文學 文學 文學 文學 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 品德情意 品德情意 品德情意 品德情意 學習 學習 學習.. 學習 過程 過程

中學中國語文科 小學中國語文科 中學英國語文科 小學英國語文科 中學數學科 小學數學科.

透過適切的活動提升閱讀深度及加強學習連 貫性 —— 優化中一單元中華文化及品德情意 範疇的學習內容

在培養學生語文能力時,要適當引導學生了解聽、說、讀、寫的

讓學生循序漸進地鞏固、強化語文能力的基礎。例如學校在初中訂定明 確的讀寫聽說的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和學習成果,選用優質而多樣化的

側重培養學 生綜合運用 讀寫聽說能 力及發展多 元化語文能

學習語文必須積累。語文能力是在對語文材料大量反復感受、領悟、積累、運用的過程中

按中央英國語文科課程發展校本 課程(內容包括:學習重點、學 習目標、語文發展策略、 學習內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