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立宜蘭大學建築與永續規劃研究所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國立宜蘭大學建築與永續規劃研究所"

Copied!
12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宜蘭大學建築與永續規劃研究所 碩士論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and Sustainable Planning National Ila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探討大型購物中心進駐對於傳統市集之影響研究 -以宜蘭市新月廣場及南北館市場為例

The Research of the impact on the shopping mall entering the traditional market

-Yilan City LUNA Plaza and the North and South Markets as example

指導教授:薛方杰博士 Fang-Jye Shiue, Ph. D.

研究生:蔡偉仁

Wei-Jen Tsai

(2)
(3)
(4)
(5)

摘要

2008 年底,在相對低密度、生活步調舒緩且具歷史感的宜蘭市中心,一座 大型購物中心正式落成啟用,以東台灣最大綜合商場為號召,開幕期間吸引了許 多民眾到訪,首當其衝的便是對鄰近傳統市集的競爭與衝擊。

「傳統市集」此一存在於台灣傳統記憶中的消費場域,除提供民生之必需品 外,也支持著攤商的經濟生存,而此一空間不但是消費場所,同時也是訊息交換、

聯絡感情以及人際交流的中心。宜蘭的傳統市集在面對大型購物中心進駐後,會 產生何種影響又應如何對應,則為本研究所欲探討之主題,本文透過空間結構理 論,以空間元素結構、組織、邏輯與構成歷程探討宜蘭地區之歷史演化脈絡,並 以深度訪談與現地觀察等方法進行第一手資料收集與分析。

研究分析發現宜蘭地區民眾在購物行為上,受商品形態、採購機動性、消費 環境、情感與記憶、價格彈性與購物時間等因子影響最為明顯。而傳統市集具有:

平面式與沿街廓分佈形態,可及性與機動性強、貨物新鮮且具較多選擇與議價空 間、長期購物建立之情感與信任感、人際交流性高、民眾相對較不受上班限制而 影響購物等優勢,但環境衛生、廢棄物與交通等問題則最為民眾詬病;而目前面 對大型購物中心競爭下,除生鮮商品外對其他業種有較大之影響,應透過都市計 畫與合宜之更新方式,保存傳統市集之歷史感與優點並重新賦予生機。

關鍵字:

都市變遷.空間結構.消費行為分析.記憶空間。

(6)

Abstract:

At the end of 2008,a shopping mall formally opened in Yi-Lan City center with a relatively low density, slow and cozy pace, and a sense of history. The shopping mall had a call of the largest comprehensive market, appealing to lots of visitors during the opening and impacting on the neighborhood traditional markets.

"Traditional markets", consumption field existing in Taiwan's traditional memory, not only offers the necessary provisions for the people's livelihood, but also supports the economic survival for the markets. This space is a consumption field and a center to exchange information and contact the feelings as well a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he topic of the research is to explore what kind of impact and how Yi-Lan traditional markets cope with after the shopping mall enters. This research through the space structure theory uses space element structure, organization, logic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to discuss the historic evolution of the Yi-lan district, and gets the first-hand information to analyze by in-depth interview and spot observation.

According the research, people’s shopping behavior in the Yi-lan region is influenced mostly by the form of merchandise, procurement mobility, consumption environment, emotion and memory, the elasticity of price and procurement time. The traditional markets have the following strengths:

flat-type profile of the distribution and street patterns, better accessibility and mobility, more fresh goods, selection and bargaining room, the emotion and trust by consumption for a long time, high-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less restrictions by the public’s work hours. However, the sanitation, waste and traffic problems are the most criticism. Under the competition and impact of the shopping mall, except for fresh fruit and food part, the government should preserve the sense of history of the traditional markets, and revive the vitality through the urban planning and appropriate way to change.

Keyword:

Urban vicissitude, Space structure, consumption actions, Memory space.

(7)

本論文僅獻給家父 蔡炳南 先生 (生西元1953年~歿西元1997年)

-感謝父親從小教誨與養育-

(8)

學如逆水行舟,而今輕舟已過萬重山 阿爸、阿母我終於完成了…

在我建築求學之路過程中要感謝的人實在是不勝枚舉,理應在謝誌中詳盡地 感謝所有的協助,不過為避免辜負了曾協助過的人,在此偉仁先以十二萬分之情,

感謝『所有一切曾經給予此論文指導、幫助、鼓勵與支持的老師、同學、朋友、

家人等等』,期盼您們能接受我滿滿的謝意表達我對你們深深的感謝之意,也讓 偉仁深刻的記住您們對我的幫助,請相信我的感謝之意絕對溢於我所能表達的笨 拙文字。

呼!期待這篇謝誌已過二年半的歲月了,我也將要踏上人生另一條旅程,在 研究所的學習生涯中,最感謝是我的指導教授薛方杰教授,不僅在我學習生活中 陪伴我也在我撰寫論文低潮時給我鼓勵與支持,沒有薛教授的諄諄教誨與孜孜不 倦的教導駑鈍的我,我是不可能可以完成這項不可能的任務,也感謝口試委員陳 惠民教授、郭建慧教授給予學生十分寶貴的建議與指教,使本論文內容更為充實 與完整,還有求學之路輔助我的婉婷助教。

家人是我永遠的依靠與力量,在我閉關在家中撰寫論文時感受到母親每日於 家托育小孩那日復一日生活,對於家裡無怨無悔的付出也給我無限支持與鼓勵,

母兼父職的媽咪您真的辛苦了,親愛的姐仔雖然妳遠在台北生活工作但每次收到 妳貼心的卡片與訊息都讓我倍感溫馨,也在我撰寫低潮時給我極大的鼓勵,您在 外的一切讓做弟弟的我一直以妳為傲,此外也要感謝愛我的阿嬤、姑姑、伯父阿 姨媽媽、大姨丈還有所有關心我的親友們,總是給我滿滿的溫情。

朋友是我今生的支持與陪伴,感謝志逸哥、慧如姐、祐嘉帶給我生活充滿樂 趣與幫助,感謝紹唐陪伴我一同完成單車環島的夢想,感謝宜蘭鐵腿團的大大小 小給我的鼓勵與加油聲,感謝淑純在我撰寫論文衝刺時期給我最大的鼓勵與百分 百信心還有可愛貼心的張爸爸、張媽媽、張Q咩總是給我熱情的信心鼓舞。

同窗伙伴是我永遠不會忘的,阿潘、凱翔、芷恩感謝你們對我的包容與關懷 讓我在薛帥研究室裡面感受到如同親人般的溫暖,宜慧十年的同學了謝謝妳總是 在學業上幫助我,明棻、鈺雯、偉軒、瑞祥未來還需要你們的幫忙別忘記我喔!

還有如同朋友的學弟、妹-小強、麵包、Rocker、綿羊你們真的很棒,要加油喔!

同學是我學生時期生活重心,培偉、阿堯導火線樂團是最棒的,阿德、樺暄、

淑徵、韋珊、維尼、雞哥、韋志、啟峰、重儒、茗潔還有許多同學們陪伴我在台 中朝陽求學時給予我豐盛且開心的生活回憶。

教會是我一生的扶持與祝福,感謝教會大大小小兄弟姊妹的禱告與扶持,感 謝甜吻吻小組每個組員的陪伴每週相聚總是讓我充飽滿滿的電,感謝吳牧師俊雄 全家給予我從小到大的關心與祝福。

最後,再次向每一位我人生中的貴人致以感謝之意,太多太多的感動與言語 是無法在簡短的文字中表達的,感謝你們使我的人生更加順利。我也將在此劃下 一個階段性的句點,再繼續人生的下個階段。

『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聖經詩篇126:5)

偉仁 謹誌於 2010 年 1 月 20 日

(9)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方法...5

第三節 研究內容與流程...9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都市型態發展與傳統市集空間...11

第二節 傳統市集之消費型態 ...14

第三節 宜蘭市傳統市集空間需求 ...15

第四節 空間結構理論 ...17

第三章 宜蘭傳統市集發展歷程 第一節 延續線態 宜蘭城發展與交通系統...21

第二節 宜蘭傳統市集發展...29

第三節 小結-宜蘭傳統市集發展歷程 ...37

第四章 研究案例之探討 第一節 傳統市集存在(宜蘭市南館市場) ...39

第二節 大型購物中心誕生(宜蘭市新月廣場) ...45

第五章 傳統市集與大型購物中心綜合資料分析 第一節 傳統市集條件與特色分析 ...58

第二節 大型購物中心條件與特色分析...77

第三節 大型購物中心與傳統市集優劣勢分析 ...87

第四節 傳統市集空間問題與未來發展...9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95

第二節 建議...101 參考文獻資料

文獻資料...文獻-1 附錄

傳統市集消費者問卷 ...附錄-1 傳統市集攤商問卷 ...附錄-2 新月廣場家樂福消費者問卷...附錄-3 訪談記錄...附錄-4

(10)

『表目錄』

表 1-01 本研究流程表...10

表 2-01 絕對空間、相對空間理論分析表...19

表 3-01 噶瑪蘭城修築歷程...21

表 3-02 宜蘭縣重要聯外道路彙整...28

表 3-03 宜蘭郡內之公設市場...30

表 3-04 宜蘭市傳統市集大事記...32

表 3-05 宜蘭市傳統零售市集分佈位置與基本資料...34

表 3-06 宜蘭市中心重要人文資產分佈...36

表 4-01 傳統市場銷售類別分類彙整表...41

表 4-02 宜蘭市第二公有零售市場攤商業種統計表...42

表 4-03 新月廣場土地面積使用...49

表 4-04 蘭城新月廣場樓層導覽...51

表 4-05 新月廣場營業時間...55

表 5-01 傳統市集空間串塑關係...59

表 5-02 都市商業結構中物品銷售型態與宜蘭代表點交互分析...61

表 5-03 攤商業種分佈位置與銷售時間...63

表 5-04 交通系統註記-汽車...66

表 5-05 交通系統註記-機車...67

表 5-06 交通系統註記-行人徒步...67

表 5-07 老年人消費原因統計...70

表 5--8 老年人希望改善項目統計...71

表 5-09 主婦們消費金額與消費原因統計...72

表 5-10 主婦們希望改善項目統計...73

表 5-11 一般民眾消費原因統計...74

表 5-12 一般民眾希望改善項目統計...75

表 5-13 新月廣場樓層營業定位方向...77

表 5-14 消費者消費心理...78

表 5-15 家樂福量販店消費區域動線規劃...81

表 5-16 各樓層商家類別與營業時間...82

表 5-17 消費次數與消費金額統計...84

表 5-18 家樂福量販店較傳統市集優勢之面向...90

表 5-19 傳統市集較家樂福量販店優勢之面向...91

(11)

表 5-20 傳統市集與家樂福量販店消費者族群比較...92

表 6-01 傳統市集記憶地圖與交通工具關係...95

表 6-02 傳統市集空間串塑關係...96

表 6-03 攤商業種分佈位置與銷售時間...97

表 6-04 傳統市集與大型購物中心優劣性比較...98

表 6-05 傳統市集與大型購物中心二者軟硬體優劣勢...100

(12)

『圖目錄』

圖 1-01 研究範圍位置示意圖...4

圖 2-01 當代城市規劃模型圖...12

圖 2-02 臺北州宜蘭郡宜蘭街食料品小賣市場配置圖 ...15

圖 2-03 空間結構分支圖...19

圖 3-01 宜蘭郵便電信局市內略圖...23

圖 3-02 宜蘭市區改正圖...24

圖 3-03 宜蘭市線態空間位置軸線圖...25

圖 3-04 宜蘭縣內重要交通建設歷程...26

圖 3-05 宜蘭城內街道位置圖...29

圖 3-06 宜蘭街食料品小賣市場入口舊照...30

圖 3-07 市街空間高度變遷歷程...33

圖 3-08 宜蘭城發展歷程...38

圖 4-01 南館市場建築現況...39

圖 4-02 宜蘭市南館市場位置圖...40

圖 4-03 傳統市集時序流程圖...43

圖 4-04 攤商營業時間分佈圖...44

圖 4-05 傳統市場現況問題...45

圖 4-06 蘭城新月-南門計畫圖...46

圖 4-07 蘭城八景示意圖...48

圖 4-08 空間分佈(新月廣場)...49

圖 4-09 新月廣場一樓平面配置圖...52

圖 4-10 新月廣場二樓平面配置圖...52

圖 4-11 新月廣場三樓平面配置圖...53

圖 4-12 新月廣場四樓平面配置圖...53

圖 4-13 家樂福量販店平面配置圖...54

圖 4-14 大型購物中心時序流程圖...56

圖 5-01 市場組織分組...60

圖 5-02 攤商營業時間分佈圖...65

圖 5-03 南館市場停車場...68

圖 5-04 家樂福量販店內外場空間關係...79

圖 5-05 家樂福量販店平面配置圖...80

圖 5-06 消費者族群與消費心理關係(新月廣場)...86

圖 5-07 空間分析關係(南館市場)...87

(13)

圖 5-08 家樂福量販店平面配置圖...88

圖 5-09 空間分析關係(新月廣場)...89

圖 5-10 傳統市集空間問題...93

圖 6-01 傳統市集空間問題...99

圖 6-02 傳統市集商品資訊傳播站...102

(14)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背景

空間凝結了記憶

空間除了凝結記憶,也區隔了記憶,記憶不在腦子,

而是在牆裡面.一株老樹.一口井.一面牆 都承載個人與集體生活的記憶,它延續地方的歷史感,

增加環境的自明性,也可以形塑社區的凝聚力。(畢恆達,2001)

每日早晨的叫賣聲,貨品進進出出熱鬧氛圍,這裡是家庭主婦以及採購一族每天 清晨必定造訪的場所。除了新鮮蔬果、漁貨、肉品、乾貨外,近年來也陸續出現了一 些價格便宜的家庭五金或是居家衣飾,滿足了顧客們一次購足的採購需求。這樣的消 費型態曾經存在於台灣的傳統記憶中,供應了無數人生活所需的物品,也支持了許多 商家的生存。這裡除了是消費的場所之外,也是交換訊息、聯絡感情、以及人際相互 交流的所在,這就是「傳統市集」。

或許,許多人都曾覺得傳統市集是混亂的、骯髒的、擁擠的,吵雜的。但慢慢的 隨著時空的演替,都市中的這些傳統市場與市集逐漸在不敵超級商店以及現代化大型 商場的競爭而消逝後,讓人又不禁回憶起傳統市場裡震天嘎響的殺價、寒暄聲,以及 精挑細選、挑肥嫌瘦的購買方式;在這裡你可以隨著自己的荷包肥瘦、心情、需要以 及物品的美醜自由搭配、選擇自己所要買的物件及數量,也想盡辦法的跟老闆建立點 關係,希望能以最低的價錢,買到最便宜、最漂亮的物件,最好還能拗到一點蔥或蒜;

而不經意遇到了熟識的鄰居或同事,時而開心寒暄、也時而尷尬躲避。

除了購買,這裡還有心情、訊息與人際的交流,在每個長期消費的顧客的心中,

非常知道那個攤商最有誠信,賣的東西物美價廉、那個攤商親切有禮、那個攤商錙銖 必較、又有那個攤商不夠老實!在這裡人與人的距離很近、訊息傳遞的很快、情緒表 達的更是直接。等到這片混亂、擁擠、吵雜突然被乾淨、寬敞、安靜、迅速的現代化 的大型的購物中心所取代時,人們真的全然覺得這是都市進步的象徵而滿心喜悅?心 中沒有一點遺憾和眷戀?沒有一點回憶過往生活的惆悵…

(15)

2006 年雪山隧道在千呼萬喚中終於正式開通,連接台北與宜蘭之間的國道五號高 速公路全線通車,大幅的提升了交通的速率、承載量以及安全性,將過去動輒三個多 鐘頭的交通時間,有效縮短至一個小時之內,除了觀光客的大量湧入外,聰明、反應 快速的商人當然早已嗅到了商機,而早早的、悄悄的展開佈局,希望能在此處獲得豐 盛的營收,從雪山隧道開通前後的土地、房地產的價格波動,以及飯店、商家數量的 大幅增加中,就明顯可以看出投資、投機、炒作等行為均相準了此地,而競相競逐。

在此一過程中,大型購物中心也在政治人物期待地區有所設「建設」與「開發」、當地 居民希望能拉近與台北的文化、資訊與消費差異、投資商人希望能獨占鼇頭地擁有優 先進駐的優勢之下,一所號稱東台灣最大的購物中心-「新月廣場」,在 2008 年的尾聲 中,盛大開幕。

新月廣場的進駐在都市計畫、環境保全、交通動線、文化衝擊…等多種面向上均 引起諸多討論及爭議,但最後仍定址在宜蘭市原縣政中心的土地上,而在快速興建起 的巨大複合式商場中,包含了各種專櫃、各類速食店、餐飲店、書店、遊戲場、飯店 以及大型商場「家樂福」。開幕當天,吸引了許多的人潮排隊等候入場與消費,周邊的 交通與環境為之大亂,雖然縣府及商家派出了許多的警力及人員維持交通,但仍造成 周邊道路的堵塞。在此同時,鄰近的傳統市集-「南、北館」市場,也如臨大敵、藉機 使力的,而於市場周邊聚集了非常多的臨時攤商,將物品朝向道路邊緣堆放,除了企 圖爭取商機、也為了相互較勁、宣示傳統主權。

從開幕時的現象中,可以瞭解到,大型購物中心的進駐,難以避免的會衝擊到宜 蘭地區的消費行為與都市紋理,而周邊傳統市集當然也首當其衝、無可避免的必須要 面對商業的競爭,一場大型購物中心與傳統市集的戰爭,儼然拉開序曲;而宜蘭這塊 號稱台灣淨土的地區,是否會如同西部地區一般,隨著大型商場的進駐,而掃蕩、驅 逐了傳統市集?還是會衍生出大逆轉的劇碼,反向的更鞏固了傳統市集的競爭力與改 造,而使得大型購物中心黯然失色?亦或是產生更特殊的變化,使得兩種商業型態間 發展出不同的特質及競爭力,而共同存續?這些都是值得同時具有「在地子弟」以及

「研究者」身份的本人,深入探討與調查記錄的學習歷程。

因此,本研究將針對大型購物中心與傳統市集間的相互關係與影響性切入,透過 實地的訪查、紀錄與分析,深入瞭解各種參與者的想法、感受與評價,以探索其中的 相關議題與變化、所得與損失,以及建設與破壞。希望能對這片土地上的發展歷程與 印記,予以忠實紀錄並提出相關貢獻。

(16)

二、研究動機

筆者身為宜蘭的在地人,從小在這片土地生長與學習,也在求學的階段對於這塊 土地的認識與變遷有極大的興趣,也因為雪山隧道國道五號高速公路的開通,發現宜 蘭再也不像以前的那樣純樸、乾淨,當時宜蘭稱為台北的後山,一個外地人喜愛來度 假休憩的縣市,但現在因為交通的便捷與快速,導致有相當大的變化和衝擊。

王志弘(2008)認為社會某個部分的加速,經常有意無意間導致其他部分的損害。

換言之,追求加速的影響和衝擊,有其社會不均等的分佈狀態;不僅加速的效果有正 也有負;其不良衝擊和影響,也常不均等地偏向於社會流動空間 1

(一)、本研究主要探究

裡的慢速者和停滯 者。

加上號稱全東部最大的購物中心-新月廣場(家樂福)的進駐,不僅對於宜蘭市地 景上有極大的變化也對於縣民消費行為有很大的選擇空間,直接影響了傳統市集的生 存與客源量,本研究就是想針對大型購物中心進駐後傳統市集改變的過程作為主要研 究的對象,也希望經由這樣的研究可以幫助更多想了解宜蘭和未來規劃與所有關心都 市規劃的產官學家們能在這段時間點中,看到本研究記錄下來的變化歷程有所認識與 幫助。綜合而言,本研究的動機可彙整歸納如下:

都市空間擴張、變遷、消長?

土地擠壓外擴?建築容積率提高?

天際線產生變化?

面臨這樣急速的擴張的都市問題?如何面對?

(二)、透過文獻回顧及歷史反演,瞭解宜蘭都市變遷發展過程脈絡分析,探討縣內居 民消費行為及活動範圍,經由問卷調查、深入訪談及整合調查等分析方法,進一 步的釐清問題。

(三)、探討小型都市空間是否適合大型購物中心的進駐,支援它生存的原因是什麼?

如何與傳統市集空間串連整合,或二者兼具獨立生存價值。

誠然身為宜蘭人,對自己的家鄉總有一份特別的歸屬感,藉由自身對宜蘭的了解,

希望藉以撰寫之論文深入分析宜蘭空間環境發展的契機,為自己的故鄉『宜蘭』略盡 一份心力,乃是此研究最大的動機所在。

1 所謂「流動空間」,是指經由流動而運作的共享時間之社會時間的物質組織。在北宜高速公路與宜蘭

的關係裡,前者屬於流動空間,後者被視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區域,擁有地方的特質(王志弘,2008:294)

(17)

三、研究內容與目的

本研究透過上述研究背景與動機,將範圍著重在宜蘭市中心區域範圍(如圖 1-1), 以新月廣場購物中心與南、北館市場為主要研究空間場域部分,如何將二者空間場域 主體空間關係進行本研究深入探討分析下,紀錄針對都市擴張、變遷所發生的現象及 消費空間問題進行逐一探討及擬訂空間環境改善政策方向,並分析都市環境設計規劃 方針來檢討都市空間急速變化後所衍生之相關議題。

綜合以上研究內容與目的,本研究綜合整理歸納出下列四大項目:

(一)、研究傳統市集面對大型購物中心進駐如何保有原在都市中扮演的角色與定位?

(二)、藉由實際案例探討大型購物中心對宜蘭市傳統市集所面臨之影響與問題?

(三)、瞭解傳統市集於消費空間使用上問題、挑戰以及發展歷程。

(四)、分析宜蘭市居民對於大型購物中心以及傳統市集的消費想法與接受度。

透過本研究分析希望將綜合本研究的範圍與方向進行整合,提供宜蘭縣在未來都市規 劃設計上,讓相關單位有參考依據與方向。

圖 1-1 研究範圍位置示意圖

(18)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方法

本研究採取的研究方法選取是主要考慮到本研究之研究內容與相關空間特性作為 考量重點,也正因為本研究需要了解到各個管理層面經營模式與雙方客源消費者心理 分析,唯有透過深度訪談才會真實的得知訪談對象心中的想法與觀點,因此本研究牽 涉許多使用者真實感受與思維,但又深怕訪談的數量不能足以表現出大多數人的觀 點,因此進行實地行為的觀察紀錄,透過實地行為觀察體驗消費者活動行為與消費方 式及消費數量,也將這些變化藉由文獻回顧作為參考與過去變化過程的歷史佐證資 料,最後擬定問卷題目與調查對象作為大部分消費者的意見與觀感統計及分析,所以 本研究將採質化與量化並用的方法進行探討,但因應本研究想到探討的問題考量將以 質化研究為主要研究方法量化研究為輔助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係指將資料蒐集與處理 資料的方法,透過對所收集的資料進行分析的程序及技術,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可分為

「量化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和「質化分析」(qualitative analysis)。質化分析係指 以非數量化的方式檢驗或詮釋觀察的現象,藉以闡揚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蔡今中,

2008:25)。本研究以質化分析為主,量化分析為輔的方式進行研究分析。

綜合上敘而言本研究程序如下:本研究使用的研究工具分為質化與量化二個部份 質化部分-進行空間場域深入訪談、文獻探討回顧及實地行為註記觀察分析。量化部分 -擬定消費者問卷調查及攤商問卷進行發放統計收集分析。

一、瞭解研究背景與發展

從宜蘭都市環境歷史脈絡進行瞭解與認識,了解宜蘭舊城的形成變化市街的產生 居民的聚集與環境型塑,不同的向度去剖析消費空間與真實使用空間環境的差異,並 瞭解出環境發展影響改變的變化過程,對於在分析上有更一步的佐證與對照,也對本 研究在執行上有較準確的成果。

二、相關文獻回顧及分析

文獻分析法又稱為歷史文獻法,它是一種間接而非直接的觀察方式,藉由歷史資 料的蒐集、檢驗、分析等過程,獲得了解各種社會現象所具有的價值與準則,當研究 者對於過去所發生的事件無法及時親自參與觀察時,文獻分析法可以幫助研究者了解 過去、洞察現在並預測未來,且以系統、客觀的評鑑方式,對過去事件的真實性與結 論進行確定(葉至誠,2000:169)。

(19)

文獻分析法是系統蒐集與客觀評鑑過去事實的資料,能考驗有關事件的因果、成 效或趨勢,以利了解現在過去及預測未來;文獻探討旨在確保研究問題的價值性,研 究方向的正確性,及研究模式的合理性(張紹勳,2000:95)。

因此本研究在文獻探討部分經由這四大領域方向進行資料收集與調查以完整將文 獻資料的內容,對於本文在撰寫時給予相關依據並且發現這領域面向的文獻資料所不 足的部分,在進行本研究的實行上加以補強,也給予日後相關研究的一些資源共享,

並經由文獻回顧中的閱讀與瞭解,發現本研究的相對重要性,並作為本研究再執行發 展過程中的輔助研究工具。以下四大領域文獻資料為本研究收集的方向。

(一) 都市型態發展與傳統市集空間。

(二) 傳統市集之消費型態。

(三) 宜蘭市傳統市集空間需求定義。

(四) 空間結構理論。

三、研究架構建立

本研究主要調查之消費空間環境為確保資料收集與真實心理反應感受,將採取進 入田野現況調查紀錄採樣分析與深度訪談以及問卷調查,透過不同面向的資料收集去 整理並建立起本研究架構流程圖,以促使本研究進行順利。

(一) 現況調查記錄-採樣分析。

1. 透過用動態與靜態影像紀錄去暸解並分析目前消費空間使用狀況。

2. 逐一逐攤進行調查紀錄攤商數量與種型分項數量統計。

3. 實際的現況調查可以了解消費者主體移動與購買商品消費動線。

(二) 深度訪談定義。

訪談法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溝通,藉著傾聽並記錄回答這種交互的作用,訪 問者透過訪問之過程,可以知道他人的觀念、信仰、意見之看法。在長時間面對面的 交談,了解受訪者提出這些看法的理由。有更多機會發現新問題,特別是那些複雜而 抽象的問題。一些因觀察或統計所得爭論較大的結果,只有用訪談的辦法才能評價資 料的效度(韓培爾,2003:55)。

訪談取徑的重點所在,就是確定受訪參與者本身的觀點乃是有價值的,而且是有 用的。訪談有其優點,即是可以透過一次的訪談,就可以迅速取得大量的資料。但訪

(20)

象可能不情願,或是感到不安適,因此很難如研究者所願,毫無保留地分享研究者所 希望探索的事物(李政賢,2007:59)。

在深度訪談中最大的優勢,便是可對一主題作多面向的探討,從對話中發現問題,

追問細節,深度訪談的優點(王文科,1990:142-148):

深度訪談可以從訪談中取得較完整且真實的資料來源,也能更深入了解問題的核 心並知道受訪者心理的真實感受,在過程中與不同的受訪者進行訪談時時,作多向度 的問題詢問依達到受訪結果真實性飽和度。

本研究將採取是半結構式的訪談問題,前提是與受訪者進行面對面的訪談之前,

筆者已將問題與目的彙整並記錄下來,在訪談的過程中首先提出問題詢問受訪者,且 根據訪談對象提供的意見回答進行修正調整,在進行下面問題,這樣不但獲取受訪者 更多寶貴意見,也可以在受訪者給予的意見上進行更深入的討論,不僅研究的誤差率 性會降低一些,並賦於提供受訪者認知感受較真實的面貌呈現。

進一步來說,半結構式訪談法的優點在於,始終一致地使用同一份訪談大綱可以 讓資料擁有可資相互比較的共通基礎,而且透過大綱的提問問題也可提升訪談的結構 性,如果,資料蒐集的目的在於得到某個議題的具體陳述的話,半結構式的訪談法是 個較具經濟效益的方法(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2007:100-102)

(三) 訪談對象設定。

本研究採取深入訪談將訪談對象設定於傳統市集-南、北館與大型購物中心-新月 廣場及宜蘭市公所的管理單位人員。

1. 傳統市集-南、北館-從清晨三點開始鋪貨調查記錄至下午五點。

(1) 管理單位-宜蘭市第二公有零售市場。

(2) 攤商分業採樣-魚、肉、蔬果、南北貨、雜貨。

(3) 固定頻率調查-每五家攤商訪問一次。

2. 大型購物中心-新月廣場-從上午十點開始營業調查記錄至晚上十點。

(1) 新月廣場辦公室。

(2) 駐場店家。

3. 政府行政部門-宜蘭市公所

(1) 決策部門。

(2) 規劃部門。

(21)

(四) 問卷調查

1. 本研究將親自經由訪談的過程中去了解到部分消費者及攤商對於空間規劃和現有 的環境空間缺乏的地方與相關關切議題加以了解重視並進行分析。

2. 從抽樣訪談的對象詢問到的相關議題整合紀錄並擬訂本研究問卷形式及問卷調查 項目。

3. 將本研究所設計的各類問卷發放相關對象如下:

(1) 傳統市集攤販(南、北館市場)。

(2) 大型購物中心(新月廣場)。

(3) 一般民眾(消費者)。 四、調查資料分析整理

本研究透過現況實地觀察調查發現後在進行個別類型的受訪對象一對一的深入訪 談後,將主要相關議題與方向確定後並擬訂問卷,最後進行發放整理統計將有效問卷 加以紀錄分析驗證整合且將整體調查資料分析清楚的紀錄於本文內加以細部資料說 明。

五、釐清問題

整合將以上調查統計分析數據、相關訪談資料彙集,並釐清相關問題及原因後,

進行反覆的檢證與找尋議題並研究探討。

六、結論與建議

將綜合研究的成果提出相關結論與建議,本研究所分析的空間規劃方向與主要問 題可提供規劃設計團隊在將來對於修建計畫上有個明確的方向,不僅可針對問題進行 修繕也可以節省經費將該經費用實際的空間規劃修繕當中,也將本研究不足的相關問 題擬定建議希望能夠提供給日後相關研究人士有個參考以及依循的方向。

(22)

第三節 研究內容與流程

綜合以上敘述說明從本研究動機、目的、內容及組織方法,本研究依據題目的主 旨與目的設計擬定了五個階段進行運作並將這五大階段分為十項步驟進行本篇學術論 文撰寫,首先則是緒論的部分裡面包括研究動機、目的、設定研究範圍、研究內容釐 清與建立和研究設計,在文獻分析回顧中主要分為四個項目:

一、都市型態發展與傳統市集空間

宜蘭市都市發展計畫與本研究的進行有相當關連性,因為本研究所要分析和宜蘭 都市發展之歷程及轉演變化關係的資料將會佐證本研究調查的相關資料,因此宜蘭縣 內都市規劃相關資料收集與傳統市集空間歷程將是本研究在文獻資料收集上非常重要 且關鍵性的一重大環節。

二、傳統市集之消費型態

彙整消費型態的基礎資料是因為本研究主要是針對研究傳統市集消費空間領域探 索問題,所以透過資料中所記錄的消費者和消費的範圍與主要消費據點對象,深入的 了解消費者本身消費心理及消費方式。

三、宜蘭市傳統市集空間需求

從傳統市集空間需求的消費互動行為觀點去了解都市大環境中演化過程,影響城 市發展與重要的關鍵空間元素與相對呼應關係,消費行為產生出人與人之間連結互動 關係拓展聚落間,人們對城市的集體消費記憶連結並維繫這樣彼此消費互動關係元素 結合。

四、空間結構理論

本研究主體方向將都市居住空間行為作為調查單位,以居民單戶人口數、教育程 度、平均年齡、家庭收入、工作性質作為主要分類,然而傳統住宅空間存在著一個人 與人之間網絡關係,將這類型的空間結構理論及書籍與相關文獻空間理論分析對於本 研究撰寫時的相互關係及組織消費空間運用。

接著研究架構之建立透過現況調查記錄、深度訪談、問卷調查,這三大實質環境 調查及問卷訪談方式,收集這些資料後經由整理與釐清可以修正與補充之前調查的不 足部分,反覆的修正調整作為本研究更完善周全的資料記錄,也會將這樣的研究與反

(23)

思結果訂定下結論與相關建議,為了讓本研究發展流程更加順利,因此擬定本研究流 程過程如(表 1-1)所製,並按照研究發展流程進行。

表 1-1 本研究流程表

(2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章文獻回顧中,主要探討主題內容分為四大部分,首先在第一節是針對各類型 都市型態進行探討及歸納,而隨著近年來永續規劃發展觀念逐年普及,新一代都市發 展理念則慢慢走向永續再生的目標進行,在許多國內外學者對於這樣的改變也有相當 多的文獻記載,都市成長發展與都市居民生活消費型態有著密切的關係,從消費型態 衍生出消費空間範圍與消費類型分類,將是第二節探討的議題。第三節的內容將從空 間需求分析進行了解大型構物中心(新月廣場)與傳統市集(南、北館市場)在空間 使用需求上的相同與相異之處,本章節文獻回顧最後是想經由空間結構理論作為本文 學術撰寫上的佐證資料,透過空間結構理論的相關文獻書籍分析宜蘭市都市消費空間 結構的獨特型及與其差異性。

第一節 都市型態發展與傳統市集空間

過去資料文獻發現綜觀國內外,都市發展規劃模式相關理論種類相當繁多。過去 在十九世紀漸漸發展出線型都市(the linear city)、田園城市(the garden city)、當代都 市(contemporary city)以及都市計畫單元開發(planned-unit development;PUD)與群 聚(cluster)等都市發展規劃的幾個模式。

一、都市空間聚落模式

以當代城市(Contemporary City)科比意(Le Corbusier)藉由技術分析與建築辯證 的方法,於 1922 年草擬了一份三百萬居民的當代城市規劃,提出將建築物集中高層 化,擬設 立 24 座摩天大樓,令建築物的用地面積應該只佔全市 5%,騰出廣大空間廣 設公園和運動場,讓建物遠離充滿塵囂的主要街道及高速道路,大樓四周將環繞著公 園,綠地佈滿整個都市。道路高架化區分為慢速、普通、高速,地鐵取代原有的有軌 電車,建立迅速有效率的交通網路,根據運輸功能和車行速度分類設計,採用方整的 棋盤式道路網,配合高架、地下等立體的交通系統,以獲得較高運輸效率。於市中心 規劃一座車站位於地下兩層,汽車道則規劃於車站的兩軸,車站的屋頂是機場;因此,

市中心的車站成為鐵路、航空和汽車交通的匯集點。城市住宅公寓建造成沒有中庭、

遠離道路、窗戶面向廣闊的公園:呈現鋸齒狀或封閉狀的住宅社區,規劃示意圖如(圖 2-1)(Le Corbusier,1925;葉朝憲譯,2002)。

(25)

都市發展中聚落的變遷與構成,和空間實質環境的型塑。林會承(1978)在「清 末鹿港街鎮結構」一書中,主要探討聚落型態構成及當時背後歷史背景與社會組織的 互動關係,並藉由不同的空間層次,來深入到特定空間涵構下城鎮結構方向的閱讀,

最後也提出動態平衡之觀點,解釋鹿港聚落中各種領域之間界定關係和組織分群轉化 等變遷現象紀錄,是為了聚落重新尋求其內在結構及外在結構平衡的結果。

王志鴻(1989)「光復前三峽街庄的形成發展」一書中,主要以聚落空間變遷為發 展,透過生態、社會文化、經濟、政治等四種影響相關因子彼此互動消長的關係,來 解釋三峽人為環境之形成及不同歷史階段中之變遷發展歷程,其中經由三種空間層次- 地區、市街、局部組織來進行分析,並且強調不同時期和不同支配力作用下,空間文 化形成的變遷關係與相關內容轉演歷程。

黃世孟(1987)日據時期台灣都市計畫範型之研究,主要事先透過比對歐美各國 及日本本土於工業化後實施都市計畫的社會歷史脈絡過程,及基本對應之計畫精神,

在針對日據時期日本殖民者為台灣特都市城鎮所制定的都市計畫範型,提出其實踐歷 程及基本精神與內容的分析,並對範型所反應的殖民者治台心態,及其如何轉化歐美 都市計畫的內涵,提出深入的探討。

圖 2- 1 當代城市規劃模型圖

資料來源:http://www.athenaeum.ch/corbu3m1.htm

(26)

都市的核心空間則是其政治、經濟、科技、宗教、藝術等匯集之地。自從人類有 城市文明以來,都市的核心始終是城市中最富有活力、多采多姿與最具文化涵構的地 區,幾乎可說是代表城市總體成就的地區。因此,傳統的單核心城市,其核心相當於 市中心、商業中心。

此外,核心也可視為「城中之城」,城市的定義也可相當於核心的定義。因此,如 何構成城市規模所下之定義,也常因觀點及目的 不同而有區別。初步可從文獻定義中,

整理出部分特徵如下:

(一)、土地使用密度較高 (二)、人口密集

(三)、一級產業就業人口於總就業人口中所佔比例較低,且勞動分工程度高者。

(四)、實質建設的規模較大 (五)、有正式的行政管理組織

具有足以反映人民生活特徵的場所根據以上特徵,可將定義簡述如下:「 都市(或 都市化地區)是一人口密度高且密集、居民職業多元化、並非以一級產業為主之具有 正式行政組織,同時能維持高程度的實質建設及公共服務的人類集居地。」

沈奎良(2003)社區(community)是指一群人居住於同一特定範圍內,而且他們 共享一些與生活有關之利益。社區中心主要在滿足居民在娛樂、社交、文化、教育、

遊憩與康樂等生活上多方面的要求。並且是商業中心與公共建築組成,其中社區之商 業中心就是以供應鄰里商店中心所缺乏之物資為目標。目前傳統零售市場於社區生活 圈的功能,就是能滿足社區中心居民的物資需求。零售市場之設置也應以其為社區

(community center)之一環為設置目標。

就效益考量而言,社區空間規劃時,若能將空間配置計畫中具功能互補性的公共 設施,規劃成具有系統性與功能性相結合的配置方案,並運用管理機制之配合,將可 以解決單一公共設施所造成設施服務功能缺乏之問題,如:市場用地附近應配置有停車 場、綠地或開放空間、機關用地,以求相互機能之整合,提高整體公共設施之服務功 能與品質。然而,在設置社區之公共設施時必須考慮到服務圈(servicearea),而服務圈 是指在正常狀況下所能對其提供服務的地理範圍,對於傳統市場而言,亦為商圈的含 意,依其大小概略可分為鄰里性、地方性、區域性,但對於傳統市場而言,應以鄰里 性的服務圈為考量的對象。

(27)

因此傳統市場的服務範圍與生活連結不但是空間與生活的結合,也縮短消費者在 採買消費時的時間,在經濟考量下的都市規劃配置可以簡短不必要的消費開銷,一旦 拉近這樣的相互關係,及對於民眾在採買時的可及性便提高,越方便取得採買的商品 就會越達到相互經濟利益關係。

陳榮琪(1992)傳統零售市場區位理論,傳統零售市場的區位規劃在相關法令中 並無明確的規範,僅有「每一間鄰單位設置一處為原則」的籠統規定,在實際劃設市 場用地上,除了舊有自然形成就地合法的傳統市場外,則多以人口數來計算所需傳統 零售市場的面積與數量。

二、實質規劃層面

在都市實質規劃中最主要的項目為人口密度、公共設施之配置和交通運輸系統。

因都市是以人為主體所建構而成,一切設施皆是以服務人群而設立,所以在此三者中 又以規劃人口密度為最根本項目,其影響其他二者的程度往往大於它被影響的程度。

以人口密度與公共設施而言,住宅區之公共設施(如市場、公園、學校等)之區位,

會影響住宅區密度,但是其區位配合住宅區的計畫密度更為重要,因為公共設施乃為 滿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而設置,且透過公共設施的提供而達到居住環境之安全、健康、

便利、寧適之目的。就都市規劃程序而言,在擬定一都市計畫地區時,先按照有關之 地理、人文、社會、經濟等條件來決定計畫區內所容納之計畫人口數,再依計畫區內 不同地點、地形、於市中心距離,等條件決定其人口密度,擬定人口分佈計畫,而公 共設施則依人口密度、設施性質、服務範圍等因素加以規劃。

第二節 傳統市集之消費型態

一、市井:傳統市場

市井的最早含義就是城市中的市場,是城市的一大標誌,但是市井又成了城市的 代稱。早期的市,不但沒有時間的限制,而且沒有固定的店鋪,人們帶著物品在日中 來到市場,在日落之前必須交易完畢,這很像古代農村裡的「趕集」及「趁墟」。但是 日久還是會依據區域、產業特色而形成米市、柴市、早市、夜市、廟市,如宜蘭城最 早出現的米市街就是一例。

清代宜蘭城的市場在各街路邊,大約在上午 8 點開市,下午 7 點收市,地點在振 南街邊(薪炭)、米市場邊(穀類)、天后宮前(糕餅類)、十字街頭(熟肉類)、中北

(28)

豬菜)。任何人皆可在這些街路兩側陳列貨品販賣,但要對臨路店鋪每年繳納借地報 酬。在路旁營業時不必繳納稅捐,每年隨各人之意,捐出普渡等祭典經費即可。

二、宜蘭街小賣食料品市場

日治後,基於衛生理由,設立市場,最初可能是在文昌宮,明治 44 年(1911 年)

12 月 16 日設立宜蘭街小賣食料品市場(圖 2-2),明治 45 年(1912 年)1 月 24 日舉行 開場式,佔地 1 甲 2 厘 5 分,建地約 411 坪。「宜蘭群役所,1985:41;(台灣日日新報), 明治 45 年 1 月 22 日;大正 15 年 10 月 12 日昭和 12 年 9 月 9 日」昭和 7 年(1932)4 月宜蘭街在西門街文昌宮右鄰開設第二市場。「(台灣日日新報),昭和 13 年 10 月 6 日」,當時臺北州宜蘭郡宜蘭街食料品小賣市場配置就如下(圖 2-2)所示。

第三節 宜蘭市傳統市集空間需求

一、宜蘭市傳統市集空間定義

從傳統市集空間需求的消費互動行為觀點去了解都市大環境中演化過程,影響城 市發展與重要的關鍵空間元素與相對呼應關係,消費行為產生出人與人之間連結互動 關係拓展聚落間,人們對城市的集體消費記憶連結並維繫這樣彼此消費互動關係元素 結合。

在非正當性的支配一城市的類型學中以「經濟」的觀點對城市提出定義,認為城 市為居住在其中的人民不以農業為生,而從事工業與商業的聚落;以及「在聚落內有 一常規性的、非臨時性的財貨交易的情況存在,這種交易構成當地居民生計中不可或 缺的一個要素。換言之,即一個市場的存在」城市的發展與商業活動有很密切的關係,

人潮聚集帶動的商業活動影響著都市的繁榮程度。

圖 2- 2 臺北州宜蘭郡宜蘭街食料品小賣市場配置圖 資料來源: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29)

所有的交易行為流程轉演都是居民平常生存的基本生活需求,早期的商業活動形 式都是人們不定期在固定地點會面進行交易而產生的,若有定期的聚會場所提供給人 們做生意的機會與場地稱為「市集」,最重要便是在於「集」的功用。在市集上商人帶 著自家的貨品兜售,買家與賣家更有各的需求因而聚集在同一場地上,市集裡貨物流 通,人聲鼎沸,雖不是常態型的商業活動,但已可以看出市集交易的重要性;之後商 業愈來愈發達,人民對於生活物質的需求也愈來愈多,市集漸漸發展成為固定的商業 型態,即在固定的時間與固定的地點產生商業活動,市集也變得更大且更具豐富性,

能容納更多的活動產生。

市集演變為常態型的商業活動之後,出現了固定的場所專門供作擺攤買賣使用,

也就是所謂的「市場」。市場的出現使市集活動不再受限於氣候、時間上的因素,能在 各種狀態下進行交易,早期的市場只為了遮風避雨,多半為篷架搭建而成,也許只是 以帆布與木架為材料,在環境上並不是特別重視,所以耐久性或舒適性都不佳,在缺 乏整體規劃的狀態下,市場還只是個非正式性的攤販聚集地;後來出現了室內的市場 空間,能在各種天氣條件下進行交易,這樣的市場多半經過專門的設計,擁有較舒適 且安全的買賣環境,在食材的保鮮上也較好,提供了完善的服務,人們上市場的意願 也隨之增加,市場的發展漸漸茁壯,成為專業性的商業空間。

由於宜蘭舊城係早期發展地區,城內雖具備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但相對的較為 零散的都市空間解構與遲滯的商業活力,也模糊了宜蘭市在縣內整體都市階層與機能 的定位。從宜蘭地區所發展出來的傳統市場來探討地區傳統市場的重要性。

本研究所要探討的對象為傳統零售市場,相關之定義有以下幾種:

1. 市場:

(1) 廣義的--指物品銷售時所有相關之事務皆可稱之,為一種抽象的理念組織。

(2) 狹義的--指一般商販聚集營業之場所稱之,為一種具象之空間組織。而就一般 交易型態可區分為:批發市場、零售市場二類。

2. 零售市場:零售商與一般消費者之間之交易場所。

3. 傳統市場:是指設定固定攤位及店舖或僅設置固定攤位,銷售日常生活之物資與物 品零售業者集中營業的場所,而其經營形式以一般消費者直接接觸攤商,空間型式 為每攤位各自獨立且多為長期發展形成。

(30)

第四節 空間結構理論

研究主體方向將都市居住空間行為作為調查單位,以居民單戶人口數、教育程度、

平均年齡、家庭收入、工作性質作為主要分類,然而傳統住宅空間存在著一個人與人 之間網絡關係,這樣的網絡關係通常是以一個聚落或一個村、一個庄作為空間範圍,

結構出整個生活習慣、文化背景及空間型態樣貌,且都塑造出獨特於不同區域的生活 步調,回歸於現今社會中以看不到比較細膩的空間區分範圍,也將從聚落、村、庄轉 化成街道、巷弄、社區,不同於傳統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面變淡了,過去可能住你 隔壁的是三叔公、二伯、大嬸婆,但現在或許你根本不認識你的鄰居,他們也許與你 是陌生關係甚至出現很多台北外來的投資客只有假日才會過來住,久而久之那空間情 感結構慢慢淡化時,人跟人之間的緊密性沒了。

陳俊宏(2003)以空間型構法則比較分析農宅與街屋的建築形式。首先對案例進 行分類,之後根據不同的類型,討論其發展順序及空間結構的變遷;而後再進行行為 的研究,以家庭中男、女主人的路徑作為居住者行為的依據,進行空間組構與行為模 式的討論,該研究隱含著空間與行為相互影響的觀點。在研究上僅針對家宅內的空間 為討論對象。

TAO YANG(2004)討 論 1949 年後的老北京在都市型態上的差異。主要以兩張地 圖產生軸線圖,以 1950 年做為地圖分界。為了分析和更進一步評量老北京城從 1949 年的都市空間轉換,必須區別老北京城在 1950 年前主要空間的型態學。研究中利用 數值計算,發現這些數值在城市空間中的意義,其中包含城市的集體記憶與生活涵構 是否相符。

集體記憶與生活涵構成為都市間情感連結的關鍵原因之一,傳統市集將扮演這樣 重要的角色與地位,生活環境強調的是情感關係在市集裡面很容易的就可以衍生出,

婦人往往都知道哪一間的魚貨比較新鮮、哪一間的蔬果是當地現採的、哪一間的黑豬 肉便宜又好吃、雜貨一定要到哪間買,也將殺價變成一種增進情感生活的一個相互關 係。市集場所可將建築物圍塑出的方格空間,一一的化解並構築出新的生活方式與相 處關係,都市環境的聚落模式演化出另一個面貌,也從空間結構理論去分析探究之間 關係。

陳坤宏(1990)在「空間結構-理論與方法論」一書中,選取與商業中心的性質 及消費空間層級結構兩方面相關的理論與研究加以回顧,經歸納後依理論根源及方法 論將其分為二大分支理論:(一)中地理論研究取向的消費空間結構理論;(二)消費

(31)

者行為、認知及社經階層研究取向的消費空間結構理論。此外,他認為在都市商業及 服務設施區位之消費者取向的要求之下,消費者行為對商業空間結構的影響更為明顯 而直接,一般來說,發生在都市中商業地區的消費活動大都以具體、有形及可觀察到 的外顯行為的形式呈現。

有關空間結構的解釋及定義,在相關領域中往往有特別的一套描述方式及內容取 向,透過陳坤宏先生的分析排比歸納整理,可提出基本定義及基本分析向度如下:就 空間結構的基本定義來看,最常見有四種,即:土地使用之間的關係;一組由人為觀 念所賦予的關係;一種類似生物組織的過程;以及基於系統觀點的空間研究等。並可 將之歸結為六個基本性質的分項:

一、空間結構基本定義

(一)、空間結構具有三種重要元素。即:實質結構,指的是城市具象的空間形式、地 景土地使用及各種基礎設施;結構系統,指的是各種土地使用類別和分區在社經 觀點上功能性關係;結構的變遷過程,是結構系統觀念的動態延伸。

(二)、功能。指都市為滿足其住民及機構生活或運作所需,因應而生的各種功能,表 現在空間結構上即為各種活動及施設的區位分布,與服務圈組織。

(三)、空間的不對稱及不均質關係。基本上是指結構本身在各種不對稱特性中(如上/

下、主/從、內/外、重要/次要等關係)所表現出的層級性格。

(四)、以中心/邊緣的對立觀念,來分析空間結構中各種支持力量運作及傳遞的空間關 係。

(五)、社會文化與空間。在實質環境(空間)為人類歷史過程中各種文化之具體產物 的概念下,空間結構往往可以對應出特定價值、思想、觀念下,居民生活、行為、

社會進行的空間關係,為理解空間在社會文本質上的重要依據。

(六)、個人決策與空間。人作為空間使用主體及社會行動之代理人,會因其自身的背 景價值觀、生活所需象徵意義;以及受整體社會之實踐行為及決策過程之影響,

成為主動決定空間形塑即轉化的主要角色。

二、空間結構書籍:空間結構-理論與方法論

地表各種活動與現象之位置相互關係及意義的描述,方向、距離、區位及區域等 不是本體,也不是絕對性。

(一)、絕對空間:1950 年前-強調人文元素及意義。

(二)、相對空間:1950 年後-追求空間型態的法則。

(32)

表 2- 1 絕對空間、相對空間理論分析表

絕對空間論 相對空間論

年代 1950 年代以前 1950 年代以後

理論根源 I.Newton 的絕對物理空間 A.Einstein 的相對空間

代表性人物 I.Kant,A.Hettner,R.Hartshorne,

P.V.delaBlache 等人

F.K.Schaefer,W.L.Garrison,

H.H.McCarty,W.Bunge,

B.J.L.M.H.Yeates,P.Haggett,T.Hagerstrand 等人。

派別 區域傳統 空間傳統

研究重點 強調人文元素及意義 追求空間形態的法則

三、空間(Space)

空間經由自然式社會過程的運作,而被組織起來的方式。

(一)、多向度的空間觀

(二)、不同的空間觀念通用於不同的理論目的 四、結構(Structure)

是指構件與構件之間的關係以及這些構件是如何被結構出來的。

(一)、可辨識性

(二)、持續性(系統性)

(三)、動態性(變化性)

(四)、層級性(不對稱性)

以空間結構來看都市整體發展與社會化過程的演化,空間經由自然是社會過程的 運作不斷的重覆修正更新,而被組織起來的方式型態因此多向度的空間觀點會透過不 同的空間觀念通用於不同的理論與目的性所連結,構件與構件之間的關係交錯關係有 著可辨識性、持續性關係具系統性、動態性關係具變化性、層級性關係具有不對稱性,

虛擬與實質上的結構連結,不但帶出空間結構不同的發展性,並在都市發展規劃上有

圖 2- 3 空間結構分支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參考文獻繪製

(33)

記憶關係的空間聯繫模式,整體從開始發展到變化都有總合計畫發展。

從文獻回顧分析看出都市空間脈絡的演化與都市消費行為紋理相當大程度的關聯 性,在空間結構理論提起的集體記憶空間和生活涵構相互關係與本研究的傳統市集消 費情感面也是消費者與攤商之間的情感關係記憶層面的交錯,在空間結構的組成之文 獻探討更深一步的了解空間、結構及學術歷程與脈絡,透過以上文獻資料回顧的佐證 及探討後給予本研究於實質上在研究時的依據與本研究間接在分析中對照,這些關聯 性資訊整合也會使本研究在進行調查與研究分析的過程中有顯要的學術依據,並幫助 本研究進行時更加的有效率且完整。

(34)

第三章 宜蘭傳統市集發展歷程

第一節 延續線態-宜蘭城發展與交通系統

宜蘭整個蘭陽平原的開發若以蘭陽溪為分界點來劃分,蘭陽溪以北與蘭陽溪以南 的開發情形有相當程度的差異性,蘭陽溪以北大多是開墾者自己與大自然環境的相互 對抗下產生的,所面對到大多數是山野叢林間的毒蛇猛獸以及原居此地的番人,後來 雖有官方的認可,但並未得到太多的官方幫助,一切可以說是自食其力,自己武裝起 來聯合抵禦外來的敵人。但是到了蘭陽溪以南,開墾的狀況就不哪麼相似了了,由於 在蘭陽溪以北的墾拓過程時,大部分的番人多數都已經歸降於漢人,並與漢人共同墾 殖土地,所以在蘭陽溪以南的墾殖時,最大的外敵即是蔡牽、朱濆等海盜的入侵。除 了海盜的入侵之外,另外一個墾殖的衝突則是來自於漢人本身的族群械鬥,由於這些 事件的發生,間接的加快促使宜蘭設治。

一、宜蘭城規劃

嘉慶15年(西元1810年),清廷指派台灣知府楊廷理始創開蘭事宜。 嘉慶17年(西 元1812年)7月,清廷決定割淡水廳三貂角溪以南,新設噶瑪蘭廳,廳治設於五圍(宜 蘭市)。 楊廷理對宜蘭城的座向本擬採坐西向東,但經台灣鎮武隆阿覆勘後,淡水廳 送交同安人堪輿家梁章讀另議,改為坐北向南。

(一)、栽竹為城

城基坐北向南 ,南北相距 180 丈,東西相距 180 丈,垣高 6 尺多,面積 3 里多,

城身週圍計長 540 丈 ,東、西、南、北四門建造城樓四座,其門以方向為名,上有城 樓各一座整理如(表 3-1)。

表 3- 1 噶瑪蘭城修築歷程

時間 修築內容 修築者

清 嘉慶 15 年 築土城,外值九芎樹 通判楊廷理 嘉慶 17 年 九芎樹外加值刺竹,並搭四門之吊橋 通判翟淦 嘉慶 24 年 築四門之城樓 通判高大鏞

道光 10 年 重修城樓 通判薩廉

道光 18-20 年 將刺竹城改築成磚石城 不詳 日 嘉慶 33-36 年 拆除城垣改築為環城道路 日本政府

(35)

(二)、建造衙署辦公

文官衙署集中在中街(今中山路)的東西兩側,即今之新民路和文昌路,新民路 為城東,主要的設施包括東門的噶瑪蘭通判廳治和羅東司巡檢;西門的常平倉、文昌 宮、仰山書院;南門的武營。

(三)、建造壇廟,以妥神靈

清代祀典載明應祭祀的神明,包括文廟、武廟,城外應擇地建山川壇一座、社稷 壇一座。又天后宮、城隍廟,或官為之倡,或紳士勸捐。

宜蘭城四個城門以方向為名,即東、西、南、北門,4 門的城樓在嘉慶 24 年(西 元 1819 年)由通判高大鏞修建;道光 10 年(西元 1830 年),通判薩廉重修。根據戰 後出土的「坎興門」(北門)、「兌安門」(西門)兩城石額上有「同治七年丁承禧」

字樣,可能在同治 7 年(西元 1868 年)有重修過,甚至將夯土造城牆改為石牆,另外 兩個未出土的城門石額,據說是「離順門」(南門)和「震平門」(東門),都是以 八卦方位命名。

日治時期宜蘭街的街道變化,主要的變更因素是來自於政策上的施行與建設。從 接收台灣之初到昭和十五年升格為「市」為止,宜蘭街的街道在市區改正計劃及交通 建設的影響下出現多次的變化,其中日治初期的街道重整是改變較大的一個時期,而 後較大的改變則是到昭和末期為升格所做的建設。在這些街道改變中,大部分的改變 因素都是因官方建設或是市區改正等政策的影響才出現改變。在宜蘭街市街道路的變 化歷程,可以依市區改正政策及交通建設等影響因素簡略分為三個時期,首先是日治 初期所訂定的「宜蘭街市區改正」計劃,其次則是大正時期通車的宜蘭線鐵道,之後 則是昭和末期為將宜蘭街升格為「宜蘭市」的市區計劃。

從日治之後最早的市街地圖-明治三十二年(西元 1899 年)的「宜蘭郵便局電 信略圖」(圖 3-1)可以大略看出清治末期宜蘭街的街道狀況,宜蘭城中央是清治時期 已經形成的十字大街,較為完整的街廓則是集中在十字大街的中央部分,城東南的街 廓多是不規則形且以十字大街為中心向東南擴散,因此城東南區的道路系統多是呈現 蜿蜓崎曲的形態,而清代所遺留下來的城舊在此時仍然存在尚未拆除。而十字大街除 了臨街面有密集的建築之外,沿街面的後方多是零散的建築,沒有形成特定的道路系 統。

(36)

由圖看出宜蘭城十字大街的交通軸線的可及性與生活居住建築有連接在一起,但 還是有零散的建築群體分散於外圍的道路。

從歷史文獻、建築群體、交通道路的紀錄看到宜蘭城的變化,(圖 3-2)測繪於大 正 3 年( 西元 1914),是整個宜蘭地區現存最早有關市街改正的地圖,圖上呈現出沒有 城牆的宜蘭城最初樣貌,除了繪有清末所遺留的既成道路外還疊繪上當時宜蘭市街要 實行市街改正的新道路線,提供我們重建宜蘭城內重要官衙、宅邸的位置、座向、面 積等精確資料清楚的得知相關資訊位置。

圖 3- 1 宜蘭郵便電信局市內略圖

資料來源:http://140.111.66.31/ilan/ilandevelop/group1/1899/default.htm

(37)

從歷史脈絡延續線態的宜蘭城生活居住模式發展歷程中,若依照線態道路系統的 狀態與當地宜蘭市居民們所熟悉的都市環境一樣延續下去,在每個人對於宜蘭城的心 中都有一個方向與圖畫,空間的變化與使用者有相當大的關連性,因此宜蘭城都市空 間會隨著時間的延續變化下去,目前本研究也在(圖 3-3)內繪製出宜蘭市目前的發展 都市空間狀態與主要環境區域分佈,依據線態的垂直軸線去了解,往北至礁溪、台北 地區而往南至羅東、花蓮地區,這樣的劃分南北向是經由主要連結資訊、人潮、消費 經濟能力等多向度資訊傳遞,當然與歷史發展都市環境當地居民遷移、市街設置位置

圖 3-1 明治三十二年(1899)宜蘭郵便電信局市內略圖

圖片來源: 土木調查局(宜蘭郵便電信局市內略圖)

圖 3- 2 宜蘭市區改正圖

資料來源:台灣總督府公文類彙,1914,V07209-A003

(38)

二、地方交通建設

從古至今地區每項交通建設的規劃設計都牽動著都市整體計畫的發展性。便捷的 交通系統帶來都市地方繁榮,但相對著也有可能引發極大的負面衝擊效應。而在宜蘭 地區交通建設歷史上紀錄著每一條交通路徑的開闢都賦與宜蘭地區非常重大的改變及 影響,近年來最大的交通建設莫過於 2006 年通車的蔣渭水高速公路,不僅開啟長年因 高山隔絕而屢次往返只能穿越九彎十八拐的北宜公路而造成的城鄉差距,也更進一步 縮短宜蘭通行台北的往返車程時間及距離,蔣渭水高速公路通車帶給宜蘭區域都市發 展嶄新的一頁,過往的歷史演化紀錄著宜蘭每段重要的交通建設(如圖 3-4 所記錄)。

圖 3- 3 宜蘭市線態空間位置軸線圖 圖片來源:本研究繪製

(39)

縣內對於對外交通不便與工商產業發展不振,是宜蘭縣民長期以來的最深刻的感 受,當年甚至連設立大學都成為縣市長競選時的政治訴求,這些期待或訴求在近幾年 來都得到某些進展和建設成果。宜蘭縣內的交通問題,在經濟起飛的西元 1970 年代有 了長足的發展,當時適逢『能源危機』,政府為持續經濟發展,推動大型公共建設,

與宜蘭縣內有關的北迴鐵路、蘇澳港被列入十大建設,北迴鐵路於西元 1980 年正式通 車;蘇澳港於西元 1974 年開工,西元 1976 年興建北部濱海公路。

戴寶村(2001)聯外道路中最具代表性則以中部、北部橫貫公路、北迴鐵路、北 部濱海公路、北宜高速公路為之。尤以 2006 年 6 月 16 日通車的北宜高速公路為宜蘭 縣交通史上最具革命性的變化。

宜蘭交通運輸雖然大幅改善,不過充其量,只是宜蘭縣既有的設施的延長和擴充,

宜蘭縣民認為要根本解決交通問題,還是要興建一條連絡台北、宜蘭的直線道路,直 到 1989 年交通部終於核定興建北宜快速公路,後來又提升為高速公路的層級。蔣渭水 高速公路是宜蘭地區有史以來最大型的交通建設,它是國內第一條橫跨東西部的高速 公路,西以南港系統交流道,和北部第二高速公路相接,東至宜蘭縣頭城鎮,南至蘇 澳鎮,長約 54.3 公里,貫穿雪山山脈,沿線大部分為隧道和橋樑。

蔣渭水高速公路在 1991 年 7 月 15 日開工,最艱困的工程就是全長 12.9 公里、亞 洲第一長的公路隧道─雪山隧道,因為通過破碎帶地質,開工以來,湧水、崩塌等情 況不斷,期間歷經 36 次大小規模出水、25 次TBM全斷面鑽掘機受困,讓工程進度 一度停擺,通車日期被迫數度延期。但工程終於在所有員工的辛苦付出之後,2004 年 9 月 16 日貫通雪山隧道,而國道 5 號高速公路也終於在 2006 年 6 月 16 日全線通車,

命名為『蔣渭水高速公路』。

圖 3- 4 宜蘭縣內重要交通建設歷程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40)

這不但拉近了宜蘭與台北之間的距離,也帶動產業的流通性、交通的便捷性、旅 遊觀光即成宜蘭主要推動的項目之一,以前宜蘭都大家稱為台北後花園,在大多數人 的印象若要從台北前往宜蘭遊玩一定要駕馭過綿綿彎嶇的九彎十八拐北宜公路一路上 蜿蜒的道路下,玩意就已經下滑總給外來客些許不好的回憶,因此『蔣渭水高速公路』

的開通減短了交通輈車往返時間上的問題,也帶給宜蘭縣民外出至台北洽公、外出求 學的孩子們返鄉時的便利,對於消費空間的影響在於傳統市場許多的攤商都是從台北 當天來回,對於攤商而言交通建設的便捷性會節省通勤成本與時間成本限制,本研究 將交通建設歷程對於宜蘭的影響性整理如下(表 3-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important and satisfaction analysis of experiential marketing in traditional bakery industry by using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d

Therefore, how to promote and the maintenance service quality can continue forever topic of the management, becomes the research once more focal point.So, how to try to

To explore and improve accuracy of the existing biaxial rectangular robot, the research uses two linear scales to measure the positioning errors of the two axes.. After tha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the emerging fraudulent crime and to conduct a survey research through empirical questionnaires, based on

Taking National No.5 Highway and Ilan area as objects of research,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variability of the impact of on Ilan area before and after the opening of snow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compare how a traditional narrative teaching method and a GeoGebra-based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al method affect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conduct the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how to use th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method to process the response of a single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cross-strait visitor’s tourist experience.With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motives stated as above, the objectives of this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