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無私奉獻: 一位輔導志工的生命敘說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無私奉獻: 一位輔導志工的生命敘說"

Copied!
12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諮商心理碩士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張如慧 博士

無私奉獻:

一位輔導志工的生命敘說

研 究 生: 郭燕靜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0 一 年 七 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諮商心理碩士班

碩士論文

無私奉獻:

一位輔導志工的生命敘說

研 究 生:郭燕靜 撰

指導教授:張如慧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一 0 一 年 七 月

(4)
(5)
(6)

誌謝辭

好久沒有這種當學生的感覺了,感謝老公當初的鼓勵,讓我有勇氣與決心去 準備研究所的考試。

感謝如慧老師積極、不厭其煩地指導我,每次將論文寄給您看,您總是以「急 件」的速度幫我審閱,給我回應,您不但在論文方面給我幫助,也總是能關心我 的身體狀況,不論是門牙斷裂,進行植牙補骨手術;或是懷著身孕撰寫論文,您 總是提醒我別讓自己太勞累,您貼心的叮嚀讓我覺得溫暖,而您認真指導的態度 更讓我敬佩;感謝簡良平老師與蔡東鐘老師在研究法方面給我的指導,讓我的論 文能更加完整;感謝東大教導過我的老師,讓我的研究所生涯獲益良多。

感謝研究所的同學們,因為你們的陪伴,我度過了三個充實的暑假,從課堂 上的研究分享,到課餘時間的閒話家常,這些可愛的回憶,我都會放在心裡好好 珍藏。

感謝老公的鼓勵,感謝我肚子裡的小公主,妳總是乖乖地,讓媽媽在這段時 間沒有任何的不適,媽媽愛妳喔!感謝我最親愛的家人,你們的愛讓我更自己,

也更愛這個世界,也謝謝你們為了我的論文,延後來臺東遊玩的時間,現在開始,

請盡量來找我!

郭燕靜 2012

(7)

無私奉獻:一位輔導志工的生命敘說

作者:郭燕靜

國立臺東大學 教育學系 諮商心理碩士班

摘 要

本研究旨在以生命敘說的方式,探討一位退休的輔導主任,其長 期擔任輔導志工的生命經驗、輔導經驗,及輔導經驗對其生命的影響。

希望輔導志工的生命分享能帶給大眾啟示,給在教育現場的老師、退 休人員,以及各機構的輔導志工做為參考。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有三:

一、 探討生命經驗與擔任輔導志工之關聯 二、 探討輔導志工之成就與挫折

三、 探討輔導經驗對輔導志工生命的影響 研究結論如下:

一、 輔導志工的親人常樂於助人,求學時期師長也給予許多幫助。

二、 輔導志工的成就來自於受助者的改變,面對挫折時會放鬆身心 以及充實專業知識。

三、 輔導經驗讓輔導志工學習到包容與珍惜。

關鍵詞:輔導志工、生命敘說。

(8)

Selfless offer:A narrative research of a volunteer counselor

Yen-Ching Kuo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iscuss a retired director of counseling whose rich counseling and life experience of working as a long-term volunteer counselor and the impact of counseling to the lives with a self-narrative way. May the sharing of his volunteer counselor experience inspires people devoted education field, retired teachers and volunteer counselors in every institution.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experience and working as a volunteer counselor.

2. To explore the achievement and frustration of a volunteer counselor.

3. To discuss the impact of life and counseling experience to a volunteer counselor.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Family members of volunteer counselors are willing to help others and obtained a great deal of help from teachers during school life.

2. The achievement of a volunteer counselor derives from the change of a recipient, and a volunteer counselor may relax and enhance his/he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while encounter frustration.

3. Cherishing and tolerating are acquired by volunteer counselors through counseling experience.

Keyword: volunteer counselor, self-narrative

(9)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2

第二節 名詞釋義···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5

第一節 我國在志願服務的定義及現況 ··· 5

第二節 家庭教育及家庭教及中心工作內涵 ··· 12

第三節 志願服務之相關研究 ··· 1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23

第一節 研究取向與方法 ··· 2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9

第三節 研究流程··· 29

第四節 資料處理及分析 ··· 30

第五節 研究倫理與信效度 ··· 33

第四章 無私奉獻的生命故事 ··· 37

第一節 我與阿福老師 ··· 37

第二節 阿福老師的原生家庭 ··· 39

第三節 阿福老師的求學時代 ··· 49

第四節 阿福老師的職場經驗 ··· 53

第五節 阿福老師的志工生涯 ··· 57

第六節 關於我 ··· 78

(10)

第五章 結論 ··· 87

第一節 生命經驗與擔任輔導志工之關聯 ··· 87

第二節 輔導志工之成就與挫折 ··· 89

第三節 輔導志工經驗對輔導志工生命的影響 ··· 90

後記 生命的交會:我與阿福老師 ··· 91

☆克服逆境 ··· 91

☆平凡中的典範 ··· 92

參考文獻 ··· 93

一、中文部分 ··· 93

二、英文部分 ··· 96

附錄 ··· 97

附錄一 教育部 98 年度補助地方政府推動家庭教育計畫整理表 ··· 97

附錄二 社會福利機構推動家庭教育計畫整理表 ··· 101

附錄三 志工參與志願服務動機之研究整理表 ··· 102

附錄四 志願服務經驗對志工產生的影響整理表 ··· 104

附錄五 輔導志工之研究整理 ··· 108

附錄六 訪談大綱··· 112

附錄七 職場經驗逐字稿綜合分析 ··· 113

(11)

圖表目次

表 3-1 研究對象簡介 ··· 29

表 3-2 訪談資料編碼代號說明 ··· 31

圖 3-1 研究過程中的再呈現層級 ··· 27

圖 3-2 研究過程中的再呈現層級一例 ··· 28

圖 3-3 研究流程圖 ··· 30

(12)

第一章、 緒論

近年來台灣面臨價值變遷、家庭結構改變迅速的社會,有越來越多的家庭及 社會問題不斷發生,充斥在我們的週遭。然而卻有人在退休之後,選擇擔任輔導 志工,走入需要幫助的家庭,默默付出。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 目的;第二節為名詞釋義;第三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因為你的付出,中輟生回學校了;因為你的關懷,家長及師長們更有力量了。

壹、 研究動機

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除了接受學校教育外,家庭教育也是很重要的環節。

隨著社會變遷、價值觀的改變,現今家庭所扮演的功能也與過去有所不同,過去 的教育改革的重心,焦點多關注在學校教育,卻忘了同樣影響孩子教育的起源—

家庭。家庭是每一個人來到這世界上最早接觸的環境,對孩子來說,家庭供給生 存所需的物質與精神支持,也為日後人生觀的形成奠定基礎;對成人來說,家庭 供給個人成長與發展所必須的生活經驗與機會,滿足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因此,

不論社會如何變遷,文化如何相異,家庭始終是人類不可或缺的根源。

然而隨著時代的演進,「家」的樣貌與過去有很大的不同,社會情況也日益複 雜,現代人面臨各方面的壓力增加,衍生出不少隨著新文明的疾病及重大傷害。

包括自殺人數增加、自殺年齡下降、單親、繼親和隔代家庭增加,及中輟生問題 等,都顯示家庭失功能的現象(沈慶鴻,2008)。林水木(2005)也提出家庭是所 有社會問題的主要根源,家庭教育的功能若能發揮,將能有助於解決青少年的問 題。此外,在俞國良、辛自強(2000)的研究中也顯示出,大部份的家長希望了解 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以上皆顯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研究者在小學任教九年,常常發現有狀況的孩子來自於有狀況的家庭,深深的 覺得對於改善學生的行為,學校教育能做的實在有限,要教育好學生,就要先教 育好家庭,然而每次學校舉辦親職教育活動或者親師座談會,最需要參與的家長,

往往都是缺席的,這樣的情況總是讓校方覺得很無力。然而老師們也認為,在學

(13)

校做得再多,也不及家庭對學生的影響,家庭教育對於一位孩子的成長存在著不 可抹煞的地位,而老師在校的教學工作之餘,實在很難再為需要關懷的家庭多付 出心力。

當各校面臨輔導資源如此不足的窘境時,卻有一批來自家庭教育中心的志工主 動投入輔導志工的行列,而這些輔導志工當中不乏具有輔導背景的退休教師,他 們所執行的的工作,不僅是面對學校困擾學生,也走進學生家庭,給與家長關懷 以及提供教養觀念,希望透過這樣的協助,提高家長的教養能力,改善學生的偏 差行為,讓輔導能雙管齊下,不再只是學校單方面的負擔。

過去台灣各縣市的文化中心都有設立家庭教育推廣志工,希望能藉由辦理各 種活動,來教導民眾如何經營管理家庭,並提供諮詢服務。民國92年政府更是催 生了家庭教育法(2003),各縣市政府成立了「家庭教育中心」,招募志工參與,並 培訓志工從事家庭教育的推廣與電話諮詢服務,96年度起,為更落實志工的服務,

進而推動「建構最需要關懷家庭輔導網絡」,讓志工走到需要關懷的家庭現場主動 提供服務。以往的家庭教育因為社會種種的現實因素,而漸漸失功能,教師也因 為授課及個人家庭因素,而無法深入協助,家庭教育法的訂定本應該透過立法,

讓每個家庭在需要被關注協助的時候伸出援手,重新賦予家長教育子女的功能,

減少孩子的行為偏差的產生。

研究者民國 97 年開始,接觸了「臺東縣家庭教育中心」,參加了多場「建構最 需要關懷家庭輔導網絡」志工培訓課程,這些課程讓研究者感到很驚訝,因為在 課程中,沒有太多深奧的學理,講師們是用最簡單的方式教授既專業又實用的諮 商技巧,並以小組演練的方式,讓志工們能更熟悉諮商態度及方法。此外,研究 者也利用假日和志工們到成功鎮及長濱鄉進行家庭訪視,在過程中,研究者看見 了許多弱勢家庭的困難,更看見了志工在家庭諮商的專業性,這和研究者認知中 的「志工」有很大的不同,他們不但有最真誠的態度,並且用最自然方式發揮諮 商技巧,這對心輔系畢業,而又擔任輔導業務七年的研究者來說,實在很震撼!

研究者認為這些志工正在做的,是給弱勢家庭最實質的幫助,教育處、學校用心 的輔導學生,但最有效果的就是真的走入家庭,給予關懷,原來在這群志工當中,

臥虎藏龍,有多位是退休的輔導主任,有過多年的輔導經驗。

「志工企業家」一書提到許多人在社會變革上扮演的角色,與商業企業家如初 一轍,他們充滿動力,並用最大的能力創造出更美好的世界(汪芸譯,2006);而

(14)

「愛心發電機」(張錦弘、翁喆裕,2004)一書則記錄了台灣 20 位青少年志工的熱 情故事,有人從電玩小子變成醫院志工,有人為流浪狗請命,看了書裡的故事,

讓研究者對志工肅然起敬。

研究者在輔導學生的過程中,有時感到無力,因為專業能力及時間不足;因為 學生改變的速度太緩慢,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好不容易有點進步,卻可能因為一 點外在的刺激而又退回去;也因為學生的問題牽涉到一個有狀況的家庭系統,老 師的力量無法產生那麼大的影響,面對這些狀況,難免感到挫折。成為一位「助 人者」,在工作上需付出極大心力以並向自己的價值觀挑戰,一位好的助人者,除 了有充足的專業知能外,更重要需要極大的熱忱以及經驗,本研究將以深度訪談 的方式,研究一位退而不休的資深輔導志工的生命史,了解在面對老師們幾乎要 放棄的孩子,他如何付出關懷,適時給予家庭支持,引導學生走出迷途;當多數 老師在退休後享受另一階段的人生時,他還是願意默默的在為偏鄉奉獻所學,將 畢生的經驗與第一線老師經驗分享,鼓勵老師多關懷孩子,給予老師及家長們支 持。是怎麼樣的成長背景影響著他,讓他產生助人的動力,維持助人的信念;助 人的過程中,得到什麼樣的成就,遇到挫折時,又是如何面對,而輔導經驗又帶 給他什麼樣的影響,研究者希望透過本研究的記錄及撰寫,帶大家來認識這平凡 中的典範。

貳、 研究目的

依據研究背動機與背景歸納出本研究目的如下列幾點:

一、探討受訪者生命經驗與擔任輔導志工之關聯 二、探討受訪者擔任輔導志工之成就與挫折 三、探討受訪者擔任輔導經驗對其生命的影響

四、綜合本研究整理,提供有志成為助人者的生命經驗參考,

(15)

第二節、 名詞釋義

壹、 家庭教育中心

家庭教育中心成立背景是教育部為因應社會發展需要,解決日益嚴重的家庭 問題,在各縣市成立「親職教育諮詢中心」,家庭教育法(2003)公佈之後,更名為 家庭教育中心。本研究之家庭教育中心是指臺東縣家庭教育中心。

貳、 生命史研究

所謂的生命史,是只個體的生命經驗歷程,而生命歷程被概念化為一連串個 人、行為、情境的互動順序。也就是一個生命從生到死的過程中一連續的事件與 經驗,以及這些是件相互影響的一連串個人狀態與情境遭遇(丁興祥,200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 研究範圍

本研究之對象僅限於參與臺東縣家庭教育中心「建構最需要關懷家庭輔導網 絡」之計畫的退休老師,這一位輔導老師也是最投入本計畫方案的志工,探究其 成長背景、養成教育的歷程以及輔導工作經驗,與自己的成長背景、養成教育及 自己的輔導工作經驗做分析。

貳、 研究限制

研究者選擇參與臺東縣家庭教育中心「建構最需要關懷家庭輔導網絡」之計 畫的退休老師為研究對象,故本研究結果無法涵蓋所有學校老師、參與其他方案 之志工,及其他縣市之家庭教育中心志工。

(1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節共分成三小節,第一節探討我國在志願服務的推動歷程以及現況。第二 節探討家庭教育中心的演進以及現階段功能;第三節探討生命史研究的價值與意 義。

第一節 我國在志願服務的定義及現況

壹、 什麼是志願服務

美國趨勢專家波普康(Faith Popcorn)曾經預言,廿一世紀將是志願服務的新 世紀,未來將出現一種自我犧牲的新思潮,成年人會投入更多時間從事公共服務。

所謂的志工,是指那些本著志願服務的精神,不計較有形的報酬,而實際付出 時間、財物、勞力和知能來協助他人。有別於「義工」,志願服務工作者(志工)

必須是經過服務相關的課程受訓,經考核才可以進行服務性工作。也有學者提到,

志工是因為了解社會需求,而以實際行動善盡社會責任。特別是民主的社會,投 入志願服務工作是公民參與的具體表現,這不僅是一種國民參與公共事務的權 利,也是社會責任,此定義有四個重要特質(Ellis & Weisbord, Noyes, 1991): 一、選擇:強調志願服務的自由意志。

二、社會責任:志願服務是有利於他人的。

三、不計較金錢報酬:不是為了經濟上的報酬而從事利他的活動。

四、不是義務:志願服務不是依法必然要做的事。

在早期臺灣民間團體運用民眾義務性的協助推動活動,統稱為義工;政府為 了運用民眾參與志願服務工作,鼓勵社會大眾參與,最早於民國八十四年七月內 政部訂頒「廣結志工拓展社會福利工作—祥和計畫」,是臺灣推動志願服務制度化 的開端,並積極推動志願服務制度的建立。行政院為促進各機關實施志願服務,

於民國八十五年訂定「行政院暨所屬各機關實施志願服務要點」,規定各機關推動 社會福利、衛生保健、教育文化、環境保護及觀光旅遊等業務,得運用志願服務 工作人員協助辦理。文建會則自七十九年度起即已開始執行「文化機構義工之培 訓與獎勵」計畫,實施對象包括各縣市文化局、文化中心等文化機構義工(林秀眉,

2003)。

(17)

我國也隨著國際趨勢,於 2001 年—國際志工年開始,頒訂通過「志願服務法」, 成為世界上少數立法的國家。依據志願服務法第三條(2001),志願服務、志願服務 者、志願服務運用單位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 志願服務:民眾出於自由意志,非基於個人義務或法律責任,秉誠心以知識、

體能、勞力、經驗、技術、時間等貢獻社會,不以獲取報酬為目的,以提高 公共事務效能及增進社會公益所為之各項輔助性服務。

二、 志願服務者(以下簡稱志工):對社會提出志願服務者。

三、 志願服務運用單位:運用志工之機關、 機構、學校、法人或經政府立案團體。

回應波普康的預測,臺灣近年來不論是政府機關或是民間社團,陸陸續續成 立志工團體,如縣市政府的服務台,提供諮詢便民洽公。民眾參與志願服務,讓 社會正向發展,是社會進步的動能。

貳、 志願服務之功能

根據鍾任琴(1990)的觀點,志願服務工作之功能可歸納為以下六點:

一、 支援性的功能

儘管社會大眾已認識到福利社會的必要性,也已習慣要求政府負責舉辦相關 社會福利事業。然社會福利工作範圍甚廣,對於眾多之需求,國家機關也難以全 數滿足。此時若能透過相關志願服務團體來擔當,即可發揮支援的功能,使服務 工作更為健全。

二、 補充性的功能

許多服務性質工作或許亟需專業人士來擔任,如身心治療或復健工作等,此 時志工即可提供較低層次的治療性服務,以彌補專業人士的不足。

三、 替代性的功能

志工若接受完整且計畫性的專業訓練,即可替代專業人員之不足。

四、 社會環境提升的功能

志願服務團體除提供相關之直接性服務之外,對於某些議題同時可以扮演倡

(18)

導者的角色。例如:環保團體除從事環保工作外,同時可積極宣導環保理念,使 環保觀念可以落實於下一代身上。因此,在彌補社會既有之缺陷外,志願服務團 體更可提供社會發展的理想與目標,進而提升整體社會環境。

五、 實用性的功能

志願服務工作最基本的表現就在於提供簡易且直接的服務,以滿足案主的需 求。透過此種實際的協助工作,給予了最即時的服務。

六、 整體性的功能

從事社會服務工作的單位不僅有民間團體、私人企業,亦包含了公立機構與 公立機關。儘管彼此組織特性有異,但服務社會的本質是相同的。彼此合作,不 僅凝聚了個人與團體,也凝聚整體社會。

臺灣有很多參與志工服務的民眾,多數是從職場退休的人,對照鍾任琴的論 點,以支援性的功能對應,不少機關的服務台都會有志工讓洽公的民眾可以更快 知道到哪裡辦理公務;從補充性的功能對應,在學校等教育單位,不少退休的老 師仍願意擔任志工提供過去所學,擔任課輔教師或是認輔老師,雖不是第一線工 作,也可以提供經驗讓現職教師參考。以替代性功能而言,志工有別於義工,成 為志工的過程中,除了接受基礎訓練外,必須針對期服務的單位進行進階的教育 訓練,才能為民眾服務。例如生命線的諮詢志工,必須受過專業訓練及實習階段 合格後才能正式成為上線服務志工。整體而言,當這些主要的勞動人口卸下工作 後,鼓勵他們將經驗傳承給下一代,讓他們做「有意義」的事情。

參、 志願服務之動機理論

動機是指引起個體活動,維持已引起的活動,並促使該活動朝向某一目標進 行的內在歷程。(張春興,1989),依據張春興(1989),動機理論可歸納為以下四大 類:

一、 精神分析論

按精神分析論的解釋,促動個體行為的內在歷程是慾力(libido)、生之本能(life instinct)、死之本能(death instinct)以及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者間的

(19)

互動作用。

二、 行為論

按行為論的解釋,促動個體行為的力量是個體在活動中學習得的經驗,而學 得經驗受兩種因素影響;一為差別增強作用(differential reinforcement),另一為後效 強化作用(contingency of reinforcement)

三、 人本論

按人本論的解釋,動機是人性的潛在力量,代表性的理論是馬氏需求層次論 (Maslow’s need hierarchy theory)。

四、 認知論

按認知論的解釋,影響個體行為者主要是當事者的認知。這方面的代表性理 論是歸因論(attribution theory)與認知失調論(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對於志工參與志願服務的動機及原因,Schindler-Rainman 和 Lippit 提出志工參 與志願服務的五個動機(曾華源、曾騰光,2003):

一、 自我實現或服務、責任和對於接受服務恩情之回報:以自我實現為動機取向 者,認為擔任志工是一種學習、刺激和個人成長。至於以服務取向為動機者,

視擔任志工是一種特殊的貢獻,可以滿足需求及社會性的行動。

二、 內在取向或他人取向:內在取向者重視情境中「自我內在力量」,即個人感受、

個人相關的感覺和個人的價值為決定參與志工的方針。他人取向者較重視團 體的規範、志工活動中可見的地位、服務工作與社會關係連接的結果,以及 冒險與支持的情境因素。

三、 直接互動或間接決策的影響力:直接互動者重視直接與案主接觸、從看到事 情的變化上得到回饋、和長者或兒童之間的互動、有分享的機會及喜歡和他 人在團隊中一起工作。決策影響力重事件接層面進入具影響性、決策和活動 規劃的地位,如參加委員會和決策董事會。

(20)

四、 更多社會的福祉或人際和團體成員間的意義:更多社會的福祉是指透過服務 滿足社區的需求,社會的意義和社區的聯結性是志工做選擇的標準。至於人 際和團體成員間的意義是指其參與的決定是由於共事者有良好的形象,參與 可得到人際支持,並且會對於其家庭、朋友及所屬團體帶來某些意義。

五、 自主、互賴、依賴或支持取向:自主取向強定有充分的自由做想做的事、可 以免除例行即令人厭倦的事、可以冒險和有新的刺激。互賴取向重視同儕之 間的關係、和同事之間的相互支持、工作關係是否有積極性。至於支持取向 強調明確適宜的工作內容、訓練、工作上有沒有督導協助,重視工作方針,

遵循已發展完整的規範及程序。

研究者認為,志願服務的動機多屬於Maslow的人本論,因為自由意志,也為 了滿足自我實現而從事志願服務。

肆、 志願服務之發展趨勢

志願服務的發展趨勢,因應時代的變遷其任務而有所不同。由學者張英陣提 到可以由資訊發展、人口因素、宗教因素等來探討

一、 資訊科技的影響:

數位化的便捷可以在志工的管理上有所改變,可以透過網路進行志工招募;

也可以透過線上課程進行志工的教育訓練,省時又方便;志工間的聯繫也可以透 過電子郵件進行,其他如志工的各項服務檔案等透過電腦進行系統化的整理,便 於查詢。這些都是過去需要人力與時間的投入方能完成的,現在可以透過資訊科 技縮短這些繁瑣的資料整理。

二、 人口因素:

(一)高齡化社會:

台灣已經是個高齡化的社會,老人也是重要的社會資源,不一定是在職場或家 庭上貢獻心力,也可以在社區從事各項公益活動,以國外為例:美國幾個特別為 老人設計的志願服務方案,,如:退休老人方案方案(Retired Senior and Volunteer Program, RSVP) 、老朋友方案(Senior Companion Program) 、寄養祖父母方案(Foster

(21)

Grandparent Program) 、退休經理人員工作團(Senior Corps of Retired Executives, SCORE)可供參考。

(二)志願服務人口年輕化:

過去台灣的學生族群過度注重於課業,較缺乏從生活的體驗中去學習,進行 志願服務的工作。像是目前在學校中所推廣的 「服務學習」 (service learning), 就是一種重視學習因素的服務,透過有計畫的服務活動方案,以滿足被服務者的 需求,同時促進服務者的發展(林勝義,2001)。教育部也鼓勵學生多利用暑假到 各個社服機構或政府單位擔任志工服務工作,從升學的加分到大學的必修學分,

都有規劃。從學習的角度,志願服務方案不僅大學生與中學生可做,更可將年齡 降低至兒童志工。

(三)鼓勵支持性志願服務:

英國的志願服務調查顯示,志工參與和社經地位的關係極密切。最高所得的 族群,參與正式志願服務的比例,2倍於最低所得的人,也就是經濟弱勢族群參與 志願服務的機會較少,形成了志願服務的社會隔離(social exclusion) 。弱勢族群 無法參與志願服務可能有許多因素,因此,應設法排除障礙,特別為低所得者、

身心障礙者、少數民族、外籍配偶提供志願服務的機會,這就是所謂「支持性志 願服務」。台灣的社會結構已經是M型化的社會,現階段即需要支持性的志願服務 的資源投入,給予社會關懷與支持。

三、 宗教因素:

最近這幾年來,各種宗教在臺灣蓬勃發展,也發揮宗教的救濟社會的精神,

除了過去的物質或金錢的援助外,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的活動是實際投入進行人 道關懷。許多的教義不論是「悲田勝敬田」 、或「博愛精神」都可透過志願服務 來實踐。一些佛教與民間信仰的宗教團體,也逐漸從傳統的救濟走向弱勢族群,

提供面對面的服務。一些基督宗教的信仰分享小組也轉化成關懷行動小組。相信 未來會有更多有宗教信仰的人,將信仰的理念化為實際關懷他人的志願性行動。

四、 志工管理專業化:

在志願服務法生效推動後,台灣不會是民間組織或是政府機關都積極的推動 志工服務的工作,為完整記錄志工的服務工作與管理,越來越多運用網路、數位

(22)

科技來協助志工從事服務、紀錄等工作,提高工作效力以及便於運用單位紀錄與 管理。

近年來,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人已經步入老年階段,在臺灣也漸漸進入高齡化 的社會,醫療的發達也讓許多人既使邁入老年身體依然硬朗,可以鼓勵他們在生 活中進行有意義的活動。

另一方面,從小的求學階段培養孩子進行服務學習的課程,能讓他們從中學 習為他人服務,會有不同的生命體驗。

數位化的時代來臨,講求時效的現代社會,人往往因為壓力而產生文明病,

若能培養支持性的服務志工,透過宗教或是其它輔導原理,提供情緒的安撫,讓 受文明病困擾的人感受溫暖。

依據上述整理,發現志願服務是出自於本身意願,經過長時間訓練,進行有 利於社會的服務,他們不求報酬,卻為社會、為人們帶來許多幫助,他們因為想 自我實現、因為責任感使然、因為曾受人幫助、因為人際間的影響,因為實踐宗 教的博愛理念,他們付出自己的時間及心力為社會服務。然而這些助人經驗必定 也會對志工產生影響,對此,研究者將在本章第三節進行相關研究的整理,此外,

從志願服務的動機發現,多屬於行為論的增強作用與人本論的自我實現,而國人 對於志願服務的動機為何?也將在本章第三節進行相關研究的整理。

(23)

第二節 家庭教育及家庭教育中心工作內涵

壹、 家庭教育

家庭是每一個人來到這世界上最先接觸的環境,也是人類生活中最重要和最 基本的一種組織。舉凡個人的生存、種族的綿延、社會的維繫、國家的建立,都 是以家庭為依據(黃迺毓,1988)。以下說明家庭教育的定義及範圍、家庭教育工作 的推展。

一、 家庭的教育的定義及範圍

依據家庭教育法第二條(2003)及家庭教育法施行細則(2004),家庭教育是指具 有增進家人關係與家庭功能之各種教育活動,其範圍如下:

(一)、 親職教育:指增進父母職能之教育活動。

(二)、 子職教育:指增進子女本分之教育活動。

(三)、 兩性教育:指增進性別知能之教育活動。

(四)、 婚姻教育:指增進夫妻關係之教育活動。

(五)、 倫理教育:指增進家族成員相互尊重及關懷之教育活動。

(六)、 家庭資源與管理教育:指增進家庭各類資源運用及管理之教育活動。

(七)、 其他家庭教育事項。

二、 家庭教育工作的推展

家庭教育要讓邊緣家庭在面對危機時,及時得到專業的指導,稍微改變觀念或 習慣,就可能成為健康家庭 (黃迺毓,2010)。以下說明家庭教育的推展機構及家 庭教育的推展機構。

(一)、 家庭教育的推展機構

依據家庭教育法第八條,推展家庭教育之機構、團體包括:1.家庭教育中心。

2.各級社會教育機構。3.各級學校。4.各類型大眾傳播機構。6.其他與家庭教育有關 之公私立機構或團體。

(24)

研究者整理國內家庭教育的主要推展機構,主要為教育部社教司及民間社會福 利機構,雖然內政部社會司也有許多對家庭提供援助的政策,但多為福利政策,

對於實際的家庭教育著力較少,故未將內政部社會司的推展計畫列入此研究。

(二)、 家庭教育的推展計畫

家庭教育不但是政府的重要政策,也是整體社會所重視的一環,研究者針對 教育部補助地方政府推動家庭教育計畫,及民間社會褔利機構所進行的家庭教育 進行整理,附錄一為教育部 98 年度補助地方政府推動家庭教育計畫,附錄二為社 會福利機構推動家庭教育計畫,根據上述兩表的整理,發現重點如下:

1. 國內的社會福利機構有許多種類,包括兒童福利機構、青少年福利機構、婦 女及家庭福利機構、老人福利機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等,許多身分都有社 會福利機構提供援助,而對於家庭教育提供支援者,則主要包含台灣世界展 望會及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2. 教育部補助地方政府推動家庭教育計畫中,對象可分為家長、弱勢家庭學童、

高關懷學生之家庭等;執行的方式可分為閱讀、成長團體、教育宣導、學童 課輔、家庭訪視、志工培訓、婚姻教育等;此外,教育部還特別針對單親、

身心障礙者、低收入戶、原住民、外籍配偶、及偏遠鄉鎮農村婦女等類女性 提供多項教育活動,從此政策中,也發現政府特別著力於婦女的教育與支持。

3. 民間社會福利機構的服務項目可說是結合家庭教育與福利制度,除了辦理一 般家庭的親子活動、親職教育,也辦理高風險家庭的輔導及文化傳承等活動,

而助學金的制度也為弱勢家庭的學童能得到更多幫助。

(25)

貳、 家庭教育中心工作內涵

研究者從臺東縣家庭教育中心網站整理出其沿革及服務項目。

一、 臺東縣家庭教育中心的沿革

(一)、 民國78年成立「臺東縣親職教育諮詢中心」,附屬於「臺東縣立文化中心 推廣組」。

(二)、 民國89年「臺東縣親職教育諮詢中心」改隸屬於縣政府教育局社教課,

由教育局督導一切行政運作。

(三)、 民國92年家庭教育法公布,臺東縣政府於民國93年11月2日訂定發布臺東 縣家庭教育中心組織規程,同年12月16日「臺東縣家庭教育中心」編制表 生效,正式成立編制為隸屬二級機關。

二、 臺東縣家庭教育中心的服務項目

臺東縣家庭教育中心成為正式推動「家庭教育」之專責機構後,依據家庭教 育法、臺東縣家庭教育中心組織規程及臺東縣家庭教育中心法定執掌,及本縣特 殊需求(本縣自然與人文條件、人口結構等),並積極配合教育部 93 年「打造新 家園-生命歷程家庭教育」五年實施計畫等政策,擬定臺東縣縣家庭教育 94 年度 工作計畫,全面推展臺東縣家庭教育活動。除提供專業之諮詢輔導服務,充分發 揮中小預防性及補救性功能外,進而期望縣民能更重視家庭教育的重要及增進整 體社會和諧與福祉。 臺東縣家庭教育中心執掌主要區分為活動推廣及諮詢輔導二 大類,分述如下:

(一)、 辦理推廣活動專案計畫:

主要推動的家庭教育活動,包括親職教育、子職教育、原住民教育、外籍配 偶家庭教育及親職教育、溫馨家庭生活體驗營、婦女教育及男性成長營。

各項活動辦理原則皆採活潑、多元設計,且可以吸引民眾參與的方式為主: 如 親子成長營、成長團體、講座、戶外學習、影片研討、親子共學、親子共作等,

以達到家人共學習、共分享的活動目的。

為推展家庭教育活動普及化,辦理之及臺東縣十六鄉鎮(包含本市、綠島及蘭 嶼),及國民中、小學及其社區並能因地制宜結合當地資源,讓活動之執行發揮最 大效益。

(26)

依據活動內容,除結合如學校、社教館等公部門共同辦理活動之外,亦結合 相關社會及民間團體資源如各社區發展協會、家庭扶助基金會臺東分事務所(臺 東家扶中心)、臺東縣外籍配偶協會、阿尼色弗兒童之家為活動增色,並增加活 動之能見度。

(二)、 辦理諮詢輔導計畫:

1. 組織人力:

依據志工管理要點及相關服務細則,使志工在推動家庭教育活動時能確知義 務及權利,使其服務能全心投入。每月固定召開志工月例會,並視需要時召開志 工幹部會議及志工評議委員會,討論各項志工相關事宜。

2. 志工在職進修及訓練:

每月固定辦理輔導志工個案研討、督導個案研討,志工讀書會;並結合 94 年 度辦理之學習型家庭教育團隊之培訓作為志工在職訓練,以增進志工各項專業服 務知能。

3. 志工運用:

(1). 由本中心諮詢輔導志工排班值勤「八八五諮詢輔導專線」,94 年 1 至 8 月諮 詢服務件數為 104 件,其中請求服務輔導者以婚姻及親職教育為多。

(2). 協助規畫、執行各項專案計畫活動及行政庶務之工作:

94 年度由志工協助之重要活動有新中心搬遷、新世紀新家庭原住民家庭教育 研討會、新中心落成啟用典禮、圖書室圖書管理(自動化編碼、上架等)16 個家庭教育工作種籽團隊分區辦理家庭教育活動、及喬遷之喜記者會等。由 於有志工們熱心的參與及無怨無悔的付出,讓家庭教育之推展順利且成效卓 著,屢獲上級肯定及好評。

(3). 志工獎勵:

於94年8月12日新中心落成啟用典禮時,請縣長徐慶元親自頒獎表揚績優志 工,頒發獎項有長青獎、績優服務獎等,並縣長徐慶元親自為志工授證,肯 定其表現,鼓勵其士氣。中心並且推薦績優志工參與教育部及臺東縣志願服 務協會表揚。

三、 建構最需要關懷家庭輔導網絡(沈慶鴻,2008)

(27)

(一)、 緣起

「建構最需要關懷家庭輔導網絡」係教育部為落實家庭教育法中對重大違規學 生和其家長的關懷,特於民國 96 年試辦推動的新方案,主要係透過各縣市家庭教 育中心和學校輔導室間的網絡連結,由學校(輔導室、導師)轉介學生、家庭教 育中心提供服務,並在家庭教育中心協助家長(家庭)、學校輔導室協助學生的 共識下,共同執行「最需要關懷家庭」的服務工作。

「建構最需要關懷家庭輔導網絡」方案,係根據家庭教育法及「各級學校提 供家庭教育諮商或輔導辦法」對優先接受家庭教育服務對象及重大違規學生及其 家長之關心,並參酌國內近年來自殺人數增加、自殺年齡下降、單親、繼親和隔 代家庭增加,及中輟生問題等所顯示之家庭失功能現象,為發揮家庭教育「預防」

家庭問題之目標,連結「學校輔導」和「家庭教育」,對「最需要關懷家庭」之 家長與學生提供服務,即促成「最需要關懷家庭」輔導網絡之推動。

(二)、 方案目標

建構「最需要關懷家庭」輔導網絡之方案目標如下:

1. 以強化家庭為目標,並維護家庭功能性的運作。

2. 以關懷家長為起點,協助父母執行適當之親職角色。

3. 以支持少年為步驟,協助學生能有健全的成長與學習環境。

(三)、 服務對象

為避免與現有的「高危機」、「高風險」服務方案重覆,造成資源重疊;且 本著「教育」、「預防」的立場,本方案之服務對象以「國中階段」之「高關懷」

學生的「家庭」或「家長」為主,而該學生或家長處境如下:

1. 重大違規少年,而家長在親子教育上無法施力者。

2. 少年長期中輟、或經常性中輟(或少年有中輟之虞者)。

3. 家長過度忙碌於工作,使得少年未獲得適當照顧。

4. 家長失業,使得少年未獲得適當照顧。

由於上述四類學生問題行為之形成因素複雜,可能包括個人因素、交友因 素、學校因素、家庭經濟因素等,本方案之協助對象以「家庭因素」(如父母管教

(28)

不當、親子溝通問題、父母無時間管教子女等)形成其違規、中輟之虞或適應不 佳者為優先(尚未中輟、觸犯)。

(四)、 案主來源

根據上述服務對象的陳述,服務對象來源之主要管道如下:

1. 由於學生皆在學校學習,故學校係最能掌握學生適應狀況的單位,因此來自 於國中輔導室和班級導師之轉介,應是服務對象最主要的來源。

2. 「885 專線」之案主且符合本方案服務對象之條件,並願意接受本方案之服 務。

3. 其他機構轉介而來,且符合本方案服務對象之條件,並願意接受本方案之服 務。

4. 透過媒體或其他管道,得知本方案訊息而自行前來,並願意接受本方案服務 者。

5. 學校、885 專線及各機構所提供之轉介對象,皆會是「最需要關懷家庭」輔導 方案的案主來源;不過,在方案試辦初期,會以學校轉介而來的個案為主,

而透過學生來接觸家長、改變家長的教養行為才是本方案之最終目標。

(五)、 五、服務定位

本建構「最需要關懷家庭」輔導網絡之服務定位為:「為服務對象提供家庭教 育(婚姻教育、親職教育、子職教育等)之諮詢、教育、輔導和支持等服務。」 而 在提供服務對象諮詢、教育、輔導和支持等服務時,為了達到服務目標,可以交 替運用個別輔導、團體輔導、親職諮詢、親職教育、讀書會、親子活動等方式來 進行服務工作。

綜合上述發現,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的活動皆根據教育部的政策而施行,並能 結合地方資源,除了學校、社教資源之外,還包括民間社會福利機構,讓需要幫 助的家庭能得到更完善的幫助,而家庭教育中心與民間社會福利機構相同之處,

則為辦理家庭輔導。此外,教育部針對家庭教育的計畫很多元,對於家長的部分 多為教育與宣導活動,然而有些需要幫助的家長並不會主動參與此類活動,他們 需要的,或許不是教育,而是關懷,得到關懷,就有了力量,家庭才能有健全的

(29)

功能,建構最需要關懷家庭輔導網絡便是在提供這樣的服務。

家庭教育中心所辦理的各項工作,除了委託學校辦理,不論是推廣服務、諮 詢關懷等都需要志工極大的投入與協助。在各項方案推動之前,家庭教育中心都 會推派志工參與種子研習,並且在研習後回到各縣市進行志工的教育訓練,培養 縣市的推廣人員,進而協助行政進行各項任務。除此之外,從研究者與臺東縣家 庭教育中心接觸的經驗發現,中心經常從其他縣市聘請具有輔導專長的講師來為 志工上課,除了教導同理心、情感反映、面質等基本的輔導技巧外,也多次開設

「焦點解決」短期諮商的課程,讓志工們在有限的時間內,用不一樣的方法幫助 個案及家庭。而當志工在助人現場遇到困難時,也可以利用每週固定的督導時間,

與其他夥伴交換意見,或者向督導諮詢。這些志工當中,有些以前就是學校老師,

並在學校擔任輔導工作,有些則是退休後才開始這方面的學習,本研究之研究對 象為退休輔導主任,除了在學校有豐富的輔導經驗,在中心更曾擔任志工團團長,

參與過中心推動的各項方案,研究者希望透過此研究,了解其受過的專業訓練及 輔導經驗。

(30)

第三節 志願服務之相關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討一位資深輔導志工之生命敘說,因此將國內對於志願服務的 動機、輔導經驗對其影影響,以及輔導志工之相關研究進行歸納整理。

壹、 志願服務動機之相關研究

研究者對於志願服務動機的相關研究(蔡佳螢,2000;張碧雲,2004;林慧貞,

2006;胡紹華,2008;陳孟君,2008;劉怡苓,2009;吳慧卿 2009;沈佳敏、林麗 娟,2009;許麗娟,2009;賴淑君,2010;廖秀年,2010;陳慧珍,2010;林惠美,

2010;沈佩宜,2010),(文獻整理於附錄三)進行歸納,有以下幾點發現:

一、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方面除了有青少年、大學生、小學教師、高齡者、新移民之外,還 包括在各個機構服務之志工,此外張碧雲(2004)、林惠美(2010)特別針對女性志願 服務進行研究。

二、 研究對象之服務機構

研究對象之服務機構包括醫療體系、輔導機構、運動賽會、社區、慈濟、學 校、親善大使社團、身心障礙服務機構等。

三、 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發現志願服務的動機很多元,也因為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服務 年資和宗教信仰不同,而對志願服務的參與動機有顯著差異,包括個人興趣、社 會責任感、充實自我、母職延伸、利他主義、求取新知及技能、拓展人際關係、

受服務單位的精神感動、受他人鼓勵與影響、尋求生命意義等。沈佳敏、林麗娟(2009) 發現大學生於圖書館服務的動機為「知識技能」、「社會經驗」、「人際關係」、

「成就與奉獻」、「社群影響」以及「自我成長」,並另外對阻礙因素進行研究;

胡邵華(2008)則發現青少年的志願服務動機是受家庭影響及能在升學推甄中加 分;陳慧珍(2010)發現新移民的志願服務動機包括打發時間及成員特質吸引。此 外,從蔡佳螢(2000)針對安寧療護志工做研究,發現其動機除了社會責任感、興趣、

(31)

增進知識之外,還包括宗教因素;賴淑君(2010)針對慈濟委員;廖秀年(2010)針對 銀髮族;林惠美(2010)針對銀髮族的校園志工媽媽等的研究,發現其研究對象之志 願服務動機皆包括自我實現。

貳、 志願服務對志工產生的影響之相關研究

研究者對於志願服務所產生的意義與影響的相關研究(周美惠,2003;張碧雲,

2004;林麗惠,2006;何亭嫻,2007;林進勛,2007;陳玫瑜,2008;張嘉窈,2010;

劉盈蘭,2010;林詠淇,2010) (文獻整理於附錄四)進行歸納,有以下幾點發現:

一、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方面多為輔導志工、高齡者,此外還包括大學課輔學生、特教老師,

以及公家機關志工。

二、 研究結果

研究者整理志願服務對志工的意義包括:1.增進人際關係、豐富生活的內涵,

2.重新檢視生命的價值,充實人生,有助生命意義的追尋;對志工的影響包括:1.

增進傾聽、包容、陪伴等技巧的經驗累積,從中獲得智慧並能改善家庭關係,2.

生活態度的改變、生命價值的轉變、主動性、包容力、溝通技巧與敏感度的提升,

3.感受到「被需要」的親密感,獲得自我肯定與自我實現。

參、 輔導志工之相關研究

研究者縮小範圍,聚焦在國內以輔導志工為研究對象之相關研究進行整理 (周 美惠,2003;張碧雲,2004;周玉靜,2005;林進勛,2007;莊玉麗,2007;蔡月 芬,2008;陳惠玲,2008;張翠華,2009;陳玉美,2009;李明川,2010) (文獻整 理於附錄五)進行歸納,有以下幾點發現:

一、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包含服務於生命線或家庭教育中心等機構的志工,另外,蔡月芬 (2008)、莊玉麗(2007)、張碧雲(2004)所做的研究,其研究對象則包含各種機構之志

(32)

工,其中張月芬的七個研究對象中,有一位在生命線、地檢署、更保會、監獄、

看守所、犯保會、醫院、小學等單位擔任過志工,其他研究對象也在多種單位服 務;莊麗玉的研究對象包含服務於家庭教育中心或少年隊的志工;張碧雲的研究 對象則分別為服務於張老師諮商輔導中心、生命線、及家庭教育中心之志工。

二、 研究內容及發現

研究內容的部分,周美惠(2003) 、張碧雲(2004)、及蔡月芬(2008)皆以訪談的 方式了解輔導經驗對輔導志工的影響,周美惠(2003)的研究結果發現,輔導經驗讓 志工獲得成就感、學習傾聽、尊重、促進人際關係和諧、接納自己;蔡月芬(2008) 的研究結果則發現,輔導經驗讓志工充實輔導知能,並且對人多一些包容;張碧 雲(2004)的研究則是為輔導志工寫生命故事,並探究輔導經驗對他們的影響及引發 的省思。莊玉麗 (2007)以深度訪談進行研究,發現輔導中輟生的志工需要更多的 愛心與耐心,而且要讓中輟的孩子回到學校內學習,單靠志工一人的力量是有限 的,需要家庭與學校合作,方才有希望;周玉靜(2005)以敘說的方式進行研究,發 現志工參與的動機傾向於利己性,並與個人生活境遇有關;林進勛(2007)發現志工 參與的動機多元,並與個人生活體驗有關,志願服務也讓人際關係改變;陳惠玲 (2008)發現,志工持續服務與在機構的進修機會及獎勵制度有關,面對挫折時,會 積極充實專業能力,而志願服務也讓志工改善人際關係,並懂得珍惜當下;陳玉 美(2009)也發現,影響志工持續服務的意願與機構的穩定性、自我成長、成就滿足、

回饋與助人、良好的人際互動及歸屬感有關;張翠華(2009)針對志工的服務經驗進 行研究;李明川(2010)研究志工面對壓力的因應策略。

綜合上述發現,社會上有許多人為了因為各種不同的原因從事志願服務,雖 然這是沒有報酬的服務,大家卻樂在其中,因為志工們的努力付出,讓整個社會 受惠,然而在志願服務的過程中,志工本身也是受惠者,改變人生觀、增進人際 關係、學會尊重、學會包容,並且自我實現。

擔任輔導志工需要更多的愛心與耐心,上述關於輔導志工的研究多以志工的 服務動機、服務經驗、服務經驗對生命的影響等為研究內容,然而周玉靜(2005)及 林進勛(2006)都發現擔任志工與其生命經驗有關,是什麼樣的生命經驗會讓人有具 有服務的熱忱,什麼樣的原生家庭、求學過程、職場經歷會讓人願意持續為別人

(33)

服務,為別的家庭付出,他有過哪些專業訓練、有什麼成就感、如何面對挫折,

而這些輔導經驗又如何影響著他,這是研究者所好奇的。故本研究將帶大家來認 識一位擔任輔導志工19年的退休輔導主任,閱讀他的生命故事。

(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第一節說明研究取向與方法,第二節介紹對象,第三節說明研究流程,

第四節說明研究資料處理與分析,第五節為研究者角色與研究倫理。

第一節、 研究取向與方法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的敘事研究,本節介紹質性研究與敘事研究,並說明採敘事 研究的原因。

壹、 研究取向

Lichtman 認為,質性研究是一個廣義的詞彙。它是一種獲得知識的方式,研究 者利用此種方式蒐集、組織,並且詮釋他們從人們所得到的資訊,而這些資訊是 研究者利用她或他自己的眼睛與耳朵去過濾篩選得來的。質性研究通常會牽涉到 深度訪談(in depth interviews)以及/或者是對人們在自然以及社會情境中的觀察。質 性研究與量化研究有著名顯的對比與差異,因為量化研究依賴假設考驗、因果關 係,以及統計分析(江吟梓、蘇文賢譯,2010)。

質性研究是一種不須經統計程序或量化技巧而執行的研究,因此它是一種相 對於量化取向的研究方法,其主要目的在於探索某一事件或現象的本質與意義(黃 寶園,2006)。

根據以上所述,本研究採質性研究之理由如下:

一、 國內對於志工的研究多以量化取向進行,研究內容也多以參與志願服務的動 機,及志願服務對志工的影響為主,研究者認為對於一位資深輔導志工願意 長時間擔任助人工作,其成長背景及輔導經驗更值得深入去探討。

二、 研究者本身曾擔任學校的兼任輔導教師,希望透過此研究,與受訪者分享輔 導經驗,並且將受訪者的生命故事作為學習的典範。

貳、 研究方法

一、 敘說探究法

Conney&Clandinin 認為敘說探究是了解經驗的一種方式,它是研究者和參與者 隨著時間的流逝,在一個或一連串的地點,並且在與環境的社會互動中,所建立

(35)

起來的合作(蔡敏玲譯,2003)。敘事研究是指研究使用方法,讓接受研究者說出他 們心中具有故事性質的生活故事,藉以了解不同個人體驗其周遭世界的方式。敘 事研究者蒐集有關個人的生活資料,且採取合作方式,建構有關個人經驗的故事,

以及討論其賦予該等經驗意義 (王文科、王志宏,2008) 。

Conney&Clandinin 認為敘說探究的目標在於了解經驗並創塑經驗之意義(蔡敏 玲譯,2003)。林美珠(2000)認為廣義而言,使用或分析敘事素材的研究,即是一種

「敘事研究」。在敘說研究中,資料的蒐集是以一種故事的方式被蒐集,像是訪談 中的生命故事,或是人類學家在觀察中以敘事方式記下觀察所得,而敘說研究既 可以作為研究的目的,亦可作為一種研究的工具。人類是天生最佳的故事敘說者 (storyteller),而人可以說無時無刻都在說故事。人們在說故事中賦予生命經驗意 義,故事也提供了一個人經驗的凝結與連續,並在我們與他人的溝通中佔有核心 的角色。

每一個生命,都有段精彩豐富的故事,所謂的生命敘說研究,亦可稱為「生 命史」、「傳記」。從事質性研究的領域中,敘說(narrative)和生命故事(life story)

的概念逐漸在社會科學的研究中佔有一席之地,儼然成為一種新的科學典範。敘 說,要呈現的並非客觀的、普遍的真理,而是要提供一種可以作為彼此理解溝通 的暫時棲腳處(truces),由此反覆地進入饒富脈絡意義的知識之途,進而尋找可能 性的實踐之道(范信賢,2002)。

關於「生命史」或「傳記」研究,在人文及社會科學中,不同於專業領域有 其自身的歷史。在 19 世紀,人類學已開始用生命史研究不同的文化。到了 1930 年代,人類學家及社會學家曾大量收集個人的「生命史」及「傳記」資料,用以 了解當時的社會及文化現象。

心理學界則有 Allport 及 Murray 主張研究「個人生命」。Murray 主張有機體(人) 即為有機體的「歷史」。認為研究「人」應以個人的生命歷程為研究的「長單位」,

提出了「人格學」(personology)(或可稱為「人學」),人格學的目的在研究個人的生 命。Murray 可以說是「人文科學」心理學的繼承者及開拓者之一。而 Freud 早在 1910 年,首度用精神分析理論,探究「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的童年經驗可 說是「心理傳記學」之起源。( 丁興祥,倪鳴香 2008)

綜合上述,敘說探究是研究對象敘說自己的生命經驗,生命經驗在其社會脈 絡中形成獨一無二的意義。研究者在小學任教,發現在教學過程,在與學生相處

(36)

的經驗中,得到的回饋、啟發、意義並不少於學生給的,回顧研究者的教學省思 札記,研究者的付出、輔導學生的記錄以及學生的改變,總讓人感動,因而有更 強的動力為學生付出。研究者在教學中,喜歡說故事給學生聽,有時說別人的故 事,有時說自己的故事,那些故事、那些感動是獨一無二的,在說的過程中因為 重新敘說,而讓研究者對於自己的生命故事產生了新的體會,以前的疑惑似乎在 自己的敘說過程中找到解答,以前讓人難過的事件也找它的意義,而學生的眼神、

表情也和研究者產生交流。

研究者在學校中輔導學生經常被學生的改變而感動,在此研究中,研究對象 面對的家庭狀況比研究者在學校面對的複雜許多,在志工培訓的過程裡,在家庭 訪視的經驗中,他曾經得到什麼成就與感動、如何面對挫折,輔導經驗又對他們 造成什麼影響,這是研究者所好奇的,而敘說的過程中將觸動了他們及研究者心 靈深處的某個角落,或者因為這些經驗而為自己過去的人生課題找到解答,研究 者認為這些是最珍貴的,而且每個人感受到的都是與眾不同的,於是採取敘事的 方式進行此研究。

二、 敘說的實施

Riessman(1993)認為凡是研究者所處理的談話、文本、互動和解釋都無法中立 且客觀,唯一能做的只是經驗的再現而已(引自胡幼慧,1999,頁 160)。Riessman 並提出經驗再現的五個階段:

(一)、 關注經驗(attending to experience):

經驗的「再現」必須回到意識層面的活動,其包括了對原始經驗所產生的意 念或印象反應、回憶及重新組織。透過關注和思考,才得以將一些現象「意義化」;

藉由思考,得以主動地在第一階段的經驗再現中,用新的方式建構實際。

(二)、 訴說經驗(telling about experience):

訴說是個人敘述說的產出(performance)。敘說者的內在體驗透過事件的敘說 重新地被組織,因此如何將事件原委表達清楚、如何有秩序地呈現事件、聽者為 何人等,都是值得進一步探索的。

(37)

(三)、 轉錄經驗(transcribing experience)

研究者不但參與對話,亦經由錄音、轉錄、選擇性節路的方式形成研究資料。

錄音的使用於記錄對話的方式,再將對話轉錄為文字時,研究者筆須選擇要呈現 哪些內容、哪些對話可以透過文字呈現給讀者等,所以這階段亦可說是研究者的

「詮釋」實踐,有其理論的意涵。

(四)、 分析經驗(analyzing experience)

在這個階段中,分析經驗是有步驟的,研究者要留下哪些問題、割捨哪些問 題,如何將分散或片段的資料組織成一個完整的故事等,都是在這個階段中決定,

所以也會加入研究者個人的價值觀、政治立場和所採取的理論視角等。

(五)、 閱讀經驗(reading experience)

每種文本都是多重聲音的(Multiple voice),開放給不同的讀者與不同的建構。

研究者完成分析之後,最後便是讀者的參與。讀者會有不同的解讀,研究者在分 析完,將邀請受訪者、指導教授來共同審閱。經由不同讀者的觀點與意見,來思 考研究方法的呈現是否恰當。

Riessmen 強調這些分析的歷程強調的是一種「再呈現」,而不是階段的觀點,

因為受訪者在選擇訴說其經驗事件或組織其經驗脈絡時,研究者謄寫、分析期全 是文本與讀者閱讀時比較均會產生或大或小的扭曲,並不是經驗的全貌,因此,

敘事反映不只是受訪者的建構歷程,更強調研究者主動選擇和創造呈現故事的方 法。最後,Riessmen 把「經驗世界的再次呈現」分為五種層次,如下圖:

(38)

圖 3-1 研究過程中的再呈現層級 資料來源:胡幼慧(1996)

分析經驗(analyzing experience)

閱讀經驗(reading experience)

轉錄經驗(transcribing experience)

訴說經驗(analyzing experience)

關注經驗(attending experience)

原始經驗(primary experience)

(39)

本研究關注於輔導志工各個階段生涯發展歷程,對受訪者而言,堅持在輔導 工作上的付出時,並沒有多餘的念頭,受訪的故事從小的求學階段、工作階段與 實際生活層面,的經驗為何,希望能透過敘說的方式,回到過去,找到經驗。

圖 3-2 研究過程中的再呈現層級一例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對於曾經擔任學校兼任輔導教師的研究者,本研究受訪對象的生命經驗是極 為重要的借鏡。研究過程的邀請是以研究者切身經驗貼近受訪者,讓受訪者信任,

訪談的開端即為經驗的傳承,生命的連結,讓受訪者願意從這過程中激盪出更多 能量,期待這樣的經驗,能成為有志成為一位助人工作者一個學習的典範。

分析經驗 閱讀經驗

轉錄經驗

訴說經驗

關注經驗

原始經驗 受訪者選擇輔導教師退休後繼續擔任輔導志工之原因 訪談初始問題:成為老師影響最深的人,談到求學經 驗及家庭背景

關注受訪者的工作經歷,從受訪者各階段的敘說來整 理本研究所關注的焦點

重複審視受訪者的生命歷程,捉出主軸歸納本研究所 需的資料,撰寫程研究報告

分析受訪資料,延伸下一次的訪談綱要,作更深更廣 的探討

每次訪談過後,轉錄當次訪談內容,思考關於相關經 驗是否有遺漏之處

(40)

第二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採取立意抽樣方式,立意抽樣(purposive sampling)是指研究者根據相關 理論與經驗,主觀認為採用某些受試者即能成為合適的研究樣本,亦即研究者認 為以此方式即可達到研究目的(黃寶園,2007)。

研究者在進行此研究之前,已曾與研究對象有過一同進行輔導訪視的經驗,

也知悉研究對象之輔導經驗十分豐富,研究者認為此研究對象為最合適的樣本,

並且能提供最多訊息,以助研究者達到研究目的。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退休輔導主任,曾經參與「臺東縣生命線」,並擔任過總 幹事,目前參與「臺東縣家庭教育中心」「建最需要關懷家庭輔導網絡」之輔導志 工,亦曾擔任家庭教育中心志工團團長一職。其輔導經驗 19 年,於建構案輔導之 個案六十多個。

表 3-1 研究對象簡介

年齡 性別 志工服務年資 個人簡介

60 男 19

高職退休輔導主任,具豐富相關知能與實務經 驗,與家人長期投入家庭教育中心志工行列,擔 任志工團團長,並榮獲教育部「金舵獎」表揚。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第三節、 研究流程

本節旨在說明本研究流程,依序為文獻蒐集與閱讀、實際訪談、及訪談資料 整理。

壹、 文獻蒐集與閱讀

研究者先蒐集與閱讀國內有關志願服務之相關文獻,進行研究方向的擬定。

貳、 實際訪談

研究者依據文獻整理設計出訪談大綱,與訪談對象進行四次訪談。訪談的內容 包括「原生家庭」、「求學時代」、「職場經驗」、「志工生涯」等四項主題。

(41)

參、 訪談資料整理

每次訪談均以錄音筆進行錄音,再謄寫為逐字稿,並將訪談內容進行有系統 的編碼,以利資料的整理與分析。為了更完整的呈現研究對象敘說的故事,也為 了描摹其心理過程,研究者將以第一人稱的方式,調整敘說的順序並增添一些細 節,敘寫研究參與者的生命故事。

第四節、 資料處理及分析

Marshall&Rossman 認為典型的資料分析程序可區分為六個階段:1.將資料予以 組織;2.從資料組織當中,找出範疇、主題與樣式或模式;3.針對資料的範疇、主 題與樣式或模式,加以編碼;4.檢驗逐漸浮現而出的理解;5.尋求其他可能的解釋;

6.撰寫報告(李政賢譯,2005)。

研究者將依據上述順序進行資料處理,以下分別介紹編碼、分析。

圖 3-3 研究流程圖

文獻探討 實際訪談

研究流程

理論基礎 訪談資料整理

資料處理及分析

結論及建議

(42)

壹、 編碼

逐字稿謄寫完畢之後,對內容進行編碼,編碼方式如下表:

表 3-2 訪談資料編碼代號說明 第 N 碼 符號 代表項目

第一碼 1~4 訪談次別

第二碼 1~4 故事主軸,1 為原生家庭、2 為求學時代、3 為職場經驗、4 為 志工生涯

第三碼 A~L

訪談項目(依各故事軸之項目編列)

1 原生家庭 2 求學時代 3 職場經驗 4 志工生涯

A 來自新竹的 祖父

高中與農校 初任教師 志工歲月

B 來到臺東 農校老師 牛頭班 專業學習 C 父親與祖父

昂貴的營養 升學班與明 星班

加入建構案

D 童年時光 大學之門 從農機到輔 導

培訓中的收 穫

E 阿嬤離開 大學與打工 輔導與特教 訪視經驗 F 走下坡的祖

貴人相助 不願放棄的

阿公阿嬤

G 祖父病危 不穩定的家

庭關係 H 陷入危機的

經濟狀況

對家長的協 助

I 失控的父親 個案

J 母親離開 其他課程

K 酒精與醫院 在監獄

(43)

L 家人與志工 成就與感動

M 面對挫折

N 持續助人的

動力

O 對生命的影

響 第四碼 數字 流水號

貳、 分析

Lieblich、Tuval-Mashiach 和 Zilber (1998)將敘說的資料呈現分為兩大獨立的向 度,一為整體(holistic)與類別(categorical)向度:整體取向將生命故事視為一個 整體,透過對部分情節的分析來理解整體故事意義,此取向適合研究之焦點為個 人在過去、現在、未來的歷程;類別取向則是將故事切割為段落或句子,而以段 落或句子當做分析的單位,將其分類到各個類別之中,適用於小團體的特定問題 或形成的現象。另一為內容(content)與形式(form)向度:內容取向著重在故事 內容,即在過程中發生什麼事、發生的因素、有什麼人,注重個體在故事中展現 的特質,以了解故事意義的與個人動機;形式取向則著重故事的情節架構、事件 的順序、時間軸的關連、故事的複雜性與連貫性,以及隱喻的選擇等等。

在本研究中,研究的焦點在於研究對象整體生命故事,而擔任輔導志工是一 個連續不斷的歷程,展現其生命過程的內容與經驗,重視的是其過去、現在、以 及未來的連貫性脈絡,不將生命切割成細部。因此,本研究採用「整體—內容」

分析法,作為研究的分析方法,扣緊生命歷程脈絡的豐富性,透過不斷的閱讀及 理解文本,整理出研究者對故事整體意義的詮釋及理解。

(44)

第五節、 研究倫理與信效度 壹、 研究者角色

質性研究中,研究者本身就是研究工具,在本研究中,研究者本身即是訪談 員、觀察員、記錄者,以及資料分析者。敘說探究研究者乃是協同合作建構敘事 者的真實生命,而不只是被動地記錄與報導而已(李政賢譯,2010)。本研究中,研 究者透過深度訪談的方式,為受訪者撰寫其生命故事。

研究者本身是國小教師,在東部地區服務九年,大學畢業於花蓮師院教學心 理與輔導學系,在任教期間,研究者有七年的時間擔任學校的輔導工作,並曾經 受過長期訓練,成為花蓮縣憂鬱自殺(傷)篩檢種子教師,為花蓮縣多所國中小的學 生進行憂鬱篩檢,並以敘事治療的方式進行關懷性晤談。此外,研究者也多次參 與諮商實務的相關研習,期許自己能有更專業的輔導能力來充實自己,並幫助學 生。研究者希望能透過此研究,深入了解一位長期助人之輔導志工,其成長背景、

專業訓練、以及輔導經驗。

敘說探究的起點之一是研究者自身經驗的敘說和研究者的自傳。建構我們自 己的經驗敘事,對敘說探究來說是一核心工作(蔡敏玲譯,2003)。故研究者在第四 章第六節將撰寫研究者本身的生命故事,並於後記與訪談對象的生命故事相會。

貳、 研究倫理

研究者根據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會遇到的兩難問題及具體作法分述如下:

一、 告知後同意

告知後同意是指被研究者是否充分被告知參與研究的意義及相關訊息。在訪談 進行之前,將請被研究者簽署同意書,並告知以下幾點:(一)研究內容與目的;(二) 被研究者將會被要求甚麼;(三)可能會發生的風險與收穫;(四)資料處理過程的保 密措施;(五)中途撤銷同意權;(六)讓被研究者了解研究者的身分。

二、 欺騙和隱瞞

本研究將不隱瞞研究目的與身分,研究內容因涉及輔導志工之生命經驗,為尊 重研究對象之權利與隱私,研究者將採用誠實及公開的立場,明確告本研究之研 究目的。

數據

圖 3-1  研究過程中的再呈現層級  資料來源:胡幼慧(1996)  分析經驗(analyzing experience) 閱讀經驗(reading experience)  轉錄經驗(transcribing experience) 訴說經驗(analyzing experience) 關注經驗(attending experience) 原始經驗(primary experience)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Miroslav Fiedler, Praha, Algebraic connectivity of graphs, Czechoslovak Mathematical Journal 23 (98) 1973,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Experiment a little with the Hello program. It will say that it has no clue what you mean by ouch. The exact wording of the error message is dependent on the compiler, but it might

To convert a string containing floating-point digits to its floating-point value, use the static parseDouble method of the Double class..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propose a model of routes design for the intra-network of fixed-route trucking carriers, named as the Mixed Hub-and-Spoke

By observations and recordings of the number of students without wearing helmets before the proceeding of the violation registrations and counseling measures, as well as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investigate the geometric design of curvic couplings and their formate grinding wheel selection, and discuss the geometr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