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實地考察的必要

第三章 司馬遷的遊蹤與其意義

第一節 實地考察的必要

愈是距今遠古的時代,其史實便愈難加以還原考證,探究其因,不外乎受限於史 料紀錄的散亂或亡佚,而結果之所以如此,可歸為三項主因:一為時間流變,二為時 勢因素,三則為改朝換代。

一、時間流變

在悠遠漫長的上古史時代裡,原本存有許多珍貴的紀錄和文獻,然而隨著時間的 流變,這些可貴的史料也隨著歷史的過往而跟著消失了。這種現象,從《尚書‧多士》

中即可窺探一二:

王曰:「猷,告爾多士。予惟時其遷居西爾。非我一人奉德不康寧,時惟天命。

無違!朕不敢有後,無我怨。惟爾知惟殷先人有冊有典,殷革夏命。」1

周公承王命,呼告殷人為什麼原享有天命的商朝最終卻被周朝取代。他所解說的根據,

取自於商朝曾取代夏朝受天命一事,既然前有此例,殷亦可失去天命。所謂「惟爾知 惟殷先人有冊有典,殷革夏命」是說:你們知道殷代的先人湯,將他伐夏桀、奪天命 的事記錄在朝廷的典籍中。他所指的「冊與典」,今僅存〈湯誓〉一篇。其餘的紀錄,

應在周朝成立後孔子出生前亡佚。《論語》中記載孔子因古代文獻的稀少而感歎:「子 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

1 題〔漢〕孔安國注、〔唐〕孔穎達疏:《尚書注疏》,卷 16,頁 5 下-6 上。

足則吾能徵之矣。」1換言之,孔子自許能講解夏朝、商朝的禮制,但卻無法從杞、宋

(即夏與商的後代所居住之地)二國遺存的史料證明古禮,係因二國的文獻與賢人不 足。由此可知,自周伐商至孔子(約六百年),商朝的許多史料文獻早已亡佚,夏朝所 存的文獻則更見稀少。

就時間的流變造成史料遺佚的問題,也可從另一個角度來窺探。甲骨文中可見保 留部分商代宮廷的檔案,這些珍貴的史料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重新問世。2在這些 檔案尚未問世之前,則無異於上文提到的其他「冊與典」,由於某種原因而亡佚,使戰 國以降的學者不得而見。然而這些彌足珍貴的紀錄如何能避免摧毀、以致於得保留到 今日重見天日,實在耐人尋味。因導致其之所以遺失的原因不明,故可歸謂之「時間 的流變」。

二、時勢因素

除了時間流變的因素之外,某些文獻則係因時勢因素而被迫遭到淘汰。文體的流 變、學派的盛衰、朝代的興亡等,均對文獻的流傳有極大的影響。茲舉《詩》、《書》

二經為例。

《史記‧孔子世家》指出《詩》經過孔子刪定後,僅存留其十分之一:

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上采契后稷,中述 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

〈頌〉之音。3

學者多懷疑此說,以為不足信。主要反對的原因有二:一是若當初真有三千餘篇,何 以先秦文獻中所引之詩篇,幾乎不離《毛詩》三百零五篇之範圍?綜觀《左傳》、《國

1〔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卷 3,頁 5 上。

2 甲骨的主要出土之地有殷墟(河南)與周原遺址(陝西)。此外亦有大辛莊(山東)、輝縣、偃師、洛 陽、鄭州二里崗(河南)及槁城(河北)等地。其中周原遺址所出土的甲骨文與殷墟的有明顯的差異,

使得有些學者懷疑這些是否屬於周代的紀錄,詳見曹瑋:《周原甲骨文》(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2002 年),頁 7-9。

3《史記》,卷 47,頁 1936。

語》、《禮記》,共引《詩》二百七十八首,即其總數的十分之九。二是《論語》曾二次

對於佚詩如何反應「時事因素」,《漢書‧藝文志》云:「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 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1從采詩之官到三百零五篇的詩集,究竟官員收錄哪 些詩歌?淘汰哪些詩歌(雷同或相似的除外)?又收錄後哪些得存?哪些亡佚?本是 相當複雜的問題,相關的因素至今仍難以具述。然而,我們可以從《左傳》、《論語》

和當今的出土文獻看出學術對古詩存亡之影響。《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序》云:「〔《春 秋》寫成後,〕魯君子左丘明懼弟子人人異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記具 論其語,成《左氏春秋》。」2在論述《春秋》各事件的背景故事時,左丘明總共徵引

《詩經》一百五十六首,另引佚詩十首(據屈萬里統計)。3想必當時未收入《詩經》

的詩恐怕不僅十首。如此看來,左丘明之所以輯錄這十首使之得以保存,實是基於學 術的需要。換言之,左氏所收錄之詩,是因為(一)其學術需求,即匡正當時諸儒對

《春秋》各持其意的問題,或(二)其記錄的各歷史事件當場有人引用,即當時的政 治因素。相反地,當時流傳的其餘詩歌未收錄於《左傳》者,歸究原委,實因其題材 對《左傳》的編纂無所助益。

另外《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亦有佚詩二篇:〈交交鳴嗚〉與〈多薪〉。 陳思婷論此二篇說:「〈交交鳴嗚〉、〈多薪〉二篇是三百首以外的詩音,而且這兩篇的 修辭運用複疊句和譬喻法,是經過采風後修飾的,內容也合於當時的禮。這種未選的 詩,想必不是僅存者。」4《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亦出現一首從戰國時期即失 傳,而今又得再見,且與《詩經‧唐風‧蟋蟀》有所關聯的一首酬和詩。由此可見,

古代有若干詩篇是因時勢(學術、政治等)的影響而不得收錄於傳世之文獻。

較之《詩經》,《尚書》的編集對司馬遷「罔羅天下放失舊聞,王跡所興,原始察 終,見盛觀衰,論考之行事」的宏志而言,關係更為密切。《漢書‧藝文志》云:「《易》

曰:『河出《圖》,雒出《書》,聖人則之。』故《書》之所起遠矣,至孔子篹焉,上斷

1《漢書》,卷 30,頁 1708。

2《史記》,卷 14,頁 509-510。

3 屈萬里,頁 8。

4 季旭昇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讀本》(臺北:萬卷樓有限公司,2007 年),頁 29。

於堯,下訖于秦,凡百篇,而為之序,言其作意。」1學界質疑此說,以為《尚書》在 孔子時代應該已有定本,但孔子或許也整理過此定本。朱廷獻卻指出,先秦時代的

《尚書》與《詩經》不同,應無定本:「歷代史官或遞相傳授,或由司徒假以教導民眾,

初未必有固定之篇目也。」2

所謂「書」乃指朝廷的檔案而言。自堯至秦穆公共 1500 年,在如此長久的時間裡,

若僅有一百份檔案,實在令人難以置信。故可斷言恐怕有更多的檔案未收錄於《尚書》

之中。茲舉《墨子》為證。宋海峰列出《墨子》引與《尚書》各篇內容相似而未收錄 於《尚書》者(含《今文尚書》廿八篇、《古文》逸十六篇、《書序》百篇)共十六篇:

〈湯說〉(兼愛下)、〈湯誓〉(尙賢中)、〈距年〉(尙賢中)、〈豎年〉(尙賢下)、〈術令〉

(尚同中)、〈相年〉(尚同中)、〈禹誓〉(兼愛下)、〈三代不國〉(非命中)、〈執令〉

(非命中)、〈總德〉(非命下)、〈子亦〉(公孟)、〈武觀〉(非樂上)、《夏書》(七患)、

《殷書》(七患)、《周書》(七患)、《商書》(明鬼下)。此外,〈明鬼下〉、〈非命中〉亦 各有引文而未言其出處。3這些篇章何以收錄於《墨子》,而未收錄於《尚書》?實由 於學術、政治的影響。

可見,《詩》、《書》均有篇章未收錄於定本,而見於其他先秦傳記中。至於那些未 收錄於任何先秦古籍,因而失傳的詩歌和朝廷檔案,因時勢的因素而消亡者,恐不乏 其數。

三、改朝換代

每當改朝換代,許多朝廷的檔案與文獻都難免遭遇燒滅或放絕的危機。其中最顯 著的例子,則是秦始皇焚書與項羽焚燒關中宮廷二事。

1 《漢書》,卷 30,頁 1706。

2 朱廷獻:《尚書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年),頁 4。

3 詳見宋海峰:「《墨子》引書考論」,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 年),頁 8-13。又〔清〕孫國仁:

《墨子引書說》,收入《墨子大全》第 21 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 年),頁 3-46。宋氏另 引《夏書‧禹誓》為例,然而上文已有〈禹誓〉一篇,且《夏書‧禹誓》內容與〈甘誓〉相近,故略。

眾所周知,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李斯建議禁止「以古非今」的言論,其中一個辦 法乃燒書。如〈六國年表〉所云:「秦既得意,燒天下詩書,諸侯史記尤甚,為其有所 刺譏也。詩書所以復見者,多藏人家,而史記獨藏周室,以故滅。惜哉,惜哉!」1可 知,此次改朝換代的代價甚大!

此外,懷王與諸將約,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結果是劉邦先入關,頒布著名的約法 三章,而後項羽到關內,「居數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

火三月不滅。」2在項羽來到以前,劉邦「至咸陽,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

〔蕭〕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此一舉動使得司馬遷感嘆:「沛公為漢 王,以何為丞相。項王與諸侯屠燒咸陽而去。漢王所以具知天下阸塞,戶口多少,彊 弱之處,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圖書也。」3此外,劉邦數項羽十罪,其中一條即為

「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財物。」4

由此可知,在秦末漢初之間,有許多圖書、文獻遭項羽燒滅。然而,又因蕭何具 有遠大的政治眼光,使秦朝的律令圖書得以保存,成為劉邦的巨大資產。改朝換代的 主要途徑是戰爭,因此,項羽的舉動想必是歷史脈絡中的常見手段。不知中國因而失 去了多少文獻。

總述以上三點,自上古以降,朝廷檔案、私修書記及其他文獻,亡佚者多,倖存 者少,在時間流變、時事因素、改朝換代三個原因中,影響最劇者,首推時勢因素。

如宋代學者鄭樵(1104 年-1162 年)所云:

蕭何入咸陽,收秦律令、圖書,則秦亦未嘗無書籍也。其所焚者,一時間事耳。

後世不明經者,皆歸之秦火,使學者不覩全書,未免乎疑以傳疑。然則《易》

固為全書矣,何嘗見後世有明全《易》之人哉?臣向謂:秦人焚書而書存,諸 儒窮經而經絶,蓋為此發也。《詩》有六亡篇,乃六笙詩,本無辭。《書》有逸

1 《史記》,卷 15,頁 686。

2 《史記》,卷 7,頁 315。

3 《史記》,卷 53,頁 2014。

4 《史記》,卷 8,頁 376。

篇,仲尼之時已無矣。皆不因秦火。自漢已來,書籍至於今日,百不存一二,

非秦人亡之也,學者自亡之耳。1

唐宋人對焚書的瞭解似乎不夠徹底。蕭何入咸陽得書,是秦朝廷的書籍,而秦始皇焚

唐宋人對焚書的瞭解似乎不夠徹底。蕭何入咸陽得書,是秦朝廷的書籍,而秦始皇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