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五節 資料分析

48

49

5. 描述和研究問題無關的一般意義單位。

6. 描述與研究問題有關的意義單位。

7. 訓練獨立的評判者驗證意義單位。

8. 淘汰不必要的多餘資料。

9. 群聚有關聯的意義單位。

10. 從群聚之有關聯的意義單位中決定主題。

11. 撰寫每一次訪談的摘要。

12. 研究者帶著摘要與主題和研究參與者討論,並評估是否執行第二次訪 談。

13. 修正主題和摘要。

14. 確認所有訪談記錄中的一般與獨特主題。

15. 闡述主題的內容,將之脈絡化。

16. 撰寫統整摘要。

17. 請研究參與者檢核統整主題和摘要的正確性和可接受性(詳如附錄 六)。

依據此分析過程,並使用ATLAS.ti質性資料分析軟體,進行逐字稿之分 析。對逐字稿內容反覆觀看,將既有替代性創傷知識予以懸置,並以開放的態 度仔細閱讀逐字稿,從而獲得整體的理解,使資料中的意義得以浮現。因此逐 字稿一步步地形成一般意義單元,將其中無關乎替代性創傷、個人創傷之資料 捨去,整理一般意義單元,使其形成意義單元之群聚,然後繼續反覆閱讀,找 出其主題,並進行命名。

以下為逐字稿分析過程之示例(表3-3): 表3-3逐字稿意義單元群聚過程示例

編碼 逐字稿內容

(一般意義單元)

群聚過程

概念 類別 主題 核心主題

50

BL1017

就發現他們有一些很奇特的 反應,就是他們其實沒有真 正被受傷了,可是他們的情 緒反應或什麼,其實就很明 顯的比實際上經驗的孩子們 高非常多。所以我就開始想 說這是不是替代性創傷。

從相關工作人 員與個案家屬 發現特殊之 處,他們沒有 歷經火災,卻 彷彿從災難中 倖存。

發現他 人替代 性創傷 的經驗

(二)

原來他 人與自 己都有 替代性 創傷

一、替代 性創傷的 經驗

(二)從

「他人」

到「自 己」:原 來他人與 自己都有 替代性創 傷 BL1022

一年多以後,這些爸爸媽媽 們都還是很不舒服、做夢還 是會夢到,本來我們想說大

概就是PTSD,大概就是這

樣。

個案父母有許 多PTSD的反 應。

BL1050

我應該沒有察覺到,但是我 有介紹或是寫這個替代性創 傷文章給爸爸媽媽們,然後 我想說我有沒有,我覺得應 該沒有啦。就是感覺真的是 這樣,然後覺得那應該不是 吧,或者是覺得也沒關係,

只是覺得、我真的覺得就只 是累而已,沒有覺得是什麼 這樣,對,覺得是疲勞。

發現個案父母 乃受到替代性 創傷的影響,

回看自身,只 感覺疲勞與 累,尚未覺察 替代性創傷。

尚未覺 察替代 性創 傷,但 有察覺 自己的 不適與 敏感

BL1063

後來就覺得,喔、那就這 樣,過了也沒有過啦、就留 著,但是我不會再被這些這 些東西影響,我覺得這些東 西就是我好像整理了差不 多。

整理個人創傷 史後,將其擱 置於一處,不 再被影響。

調適與 整理個 人創傷

二、因 應與調 適

貳、個人 創傷經驗 二、因應 與調適 BL1071

然後一直到大學開始做諮 商,然後一直持續有做諮商 到,或是參加一些團體,然 後好像有比較可以理解,把 我跟他分出來,就是一種分 化出來這樣的概念,然後做 這個專業工作,就是變成你 一定要去碰這些東西,然後 就是過程中你就更理解我怎

大學諮商並參 與相關團體,

逐漸能分化個 人與創傷經 驗。

51

麼樣長大的,然後怎麼樣被 他影響,怎麼樣學習到這個 經驗,所以就有點分化。

BL1018

如果我小時候有經驗到那種 非常孤單一個人的經驗,然 後要自己面對很多事情的時 候,我就會想說如果我可以 照顧另外一個人,讓他比較 不這麼經驗到、他不是一個 人這樣子,可能還不錯。

童年時常感到 孤單,長大後 希望成為一個 照顧者的角 色、予以陪 伴,讓另一個 人不再經驗到 孤單。

童年創 傷經驗 的影響

三、創 傷經驗 的影響

貳、個人 創傷經驗 三、創傷 經驗的影 響

BL1061

就是那一天以後我們這個家 就分崩離析,然後分到,大 概我記得是國中、反正三年 還四年以後,我跟我弟跟我 爸才會重新住在一塊,但是 其實那個感覺就不太一樣,

就很像同住的家人,但是沒 有那麼親密,親密感就消 失,所以我覺得那個過程,

一個人過日子,然後一個 人、一個人其實他也都是一 個吃便當,也沒有什麼奇 怪,但是我就會覺得孤單的 感覺很強烈這樣,然後我很 孤僻,我就會中午帶便當去 學校的角落吃飯這樣,然後 覺得這樣感覺比較好,對,

然後就可以把自己縮在一個 小角落這樣。

父母離異後獨 來獨往、無歸 屬感,把自己 蜷縮進世界的 角落,感覺自 己無價值。

童年創 傷後,

人際關 係退縮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