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志願服務參與者的轉化性學習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志願服務參與者的轉化性學習研究"

Copied!
18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 學院農業推廣學系 碩士論文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College of Bioresources and Agricultur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志願服務參與者的轉化性學習研究

Exploring the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of the Voluntary Practitioner

溫詠枏 Wun, Yung-Nan

指導教授:蘇雅惠 博士

Advisor: Su, Yei-Fei, Ph.D.

中華民國 97 年 7 月

July, 2008

(2)
(3)

致 謝

這本論文的完成 ,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大事 。過程中的點點滴滴 , 也都將是我難以忘懷的珍藏回憶 。

首先, 我 要感謝的是蘇雅惠老師 ,謝謝老師這些年來的指導和教誨 。 因為老師的細心和耐心 ,讓我除了在學業上得到許多啟發 ,同時,也學習 到老師待人處事的態度和包容 。讓我感到最幸運的是 , 在老師開明尊重的 教育中 ,我得以開放自由地思考和學習 。 也因為老師的帶領 , 我得以透過 社區大學 ,進一步認識成人教育實務 發生的場域和參與其中的人們 。因而 引發了我對 成人在不同空間中進行學習這項主題的興趣 。此外 ,也很 謝謝 口試委員 們對 我的寶貴意見與提醒 ,讓 我在沈浸於撰寫論文的盲點中 ,能 夠再次 反省和思索 不周全之處,也 能更加 進步。

在志願服務的領域中,我時時刻刻地接受許多熱心的幫助。謝謝你們,

所有的志工朋友 ,讓我看到 、聽到 、感受到你們的活力與真誠 。更感謝你 們無私地 義氣相挺 , 言無不盡 、知無不言 ,讓我一個素昧平生的研究生透 過你們的分享,得以認識到數十年與志願服務工作交織而成豐富生命經驗。

在農推系時互相扶持幫助的 好 友們,小馬、小比、欣宜、婉伶、婉萁 、 蓼文,能夠和大家 相遇, 彼此加油打氣 , 大家的友誼是我最幸運的禮物 。 也感謝系上所有關心我的師長 、學長姐 、 同學、學弟妹與朋友 們,謝謝闕 老師時常關心我的論文進度 ,還有亞彤學姐提供我有關訪談和資料整理的 建議。

接下來 , 我要用最真 摯的心 , 感謝我的家人們 。謝謝奶奶和小阿姨你 們在我生活上的支持和鼓勵 。還有姨丈 , 你是我研究過程中重要的貴人 , 謝謝你的引介以及協助 ,讓我更加瞭解志願服務實務的內涵和經驗 ,。

最後,我要感謝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人 , 最愛我 的爸爸 、媽媽和妹 妹,謝謝你們這段時間的愛與關懷 ,也謝 謝你們包容我這段時間偶而陰晴 不定的心情和發牢騷 。沒有你們 , 我的學業無法如此順利充實的完成 。 歷 經波折 ,我終於 拿出成果 ,沒讓 你們失望 ,這篇論文獻給你們 ,我親愛的 家人, 祝你們 永遠健康快樂 。

(4)
(5)

國立 台灣 大學 農 業推 廣學 研究 所碩 士論 文 中華 民國 九十 七 年七 月

志願服務參與者的轉化性學習研究

溫詠枏

摘 要

志願服務參與者在台灣社會中是一群熱心投入公共事務參與 ,同時也 是在各種領域中積極學習和進步的群體 。 志願服務對整體社會的影響力透 過長期參與志願服務的人們 ,已漸漸滲透到各個層面中 。近年來 ,志願服 務參與者已逐漸被視為一個極具價值的力量 。而本研究希望從志願服務參 與者個人出發 ,理解志願服務參與者在投入這項活動過程中的轉變歷程 、 發展、觀點的轉化 , 以及動機和扮演角色的改變 。

志願服務參與者轉變歷程分析係以 Mezirow 的轉化性學習理論為理論 基礎,透過參與觀察和深度訪談的方式 , 探討六位長期投入志願服務的參 與者,在參與志願服務這項活動過程中所發生的轉化性學習歷程 。參與者 分別在不同主題中各發生了不同層次的轉化性學習 ,包括非反思性與反思 性的學習 ,並有不 同程度的賦權與實踐行動 。最後歸結六位參與者在不同 時期扮演的角色和動機之轉變 。

關鍵字 :

志願服務 、志願服務參與者 、轉化性學習 、參與動機 、 透過志願服務學習

(6)

Master Thesis of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

College of Bio -Resources and Agriculture ,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Exploring the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of the Voluntary Practitioner

Wun, Yung-Nan

Abstract

Voluntary practitioners in Taiwan are those who enthusiastically participate in public affairs. Also, they are a group of people continuously active in various fields of learning and progressing. Nowadays, t he influence of voluntary service to the community has infiltrated into all levels of our life through the people involved in voluntary service. In recent years, the

voluntary practitioner has gradually been regarded as an extremely valuable power. Therefo re the intention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in voluntary service from the practitioners’ point of view, including their personal transformative process, the developments, the changes of aspects and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s, an d the changes of roles voluntary practitioners play.

Through participant observations and in -depth interviews, the study explored the transformative process of six voluntary practitioners who

long-term involved in different fields of voluntary service. Th e findings were analyzed by Jack Mezirow’s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theory. The

(7)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of these practitioners in different aspects was discussed. Voluntary practitioners presented their learning styles such as non-reflective learning and re flective learning differently in many dimensions of subjects, and displayed different levels of empowerment and practice.

Finally, this study concluded the changes of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s and roles played for each voluntary practitioner.

Key words:

voluntary service, voluntary practitioner,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the motivation of participation, learning through voluntary service

@2008

(8)

目 錄

口試委員審定書 ……… ..i

致謝………. .ii

中文摘要 ……… ……… .iv

英文摘要 ……… ..v

目錄……… vii

圖表目錄 ……… ..viii

第一章 序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6

第三節 研究重要性 ………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志願服務的回顧 ……… ..9

第二節 轉化性學習理論 ……… 22

第三節 志願服務者 ……… 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44

第一節 質性研究方法 ……… ………44

第二節 研究對象、抽樣過程及研究場域 ……… .51

第三節 研究工具與資料分析 ……… 55

第四節 信度與效度 ……… ………62

第五節 研究流程 ……… .65

第四章 研究發現 ……… 66

第一節 少年嬷的轉化性學習歷程 ……… 66

第二節 淑清的轉化性學習歷程 ……… 85

第三節 郭大哥 的轉化性學習歷程 ……… .101

第四節 莉嫚的轉化性學習歷程 ……… ..115

第五節 正明姐 的轉化性學習歷程 ……… .130

第六節 小玉的轉化性學習歷程 ……… .14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60

第一節 志願服務者轉化性學習的結果 ……… .160

第二節 研究限制及建議 ……… ..163

參考文獻 ……… .166

附錄一:志願服務法 ……… ...172

附錄二:受訪者基本資料 填寫單 ……… ..176

附錄三:深度訪談大綱 ……… ..177

附錄四:志願參與者的自我評鑑 ……… ……… ..178

(9)

圖 表 目 錄

圖部分

圖 2-1 Mezirow 的轉 化性學習之過 程 ……… ….29

圖 2-2 Jarvis 學習過 程模 ... ...34

圖 3-1 資料蒐集內容 ……… .50

圖 3-2 轉化學習分析譯碼架構 ……… 59

圖 3-3 研究流程及步驟 ……… ……… .65

圖 4-1 少年嬷的參與動機及角色轉變 ……… 82

圖 4-2 淑清的參與動機及角色轉變 ……… 98

圖 4-3 郭大哥的參與動機及角色轉變 ……… ..112

圖 4-4 莉嫚的參與動機及角色轉變 ……… ..127

圖 4-5 明正姐的參與動機及角色轉變 ……… ..141

圖 4-6 小玉的參與動機及角色轉變 ……… ..157

表部分 表 3-1 研究對象基本 資料……… .…53

(10)

第一章 序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志願服務參與者在 21世紀的台灣社會中扮演的角色日趨多元。一般而 言,他們被稱為志工 、義工、志願服務人員 、志願工作者等等名稱 。其實 他們是一群在各個領域主動投入社會的行動者 、一群勇敢探索生命不同可 能性的探險家 、一群積極且企圖改善社會問題的奉獻者 ;同時 ,他們更是 一群反思個人生命經驗的學習者 。

聯合國於西元 2001宣佈該年為 「國際志工年 InternationalYearof Volunteers,IYV」,正式宣告志願服務成為一項值得普世關注的議題 。我國 更於西元 2001年同年由立法院三讀通過 《 志願服務法 》1,具體地體現與 國際志願服務接軌的意圖 。這是國內志願服務發展過程中的一大轉變 ,也 為志願服務參與者帶來許多影響 。 這些影響包含許多面向 :就組織規範方 面,其主管單位在中央為行政院內政部 , 而在地方則為各地縣市政府 。主 管機關設置專職單位和人員辦理志願服務相關事宜 ,增進志願服務內容的 規範和水準 。 而就志願服務參與者個人方面 ,於法規範其權利和義務 ,明 列志願服務的基礎倫理 ;簡言之, 今日的志願服務參 與者已逐漸轉變為組 織化且受法律規範保護的社群 community2

1 我國 於 中 華 民國 九十 年一 月二 十日 公 布 通 過《 志願 服務 法 》, 適逢 聯合 國公 布 國 際 志工 年 InternationalYearofVolunteers,IYV 的 同年 。 開 宗明 義於 總 則第 一條 明列 : 為 整 合社 會人 力資 源 , 使 願意 投入 志願 服務 工 作之 國民 力量 做最 有效 之 運用 , 以 發揚 志願 服務 美德 , 促 進 社會 各項 建設 及提 昇國 民 生活 素質 , 特 制定 本 法 。 內容 包含 規範 主管 機關 、 志 願服 務 運用 單位 之職 責志 工之 權 利及 義務 、 促 進志 願服 務 之措 施 、 志願 服務 之法 律責 任 , 以 及經 費等 項目 。 本 法全 文 見附 錄一

2 Community 一 詞 , 源 於 拉 丁 文 communis, 指 的 是 伙 伴 關 係 ( fellowship)

( Hiemstra, 1974) 。 台 灣社 會在 過去 此 詞 , 目前 無論 實務 上或 是 學界 , 社 區定 義依 舊 多元 且沒 有一 個 準確 的定 義 。 普遍 而言 , 學術 上的 研究 結果 將 Community 的界 定為 民 眾心 理層 面共 依 存的 互動 關係 , 如 社區 居 民住 於某 一地 理區 域 , 具 有共 同關 係 , 或社

(11)

值得令人省思的是 ,當傳統 「 無我無私 、奉獻社會 」的志願服務中心 思想,衝撞到當代志願服務 「組織 化、全民的社會參與 」價值時 ,志願服 務參與者的認知結構 、參與動機 以致於角色認同是否也有所轉變 ?在「志 願服務工作 」 蔚為風潮的當代 ,政府及民間有志一同地鼓勵和促進民眾進 行志願服務的社會參與 :內政部於設置的 「全球志願服務資訊網 」上,宣 稱《志願服務法 》於 90年 81月 20日頒布施行至今 ( 95年底 ),無論在 人數上或是應用志工的服務項目上 ,數量都有明顯的增加 。

志願服務法於 90年 1月 20日奉總統頒布施行至今已逾 6年,國內 志願服務工作日漸蓬勃發展 ,截至 95年 12月底已有 47萬餘人投 入志願服務工作領域 。( …)截至 95年 12月底止 ,中央各目的事 業主管機關 ,含文化、教育、環保、醫療、衛生、財政、經濟、農 業、體育、科學、國防、消防、警政、社會福利 ……等各領域登記 有案之志願服務團隊數已達 9,314隊,95年總服務人次達 8,971 萬 131人次,服務時數達 2,913萬 594小時。以社會福利領域為例,

(…)目前從事社會福利服務工作之志願服務團隊 ,截至 95年 12 月底計有 1,564隊, 志工人數達 10萬 1,605人(與上年度相較增 加 226隊,人數增加 23,077人),分別投入身心障礙福利服務 、老 人福利服務、婦女福利服務 、兒 童及青少 年福利服務 、諮商服 務 、 家庭福利服務 、社區福利服務等社會服務工作 ,( …)95年服務時 數達 864萬 8,920小時,平均每人每週服務 1.63小時 ,相當於提 供 4,158人之專職人力,對於提昇社會福利服務品質,頗 有助 益3

生認 同 、 樂於 參 與社 區 ( 社群 ) 活 動的 群 體 。 這樣 的一 個群 體 , 是 具有 感情 意識 的群 體 , 群體 之間 有 著強 烈的 感情 意識 ( 陳 怡 如 , 2000)。 志願 服務 團 體即 適合 歸納 至這 種 分類 。

3 資 料 來源 : 內 政部 , 全 球志 願服 務 資訊 網 。 志願 服務 現況 。

http://vol.moi.gov.tw/vol/home.jsp?serno=200805210011&mserno=200805210006&menuda ta=VolMenu&contlink=content/now.jsp&level2=Y, 2008 年 7 月 21 日

(12)

這個由內政部傳達的「政績宣傳訊息 」,主要為了呈現志願服務發展現 況給一般民眾了解 , 內容 傳達了 針 對志願服務者眾多特性的量化統計效 果。但只有這樣的內容 ,無法實質呈現 《 志願服務法 》 頒佈後志願服務參 與者與社會互動的真實經驗 。如果只透過整體志願服務人力的統計數值來 理解志願服務參與者的本質 ,及其對當代社會造成的影響是不足夠的 。本 研究企圖將對志願服務參與者的關心焦點縮小到個人層次 ,希望藉由對於 志願服務參與者個人的深度瞭解 , 發掘更多志願服務參與者認知結構和社 會參與的多面向事實 。

從成人學習 角度 出發, 台灣社會從傳統單純的農業生活進展到多元豐 富的現代工業社會 , 個人的學習 場域也逐漸超越了正規教育所限制的空 間,擴及到社會上不同的角落 ,這和志願服務發生的空間不謀而合 。志願 服務多元特性中的 「 學習的特性 」, 是指 學者認同志願服務 為 個人跨出家 庭、走入社區、進入社會 以至於 投身至各種公領域空間發生的學習事件(楊 國德,2006)。這種學習事件之所以獨特而值得探索 ,主要原因在於連結個 人意識轉換與社會互動的過程 。 Freire的批判理論中提及個人透過提升意 識(raising consciousness )和覺醒自覺,意識到社會上不適當的運作方式 ; 而後,個人 進一步 去 深層探索、瞭解及詮譯他所面臨的實體世界 ,以挺身 尋求改變 ( Freire, 1973: 43-44, 1985: 170-173)。由意識 催化行動的過程是 一部份志願服務參與者的特質 ,在志願服務過程中 ,個人發現學習不只是 追求個人的卓越 ,而是進一步萌生 「投身社會 、改變社會 」的意識轉變 。 這樣的特性 ( 意識催化行動 )對於志願服務持續在社會上發酵產生何種效 果,唯有以成人個人學習為根本探索 ,才能得知 。

目前的 台灣,在許多領域有為數不少的人群正默默地 ,藉著不同形式 的社會參與實踐著他們心目中的公民社會 。 有許多學者認同 , 觀察當代台

(13)

society)4的實踐與 發展(顧忠華, 2005), 而透過 志願服務來參與社會並 體現公民社會意義則是一個重要的基礎形式 。為了刺激個人重視公共議題 的討論和個人對於社會付出關懷 , 推廣志願服務工作的公共參與活動是一 項有效率且多元活潑的一個方法 。 也是多數民主國家落實公民社會共同致 力和推廣的方向。從歐美國家過去的例子不難發現,具有民主傳統的國家,

其志願服務工作越是落實 ,公民自治的意識也越是強烈 ;同時 ,其社會所 能提供的功能也越能滿足民眾的需求(曾華源,2002)。台灣,從西元 1990 年代(民國八十年代 )以來,社會上出現各式各樣民眾發聲的機會和管道 , 非官方與非營利組織也開始蓬勃發 展,參與其中的民眾們自發性地或受到 號召地從事各式各樣服務與活動 。 許多志願服務組織基於公平正義 、互敬 互重的原則 , 幫助民眾透過此種公共參與的形式實現公民社會的理想與價 值(呂朝賢 &鄭清霞,2005)。上述志願服務者為公共利益付出的精神和成 果,可謂其生命歷程中自 「個人意識反思 」的私領域層次觀點轉化至 「積 極投身社會 、 改變現狀 」的公領域層次觀點之證據 。

當前志願服務影響 社會的成果 反映了歷史的累積 , 同時也是整體社會 不停斷學習和發展的結果 。這個耗費多年的發展過程 , 更是所有志願服務 參與者個人 以及團體學習發展的歷程 。本研究 從成人學習 出發, 是為從學 習者個人內化的觀點和經驗背景切入 ,探討其投身公共利益付出 的歷程。

4 公 民 社會 Civil society: 公 民社 會的 當 代意 義 自 1970 年 代波 蘭與 東歐 國家 對極 權 政府 的批 判 、 西 歐國 家對 福利 國家 的反 省 、以 及拉 丁美 洲國 家對 軍 事強 權的 抗爭 , 伴 隨著 全球 化 ( globalization) 效 應 , 逐 漸普 及到 世 界各 個角 落 。 當 代公 民社 會共 通性 是 批判 二十 世紀 以 來政 府扮 演權 力掌 控的 角 色 , 鼓勵 民眾 應積 極參 與 公共 事務 。 鼓 吹公 民社 會者 認為 公 民社 會作 為民 眾與 政府 之 間的 橋樑 , 其 目的 不在 掌 控政 權 , 而是 在追 求公 共利 益 ( public good )( Foley & Edwards,I998 ) 。

公民 社會 強 調對 社會 共同 利益 的關 注 , 強 調社 會成 員相 互關 係 中的 平等 、 信 任 、 容忍 、 妥 協與 合 作 , 也強 調社 會與 國家 之 間的 理性 互動 。 回 顧歐 洲 社會 的歷 史 , 一個 原為「 私領 域 」的 社會 之 所以 能轉 變為 公 民社 會 ( Civil society), 其主 要 的原 因在 於 : 這個 社會 內逐 漸 發展 出一 種公 共品 格與 公 共空 間 。 個人 以公 民身 份 對社 會公 共事 務展 開自 由的 、 公 開 的 、 理性 的討 論 , 並在 此 基礎 上形 成共 識 , 產生 公 共意 見 ; 此過 程對 公民 社會 的形 成 非常 重要 。 故 , 所 謂完 整 的公 民社 會 , 不只 是包 括 家庭 和市 場這 類「 私 領域 空間 」, 更 包括 「 公 共領 域 」 ( Habermas,1989 ; Taylor,1995a )。

(14)

因此, 批判性反思 (critical reflection )作為撼動 個人既存價值體系第一步 的原點 ,是個人意識提升到為公共利益著想與否的關鍵 。投身志願服務的 個人皆存在其既有的意識觀點 ,批判性反思促使個人 觀點的改變。而個人 由推翻過去的 觀點假設 、批判思考 、 重建新的觀點 、將新的觀點融合至生 活背景架構 (context)中,這一連串的實踐行動 和過程我們稱 就是轉化性 學習(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Mezirow, 1991)。換句話說 ,個人因為轉 化性學習 而產生積極投身社會公共利益的 轉變。 以往有 關志願服務 參與者 的研究在 描述 其投身公共領域服務歷程 時 ,較常討論的 重點是依據志願服 務者目前工作的現況分析其滿意度 、態度 、動機等等因素 ,卻較少通盤地 考慮志願服務者生活背景因素 ( context) 對於個人投入公共領域服務的影 響。或者很少談及 「 決定持續 投身公共領域服務這種想法 是怎麼改變 (或 產生) 的?」,到底「引發 投身公 共領域服務想法 的轉捩點 為何?」「在投 身公共領域服務的 過程中 有哪些認知作用的 機制呢?」 等等問題 。上述這 些問題的答案對於發掘個 人投身公共領域服務的事實 , 是很重要的 ; 本研 究認為可以 從轉化性學習 的理論角度切入 , 探索,從而 獲得解答 。所以 , 本研究 之所以 選擇轉化性學習 理論 ,做為分析個人參與志願服務生命歷程 的重要基礎 ; 第一, 是希望理解 個人參與志願服務的各種學習活動過程 、 第二,是希望 理解個人如何藉由 這些學習 ,進一步轉化 自己的 觀點和態度 價值。最後, 進一步對個人投身公共領域服務的生命歷程進行深入 、多元 且質性的刻化描寫 。

(15)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志願服務者的基本特性是由內在自發的意願 、付出貢獻自己的時間 、 重視團體總和的服務而不 求實質回饋報酬,以及精神上得到的滿足。(吳美 惠、吳春勇 、 吳信賢 ,1995;陸光, 1994;陳定銘, 1999)面對不同性 質的志願工作和選擇 ,參與志願服務的決定過程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參 與志願服務後 ,從發掘問題 、新的意識觀點覺醒 、參與公共活動 、投身改 革行動 、解決問題到再次發掘問題 、再次投身公共改革 ;這一連串過程的 背後都有影響個人決策的許多因素 。

延續上述討論 , 本研究進一步界定個人 在參與志願服務 時多面向 的不 同層次 內容, 可對應 其投身公共利益 過程中觀點 轉化的 不同階段。也就是 說探討個人投身於志願服務的相關行動 , 是連結個人對投身公益觀點 的改 變:從自我的發展卓越,轉化提升至更無私、更重視公共利益的發展境界 。 因此, 本研究希望透過田野調查 , 實際參與志願服務的學習場域 ,探討個 人在經歷多元志願服務活動且深入擔任不同身 份參與者後 ,其投身公益的 轉化性學習 , 主要期望透過質性的研究方法探究以下兩點目的 :

一、瞭解個人參與志願服務的學習內容 , 以及個人投身 共益過程中的各項 觀點?

二、描繪( portray) 個人參與志願服務過程中的轉化性學習 : 個人在參與 志願服務工作過程中有哪些真實的生命經驗( reallifeexperience)?個人對 於投身公益有哪些觀點轉 化(perspectivetransformation)?在這個過程中個 人產生哪些學習( learning)?個人透過參與志願服務是否能夠達到反思學 習(reflectivelearning)?以及個人是否因為投身公益而獲得意識提升和賦 權(empowerment)?

(16)

第三節 研究重要性

回顧國內 「個人如何投身公共 」相關的主題討論多以政治相關的巨觀 社會議題為主 ,如公民權力的發展 、社會改革的成效 、 社會運動的影響及 參與公共事務決策等等主題 (呂朝賢 & 鄭清霞 ,2005); 以成人學習 角度 探究「個人如何投身 公共」是一個從微觀出發且重視個人的研究角度 。因 此,本研究為了能夠更加貼近個人投身公共領域活動本質的各面向事實 ; 期望將個人參與志願服務的真實生命經驗以學習理論加以 描繪 ,以求深入 探究個人投身 公共的學習本質 。

志願服務是一項 符合終身學習多元特性的學習活動 ,其多元性和複雜 性的特質也與轉化學習理論強調差異性的學習刺激 、轉化目的 、轉化模式 和結果契合 。 志願服務的學習場域並非僅限於傳統認定之正規 、非正規與 非正式的成人教育機構 ,而是延伸至活動發生之所有地點 。就成人學習管 道而言 ,除了透過家庭教育 、學校教育 、 社會機構教育以及大眾媒 體參與 教育外 ,社區教育是一個可以同時進行個人學習和團體學習的重要管道

(Brookfield, 1983)。在不同的學習管道中,個人暴露於形形色色的事件和 刺激之中 ,進而發展適合自己的學習主題 、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 。這是因 為個人多元的學習經驗 ( learning experience)是經由所處環境的認知 、理 解和反思而建立的( Cranton,2000:26)。志願服務提供了一個社區教育的管 道,讓學習者在此之中受到與他人互動的刺激 ,然後發展個人的學習經驗 和學習歷程 。

更進一步 ,本研究選擇以觀點轉化的角度切入 描繪 個人參與志願服務 的學習歷程 , 是為求發掘個人與公共連結的複雜關係內 ,微觀角度的問題 和學習者個人的 觀點(personalperspective)。同時,希望與近年來成人學習 研究領域中理論與實務並重的趨勢呼應 , 提出個人參與志願服務呼應成人

(17)

終身學習多元定義的證據 。終身學習的概念已逐漸在正規與非正規教育機 構中發酵 ,成人多元學習與發展亦為許多學術研究與實務工作的重要主題

(楊國德,2006)。研究與實務的成果已認同成人學習在 社會上 無所不在 、 無所不包的可能性 ; 而學習者個人透過參與志願服務而投身 公共的事實 , 正是成人終身學習 多元性的當代實踐 。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內容 ,針對與本研究相關的各項元素 ,逐一完整且明確的界定和 說明;並且, 對與研究主題相關的背景知識和社會脈絡 進行描述,有助於 延續研究目的和研究動機的論述立場 ,切入研究設計和實施等操作性的主 題。首先,從志願服務這項活動的背景和發展進行回顧 ,以理解本研究理 論建立的主要脈絡 。 接著,討論轉化性學習理論的知識發展 , 以及如何應 用在成人學習領域的研究上 。最後 ,就志願服務學習者的特性和動機等影 響其學習歷程轉化的要素 ,逐一探討其內容與重要性 , 以 連結成人參與志 願服務活動的知識內容和轉化性學習的理論架構 。

第一節 志願服務的回顧

當代的台灣 ,是個充滿非營利志願服務組織的社會 ,人們參與志願服 務的機會和管道也 蓬勃地發展 ;這是人們意識到社會上一些政府部門無法 提供的需求 , 進而轉向對非官方非營利組織尋求滿足的結果 。 隨著 環境變 遷,社會價值 越趨向 多元, 有一些不同於過去的 需要出現,然而這些滿足 這些社會 需求 的過程 是無利可圖 的 ,因此 私部門站在營利的角度往往 無意 介入。若要藉著 民意機關反映至行政部門,再由行政部門設立單位 來處理,

往往緩不濟急 ;並且 ,人們的價值取向在層層轉 折中未必能真正被實現 。 因此,由人民自行整合智慧 、財力與人力組成的非營利組織就此應運而生

(司徒達賢,1999)。這些組織的成立 使民眾得以有更多的機會參與社會工 作,志願服務參與者的人力也 受到 各界重視, 各界紛紛召募志願服務人員 協助社會工作的發展(潘中道,1997)。本章將探討 志願服務的內涵 和發展,

以及隨時代 改變的脈絡背景 。

一、 當代志願服務 的實踐與發展

(19)

生活在現代化民主的社會 ,人們除了享受民主法治所保障的權利 ,同 時也肩負著關心公共事務的責任和義務 。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 ,志願服務 的實踐即體現了民間 人群對於公部門不足的 支持和付出 。這也是大眾跳脫 現代社會疏離感 、放下個人 、親近人群 、 走入社會的反思行動 。自掃門前 雪是都會生活的特性之一 ,也造就了鄰里關係的疏遠 ; 家庭功能 的逐漸弱 化減少了 家庭成員 的 互助;社會貧 富差異的問題 、許多 自殺個案的發生 、 種族與性 別歧視 、犯罪率與環境保護種種 新的社會困境 ,單純依靠 公部門 的政策制定或反應是被動且缺乏即時性的 ,而志願服務活動的出現恰恰彌 補了這部份的缺失 。 舉例而言 ,公部門的社 會工作 項目 提供家庭扶助與社 區顧問 ,並且 在社區中成立慈善組織以建立社會救助網絡 ;這就是藉由志 願服務的民間力量 , 以補充政府公部門不足 的實踐 。當代志願服務的工作 內容其實最早期與社會工作的意涵相符 ; 社會工作始於 二十世紀初 的英 國,於美國 的民主公民社會中蓬勃發展。林勝義 在其著作中提到:「社會工 作是西方社會工業革命後的產物 , 早期從事慈善救濟或社會服務的人 ,以 教會人士居多 ,他們長期受到教義的薰陶 ,相信人是上帝所創造的 ,所以 人生而平等 , 而且擁有 天賦的尊嚴 。這種信念 ,就成為社會工作傳統以來 巔撲不破的價值觀念 (林勝義,2003:12)。」然而對應今日多元的志願服 務活動內容 , 不難發現 ,除了從宗教價值觀延伸出來無私平等付出外 ,志 願服務參與者的 集體 和個體其實呈 現更豐富且複雜的動機和驅動力 。例 如:希望弱勢族群的聲音能夠被聽見 、被壓迫者權力得到解放 ,然後挑戰 既得利益者 、 參與抗爭活動的 社會運動者 ;或者透過教育推廣 、意識喚醒 等等策略試圖改變社區居民 、社區發展的社區營造工作者 。上述社會運動 歷程的例子也普遍被認同為 志願服務的 一種。所以,凡社會上出現有目的 性地促進公民社會 的 組織參與 ,或者民眾志願地透過行動來涉入社會公義 的改善 ,都屬於志願服務 。聯合國對志願服務的界定 , 正符合當代普遍對 於志願服務實務的看法:「所謂志願服務者,是一種有組織、有目的、有方

(20)

法,在調整與增進個人對環境的適 應,其志趣相接近 ,不計酬勞的人 ,謂 之。美國社會工作協會認為 :一群人追求公共利益 ,不計酬勞 ,本著自我 意願與選 擇而結合 , 稱之為志願團體 ,參與這類團體工作者 , 稱為志願服 務人員 (陳武雄 ,2004:224)。」也就是說 ,志願服務工作的內容是出於 個人自願性的 社會, 進而從事 非義務性和 非契約化的工作 。

從西方國家因宗教而起的慈善服務至今日多元定義 、豐富定義的志願 服務內容 ,志願服務在概念 、內涵意義上 、名詞使用上歷經長期的演變 。 以英國為例,在 二次大戰過後,英國的威廉天普首先提出福利國家( welfare state)的概念 ,提倡國家應該有計畫 、有組織的解決人民的貧困問題 ,保 障每位 國民都能夠 能分享社會的福利 。 但 1970年之後 , 英國的社會福利 轉型成為私有化( privatization)與福利多元化( welfarepluralism)的形式 。 志願性組織 ( voluntary organization)以及 NPO 代替公部門的功能 ,開始 喚起社區民眾的意識 ,並招募志工來提供各方面的社區照顧 ( community care)( 張英陣 ,2004)。根據張英陣 的敘述:

英國近二十年,無論工黨或保守黨執政 ,都致力於志願 服務的 提倡 , 為了 讓志願 服務在多元社會中發揮社會參與的功能 , 鼓勵青少年 、 身心障礙者 、 少數族群等弱勢者參與志願服務 。 ……作為政府與 民間推展志願服務的方針 ,其中也強調鼓勵各族群、各年齡層、各種 不同人口背景的人參與 ,以機會均等的原則促進社會的多元化

(diversity)(張英陣 2002:158-159)。

同時, 張英陣 也對此現象說明 :「公共服務的社區化已是一種國際趨 勢,舉凡社會照顧 、 醫療衛生 、環境保護 、治安及教育等無不強調以社區 為基礎( community-based)的服務(張英陣,2004)。」志願服務除了有社 區照顧的趨向 , 英國政府也嘗試與民間團體共同規範和制訂 涵蓋少數族

(21)

群、多元的志願服務 。

至於美國 志願服務的發展 ,早期受到迫害的移民 清教徒 , 為對抗 英國 政府打壓 ,彼此團結合作 , 這些最早的 美國新移民 ,包含各階層的人 ,也 就是最早的慈善 志工。至西元 1930年代,由於經濟的不景氣、各種社會問 題的惡性循環 ,使得原本由 民間團體志願所發起的社會救助應不暇 ,志願 服務團體也產生無力感和疲憊。至 西元 1932年羅斯福 總統上任時,提出 由 國家的力量正式介入主導全民 社會 福祉, 以公共福利機構大 來進行 社會救 助的事務(曾華源,2003)。至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歐美許多國家對於 福利 政策上所支出的財務上倍感負荷 , 以公部門支持的社會 福利政策受到挑 戰。尤其西元 1970年 代,因為石油危機 引發的大量 失業人口,對於社會福 利需求極為迫切 ,促使歐美福利 國家開始檢討社會福利 政策和 改革(林勝 義 2003:30)。 此時的 美國同樣面臨 社會福利支出的經費成為國家發展的 重擔的問題 。 考量當時美國國內 私人機構不斷的興起 , 政府試圖 整合所有 的慈善活動 , 慈善人士也漸漸使用專業的志願服務團隊 。 再加上 ,國內民 眾對於參與公眾事務有所 需求,政府部門 也和志願服務 組織建立合夥關係

(曾華源、曾騰光 2003:27-28)。近代的美國越來越走向 公部門和民間 志 願服務 團體共同合作的關係 ,非營利組織和 和志願服務 團體在美國社會 也 越來越 具有影響力 。 對一般美國大眾而言 ,這些非營利的志願服務機構在 公民的文化和社交 生活方面 扮演關鍵性的角色 ,同時也是 公部門體系 與私 人資源滿足社區和社會需求的主要運作工具 (劉麗雯 2004:104)。美國的 志願服務發展經驗是一個完整且豐富的過程 ,其中歷經了幾次重要的演 變;根據 Emily KittleMorrison的統整結果 ,共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 1.殖民時期 ( Colonization):志工制度是生存的必備條 件, 比如說教會服

務、市鎮議會與合力興建榖倉等等 。

2.南北戰爭到 西元 1930年代:從個人慈善事業轉變成組織性的計畫 ,如

(22)

紅十字會(Red Cross)等。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有美國聽證協會( American Hearing Society)、殘障兒童協會( Crippled Children Society)等組織成立。

之後的經濟大蕭條 ( theDepression)促使各地發起賑濟活動 ,於是有了 社區福利公益金 (Community chest)、慈善活動等組織性的事業 。 3.上流社會轉變成中產階級 :募款遊行 ( March ofDimes)與其他小額募

款活動,以及薪資扣除募款等活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帶 來驚人 的成長 , 就是健康與福利組織 、以及挨家挨戶的資金籌募活動 。

4.直接參與民主時期( Participatory Democracy):志工制度開始普及社會各 階層,伴隨而來的是自救組織的產生 (Emily KittleMorrison,1998:

10-11;蘇瑞琴譯 , 1998)。

綜觀上述英國與美國兩大西方志願服務發展的歷史 ,可以發現促進各 項社會福利的概念是牽動近代志願服務蓬勃發展的主因之一 ; 呈現在當代 實務的工作上,社會福利的內 容也不僅止於慈善濟貧,更擴大至多元文化、

多元種族 (族群)、 性別平等等等主題應用 。

至於華人社會與志願服務相關的組織,有 中國古代設立的 義塾、義莊、

義倉, 其主要目的是為 幫助貧困孩童向學或助貧戶渡過難關 。 歷史中也曾 記載有聞 :於 澇、旱災或兵燹四起時 ,佛寺、道觀 為災民 施米 、施藥賑濟 饑饉或安置病困 及流離失所的災民(陸光,1994)。這類型 慈善救濟事業 可 追溯到漢唐時期 、南北宋 時期之個人或慈善事業 、明清時期救濟 組織、 以 及民初的西方自願服務組織 等等。 台灣當代發展成形如 西方的志願服務團 體,除了由民間 社團 開始的 自主性 服務外 ,也有走進 公部門 的志願服務工 作內容 (吳淑鈺, 2000)。

傳統上台灣對於志願服務的觀念與西方不同 ,曾華源( 2002:180)提 出,「台灣志願服務的發展趨勢不同於歐美,並沒有類似西方公民或社區的

(23)

概念,台灣 的志願服務常被視之為作善事 ,有濃厚的私利性 , 例如到廟裡 打掃或每 月捐一 、二百元給慈善機關團體 ,抱持的是一種積個人與家庭陰 德,期望未來有福報的交換觀念 。」但隨著幾次計畫性的志願服務推廣工 作進行 ,一般對於志願服務的印象已有所轉換 。當代國內的志願服務發展 經驗,根據文獻記載最早出現的計畫性推廣活動是西元 1971年成立 的「義 務服務工作團 」(陳武雄,2004)。接著在台灣省政府期間 ,於西元 1982年 陸續頒佈的 「 台灣省推行志願服務實施原則 」、「台灣省優秀志願服務人員 獎勵規定事項 」、「台灣省加強推展志願服務實施方案 」,以及「 台灣省志願 服務實施方案 」。民間政府於同時期也針對志願服務進行推廣 ,西元 1982 年高雄市政府開辦志願服務工作;西元 1984台北市政府社會局訂定「台北 市政府社會局推展志願服務實施細則 」、高雄市政府頒訂「高雄市政府社會 局志願服務人員管理要點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志願服務工作組織要點 」,

擴大廣招志工到各社會福利中心 機構服務。中央公部門的部分 ,西元 1995 年內政部正式頒訂「 祥和計畫 」,大規模、有組織、有計畫地推動志願服務 工作。終於, 在西元 2001年立法通過 「志願服務法 」, 讓政府公部門與民 間私部門能夠更有系統地依循規範推動志願服務的實踐 。我國的志願服務 推廣發展過程不如西方國家長久 , 但數十年間的變革和立法呈現民間對於 投身公益的需求 、以及政府正視志願服務力量的事實 。

二、 志願服務的 意涵與特性

西元 1990年代以來,全球化的各項概念逐漸大量地應用在社會上各個 領域, 包括經濟 、政治、文化與社會 等等 。全球化 的效應 壓縮了時間與空 間,許多社會議題也因此有了 跨越 國界、 跨越區域的 思考方向 ,志願服務 的意義也是如此 ,探討志願服務的意義必需考量 全球性 觀點的論述 和意 識。西元 2001「 國際志工年(InternationalYearofVolunteers簡稱 IYV)」對 未來志願服務 提出四大目標 :增強認識志願服務 、促進使用志願服務 、建

(24)

構志願服務網絡 、及倡導志願服務 。台灣同時也於跨越 新世紀 當時,在西 元 2001年完成「志願服務法 」的立法,推動「志工台灣 」接軌全球。顯現 國內志願服務的社會實踐在 21世紀的此時,其意涵受到全球化多元論述的 影響;因此, 探討志願 服務意涵以及特性是本研究建立背景架構的重要知 識。下列將就志願服務的意涵與特性分別討論 。

1.志願服務的意涵

什麼是志願服務呢 ?志願服務的概念產生早期和人類慈善博愛的觀念 有關, Brilliant(1997)認為美國的志願主義起源於西方二個重要的觀念 : (1)希臘 -羅馬時代提供給付作為一般福利的博愛觀念 ( philanthropy)與人 類的愛 ;(2)猶太 -基督徒將做好事視為宗教職責或獲得救贖的慈善觀念

(charity),這些觀念提供了現代與宗教的傳統 ,顯示志願服務不易與宗教 慈善之利他行為分割 ,不過現代志 願服務的發展 ,已經融入濃厚民主社會 之價值觀 (引自曾華源 、曾騰光 2003)。 但在民主社會的今日 ,志願服務 應用在社會福利的情況、與公民社會實踐的機會與日俱增 ,江宗文( 1998)

認為志願服務是推行社會福利的來源 。藉由公共服務的力量 , 來彌補政府 福利的不足 , 使社會達到更高的發展 。透過公共服務 , 志願服務參與者能 夠得到自我發展和自我成長 ,同時也能夠補足政府經費或人力的不全 ,將 社會上分散的資源匯集 ,彌補公部門體系之不足(江宗文,1998)。志願服 務的本質是藉由民主的過程 ,有計畫性地集合人力 、物力和財力資源 ,達 到助人 、自助的最終目標 。個 人除了能夠付出與從事公益利他行為 ,更能 夠表現自己 、 發展自己的能力 、發掘自己的潛力 ,是一種雙方共同發展的 動態過程 (陳武雄 , 2004)。

志願服務這個名詞是近代由西方傳入 ,英文為 Voluntary,意指「個人 因自由意志而行事 。」而與志願服務 名詞 定義的相關概念 ,常見於 國內外

(25)

文獻中的名詞有 自願行為 ( voluntary)、志願工作 ( volunteering)、志工服 務(volunteerservice)、志願主義(voluntarism),一般而言,這些用語常互 為通用 ,Ellis& Noyes(1990) 對自願服務的論述是 :「 所謂 自願行為指的 是一個人自我意願或選擇的行為表現 , 」 孫健忠 (1988)則認為 志工服務 指的一種為他人的服務 ,是以人本 、慈善 、社會連帶以及社會公共利益為 基礎,出自於個人的意願而不計酬的提供各項服務 。至於志願主義,Ellis&

Noyes(1990)則認為志願主義是 指個人或團體,依其自由意願與興趣 ,本 著協助他人改善社會之目 的,而不求私人財力與報酬的一種社會理念與行 動,是志願性組織中極為重要的一項精神 。

進一步討論志願服務的意義與功能 ,首先,王順民(2000)從社會性 、 經濟性及政治性邏輯 三個部份論述志願服務 。社會性論述邏輯 是從利他主 義的觀點來看待志願服務 ,定義志願服務是一種發出己願 、利他情操而從 事的一種追求公共利益的志願服務工作 ; 此外,還有社會化理論 、交換互 惠、社會階層 、非物質性報酬等社會性觀點 。經濟性論述邏輯 是從公共財 理論( thepublicgood theory)來建構捐助行為的經濟模型 ,藉以強調個別 善行所可能產生的外部利益 ( externalbenefit),例如採用 個人所得需求彈 性角度、效用理論(utility theory)、人力資本理論( human capitaltheory)、

贈予經濟學 (grantseconomy)來說明志願服務行為 。 最後, 政治性論述邏 輯主要是 認定志願服務 與自由民主社會的發展和第三部門的提昇有所關聯

(王順民, 2000)。由於志願服務 的參與常與一般普遍的 慈善觀念混淆一 起,因此,以下就 國內外 文獻對 志願服務 的定義描述 :

(1)聯合國對「志願服務 」的定義:個人依其志趣之所近 ,不計較報酬 而所從事之有組織、有目的、有方法的調適與增進個人對環境適應 的工作稱為志願服務 ,參與是項工作的人 ,稱之為志願服務員 。 (2)根據內政部出版之 社會工作辭典 的定義:志願服務為任何人士 ,在

(26)

公共或志願團 體內,不受報酬而貢獻其服務及參與各項社會福利活 動。

(3)根據我國 志願服務法 (2001):民眾出於自由意志 ,非基於個人義 務或法律責任 ,秉誠以 知識、體能、勞力、經驗、技術、時間等 貢獻社會,不以獲取報酬為目的 ,以提高公共事務效能及增進社會 公益所為之各項輔助性服務 。

(4)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 1984):志願服務為一群人本著服務的熱忱及 個人志願,不取報酬地付出時間 、財物、勞力和知能,協助別人解 決困難 。

(5)美國社工協會認為志願服務是一群追求公益利益 ,本於自我意願與 自由選擇而結合,稱之為志願團體,參與這類團體工作者稱為志願 人員(蔡漢賢, 1977)。

(6)Ellis& Noyes(1990) 認為志願服務是個人 選擇對某些需要 而加以 行動,同時個人 秉持 對社會負責 的態度,不在乎金錢的收益 。是一 種超乎個人的基本義務 的行動和選擇 。

(7)Cnaan等人(1996) 檢討了文獻中有關志願服務的定義指出 , 志願 服務的意涵可以歸納成四大組成要素 ,即自由選擇 ( freechoice)、

報酬( remuneration)、結構( structure)及預期受益對象 ( intended beneficiaries)(引自呂朝賢 , 2002)。

(8)國內學者 曾華源、曾騰光( 2003)認為志願服務是 一項 自發性的社 會活動,個人透過社會性的參與 得以與 組織中 的其他成員互動、共 同行動,以增進人際關係 、降低社會疏離感 。志願服務是一種助人 的美德及福利活動、組織性的利他行為、基於社會公益責任的參與 行為。

(9)馬慧君、施教裕( 1998)在其著作中論述 ,志願服務 指的 是一種不 追求等值經濟報酬行為 , 志願服務的參與者 奉獻個人時間和智能 ,

(27)

為他人提供服務 。

有關志願服務的功能 ,站在參與者個人的立場 ,志願服務是社會參與 的表現 ,透過參與志願服務工作 個人可以得到 自我價值 的肯定 、獲得成就 感、發揮潛力與專長 、學習新技能、擴展 人生經驗、結交 志同 道合朋友 , 亦可改善人際關係 。 並且, 志願服務可以提供志願服務 參與者 社會參與和 自我成長的機會 ,擴展個人知識 、 工作與人際關係能力和社會適應 ,有利 於個人身心健康與生涯發展 (曾華源 、曾騰光 , 2003)。

站在連結個人投身公益與補充一般私部門和政府公部門不足的立場 , 陳武雄( 2004)、張偉賢( 2001)則 提出志願服務具有下列的多重功能 ,包 含:彌補政府業務所未及的補助性 、展現關懷溫情的補充性 、 實際反映來 提供服務的實用性 、 融匯科技整合的學術性 、均衡社會供需的效益性 、結 合政府與民眾達成整體性 。從志願服 務消極及積極 功能 觀點的立場 ,利坤 明(2001)提出五點功能 :第一, 支持性的功能 ,指的是 社會大眾 雖然體 會到社會福利的重要 ,但由於 社會福利工作範圍甚廣 , 政府全數滿足 眾多 的需求,志願服務 能夠發揮 支援的功能 , 使服務工作更為健全 。第二, 補 充性的功能 , 社會上有許多需要專業知識的 服務性質工作 ,如身心治療或 復健工作等 , 志願服務 可提供較低層次的 補充性 服務, 以彌補專業人士的 不足。 第三, 替代性的功能 ,這項功能指的是 倘若志願服務參與者能夠 接 受完整且計畫性的專業訓練 ,即可替代專業人力之不足 。 第四 ,社會環境 提升的功能 , 志願服務可為 某些議題扮演倡導者的角色 , 除了 彌補社會既 有的缺陷外 , 更能規劃建議 社會發展的理想與目標 ,進而提昇整體社會環 境。第五,實用性的功能 ,志願服務最基本的 實踐就是 提供簡易且直接的 服務,透過實際的協助工作 ,給予最即時的服務 。

綜合以上志願服務是社會上個人 透過提供勞動力 、 技術、 管理和其他

(28)

任何資源, 在 非營利 的團體機構中進行 服務。志願服務參與者主動地貢獻 自己的 經驗、 技術、 和熱情來 來活化所處的環境 ,並且藉由實際 接觸社會 大眾,可作為 機構與大眾的 溝通橋樑 、協助機構提供 各種服務 。由於志願 服務仰賴社會上同 背景與能力多元 的個人 ,所以對 整體社會發展 和發掘社 會問題更能夠有所 貢獻。 更因為志願服務藉助於參與者無私且無法量化的 服務和投入 , 比起私部門 機構,如企業 , 或政府機構所發揮的力量 ,會讓 更為對象認為更可靠,也能客觀地 批判和提出問題,促進社會改革的提升。

2.志願服務的特性

志願服務的特性 ,主要針對目前國內與志願服務相關之文獻做探討 , 試著討論志願服務的實踐情形與內容要素。西元 2001年我國頒布的 志願服 務法,在定義部份即說明志願服務是 :

「民眾出於自由意志 ,非基於個人義務或 法律責任 ,秉 誠心以 知識 、 體能、勞力、經驗、技術、時間等貢獻 社 會 ,不以獲取報酬 為 目的,

以提高公共事務效能及增進社會公益所為之各項輔助性服務 。」( 志 願服務法 , 2001);

這句敘述精簡地說明了志願服務的特性和要素 ,如志願服務的參與 者、參與者的動機 、 參與方式 、參與目的等等 。國內研究對 志願服務的 特 性多有論述 , 曾華源認為現代志願服務 是一種具有 自由意願 、 不求報酬 、 奉獻個人的時間 精力、利他助人、以及表達社會責任 等特性的 行動方式(曾 華源, 2003)。 呂朝賢 整理 Cnaan(1996) 所歸納的 志願服務 要素包含 :

(1)自由選擇( freechoice):包含自由意志 、相對而言未受強迫 及有責任 三 種類型 。

(2)報酬(remuneration):包含完全沒有 報酬、 非預期 的報酬 、補貼支出 的

(29)

報酬以及 津貼 或底薪 報酬四種類型 。

(3)結構( structure):包含正式與非正式兩種類型 。

(4)預期受益對象( intended beneficiaries):包含 他人或陌生人、親朋好友 及 自己三種類型 。(整理自 呂朝賢 , 2001)

呂朝賢 進一步研究上述要素在實行上呈現的現況 , 認為在自由選擇這 個特性的部份 , 現今部分志願服務 工作常 含有義務與責任甚至強迫的屬性 存在,並非全然自由意願 ;例如替代刑罰志工 ( alternativesentencing volunteers)、學校中的義工媽媽與爸爸 、企業志工或學生的服務學習

(service-learning)等。而不求報酬的部份 ,雖然一般 志願服務被定義為不 求回饋的活動 。但廣義來看志 願服務的報酬可包含有形報酬 , 如金錢和 無 形的報酬 ,如聲望 、 健康、獲得知識等 。 例如美國的社區服務法案中 ,政 府用獎助學金來 鼓勵青年學生參加社區志願服務 , 內容規定 服務滿一千七 百個小時者可獲得四千七百二十五美元的待遇 (陸光, 1994)。另外還有 藉由捐血者本人或家人優先使用存血的概念來鼓勵 捐血 ;或者藉由參與志 願活動 取得社會地位與權力 等等實 例,證明志願服務除利他性外還含蓋著 自利的意涵 。 而就結構部份而言 , 則無論 立案組織 或非正式部門的志願服 務工作 推動都可能具有高志願屬性 。

而方祥明 在其 1995年的研究中提及有關志願服務特性的論述,包含九 點特性:自發性、利他性、互助性、互惠性、整合 性、目標性、非專職 性 、 非專業與專業兼具 、 貢獻不以物質為限 ,而擴及精神的滿足 。 自發性強調 志願服務行為是個人志願的表現 , 動力來自參與者內心的意願 ,而非外力 的干預驅迫 。 利他性 強調志願服務 是一種利他的非經濟行為 , 主要目的並 不在於金錢或物質的酬賞 。互助性 是說明志願服務工作透過 互 助合作 ,以 個人或團體 , 有組織 、有計劃 地設計活動 ,達到互助 。 互惠性 更著眼於志 願服務 是一個 服務參與者 與接受者的相互 「給」與「取 」的互惠過程 ,也

(30)

是服務參與者 成長與發展的動態過程 。整合性 及目標性則與志願服務的結 構性要素有關;志願服務整合了人力、物力、財力及智慧的系統,有目 標 、 有計劃地 , 經 由團體關係的建立 , 資源的獲取轉換及組織功能的發揮 , 有 效地達成助人的目的 ,同時使 志願工作得以 依循目標, 達到服務的功能 。 非專職性 與非專業與專業兼具特性則是志願服務參與者所展現的特性 :志 願服務是一種行有餘力 ,則以助人的行為 , 且大多數從事志 願服務者 一開 始並不具有專業上的訓 練;透過專業的協助 和訓練 ,雖然利用業餘或部分 的時間來服務 ,但持續的長期投入卻能達到兼顧專業與非專業層次的 服務 內容。而針對精神層面的提升 ,超越物質 貢獻進而得到 精神上 滿足,則是 普遍志願服務展現的重點 (方祥明 ,1995)。

上述文獻中提及志願服務發展的過程 、志願服務意涵以及分析志願服 務實際工作特性的內容 ;本研究藉上述文獻的探討 ,延伸對照研究場域中 的志願服務活動以及參與者的實踐 ,希冀以更多元的方式對研究內容和命 題定義 ,並能夠藉助過去研究的發現進行細節的研究描述 。

(31)

第二節 轉化性學習理論

轉化性學習 (transformativelearning) 是一種重視過程的學習理論 ,學 習者由於歷經 深遠的改變過程 ,又這些改變衝擊了學習者的經驗 ,進而影 響未來的學習 (Cranton,1992)。本節內容主要為討論 轉化性學習 理論的意 義和架構 ,並且探討由 Mezirow提出觀點轉化理論的內容和重要概念 , 以 作為產生個人參與志願服務轉化歷程的背景知識之參考 。

一、 轉化性學習的意涵與發展

「轉化」(transform)這個字有著個人在 深層地、自然地於 心理上改變 的內涵 (Baumgartner,2001)。而「 學習」(learning)指的是 個人 有意地 、 或無意地 獲得訊息 、 技巧、瞭解的活動 ; 同時,個人因為學習而產生預期 中的或預期外的 態度 改變、價值觀念 改變(黃富順,1997)。「 轉化性學習」

(transformativelearning)在字面上的涵義 ,可綜合為 : 個人在有意或無意 間發生的改變活動歷程 ,包含個人心理上的改變和外在行為的改變 。而最 早提出轉化性學習概念的人是 JackMezirow,1978年 Mezirow對轉化學習 的論題提出論述 ,他認為轉化性學習 是一種產生批判意識的過程 , 同時也 是個人對於預先所假定之看法重新建構的過程 ;整個過程可能包含 :個人 重新認識 身處 的環境 、重新建立個人 內在 差異的觀點 , 然後進 一步地導入 決策產生或行動 ( Mezirow,1991)。 也就是說 , 轉化學習理論 說明的 一種 改變的歷程 , 這種改變 是每個人對於 所處 世界和環境產生印象深刻 的或是 根本性的改變 (Merriam & Caffarella,1999)。改變的過程是轉化性學習理 論探討的重點 ,個人之所以會對改變既存的想法或概念產生則是因為受到 環境經驗的刺激 ,社會文化情境中的各種變化和內容與個人相互地影響 , 導致個人經驗的複雜化 、多元化 ; 形形色色的 豐富生活經驗則是 個人學習 的成果,終生的歷程、以及 人類發展的過程(黃心瑜、蘇雅惠,2001:75);

(32)

因此,轉化性學習中個人改變的過程 ,可以說是個人回應 社會文化情境中 的改變而發展的經驗學習歷程 。在本研究中 ,雖然主要探討的內容是個人 參與志願服務過程中的學習和反思 ,但是 ,參與志願服務的主要經驗和個 人其他部分的生命 經驗,其實是交互影響且密不可分的 ;個人無論任何一 部分的生命經驗均為影響觀點轉化的重要因素 。因此, 綜觀個人多面向且 完整的 生活經驗 ,並且視整體 的轉變 過程為全面的 成長 和學習是本研究採 取的立場 。

倘若個人的生命 經驗是轉化性學習發生的場景和舞台 ,意識轉化則是 交織在豐富生命經驗中促使改變發生的催化劑 。 Mezirow為了豐富轉化性 學習的基本假設 ,採用 Freie所提出的意識覺醒 ( consciousnessraising)概 念:Freire的批判 教育學(CriticalPedagogy)強調教育的目的是為解放 ,藉 由對話與 提出 問題的方式 ,被壓迫的學習者得以從受 壓迫的體系中 解放。

而所謂的意識覺醒( consciousnessraising),Freire指的是學習者藉由學習的 過程體認到自己身為受 壓迫者的覺知 ,以及壓迫者和社 會結構如何 左右其 思考,進而產生改變的企圖和尋求更多 改變社會的能力 (Freire,1970;

1973)。Mezirow認為, Freire的意識覺醒概念和轉性學習中 觀點轉化

(perspectivetransformation)之概念雷同,都是個人對於社會結構上既存的 假設產生扭曲 ,而產生重新認知並合理化的過程 。此外 , Mezirow也參考 哈伯瑪斯 ( J,Habermas)對於人類認知類型的分類 ,包涵 : 技術的 、實踐 的和解放的 (technical,practical,and emancipatory)三種 ,融入成 人學習的 脈絡中,形成工具的、溝通的和解放的學習( instrumental,communicative,and emancipatory learning)三種學習領域 ( Mezirow,1991:72-89)。他認為轉 化性學習中的 觀點轉化 就是一種解放學習的過程 ;個人因為意識的覺醒而 開始對自身以及與他人的關係有所反思 , 試圖重新建構一個 更包容 的、更 有區辯性 的、 更有滲透性 ,且更整合的意義觀點 ( Mezirow,1981)。

(33)

承上述討論 ,本研究將學習者在參與志願服務過程中 ,是否有對公共 議題的想法 、 價值、 態度產生 洞察或疑問 ,視為引發後續轉化性學習的意 識覺醒 。在一個完整的志願服務學習過程中 ,個人帶著原本對於公共議題 的假設進入學習場域 ,其價值 、態度、動機等等認知概念 ,最終不必然導 向全新的差異或轉變 ;但期間倘若個人 面對人生危機時 (如失業、退休、

伴侶死亡、搬家、離婚 等情形 )、與他人 互動時、參與一個仔細規劃的學習 活動時 ,或甚至接受到 某些題材的刺激 時 ,都有可能引發個人對原有假設 的質疑 、釐清、自我確認 要接受或 拒絕( Cranton,1992:146)。 也就是說 , 學習者面對差異的生活經驗時 ,發展出批判且具有反思自我能力的學習過 程,以挑戰社會情境中穩定存在的價值或觀點 ,就是轉化性學習萌發的時 刻。轉化性學習的發展不限時空 , 可能是突然 ,或 透過時間 醞釀而成,可 能在正規學習機構中 ,也可能發生在學習者日常生活的任何一處 。

二、 Mezirow的觀點轉化理論

Mezirow是研究轉化性學習理論中 具代表性 的學者,他認為當個人開始 反省生命中所經歷的事件背後的假設或期待時 ,會因為發現這些假設不適 當或未周延處 ,進而不時地去修正假設 ; 而個人面對多變的世界 ,個人的 觀點可能被扭曲展 , 因此唯有對自己的信念系統不斷提出質疑和挑戰 ,才 能夠導向真正的成長、改變及發展,這就是轉化性學習( Mezirow,1991)。

西元 1975年時,Mezirow第一次具體的描繪出成人觀點轉化的十個階 段。包含:

1.處於困惑的 兩難狀態。

2.帶著罪惡感 羞愧內疚 ,來自我檢視 。

3.批判地評估個人的 知識、社會文化 以及心理假設 。

(34)

4.辨識及認知 自己不滿的 部分,並且與他人分享這個 轉化的過程 。 5.改變之後,探索身為一個新角色需要 具備 的新關係以及產生新的行

動方法 。

6.開始規劃新的 行動。

7.獲取知識和技巧 ,以達到 這個計畫 的實現 。 8.暫時地嘗試扮演 新角色 。

9.建立起新角色的能力和自信 。

10.將此新角色 的觀點重新 融入自己的生活中(Mezirow,1981:7-8,1991:

168-169)。

在這項名為 「婦女回流教育方案的評量指南 ( An evaluationGuidefor CollegeWomen’sReentry Programs)」的研究結果中 , Mezirow發表觀點轉化 對婦女個人發展深刻影響 ,並提出 成人教育 領域應更加重視並 促進學習者 的觀點轉化 。「觀點 (perspective)」、「意義(meaning)」、「 觀點轉化

(transformation ofperspective)」是 Mezirow轉化性學習理論 的幾個關鍵概 念,其 意義結構 (meaningstructure) 的理論建立即包含上述幾項概念 。意 義結構的理論內容是 Mezirow用以詮釋 經個人由經驗學習跨越至具備轉化 性學習特徵的知識架構 ,在其著作中提及 在意義結構 包 含意義觀點

(meaning perspective)和意義基模(meaning scheme)兩個層面:意義觀點 指一套經由文化和心理 假定所組成的 參考 結構,每個意義觀點包含 許多意 義基模 ,也就是說 意義基模 是構成意義觀點的基本單位 。意義基模則是一 些特殊的知識、信仰、價值判斷以及感覺等,是個人做為實際生活 的指引 ; 而個人的意義基模 需要包含如何去做 、如何去理解他人的意義 、以及如何 瞭解自己等三個面向。Mezirow認為每個人在理解世界的進行,是透過參考 意義觀點和意義基模所組成的意義結構而完成 ;較為普遍 、寬廣、一般性 的理解內容存在於意義觀點中 ,而較為獨特的理解內容 ,如特殊的信念感

(35)

覺、態度和價值判斷的叢集 ,則是屬於意義基模的範圍 ( Mezirow,1985;

1991)。個人對所處世界的認知是透過意義結構的運作而產生 ,不同的意義 結構則會使得人對所處世界產生不同的認知和理解 ;又意義觀點的差異來 源是不同的成長背景 、所處環境以 及過去 至今的 學習結果 ,所以,個人背 景影響了個人 對於世界的詮釋 和理解(透過意義結構產生新的意義內容 ),

以完成的理解和詮釋內容則又融入各背景之中 (新的意義內容內化成為新 的意義結構 ),成為相互影響的動態 。

進一步討論 意義觀點與學習 之 間的關係 , Mezirow研究成人的學習 , 並從中歸納出四種學習發生的型態 (Mezirow,1991):

1.透過意義基模學習 (learning through meaning schemes ):這個型態 描述的學習是個人對於 蘊含在參考架構中理所當然的意義基模 ,進 行更深刻的區辨與詳述。學習的內容 包含在過去已 學習存在的範疇 中,個人對 資訊內容產生 慣性的反應 和刻板的回饋 動作,也就是 照 本宣科的學習( recipe learning)。有時志願服務參與者在參與初期 , 時常機械化地參與服務,或者從事著 例行公事 般的公共服務,即屬 於此種學習型態 。

2.學習新的意義基模(learning new meaning schemes ):這個型態描述 的是學習者創造一個新的意義使能夠與現存的意義觀點一致並且 合適,透過新的 意義基模 擴展來強化執行原有 的意義觀點。例如有 些志願服務參與者,原本只有參與一個服務團體 ;透過夥伴的邀約 進而參加 其他服務團體,但是對於服務的想法仍是在例行公事似的 層次,以較不積極的態度重複工作 。

3.透過意義基模轉化的學習 (learning through transformation of meaning scheme):這個型態的學習描述個人因為 發現特殊的觀點或 信仰會變成某種障礙、或是過去舊的看法和理解方式不適當時 ,產

(36)

生對於假定反思 的學習。此類型的學習可能發生在志願服務參與者 深度投身公益的時候 ,例如在工作上被賦予不同的任務 ,或是擔任 幹部等不同的角色,學習者發現除了反覆過去的工作 ,有時候更需 要積極主動地尋求資源和協助,進而認知到志願服務意義的不同面 向。類似的經 轉化之 意義基模 會累積成意義觀點的轉化 。

4.透過觀點轉化的學習 (learning through perspective

transformation ):這種學習型態是描述個人應用 重組意義所產生的 觀點來學習。學習者反思過去的假定 ,洞察新的意義 。例如,少數 資深的志願服務參與者 ,從一般的執行工作者轉化為計畫者 ,能夠 藉助過去挫折的經驗來幫助他人更順利地投身志願服務 。將 扭曲和 不完整的意義,透過 重組所產生的觀點轉化 ,是最顯著的一種轉化 性學習 。

這四種學習中 , 前兩種是較無反思的 學習,後兩種具反思學習 。

從上述 Mezirow描述成人學習的不同型態可以發現 ,學習者透過越深 入的意義層次學習 , 其轉化程度也就越高 ,批判反省的程度也越高 。學習 者觀點轉換(perspectivetransformation)的過程就是一個 解放的歷程,個人 將自我從現況中解放 ,無論生理上或心理上 ,也就是個人從 「 因為選擇性 和理性控制被本能 、 社會制度或環境驅力所限囿 ,而理所當然地認為現況 存在許多不能掌控的事 」的狀況中 掙脫( Jarvis,1995)。Merriam和 Caffarella 整理 Mezirow轉化性學習的 論述, 提到一個完整的轉化性學習歷程通常包 含三個相當重要的層面 :首先,批判反思個體的假設 ; 第二、 發現並證實 內在的批判性思考 , 第三,行動( Merriam & Caffarella,1999)。Mezirow 又指出轉化性發生在學習過程 ,而學習發生的核心是在解決問題 ,問題解 決歷程又可視為是個人具有反思性的轉化性學習歷程 。 以下將進一步以

(37)

1.問題解決的歷程 : Mezirow認為一般的 解決問題 歷程應包含 七個步 驟進行:(1)開始對 意義策略質疑、(2)進行 篩選:探索、分析、記憶,

直覺,以作為進一步 指引命題的闡述、(3)對命題進行闡述、(4)具有 想像力的頓悟 和理解、(5)具有 新的認知 和詮釋、(6)對新的認知和詮 釋記憶儲存,以及 (7)解決問題的 行動。將四種學習型態用在 解決問 題的學習 , Mezirow認為其中一到 五步驟 屬於具反思的學習 , 而五 到七步驟 則屬於有轉 化的學習 ( Mezirow, 1991:94-96)。志願服務 參與者,無論在志願服務場域中或是志願服務以外的生活 ,因為各 種形形色色的挫折或是問題致使他們的學習和問題解決 。而本研究 中會參考問題解決步驟作為轉化性學習歷程分 析的觀點,主要原因 在於志願服務的學習內容時常涉及活動參與 、策劃活動、任務的解 決,而學習者在這些學習內容中各自發展出豐富的策略和自我充實 的管道 ,為各別學習者的學習歷程增添獨特性和參考價值 。 2.察覺及意義轉化的過程 : Mezirow 於 1977 年提出意義觀點的轉化

過程如下圖

(38)

圖 2-1 Mezirow 的轉化性學習之過程

資料 來源 :( Cranton, 1992: 147 ), 引 自李 馥 如 ( 2007)

開始的原點 , 志願服務參與者本身具備了既定的價值系統 和意義觀點 ,這 些假定是與 社會脈絡 ( social context)交互影 響下的結果 ,而個人這時候 是處於穩定的狀態 。 在志願服務參與者的過程中 ,或許因為某些刺激而開 始質疑過去的假定 ,這類刺激可以來自 人 的、脈絡改變 的、或來自特殊 事 件的等等。由於個人的既定觀點 遭受挑戰質疑 , 導致其對 假定的察覺 及對 假定的審視 , 也就是第一次反思 ; 個人這時候或產生的問題如 : 我從來沒

(39)

有過某種想法 !或是某種想法的內容究竟 是什麼 ?緊接著第一次反思 ,個 人開始審視某些假定 的來源與結果 ,例如開始思考 :為什麼我 會這麼想 ? 是什麼原因導致我這樣想 ?等等問題 ,這就是第二次反思 。

在兩次的反思之後 ,學習者會進入另一個關鍵的階段 :批判性反思 , 也就是 個人對自己 提出問題的方式與其意義觀點兩者所 之間進行 評估。 有 的學習者認為原有的假定內容是正確的 , 因此選擇保留這項假定 ;這些人 會回到其原先的穩定狀態 之中。而另一部分的學習者 , 因為 認 定原有的假 定內容 有誤所以試圖改變 ,從改變原有的假定內容 、到進一步改變意義觀 點,最後依據新的觀點內容產生行動 ,完成 轉化性學習 的歷程 (Cranton, 1992: 146-151)。

三、 其他觀點轉化的相關理論

1.Freire的解放學習理論與轉化性學習

Freire是一位巴西的教育家,其重要 著作「被壓迫者的教育 」(Pedagogy ofOppressed)引發 了全球教育者 、社會工作者 、 各界社群 的迴響。在這本 著作中 ,Freire認為改變轉化社會 ( socialtransformation)與賦權

(empowerment)之間是密不可分的過程 , 而賦權的起源在個人的 意識覺 醒。Freire的教育理論相當重視社會整體結構的變遷 , 因此, 即便源自個 人意識覺醒的學習和改變 ,其目標都在為改變社會現狀的相關問題中發 酵。能夠朝向轉化社會方向前進的教育 , 便是 Freire認為存在賦權意義的 教育,也一種解放的教育 ;透過這樣的過程 ,將受壓迫者從被壓迫 的情境 中解放出來 。

要達到 Freire的解放教育及轉化社會目的有兩個過程 ,首先,教育者 與學習者共同合作提問式的教育 , 然後達到意識覺醒 。 提問式教育是一種

(40)

由對話(dialogue)所組成的教育過 程 :透 過教育者與學 習者 之 間的對話 、 交流, 共同將 目前的 社會處境提出 ,並且發現問題 ;因為將個人的處境不 斷地加以探討 ,因而能夠 擺脫宿命 的傳統 意識,認知 到所有現狀都 是可以 被改造、可發掘的, 最終達成由 改造的動力 取代順從現狀的目標 。所謂對 話(dialogue),指的是一種 人與人之間的接觸 ,對話 的 雙方共同的 反思與 行動。真正的對話是 建築在 愛(love)、謙遜(humility)、與相互信任(mutual trust)的基礎 上,不是單方面向另一個人灌輸思想的行為 或試圖藉由想法 控制他人的 手段、也不是消費性的思想交流,更不是一種充滿敵意的論戰。

愛是對話的基礎和對話本身 ,缺乏對 人與 世界的愛對話就不能存在 ;而 謙 遜會使對話順利進行 ,只要有某一方以 自滿或驕傲的方式呈現 , 對話就不 可能存在 ;而對話的成立還需要個人對人類世界的信任 , 對人類生產與 再 生產、創造和 再創造力量 共同信任 ,信任也是 對話建立的先決條件 。惟有 愛、謙遜、信任三者 同時成立 ,對話得以順利產生 ,而提問式的教育才能 夠進行 。而站在改變轉化社會的原點 ,對話的內容屬於反思社會現狀的問 題,因此,教育者與學習者共同發現問題的過程 ,促使雙方都能夠以更批 判的角度認知到自己 存在於社會的方式 , 使得雙方都能夠發現人是不孤立 的,而真正適當的生存方式是在擁有 伙伴關係及 彼此扶持的 氣氛中進行 。 Freire認為:

灌輸式教育的背後隱藏著人與世界可以分離的假設 ,也就是說個 人僅 僅存在 於世界中 ,而不是與世界或其他人共同 發展;個人 只是 單純的 旁觀 者,而不再是創造者 ;人不是意識的存在 , 只是意識的擁有者而已 :空洞 的頭腦被動地接受著來自外部 世界的儲存信息 。 (Freire,1970)

相對於提問式的教育 ,灌輸式 的教育( banking conceptofeducation)是 Freire試圖解放的一種教育方式 。 他 發現在 傳統的 教育場境中 ,教育者與

數據

圖 2-1    Mezirow 的轉化性學習之過程 資料 來源 :( Cranton, 1992: 147 ), 引 自李 馥 如 ( 2007) 開始的原點 , 志願服務參與者本身具備了既定的價值系統 和意義觀點 ,這 些假定是與 社會脈絡 ( social context)交互影 響下的結果 ,而個人這時候 是處於穩定的狀態 。 在志願服務參與者的過程中 ,或許因為某些刺激而開 始質疑過去的假定 ,這類刺激可以來自 人 的、脈絡改變 的、或來自特殊 事 件的等等。由於個人的既定觀點 遭受挑戰質疑 ,
圖 2- 2  J a r vi s學習過程模式
圖 3- 1 資料蒐集內容
圖 3- 3 研究流程及步驟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vs Functional grammar (i.e. organising grammar items according to the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at the discourse level2. “…a bridge between

S3: And the products were the lipase fatty acid…no, no, fatty acid and glycerol and the enzyme remained unchanged. S1: Our enzyme was amylase and our substrate

Strands (or learning dimensions) are categories of mathematical knowledge and concepts for organizing the curriculum. Their main function is to organize mathematical

There are existing learning resources that cater for different learning abilities, styles and interests. Teachers can easily create differentiated learning resources/tasks for CLD and

 Incorporating effective learning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to cater for students’ diverse learning needs and styles?.  Integrating textbook materials with e-learning and authentic

• 2) Enhancing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fiction and non-fiction through the use of Supported Reading as a teaching strategy and e-Learning resources.. • 3) Exploring

• To achieve small expected risk, that is good generalization performance ⇒ both the empirical risk and the ratio between VC dimension and the number of data points have to be small..

Kielsmeier (2002) “Recasting the Role of Youth in the 21st Century: Active Learning and Civic Engagement” Paper presented in the National Service-Learning Conference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