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手機使用與人際互動、社會支持相關研究

本部份主要是針對青少年手機使用與人際互動社會支持的相關研究文獻做一回 顧。

Autiainen(2001)指出青少年用行動電話維繫社交網絡、建立新關係,走到哪都帶 著手機,就會感覺和其他人總是有所聯繫。

Holmes and Russell(1999)研究認為,手機讓青少年不論在哪兒都能與他人保持聯 絡,因此日益從家庭和學校這樣的機構控制中解放出來。

德國學者Hellwig &Klimsa (2004)調查東西德12-18 歲青少年手機使用概況研究 中,顯示使用手機的青少年較未使用手機青少年感到人際溝通有改善。

Kamibeppu & Sigora(2005)針對日本東京都會區八年級學生所作的手機使用對 友誼影響的研究顯示,青少年藉由手機聯絡及簡訊的書寫發送,增進其人際的寬度與 廣度,並與朋友建立更好的關係。

郭馨棻(2011)針對大學生探討手機與「親密感」的關係,發現大學生在面對不 同親密程度的對象時,其使用手機中各種媒介(語音、簡訊與視訊)的頻率是不同的,

隨著親密程度增加,手機溝通媒介的種類和頻率均會增高。但不論是智慧型手機或是 傳統手機,均具備語音、文字與視訊通話功能,三種功能對於傳遞親密感的重要並不 因手機規格而改變。

張素璇(1999)認為,手機與華人最重視的人際關係連結起來,就不再只是溝通工 具,並且成為象徵「關係」的符號。而這種符號在年輕人眼中也成為一種流行的表現。

因此,手機似乎提供了青少年能夠隨時直接交流情誼、溝通想法、協調團體活動,而 脫離開傳統機構如家庭、學校的監督。而傳簡訊、響鈴訊號、玩手機遊戲則是青少年 手機文化的重要部份,更重要的是使用手機讓青少年能夠維繫社交網絡、建立關係,

當隨身攜帶著手機時,似乎便感覺與其他人保持聯繫。

35

王啟璋(2003)則進行了手機對人際關係影響之關聯性研究,對於手機的社會使用 性、即時可得性、情境模糊性進行探討,結果發現在手機對於關係的增進上,男女朋 友關係受惠最大,親子關係則是最不因為行動通訊科技而增進的關係型態,在空間接 近性上與手機使用有互相增強的情形,在同儕關係中愈常見面者,愈覺得手機增進彼 此關係;在克服空間阻隔上,手機具有的即時可得性也讓少見面的好友或不易見面的 男女朋友覺得增進彼此的關係。手機對於人際關係的影響中,「行動」(Mobility)的 功能讓人隨時隨地彼此相繫的感覺,是最重要的。

游敏鈴 陳曉宜 吳佩玲(2007)針對青少年行動電話使用與同儕關係之研究發 現,行動電話是青少年與同儕維繫感情的重要媒介,它深化了同儕間的友誼,促進同 儕團體的群聚力量,並發展出一套儀式化的行為,也成為物質文化的表徵。青少年利 用行動電話突破時空的媒介特質,創造出「流動空間」,讓自己在人際網絡中「永遠 在線」,並連接了公領域與私領域,擺脫師長的干預,取得獨立自主的權利。同時,

使用行動電話與同儕互動的過程中,他們也發展出一套年輕世代的簡訊文化。

葉蓁蓁(2007)針對桃園市中山國小 517 位小學六年級兒童手機消費習慣進行 訪談及調查發現,國小父母購買手機給子女的動機主要是為了方便與子女聯絡瞭解子 女行蹤、放學或補習方便接送,也有父母是將手機當成禮物饋贈子女,父母是影響兒 童購買手機的最主要關鍵,廣告媒體及同儕亦會形成一定程度的影響;研究也發現學 童實際使用手機的狀況與當初購買手機時所宣稱的理由有落差。

秦永悌(2008)探討高中職學生使用手機行為與人際互動及社會支持的關聯,研 究發現學生將手機定位為溝通工具,主要聯絡對象是朋友。

從以上學者的研究發現,行動電話的即時、可得性可以使青少年藉由與重要關 係人(包括父母、手足、同儕、師長)的交互作用得到適時的回饋,從而形成個人的 自我價值感。青少年充分運用了手機這種隨身、隨時、隨地都可用以溝通的特性,深 化了同儕間的友誼,促進同儕團體的群聚力量,且拓展其與他人的人際關係。

然而國中生由於未成年,生活上理應受到師長的規範及保護,行動電話的使用是

36

37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小結

從理論建構及青少年使用手機行為論文及調查研究發現,青少年成為行動通訊的 主流族群已經是世界的潮流,手機似乎已成為青少年世代表達自我存在的新媒介。但 是青少年使用手機已不再只是為了發展人際互動,獲得社會支持,隨著手機功能的創 新,手機對青少年而言非僅僅只有聯繫的功能,且因著不當的使用或其他因素,甚至 對青少年的生活作息、健康、經濟、學習有了一些負面的影響,研究者歸納以上研究 發現,手機使用對於青少年的生活影響有以下三個面向:

1.在人際互動方面:手機對於青少年發展人際關係尋求社會支持,建立自我認同 及得到歸屬感,增進生活適應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等等有莫大助益。是現今雙 薪家庭父母和孩子溝通聯繫的橋樑,也是獲得同儕認可的媒介,不管是情感上 或訊息性或工具性的支持,透過手機都能獲得立即的回饋此屬於正面影響。發 黑函攻擊、毀謗他們此屬於負面影響。雖然信賴別人能困難時給予及時幫助但 能自己獨力完成的事卻藉著手機的方便性指使別人代為完成,已使此人際發展 走向依賴。

2.在身心健康方面:適度的使用手機與他人交流、分享生活點滴對青少年身心健 康有莫大助益,但隨著手機功能的多元化、趣味化及休閒化,其負面影響如過 度使用手機、沉迷於玩手機遊戲及其他功能以致剝奪了青少年學習及休閒運動 的時間。誤用、上網下載程式圖片或音樂造成電話帳單高漲以致破壞親子和諧 或影響生活作息造成健康之疑慮等等。

3.在學習方面上,如果青少年能正確地使用,例如上網下載學習資料、流覽資訊,

分享學習成果等,必定可以豐富知識。但若因自制力不佳,過度使用以致影響 生活作息造成上課精神不佳,學習興趣低落,課業表現退步或用於作弊、散布 謠言等,此負面影響值得社會大眾關注和重視的。

本研究將依據此三構面設計問卷探討青少年使用手機所產生的正負面影響。對於

38

青少年手機依賴的情形因涉及較專業的心理問題,受限於研究者本身的能力此次並未 做深入探討。本研究將專注於國中生手機使用的情形及對人際互動、身心發展、學習 成效產生的影響做深入探討,研究結果希望讓社會大眾對青少年手機使用所產生的問 題了解並集思廣益共謀對策。

39

第四節 校規的理論基礎及手機使用規範探討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日巴黎聯合國大會正式通過「世界人權宣言」其中第26條第 2 節明白指出教育的目的在於充分發展人的個性並加強對人權和基本自由的尊重。教 育應促進各國、各種族或各宗教團體間的了解、容忍和友誼,並應促進聯合國維護和 平的各項活動。」當民眾了解手機使用對學童產生的一些負面現象及手機電磁波對學 童健康會產生傷害後,社會各界呼籲政府基於對學童健康的保護應立即禁止學童使用 手機或帶手機上學,政府是否能因負面的報導就發佈命令禁止某項行為,以下將針對 此部分進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