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工具與資料分析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工具與資料分析

1.研究工具

本研究之主要研究工具共分為三個部份 :參與觀察筆記 、 深度訪談提 綱和活動參與相關資料 。

(1)參與觀察筆記 :參與觀察筆記的內容有一部份為本研究 初期提供與理 論建構相關訊息 ,也就是研究者初進入研究場域時對研究對象尚未熟 悉的觀察筆記內容 。 這一部份無焦點式的觀察筆記包含對研究環境的 初步描述 (時空特徵 、地點位置 、 附近環境等 )、對研究對象的初步 描述(性別、 年齡、 外貌特徵 、彼此關係等 );以及研究進行過程中 可能存在的潛在問題(活動次數 、活動項目 、研究對象互動情形等 )。

此外,參與觀察筆記的另一大部分為後續參與學習活動之筆記 ;此部 份筆記為焦點集中的觀察筆記 。研究者根據研究目的和研究問題衍生 而來的聚焦觀察 。觀察筆記重點放置於研究對象本身的學習行為和研 究者與研究對象互動 的學習行為 。 由於研究者於本研究中採取參與觀 察者之立場 , 因此於活動情境中所記錄之筆記內容可包含對研究對象 參與活動之客觀觀察描述與特殊事件紀要 ;同時,觀察者參與活動之 角色則帶給參與筆記更為深入且親歷其境問題描述 。以參與者身分集 中注意力於和研究對象的互動 ,是為主動且密集累積特殊觀點問題的 一個過程 。

(2)深度訪談提綱 : 深度訪談提綱的建立主要來自筆者 進行參與觀察活動 經驗的累積 。 提綱內容的假設是以成人轉化性學習理論背景為基礎 , 配合參與觀察過程 中非正式訪談的問題修正 ,訂定一個半結構性的訪 談大綱 。訪談大綱 架構中包含 :研究對象本 身的生命經驗 、研究對象 針對主要學習活動的學習歷程 (此指研究者與對象共同參與之研究場

域發生的活動 )、研究對象生命中其他的學習活動歷程描述 。

(3)活動參與相關資料 : 此部份資料主要來自研究者參與活動過程中可得 之文本資料 , 包含文字資料 、圖片相片資料 、錄音資料等 。另外,由 研究對象提供之二手的文本資料 , 主要內容為過去研究對象參與活動 之記錄參考 。

2. 資料分析

本研究之資料分析方式採用紮 根理論的資料分析 譯碼方式。 所謂紮根 的理論適用歸納的方式 ,對現象加以分析所得的結果 。 亦即, 紮根理論是 經由系統化的資料蒐集與分析 ,加以發掘 、推展 ,並暫時驗證過的理論

(Anselm Strauss&JulietCorbin,徐宗國譯 , 2005:25)。使用紮根方式完成 之資料分析具備有一些特色 ;首先 ,此資料分析法是一系統性的操作程 序,針對某現象的發展歸納並完成理論 , 因此理論的出現並非單純表面的 現象描述 ,而是更深入且意義凝聚的主題 。此外,紮根理論研究法的目標 是要建立能夠忠實反映社會現實的理論 。 並且,紮根理論研究法是為一種 更有創意的科學方法 ,原因在於跳脫傳統假設驗證的順序性 , 可能得到全 新不同於過往文獻出現的新範疇(徐宗國譯 , 2005:28-30)。本 研究採用紮 根理論資料分析方式主要的資料來原有二 :參與觀察筆記和深度訪談資 料。另外,針對學習者於轉化性學習歷程中 ,引發其意識態度轉化的相關 因素,則參考 Mezirow(1991:104-111)對反思性學習與非反思性學習所做的 分類,及 Kember(1999:25)所發展的反思譯碼分類架構 ,對志願服務 學習者 的轉化性學習 歷程進行譯碼與分析 。有關資料分析的方法及譯碼的過程 , 分別就參與觀察筆記資料分析 、深度訪資料分析及轉化性學習譯碼架構分 述如下 :

(1)參與觀察筆記資料分析步驟

步驟一 : 參與觀察筆記整理及抄寫 : 參與觀 察筆記包含格式化紙筆 記錄、速記和電子檔案記錄 ,此一步驟統一將參與觀察筆記整理為電子 檔案統一格式 。

步驟二 : 參與觀察筆記之流水號編號 :將統一格式之電子檔案參與 觀察筆記依照時間順序 、段落、行列加以給定流水號 。 為求資料彙整之 完整性 ,流水號建立可以方便將來製作研究資料登錄表 。

步驟三 : 開放性譯碼 :為進入資料內容分析的第一步驟 , 研究者在 初步閱讀文字資料的過程中給予各段落特殊的意義標籤 。逐一完成所有 資料的開放性譯碼時研究者並未進行分類 。開放性譯碼也就是將資料分 解、檢視、比較、概念化和範疇化的過程 。

步驟四 : 主軸性譯碼 :在進行主軸性譯碼的過程 , 研究者整合初步 開放性編碼的各個範疇和概念 ,有主題性且以因果性的方式整合成具有 結構且包含開放性譯碼結果意義的概念和範疇 ,並給予新的意義標籤 。 也就是說研究者在此一步驟將所分析現象的條件 、脈絡 、行動互動結果 重新檢視並且串連 , 將資料又重新整合在一起 。

步驟五 : 選擇性譯碼 :選擇性編碼是由資料精粹出重要理論的重要 步驟。研究者根據重複地開放性譯碼和主軸性譯碼結果 ,找到最切合現 象事實的核心範疇 。 根據核心範疇將資料整理為以核心意義呈現的方 式,並且將所有的資料有邏輯地串連起來 ,形成理論架 構。而在此步驟 研究者同時要系統性地驗證核心範疇與其他範疇之間的關係 , 並把尚未 發展完全的範疇補充整齊 。

(2)深度訪談資料分析步驟

深度訪談資料的分析步驟與參與觀察資料分析步驟相同 , 除了於第 一步驟前加上逐字稿的建立 。逐字稿的建立依據訪談錄音內容謄寫 ,研

究者除謄寫錄音內容外 ,並加諸訪談過程中特殊的印象記錄 , 如表情 、 手勢、情緒等 。完成訪談錄音檔案逐字搞謄寫整理後 , 則依照與參與觀 察記錄資料相同之分析步驟完成資料的紮根分析 (徐宗國譯 , 2005)。

(3)轉化性學習譯 碼架構

Kember等人 曾於 1999年發表一篇名為「 應用一個以 Mezirow之研究 之譯碼架構決定學生之反思的思考層次 」 的 文章,其中使用了 反思譯碼 分類架構(Kember,etal.,1999:25)。這個分類架構是以 Mezirow提出之 轉化性學習理論為基礎建構出來 , 本研究參考 Kember之譯碼架構融合 Mezirow非反思與反思性行為 的轉化性學習理論架構 分類方式(Mezirow,

1991:104-111),作為分析質性資料內容中學習者轉化學習歷程分析的譯 碼架構 。

Kember所提出的架構(圖 3-1)包含七個不同程度的反思層次(level ofreflectivethinking)。其反思的程度由架構 底端至頂端 逐漸增加,位於 同 一個水平 面向的 反思層次 ,其反思程度相 同。配合 Mezirow反思學習的 分類架構,層次 1到 3(灰底)為 非反思 性學習,符合 Mezirow所說的非 反思行為( non-reflectiveaction),層次 4到 7則為反思性學習,符合 Mezirow 所說的反思 行為( reflectiveaction),也就是具有轉化學習的行為

(Mezirow, 1991:104-111)。

資料 來源 : (Kember, et al., 1999:25)

在 Kember等人的分類譯碼架構中 ,非反思學習( 灰底部分 )包括慣 性行動( habitualaction)、內省( introspection),以及思考性行動( thoughtful action),反思性學習 ( 白底部分 ) 則包括內容反思 ( contentreflection)、

過程反思 ( processreflection)、前提反思 ( premisereflection),以下分別 就分類譯碼架構的各個反思層次進一步詳加敘述 :

i. 慣性行動 ( habitualaction):慣性行動指的是 學習者因為過去 曾經學 習過,並且多次地進行,進一步自然而然成為反射的行動 。例如「照本 宣科」(recipereading)式的學習成果就是屬於此範圍當中 , 這類行動 包 含各種慣性及刻板的反應 ,是未經 過思考的習慣性動作 或行為, 學習者 並未將注意力放在所進行的事物上 。(Mezirow,1991:106;Kember,etal., 1999:20-21;黃心瑜 、蘇雅惠 , 2001:77;李馥如, 2007)。

ii. 內省(introspection):內省指的是學習者在 認知、情感、感覺等 範疇 層面的反應 , 例如,個體 對自己的感覺和想法 ,就是歸屬在 認知、承認 或察覺感覺 個體「存在」的反應。( Mezirow,1991:107;Kember,etal.,1999:

21-22;黃心瑜 、蘇雅惠 , 2001:77; 李馥如, 2007)。

iii. 思考性行動 (thoughtfulaction):思考性行動是反思學習層次提高的 反應之一 ,學習者可能 受到過去的 學習經驗引導 、透過原來意義基模

2.內省 3.思考性行動 4.內容反思 5.過程反思 6.內容 及過 程反

思 7.前提反思

1.慣性行動

反思 性學 習

非反 思性 學習

圖 3-2 轉 化學 習分 析譯 碼 架構 架構架構

(meaning schemes) 或意義觀點 ( meaning perspectives)進行 學習, 進而 強化原先既有的 意義觀點 。有些學 習者在產生思考性行動時有可能 過渡 到反思行為 的學習層次 ,例如學習 事件發生在不符合正常經驗 或既有經 驗的範圍中時 ,學習者就有可能產生 反思 行為(Kember,etal., 1999:

21)。這一類反應 不是出自於慣性行動 ,而是在實際操作中認知

(knowing-in-practice)(Mezirow,1991:107-108;Kember,etal.,1999:21;

黃心瑜 、蘇雅惠 ,2001:78;李馥如 , 2007)。

慣性行動 、反省和思考性行動是屬於非反思性學習的部份 ,學習者產 生符合這三種反應的學習 ,以建立本身在學習概念和意義上的基礎架構 , 進而過渡至 反思性行為 (reflection action)。根據 Mezirow的理論 ,個人在 生命經驗中時常會遭遇到困境或意義建構的挑戰 , Mezirow認為反思 是一 種批判,是個人對 於 問題解決的過程 和內容相關假設所做的批判(Mezirow,

1991:105);因此,問題解決的過程就是反思性學習 。根據 Kember等人所 建構的架構 , 反思性學習包含內容反思 、 過程反思 、內容及過程反思 以及 前提反思 四項。

iv. 內容反思 ( contentreflection):內容反 思指的是個人對覺察 、思考、

感覺和行動的反思 ; 也就是對 「知覺到什麼 ?」、「思考 些什麼 ?」、「感 受到什麼?」、「做了什麼 ?」的反思( Mezirow,1991:107-108;Kember,et al.,1999:21;黃心瑜 、蘇雅惠 , 2001:78;李馥如, 2007);由於針對 問 題的內容或敘述進行檢驗 ,涉及到問題的重新再架構和從作 中學的過

感覺和行動的反思 ; 也就是對 「知覺到什麼 ?」、「思考 些什麼 ?」、「感 受到什麼?」、「做了什麼 ?」的反思( Mezirow,1991:107-108;Kember,et al.,1999:21;黃心瑜 、蘇雅惠 , 2001:78;李馥如, 2007);由於針對 問 題的內容或敘述進行檢驗 ,涉及到問題的重新再架構和從作 中學的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