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立臺東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國立臺東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Copied!
19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周慶華 博士

從孤獨與疏離透視時代心靈的變遷

──以臺灣現代小說為印證核心

研究生:鍾文榛 撰

中華民國一○一年七月

(2)
(3)
(4)
(5)

I

從孤獨與疏離透視時代心靈的變遷

──以臺灣現代小說為印證核心

鍾文榛

國立臺東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

摘 要

不同於過去勞動的農業社會,以服務業為主的現今加強了人際之間的互動,

隨著時代的變動,群居的我們從團隊合作的模式轉而反思自我與團體/社會之間 的關係。又過去關於孤獨的研究,大多將其定義為較負面的心理表現,但近些年 反而成為個人正向且主動追尋的課題。因此,可以重新發掘判定,有關孤獨的本 體特徵,包括「自主性的獨處」、「意識中沒有他人涉入」、「帶有反省性」等,以 及造成疏離可能的背景,包括「心理因素」、「社會因素」、「文化因素」等。而依 此可繁衍出相互辯證的三種孤獨感受:(一)正向型(自我察覺的/主動的追求);

(二)負向型(被人劃分的/被動的接受);(三)高處不勝寒型(規範程度不符 個人需求)。這個架構,可以臺灣現代小說來作印證,將臺灣現代小說以解嚴時 期為前、後兩階段的分界,分析不同時代背景的小說中時代心靈的轉變與角色們 在孤獨與疏離課題上的表現,以為符應。最後,再將探討所得成果提供給創作者、

讀者、語文教育及重振自我所屬文化系統另一項參考方針。整體上多為創發,且 有高度的教育意義和價值。

關鍵詞:孤獨、疏離、臺灣現代小說、時代心靈、語文教育

(6)

II

ABSTRACT

Unlike agricultural societies which are predominant by physical labors, serviced-oriented modern societies emphasize interactions among people. Through time, socialized human groups begin to change behavior patterns from team works to re-think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lf and group/society.

In the past, studies on solitude mostly see it as a negative psychological condition; however, it becomes a positive and active personal motivation for life in past few years. It is, therefore, that characteristics of “solitude” (including “physical isolation,” “social disengagement,” and “reflectiveness”) and reasons for personal isolation (including psychological factor, social factor, and cultural factor) were re-examined.

According to aforementioned factors,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solitude have been developed: positive (self-aware/active pursuit), negative (being divided/passive acceptance), and “loneliness” (social regulations inconsistent with individual needs).

This structure can be proved by Taiwanese modern fictions. Changes of minds and presentations of solitude and alienation among characters from each time period were analyzed by dividing Taiwanese modern fictions into former and later periods of the Martial Law Era.

Finally,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 is that it provides high education values and its results can provide an alternative guideline for creators, readers, language educators, and cultural system revivers.

Keywords: solitude, alienation, Taiwanese modern fiction, soul of the era, and language education.

(7)

III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方法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其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6 第一節  孤獨與疏離 ∙∙∙∙∙∙∙∙∙∙∙∙∙∙∙∙∙∙∙∙∙∙∙∙∙∙∙∙∙∙∙∙∙∙∙∙∙∙∙∙∙∙∙∙∙∙∙∙∙∙∙∙∙∙∙∙∙∙∙∙∙∙∙∙∙∙∙∙∙∙∙∙∙∙∙∙∙∙∙∙∙∙∙∙∙∙∙∙∙∙∙∙∙∙∙∙16 第二節  現代小說中的孤獨與疏離∙∙∙∙∙∙∙∙∙∙∙∙∙∙∙∙∙∙∙∙∙∙∙∙∙∙∙∙∙∙∙∙∙∙∙∙∙∙∙∙∙∙∙∙∙∙∙∙∙∙∙∙∙∙∙∙∙∙∙∙∙∙∙∙∙∙∙∙∙∙∙∙∙∙∙∙∙∙ 28

第三章    孤獨相關的課題∙∙∙∙∙∙∙∙∙∙∙∙∙∙∙∙∙∙∙∙∙∙∙∙∙∙∙∙∙∙∙∙∙∙∙∙∙∙∙∙∙∙∙∙∙∙∙∙∙∙∙∙∙∙∙∙∙∙∙∙∙∙∙∙∙∙∙∙∙ 35 第一節  孤獨的界定 ∙∙∙∙∙∙∙∙∙∙∙∙∙∙∙∙∙∙∙∙∙∙∙∙∙∙∙∙∙∙∙∙∙∙∙∙∙∙∙∙∙∙∙∙∙∙∙∙∙∙∙∙∙∙∙∙∙∙∙∙∙∙∙∙∙∙∙∙∙∙∙∙∙∙∙∙∙∙∙∙∙∙∙∙∙∙∙∙∙∙∙∙∙∙∙∙35 第二節  孤獨的本體特徵 ∙∙∙∙∙∙∙∙∙∙∙∙∙∙∙∙∙∙∙∙∙∙∙∙∙∙∙∙∙∙∙∙∙∙∙∙∙∙∙∙∙∙∙∙∙∙∙∙∙∙∙∙∙∙∙∙∙∙∙∙∙∙∙∙∙∙∙∙∙∙∙∙∙∙∙∙∙∙∙∙∙∙∙∙∙∙∙∙41 第三節  孤獨的類型∙∙∙∙∙∙∙∙∙∙∙∙∙∙∙∙∙∙∙∙∙∙∙∙∙∙∙∙∙∙∙∙∙∙∙∙∙∙∙∙∙∙∙∙∙∙∙∙∙∙∙∙∙∙∙∙∙∙∙∙∙∙∙∙∙∙∙∙∙∙∙∙∙∙∙∙∙∙∙∙∙∙∙∙∙∙∙∙∙∙∙∙∙∙∙∙∙∙∙∙∙∙∙∙ 49

第四章 疏離的來源與面向∙∙∙∙∙∙∙∙∙∙∙∙∙∙∙∙∙∙∙∙∙∙∙∙∙∙∙∙∙∙∙∙∙∙∙∙∙∙∙∙∙∙∙∙∙∙∙∙∙∙∙∙∙∙∙∙∙∙∙∙∙∙∙∙∙ 58 第一節 疏離的界定∙∙∙∙∙∙∙∙∙∙∙∙∙∙∙∙∙∙∙∙∙∙∙∙∙∙∙∙∙∙∙∙∙∙∙∙∙∙∙∙∙∙∙∙∙∙∙∙∙∙∙∙∙∙∙∙∙∙∙∙∙∙∙∙∙∙∙∙∙∙∙∙∙∙∙∙∙∙∙∙∙∙∙∙∙∙∙∙∙∙∙∙∙∙58 第二節 疏離來自孤獨的概況∙∙∙∙∙∙∙∙∙∙∙∙∙∙∙∙∙∙∙∙∙∙∙∙∙∙∙∙∙∙∙∙∙∙∙∙∙∙∙∙∙∙∙∙∙∙∙∙∙∙∙∙∙∙∙∙∙∙∙∙∙∙∙∙∙∙∙∙∙∙∙∙∙∙∙∙∙∙65 第三節 疏離的三種面向∙∙∙∙∙∙∙∙∙∙∙∙∙∙∙∙∙∙∙∙∙∙∙∙∙∙∙∙∙∙∙∙∙∙∙∙∙∙∙∙∙∙∙∙∙∙∙∙∙∙∙∙∙∙∙∙∙∙∙∙∙∙∙∙∙∙∙∙∙∙∙∙∙∙∙∙∙∙∙∙∙∙∙∙∙∙71 第五章 臺灣現代小說前階段所透顯的孤獨與疏離 ∙∙∙∙∙∙∙∙∙∙∙∙∙∙∙∙∙∙∙∙∙∙∙∙∙ 79

第一節 臺灣現代小說前階段中的時代心靈概況∙∙∙∙∙∙∙∙∙∙∙∙∙∙∙∙∙∙∙∙∙∙∙∙∙∙∙∙∙∙∙∙∙∙∙∙∙∙∙∙∙∙∙∙∙∙79 第二節 負向型孤獨與正向型孤獨的綜合體現∙∙∙∙∙∙∙∙∙∙∙∙∙∙∙∙∙∙∙∙∙∙∙∙∙∙∙∙∙∙∙∙∙∙∙∙∙∙∙∙∙∙∙∙∙∙∙∙∙∙90 第三節 心理疏離與社會疏離的交錯展演∙∙∙∙∙∙∙∙∙∙∙∙∙∙∙∙∙∙∙∙∙∙∙∙∙∙∙∙∙∙∙∙∙∙∙∙∙∙∙∙∙∙∙∙∙∙∙∙∙∙∙∙∙∙∙∙107

 

(8)

IV

 

第六章 臺灣現代小說後階段所透顯的孤獨與疏離 ∙∙∙∙∙∙∙∙∙∙∙∙∙∙∙∙∙∙∙∙∙∙∙∙∙ 121 第一節 臺灣現代小說後階段中的時代心靈概況∙∙∙∙∙∙∙∙∙∙∙∙∙∙∙∙∙∙∙∙∙∙∙∙∙∙∙∙∙∙∙∙∙∙∙∙∙∙∙∙∙∙∙∙121 第二節 正向型孤獨與高處不勝寒型孤獨的相衍體現∙∙∙∙∙∙∙∙∙∙∙∙∙∙∙∙∙∙∙∙∙∙∙∙∙∙∙∙∙∙∙∙∙∙∙∙129 第三節 心理疏離與社會疏離的紛繁展演∙∙∙∙∙∙∙∙∙∙∙∙∙∙∙∙∙∙∙∙∙∙∙∙∙∙∙∙∙∙∙∙∙∙∙∙∙∙∙∙∙∙∙∙∙∙∙∙∙∙∙∙∙∙∙∙140 第四節 文化疏離的內化與迴圈呈示∙∙∙∙∙∙∙∙∙∙∙∙∙∙∙∙∙∙∙∙∙∙∙∙∙∙∙∙∙∙∙∙∙∙∙∙∙∙∙∙∙∙∙∙∙∙∙∙∙∙∙∙∙∙∙∙∙∙∙∙∙∙∙∙151 第七章    相關研究成果的運用途徑∙∙∙∙∙∙∙∙∙∙∙∙∙∙∙∙∙∙∙∙∙∙∙∙∙∙∙∙∙∙∙∙∙∙∙∙∙∙∙∙∙∙∙∙∙∙∙∙∙∙∙ 160

第一節  為語文教育增添新的內容 ∙∙∙∙∙∙∙∙∙∙∙∙∙∙∙∙∙∙∙∙∙∙∙∙∙∙∙∙∙∙∙∙∙∙∙∙∙∙∙∙∙∙∙∙∙∙∙∙∙∙∙∙∙∙∙∙∙∙∙∙∙∙∙∙∙∙∙∙∙∙160 第二節  提供讀者認知及作者創作的借鏡 ∙∙∙∙∙∙∙∙∙∙∙∙∙∙∙∙∙∙∙∙∙∙∙∙∙∙∙∙∙∙∙∙∙∙∙∙∙∙∙∙∙∙∙∙∙∙∙∙∙∙∙∙∙∙∙∙∙∙163 第三節  作為學界重振自我所屬文化系統的憑藉∙∙∙∙∙∙∙∙∙∙∙∙∙∙∙∙∙∙∙∙∙∙∙∙∙∙∙∙∙∙∙∙∙∙∙∙∙∙∙∙∙∙∙∙∙∙∙∙∙∙ 165

第八章 結論 ∙∙∙∙∙∙∙∙∙∙∙∙∙∙∙∙∙∙∙∙∙∙∙∙∙∙∙∙∙∙∙∙∙∙∙∙∙∙∙∙∙∙∙∙∙∙∙∙∙∙∙∙∙∙∙∙∙∙∙∙∙∙∙∙∙∙∙∙∙∙∙∙∙∙∙∙∙∙∙∙∙∙∙∙∙∙ 168 第一節  要點的回顧 ∙∙∙∙∙∙∙∙∙∙∙∙∙∙∙∙∙∙∙∙∙∙∙∙∙∙∙∙∙∙∙∙∙∙∙∙∙∙∙∙∙∙∙∙∙∙∙∙∙∙∙∙∙∙∙∙∙∙∙∙∙∙∙∙∙∙∙∙∙∙∙∙∙∙∙∙∙∙∙∙∙∙∙∙∙∙∙∙∙∙∙∙∙∙168 第二節  未來研究的展望 ∙∙∙∙∙∙∙∙∙∙∙∙∙∙∙∙∙∙∙∙∙∙∙∙∙∙∙∙∙∙∙∙∙∙∙∙∙∙∙∙∙∙∙∙∙∙∙∙∙∙∙∙∙∙∙∙∙∙∙∙∙∙∙∙∙∙∙∙∙∙∙∙∙∙∙∙∙∙∙∙∙∙∙∙∙∙172

 

參考文獻 ∙∙∙∙∙∙∙∙∙∙∙∙∙∙∙∙∙∙∙∙∙∙∙∙∙∙∙∙∙∙∙∙∙∙∙∙∙∙∙∙∙∙∙∙∙∙∙∙∙∙∙∙∙∙∙∙∙∙∙∙∙∙∙∙∙∙∙∙∙∙∙∙∙∙∙∙∙∙∙∙∙∙∙∙∙∙∙∙∙∙∙∙∙∙ 174

(9)

III

圖次

圖 1-3-1 三大文化系統圖 ∙∙∙∙∙∙∙∙∙∙∙∙∙∙∙∙∙∙∙∙∙∙∙∙∙∙∙∙∙∙∙∙∙∙∙∙∙∙∙∙∙∙∙∙∙∙∙∙∙∙∙∙∙∙∙∙∙∙∙∙∙∙∙∙∙∙∙∙∙∙∙∙∙∙∙∙∙∙∙∙∙∙∙∙∙∙ 11 圖 1-3-2 本研究理論建構圖 ∙∙∙∙∙∙∙∙∙∙∙∙∙∙∙∙∙∙∙∙∙∙∙∙∙∙∙∙∙∙∙∙∙∙∙∙∙∙∙∙∙∙∙∙∙∙∙∙∙∙∙∙∙∙∙∙∙∙∙∙∙∙∙∙∙∙∙∙∙∙∙∙∙∙∙∙∙∙∙∙∙∙ 13 圖 3-3-1 孤獨類型關係圖 ∙∙∙∙∙∙∙∙∙∙∙∙∙∙∙∙∙∙∙∙∙∙∙∙∙∙∙∙∙∙∙∙∙∙∙∙∙∙∙∙∙∙∙∙∙∙∙∙∙∙∙∙∙∙∙∙∙∙∙∙∙∙∙∙∙∙∙∙∙∙∙∙∙∙∙∙∙∙∙∙∙∙∙∙∙∙ 51 圖 3-3-2 孤獨類型概念圖 ∙∙∙∙∙∙∙∙∙∙∙∙∙∙∙∙∙∙∙∙∙∙∙∙∙∙∙∙∙∙∙∙∙∙∙∙∙∙∙∙∙∙∙∙∙∙∙∙∙∙∙∙∙∙∙∙∙∙∙∙∙∙∙∙∙∙∙∙∙∙∙∙∙∙∙∙∙∙∙∙∙∙∙∙∙∙ 57 圖 4-2-1 疏離層面概念圖 ∙∙∙∙∙∙∙∙∙∙∙∙∙∙∙∙∙∙∙∙∙∙∙∙∙∙∙∙∙∙∙∙∙∙∙∙∙∙∙∙∙∙∙∙∙∙∙∙∙∙∙∙∙∙∙∙∙∙∙∙∙∙∙∙∙∙∙∙∙∙∙∙∙∙∙∙∙∙∙∙∙∙∙∙∙∙ 70 圖 4-2-2 孤獨與疏離辯證關係圖 ∙∙∙∙∙∙∙∙∙∙∙∙∙∙∙∙∙∙∙∙∙∙∙∙∙∙∙∙∙∙∙∙∙∙∙∙∙∙∙∙∙∙∙∙∙∙∙∙∙∙∙∙∙∙∙∙∙∙∙∙∙∙∙∙∙∙∙∙∙∙∙∙∙∙ 70 圖 4─3─1 疏離層面實質關係 ∙∙∙∙∙∙∙∙∙∙∙∙∙∙∙∙∙∙∙∙∙∙∙∙∙∙∙∙∙∙∙∙∙∙∙∙∙∙∙∙∙∙∙∙∙∙∙∙∙∙∙∙∙∙∙∙∙∙∙∙∙∙∙∙∙∙∙∙∙∙∙∙∙∙∙∙∙∙∙∙∙∙ 75 圖 4-3-2 文化五個次系統關係圖 ∙∙∙∙∙∙∙∙∙∙∙∙∙∙∙∙∙∙∙∙∙∙∙∙∙∙∙∙∙∙∙∙∙∙∙∙∙∙∙∙∙∙∙∙∙∙∙∙∙∙∙∙∙∙∙∙∙∙∙∙∙∙∙∙∙∙∙∙∙∙∙∙∙∙ 77 圖 4-3-3 文化五個次系統中的「疏離」層面分布圖 ∙∙∙∙∙∙∙∙∙∙∙∙∙∙∙∙∙∙∙∙∙∙∙∙∙∙∙∙∙∙∙∙∙∙∙∙∙∙∙∙∙∙ 78 圖 6─4─1 心理疏離與社會疏離在五個文化次系統裡的位階關係圖 ∙∙∙∙∙∙∙∙∙∙∙∙∙∙∙∙ 155 圖 8─1─1 本研究的成果圖 ∙∙∙∙∙∙∙∙∙∙∙∙∙∙∙∙∙∙∙∙∙∙∙∙∙∙∙∙∙∙∙∙∙∙∙∙∙∙∙∙∙∙∙∙∙∙∙∙∙∙∙∙∙∙∙∙∙∙∙∙∙∙∙∙∙∙∙∙∙∙∙∙∙∙∙∙∙∙∙∙∙∙∙∙ 171  

(10)

IV

(11)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孤獨,是北風送的禮物,而且還不准人們退貨……」有回和友人相聚臺北 時,坐在窗旁看著外頭人來人往,友人突然說了這麼一句話。這句話讓我有些意 外,即便我們都整群人坐在她對面談天說地了,為何她還會說出這樣的話語?「為 什麼妳會這樣講?」我好奇的問她。「欸,妳要陪我去廁所嗎?」她沒正面回答 我的問題,卻給了我另一個思緒的開端。

「一起去廁所吧?」帶著羞澀氣息的言語,我總是這樣看著周遭的同學們詢 問著他人。從小學開始,不管是到福利社買東西、或是幫老師跑腿,甚至上個廁 所,最常聽見的都是這樣的問句:「陪我一起去?」不管是本身害怕落單,或是 心不甘情不願,原先沒有點頭意思的我們,大多都會答應隨行。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身邊越來越常會聽見:「陪我一起……好嗎?」這 樣的問句。曾經我問過提問的人為什麼不自己去完成事情,對方說:「一個人孤 孤單單的多可憐,好像很沒人緣、活在團體外似的。」他們因為自己找到相伴的 人而感到欣慰,卻總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說自己感到孤獨。

長久以來,我們為了存活而產生了互助和分工,因此我們容易害怕獨處、害 怕自己不被需要、害怕自己被人群排斥在外、害怕自己跟別人格格不入、害怕被 別人不認同,所以千方百計想跟別人一樣。(凌茜,2010:12)這樣的情形在上 了大學接觸更多來自各地的同學後更常看見。在初進大學的時候,有不少人不是 選擇自己關心的課程,而是先關心周遭的友人有無意願一同選修該堂課。他們考 量的是上課時有無認識的人陪伴,拉人作伴的同學們害怕對方答應後卻沒選說好

(12)

2

的那堂課,留下課堂上孤零零的自己。

接著我們開始修習人際關係、社會經驗與愛情學分,應著每人追尋的方向不 一,身邊越來越多人離去,有熱中於社團、勤勞於工讀,甚或是與另一個穩定的 交往對象相偎相依。被留下的人,逐漸的找不到人可以說話,即使透過網路可以 聯繫到過去國高中認識的同學,但因各自有了新的生活,相對也不再如同過往隨 找隨到了。我越來越常聽見落單的人和我說他們感到孤獨,也逐漸感受到脫離了 群體後的同學們與我們之間的疏離,甚至在網路上發現大家頻繁的發布著自己正 在做什麼事情,尋求他人關心;甚或有人因此而參與了心靈課程,企圖追尋自我。

看著這些變化,我不禁在想:「我們怎麼了?」

身處在資訊豐富且多元的社會中,我們接觸的面雖然廣,但在快速變遷的過 程,人們尚未意識及釐清眼前現象的同時,新的課題便接連出現,挑戰著人們思 索的極限。不同於過去以勞動為主的農業社會,以服務業為主的現今,加強了人 際之間的互動,群居的我們在生活中一定會與他人有交際往來,不管是物質上的 需求或是精神上的需求,也都會與他人相關聯。在這樣看似互動機會眾多、資訊 學術等等資源豐富的社會之下,未及思索的部分反而成為個人心中不確定的因 素,導致我們不免會去思索諸如「我是誰?」「我為何而活?」「我在做什麼?」

之類的課題。(鍾文榛,2011)

由於每一個作家都會非常著重自己對那個時代或文化的體驗和觀察,像「詩 歌」、「劇本」、「小說」等等文學作品,都可以是反映當代社會的產物之一,也因 此每個閱讀者都可以從自己讀過的書或文章裡注意到作者在當下社會中所欲表 現及描述的情景。換句話說,作品是順應社會現況而生的產物,透過閱讀作品我 們便可發現當前社會中的現象或問題,甚至是對人的心理有什麼影響。(鍾文榛,

2011)

(13)

3

近十年來坊間的出版品,越來越多使用到「孤獨」這一字眼,當我們看到書 名叫「孤獨」時會做什麼聯想?大部分的答案是消極的、負面的。針對這樣的狀 況,林信男認為是因為整個社會被洗腦,過度強調人際關係的重要性,而忽略了 孤獨的正面功能。他又提到,如何改善人際關係的書、演講、訓練班成為現代化 社會的寵兒,這種氣氛對不擅社交的人造成了不小的壓力,甚至因而不能接受自 己。(史脫爾[Anthony Storr],2009:導讀代序 1)

其實關於「孤獨」,已不同於以往我們所想的負面解讀,大多都轉化成為與 心靈追尋相關的課題。是怎樣的社會趨勢,導致人們開始注意「孤獨」與「疏離」

這樣的課題,又這樣的現象是否僅存於近十年的我們,又或者是否早在臺灣初期 便已有這些相關的課題存在於作者筆下的角色、生活,但因為非當時社會的主要 課題而較少被提出來討論,這些成了我想去引證並加以探索的出發點。

2011 年時,我曾發表過〈個人主動追求孤獨的價值與意義──以現代小說

《傷心咖啡店之歌》為例〉(鍾文榛,2011),但個人與社會的關係之緊密,並非 由一兩萬字便可歸納說明清楚,個人追尋的背後是否有一定程度會受社會文化的 影響也是我所好奇的。因此,本研究將從個人放大到整個社會來看,期望以孤獨 與疏離為研究課題來透視時代心靈的變遷。又小說的閱讀比起單看歷史事件陳述 更讓人有思索的彈性空間,所以本研究將以臺灣現代小說為印證核心,期待本研 究與所關心的課題能相呼應,提供讀者另一看待孤獨、疏離與時代心靈的視野。

(14)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曾說:「人類是天生社會性動物。」社會心理學家馬 斯洛(Abraham Maslow)也主張人天生是一種「社會性」動物,並提出倘若將 生活分為「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兩部分:物質生活可藉由人與人之間互動 和互助合作而達成;而精神生活則靠人際活動得以感到充實。(楊茹婷,2011)

史脫爾更提到:「目前大家都強調親密的人際關係,但這也是近代才有的現象。」

(史脫爾,2009:3)

張小嫻在其作品裡,寫過這麼一段話:

開心的時候,有人分享,才有意思。

不開心的時候,有人安慰,我們才有勇氣去面對。

把開心和不開心都留給自己的人,理智,但孤獨。(張小嫻,2006:8)

張小嫻寫出每個人都有煩惱,當我們聆聽別人的煩惱,幫助對方解決一些問題 時,我們本身的煩惱好像就會減輕一些。姑且不論這句話所提到的孤獨意指為 何,光就人們之間相互分擔的行為來說,就和上段曾提到的社會性動物相關。所 謂的社會性,指的是人類匯聚群居的先天本能。(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2011a)

在最初尚未工業化的時代,群居在一起的人類共同生活在一個大圈子內,靠的正 是彼此相互分擔(工作上的分擔也好,情緒上的分擔也好),和人互動是生活的、

是必然的。但現今的社會,儘管我們試著找人分擔些什麼,卻仍然容易感受到孤 獨,和人互動有時候還會變成自己的壓力。

在《有一種孤獨叫自由》一書中,作者便提到這樣的轉變:人類所以會感覺

(15)

5

到孤獨,是因為從過去群居在一起狩獵、耕種改變成在都市裡分工,高樓大廈的 出現成了社會進步下阻隔人與人的屏障,再加上人與人之間的激烈競爭,才逐漸 讓人變得退縮、多疑、孤僻,甚至出現處在人群中就感到不自在、不知道怎麼與 陌生人打交道、害怕不熟悉的人會傷害自己等現象。(李素文,2011)

不同於過去人類為了謀生求溫飽而沒時間注意人際關係,現在的我們處在資 訊發達的時代,不僅聯絡方便、交通方便,連物質也不虞匱乏,即便如此便利與 省時,我們卻越加頻繁地說著自己感到孤獨,或覺得自己與他人有所疏離。我們 會聽見「我好孤獨,尤其是深夜到來時,那份孤獨的感覺更加讓人窒息!」「即 使我走在喧鬧的人群中,也會感到自己是獨自一人……「我感到孤獨,因為沒有 人能懂我。」等字句,也會感覺周遭沒人了解自己,但更多時候的我們卻不知道 當中的問題出在哪裡。

存在心理學家梅(Rollo Reese May)曾提出一套看法:人自由選擇的可能性 越多,產生的焦慮也就越多。梅認為人的一生中需要發展和成長,在這過程必然 會面臨許多新的體驗和選擇,每當個體獲得一種新的體驗或做出可能的選擇時,

就好像在走一條新的道路。因為我們不知道這條道路是否安全,也因此人在能自 由選擇和發展的同時,必然會伴隨著潛藏於自由中的焦慮。科學技術的迅速發 展、工商業的繁榮、文學藝術的多種運動和創新,這些雖然給社會帶來了進步,

但人的心理一時難以適應眾多的學術理論,我們難以找到一種關於人的穩定、整 體和全面的觀點,釐不清自己所以存在的最終目的,間接的就產生了現代人精神 崩潰或和人際疏遠的況狀。(引自楊韶剛,2001:119)

透過梅的說法,我們能看到人所以在面對大環境會表現出焦慮,原來是出於 選擇太多及不確定性太多所致。梅將人會感覺到孤獨與疏離歸類於因為我們面對 太多的訊息量,無法確認自己的存在定位才會有所迷失進而有所感。孤獨與疏離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是屬於需要被治療且導正的疾病。心理學家在處理這樣的議題

(16)

6

首重的是:這樣的心態狀況是否會導致患者影響到正常生活?怎樣去化解患者對 社會/生活的不適應?也就是說,在過去關於社會孤寂的研究,大多都將孤獨定 義為較負面的心理表現,討論擁有孤寂感的人是否容易有憂鬱症狀等相關課題,

以及如何去治癒這樣的病症,是過去心理學家關注的焦點。

直到近些年,開始出現史脫爾、科克(Philip Koch)、蔣勳等學者,提出追 尋孤獨的好處。孤獨一詞,不再只是隱含病症可能的詞彙,轉而是一種自我對話 的過程,藉由過程中我們與自己對話,企圖為自我找到新的方向,甚至是心靈上 的一條出路。(鍾文榛,2011)然而,從過去負面的解讀、剖析病症原因、尋求 解決之道到現今正面的接受,甚至學習讓自己在一定程度處於孤獨的狀態,這一 段從負面的病症轉為正向表現的孤獨,卻鮮少有人針對過程加以討論與說明。

現在的我們很常覺得自己不被他人了解,認真用力的上班、玩樂,但在回到 家後卻會有喧囂過後的落寞等感受。雖然我們已試著尋找自己的定位,但還是很 容易問出:為什麼我會感到孤獨?什麼是孤獨?和寂寞一樣嗎?為什麼會和他人

/社會產生疏離?是不是有什麼社會因素影響?又過去資訊尚未爆炸前的人們 是否也有著這般的孤獨與疏離感受等問題。

整合這些被各自書寫的議題,建構一套能夠理解時代心靈變遷的理論體系,

釐清包含孤獨相關的課題、疏離的來源與面向舉證,分析臺灣現代小說前/後兩 階段所透顯的孤獨與疏離,以及提供相關研究成果一些運用途徑,便是本研究的 主要目的。

透過這樣的理論建構,我希望對學校教育、讀者、創作者、文化重振等四方 面有所回饋:(一)為語文教育增添新的內容;(二)提供讀者新的認知,幫助有 此感受的人們釐清孤獨與疏離為何;(三)給予創作者針對孤獨與疏離兩議題再 思考、再創新的參酌;(四)利用牽涉到終極信仰、觀念系統、規範系統、表現

(17)

7

系統和行動系統等五個次系統的概念來釐清臺灣的我們所以會有孤獨與疏離的 因素,了解緣由以重振文化歸屬。

二、研究方法

為了完成研究目的,勢必得搭配相應的研究方法;又當代學術論文所使用的 方法眾多,有心理學方法、社會學方法、符號學方法、文化學方法、詮釋學方法、

現象學方法、美學方法、比較文學方法……等,每一種方法都有其功能與限制存 在,因本研究範圍涵蓋的部分是以孤獨狀態、疏離現象及二者在文學中的表現為 主,根據本體研究的需要,除了第一章「緒論」說明了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 究方法、研究範圍及其限制,第二章至第七章將會運用到「現象主義方法」、「語 義學方法」、「詮釋學方法」、「社會學方法」等研究方法,針對各研究方法依序交 代如下:

(一)「文獻探討」──現象主義方法

本研究的第二章為「文獻探討」,主要是針對「孤獨與疏離」、「現代小說中 的孤獨與疏離」兩大部分進行文獻收集,進而加以整理、分析,並且探討他人對 此議題不足待補的地方。此種將經驗到的問題與他人闡述加以對照比較的行為,

就是使用「現象主義方法」。現象主義方法的現象觀,指的是凡是一切為經驗所 及的對象。(趙雅博,1990:311)整體是一種探討本身所能經驗的語文現象的方 法。也就是說,「現象主義方法」是顯現於經驗中或為經驗所及的對象的方法(周 慶華,2004:95);包括一切關於文學的人、事和作品及其彼此之間互動的複雜 關係。(李瑞騰,1991:43)第二章將以此方法來看孤獨、疏離與文學三面向,

除了匯整過去相關議題的研究概況以外,更期待能釐出尚未被討論的新課題,以 便更進一步進行研究。

(18)

8

(二)「孤獨相關的課題」、「疏離的來源與面向」──語義學方法

本研究的第三章、第四章為「孤獨相關的課題」、「疏離的來源與面向」,將 針對「孤獨」、「疏離」二詞進行分析,使用語義學方法以找出語義表達的規律性、

內在解釋、二者在語義表達方面的個性以及共性。所謂的語義學(Semantics),

是一個涉及到語言學、邏輯學、計算機科學、自然語言處理、認知科學、心理學 等諸多領域的一個術語。(維基百科,2011)而「語義學方法」指的是探討語言 意義的方法,在這裡特指處理物質性的部分。一般都指語文面的意義,包含語文 的內涵和指涉。(利奇[Geoffrey N. Leech],1996)希望透過語義學方法將「孤 獨」、「疏離」二詞的關係界定清楚,並提出有效的新詮釋,以利後續章節得以在 一明確的概念界定下進行論述。

(三)臺灣現代小說前/後階段所透顯的孤獨與疏離──詮釋學方法

本研究的第五章、第六章將分別討論臺灣現代小說前/後階段所透顯的孤獨 與疏離,孤獨與疏離都屬於抽象不具體的詞彙,也因此需要透過詮釋,才能從文 本中窺見一二。所謂的詮釋,意指對文字解釋或指解釋的文字。(教育部重編國 語辭典,2011b)又周慶華也曾提出:「詮釋學方法」是解析語文現象或以語文 形式存在的事物所內蘊的意義。不論是語言的表面意義,還是語言的深層意義,

都可以構成詮釋的對象;而詮釋所要了解或獲得的對象,包含語文現象或以語文 形式存在的事物所蘊含的主題、情感、意圖、世界觀、存在處境、個人潛意識和 集體潛意識等向度。(周慶華,2004:101~110)也就是說,小說文本的閱讀不 單只是故事、情節、人物的討論,更可進一步透過文本所蘊含的主題、情感、意 圖、世界觀、存在處境、潛意識等向度進行更深入的詮釋。也因此在第五、六兩 章將運用「詮釋學方法」,藉由解析小說文本,來深入理解文本中所透顯出的孤 獨與疏離,其與社會文化、民族精神、歷史背景等等面向有怎樣的相關性。

(19)

9

(四)「相關研究成果的運用途徑」──社會學方法

本研究的第七章為「相關研究成果的運用途徑」,主要是使用「社會學方法」, 將透過文本所看見其反映的社會現實,進一步反思與回饋以提供文化交流、文學 認知與創作及教育推廣三方參酌。社會學方法,原是指研究社會現象的方法,但 在這裡是特指研究語文現象或以語文形式存在的事物所內蘊的社會背景的方 法。這種解析大體上有兩個層面:一個是解析語文現象或以語文形式存在的事物 是如何的被社會現實所促成;一個是解析語文現象或以語文形式存在的事物又是 如何的反映了社會現實。(周慶華,2004:89)文本的閱讀理解會因人而異,而 運用途徑的考慮也未必符合社會期待,因此本章節雖擬採社會學方法進行研究,

但也僅能作為個人策略的運用,而非絕對。

(20)

10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其限制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除了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目的與方法外,第二章「文獻探 討」將針對孤獨與疏離、現代小說中的孤獨與疏離等兩方向進行資料收集與歸 結;第三章則為「孤獨相關的課題」,以孤獨的界定、本體特徵及類型三項進行 理論建構;第四章針對「疏離的來源與面向」加以說明,包含疏離的界定、疏離 來自孤獨的概況、疏離的三種面向。

第五章開始帶入文本討論,以「臺灣現代小說前階段所透顯的孤獨與疏離」

為母題,選用具代表性的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王禎和《嫁粧一牛車》、白 先勇《寂寞的十七歲》、王文興《家變》、七等生《我愛黑眼珠》、陳若曦《城 裡城外》等作品,進行下列三面向的分析論述:(一)臺灣現代小說前階段中的 時代心靈概況;(二)負向型孤獨與正向型孤獨的綜合體現;(三)心理疏離與 社會疏離的交錯展演。

第六章同樣使用文本討論「臺灣現代小說後階段所透顯的孤獨與疏離」,有 駱以軍《遠方》、朱天心《古都》、朱少麟《傷心咖啡店之歌》、邱妙津《蒙馬 特遺書》、林文義《流旅》等具代表性的作品,除了討論:(一)臺灣現代小說 後階段中的時代心靈概況;(二)正向型孤獨與高處不勝寒型孤獨的相衍體現;

(三)心理疏離與社會疏離的紛繁展演三項之外,另加入「文化系統」的概念以 討論文化疏離的內化與迴圈呈示。文化是一個值得探討的龐大體系,牽涉到終極 信仰、觀念系統、規範系統、表現系統和行動系統等五個次系統(周慶華,2007:

182~184),不論是語言、行動甚或是文化表現,大致脫離不了「創造觀型文化」、

(21)

11

「氣化觀型文化」和「緣起觀型文化」此三大文化系統。以周慶華歸納出的三大 文化系統圖為例:

終極信仰:神/上帝

觀念系統:哲學(如形上學、知識學、邏輯學、倫 創造觀型文化 理學等)、科學(如基礎學科、技術 學科、應用學科等)

規範系統:以互不侵犯為原則

表現系統:以敘事/寫實為主,擴及新寫實、語 言遊戲、網路超連結等

行動系統:講究均權、制衡/役使萬物 終極信仰:佛

觀念系統:緣起/性空觀

文化 緣起觀型文化 規範系統:自救解脫/慈悲救渡

表現系統:不棄文學藝術(以敘事/寫實為主),但 僅為筌蹄功能

行動系統:去治戒殺 終極信仰:道

觀念系統:道德形上學(重人倫/崇自然)

氣化觀型文化 規範系統:強調親疏遠近 表現系統:以抒情/寫實為主

行動系統:勞心勞力分職/諧和自然

圖 1-3-1 三大文化系統圖(資料來源:周慶華,2006:221)

由此圖可看出異系統因不同的信仰對象而衍生出不同的規範與行為表現,所 以第六章將透過這樣的異系統比較,以氣化觀型文化解讀臺灣現代小說,理出文 本中與氣化觀型文化不相符合處,以及為何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又是受哪種類 型的文化影響而致,以期替現今人們所以容易有孤獨、疏離感受找出內在潛意識 的衝突點為何。

(22)

12

第七章則為「相關研究成果的運用途徑」,擬議將研究成果運用到語文教育,

為其增添新的內容,並提供讀者認知及作者創作的借鏡;另透過文化系統的比 較,企圖提供學界重振自我所屬文化系統的參考憑藉。

本研究整體性質是採行理論建構。在周慶華《語文研究法》中,對「理論建 構撰寫體例」提出下列說明:

理論建構,講求創新。大致上從概念的設定開始,經由命題的建立到命題 的演繹及其相關條件的配置等程序而完成一套具體系且有創意的論說。

(周慶華,2004:329)

以上述說明為本,擬出本研究的「概念設定」、「命題建立」、「命題演繹」依序如 下:從研究題目《從孤獨與疏離透視時代心靈的變遷──以臺灣現代小說為印證 核心》來看,所涉及的內容為「孤獨、疏離、時代心靈、臺灣現代小說」,形成 概念一;由概念一欲討論的關鍵字:孤獨、疏離,可再細分出下列幾項:「正向 型孤獨、負向型孤獨、高處不勝寒型孤獨、心理疏離、社會疏離、文化疏離」, 此為概念二。

依據上列所設定的兩個概念,形成以下四個命題:(一)孤獨有它的本體特 徵和不同的類型(命題一);(二)疏離來自孤獨,並且有三種面向(命題二);(三)

臺灣現代小說前階段所透顯的孤獨與疏離有別於後階段(命題三);(四)臺灣現 代小說後階段所透顯的孤獨與疏離有別於前階段(命題四)。將以上四個命題進 一步運用於學校語文教育、讀者與創作者、整體社會等三方面而延伸推論出以下 三項演繹:(一)本研究的價值,可以為語文教育增添新的教育內容(演繹一);

(二)本研究的價值,可以提供讀者認知及作者創作的借鏡(演繹二);(三)本 研究的價值,可以作為文化所屬的憑藉(演繹三)。

(23)

13

將上述內容加以整理後,建構出本研究「概念設定」、「命題建立」、「命題演 繹」關係圖示如下:

圖 1-3-2 本研究理論建構圖 理論建構 概念設定命題建立命題演繹

孤獨、疏離、時代心靈、臺灣現代小說(概念一)

正向型孤獨、負向型孤獨、高處不勝寒型孤獨、心理疏離、

社會疏離、文化疏離(概念二)

孤獨有它的本體特徵和不同的類型(命題一)

疏離來自孤獨,並且有三種面向(命題二)

臺灣現代小說前階段所透顯的孤獨與疏離有別於後階段(命題三)

臺灣現代小說後階段所透顯的孤獨與疏離有別於前階段(命題四)

本研究的價值,可以為語文教育增添新的教育內容(演繹一)

本研究的價值,可以提供讀者認知及作者創作的借鏡(演繹二)

本研究的價值,可以作為文化所屬的憑藉(演繹三)

圖 1-3-2 本研究理論建構圖

(24)

14

二、研究限制

康來新曾在〈隨風而散──試論臺灣現代小說中的失落感〉一文中提到:二 十世紀文學的一個重要主題就是孤絕與失落,東方是東方,西方是西方,各有各 的文學孤絕與失落,也各有各的形成因素。(林治平主編,1994:61)參考這樣 的說法,本研究也希望能透過小說文本的分析,理出時代變遷下人在孤獨與疏離 這部分的心靈是否也順應著社會而有所改變。因此,將研究題目訂為《從孤獨與 疏離透視時代心靈的變遷》。但時代心靈絕不僅止於「孤獨」與「疏離」兩課題 而已,不同的歷史背景、政治局面,再加上不同文化的相互影響,必會有其他種 類的心靈(例如失落、焦慮等等)值得討論;但心靈種類太多,能探討的範圍甚 大,難以兼顧,何況也大多不是本研究題目主要處理的課題,所以本研究只將時 代心靈侷限於「孤獨」與「疏離」兩個重要課題,其他種類的心靈僅能略提,此 為本研究的限制之一。

除了孤獨與疏離的概念界定之外,本研究另一重點在於對小說文本進行詮 釋,但光是小說就有武俠小說、歷史小說、科幻小說等大眾小說的類型;又小說 的題材眾多,可以為了表達社會變遷而寫,也可為了抒發個人情志而書,在時空 背景的部分即便能建構在歷史故事上,仍會含有虛構的成分而與現實生活有所出 入,更別說不同流派所著重的目的不一而導致小說百百種了。基於這樣眾多的選 擇,倘若要全面討論實為一浩大的工程,因此本研究只針對較嚴謹的現代小說,

挑選與時代背景有相關且較能看出「孤獨」與「疏離」兩課題的文本為探究對象。

又作家的選擇上,因考慮後續運用途徑是希望提供給大眾有機會一探究竟,以致 只選擇大家較耳熟能詳的作家,或較具代表性的作品進行討論,無法廣為印證,

此為本研究的限制之二。

在語文研究的這些形式學科領域以及技巧和風格等類型規模,在整體研究中

(25)

15

又可以有理論建構和實證探索等兩種主要形態。前者(指理論建構),著重在演 繹推理;後者(指實證探索),著重在歸納分析,合而成就了語文研究「在世存 有」的動態及其靜態成果的樣相。(周慶華,2004:4)本研究無法全面涵括所 有作品,僅能在有限的時間及能力下收集相關文獻,設定理論建構以進行詮釋及 演繹。又研究題目雖可延伸至校內文本閱讀的教學討論,但因個人未能在校跟 班,且無足夠數量的學生能夠進行主題教學的觀察、施測或訪談,也不方便進行 讀者在「孤獨與疏離」相關閱讀經驗的問卷調查,所以僅能以理論架構所演繹出 的研究成果作為大家參考的方向,無法多方檢證本研究在成果運用上的成效,此 為本研究的限制之三。

小說文本、作家群、時代心靈此三部分雖都有著眾多的材料,但在取材上不 免有部分受限於我個人的生活經驗,未曾經歷過的歲月僅能選擇性的納入我所能 理解的部分加以闡述。因此,在小說的選擇及詮釋標準上,難免帶有個人主觀意 識,而非完全客觀。由於能論述的課題眾多,所以本研究倘若有所不足的部分,

只好俟諸日後以專文的方式補齊,以期研究更臻完整。

(26)

1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光語文一門學問,就可細分語言學、語用哲學、文字學、訓詁學等等項目,

人與社會的關係之複雜,更非一門學科或三言兩語便可以清楚解釋。倘若要利用 孤獨與疏離兩課題來解釋時代心靈的變遷,勢必得先整理出過往已有哪些研究討 論過孤獨或疏離,以及又是站在哪一門學科為出發點進行論述;只有整理各方論 述後,才能避免研究課題重複探討、了無新意。本章節將針對「孤獨」與「疏離」

兩課題進行相關專書、學術論文、期刊論文等文獻的收集,加以整理、分析與批 判,希望能歸納出已做過為何,及發現尚未討論且值得深入再探討的課題,為後 續研究揭開序幕。

第一節 孤獨與疏離

人類是彼此互動的社會性動物,無論我們是獨處或跟別人同在一起,都屬社 會的一分子。也因此,我們的想法、感覺與行為隨時都受到人際互動網絡的影響。

(艾隆森[Elliot Aronson],2003:原序 v)正由於人類的情感是內隱、直覺、

無形的、無法明確使用文字說明出來的,因此其中因情感變化所產生的「孤獨」

感覺,以及逐漸與外界產生「疏離」的現象,成了可以感受到它們存在,卻較難 具體指出的課題。

本研究題目《從孤獨與疏離透視時代心靈的變遷──以臺灣現代小說為印證 核心》中,主要會牽涉到的點有「孤獨」、「疏離」、「時代心靈」、「臺灣現代小說」

四個部分,第一節針對「孤獨」、「疏離」、「時代心靈」進行相關文獻的收集,有:

〈上班族的心靈環保──追求自我實現與自我心靈潛能激發〉(林松茂,2008)、〈大 學生孤獨與自我價值感的關係初探〉(王曉剛等,2006)、〈孤獨的情感表現〉(何 季芳,2008)、〈變遷中的臺灣民衆心理需求、疏離感與身心困擾〉(周玉慧等,

(27)

17

2008)、《臺灣社會宗教信仰與疏離感之研究》(吳奇螢,2008)、《網絡成癮與其 孤獨感關係的研究》(劉連龍等,2009)、《網路交友動機與人格、孤獨、社交焦 慮和自我揭露的關係》(張雅婷,2008)、《華人文化的咖啡消費之深層心靈隱喻》

(宣翔,2008)、《社交孤立兒童的自我探索與表達技巧之學習》(高焜燦,1996)、

《社交焦慮與孤獨感之線上聊天行為》(張淑楨,2008)、《青少年孤獨感的特點 及其與人格、家庭功能的關係》(李彩娜等,2006)、《探究成人靈性轉化學習──

以生涯轉換者為例》(廖淑純,2011)、《論網絡教學中的信息孤獨》(劉宇文等,

2002)等。

從收集到的文獻中,整理出的關鍵詞有:自我心靈、價值感、信仰衝突、人 際互動、民族認同、變遷中的心理需求、家庭、社會責任等項目。將以上關鍵詞 重新整理後,可發現針對「孤獨」與「疏離」兩課題的研究面向,大致都脫離不 了個人自我意識的覺醒、家庭提供安全感的必要、人際與社會的維繫與適應、潛 意識的終極信仰此四部分。分項訂題並整理如下:

一、孤獨相關的課題

(一)個人自我意識的覺醒

存在感是一個人知道他發揮這種作用的能力。(Rollo May,1953:180)

1958 年,梅提出:人必須對自己有足夠的了解和認識,並把這種認識作為 觀察別人的基礎,以堅強的自我核心為出發,才能在自我與世界之間建立存在 感。(引自楊韶剛,2001:82)也就是說,人必須要先有自我意識,體驗到人的 存在或感覺到人的自我,努力發現自己的內在力量,學會如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 生活、發現或重建人生的價值和目標,學會做一個自由的、具有創造性的人,讓 自己不陷入失去價值感的焦慮、失望和冷漠之中,才能進而超過時空,審視過去

(28)

18

和計畫未來。(同上,72~73)

在《焦慮的意義》一書中,梅認為一個人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受到威脅時,會 產生焦慮感,焦慮沒有明確的對象,人們也說不清楚一個人擔心的究竟是什麼,

為什麼會感到焦慮,所以它所威脅的主要是人的存在價值觀,潛藏在人類心靈深 處難以發現的不確定性和無依無靠會產生所謂的孤獨感。(引自楊韶剛,2001:

123~130)換句話說,孤獨是一種感覺、是一種精神狀態,必須有自我意識的存 在才會有所感覺;又個人無法具體訴說出內心是有多孤獨,但卻可以感受到它的 存在。

體認到自我意識存在後,使人一方面把自己看作是自由思維的主體,另一方 面又認識到自己是有限、被決定的客體,因此也會意識到個人生存的疾病、天災 人禍,或是與生命同等重要的精神信念、理想和價值等威脅,因威脅而產生的焦 慮在面對人際及社會時,便會有自我價值感產生。(楊韶剛,2001:105)正面的 自我價值感是一種較穩定的人格傾向,指個人在社會生活中,認知和評價作為客 體的自我(ME)對社會主體(包括群體和他人)以及對作為主體的自我(I)的正 向的自我情感體驗;它對個人的認知、情緒和行為具有一種瀰漫性的影響。(王 曉剛等,2006)

在國外〈Loneliness and fear of intimacy among adolescents who were taught not to trust strangers during childhood〉一研究指出自我價值感與孤獨存在顯著的相關 關係(Francis Terrell, Ivanna S. Terrell, Susan R. Von Drashek,2000);在〈大學生 孤獨與自我價值感的關係初探〉該研究的相關分析中,也說明:自我價值感與狀 態、特質性孤獨存在著顯著的負相關關係;在大學生群體中,高自我價值感者更 傾向於內控,有強烈的自我信念,在人際活動中表現的較為自信,能形成合理的 人際預期。(龔藝華等, 2005)但以上關於自我價值與孤獨關係的研究都建立在:

「孤獨是指個體渴望人際交往與親密關係而無法滿足時,產生的一種不愉快的體

(29)

19

驗」(引自王曉剛等,2006)為出發點,將孤獨的感受指稱為個體在人際中的渴 望所產生的不愉快體驗,著重的是外在因素對個體內在的影響。

反過來從個體為出發點看孤獨與外在關係的角度也大有人在。例如蔣勳在其

《孤獨六講》中提到:

生命裡第一個愛戀的對象,應該是自己,寫詩給自己,與自己對話,在一 個空間裡安靜下來,聆聽自己的心跳與呼吸。(蔣勳,2007:48)

依蔣勳的說法,當自己可以與自己對話時,外在的東西就會慢慢沉澱下來,並可 從中找到自己想要的解答。還有何季芳在其〈孤獨的情感表現〉中,也依蔣勳所 言為始,提出藝術創作是一種與自我對話的活動,其認為孤獨是人一生中無可避 免的問題,它是既痛苦又充實的,且是刺激創作的能量。(何季芳,2008)另有 學者也認為孤獨的情境可使人自由的解放想像,深刻的思考與創作,都是在孤獨 裡完成的,唯有在孤獨的情境中,創作者才能見到真正的自我。(曾肅良,2004)

也就是說,人的生命基調是孤獨的,孤獨感會以不同的姿態,存在於各種不同的 場合(何季芳,2008),甚至會有不同的表現方式,展現出激發自我意識的潛意 識與創造力。

(二)家庭提供的安全感

孤獨感除了是個體的社會關係網絡在質或量上出現缺陷時所產生的一種不 愉快體驗 (Ami Rokach,2002),它更多的時候被看作是一種主觀體驗,既具有 情境性,也受個體的人格、生活經驗和情境等因素的影響。汝科(Rook)認為 孤獨感是人格與情景交互作用的結果,與個體的年齡階段密切相關。(Felix Neto, Jose Barros,2003)

依照嬰兒發展的程序,人的第一項需要便是安全感。安全感的獲得,主要來

(30)

20

自父母的愛與親切的照顧,讓孩子在家中感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分子,有相當地位 及自己存在的價值,是一種滿足自尊心的內心安全感。在基本心理獲得滿足的兒 童,在心靈上會較有安全感甚或表現出自信;倘若兒童心靈感到無所寄託,便容 易心情緊張,易於衝動暴躁,甚至日後產生心理上的病態。也就是說,兒童時代 的經驗,對人格的發展和一生有重大影響;倘若兒童時期缺少安全感,便容易養 成焦慮的人格,甚至表現出迴避他人、與人隔絕的狀況。(黨士豪,1969:323

~324)

家庭心理學的研究者們認為,作為個體生活的主要環境之一,家庭不僅為個 體的發展提供物質上的保障,還提供重要的心理和情感支持,個體形成親密友誼 關係的能力部分源於家庭。從系統的觀點看,家庭功能運作上的問題可以預測個 體心理及情緒上的困擾,如親子關係與青少年的社會適應狀況有顯著的相關,不 良的親子溝通對青少年的內隱問題行為和外顯問題行為有很大影響等。(Ayse C.

Uruk, Ayhan Demir,2003)

過去針對個體孤獨感的研究,大多數是探討外部因素(包括家庭功能、同伴 關係等)與個體孤獨感間的關係;也有研究者對家庭功能與孤獨感間的關係進行 研究,認為同伴關係可能在其中起中介作用。曾有學者提出:家庭在個體青春期 前後可以為個體提供親密感體驗的機會、學習社會規範的模式和交流經驗形成的 網絡,家庭功能的不良發揮、父母的疏遠和不信任與個體較高水準的孤獨感相關 係。(引自李彩娜等,2006)另外在〈青少年孤獨感的特點及其與人格、家庭功 能的關係〉一研究結果更表示:人格類型與家庭功能類型對青少年孤獨感的區分 極為顯著,以親子間相互關係融洽、溝通、和諧及關注的民主型家庭中的孩子有 相較於冷漠和權威型家庭還低的孤獨感。(李彩娜等,2006)

由以上研究結果可知,家庭功能對個體的孤獨確實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這樣 的文獻整理結果正好可提供日後進一步討論孤獨相關的課題時,由家庭背景對個

(31)

21

體的影響及可能導致主角有何種孤獨表現的討論觀點。

(三)在人際與社會間的和諧

孤獨是一種普遍的、盛行的體驗,已經成為衡量一個人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 標準,青少年和青年人對其尤為熟悉。有研究發現孤獨感的影響範圍在青少年期 達到頂點,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也有學者指出孤獨的大學生容易感到憤 怒、封閉、空虛和困窘。(黃國萍等,2010)

在〈大學新生孤獨感的狀況及疏導策略〉一研究中,提出大學生正處於人格 發展的第六階段(18~25 歲),這一時期人格特質的發展任務是獲得親密感避免 孤獨感,體驗愛情的實現,並融入社會。此說法正符合馬斯洛所提出的需求層次 理論,該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實現和審美(超越自我 的靈性需求)六項,認為人會由較低層次開始追求,每一個層次滿足了之後,才 會再往較高的層次。其中第三層:社交需求,是著重於人際互動、追求穩定感情、

尋求陪伴,以被愛和歸屬感為主要需求的階段。第四層:尊重需求則是追求自我 的價值感,關心自己如何被他人認知、在乎社會地位及成就感。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說明了人類不單只是個體,在滿足個人基本吃喝及安全感 之外,進一步需要的便是與人有所互動,從與他人來往的過程中尋找自己的定 位,讓自己得以繼續往人生下一階段邁進。又孤獨感的年齡特徵和層次特徵受個 體人格發展階段和年齡的影響大,特定的人格發展階段和年齡特點決定了個體有 特定的需要,從而可能產生某些特定的孤獨感。(黃國萍等,2010)也因此在學 習社會規範和團體互動的大學生,成了孤獨感與人際、社會此一部分較常探討的 課題。正如不少研究中所認為的:孤獨感是青少年/大學生心理問題的一個重要 的研究課題之一。

(32)

22

例如在〈大學生孤獨與自我價值感的關係初探〉一研究中,便發現在大學生 中可以測到穩定的孤獨感,說明孤獨感在大學生中是普遍存在的。(王曉剛等,

2006)該研究說明高自我價值感的大學生能有效的應對人際情境與問題,協調好 人際期望和現實之間的差距,獲得社交支持,滿足人際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避免 和預防了孤獨的發生。相反的,自我價值感低的大學生更多地採用自責、幻想、

退避等應對方式,孤獨感居高不下在所難免。(柳春香等,2005)

另有研究發現被同伴拒絕的青少年有高水平的孤獨感和抑鬱(引自李彩娜 等,2006),但並非所有被拒絕的個體都會覺得孤獨,許多受歡迎的青少年也有 高度的孤獨,說明孤獨感體驗與客觀的被社會拒絕是不一樣的,對孤獨感的考察 必須考慮個體人格因素的作用。(鄒泓,2003:73~98)換句話說,並非只有離 群索居才會感覺孤獨,在紛紛嚷嚷的群體中,孤獨也會注入人類脆弱的心房。(何 季芳,2008)

由以上研究可發現,人們在學習融入團體的過程中,得學習調整自我的立 場,摸索出大社會的遊戲規則,以便自身能往人生的下一階段邁進。在達成遊戲 共識之前,個體必須先釐清自我在團體/社會中的價值,確認定位後才能減少個 體在人群中感到孤獨。也因此,孤獨的課題可從了解社會環境及個體在社群中立 足的心理層面兩部分入手,探討二者之間有哪些相互影響的因素,以及造就何種 局面或人們的行為表現。本研究第五、六章便將以此課題進行更進一步的論述。

(四)宗教與終極信仰的潛意識

原始民族的生活裡始終都有深層的聯繫可以作為依靠,對眾神、對萬物、對 群屬的聯繫。當孤獨是一個人自願選擇時,會覺得孤獨是好的,但倘若不是自找 的孤獨,在渴望社群情境、懷念人際交往的狀況之下,當人想到自己最後將孑然 一身走完最後的旅程,這就成了孤獨裡的一個痛苦面。獨居的人,可能連親朋好

(33)

23

友都沒人可以告別,沒有這樣的慰藉,宗教就成了個人處理最深處的需求時眾所 接受的方法,可以滿足人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需要有個關心的人相伴的渴望。(魏 蘭[Joanne Wieland],1999:71~77)

又梅也提及:對自己存在的感覺,是透過包含著個體意義和參與意義的象徵 而表現出來的,例如參與宗教信仰、實行民主權利、表現社會成功或對祖國的熱 愛等等。梅並非認為宗教是絕對的,而是提出人可以藉由宗教表現對選擇和責任 的焦慮如何處理;倘若宗教能給人帶來生活的意義和勇氣,使人確定自己的尊嚴 和價值,並使人有勇氣接受自己的侷限性和正常焦慮,那這種宗教就應該成為人 生最高的價值,成為人生最終的目標和歸宿。按照他的分析,這或許就是佛洛伊 德(Sigmund Freud)為什麼能夠排除重重阻力,執著而勇敢地投身於精神分析 研究,以及齊克果(Soren Kierkegaard)為什麼能在孤獨和寂寞之中,在他人的 譏笑聲中,成就其哲學偉業,其根本原因在於他們都有堅定的宗教精神作為其精 神支柱。(楊韶剛,2001:138~150)

但宗教的課題間接也牽涉到所謂的觀念系統。觀念系統是指一個歷史性的生 活團體的成員,認識自己和世界的方式,並由此而產生一套認知體系和一套延續 並發展其認知體系的方法。(沈清松,1986:24)這一認知體系既然是由歷史性 的生活團體所研發製訂出來的,那麼它跟該歷史性的生活團體所有的終極信仰就 有直接的關聯。也因此,漢民族以「道」為主的終極信仰觀和西方一神教以「上 帝」為主的終極信仰觀的巨大差距,也會導致彼此觀念系統的顯著不同。(楊評 凱,2011:133)

除了宗教上的觀念差異,在孤獨此課題上,也有學者認為:孤獨感具有不同 的社會文化含義(Felix Neto, Jose Barros,2000),國外孤獨感研究的結論不一定 適用於我們,考察國內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人們孤獨感的特點,也是可以努力 的方向。即便以上論述都說明宗教和終極信仰對個人價值與行為表現上有一定的

(34)

24

影響,而受到中西方價值系統的差異,在行為表現可能也會有所不同;但是在現 今的研究中,卻尚未有學者提及孤獨與宗教或終極信仰間可能的相關性,疏離的 課題倒是有《臺灣社會宗教信仰與疏離感之研究》一學位論文可循。有鑑於此,

本研究將在第六章節,藉由臺灣現代小說中的片段,企圖補足此一尚未被論及的 課題,試為討論宗教、終極信仰與孤獨間的可能關聯。

二、疏離相關的課題

以謝曼(Melvin Seeman)提出的疏離感層面,包括:無力感、無意義感、

無規範感、自我疏離感為主要探討指標(Melvin Seeman,1959),可見疏離感與 孤獨課題同樣牽涉到:個人自我意識、及人際與社會間的感受,甚至同樣也關係 到宗教與終極信仰的潛意識。因兩課題牽涉到的面向雷同,所以此段文獻探討僅 就各研究對疏離感一議題的研究狀況提出簡易的彙整及個人感覺不足處,不再如

「孤獨相關的課題」依涉及課題分項細說。

新佛洛依德學派學者佛洛姆(Erich Fromm)指出人的疏離具有多種層面,

可能與自然、社會、他人、其他事物及工作互相疏離,也可能與自我疏離(自我 失去了自我的意識、自發性及個人的自我性),以致於感到自己是陌生人,甚至 自己不認識自己。(馬斯洛等,1990)也因此,「疏離感」最常被用來測量人們對 於周遭生活狀態的感受,並藉此衡量其身心健康,所以可解釋為:疏離感與個人 意識相關。

馬立秦曾提到疏離自人類歷史以來就存在了,是人們對於周遭環境格格不入 的感受。雖然身處在其中,但是心卻因為某些因素而不在其內,以致無法產生歸 屬感或認同感。(馬立秦,1984)此文不但說明疏離是一種個人感受,更點出疏 離感產生於與他人接觸的情境之下。另於《影響大學生校園疏離感變項之研究》

一研究中也提出:疏離是一種生活中普遍的現象,不過這現象並不是絕對有或無

(35)

25

的問題,它涉及感覺、認知以及社會關係,並且是一個程度或方向的問題。(顏 若映,1988)

在與疏離課題相關的論文中,馬立秦(1984)以性別為分類,提出男性比女 性容易感到疏離,教育程度與疏離感呈負相關,在職業種類上不穩定的工作仍會 使當中的白領階級產生疏離感,以及經常變換職業、容易遭解僱或被取代的人也 常會感到疏離。在顏若映(1988)的文獻整理中提及 Raymond 也是指出,社經 地位對學生的疏離感有顯著影響;社經地位高者,其疏離感是下降的。另顏若映 的研究結果還發現大學生族群校園疏離感較強烈的是男生;在國外研究部分,

Young、Heussenstamm 的研究也是呈現男生在學校環境中確實有較高的疏離感。

(引自廖啟雄,2004)此外在老年人族群的研究上,陳譽馨(1995)發現男性老 人在疏離感上較高,尤其在政治無力感方面,並且提出教育程度較低者、收入較 低者、社會經濟地位較低者或喪偶者,其疏離感總量較高。

但在翁嘉珮(2000)的研究中,卻提出從班級氣氛與學業成就來看男女高中 生在疏離感上的差異,結果並無顯著不同;又家庭社經地位不同的高中學生,在 整體的疏離感上大致無顯著差異存在,僅在孤寂感層面上,發現中社經地位的學 生高於高社經地位的學生。羅聿廷(2002)的研究結果也發現:單親青少年的疏 離感不因性別的不同而有差異存在,單親青少年的家庭收入與父母的職業等級均 不影響疏離感。廖啟雄(2004)在國小學生的研究發現上,則是得到性別對整體 疏離感無太大差異,僅在自我疏離感上顯著的結果。而許忠信(2003)研究老年 人的生活型態、社會疏離感和幸福感,得到不同性別的老人在疏離感整體層面上 無顯著差異。

由以上相異的研究可發現,性別與社經地位、收入等變項,對於產生疏離感 並無直接相關。吳奇螢認為對於兩性之間在疏離的感受上無差異的結果與一般的 刻板印象不同。這裡稱為刻板印象,是基於社會上對男性的期待而使男性有隱性

(36)

26

壓力,造成較高的疏離感,且社經地位不同的問題,在學生對於疏離感的影響上 較難看出端倪;或許可從學生對社經地位的認知去作了解,因為學生尚無接觸職 場環境,對社經地位的體會可能有落差,再者社經地位本身也是較難衡量的指標 之一。(吳奇螢,2008)

後現代社會帶來的包括產業結構、社會結構和生活方式的改變,連帶的對於 社會文化和價值也有相當程度的影響。(王振寰,2001:645~671)面對如此變 化,有的人在社會適應上似乎產生了問題,但是這不全然是個人問題,而是結構 性的。換句話說,個人感受到疏離的程度,也許與性別、社經地位及收入無絕對 直接的關係,但與個人所接觸的議題、情境,甚至於社會、文化較有直接關係。

根據馬克思(Karl H. Marx)早期著作的論述,人類本質的扭曲乃是資本主 義社會的結構「疏離(或異化)」(alienation)所導致,疏離的結果使人們無法肯 定自己,無法感到滿足。(里茲[George Ritzer],1992)例如〈變遷中的臺灣民 衆心理需求、疏離感與身心困擾〉中發現臺灣民眾於2005 年時因自我實現與穩 定安全需求最低,導致社會與人際疏離感最高、身心困擾也最高,這研究正說明 個人對疏離的感受是受到社會影響的。

另有其他研究,提到個人對疏離的感受和族群與文化有相關性,例如從掌控 感(無力感的相反詞)與不信任感的角度測量疏離感,可發現疏離感與憤怒的關 聯因種族而不同。對非裔美人而言,掌控感愈高則憤怒的頻率、強度及表達均愈 低,白人則無此現象;對白人而言,不信任感愈高則憤怒頻率與強度愈高,非裔 美人卻是不信任感愈高憤怒強度反而愈低。(引自周玉慧等,2008)或有研究報 告探討前蘇聯移民至美國的中年婦女的文化適應、社會疏離、生活壓力及憂鬱之 間的關聯,也發現文化適應愈佳者疏離感愈低、疏離感愈低者家庭壓力與個人壓 力均愈低、家庭與個人壓力愈低者憂鬱度愈低的影響效應。(引自周玉慧等,2008)

(37)

27

至於疏離與宗教的關係,則在《臺灣社會宗教信仰與疏離感之研究》中被提 及:宗教信仰是一種心靈寄託,有信仰者對於大環境的變化會依著教義來探索。

整體來說,不同信仰類別在疏離感因子中是有差異的,佛教信仰者有較強烈的無 力感、無意義感;其次是新興宗教,而無信仰者反而最弱,基督宗教也較弱,均 在統計上顯著。該研究的作者吳奇螢認為佛教與新興宗教信仰屬於制度性宗教,

多來自東方宗教,強調「出世」概念,在有系統的教義運作下,人必須不斷的修 行以求得善果,因此比較容易造成信徒的疏離感;相較於此,民間信仰的神祇說 來自民間造神,因此在與世俗貼近的觀點下,信徒的疏離感較低。基督宗教則因 為來自與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相同的歷史背景,並強調自己是有力量且擁有「此世 的掌控」,鼓勵信徒積極投入社會,因此比較不會造成疏離感。(吳奇螢,2008:

70~73)

以上文獻探討可發現,疏離的課題相較於孤獨,不論於個人感受、人際關係、

與社會的關係,甚至於在宗教的議題方面,都有較完善的研究與論述。但也不難 發現過往此兩課題的研究焦點僅止於我所歸納出的個人自我意識的覺醒、家庭提 供的安全感、在人際與社會間的和諧、宗教與終極信仰的潛意識此四大項中的一 小部分,僅能知悉小部分特定人群或孤獨與疏離在部分議題上的表現概況,但卻 缺乏全面的綜合論述。整合以上個人所提出的四大項,進行大範圍的論述與歸納 以補足課題間的空白與連結,是本研究期許完成的目標之一。

(38)

28

第二節 現代小說中的孤獨與疏離

人類光輝璀璨的文化,得自於數千年來語言文字的傳承;尤其是千古不朽的 文學經典名作,更經歷了歲月的洗禮,空間的轉移,才能世代流傳。「文章千古 事,得失寸心知」,書卷在握就可以一覽作者的時代背景、學術思想、技巧風格 等等。(黃勁連主編,1991:縣長序)又文學是時代的產物,怎樣的時代就有怎 樣的文學;由於時代的直射,在作家心靈產生折射,就會與時推移,產生與時代 若合符節的文學。(同上,編者序)也就是說,不論是要了解歷史文化,或是時 代心靈的轉變,透過閱讀不同年代的文本,便能略知一二,甚或能理出一循序漸 進的改變歷程以及影響因素。

一、研究小說的目的

學者黃展人在《文學理論》一書中,提出文學是一種社會意識型態,也是一 種審美意識的型態,它不但能反映社會生活的真實性、表現審美,更可能造成社 會作用:提供教育、社會改造、感化、審美、愉悅等宣傳與交流的功能。(黃展 人,1992:32)其中敘事性的小說體裁,透過人物、情節和環境的具體描繪來反 映社會生活,與其他文學樣式相比,它既可以細緻而多方面地刻畫人物思想性 格,展示人物命運,又可以完整而生動地表現矛盾衝突,還可以具體而鮮明地展 示人物活動的環境。(同上,85)

對小說的界定,王安憶在《小說家的13 堂課》中對小說提到這樣的一個疑 問:

小說是什麼?一般我們對小說的要求,常常會以為小說反映真實、反映現 實,如果小說所做的是在反映真實和現實的話,那麼我們為什麼要有小 說?已經有歷史學、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這麼多學科來直接描述現實

(39)

29

了,為什麼還要小說?(王安憶,2002:9)

這樣的提問,王安憶以俄國流亡作家納布柯夫(Vladimir Nabokov)對小說的定 義起頭:「事實上好小說都是好神話。」對好小說與好神話的關係,王安憶認為:

當我們觀望原始人的創作時,心裡所追尋的就是一個不真實的世界,那裡 有著不為我們所知的邏輯、規則、起原和歸宿。有趣的事情在於:當原始 人在洞穴裡描畫著變型的飛禽、走獸、人物,他們原來是在探索與尋找世 界的真實面目。經過漫長的道路,走出迷霧,在一項項科學技術的發現和 發明之後,世界變得清晰、明瞭,藝術也一步步走向寫實。人們從最初將

「知道的」畫下來,變成描畫他們「看見的」,甚至企圖表現更確切的「看 見」。(王安憶,2002:18)

在王安憶說法裡面,小說的開始其實是從對世界摸索想望的神話開始,一直到後 來科學和民主要求創造「真實」的背景之下,才產生小說。也因此王安憶認為現 代的作家其實也在為小說的現實困擾,他們想盡一切辦法,要將小說與真實拉開 距離,企圖從各種理論中尋找途徑,也因此有的人從心理學去找畸型反常態的人 性表現,有的人從相對論中找到時空錯亂的根據,甚至有部分作家採用了「魔幻」

的手法,回到消失的神話中再度發掘寶藏。(王安憶,2002:19)

另一方面,王安憶也認同納布柯夫「小說應當如小說自己的邏輯來構築、表 意和理解」的說法,認為小說的產生是一個人的,不像別的東西(比如電影)需 要結合很多因素,與近代科學技術合作,且受到社會大眾市場等的要求。對王安 憶來說,他認為小說是一個獨立的人自己創造的,是那個人的心靈景象,是出於 一個人的經驗,也因此帶有片面性。(王安憶,2002:13)所以他發現在現代的 文學中,作出更大貢獻的往往是身處現實邊緣的作家,比如猶太人、婦女、少數 民族、同性戀傾向者、殘疾者,因為他們所處位置與現實保持一定距離的緣故,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If x or F is a vector, then the condition number is defined in a similar way using norms and it measures the maximum relative change, which is attained for some, but not all

11/03/2019, 24/05/2019 EI0020180468 IT in Education Subject-related Series: Using IT Tools to Enhance Learning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 General Studies Lessons in

Student learning profile It is to provide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on the secondary school leavers’ participation and specialties during senior secondary years, in

It is well known that second-order cone programming can be regarded as a special case of positive semidefinite programming by using the arrow matrix.. This paper further studies

Infusing higher-order thinking and learning to learn into content instruction: A case study of secondary computing studies in Scotland. Critical thinking: What it is and why

港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博士,現 任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Provide all public sector schools with Wi-Fi coverage to enhance learning through the use of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in preparation for the launch of the fourth IT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