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命好,有得喫。
母親的手藝絕佳,比如包粽子吧!不過尌是醬油糯米加豬肉,我小學莊老師的婆婆尌是一口氣多吃了兩個送去醫院的。老師打電話來問秘訣,母親想了 半天,說:竹葉兩張要一青一黃,醬油須拌勻,豬肉不可太肥太瘦,蒸完要瀝乾……如果這也算「秘訣」 。
但父親對母親的廚藝是鄙薄的,母親是浙江人,我們家有道經常上桌的家常菜,名曰: 「冬瓜蒸火腿」 ,作法極簡,將火腿(臺灣多以家鄉肉替代)切成 薄片,冬瓜取中段一截,削皮後切成梯形塊,一塊冬瓜一片火腿放好,蒸熟即可食。需知此菜的奧妙在於蒸熟的過程冬瓜會吸乾火腿之蜜汁,所以上桌 後火腿已淡乎寡味,而冬瓜則具有瓜蔬的清苦之風與火腿的華貴之氣,心軟邊硬,汁甜而不膩,令人傾倒。但父親總嫌母親切菜時肉片厚薄不一,瓜塊 大小不勻,因此味道上有 些太濃而有些太淡,只能「湊合湊合」 。父親在買菜切菜炒菜調味上頗有功夫,一片冬瓜切得硬是像量角器般精準,這刀工自 是大有來頭,因與本文無關暫且按下不表。話說父親雖有一手絕藝,但每每感嘆他只是個「二廚」的料,真正的大廚,只有曾先生。
顯示更多
2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