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司馬遷以實事求是精神治史探微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司馬遷以實事求是精神治史探微"

Copied!
28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研究所 博士論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College of Humanitie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doctoral dissertation

司馬遷以實事求是精神治史探微 An Examination of Sima Qian’s

Sense of Historicity

余其濬 Trever McKay

指導教授﹕李偉泰 教授 Advisor: Professor Wei-tai Lee

中華民國 一〇三 年 七 月

July 2014

(2)
(3)

iii

誌謝

我初次踏進臺大的校園是在十多年前因參加扶輪社華語演講比賽而來的。走進正門的 那剎那,心裡突然浮現一種微妙的感覺:「這麼偉大,甚至神聖的地方,我可能沒有資格 來這裡念書……」。但因為快遲到了,所以跟自己說:「我只是來參加比賽的,不是來念 書。」那時我萬萬沒想到後來有機會來攻讀碩博士,更沒想到如今我即將成為臺大史冊上 一個極小的墨點。

在這漫長的學程中,我曾獲致許多人的襄助,這一點一滴的教誨、指導、建議、提醒 與犧牲,促成我完成學業的夢想。首先,感謝美國楊百翰大學的衛老師曾坦白地跟我說,

我們學校從未有學生能考上臺大,因此刺激我下定決心來報考。感謝中原大學研究生楊靜 欣與中央大學研究生周孟樺曾當我的家教老師,孜孜不倦地將中國文學史一而再地「灌注」

於我的腦海裡。感謝梅家玲老師曾糾正我的研究方向。感謝張寶三與何澤恆兩位老師教授 中國經學,打開我的眼界。感謝李偉泰老師前後八年的細心指導與誨人不倦的態度,以及 其研究助理林雅琪的幫助。誠如李老師所說過的:「《史記》讀得夠多,你自然會變成司 馬遷的迷。」的確如此。感謝論文口試委員所提出的寶貴意見,我獲益良多。感謝楊百翰 大學韓大衛老師對我博士論文的肯定與建議。最後,我留下最真摯的謝意給家眷:我終於 走到盡頭了!

(4)

iii

(5)

v

摘要

中國的史學傳統甚為悠久,而此傳統承前啟後的關鍵之一則是《史記》。司馬遷繼承 父業,竭盡一生的氣力編纂自黃帝迄漢武帝約 2500 年的歷史,將主要的歷史人物與事件 記錄下來。由於《史記》的記載涵蓋了如此漫長的時間,實為古代中國前所未有的工程,

因而被學界視為中國的第一部通史,也是研究西漢以前必備的參考書籍之一。

《史記》問世後,雖然司馬遷被後世稱為「良史」,《史記》亦享有「實錄」的美名,

然而自六朝至今,許多學者曾考證《史記》中的記載。早在西漢之際,廢除秦挾書之律時,

許多古書得以重現於世,並燃起了文人對歷史的關注與研究,也引起了新的趨勢,即治學 以「實事求是」為導向。故,考證《史記》的記載之前,宜先瞭解司馬遷治學的精神與方 法。因此本文從司馬遷著《史記》的主旨、方法、發展、貢獻等層面著手,探討其實事求 是的精神。各章節的內容如下:

第一章說明研究動機與方法,並對「實事求是」一詞進行探源與界定。

第二章探討司馬遷參考過哪些文獻。過去百年中,學者議論紛紛,未能達成共識。因 此,筆者匯集前賢的研究成果,加以對照,並進行考證與檢驗,再加上個人讀《史記》所 發現的其他文獻,使得書目從一百上下擴充為百六十二種。

第三章針對司馬遷遠遊天下的相關記載探討實地考察如何彌補傳世文獻的不足。司馬 遷於若干論贊中,特別提到十三次的實地考察經驗。本章將此十三次的敘述分類並進行分 析,以求深入瞭解實地考察對司馬遷及《史記》的影響。

第四章從司馬遷的學術表現此一視角切入,討論司馬遷的《史記》如何反映出他與學 術界的對話與互動。司馬遷的學術基礎是由父親打造出來的,讓他在十歲便能誦古文。因 此古代的文獻便成為司馬遷衡量當時學說的主要標準。又因為司馬遷欲將當時的六藝、百 家語等加以融會貫通,所以《史記》亦包含對當時學術界的許多批判與糾正,以及他訪問

(6)

vi

他人的相關記載。此外,司馬遷用「疑以傳疑」的筆法,將其無法判斷的歷史糾葛記錄下 來。這幾個層面即是司馬遷的學術表現。

第五章列出《史記》中若干的「實錄」例子,說明司馬遷為何被後世稱為「良史」,

以及《史記》享有「實錄」美名的原因。這些例子可分為「不虛美,不隱惡」與「不虛

『惡』,不隱『美』」兩類。司馬遷對所崇敬的歷史人物,除了歌功頌德外,也記錄他們 的缺點;相對而言,他對暴君、奸臣也寫出他們可褒揚的一面,因而達到所載甚為公允的 效果。

第六章將過去百年中出土的六種竹帛文獻與《史記》的相關記載加以比較,對《史記》

的編纂過程、材料的運用與記載的正確性,力求更深層的瞭解。這六種文獻為:一、西晉 汲冢《竹書紀年》等編年文獻,二、長沙馬王堆《戰國縱橫家書》,三、銀雀山《孫臏兵 法》,四、《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五、長沙馬王堆《黃帝書》,六、張家山《二年律 令‧史律》。

最後,第七章先就《史記》的動機、結構、內容三方面,探討司馬遷的一些不符合史 實的特殊安排與論述,說明其實事求是的精神是《史記》的基礎,但並非其宗旨。在「網 羅天下放失舊聞,考之行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之餘,他繼《春秋》的書法,「亦 欲 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然而,《史記》成書後,隨著時間的遞 嬗,司馬遷起初的構想與原意被後來的學術發展所掩蓋,以致後世對《史記》的認知有了 大幅度的轉變。

關鍵詞:司馬遷、史記、實事求是、實錄、一家之言

(7)

vii

Abstract

China’s historical tradition is extremely rich, with one of the key elements in this tradition being Shiji. Sima Qian continued what is father began, dedicating his life to compiling a 2,500 year history that encompassed the major historical figures and happenings between the Yellow Emperor and Emperor Wu of Han. Its vast scope is representative of Qian’s monumental effort—the first of its kind. It is now known a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history in China, as well as a critical reference to research on Han and pre-Qin periods.

After Shiji was made public, Sima Qian was lauded as “a true historian” and the Shiji as

“faithful recording.” Nevertheless, from the Six Dynasties to the present, scholarly interest in the

Shiji has oft included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historical elements recorded therein. During the

Han dynasty, after the ban on books was lifted, many ancient books began being circulated once more. This sparked intelligentsia’s interest in and inquiry of ancient history, which in turn brought about a new trend in research—“seeking truth from the facts.” In light of this, it seems appropriate that before examining the historicity of the Shiji, there should be a study of Sima Qian’s sense of historicity and of his research methods. This study attempts to do just that by examining Sima Qian’s purpose and methods in compiling the Shiji, as well as changes in understanding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Shiji. A brief outline by chapter is given below:

Chapter 1 outlines the motivations for and methodologies of this research, as well as examines the historical source of the term “seeking truth from the facts.”

Chapter 2 explores the question of Sima Qian’s source materials for the Shiji. Over the last century, many scholars have discussed this topic, but a consensus has proven elusive. To that end, previous booklists are compiled and analyzed, with dubious entries being weeded out. Other works that the author has identified whilst reading the Shiji are also added to the list, raising the total number of identified works from 80-100 in past research to 162.

Chapter 3 looks at how Sima Qian’s travels filled in gaps in the textus receptus. In thirteen chapters, Sima Qian’s summary remarks mention some aspect of his travels. These are divided

(8)

viii

into four categories and analyzed in the hope of gaining a deeper understanding regarding the influence his travels had on his work.

Chapter 4 focuses on Sima Qian’s scholarly activities, discussing how his conversation and interactions with scholarly circles is reflected in the Shiji. The foundation of his scholarly activities was laid by his father, having Qian master pre-Qin characters by age ten. This would prove significant, as works written in the ancient characters became the main criterion by which Sima Qian would judge scholarly theories and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s. Because Sima Qian wanted to give a comprehensive portrayal of the Six Classics and the ideas of the Philosophers, his work contains many criticisms and corrections of current scholarly thought. It also contains recordings of things learned from his visiting with scholars and other contemporaries. In addition, Sima Qian employed a technique he called “transmitting doubts” for those parts of history where two or more versions existed but for which information was insufficient to adjudicate on

accuracy. All of these are important aspects of his scholarly activities.

Chapter 5 lists several examples of faithful recording in the Shiji to demonstrate reasons for later scholars’ praise of his historicity. The examples fall under one of two categories: “not overstating virtues nor glossing over faults” and “not overstating faults nor glossing over virtues.”

Examples show that Sima Qian, in addition to praising them, would also include critiques of historical figures he admired. By the same token, he would also praise tyrants and conniving ministers as circumstances warranted—the result of which is a very even-handedness in his writings.

Chapter 6 looks at six unearthed documents that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the last one hundred years, comparing them with relevant content in the Shiji. The comparisons highlight new aspects of how the Shijii was compiled, how materials were selected, and how accurate Sima Qian’s writings are. The six documents are 1) the Bamboo Annals and other related chronologies, 2) the Zhanguo zonghengjai shu, 3) the Sun Bin’s Art of War, 4) writings found in the Tsing Hua University’s Bamboo Strips, 5) the Book of the Yellow Emperor, and 6) the “Law of the Scribes” from the Laws and Decrees of the Second Year.

Finally, Chapter 7 first addresses non-factual arrangements and writings in the Shiji, as seen in Qian’s motivation for writing it, as well as the work’s structure and content. This underscores

(9)

ix

the fact that historical accuracy is but the foundation of the Shiji, but not its main purpose. In addition to “gathering lost history throughout the kingdom, examining past events, and investigating the reasons for the success and failures, the rise and fall of nations,” Sima Qian emulates the narrative techniques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desiring to form a school of thought by delineating the line between Heaven and man, and by understanding changes from ancient to present.” However, after completing the Shiji, Sima Qian’s original intent gradually was lost as scholar’s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k underwent a complete change.

Keywords: Sima Qian, Shiji, historicity, faithful recording, school of thought

(10)

x

(11)

目 次

口試委員會審定書 ... i

誌謝 ... iii

中文摘要 ... v

英文摘要 ... v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題目界定 ... 10

第三節 研究現況概述 ... 13

第四節 研究範圍 ... 15

第五節 章節結構與研究方法 ... 17

第二章 司馬遷對傳世文獻的選用 ... 21

第一節 西漢文獻的情況 ... 22

第二節 《史記》所見文獻 ... 27

第三節 前賢考證的若干問題 ... 55

第四節 《史記》所見文獻補遺 ... 57

第五節 小結 ... 87

第三章 司馬遷的遊蹤與其意義 ... 89

第一節 實地考察的必要 ... 89

第二節 史遷遊歷的範圍 ... 95

第三節 「太史公曰」中的遊蹤 ... 98

第四節 小結 ... 130

第四章 司馬遷的學術表現 ... 135

第一節 學術訓練 ... 135

第二節 訪問時人 ... 138

第三節 駁斥時說 ... 144

第四節 疑以傳疑的筆法 ... 152

第五節 小結 ... 154

第五章 司馬遷實錄書法例考 ... 157

(12)

第一節 不隱惡,不虛美 ... 158

第二節 不隱「美」,不虛「惡」 ... 164

第三節 小結 ... 168

第六章 司馬遷所用史料與出土文獻比較 ... 173

第一節 《竹書紀年》與其他年表 ... 175

第二節 《戰國縱橫家書》 ... 186

第三節 《孫臏兵法》 ... 191

第四節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 ... 194

第五節 《黃帝書》、《伊尹‧九主》 ... 197

第六節 《二年律令‧史律》 ... 200

第七節 小結 ... 204

第七章 司馬遷在實事求是之外的經義筆法 ... 207

第一節 信史以外的筆法 ... 207

第二節 旨在「成一家之言」 ... 223

第三節 後世對《史記》認知的變化 ... 239

第四節 小結 ... 247

第八章 結論 ... 251

引用文獻 ... 257

附錄壹 西方出土文獻概述及其對疑古學風的弱化作用 ... 269

附錄貳 《史記》各英譯本翻譯篇章的對照表 ... 273

(13)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中國的史學傳統甚為豐富,而此傳統承前啟後的關鍵之一則是《史記》。西漢初,

各國的歷史紀錄大致已亡佚或被秦始皇及項羽燒滅。雖然有少數的歷史著作得以保留 下來,然而其記載範圍和內容相當狹小。這是司馬談、司馬遷父子編纂《史記》可遇 而不可求的良機。司馬遷繼承父業,竭盡一生的氣力編纂華夏 2500 年的歷史,自黃帝 迄漢武帝的主要歷史人物與事件都得以記錄下來。1《史記》成書後,對後世各朝的正 史有著深遠的影響,不僅為中國第一部通史,更居於廿五史之首。

雖然《史記》如今有著如此崇高的地位,而且也是無數的學者用以瞭解上古時代 的主要媒介之一,然而這一切未必是司馬遷原先編纂《史記》的目的。其實,自《史 記》問世迄今,無論是其書名或學者對其性質的瞭解,均已產生變化。以下略論這幾 種解讀產生的發展過程。

一、司馬談撰史之志

編纂《史記》本為司馬談的宏志。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引其父之說曰:「今漢 興,海內一統,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余為太史而弗論載,廢天下之史文,

1 即使司馬談父子二人對《史記》的編纂都有所貢獻,關於《史記》中的篇章何者為司馬談所寫,學者 歷來看法不一。除非所引論之篇章絕不可能成於司馬遷之手,否則本文將用「司馬遷」來概括《史記》

的編纂者。

(14)

余甚懼焉,汝其念哉!」1由此可知,司馬談原先的構思乃是撰寫史文,使得這段歷史 得以記錄下來。然而,司馬談在完成其著作前不幸逝世。司馬遷繼承父業,亦繼承父 志,其云:「漢興以來,至明天子,獲符瑞,封禪,改正朔,易服色,受命於穆清,澤 流罔極,海外殊俗,重譯款塞,請來獻見者,不可勝道。臣下百官力誦聖德,猶不能 宣盡其意。且士賢能而不用,有國者之恥;主上明聖而德不布聞,有司之過也。且余 嘗掌其官,廢明聖盛德不載,滅功臣世家賢大夫之業不述,墮先人所言,罪莫大焉。」

2因此,司馬遷任太史之官,繼續完成其父未完的著史事業。這是第一個層面。

二、成一家之言

除了撰史的目的外,司馬遷在〈報任安書〉提到藉由《史記》他「欲以究天人之 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目的。3〈自序〉亦云:「序略,以拾遺補蓺,成一 家之言,厥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藏之名山,副在京師,俟後世聖人君子。」4 因此,成一家之言的大志是在「厥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究天人之際,通古 今之變」的基礎上達到的。此一目的雖然不知是否始於司馬談,抑為司馬遷的想法,

但司馬遷在〈自序〉明言「繼《春秋》」是本自司馬談之意:「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 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後至於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

1 《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 年),卷 130,頁 3295。

2 同上註,頁 3299。

3 錢穆對此二句的解釋頗得遷意:「所謂『天人之際』者,『人事』和『天道』中間應有一分際,要到什 麼地方才是我們人事所不能為力,而必待之『天道』。……而在人事中則還要『通古今之變』——怎麼 從古代直變到近代,中間應有個血脈貫通。」錢氏又言:「在〈太史公自序〉裡只說『厥協六經異傳,

整齊百家雜語』,此兩句話十二個字,其實也已了不得。在太史公以前,中國的學術分野:一個是王官 之學,就是六經;一個則是百家之言。在六經中也就有各種講法,如《春秋》有《公羊》、《穀梁》、《左 傳》。他著《史記》,要來『厥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他所注意到的材料就已包括了以前整個 學術之各部門,要來辨其異同,編排起來,而從此中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錢穆:《中 國史學名著》第一冊(臺北:三民書局,1980 年)頁 92-93。)

4 《史記》,頁 3320。

(15)

《詩》、《書》、《禮》、《樂》之際?』」1而從某種角度可說,《春秋》在司馬遷的心目中,

相當於司馬談對道家的看法——司馬遷在〈自序〉先記錄司馬談的〈論六家要指〉,說 明六家之中,道家的治國方式最能見效,進而論析六藝,主張六藝中《春秋》最適合 用以治國,故在撰史的基礎上,《史記》即司馬氏父子的「一家之言」,以繼《春秋》

之精神,說明應當以德治與禮治治國,才能帶來太平盛世。這是理解《史記》的第二 個層面。

三、司馬遷發憤著書的問題

解讀《史記》的另一個層面乃「發憤著書」之說。「發憤」一詞在〈太史公自序〉

凡二見。其一是司馬遷論述其父的死亡:「是歲天子始建漢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滯周南,

不得與從事,故發憤且卒。」2雖然「憤」有「憤懣」、「憤恨」二種意思,然而如曾令 愉所云:「司馬遷在此特別言其父是『發憤而卒』,但是我們從前文所引述的司馬談遺 言中,看到更多的是『遺憾』而不是『憤恨』。」3另一為司馬遷論其受宮刑一事:

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禍,幽於縲絏。乃喟然而歎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 罪也夫!身毀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 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戹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

〈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

《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

也‧

。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來者。」於是卒述陶唐

1 《史記‧太史公自序》,卷 130,頁 3396。

2 《史記》,卷 130,頁 3295。逯耀東提出,雖然司馬談配合武帝籌備封禪儀禮,但由於諸儒生始終無 法達成共識,武帝又有方士的意見可參考,故「上絀(徐)偃、(周)霸,而盡罷諸儒不用。」而司馬 談很可能即包括在內,因此才「留滞周南。」(詳見氏著:《抑鬱與超越——司馬遷與漢武帝時代》(臺 北:東大圖書公司,2007 年),頁 198-205。)

3 曾令愉:〈「太史公」之敘事自覺──解讀司馬遷「發憤著書」說〉,《中國文學研究》,第 34 期(2012 年 7 月),頁 49。

(16)

以來,至於麟止。1

這段文字沒有將其下獄的經過敘述得很清楚,但參照〈報任安書〉則可知司馬遷在下 獄時體驗到的侮辱與自卑:「當此之時,見獄吏則頭槍地,視徒隸則心惕息。」2司馬 遷在獄中頗長的時間,李長之認為是兩年,3袁傳璋則認為是三年。4下獄及後來遭受 腐刑無疑對他而言是極大的打擊,導致其沉鬱良久,為自己不孝的行為深感羞恥。唯 有深思往日聖賢亦曾經歷「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的相同逆境,這才得以解脫其 憂鬱,重新振作起來。他在〈報任安書〉中進一步說明他所效法的模範:「及如左丘明 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5這痛苦的經驗 使其將許多真情注入了《史記》,故李長之云:「大概自從李陵案以後,司馬遷特別曉 得了人世的艱辛,特別有寒心的地方,也特別有刺心的地方,使他對於人生可以認識 得更深一層,使他的精神更娟潔,更峻峭,更濃烈,更鬱勃,而更纏綿了!」6

這種慘痛的經驗無疑對《史記》的撰寫有著直接的影響,司馬遷編纂《史記》,既 是「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又是「論書策以舒其憤」,因此其 記載必定存在著一種矛盾的衝突。正因著這種矛盾的形態,吳汝煜曾提出《史記》的 寫作目的原先乃在為社會上的傑出人士立傳,但後來因身心受重創,便改為揭露武帝 與群臣黑暗的一面,7而日本學者佐藤武敏從其心理的轉變切入,探究李陵案之後司馬 遷撰寫了那些篇章,得出有〈老子韓非列傳〉、〈孫子吳起列傳〉、〈伍子胥列傳〉等四

1 《史記》,卷 130,頁 3300。

2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年),卷 62,頁 2733。有關〈報任安書〉的寫作年代、

目的等,可參見阮芝生:〈司馬遷之心——〈報任少卿書〉析論〉,《臺大歷史學報》,第 26 期(2000 年 12 月),頁 151-205。

3 李長之:《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臺北:里仁書局,1997 年),頁 132-133。

4 袁傳璋:《太史公生平著作考論》(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年),頁 14。

5 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年),卷 62,頁 2735。

6 李長之,也 136。

7 吳汝煜:《史記論稿》(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86 年),頁 175。

(17)

十四篇,因其均有著明顯「直筆」的書寫風格。1司馬遷發憤著書的表現是否如吳、佐 藤二氏所言有如此大的轉折,仍有討論的空間。然而正因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曾 論及其發憤著書的經過,這即瞭解《史記》性質的第三個層面。

四、史學領域的興起

由於《史記》成書與西漢之末相隔約百年左右,西漢末、東漢初有學者認為《史 記》有一種未完成的感覺,因而陸續為之補充篇章,尤其是班彪(3 年-54 年)。後來,

班固擴大其「續篇」的範圍,開始私修西漢斷代史。寫成後應在安帝(94 年-125 年)

獻於朝廷,定為西漢的正史。班氏父子為西漢歷史提供了詳盡的寫照,其中也沿用

《史記》的許多內容。《漢書》與《史記》內容重疊之處,班固與司馬遷的看法往往不 一,引起了後世學者對馬、班得失是非的諸多討論。

至東漢靈帝(156 年-189 年)之際,劉珍、延篤等人繼續班固所建立的斷代史傳 統,開始編纂東漢的歷史,並名之為《東觀漢記》。魏晉之際,《史記》、《漢書》與

《東觀漢記》被合稱為「三史」。在此同時,司馬遷的著作從其原有的書名《太史公書》

逐漸改為《史記》。從《太史公書》到《漢書》再到「三史」是中國史學領域形成的基 本要點。而史學領域的形成乃是《史記》名稱改變、後世對其認知亦改變的重要原因 之一。

五、疑古學風的形成

唐宋之際,疑古之風昉興,或由劉知幾《史通》一書的〈疑古〉、〈惑經〉二篇始。

〈疑古〉篇列出《尚書》中十條可疑之處,以為古代的記載有重言輕事的傾向,因而 不可盡信。〈惑經〉篇則提出十二條對《春秋》記載的懷疑,以為是虛美的筆法,與實 錄精神背道而馳。劉知幾亦屢引《史記》之言為旁證,以《史記》的記載為核實的基

1 〔日〕佐藤武敏:《司馬遷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97 年),頁 361-409。

(18)

準之一。

自宋以降,偶有學者提出疑古之說,包括歐陽修、司馬光、崔述等。及至民國初 葉,又有一股劇烈的疑古風氣自西方吹向中國,使得顧頡剛等人對中國歷史與史學進 行大規模的檢討。1他們的出發點不外於馮友蘭在《古史辨》第六冊的序中所言:「我 曾說過,中國現在之史學界有三種趨勢,即信古、疑古、及釋古。就中信古一派,與 其說是一種趨勢,毋寧說是一種抱殘守缺的人的殘餘勢力,大概不久就要消滅;即不 消滅,對於中國將來的史學也是沒有什麼影響的。真正的史學家,對於史料,沒有不 加以審查而即直信其票面價值。」2

在這種歷史詮釋框架中,上古史受到懷疑的同時,記載上古史的《史記》亦被牽 連其中。

從以上五種層面來看,《史記》的性質顯然有著不同的層面與認知,然而同時亦有 一個共同點:史事。司馬談的撰史目的是要收集遺失的史事,並將之保存下來。司馬 遷欲成一家之言,則是要在史事之上立說。(即〈報任安書〉所謂「網羅天下放失舊聞,

考之行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 家之言。」3)司馬遷發憤著書的特點,即在於揭示漢武帝朝廷腐敗不德的一面。4史 學領域的興起當然意味著對史事的重視。疑古學風的形成,是要將許多前人認為是確

1 當時,胡適與顧頡剛深受杜威(John Dewey, 1859 年-1952 年)思想的影響。胡適是杜威的學生,杜 威也在 1919 至 1921 年間暫住中國,並做了二百多場的演講,傳揚西方的「民主」與「科學」思想。顧 頡剛(胡適的學生)也因這些影響,提倡應用科學的角度整理國故(顧頡剛:〈我們對國故應取的態度〉,

《小說月報》第 14 卷 1 號(1923 年 1 月),頁 3-4;另可參見彭明輝:《疑古思想與現代中國史學的發 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 年〕,頁 53-65)。當時西方的科學具有一股濃厚的疑古氣息,當然,

這並非中國吹起疑古學風的唯一原因,愛國主義與反傳統思想亦有巨大的影響。詳見王汎森:《古史辨 運動的興起》(臺北:允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 年),頁 1-6。西方得疑古學風因古代文獻大 量出土而逐漸削弱,詳見附錄壹。

2 羅根澤編:《古史辨‧馮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卷 6,頁 1。

3 班固:《漢書》,卷 62,頁 2735。

4 司馬遷立說與發憤著書的兩種層面,乍看之下似乎有矛盾,但未必如此。因為揭示漢武帝朝廷腐敗不 得的問題亦可視為提倡德治、禮制的一部分。換言之,司馬遷對漢武帝的直筆有如其對項羽、呂太后的 負面批判一樣,是彰顯正確治國之道的方法之一。

(19)

有其事的史事,藉由考證的工作予以否認。因此,欲瞭解司馬遷編纂《史記》的原意,

以及《史記》對後世的價值,就必須先釐清司馬遷對史事的最基本看法。

上文提及馮友蘭言現代史學只有「信古、疑古、釋古」三種導向之說,他認為

「信古」一派是「抱殘守缺的人的殘餘勢力」。他解釋「疑古」、「釋古」為「疑古一派 的人,所作的工夫即是審查史料。釋古一派的人所作的工作,即是將史料融會貫通。」

1若從此一視角觀之,古代雖有許多信古的學者,但亦有一些屬於「疑古」與「釋古」

者,尤其是在西漢時期。換言之,世界走入以科學運動為基礎的現代疑古時期以前,

中國早在西漢時代已有學者運用「審查史料」的研究方法,亦有學者欲「將史料融會 貫通」。

廢除秦挾書之律之後,許多古書得以重現於世。這種現象燃起文人對歷史的關注 與研究,也引起新的治學趨勢,即以「實事求是」為導向。如《漢書‧景十三王傳》

所言:

河間獻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從民得善書,必為好寫與 之,留其真,加金帛賜以招之。繇是四方道術之人不遠千里,或有先祖舊書,

多奉以奏獻王者,故得書多,與漢朝等。是時,淮南王安亦好書,所招致率多 浮辯。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

《老子》之屬,皆經傳說記,七十子之徒所論。其學舉六藝,立《毛氏詩》、

《左氏春秋》博士。修禮樂,被服儒術,造次必於儒者。山東諸儒,多從而遊。

2

景帝的第三子劉德(?-前 129 年)立為河間獻王後的特殊喜好,在於考察古書,並 求對古史的正確理解。他向民間徵書,且得好書後,命人精寫抄本以還獻書者,並重 重地賞賜他們,自己則保留正本。結果是他個人的收藏可以與朝廷相媲美。

1 羅根澤編:《古史辨‧馮序》,卷 6,頁 1。

2 《漢書》,卷 53,頁 2410。顏師古解「實事求是」一語為「務得事實,每求真是也。」

(20)

不僅如此,由於所得的古籍多為先秦舊書,因此在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 前,劉德已立「古文學」博士。1劉德在武帝時來朝獻「雅樂、對三雍宮、及詔策所問 三十餘事。」2劉德去世時,司馬遷尚未行冠禮,但已開始誦讀古文。司馬談或司馬遷 是否曾與之有所接觸不可得而知,然而可以確定的是,司馬遷知道劉德的學術喜好。

上文引班固對劉安的評價,部分內容來自於《史記‧五宗世家》: 河閒獻王德

‧‧‧‧‧

,以孝景帝前二年‧‧‧‧‧‧‧

用皇子為河閒王。好儒學,被服造次必於儒者‧‧‧‧‧‧‧‧

。 山東諸儒多從之遊

‧‧‧‧‧‧‧‧

3

更重要的是,司馬遷亦具有劉德這種「修學好古」、博覽群書的精神。司馬遷無需如河 間獻王到處求書,他擔任太史令之際,「天下遺文古事靡不畢集太史公。」因此,司馬 遷能深入瀏覽群書,洞察上古時代的各種文獻記錄。當時的文獻對《史記》的編纂扮 演著至為重要的角色。茲引翦伯贊的論述以說明司馬遷對書籍的重視:

司馬遷在〈十二諸侯年表序〉曰:「太史公讀《春秋歷諜譜》。」在〈六國表序〉, 則曰:「太史公讀《秦記》。」在〈秦楚之際月表序〉,則曰:「太史公讀秦楚之 際(按即《楚漢春秋》等)。」在〈惠景間侯者年表序〉,則曰:「太史公讀列封

(按即封建諸侯的檔案)。」在〈孔子世家‧太史公曰〉,則曰:「余讀孔氏書。」

在〈仲尼弟子列傳‧太史公曰〉:「余以弟子名姓文字,悉取《論語》弟子問,

並次為篇,疑者闕焉。」作〈老莊申韓列傳〉、〈孟子荀卿列傳〉,皆曾讀其人之 書,作〈孫子吳起列傳〉,則曾讀《孫子十三篇》、《吳起兵法》。作〈屈原列傳〉, 則曰:「余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作〈賈誼列傳〉,則曰:

1 劉德在前 155 年受封,在位共 26 年。漢武帝於前 140 年即位。《漢書‧武帝紀贊》云:「漢承百王之弊,

高祖撥亂反正,文、景務在養民,至於稽古禮文之事,猶多闕焉。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 經。」(卷 6,頁 212。)本紀亦云:「(建元)五年春,……置五經博士。」(頁 159),也就是前 136 年 的時候。

2 《漢書》,卷 53,頁 1105。

3 《史記》,卷 59,頁 2093。近人汪春泓認為此段話實出劉向、劉歆之手,而非司馬遷所言,其考證細 膩,可備一說,詳見氏著:〈關於《史記‧五宗世家》之「河間獻王」事蹟疏證〉,《北京大學學報》,第 47 卷第 5 期(2010 年 9 月),頁 77-91。

(21)

「讀〈鵩鳥賦〉。」作〈陸賈列傳〉,則曰:「余讀陸生《新語》書十二篇。」作

〈管晏列傳〉,則曰:「吾讀管氏〈牧民〉、〈山高〉、〈乘馬〉、〈輕重〉、〈九府〉

及《晏子春秋》。」一言以蔽之,載之經、傳者,必據經、傳;其人有著述者,

必讀其人之書。1

司馬遷讀過許多種古籍與文獻,但因為學術自秦始皇頒布挾書律以降,直到景帝、武 帝之時大致斷絕,所以挾書律廢除且古籍湧現後,學術界必須開始重新整理、考證的 工作,司馬遷尤其如此。如《史記‧三代世表》曰:「余讀諜記,黃帝以來皆有年數。

稽其曆譜諜終始五德之傳,古文咸不同,乖異。」2諸如此類的例子相當多(詳見本文 第四章)。在今古文的異同間,在百家解讀歷史文獻的差異中,在五經經說趨異的情況 之下,欲「成一家之言」的他不得不比其他學者更勤於「審查史料」和「將史料融會 貫通」了。

審查資料並加以融會貫通之後,司馬遷既然要「罔羅天下放失舊聞,王跡所興,

原始察終,見盛觀衰,論考之行事」,在進行敘述時,則就必須就事論事,予以歷史事 件公允的評價。也就是說,不可虛美隱惡。在這一點,司馬遷與中國古代的史學傳統 同調,如韓兆琦所言:「早在先秦的歷史家中,就曾有過一些敢於堅持真理、敢於秉筆 直書的人。例如晉國的史官曾不畏趙氏的權勢而直書過『趙盾弒其君』;齊國的史官為 堅持寫明『崔杼弒其君』而不顧一個一個地被殺頭。」3由於司馬遷對史事的考察精神 與直書筆法,後代學者稱《史記》為「實錄」且稱讚司馬遷為「良史」。揚雄(前 53 年-18 年)《法言‧重黎》有言:「或問《周官》,曰立事;《左氏》,曰品藻;《太史 公》,曰實錄。」4《漢書‧司馬遷傳》云:「王莽時,求封遷後,為史通子。」而王充

(27 年-97 年)《論衡‧感虛篇》云:「太史公曰:『世稱太子丹之令天雨粟、馬生角,

1 翦伯贊:〈論司馬遷的歷史學〉,收入張高評編:《史記研究粹編(一)》(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1992 年),頁 235-236。

2 《史記》,卷 13,頁 488。

3 韓兆琦:《史記博議》(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 年),頁 49。

4 汪榮寳:《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2011 年第五次印刷),卷 10。

(22)

大抵皆虛言也。』太史公書漢世實事之人,而云『虛言』,近非實也。」1

在學者的讚美與批判之間,在實錄與發憤的衝突之間,在信古與疑古的極端之間,

我們該如何給《史記》一個適當的定位?司馬遷在乎歷史的真情與否?他如何處理文 獻中的衝突?這些問題全有賴於「司馬遷的實事求是精神為何?」此一關鍵問題的答 案。

第二節 題目界定

上一節論及班固對河間獻王劉德的評價,即所謂「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後四 個字是班固所創的新詞,在西漢時期並沒有這個說法。儘管如此,藉由文獻考察,可 知那時確實有此種概念。以下將考訂「實事求是」一詞的來源,並予以界定,以利本 文探討司馬遷在面對史料時,是否有實事求是的具體表現。

一、「實事求是」一詞的由來

「實事求是」是由「實事」與「求是」結合而成。「實事」一詞,首見於《韓非 子‧外儲說右下》:「虛名不以借人,況實事乎!」2是韓非(約前 280 年-前 233 年)

錄孔子對衛君與周王有同號一事的評論。實事與虛名相對,故指的是一個實際的情況。

此詞又見於王充《論衡‧對作》:

是故《論衡》之造也,起眾書並失實,虛妄之言勝真美也。故虛妄之語不黜,

則華文不見息;華文放流,則實事‧‧

不見用。故《論衡》者,所以銓輕重之言,

立真偽之平,非苟調文飾辭,為奇偉之觀也。其本皆起人間有非,故盡思極心,

以〔譏〕世俗。世俗之性,好奇怪之語,說虛妄之文。何則?實事‧‧

不能快意,

而華虛驚耳動心也。是故才能之士,好談論者,增益實事‧‧

,為美盛之語;用筆 墨者,造生空文,為虛妄之傳。聽者以為真然,說而不捨;覽者以為實事‧‧

,傳

1〔漢〕王充:《論衡》(北京:中華書局,1990 年),卷 5,頁 236。

2 陳啟天:《增訂韓非子校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卷 14,頁 780。

(23)

而不絕。1

王充點出人性的一個通病,即因好奇、好怪而聽信虛妄之言。又提出著書的人,有的

「造生空文」,而這些成文後,讀者多信以為是。換言之,無論是言論或著墨,這些虛 妄之言經常誤導了聽者與讀者,而且越傳越廣。是故,王充著《論衡》的目的即在匡 正謬論、辨是非、立真偽,也就是致力於讓實事能享有其該有的崇高地位。

至於「求是」一詞,首見《淮南子‧齊俗篇》:

天下是非無所定,世各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所謂是與非各異,皆自是而非人。

由此觀之,事有合於己者,而未始有是也;有忤於心者,而未始有非也。故求‧ 是‧

者,非求道理也,求合於己者也;去非者,非批邪施也,去忤於心者也。忤 於我,未必不合於人也;合於我,未必不非於俗也。至是之是無非,至非之非 無是,此真是非也。若夫是於此而非於彼,非於此而是於彼者,此之謂一是一 非也。此一是非,隅曲也;夫一是非,宇宙也。今吾欲擇是而居之,擇非而去 之,不知世之所謂是非者,不知孰是孰非。2

淮南王劉安在此篇中先從相對論的角度論述是與非,進而提出「至是之是無非,至非 之非無是,此真是非也。」雖然此段從道家的角度論述是非在各時代的相對性,然從

「故求是者,非求道理也,求合於己者也」這段話來看,求道理即一般人的理解,而 求合於己者乃他的見解。因此,不會有以道論儒這種跨學派的論述衝突。

所謂「求是」與「去非」相對,也就是追求個人認為是對的事情,而去除那些個 人認為是錯的事情。由此可知,「求是」與「實事」均關係到真實的、正確的事物。

「實事求是」四字運用,如上文所述,首見《漢書‧景十三王傳》。而班固對劉德

1 黃暉:《論衡校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 年),卷 29,頁 1170。

2 何寧:《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卷 11,頁 803—804。案:《文子‧道德》亦有類 似的內容,然而由於《文子》的傳世本與《淮南子》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甚至大半的內容有重合的現 象。唯有孰先孰後尚未定案,而且河北定縣八角廊 40 號漢墓出土的《文子》竹簡本是在西漢末年埋葬,

不宜視為是戰國產物,故本文以《淮南子》為首次使用「求是」一詞的書。有關《文子》與《淮南子》

的關係,詳見張豐乾:《出土文獻與文子公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年),頁 51-98。

(24)

的評價甚令人玩味,他只用「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八個字描述他的個性與求學精神,

但並沒有說明他實事求是的具體表現。儘管如此,亦能從他的敘述中推敲出幾個面向。

班固加入對劉安的評價:「是時,淮南王安亦好書,所招致率多浮辯」,此實為劉德的 反襯。二者均好書,也對學術有著濃厚的興趣,甚至亦有許多學者專門在協助其學術 研究。然而,同中有異的是:劉安的門客多半議論相當浮淺,而劉德的博士則頗為務 本:舉六藝、修禮樂、被服儒術。《集解》引小顏云:「造次,謂所向所行皆法於儒者」。

1可說《淮南子》論析是非的各種層面與情況,實不如劉德切實、重儒的態度。

(二)「實事求是」的界定

西漢之際,廢除秦挾書之律,使得許多古書得以重現於世。這種現象燃起文人對 歷史的關注與研究,尤其是那些有足夠材料可進行比較與歸納的人。河間獻王劉德即 是一例,因此班固認為他有「實事求是」的作為。

至司馬遷的時代,這種精神(或說態度)的出現似乎有其必然性。例如,漢武帝 重用少君和少翁而燕、齊間方士蠭擁而出,他立五經博士而治他經傳的學者開始爭奪 學術地位,公孫弘治《春秋》得宰相而天下之學士靡然鄉風,在這些議論紛紛的情況 下,學士常引史事為依據,然而孰是孰非難以定奪。再加上文獻的日益增多,以及古 文獻的發現,謹慎的學者則會著重「實事」、「求是」等觀念。

在上述引文的基礎上,本文對「實事求是」的界定為:釐清事實,並在諸多的史 料中求得正確的理解。因此,它意味著一種篩選史料、研究真相的過程,而最後得到 某種結論。因此,「實事求是」無法以偏概全,或自以為是,而是必須求得真相,使得 每個人都認同其為是,這是實事求是精神最充分的表現。

1 《史記‧五宗世家》,卷 59,頁 2094。

(25)

第三節 研究現況概述

自問世以來,《史記》便是學者閱讀、註釋、研究的重要著作。在以往《史記》研 究的成果中,主要的焦點便集中在《史記》內容的考證上。翦伯贊曾提出:

《史記》一書,因為充溢著作者的批判精神,後來的學者以為《史記》一書系 史遷發憤之作,因疑其對於事實的紀述,不甚注意。……自宋以後,學者多因 襲班固之說,在《史記》中吹毛求疵。如宋王應麟《困學紀聞》中,有〈史記 正誤〉一篇,金王若虛有《史記辨惑》,明柯維騏有《史記考要》,清杭世駿有

《史記考證》,梁玉繩有《史記志疑》,邵泰衢有《史記疏問》。這些學者的著作,

對於《史記》,雖亦各有發明之處,然大抵據經以證史,故其所疑者,未必可疑;

其所正者,未必盡正。1

此外,清代亦當補王元啟(1714 年-1786 年)《史記正訛》、丁晏(1794 年-1875 年)

《史記毛本正誤》二書。近代則有崔適(1852 年-1924 年)《史記探源》、李笠(1894 年-1962 年)的《史記訂補》、周尚木的《史記識誤》等。古代學者研究《史記》的 主流如此,但是與本文的題旨只有邊緣性的關聯。因為這些研究著重於《史記》所載 的史事,而本文旨在探究司馬遷尚未編纂《史記》之前所具有的實事求是精神,這種 精神的實質需藉由文獻選用、實地考察、學術表現三方面探討。另外,二十世紀有許 多研究《史記》的專書出版,而鄭之洪已在《史記文獻研究》中逐一詳細介紹、評價。

2其中有些與本文的研究範圍息息相關,在下文便以上述三方面分類論之。

有關司馬遷所參考過的文獻,在過去百年中,先後有七位學者對此題目已進行過 細密的研究,包含日本學者瀧川龜太郎〈史記資材〉、3盧南喬〈論司馬遷及其歷史編 纂學〉、4金德建《司馬遷所見書考》、1劉偉民《司馬遷研究》、2賴明德《司馬遷之學術

1 翦伯贊:〈論司馬遷的歷史學〉,頁 235。翦伯贊認為「學者多因襲班固之說」,其實班固承襲其父班彪。

詳見《後漢書‧班彪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65 年),卷 40 上,頁 1325。

2 鄭之洪:《史記文獻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7 年),頁 36-53。

3 〔日〕瀧川龜太郎:〈史記總論‧史記資材〉,收入《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萬卷樓有限公司,2004 年),頁 50-69。

4 盧南喬:〈論司馬遷及其歷史編纂學〉,《文史哲》1955 年 11 月號,後收入《司馬遷與史記》(文史哲

(26)

思想》、3鄭之洪《史記文獻研究》4與張大可《史記文獻與編纂學研究》。5儘管有許多 著名的學者考證過,各自的研究成果卻殊異。而除了賴明德之外,其他學者的重點均 在於古籍,而未言及其他單篇文獻,因此有重新考證的必要。

至於司馬遷的遊蹤,王國維《觀堂集林‧太史公行年考》與張大可《司馬遷評傳》

等已略有研究,而最為詳盡的是日本學者藤田勝久《司馬遷の旅:「史記」の古跡をた どる》。6他從《史記》與《漢書》的相關記載推論出史遷至少有過七次的大遠遊,並 依地區(共分長江、江南和江淮、山東、北邊、西南五區)進行細膩考證,因此其研 究成果很值得重視。

司馬遷的學術思想亦有學者專題研究,近代當推賴明德《司馬遷之學術思想》、楊 燕起《史記的學術成就》7與張強《司馬遷學術思想探源》8三書。賴氏主要從史學、

經學、諸子之學、文學、曆學等方面,論析司馬遷的學術淵源與《史記》中的表現。

楊氏則側重司馬遷的哲學、政治、歷史與經濟的思想,各提出司馬遷思想中的特色,

然而如書名中的「成就」二字所意味著的一樣,其論述的內容僅針對某些特點而已,

並未全面探討。舉例來說,就「哲學思想」的部分,楊氏只討論公羊學說,提出司馬 遷在大一統與天人感應說方面的成就,而有關其他學說及儒家的其他分派則沒有加以 探討。張氏的研究與賴氏相似,探討司馬遷思想的來源,然其不似賴氏那樣系統化。

雖然考察深入,但他只言司馬遷在史官文化、西漢政治、陰陽五行、六藝等方面的關 係與論述。

叢刊第三輯(北京:中華書局,1958 年),頁 104-108。

1 金德建:《司馬遷所見書考‧敘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 年),頁 3-22。

2 劉偉民:《司馬遷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1975 年),頁 7-17。

3 賴明德:《司馬遷之學術思想》(臺北:洪氏出版社,1983 年修訂版),頁 23-48。

4 《史記文獻研究》,頁 157-170。

5 張大可、趙生群:《史記文獻與編纂學研究》,收入《史記研究集成》第十一冊(北京:華文出版社,

2005 年),頁 419-426。

6 〔日〕藤田勝久:《司馬遷の旅:「史記」の古跡をたどる》(東京都:中央公論新社,2003 年)。

7 楊燕起:《史記的學術成就》(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年)

8 張強:《司馬遷學術思想探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

(27)

除了此三方面外,本文亦從出土文獻的角度論及《史記》記載的特色,因為隨著 出土文獻的增多,此一研究工作已引發許多學者參與,且有極良好的研究成果。本文 便借助這些研究成果進行分析。前人的研究,有如陳直(1901 年-1980 年)的《漢書 新證》與《史記新證》二書將考古學(甲骨文、金文等)與《史記》的內容融合起來,

考證許多上古時代的史事。1陳氏先出版《漢書新證》,而後才撰《史記新證》,因此有 重疊之處,需參看《漢書新證》。江林昌、韓江蘇所合著《〈殷本紀〉訂補與商史人物 徵》僅就上古史中的殷商時期的史事考證《史記》的記載與出土文獻的內容。2近年亦 有日本學者藤田勝久著《史記戰國史料研究》與《中国古代国家と社会システム:長 江流域出土資料の硏究》,3同樣用二重證據法分別探討《史記》有關戰國時期與漢代 書牒的相關記載,為此一新領域建立了十分雄厚的基礎。

第四節 研究範圍

本文擬以「司馬遷以實事求是精神治史探微」為題,探討《史記》、傳世文獻、出 土文獻等材料如何反映司馬遷的實事求是精神。

中國學者對《史記》的認知,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史記》為一部通史,二是

《史記》部分內容受到司馬遷發憤著書的影響,三是司馬遷欲藉著《史記》「成一家之 言」。但由於「發憤」的成分較少,而且一家之言的目的在歷史長遠的脈絡中業已淡化

(尤其是中國走出帝國時代之後),所以《史記》的史料還是學者普遍最重視之處。因 此,歷來學者多以《史記》的史料考證為研究核心。

西方學者多數也以《史記》為史書,尤其是因為《史記》的英文書名為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然而,只要閱讀《史記》就很快能發現裡面屬實性的問題處處

1 陳直:《漢書新證》(天津市:天津人民出版社,1959 年出版,1979 年增訂再版);《史記新證》(天津 市: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 年)

2 江林昌、韓江蘇:《〈殷本紀〉訂補與商史人物徵》(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年)

3〔日〕藤田勝久:〔日〕藤田勝久著;曹峰、廣瀨薰雄譯:《史記戰國史料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2008 年);《中国古代国家と社会システム:長江流域出土資料の硏究》(中國古代國家與社會體 系:長江流域出土資料的硏究)(東京:汲古書院,2009 年)

(28)

可見。因此,西方學者不斷地提出各式各樣的解釋,來疏解其史學性質與文學性質之 間的張力以及其史學方面的缺陷。裴德生(Willard Peterson)見到《史記》「大量引用 一些非事實的材料」後,提出《史記》並非一部通史,而是一部「文化史」的看法,

這樣《史記》所載有關上古時代的神話故事便可以與周朝以下的史事並肩而立。1戴梅 可(Michael Nylan)在其〈司馬遷:確為良史嗎?〉一文中,提出另外的看法,認為 以往學者以為《史記》的性質不是信史就是兼具個人主義與浪漫主義的文學佳作,這 種解讀實為假二分法。戴氏見到《史記》中重孝道,也探討天與人之間的關係,司馬 遷又冀望藉著《史記》獲得不可磨滅的名譽,因而做出《史記》記載背後有著分明的 宗教色彩之結論。2此外,有侯格睿(Grant Hardy)在《銅與竹的世界》裡,將《史記》

解釋為中國古代社會的縮影,並說司馬遷沒有明確的主張,需要讀者自己理解歷史。3 這些研究均以司馬遷的文字表現為分析對象,欲從司馬遷最後的成果瞭解《史記》。 然而,少有研究探討司馬遷處理史料的背後態度。既然《史記》是由史料編纂而成,

司馬遷對這些史料的態度如何?在眾多複雜的史料中,司馬遷是否有篩選的原則?他 是否有實事求是的精神?若有,能貫穿整本《史記》嗎?還是僅限於某些篇章?

《史記》這本偉大的著作,因為性質複雜、內容豐富、範圍龐大、中有牴牾、文 史學兼備等等因素,使得學者從各種角度切入其文,以期瞭解《史記》的性質。如上 文所述,中國學者多認為其為史書,故常考證其記載可否採信。西方學者也多認為

《史記》是史書,但也指出其記載常有非事實摻雜其中,故提出各式各樣的解釋,說 明這種複雜的性質。

既然這些問題難以定奪,宜退一步從司馬遷處理史料的態度著手,探討司馬遷對 史料的基本觀念與做法。因此,本文的研究範圍以此為中心,前三章從《史記》的正 文中,探究司馬遷對傳世文獻的引用,他遊歷天下的目的,以及他對當時學界的批判

1 Willard J. Peterson, “Ssu-ma Ch’ien as Cultural Historian” in The Power of Culture: Studies in Chinese Cultural History (Shatin,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4), pp. 77-78.

2 Michael Nylan: “Sima Qian: A True Historian?” Early China 23-24 (1998-99), 203-246.

3 Grant Hardy, Worlds of Bronze and Bamboo (New York: Columbia UP, 1999), pp. 49-58.

(29)

與認同三方面,以瞭解司馬遷的基本態度,也就是確定司馬遷在處理史料時是否以實 事求是為目的。後三章則從不同層面探究其實事求是精神的具體表現,包括論析《史 記》中的若干實錄,探討出土文獻用以解決後世學者對《史記》疑惑的可行度,以及 消融史事與一家之言之間的衝突與對峙。

第五節 章節結構與研究方法

本文將以《史記》正文為對象,並藉由出土文獻、傳世文獻與學者之研究成果,

來探討司馬遷的實事求是精神。然而,由於《史記》的內容非常豐富,本文未能論及 所有相關的議題,因此將範圍集中在下列幾點上,分章以論析之:

一、《史記》史料來源的考辨

在挾書令廢除後,有許多逸文與禁書被收集在朝廷的文庫裡,這些便是《史記》

中史料的主要來源。司馬遷對這些材料的態度如何?他照單全收,抑是有所取捨?

《史記》中究竟徵引(包含明引與暗引)或提及多少種文獻?這是瞭解司馬遷記載的 基礎最重要的管道。

有關司馬遷參考過哪些文獻的問題,過去百年中,學者議論紛紛,未能達成共識。

因此,筆者擬匯集前賢的研究成果,加以對照,進而進行考證與檢驗,再加上個人讀

《史記》所發現的其他文獻,以期能獲得較為完整的書目。

二、司馬遷的遊蹤

孔子曾感歎其時古代文獻不足,三百多年後司馬遷更是無法依恃傳世文獻來說明 上古時代之諸多細節,是故司馬遷不得不別出機杼。除了悠久的文字歷史以外,古代 中國也有一種深厚的口耳相傳的傳統。於是,司馬遷既冠之後便遠涉各地,希望能藉 由實地考察,以彌補傳世文獻的不足。本章即在討論其究竟到過哪些地方?何時去,

何時回?是獨行、隨行,抑是奉使?

(30)

更重要的是,司馬遷於若干論贊中,特別提到十三次的實地考察經驗。本文將此 十三次的敘述分類並進行分析,以求深入瞭解實地考察對司馬遷及《史記》的影響。

三、司馬遷的學術表現

司馬遷對於戰國、秦漢的學術活動所產生的各種學說,抱持相當謹慎的態度,尤 其是有關先秦時代的記載。他篩選史料的標準,緊扣著經由孔子所編的六藝,以及從 六藝延伸出來的一些特定傳記。然而,在此同時,司馬遷對六家有所採取,亦有所批 判,將其父司馬談〈論六家要指〉的理論再往前推一步。從實事求是此一視角觀之,

司馬遷欲提出一個完整的歷史觀,說明各朝代之所以興盛式微的原因。因此,本章將 以針對《史記》中對當時學術界的批判與糾正、他訪問過的學者、《史記》「疑以傳疑」

的筆法、與其對古文的重視等層面,探究司馬遷如何藉由《史記》與學術界進行對話。

四、司馬遷實錄的例子

司馬遷被後世稱為「良史」,《史記》亦享有「實錄」的美名,部分原因與他踵武 上古時代的史官有關,尤其是董狐「書法不隱」的勇氣,將當朝顯貴的過失清楚地記 錄下來。另外,司馬遷亦彰顯暴君、奸臣可褒揚的一面。編纂歷史,若只將一人刻畫 為極善或極惡,不僅不符合事實,更無法從中觀「古今之變」。因此,即使司馬遷對所 傳的人物抱有負面的態度,他仍然會對其實際的貢獻與作為加以稱讚。本章旨在列出

《史記》中反映出司馬遷實錄書法的若干實例,並加以論析,因而彰顯其「不虛美,

不隱惡」與「不虛『惡』,不隱『美』」之實際表現。

先秦以前的記載,司馬遷多採錄古代六藝傳記的內容。但到楚漢、西漢之際,有 許多「未開發」的史料,因此司馬遷對這些史料的處理,尤其能反映出其實錄的精神,

因此本章所舉的例子主要來自這段時期的記載。

五、出土文獻的驗證

(31)

過去一百年間,中國出土的文物與日俱增。先以甲骨文與青銅器出土為多,而近 半個世紀則以簡牘與帛書佔多數。這些出土文獻,上至商朝,下及漢代、六朝,有些 與《史記》記載範圍吻合,對瞭解《史記》的編纂過程、材料的運用與記載的正確性,

均頗具學術貢獻。

《史記》所述歷史事件,有的與傳世文獻的內容相同,有的卻沒有相關的記載。

對於後者,司馬遷必定有其所據的文獻。出土文獻是否能對那些《史記》中沒有傳世 文獻根據的記載,提供文獻的根據,進而證實《史記》的可靠性與客觀性?又,對於 那些有傳世文獻的根據,卻為後世學者懷疑的內容,出土文獻能否提供進一步的資訊,

甚至解決後世學者的困惑?

本章擬從前賢的基礎上,將六種竹帛的出土文獻與《史記》的相關記載進行考論,

冀能從中探討司馬遷實事求是精神的另一方面。茲將此六種文獻序列如下,以清眉目:

一、西晉汲冢《竹書紀年》等編年文獻,二、長沙馬王堆《戰國縱橫家書》,三、銀雀 山《孫臏兵法》,四、《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五、長沙馬王堆《黃帝書》,六、張家 山《二年律令‧史律》。1

六、後世對《史記》認知改變的原因

《史記》中某些地方,司馬遷的記載與史事有著明顯的出入,這些與其「發憤著 書」以及「成一家之言」應當有關。若將這些地方與其實事求是的精神互相比對參照,

正可彰顯司馬遷編纂《史記》的最終目的,即在「網羅天下放失舊聞,考之行事,稽 其成敗興壞之理」之餘,他繼《春秋》的書法,「亦 欲 以究 天 人之 際, 通 古今 之 變,

成一家之言。」2然而,《史記》成書後,隨著時間的遞嬗,司馬遷「成一家之言」的 構想與宗旨被後來的一些學術發展所掩蓋,以致後世對《史記》的認知經歷了大幅度

1 本文僅舉六種竹帛文獻為例,而不納入甲骨文與金文,原因為竹帛文獻多為古籍或重要單篇文獻,因 此他們牽涉的範圍比甲骨、金文還廣。有關甲骨文對司馬遷實事求是的問題,眾所周知,王國維曾考證 過甲骨文中殷代君王的名稱與排列,並與《史記》的相關記載核對過,第六章略述其研究成果。

2 《漢書》,卷 62,頁 2735。

(32)

的轉變。因此,本章將就《史記》信史之外的寫法、司馬遷欲成一家之言的宗旨和學 者看待《史記》的變化三方面,探討司馬遷實事求是精神的終極目的及其意義。

(33)

第二章:司馬遷對傳世文獻的選用

《史記》這本偉大的著作,主要乃依恃傳世文獻撰成。司馬遷的人生經驗使得他 具有最佳的條件來編纂《史記》:出於父親司馬談的培養,他十歲起便誦讀古文,二十 歲時周遊天下,父親逝世後三年成為太史令;而太史令能閱覽秘府中的所有文獻,這 是司馬遷能從父命撰寫《史記》的一個重要條件。朝廷秘府中的文獻是司馬遷編纂

《史記》的主要史料來源,其餘的如實地考察、訪問時人、採訪長老等所獲得的資訊,

雖然在許多史事上提供了關鍵的參考資料,然而所佔的比例仍遠遠不如當時文獻所能 提供的。

儘管如此,以往學者常抨擊司馬遷採用古籍中史料的方式,認為他雖然博覽群書,

但未能將各經傳或百家語全融為一說。此說或昉於班氏父子,班彪云:

太史令司馬遷採《左氏》、《國語》,刪《世本》、《戰國策》,據楚、漢列國時事,

上自黃帝,下訖獲麟……至於採經摭傳,分散百家之事,甚多疎略,不如其本,

務欲以多聞廣載為功,論議淺而不篤。1

班固之論較為婉和,也特別提出司馬遷博覽群書的情形:

司馬遷據《左氏》、《國語》,采《世本》、《戰國策》,述《楚漢春秋》,接其後事,

訖於(大)〔天〕漢。其言秦漢,詳矣。至於采經摭傳,分散數家之事,甚多疏 略,或有抵梧。亦其涉獵者廣博,貫穿經傳,馳騁古今,上下數千載間,斯以 勤矣。2

1《後漢書‧班彪列傳》,卷 40 上,頁 1325。

2《漢書‧司馬遷傳》,卷 62,頁 2737。

(34)

此外,美國學者華茲生(Burton Watson)卻認為司馬遷有關先秦時代的記載,不僅史 料來源不多,而且往往利用一些可靠性較低的文獻。身為美國《史記》學研究大師

(甚至可說宗師),他在其影響深遠的《史記》英譯本《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中寫道:

司馬遷記載先秦時代,不得不依恃二、三本著名的文獻,如《左傳》及《戰國 策》,有時候甚至需要用傳說或流行的傳奇來補缺。司馬遷對秦漢的記載卻更有 深度,並充滿了一股貌似真實的氣息,文中的人物不再是道德的刻板公式,而 是逼真、具有人性的個體。那些記載與司馬遷同時或稍前的歷史事件之篇章,

形成《史記》的核心,並且表現出其天才最獨特和重要的層面。因此,我決定 要翻譯這些較晚的篇章。1

可見,從司馬遷「其涉獵者廣博」但「采經摭傳,分散數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牴 牾」到司馬遷只採用了二三本書的評論,顯示學者對司馬遷的材料來源與史料處理多 有不滿。其實《史記》中明白徵引了許多其他的傳世文獻,也有部分為司馬遷所徵引 而不明言出處。故欲探討司馬遷實事求是精神的表現,瞭解他選用了哪些文獻便成為 第一要務。故此,本章旨在收集並分析《史記》中所見的文獻,以及其所蘊含的歷史 及學術意義。

第一節 西漢文獻的情況

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前 213 年),由於酒宴上的一番爭論(有關傳統的諸侯國與新

1 [美]Burton Watson(華茲生), trans.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Han Dynasty(史記:漢代篇), vol. 1. (New York: Renditions-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p. xvi. 原文為:「Sima Qian in his account of pre-Qin history was forced to rely heavily on two or three well-known sources, such as the Zuo zhuan, or the 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 and in places had to piece out his narrative with legend and popular romance.

With the treatment of Qin and Han times, however, Sima Qian’s narrative takes on depth and verisimilitude; his characters cease to be moral stereotypes and become fully rounded personalities. These chapters dealing with events close to or contemporary with his own lifetime, form the heart of his history and display the most original and important aspects of his genius. Accordingly it is these later sections which I have chosen to translate here.」

(35)

制的郡縣之優劣),1李斯勸秦始皇:「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 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 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

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2如此極端的辦法,表面上是要扼殺

「以古非今」的言論,但實質上是藉法治以鞏固其政權及統一思想的手段。3始皇之所 以採納也正因如此。〈李斯列傳〉云:「始皇可其議,收去《詩》、《書》、百家之語以愚 百姓,使天下無以古非今。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同文書。治離宮別館,周 徧天下。」4由此可知,此政令雖然在始皇帝統一天下的九年後才發佈,實際上與其統 一天下,鞏固政權有密切的關係,即欲壓制戰國時期以來縱橫家的風氣、百家爭鳴的 自由,進而讓人民只研究、討論當時的法度。

1 日本學者金谷治以為所謂諸侯國與郡縣背後的問題來自於舊的奴隸社會與新興的地主階級,詳見〔日〕

金谷治:《孫臏兵法》(東京:東方書店,1976 年),頁 335-344。

2《史記》,卷 6,頁 255。

3 司馬遷錄李斯的數篇奏疏,在焚書諫言之前,有其著名的〈除逐客令書〉。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諫書 中,他也用了「以古非今」的手法來說服秦始皇:「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彊則士勇。是以 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

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 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

‧‧‧‧‧‧‧‧‧‧‧

,裹足不‧‧‧入‧ 秦‧

,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史記》,卷 87,頁 2545。)後來,李斯在囹圄中時,他又說:「凡古聖王‧‧‧‧

,飲食有節,車器有數,宮室有度,出令造事,

加費而無益於民利者禁,故能長久治安。今‧

行逆於昆弟,不顧其咎;侵殺忠臣,不思其殃;大為宮室,

厚賦天下,不愛其費:三者已行,天下不聽。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矣,而心尚未寤也,而以趙高為佐,

吾必見寇至咸陽,麋鹿遊於朝也。」可見,以古非今在中國人的思維中根深柢固,即使是強力反對者 也難以摒除。

此外,《史記‧樂書》記載李斯對秦二世的勸誡:「秦二世尤以為娛。丞相李斯進諫曰:『放棄《詩》、

《書》,極意聲色,祖伊所以懼也;輕積細過,恣心長夜,紂所以亡也。』」此次諫言甚為奇妙,李斯 不僅用《詩》《書》為標準,勸皇帝要收斂一點,他又提到祖伊這位典範的大臣。趙高因此回應云:

「『五帝、三王樂各殊名,示不相襲。上自朝廷,下至人民,得以接歡喜,合殷勤,非此和說不通,解 澤不流,亦各一世之化,度時之樂,何必華山之騄耳而後行遠乎?』二世然之。」(卷 24,頁 1177。)

雖然 〈樂書〉為後人所補,然而此處必有所據,而且與李斯其他上書一致,故可視為李斯用「以古非 今」的論點勸解皇帝的另一個例子。

4 《史記》,卷 87,頁 2546-254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了⼀一個方案,用以尋找滿足 Calabi 方程的空 間,這些空間現在通稱為 Calabi-Yau 空間。.

• ‘ content teachers need to support support the learning of those parts of language knowledge that students are missing and that may be preventing them mastering the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

Strategy 3: Offer descriptive feedback dur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enabling strategy). Where the

Now, nearly all of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wire S since it has a much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e light bulb. The light bulb does not glow because th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it

•  Flux ratios and gravitational imaging can probe the subhalo mass function down to 1e7 solar masses. and thus help rule out (or

This kind of algorithm has also been a powerful tool for solving many other optimization problems, including symmetric cone complementarity problems [15, 16, 20–22], symmetr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