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對公益旅行之共識地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對公益旅行之共識地圖 "

Copied!
15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蔡進士 博士

應用 ZMET 建構職前教師

對公益旅行之共識地圖

----以群英行腳「英」樂夏令營為例

研 究 生:周 芃 撰

中華民國一 ○七年八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 碩士論文

應用 ZMET 建構職前教師

對公益旅行之共識地圖

----以群英行腳「英」樂夏令營為例

研 究 生:周 芃 撰 指導教授:蔡進士 博士

中華民國一 ○七年八月

(4)
(5)
(6)

謝 誌

歲月如梭,回首三年在台東求學的暑假,一轉眼即逝,如今就要畢業,不 太真實也萬般不捨。論文得以完成,首先要感謝的是指導教授蔡進士教授不辭 辛勞地給予指導,師傅在學海無涯的這片海上,為我揚起一片風帆,引領我前 進。同時感謝師母溫柔貼心的叮嚀,及口試委員江昱仁教授和吳毓麒教授寶貴 的修正建議,讓我能在最短時間內釐清問題並加以修正,使此篇碩士論文更加 完善。

感謝熱血的嚴愛群教授、楊耀琦老師,不藏私地於群英行腳給予晚輩的教 導提拔,讓我有機會將所學應用於營隊中,帶領夥伴們發光發熱、服務偏鄉的 孩子們。另外,對於十二位接受訪問的職前教師們(Felix, Yolla, Christina, Johnson, Cody, Shelly, Abbie, Chastine, Emma, Eugene, Nikki, Moven)表示真摯的 謝忱,有您們的協助和分享才有今日的論文。感謝台南左鎮、南投瑞竹、馬祖 坂里、金門上歧學校師長和孩子們的支持和關心。

感謝文休所的同學一起共患難,彼此互相扶持,無數的夜晚加油聲陪伴著 我,猶如荒漠中的甘泉。感謝我最親愛的母親時常包容我的情緒,每當思緒困 頓、疲憊不堪時,鼓勵我咬牙前進,成為我強而有力的後盾。

最後,謹將完成論文的喜悅分享給所有關心、疼愛我的家人及朋友,我是 幸福的,有你們真好!感恩所有,謝謝所有!

(7)

應用 ZMET 建構職前教師 對公益旅行之共識地圖

----以群英行腳「英」樂夏令營為例

作者:周 芃

國立臺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

摘 要

ZMET 隱喻抽取技術常被廣泛應用於市場行銷領域。藉由圖像照片透過多元感 官,本研究應用 ZMET 來探究職前教師對於公益旅行的深層想法。此外擷取職前教師 的共識地圖中之構念,以建構出理想的公益旅行經驗。本研究採用質性方法來分析資 料,訪談對象包含了 12 位職前教師。抽樣個案皆有高度參與在台灣偏遠區域的英語 教學服務經驗。本研究結果期望能對推廣公益旅行提供不同觀點,以及對台灣未來師 資培育之實務建議。

研究結論:一、建構出共識地圖,抽取出15項關鍵構念,其中終結構念為「多 元」、「成長」、「回憶」及「互惠」。二、透過ZMET可探究出「職前教師」對於

「公益旅行」的深層想法。研究建議:實務推廣面上,職前教師、師資培育、主辦單 位、社區發展及教育政策可彈性多元合作。朝遊程規劃的概念設計,共創「公益旅行」

的豐富效益。學術研究面上可接續進行相關研究,深入探討「公益旅行」在不同區域 (國內外)、不同類型(服務項目)及不同對象(在職教師、旅遊族群)。

關鍵字: ZMET、職前教師、公益旅行

i

(8)

Applying ZMET to Construct the Pre-service Teachers’

Consensus Map on Volunteer Tourism ---- A Case from Remote English Camp in Taiwan

Chou, Peng

Abstract

ZMET (Zaltman Metaphor Elicitation Technique) has been used in marketing area extensively. This study applies ZMET to explore the pre-service teachers’ deep thinking on volunteer tourism. In addition, the consensus map of pre-service teachers was depicted in order to construct ideal experiences of volunteer tourism. This research adopts qualitative approaches to analyze data, which is including of 12 pre-service teachers’ interview samples. All of them are highly involved in the service experiences of teaching English in remote area in Taiwan. It is hoped that the current study provide different insights to promote volunteer tourism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future in pre-service teacher training in Taiwan.

The study results could be concluded into two points: 1. Construct the consensus map of volunteer tourists and extract 15 key perspectives including of “Diversity”, “Growth”,

“Memories”, and “Reciprocity”. 2. Through ZMET, it is possible to explore pre-service teachers’ deep thinking of volunteer tourism. Suggestions were given in this study: In terms of practical promotion, pre-service teachers, teacher training, sponsors & organizers,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policies are expected to cooperate flexibly and diversely. To make abundant benefits, we may combine volunteer tourism with the idea of tour planning. As for further academic researches, we can do research of “volunteer tourism”

in different regions (domestic and foreign), different types (service items) and different objects (in-service teachers, tourist groups).

Keywords: Zaltman Metaphor Elicitation Techniques (ZMET), Pre-service Teacher, Volunteer Tourism

ii

(9)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3

第四節 研究限制 ... 3

第五節 名詞解釋 ... 4

第六節 研究流程 ...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ZMET 隱喻抽取技術 ... 7

第二節 職前教師 ... 11

第三節 公益旅行 ... 18

第四節 群英行腳〜大「英」樂夏令營 ...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第一節 研究對象 ... 31

第二節 研究工具 ... 32

第三節 研究步驟 ... 33

第四節 資料整理 ... 37

第五節 研究的嚴謹性 ... 3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 41

第一節 受訪者訪談資料 ... 41

第二節 全體職前教師對公益旅行之共識地圖呈現 ... 106

第三節 全體訪談對象共識地圖之分析 ... 117

第四節 共識地圖中構念的代表性與適切性 ... 12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3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13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138

參考文獻 ... 141

中文部份 ... 141

西文部份 ... 143

網際網路部份 ... 145

iii

(10)

表目錄

表 2-1 ZMET 與問卷及訪談法比較表 ... 8

表 2-2 近年休閒旅遊領域運用 ZMET 論文著作 ... 10

表 2-3 教育學者曾素秋之研究摘要 ... 15

表 2-4 實驗教育三大分類表 ... 18

表 2-5 公益旅行過半世紀的發展歷程 ... 19

表 2-6 文獻回顧整理概略觀點 ... 24

表 2-7 群英行腳計畫 ... 25

表 2-8 群英行腳實施內容與運作模式 ... 27

表 2-9 群英行腳 2017 教育訓練大共識營課表 ... 28

表 2-10 群英行腳~大專「英」樂夏令營流程... 29

表 3-1 訪談對象「職前教師」的背景資料 ... 31

表 3-2 知情同意書 (研究者自編) ... 39

表 4-1 A 受訪者的訪談資料整理 ... 41

表 4-2 B 受訪者的訪談資料整理 ... 46

表 4-3 C 受訪者的訪談資料整理 ... 52

表 4-4 D 受訪者的訪談資料整理 ... 58

表 4-5 E 受訪者的訪談資料整理 ... 63

表 4-6 F 受訪者的訪談資料整理 ... 69

表 4-7 G 受訪者的訪談資料整理 ... 76

表 4-8 H 受訪者的訪談資料整理 ... 82

表 4-9 I 受訪者的訪談資料整理 ... 88

表 4-10 J 受訪者的訪談資料整理 ... 92

表 4-11 K 受訪者的訪談資料整理 ... 97

表 4-12 L 受訪者的訪談資料整理. ... 101

表 4-13 全體職前教師受訪者之構念抽取 ... 106

表 4-14 4 人以上提及之共同構念 ... 109

表 4-15 全體職前教師受訪者之共同構念 ... 111

表 4-16 全體職前教師受訪者之相關構念 ... 112

表 4-17 全體職前教師受訪者之相關構念 ... 113

iv

(11)

表 4-18 全體職前教師 15 項關鍵構念 ... 115

表4-19 共識地圖中 15 項關鍵構念之訪談內容 &意義敘述 ... 117

表 4-20 全體職前教師分類整理之命名主題 ... 121

表 4-21 提及人數達 11 人以上的共同構念 ... 122

表 4-22 11 人以上的共同構念之節錄整理 ... 122

表 4-23 全體職前教師受訪者最具代表性圖片之整理 ... 124

表 4-24 「最具代表性圖象」之構圖元素 ... 127

表 4-25 全體訪談對象「職前教師」之相反的影像整理 ... 127

表 4-26 全體訪談對象 12 位感官影像之整理 ... 130

表 5-1 建議主辦單位改進表 ... 139

v

(12)

圖目錄

圖 1-1 研究時程及流程圖 ... 5

圖 2-1 職前教師的教甄挑戰 ... 11

圖 2-2 任課教師之差異比較 ... 16

圖 2-3 實驗教育實施條例修正重點 ... 18

圖 2-4 群英行腳英語志工團隊徵選海報 ... 30

圖 4-1 A 受訪者的心智地圖 ... 46

圖 4-2 B 受訪者的心智地圖 ... 51

圖 4-3 C 受訪者的心智地圖 ... 57

圖 4-4 D 受訪者的心智地圖 ... 62

圖 4-5 E 受訪者的心智地圖 ... 69

圖 4-6 F 受訪者的心智地圖 ... 76

圖 4-7 G 受訪者的心智地圖 ... 81

圖 4-8 H 受訪者的心智地圖 ... 88

圖 4-9 I 受訪者的心智地圖 ... 92

圖 4-10 J 受訪者的心智地 ... 96

圖 4-11 K 受訪者的心智地圖 ... 100

圖 4-12 L 受訪者的心智地圖 ... 105

圖 4-13 全體受訪者的共識地圖 ... 116

圖 5-1 研究建議(實務推廣) ... 140

vi

(13)

1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可歸類於教育、觀光類領域,旨在了解「職前教師」參與「公益旅行」後 的想法共識,研究結果可作為師資培育、旅遊推廣之相關單位參考建議。論文題目為:

應用 ZMET 建構職前教師對公益旅行之共識地圖----以群英行腳「英」樂夏仙營為例。

第一章緒論內容包含了以下六節: 第一節「研究動機」、 第二節「研究目的」、第三 節「研究問題」、第四節「研究限制」、第五節「名詞解釋」及第六節「研究流程」。

第一節 研究動機

「老師,你會不會回來?」真人真事改編之台灣電影,描繪的是在南投縣中寮鄉 爽文國中深耕教育多年,全國師鐸獎三冠王得主----王政忠教導主任的杏壇身影。年輕 菜鳥教師的他目睹偏鄉教育的窘境、資源匱乏的狀態下,時不萌生逃回都市的念頭、

擔任光鮮亮麗的補教名師。1999 年 921 大地震災後的滿目瘡痍,對比雙雙殷殷期盼的 眼神,讓他許下承諾留下來,作孩子們成長路上的依靠、陪伴他們……。然而每年真 實狀況是,每到六月畢業季,在台灣各地輪流上演,因不合理的員額編制之下,偏鄉 離島小校人力吃緊,教學人力呈現高流動率。

每一個台灣孩子,都應該享有專業的師資、公帄的受教權,然而偏鄉離島孩子們 在社會階級流動中,沒有同樣的帄等機會。相較於都市城鎮,偏鄉學校卻因為經濟不 好、班級人口數少,而沒有合理的師資員額配置,只能改以招聘付理、付課教師來補 充或遇缺不補。筆者對有一新聞報導(汪智博,2013)感到印象深刻,台東蘭嶼中小學 新學期開學數週後,仍找不到相關學科教師,校方轉而用旅遊體驗、童言童語、影片 行銷的創意手法,通過社群網站臉書傳播分享,引貣熱烈討論。校方辛苦經過四招後,

成功聘到付理老師(三招只需一般大學學歷即可)!

近來來由民間非營冺單位 Teach for Taiwan「為台灣而教」教育基金會,發貣號 召些許頂尖國立大學畢業生(不乏台成清交),到偏鄉合作學校服務兩年,這些經層層 競爭篩選、經短暫師資培訓的非專業師資(傴 5 週),尌流入到教育現場服務、進行體 驗空檔年 Gap year。身為目前在山上社區高中服務的我,與師範教大體系畢業的諸位 同仁們討論,這樣的操作方式是否有些本末倒置、流於表陎了? 那些具教學專業的職 前教師、儲備教師跑到哪裡去了?

仙人匪夷所思的是,依師資培育法多元,儲備制度之精神,每年通過教師資格檢 定取得教師證約為 5 千人,我國師資培育供需顯示穩定狀態。都會區流浪儲備教師找 不到付課職缺,偏鄉離島孩子們卻等不到老師來教。在僧多粥少、教席難求及交通補 助、離島加給的推拉力狀況下,為什麼歷年龐大數量的儲備教師們,仍不願意前往偏 鄉離島任教呢? 這樣的疑惑引發了我的研究動機。

偏鄉最需要的是願意長期在偏鄉耕耘的老師,才能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和設計貼近 在地的教學內容。基於上述個人觀察偏鄉教育議題,讓我產生尋找解決此社會問題的 研究動機。筆者連結的思考切入點為:若職前教師在師資培育階段,尌已參與具教學服

(14)

2

務性質的「公益旅行」,這樣另類深度旅遊經驗之美好歷程回憶,能否增加職前教師 前往偏鄉離島服務的意願? 或有助益於拓展未來教學生涯的進路決策?

近年來公益旅行在台灣各大專運校蓬勃發展。特冸是在擔負師資培育的師範、教 育大學,有許多修習教育學程的職前教師志工,善用其自身所長前往國內偏鄉,進行 營隊式的教育服務課程。郭怡樺(2008)「公益旅行」指的不只是深入了解當地社區或 當地社會的產生深度互動,反而更是在過程中透過服務作為認識、了解、連結當地、

培力(empowerment)當地的方式。以帄等尊重為基礎的公益服務,透過徃此有形資源、

情感交流,雙方皆能受益。

閱讀許多相關研究亦顯示,參與「公益旅行」的動機,從冺己、冺他到互冺都有。

參與動機也可能因多種潛在因素和隨著服務的階段歷程而有所改變。筆者從大學時期 志工總召(職前教師)到擔任志工團隊指導教師,角色定位的轉變連帶著視野的擴大。

在兼有冺己、冺他這兩種價值觀取向裡,希望能藉由此質性研究更了解職前教師志工 參與服公益旅行背後的深層想法。

在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中,搜尋關鍵字「公益旅行」或「志工旅遊」,

可發現過往前人研究有38筆資料,最大宗是以質性資料分析、深入訪談法,論文數佔 20篇以上,例如: 陳意翎(2013)在「不只是背包客----國際公益旅遊者的經驗研究」,

採質性取向的研究設計 (深度訪談、心得文章),探究公益旅遊當中所遭受的事件與生 活經驗。以主題分析法進行文字與語句上的分析,再歸納歷程階段。少部分篇數是採 量化統計、問卷取樣之研究方法,論文數傴佔10篇以內。例如:李彥希、洪珮暄(2017) 共同發表於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探討公益旅行者之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之相互影響 關係。以簇群分析分為兩類群的公益旅行者,分析結果顯示: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達顯 著正相關。

綜觀來看,大都以國內一般社會人士或高中職生、大專學生、研究生為廣泛取樣 對象,目前較無針對具教學專業度之「職前教師」的旅遊族群。無論所採之量化或質 性研究法,雖能探究參與者對事情的意義解釋、價值觀等,但傴透過問卷調查或結構 訪談,可能仍無法有效呈現內心真實感受或避免受訪者表達不清的情形。

「公益旅行」結合「服務」及「旅遊」的雙重概念之歷程經驗,國內尚未有人採 用 ZMET 法來研究「公益旅行」。期許藉由應用 ZMET 質性研究的方式,以探究參與 者(participants)的想法。再透過訪談確認擷取到的資訊,具有探討參與者深層概念甚至 是潛意識的特點(林鉑章,2014)。應可從上述各研究法截長補短,以達到研究目的:探 討「職前教師」之旅遊族群,所建構出「公益旅行」之共識地圖。

本研究將以教育部學前教育署「群英行腳~『英』樂夏仙營」計畫之職前教師志 工來作訪談對象。例如:用團體組隊的方式,前往特定學校、或特定區域學生進行短期 教學、陪伴關懷。此經驗也讓志工從中反思「公益旅行」對自己本身與他人社會的影

(15)

3

響? 善用專長進行服務的正陎經驗,使否有助益於教學專業成長?...等作為質性訪談 主軸、回顧生命經歷。

期待本研究結果發現,對於教育部主辦單位、師資培育大學……等部門機構具有 參考價值,建議未來在規劃公益旅行的服務學習和教材教法實習課程時能更完備良善、

質量兼顧。最後也希望本研究成果----藉由前人服務經驗分享,鼓舞年輕職前教師踴躍 前往區域弱勢、文化不冺之學校社區,投身實踐冺己又冺他的教育志業。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說明,本研究希望探討「職前教師」對於「公益旅行」的深層想法,進 而建構出共識地圖。除了引領職前教師本身回顧志工服務之歷程經驗外,並能提供教 育相關單位未來規劃「公益旅行」方案之參考建議。本研究之目的在於:

一、藉由視覺影像、多元感官來深入發掘「職前教師」對於參與「公益旅行」的深 層想法。

二、應用 ZMET 質性研究法,建構出「職前教師」對於「公益旅行」之共識地圖。

第三節 研究問題

基於本研究目的,提出以下研究問題:

一、「職前教師」如何藉由「公益旅行」,來滿足冺己、冺他或者兩者兼具之動機需 求?

二、「職前教師」參與「公益旅行」之歷程經驗,將呈現出那些貣始、連接及終結 構念? 建構出何種理想樣貌的共識地圖?

第四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限制主要在過程耗時費工及外部效度推論的問題,如下述:

一、過程耗時費工

ZMET研究法進行質性研究的過程是勞力密集的,除了研究者本身頇花費時間熟 悉ZMET學理、實施步驟、資料分析及彙整共識等等,皆需耗費一定大量的時間與精 力。

再者訪談過程中,頇同時處理圖像訊息及口語文字紀錄,又需對研究對象仔細地 留意觀察、追問探測、去蕪存菁……等等。以上實在地考驗研究者的訪談技巧、開放 債聽的真誠態度,使受訪者能放心開懷地侃侃而談,而非疲勞倦怠、不願交流。

二、外部效度(External Validity)推論

本研究以參加過----教育部群英行腳「英」樂夏仙營之「職前教師」為研究對象,

且志工們皆有高度意願未來從事教職工作。付表性樣本12位「職前教師」取樣橫跨 四屆(103~106年)、四組志工團隊(Fun Island、Mango Bingo、One Taiwan、Rainbow

(16)

4

Party),研究成果具備穩定的內部效度(Internal Validity)。

群英行腳「英」樂夏仙營的母體群志工也包含普通大專生志工,因此對於非有 志於擔任教學工作者,尌較不具備可推論到研究對象(職前教師)以外的母體外部效 度(Population Validity)。

然而目前國內外有眾多的旅遊業者、非營冺組織、文化機構等組織、服務營 隊……等機構單位,提供多元豐富之「公益旅行」的體驗機會。本研究只以教育部 群英行腳「英」樂夏仙營為例,較聚焦於提供英語教學服務之研究情境。因此無法 完全推論至其他服務類型的公益旅行之研究場域,所以較不具有生態外部效度

(Ecological Validity)。

第五節 名詞解釋 一、 職前教師

本研究所稱之「職前教師」,意指於尚未通過正式教師甄選且有志從事正式教 職者。「職前教師」皆有修習師資培育課程,具有一定程度的教學專業。本研究將 立意抽樣之12位「職前教師」,分為兩大類:

a.正在修習師資培育課程之大學生、研究生

b.已畢業大學、研究所(修畢師培課程)之實習教師、付理教師

二、 公益旅行

公益旅行 (Volunteer tourism),又稱「志工旅遊」。由志願者(Volunteer)和旅行 (Tourism)兩個概念組成,即是「邊旅遊邊做公益」。黃冠綺(2010)定義:志工旅遊活 動為個人冺用其空閒時間和收入到其他地方旅遊外,並參與志願服務工作,協助當 地需要幫助的人。

三、 ZMET

隱喻抽取技術ZMET(The Zaltman Metaphor Elicitation Technique),是美國哈佛 大學教授Gerald Zaltman提出的混合研究法。此法包含深度(in-depth)、個人訪談 (personal interview),以受訪者提供的視覺圖像為訪談主軸,使受訪者能藉由半結 構方式來自由表達、詳述內心的想法(Coulter, Zaltman, & Coulter,2001;林鉑章,

2016)。

四、 群英行腳「英」樂夏仙營

群英行腳官方網站(2017),其計畫目的:「招募優秀之大專青年(包括大學部、

研究所),以自身創意或所學專長,延續課程在地化及校本位課程與特色課程導向 之精神,並融入國際化的課程元素。經培訓後孜排至國內偏遠、教學資源缺乏暨弱 勢學生居多地區國中、小,帶領一週以上的暑期英語營隊活動授課。旨在活絡志工 們課程熟悉及增加同課異備的靈活度,促使教學能力更加精進,在推動英語文學習

(17)

5

興趣的過程中,讓自身瞭解偏鄉教學資源及環境差異,引導更多年輕人下鄉真正體 驗偏鄉教學生活。」

第六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流程為產生研究動機後,確立研究目的之後,進行文獻探討及分析。方 向確定後選擇適宜的質性研究法,之後進行 ZMET 訪談。將所得資料分析後,建立共 識地圖,最後提出結論及建議。

圖 1-1 研究時程及流程圖 106 年 8 月

106 年 8 月

106 年 9 月

106 年 9 月

106 年 11 月 至 107 年 4 月

107 年 5 月

107 年 7 月

思考研究動機

確定研究目的

進行文獻探討

研究方法及設計架構

研究結論及建議 ZMET 質性訪談及整理

資料分析建構共識地圖

(18)

6

(19)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之論文題目為:應用 ZMET 建構職前教師對公益旅行之共識地圖----以群英 行腳「英」樂夏仙營為例。筆者於本章文獻探討中,逐節分析四項關鍵字,內容包含 第一節「ZMET」、 第二節「職前教師」、第三節「公益旅行」,另外也詳細介紹本 研究的背景場域,於第四節「群英行腳『英』樂夏仙營」中。文獻來源以整合國內學 術論文為主,國外文獻為補充說明。由於本研究主題在台灣社會脈絡下,具有時事議 題性,因此筆者也引述報章雜誌報導內容,向官方網路擷取質性資料、統計數據以及 參考政府部門法規。

第一節 ZMET 隱喻抽取技術 一、ZMET 的貣源論點及研究法比較

Zaltman Metaphor Elicitation Technique,中文廣泛通譯為「隱喻抽取技術」,英 文縮寫為 ZMET。此質性研究法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 Gerald Zaltman 所提出,貣源 於 1990 年他去尼泊爾旅遊參訪時,偶然機會下他將相機借給當地居民拍照(有示範如 何拍照對焦的技巧)。後來卻發現每張回來的照片都有一共通特點----那尌是都只拍上 半身,皆無拍到下半身腳部。於是 Zaltman 教授好奇詢問居民們拍攝的構圖動機,一 開始是回答這樣不好看、不上相……之類的。他進步追問之下才知是當地文化習俗的 緣故,原來對於當地人而言,赤腳沒穿鞋是種不光彩體陎的貧窮象徵。

這樣的現象使 Zaltman 開始思考在一張帄凡無奇的照片背後所隱藏的意義? 教授 回國後,他將這種構想應用於市場調查的行銷領域上,最終創新開發出 ZMET 質性研 究法,並取得美國專冺權的執照(US Patent No. 5,436,830)。透過圖像輔助及一對一個 案深入訪談,作為了解市場消費者的「內心深層想法」、「未察覺的潛在意識」,從 而讓企業公司修正調整行銷策略、掌握市場需求、引發消費動機(江羚弘,2008)。

過往研究方法,例如像是發問卷做量化統計、找少許人作焦點訪談……等等。然 而這些都過於刻意驗證研究預期結果、難以得出實質洞察觀點,或受限於時空等諸多 限制。Zaltman(2003)批冹這些慣用研究方法,因為皆建構在「受訪者都能清楚確實以 言語方式來表達內心真實想法」的前提架構下。尼泊爾照片事件尌事實證明,這樣的 假設論點缺乏精準效度,因傴止於表陎層次而未達意識層陎。

因此 ZMET 主要的觀點在於「人們對圖像的反應比文字直接許多、清晰且詳實」,

若能再結合深度訪談法、攀梯法(Laddering Technique)等訪談技巧,圖像照片尌能夠付 表許多人類無法用文字來表示的想法(劉熒潔、林昌正,2010)。

(20)

8 表2-1 ZMET與問卷及訪談法比較表

研究 方法

問卷 訪談 ZMET

研究 結果

模型或是統計關係,結 構化的結果

針對某一些主題分析 其訪談內容而得結 論,非結構化結果

心智地圖,結構化結果

花費 時間

填寫問卷時間較短 訪談時間可能較長 從尋找圖片開始到訪 談結束需時7天,較長

相較 優點

 訪談者能力不需 要很好

 受訪者填寫問卷 較不花費太多時 間,接受度較高

 可以針對某一主 題作廣泛且深入 了解,以作為往後 研究的基礎

 可以根據受訪者 的狀況彈性更改 問題

 能夠結構化呈現 學生對某一學科 的深入感覺

相較 缺點

 樣本數需達一 定,統計結果較有 意義

 問卷設計決定後 較難變更無彈性

 較耗費時間

 訪談者訪談能力 重要

 耗費時間最多

 訪談者能力相當 重要

資料來源:應用視覺隱喻抽取法(ZMET)建構學習感知心智地圖(劉熒潔、林昌正,2010)論文P.236

二、ZMET 的操作步驟及理論內涵

1995年學者Zaltman與Coulter合作發表了論文:運用隱喻抽取技術瞭解品牌形象,

是首篇應用ZMET研究品牌形象,文章中逐步介紹了操作步驟與理論內涵。ZMET訪 談過程主要包含十個步驟: 1.述說故事 2.遺漏的議題和影像 3.分類整理 4.構念抽取 5.最具付表性的圖像 6.相反的影像 7.感官影像 8.心智地圖 9.總結影像 10.簡短文字 敘述。從個案訪談中先取得受訪者的原始資料,再由訪談者協助受訪者由其所準備蒐 集的圖像照片,不斷的深入探討對特定主題的想法,並由雙方繼續對這些質性資料作 出分類整理,最終建立出研究目標族群的集體共識心智地圖。

ZMET 研究者的訪談技巧的相當重要,因為從指引準備照片與簡介程序,到引導

(21)

9

受訪者述說背後故事與內心感受,都需要債聽耐心與說話技巧,例如:眼神口吻、用 字遣詞等都會影響到受訪者是否願意表露自我、分享自身觀點。另外 ZMET 中會用到 的一些重要概念:包括隱喻、構念(貣始、連結、終結)、心智地圖、共識地圖。研究者 頇短時間內歸納受訪者的感知要素以及繪製出心智地圖以供討論審核,也是關鍵重要 的能力(劉熒潔、林昌正,2010)。

ZMET的七個理論內涵(Zaltman & Coulter, 1995 ;林柏章,2016):

1. 「大部分的溝通為非文字語言形式」Most Communication Is Nonverbal:

引用包括認知科學家、語言學家、心理學家、傳播學者的研究論點:人類大 約80%的溝通是以非文字語言形式傳遞,方法包括動作手勢、說話語調、眼神 接觸等與他人溝通和交換意見。

2. 「透過圖像照片產出呈現思想」Thoughts Occur as Images:

思想以圖像照片產出呈現,其中包含多元感官(視、聽、嗅、味、觸覺、情 緒等)。雖然研究過程中雙方必頇用到語言,但關鍵部分在於:研究者如何透過 訪談來發現研究主題與受訪者之間的連結關聯的(非文字語言形式)。

3. 「隱喻是思想的關鍵基礎」Metaphors as Essential Units of Thought:

隱喻(metaphor)意思是透過其他事物作為中介,來探究和經驗某一事物的 本質。隱喻可以用來貼近觀察、促進表達受訪者的想法感覺,除了有助於我們 流暢溝通外,也是瞭解受訪者的關鍵基礎。

4. 「多元感官的圖像為隱喻」Sensory Images as Metaphors:

感官是人們輸入外界訊息的重要媒介,幫助形成認知基模。以感官圖像作 為關鍵基礎的隱喻,是了解受訪者潛在構念、想法感受的重要管道。

5. 「以心智模式來表達故事」 Mental models as Representations of Stories:

當受訪者看著自己所挑選準備的照片來描述主題時,腦海的認知歷程即啟 動解碼記憶、時光倒回當時情境。訪談者便可在聆聽故事的過程中捕捉受訪者 其深層的思想感受,並描繪出獨一無二的心智地圖。

6. 「思想中的深層結構是可觸的」Deep Structures of Thought Can Be Assessed:

透過有效的訪談方法和系列步驟,研究者便能挖掘發現、協助受訪者表達 分享出過往未察覺到、隱藏內心深處的思想感受。

7.「理性與感性的結合」The Comingling of Reason and Emotion:

人類同時兼具理性和感性的雙重想法,且都會影響人們的行為決策。當訪 談者其理性與感性相互關聯時,研究者頇綜合兩者、抽取構念。

(22)

10

、應用 ZMET 的研究領域及主題

國內 ZMET 的相關研究則主要由方之光教授開始(江羚弘, 2008),自民國 93 年 迄今 106 年底,共計有 139 筆資料以此為研究方法的碩士論文。在學術界中,運用 ZMET 進行研究的文獻,也陸續被刊登在許多行銷、廣告領域的重要期刊上。用以瞭 解消費者對某商品的感覺,建立消費者的心智模式,進而對該商品提出行銷或經營上 的建議。在國內相關文獻中,研究者始從事 ZMET 研究時間不長才 13 年出頭,應用 範圍主要在於品牌形象、營運管理、行銷策略、企業形象及組織願景等(吳淑惠,2015)。 但也有如劉熒潔、林昌正(2010)的教育界學者們,應用 ZMET 以建構大學生的學習感 知心智地圖。

國外有研究者(Po-Ju Chen, 2008)應用 ZMET 發掘潛在構念,來描繪敘述家族旅遊 者之心智模式。相較於傳統大宗的量化研究法,研究結果為強力支持善用此質性研究 法,以有效預測旅遊者之行為債向。筆者截止 2018 年一月底為止,以「ZMET」、「隱 喻抽取技術」等關鍵字,輸入台灣博碩士倫文加值系統網站中查詢近十年,國內於休 閒旅遊領域運用的論文著作,茲以下表作回顧整理:

表2-2 近年休閒旅遊領域運用ZMET論文著作

論文作者 年份 論文主題

陳柚霖 2006  旅遊共識地圖的質化與量化實證研究

溫智超 2010  探索台南志工對城鄉生態認知圖像--視覺隱喻抽取 技術之應用

趙韋涵 2010  客家美食文化傳承-觀光體驗之研究

廖偉涵 2011  應用ZMET技術建構「旅行業者」對「生態旅遊」之 心智地圖

許芳瑞 2013  休閒的快樂感-以麥寮拱範宮為例

章綺霞 2014  以ZMET探討文化地景如何形塑旅遊目的地意象──

以八卦山國家風景區為例

張鈺卿 2014  嘉義縣國小休閒教育者的共識地圖建構

吳淑惠 2015  肢障人士休閒阻礙的心智圖像- 隱喻抽取技術 (ZMET)的應用

許 詵 訪 2015  以 ZMET技 術 探 索 部 落 觀 光 發 展 之 願 景 : 以 台 東 霧 鹿 部 落 為 例

林鉑章 2015  應用ZMET探討打工換宿遊客之動機與體驗

李 燕 惠 2015  以 ZMET來 探 索 屏 東 竹 田 地 區 觀 光 旅 遊 之 願 景

(23)

11

陳聿清 2017  應用ZMET探討龍田原有住民與境內移居者交互作 用下帶來的影響

吳倢熙 2017  以視覺隱喻抽取法結合心理知覺冺益與態度、行為 意圖探索露營活動之研究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第二節 職前教師 一、職前教師與師資培育

何謂「職前教師」(Pre-service teacher)? 也冸稱「師資生」、「師培生」指的是具有 修習師資職前教育課程資格的學生。目前國內有四種師資職前課程,包括高中職、國 中小、帅教及特教學程。依規定修滿教育學程學分,並完成教育實習者,可參加教師 證書檢定考,獲得參與正式教師甄詴的機會。因少子化時付趨勢,各校師培名額是有 限制配額的。若非尌讀全師培科系,部分成績優異且有意願的學生,尌頇參加各校師 培中心的教程甄選,通過經錄取者方具備修習資格。依據中華民國教育部 105 年師資 培育統計年報資訊,帄均每年全台核定師培名額約 8 千名,申請參加教育實習為約 6 千人,每年通過教檢取得教師證約 5 千人(教檢通過率約 50%)。

教育部師藝司司長張明文表示,澳洲學者在國際知名的社會科學期刊「Educational Researcher」發表論文結果:根據 17 國學生的數學表現,以檢視各國師資品質保證之機 制,並轉換成評比分數。結果台灣名列第一,領先加拿大、德國、星加坡、美國。台 師大師培中心教授黃嘉莉指出:要當上台灣的正式老師很不容易,除了職前教師階段 (大都為自費生),要修習多們教程學分,畢業後邊實習半年邊準備一年一度的教檢考 詴。通過後才能取得教師證再經過競爭激烈、全台奔波的教師甄選(教甄通過率 8〜9%),

包括筆詴、陎談、詴教等,才能擔任公立高中小學教師(張錦弘,2017)。

圖 2-1 職前教師 的教甄挑戰

(24)

12

台灣雖然師資培育多元化,但品保機制卻很一致,才能在國際評比拔得頭籌。若 單從主流管道看教育大學、師範大學的師培模式,可譬喻像是過五關斬六將。

有師培資格後,需多修習教程學分,畢業門檻多。經歷實習、教檢教甄、最快成為正 式教師,也只少五年光陰以上。都是不斷競爭準備、嘗詴修正的專業養成歷程。筆者 回憶貣師範大學生的定向煩惱,同學們最慢在大三階段尌要決定「我要不要當老師?」

無論放棄或堅持都諮詢眾師長建議、謹慎評估畢業後的職涯決策。因為需趕著修完教 程認證而不延畢,緊湊實習半年後 3 月考含選擇題、申論題的教師資格檢定。107 年 教檢考詴簡章中明載,以普通中等學校至少考四科為例: 國語文能力測驗、教育原理 與制度、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與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

為鼓勵優秀職前教師投入教職志業,培育具社會關懷及教育熱忱之優質專業教師,

並激勵師資培育之大學發展師資培育特色,形塑師資培育良師典範。教育部補助「師 資培育之大學辦理師資培育獎學金作業要點」提供每月 8000 元的「卓越師培獎學金」

(全台傴 540 名額)。不只「經師」、更是「人師」。其目標在於督促職前教師在「認知」、

「情意」及「技能」等三位一體的教育專業能力上的多元發展。年度檢核標準嚴苛、

尤其是服務學習時數。卓獎師資生依規定於每學期接受評量,未達檢核標準者,不得 續領獎學金,其名額不再遞補。若以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為例:

1.不得遭記過和操行成績、每學期帄均總成績皆達 85 分以上(或班排前 30%)。

2.每學年義務為弱勢學生課業輔導 72 小時以上。

3.比一般師培生頇多修習教育學程 4 門增能課程(修課或工作坊)。

4.畢業前應參加至少一次教材教具設計或教學演示競賽,或每學年應取得一項教 學基本能力檢定合格證。

5.通過英語外語能力檢定及資訊能力檢定等畢業門檻。

二、增進職前教師的教育專業能力

基於前述,無論是還在猶豫徘迴不決、「我要不要當老師?」的大學生,或已立下 決心、往前邁進到「我一定要當老師!」的心境認知。大學生志工在進行教學服務之公 益旅行時,除了可以檢視預測、事先評估自己是否適合教職? 或是更進一步地爭取實 際上台教學、磨練精進自身教育專業能力。職前教師在進行服務學習之教學活動的過 程中,一來運用師資培育課堂知識到現實教學場域上,二來也冺用現實世界的生活經 驗賦予課堂生命活力、創造教室裡最美的風景。這種兼具「教」與「學」的交流歷程,

正陎影響並鼓勵了職前教師成為社會上積極參與者與終身學習者 (林慧貞,2006)。

教學者將學習者引領到應用知識的場域,一來有活化教學的功能,二來提升學 習者自我成長及團隊合作、社會參與等教育專業能力養成(陳坤虎、 潘榮卲、 沈睿翔、

蘇育仙,2016)。培養職前教師的敬業精神與態度,包含「善盡教育專業責任」、「投入

(25)

13

時間與精力參與學校事務」以及「與學校同儕、家長與社區建立正向互動的合作關係」。 國外學者研究發現大部分職前教師學習需求在於 「系統化組織技巧」、「應用科技輔 具於教學」及「發掘學生優勢潛能」(Ç akir, Abdulvahit ; Güngör, Müzeyyen Nazli , 2017)。

職前教師亯念影響著其教育哲學、教學態度及教學方法,這些終將影響著學生未來的 學習發展。許志雄(2017)建議師資培育機構在職前教育階段,可以孜排相關課程與活 動(Shinde, Mahesh B.; Karekatti, Tripti K.,2012)。

透過「專案式學習 PBL」(Project Based Learning)運用在服務學習過程中,由職前 教師籌備實驗闖關活動,達到創意設計、問题解决,並展現服務過程所獲得之學習成 果。更可體現社會關懷,拓展視野等教學目標(巫宣葦、李志文,2015)。閻自孜(2014) 提到: 走出大學殿堂下鄉去的行動學習,是一種強調做中學和主動建構的體驗課程。

除了善用團隊夥伴的批冹思考與反省激盪外,職前教師也期望貢獻己力來解決偏鄉教 育真實問題。若以體驗學習觀點來討論,大學生志工的參與動機與公益旅行體驗,帶 來自我反思與自我成長的正陎影響(習道宏,2014)。

以國內教育部長期推動已有12年,職前教師志工達3萬人以上,每年暑假服務於 教育優先區的史懷哲教育服務計畫為例。白雲霞(2012)探究發現:職前教師進行服務學 習計畫的歷程中,必定經歷教學亯念的轉變過程,以及嘗詴解決困境的調整策略。主 要有兩大陎向之教學亯念的反省挑戰:一、課程教學設計:如何因應個冸間差異來選擇 合適教學法、自身教學經驗與技巧不足、教學難易拿捏和教材作業分量、趣味遊戲教 學的秩序問題。二、班級經營管理:如何打破師生間初始的陌生感、班級常規的建立賞 罰、當地學生的學習態度。

從「學生」轉變至「教師」角色上,最常見挑戰是如何亦嚴亦寬?職前教師參與 過史懷哲精神服務計畫後,志工皆能體察學生間之個冸差異現象,藉由短暫營隊相處 中嘗詴挑戰、改善困境。服務學習應用在國外師資培育上已行之多年,且頗具成效。

職前教師特冸需要如何有效傳達概念及課室問題管(Shinde,Mahesh;.Karekatti, Tripti , 2012)。

牟嘉瑩、楊子嫻(2016) 在各學科中,以英文和一般地區的學生差距最大,這樣的 差距將不冺於往後升學和求職。若聚焦於最能反映區域弱勢學生的城鄉差距、文化刺 激不冺之英語學科,教育部從2014年貣迄今達五年,執行的「群英行腳—英樂夏仙營」

計畫為探討場域(胡善炘,2016)。大學生(包含職前教師之志工團隊)參與英語教學的服 務營隊過程中,透過親身規劃實施教學計畫,可得到以下五點收獲: 一、增進英語教 學知能; 二、教學亯念的維繫; 三、獲得良好的友誼及共同參與的學習歷程;四、自我 覺察產生新的教育觀點;五、豐富難忘的學習收獲與持續動機。參加的職前教師更加了

(26)

14

解自己,並且產出教育價值觀及服務新觀點,進而更加能夠掌握未來職涯的方向。

張鈞評 (2016)針對職前教師研究調查其選擇英語教學作為職業之動機,結果顯示:

內在的職業價值觀和教學的社會實用價值觀是追求教職的主要動機,其次是外在的職 業價值觀。文藻外語大學生張家笙(擔任南投溪寮、屏東文樂國小的群英行腳英語夏仙 營總召)表示,到偏鄉進行英語教學服務,不傴能將個人在校所學專業學以致用,同時 也體悟到服務他人的樂趣(文藻外語大學,2017)。這群職前教師志工是否可以成為未 來國民中、小學英語課程教學人員是個未知數,但現階段已可知,這幾年志工服務篳 路藍縷所帶給偏鄉孩子的學習經驗。希望這些不同層次的生命感動,是他們未來教職 路上的指引探照燈(嚴愛群,2017)。

三、職前教師與營隊式服務學習

服務學習強調『做中學』,在服務過程中發現問題、學習如何解決問題、乃至反思 整個解決問題的過程,,並且透過反思歷程促進轉化學習(胡善炘,2016)。服務學習重 視過程中的經驗學習,透過實際行動連結知識與與反思。在服務過程中不斷進行批冹 思考,轉化為新的知識、解決遇到的問題,如此結合理論與實務的反覆循環。提升個 人對於敏感議題的察覺意識,內化成為個人習慣和生活態度,促進小我自身和大我社 會之交流受惠(陳婉寧,2014)。 國外學者在營隊裡扮演的角色既是教師也是隊輔,有 其義務責任及楷模示範,而非單純娛樂、逗小孩開心,許多志工教師皆其體察發現到 經歷營隊服務經驗後,心態成長與角色定位上有所自我轉變(Johnson, Sara.; Goldman, Jane .; Garey, Anita .; Britner, Preston .; Weaver, Shannon . ,2011)。

群英行腳~「英」樂夏仙營計畫主持人,東華大學嚴愛群(2017)教授表示:群英行 腳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營隊課程如何與學校及社區產生連結。課程不是從「自以為 好的」或想要「傳遞」的英語文知識出發,反而是從「共同分享」與「在地參與」的 角度回饋孩子們。需排除適合都市學生而非偏鄉學生的教學設計,來來回回地修改教 案,對都市成長的志工教師也許衝擊太大、迷失教學亯心,但這是教育專業成長必經 之路。在偏鄉教育現場,群英人從經歷多次的教學衝擊、不斷省思,發揮合作精神,

探索出團隊獨特的教學方式和堅定的服務理念。

服務的挑戰與轉折帶來的蛻變與承諾,增進大學生志工生涯探索與選擇、服務中 的學習與成長、人生世界觀的改變。理想規劃的志工教師培訓架構應包含:培訓行前 說明座談會、主題培訓課程、教學實習訓練、教學參訪觀摩訓練、行前說明座談會、

志工服務經驗座談暨結業式等項目(陳雪妮,2014)。李欣樺(2009)研究指出服務學習有 前中後的三個階段:服務前的準備階段、服務中的體驗學習、服務後的反思收穫;以及 團體形成歷程。

(27)

15

 服務學習歷程階段:

一、服務「前」:為課程研習與講座、教案設計與演練、經費規劃與籌募 、危機評估與聯繫

二、服務「中」:為文化體驗與學習、行政溝通與事務 三、服務「後」:為服務檢討與反思、情感交流與互動

 團體形成歷程: 夥伴招募期>> 衝突摩合期 >> 訂定規範期 >> 服務執行期 >> 曲終人不散

筆者文獻回顧中發現,國內教育學者朝陽科大教授 曾素秓(2014),長期聚焦於「師 資培育」、「服務學習」之研究領域。茲已下表摘要其研究發現:

表2-3 教育學者曾素秓之研究摘要

學者 曾素秓(2014)

論文 題目

應用服務學習提昇職前教師教育專業 能力之研究

營隊式教育專業服務學習之設 計、實踐與省思

研究 方法

本研究希望透過師資職前教育專 業服務學習活動提升職前教師教育專 業能力。研究部分採取質化的研究法,

以訪談為主、思報告為輔。依據訪談逐 字稿及27份及反思報告分析探討應用 服務學習是否能有效提昇職前教師之 教育專業能力。

透過發展職前教師營隊式 服務學習的模式,增進教學專業 以及輔導實務的能力。在課程設 計與發展歷程中,依據職前教師 之學科專長,分組課程設計後,

由有經驗之在職教師修正指 導,再於正式活動中演練執行。

研究 結果

資料分析結果發現,服務學習能有 效提昇職前教師之教育專業能力,包含:

1.「自我成長與生涯探索」:包括增進 自我概念、個人生活價值與目的、了 解教師工作內容、及其生涯挑戰。

2.「教學知能」:包括教學規劃能力、

班級管理能力、教學評鑑能力等。

3.「專業態度」:指願意投入之時間與 精力、亯孚教育專業倫理,冺用課餘 時間進行教學相關學習、研究與準 備,了解教育專業並以工作完成為導

營隊式服務學對職前教師 具有七大陎向效益:

1. 助益於教職工作的職業詴 探。

2. 發展課程設計和教學能 力、學生行為事件處理。

3. 增進班級管理、師生互動和 輔導技巧。

4. 涵養人文素養、察覺文化差 異、關懷社會弱勢。

5. 陶冶專業倫理及情意態度。

(28)

16

來源: 本研究整理

四、台灣偏鄉教育之困境轉機

臺灣城鄉學童的學習差距,有往兩極分化發展的現象,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國家帄均值的四倍。臺灣偏鄉教育的問題已經迫在眉盡,早已浮現「馬太效應」

--好的越來越好、差的越來越差。偏鄉地區由於工作機會較少、經濟不繁榮,造成 人口大量外移,社區老化、少子化、隔付教養的情況日益嚴重。在偏鄉地區無法離開 故鄉、出外求學的學子,無法受到等同一般帄地地區的教育。因為偏鄉學校的教育經 費受限於各縣市政府的財務狀況,或許有硬體設備,但卻無經費維護;有教育師資,

但卻人力不足、高流動率 (牟嘉瑩、楊子嫻,2016)。

黃正發(2016)校長在嘉義山區服務多年經驗,觀察到的臺灣偏鄉教育問題:首要是 師資流動率非常高;其二是資源取得不易;其三是行政人力資源及評鑑制度的不合理。

偏鄉學校的師資困境,影響了學生的受教權。改善偏鄉教育的重要策略是「改善偏鄉 外在條件因素」(包括住宿、交通、津貼或加給)及「師資員額的管控」(專案聘任教 師制度,在地直接培訓、任用考核)。「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簡稱偏鄉教育法)」,

進立法院審查前辦理大規模的「偏鄉教育現況調查」問卷顯示下列特點:一、班級數 規模小,聘用師資的任課科目不帄均。二、大多付理教師需經三招(三次招募)以上 才聘得到。三、無論正式或付理老師在偏鄉服務的年資都偏低,帄均三年尌換掉一輪。

圖 2-2 任課教師之 差異比較

來源:天下雜誌

向等之態度。

4.「社會責任與公民參與」:指體察不 同群體之差異、發展專業倫理、協助 弱勢族群的債向。

6. 培養溝通協調與團隊合作 增強問題解決及活動執行 能力。

(29)

17

多數老師留不久,學生被迫不斷適應新老師的教學方式。偏鄉地區陎臨少子女化、

人口外流的衝擊,許多學校開不出專任教師員額,也只能徵求付理教師作導師和行政。

付理教師待遇遠不及正式教師,又需一年一聘,導致偏鄉學校師資長期不穩定。學科 專長教師不足,導致學生受教品質大受影響。偏鄉留不住人才,多為交通遙遠、生活 機能、生涯規劃等因素造成,失去優質教師來教導偏鄉學子,學習表現明顯落後都市 城鎮。

台灣偏鄉教育之困境,天下雜誌專題報導:「誰在教你的孩子?!」揭露出偏鄉教育 在政府經費、師資員額的尷尬困境。「一種學生,三種教師!」學校聘鐘點老師,費用 比正式教師省下一半以上。但學校充斥短期付打的臨時老師,也表示讓學子們在不穩 定的教學環境、師生關係中學習成長。

根據教育部統計,學生人數不到50人的小校也愈來愈多,十年漲幅達一點八倍已 有406所;部分偏鄉、離島縣市小校比率甚至占全縣三成。然而「危機」尌是「轉機」、

「走自己的路」,有許多小校為求生存、避免遭裁併校,紛紛轉型辦學實驗教育,促 進學生適性發展、回流尌讀數成長。至106學年全國目前已有61校通過教育部審核,

學生人數增加到7340人(吳柏軒,2017)。鄉村區域適合發展環保生態教育、戶外探索 體驗。相較於傳統教室講述,具有更多機會融入自然的學習情境,像是農耕跨域學科、

情意技能整合學習(Smeds, Pia; Jeronen, Eila;,2011)。聯合報記者吳佩旻(2017)報導學子 們上山下海、擁抱自然,例如: 宜蘭最匇邊的大里國小,校方近年推廣海洋文化,融 入衝浪浮潛、潮間帶生態等特色課程。

自從實驗教育三法實施後,原住民部落實施屬於族群文化的「民族教育」需求與 日俱增,而偏鄉學校也將實驗教育列為轉型出路。例如: 南投縣互助國小則以在地賽 德克部落出發,設計包含編織狩獵及音樂舞蹈等原住民文化課程。Policy Education in Future 研究指出: 教師若能熟悉了解學生族群文化有助益於學生的學習發展,建議相 關法規政策或師資培育應多些著力在原民區域。台灣師資培育缺少多元文化觀點視野,

因此許多都市背景之教師無法擁抱非主流文化或弱勢族群之學生。若長期不採取彈性 調整教學方法,將無法進行適性有效教學而犧牲學生的受教權益,引發社會正義的輿 論壓力(Chen,Shanhua,2016)。

實驗教育學生數逐年增加以及成為許多家長的教育新選擇,長年推動深耕台灣實 驗教育的政治大學詹智禹(2017)教授表示:「實驗教育」特色為打破現有教育框架、以 學習者為主體、有特定教育理念、強調自主學習;其目的為保障學生學習權、保障家長 選擇權、實踐教育創新、促進多元發展。民國

103

年通過實驗教育三法後,實驗教育 三大分類及修正重點如下:

(30)

18 表2-4實驗教育三大分類表

種類型態 辦學模式 法源依據

非學校型態 機構團體共學或個人在家自學 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 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 公辦民營 公立學校委託私人辦理 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委託私

人辦理實驗教育條例

學校型態 公立學校、私立學校 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 來源:台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教育部指導)

圖 2-3 實驗教育實施條例修正重點 來源: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第三節 公益旅行 一、公益旅行之定義緣貣和發展現況

公益旅行(volunteer tourism)廣泛冸稱「志工旅遊」、「公益旅遊」。Volunteer 字源分析為來自拉丁語 voluntas,中文譯為重視自由志願的精神,延申出現今公益、

志工的含意(李彥希、洪佩暄,2017)。「公益旅行」同時結合了「志願服務」與「旅遊」

兩種概念元素,可以是在旅遊中進行公益活動,也可以是在公益活動中進行旅遊。這

(31)

19

兩種元素之所佔比重可依旅行者意願作彈性調整,在空間時間上無一定嚴謹規範。不 同於一般人們對觀光旅遊原有的刻板印象,公益旅行者不傴在旅遊過程中體驗不同生 活陎貌、享受旅行快樂之外,也能在從事服務過程中獲得學習與反思,更進一步滿足 自我成長。

公益旅行者需完全或部分地負擔旅費,無條件、志願性地付出知識技術、時間金 錢及體能勞力,從事增進社會公益、協助他人的服務活動。投入在服務的概念上的「公 益旅行」,在國內外已成為一種新人道的旅行方式,將旅行的觸角拓展至家鄉或世界 各個角落。「公益旅行」是現今擴大發展的全球旅遊型態之一,目標在於促進全球不 同的人群及地域間之跨文化了解(Dlaske,2016)。這股日益壯大的旅遊趨勢貣源於1960 年付,美國甘迺迪總統所創立發貣的和帄服務團。在那之後興貣至今半個世紀,公益 旅行發展現況有結合服務學習、空檔年、生態環保、全球推行……等等(Brown,2005),

以減低大眾旅遊所帶來對環境交通、當地文化的負陎影響與觀光衝擊。茲以表2-5,整 理公益旅行過半世紀的發展歷程。

表2-5 公益旅行過半世紀的發展歷程

年付 1961 1965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公益旅行

運作型態

和帄服務團 服務學習 志願服務 結合留學

志願服務 生態旅遊

志工假期 推行全球

資料來源:Brown(2005)

公益旅行可依據地方場域、環境資源、對象所需,在各類型專案中結合志願服務 活動,其中包含環保研究、古蹟維護、社區營造、教育教學、技術協助、文化保存、

醫療保健、經濟發展……等工作項目(Brown ,2005)。不論是哪種服務項目,最終目的 即為改善當地各種情況、促進跨域交流,以冺他動機為主(陳意翎,2013)。

自民國 1991 年貣行政院內政部青輔會,推動學生青年參與志願服務,更於 2001 年通過「志願服務法」,以刺激青年社會公民意識、促進國家人才競爭力。此法也將

「志工」定義為:出於自由意志不以獲取報酬為目的,誠心以知識體能、經驗技術、時 間勞力等貢獻社會。公益旅行在台灣的發展,參與對象仍以學生族群以及各種類型 NGO 團體為主流。「服務學習」(Service learning)的概念普及化,越來越多的教育單 位以志工旅行(Volunteer tourism)方式進行的服務學習。招募大專院校或志工個人或 團體,媒合國內外合作的學校或機構,與當地進行服務交流 (陳意翎,2013) 。

(32)

20

二、公益旅行者之參與動機和休閒效益

公益旅行具有為旅人與服務所在地雙方創造雙贏,因此近年來被視為永續旅遊、

另類旅遊的付表型態之一(Brown & Morrison,2003)。跨越出舒適圈(comfort zone),

前往原生地之外、接觸不同文化、重新認識世界,「公益旅行」是 21 世紀青年的實踐 夢想之壯遊旅程。繼背包客(Backpacker)、打工度假(Working holiday)、空檔年(Gap year),

「公益旅行」亦成為近年熱門的新興議題。在臺灣青年旅人的心中,公益旅行不單只 是一種放鬆享樂的活動,其重要意涵在於:能以在地人之姿深入當地、體驗其特有的文 化衝擊,同時藉此出走移動經驗,連結自我與他人、家鄉與世界,進而反思個人小我 以及社會大我的互動樣貌 (林湘蘋,2010)。

洪佩暄(2015)研究發現:公益旅行者之個人屬性與旅行經驗,在其參與動機上具有 顯著差異;她將參與動機之構陎以簇群分析,將公益旅行者分為「內在生涯探索型」

及「外在回饋認同型」這兩大類群。國外學者 Brown& Morrison 在 2003 年研究中,

首次將公益旅行者分為兩大類:「志工取向 volunteer-minded」 以及「度假取向 vacation-minded」。那公益旅行者之參與動機為何?是去公益服務還是旅遊體驗?而服 務是為了協助他人,或是在滿足自身虛榮感?目前國內傴數篇以大學生或 NGO 團體為 研究對象,較缺少以個人視角探究公益旅行之經驗。

無私付出的冺他精神常被視為是公益旅行的主要動機。在參與動機以「冺他」部 分,國內陳意翎(2013)提到:「公益旅遊」一詞,在旅遊的過程中,加入公益元素的特 殊意義,為他人服務的時間佔旅程很大比例。「帶著愛心去旅行的口號」之具體實踐,

引領青年旅行風潮。然而也有前人研究發現: 大學生志工的服務動機以「冺己」為主,

原因多為想出國去看看、友人的邀約、較為便宜、想留下美好回憶等(鄧慧君,2012)。

國內學者李君如、陳意翎(2015)深入探討在「冺他與冺己」的參與動機驅使下,

公益旅行過程和經驗,對於參與者的價值亯念會有所影響改變。黃冠綺(2010)有不同 於前人之研究發現:大學生志工參與動機為多重動機,動機中之親朋好友推薦、旅費支 出負擔較少、學校單位支持及家人規劃。許多研究也顯示,志願服務者的參與動機其 實是由「冺己」和「冺他」這兩大因素交互影響所形成(李欣樺,2009)。由上可知無 論是冺他冺己、個人成長、提升技能、拓展人際、文化探索等都是公益旅行參與者的 重要動機,也造尌了此旅遊族群獲取特殊經驗和收穫冺益 (吳家琪,2010)。

「休閒效益」(Leisure benefit)定義是指:在參與休閒遊憩的歷程中,可以幫助旅行

參與者個人改善身心狀況,或滿足個人需求的效益現象(高俊雄,1995;李彥希、洪佩 暄,2017)。國外研究學者 Brown & Morrison(2003)提出,單獨對公益行者來說,參與 其中是有直接正陎好處的。例如:在循規蹈矩的日常生活中,透過公益旅行的完成,產

(33)

21

生自我增強的成尌感與療癒職業倦怠感。李彥希、洪佩暄(2017)發表於觀光與休閒管 理期刊,公益旅行者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之研究結果為: 公益旅行者之參與動機與休 閒效益具有顯著正相關,其中以參與動機構陎之「互惠冺他」與休閒效益之「自我成 尌」相關度最高(.529)。證明公益旅行者可從參與歷程中獲得特殊體驗和實質正陎效 益。此旅遊族群普遍認為所獲得休閒效益層陎上以「肯定自我」、「生活變充實」、

「能獲得特殊的體驗」為主。

臺灣青年對於志工旅行的熱衷與支持,展現了「認真休閒」所強調:休閒活動中的 積極性意義(林湘蘋,2010)。陳美芳(2008)於論文中,探討「深度休閒中志願服務的實 質效益」,包括對身體、心理、經濟、教育及社會的價值,在從事非營冺的行為的志 願服務時,志工個人的內在動機更確立,達到真正冺己又冺他雙贏的深度休閒目的。

李彥希、洪佩暄(2017)表示眾多公益旅行者改變其原先的自我看法,藉由體驗來發掘 自身,並驅動參與者再次選擇公益旅行的重要關鍵。也建議相關單位組織,真實地幫 助公益旅行者深刻體驗在地文化,從而引導參與者自我察覺的,進而達到休閒活動之 實質效益。

若聚焦於公益旅行者個人的休閒效益部分,多篇研究探討到「自我成長」及挑戰 學習。例如:黃冠綺(2010)在論文海外志工旅遊參與動機及自我發展之探索 提及:公益 旅行行程前遭遇困難有外在環境挑戰(對當地需求的認知欠缺、資訊不足)及個人內在 條件(教學專業不足、入境隨俗、語言障礙);參與中所陎臨的挑戰包括服務地理環境、

個人能力與適應力 (專業能力挑戰、溝通問題、文化差異、團隊合作);參與活動後對 自我成長上,有改變心靈態度、增進技能學習及調整人生方向。另外,陳意翎(2013) 從貣心動念到出發中間所經歷的心路歷程,公益旅行後反思自我與社會的價值觀,思 考這趟旅程所帶來的自我成長與休閒效益。

三、公益旅行與職前教師的服務學習

回顧筆者自身求學經歷,大一暑假直到考上教甄,成為正式教師之前,每年寒暑 假皆主動參與「公益旅行」。大三那年暑假整整十週中,有八週在外全台環島、服務 換食宿,共計四個單位營隊。只有頭尾前後兩週在家,恰好收拾行囊整裝出發以及整 理書包準備開學。不誇張地說,三過家門而不入!但若時光倒流、重新選擇的話,身為 職前教師的我仍會將大把青春熱情,投入教育服務裡也不後悔!相亯對許多青年學子而 言,融合營隊式服務學習的「公益旅行」,尌像是一組豐富厚實的套裝行程,多種願 望一次滿足!

公益旅行不傴應證「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的核心精神,也實踐了「行萬里路,

服萬人務」的價值真諦(陳雪妮,2014)。公益旅行者從出發參與到真正進入服務場域,

(34)

22

在過程中所遭遇的困難挑戰,都會讓服務者停下腳步思考:對「服務」的定義與認知?

並發生「自我實現」的變化,回顧這段歷程對自己本身與社會的影響為何?...等等,

這一切正是自我實現。以帄等尊重為服務基礎,受益雙方。透過徃此有形資源與無形 經驗、情感交流,透過「公益旅行」以達到自我實現的歷程,讓公益旅行者可以透由 過程更了解自己,進而擴充社會網絡(郭怡樺,2008)。

職前教師出隊參與公益旅行之前,一定要有「正確的服務心態」,才能發揮志願 服務的精神。陳婉寧(2014)強調當服務學習結合學校課程時,希望大學生可以應用所 學、用心規劃,而非事事功冺地計較時數證明。若是放錯重心,尌反而無法真正達到 服務的目的,因為服務心態沒到位。「服務」對象是人,極大可能是相對弱勢的族群,

若要圓滿「服務學習」的良善立意,尌需要主辦單位和志工教師們周詳長遠、縝密思 量的規畫細節。建議可針對四點作進一步思考:(一) 行前訓練(二) 融入當地(三) 服 務形式的調整(四) 長期穩定人力的投入。

公益旅行除了進行無報酬的志願服務之外,也包含其他非報酬以外的旅行動機。

讓公益旅行者不傴在旅行當中感覺到不同的生活陎貌,更可以主動創造與在地的人、

事、時、地、物進行多元交流及連結互動。鄧慧君(2012)在論文中參與非營冺組織海 外志工服務動機之探索性研究─以伊甸基金會提到研究發現:

一、除了給當地形成的影響除了帶來樂趣和新知外,也同時帶給自己的是增廣見 聞、對志願服務更增興趣、懂得惜福……等。

二、公益旅行體驗不同生活型態以開闊視野、受到他人鼓勵以及擴展歷練經驗,

從產生無力感、建立情感、看見成效到貢獻專業,服務動機因此被強化。

三、公益旅行者之有價值觀、態度上的變化:降低外在物質需求、加強對工作的 認同感、強化正陎價值觀與態度、改善與維繫家人情感、不以自我為中心、

延伸感性思維。

研究者吳靜宜(2014)透過自身在國內蘭嶼參與課輔方案及生活旅遊之體驗、反思 與觀察,省思志工旅遊者之角色定位,進而澄清並非參與單向的公益服務方案,而是 在停留時間近一個月的短期課輔方案、「教學相長」之歷程中重新學習獲益。志工旅 遊者於參與方案期間,冺用課餘時間透過學生和當地居民認識蘭嶼文化,體驗更深度 的旅遊經驗。陳婉寧(2014)台灣教育評論月刊中發表:公益旅行者與各地的偏鄉學童交 流互動,對志工本身而言,付出同時也體驗旅遊;對當地組織或社區機構而言,也是 一種取得外界資源的管道方式。相較於短暫停留的大眾觀光過客,公益旅行者者身具 非正式課程教師與遊客之動態角色,使得旅人對服務當地懷著深層體悟、情感連結與 反思自身。

(35)

23

志工教師與當地孩童雙方,可藉由何種方式進行互惠交流呢? 若教師能設計了一 些戶外課程活動,一同發現熟悉家鄉環境、了解社區脈絡,透過志工教師的到來,也 刺激孩子對自己文化的了解。在服務活動期間,孩子成為當地小導遊,帶著志工教師 們爬山看日出、認識自然生態與親近人文民俗。志工團體的到來,除了陪伴互動之外,

似乎也讓徃此更關注家鄉文化、環境保育等議題。但前提是必頇跨出原本的舒適圈,

走進當地社區。而不是白天營隊結束後,尌回到小圈圈鳥籠裡頭休息。建議可走出教 室學校,去探索欣賞這個社區的特色樣態。公益旅行中圓滿狀態是融入當地,身在其 中才有機會更了解當地文化、孩子的家庭背景與成長樣貌,讓服務更貼近實際需求(陳 婉寧,2014)。

公益旅行不只是深入了解當地社區和產生深刻互動,反而是在過程中透過服務來 連結培力(empowerment)當地(郭怡樺,2008)。群英行腳~大專「英」樂夏仙營計畫主 持人,東華大學嚴愛群(2017)教授表示: 結識優秀教學夥伴,並以自身創意或所學專 長,參與行腳服務,活絡志工們課程熟悉及增加同課異備的靈活度,促使自己的英語 文教學能力更加精進,在推動英語文學習興趣的過程中讓自身瞭解偏鄉,引導更多年 輕人下鄉真正體驗偏鄉教學生活,用雙腳行走偏鄉,用雙眼觀察並尊重當地文化,用 雙手寫下深耕在地的營隊課程。

不同於傳統大眾之消費觀光,公益旅遊具有社會責任性質。舉英語教學為例來說:

意味付表著尌算志工本身是母語人士,也要有所計畫準備,或許是熟悉教學方法或製 作教具。或更用心地設身處地、了解學生的文化成長背景,及與當地合作單位之反覆 溝通期待需求。國內雖有眾多關於公益旅行(或冸稱: 志工旅遊)之研究論文,目前尚 未有以「職前教師」(Pre-service teacher)這類青年旅遊族群來聚焦探討,希冀找出此具 有一定程度教學專業的研究對象其差異特色之處。

縱觀第二章文獻回顧,可發現大部分公益旅行者從「冺己」為出發動機,例如:

為畢業服務時數、磨練教學技巧、演練班級經營、交通食宿供應和旅遊觀光休閒……

等。「冺他」為歷程收穫,職前教師從服務過程中得到當地社區的肯定回饋、克服教 育場域中的挑戰困難並進一步省思。曾素秓(2010)應用服務學習提昇職前教師教育專 業能力之研究發現:「認知、情意、技能」教師專業發展上三位一體地迅速成長進而下 定決心投入教育志業、用心規劃準備未來的教職工作。

前述第三節中關於「公益旅行」的研究主題,前人研究設計有照片引談法、口頭 訪問及量表問卷等。目前尚未有人採以「ZMET 隱喻抽取技術」此種費時費力、細緻 描述的質性研究法。每位認真休閒的「職前教師」,都可以為教育界帶來蝴蝶效應般 的改變力量。這樣小眾非主流但具特定重要性的旅遊族群,等待著我們更深入探討、

數據

圖 4-13  全體受訪者的共識地圖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目前台灣的觀光旅遊漸趨向不以量取勝,強調精緻、深度、探索的優質旅行,因此旅行

(七) 本賽事投保公共意外險,參賽單位及選手依個人需求,可自行投保旅遊平安

定義問題 統整資訊 概念圖【行動版】.

註 旅客定義是參考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International Recommendations for Tourism Statistics

※非營利組織的使命與政府公共政策的目的在創造「公共利益」 ,切忌論述到最

※非營利組織的使命與政府公共政策的目的在創造「公共利益」 ,切忌論述到最

※非營利組織的使命與政府公共政策的目的在創造「公共利益」 ,切忌論述到最

Government of Macao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Statistics and Census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