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疑以傳疑的筆法

第四章 司馬遷的學術表現

第四節 疑以傳疑的筆法

司馬遷在篩選、考證史料時,不免會遭逢某些史事的真相牽扯不清。在文獻不足,

實地勘察亦無效,更沒有著名歷史人物的後代可詢問的情況下,司馬遷另闢蹊徑,創 造了疑以傳疑的筆法,但仍堅守其實事求是的精神。所謂「疑以傳疑的筆法」,即將有 衝突性的兩種說法同時記錄下來,以待來日有賢者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此語出自《三 代世表》諸少孫的補注:

張夫子問褚先生曰:「《詩》言契、后稷皆無父而生。今案諸傳記咸言有父,父 皆黃帝子也,得無與《詩》謬乎?」褚先生曰:「不然。《詩》言契生於卵,后

1 張大可:《史記論贊輯釋》,頁 261。

2《史記》,卷 69,頁 2242-2243。

3 繆文遠:《戰國策新校注》,頁 60-61。

4 同上注,頁 61-62。

稷人迹者,欲見其有天命精誠之意耳。鬼神不能自成,須人而生,柰何無父而 生乎!一言有父,一言無父,信以傳信,疑以傳疑,故兩言之。1

可知,有二說(或更多)而無法定奪是非則二者皆錄。茲列數例以說明此筆法:

一、〈封禪書〉:「其後百二十年而秦滅周,周之九鼎入於秦。或曰宋太丘社亡,而 鼎沒於泗水彭城下。」2

二、〈封禪書〉:「八神將自古而有之,或曰太公以來作之。」3

三、〈齊太公世家〉:「呂尚蓋嘗窮困,年老矣,以漁釣奸周西伯。西伯將出獵,卜 之,曰『所獲非龍非彲,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於是周西伯獵,果遇太 公於渭之陽,與語大說,曰:『自吾先君太公曰「當有聖人適周,周以興。」

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號之曰『太公望』,載與俱歸,立為師。或 曰,太公博聞,嘗事紂。紂無道,去之。遊說諸侯,無所遇,而卒西歸周西伯。

或曰,呂尚處士,隱海濱。周西伯拘羑里,散宜生、閎夭素知而招呂尚。呂尚 亦曰『吾聞西伯賢,又善養老,盍往焉。』三人者為西伯求美女奇物,獻之於 紂,以贖西伯。西伯得以出,反國。言呂尚所以事周雖異,然要之為文武師。」

4

四、〈老子韓非列傳〉:「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 子同時云。蓋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脩道而養壽也。自孔子 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記周太史儋見秦獻公曰:『始秦與周合,合五百歲而 離,離七十歲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 子,隱君子也。」5

1《史記》,卷 13,頁 504-505。

2《史記》,卷 28,頁 1365。

3《史記》,卷 28,頁 1367。

4《史記》,卷 32,頁 1477-1478。

5《史記》,卷 63,頁 2142。淩稚隆曰:「老子清靜無為,本無事蹟可考,太史公立傳,只據其與孔子之 言,與孔子贊之之語,及另尹喜強之之事,以概其平生,而以『莫知所終』結之。中間連用『或曰』、

『或言』,而又結以『莫知其然否』,正應『莫知所終』句。後『隱君子』句與『自隱無名』,『子將隱矣』

五、〈孟子荀卿列傳〉:「蓋墨翟,宋之大夫,善守禦,為節用。或曰並孔子時,或

便將這些不同的說法記錄下來,用意在讓後人自行判斷。

西漢時期,尤其在惠帝四年廢除挾書律之後,許多學士提出各式各樣的學說與歷 史見解。司馬遷因他們短見、膚淺的視角而感到失望。王道之興衰,歷史的借鑒作用,

不容馬虎了事。因此,司馬遷汲取孔安國、董仲舒等智者之言,並對當時的學術界發 出一種清楚而響亮的聲音,他不僅要駁斥許多時說(尤其那些與秦末漢初有關的),並 且致力於將複雜的歷史脈絡加以融會貫通,進而突顯德治的理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