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休閒動機之量表及衡量構面

Manning (1985) 認為許多的研究均證實,人們參與活動是為滿足各種不同的 參與動機,若能對不同動機的參與群體進行分類,作為活動地區的規劃與經營管 理的依據,將更能直接滿足各種不同體驗之滿足的需要。

有關休閒動機之測量,梁月春(2009)認為,就目前休閒領域測量動機的量 表而言,主要有下列三種類型:

(一)第一類型為Beard 與 Ragheb (1983) 提出休閒動機的量表,其量表稱為 Leisure Motivation Scale (LMS),此量表的研究對象為1205位16歲以上的民眾,包 含高中、大學、社區、學院和7個政府機構的學生、職員工及退休人員等。原始量 表分為四個構面,每個構面12個題項,計48題,經過因素分析後保留32題,總量 表的信度為.90,分量表的信度從.90~.92,分量表彼此的相關介於.17~.48。四個層 面分別為智力性 (Intellectual)、社會性 (Social)、勝任-熟練性 (Competency-Mastery) 及刺激-逃避性 (Stimulus-Avoidance)。「智力性」是要測量一個人想學習、探索、

發現、創造或想像的慾望;「社會性」是檢驗一個人從事某項休閒活動為了發展 友誼、維持人際關係及獲得別人尊敬的需求程度;「勝任-熟練性」則是聚焦於體 能活動及身體自然的本能活動,並且測量參加休閒活動是為了成就、掌握、精 熟、挑戰或完成的程度;「刺激-逃避性」則是指個人具有驅力去逃脫和遠離生活 環境中過多的刺激,避開社會接觸,離開超出負荷的情境而去追求獨處或寧靜環 境的需求,為了追求休息和鬆弛自己。

(二)第二類型則為 Manfredo, Driver 與 Tarrant (1996) 針對36篇1975~1979使用遊 憩經驗表現量表 (Recreation Experience Reference, REP) 之研究論文,以統合分析

法 加 以 探 討 , 並 將 休 閒 動 機 區 分 為 19 個 構 面 , 分 別 為 : 成 就 感 / 刺 激 (Achievement/stimulation)、自得其樂/領導力 (Autonomy/leadership)、逃避個人及社 會的壓力 (Escape personal-social pressures)、逃避身體上的壓力 (Escape physical pressure)、社會安全感 (Social security)、好為人師 (Teaching-leading others)、家庭 聚會 (Family togetherness)、熟悉朋友 (Similar people)、享受自然 (Enjoy nature)、

減低危險 (Risk reduction)、新朋友 (New people)、創造力 (Creativity )、體適能 (Physical fitness) 、 懷 舊 (Nostalgia) 、 身 體 休 息 (Physical rest) 、 反 省 (Introspection) 、 冒 險 (Risk taking) 、 設 備 (Equipment) 、 指 導 (Leading) 。 Kyle, Absher, Norman, Hammitt 與 Jodice (2007) 參考 Manfredo, Driver 與 Tarrant (1996) 之量表,加以縮減其內容,並從訪談者中選擇15個子題,其將動機區分為五個構 面,分別為:逃避 (escape)、接觸大自然 (nature)、連結 (bonding)、學習 (learning) 及社會性的 (social)。

(三)第三類型為Deci 與 Ryan (1985) 的自我決定理論,以個人行為的理由或目 標為基礎,將人們的動機區分為三種類型:內在動機 (intrinsic motivation)、外在 動機 (extrinsic motivation) 和無動機 (amotivation)。這三種動機分別代表著不同程 度的自我決定。內在動機包括想知道 (to know)、要完成 (toward accomplishment) 及經驗刺激 (to experience stimulation),而外在動機則包括外部規定 (external regulation)、投入規定 (Interjected regulation) 及識別規定 (Indentified regulation) (Pelletier et al., 1995)。因為內在動機而從事活動的個人,主要是為了愉悅及樂 趣,而外在動機則是為了達成某些目的或結果而去從事活動,內在動機是最能自 我決定的,而外在動機則是較不能自我決定的 (Deci & Ryan, 2000)。這三種動機 型態在教育、健康照護及運動領域也受到相當的重視 (Gagnè & Deci, 2005)。

除此之外,Markland 與 Hardy (1993) 編製一份健身運動動機量表,共44題,

包含12個構面:體重管理、競爭、社會與認同、體適能、娛樂休閒、個體發展、

親和、樂趣、外表、壓力管理、來自健康的壓力及避免健康方面疾病。

其次,Frederick-Recascino 與 Schuster-Smith (2003) 以自行車選手與一般運動 者為研究對象,此研究將參與運動的動機分為:興趣、能力表現、外表、體適 能、社會性。Havenar 與 Lochbaum (2007) 以馬拉松選手選手為研究對象,將參與 運動的動機分為心理的、身體健康的、社會需求和成就。

在國內之研究方面,邱金松、謝智謀、吳志濱(1990)研究臺灣地區國民休 閒活動之發展,將休閒動機分為:純為個人興趣、健身、打發時間、增廣見聞、

修身養性、認識朋友、尋找快樂、滿足好奇心、增進家庭生活樂趣、喜好冒險刺 激等因素構面。

其次,沈易利(1999)針對臺灣省民進行休閒運動參與動機研究,將參與動 機分為:追求身體健康、心情愉快、紓解壓力、純為娛樂、消磨時間、學習技 能、增加社交經驗、滿足成就感、改變人生觀、知識的追求共十個構面。

另外,林鈺真(2008)以臺北市萬華區市民運動中心使用者為研究對象,進 行參與動機研究,將參與動機分為:成就需求、健康與體適能需求、休閒樂趣需 求及紓壓需求四個構面。梁月春(2009)以高雄市參加有氧舞蹈運動課程之女性 為對象,探討休閒運動的自我效能、休閒動機、休閒阻礙及休閒涉入之關係,將 休閒動機分為:身心成長、社會互動、探索學習、逃避放鬆等四個構面。

除了上述有關休閒動機之量表及衡量構面之研究外,本研究整理相關休閒動 機之因素構面,如表2-2-1及表2-2-2所示,由表中可瞭解,參與動機的構面會因不 同的研究者、研究對象及研究目的,而產生不同的構面。

綜合上述有關休閒動機之因素構面可知,人們參與活動的動機是多元的,且 不同活動有著不同的動機需求,其中,Deci 與 Ryan (1985) 是以自我決定理論為 依據,區分休閒動機,Manfredo, Driver 與 Tarrant (1996) 則以統合分析法,將休閒 動機區分為19個構面,由於本研究主要探討民眾參與休閒活動的動機,並未涉及 自我決定論,不需刻意的區分其參與的理由是因為內在或外在因素所驅使。另 外,Manfredo, Driver 與 Tarrant (1996) 的19個構面在分類上稍為複雜,因此,本研 究之休閒動機量表,採用Beard 與 Ragheb (1983) 提出休閒動機的量表,因其可研

究之休閒活動範圍廣泛,一般性的休閒型態均適用,且其構面為其智力性、社交 性、勝任-熟練性及刺激-逃避性等四個構面,分類較Manfredo, Driver 與 Tarrant (1996) 的19 個因素構面 簡潔清 楚 ,並為近年來多數 研究者所採用(鄭聰順 , 2001;謝清秀,2004;李昭明,2006;陳昱元,2009;何慶燕,2010;黃仁韋,

2010;簡瑞霞,2010;蔡佳汶,2010),且其動機構面較合乎本研究之探討方 向,而且此量表經Hsieh (1998) 翻譯修訂,抽取臺灣大學503位大學生為研究對 象,量表採用五點量尺評量,各分量表Cronbach’sα係數介於.82~.89間,總量表 Cronbach’sα係數為.89,顯示出量表具有相當高的內部一致性信度,因此本研究 以此量表作為探討休閒動機之主要量表,並以其智力性、社交性、勝任-熟練性及 刺激-逃避性等四個構面,作為探討休閒動機之主要因素內涵。

表2-2-1 國內休閒動機之衡量構面

研究者(年代) 衡量構面

林文忠(1978) 追求自我表現機會、獲得樂趣與滿足感

陳人麟(1985) 成就追求、知性追求、體能發揮、刺激避免、社會性需求 鄭淑芬(1987) 自我實現需求、社會性需求、身心平衡需求

林連禎(1990) 追求流行、提高生活品質、促進健全身心、達成慾望、環境影響 鄧景衡(1990) 解放禁忌和壓力、找回生命的狂野性、興奮感與期待、發掘人的新

關係、透過空間恢復人的整體感、找回相互依存的互相精神 邱金松、謝智謀、

吳志濱(1990)

純為個人興趣、健身、打發時間、增廣見聞、修身養性、認識朋 友、尋找快樂、滿足好奇心、增進家庭生活樂趣、喜好冒險刺激 張景然(1991) 追求快樂和樂趣、逃脫束縛和製造變化、追尋及維持友誼、打發時

間或體會新經驗、發揮創造力體驗成就感

許瓊文(1992) 增廣見聞、鍛鍊身體、認識朋友、聯絡感情、放鬆休息、打發時 間、娛樂、滿足好奇心、滿足成就感、滿足好勝心、修身養性、表 現自我、暫時逃避現實、心靈寄託或自我投入、追求刺激冒險、純 為個人興趣、發洩情緒或體力

許 義 雄 、 陳 皆 榮

(1993)

成就性需求、知性需求、能力展現、刺激避免、社會性需求

陳文長(1995) 知識需求、刺激避免、社會需求、心理需求、健康適能 陳皆榮(1996) 知性追求、能力展現、刺激避免、社會性需求、成就性需求

續下頁

表2-2-1 國內休閒動機之衡量構面(續)

Wager (1964) 健康、接觸健康環境、提高社會聲望、欣賞風景、多瞭解事物、

遵守傳統、獨立感、自由感、逃避現實、追求友誼。

Brighfbill (1975) 健康、自由、發現自我、被需要、有用處、尋求在宇宙間的位 置。

London, Crandall 與 Fitzgibbons (1977)

White (1978) 培養良好的體能及耐力、學習野外求生技術、基本配備之投資能 力、增進友誼、瞭解專門術語、尋求自然資源。

Iso-Ahola (1982) 人際的轉變與控制、個人的能力、逃避日常雜務、積極的人際參 與、轉變輕鬆、人際能力、為了遇見異性或與異性相處。

Slick (1982) 獲得樂趣、運動休閒的經驗、健康運動項目與內容、滿足成就 感。

Beard 與 Ragheb (1983)

智力性、社交性、勝任-熟練性、刺激-逃避性。

續下頁

表2-2-2 國外休閒動機之衡量構面(續)

研究者(年代) 衡量構面

Unger 與 Kernan (1983)

Frogner (1991) 促進體能、互相交談、娛樂與消遣、競賽與比賽、社會需求、身 體健康、結交新朋友。

Markland 與 Hardy (1993)

體重管理、競爭、社會與認同、體適能、娛樂休閒、個體發展、

親和、樂趣、外表、壓力管理、來自健康的壓力及避免健康方面 疾病。

Manfredo, Driver 與 Tarrant (1996)

成就感/刺激、自得其樂/領導力、逃避個人及社會的壓力、逃避身 體上的壓力、社會安全感、好為人師、家庭聚會、熟悉朋友、享 受自然、減低危險、新朋友、創造力、體適能、懷舊、身體休 息、反省、冒險、設備、指導。

Murray 與 Nakajima (1999) Norman, Hammitt 與 Jodice (2007)

逃避、接觸大自然、連結、學習及社會性的。

Caldwell, Patrick, Smith, Palen 與 Wegner (2010)

無動機、外在調節動機、認同調節動機、內省調節動機、內在動 機

資料來源:謝清秀(2004:15)及本研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