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程序
本研究流程包含:關注替代性創傷現象、蒐集與閱讀相關文獻、形成研究 雛形、提交研究倫理審查、招募研究參與者、正式訪談、完成訪談札記、進行 資料整理與分析、補訪談、撰寫研究報告。
一、關注替代性創傷現象
研究者過去任職社工單位、諮商實習的過程,對於替代性創傷的發生皆有 跡可循,尤其研究者觀察到個人替代性創傷的反應,並回溯連結起過往的創傷 經驗,因此為具有創傷經驗的諮商心理師替代性創傷經驗的研究埋下伏筆。
二、蒐集與閱讀相關文獻
研究者利用圖書與電子資源系統查詢相關替代性創傷之國內外文獻,並予 以閱讀整理,發現歷年來皆有對於替代性創傷的研究,亦有關注於受創的治療 師之研究,然較少見到具有創傷經驗的治療師與其替代性創傷經驗的研究,因 此予以聚焦、意欲向下探討。
三、形成研究雛形
確認研究焦點後,研究者再次歸納彙整國內外相關替代性創傷之文獻,思 量本研究的定位,逐步形成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爾後,選擇以質性研究現象 學方法論進行研究,並發想訪談大綱。
四、提交研究倫理審查
於111年1月底提交相關資料至國立臺灣大學行為與社會科學研究倫理委 員會進行審查,於111年3月18日獲得審查核可證明。正式開始邀請研究參與 者。
46
五、招募研究參與者
111年3月至4月間,進行研究參與者之招募,發放邀請函於研究者私人人 際網絡與公開網路平台,由研究參與者評估個人意願及確認符合研究參與者條 件,主動聯繫研究者,研究者盡速立即主動以電話聯繫並再確認研究參與者對 研究目的、權利義務、可能風險等之了解。
六、正式訪談
招募到研究參與者後進行正式訪談,並於訪談前再次說明研究目的與方 法,提供參與研究同意書一式兩份,由研究參與者仔細瀏覽後,確認其同意參 與研究、同意錄音後,於參與研究同意書簽名欄位簽名,始進行訪談。最後共 蒐集到三位研究參與者訪談之資料,研究參與者訪談概況則整理於下表(表3- 2),表中研究參與者之化名,均尊重研究參與者之意願,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 則統整於第二節中(詳見表3-1)。考量訪談內容涉及個人隱私,更需安全、安 靜之環境,故與研究參與者討論、並以研究參與者推薦之場地為主。
表3-2 訪談時間與地點一覽
正式訪談
訪談序 化名 訪談日期 訪談時間 訪談長度 訪談地點 1 波波(B) 111.04.06 9:35-11:10 1時35分 學校教室 2 木棉(M) 111.04.06 18:25-20:30 2時5分 安靜咖啡廳 3 小右(Y) 111.04.12 19:30-21:05 1時35分 獨立空間
追蹤訪談
1 小右(Y) 111.06.02 20:30-21:58 1時28分 線上
七、完成訪談札記
研究者於訪談結束後當日完成訪談札記之撰寫,包含訪談前身心狀況與情
47
緒狀態、對訪談中的觀察與感受、訪談後的心得省思,及特殊狀況等。
八、資料整理與分析
在每位研究參與者訪談結束後,謄打該次訪談逐字稿;同步進行研究資料 的初步檢核與分析,使用ATLAS.ti質性資料分析軟體,進行逐字稿之分析,詳 細步驟見第五節之說明。並經與指導教授討論分析之逐字稿,認為研究參與者 小右之資料不足,故補追蹤訪談一次,以蒐集更全面之資料,於111.06.02進行 追蹤訪談,訪談時間與地點詳見表3-2。
九、撰寫研究報告
最後綜合資料分析的內容提出研究結果與發現,完成碩士論文初稿。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