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波波的故事
57
第四章 研究結果
本章說明研究結果,研究者依照現象學分析方法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找 出主題與核心主題,並為每位研究參與者撰寫描述文。描述文以替代性創傷經 驗、個人創傷經驗、以及個人創傷經驗與替代性創傷經驗之互動三大核心主題 呈現。
58
以下為波波替代性創傷的形成脈絡:
(一)從「無」到「有」——從沒有接觸到長期接觸燒燙傷創傷個案:
1. 首次接觸創傷個案:初見燒燙傷部位的震驚與害怕
第一次與燒燙傷個案接觸的經驗深深烙印在波波的心裡。個案大方地分享 其燙傷的經驗,展露燙傷的手部,並讓波波有機會可以看見與觸摸其皮膚。燙 傷的皮膚顯得猙獰與不忍目睹,波波難免升起害怕的情緒,然而在觸摸後,發 現燙傷的皮膚與一般的皮膚沒有太大差異,這也重新框架了波波對燒燙傷的想 法。
第一次看到燒燙傷,我還記得那是一個阿姨,她就跟我們講她燒燙傷的經驗 跟狀況,然後就給我們看她的手,就讓我們可以摸、讓我們可以摸她的手。
還沒摸的時候,那個外形實在是令人感覺到可怕、很害怕,但是摸了以後覺 得其實軟軟的、其實也沒有什麼,就是跟外表的可怕比起來,那個摸一摸好 像其實跟普通的皮膚沒有什麼不一樣,它只是再軟一點、暖暖的這樣子,然 後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不同。(BL1020)
2. 長期接觸創傷個案:高創傷個案量造成身心極大負荷
在經歷燒燙傷初期,個案忙於治療外傷與復健,隨著傷口的復原,治療重 點開始轉向心理的傷口,迎來了心理諮商服務個案量高峰期。
我會把比如說他們在講現場的事情,我就會把不同人的現場的事情結合在一 塊,變成我在工作上的用途,就是有些人在描述的時候我就會說是不是這樣,
然後他就會有辦法繼續說下去這樣,那可能因為量比較多,所以會記得,但 是這些東西就有點太多了,對我來講是有點太多,在那個時候。(BL1027)
作為專案諮商心理師,波波長期接觸同一場創傷事件的倖存者們,逐漸彙 整了不同倖存者之經驗以協助其他倖存者敘說和調適,但也因此長時間暴露於 龐大的創傷資料中。
59
(二)從「他人」到「自己」:原來他人與自己都有替代性創傷 1. 發現同事和個案父母親有替代性創傷
波波當時並未察覺到接觸創傷個案可能會帶來的影響,但卻從團隊中其他工 作者、倖存者家屬身上觀察到創傷反應,即使這些人並沒有真正經驗創傷事件、
即使創傷事件已過去1年多,他們卻有一些奇特的、明顯的身心反應,如情緒不 適、或做噩夢等,這令波波感到困惑,同時也發覺這些經驗與自己的經驗有相近 之處。
因為我們是一個 team,有社工、心理師、教保員等,然後你會發現他或者是 那時候跟傷友的爸爸媽媽也都有一起工作,就發現他們有一些很奇特的反應,
就是他們其實沒有真正被受傷了,可是他們的情緒反應或什麼,其實就很明 顯的比實際上經驗的孩子們高非常多。(BL1017)
一年多以後,這些爸爸媽媽們都還是很不舒服、做夢還是會夢到,本來我們 想說大概就是PTSD,大概就是這樣。然後跟他們就組織一個爸爸媽媽團體,
然後談話,那個過程、大概在談的過程就會覺得有些東西我經驗到跟他們經 驗到的當中很靠近,所以我就在想這個到底是什麼。(BL1022)
波波開始思考這是什麼?看起來像是PTSD、但又不大一樣,那到底是什麼 呢?後來波波查找相關資料發現,這是「替代性創傷」。波波洞察個案父母乃受 到替代性創傷的影響後,但波波並未意識到自身的反應亦指向替代性創傷,僅 深深感覺到疲勞與累倦。
2. 發現個人的敏感反應,但未連結至替代性創傷
服務燒燙傷創傷個案期間,機構發派了一份創傷衝擊量表的問卷,波波在填 寫過程一一檢視自己的反應,對火、電器等有過度警覺的敏感反應,體認到太靠 近創傷經驗所帶來的內心波瀾,但波波當下並未將這些變化與替代性創傷連結,
而單純認為是這份工作本就會有的狀態
60
我們有做一個創傷衝擊量表,那裡面有幾項,比方說你們會避免靠近火。我 還記得那時候有一陣子是,我會避免靠近廚房跟電器,電、插頭或者是跟火 有關的東西,打火機…之類的,我會比較小心注意用這些東西。或是看到火 花、電有時會有火花,然後都會多少有點驚一下這樣。那時候在想說大概就 是因為我太靠近這些經驗,所以我比較不舒服,但是大概沒有想到這個是不 是替代性創傷。(BL1022)
我那時候沒想到需要做什麼樣的處理,然後就覺得反正工作就是這樣、我覺 得理所當然,所以當量多的時候,就會覺得不知道怎麼辦。(BL1028)
3. 開始覺察個人的替代性創傷
波波認為知道替代性創傷的概念是覺察個人受到影響的第一步,對於個人身 心狀態的時刻敏覺更為關鍵。然而在高案量與專案服務時間的有限,波波難免忽 視了對身體的關注,直到在治療取向中反思個人的身心狀況,赫然發覺自己受到 替代性創傷的影響。
我有介紹或是寫這個替代性創傷文章給爸爸媽媽們,然後我想說我有沒有,
然後我覺得應該沒有啦,就是感覺真的是這樣,然後覺得那應該不是吧,或 者是覺得也沒關係,只是覺得、我真的覺得就只是累而已,沒有覺得是什麼 這樣,覺得是疲勞。(BL1050)
(三)從「概念」到「經驗」:從理論概念到親身體驗替代性創傷的反應 當波波意識到個人受替代性創傷的影響後,才串起先前身體、情緒的變化 源自於替代性創傷,以下為波波經驗到的替代性創傷。
1. 記憶閃現
當個案愈加詳盡地描述其創傷歷程,波波彷彿身歷其境,陷入個案的經驗中,
腦中會不斷想著個案如何受傷,皮膚被沖落、地上遍布著眾人的血…是如何的景 象。
61
關於他怎麼受傷,他看到的場景、他遇到的狀況,皮膚從身上怎麼樣被沖下 來、那個皮從他的身體流過去這樣,然後地上的血,然後馬桶中的水都變成 紅色,這些東西就是談完以後大概有好幾天會想到這些事。(BL1022)
當時波波為瞭解不同個案的狀態,與協助個案的表達,他綜合不同個案所 經驗的情節,並為之記憶。在一遍又一遍的觀看與經歷事發經過,一個又一個 的個案補足了過程中的細節,波波暴露在豐厚的創傷資料中,而感到難以負 荷。
我們就會 share 整個他們的經歷這樣子,然後感覺身歷其境,比方他們講很
多譫妄的經驗,什麼跑出來這樣。個案說每天晚上跟其他傷友在病房,就會 有人出來抽血,然後如果被抽到最後一滴血,如果血沒有抽乾,那他明天就 會活下來,他說隔壁有一天抽乾了,隔天那個人就死了,他沒有被抽乾,所 以就沒有被處罰,剛好他快抽乾的時候,探病時間到、他爸媽會出現;還有 一次是他覺得他爸已經來探病,跟他講完話離開了,後來他真正的爸爸進來,
個案說你剛剛不是來過,爸爸卻說沒有。(BL1027)
此外,在個案研討中,工作人員相互分享個案的狀況,波波從而知曉與完 善了個案創傷經驗中原本未知的細節,像是個案譫妄的狀況。這使得波波不斷 地再被觸發替代性創傷的反應,在腦海與心中活化了個案的世界。
2. 人際需求的變化或影響
在那段時間裡,波波身心俱疲,休息時間只想獨處,沒力氣與人來往互動,
相較過往波波變得很少向人訴說,覺得那個感受太強烈、太重,覺得那不適合告 訴他人。此外,波波對於家事也難以顧及,太太因而有些生氣。
我就懶得跟其他人相處,沒有什麼力氣,除非特別安排,不然的話大概就沒 有力氣去做其他事(BL1032),就是休息就想一個人,或者是沒有特別想做 什麼。我覺得那個感受很強烈很重(BL1033),所以我其實也不太跟她(太
62
太)講太多,覺得那個不適合跟他們說,然也許專業上面的限制還是什麼。
(BL1036)
但是那個時候大概就是自己待在那個場景很久,所以其實回家好像也沒有特 別想要跟他有什麼談話這樣子。對,比較少,我也覺得比較少。(BL1034)
3. 經常感到疲憊、身體疼痛或僵硬
波波經常感到極度的疲勞,全身性的浮腫與疼痛,無論復健師怎麼推拿都沒 有效果,尤以背部最甚,嚴重到無法翻身、身體直不起來,還有長奇怪的大痘痘。
當時機構有復健師,可是他怎麼喬都沒用,就還是不舒服這樣子,我就是整 個全身的疼痛這樣。(BL1022)
好像就深深覺得沒力氣,然後每天就覺得累。我覺得疲勞是一個很明顯,感 覺到提不起勁來。(BL1037)
4. 情緒變得憂鬱、感覺無力
當時波波感到有憂鬱的狀態,但未看醫生因此無診斷;對於個案如此創傷的 狀況也感到無力、不知如何協助。
那時搞不好也有憂鬱的狀態,但因為沒有去看醫生,也許我看醫生就有可能,
但是沒有去做這些方面的處理,就想說那好像就是我感覺到是一個就因為工 作的疲勞吧。(BL1037)
5. 抗拒接收更多的創傷訊息,對創傷的承受度下降
波波原本投入於創傷個案的治療、對其外表的變化予以接納,但後來在個案 顯露身上的傷痕時想要迴避、感到負擔,內心呼喊著:「不要再來了、不要再來 了」。波波的狀態揭示了創傷治療的本質,創傷經驗本就難以入耳,何況直面創 傷的傷痕,聽與說的雙方都將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