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之產蔗糖的由來已久,而甘蔗是何時傳來臺灣的呢?根據曹永和在《臺 灣早期歷史研究》中提到,大約是在宋元以降,漳泉兩州的農業,因氣候、土壤 及雨量等關係,農作物中以茶、甘蔗等商品農作物較占優越條件。55因此我們可 以推測,在明清之際,漳州泉州應該已經有漢人在從事甘蔗種植,甚至是利用甘 蔗製糖,而甘蔗隨著漳泉移民來到臺灣自然也是一件正常的事。

在清領臺灣之後,由於土地的逐漸開闢,糖業亦漸發達,糖產隨之增加;這 是必然的現象,可想而知。當年的蔗種,則有竹蔗(皮白而肉厚,汁甘,用以熬 糖)、紅蔗(皮紅而薄,肉脆,汁甘,生食較多,並以熬糖)及臘蔗(皮微黃,

幹高丈餘,莖較竹蔗大二、三倍,肉脆,汁甘,僅供生食)。康熙 54 年(1715 年)

Mailla 受聘測繪臺灣地圖,回去之後做了《訪問紀》一書,據稱當時臺灣之著名

53 羅秀華,《臺灣的老行業》(臺北市:遠足文化,2004),頁 160~161。

54 陳炎正,《神岡鄉志‧大事記》(2007 未刊稿)。

55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市:聯經,1979),頁 162。

土產為糖及糖果。康熙 56 年(1717 年)出版的《諸羅縣誌》曾提到:

糖,煮蔗而成,有黃白兩種,又冰糖用白糖再煮,如堅冰,比內地較白,

而甜遜之。56

在《赤崁筆談》中曾提到製糖的相關過程:

煎糖須覓糖師,知土脈,精火侯。用灰(湯大沸,用礪房灰止之)用油(將 成糖投以卑麻油),洽中其節,煎成置糖槽內,用木棍頻攪至冷,便為烏 糖。……至製白糖,將蔗汁煮成糖時,入糖漏內,下用漏鍋盛之,半月後 浸出糖水,名頭水,次用泥蓋漏上十餘日,得糖水,名二水,再用泥土覆 十餘日之糖水,名三水,合煎可為糖膏或用釀酒。每漏白糖只五十餘觔,

地薄或糖師不得其人,糖非上白,則不得價矣。57 再者根據連橫所著的《臺灣通史》中,也有提到:

製糖之時,需用糖師。以蔗漿入鑊煮之,候其火色,入以石灰,俟糖將成,

又投卑麻油,洽中其節,乃移於槽,以棍攪之,漸冷漸堅,是為青糖。最 佳者曰出類,次曰上斗,又次曰中斗。又有白糖,其法已成糖時,入之漏 內,下盛以鍋,而受其汁,謂之糖水,上蓋以泥,曰十四日,其色漸白,

易泥蓋之,凡三次悉白。惟下稍赤耳。白糖之佳者,約頭檔,色皎味香。……

次曰二檔,又次曰三檔,色稍遜而味甘。臺南郡治所製白糖,謂之府玉,

馳名各埠。糖水再熬之糖曰赤沙,性涼可解毒,又以釀酒。白糖再熬成塊,

剖而為片,其堅若冰,謂之冰糖,亦曰糖霜,價較貴。58

臺灣糖業發展到清代,有關其發展的紀錄文獻,隨著地方志及著作的豐富而 漸漸完備。如歷代的臺灣府志,彰化、諸羅、台東、澎湖等地方志,皆可從其記 載看出糖業在地方上的發展情形。這些文獻中最精采豐富的莫過於雍正年間黃淑 璥所著的《赤崁筆談》,其描述製糖糖廍情形如下:

十月內,築廍屋,置蔗車,雇募人工,動廍硤糖,上園每甲可煎烏糖六 七十擔,白糖六、七十漏;中園下園只四、五十擔。每廍用十二頭牛,

夜硤糖,另四頭牛載蔗到廍,又二牛負蔗尾以飼牛。一牛配園四甲,或三

56 清.周鐘瑄,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諸羅縣志》,(臺北市:文建會,2005),頁 272。

57 清 黃淑璥,《臺海使槎錄》(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1957),頁 56。

58 清 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二八種,1962),頁 652

~653。

甲餘。每園四甲,現插蔗二甲,留空兩甲,遞年更易栽種。廍中人工:糖 師兩人,火工兩人,車工兩人,牛婆二人,剝蔗七人,採蔗尾一人。看牛 一人。59

這段文獻的記載說明,當時的舊式糖廍基本上是靠牛隻作為動力的來源,用 牛隻帶動來壓榨石磨榨蔗,其工具以及動力來源雖然都十分簡陋,但是就當時而 言,已經可以算是稍具規模的「工場」了,因此糖廍也可以視為臺灣工業之萌芽。

但是,雖說荷蘭治台時期已召漢人來台墾地、插蔗、製糖販售,以穫取經濟利益,

但是舊式糖廍在當時的詳細經營資料在史料上則較難查考,惟鄭成功在台經營期 間糖廍已有輸餉課稅之舉,可知當時已有糖廍之存在。舊式糖廍是由圓錐形之棚 屋(壓榨甘蔗的地方)及熬糖屋(煮糖的地方)兩部分構成,規模較小,平均每 十五甲蔗田便設有一所糖廍,臨時搭建為多,製糖終了就拆除,以牛畜的役力轉 動石磨榨汁,每廍每日壓榨甘蔗平均在 10~20 噸之間,可產半噸至一噸含蜜之 赤糖,是一種含蜜糖,混一些渣滓,礦物質及有機質,糖度在 74~86 之間。因 為製糖過程中,對蔗汁之 PH 值、轉化、甘蔗新鮮度等均未用檢測儀器做測定,

一切僅靠唐山師父多年的經驗和猜測製糖,故同一師傅同一糖廍也熬出多種的赤 糖,砂糖品質參差不齊。60

依據溫振華的研究,透過與「廍」字相關的地名來探討臺中縣蔗廍的位置以 及分布,神岡鄉山皮村仍有「蔗廍」的地名沿用至今,當時應有糖廍的存在。此 地為楊姓聚落,建於何時則不清楚,太平洋戰爭時已停止。糖廍原有三個鼎,石 車有兩個,不過目前已無遺存,十分可惜。61由於山皮村有糖廍的舊地名遺留,

因此也讓研究者確定附近定有供應榨蔗的蔗園。

59 清 王淑璥,《臺海使槎錄》(臺北市: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1957),頁 57。

60 林崇仁、楊三和,〈臺灣糖業的發展與演變〉《臺灣文獻》48:2,頁 49。

61 溫振華,《臺中縣蔗廍研究》(臺中縣: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7),頁 64 ~97。

表 2-2-1、臺中縣蔗廍分布表

鄉鎮市別 蔗廍地名數

大安鄉 1

外埔鄉 3

東勢鎮 2

神岡鄉 1

潭子鄉 1

新社鄉 6

龍井鄉 2

大肚鄉 1

烏日鄉 3

霧峰鄉 3

太平鄉 4

臺中市 1

資料來源:溫振華,《臺中縣蔗廍研究》,(臺中縣:臺中文化,1997),頁 1。