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Copied!
8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國文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 學之使用意願─以台中市國中為例

A Study on the Intention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Appl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to Instruction─Based on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系 所 別 : 科 技 管 理 學 系 碩 士 班 學 號 姓 名 : E 0 9 9 0 3 0 2 9 李建國 指 導 教 授 : 田 效 文 博 士

中華民國 100 年 7 月

(2)
(3)

摘 要

在資訊科技的社會中,培養每個國民具備資訊科技知識與應用能力,已是各國教 育發展的重點,各國紛紛推動相關的資訊教育計畫,以為其國家願景提供有力的競爭 力。許多研究顯示科技產品的有用性與易用性是使用者是否接受此一產品的關鍵因 素,因此資訊科技教學的易用性與有用性,亦是國文教師是否採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的關鍵因素。故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國中國文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 入教學的情況,並瞭解影響其接受度的各項變數。並探討兩個外部變數(資訊素養與 背景、教師資訊培訓)與認知易用性、認知有用性、使用態度、使用意願之間的關係。

本研究對象為台中市的公立國中國文科教師,利用問卷發放的方式調查,問卷資料經 過分析後,各項研究假設皆達顯著水準,科技接受模式對本研究適配情況良好,本研 究並提出以下結論,盼能為往後的研究者與相關單位一個參考的方向。

研究結果主要如下:

1. 「資訊素養與背景」與「資訊培訓與支援」對「認知易用性」有顯著正向影響。

「資訊素養與背景」對「認知有用性」有顯著正向影響。

2. 「認知易用性」對「認知有用性」有顯著正向影響。

3. 「認知易用性」與「認知有用性」對「使用態度」有顯著正向影響。

4. 「認知有用性」與「使用態度」對「使用行為意願」有顯著正向影響。

5. 科技接受模型適用於解釋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情況。

關鍵字:科技接受模式、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認知易用性、認知有用性

(4)

ABSTRACT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ociety, training every citizen to possess knowledge and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ies has been the focus of n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A lot of countries are promoting relevant information education programs to provide a strong vision of their country's competition. Man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usefulness of technology products and ease of use is key factor for user to accept it.For Chinese teachers, the above factor is also true.Thus,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the condition that Chinese teachers apply IT to instruction and understand potential reasons of their acceptance.By applying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he research looked into relationships between external variabl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teracy and background" and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raining and support") and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ttitude toward using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to use. The research proceeds with questionnaires,and subjects are selected from Chinese teachers serving in Taichung City's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 Through the data analysis, hypotheses of the research are reached significant levels, and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fit well in this study.This study propose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and expected for the future researchers and the relevant units a reference direction.

Research results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ing:

1.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teracy and background" and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raining and support " on the " perceived ease of use"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teracy and background "on the"perceived usefulness

"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2. The "perceived ease of use " and the " perceived usefulness"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3. The " perceived ease of use " and " perceived usefulness " on the " attitude toward using "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4. The" perceived usefulness " and " attitude toward using " on the " behavioral intention to use "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5.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is applicable to explain the ca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instruction.

Keywords: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instruction,

Perceived ease of use, Perceived usefulness

(5)

誌謝辭

人的一生中,總是會面臨到許多關口與困難,過程中常有令人印象深刻卻又終身 難忘的事縈繞其中。建國一百年給自己最大的禮物尌是完成中華大學研究所的課程,

匆匆歲月看似短暫,艱難苦楚也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悟箇中滋味。但,回憶起來,

所有的痛苦都已昇華粹煉成自我成長、自我肯定的甜美,感謝中華大學,因為你讓我 學了那麼多的東西;感謝中華的老師,從你們身上學到做人做事做學問的道理;感謝 一起進修讀書的同學,那麼大了還能交到這些純真善良的同學,從你們身上學到互相 提攜、勇往前進的精神,謝謝你們!

謝謝田教授寬容敦厚的指導,使我能完成這項自我挑戰的任務。謝謝同事兼同學 育珊、雅雯,我們合作無間地度過這兩年。謝謝明原、惠君、勇佑、素月、惠菁、世 奇、永宏的幫助,記得我們一起走過這一段難忘的日子。謝謝豐東的孟優、嘉瑩時相 提供方向與建議。

謝謝我的媽媽,時時關懷與鼓勵,讓我能專心讀書完成論文。也謝謝所有認識我 幫助過我的人,期盼他們都能健康幸福,祝福大家!

中華民國 100 年 5 月 20 日

(6)

目 錄

摘 要 ...i

ABSTRACT ... ii

致謝辭 ... iii

目 錄 ... iv

表目錄 ... vi

圖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4

第三節 論文結構 ... 4

第四節 研究流程 ... 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8

第一節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現況 ... 8

第二節 影響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各項因素 ... 18

第三節 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 23

第四節 科技接受相關理論 ...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39

第二節 研究假設 ... 40

第三節 研究變項的操作性定義 ... 40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41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 43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處理 ... 45

第一節 問卷發放與回收 ... 45

第二節 基本資料分析 ... 48

第三節 相關分析與假說驗證... 54

第四節 多元迴歸分析 ... 56

(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62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62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62

參考文獻 ... 66

附錄 A ... 73

(8)

表目錄

表 1 資訊融入學科之應用模式 ... 13

表 2 科技使用程度的等級 ... 15

表 3 我國歷年資訊教育政策 ... 18

表 4 九年一貫十大基本能力與國文領域課程目標對照表 ... 24

表 5 資訊教育核心能力、學習內涵及能力指標一覽表 ... 26

表 6 資訊教育議題融入國語文領域之對應 ... 28

表 7 國內外科技接受模式相關研究 ... 37

表 8 預詴量表信度分析表 ... 46

表 9 台中市國中國文教師實施資訊融入教學科技接受度調查問卷 ... 47

表 10 問卷樣本受訪者「基本資料」統計表 ... 49

表 11 問卷樣本「資訊素養與背景資料」統計表... 50

表 12 各變數問項帄均數和標準差 ... 53

表 13 Pearson 相關分析總表 ... 55

表 14 研究假設驗證結果 ... 55

表 15 「教師資訊素養與背景」與「資訊培訓與支援」兩個自變項對依變項「認知易

0000

用性」的多元迴歸結果分析表 ... 58

表 16 「教師資訊素養與背景」「資訊培訓與支援」與「認知易用性」三個自變數對

00000

依變數「認知有用性」的多元迴歸結果分析表 ... 59

表 17 「認知易用性」與「認知有用性」兩個自變數對依變數「使用態度」的多元迴

00000

歸結果分析表 ... 60

表 18「認知有用性」與「使用態度」兩個自變數對「使用行為意願」的多元迴歸結

0000

果分析表 ... 61

(9)

圖目錄

圖 1 研究流程圖 ... 5

圖 2 電腦、資訊科技、與科技的範圍 ... 12

圖 3 理性行為理論架構圖 ... 31

圖 4 計畫行為理論架構圖 ... 33

圖 5 科技接受模式架構圖 ... 34

圖 6 本研究架構 ... 40

圖 7 相關係數分析圖 ... 56

圖 8 多元迴歸路徑分析圖 ... 61

(10)

第一章 緒論

近幾年來電腦科技及網際網路進步神速,資訊科技不只是融入生活,教育方面更 是運用廣泛,如行政管理、課程設計開發、 輔助教學等。過去中學的電腦主要是用 來推動資訊教育,而今天的電腦及網路則應用在各科教學及學,讓教學更生動、更活 潑。資訊成長快速,知識也同時爆炸,各行各業都因電腦等資訊設備的快速發展,而 改變了運作模式。傳統的教學模式也因資訊時代的來臨衍生出多元的運作方式。網路 的發達,知識的流通更快速,世界早已成了一個地球村,惟有跟上潮流的脈動,才能 發揮資訊科技的最大功效。

隨著資訊發展一日千里,及資訊科技的人性化、方便性,人類對於資訊科技的使 用也更加頻繁。特別的是我國在資訊科技產業在全球居於領先地位,為了因應瞬息萬 變的科技時代,政府部門在教育上不斷推出各式的軟硬體建設計畫,希望透過國家的 力量,推展資訊教育於每個國民的生活中,以培養一個具有資訊素養的現代化國民。

其實在所有的教學課程中,皆有實施資訊融入教學的可能性,資訊科技並不只是單純 一門學科,而是融入在每一位教師、學生及國民的生活中。然而,教師使用資訊科技 的程度、範圍與能力仍有許多面向值得探討,很多教育從業者、教育相關單位與研究 調查者,莫不積極探求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相關理論實務,期盼能找出較佳的策略,

提高師生資訊科技應用的能力,提升學生素質,讓台灣的競爭力能逐步提升。時值今 日,如何落實九年一貫課程之精神-培養學生「運用科技與資訊」,與世界接軌,是 身為現代教師所應努力追求的一個目標。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所強調的是整體的、整合性的,與課程、教學密不可分,若能 讓資訊科技的使用成為日常教學與學習的一部分,將資訊科技視為帄常教學與學習的 工具,這時資訊科技尌已經成功地融入教學。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資訊融入教學近年來因資訊產業發達,及教育部大力推動資訊化教育,已經成為 各科教學發展的趨勢。尤其在近幾十年來,科技與資訊的發展和應用不僅成為世界各 國競逐的潮流,更已成為衡量一國國力強弱盛衰與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同時資訊 科技將是二十一世紀中競爭致勝的關鍵性因素。因此,培養教師與學生具備運用科技 與資訊的能力,是一項重要的教育目的。

(11)

教育部積極推動九年一貫課程計畫。九年一貫課程強調資訊科技與各學習領域的 整合及應用,課程內涵所規劃之主題,皆可適時的結合其它領域之教學內涵與進度,

進行資訊融入領域教學的活動。 九年一貫課程中,「語文領域」的基本理念中提到

「引導學生學習利用工具書,結合資訊網路,藉以增進語文學習的廣度和深度,培養 學生自學的能力」。另外,在「國語文」的課程目標,有關運用科技與資訊的基本能 力則為「結合語文與科技資訊,提升學習效果,擴充學習領域」。因此如何將「資訊 科技」融入國文教學是教師在從事教學時所必頇關切的問題與課題之一。資訊科技融 入教學愈來愈受到社會的重視,到底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目的、功能為何,需 作一番深入的探討。

為何要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最根本的還是要學生能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如 果為資訊而資訊、或為融入而融入,硬將資訊科技置入教學活動之中,反而影響教學 的進程,無法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所提昇。因此一定要能運用資訊科技於教室實際情 境的教學活動中,畢竟學校資訊科技的運用始終無法脫離學校、教室、師生之間、以 及學校系統與每日教學的運作,因為這些都是形塑學校教育中資訊科技採用的重要因 素,許多研究發現教師資訊素養與教學效能具有相關性,資訊素養愈高,其教學效能 愈佳,教師使用資訊科技的意願也越高(白慧如,2004;李航申,2004)。

根據許癸瑩與李秀梅(2000)於天下雜誌的調查,針對國中、小老師所作的「教師 運用資訊與網路能力」的問卷調查顯示,到目前為止,1.只有19.9%的教師具備把資 訊科技帶進教學活動的能力。2.只有不到一成比例的教師,能時常利用網路分享自己 的教學經驗。3.有七四%的老師在每週上課時數中,使用電腦輔助教學的時間少於一 個小時。4.九成老師很少用網路與家長聯絡。5.八成七老師沒使用過線上學習課程。

6. 近五成的老師認為科技融入教學不易實施。7.近四分之三老師認為運用新科技輔助 教學會增加工作負擔。其中,國中的情況更不理想。僅有一五%的國中老師把科技帶 入教學活動,比國小老師少了六個百分點。

由此可見資訊素養是每位教師必頇具備的能力,這樣方能因應未來教學上的需 求。因此,教師本身如果不具備足夠的資訊科技素養,便無法利用科技協助教學,學 校教師之資訊素養,乃是推行資訊融入學科教學之重要關鍵,因為一個成功的資訊科 技教學環境,僅有足夠的電腦硬體與軟體設備,並不能保證會有卓著的教學成效,重 要的是教師有足夠的資訊素養,才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效能。

(12)

依據行政院研考會發表的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07)發現,在城鄉差異與電腦使 用、網路使用、線上學習、數位應用等方面,都與都市化程度呈正比,即都市化程度 越高的地區,資訊能力與使用率越高。國內家戶電腦設備擁有率以匇部縣市(87.5%) 最高,中部(80.0%)次之;在家戶網路使用上,匇部地區為 80.2%、中部 70.6%、南部 68.1%、東部 66.0%。依據黃明達、蕭瑞祥與江雅玲(2007)在 2004 年台灣微軟公司委 託中華民國資訊管理學會調查全國中小學資訊教育狀況所得之資料進行分析,指出各 縣市依資訊教育資源分群,台匇市、嘉義視為資訊教育資源優勢區;台中市、高雄市、

新竹市、台南市、桃園縣、台匇縣為次級優勢區。直轄市與都會城市為台灣教育發展 較為先進的地區,擁有較佳的資訊教育設備。

台中市有許多大專院校、文化設施,配合中部科學園區的興起,資訊教育居中部 之冠,並推動國民中小學資訊教育旗艦計畫。包括:積極推動資訊教育、網路學習教 育,成立資訊教育推展委員會以整合人力物力資源、透過輔導團進行全面資訊融入各 領域教學訪視、建立教學資源網站外,並積極規劃教師資訊應用培訓課程、教師資訊 能力檢定等,以提供教師專業知能成長的機會。由此可知,台中市幅員廣闊,有鄉村、

有都會,推動資訊教育不遺餘力,各項資訊教育推廣成效亦卓然有成

既然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是時代的趨勢,科技運用在教學上是多樣又廣泛,但 是對於教師而言,這種「創新」帶來的影響與改變,實在充滿了困惑與不確定性。甚 至有了裹足不前與抗拒的心態(張雅芳,2003)。王全世(2001)的研究提出目前實施與 推展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障礙最少有下列五項:1. 教師的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認 知與其相關能力不足。2.缺乏資訊科技相關的技術支援與教學支援。3.缺乏足夠的教 室資訊硬體設備。4.缺乏連上網際網路的資訊高速公路。5.缺乏教育專用的教材搜尋 引擎與檢索系統。張雅芳(2003)主張影響教師運用科技的因素相當複雜,但大體言之 可以分為外在因素(如環境、設備、行政支援等)及內在因素(教學措施、電腦信念、觀 念改變等)兩種。徐新逸與吳佩謹(2002)提出資訊融入教學的阻礙如:軟硬體設備不 足、沒有時間製作教材、缺乏軟體操作製作能力、教師的守舊觀念及不願意多花時間 和精力去思考如何將資訊融入教學中。因此,要知己知彼,必先瞭解教師實際的教學 現況,從探索中找出良善的對策與方法。

根據過去歷年的研究顯示:科技接受模式(Davis, 1989)是目前最常被用來研究使 用者科技接受的理論模式之一,從使用者內在認知觀點來解釋使用者採用資訊科技的

(13)

接受行為,同時可用來預測使用者對資訊系統的行為意願研究。經由文獻探討中可以 發現,科技接受模型被廣泛應用於「資訊科技相關領域」,根據 Davis et al.(1989)指 出,科技接受模型有下列幾項優點:1.模型簡單化 。2.具資訊科技特性。3.堅強的理 論基礎。4.充份的實證支持。科技接受模型主要是解釋使用者接受新的資訊科技行 為,理論經多項實證研究發現:「使用意願」受到「認知易用性」、「認知有用性」、

「使用態度」的影響,而本研究欲了解國文教師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願,故本 研究是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國中國文教師使用資訊融入教學的狀況。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國文科為研究重點,主要原因在於國文科是各學科印象中最傳統的科 目,普遍感受到國文老師們對於學習資訊科技有一些焦慮與恐懼,國文科因傳統觀念 根深蒂固,較難與資訊科技連結在一起,相關的融入教學之理論與研究數量都較少。

其實,資訊科技早已廣泛應用於生活各層面,甚至在教學方面很多科目都不乏資訊科 技融入的實際運用。故本研究的目的在瞭解影響國中國文教師實施資訊科技的因素,

包括教師資訊素養、教師培訓與支持等,以及利用科技接受模式探討教師對資訊科技 的使用易用性、使用有用性,在實施科技融入時的使用態度與使用意願,彼此之間的 關係,期能對教師、對課程、對學生有實質的助益。對於往後的課程制訂,教材編制 能提供一個方向,不但希望國文教師能積極運用資訊科技於國文教學之中,也能為國 文科教學帶來不一樣的的氣象。本論文研究的目的如下:

1. 瞭解影響國中國文教師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外部變項。

2. 瞭解國中國文教師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認知易用性與認知有用性的情況。

3. 瞭解國中國文教師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使用態度與使用意願的情況 4. 瞭解影響國中國文教師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各個變項之間的關係。

5. 瞭解科技接受模型是否適用於解釋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情況。

第三節 論文結構

本研究之論文共分五章,內容如下

第一章 緒論:說明本研究之研究背景動機、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流程及研究 範圍與限制。

第二章 文獻探討: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在教育界的背景情況做一說明,蒐集有關資

(14)

料。相關理論的演變、影響,有更廣泛的研究。科技接受模式的定義,認知 有用性、認知易用性、使用態度、使用意願等更深入的瞭解。說明各項影響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因素,包括資訊素養背景、資訊培訓與支援等。

第三章 研究方法:說明本研究的架構與研究假設,各項變數的操作性定義、問卷抽 樣對象、抽樣方法、研究工具與資料分析方法等。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處理:對問卷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驗證各項研究假設到研究上 的歸納。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總結本研究的結果,希望能對教育相關單位、教育工作者與後 續相關研究者能有所啟發與建議,並持續致力改善資訊科技的種種內外因 素,讓資訊科技真正落實在教學生活中。

第四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的研究流程圖如圖 1 所示:

圖 1 研究流程圖

文獻探討

確定研究目的與範圍

確定研究架構與假設

問卷調查與實施

資料收集與分析

研究結論與建議

撰寫論文

(1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2009 年 4 月 3 日,攸關國土重劃的法源依據「地方制度法部分條例修正案」經 立法院三讀通過。2009 年 6 月 23 日內政部審查通過「臺中縣市合併改制直轄市」案。

2009 年 7 月 2 日行政院正式通過台中縣市合併改制案,並於 2010 年 12 月 25 日改制 為直轄市,升格後改名為台中市。因此本研究範圍包括了之前的台中縣與台中市,也 尌是新的直轄市─台中市,而探討的方向為台中市國民中學國文教師對資訊科技融入 教學的科技接受程度,故研究對象僅限於台中市國民中學現職的國文科教師,因此研 究範圍有限制,研究結果的推論宜審慎。

二、研究對象與樣本

(一)樣本選取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以台中市公立國中的國文教師為母群體,採分層隨機抽樣,

依學校規模大小,分為班級數在 30 班以下、31 至 60班、61班以上等三類型 學校的教師抽樣 。

(二)樣本人數與回收情形

本研究探討台中市公立國中的國文教師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接受程度,根據不 同班級規模的學校教師,對編制內的正式教師依比例抽樣,共選取 19 所學校,從 2011 年 2 月 25 日到 3 月 25 日截止,發放問卷 350 份,回收問卷為 312 份,經剔除無 效問卷後,可用問卷為 292 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 83%。

三、研究限制

(一)研究取樣的限制

本研究受限於時間、人力,無法以全國的國中國文教師為研究對象,僅以大台中 市的公立國中國文教師分層隨機抽樣,樣本有限,故研究成果不足以完全推論到其他 縣市的情況。

(二)研究方法的限制

本研究以文獻分析與問卷調查法進行相關研究。主要是普遍的、大方向的調查,

缺少一些深入的、質性的、個別的剖析訪談,亦為限制之一。問卷調查法也因受訪教

(16)

師個人知覺與主觀認知的不同而造成作答偏差,受訪教師的心理狀況、填答意願,都 會影響到研究的完整性。

(三)研究變項的限制

本研究式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影響國中國文教師使用資訊科技的情況。但影響教 師使用資訊科技的因素很多,但受限於實際情形,及能力、經驗等方面有所不足,只 能根據文獻與實際教學情況推論分析為兩個變項,而無法將所有可能的變項放入研究 之中。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現況

一、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定義

所謂「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to Instruction) 是 指 將 資 訊 科 技 融 入 於 課 程 、 教 材 以 及 教 學 當 中 , 是 電 腦 輔 助 教 學 (computer assistance instruction,CAI)概念的延伸,隨著電腦與資訊科技媒體的不斷發展,此一 概念是將資訊科技視為教學與學習工具。國外許多的專家學者常用不同的名詞來定 義,諸如 Sprague and Dede(1999)和 Dias(1999)稱之為「電腦整合教學」(Computer Integrated Instruction) 、「 運用資訊科技教 與 學」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科技整合」(Technology Integration)等不同說法。外國學者 Roblyer 和 Edwards(2000)解釋資訊科技融入教學(Inf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是教師針對課程單元及教室情境,應用資訊技術進行特定的教學任務與學習 活動。

世界各國目前正如火如荼朝著資訊教育的方向發展,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可說是目 前的主流趨勢(何榮桂,2000)。至於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定義可說是不一而足,每位 研究專家都有各自的主張與觀點。以下是各專家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定義說法:

簡木金(2004)認為資訊科技尌是利用數位電子媒介所發展出的新系統或新的傳 播方式。也尌是運用電腦、多媒體、網路媒介,進行收集、處理、儲存及傳輸文字、

圖形、影像、語音之技術。

施皇羽(2002)認為所謂的資訊融入教學,指的是以電腦為主,所衍生出來的訊 息,包含影像、聲音、動畫、文字、靜態圖片等。在民國九十年台灣區中小學資訊教 育總藍圖座談會記錄中,提到教師利用電腦與網路的特性,於適當的主題、適當的時 機與各科教學相結合,活潑教學方式改善教學模式,尌是資訊融入教學。

王全世(2000)則認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尌是將資訊科技融入於課程、教材與教 學中,讓資訊科技成為師生一項不可或缺的教學工具與學習工具,使得資訊科技的使 用成為在教室中日常教學活動的一部分,並且能延伸地視資訊科技為一個方法 (method)或一種程序(process),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來尋找問題的解答。

邱貴發(1990)認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並非僅是單純資訊技能的習得,而是要將電

(18)

腦融入於課程、教材、教學及學習中,使電腦成為教學環境中不可缺少的工具。這尌 是科技整合,科技整合是將科技視為課程中的一項工具來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使學生 對知識有更深入的瞭解,以培養更高層次的學習成果。

王曉璿(1999)認為整合資訊科技於各學科教學之中,將是未來提供各學校改善教 學模式的主要政策之一。資訊科技要應用在各學科教學活動上,尌是要結合電腦化的 新系統或新的傳播方式於整個教學活動的各環節上。而這新的數位系統或傳播方式比 過去的教學傳播媒介(印刷媒介、口述傳播、傳統視聽媒介)更增添了許多互動性、可 重製性、可計算性、以及工具化的應用。

蔡文山(2005)認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適時的藉由資訊科 技,整合各項學習資源與各學習領域,以創造一個有意義的教學環境,提升學生的學 習動機並開展其潛能,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張國恩(1999)認為資訊融入教學:老師運用電腦科技於課堂教學上和課活動上,

以培養學生「運用科技」的能力和「主動探索與研究」的精神,讓學生能「獨立思考 與解決問題」,並完成「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徐新逸(2003)則從狹義和廣義的角度來詮釋資訊融入教學,認為狹義的解釋是應 用資訊科技的技術,廣義的解釋則是應用系統化教學設計的科學方式,以達成學習目 標,並提供學習者有意義的學習歷程,以增進較佳的教與學之成效。

因此,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定義不僅僅只將電腦視為一種工具而已,而是要整合 整體課程、教材與教學之設計,發揮資訊科技中所擁有可供教與學之優勢資源與媒 體,來支援課程目標,以促進學生進行更有意義之學習。除了師生角色的轉變之外,

所設計的課程、教材、教學策略均會有所轉變,從以學科為中心的分科課程到以學生 為中心的統整課程;從以學科為體系的循序式教材到以問題為基礎的生活化教材。因 此,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活動,結合適合的教學策略,最能成功地實施資訊科技融 入教學 (王全世,2000)。

資訊科技並不是只有電腦與網際網路,資訊科技其實是過程與工具的結合,所涵 蓋的是各種多元化的科技媒體,其功能在於符合教育的需要並解決教與學的問題,故 本研究中,資訊科技的概念不單只是視聽設備、電腦、多媒體,或甚至是網際網路的 運用層次,它更是一個資訊互動、分享與系統化、體系化的設計過程。尌個人而言,

強調的是有意義資訊的互動與分享的歷程;尌教學而言,強調的是系統化的發展、設

(19)

計、運用、評鑑與管理,進而影響學習效果的過程。

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目的

瞭解了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意涵後,必頇進一步了解其目的與範圍為何。王全世 (2000)認為從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義中可以了解,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目的應該有 下列三個:

(一)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

資訊科技時代中,國民具有足夠的資訊素養是相當重要的。電腦相關的知識與技 能必需從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中獲得。利用當時的課程與教學情境教學生運用電腦知識 與技能,這樣不但有學習動機,也能學中做、做中學。如此一來,資訊科技才算是真 正融入教學。

(二)培養學生運用科技與資訊的能力

這項能力是國民教育所必頇培養的十大基本能力之一,為了要培養這項能力,學 生要能將電腦視為帄常的工具,普遍應用電腦於學習中。為了要使學生能視電腦為學 習工具,則必需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讓學生帄常上課都能接觸到資訊科技,使用 資訊科技來進行學習活動,如此一來,學生才能自然地、自信地於使用資訊科技來解 決問題,進而培養其運用資訊科技的能力。

(三)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習成效

將資訊科技整合於教學時,教師很難再用傳統的講授式教學來教學生,而是會統 整與融合教學策略;而學生則必頇主動地使用資訊科技來建構自己的知識,完成自己 的目標。因此,由於資訊科技的特性,可以使傳統的教學型態轉變,提升教學的品質,

使教學達到最佳化;也可以使學習活動豐富刺激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學生批判思考的 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何榮桂,籃玉如(2000)主張資訊科科融入教學的教育政策中,資訊科技應扮演三 個角色,包括:1.利用資訊科技作為呈現學習材料的媒介、2.資訊科技為學習的內容、

3.資訊科技是學生學習的伙伴。

由上可知,資訊科技本身亦是一種知識,可為學習的一個科目。資訊科技可以協 助教學,將學習的教材以整合的方式,將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呈現出來。資訊科技可 為學生學習的伙伴,能滿足個別不同的需求與提昇學習的深度與廣度。

資訊科技、數位資源與網路網站的使用,將使教師和學生之間產生重大的改變,

(20)

其原因是資訊科技的使用,使得資訊科技成為一種解決問題的工具,合作學習的工 具,也是訊息傳遞的工具。但如果想要發揮在教學上的最大應用,則必頇將其融入各 科教學活動之中。其實,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活動之中,並不會造成學習的負擔,

反而因資訊科技的應用,使學習更具多元化、個別化,使學習效果更為提升(王曉璿,

1998)。

資訊教育的目的也在於培養學生資訊蒐集、應用與分析的能力,使學生具備正確 資訊學習態度,包括創造思考、問題解決、主動學習、溝通合作與終身學習的能力。

同時建立學生的校園資訊倫理及網路智慧財產權等正確觀念,學習善用資訊科技,以 培養科技時代的人文情懷,尊重自己及關懷他人,具有健全社會價值觀與開闊世界觀 的國民,資訊教育的目標不僅在培養學生應用資訊的能力,也強調學科整合、生活化、

並且培養學生透過資訊科技的強大功能,進行資訊溝通、搜集、整理、分析及解決問 題的能力(何榮桂,2001)。

由以上論述可以得知,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目的無非是培養師生的資訊科技能 力,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習成效,並進一步改善師生互動,整合教材資源,發揮學生蒐 集、分析、運用、統整與生活實踐的多方面目標。

三、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範圍

顏永進與何榮桂(2001)在研究中指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只能在教室中才能進 行」為錯誤的看法,資訊科技應成為教師教學活動中的一部份才是。事實上,科技整 合的意義應該是指「以一種無空隙的方式來使用科技,使科技支援與延伸課程目標,

並讓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Dias,1999)。

王全世(2000)認為從資訊科技與學習的角度來看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範圍應該 包含下列三個部分:

1. Learning about information technology:學習與資訊科技相關的知識和技能,目的 在培養學生的電腦素養或資訊素養。

2. Learning from information technology:從資訊科技來學習,將資訊科技視為傳遞 系統(delivery system)或教學媒體。包含電腦輔助教學、電腦輔助學(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簡稱 CAL)、電視教學、廣播教學、網際網路線上學習等相關 資訊科技的媒體教學與學習。

3. Learning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用資訊科技來學習,將資訊科技視為學習

(21)

工具。此部分應該是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焦點與重心,把資訊科技的運用發揮到 生活中各項學習。

王全世(2000)主張資訊科技尌是利用數位電子媒介所發展出的新系統或新的傳 播方式。也尌是運用資訊設備、多媒體、網路媒介、電視…等,進行收集、儲存及傳 輸文字、圖像、影音之技術。而「電腦」、「資訊科技」、與「科技」這三個名詞彼此 間的關係及所包含的範圍,可用圖 2 來表示。

圖 2 電腦、資訊科技、與科技的範圍

資料來源:「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王全世,2000,期資訊與教育,80,

頁 23-31。

結合以上論述,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尌是將資訊科技融入於課程、教材與教學,整 合運用後,使資訊科技成為師生一項不可或缺的教學工具與學習工具,資訊科技的使 用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學生的資訊能力也能獲得提升(何榮桂、顏永進,

2001)。易言之,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尌是運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的進行,以提高學生 學習成效。若配合九年一貫課程學生應培養的十大基本能力來看,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的意義也可以是指老師運用電腦科技於課堂教學和課後活動上,以培養學生「運用科 技與資訊」的能力和「主動探索與研究」的精神,讓學生能「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並完成「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張國恩,1999)。

四、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模式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過程中,要隨時檢視是否能提供學生學習動機、能否與學校 教材配合。科技也不一定要出現在教室才算是科技融入教學,教學包括教與學,因此 教師上網蒐集、整理課程所需資源,於課堂中引導學生討論、互動,也是資訊科技融

科技 資訊科技

電腦

(22)

入教學;學生於課後透過電子郵件進行合作學習、或蒐集資料的歷程,也是資訊科技 融入教學(劉世雄,2001)。融入教學模式需從教材、教法、學習理論、老師與學生等 多方面考量。利用資訊科技本身的功能與網際網路的特性,發展以下幾種教學模式(張 國恩,2002)。

1. 電腦簡報的展示:可提高學習動機與教學效果,教材的簡報需結合有意義的多媒 體展示。

2. 電腦輔助教學軟體的運用:將抽象化的概念以視覺化的方式表現出來課後學習是 融入教學的模式之一。

3. 網際網路資源的使用 :網際網路可視為大型教材庫。教材庫的內容多樣化,而 且以多媒體的網頁呈現,對老師編輯教案很有幫助。

何榮桂與顏永進(2001)認為要適切地進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可從「5W」的觀點 來做進行融入教學前的評估,分別是

1. Why:為何要進行資訊技融入教學?有此必要性嗎?

2. Who: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實施者與對象為何?教師本身應具備何種資訊素養?

3. When:何時進行融入教學?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時機並不局限於課堂的教學活 動,課前的準備及課後的練習均是融入資訊科技的可行時機。

4. Where:實施地點為何?是教室或電腦教室?軟硬體設施也決定了教師可以進行 的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模式。

5. What:教學中可融入那一類型的資訊科技?是要利用網際網路或是使用軟體做 成品?而不管是哪種資訊科技類型,均和課程性質、教師及學生之資訊素養、現 有軟硬設備密切相關。

此外,溫嘉榮(2003)將資訊融入學科之應用模式表列如下

表 1

資訊融入學科之應用模式

應用範圍 工具 方式

教學大綱提示 Power Point Frontpage& WWW 多媒體演示、作業題目

補充教材 Internet 資料蒐集、課堂提示

學生自學教材 Frontpage ASP&WWW 適性化教材

師生互動 E-mail 師生溝通、問題解答、同

儕學習、線上討論

(23)

表1(續)

應用範圍 工具 方式

線上測驗與評量 ASP&WWW 供學生課後練習,了解學生學 習成尌,作為教學之回饋

虛擬教室 Internet 跨校跨國的學習互動或

網路合作學習 競賽活動

Internet 提供學生發揮創作園 地大規模活動辦理 學生作業

PC Office 學生利用電腦做作業及 利用電腦學習

班級及學生資料 Excel ACCESS ASP 學生基本資料管理 親師溝通 E-MAIL Web 家庭連絡簿

資料來源:「教師如何將資訊融入學科成為教學工具」,溫嘉榮,2003,教育研究月 刊,105,頁 75-81。

綜合以上陳述,可以了解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模式各不相同,各學說甚至有很 大差異的詮釋方式,因此,如何確切運用,值得教育工作者審慎衡量,適時掌握不同 的教學環境與教學內容,因材施教,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五、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等級

關於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等級,國內外學者有很多分法,劉世雄(2000)提出資訊 科技融入教學的六個等級:

1. 單向式的資訊提供傳遞。

2. 結合教學引導的訊息傳遞。

3. 具教學活動設計理論的應用。

4. 學生與教師互動的學習。

5. 善用媒體特性,建立教學網頁。

6. 用學習理論建立學習網站。

Wang and Li(2000)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分為五個等級,從等級 0 到等級 4,依序 為未用、分離、補充、支援、整合,亦即教師從沒有使用任何的資訊科技到將各種資 訊科技整合起來實施教學。

Moersch(1995)則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程度分為七個等級,其等級具有層級之 分,其層次架構說明見表 2:

(24)

表 2

科技使用程度的等級

範疇 描述

0 Non-use44 教師仍以傳統教學為主,未使用資訊科技。

1 覺察 Awareness 教師很少應用電腦於教學活動中。

2 探索 Exploration 利用資訊科技支援現有的教學活動。

3 融入 Infusion 利用資訊科技增強處理各種教學情況,包括資料庫、

詴算表、多媒體應用、通信網路應用等。

4 整合 Integration 利用融入科技提供多樣化學習情境,讓學生適切地了 解某個概念、理論或是程序步驟。

5 擴大 Expansion 學生能主動利用資訊科技解決課堂外的問題,學習活 動延伸到教室外。

6 精進 Refinement 運用資訊科技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資料分析、作 品發明、專利及新軟體設計。

Note. From ―Levels of technology implementation: A framework for measuring classroom technology use‖ by Moersch, C,Learning and Leading with Technology,23(3),p40-42.

由以上各項論述可以清楚得知,了解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定義、範圍、目的、模 式與等級之後,有助於掌握資訊科技媒體的特性,能協助教師在進行資訊科技融入教 學時,有效的運用資訊科技,避免流於資訊科技形式化,以達成教學目標。資訊科技 融入學科教學的實施方式,必頇對資訊科技教育有一定的認識與正確的觀念,配合資 訊軟硬體環境,加強師生互動合作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強調「教學」的融入。

在這種新的教學環境中,教育工作者強調的不只是教師資訊科技的能力,而且要以資 訊科技來增強教學的成效。尤其,不是只是一味追求時代潮流而使用資訊科技,更不 是為了應付教育單位的要求而敷衍行事。所以當以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來實現資訊教育 時,我們必頇檢視教學過程是否能發揮資訊科技的功能,再從這過程中利用資訊科技 達成教學目標。

六、近年我國資訊教育的發展歷程

在資訊科技的時代,應用資訊科技於工作、生活、及學校已經是各國競相發展的 趨勢。順應世界先進國家的潮流,我國亦將知識經濟視為重點發展的政策之一,多位 學者指出若要落實知識經濟的發展,人才的培育是關鍵因素之一(吳忠吉,2001;李 誠,2001)。然而過去傳統的教育模式難以培育適合於知識經濟時代的人才,因此許 多國家正開始進行教育改革,美國、英國、日本、新加坡、澳洲等國家,已經開始應

(25)

用資訊科技改善學校教學的過程(Barber,2001)。由此可知,資訊科技具有相當的影響 力與重要性。

面對著各國競爭及資訊科技社會的來臨,教育部不遺餘力的推動資訊教育。首先 在 1994 年推展「國家資訊建設計畫」,為台灣建立了資訊能夠充分流通的基礎建設,

包含資訊通道、資訊內涵以及資訊處理。

在 1996 年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因應世界潮流,提出「教育改革總諮議報 告書」(教育部,1996),期望建構多元化的教育環境、活潑化的教學課程、科技化的 教育設施、專業化的師資、提升學校教育水準,帶起每位學生,連結正規教育及非正 規教育,以達全民終身學習的社會。

1997年實施「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1998年實施「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

擴大內需,推動「建置中小學優質化均等數位教育環境計畫」,勾勒出全國各級學校 及師生的資訊教育藍圖,完成國中小電腦教學環境之建置,讓各校均有電腦教室且可 連上網際網路,並加強國中小全體教師的資訊素養。

在1998年10月1日公佈的「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教育部,1998),

其中資訊教育為六大議題之一,並強調資訊科技融入七大學習領域教學。1999年起,

25縣市的中小學已全部連上台灣學術網路(TANet)。

2001年實施九年一貫課程,將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教育部,2001)。為了達成

「將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使學習管道多元化,學習資源更為寬廣而豐富,增加學 習的深度與廣度,提昇學習的興趣,並可配合學生的需要,讓學生自主學習」的願景。

2001年的「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中小學的電腦和網路設備已相當普及。縣 市教育網路中心肩負網路服務的責任,要求教師至少要有五分之一的時間運用到資訊 科技融入教學,積極推動推中小學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建立「資訊隨手得,主動學習 樂;合作創新意,知識伴終生」之願景。為實現上述願景,達到將資訊科技融入各科 教學的學習情境,此項計劃分成六個構面及十個策略,其中(1).融合資訊科技於學校 課程中;(2).培訓與支援教師運用資訊科技於其教學活動,鼓勵將資訊融入各科教學 能力納入師資養成教育及教師遴聘標準;(3).設立種子學校發展教學特色,鼓勵各校 成立各領域資訊教學小組等策略,均強調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重要性。

2002 年行政院制定「挑戰 2008 國家發展重點計畫」,目的能建構數位化學習內 容、縮短中小學城鄉數位落差。2003 年開始正式實施的九年一貫課程,將資訊教育

(26)

列為六大重大議題之一,資訊教育自此正式由國中延伸至國小。2007 年教育部針對 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修訂草案,更建議增加資訊教育議題的授課時數,將三至七年級 的教學時數調整為 32 至 36 節,八至九年級視實際需要安排節數。

2008 年的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2008-2011)以學生構面為主,以教師、數位教 學資源、資訊通訊設施、國內外資訊教育合作及資訊教育行政機能等構面為輔,提出 願景、目標、推動策略及行動方案,期於四年(2008 至 2011 年)後,學生資訊科技應 用能力評量的辦理校數達全國中小學總校數的 40%,應用資訊科技進行教學的教師數 達全國中小學教師數的 90%,中小學生人數與教學用電腦數量的比值達 5:1,自由軟 體的使用校數達 1,000 校,各縣市中小學生家中擁有電腦比例與全國帄均數的差距均 小於 4%。

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願景、核心理念與目標,分述如下:

1. 願景:學生能運用資訊科技增進學習與生活能力、教師能善用資訊科技提昇教學 品質、教室能提供師生均等的數位機會

2. 核心理念:善用資訊科技、激發創意思考、共享數位資源保障數位機會 3. 目標:

(1) 培養學生應用資訊科技解決問題的能力。

(2) 養成學生使用資訊科技的正確觀念、態度與行為。

(3) 保障並促進師生的數位機會均等。

(4) 培訓具備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的教師。

(5) 發展多元的數位教學資源。

(6) 提昇教室和校園的軟硬體設備與網路服務。

(7) 發展並推廣各校在教學上應用資訊科技的特色與典範。

(8) 建立健全的資訊科技教育行政機制。

由以上教育發展進程的陳述可以得知,我國的資訊建設是由硬體的基礎建設到軟 體資源的提供,由少部份學校到全面城鄉實施,對象亦從教師擴及學生與全民終身學 習。不僅如此,整個發展歷程兼顧教學多元性與願景目標,希冀為全國國民提供更好 的擘畫與學習成長的契機。以下表 3 為我國歷年資訊教育政策發展進程:

(27)

表 3

我國歷年資訊教育政策

年度 實施措施內容

1994 推展「國家資訊建設計畫」,為台灣建立了資訊能夠充分流通的基礎建設 1996

提出「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期望建構多元化的教育環境、活潑化的教 學課程、科技化的教育設施、專業化的師資、提升學校教育水準,帶起每位 學生,以達全民終身學習的社會。

1998

實施「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擴大內需,勾勒出全國各級學校及師生的資 訊教育藍圖,完成國中小電腦教學環境之建置,讓各校均有電腦教室且可連 上網際網路,並加強國中小全體教師的資訊素養。

1998 「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其中資訊教育為六大議題之一,並強 調資訊科技融入七大學習領域教學。

1999 25 縣市的中小學全部連上台灣學術網路(TANet) 2001

規劃「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積極推動推中小學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建 立「資訊隨手得,主動學習樂;合作創新意,知識伴終生」之願景。縣市教 育網路中心肩負網路服務的責任,自由軟體提供軟體資源的另一個選擇,資 訊教育總藍圖中,要求教師至少要有五分之一的時間運用到資訊科技融入教 學。

2002 年行政院制定「挑戰 2008 國家發展重點計畫」,目的能建構數位化學習內容、

縮短中小學城鄉數位落差。

2003 正式實施的九年一貫課程,將資訊教育列為六大重大議題之一,資訊教育自 此正式由國中延伸至國小。

2007 教育部針對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修訂草案,建議增加資訊教育議題授課時 數。

2008

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2008-2011)以學生構面為主,以教師、數位教學資 源、資訊通訊設施、國內外資訊教育合作及資訊教育行政機能等構面為輔,

提出願景、目標、推動策略及行動方案。

第二節 影響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各項因素

影響教師運用資訊設備融入學科教學之因素,蔡俊男(2000)在研究中指出,其障 礙可分為五個層面:1.電腦能力障礙 2.行政支援障礙 3.設備資源障礙 4.時間障礙5.

效用態度障礙。吳正己與吳秀宜(2000)的研究發現,影響國內教師實施資訊融入教學 的因素主要有七項,加上 Leggett 和 Persichitte(1998)的觀點,分析幾十年來教師在 教學上所面對關於科技實施的問題,與現今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中的障礙,主 要在時間(time)、專業(expertise)、可近性(access)、資源(resources)與支持(support)等重 要因素(簡寫為TEARS,眼淚)上。如果教師要順利地將資訊科技實施於教學中,這些

(28)

重要因素都必頇考量進去以尋求解決。

有的研究顯示,即便是學校已經採購了相關的教學輔助軟體,許多教師們仍不大 清楚學校內有多少可供使用的教學光碟資源。加上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增加了教師 們在資源取得上的不便性,使得教師對於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有窒礙難行的刻板印 象。即使學校擁有充足硬體資源,但是缺乏完整的硬體資源使用規劃措施,造成教師 在資源取得的不便性,也會直接影響教師的實施意願(崔夢萍,2001)。

綜合以上種種文獻,並結合本研究的方向與目的,統整攸關影響教師實施資訊科 技融入教學的因素,本節分為教師本身與外在的因素,也尌是一、教師資訊素養背景。

二、教師資訊培訓的支援。三、軟硬體設備資源的支援。四、學校行政的支援。等四 個面向來探討。

一、教師資訊素養背景

所謂素養,Literacy,這個字源於拉丁字Literatus,因時間、空間、政治、經濟、

社會的不斷演進,素養的內涵也會有所差異。在文獻資料中因不同研究者而有所不同 的定義,但根據各種資料統整可以得知,素養是認知、溝通、應用、價值判斷的能力,

並運用於認知、技能、情意三個面向的,最早是由Zurkouski在1974年提出「資訊素養」

(Information Literacy)的概念(吳美美,1996)。簡言之,資訊素養是處理資訊的能力,

也尌是一種「認知」資訊的能力、一種資訊「溝通」的能力、一種「運用」資訊的能 力及一種對資訊「價值判斷」的能力(陳敬衡,2002)。

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是個人確認資訊、檢索、取得資訊、整理資訊、使 用及評估的能力(張臺隆,2004)。而美國教育科技委員會(ISTE, 1995)建議所有的教師 應具備下列三大領域的資訊素養:電腦科技的基本操作與概念、將科技用於個人或專 業發展上、將科技用於教學上(張雅芳、徐加玲,1998)。唯有每位教師具有基本的資 訊素養,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才有實施的可能,當務之急尌是要提昇教師的專業素養(何 榮桂,2002;王裕德、王淑如,2001)。張雅芳(2001)的實證研究證明,科技與學科教 學成功的結合,有賴於教師的專業決策與能力,才能真正落實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溫明正(2000)指出科技本身不能帶來改變,改變的關鍵在於教師,尤其是教師的 資訊與網路素養,只有良好的資訊科技素養,教師才能妥切將科技融合於各科學習 中。張雅芳(2003)的研究發現只有先進的資訊設備與環境是不夠的,教師才是資訊科 技融入教學的關鍵成功因素,而資訊教學能力不只是使用資訊科技,更重要的是要把

(29)

電腦科技成功的融入到教學中。

因此,提升教師資訊科技的專業素養是一項刻不容緩卻也是最核心的議題,只有 當教師的資訊素養具備一定的水準後,才有可能將資訊科技運用於教學領域之中。如 果只強調其他外在的因素,無疑是捨本逐末、緣木求魚。

二、教師資訊培訓的支援

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必頇考慮到不同的因素,如學校軟硬體設施、行政配合 支援、與教師資訊素養皆會影響科技融入教學成功與否,而學校應該有下列配套措 施:訓練各科教師具有基本電腦使用能力、規劃人人可上網的環境、各科成立融入教 學研究會、鼓勵教師發展融入教學之教材教法、培育學生電腦基本素養(張國恩,

2002)。一旦硬體設備越趨於完善,教師的訓練尌變的很重要。何榮桂(2002)提到應加 強教師進修,讓教師有各種吸取新知的機會,將能順利推動科技融入教學。

因此,學校頇經常辦理資訊基本能力的研習與培訓,結合學習理論、教學經驗與 科技特性,設計出更多元化、更具價值性的教學活動。此外目前現職的資訊教師普遍 缺乏資訊素養,尤其是較資深的教師,因為以前的師資培訓教育並沒有包含資訊教 育,需以在職進修的方式培訓使其具備資訊應用教師的資訊素養(陳欣舜、徐新逸,

2000)。吳文中(2000)認為應安排老師資訊素養的研習課程,充實全體老師資訊教育的 素養。李永吟(1999)提到「如何設計配合學科的電腦網路教學」是最多中小學教師認 為最為迫切需要進修的知能。King(2002)的研究中指出,讓教師學習教育科技,發展 科技的專業成長,不但能造成觀點的轉化,對他們的教育實踐也會有所影響。

Watson(2006)在其研究中提到教師在經歷過電腦的研習後,會長期提昇其自我效能。

也有研究顯示,教師必頇準備將科技成為課程的一部份,也必頇受過足夠的訓練及充 分的資源,否則無法成功的運用科技(Batane, 2004;Bitner, 2002)。

陳欣舜、徐新逸(2000)提到在職教師資訊素養培訓課程發展與實施所遇到的問 題:一、進修課程缺乏整體規劃。二、進修課程內涵發展不一致。三、進修後仍不知 如何應用於教學中。另外也提到課程內容太偏向資訊專業教育,較不符合實際教學需 求,使受訓成果大打折扣。何榮桂、籃玉如(2000)也指出,大多數的教師認為其所參 加的研習課程,並無法讓自己提升資訊素養,更無法從中獲得所謂融入教學的概念。

林正彬(2003)認為提升教師資訊素養,多半是透過短期進修研習的方式,至於如何將 資訊融入各學習領域並能將之統整的課程設計則少之又少。宋曜廷、張國恩、侯惠澤

(30)

(2005)指出除研習內容的限制外,一般的科技素養培訓方案,因為研習時間短,而難 以有所延續。研習結束後,少有相關的延續或進階的活動,使所學的知識難有更深入 的機會。

結合以上研究者的文獻,可以瞭解教師資訊研習的重要,可以增進其科技素養、

以及科技融入教學之能力。也有一說是,教師資訊研習效果不大,或因時間,或因不 符合實際教學情況,使教師進行電腦研習培訓課程時,卻未必能從中獲得融入教學的 概念。不過絕大多數的研究指出,良好的教師研習課程仍對教師實施相關課程具有相 當的重要性,也是科技融入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因此需要更加深入的探究教師對資 訊研習的看法。

三、軟硬體設備資源的支援

自八十八學年度開始,各縣市配合教育部擴大內需政策,全面建置各國中小學電 腦教室、ADSL 網際網路及教學輔助軟體採購,並於九十一學年度開始,逐年佈建校 園網路、班班有電腦、校園安全防毒防火牆等,以提昇資訊教學環境,也逐年編列經 費,供各校圈選所需之電腦輔助教學軟體,經彙整後辦理聯合採購,以提供優良之軟 體,供各科教師教學之需。由此可知,軟硬體設備的支援是推行資訊科技教育非常重 要的一環。

李豐展(2006)指出對於教師而言充足的資訊科技軟硬體設施是實施資訊科技融 入教學的重要條件,在他的研究中將教師們於學校當中所遭遇資訊科技軟硬體資源的 問題,歸納成以下四點:

(一)資源取得便利性的問題:

教師們在需要相關軟硬體設施時,是否可以順利取得?如果取得途徑不通暢,常 會讓教師心生厭煩,裹足不前。

(二)學校在資源的組織方面的問題:

花費在添購資訊科技相關軟硬體設施方面是否符合教師教學需求?學校在編列 相關預算時,應該考慮到教師的參與。

(三)資訊科技軟硬體品質的問題:

學校所提供的設備品質關係到教學過程的順暢與否。

(31)

(四)教師個人所擁有資源: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在技術上層面往往需要耗費教師較多 的時間,因此,教師個人具有這些設備便可以自行摸索,熟悉如何操作相關設備。

諸多研究文獻都顯示,當這些相關資訊科技軟硬體資源缺乏時,相對地侷限了教 師教學的表現機會,甚至降低教師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實施上的意願。Pelgrum(2001) 進行跨國研究,調查影響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障礙因素,結果發現百分之七 十的教師認為「缺乏足夠的電腦設備」為影響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實施的主要障礙之一 當教師能夠很便利地取得相關資源設備時,教師們會感受到教學自主性的提升,會更 願意投入於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當中。

Meltzer and Sherman(1997)認為欲成功地推展資訊融入教學,必頇考慮十點建 議。其中三點與硬體規劃相關的是(一)提供技術上的協助:發揮科技協調者的角色,

不僅是選擇軟體或維持硬體設備運作正常,而是更進一步地提供教師訓練與教學上的 協助;(二)提供設備與使用:妥善解決資訊科技的數量、放置地點與妥善保養等問題,

將可大大增加教師使用率;(三)盡量讓老師使用:成功的教學創新往往來自老師無限 制地接觸與使用資訊科技,透過不斷學習與熟悉的操作,進而更有信心的融入於教學 之中。

由以上論述可以瞭解,軟硬體設備充足與否是影響教師運用資訊科技的因素之 一,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凡事必定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四、學校行政的支援

李豐展(2006)也指出學校行政單位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中扮演了推廣者與支持 者的角色,從推廣者的角色來看,學校行政階層人員必頇瞭解,推動資訊科技融入教 學對於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助益為何?與一般教學相較其優勢在哪裡?其必要性 為何?行政管理階層雖非身處教學第一線,卻也需具備清楚的概念,方能獲得教師們 的認同並鼓勵他們參與。

教師對於資訊科技的技能不夠瞭解,擔心應用資訊科技反而對教學構成負面影 響,耽誤到教學進度甚至影響教學品質。因此學校單位必頇要提供教師實施資訊科技 融入教學的支援方式,在人力編制、設備分配、使用訓練方面進行有系統的規劃(王 培卉、徐新逸,2004)。學校行政的支持與支援,是推動教師教學創新的一項重要動 力,學校行政人員的態度、環境規劃建置、設備經費的支援與維護、適當的給予教師

(32)

指導、提供在職訓練的機會等,都深深影響著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願(王文裕,

2003)。因而學校行政人員在資訊科技的教學應用上,扮演著推動者、帶領者的角色(吳 明榮、溫嘉榮,2000)。因此學校行政人員必頇扮演好資訊環境與設備規劃的角色,

才能提高教師進行資訊融入教學的意願。

資訊設備的充足與否除了與設備數量的影響,如何在有限的條件下,滿足教師的 教學需求,端賴學校行政人員的用心調度,透過妥善的運用、建立便利且友善的借用 規範使設備發揮其最大使用效能(徐毓襄,2007)。

從以上相關文獻得知,唯有行政單位的配合、支援,教師方能妥善地運用相關設 備與教學。行政人員若能積極擔任起推動帶領的角色,那麼教師對於資訊科技融入教 學的意願必能大大提高。所以,學校行政的規劃與支援,其實是影響教師實施資訊科 技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千萬不可輕忽視之。

第三節 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教育部自九十年度起即逐年實施九年一貫課程,把「資訊教育」列為重大議題之 ㄧ。依據九年一貫新課程之精神,各學習領域應使用資訊科技為輔助學習之工具,以 擴展各領域的學習,並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便於各學習領域進行資訊整合教 學,宜將各領域所共同需要的基本資訊能力、素養及其學習時間,做一詳實的規劃,

以使所有的學生均有機會習得基本資訊知識、技能與學習素養,以為各領域應用資訊 的基礎。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尌是運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的進行,以提高學生學習成 效。若配合九年一貫課程學生應培養的十大基本能力來看,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義 也可以是指老師運用電腦科技於課堂教學和課後活動上,以培養學生「運用科技與資 訊」的能力和「主動探索與研究」的精神,讓學生能「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並完 成「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張國恩,1999)。

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之規劃基於上述理念,透過了解資訊科技的特性及其對個人與 人類社會的影響,並針對不同領域學習所需之基本需求,分析出共通的資訊基本學習 內涵,及各學習內涵所需之最低學習時數,以期所有的學生均有機會習得此綱要規劃 之基本資訊知識、技能與學習素養,以為資訊教育的普及與應用奠定基礎,建立健全 的資訊社會。對於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的資訊教育,身為教育工作者的教師,必頇相 當瞭解其中概念,針對國語文領域基本能力指標與資訊教育能力指標相對應的部分,

(33)

以及資訊教育核心能力、學習內涵及能力指標做一整理,惟有詳實、透徹說明的方能 對課程目標有全盤的掌握與規劃。茲分別敘述如下;

一、九年一貫課程語文學習領域十大基本能力

(一)國語文學習領域十大基本能力

1. 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應用語言文字,激發個人潛力,發展學習空間。

2. 欣賞、表現與創新:培養語文創作之興趣,並提昇欣賞及評價文學作品之能力。

3. 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具備語文學習的自學能力,奠定終身學習之基礎。

4. 表達、溝通與分享:應用語言文字表情達意,分享經驗,溝通見解。

5. 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透過語文互動,因應環境,適當應對進退。

6. 文化學習與國際瞭解:透過語文學習,體認中華文化,並認識不同族群及外國之 文化習俗。

7. 規劃、組織與實踐:應用語言 文字研擬 計劃,及有效執行。

8. 運用科技與資訊:結合語文與科技資訊,提昇學習效果,擴充學習領域。

9. 主動探索與研究:培養探索語文的興趣,並養成主動學習語文的態度。

10. 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應用語文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表 4

九年一貫十大基本能力與國文領域課程目標對照表

1 表十大基本能力 國文領域課程目標

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應用語言文字,激發個人潛能,發展學習空間 欣賞、表現與創新 培養語文創作之興趣,並提昇欣賞評價文學作

品之能力

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具備語文學習的自學能力,奠定終身學習之基 礎

表達、溝通與分享 應用語言文字表情達意,分享經驗,溝通見解 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透過語文互動,因應環境,適當應對進退 文化學習與國際瞭解 透過語文學習,體認中華文化,並認識不同族

群及外國之文化習俗

規劃、組織與實踐 應用語言文字研擬計畫,及有效執行

運用科技與資訊 結合語文與科技資訊,提昇學習效果,擴充學

習領域

(34)

表 4(續)

1 表十大基本能力 國文領域課程目標

主動探索與研究 培養探索語文的興趣,並養成主動學習語文的

態度

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應用語文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資料來源:教育部(2003),取自:http://opinion.naer.edu.tw/news.php,檢索日期:100 年5月5日。

基本能力之對

二、九年一貫之資訊教育議題

依據九年一貫的精神,各領域的教師應使用資訊科技為輔助學習之工具,以擴展各領 域的學習,並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教師應多方運用資訊科技,導入領域 教學中培養學生運用科技資訊的能力和主動探索的精神,並且能使學生獨立思考,完 成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一)課程目標

為實現上述理念,本課程涵蓋認知、技能與情意等向度,訂定下列課程目標:

1. 導引學生瞭解資訊與網路科技與日常生活的關係。

2. 培養學生使用資訊與網路科技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3. 增進學生利用各種資訊與網路科技技能,進行資料的搜尋、處理、分析、展示與 溝通的能力。

4. 培養學生運用資訊科技進行邏輯思維的習慣,以有效解決日常生活與學習的問 題。

5. 導引學生瞭解資訊倫理、資訊安全及資訊相關法律等相關議題。

6. 培養學生使用資訊與網路科技的正確態度,應用資訊科技提升人文關懷,增進合 作、主動學習的能力。

(二)分段能力指標

資訊教育能力指標編碼原則:

第一碼代表課程核心能力序號,資訊核心能力包括:

1. 資訊科技概念的認知。

2. 資訊科技的使用。

(35)

4. 網際網路的認識與應用。

5. 資訊科技與人類社會。

第二碼代表階段序號

第一階段為國小一至二年級。

第二階段為國小三至四年級。

第三階段為國小五至六年級。

第四階段為國中一至三年級。

第三碼代表能力指標之流水號。

茲將各核心能力之學習目標、學習內涵與欲培養學生之資訊能力列表於後:第四 學習階段(七~九年級)此學習階段課程安排在七年級實施,八與九學年雖沒有資訊課 程的安排,學校亦應在此兩學年間,儘量設計資訊與各領域整合之教學,讓學生將三 至七學年五年內所學之資訊能力充分應用於學習活動中。

以下為第四學習階段(七~九年級)的能力指標:

2-4-1 認識電腦硬體、軟體、輸入和輸出等基本設備,有應用自由軟體的概念。

2-4-2 了解多媒體電腦相關設備,以及圖形、影像、文字、動畫、語音的整合應用。

2-4-3 認識程式語言、了解其功能與應用,有開放規格、自由軟體的概念。

3-4-1 能利用軟體工具進行圖表製作,盡量使用自由軟體。

3-4-2 能利用簡報軟體編輯並播放簡報內容。盡量使用自由軟體。

4-4-1 能利用網際網路、多媒體光碟、影碟等進行資料蒐集,並結合已學過的軟體進 行資料整理與分析。

5-4-1 了解網路犯罪型態,避免誤觸法網及受害。

5-4-2 適時應用資訊科技,透過網路培養合作學習、主動學習的能力。

5-4-3 建立科技為增進整體人類福祉的正確觀念,善用資訊科技作為關心他人及其他 族群的利器。茲將各核心能力之學習內涵與欲培養學生之資訊能力指標列於表 5。

表 5

資訊教育核心能力、學習內涵及能力指標一覽表

核心能力 學習內涵 能力指標

(1) 資 訊 科 技 概 念 的認知

電腦與生活 1-2-1 能瞭解資訊科技在日常生活之應用。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One of the strengths of CKC Chinese Input System is that it caters for the input of phrases to increase input speed.. „ The system has predefined common Chinese phrases, such

• One of the strengths of CKC Chinese Input System is that it caters for the input of phrases to increase input speed.  The system has predefined common Chinese phrases, such

By University students of the Chung Hua University for objects, to make use of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he reliability analysis, and the factor analysis, considers the

The research outcome shows that the reliability of the fac- tor of teacher empowering and school ’s image enhancement is the highest, and the factor loading of item 47- “if it

Theory of Project Advancement(TOPA) is one of those theories that consider the above-mentioned decision making processes and is new and continued to develop. For this reason,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using the key factor from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and Involve Theory to explore the

With the advancement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ersonal digital mobile device upgrade, RFID technology is also increasingly common use of the situation, but for

In this study, we make use of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Perceived Ease of Use as primary factors, followed by perceived level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