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神岡庄在清領時期和日治時期的交通建設

(一)清領時期

神岡地區自古以來就是平埔族原住民活動的地區,主要是平埔族的岸裡社在 此地活動(神岡鄉的大社村為其主要聚落)。大約是乾隆 30~31 年間(1765~1766)

左右,葫蘆墩市街形成,這也表示當地交通網絡已有一定的發展。道光年間葫蘆 墩至牛罵頭之間的道路開通,名為埧雅街。接著埧雅與犁頭店間的道路打開,形 成西大墩街。至於更遠的東勢和卓蘭,經葫蘆墩早可抵達。100陸路交通頻繁,習 慣道路形成。以神岡為中心的岸裡大社與巴則海族其他各社分佈地區,以及沿海 拍瀑拉族的牛罵頭社及沙轆社也有了許多互動。

在以農業經濟為主的清代,農業的開發形成了許多「習慣道路」,方便牛車、

轎夫和行人的往來。在交通工具尚未發達的年代,臺灣南北的來往,主要是靠沿 海的許多港口,用小船來做交通工具,直到清末南北的陸路官道在臺中縣境還是 沿著海線穿過。道光年間在大甲通牛罵頭的交通要道上所設的「大甲溪官義渡」

和在大安鄉設「義渡田」做義渡經費,便可以佐證。而神岡地處內陸,當然不在 清代臺灣南來北往的官道上。但是位於臺中盆地的西北部,由於開發很早,涉外

98 郭大玄,《臺灣地理--自然、社會與空間的圖像》(臺北市:五南書局,2005),頁 143。

99蔡志展,《神岡鄉志‧經濟篇》「第四章 交通」(2007 未刊稿)。

100 張勝彥總編纂,《臺中縣志》「卷四 經濟志 第二冊」(臺中縣:臺中縣政府,1989),頁 432。

交通所形成的「習慣道路」已甚發達,這是無庸置疑的。101當時在民間還使用一 種特殊的板輪牛車做為代步及搬運農作物的交通工具,這種牛拉的板輪車用整塊 木板製成車輪,而且沒有軸和輻的分別,是中國內陸所沒有的交通工具,很可能 是臺灣所特有的交通工具,據說板輪車很可能是在荷據時期由南洋傳入臺灣,而 且在臺灣使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直至明治四十一年(1908)才因為日本殖民政 府的禁令和鐵、公路的發達而式微。102

對當時岸裡大社的社民而言,大社聚落的對外出口港,是以梧棲或鹿仔港(鹿 港)為主,而陸路交通則還是依靠步行,或是由水路沿大甲溪依竹筏往來103,對 當時其他的漢人聚落而言,其交通方式應該也是差不多的。由此可見,清朝時期 神岡地區的交通,道路方面是以習慣道路為主,交通工具則是以步行或竹筏為主 要運輸工具。

(二)日治時期

日治時期,總督府為了加強對台控制,除了持續清末「縱貫鐵路」的修築,

還沿著海線修築一條「縱貫道路」,大正年間便是由沙鹿東越大肚山,經過神岡 庄、社口庄到葫蘆墩,然後由葫蘆墩南下臺中及彰化,這條「縱貫道路」的開通,

大大打開神岡聯外的通道104

洪麗完在《大社聚落的形成與變遷(1715-1945)》一文,對日治時期神岡鄉 大社庄的聯外交通和大社聚落的道路路況,做了以下的描述,當時神岡的交通情 形可見一斑:

日治時期,大社聚落的出海口一如清代,仍以梧棲港為出口港,大社聚

101 蔡志展,《神岡鄉志‧經濟篇》「第四章 交通」,(2007 未刊稿)。

102 李國祁總編纂,《臺灣近代史 經濟篇》(南投市:臺灣省文獻會,1995),頁 21~22。

103 洪麗完,〈大社聚落的形成與變遷(1715-1945):兼論外來文化對岸裡大社的影響〉《臺灣史研究》

3:1(1996.6),頁 48。

落出產的米,多以肩挑,經楓林溝、溪洲、新庄仔、水坎、圳堵(以上在今 神岡鄉境),抵沙轆(今沙鹿鎮),或用竹筏由大甲溪經牛罵頭(今清水鎮),

至梧棲港售賣,腳程約一日可來回。大社聚落附近道路均為小路,城中紅磚

(約 1.5 尺)巷道(指今豐社路舊道)窄小,雙旁舖以石頭(約 2~3 尺)。 二十世紀日治時期實施市區改正後拆除兩旁屋宇,道路始拓寬。圍繞今大社 村落的主要道路—豐社路則為戰後所修築,可接中正路通往今豐原或神岡;

至於今豐原市的豐社路為舊路,後來始通行。大社聚落外圍道路中正路為通 往豐原、神岡的幹道,原為田埂小路,民國 40 年(1951)始拓寬。西邊大 洲路,及南邊城外的大圳路(與中正路平行,為今岸裡村與大社村邊界)均 為戰後新開道路,大洲路較中正路晚通行,為民國 50 年(1961)左右所拓 寬。今豐原客運經神岡,往沙鹿、梧棲,或往清水的道路,均為舊路新開。

105

圖 3-2-1 日治時期大社庄交通簡圖

資料來源:轉引自洪麗完,〈大社聚落的形成與變遷(1715-1945)〉,《臺灣史研究》3:1,頁 73。

她又說:

上述,日治時期大社聚落的對外交通仍循清代舊制而較為發展,現存 的交通網路多為戰後拓建或新開者。日治時期交通工具主要以步行為主,以 腳踏車代步者少,從大社庄至北庄的輕便車(沿大社聚落東邊邊界),為昭

104 蔡志展,《神岡鄉志‧經濟篇》「第四章 交通」(2007 未刊稿)。

105 洪麗完,〈大社聚落的形成與變遷(1715-1945):兼論外來文化對岸裡大社的影響〉《臺灣史研究》

3:1(1996.6),頁 72。

和 6 年(1931)所設,主要目的在搬運行李及輸運病人,中正路的輕便車後 來改為自動車。106

神岡在日治初期先是日人為便於控制,實施保甲制度,改善村與村之間的村 路,稱「保甲路」。另外日本殖民政府也開始開發本島的「縱貫道路」。「縱貫道 路」從海線的沙鹿翻越大肚山,經過神岡庄到豐原,然後再折而南下經過潭子到 臺中。神岡是日治時期「縱貫道路」的必經之地;因此,到二次大戰爆發時,神 岡可以經由「縱貫道路」東通豐原、南下臺中,西經沙鹿、北上清水到臺北;另 外還有州的「指定道路」西邊可直達清水,南面不但是可經大雅,一路到西屯而 南屯,還可以到西屯再與通往臺中的「指定道路」相銜接。這就是日治後期神岡 的聯外公路交通系統。根據瞭解,那時的路線面寬除了縱貫道路外,大致多在 7.27 公尺以下,都是泥土路面或是碎石道路。臺中州內只有臺中市、彰化市的幾條主 要道路的路心,才舖設柏油路面,像豐原、神岡則沒有。107

從臺中到沙鹿、清水,在當時是必經豐原和神岡的「縱貫道路」;從豐原到 大雅也是要走神岡到南屯的「指定道路」;但是至遲到昭和九年(1934)從豐原 及臺中可南下彰化員林,或在追分沿海線北上清水已有「局營バス線」的轉車108, 因此到日治末期「自動車」已經是神岡最方便的交通工具之一。

106 洪麗完,〈大社聚落的形成與變遷(1715-1945):兼論外來文化對岸裡大社的影響〉《臺灣史研究》

3:1(1996.6),頁 72。

107 蔡志展,《神岡鄉志‧經濟篇》「第四章 交通」(2007 未刊稿)。

108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昭和十一年度年報》縮尺六十萬分之一「臺灣鐵道線路圖」(臺北:吉 村商會印刷所,昭和十二年十二月一日)。

圖 3-2-2 神岡庄日治時期交通概況表

資料來源:蔡志展,《神岡鄉志.經濟篇》「第四章 交通」圖 4-1-13。

在鐵路方面,日治初期,正好是全球鐵路事業發展的時候,鐵路不但運輸量 大而且便捷,相當有助於沿線經濟資源開發,所以日本殖民政府大力從事鐵路建 設,對臺灣鐵路交通影響最大的就是縱貫線的開通。縱貫線在明治三十一年

(1898)開工,經過十年完成,並於明治三十二年(1899)十月二十四日在臺中 公園舉行「臺灣縱貫鐵道全通式」109,從此臺灣南北鐵路交通正式運轉。日治時 期將鐵道分為「官設鐵道」(也就是縱貫鐵道)、「私設鐵道」(又稱為五分仔車)

及「私設軌道」(使用台車,又稱輕鐵,或輕便鐵道)。當時臺灣全島除了縱貫鐵 道是屬於「官設鐵道」之外,其他就都屬於「私設軌道」及「私設鐵道」。由於 一般公路交通普遍不發達,因此縱貫鐵道沒有經過的街庄,大多敷設以「台車」

為載具的「私設軌道」來相銜接。另外,還有一種就是糖業株式會社附帶經營的,

以載運甘蔗、砂糖、肥料等一般運輸為主的「私設鐵道」。這兩種穿梭於地方村 落、山間,並與「官設鐵道」相銜接的鐵路交通,對神岡庄的對外聯絡由十分大 的助益。

109 藤原正巳,《臺中.日本統治時代の紀錄》(臺北:臺灣區域發展研究所臺灣文化研究所,1996),

頁 131。

神岡庄距離葫蘆墩只有 8.5 公里,日治時期便是以「私設軌道」的輕便台車 為主,當時是以十二磅鐵軌鋪設軌距 18~20 吋的軌道以裝置鐵輪的「台車」為 載具,每台車由 1~2 人推動,可以載送 200 公斤的物品,平均每小時可以行走 約十公里。明治四十三年(1910)由「葫蘆墩輕便鐵道合資會社」經營的葫蘆墩 到社口的輕便軌道通車以後,神岡庄才開始有對外的公共交通建設。之後其他株 式會社也相繼開發不同路線,使得當時的神岡庄可以使用輕便軌道,一路南下到 達臺中,甚至經由臺中接到大里杙、草鞋墩、南投,或是由臺中接到犁頭店。這 個地區的輕鐵交通網在大正八年(1919)以前已經大致完成。此時的神岡庄可以 藉著輕鐵而與「官設鐵道」的縱貫鐵道載葫蘆墩和臺中轉車,十分方便的南來北 往,當時在今天的北庄衛生所附近,就設有輕便「車仔頭」。110

另外,「私設軌道」也就是俗稱的「五分仔車」也對神岡庄民的交通運輸有 很大的幫忙。神岡的「五分仔車」屬於帝國製糖株式會社專用鐵道,甘蔗採收後,

可以用牛車或是牛拖的輕便車,載運到甘蔗的集中場轉運,今天圳前村就有「蔗 埕」的存在,而在甘蔗集中載到北庄的五分仔車站,再運到潭子糖廠榨糖。111

日治時期的神岡庄,雖然不像豐原、臺中是大都市,但是從它的交通概況我 們就可以發現,它在交通區位上的重要性,神岡庄民透過公路、輕便鐵道或是輕 便軌道可以南來北往,在交通上的往來是如此便利,透過日治時期所建立的交通 基礎,到了戰後,其交通網絡更是發達,更為工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