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小初任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 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國小初任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 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 "

Copied!
12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程鈺雄 博士

魏俊華 博士

國小初任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 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

研 究 生: 許淯鈞 撰

中 華 民 國 103 年 8 月

(2)
(3)
(4)

謝 誌

完整版的論文終於出爐,這三年的進修期間得到許多人的幫忙,首先是我 的指導老師魏俊華教授、程鈺雄教授,及計畫審查的劉明松教授,都給予我極 大的提點,另外也要感謝口試委員李永昌教授,不辭辛勞來到台東給予我一些 論文的建議,讓我的論文能更臻至完善。

另外也要非常感謝參與本研究的受訪教師斐文、雅惠、闊傑,在接到我的 詢問電話時一口答應協助我的研究,並撥冗課餘時間接受我的訪談,使得這本 論文能順利完成,由衷感謝協助。

第二年進修期間意外接了行政職,學校的事務仰賴同事們的協助,讓我無 後顧之憂的完成學業,感謝詩媛主任、秀嫻組長的協助處理公文,孝儀、佩 真、育清、嘉穗、馨弘協助處理業務及檢視訪談大綱,在此深表謝意。

一個人單槍匹馬來到台東就讀,就讀期間的夥伴極其重要,感謝三位室友 詩筑、雨靈、敏玲,一起熬夜做報告、讀小考、吃美食、當觀光客,這三年來 有你們讓台東生活更顯得充實;另外也要謝謝同組口考的佩君、文綺,當天作 為我心靈上的支持,讓心情更安定面對口試;另外還有感謝同窗的馨誼一起討 論論文進度、小瑪、佳玲曾經一起健身跳舞,留下許多珍貴的回憶。

最後感謝形同家人的姊妹稚雅、亭瑩、芳云,三年來的支持鼓勵,還有謝 謝稚雅協助英摘翻譯,最後謝謝我的家人父親、母親、哥哥、妹妹還有一對龍 鳳雙胞胎外甥,還有親愛的男友文穎,都支持我到台東進修,論文遇到瓶頸時 陪伴我度過,順利完成學業,把得來不易的論文獻給你們。

三年暑假時光匆匆,當了偽台東人幾個月,喜歡這裡的步調、美麗的風 景,期待有機會再回到這求學的老地方,再創美好回憶。

許淯鈞 謹誌於 台東 2014.8

(5)

i

國小初任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 之研究

許淯鈞

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摘要

本研究主旨為探討國小初任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研究目的分為兩 項:(一)瞭解國小初任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現況;(二)探究國小初任資源班教師面對 工作壓力的因應方式。本研究以質性研究方法為取向,深度訪談三位教師,蒐集相關 資料,以瞭解國小初任資源班教師在班級經營、教學輔導、鑑定篩選、人際溝通和行 政負擔等五個層面的工作壓力現況,及其因應方式,所獲得結論如下:

壹、工作壓力現況

一、班級經營的壓力:班規建立困難、教室間隔干擾、小型學校無其餘人力討論 班務。

二、教學輔導的壓力:排課問題、接受普通班老師諮詢、輔導情緒行為障礙學生 感到無力、課程擬定有困難、多層次教學效果不佳。

三、鑑定篩選的壓力:家長對鑑定身分的疑慮和反覆、導師不在配合時間內提 出、擔任心理評量教師的工作負擔。

四、人際溝通的壓力:

(一)對家長:家長教養態度疏忽、難以配合老師管教。

(二)對導師:難以溝通協助排課、教學理念不同。

五、行政負擔的壓力:學校規模小導致分工不清、研習過多造成工作負擔。

貳、因應方式

一、個人紓解:從事自己有興趣的休閒活動。

二、堅定信念:堅信自己對教學的初衷及想法。

三、找尋支援:找尋人力資源、找尋專業書籍、上網搜尋資源。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針對教育相關單位、學校、國小初任資源班教師及未來研 究等方面提出建議。

關鍵詞:國小初任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方式

(6)

ii

A Study on Job Stress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Novice Resource Room Teacher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s

Yu-Chu Hsu

Abstract

This study was aimed at exploring the job stress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elementary school novice resource room teachers. The main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understand the job stresses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novice resource room teachers and to explore how the novice resource room teachers used by coping strategies toward the job stresses. In this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researcher interviewed three teachers and collected the relative data to understand the job stresses on the novice resource room teachers toward the five aspects:

classroom managements, teaching guides, evaluation and scree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administrative burden.

As for the finding of the study, the researcher divided the results in two aspects. First the present status toward job stresses:

1. The result of stresses on classroom managements: it was difficult to establish the

classroom rules, interference of classroom compartment, no discussion about classroom affairs at small school.

2. The result of stresses on teaching guides: scheduling problems, consulting from the home room teachers, powerlessness on teaching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 students, difficulties on course development and ineffective on multi-level teaching.

3. The result of stresses on evaluation and screen: parents’ doubt on identifying the disabilities, uncooperative home room teachers and the workload to be the teachers of mental capacity assessment.

4. The result of interpersonal stresses for parents: ignorance of parents attitude and inordinate with teachers’ discipline. On the other hand, for home room teachers:

difficulties to communicate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lass schedule and difference on teaching philosophies.

5. The result of stresses on administrative burden: unclear of job assignments at small school, workload of attending too many workshops.

Second, the coping strategies:

1. Personal relief: Attending interested leisure activities.

2. Firm belief: Strength personal teaching faith and belief.

3. Looking for support: looking for human resources, professional academic articles and web resources.

Key words: novice resource room teachers in elementary schools, job stress, coping

strategies

(7)

iii

目錄

摘要………i

Abstract………ii

目錄………iii

表次………iv

圖次………v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問題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4

第三節 名詞界定………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教師工作壓力意涵……… 7

第二節 教師工作壓力相關研究……… 20

第三節 教師因應工作壓力方式之相關理論與研究……… 30

第四節 初任資源班教師之教師角色……… 4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5

第四節 實施步驟……… 56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57

第六節 研究的信度與效度……… 59

第七節 研究倫理……… 60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受訪教師的相關背景及經驗……… 61

第二節 受訪教師工作壓力現況……… 69

第三節 受訪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方式……… 89

第四節 綜合討論……… 9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03

第二節 建議………104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109

二、西文部份………117

附錄 訪談大綱 ………118

(8)

iv

表次

表 2-1 國內外學者對壓力的定義 ... 8

表 2-2 國內外學者對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 ... 11

表 2-3 國內外學者對特教教師工作壓力來源彙整表 ... 20

表 2-4 特教教師壓力來源統計表 ... 24

表 2-5 國內學者對初任教師工作壓力(困擾)來源彙整表 ... 27

表 2-6 國中小初任教師工作壓力來源統計表 ... 28

表 2-7 國內外學者對工作壓力因應方式之定義 ... 33

表 2-8 國內學者對教師工作壓力因應之方式 ... 36

表 2-9 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方式統計表 ... 38

表 2-10 國內外學者對初任教師的定義 ... 42

表 2-11 資源班教師工作職責彙整表 ... 49

表 3-1 受訪者資料一覽表 ... 54

表 3-2 專家效度名單 ... 56

表 3-3 訪談資料編碼說明 ... 58

表 4-1 受訪教師在工作層面的壓力現況表 ... 98

表 4-2 受訪教師因應壓力方式表 ... 101

(9)

v

圖次

圖 2-1 Kyriacou 和 Sutcliffe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 14

圖 2-2 Moracco 和 McFadden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 16

圖 2-3 Tellenback、Brenner 和 Lofgren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 17

圖 2-4 一般適應症候群 ... 19

圖 2-5 壓力因應過程模式 ... 31

圖 2-6 個體、環境互動壓力因應模式 ... 32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53

(10)

1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初任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本章內容分 為四節,分別為研究問題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名詞界定、研究範圍與 限制等。

第一節 研究問題背景與動機

一、研究問題背景

「壓力」是一個現代化的代表名詞,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化的發展,社會變遷 的腳步加快,影響了社會上各個層面,處在這樣一個動盪的時期,每個人的情緒處理 方式不同,情緒調節快的人能順利找到自己紓壓的方式,調適能力稍慢的人則要面臨 壓力所帶來影響身心狀況的後果;壓力是一種特殊的人與環境的關係,環境不斷對人 們產生種種的要求,而人們也不斷利用手邊的資源處理這些要求,當這兩者之間失衡 時,就會產生壓力(李素卿譯,2002)。

壓力也是個主觀的判斷,每個個體的感受程度不同,每個人對壓力的解釋方式也 不同,而現代人普遍面對生活中各種不同層面的壓力,如:工作、人際、家庭、親 情…等,而以年齡層來劃分,每個階段也有必須面臨的壓力,如:升學壓力、就業壓 力、生活壓力…等,壓力變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李思宏,2006)。適當的壓力可以帶給 個體進步和轉機,但過量的壓力可能會導致生理、心理產生不良的影響,嚴重者會危 害身體的健康,成為身體隱形的殺手,因此學著與壓力共存,同時也學習如何因應壓 力所帶來的影響,如何將負向的壓力轉變為生活的助力,或能妥當的處理它,成為我 們現代重要學習的課題。

心理壓力往往會在我們時間花費最多和投入最深的活動和場所中產生,也就是工 作與家庭(李素卿譯,2002),家庭的壓力在本研究中非主要研究的主題,因此此部分 暫且不談。成人一天有二十四小時,大部分的人在一天的時間切割中,有八小時是花 在工作場所上,因此工作也是人們的重心之一,成就感能來自於此,但同時也帶來了 對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工作範圍或工作期限若超過人能夠處理的能力,可能就會

(11)

2

帶來壓力,各行各業的工作尚且如此,而教師也不例外。教師在現今社會的地位不像 過去那麼受到尊敬,反而因為社會觀念改變、少子化程度影響,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和 關注情形提高,進而對教師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另外因應時代變遷而影響課程變 化,新課綱的修訂,讓教師的教學自主性提高,但也帶來教師面臨工作的挑戰比以往 加深,需要不斷的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能,才能應變教育政策的變化。

國小初任資源班教師為了因應教育趨勢改變,輔導了各種不同程度與障礙類別的 學生,再加上近來為提升國家素質與競爭力,推動的課程綱要改革,為讓特殊教育與 普通教育接軌,制定了「國民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課程發展共同原則及課程綱要總綱」,

也因此,對內教師面臨新課綱和課程設計的能力要求,對外面臨家長對教師的期待。

面對這波教育觀念的改變洪流,資深教師尚且能倚靠多年的教學經驗與熟練的溝通技 巧,能儘量應付這樣的變化,但初任教師因為教學經驗不足,面對家長的溝通能力較 未熟練,因此面對內外在的壓力,探討如何尋找解決之道成為重要的問題。

二、研究動機

近年來,因應國際趨勢,強調權利、機會均等和反歧視,回歸主流、融合教育的 理念日漸蓬勃發展,身心障礙學生完全融合入普通班在實務經驗上仍有其限制之處,

因此資源教室的設置是結合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方式之一,是一種連接的橋樑,適 合協助處於普通班的身心障礙學生能漸進式的完全回到普通課程。因為特殊教育的理 念推廣,讓校內的特殊生權益日漸受到重視,因此,受過專業訓練的資源班教師的需 求大增。現在每個縣市皆以每校成立資源班為目標,有些學校甚至成立兩班以上的資 源班,來協助校內有特殊需求的學生。因此,近來在各縣市的國小教師甄試中,特殊 教育教師的缺額穩定開缺,每年都有不少的特教教師生力軍進入教育界,其中有的分 發到任教資源班,成為校內「少數民族」的初任資源班教師。許多初任教師剛通過艱 難的教師甄試來到實際教學的現場,擔任需獨當一面的正式教師,以期待、興奮的心 情來面臨工作的挑戰,但是隨之而來的教學活動、班級經營、學生問題行為處理、與 家長的溝通以及各項教學或非教學的工作負擔等(李思宏,2006),各項實務工作接踵

(12)

3

而至,尤其面對各類的身心障礙學生,有各種不同的狀況需要協助普通班老師應變處 理,另外仍有自己的教學進度,一開始會讓初任教師感覺疲於奔命。資源教師的職責 可謂身兼教學、行政、諮詢與個案管理之多重角色(林素貞,2006),在一般學校裡,

資源班教師通常是推動校內特殊教育運行的焦點人物,因此初任資源班教師就任工作 後,即面臨教學、行政與推動校內特教工作的挑戰,以及尚須適應新環境的人際關係 和工作制度,因此國小初任資源班教師面臨的工作壓力情形值得注意,此為研究動機 之一。

初任資源班教師工作多元而複雜,面對這樣的工作困境與壓力,每位教師的因應 方式值得學習與參考,雖然每位教師的學習成長背景與經歷不同,但對未來遇到相同 壓力的初任教師都有其學習之處,不論是心境的轉變或壓力的處理,經過前人的分 享,讓每個人有機會將壓力轉化為自己工作上的養分,除了精進自己的教學知能,也 能提高自我實現的機會,此為研究動機之二。

目前國內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大多為量化的研究,研究結果指出資源班教 師感受壓力為中等程度(李青華,2008;李翊菱,2009),在洪素玲(2006)的研究中指 出資源班教師感受壓力的程度在六個層面中,以工作負擔層面壓力最高,其他依序為 教學管理、實施 IEP、溝通協調、專業成長、人際關係。因此探討工作壓力對初任資 源班教師的影響為重要的議題,目前以質性研究方試探究國小初任資源班教師工作壓 力與因應方式的研究較為缺乏,因此本研究將以個案研究的方式深入探討三位國小初 任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其因應方式,以期能得到教師工作壓力之情形,與其因應方 式和解決之道,給予未來初任資源班教師之建議,此為研究動機之三。

(13)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一、研究目的

綜上所述之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國小初任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之現況。

(二)探究國小初任資源班教師面對工作壓力的因應方式。

二、待答問題

根據上述之研究目的,本研究之待答問題如下:

(一) 瞭解國小初任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現況如何?

1、國小初任資源班教師在「班級經營」上的壓力為何?

2、國小初任資源班教師在「教學輔導」上的壓力為何?

3、國小初任資源班教師在「鑑定篩選」上的壓力為何?

4、國小初任資源班教師在「親師溝通」上壓力為何?

5、國小初任資源班教師在「行政負擔」上的壓力為何?

(二)國小初任資源班教師面對工作壓力因應方式為何?

1、國小初任資源班教師面對工作壓力,心理調適方法為何?

2、國小初任資源班教師面對工作壓力,實際解決方式為何?

第三節 名詞界定

本研究的重要名詞包括初任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及因應方式,界定意 義於以下介紹:

一、初任資源班教師

資源班為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統合過程所因應的一種教育措施(王振 德,1999)。指就讀普通班中的身心障礙學生,或學習有困難者,部分時 間到資源班接受指導或補救教學,協助學生發展。是一種居於普通班和特 殊班之間的教學方式,專門為學生做個別課程設計,幫學生安排固定時間

(14)

5

輔導,資源班教師即是受過專業訓練且掌管資源班之教師。

本研究所謂初任資源班教師係指依據教師法,且通過台閩地區教師甄 試,擔任正式教師,而任教年資在三年以內(含)之資源班教師,並以本研 究中的三位教師代表之。

二、工作壓力

本研究採「壓力為刺激事件」為取向,認為壓力是一種會令人再適應 以致引起某些反應的刺激事件,再適應是指個人處於失衡的狀態,失衡是 指心理的狀態負面、消沉、哀愁、痛苦、悲觀與退縮等心理感受 (周文 欽、孫敏華與張德聰,2000) 。

本研究所稱之工作壓力係指為國小初任資源班教師在所處的工作環境

中,面對工作各層面的影響,使得生理、心理和認知狀態讓個人無法適 應,而導致產生的負面情感。

三、因應方式

因應是個人面對壓力時,為減緩壓力帶來的焦慮和威脅,而從個人內 在認知和行為上所作一切改變的動態歷程 (李青華,2008) 。本研究之因 應方式係指國小初任資源班教師面對內外在壓力時,心理上如何解釋和反 應,及所採取的改善措施和方法,並以本研究中的三位教師在工作壓力下 因應方式代表之。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初任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情形,雖期望能將研 究過程盡量力求完整,但因限於人力與環境因素,仍有研究限制情形,茲將研究範圍 與限制內容如下所述:

(15)

6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屬於個案研究,選取三位國小初任教師作為訪談對象,瞭解國小初任資源 班教師在教學生涯開始所面臨的困境歷程,做深入的瞭解、探討。研究對象為立意取 樣,選取研究者熟識的同學、同事,剛好位於北部三個縣市,因此研究地區為台北 市、新北市、桃園縣三個縣市各選取一名個案。

二、研究限制

(一)研究對象方面:因為人力、物力有限,本研究對象僅有三人,所以無法代表 所有符合定義的初任教師。且每一位老師的經歷、學習成長過程不同,處理 工作壓力的方法不同,僅以本研究中的三位老師的處理方式為個案討論。

(二)研究推論:本研究的個案數量較少,因此無法推論研究結果至其他國小初任 教師,也不能推論至個案的所在的縣市的所有國小初任資源班教師。

(16)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為國小初任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相關研究,架構共分為四節,

第一節探討教師工作壓力的意涵、第二節探討教師工作壓力相關研究、第三節探討教 師因應工作壓力方式之相關理論與研究,與第四節探討初任資源班教師之教師角色。

第一節 教師工作壓力意涵

本小節探討教師工作壓力的意涵,分別是教師工作壓力概念、定義、教師工作壓 力之相關理論及教師工作壓力影響。

壹、壓力的概念

為了生活與生存,人類不論古今都得面對各種壓力(黃惠惠,2002)。「壓力」

(Stress)字義的起源是拉丁文的「stringere」,本意是「拉緊」。最早的使用是用在物 理學或工程學上的名詞,舉凡對一物體施加某種強烈的外力時,這種壓力就稱之為

「壓力」(蕭國倉,2004)。第一位把「壓力」用在心理學及醫學領域上的學者是 Connon,他最大的貢獻是提出「戰與逃」(fight and flight)的反應,意思是指個體 維持身體功能正常的一種內在平衡作用(黃惠惠,2002)。而被尊稱為「壓力研究之 父」的則是加拿大醫生 Han Selye,他的代表作是「生活的壓力」,他利用觀察記錄動 物的實驗反應中,得到對壓力的定義:壓力是身體對於加諸其上的任何要求,所做的 非特定反應(黃惠惠,2002),他並將個體在面對壓力時,會有一些共同的反應稱之為

「一般適應症候群」,其中包括三個階段:警覺期、抗拒期、衰竭期。Selye 對壓力的 定義開啟了研究者對壓力的興趣,後來的學者認為 Selye 過於偏重心理反應,而輕忽 了環境所造成的影響,開始重視與環境的互動過程,認為環境能造就壓力的來源。有 關壓力的定義,基於國內外不同學者所持觀點不同,整理如表 2-1:

(17)

8

表 2-1

國內外學者對壓力的定義

作者 年代 工作壓力定義

李思儀 2003 由於工作因素所導致的緊張,而使得工作者 感受不愉快或負面的情緒。

李勝彰 2004 指個人與工作環境交互作用下產生生理或心 理的緊張狀態。

莊淑灣 2005 個人主觀知覺到工作的要求超過他們的能 力,因而產生威脅感,以致身心失衡的狀 況。

陳勇全 2008 面對工作環境與職務責任等因素,產生被壓 迫的感受或緊張狀態。

廖光榮 2001 個人與工作情境(領域中的人、事、物)交互 過程中,造成心理、生理與認知上的不平衡 或壓迫狀態。

蕭國倉 2003 個人對於自身周遭的工作環境改變或要求,

知覺到具有威脅性、壓迫性,經由個人特質 與心理為中介歷程後,內心所產生消極性與 負面的情感。

Compas,Orosan 與 Grant

1993 壓力指個體對客觀存在的生活事件,使個體 產生不舒適的感受。

Lazarus 與 Folkman 1984 個人與環境之間的特別關係,藉由個人的評 價將視其為重擔,或是超過他所能負荷,並 進而危及個人健康。

資料來源:研究者歸納整理

探討上述研究者的看法,工作壓力可以分為刺激型的壓力(陳勇全,2008),面對

工作壓力而產生被壓迫的感受和緊張狀態;也可分為反應型的壓力(李思儀,2003;莊 淑灣,2005;蕭國倉,2003),工作壓力會導致身心的緊張,而使得自身感受不愉快或 產生負面情緒甚至導致身心失衡的狀態;另外大多數學者(李勝彰,2002;廖光榮,

2002;Compas,Orosan&Grant,1993;Lazarus&Folkman,1984)認為壓力是互動型狀 態,將壓力認為是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下所造成的產物,認為壓力的來源來自客觀存在 的事件或環境的重大改變,使得生、心理在交互過程中知覺到不平衡或不適應,導致

(18)

9

個體產生負面的影響。

綜合論之,工作壓力的定義因每位學者的研究方法和觀點不同,產生不同的壓力 類型,有的認為是刺激型的工作壓力,認為壓力是工作因素所導致;有的認為是反應 型,將工作壓力定義為生、心理的反應狀態;還有的認為是互動型的工作壓力,認為 環境系統與個體的作用所導致。

貳、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

現今隨著社會時代進步,資訊流通快速、社會變遷腳步加快,隨之競爭氣息也跟 著提高,要求績效與成果的概念與日俱增,因此各行各業所承受的工作困境與壓力有 越來越高的趨勢,而教育英才的「老師」行業也不例外;而受到教育政策變革、與普 通教育接軌的特殊教育新課綱實施及少子化影響,教職這項工作可謂是受到更多嚴峻 的考驗。

近來特殊教育課程綱要面對重大的變革,一改過去分障礙類別的課程綱要(啟聰、

啟明、啟仁、啟智),為了強調回歸主流與融合教育的概念,能與普通教育接軌,盡量 學習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不應與普通教育學習內容相差甚遠,應該設計盡可能 學習普通教育的內容,重視與兩者的相似性。為了將融合精神落實,國民教育階段特 殊教育課程綱要總綱(2012)裡提到教師專業成長,教師應利用各種專業成長的管道,

以獲得九年一貫課程及特殊教育課程綱要之知能;並多積極主動參與經驗分享的活 動,提升自己的教學品質;也需培養充分利用資源的能力,來改善教材內容與教學方 法;與教師應不斷進修自己的專業知能,以應付班級內各種不同障礙類別與學習特性 的學生,隨時能解決學生的問題,達到個別化教學的目的。

另外,提到行政配合,與資源班教師最切身相關的是校內各處室教學相關方面的 配合,例如教務之於課程編排、學務之於校外課程實施、總務之於經費核銷與無障礙 空間規劃,但校內實際的作為上,仍然會受限於各校的人力、制度、學校特色經營等 因素而因地制宜,對於特殊教育課程的實施與自己的班級經營有其限制之處。對一位 初任資源班教師而言,剛加入一個大家庭,尚不熟悉學校的生態環境,對原有的制度

(19)

10

多是先順從,再慢慢予以改變,因此在工作上難免遇到一些困境與壓力,值得深入探 討與研究。

所謂的工作壓力是指個人在工作中知覺到個人與環境不能配合,而影響到身心及 健康行為的一連串過程(黃寶園,2009)。研究者因所學或研究觀點而對工作壓力定義 有所不同,茲將國內外研究者對教師工作壓力依年代先後所下的定義整理為表 2-2。

(20)

11

表 2-2

國內外學者對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

研究者 年代 教師工作壓力定義

吳宗達 2004 指教師在學校的工作環境中,在教學、行政、輔導工 作及角色扮演等方面,個人內在覺知與外在環境失 衡,造成心理、生理與認知上的壓迫狀態,並產生負 面的情緒及行為反應。

李勝彰 2004 指國民中學教師在從事教學工作時,個人與工作環境 交互作用下產生生理或心理的緊張狀態。

李榮珠 2004 教師在個人和學校情境的互動中,面對內外在需求,

自我覺知難以採用既有的資源與經驗來加以處理時,

因而產生無法適應的主觀感受,致使個人的工作效能 產生變化之現象。由於工作有關因素引起的壓力,促 使外在環境的要求與個人內在,產生交互作用之差 異,而導致不平衡狀態。

沈儀芳 2004 教師在從事教職的過程中,因工作情境的內外在因素 影響而產生的負面感受。

林邵穎 2011 教師從事教學、評量、計畫、行政、輔導、諮詢或相 關工作,甚至參加在職進修,由個體主觀認知,參酌 自身能力及資源,產生生理、心理、情緒、認知與行 為無法適應的負向反應。

洪素玲 2008 指教師在學校工作環境中,在面對教學、行政、輔 導、自我角色的扮演、家長的期盼、社會的支持、及 專業知能的提升等各種內外的需求,個人內在覺知與 環境間產生一種失衡的現象,個人無法適應的負面感 受。

陳怡如 2010 教師工作而產生的負向情感(如生氣或沮喪)的反應症 狀。

張清洽 2008 教師個人與學校工作情境交互過程中,在教學、行 政、輔導工作及角色扮演方面,個人無法適應,造成 心理、生理與認

知上不平衡或壓迫狀態。

詹美春 2003 教師對學校工作的主觀感受:從人、事、物所知覺到 的感受,如興奮、激昂、緊張、困擾、沮喪、挫折、

憤怒、憂慮…等。

(續下頁)

(21)

12

研究者 年代 教師工作壓力定義

廖光榮 2002 教師個人與工作學校情境交互作用過程中,在教 學、行政、輔導工作及角色扮演等方面,個人無 法適應,造成心理、生理與認知上的不平衡或壓 迫狀態。

鄭媛文 2005 教師在學校工作環境中,與人、事、物互動過程 中所產生的負面情感(如焦慮、挫折、壓抑等)。

蔡玉菫 2006 教師在從事教學工作時,因環境的要求超過個體 的資源,導致個體無法適應,而產生生理或心理 的負面情緒與緊張狀態。

劉秀鈴 2011 教師工作所產生的負向情感的反應症狀,亦是教 師職業上的壓力,是教師因職務上的要求、期許 和職責所感受到的壓力。

蘇郁雅 2010 指教師在從事教學及輔導學生等工作的過程中,

遭遇工作環境內、外在因素威脅,個體覺知該威 脅超過本身能力負荷,而產生的負面情緒反應或 感受

Kyriacou 1987 教師在遭遇一些威脅其自尊或福祉的問題,而超 過其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時,所知覺不愉快、消 極情緒和苦惱不安的經驗。

Kyriacou 與

Sutcliffe

1978 教師在工作角色中施加於教師身上的要求而產生 負向的情感反應。

McCormick 1997 教師於工作時,察覺到個人資源不足以因應外在 要求,而產生負面情緒。

Pithers 1995 壓力來自於外在工作要求、本身所參與的角色、

大量工作與期望等所引發的負面情緒。

資料來源:研究者歸納整理

綜合上述研究者的定義,教師的工作壓力來自於學校的工作環境,在教學、

行政、輔導工作、角色扮演、家長的期盼及社會的支持等方面(廖光榮,2002;吳宗 達,2004;張清洽,2008;洪素玲,2008),個人內在覺知與外在環境失衡,造成心 理、生理與認知的不平衡與壓迫狀態,並產生負面的情緒及行為反應。另外,詹美春 (2003)指出教師工作壓力是教師對學校工作從人、事、物所知覺的主觀感受;鄭媛文

(22)

13

(2005)指出教師在學校工作環境中,與人、事、物互動過程中所產生的負面情感(如焦 慮、挫折、壓抑等)。因此教師工作壓力的產生,是由於教師在學校的工作環境中與其 交互作用的相關因素,因超過教師個人的負荷程度,而導致負向情感、情緒的產生,

因而威脅到個體的健康。

本研究的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為教師在工作環境中,因為各工作層面的影響,使 得生理、心理認知狀態讓個人無法適應,而導致產生負面的情感。

參、教師工作壓力之相關理論

國內外學者研究教師壓力理論模式文獻頗多,以下就說明較常被列用的三種 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一、Kyriacou 和 Sutcliffe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Kyriacou 和 Sutcliffe 是研究教師工作壓力的先驅,此模式認為教、師工作 壓力是教師從事與教學有關的工作時,對工作會產生緊張、困擾、沮喪、挫折、憤怒 的負面反應(蘇郁雅,2010)。此模式所產生的過程如圖 2-1,並說明如下:

1. 潛在的壓力源:來自物理、心理方面。

2. 評估:可能的壓力源經過個體評估,感受到環境的要求和個人需求的衝 突,將視教師的個人特質而定,如教師的背景變項、人格需要、適應能 力、信念、態度、價值系統。

3. 實際的壓力源:經過個體評估後成為實際的壓力源。

4. 適應機轉:個體對於實際壓力源經過心理的運作和對壓力的評估與反應。

5. 教師壓力反應:產生心理、生理、行為的反應。

6. 慢性壓力症狀:個體產生心身症、心臟病、心理疾病…等等。

此種模式有四條回饋線(蔡玉堇,2006):

1. A 表示壓力與適應機轉的關係,如果適應機轉無法減低壓力的產生,將會被評 估有威脅性。

(23)

14

2.B 指教師在壓力症候下運作的情形,此處的教師較易知覺到壓力事件。

3.C 指長期的壓力會導致慢性病的症狀,可能會造成「非工作壓力源」。 4.D 指教師過去處理壓力的經驗會影響目前評估的結果與對於壓力事件的決定

圖 2-1 Kyriacou 和 Sutcliffe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資料來源:引自蔡玉堇(2006)。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22 頁。

教師個人的特質:教師的背景變項、人 格需要、適應能力、信念、態度、價值 系統

評估:

對個人 自尊和 安全的 威脅

慢性壓 力症 狀:心 身症、

心臟 病、心 理疾病 教 師壓力

反 應:心 理 的 反 應 、生理 的反應

、 行為的 反應 適 應 機

轉:減少 感 受 到 威脅 實際的

壓力源

非工作壓力源

A

B

C D

可能壓 力源:

物理、

心理

(24)

15

二、Moracco 和 McFadden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Moracco 和 McFadden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是修改於 Kyriacou 和 Sutcliffe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侯毅津,2010),此模式考慮到學校以外的因素,社會的因 素包括價值觀、教育政策、法令規章…等,而家庭因素則包括個人的婚姻狀況、

子女問題…等,這三項交互作用後會產生教師不同程度上的壓力。

對個體而言壓力的來源是主觀的,對壓力的評估機轉和處理機轉會受到過去 經驗、人格特質、信念系統的影響,不論對壓力的評估是否正確,將會影響個體 的生理、心理及行為的反應,及是否可能引起壓力的徵候,而若壓力未能適當的 排除,將可能引發長期的徵兆:對工作的疲倦。見下圖 2-2:

(25)

16

圖 2-2 Moracco 和 McFadden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資料來源:引自蔡玉堇(2006)。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23 頁。

三、Tellenback、Brenner 和 Lofgren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Tellenback、Brenner 和 Lofgren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包括了學校鄰近地區 特質的影響,例如:學校所在的位置、地區文化特色、社區經營發展、學校師生

潛在的壓力源

家庭 工作 社會

評估機轉:威脅自 尊、安全

實際的壓力源

處理機轉:緩和壓力

壓力的徵兆反應

長期的徵兆:工作的倦 怠

過去經驗

人格特質

信念系統

教 師 特 質

(26)

17

人數、教學場所風氣氛圍、校長領導風格…等,此因素會成為教師壓力的來源之 一。此工作壓力模式的特點為:教師的工作壓力來源是多向度的,環境中的教師 因素、學校組織因素及環境與人的因素都是可能的壓力來源(侯毅津,2010),見 下圖 2-3。

綜合上述三種教師工作壓力模式,可以得知教師工作壓力來源例如社區的環境、

學校的制度、教學環境氛圍及領導者的風格…等,都可能是教師工作壓力的因素之 一,而導致個人心理、生理、行為的負面反應,甚至引發慢性疾病;而形成工作壓 力,個人會先有評估的機制,來保護自己的身心狀態,若能因應自己的個人特質或 過去經驗,能將壓力排除,即可避免壓力影響身心健康,甚或可能退出工作。

圖 2-3 Tellenback、Brenner 和 Lofgren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資料來源:引自蔡玉堇(2006)。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24 頁。

學校鄰近地區特質 教師特質

可能的壓力源

實際的壓力源

一般性緊張

身心健康

退出工作

非職業性壓力源

評估

適應機轉

(27)

18

肆、教師工作壓力影響

依上述教師工作壓力的模式中,壓力的來源可能來自社會、工作環境與教師個人 特質,並包含未探討到的家庭因素,也可能是壓力的來源之一,而若身心長期處於壓 力的負面狀態下,可能會導致身心疾病與影響工作的效率,這些都是工作壓力下所導 致的後果。

Moracco 和 McFadden(1982)認為教師工作壓力的影響有三方面:(1)心理的表現:

焦慮、憂慮、不良的自我概念;(2)生理的表現:呼吸器官的疾病、失眠、頭痛或心血 管疾病;(3)行為的表現:常見的行為,如請假、工作表現不適當、和同事關係不好 (引自李青華,2008)。

李介至、鄧明宇與鄭凰君(2006)提到壓力的影響導致的生理反應如下:加拿大醫 生 Selye 提出人類對於不同的壓力來源,卻有相類似的反應,稱之為「一般適應症候 群」,一般適應症候群分為三個階段:警覺期、抗拒期、衰竭期,將三階段的圖示如圖 2-4。

一、警覺階段:個體處於壓力環境下時,很快的感受到壓力,準備開始應付或反 應,警覺期階段的生理反應可以為分兩個時期:(1)衝擊期:情緒受到衝擊,

血糖和血壓下降,生理尚未完全接受刺激。(2)反衝擊期:壓力持續上升,腎 上腺素分泌、體溫、血壓、血糖上升,情緒波動,生理功能被增強。

二、抗拒階段:個體在與壓力抗衡間找到平衡,會不斷調適,會使初期的警覺階段 的生理狀況減少。

三、衰竭階段:進入此階段後,抵抗壓力能力衰退,個體會因為身心的抵抗狀況達 到限度而崩潰、無法再繼續承受壓力。

(28)

19

圖 2-4 一般適應症候群

資料來源:李介至、鄧明宇與鄭凰君 (2006)。心理學,261 頁。

黃瓊惠(2012)綜合教師工作壓力影響相關文獻後,提出工作壓力產生的後果有 三個層面:生理層面、心理層面、行為層面,以下說明之:

一、生理層面:如上述 Selye 提出的「一般適應症候群」的警覺期、抗拒期、

衰竭期三個階段所出現的心理狀況。

二、心理層面:個體的心理反應是後天學習而來的,常決定於我們對壓力的解 釋(黃瓊惠,2012)。心理的反應有可能是:焦慮、暴躁易怒、冷漠、哭 泣、幻聽、幻想、注意力不集中、害怕、情緒激動、抗拒……等。

三、行為層面:行為可能導於生理及心理的狀態,而出現的行為反應,例如自 暴自棄型的酗酒、暴飲暴食、吸毒、無節制的使用金錢;或表現出脾氣暴 躁、憤怒的或衝動的行為,例如摔物品、甩門、罵人…等。

警覺階段

抗拒階段 衰竭階段

(29)

20

第二節 教師工作壓力相關研究

本節將探討教師工作壓力的相關研究,分為特殊教育教師及初任教師兩個層面,

並分別探討其壓力來源。

壹、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來源

受到 1970 年代以來的回歸主流趨勢影響,特殊學生的安置漸漸以普通班為重要 考量,因此有許多輕、中度的學生進入到普通班及學習,為了協助這些特殊需求的學 生能適應普通班課程,一種介於普通教育與特殊教育的安置模式-「資源班」誕生,而 資源班教師就是重要的橋樑角色,也因此資源班教師面臨到教學、行政及擔任普通教 師與家長的溝通協調者,工作負擔壓力來源增加,而瞭解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困境和 因應方式是值得探討的問題。「資源班」是特殊教育班型的一種,目前資源班成立的年 限不久,探討相關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的文獻不多,因此將特殊教育教師納入討論範 圍,有關國內外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來源,見下表 2-3 所示:

表 2-3

國內外學者對特教教師工作壓力來源彙整表

研究者 年代 研究對象 教師工作壓力來源 吳俊容 2002 國小特殊班與普

通班教師

1.管教學生、2.工作條件、

3.時間運用、4.社會支持、

5.角色壓力 吳宗達 2004 中部八縣市國民

小學不分類身心 障礙資源班教師

1.工作負擔、2.人際關係 3.角色壓力、4.專業知能、

5.教學與管理、6.社區家長、

7.行政支持 李思儀 2003 台灣國民中學特

殊教育組長

1.工作負荷、2.專業知能、

3.時間運用、4.行政影響、

5.決策參與

(續下頁)

(30)

21

研究者 年代 研究對象 教師工作壓力來源 李榮珠 2004 彰化縣國小融

合班教師

1.學生問題、2.教學困擾、

3.時間運用、4.專業知能、

5.工作負荷、6.角色壓力、

7.社會支持 李青華 2008 台北縣國小資

源班教師

1.工作負荷、2.專業知能、

3.角色壓力、4.行政支持、

5.同事關係 李翊菱 2009 高雄市國小資

源班教師

1.溝通協調、2.教學管理、

3.實施 IEP、4.人際關係、

5.專業成長 李淑靜、王明泉與

吳永怡

2009 花蓮縣國中、

小身心障礙資 源班教師

1.工作負擔、2.教學管理、

3.人際關係、4.溝通協調、

5.專業成長、6.實施 IEP 沈儀芳 2004 南部五縣市之

國小資源班教 師

1.學生問題、2.家長要求、

3.成就聲望、4.人際關係、

5.人際壓力、6.工作負荷、

7.雜務處理

吳淑妙 2007 國小特教教師 1.社會支持、2.工作條件、

3.時間運用、4.管教學生、

5.角色壓力 林素卿 2005 高雄市國小特

殊教育教師

1.學生行為、2.工作條件、

3.時間壓力、4.學校氣氛、

5.社會環境 林邵穎 2011 高屏地區國小

不分類身心障 礙資源班教師

1.人際壓力、2.專業知能、

3.工作負荷、4.時間壓力

洪素玲 2008 桃園縣國小資 源班教師

1.工作負擔、2.教學管理、

3.人際關係、4.溝通協調、

5.專業成長、6.實施 IEP 許籃憶 2004 全國學前教育

階段公立學校 特殊教育教師

1.管教學生、2.家長參與、

3.同事關係、4.行政支持、

5.工作負荷、6.工作回饋 郭香伶 2007 中部四縣市國

中不分類身心 障礙資源班教 師

1.工作壓力、2.教育環境變 遷、3.行政支援、4.專業發 展、5.人際關係

(續下頁)

(31)

22

研究者 年代 研究對象 教師工作壓力來源 曾媖楟 2007 台中縣國小融

合班教師

1.工作負荷、2.專業知能、

3.學生問題、4.支持系統、

5.人際溝通、6.角色壓力 詹美春 2003 台灣地區國小

特殊教育教師

1.社會支持、2.工作條件、

3.時間運用、4.管教學生、

5.角色壓力 廖光榮 2002 全台 241 名國

中不分類資源 班教師

1.同事關係、2.工作負 荷、3.教學管理、4.角色 壓力、5.行政支持 鄭媛文 2005 桃園縣十三鄉

鎮國小身心障 礙資源班教師

1.時間運用、2.社會支 持、3.工作條件、4.管教 學生、5.角色壓力 蔡敏芝 2007 國小特教教師 1.社會支持、2.角色壓

力、3.管教學生、4.時間 運用、5.工作條件層面 劉秀鳳 2009 公立特殊教育

學校教師

1.教學問題、2.角色壓 力、3.行政規範、4.專業 能力

劉秀鈴 2011 桃園縣國民中 學資源班教師

1.工作負荷、2.專業知 能、3.角色壓力、4.行政 支持

蕭國倉 2003 國小特教教師 1.人際關係壓力 2.專業知 能壓力、3.工作負荷壓 力、4.時間壓力、5.適應 變革壓力、6.自我期許壓 力

蘇郁雅 2010 全國國中不分 類身心障礙資 源班教師

1.工作負荷、2.行政支 持、3.人際關係、4.專業 素養、5.自我發展 Antoniou,olychroni

與 Walters

2000 希臘特殊教育 教師

1.學習意願低落、2 過多工作 量、3.缺少政府幫助、4.資源 及設備明顯缺乏、5.學生人數 增加、6.缺少行政人員支持、

7.同事缺少合作(引自郭香伶)

資料來源:研究者歸納整理

(32)

23

上述文獻國內外學者對特教教師工作壓力來源的研究結果有共同的因素,也有學者有 不同的看法,因此將壓力來源整理為統計表如表 2-4。

(33)

24

表 2-4

特教教師壓力來源統計表 向度

研究 者

管 教 學 生

教 學 管 理

實 施 IEP

行 政 支 持

決 策 參 與

人 際 關 係

家 長 參 與

社 會 支 持

專 業 知 能

工 作 負 荷

適 應 變 革

雜 務 處 理

時 間 運 用

角 色 壓 力

吳俊容 * * * * *

吳淑妙 * * * * *

吳宗達 * * * * * * *

李思儀 * * * * *

李榮珠 * * * * * * *

李青華 * * * * *

李翊菱 * * * *

李淑靜、

王明泉與 吳永怡

* * * *

沈儀芳 * * * * *

林素卿 * * * *

林邵穎 * * * *

洪素玲 * * * * *

許籃憶 * * * * *

郭香伶 * * * * *

曾媖楟 * * * * *

詹美春 * * * * *

廖光榮 * * * * *

蔡敏芝 * * * * *

鄭媛文 * * * * *

劉秀鳳 * * * *

劉秀鈴 * * * *

蕭國倉 * * * * * *

蘇郁雅 * * * *

Antoniou, olychroni 與

Walters

* * * *

合計 11 7 3 10 1 14 3 7 13 22 2 1 10 13 資料來源:研究者歸納整理

(34)

25

綜合上述各學者的壓力來源統計,可以將壓力來源分為管教學生、教學管理、實施 IEP、行政持、決策參與、人際關係、社會支持、專業知能、工作負荷、適應變革、雜 務處理、時間運用和角色壓力等十四個壓力項度來源,其中將工作條件(吳俊容,

2002;詹美春,2003)歸類於工作負荷,將社區家長(吳宗達 2004)、家長要求(沈儀 芳,2004)歸類於家長參與,將同事關係(許籃憶,2004;李青華 2008)歸類為人際關 係。其中經過統計後,又以工作負荷、專業知能、角色壓力、人際關係、管教學生、

時間運用等六個項度為最多次數,顯示此六項壓力來源對教師工作壓力產生較大的影 響,分述如下:

1.工作負荷:資源班教師除了忙於教學、設計課程,還需忙於處理學生在普通班的行 為問題,必要時做行為紀錄或入班觀察,提供普通班老師適性的教學策略。由於特殊 教育有別於普通教育,學生的個別差異極大,障礙種類繁多,還會伴隨一些其他問題 (黃瓊惠,2012),因此資源班教師需具備行為處理的能力,為了解決實際的問題,必 要時需要參加研習進修、或自行尋求解決管道,造成教師不少壓力。加上目前特殊教 育鑑定輔導的工作繁重,各縣市為了盡量提高鑑出率,每學年的鑑定次數提高,也加 重了資源班教師的工作量,形成壓力。

2.專業知能:專業知能包括的壓力來源有教學活動的進行、提升學生學習成效和編選 教材教具、及個別化教育計畫的擬定和執行(李青華,2008),資源班教師需要具備一 般教師的教材教法的知能,也需要不斷進修、自習才能應付各種不同障礙類別學生的 個別狀況,或是學生因疾病影響而出現的突發狀況,此心理壓力也讓教師深感自我的 不足。

3.角色壓力:有些學校因為制度劃分不清,或行政人員對資源班老師的誤解,認為資 源班老師因為學生人數較普通班教師少,是個相對輕鬆的工作,因而增加其他不同領 域或額外的工作,形成資源班老師的工作負擔。

4.人際關係:是資源班教師對內與對外的人際狀況,教師是個需要與經常人溝通的職

(35)

26

業,對內與教室夥伴-搭檔教師的互動,特殊班級與普通班級不同,由兩位老師擔任導 師,一起班級經營與互相配合,需要很多的共識才能將班務完成,如果行事風格或個 人特質互不協調,將導致關係的緊張,形成工作的壓力來源;對外資源班教師面對行 政人員及社區家長的合作關係,面對不同的需求提供協助,或需要規劃活動及管教學 生時,皆需要行政人員及家長的協助,因此互動關係頻繁,需培養良好的互動。

5.管教學生:特殊學生的個別差異大,有著不同的行為問題,例如:偏差行為、情緒 失控行為、師生衝突行為…等,資源班教師面對棘手的問題時需要尋求協助,及聯繫 家長共同解決問題,而現今因少子化因素,家長多過於保護及寵愛孩子,沒有與教師 站在同一陣線,把孩子的教養責任推卸給學校,讓教師難以管教學生,甚而對教育現 場感到灰心。

6.時間運用:資源班教師除了面對每週所規定的上課節數,另外空堂時間需備課、編 輯教材、行為處理、個別化教育計畫的考核與調整,再加上日益繁重的鑑定工作,需 要花大量的時間敘寫鑑定報告,因此時間的壓縮、擁擠,讓資源班教師效率遞減,甚 至事倍功半。

貳、初任教師工作壓力來源

初任教師階段在教師專業生涯中是一個重要的時期(李思宏,2006)。剛踏出學校 不久,初入職場,對教育有滿腔熱情和抱負想一展所學,把理論知識應用在教學現 場,但在實際的獨當一面成為正式教師後,隨之而來的班級經營、問題處理、行政工 作及與家長的溝通及額外的教學負擔,讓初任教師面對極大的心理壓力,因此了解初 任教師的工作壓力來源及探討因應方式是重要的課題,下表 2-5 為國內學者對初任教 師工作壓力(困擾)來源彙整表。

(36)

27

表 2-5

國內學者對初任教師工作壓力(困擾)來源彙整表

研究者 年代 研究對象 教師工作壓力來源

王聖捷 2011 國小初任教師 1.班級行政經營、2.班級常規經營 3.班級環境經營、4.人際關係經營 5.課程與教學經營

朱盈潔 2007 台北縣國中小資源 班初任教師

1.教學、2.諮詢、3.個案管理 4.評量、5.行政層面

李思宏 2006 台東縣年資三年以 下國中初任教師

1.行政事務、2.工作負荷、

3.專業知能、4.人際關係、

5.自我發展、6.社會期待 吳春滿 2008 特梭利幼稚園初任

教師

1.教學、2.園務行政、3.親師溝 通、4.幼兒輔導、5.合班 徐顥恩 2004 花蓮縣年資四年以

下國中初任教師

1.教學工作、2.行政工作、

3.班級經營、4.人際關係、

5.自我角色 陳曉雯 2007 雲林縣年資四年以

下國小初任教師

1.學校課程與教學、

2.學生管教與輔導、

3.學校行政與運作、

4.人際關係與溝通、

5.身心壓力與負擔、

6.個人進修與成長 張碧蘭 2001 台中市國民小學教

學年資五年以下初 任教師

1.學校因素、2.課程與教學、

3.班級經營、4.工作負擔、

5.人際關係、6.個人因素

曾也真 2008 初任國小班級導師 班級經營之教學管理、級務管理、

人際管理 張祿純、徐

偉庭

2009 國中體育初任教師 1.課程與教學、2.人際方面 3.班級經營、4.個人因素 5.工作負擔、6.學校因素 謝旻晏 2002 南部三縣市公立國

小初任教師

1.開學前準備工作、2.常規管理、

3.不當行為處理、4.教室佈置、

5.如何建立良好親師關係 顏凰妃 2009 台東縣國民中學初

任教師兼任行政職 務

1.行政負荷、2.教學效能、

3.人際關係、4.角色衝突、

5.時間管理、6.專業知能 資料來源:研究者歸納整理

(37)

28

任教班別及職務不同有不一樣的工作壓力來源,將國民中小學初任教師工作壓 力來源整理如表 2-6。

表 2-6

國中小初任教師工作壓力來源統計表 向度

研究 者

行 政 事 務

班 級 經 營

班 級 環 境

人 際 溝 通

課 程 教 學

工 作 負 擔

專 業 知 能

自 我 發 展

社 會 期 待

學 校 因 素

開 學 準 備

行 為 處 理

教 室 布 置 王聖捷 * * * * *

李思宏 * * * * * * 徐顥恩 * * * * * 陳曉雯 * * * * * *

張碧蘭 * * * * * * 曾也真 * * * *

謝旻晏 * * * * *

合計 5 6 2 7 4 3 1 4 1 1 1 1 1 資料來源:研究者歸納整理

國民中小學初任教師工作壓力層面有行政事務、班級常規、班級環境、人際溝 通、課程教學、工作負擔、專業知能、自我發展、社會期待、學校因素、開學準備、

行為處理、教室布置等十三項,其中以人際溝通、班級經營、行政事務與課程教學為 最多的壓力因素。

國民中小學教師以擔任導師為主,需要獨立面對班級,成為班級的領導者,工作 壓力來源為經營班級的相關事項,人際溝通牽涉與家長、同學年教師、行政人員的互 動配合,是否能支持自己的教學;班級經營方面層面廣,有環境、常規、班級制度等 等,都仰賴導師的領導風格和方法;行政事務則是除了教學以外須配合的事項,部分 的行政工作權責劃分不清,將行政工作交由導師自行負擔,造成影響導師運用時間的 額外負擔;課程與教學方面則是安排班級課程的進度及教學成效,是否能滿足學校、

家長的要求,除了教學方面,班級學生心理層面的教導也是重要的一環,需注意每位 學生的想法及行為,以便在細微的影響時就能及時做處理,避免造成重大的影響。自

(38)

29

我發展方面,剛成為初任教師,實際工作接觸跟以往所學相比有震撼感,且身為導 師,面對瑣碎的事情需處理,往往耗費許多時間和精力,同時也感到自我的不足,而 有所疑惑,延伸出有自我發展的需求。

除了擔任國中小初任教師,朱盈潔(2007)指出國中小初任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來 源有教學、諮詢、個案管理、評量和行政層面,;吳春滿(2008)指出蒙特梭利幼稚園 初任教師工作壓力來源有教學、園務行政、親師溝通、幼兒輔導、合班;國中體育初 任教師工作壓力來源有課程與教學、人際方面、班級經營、個人因素、工作負擔、學 校因素等(張祿純、徐偉庭,2009);兼任行政職務的初任教師的工作壓力來源有行政 負荷、教學效能、人際關係、角色衝突、時間管理、專業知能(顏凰妃,2009)。上述 雖然任教的班型及職務不同與國中教初任教師不同,但共同的壓力來源有課程教學、

人際溝通、班級經營和行政工作,顯示上述四項工作層面是擔任初任教師經常面對的 工作問題。

因此本研究探討國小初任資源班教師的工作壓力,瞭解對於一位初任資源班教師 而言,剛投入正式教職的職場上,自己的教學步調及班級經營模式尚待建立,所會面 臨的壓力現況。

(39)

30

第三節 教師因應工作壓力方式之相關理論與研究

本節分為兩個部分探討教師因應工作壓力方式之相關理論,及教師因應工作壓力 方式之相關研究。

壹、教師因應壓工作壓力方式之理論

每個人的成長階段都有不同的壓力,壓力幾乎是每個人共同的經驗,對成年人而 言,「工作」占有自己一天作息時間的三分之一,工作成效能為自己帶來成就感,但也 可能成為壓力的來源,因此工作壓力不全然帶來負面的影響,也可能是正面的激勵因 素來源,如何與壓力和平共處與因應,是現代人需要嚴肅面對的課題。

本研究探討最常引用的壓力因應三大學派:人格特質導向學派、壓力認知評估學 派、互動學派,作為本研究壓力因應方式的理論依據(李清華,2008;周美君,2001;

蔡敏芝,2007;劉秀鈴,2011)。

一、人格特質導向學派

此學派是由 Pervin(1983)提出,他指出人格特質是影響因應壓力的主要因 素,而人格特質的形成原因為複雜且個別差異大,主要特徵分為下述四種:

1. 先天遺傳的人格特徵:個人先天的遺傳例如基因、智商、性別、容 貌、種族、體格…等,會影響個體的因應壓力方式。

2. 環境性的人格:環境影響人格的因素有個人的生活史、民族性、競爭 經驗…等,會容易產生緊張、焦慮或壓力的行為,導致影響因應壓力 的方式。

3. 社會性人格:社會力量會影響心理的發展,如領導、服從、道德觀、

價值取向…等,會影響因應壓力的方式。

4. 教育性人格:此人格類型容易幫助人際關係的成長,具有積極正向的 人格特質,易建構出個人情緒性、認知性、行為性等的因應方式。

二、壓力認知評估學派

由 Lazars 和 Folkman(1984)提出,此學派認為壓力因應是一個動態歷程,個

(40)

31

體認知評估的過程分為五個階段:(1)可能發生的壓力事件;(2)初級評估;(3)次 級評估;(4)因應方式;(5)適應結果,如圖 2-5。

圖 2-5 壓力因應過程模式

資料來源:引自周美君(2001)。國小身心障礙類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 究,32 頁。

1. 可能發生的壓力事件:影響個人情緒甚深的重大事件,如親人離世、

失業、破產…等,皆可能引發壓力的產生。

2. 初級評估:個體會開始評估產生的影響程度為何,自問「我有麻煩 嗎?」有可能造成什麼危害或壓力,或是否良性正向,作初級的壓力 評估。

3. 次級評估:初級評估後,面對壓力時,自問「我能做什麼?」作理性 的思考,和搜尋可能的資源來協助面對壓力,並作出選擇。

4. 因應方式:個體選擇可以因應壓力的方法來解決問題,讓緊張、焦 慮、不安的心境得到情緒紓解,化解身心承受的壓力。

5. 適應結果:壓力所造成的適應結果可能提高個體的士氣、增加社會功 可能發生的壓

力事件 1. 重大事件 2. 日常困擾

初級評估 我有麻煩嗎?

1. 無關的 2. 良性正向 3. 有壓力 4. 傷害/失去 5. 威脅 6. 挑戰

次級評估 我能做什麼?

1. 因應選擇 2. 期望效能 3. 可以利用

的資源

因應方式 1. 問題解決 2. 情緒紓解

適應結果 1. 社會功能 2. 士氣 3. 生理健康

(41)

32

能或生理健康。

三、互動學派的因應理論

Lazars 和 Folkman 在 1984 年提出,他們認為個體對壓力的因應方式是由 個體和環境的互動過程中的一種結果,個體和環境會相互影響,如圖 2-6。

圖 2-6 個體、環境互動壓力因應模式

資料來源:引自周美君(2001)。國小身心障礙類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 究,35 頁。

Lazars 和 Folkman 依據個體、環境互動壓力因應模式並提出八種因應策略量 表,其策略分述如下(周美君,2001):

1. 面對問題:站穩立場、爭取想要的、試圖改變對方。

2. 疏遠:繼續過自己的生活、當作什麼都沒發生、不去想那件事。

3. 自我控制:隱藏自己的感情不讓別人知道。

4. 尋求社會支持:找對事情有力的人幫忙、接受他人的同情、讓別人瞭解與 (一)

環境系統 物理、政策、社 會、超個人的社 會氣氛等因素

(二) 個人系統 社會背景、自我 健康狀況、因應 壓力功能

(三) 壓力性環境

社會性資源

(四) 認知評價

因應反應

(五) 健康與幸福

(42)

33

支持。

5. 接受責任:自省、瞭解是自己惹出來的麻煩。

6. 逃避:藉由吃、喝酒、抽菸、服藥物使自己改變。

7. 有計畫的解決問題:擬一個行動計畫並確實遵循。

8. 正向再評估:尋找新的信念。

綜合上述壓力理論,本研究採取壓力認知評估學派、互動學派的理論模式,探討 國小初任資源班教師因應工作壓力之採取方式,及解決問題的過程。

貳、教師因應壓工作壓力方式之相關研究

目前國內外學者對於因應方式的定義有不同的看法,對教師工作壓力來源也有不 同的探討方式和得出不同結果,研究者綜合個學者的看法整理如表 2-7:

1.工作壓力因應方式之定義 表 2-7

國內外學者對工作壓力因應方式之定義

研究者 年代 工作壓力因應方式之定義

李思儀 2003 (適應)個人與工作環境之間,保持著和諧的關係,而又 能滿足彼此的需求。

李榮妹 2004 藉由認知與行為的處理方式,以控制超乎個人內在所能 負荷之要求。

李思宏 2006 個體面對超過本身所擁有資源的內外在情境或問題時,

為避免產生壓力、焦慮、威脅或身心疾病,努力去處理 情境或問題的動力歷程。

李青華 2008 初任教師面對行政工作所產生的壓力時,心理與心理所 受到的影響與刺激,以及因應此工作壓力的動機、方法 與成效。

張碧蘭 2001 當教師面對問題時,努力去處理困境或問題的歷程。

莊淑灣 2005 個體面對超過本身所擁有資源的內外在情境或問題時,

為避免產生壓力、焦慮、威脅或其他身心疾病,努力去 處理情境或問題的動力歷程。

(續下頁)

(43)

34

研究者 年代 工作壓力因應方式之定義

郭香伶 2007 初任教師就其在學校工作現場所所遇到有關於學 校課程與教學、學生管教與輔導、學校行政與運 作、人際關係與溝通、身心壓力與負擔、個人進 修與成長等六個困擾層面問題時,如何處理問題 的方式與態度。

陳曉雯 2007 個人面對壓力時,為減緩壓力所帶來的焦慮和威 脅,而從個人內在認知和行為上所作一切改變的 動態歷程。

詹美春 2003 面對內外在情境問題時,為緩衝或避免壓力、焦 慮、威脅或嵾心疾病,努力去處理情境或問題的 行為方式。

蔡玉菫 2006 教師與學校工作環境互動過程中,遭受困擾或壓 力事件時,思考評估本身因應資源、在生理、心 理或行為所做的努力,產生有助於減輕工作壓力 負荷之行為過程。

劉秀鈴 2011 指資源班教師與學校工作環境互動過程中,遭受 困擾或壓力事件時,採取何種方式以避免長期壓 力累積之下產生威脅、焦慮或其他身心疾病。

韓玉芬 2003 初任教師在知覺到工作壓力時,情緒上所受到的 震撼,以及在認知與行為兩方面所做的努力,包 含真實震撼的衝擊、

激發改變的動機,及尋求新的因應方式。

顏凰妃 2009 教師在生活與學校工作環境互動過程中,遭遇工 作壓力時,思考並評估本身具備的資源,在生 理、心理或行為上所做的努力,產生有助減緩工 作壓力的認知與行為過程。

蘇郁雅 2010 遭受困擾或壓力事件時,採取何種方式以避免長 期壓力累積之下產生威脅、焦慮或其他身心疾 病。

Lazarus 1976 藉由認知與行為的處理方式,以控制超乎個人內 在所能負荷的要求。

Lazarus 與 Folkman

1984 當內在心理需求與外在環境變化對個體造成威 脅,個體感覺過度負荷,無法承受,必須尋求外 力協助或自我處理的一種解決方式。

資料來源:研究者歸納整理

(44)

35

黃瓊惠(2012)綜合學者對因應壓力的定義,結論如下:(1)因應是一種解決問 題的動態歷程,主要目的在於減少或終止壓力。(2)因應是當個人面臨超出其能力 範圍時,為重新建立生理、心理的平衡狀態,而採取的處理或解決方式。(3)經由 個體認知評估後,會適時採取適合自己的因應策略,來達到減輕工作壓力的目 的。

綜合上述學者對工作壓力因應方式的定義,本研究對因應方式的定義為:國 小初任資源班教師面對面對內外在壓力時,心理上如何解釋和反應,及所採取的 改善措施和方法。

2.教師工作壓力因應之方式

陳盈利(2005)指出台北市國小資源班教師工作現況部分,工作壓力缺乏紓壓管

道,因此瞭解教師工作壓力的因應方式是重要的,而每個人面對壓力的表現方式不 同,國內教師面對工作壓力的因應會採取哪些方式,研究者將近十年左右的教師工 作壓力因應方式整理如下表 2-8。

(45)

36

表 2-8

國內學者對教師工作壓力因應之方式

研究者 年代 研究對象 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方式 李勝彰 2003 國中教師 1.問題解決、2.理性分析、

3.延宕逃避、4.自我調適、

5.尋求支持 李思儀 2003 台灣地區國中特殊

教育組長

1.問題解決、2.理性思考、

3.尋求支持、4.情緒調整、

5.延宕處理

李榮妹 2004 國小資源班教師 1.解決問題、2.理性思考、

3.尋求支持、4.情緒調適 李思宏 2006 台東縣國中年資三

年以下初任教師

1.理性分析、2.尋求支持、

3.問題解決、4.情緒調適、

5.延宕逃避 李青華 2008 台北縣國小資源班

教師

1.理性思考、2.問題解決、

3.尋求支持、4.情緒調適 侯毅津 2010 彰化縣國小融合班

教師

1.自我心理調適、2.求助同事、

3.求助專業人員、4.向外界求援 張碧蘭 2001 台中市國小初任教

1.順其自然、2.向他人請教、

3.與他人共同討論解決辦法、

4.自行嘗試各種解決辦法、

5.閱讀書籍、尋找資料 許籃憶 2004 全台灣地區學前教

班教師

1.延宕處理、2.情緒調適、

3.尋求支持、4.解決問題 陳曉雯 2007 雲林縣年資四年以

下的初任國小教師

1.請教他人、2.諮詢專線、

3.查詢資料、4.自行摸索、

5.其他 郭香伶 2007 中部四縣市國中不

分類身心障礙資源 班教師

1.解決問題、2.理性思考、

3.拖延逃避、4.尋求協助、

5.調適情緒 曾媖楟 2007 台中縣國小融合班

教師

1.理性思考、2.問題解決、

3.自我調適、4.時間管理、

5.尋求支持

(續下頁)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專案執 行團隊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who promote Gratitude Education by using Gratified Dream Savings Notebook

This study, analysi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software Flovent within five transient flow field,explore the different design of large high-temperature thermostat room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of the homeroom teacher by analyzing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of the food quality and service quality for the quantity foodservice of the high-tech industry in Taiwa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