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加 強 文 學 文 化 學 習 初 中 中 國 語 文 學 習 單 元 示 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加 強 文 學 文 化 學 習 初 中 中 國 語 文 學 習 單 元 示 例"

Copied!
1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加 強 文 學 文 化 學 習 初 中 中 國 語 文 學 習 單 元 示 例

一、級別:中一 二、主題:兩代之愛 三、學習目標

賞析作品的內容和形式,體味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感受語文之美;顧念兩 代之間的厚愛,懂得體念親恩,關懷至親。

四、學習重點 閱讀範疇︰

Ÿ 理解作品中心思想,體味作者情思 文學範疇︰

Ÿ 欣賞文學作品的內容美和形式美

Ÿ 認識諷諭詩的特色 品德情意︰

Ÿ 關懷顧念 語文知識:

Ÿ 認識抒情文的特點 五、學習材料

講讀

Ÿ 白居易《燕詩》

Ÿ 朱自清《背影》

導讀

Ÿ 王良和《半夜,我在浴室看見你吊在窗花的小鞋—— 給盈盈》

自讀

Ÿ 何福仁《我家裏的小女孩》

延伸閱讀

Ÿ 小思《短文兩則》(母親、母親的懷抱)

Ÿ 杏林子《亦母亦友》

(2)

教學活動 構思和備註

1 – 4

節 講讀《燕詩》

初步感知

1. 透過下列活動,讓學生對《燕詩》的內容有初步的理解:

Ÿ 請學生朗讀詩歌,然後根據初步理解,說說對這首詩 的感受。

Ÿ 播放歌曲《時間都去哪兒》(張信哲唱),請學生邊聽 邊感受:歌曲中所描述的父母與《燕詩》中所描述的

雙燕有甚麼共同的地方。 Ÿ 張信哲《時間都去哪兒了》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 LDZ8WuLvnA

理解分析

2. 教師透過活動,引導學生理解第一段的內容︰

Ÿ 學生分組就下列三項,列舉詩句,說明雙燕對雛燕無 微不至的照顧:

I. 築建居所,迎接新生 II. 辛勤捕食,餵養雛燕

III. 關心成長,傳授技能

Ÿ 根據「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一句,雛燕離巢時 是怎樣的態度?試加以解釋。

Ÿ 雙燕面對雛燕離巢,心情如何?詩中如何表現雙燕的 心境?

Ÿ 請學生說說第一段的段旨。

Ÿ 可參考附件一「雙燕照顧雛燕」之說 明。

Ÿ 「舉翅」和「不回顧」都是瀟灑的動 作,隨風而散,顯示飛走之快,呈現 雛燕離巢的態度十分決絕。

Ÿ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卻入空 巢裏,啁啾終夜悲。」一句,可見當 時雙燕在空中呼喚,聲嘶力盡,無法 叫回雛燕,只好回到空巢裏,徹夜悲 鳴。心境是無奈、空寂、失落、悲傷 的。(句中連用兩個「空」字,朗讀 上有加強表達,空寂、落空的作用)

(3)

教學活動 構思和備註 3. 教師透過提問,引導學生理解第二段的內容︰

Ÿ 將「燕燕」改為「雙燕」,所表達的語氣有甚麼不同,

何者較貼切?

Ÿ 這一段說話的對象是誰?這些話運用怎樣的口吻?

Ÿ 這一段段旨是甚麼?

Ÿ 這一段在全篇詩歌中,有甚麼作用?

Ÿ 「燕燕」有加強表達語氣的作用,隱 含主觀情感。

4. 教師與學生探討本篇的主旨,並引導學生認識諷諭詩的 特色。

Ÿ 藉着雙燕辛勤教養雛燕,最後遭受 雛燕背棄的遭遇,勸諭世人,應顧念 父母的養育之恩,孝順父母。

Ÿ 可引《燕詩》原題《燕詩示劉叟》及 作者在題下之自注:「叟有愛子,背 叟逃去,叟甚念之。叟少年時亦嘗如 是,故作《燕詩》以諭之。」作補充。

Ÿ 白居易諷諭詩特色:(1) 「一吟悲一 事」;(2)「首句標其目,卒章顯其志」。 詩歌借事說理,每首只寫一事,並在 詩尾揭示主旨。

深入體悟

5. 教師着學生整理文章內容,然後對作品進行初步鑑賞︰

Ÿ 若作者在文末,不是叫雙燕自我反思,而是直接勸勉:

父母辛勞地養育兒女,我們要好好孝順父母。效果會 有甚麼不同?

Ÿ 本詩為甚麼要詳細記述雙燕照顧雛燕的過程,不詳細 記述雛燕離巢後的事呢?試說說你的看法。

Ÿ 試從下列兩項,舉例說明運用對比的效果:(1) 雙燕 的付出與回報;(2) 四兒的出生與離去。

Ÿ 以雙燕的遭遇,來勸諭世人,能產生 警戒之效,更具說服力。

Ÿ 本詩詳寫雙燕對雛燕的養育和照 顧,略寫雛燕離巢、雙燕悲傷。這樣 安排有突顯雙燕之辛勞,雛燕之決 絕,以加強效果。

Ÿ 四兒出生之時,雙燕十分雀躍地迎 接新生命,為了教養四兒日夜奔波,

身體雖勞損,心中不知疲,常常為四 兒而擔憂。四兒離開時,雙燕空中呼 喚,但於事無補,只能在空巢中,徹 夜悲泣。

Ÿ 雙燕日以繼夜,奔波勞碌,無微不至 地照顧雛燕,結果卻被離棄。突顯雙

(4)

教學活動 構思和備註

Ÿ 白居易的詩歌雖然用字淺白,但卻準確精妙,試在詩 中找出你覺得用得好的字詞,並說說原因。

燕之悲慘。

Ÿ 可參考附件二「《燕詩》部分字詞賞 析」

6. 着學生朗讀全首詩歌,感受詩歌的節奏。請學生分組,

共同探討本篇除了押韻外,還有哪些地方,有助加強詩 歌節奏。

Ÿ 疊字、頂真、對偶、句子本身的自然 音節。

延伸活動

試結合所學和生活所見,寫作一篇短文,主題為「孝敬父母,

關顧長者」。

5 – 9

節 講讀《背影》

初步感知

1. 學生朗讀《背影》全文,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思。 Ÿ 本文以背影為意象寄託作者對父親 的情及思念。在閱讀前可以流行曲 引 入 , 如 : 陳 奕 迅 《 單 車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

AfPUiV-jamA)

2. 教師藉以下提問,請學生分享初讀作品的感受︰

Ÿ 文中哪一句話/哪些話令你最感動?

Ÿ 你認為文中哪一次的背影最感人?

Ÿ 你會如何形容作者和父親的關係呢?

Ÿ 學生在分享感受時,教師可適時簡 單回應,但毋需判斷對錯。

理解分析

3. 教師透過以下提問引導學生理解作品第 1 至 4 段的內容 重點:

1

2

Ÿ 文首「那年冬天」所指是哪一年?那些「禍不單行的 日子」所指的是甚麼?作者當時經歷了哪些事?試連 繫作者生平及寫作背景解釋。

Ÿ 面對「慘澹」的境況,作者有何感受?文中有哪些句

Ÿ 以探究「作者與父親的關係」為核 心。

Ÿ 教師可着學生在課前搜尋朱自清生 平和《背影》的寫作背景。

Ÿ 教師引導學生細讀第1、2段,留意該

(5)

教學活動 構思和備註

子透露作者當時的所思所想?這些感受與誰有關 聯?

Ÿ 根據文章第 1、2 段,試歸納作者與父親的關係。

3

4

Ÿ 父親在旅館、車站為兒子送行,有甚麼表現?為甚麼 父親會有這樣的表現?作者當時對父親的舉動有何 即時反應?你認同作者的做法嗎?

Ÿ 根據文章第 3、4 段,你認為作者與父親的關係如何?

這部分反映的父子之情與第1、2 段的相近嗎?

Ÿ 在第 3、4 段,哪些句子是作者憶想事件時的補述?

作者為甚麼要加入這些補述?這些補述在寫作手法 上有何特點?

部分內容主要是陳述事實。作者只 對滿院狼藉的境況和祖母的離世表 達感傷,卻未有提及對父親的感受。

教師可以由此引伸,讓學生思索作 者與父親的關係。

Ÿ 教師可讓學生開放討論。如學生課 前準備充足,對朱自清的生平有認 知,可着他們聯繫蒐集所得,配合文 本,說說他們的看法、推論的原因和 線索。

Ÿ 教師可着學生找出文中句子,再用 自己的文字歸納作答。細讀時,需引 導學生注意文中兩次提及父親「躊 躇」,嘗試推測當時父親在思量甚 麼。

Ÿ 教師可以透過與學生評價人物的行 為,培養學生的品德情意。

Ÿ 文章前半部分一直反映父子二人存 在隔膜,關係疏離。雖然第3、4段有 記述父親關愛兒子的行動,但父親 對作者的關心和牽掛,表現得含蓄 內斂,作者在當時亦不明白父親的 愛護。

Ÿ 教師可藉此引導學生品味寫作手法 的運用與感情表達的關係。作者憶 想舊日片段,以「聰明過分」、「太聰 明了」等反語,補述內心的悔疚,自 責當時不領會父親的關心,現在終 於體悟到的珍貴父愛。

4. 學生二人一組,分飾作者和父親,朗讀《背影》第 1 至 4 段。

Ÿ 教學中宜鼓勵學生透過誦讀加深體 會,學生朗讀時需配合文意,尤其作 者的內心讀白和補述,以及父親的

(6)

教學活動 構思和備註

話語,準確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

5. 教師透過布置分組討論和提問回饋,引導學生理解作品 第5 段的內容重點,以及作品的詳略安排。

Ÿ 分組討論︰第 5 段可見作者與父親的關係有何轉變?

作者在文中如何呈現這種改變?

補充問題

Ø 着學生朗讀以下一段文字︰「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 帽……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然後請學生想一 想︰

I. 作者如何描述父親的形象?試仔細留意描述的 詞語(例如︰「蹣跚」、「探」、「攀」、「縮」、「傾」

等)。

II. 文章前後的記述有何分別?

III. 作者為甚麼在文章後半部分方着力描述父親?

IV. 作者詳寫父親買橘子的過程,對表達文章主題 有甚麼幫助呢?

Ø 作者描寫父親買過橘子後,「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裏 很輕鬆似的」,你認為父親當時心情輕鬆嗎?作者明 白父親的內心感受嗎?

Ø 為甚麼作者「趕緊拭乾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 見」?試談談你對父子二人的關係的看法。

Ÿ 以探究「作者對父親的感情轉變」為 核心。

Ÿ 教師宜着學生在課前先就問題作好 準備,在課堂中再進行分組討論,然 後進行簡單匯報。

Ÿ 教師可按需要,取用補充問題,作跟 進、提問回饋。

Ÿ 作者在前文較少描寫父親的外在形 象,直至買橘子一事,才詳寫父親的 身型、動作、服飾,是為呈現自己一 直以來沒有正視父親的關懷愛護,

直至在月台仔細觀察父親的背影,

方發現年紀老邁的父親仍不辭勞苦 為自己買橘子,為此深受感動。作者 亦因為自己不懂感恩而感到悔疚,

由此帶出文章主題。教師在引導學 生理解作者抒發的感受之時,可與 學生討論文章的詳略安排對主題的 表達有何幫助。

Ÿ 教師可着學生說說他們的看法、推 論的原因和線索。

Ÿ 「很輕鬆似的」從愛護孩子的角度 來說,父親終於為孩子買好了橘子,

盡了愛心,心裏很輕鬆。從體貼孩子 的角度來說,父親不願讓孩子為自 己擔心,或感到不安,所以可能是做 出輕鬆的樣子來寬慰孩子。

Ÿ 教師可連繫學生的生活經驗,讓他 們想一想有沒有曾經怕被父母發現 自己在淌淚的經驗,着學生回憶當

(7)

教學活動 構思和備註

Ø 作者在第 5 段末寫到「我的眼淚又來了」。作者第二 次落淚的時候,當中除了因為離別傷心,還包含着怎 麼樣的感受?

刻的感受和原因,再投入作者的感 情世界,理解感情內斂的父子二人,

一直都不着痕跡地表達個人感受,

故此在此作者才會說「怕他看見,也 怕別人看見」。

Ÿ 離別之前,父子二人關係疏離,但自 月台一幕,作者深受感動。然而,作 者一直怕父親見到他感動的眼淚,

故此一直強忍,只能在父親離開之 後,把內心壓抑着的自責、悲傷傾瀉 出來。

6. 着學生朗讀文章第 5 至 6 段。 Ÿ 學生朗讀時需配合文意,用適當的 語調,準確表達作者和父親的思想 感情。

7. 教師透過以下問題,引導學生理解第 6 段內容︰

Ÿ 文章末段提及作者的父親在作者北來後曾寫信給他。

作者引述的文字,反映作者的父親有甚麼想法?

Ÿ 作者讀到父親來信後再次流淚,當中隱含着哪種感 情?

Ÿ 文章末段的父親形象與前文所述是否相同?作者對 父親的感情再起了甚麼變化?

Ÿ 以探究「事隔多年,父子關係的發 展」為核心。

Ÿ 父親擔心自己「大去之期不遠」,怕 與兒子生死相隔,不能相見;但同時 又怕兒子掛念自己身體狀況,所以 說自己「身體平安」,好使兒子寬心。

Ÿ 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文中的「淚」

深藏着甚麼?四次流淚隱含了哪些 不同的感情?藉探討作者不同時刻 的內心感受,理解作者的感情變化。

Ÿ 老師可以因應學生的程度提供一些 情緒詞彙,讓學生更容易理解父親 和兒子流淚的原因和情感。

Ÿ 父親對兒子的關懷和掛念,依然含 蓄、內斂;但作者自車站離別一事之 後,倘開心扉,漸漸學會體諒父親的 艱難處境,明白父親對自己的愛護,

(8)

教學活動 構思和備註

對親人益發掛念,故讀到信箋,便再 次流淚。

8. 總結全文︰

Ÿ 請學生寫出本文的主旨。

9. 試參考作者生平,運用時間尺,列寫事件發展的順序,

並推想作者事隔多年才寫作《背影》一文的原因。

Ÿ 透過記述父親送行時,為作者悉心 打點一切,但作者起初不理解父親 的關懷,及至買橘子一事,作者目睹 父親的背影,令他深受父愛感動。事 隔多年,作者真正體諒父親之艱難,

藉文章抒發對父親的思念,並為當 日的不懂感恩而懺悔。

Ÿ 歷來對於朱自清寫作《背影》的原 因,有多方看法。教師可着學生說說 他們的觀點、推論的原因和線索。

Ÿ 透過認識《背影》的寫作背景及朱自 清的生平,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細讀 作品中提及的時間,如「不相見已兩 年餘」、「近幾年來」之所指。在討論 中,可以引導學生明白兩代之間縱 有矛盾、爭執和痛恨,但在隔閡和溫 情之間,能夠冰釋前嫌,也是一樁美 事,由此培養學生關懷顧念的品德 情操。

深入體悟

10. 透過細味作品的情思,以及欣賞作品的表達手法,與學 生探討如何向親人表達關懷愛惜之情。

Ÿ 這篇作品全文無「愛」字,卻充滿着愛。它能打動人 心的主要關鍵是甚麼?作者如何表現父子之間的關 愛之情?

Ÿ 父子二人之間的感情是隱藏、內斂,

所以文中不多見直接抒情的字句,

但作者透過樸實的文字,藉取材、記 敘及描寫,刻劃人世間委婉、細膩的 父子之情,而具體的人物、場面描述 亦能幫助呈現抽象的情感,令讀者 能產生共鳴。

Ÿ 教師可藉此指導學生認識抒情文的 特點︰

- 注重表現作者的思想感受 - 表達手法靈活自由,可以把不同表

(9)

教學活動 構思和備註

Ÿ 試想想日常生活中,父母/長輩如何表達他們無微不至 的關愛?作為子女,你會怎樣回應?

11. 回想一下,誰的背影曾銘刻在你心上?試分享你與家人 的故事。

達手法融合為一,以帶出作者的思 想感情

- 對人、事物有具體的記敘和描繪,

取材配合中心主題,但通常沒有貫 穿全篇的情節

Ÿ 文中父親慈愛的表現是含蓄、不外 露,隱隱流淌在日常細節之中。教師 可由此引導學生回想父母對他們無 微不至的關愛表現,思考傳統嚴父 的形象,並與學生探討兩代之間會 如何為對方付出,又應作甚麼回應。

Ÿ 教師可以分享個人的故事,或是人 物背影的圖片,以鼓勵學生觀察家 人,或是拍攝家人的背影,並以文字 描述當中的故事。

賞析評論

12. 為甚麼題目要命名為《背影》?假如題目改為以下選項,

有甚麼分別?

父愛 我的父親 難忘的往事

Ÿ 全文以「背影」為題材來描寫父愛,

「背影」成了父愛的象徵。作者透過 觀察父親的背影才理解父親的愛,

而作者對父親的感動和對自己的自 責都是隱藏的,不是正面互相表白、

溝通。因此「背影」取材符合父子的 情感關係,較能抓住重點發揮。

13. 作者在文中主要以自己的角度敘述往事,但偶然會直接 引錄父親的話語,這樣的安排,有甚麼特別的用意呢?

Ÿ 父親在不同的場景中,在平淡的話 語間,展現了對兒子的關愛。而作者 相隔八年仍記得這句話,亦突顯作 者對這句話記憶尤深,也終於明白 父親當刻的愛護之情。

(10)

教學活動 構思和備註

10 – 14

導讀《半夜,我在浴室看見你吊在窗花的小鞋》

1. 請學生朗讀詩歌《半夜,我在浴室看見你吊在窗花的小 鞋》,感受詩歌中的「我」對「你」的情感,推測「我」

和「你」的關係。

2. 根據詩歌描述,你覺得「盈盈」大概有多大呢?試引一 兩句詩句加以說明。

3. 引導學生透過下列問題,理解詩歌各節內容:

第一節

Ÿ 「讓你看水光,網住最先跌落人間的星星」中的「水 光」和「星星」暗示甚麼?

Ÿ 說說這節的內容大要。

Ÿ 這裏以「星星」比喻「水光」,象徵 這世界對女兒而言,充滿新奇;也暗 示詩人對女兒的人生滿懷希望。

Ÿ 詩歌各節內容大要,可參考附件三

「詩歌各節內容大要」。

Ÿ 詩歌賞析可參考:林浩光(2008)《尋 找大海和船帆——王良和〈半夜,我 在浴室看見你吊在窗花的小鞋〉賞 析》。載《香港新詩導賞》,頁15-19。

香港:匯智出版有限公司。

第二節

Ÿ 這一節文字中「卻在我的心中越顯明亮 像星星」暗 示了甚麼?

Ÿ 說說這節的內容大要。

Ÿ 「卻在我的心中越顯明亮 像星 星」間接表達女兒在詩人心中的重 要地位。

第三節

Ÿ 「我不能把門牢牢關上」表示詩人面對「你」「開始有 自己,想到的地方」抱持怎樣的態度?

Ÿ 為甚麼說「走到嬰兒牀前,黑暗裏 把毛巾拉到你的 肩上 收拾牀邊的衣服和玩具」「就像」「為你整頓,

纜索和船槳」?

Ÿ 詩人對此抱持開明態度,不但容許 女兒去探索外面的世界,還會幫她 作準備(為你整頓,纜索和船槳)。

Ÿ 這幾句詩寫詩人的舉動,顯示他對 女兒的愛護和照顧,盼望女兒健康 成長,為漫長的人生旅途作準備。

(11)

教學活動 構思和備註

Ÿ 說說這節的內容大要。

第四節

Ÿ 這一節寫的是現實景象,還是設想的景象?為甚麼?

Ÿ 說說這節的內容大要。

第五節

Ÿ 「俯身輕輕湊向你微暖的小臉」這舉動表示詩人對

「你」怎樣的感情?

Ÿ 「黎明將臨,打開門,你會看見 大海和船帆」中的

「大海」、「船帆」比喻甚麼?

Ÿ 說說這節的內容大要。

Ÿ 很愛護女兒,想親近女兒,捨不得她 長大後要離開,所以在半夜裏,珍惜 時間親近女兒。

Ÿ 「大海」比喻「外面的世界」(廣闊 的、神秘的、新奇的、危險的、有機 會的……);「船帆」是航海的工具。

4. 與學生共同探討這首詩歌的主旨。 Ÿ 敘述詩人半夜望着女兒的小鞋,回 想女兒的日常生活片段,感受到女 兒在成長,預想她將邁向自己的人 生旅途,表達對女兒的關懷與愛護。

對女兒的成長與離開,詩人雖然依 依不捨,卻竭力成就。

5. 請學生結合所學及生活經驗,說說下列景/物的象徵意 義,深入了解詩歌的內容:小鞋、船、海鷗、風、繩索、

船槳、大海、船帆。

Ÿ 教師宜盡量以開放態度,引導學生 從生活經驗,配合詩中情境,理解物 件的象徵意義,不拘囿於預設的答 案。

Ÿ 有關各景/物的象徵意義,可參考附 件四本詩「部分景/物的象徵意義」。

6. 請學生分組討論以下題目:

Ÿ 綜合全詩,說說「你」的性格是怎樣的? Ÿ 「你」的性格:(1) 好動/好奇:入黑 還要走路,愛看水光,想網住它。(2) 想去旅行,有自己想去的地方。(3) 喜歡航海,有自己想看的海鷗和風。

(4) 有毅力和恆心,長久細小的練習 走步。

(12)

教學活動 構思和備註

Ÿ 作者在深夜裏有甚麼舉動、回憶和設想呢?從這些舉 動、回憶和設想,可以看出作者對「你」懷着怎樣的 感情?

學生匯報,教師回饋和總結。

Ÿ 教師宜跟學生朗讀詩歌各節,逐節 分析相關內容是屬於現實中的舉 動、回憶還是設想景象。

Ÿ 舉動:半夜裏,在浴室裏看小鞋。走 到嬰兒牀前,為女兒蓋毛巾,收拾衣 服和玩具。聽女兒的呼息,俯身湊向 她的小臉。

Ÿ 回憶:女兒入黑時,在泳池旁走路看 水光;女兒拎着小鞋走向父親,又回 頭指向大門;長久細小,練習學步。

Ÿ 設想:女兒漸漸長大,會有自己想到 的地方;離開家門,坐船去航海,找 尋自己的海鷗和風;自己在女兒離 開後,借小鞋回憶/思念,作為寂靜 的生活中的慰藉。

Ÿ 詩人對女兒的感情:關懷、愛護,對 女兒的長大和離開,雖依依不捨,卻 竭力成就。

7. 《燕詩》中的雙燕因雛鳥離巢而悲傷,這首詩歌的我卻 好像一早預備女兒的離開,他是否不愛女兒呢?為甚 麼?雙燕是否自私呢?為甚麼?

Ÿ 學生可以有不同的體會和觀點。教 師可引導學生從下列幾方面思考:

(1) 《燕詩》雛燕明顯背棄父母;本 詩,盈盈往外探索,並未背棄父母;

(2) 古今生活不同,今天通訊和交通 方便,女兒離開後,仍可透過通訊聯 繫,要再見並不難。

15

自讀《我家裏的小女孩》

1. 學生自讀《我家裏的小女孩》一詩,運用在新詩閱讀習 得的賞析方法,與同學分組討論以下問題︰

Ÿ 詩中對母親有哪些反常的敘述?作者為甚麼要這樣 寫?作者在詩中如何表達對母親的深情?

Ÿ 詩歌初看似是描述一個小女孩,作 者從對話、形象和動作三方面來描 述「她」的動態,這些反常的描述營 造了「她」是小女孩的錯覺,但中段

(13)

教學活動 構思和備註

Ÿ 作品所表達對家人的孝愛之情,與《燕詩》有何同異?

描述「她」能吟誦《長恨歌》則開始 暗示「她」並非年幼的孩子,而是作 者年邁的母親。教師可引導學生認 識文化中「反哺以報親恩」的精神,

當家人年紀漸長,子女對父母的照 顧,似是對孩子一樣。

Ÿ 《燕詩》中的雛燕在羽翼長成後卻 遠走高飛,《我家裏的小女孩》中則 為照顧母親而放棄與朋友聚會,在

《我家裏的小女孩》中能見傳統的

「孝養」精神,亦是《燕詩》中諷勸 世人對父母應持有的孝道。

延伸活動

1. 教師播放有關親情的選曲,引發學生感受與親人之間 的情思。延伸研習活動可以包括:

Ÿ 學生選一首有關親情的歌曲,理解歌詞所要表達的意 境和含意,寫下自己的感受,並嘗試運用賞析詩歌的 技巧,鑑賞歌詞的形式美和音樂美。

Ÿ 學生配合多媒體創作新詩,或配搭舊歌填寫新詞,向 家人表達感恩之心。

Ÿ 學生蒐集近年有關親情的歌詞,作簡單匯報,談談不 同年代對「親情」的表達有何同異。

Ÿ 教師可派發歌詞給學生,讓學生邊 聽歌曲,邊填寫歌詞,細讀後分享對 歌詞的理解。

Ÿ 選曲舉隅︰

楊千嬅《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 0HGJOkr3GE

五月天《洗衣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 fwbO0f1R8o

2. 教師着學生分組蒐集歷代歌頌親恩的優秀散文、詩歌,

寫作簡介及閱讀感受。教師可安排不同班別學生在校 本網上自學平台分享,方便其他同學欣賞,促進交流。

Ÿ 教師可派發小思《母親》、《母親的懷 抱》、杏林子《亦母亦友》等篇章作 逗引材料,引導學生進行延伸閱讀。

(14)

附件一

《燕詩》

雙燕照顧雛鳥

重點 詩句 說明

築建居所,迎接新生 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在屋樑之間,銜泥穿梭,努 力築巢,準備雛鳥出生。

辛勤捕食,餵養雛燕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嘴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

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飢。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

四隻雛鳥日漸長大,不停索 食,但食物卻不容易找,雛 鳥好像永遠吃不飽似的。雙 燕四處覓食,奔波往來,身 體勞累在所不計,只擔心雛 鳥吃不飽。雙燕辛勤照顧個 多月,雛鳥日漸肥胖,雙燕 卻日形消瘦。

關心成長,傳授技能 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長,引上庭樹枝。

雙燕細心教導雛鳥言語,又 替牠們刷羽毛,好使健康成 長。雛鳥羽翼漸豐了,就教 牠們飛翔的技能。

(15)

附件二

《燕詩》

部分字詞句賞析

詩句 賞析

梁 上 有 雙 燕 , 翩 翩 雄 與 雌 。 Ÿ 「翩翩」,指輕快地飛舞,暗示雙 燕心情愉快,雀躍地準備迎接新 生命。

四 兒 日 夜 長 , 索 食 聲 孜 孜 。 Ÿ 「孜孜」:擬聲詞,形容雛鳥索食 之聲不斷。

青 蟲 不 易 捕 , 黃 口 無 飽 期 。 Ÿ 「黃口」借代雛燕。「青蟲」、「黃 口」兩者形成強烈的色彩對比。

嘴 爪 雖 欲 敝 , 心 力 不 知 疲 。 Ÿ 「敝」:勞損。雙燕因專心照顧雛 燕,忘卻自己身體的疲憊和勞損。

喃 喃 教 言 語 , 一 一 刷 毛 衣 。 Ÿ 具體描述雙燕耐心教導雛燕和照 顧牠們成長的情景。

一 旦 羽 翼 長 , 引 上 庭 樹 枝 ; Ÿ 「引」:帶引,引導。展現雙燕之 循循善誘地教導牠們飛翔的生存 技能。

舉 翅 不 回 顧 , 隨 風 四 散 飛 。 Ÿ 「不回顧」表現出現雛燕離巢之 決絕。

Ÿ 「四散飛」形容雛燕消失於四方,

無從尋找。

燕 燕 爾 勿 悲 ! 爾 當 反 自 思 : Ÿ 「燕燕」運用了疊字格,加強表達 親切語氣。

(16)

附件三

《半夜,我在浴室看見你吊在窗花的小鞋

——

給盈盈》

詩歌內容大要

內容大要

第一節 詩人半夜望着小鞋,回憶女兒入黑之際,在泳池旁 走路,看水光的情景。

第二節 詩人黑夜裏望着被黑暗包圍的小鞋,回憶女兒蹣跚

(向他)走來,又回頭指向大門的片段,設想女兒 正在成長,終有一天會離開他,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去「旅行」,去探險。

第三節 詩人落筆即提醒自己「不能把門牢牢關上」,要造就 女兒遠航的理想。於是他半夜走到女兒牀前,為她 蓋毛巾,幫她收拾衣服和玩具,以好好珍惜女兒,

愛護和照顧她,使她健康成長,為遠航作好準備。

第四節 寫的是詩人設想的景象,設想女兒有了自己的航道 後,這小鞋將會成為他思念女兒的慰藉,在他的「暗 夢裏閃光」,讓他默默地回憶女兒蹣跚學步的情景。

第五節 詩人夜深之際,靜聽女兒的呼息,俯身湊近女兒,

希望趁黎明來臨前(女兒長大往外闖前),珍惜時間 親近女兒。

(17)

附件四

《半夜,我在浴室看見你吊在窗花的小鞋

——

給盈盈》

部分景

/

物的象徵意義

字詞 象徵意義 備註

小鞋 Ÿ 粵語「小鞋」與「小孩」同音,詩中代 表女兒。

Ÿ 小鞋,是女兒的鞋,是引發詩人想起女 兒生活片段,設想女兒將來的足跡的 物件。

「小鞋」與下訣的「船」互 相聯繫,代表女兒的足跡:

小鞋指日常走動,船指遠航 他去。

船 Ÿ 以「船」比喻「鞋」。「鞋」與「船」除 了形似外,功能上也相似。

Ÿ 船是遠航,走向大海的交通工具;也是 女兒面向廣闊人生,尋找理想/方向的 工具。

海鷗 Ÿ 探索新奇/尋找理想/勇敢堅強。 教師可請學生收聽劉家昌

《海鷗》,豐富對海鷗的認 識,了解海鷗的象徵意義。

劉家昌《海鷗》

https://www.youtube.com/w atch?v=oVTD558GFsU

風 Ÿ 方向/人生必經之路/生活中必會遇見

的東西。

也有人將詩句中的「風」理 解為逆境。

繩索、船槳 Ÿ 船的配件,繩索幫助船停泊在固定位 置,船槳幫助船航行。兩者都是船隻航 行要有的裝備。

Ÿ 暗示要好好照顧、教養女兒,讓她有充 足的裝備,經歷自己的人生路。

大海、船帆 Ÿ 大海浩瀚無邊,象徵廣袤漫長的人生 旅途。

Ÿ 船帆用以航海,象徵女兒將來會啟程,

經歷人生。

也有人將詩句中的「大海」

理解為順境。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透過適切的活動提升閱讀深度及加強學習連 貫性 —— 優化中一單元中華文化及品德情意 範疇的學習內容

在培養學生語文能力時,要適當引導學生了解聽、說、讀、寫的

讓學生循序漸進地鞏固、強化語文能力的基礎。例如學校在初中訂定明 確的讀寫聽說的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和學習成果,選用優質而多樣化的

透過學習活動 讓學生認識區 塊鏈...

(朱啟華等, 2012 ) ,透過常識科、圖書科、中文科及電腦科各學科教師的協作教

使學生認識中國文化的優 點,加強學生對中國文化的 尊崇,及培養學生對其他民 族、他們的文化、價值觀及 生活方式,採取一個積極的

透過文學的學 習,引導學生 感受語言文字 和思想內容之

透過文學的學 習,引導學生 感受語言文字 和思想內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