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缺乏臺北市市民之社會資本、休閒行為與健康之現況研究

有關臺北市市民社會資本、休閒行為與健康之研究非常稀少,在社會資本方 面,僅有陳建寧(2007)及陳孝庭(2004)的研究,其中,陳建寧(2007)探討 臺北市、高雄市民眾日常生活所呈現的公民文化類型,從文獻中選取信任關係、

網絡結構、文化認知等3項指標,作為「社會資本」之參考變數。研究分析發現,

北、高兩市民眾在社會資本上的人際信任均為44%,顯示北、高二市之市民對於 人際信任的看法是相同的。

其次,陳孝庭(2004)研究臺北市市民之社會資本與公民參與,結果發現,

臺北市市民之社會資本結構,在信任方面,受訪者有四成的比例信任社會上一般 人,與不信任的比例接近;在網絡方面,在「鄰里關係」和「社區關係」上,都 有五成左右的受訪者持正面的態度,認為鄰里關係親密,也認識大部分的鄰居;

在規範方面,在「互惠調查」和「佔便宜」調查上,六成以上的受訪者肯定互惠 的態度,也有五成四的民眾不認為大部分人想佔他人的便宜,兩者都是正面的結 果;在社區參與部分,臺北市參與社區組織的比率大約是兩成,而參與程度前三 名依序為宗教性團體、社會公益團體和教育/個人成長團體。由上述可知,有關臺 北市市民社會資本之研究,均是以社會資本與公民為主題之研究,另外,陳建寧

(2007)是以信任關係、網絡結構、文化認知為社會資本之構面,而陳孝庭

(2004)社會資本之構面為信任、網絡、規範,二者均與本研究略有差異,因此 瞭解現今臺北市市民之社會網絡、規範、社會參與及信任之社會資本為何,為本 研究動機之一。

在休閒行為方面,有關休閒動機之研究,以臺北市市民為對象之研究幾乎沒 有,另外,有關臺北市市民休閒參與的研究,凌德麟(2002)研究發現,臺北市 市民之休閒活動參與以「看電視或錄影帶」為最高,其次為「閱讀書報雜誌」、

「聊天」以及「在自家運動健身」,由此顯示,多數人的休閒活動都是自家內、

靜態的活動為主。自家外的休閒活動從事率較高的依序有「拜會親友、參加宴 會」、「散步慢跑」、「逛街購物」以及「郊遊、登山健行」。鄭紹可(2004)

研究結果亦發現,臺北市成年人的休閒參與以「娛樂遊憩性休閒」為最常參與之 項目,亦是其最想要參與之項目,包括:看電視、看錄影帶、看電影(MTV)、

KTV唱歌、聽廣播、上網、電玩、逛街、購物、騎(開)車兜風、旅遊、看演唱 會、看比賽、看表演等項目。李天惠(2010)研究臺北市上班族,結果亦呈現以 大眾媒體活動為數最多,其次為運動活動,接著戶外活動與社交活動所佔比例相 當,接著為嗜好型活動,最後是文化節慶活動。

然而,李淑玲、顏妙桂(2009)探討臺北市市民休閒心流經驗、休閒體驗與 生活品質之關係,結果發現,臺北市市民最常從事之休閒活動型態是戶外活動 類,其餘依序為運動類、藝文嗜好類、益智類、視聽類、休憩社交類,由結果可 發現,其研究對象之休閒類型以戶外活動為主,此與魏勝賢(2002)研究結果相 同,皆發現臺北市市民之休閒類型以戶外休閒活動為主。

由上述可知,臺北市市民休閒參與型態之研究有二種不同之結果,因此,臺 北市民之休閒參與型態為何,尚未有定論,有待本研究加以探討。

其次,在休閒阻礙之研究,鄭紹可(2004)研究結果發現,臺北市市民的休 閒阻礙以「結構性阻礙」較高;亦即,臺北市市民會因為活動設施的擁擠程度、

交通便利性、活動設施的使用便利性、時間不夠、沒有錢等原因而阻礙不從事休 閒活動。另外,教育部於 2010 年 12 月至 2011 年 1 月間,進行全國休閒教育需求 調查,結果顯示,民眾不滿足休閒活動的前五項原因是:時間不夠(57%)、金 錢不夠(42%)、體力不夠(35%)、交通問題(31%)、沒有適合的夥伴(29

%)(余嬪,2011)。由上述可知,結構性阻礙乃是休閒阻礙之最大因素,惟鄭

紹可(2004)的研究距今已六年,而教育部之研究則屬於全臺灣地區,因此,目 前之臺北市市民休閒阻礙因素為何,有待本研究加以探討。

有關臺北市市民之休閒滿意度之研究,僅有吳衍潔(2002)研究大臺北地區 民眾之休閒滿意度,結果發現,放鬆層面的滿意度最高,其餘依序為教育、心 理、美感、社會層面的滿意,滿意度最低的為生理體能方面,研究並發現,大臺 北地區民眾在六個面向之休閒滿意度皆為中等偏高程度。另外,教育部的全國休 閒教育需求調查,結果顯示,59%民眾不滿意自己的休閒生活(余嬪,2011)。

由於吳衍潔(2002)的研究對象包括新北市及臺北市之民眾,且距今已十年時 間,而教育部之研究則屬於全臺灣地區,因此,目前之臺北市市民的休閒滿意度 為何,有待本研究加以探討。

有關健康之研究,以臺北市市民為研究對象者,可謂付之闕如,大都以單一 族群為研究對象,例如,蘇國興(2004)、呂佩珊(2006)、王美文(2006)研 究臺北地區國小教師的身心健康,高禎禧(2005)研究臺北市國小學童之母親,

其研究結果均發現,在「身心健康」上以「身體不適」及「焦慮反應」層面感受 最強烈。李天惠(2010)研究臺北市上班族身心健康狀況,結果發現,受試者自 覺生理及心理健康程度皆偏高,表示多數受試者認為自身的健康狀況良好,其中 受試者自覺生理健康較心理健康程度為高。

由於有關臺北市市民健康之研究很少,而健康相關生活品質包括健康之生理 健康、心理健康及社會健康等層面,因此亦將健康相關生活品質之研究納入探 討,根據李淑玲、顏妙桂(2009)研究結果顯示,臺北市市民自評「生理健康」

最高,其餘依序為「社會關係」、「心理」。另外,楊芝婷(2003)、王偉琴

(2005)的研究亦是以「生理健康」範疇的得分最高,其次為「社會關係」範 疇,在「心理」範疇最差。

由上述之研究可知,蘇國興(2004)、呂佩珊(2006)、王美文(2006)以 及高禎禧(2005)研究均發現,在「身心健康」上以「身體不適」及「焦慮反 應 」 層 面 感 受 最 強 烈 , 亦 即 , 自 覺 生 理 健 康 及 心 理 健 康 較 差 , 而 李 天 惠

(2010)、李淑玲、顏妙桂(2009)、楊芝婷(2003)、王偉琴(2005)研究結 果卻發現「生理健康」最高,其次為「社會關係」、「心理」,結果不太相同,

臺北市市民之自評健康究竟為何,有待本研究加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